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趣事作文五年级(推荐11篇)
星期六的晚上真难过(难以过去)—爸爸去买东西,妈妈去加班了,就我一个人在家怪空虚的,肚子又饿,只能毫无目的`地换着电视频道。终于救星来了—爸爸回来了!
我“飞”过去,一下子吊在了爸爸的脖子上:“爸爸!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的肚子已唱了好几曲‘空城计’了!”爸爸变魔术似的从袋子里变出一袋砂糖橘,哇!一个个金黄金黄的!我拿出一个来,一剥皮片片饱满,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个个优秀,一片橘子送入口中,立刻满口果香,清爽无比。这么好的橘子,应该让爸爸吃呀!?我想到了作文书上的一个小作者骗爸爸上当吃香蕉的故事。于是我大声嚷着:“什么砂糖橘,明明是‘苦瓜橘’嘛!”爸爸说:“那就放下吧!”见聪明的爸爸不上套,我便到厕所猛地用凉水西口,爸爸见了,吃了五片说:“一点也不酸,也不苦,很甜呢!”“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高兴得拍着我的头。
嗯……!今天的橘子真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长治市市区32所小学中选取28所小学作为参与学校(排除1所特殊学校,2所离市区较远的学校和1所不愿意参加的学校),从每个参与学校5年级班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将28所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个班。从每个班随机选取最多10名学生及其2名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如符合家庭数不足10个,可选取符合条件的学生和1名家长参与。学生入选标准:与至少2名家长共同进餐(单亲家庭除外);与家长平均每周午饭、晚饭在家吃饭的频率均不少于5次;长治市常住人口。排除标准:痴呆、有严重精神疾病;有语言障碍、表达不清楚;家人单独为其做饭者。家长入选标准:每个家庭分别选择男、女性家长各1名(单亲家庭除外);若家中符合条件的只有男性或女性,则选择2名同性。与学生共同进餐的次数平均每周午饭、晚饭不少于5次。排除标准:有严重疾病或行动不便;正处于怀孕或者哺乳期的女性;从外面买饭在家吃的次数平均每周午饭、晚饭超过3次。如符合条件家庭数不足10个,则选取符合条件的学生和1名家长参加。
共选取小学生279名(其中1所学校符合条件学生有9名),平均年龄(10.11±0.49)岁。家长553名(其中有5组家庭只有1名家长参与调查),其中对照组275名,平均年龄(43.61±11.81)岁;实验组278名,平均年龄(43.50±12.52)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1,P=0.288)。健康教育后两组共有22人失访,干预组9人,其中儿童2人,成人7人;对照组13人,其中儿童3人,成人10人。两组间儿童和家长的失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调查对象在性别、学历分布上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方法
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就餐情况、盐与健康相关知识、生活习惯和疾病史等。基线调查采取入户的方式,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在干预组的14个班中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老师进行,每2周1次,共8次,为期4个月。教育内容包括:吃盐多的危害、减盐方法、减盐妙招等,并通过主题班会、文艺活动、家庭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健康教育期间发放减盐宣传册、画报和习题等让学生带给家长,督促家长的减盐行为。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结束后两组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终末调查,学生如有失访,则其家长退出调查,调查方法和内容同基线调查。
1.3 质量控制
在正式调查前首先选取2所学校进行预调查,发现问卷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健康教育老师为长治医学院专职教师,调查开始前健康教育老师和调查员均进行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整理核对后,建立EpiData3.0数据库,数据经双录入后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学生和家长食盐相关知识和饮食习惯
健康教育前2组学生和家长的食盐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只有1.79%的学生和12.30%的家长知道我国居民食盐推荐摄入量,使用低钠盐的家长比例为2.44%。见表1。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或报告率/%;*P<0.05,**P<0.01;与干预前比较,△P<0.05,△△P<0.01。
2.2 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和对照组食盐相关知识和饮食习惯
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学生和家长的食盐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对照组提高(P值均<0.05),使用过低钠盐的家庭也比对照组提高(χ2=39.298,P<0.01),但在外就餐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8,P>0.05)。见表1。
2.3 干预组在健康教育前后食盐相关知识和饮食习惯改变情况
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的学生和家长均在食盐推荐摄入量的认知上有提高(χ2值分别为176.16,108.57,P值均<0.01),学生对吃盐多对身体有害的认识也提高(χ2=33.375,P<0.01),食用低钠盐的家长从1.80%上升到26.60%(χ2=6.822,P<0.01),但在外就餐情况并没改变(χ2=2.786,P=0.248)。
3 讨论
我国是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国家,也是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人群盐摄入量过高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减盐行动来控制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负担[3,4]。
