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精选10篇)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1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一框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理解:①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②说明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运用: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⑵能力方面:①通过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进一步提高能力;②通过学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⑶觉悟方面:能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取向的主要意义的认识

【重点】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难点】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关系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2.在我国现阶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复习旧知识,导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导入新课】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把握正确的价值观,那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而坚持“基本路线”和坚持“三个有利于”,从思想体系上看就是坚持集体主义。这节课我和大家共同讨论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问题。

第二节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板书)

一、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板书)

1、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板书)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它包括两个转变,即: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应当看到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发展、繁荣流通领域、降低生产成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和趋利性的特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以曲解,把竞争理解为“不择手段”,把搞合法经营,理解为“坑蒙拐骗”,把讲经济效益理解为“单纯追求利润”,把讲个人利益理解为抬头向“钱”看,低头向“我”看,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看看这些图片、材料反映了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观(放映):

(1)多种价值观的表现(板书)

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应提倡和奉行(是正确的价值观)

拜金主义价值观——应反对(错误的价值观)

享乐主义价值观——应反对(错误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价值观——应反对(错误的价值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应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那么,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呢?

(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原则(板书)请大家看书 P49②并划书:“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真正离群索居的人是很难找到的,任何人生下来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个人的生存离不开集体,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人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滴水要想不干就要融入大海,有了国家、集体利益才会有个人利益,因此国家、集体利益应当摆在首位;只有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社会和个人才能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良性运转。那么,集体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3)集体主义的产生是与一定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板书)。集体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其内容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在原始社会曾产生原始的集体思想和观念,原始人以维护氏族整体利益为核心,来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只有氏族组织所形成的集体才能生存。达尔文在火地岛上亲眼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土人把别人送给他的一床完整的毛毯撕成碎片,分给自己的同伴;岛上发生饥馑,有个土人在海滩上发现一条搁浅的鲸鱼,他虽饥饿不堪,也不吃一点,而是回去报告,让部落成员集体分食。这就是原始人遵循着的朴素的集体主义原则。当原始社会瓦解、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的集体主义原则出现了历史的演变。随着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维护和服从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被歪曲为维护服从奴隶主、地主阶级的国家。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私有制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此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被推崇为社会准则。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不可能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集体主义有了更加坚实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成为全国人民遵循的行为准则或价值取向。

这说明: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产生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其变化也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呢?

2.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板书)

(1)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板书)。请同学们思考回答: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做到“两符合”,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评价一种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社会意识是经济关系的反映,我国的经济关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这种客观经济关系要求人们在行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化,有人认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价值观选择就应多元化,这是错误的;正因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才需要去协调,否则,会造成社会混乱,出现为了一己利益而不借损害他人利益的局面。那么,如何协调,只有遵循体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才能协调和实现各方面的利益。

共产党员王廷江把自己通过勤劳致富的600万元个人资产无偿献给村集体,带领全村人在短短六年间使全村人均年收入从300元增加到6000元,走上了集体共同富裕之路。王廷江之所以自觉地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因为他立足于公有制的经济关系,有一心为民、一心为集体的精神。江泽民同志对他这种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说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和个人的利益的实现,从根本上说要依赖于国家的富强和政策的保证;个人利益只有遵循集体主义原则,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才能得到根本保证。集体主义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是正确的价值观。

(2)集体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板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其能动的反作用,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其基本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正确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科学规定,坚持这一价值观,就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请看教材51①划书“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投影>: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相互依存细胞„„„„身体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相互促进

整个身体的状况规定着细胞的命运,而细胞的质量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整个身体的发展。当整个身体健康时,细胞才能得以健壮;当整个身体受到伤害时,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害。反之,细胞的状况如何,也会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二者有矛盾。由于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二者会出现不可同时兼得的情况,在二者必居其一时,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人们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及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插曲《为了谁》播放:(找同学朗读:在1998年抗洪前线上,有一位26岁的战士叫吴良珠,他是一个汽车班的战士,他以顽强的毅力、拖着肝癌晚期的身体,在抗洪前线整整坚持了五十五个日日夜夜,开汽车,垒堰堤,背沙袋。他没有个人利益吗?不,他的家也在灾区,他心里也十分惦念家里受灾的亲人。但他为了“大家”,三次开车路过家门而不入,多次谢绝领导劝他休息和回家探望的关心;在皖江大堤最紧张的抗洪阶段,他平均每天跑车300公里,每天睡眠2—3小时,最后累倒在大堤上。外科医生打开他的腹腔时,都惊呆了,只见肿瘤像葡萄一样遍布整个肝区,其中一个比拳头大的肿瘤已经破裂。他就是这样,带着严重的病情,在大堤上居然战斗了二个月。他用自己的生命,奏响了一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凯歌。他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抗洪钢铁战士”。(此前可让学生收集1998年抗洪英雄事迹,并介绍根据98抗洪拍摄的电视剧《惊涛骇浪》让学生对此事件有个感官认识)(插曲《共同的家园》,同学朗读:兴建长江三峡是一个造福子孙万代的事,为了整体利益,就要牺牲部分人的局部利益,长江移民就成了牵动许多人利益的大事,仅万县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需搬迁一座中等城市,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面对大局,库区人民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牺牲。我想,当三峡工程屹立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面前时,我们是不会忘记那些三峡移民,那些为保大家而舍小家的人们。政府也努力找准移民补偿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从而使移民工作顺利进行。而只有坚持集体主义,才能正确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再次,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板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有重大作用,它既然提供了正确调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的原则,它就会变成现实的力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非轻而易举,必须靠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而集体主义就能提供力量源泉。因此,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3.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当注意的三个问题(板书)。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应坚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下作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板书)。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的思想境界是多层次的,不论是学业选择,还是职业选择,价值选择具有多层次性,只要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应允许作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如: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国家需要,在学业上和职业上作出选择,且不可强求一致,只有这样,社会和个人才能和谐发展。

