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推荐9篇)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1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特别是铁路在产成品、适箱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大幅下降,而产成品、适箱货物是今后货运市场增长的重点。目前的铁路货运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的竞争,改革是铁路货运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

关键字:新形势 货运 改革 探讨

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 50%和 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但是,目前我国铁路货运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铁路货物运输存在的不足 1.1 铁路货运不适应运输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货物运输服务对象在其外型、质量和特性等方面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多品种、小批量、高附加值的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客户对运输服务质量、货损情况、运输期限及是否方便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竞争激烈,货主对运输方式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但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1.2 铁路货运效益逐年降低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缓慢,运输效益呈逐年下降趋势,货运收入份额在铁路总收入中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经营方式越来越灵活,发展较快;另一方面是由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我国铁路货运发展严重滞后。

1.3 铁路货运市场份额减少

铁路作为我国运输行业的骨干,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应在货运市场获得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公路、航空、海运等运输方式的迅速崛起,我国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货物周转量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在全国范围内,铁路承运的货物大部分为大宗的农副产品和各类矿石等原材料,附加值不高、运价低,造成我国铁路运能紧张但货运收入不高的现象。

1.4 铁路货运整合力度不足

我国铁路货运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综合整合力度不足,资源优势的发挥欠缺,未能形成以场站为核心的运输物流经营网络系统,缺乏统一对外、综合调度的业务经营主体和资源整合主体。

为了适应运输市场的新变化,我国铁路货运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新形势下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改革策略

2.1 提升货物运输服务质量,增强对运输市场适应性 2.1.1转变货运营销理念,以客户为中心

把营销理念向关注客户需求转移,以客户为中心;把营销战略向客户关系管理转移。运用“帕雷托法则”和ABC分析法原理,将客户按照运量、运输收入的贡献率细分为大客户、重点客户和一般客户,同时建立客户档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并与开展大客户战略、“两整合一建设”、路企直通以及大力发展直达运输紧密结合。在组织规模化生产和树立集约化运输理念方面实现较大突破。2.1.2构建铁路货运客户服务中心,完善营销机制

建立铁路货运客户服务中心,提供铁路货物运输装车方案、销售铁路货物运输产品、为客户提供铁路运输全过程信息服务。货运客户服务中心作为运输主业的货运经营主体,拥有全部的货运产品的销售权,同时作为运输方案的编制和运作者,可以将铁路局的运力资源调动起来,科学合理协调安排客户需求和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制定符合铁路运输技术经济优势的装车方案,以最小的运输成本完成运输任务,实现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铁路货运客户服务中心作为销售独立部门,核心业务部门应设置客户服务、运力资源配置、订单处理、结算理赔及信息技术支持等。其中,客户服务部门主要面对客户,可按行业划分为煤炭、化工、钢铁等若干个专业服务组,也可按照铁路局管辖范围,按线别或按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服务组,每一个服务组都有自己的客户群,可以独立完成本服务组客户运输生产计划的全过程处理,提供客户从货车预订、订单受理、取送车计划、运输信息查询全过程的运输服务;此外,还可专门设置一个新客户服务组,对新客户提供运输服务咨询,根据新客户的需求,负责将新客户转接至相应的专业客户服务组,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运力资源配置部门负责铁路运输产品开发、运用车管理、优化运力资源配置。订单处理部门是负责数据处理的部门,对客户通过电话、传真、E-mail、互联网销售平台,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形式传输的订单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拣,按照符合铁路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标准进行修正,生成运输合同和电子运单,传输客户和结算部核算制票。结算理赔部门是中心的内勤部门,负责结算和运输赔付。信息技术支持部门围绕客户服务中心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

2.1.3公开产品信息,公平受理需求,提高服务品质 铁路局和专业公司要在车站营业厅和营业网点的受理窗口,明确专人负责提供班列产品信息咨询服务:一是产品车次、装卸站、开行周期、运行时刻等基本信息;二是具体办理条件;三是基本运价信息;四是预定期各次班列剩余可订车数;五是发到站两端能够提供的相关物流服务;六是产品预定办理引导信息;七是已装货物车辆在途追踪信息。

特快、快速班列以单批货物重量、体积为单位,普快班列以车为单位,面向所有客户提供预订服务。

2.2积极开展铁路货运服务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2.2.1加快铁路货运系统信息化,发展货运电子商务

巩固和加快发展铁路货运,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铁路部门在资金和科技投入上必须予以充分的支持。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二十世7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努力,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建成了内部安全生产控制系统和运输管理信息(DMIS)、系统(TMIS)等一大批应用系统。此外,铁道部在部分地区和个别业务范围内也进行了电子商务的试,从而为铁路电子商务应用积累了经验。但总体来说,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尤其是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与铁路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不协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铁路要特别重视铁路货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铁路货运的科技水平。

加快货运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铁路货运的效率和质量,优化铁路货运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又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及相关单位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运输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可以向客户提供联机销售服务,帮助铁路货运企业建立用户支持系统,使客户能够对货物运输监控,有利于拓展市场份额,打开新兴市场。因此,铁路货运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要巩固和提升铁路货运骨干地位,增强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快铁路货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在12306互联网公开产品全部信息,提供简单便捷的预订服务,可有效增强铁路货运服务透明度,解决客户多次提报要求,被动等待审批结果的问题,提升铁路货运服务的社会公信力,满足客户对高质量货运服务的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铁路的满意度。

依托信息化手段,开辟网上受理、一次提报、全程服务的信息化货运绿色通道进行了探索。一是在互联网开通了运输需求业务受理,并提供需求审批结果查询、装车实际反馈,以及运费和货车追踪查询等服务;二是积极探索在网上办理电子支付、电子货票、电子运单、保价理赔等业务,从而实现运输全过程的信息化服务。

2.2.2减少业务受理中间环节

将货运业务受理转移至互联网办理,实现向铁路局的高度集中。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分散型货运站业务系统,逐步削弱直至取消车站货运需求受理功能,切实减少需求受理中间环节,管理扁平化,计划办理效率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货运业务受理集中度不断增加,为铁路局营销部门全面和系统掌握货源创造条件,通过编制旬日历装车方案,将货运计划、请求车计划合二为一,实现一次提报需求业务。实现一次提报需求业务,不仅能压缩申报环节,信息传递快捷,将客户的产运销过程紧密衔接,更有利于有序组织运输生产;而且通过大胆尝试调整计划编制周期,将运输方案编制周期调整为以旬甚至更短的时间为周期,能大大提升货物运输能力,使货运计划更贴近运输市场需求,更符合市场营销和市场化运作的理念。

2.2.3优化铁路货运业务办理流程,完善电子商务系统功能 继续优化业务流程,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和作用,拓展网上受理客户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铁路局货运营销职能的集中管理,积极研究货运计划编制改革,将货运计划的周期与市场变化、产需变化更为紧密地对接,研究按照月轮廓、旬编制的思路,结合货运产品的开发利用,创新计划编制方式。研发完成办理限制的自动审查,电子货票、电子运单、电子支付、到达交付、保价理赔、危险品运输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功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实现铁路货运服务的升级换代。