儿童期食盐摄入量高是儿童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易导致成年期高血压[5,6]。李子一等[7]调查显示,我国3~12岁儿童盐的摄入量为6.5~13.0 g,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食盐推荐摄入量6 g,儿童应酌情降低)相比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和家长健康教育前的食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偏低,与成都市[8]、北京市[9]调查结果相似。仍然有家长认为吃盐多无害,90%以上的家长不知道中国营养学会食盐推荐摄入量,95%以上的家庭没用过低钠盐。这种食盐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家庭的减盐行动。
本研究以“小手拉大手”为主题,借助学校平台,通过对小学生的减盐教育来实现对其家庭的减盐干预。结合我国小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对教师的依从性很好,并且选取高年级小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向家长正确的传达知识同时起到监督作用。通过学校“小手拉大手”的减盐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减盐知识和意识,干预组比对照组有了显著改善,干预组健康教育前后也有显著改变。另一方面学生的食盐摄入量与家庭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10]。
有研究显示,低钠盐的使用是通过减少钠的摄入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之一[11]。本研究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组有26.60%的家长使用低钠盐,远超过对照组和干预组健康教育前。在外就餐是食盐摄入不可忽视的途径,占食盐摄入量的14%[12]。由于干预时间短和家长的工作性质等使得在外就餐情况在健康教育前后无显著差异。
总的来看,“小手拉大手”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起到通过小学生来影响家长的减盐知识、意识和行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变家庭食盐与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为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9—12月,对长治市市区28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减盐健康教育,从每所学校五年级各随机选取1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小学生进行4个月的学校减盐健康教育,并要求其将盐对健康影响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并督促家长的减盐行为。同时在干预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10个家庭包括1名小学生和2名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只有1.79%的学生和12.30%的家长知道我国居民食盐推荐摄入量,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04,0.094,P值均>0.05);使用低钠盐的家长比例为2.4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5)。经过学校的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学生和家长食盐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值均<0.01),低钠盐的使用率也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χ2=39.298,P<0.01),但在外就餐情况健康教育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8,P>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减盐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食盐知识知晓率,但饮食行为的改变仍需要持续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巩固。
关键词:盐类,健康教育,知识,行为,学生
参考文献
[1]GROUP I C,GAUCI A A,LAASER U.Intersalt: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electrolyte excretion and blood pressure:results for 24 hour urinary sol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J].BMJ,1988,297(6644):319-328.
[2]王陇德.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5.
[3]颜力,李妍,武阳丰.减盐防控高血压:中国人群的证据及应对策略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2):1192.
[4]毕振强,梁晓峰,马吉祥,等.遏制高血压危害减盐行动势在必行[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1):4-6.
[5]LIANG Y,MI J.Pubertal hypertension i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the risk of adult hypertension[J].Biomed Environ Sci,2011,24(5):459-466.
[6]DELMIS J.Effect of diet and salt intake on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cta Med Croatica,2010,64(2):111-114.
[7]李子一,张雅蓉,王金子,等.中国3~12岁儿童膳食种类及摄入量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9):78-82.
[8]冯敏,李晓辉,梅丽敏,等.成都市中小学生食盐摄入知识态度行为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401-1403.
[9]申同洋,马迎华,张普洪,等.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油盐知识及饮食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32-933.
[10]冯月明,梁新新,朱文丽,等.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37-39.
[11]游凯,张月,王静雷.北京市顺义区居民低钠盐和限盐工具使用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0):1448-1449.