(2)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正当的个人利益也应得到保护(板书)。这里应当区别什么是正当的个人利益,什么是不正当的个人利益?任何个人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利益要求都应当无条件得到满足是对维护正当个人利益的曲解,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架于集体利益之上,为获取和扩展个人的特殊利益不借以违反法律,违背伦理道德来损害和牺牲公共利益,这是要坚决反对的。因此,个人利益的正当与否,其尺度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体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合理节制的,而不是无限膨胀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当得到保护。

(3)社会、集体应不断完善和发展,要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板书)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由于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一个人要想发展,必须要接受终身教育,因此,教育制度应不断完善,办学模式应不断调整,以适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集体要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2

一、新兴媒体概念的界定

新兴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 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合成对等的交流者, 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它是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 是区别于四大传统意义媒体的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数字信息和移动数据终端的飞速发展, 新兴媒体海量、快捷地传播各种信息。

二、新兴媒体对中职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新兴媒体在中职学生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但他们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新兴媒体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

(一) 新兴媒体在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积极因素

新兴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多样等特点, 使中职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世界各国的新闻事件, 学习各国的社会制度, 经济、文化艺术等知识, 随时传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和社会生活的真假、善恶、美丑, 这些都是很生动、真实的国情教育。合理利用新兴媒体可以引导中职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新兴媒体在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消极因素

目前, 中职校园里随处可见手持手机的“低头族”,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 部分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责任, 通过微信、QQ等进行电信诈骗, 宣传虚假信息等内容。中职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 更让中职教师无奈的是, 很大一部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络游戏、视频、小说和聊天工具中不能自拔, 荒废了学业, 大好时光在虚拟的网络中被浪费。这些网络不良信息冲击和侵蚀着中职学生的思想意识, 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引导中职学生运用新兴媒体的策略

如何引导中职学生运用新兴媒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我们中职教师需要探究的一个课题。

(一)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开辟中职学生思想教育新途径

我国主流新兴媒体都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兴媒体这种全方位对正能量进行的传播, 在引导中职学生识善恶、明是非, 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微信、QQ群等传递思想健康、道德高尚的正能量信息, 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拓展知识。同时, 建立讨论组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随时向班主任、任课教师请教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教师也可以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误区, 这些都是一种良好的思想教育途径。

(二) 通过新兴媒体改变中职学生学习方式

相比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具有共享互动、资源丰富、使用方便等特点, 利用搜索引擎就可以方便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它在改变人们购物、娱乐等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近年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引入, 中职学生随时随地就能学习集合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形式的名师课程, 也可进行师生之间的线下交流, 这种借助新兴媒体改变学习的方式, 不但为中职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便捷, 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

(三) 加强中职学生新兴媒体素养教育

新兴媒体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 但在鉴别和筛选上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这也是新兴媒体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功能缺失。“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中职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四) 引导中职学生正确地辨别和筛选新兴媒体的内容

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让学生能正确地辨别和筛选新兴媒体的内容, 教师要指导他们识别信息的好坏, 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 从而通过新兴媒体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 学校和家庭要协调统一, 提高中职学生媒体素养

在学校对中职学生进行新兴媒体知识普及的同时, 家庭成员也要以身示范, 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新兴媒体的使用习惯, 增强中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总之, 新兴媒体在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合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质资源, 对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鹤玲, 雷沁原.关于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影响分析[J].职教论坛, 2009 (11) :73-74.