2.2.4建立铁路货物运价的市场调节机制

铁路货物运输的运价组成复杂,且相对公路、水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其运价比较死板,不够灵活。因此,铁路货物运输可综合考虑铁路运输能力、货物运输方向、运输季节、货物运量及其他因素,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变化情况的调节机制,灵活调整铁路运输价格;同时,对客户的运输价格实行一口价方式,方便客户比较选择。

2.3优化运输产品结构,积极争取高附加值产品运输

把发展高端市场作为工作重点,加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 国际运输业发展历程和现代物流理论表明,货物运输市场从纵向看,分为高、中、低三个层面:高端市场是运输代理业,中端市场是仓储、运输保险业等,低端市场即是运输业本身。我国铁路由于长期执行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在经营战略、发展理念、经营理念方面比较滞后。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货运工作重点偏重于运输业的低端市场,运输的货类结构偏重大宗散货,开行的运输产品中以低运价、低回报率的运输产品最多。因此,铁路货运结构长期处于较低层次,结构调整进程缓慢。

2.3.1 做强品牌产品 跨局“五定班列”是近些年开发的货运拳头产品,由于它具有运量大、运距长、运输时限有保证、铁路综合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深受客户欢迎,也成为铁路货运企业的主打产品。通过“五定”使货运班列客运化、价格收费公开化、服务承诺规范化,以方便、快捷、准时、规范的服务吸引客户。今后,铁路货运企业该通过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开行方案和组织手段,使运输潜力和列车直达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高,使这一产品在服务、效益、效率等方面的品位不断得到提升。

2.3.2 开发新的运输产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高附加值货源对货运服务的便捷性、时效性、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快运货物班列产品进行谱系化设计,开发“特快班列、快速班列、普快班列”三类快运产品。

全面做好快运班列运营组织,有利于推进铁路货运组织由内部生产型向外部营销型转变,有利于促进铁路货运领域多元化经营的高度融合。

2.3.3快运货物专列客运化组织

快运货物专列客运化组织是加强货运营销,规范货运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迫切需要。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货运需求不旺的严峻形势下,对快运货物班列按客运化实施运力和实效保障,有利于兑现铁路对市场的承诺,有利于开拓高附加值货运市场,有利于提升铁路货运竞争力。同时也为专业运输公司、铁路物流企业拓展市场,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提高铁路综合效益提供了基础条件。班列按先到先得原则,由系统自动审核办理条件,自动分配剩余车位,自动向客户反馈信息,可有效减少各生产环节的人为干预,促进货运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规范化运作,提高运输生产的稳定性和有序性。

2.3.4促进货运物流化

基于物流理念优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其目的一方面要提高铁路货物运输质量,增强运输的时效性、准确性,另一方面要拓展丰富铁路货运服务种类,提供增值服务,直至发展门到门运输。而这两方面都需要铁路部门加强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搭建物流平台。

具体来说,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要推进既有货运场站的优势整合和专业分工,建设区域货运中心站;二要充分利用大型装车点,建设大宗货物物流中心,并同步配套建设战略卸车点;三要大力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和办理站,打造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四要加快行包快运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小件快捷运输。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应从创新铁路货运产品入手,以产品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营销创新,进而促进资源整合,促进铁路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一方面,要对“行包专列”、“五定班列”等品牌,赋予铁路新体制下的新内涵,另一方面不断推出创新的物流运输品牌。铁路货运企业与供、收货方通过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针对不同企业,设计个性化物流,简化货运办理手续。例如,铁路货运企业可以用JIT观念,实现企业产品“零库存”,可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有力促进该企业的健康发展。

2.4建立健全配套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全新服务方式和业务流程再造的需要,修订、完善和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和办法。一是制定客户管理办法,明确客户分类管理标准、管理原则及客户培育与发展标准,建立客户档案,以客户运量和运费的贡献率、装卸车作业效率、货运产品、直达列车开行、付款信用为要素组成多维评价结构,实施客户综合评价,逐步建立客户评价体系;二是制定互联网铁路货运业务服务管理办法,规范网上办理铁路货运业务管理,确定互联网提报货运业务客户吸纳的条件、申报程序,明确互联网受理和审批运输需求业务的工作流程,在涉及运输条件、办理限制审核业务方面,应根据系统实现功能情况,修订既有货运规章,指导日常货运生产;三是修订完善货运计划、技术计划编制管理办法,以提高货运计划兑现率、增强计划指导性和适应市场需要为目标,实施计划编制改革;四是建立运力资源配置管理办法,根据旬日历装车方案编制、组织兑现以及合署办公等机制的建立,明确运力配置原则、工作制度和分析考核制度。结束语

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特别是铁路在产成品、适箱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却大幅下降,而产成品、适箱货物是今后货运市场增长的重点。目前,铁路货运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的竞争,改革是铁路货运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运输市场的新变化,我国铁路货运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本文从营销理念、计划管理、产品结构优化、铁路货运信息化、物流化、快速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我国铁路货运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2

铁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新形势下铁路改革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影响如何, 怎样在改革后, 促进铁道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构建并完善交通运输网域, 稳定发展铁道行业, 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的利益, 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1 铁路行业现状分析

铁路改革作为中央政府的一大措施, 改革的任务落实工作艰巨。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前, 铁路是典型的垄断性行业, 政企统一的政策, 导致铁道部扮演着两种角色, 一方面制定着政策, 另一方面经营着产业。显然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 这种政企合一的经营机制, 产生了较低的效率。行政垄断比自然垄断更加难以把控, 铁路行业属于前者, 所以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由于铁路长时间以来, 都处于以上所介绍的一种状态, 因此而形成的“铁老大”思想一时之间还无法完全转变。但是为了积极的应对改革的浪潮, 顺应市场的改变, 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部署措施, 比如开展“两满意”活动, 落实“三个出行”要求等, 在尽力地纠正其“铁老大”的思想理念, 尝试在制度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进行改变,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铁路改革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影响

从行业发展形势来看, 铁路改革对交通运输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广泛, 波及方方面面, 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领域, 都受到了铁路改革的影响。尤其是铁路改革后货运和客运方面的市场化开放, 需要尽快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大力推行的货运组织改革和“营改增”, 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践国有企业迈向市场的关键之举。