我的小侄子名字叫做哈尼,今年一岁多了,虎头虎脑的,别看他小,可是却非常的胖。
早上我的哥哥把哈尼送到我的家里,爸爸把他抱了过来,非常的开心,爸爸平时非常的疼爱哈尼,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我非常的羡慕。
可是过了一会,就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爸爸抱着他在床上玩耍,爸爸想:反正哈尼还小,听不懂大人说话。就这样爸爸把哈尼举过头顶,开玩笑的说:“来,哈尼。给爷爷来一壶热茶。”就这样,爸爸张开嘴闭上眼睛,而哈尼则像听懂话似的,一下子真的给他爷爷来了一壶“热茶”,幸亏爸爸反应及时,才躲过一劫。但是还是尿了爸爸一脸,爸爸哭笑不得,只能拿到卫生间去洗漱了一番。
这时,家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就连爸爸也大笑着说:“你个小坏蛋,还真听话呀!”而哈尼则咯咯的笑了起来,好像在说:“哈哈,这可是你让我给上热茶的呦!”
听错闹笑话
记得有一次,爸爸和妈妈正在做饭,而我却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三国演义》。突然厨房里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儿子没有味精了,你去超市里买点味精吧!”我回答:“好。”我边看书边下楼走向超市,来到超市后,我对售货员说:“阿姨,给我一条围巾。”售货员不解地问:“这天这么热,你要围巾干嘛?”我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妈妈让我买的。”于是,售货员就给了我一条围巾。回到家后,我对妈妈说:“妈妈,给你。”妈妈不解地问道:“你买围巾干嘛?”“不是你让我买的吗?”妈妈无可奈何的看着我:“我让你买味精,不是围巾。”我们三个先是互相看了一眼,便哄堂大笑起来。
成语接龙闹笑话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很无聊,于是就找爸爸妈妈玩成语接龙。先从妈妈开始,“黄粱美梦。””梦寐以求。”爸爸说道。“求,求之不得。”我边想边说。“得失参半”,“半斤八两。”爸爸妈妈熟练地说道。“两……两……两只老虎”。不知怎么了,我脱口而出,我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电视机抢夺赛
一天吃完饭,我们就去看电视了,我拿起遥控器调到了我最爱的电视频道。这时爸爸也来了,他拿起遥控器,调到了体育频道,然后我们就争了起来,“让我看。”“让我看。”这时妈妈来了,她说道“你们谁也别看了,让我看吧!”天命不可违,我们只好把遥控器给了妈妈。正当我和爸爸闷闷不乐时,忽然停电了,这时爸爸幸灾乐祸的说:“这下好了,谁也看不了喽!”听了爸爸的话,我们不禁笑了。
记得有一次那是最有趣最好玩的事了,那天是5月1日——笨蛋节,我们看今天谁上当次数最多谁就是笨蛋王。早晨,爸爸手里拿了个包,说:“我买了烤鸭快来吃。”我们听了急忙跑了过去,到了爸爸面前一看包才知道上当了,爸爸哈哈大笑,我们气得火冒三丈。被骗了一次,我可记住了得找个机会报复,我想了一个好主意,我把红颜料往胳膊上涂了一点然后哇哇大哭,爸爸妈妈听见我的哭声后急忙循声跑了过来,见他们来了我哈哈大笑,他们终于上当了。到了晚上,我饿的叽里咕噜的,这时妈妈说:“吃饭了。”我听见后马上跑了过去,结果料想而知——又被骗了。唉。
今天,我被骗了4次,妈妈被骗3次,爸爸被骗5次!!今天由我宣布结果,内容如下:
1、爸爸被骗5次,比我们多1~2次,被选为这届的笨蛋王;
2、罚爸爸半个月的零花钱;
3、下届笨蛋王罚20大板1个月的零花。
钦此。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闲得无聊,想找事做,做什么好呢?我突然灵光一闪,啊!不如一起来玩猜谜语的游戏吧。“好主意”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道。经简单讨论后,由我当主考管,爸爸妈妈两人来答题,一共二十道题,谁答的多谁就获胜,获胜的人可以获得一份精美的小礼品作为奖励。注意答题的时候,要按答题器(就是一个不用的半圆杯)。我说道“开始”,“第一题,毛毛说4+10=2,老师也说对为什么?”“我知道”爸爸抢着回答“因为上午4点加10点等于下午2点”。“你答对了,可是你没有按答题器,所以没有分数!”“现在还是0比0”。
“下面是第二题,猜水果名,把菜翻过来切。妈妈拍了答题器“是番茄,对吗?”“对的,你答对了”“这么简单,小菜一碟!”妈妈得意极了,看来我应该多加一些难度了。
“下一题,胖胖是个很有名气的跳水运动员,可有一天,他站在跳台上却不敢往下跳,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太胖了?”妈妈说。“不对”,妈妈和爸爸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来,于是我对他们说答案是,水池里没有水,后来我又连着问了几个不同难度的谜语,爸爸和妈妈也争得不可开交。20道题很快就回答完了。是妈妈以微弱的优势胜利了,“这是你的奖品,请拿好”我说,”这次比赛结束了,请胜利的人不要骄傲,失败的也不要伤心,下次比赛继续努力。”说罢,我们一家笑成一团。
“谁去洗碗?”老妈大喊道。
一向勤快的老爸今天也一反常态,一溜烟儿地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喃喃地说:“今天我要做一次‘皇帝’!”