如何正确确定图书馆人的价值取向 篇3

关键词:图书馆人 ;价值取向

一、影响图书馆人的价值取向所形成的诸要素

图书馆职业的价值取向是图书馆职业对社会进行全方位开展优质服务的原则、标准和信念。服从职业价值取向是图书馆这一职业对个体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建立一个检索点来连接文献知识与其需求者服务,重视服务、着眼于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衡量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基准点,社会越进步、技术越发达,人们就越是需要图书馆服务。可是在现实工作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图书馆人常常因价值取向的模糊不清,而在工作中出现消极的情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书馆人的职业地位问题

公共图书馆属事业单位,没有任何行政执权,只有单一的服务,其工资与福利较之于公务员少近一半。政策使图书馆的政治地位下降,加之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让图书市场走出了图书馆,图书的流通渠道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图书馆也日益被冷落了许多,查找借阅文献资料的人少了,只是来自习的人相对来说多了起来,虽说是图书馆内依旧热闹,但对图书文献真正需求的人没有多少。

(二)图书馆人的学术地位问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图书馆人无论是从职业上或从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充其量就是一名图书保管者,其主要工作只须给读者借书还书,就如同售货员,这似乎是任何人都能做的。这势必造成整个图书馆人没有必要的学术声誉,从而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以上原因是图书馆人的自我价值取向心理障碍,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并进入图书馆领域,文献资料的采集、整合、传输和服务都发生了新的飞跃。图书馆人角色的必须有所转变,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势必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做为一名现代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取向主要应有:

其一、注重服务和人文关怀。图书馆人的工作就是服务,注重服务是图书馆人事业上永恒的追求。其二、尊重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真理的发源地之一,尊重那些来图书馆求知识、悟真理的人。其三、热爱图书,倡导阅读。图书是图书馆的基础,热爱图书就是保护好图书馆自己的家园。其四、主张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享有使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其五、倡导合作和技术创新。其六、积极倡导宽容、公正。图书馆是对每一名社会成员开放的,对于大多数图书馆人而言,更应该有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的形成价值取向。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人价值取向的动态形成要点有:

(一)注重理论研究

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对象分为3个方面:

(1)知识组织与传递的方法研究。无论是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选择馆藏文献,还是对网上资源进行评价,筛选,图书馆人都必须了解形成这些文献将如何作用于其用户的过程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2)读者研究。对读者的研究应从读者服务对象(年龄、职业、性别、性格等)到读者心理需要、意识及理性层次直到社会时尚、潮流及思潮的影响等进行广泛研究。(3)研究馆员的自身的知识能量、理论水平及职业思想状态、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形成馆员的价值取向。

(二)与时俱进

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之五是“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人职业价值取向应该随着图书馆的“生长”而与时俱进。可以设想,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必然是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终身教育理念,书院式大学教育改革设想(我馆的白云书院就是以书院的形式对社会公开讲习),基于资源学习的基础教育观等,都使图书馆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图书馆的发展必然使图书馆的职业角色有所变化,图书馆若能随此变化而与时俱进,并使之成为图书馆员的价值取向,则必能丰富图书馆人价值取向的内容。

(三)做好帮手

图书馆人的基本功能就是服务,不管进入图书馆的“其它人”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为了经济利益,甚至为了休闲娱乐,“照顾其他人的研究兴趣”就意味着图书馆中永远处在“帮手”的地位。永远要“为他人作好嫁衣”。这就需要图书馆人在价值取向中形成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乐于服务、勇于奉献的“帮手”精神。

三、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追求

图书馆人对图书馆职业的认同感往往决定其职业信念,图书馆人的职业信念是指图书馆人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工作价值和社会意义方面所持有的态度。而图书馆人的职业信念又决定了职业行为,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态度决定行为。”图书馆人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对社会和工作有什么样的认知与理解,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当然也就有与之相应的行为准则及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韩爱雅. 现代 图书馆管理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2]李松妹.现代图书馆管理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王斌.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的价值与价值取向[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02).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4

一、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变革和深化,有促进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在这种经济体制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等等,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样也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都有利于学校德育能更贴近现实生活,使德育自身更具有时代精神。同时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意识与学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还有相悖的一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成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机制,是以经济利益为其驱动力的,市场交换的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正常的市场行为虽然是一种互利的行为,但是这种互利首先还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一个个人或单位不从利己出发也就不可能产生市场行为。这就是说,在价值取向上,市场经济会导致强烈的趋利性和利己性。社会主义社会学校的德育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基础上的,因而在引导学生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就只能以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不是以市场经济的利己原则作为准则。当然,社会主义道德行为不排除互利,但这种互利是以利他主义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是一种必要时牺牲自我的互利,同市场经济法则中的那种互利有着本质的区别。再者,道德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亦不以获取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为驱动力,而受主体的道德意识和社会的道德舆论的策动和制约,主体从道德行为获得的往往是一种精神的满足。这些特征都是与市场意识根本不同的。

二、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

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要求形成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学校德育所坚持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以市场经济内涵为转移,而要充实新的内容,注入新的内涵,从而使之与新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并对后者产生积极的反作用。