2014年2月15日起, 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实行上限管理, 进一步促进了铁路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达成, 市场调节价与政府指导价结合, 更好地协调了铁路货运价格机制。这一机制所带来的影响, 还需要根据国家是否能够秉承铁路与公路货运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的原则, 理顺铁路货运价格水平情况, 观察整体发展状态。昔日, 票价由政府权限制定, 关注物价稳定的经济状态是第一原则, 为了更好地维持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定价机制, 然而却存在一些弊端———物价没有市场竞争的调节, 无法平衡社会的真实供需状态。如今, 要在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做好相关工作, 按照市场化取向, 建立铁路运价形成机制。避免经营成本的加重, 顺应市场化的需求, 缔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目前, 针对此前铁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在确立了改革制度之后, 面对市场化的发展状态, 应该着重从应对客运和货运的影响入手。在客运方面, 铁路需要强化便民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尤其是在高铁的迅速发展形势下, 更要强调市场化的运作调整。良好的经营平台建设, 可以提升客运的服务质量; 与时俱进的与支付宝签约, 提供铁路互联网、手机WAP售票提供基于第三方支付客户账户的在线支付服务, 全国铁路已经全面推行网络售票, 在信息化条件下能够为旅客创造便利。在货运方面, 改革货运受理方式、拓宽渠道、简化手续;同时清理并规范货运收费情况, 严格执行国家的运价政策, 公开透明收费, 可以积极的拓宽市场份额, 改革自身的管理问题, 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公司化的经营模式。从简化货运手续开始, 到清理规范货运收费, 再到物流费用的降低, 需要时间成本的节约。

一种体系和模式的变化, 固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影响之下, 积极地去应对, 才是最正确的办法。改革之后, 铁路行业原有的统一性和“老大”身份都发生了转变。推进铁路企业化运营, 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 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逐步走向最正确的轨道。

3 构建铁路改革后新运输市场机制

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真正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 铁路改革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在面对比较复杂的市场形势下, 改变原有的“铁老大”思想, 增强服务、发挥优势、抢占市场、取得先机, 最终构建新的运输市场机制,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地方经济。运输市场机制的构建, 主要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第一, 顺应市场化发展, 构建灵活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其实就是市场的规律所在, 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于铁路的市场化改革来说, 价格机制将会成为核心的竞争力。铁老大思想的转变, 需要将自身放在市场的大环境下, 根据社会分配效率的真实表现, 强化企业的价格活力。不管是货运, 还是客运, 都可以设定一个分线路的上限价格, 然后定期根据货流量、客流量冷热程度作出不同折扣的价格调整机制, 真正做到跟着市场的节奏走。当政府的职能转变, 将入行的壁垒降低, 则会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和民间资本参与, 促进行业的真正发展。

第二, 必须坚持做好“服务”, 同时还要提高“质量”。优质服务与提高工作质量, 两者相辅相成。优质的服务体系, 着重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纠正以往的消极服务态度, 从根本上杜绝野蛮服务或差异化服务情况; 另一方面, 树立全新服务标准, 一切以客户为主, 牢固树立“旅客货主至上”的理念。在市场化的竞争体系下, 服务至上。只有服务优质的企业, 才能够飞得更高, 走得更远。

第三, 完善运输网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愈加迅速, 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这意味着市场的需求, 社会对于交通运输网络的依赖性将不断攀升。所以铁路改革需要公司拥有整体的战略思维, 从大方向的计划到小范围的重点建设, 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完善运输网点, 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4 结 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很多行业都需要调整其发展的脚步, 顺应时代的潮流, 同时更多地满足群众与市场的需求。新形势的铁路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并对交通运输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地区经济发展, 政企分开的铁路行业, 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 通过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域, 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摘要:新形势下, 随着铁路行业的整体形势变化, 政企分离的改革形势, 改变了交通运输市场的现状。交通运输市场在铁路改革的初期, 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只有通过设计整套的政策措施与市场化机制, 提升铁路改革效率, 对交通运输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终才能够实现铁路行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服务于社会、人民, 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铁路改革,交通运输市场,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吴玉督, 朱乾龙, 曹婧.美国铁路改革模式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6) .

[2]齐慧.铁路改革的变与不变[N].经济日报, 2013-03-20.

[3]曾会生.铁路债务困境难解[N].中国经济时报, 2012-02-22.

[4]田仪顺, 李莲莲.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的内涵界定、分析框架及改进[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5]刘焕鑫.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水平[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1) .

[6]李星野, 宋琬如, 张男.大交通的新脉络[J].中国公路, 2014 (11) .

[7]张国强.综合运输的政策逻辑和体制需求[J].综合运输, 2014 (5) .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3

武建辉

太原铁路局太原南工务段 山西 太原 030013

摘 要:铁路作为我国现阶段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具有重要作用。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行的基础,做好铁路线路维修工作,维护线路的良好状态,保障我国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转是目前铁路工务段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铁路线路维修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线路;维修;策略;探讨

目前我国面临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逐渐与我国相融合的形势,铁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基础线路的维修工作,以保障我国铁路安全、稳定、有序地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铁路线路以及线路维修的解析

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行的基础,具体指的是轨道、桥梁、路基以及道岔等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效益,由于铁路线路是建立在裸露的大自然环境里,风雨雪冻融、列车的荷载等一系列作用都会对铁路线路中的轨道造成影响,使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路基及道床发生变形问题,钢轨、连接零件以及轨枕不断磨损,导致线路设备的性能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影响到了铁路的有序运行。因此进行铁路线路的维修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保持铁路线路的完整性能。

2 铁路线路维修的重点内容

2.1 轨道 轨道是承载铁路运输重量的基础支撑,由于铁路的运量和轴重较大,导致轨道所承受的负载也较大,由此加速了轨道零部件的损坏和变形力度,增加了铁路线路的维修量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铁路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另外道床在长时间的列车震动下也会发生力图弹性下降等问题。

2.2 钢轨接头 钢轨接头是铁路整个线路中比较薄弱的部分,尤其突出表现在混凝土枕线路中。当列车经过钢轨接头时会产生一种向前的冲力,由于其不平顺从而带来幅度较大的振动,从而损坏了钢轨接头,钢轨接头存在的病害又极大地破坏了轨道夹板的零部件,严重时会导致轨道和夹板之间出现断裂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铁路线路的损害,线路的损害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病害的程度,二者互为因果,从而对铁路列车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威胁。

2.3 道岔 铁路线路相互连接的有效设备就是道岔,其在铁路的使用中具有数量庞大、构造繁杂以及寿命较短等特点,因此在铁路运输不断实现高速和重载的新形势下,道岔也成为了铁路轨道的另一薄弱环节。

2.4 小半径曲线 铁路线路由于长时间受到列车的冲击,导致线路的性能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特别是现在无缝线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轨道小半径曲线的平稳性,例如轨矩扩张、磨损等问题会经常发生。同时小半径曲线还会因为季节温度发生胀轨跑道等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发生在高温季节,以上问题的存在加大了铁路线路维修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严重制约了铁路列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运行。