“老妈,还是你干吧!”我小心翼翼地说。
“什么!我可是‘女王大人’,而且今天的大餐也是本王做的!”老妈的声音一下提高了八度。
“小安儿,今天由你去洗碗!”“老皇帝”和“女王大人”异口同声地命令道。
我可不服了,“啪啦”一声,也躺在沙发上,“我可是‘小太子’,有人见过太子洗碗的吗?”我十分不屑。
老妈顿时火冒三丈,一顿数落,劈头盖脸,迎面而来:“你可是九岁的女孩啦,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你必须学会干!女孩子一定要勤劳、能干、自立自强,你在家里是小太子,但出了门,你什么都不是……”。
“女王大人”喋喋不休地唠叨个不停,我头都大了,只好默默起身,朝那几只小可怜走去……。
“洗刷刷,洗刷刷,哼哼哈哈”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当然是我在“女王大人”的指导下,愉快地洗着碗呢!我明白了,爸妈之所以不去洗碗,就是因为他们想让我更能干、更自立。
“明天谁洗碗?”
“我!”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我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发生了无数件有趣的事情,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们其中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在我6岁那年,我还很天真的时候。我来到花园里,爸爸正拿着一把剪刀,在修理一盆花,我问爸爸:“小花那么乖你为什么还要“修理”它呀?”爸爸笑着说:“我在帮它把它的枯叶子剪掉呢,不是在“修理”它呀!”那让我来“修理”它吧!“好的,女儿长大了!”说完,爸爸就转身走直了厨房。我捧起那盆花,上看看,下瞧瞧,左看看,右瞧瞧,心里想:“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剪了再说吧,省得待会儿爸爸过来了,说我浪费时间呢!”只见我手里的剪刀“咔嚓”一动,一秒钟都没到我就修好了,我在花园里大叫:“爸爸,我修好了快来看呀!”爸爸走到花园,马上,我就听到了“嘭”的一声响,原来是爸爸倒地上了,刚才爸爸走到花园,看见了我没有把花的枯叶子修掉,而是把花剪平了,剪成了一条“阳光大道”。
这就是我们幸福带有趣的家……
游戏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我先开始。我用手遮了一只兔子,然后在空中划了三次。“兔子有三个洞”,表哥先回答,“好容易!”
接下来,一个表妹表演。他估计成语很少。站在台上很久,他一句话也没说。他的脸颊和耳朵变成了西红柿。我灵机一动:“红脸!”表哥摸着滚烫的耳朵,尴尬地说:“你答对一分,我表哥接下来表演。”她假装捂着肚子,跑来跑去,然后在一个地方跳起来,摔倒在地上。“我们刚刚学会了一个成语,”我表哥说,我甚至还没来得及想它。表哥答对了得一分!