1.学校德育不能以市场为唯一取向。

复杂的社会整体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各具有其特有的运行机制,不同运行机制,在运行的主体、动力、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促使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正常运行来说,它们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把某一种运行机制作为整个社会唯一的运行机制。建国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教训的。如将适用于政治领导的运行模式扩大到各个社会领域,搞成政治泛化。今天同样也不能将适用于经济领域的运行机制推及到其它一切领域,搞成市场泛化。选择市场经济作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完全正确的,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事业,要按其本身的法则通过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以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德育来说,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和遵循社会不同的领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现阶段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这些行为准则、思想规范往往与市场经济所遵循的不一致,甚至是相背离的。如果把当前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得只限于市场经济或者仅仅是对某些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与强化,那么就在德育价值取得上陷入了误区,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学校德育应倡导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

纵观从古到今的各种不同社会,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倡导过不同的社会道德理想以及理想的道德人格。尽管道德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总是引导人们去做对一 般人来说难以做到的`事。道德教育具有高于现实的特性,过去我们常常不加思索地把历史上存在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不符归结为剥削阶级的谎言或欺骗,而对当今社会宣扬的道德理想又一概斥之为脱离实际的“假大空”,这种简单化的、非历史的态度,正是当今社会产生理想迷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说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的产生与倡导是合乎规律的呢?主要原因是: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虽然扎根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但它却不直接反映这种现实。它对人们的经济与物质要求的反映是十分曲折的,其中有许多中介环节。道德更直接反映的是人们精神需要和追求,高于现实去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进步人类的一种本质的属性。

在这个精神领域中“物欲”已经不是启动人生活和行动的至上力量,而为人民服务、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文明礼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精神,才是灵魂的最高境界,引导、弘扬这种理想道德、理想人格应当成为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取向。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仅仅定位于市场意识的强化等所谓现实的取向上,就会脱离当今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心中所蕴含着的强烈的精神追求,也无以体现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否定德育对道德理想的倡导与教育,不仅违反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违反了道德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的决议》和江泽民同志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地论述了在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学校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将有力地推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5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也是直接关系到儿童身心发展是否全面和谐的关键。那么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便是幼儿园课程发展和改进的导航。本文笔者以建构主义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展望未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趋势。

[关键词]建构主义 儿童 幼儿园 课程价值取向

我们在幼儿教育的研究过程中重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较高的角度来认识课程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角度来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一、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以其惊人的速度波及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并对其波及的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建构主义对教育学科领域更是产生了一股非比寻常的冲击力,同时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建构主义也被译作结构主义,它的主要观点是:认识并不是主体对于客体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逐渐深化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一切知识意义都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儿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但是儿童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人和一个具体的人,单一地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儿童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所以建构主义不断强调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尽可能地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求,把儿童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中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二、以建构主义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 。” 我国专门的幼儿园课程是从19癸卯学制的颁布开始。当时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和建构主义的观点背离。课程主要注重以幼儿园课程来辅助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很少为儿童的发展考虑。

2O世纪20至30年代,受到美国教育家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才开始注重儿童自身需要的满足,同时也注重社会的需求,主张在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冲动性和求知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的前提下,通过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为社会培养真善美的主人,从而以达到促进社会民主的发展的目的。这时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似乎开始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虽然和建构主义认为的“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儿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相似,但是却存有偏颇之处。

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受苏联教育界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则转为更多地注重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极力强调一切教育都应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而服务,所以注重把儿童培养成将来为社会服务的人,但是却严重了忽视对儿童个性的多样化及儿童主体性的发展。这个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则是严重地偏离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只强调社会的需要而严重忽视了儿童本身的身心发展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各种先进的儿童心理理论、儿童教育理论以及儿童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开始重新认识课程与儿童的关系。在前期,课程价值取向有些过分强调儿童需要,而忽视社会需要。但是到后期,人们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形成了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课程不再定位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而是更重视儿童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学会学习的能力及对知识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品质。这时期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认识到儿童是幼儿园课程的中心,一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都是围绕着儿童的全面身心发展而展开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规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幼儿园课程“以儿童自身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趋势

1.从课程来源上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多地来自独创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总结。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会不断地适合我国实际的国情、省情、县情、乡情,甚至是村情,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优秀课程理论的同时,积极开展独创的、实证的、具体的研究,创立更多的.、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案。课程要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整合,要注重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因为,健全的个性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融合。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也就是每一个体的个性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从课程形式上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多样化形式将会更突出。幼儿园课程形式应该从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必然就会形成更为多样化、多形式的幼儿园课程。因此我国幼儿园课程应立足于满足儿童的现实生活需求,构建儿童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可以定义为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可能生活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它既不是儿童遥不可及的生活,又不是眼前的现实生活,而是一种在逻辑上存在的,人们所追求的更有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可能生活对儿童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儿童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