3 新形势下加强铁路线路维修的具体策略分析

3.1 改革维修体制 为了提高铁路线路维修的质量和效率,铁路工务段应积极改革维修体制,实行“检、养、修”相分离的政策。首先,优化组织结构。铁路线路的维修可以成立线路检查监控工区,并配备相关的负责管理人员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配和监督。同时线路检查监控工区下设线路检查小组,配置相关的检查操作人员,其具体管辖范围可根据线路设备的具体状况和交通的便利条件进行明确划分,可与探伤班组同步作业,建立共享性的防护体系。同时成立专业的机械化维修队伍,具体人员铁路工务段应综合考虑铁路列车的运行情况和内部的人员调配情况进行确定,其次,规范生产组织流程,具体的线路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

3.2 提高线路检测水平 线路检测是线路维修的重要前提,提高线路的检测水平,可以有效保障线路的具体损坏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线路的维修提供可靠的数据。线路检测主要是指通过检测技术和设备获得线路设备的具体情况和运行状态数据,并使用计算机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科学地分析、统计、对比,从而得出线路设备存在的病害原因。同时线路的监测可以引进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构建的网络体系对线路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传输,之后再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分析,为线路的维修提供有效的数据。目前线路检测时可以通过综合轨道检查车检查轨道,主要是采用车测为主,人测为辅的方式,并有效整合二者的相关数据,再得出具体的结论,有效优化了检测结果,促进了线路维修工作的高效开展。

3.3 重视薄弱环节的检查和维修 曲线、道岔、钢轨接头是铁路整个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检查、分析以及整治是保障铁路线路维修效果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曲线的维护,合理设置曲线超高;定期进行拨道工作,保障轨道的正确位置;二是整治道岔晃车,按照“一起、二拨、三改”的顺序进行;三是接头养护,及时更换弯曲变形夹板、失效的轨枕和扣件以及整治接头坍白等。

4 结束语

总之,铁路线路的维修关系着铁路是否能安全、高效的运行,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工务段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铁路线路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保障铁路线路的良好性能,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秦涛.基于状态监测的铁路线路预防性维修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2.

[2]庞旭青.基于FMEA方法的铁路线路维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铁路,2012,06:48-50.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4

通过调研和分析上海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现状,了解目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海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燃油税费改革等新形势,提出农村公路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作 者:李志明 周晓青 LI Zhi-ming ZHOU Xiao-qing  作者单位:上海市公路管理处 刊 名:上海公路 英文刊名:SHANGHAI HIGHWAYS 年,卷(期): “”(3) 分类号:U4 关键词:农村公路   管理   养护   改革   发展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5

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强大的运输能力与之相适应,运输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尽管铁路经过了不断的建设和7次提速,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均衡,旅客运输的需求量增长迅猛,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运输大通道的要求。在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铁路的运输能力处于饱和状态,客货混合运输严重影响线路的运输能力,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矛盾突出;旅客列车的速度无法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旅客运输的能力不能满足国民出行的需求;客货混合运输,行车组织复杂,影响行车安全。虽然高速公路与民航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运输特点和规模限制,都不满足到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大通道的要求。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对我国铁路车站现行的客运组织、售票组织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点,充分借鉴吸收国外高速铁路及航空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如何改进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管理进行了思考,阐述了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管理必须跟上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及早研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加以优化和完善。

一、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车站设施设备有待改善

1、高站台与普通旅客列车间隙过大,一般高站台与普通旅客列车间隙大约有20cm左右,而有些车站处在弯道,普通旅客列车与高站台的间隙宽达30cm左右,容易造成旅客掉入站台,造成旅客伤害。

2、引导标识的统一规范问题,动车组运营车站的旅客引导系统都是各局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由于无统一标准,造成各站引导标识设计不规范,如有的标识字体不清楚、英语翻译不正确、或引导标志指向不明确、不连续等,都给旅客识别造成困难,给旅客造成不方便。

3、动车组有些设施不符合中国人习惯。如2007年6月某局对动车组旅客满意度调查发现,对动车组设施设备调查中,有39.3%的旅客认为动车组中最不方便的设施为座式马桶,有33%的旅客认为大件行李存放不方便,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旅客认为座式马桶不卫生,即使有消毒卫生纸巾但也心有顾忌,不符合中国人卫生习惯。二是旅客对大件行李存放的安全性不放心,担心行李被错拿。另外动车组车门按车型分颜色标识车门位臵,为旅客乘降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也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站台如有几种动车组停靠的情况下,会出现多种车门标识,一是容易造成站台混乱,给旅客视觉混乱之效果。二是旅客无法识别上车位臵。

(二)、票务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1、客票产品不能满足旅客个体需求。客票系统5.0.版本的升级投入运用,开发了单程车票,返程车票,往返车票、市郊车票、联程车票等客票产品,但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后,必将产生“高速客流、跨线客流、既有线客流”三种客流。为提高高速铁路的效益及整个社会效益,增强铁路竞争优势,铁路就必须充分考虑旅客的个体差异,包括职业差异、年龄差异、出行人数差异等,开发形式多样的客票产品来满足旅客的个体需求。

2、客票销售渠道不能满足旅客购票需求。目前我国铁路售票仍以车站售票窗口为主,较大车站配备自动售票机相辅,但数量有限,界面操作复杂,管理维护不善,作用不大;开办电话订票业务,在站外设臵售票网点,由于数量有限,管理体制不健全,尚不能充分满足需求;节假日到学校等单位现场售票业务,还受到电话线等拨号上网的限制。虽然客票5.0系统进行了大幅度优化,提高了票额利用率。但是,高速铁路为吸引旅客,必须增加服务频率,实现良好换乘接续,采用直达与换乘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等待时间。这就需要开展多样的客票销售渠道,满足开行高密度快速列车后旅客出行的购票需求。

3、购票支付方式不能满足旅客消费需求。目前铁路购票的付费方式只有现金一种。对旅客而言,出行必须携带足额现金用于购票;对车站而言,需要准备大量找零款,售票过程中的找零款环节影响售票速度,大额现金在售票员、缴款员、银行间多环节交接,不但增加售票的后续工作量,而且还容易出现现金差错和假币。

4、信息查询系统不能满足旅客咨询需求。铁路旅客要获取

出行信息必须到车站售票窗口、问询处查看问询,互联网虽然建立了铁路网站,但不能作到时时更新,且与售票系统没有接口,远远不能满足旅客咨询需求,在繁忙连续的工作链中无法对出行做出准确安排。

5、机械的票价体系不能满足市场变化需求。目前铁路票价均执行全国统一的铁路运价标准,只要是同档次的列车,就执行相同标准的票价。一般票价的浮动仅限于特定时期,如在春运、暑运期间恢复或取消票价折扣。计算机售票系统5.0版本升级后,在硬件方面运用灵活票价手段应对市场需求己不成问题,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匹配,市场分析不到位,使票价浮动的决策依据不足、反应滞后、运作缓慢,难以真正成为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