最后,我们沉默的姐夫表扬了他。他的成语贼难。他有没有先像抱婴儿一样看着自己的手,然后学着恐龙一样尖叫,再做一个疏远的眼神,最后学着老鼠一样尖叫。“望鼠止渴”,我抄了一遍,姐夫摇摇头。“鼠胆龙威”的表弟是一名影迷,他为美国大片《虎胆龙威》做了基因突变,但他的姐夫仍然摇头。“既然你答不出来,表演者再加一分。”萧叔叔直接跳过了表妹。“答案是:德龙(龙)看老鼠(属)。”“原来是谐音!”“游戏结束了,”我喊道。“这局打成平手!”
有一天,我和妈妈独自在家,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去给我做午饭,我去楼下和我的小伙伴玩。玩得正开心时,妈妈从窗户向楼下喊:“姑娘!去帮妈妈买一瓶酱油,今天中午吃饺子!”“哦!知道了!”我抬起头极不情愿地答应了妈妈,磨磨蹭蹭地去了超市。由于我还沉浸在刚才和小伙伴玩的游戏中,神情恍惚中顺手拿了一瓶和酱油差不多颜色的可乐,而我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妥,当收银员说出钱数:“3。50元”时,付了钱,脚步如飞离开了超市。
我飞快跑上楼,把可乐塞给妈妈,因为它和酱油瓶长得太像了,妈妈也没有察觉,我转身跑下楼去跟小伙伴一起玩了。
这时,爸爸回来了,正好叫我上楼吃饭,我和小伙伴恋恋不舍地告别,相约明天在这个地方集合一起再玩游戏。
我们洗手准备吃饭,坐在餐桌前,一人倒了小半碗“酱油”,夹了一个饺子蘸着“酱油”吃,可当我咬第一口的时候,却发现饺子是甜的。我皱着眉头说:“妈妈这是什么味啊?怎么这么甜,妈,你到底放的是什么啊?”“我什么也没放啊!我就放了你买回来的酱油!”机灵的妈妈一下就反应了过来——这是可乐,当然爸爸也反应过来了,爸爸幽默地说:“没事,创新也挺好,吃饺子用可乐,姑娘,你可真聪明!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发明家!”我们全家都被爸爸的话逗笑了,一起吃起这顿“创新大餐”。
每家都有趣事,我家也不例外。
我们家有三口人。我,“小张同志”——“和平使者兼法官”;妈妈,“老刘同志”——“麻烦挑起者”;爸爸,“老张同志”——“暴力制造者”。三个人的的脾气各不相同,所以发生一些“战争”也是在所难免的。看,今天早上,我们刚起床,“战争”就爆发了。
“小张同志”、“老刘同志”和“老张同志”计划要去学校操场跑步。“老张同志”——我爸爸有个习惯,要边跑步、边听MP3学习英语,这本来是个好习惯,可是今天却成了“战争”的导火索。MP3要放在上衣口袋中,但是不巧的是“麻烦挑起者”给“暴力制造者”买的运动衣上没有口袋。“老张同志”——“暴力制造者”大声发牢骚道:“真是的.,买个衣服也不会买,这老婆当的也太不合格了”!“老刘同志”——“麻烦挑起者”一听就火冒三丈,反唇相讥道:“你怎么就不是国家主席呢?那就能让人给你专门设计衣服啦,你想要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暴力制造者”一听这话就满脸怒容,气势汹汹地向“麻烦挑起者”逼了过去,一幅要马上“开仗”的样子。这时,我——“和平使者兼法官”立即站了出来说:“怎么了,怎么了?吵死人了”!我先了解具体情况,而后就拿出我“各打50大板”的判案法宝来,首先让“麻烦挑起者”答应给“暴力制造者”解决这个问题,而后再让“暴力制造者”给“麻烦挑起者”赔礼道歉。一场战争就此结束,一切重新平静如常。我们三个人又高高兴兴的出门跑步去了。
【家庭趣事作文五年级】推荐阅读:
家庭趣事四年级作文03-19
家庭趣事四年级作文300字12-26
六年级作文:家庭趣事作文600字11-15
家庭趣事的英语作文12-12
家庭趣事的优秀作文06-26
家庭趣事记事作文500字11-02
家庭趣事的作文600字叙事11-19
家庭趣事优秀范文12-14
周记大全家庭趣事01-14
写家庭趣事的初中日记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