3.从课程的结构上看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在建构幼儿园课程的时候,要考虑课程有不同的逻辑顺序,因此要明确幼儿园课程的逻辑起点从而更好地建构幼儿园的课程方案,这样才会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会更利于儿童的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今后的价值取向必定是朝着科学知识与生活世界应该是内在统一的方向努力。当代课程改革都在呼吁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谋求科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这就意味着课程应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摆脱千百年来所深陷的工具价值的地位,寻求课程对主体存在意义的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从“学会认知” 到“学会学习”,这一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课程开始超越工具理性,转向人的意义性。学会学习,包括学会区分、判断,选择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知识去学习;学会学习与思考,充分有效地求知;把知识引向人生关怀,去充盈生活与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意义。

4.从课程使用的角度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的推出和引进不光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还应该具有经济性和商业性。课程方案的推出和引进伴随找相应的经济关系和商业关系。这样将会更有利于调动更多的研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将会使科研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而也就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将会考虑到科研人员更多的生活需要和现实要求,从而定会更好使之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中,最终研究出对儿童更有利的各种课程,让儿童充分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也掌握一定的知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塑造儿童全面完整的人格,发展儿童主体性,对儿童实施全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根本上统一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和终身教育。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更是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最理想最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新勇.情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5).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09.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6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2.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我们指责某些人的不道德时,常说真“不值钱”。“金子”、“钱”是一种价值判断。毛泽东同志赞扬张恩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也是价值判断。

1.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

“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人家„„”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们对财富理解片面了。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

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仗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当年林岗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胡作非为,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

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

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刍议保护人权是法治的价值取向 篇7

一、人权的内涵

人权概念是个十分广泛的概念, 已突破了个人的范围, 也超出了国内法的界限, 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那么, 如何把握它呢?一般讲, 应从三个层次去揭示人权的内涵。

(一) 人权描述一种制度安排, 其中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 选择受到法律效力的保障, 商品和机遇在有保障的基础上提供给个人。这种意义上的人权是法定的人权或称法律权利。这是由如下两方面决定的:第一, 人的“应有权利”只有法律确认为“法定权利”后才有实现的可能, 没有法律的确认, 人权就没有保障, 哪里没有了法治, 哪里的人权就化为乌有。第二, 法律本身体现着公平与正义, 它同权利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人权是一种法律权利,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被法律规定的人权就不是人权, 因为毕竟法律确认人权的范围要受到阶级性和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限制。

(二) 人权表达一种正当合理的要求, 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 属于应有权利的范围, 是指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他们拥有权利, 人之所以拥有权利, 是因为他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一个人。人如果失去这些权利, 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在人类社会中, 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要生存, 要追求自由, 追求人权。同时, 不同的社会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因此, 不同的人对人权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 特别是对应有权利的范围的认识更有差异。所以说, 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 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对立与统一。

(三) 人权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实有权利, 即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人权作为实有权利与应有权利和法律权利是相对的。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 仅仅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或资格, 这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权。作为法律意义的人权, 才是具体的、现实的、有保障的权利, 才是实有权利。因此, 强调人权是一种实有权利, 这一点从我国现阶段的国际环境或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看,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人权的内容及特征

(一) 人权的基本内容

人权的基本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关于公民个人地位的各种权利;涉及政府行为的权利, 尤其是涉及法治和司法行政的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这些权利为人之必需, 是应该具有的, 也应为法律确认与保障并切实实现的。

(二) 人权的特征

人权既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 又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 人权具有普遍性, 也有阶级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对人权的要求是共同的, 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对人权的要求总是有区别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要求, 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 也有不同的追求。人权具有以下的特点:

1.人权是人所固有的权利。人之所以成其为人, 就在于人是把生命与权利融为一体的动物。如果没有这些权利, 人就不成其为人。

2.人权具有排他性, 为每个人所固有, 不能转让, 不能代替, 不可剥夺。如果可以转让, 可以代替, 可以随意被剥夺, 就不属人权的范围。

3.人权具有母体性, 它可以派生出其他权利。

三、法治是实现人权的最有效的途径

人权与法治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保护人权是法治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取向;法治是确认与保障人权实现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途径。

(一) 保护人权是法治的价值取向

人权是法治的重要价值基础和取向, 也是法治的根本目标。法治的核心要义就是限制公共权力, 保障个人权利, 防范个人权利受到他人侵犯。法治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对法治的理解和应用是不同的。不同历史类型的法治对人权的确认程度是不同的, 也是有选择的。严格地讲, 人权作为法治的价值基础和取向是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结果, 是近代以后才有的。因此, 人权与法治的结合既是人权的重大发展, 也是法治的巨大进步, 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权作为法治的价值基础在实现上遇到了重重困难, 甚至可以说以法治保障的人权只能是形而上学的, 而实际上则很难实现。尤其是在穷人与富人之间, 在实现生存权这项基本人权以及其它人权方面, 不可能是平等的。因此, 我们认为, 人权作为法治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标, 只能在现代法治国家的条件下才能由理论变成现实, 法治对人权的保障才能实现。