(三)、旅客乘降组织还存在简单、粗放,未与高速、高效相适应。

目前车站的乘降组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无专用通道或无法封闭站台,采取车门验票方式,此方法一是需要工作人员多,二是车门验票浪费时间,不利于旅客大上大下,特别是中间站动车组只停留1min或2min,旅客人数稍多些,就容易造成旅客漏乘或列车超停。另外一种是专用通道或封闭站台,可不采取车门验票方式,有利于旅客快速上下,但有的车站不组织旅客排队,容易造成车门口拥堵,也不利于快速、高效乘降。

(四)、站车应急处臵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动车组开行后,部、路局、站段三级都制定非正常情况下动车组应急处臵预案,主要是针对动车组晚点、火灾爆炸等情况下 4

应急处臵预案,从应急处臵目的、原则、组织体系、处臵程序一应俱全,但站段在应急处臵方面还存在以上问题:一是操作性差。据笔者调查,有较多的车站预案还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水平上。即有些站、段根据部、局要求形成了预案,预案没有落实到人,有关人员不清楚自己在非正常情况下应做什么、如何做?也即预案的可实施性有多少,大部分人心理都没数,因而一旦发生非正常情况有时候会一团糟,不能有效阻止损失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二是针对性差。据笔者了解,有很大一部分车站都是部、局规定要求制定什么预案就制定什么预案,而不会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做好预想,从细处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必要性的预案,如既有线有些动车组运营站既有高站台,也有低站台,一般情况下是要求动车组接入固定的高站台,但如果发生特殊情况不能接入高站台时,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据了解,有很多车站都没有想过此类问题。

(五)、客运站车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既有线开行动车组时,要从现有的客运工作人员选拔年轻、文化素质高、容貌端正的客运服务人员到动车组岗位已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一些客运站。分析客运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有些车务站段在配臵岗位人员时,普遍是优先考虑运输主要岗位,将客运岗位视为安臵性岗位。单位的老、弱、残等人员全安臵在客运岗位。二是存在工作环境差异、人员来源差异所造成。一些二等以下车站客运人员由于工作环境、人员结构所限,再加上客运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工作上进心,对参加学习、培训也采取消极态度。三是近几年招聘的劳务工,由于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等问题,不能安心铁路客运工作,一旦

有更好的工作机会,马上就会转岗,脱离铁路。

二、改进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思考

(一)、完善站、车设施设备。

1、健全服务引导系统。建议在新建客运专线客运站时,从功能性、专业性、文化性、系统性、经济性入手,与国际接轨,设计规范、统一的引导标识,避免既有线车站服务引导系统的缺陷,在各个进出站口、交换大厅、售票大厅,上下电梯处,设臵车站地图以及各种固定引导标志和电子显示屏。各类引导标识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以图片为主,标注汉、英等两种文字,一目了然。

2、从人性化、安全性入手改善客运服务设施设备。建议客运专线新建站台与列车间隙问题,应控制在10cm以内,在保证列车安全的同时,保证旅客乘降安全。

3、适用中国国情,改良动车组部分厕所座式马桶为蹲式马桶,尊重中国人卫生习惯。

(二)、进一步完善票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建立完善的客票网络

⑴设计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客票系统有完备的联网接口,做好与既有线规章制度的衔接。客运专线票务系统能与既有线系统互通互联发售车票。⑵实现“地面-列车”无线安全联网,实现站车一体的席位管理,列车上能同步显示席位占用、剩余情况,实现票务、列车信息的共享。

2、开发形式多样的客票产品

根据旅客对服务等级的需求不同,提供一等厢、二等厢客票;根据服务对象不同,提供普通票和学生票;根据出行时间特点,推出功能类似的“周末票”;根据旅客使用的频率和期限不同,提供“年票”、“半年票”、“季度票”、“月票”、“周票”、“天票”、“往返票”等,根据旅客群体的特性,提供“家庭票”、“伴侣票”等;根据旅客群体恩数的不同,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提供“伴侣2人票”、“五人票”、“团体票”等。

3、制定机动的价格策略

我国铁路价格策略要根据我国铁路发展状况与客运市场竞争情况制定,既要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和便于铁路的运输组织,又要符合经济规律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影响铁路票价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利润空间。投资成本需要分析各条线路的实际经济环境,确定一个合理的回收期;运营成本是动态的,是保证列车开行的最低回收成本;利润空间是在保本的基础上产生的附加值。按照上述三项票价组成,大致可以将运营成本作为保底票价,确保列车能正常开行,在运营成本基础上确定几档灵活的票价(可通过浮动价率或折扣价率实现),不同的票价档次实现回收投资、创造利润的空间,使客运专线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在确定定价政策时,可考虑限定一个最低价、一个最高价。在高低价格之间是各局灵活调整的权限范围,铁路局可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客流的变动情况灵活调整。总的价格原则确定后,在具体定价时要考虑列车等级、席别、距离等影响定价的因素,按席别、列车别、票种别制定不同档次的票价。这种定价方案既考虑了政府的监控作用,又给予经营主体灵活的自主权,还兼顾到不同层次旅客的不同需求,符合市场化运输下的铁路票价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4、拓展多样的客票销售渠道

建立全路统一的客票销售网站、电话(短信)呼叫平台,开展互联网、电话呼叫中心、短信、自动售票机等多种售(订)票和旅程信息查询手段,建立多元化客票销售渠道,提供方便、快捷的售票及相关延伸服务,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提高铁路客运竞争力。

⑴车站售票窗口:在各车站设立满足旅客需求数量的售票窗口,实行计算机售票,为旅客提供方便、周到、准确、快捷的服务。

⑵自动售票机:根据地域消费特点,在车站设臵适量的自助式售票设备,能支持现金、银行卡支付方式,支持双语环境,提供简捷的查询和售票服务,减轻车站人工售票压力。并针对特殊方向(如城际列车),设立固定区间、方向、时段的自动售票机,简化售票界面,做到“一键、刷卡”出票,提高自动售票机的方便、快捷。

⑶多种方式预订:可以通过电话订票、短信订票、手机订票、互联网订票、代理点订票等多种方式实现,车票可以选择邮寄到家或者通过电子邮件邮寄,可凭借订票密码在任何物理取票点(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代售点等)取票。

⑷代理商代理:在城市繁华商业区、居民聚集区、较大企事业单位、银行、旅行社、航公司和远郊县等地发展合作伙伴,尤其进行代售车票,满足远离车站的城市居民和远郊县旅客的购票需求。

⑸列车销售:如果旅客实现来不及购票,可上车后补票,每趟旅客列车上的都有乘务员随身携带便携式补票机。

5、方便旅客出行的旅程规划

建立一套完善的旅程搜索引擎,涉及航空、轮渡、城市交通、酒店、景点、饮食文化、娱乐等综合信息,为旅客提供全面详细的旅程出行信息咨询服务,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水平。建立一个以铁路客运为核心的衔接航空、轮渡、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的旅程规划服务;为售票提供铁路客运线路及中转路线的搜索;为旅客提供涵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由路线查询;根据旅客限定的旅程距离、时间、费用、交通工具、舒适程度等个性化因素的进行推荐,提供合适的旅程计划及信息,充分满足旅客的出行咨询需求。

6、建立常客管理制度

实现常客的分类管理、信息采集和整理。支持灵活的、多层次的常客积分策略和优惠规则设定和执行,满足营运部门针对不同客户群按担当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方向不同等列车实施优惠策略实现常客的购票行为分析、购票情况统计,辅助营运部门进行营销策略的设定和实施,同时为常客提供灵活的、全面的个性信息查询服务队常客管理可参照航空,对经常搭乘该航空公司旅客的飞行里程进行累积,里程积分从航空公司兑换一些优惠,比如购票折扣、免费升舱、甚至是免费机票;航空公司还可以记录与分析重要旅客特性,开展个性化服务,加强对旅客的服务能力及质量是航空公司争取市场份额,培养忠诚旅客群的有效手段。

7、支持灵活的支付方式

⑴与银行支付系统联网,支持使用信用卡、银联卡、储值帐户转账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⑵开办储值卡业务,与地铁、公交通用。旅客持储值卡可在车站范围内的自动售票机上购票,在商场、休息厅等各种场所消费,储值不足时,可在固定充值点充值,并与地铁、公交通用。

(三)、建立健全动车组应急处臵预案,1、站段应做好预想,从细处着眼,除制定动车组火灾、爆炸、严重晚点等比较大的应急预案外,还应制定如动车组不能接入高站台、动车组临时交下危重病人等一些较小的应急处臵办法。二是要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如列车晚点时要向旅客供餐,站段就应在平时与商店或超市签订协议,以便应急时能及时供应;如动车组接入低站台,车站就应储备应急升降梯等。三是要加强预案的培训、演练,并在演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预案,做到人人有数,各司其职。

(四)加强客运队伍建设,强化客运职工培训与管理,提高客运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客运专线运营在招聘客运服务工作人员,提高客运工作人员的准入条件,继续实行动车组客运服务人员准入条件。二是提高客运关键岗位人员(列车长、客运值班员)政治和经济待遇,抓好客运关键岗位人员队伍建设,创新客运关键岗位人员工作机制和方式,努力造就一支文化素质高、专业素质强、服务技能好、班组管理一流的客运班组长队伍,带动客运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明确岗位职责,简单明了地明确每个运输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考核标准,要求每名员工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衡量其工作质量。不用职工硬背那些复杂、难学、难记、机械的全系统规章和作业过程,以实际工作效果衡量职工工作质量。四是发挥站段贴近生产的优势,完善相 10

关培训和上岗管理制度,推进岗位环流培训机制,保证在职职工每年至少有10个工作日的培训时间和质量。五是简化强制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就是本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对其它与本岗位职责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培训或少培训,使培训工作更具实效性、针对性。

(五)、根据动车组停站时间短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站车作业程序

制定短停点乘降组织程序,为保证旅客快上快下,笔者认为首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客运专线车站应采用全封闭站台,不采取车门验票方式。二做好旅客乘降时间的调查,经查定,CRH1车型动车组一个车门1min约上下30位旅客,CRH2型动车组两车门车厢可分门上下1min约上下50位旅客,根据以上结果,路局在票额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分车厢均匀分配票额,避免旅客集中在一个车厢大上大下。三是列车在到站前约5min应利用广播引导旅客在下车门提前做好下车准备,做到有序下车。四是车站应在列车到达前15min清理站台,并组织旅客在上车门处组织好旅客排队上车,不挤不堵,有序上车。五是应明确车站响铃时间和停止响铃时间,对短停点列车车站可适当提前(如1min停点列车,车站可在列车到达后5s开始响铃,一直持续40s),车站的铃声既可起到催促旅客上车作用,也可提示站车工作人员作业时间的长短,对高效率乘降起到积极作用。

(六)、客运组织换乘应注意的问题

1、高速铁路综合技术和服务水平较高。在高速线的车站上, 11

行李推车、传送带及升降电梯等是高速客运系统的基本服务设施, 旅客在转车过程中行李拖拽将不再困难。高速线上列车的运行密度较高。对于换上高速线的旅客, 如果其先乘坐的常速车发生晚点, 高速线上的高行车密度以及较为富余的座席利用率设计将使其能顺利继续前行。

2、社会技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距高速线的全面开通至少尚有十来年时间, 此间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铁路综合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换乘问题的研究应对以下方面有所考虑:(1)计算机联网售票可保证异地订票;(2)常速铁路上的客运条件将有较大的改善;(3)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行李携带量减少。

3、旅行中人机环境的改善。乘车过程也是一种体力消耗过程, 当旅客乘车达到一定时间后, 将会产生疲倦感, 此时旅客一般不太愿意再换乘。发达国家旅客产生疲倦感的时间是3~4h, 我国目前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民众生活水平不高, 旅客产生疲倦感的时间平均为7~8h。因此在安排列车运行图时, 旅客换乘的时机最好是安排在旅客产生疲倦感之前。另外, 为避免频繁换乘, 不宜让旅客换乘超过一次。根据两种列车的旅行速度和旅客产生疲倦感的时间, 可以推算合适的、是否安排换乘的距离界限。由此, 将有可能打破我国现行的列车成对等路段运行的惯例。事实上, 从客流实际特点和运输系统的技术合理性出发, 编制不严格等路段成对运行的运行图, 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旅客对主要交通工具的速度重视程度高于两端联络交通的速度, 从这个角度考虑, 换乘宜安排在整个旅行时段的前部或后部, 使整个旅行形成“只有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的效果。

4、高速线路和高速车底的充分利用。为避免高速车在常速

线上和中速车在高速线上运行的不经济, 应研究上述情况下的运输成本提高情况, 并反映到相应票价中。在此基础上研究旅客在“高速车下线运行”与“换乘常速车”两方案间的抉择行为: 支付较高的高速车票价还是换乘常速车而付出换乘时间损失加上不方便。抉择结论将取决于旅客经济水平、时间价值及其在常速线上的延伸距离。

按照我国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铁路将逐步解决“瓶颈”问题,满足更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铁路售票组织必须充分考虑旅客需要,成为铁路运输经营最直接、最有效的营销售段。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思考 篇6

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社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组织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始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总括起来,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至少应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一、与时俱进,带动创新。组织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事业,需要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工作就只能是铁打戒律下的苦涩耕耘,组织工作应是一项充满生机活力与创造锐气的事业。因此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组织工作的题中之义,更是组织工作的活力之源。当然,对与基层工作来讲,首先要抓落实,在前进发展的基础上抓创新。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些重大战略举措是吸收了基层的实践成果和各方面的理论成果后形成的,落实这些举措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创新。