人权与法治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法治”概念的丰富内涵, 来加深认识。首先, “法治”是一个表征治国方略的概念, 在这种意义上, 法治与人治对立。法治与人治对立的主要表现之一即为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显然, 法治保障的是人权, 人权只能体现在法治里。其次, “法治”是一个表征状态的概念, 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 只有在这样秩序里, 人权才会得到法律的确认, 得到行使和保障。第三, “法治”是一个表征价值的概念。在当今社会, 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基础应包括人权, 即法律必须承认、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据此意义, 尊重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二) 法治是确认和保障人权实现的工具

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 也是人权得以保护和尊重的核心标志;离开了人权, 就不会有真正定义上的法治;离开了法治, 再好的人权, 也难以实现。关于法治是确认和保护人权实现的最可靠形式这一命题, 可以从人权角度来加深认识。第一, 人权在本质上属于国家内部管辖问题, 如果得不到法治的确认与保障, 人权就不能实现。要保护和尊重人权, 必须实行法治。人权法律化, 人权只有通过一国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才能从应有的权利转变为法定权利。可见, 健全和完善人权立法是法治实现保护人权的前提。第二, 人权只有得到法治的确认与保障, 才能有明确的实现人权的程序与方法。因为人权的实现是具体的, 是活生生的现实, 必然需要过程, 只有法治才能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一套严格、完备、科学合理的司法救济程序。第三, 人权的实现必然要求建立保障人权的体制, 必然要求有一个实现人权的运行机制, 而这种体制与机制, 也只有依靠法治才能予以建立。以我国对人权的司法保障为例,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诸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两审终审, 公开审判等重要司法制度, 以保障诉讼过程中的人权,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第四, 人权的实现是复杂的, 对公民而言, 必须要了解和熟悉法治确认的人权, 而且要从思想上树立起权利本位的意识, 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政府来讲, 必须要依法行政, 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避免对人权的侵害, 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 人权实现需要法治, 法治社会构建的过程正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政府保障人权自觉性提高的过程, 法治状态下的公民会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人权。

四、小结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保障人权是中国法制建设的目标之一。近年来, 我国在法制建设中的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人权的保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问题的存在, 从客观要求我们始终不忘记:法治的核心问题, 就是要限制公共权力, 保障个人权利不受侵犯。人权是法治的根本, 法治是人权的保障。

摘要: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法治价值观的确立, 是国家治理转型的价值追求。就法治与人权的关系而言, 人权是法治的目的和灵魂, 法治是人权的体现和靠山。

关键词:法治,人权,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权利与人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汪习根.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

建构主义价值取向的幼儿科学教育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幼儿教育;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基础上逐步生成的[1]。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唯一主体[2]。

一、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目標。

科学兴趣是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内部动力,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他们开动脑筋, 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主动建构的自觉程度和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目标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因此,激发和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纲要》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正体现了建构主义价值取向。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颁布了将近十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忽视科学兴趣的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注重讲解。二是科学教育资源有限。三是内容过于书本化,难以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教师要充分领会建构主义价值取向,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第一,以“形式”激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在每个学期,教师要根据内容确定不同的教育形式,观察、参观、科学小游戏、饲养、种植、科学实验、科学阅读等互相结合,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神奇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以“环境”激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一方面利用园所资源,在教室内设计科学角,提供大量的探索材料,供幼儿探索;在园内开辟饲养角,动植物角等,让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 将社区大自然作为课堂。带领幼儿去社区的草坪采摘野菜,去蔬菜基地观察无土种植,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第三,以“内容”激趣。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这些积极的态度和精神能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除了利用环境资源,教师还可以从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选择科学内容, 着眼于幼儿身边的科学现象,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便于幼儿从周围物质世界中获取直接经验或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第四,以“心理”激趣。建立一种平等的探究学习关系,为幼儿提供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也是激发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在他们出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对他们进行真诚询问,耐心倾听,认真观察,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和做法,实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平等的合作,评价,使幼儿获得继续探索和成功的自信。安全的心理环境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促进了幼儿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以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过程。

探究亦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过程。科学本身具有探究性的特性,就决定了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而且“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对他们周围能接触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亲历探究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也能够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力及批判思维, 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相较于科学知识,“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儿童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4]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应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素养的过程。那么,幼儿科学教育过程如何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

(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源泉。“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5]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不会提问、不敢提问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从幼儿观察的兴趣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及时发生的现象或事情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问后,教师还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设问等手段来引导幼儿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亲历探究。

亲历探究就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是是幼儿亲历探究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历探究对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总是以自己的一家言抢占了幼儿的探索时间,或者以讲解代替探究,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以及科学教育的效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 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 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6]。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关注科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少说,而让幼儿多做,支持幼儿亲历探究,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探究问题,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法国的“动手做”

倡导“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行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

(三)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

真正的探究是幼儿积极、主动、充分地与客观事物或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亲历探究,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必要的环节和要素: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操作,进而发现问题。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

2.猜想和假设。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它为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即主观原有认识与客观物体和事实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

3.形成问题的解释。儿童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学习推理、预测,找到事物的属性、现象的因果关系或其他的解释,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交流探究结果。幼儿通过图画、记录表等,与同伴或教师分享探究结果。交流是儿童探究后的自然流露。幼儿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录,学会描述自己的发现结果。

教师只有支持幼儿经历这几个必要的环节,帮助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

三、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提倡的一种评价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最早是指对所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的评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 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7]。

教育领域中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判断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顺利有效地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它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 过程性评价既是评价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始终,其目的是诊断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故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的看待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而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幼儿园广泛运用的成长档案袋法也是一种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借鉴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成长档案袋,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描绘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记录了幼儿的科学活动轨迹, 展示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理解力、创新力的成就和进步,为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提供交流的平台和依据。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运用有意义的方式,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中,通过探究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 从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 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

[4] 陈琴。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5] 罗兴凯,等。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25.

[6] 刘伟琴。注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J].科学教育,2008(6)。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基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整体。笔者依次从世界、历史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

理论的创新有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也有一个长期的思考、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决定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蕴含着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基本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把二者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二、从世界的视角观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的高度凝练

思想文化建设向来备受世界各国追求真善美的民族的重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或者说都有自己的国家精神。比如美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自由为核心,以宽容、民主、人权与正义作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欧洲以“民主、自由、正义、性别平等、生态平衡”等理念为核心价值观,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之上的。而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家庭伦理,崇拜等级与秩序,崇尚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其共同的核心价值。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10

刘汉俊

6月21日, 刘汉俊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度剖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阐述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当一个社会为‘要不要扶倒地老人’犹豫、纠结、争议的时候;当需要一位74岁的老人发毒誓证明自己的无辜和被冤枉的时候;当需要几个不懂事的儿童反复辩解、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我们不觉得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哀吗?”

2013年6月15日,四川达州农村一位74岁的老太太摔倒,3个10岁左右的孩子被认为是肇事者,双方各执一词,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老人倒地扶不扶”的热门话题。这一事件,其实谁嬴谁输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输掉的是社会的道义,受伤的是社会的爱心。面对这起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美德,诞生了人类思想先哲孔子、孟子的礼仪之邦,这样一个曾经乐善好施古风浩荡、扶危济困情深义重的泱泱古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现实,我们的紧迫感当由此而起。

那么,这个“现实”究竟是什么呢?

当今中国正经历社会转型的忙乱、经济爬坡的艰难、道德表现的尴尬、利益调整的复杂,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光明面与阴暗面并存、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人们的进取意识、社会意识、维权意识加强,信仰危机感、道德模糊感、思想疑虑感、观念错位感加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在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存在一些消极负面现象。一些现象无人愿管、无人能管、无人敢管,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社会现象考验着我们的想像力,挑战着传统价值观, 1

社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德”现象。

此外,互联网文化飞速发展。到2013年,我国有网民6.18亿人,是美国的2.5倍,手机网民有5亿多人,70%以上的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国内网站有320万家,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2亿张DVD。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加速对全球文化的新一轮整合,东西方文化再一次发生交流、交融、交锋。从国内情况看,一些网络“大V”释放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无良“大V”利用影响力,或者散布一些灭国人自信、泄国人志气的言论,或者在重大问题上不负责任、胡说八道,或者制造谎言、传播谣言。

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必定会遇到越来越猛烈的风暴,我们必须在开放的平台上、激烈的竞争中、复杂的环境下思考中国。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文化元素,核心就是“德”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刘汉俊认为,首先要凝聚人心。用什么来凝聚人心?答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包含、相互作用。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先等很多文化元素,核心就是“德”。

这些文化元素镌刻在中国大地的深宅大院、楼台馆所的门牌匾额上,浓缩在家训家规、家风家教中,嵌入了我们的人名、地名、校名乃至单位机构公司的名称中,流淌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思想道德星空的“北斗七星”和“床前明月”。

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字来理解:心。“万物皆有心,心是宇宙世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之心、社会之心、万众之心,也是民族之心。”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有表述。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类社会建立起一套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