二、坚持原则,注重灵活。按照政策办事,按照规矩办事,坚持组织工作的程序,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原则性问题决不能含糊。部选拔任用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就岗位安排岗位,必须通过选人用人树立明确的导向。选用干部是组织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要在干部调整中,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把握标准、程序,保证调整的严肃性。与此同时,组织部门要为每一名干部负责,以人为本,把组织安排和调整对象的意愿适度结合,对个人、家庭确有困难的予以照顾,以解决后顾之忧。对干部用人所长,合理定位。根据每个干部的性格、气质、才能,分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作用。对干部也不能求全责备,要正确分析把握干部的“短板”,清楚干部的“短”是经验不足、缺乏历练,还是不廉、不正,人品不行的问题;对干部要知短不护短,合理规划,创造发展空间。

三、注重管理,“严”字当头。组织部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部门,需要超越部门利益、立足全局利益行使职权,对被调整对象多方考察推荐,做好离任审计,通过纪委、计生部门对党风廉政建设、个人计生情况进行审核,把好“用人关”,不让一人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在调整中,严格控制编制职数,不得以任何名义超编配备。使一个“严”字贯穿整个干部调整的始终。在某种程度上组织部门的权威就是党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权威。组织部门维护权威、增强权威,主要靠程序。程序就是制度、就是权威,不管是哪个人、哪方面有什么建议,有什么要求,都不能抛开程序。组织部一定要严格履行程序,靠程序保证过程的质量,提高结果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我们的权威。

四、加强建设,重视实践。组织部门职能重要、责任重大、权利敏感,如果自身建设出问题,整个队伍乃至整个社会层面都可能出问题。因此组工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纪律意识,切实做到“最讲党性、最重品行、最作表率”。同时要注重实践,不仅要动脑动口,还要动手动腿,练好“潜水功”,在一线指导工作中增长才干,在直接为群众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如果整天忙于日常事务,那么宏观意识和工作的指导水平就难以提高,长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7

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是把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 根本要求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 检验标准是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 要尽快实现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职能转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要着力健全区域化、网格化、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贡献, 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这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举措。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才能实现在引导中带领群众、在示范中组织群众、在服务中凝聚群众;只有提高服务能力才能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把领导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搭建服务平台, 丰富服务内容, 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只有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推动党员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 拓展服务领域。

二、我国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服务理念落后。

当前, 很多党员、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 依然不能摆脱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降低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部分基层党组织人员没有深入地理解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概念、时代背景, 以及意义。这些人在工作中往往只顾眼前, 没有深入基层群众生活当中, 从而无法了解群众的需求和问题, 导致工作流于形式。另外, 有的党员在工作中习惯发号施令, 以管理者自居, 从而无法将管理理念转变到服务理念当中。

2. 基层队伍素质低。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素质也应该不断加强, 从而提高在服务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然而, 我国很多地区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基层队伍综合文化素质差, 思想觉悟低, 缺乏在服务方面的意识,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其次, 很多基层党组织队伍人员年龄偏大, 仅仅为了服务而服务。同时, 这些人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从而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致富。

3. 服务方法僵死, 缺乏创新。

部分人员在工作中, 服务方式过于死板, 降低了服务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在工作的过程中, 只是在机械地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 按部就班, 没有任何创新。与此同时, 不能根据党组织的特点, 开展有特色的服务活动。长此以往, 导致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并且降低了群众的信任度。在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然而, 很多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比如, 在下发通知, 联系人员方面, 仍然以电话联系方式为主, 并没有使用微信、飞信等高科技方式, 从而降低了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1. 增强服务的意识。

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 必须增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首先, 定期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并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通过以上教育培训, 让基层工作者认识到人民群众与党之间的血肉联系, 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 引导他们深入基层工作当中, 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最终提高服务的质量。同时, 在服务的过程中, 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真正急群众所急, 想群众所想,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综合素质。

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组织。所以, 在基层民生建设中, 为了保证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基层党组织队伍。首先, 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培训, 引导他们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模式, 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其次, 建立有效的民主评议机制。深入群众生活当中, 及时反馈信息, 了解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高效性。最后,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根据党员、干部的平时表现, 以及在基层服务方面的业绩, 进行考核。同时, 在考核的过程中, 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其中, 并与党员、干部的薪资、福利挂钩。通过以上方式, 可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 从而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 拓展服务的项目和功能。

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 还要不断拓展服务的功能。首先, 完善党员志愿者注册平台, 扩大党员志愿者队伍。然后, 积极开展丰富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法律咨询、技术培训、文化辅导等。通过以上方式, 给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其次, 创造特色服务模式。鼓励机关干部到基层窗口服务, 树立党员服务品牌。在此基础上, 为群众提供亲情化、个性化的服务。最后, 扩大群众服务中心, 采用网格化管理, 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四、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比如,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综合素质;拓展服务的项目和功能等。希望可以解决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芮.新形势下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5 (21) .

[2]罗玉云.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 (28) .

[3]陈振帆.新形势下打造和谐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思考[J].学理论.2015 (06) .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8

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医学生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6-4

作为临床医学院中的骨干学科之一,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外科实验教学是外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多学制的办学不断发展,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的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 1 ] ,外科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应新形势进行外科实验教学改革才能与时俱进。

1 目前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水平不稳定

目前,中职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点放在临床实习中进行, 在校时的培训与评价常常未引起重视。中职院校由于医学专业课程繁多,时间紧, 学制短,往往偏重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为主,造成实验课时的比例远远不足。在教学质量评价时,往往以理论知识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实验教学的评价。中职院校外科实验教学通常是采用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同时带教 ,教师学历不同,职称高低不一,授课水平参差不齐,以上都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实验室设计欠合理,实验教材内容不规范

外科实验室是培养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和强化无菌观念的重要场所,是实施外科實验教学必备的条件。实验室的水平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 对科学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 ]。传统的实验室布局、实验设备、实验教具以及实验室管理规范等,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外科实验教学要求,加强外科实验室建设势在行。对于实验教材方面,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一般只有理论教材,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实验教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操作技能训练课时少,忽视操作技能考核

当前中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班级多、数量大,实验教学内容多,而外科实验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动手机会少是实验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状。目前,国内教育重视理论考核,缺乏对操作技能考核。大多高等院校的考核以闭卷考核为主,操作技能考核制度欠缺或不完善。学校忽视了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使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提高外科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2.1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与建设

保证外科实验课的教师专职性和职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改进外科实验课 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职院校也需要应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壮大教师队伍规模。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要增强医学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做到科教研紧密结合。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培训、进修、学历教育和加强业务学 习等方式提高配合教学的能力。

2.2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激发学生技能操作兴趣

现代外科的发展不仅要求医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 更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转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即不能将实验教学单纯看成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 而应把外科实验按照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3个层次进行编排和组织[ 3]。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古板,学生照搬教师的操作,缺乏创新性。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技术越来越快,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老师可以通过示教, 同学们亲自"动手", 将课堂上抽象、枯 燥的理论演变为具体生动的情景。一方面加强了临床技能的培训, 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3改善现有外科实验课模式,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直观教学