几千年来国家观一以贯之, 到今天仍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来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为国家立心。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表达了一个政党的国家观。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爱国报国利国的国家观。他举例,《左传·昭公四年》中记载,“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清代林则徐借用了子产的意思,他在被流放新疆伊犁与家人泪别时吟诗一首:“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子产说此话的公元前538年,到林则徐说此话的公元1842年,2380年,国家观一以贯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文脉不断、精神永续。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的马援,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中国有两句成语与他有关,一句是“老当益壮”,一句是“马革裹尸”。公元49年,63岁的马援将军牺牲在抗击匈奴的战场,实现了“为国尽忠、马革裹尸”的誓言。若干年后,袁世凯企图复辟称帝,并镇压进步力量。蔡锷将军率先在云南建立讨袁护国军,发起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后来,蔡锷英年早逝,年仅34岁。1917年,孙中山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孙中山以班超、马援两个历史名将作比喻,高度赞颂了蔡锷这位热诚爱国,叱咤风云的青年军事家。从公元49年到1917年,马援为国尽忠的故事至少传播了1800多年,情怀永存、精神不灭。

当今,我们从传统的国家观中,提炼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

—“国家之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观。

其次,为社会立心。

这个“心”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方向,平等是特征,公正是本质,法治是保障。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孔子整理的《尚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其中的《尧典》写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话表达的是尧帝对百姓民众的思想。这是一种社会观、民生观、群众观。

对比当下,今天全党开展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次深入的群众观教育。当今社会,创新与守旧、开放与闭塞、先进与落后等多重矛盾并存;文化价值打折、职业道德滑坡的现象存在;淡化理想、软化信念的现象存在;消解传统、恶搞经典,讳言奋斗、拒谈奉献的现象存在,培育和树立核心价值观难度很大、任务很重,全民都有责任,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尺度,打一场社会消极现象的阻击战、核心价值观的保卫战、错误思潮的歼灭战。

第三,为万众立心。

这个“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基,敬业是本,诚信是命,友善是根。诚信不守,道德无从谈起;友善不施,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温度,处处泥淖、步步陷阱,一个冰冷污秽的世界不会有爱的欢歌。

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勉励青年学子,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这实际上是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角色,都要以德自立,当官的要讲官德,当老百姓的要守私德。

中国古代文化中,也一直强调这一点。皋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司法官、立法者,是帝王的老师,先后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

孔子在《尚书》中专门整理了皋陶的思想,如:对当官的,他提出“为官九德”。哪“九德”呢?即:“宽宏包容而又严肃谨慎,温良柔和而又富有主见,真诚坦率而又恭敬谦和,才华横溢而又恪尽职守,兼听明信而又果敢刚毅,正直坦荡而又儒雅随和,简易朴素而又廉明高洁,刚正坚定而又求真务实,坚强勇敢而又施仁行义”。

孔子选编这些观点,也说明了孔子本人的思想。对普通人,孔子亦提出“五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仁”即:“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不管是“九德”还是“五仁”,核心都是“德”,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德”,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划出的一道底线。立德就是立心,同德才能同心,上下同欲者胜、万众一心则达。

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既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有各自的实践目标,更有各自的责任主体。国家的价值目标,由执政党的领导者、国家的决策者、社会发展的设计者、大众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代表者来完成;社会的价值目标,由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策的制订者、秩序的维护者、措施的执行者来完成;个体的价值目标,由公民义务的履行者、国家事业的建设者、社会秩序的遵循者、公共利益的受惠者来完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今中国提供了强健的理想丰碑、精神标杆、行为准则和价值系统,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是中华文明的制高点。

中国梦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道路的里程碑当前,我们不仅仅要凝聚人心,还要积聚力量。用什么来积聚力量?用中国梦。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梦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400多个皇帝做了2132年的帝国梦。但“帝国梦”说到底是帝王的梦、是权贵阶级和封建统治集团的梦,不是人民的梦,注定要破灭。近代中华民族饱受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致力救亡图存,但许多救国梦都没有成功,他们看对了方向但没找准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不但实现了救国梦,还实现了成立新中国的建国梦。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国逐步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富足、人民富裕的富国梦,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中国开始了强国梦的新征程。

从古代帝国梦的幻灭,到近代救国梦的艰难探索,再到建国梦、富国梦、强国梦的渐入佳境,5个梦、5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可谓一梦几千年。中国梦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道路的里程碑,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包括: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个伟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10年来中国经济

以1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跃升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2013年外汇储备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今年GDP增长将保持在7.5%左右;神舟、嫦娥、天宫、玉兔、蛟龙、北斗、天河等科技工程精准对接、精确运行、精密运算,体现了中国突飞猛进的科技水平;三峡工程、东电西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动车等国家重点工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人物、感动人物所带来的中国温度;中华优秀文化魅力,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厚积而厚发„„

既然中国梦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那么它一定有坚强的支撑。这坚强的支撑包括三个方面: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

而对于中国精神,我们是一个精神富有的国家,中国精神由中国古代精神、近代精神、现当代精神组成。远古的神话传说孕育了丰富了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创造了改造自然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完整统一的团结精神、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中国近代史上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救国精神;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民族复兴的圆梦精神等建设精神,这些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各有精彩,都是中国精神的绚丽篇章。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上一篇:收费站副站长面试演讲稿下一篇:建筑安全管理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