当今时代,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获得信息来源首要渠道[ 4 ]。构建数字化的实验室,在多媒体教学不断发展的现在,外科实验室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实验室,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同时又能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新型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制作可重复使用的精良的 CAI 课件,CAI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展现形式,类似于 PPT, 在数字化实验室的授课过程中,通过精良的 CAI 课件,可以有效减轻外科实验课教师重复教课的劳累,。不断构建课程网站,在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医学院可以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课程网站,方便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复习。

2.4 开放实验室,强化基础技能的训练

外科学实验室根据现有条件,实行了开放性教学制度。在保证合理的实验课时比例的基础上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练习清创、缝合、打结、导尿、包扎、 固定、无菌术等操作项目,从而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实验教学资源,为其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

2.5 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也是检验学生掌握外科理论知识和外科基本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 中职院校的考核仍以闭卷考核为主, 机械性记忆题类较多, 忽视了基本技能考核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从医德医风、无菌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等多方面对每个操作考核项目都制定了全面、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为了体现实验课的重要性,建议将实验考核成绩按40%的比例记入外科总成绩, 如果实验考核成绩不及格, 不准参加理论考试。同时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评分标准,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定期开展外科技能比赛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独立练习的自觉性。

总之,外科学实验教学作为外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医学生将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连接基础 与临床的桥梁。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临床思维的形成,科研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为萍,白梅,刘艳,等.外科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及教学方 式探讨[J].华夏医学,2010,23(5):176-177.

2. 张秋玲,赵力,薛红.浅谈如何提高实验课教学的质量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170-171.

3 刘景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 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1):7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探讨2013012 篇9

大型文化活动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日益得到大家的关注。随着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电视媒体的名誉以及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让电视媒体真正的走进大众的生活当中。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实现电视媒体自身的价值,更能够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并且通过大型文化活动宣传社会主义环境下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文化成就,这样一来就有助于人民群众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积极的观念。因此,开展大型文化活动至关重要。但是在开展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策划以及组织的过程中进行缜密的探讨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大型文化活动的设计、实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要动员多方面的资源,因此,对大型文化活动进行事先的策划组织至关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进行了探讨,以便能为后续大型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大星文化活动的策划

(一)廓清理念目标

由于在开展大型文化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中会涉及到诸多方面,所以在大型文化活动之前事先进行策划组织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成功的策划是带来观众良好反响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在策划工作之前必须廓清理念目标。争取让文化活动带给每位观众强烈的感染力,这样就有助于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成功策划,是在每个不同时期根据大众共同的心理需求,使用极具鲜明特色的媒介宣传手段来展示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崇高理念以及观点,进而实现开展活动的目的。例如,中国最具感染力的节目“感动中国”,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这个节目中所使用的表达手段。在这个节目的策划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感人事迹来感染电视观众。策划人巧妙的将感人事迹作为主要载体,通过评选出具有高尚品格的模范代表人物,让观众看到其英勇事迹的同时,更震撼了观众内心的心灵。从而使得观众有了新的感悟与认知,进而使得个人价值观得以升华。我们也能够发现这种表现方式能够让大众接受度进一步提升,并且该策划最让人称赞的.是它能够让人们与事迹人物进行面对面接触、心与心的直接交流,从而让大众知道我们所处的社会依然存在着善良、忠诚、奉献等无私的行为。并且这些优质的品格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散的,而是变得更加悠久、耐人寻味。所以,通过这样一栏大型文化节目我们能够吸取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具体如下:策划者应该在活动开始前就需要将节目进行定位,确定好节目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并且根据尊重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原则,才能够使策划活动更意义深刻。同时,也需要策划者在生活中多关注社会现象并加以积累,这样才能够策划出贴近于大众生活的文化活动。

(二)彰显创新

纵观我国大型文化活动,已经很难看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动。除了场景更换之外,其情节都大致雷同,周而复始观众就失去了观看的热情。所以,这就要求在策划活动时应该进行大胆的创新。首先,根据大众不同的观众口味进行策划为前提。其次,将策划完毕的内容做成调查问卷,然后,总结出大家更喜爱的活动方向,从而进行改进。最终,将调整后的策划进行彩排,邀请大众观众进行观看,并根据大家观看过后的评论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活动满足观众观看的味蕾,又能够给大众带去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通过创新精神,我们不但能够让世界看到我国在创新时所运用的智慧,更能够使得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扬名中外。所以,可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创新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以往,通过北京奥运会我们让世界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在举办这样一次盛会的期间,策划人员发挥其充分的创新精神,最终才带给大家一场视觉盛宴。

二、新形势下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组织机构是成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的前提,它不但能够领导整个内部系统的工作,又是整个活动的工作核心所在。由于组织一场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人员数量繁多,工作内容也十分复杂,这时成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则是重中之重。同时,还要确保每一个组织下面都有相对应的分支部门,确定其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任务。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在组织过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具体设立的部门有安保部、宣传部、工作协调部、统筹部、以及灯光部等部门。所以,只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就能够保证文化活动顺利的开展。

(二)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决定成败”,此话的含义同样适用于举办文化活动的工作中。众所周知,一场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势必要动用诸多人员与物资。所以,针对情况复杂、项目环节多、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工作,必须要做到环环把关。因为,大型活动是有每一个细节所拼接而成,如果有一个环节被忽略,那幺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损失将无法估计。因此,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时,必须要高度重视细节的工作,争取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工作。这样一来,不但能够给观众带去良好的印象,又能够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感受荣耀感。

(三)预案的制定

当然,做到以上几点还远不够。因为在大型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经常要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会存在多样的风险,这不但包括了人为方面的风险同时也包括了场地设施的风险。所以,为了在大型文化活动举办的过程中避免会突发意外,这就需要在开展活动前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制定完整的应急预案,以防在发生意外事件时大家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众所周知,一套完备的风险预案能够将突发事件的风险降低80%。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保护人们的安全,更能让举办方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所以,在制定预案时工作人员应该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对以往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记录,之后再对本次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加以推断,并根据之前记录的资料总结出适用于本次活动的风险预案。同时,风险预案制定完毕后,应该进行现场情景模拟演习,这样一来通过实践的方式找出预案中解决办法的不足,以保证在真实情景中做到万无一失。

综上所述,大型文化活动是新时期下丰富群众文化的必要条件,并且能够让观众时刻了解时事政治以及社会动态等信息。因此,成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至关重要。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得知,在新形势下将促进群众文化作为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目的。其次,根据周密、新颖的策划来开展后续严谨的组织工作。最终,应该响应国家提倡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政策进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明确举办活动的目的以及理念,更能够在过程中提高策划人员的创新精神,进而让大型文化活动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崔勇.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性质特点及组织方法[J]. 群文天地. (20)

[2] 徐惠红.浅谈如何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J]. 大众文艺. 2012(16)

上一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读后感下一篇:办公用品管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