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精选8篇)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 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
假如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东方文明的轮回,我们就不应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和死亡,而应该考虑它的繁殖和成长。如果东方社会是个大摇篮,科学发展观和它的民众做着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成长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人们用国正论的创新思维分清实体与性质的知识论。在科学发展观可靠、包容的系统中,以人为本,不分领域,不讲智力,不管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广泛地让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角色建立关联并在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中进行文明的创造,以占优之和让更多的个体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学发展观时代一起成长,让繁荣的过程在自己身上发生,与时代共荣。
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博弈圣经》中说道:“任何一个创新,首先是标题的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个命题,人们因命题集合起来,与命题互动。未来繁荣的社会到处应该看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成长的第一特征,就是通过竞赛激起的情绪在飞秒瞬间优先唤醒更多人和主题一起呼应,像重大庆典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伍,用皮鞋踏动大地的声音,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的兴奋之情,从而自我显得无比强大。因此,我们发现人的精神会融入背景,成为自然实体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被优先唤醒的人已经呈现出中心,成了积极分子。在各行业走在前列的人已经成了专家和明星,这都是竞赛的事实。由此得出,离主题越近,越容易成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就是把握科学、正理、均赢、连续与创新的博弈过程,也是人类寻找正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或许,不久之后,更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彼此携手去研究这个文化命题,把各行业零星的理论归纳成发展原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们会完整地告诉我们关于科学发展观自身的来龙去脉。
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农、医、天、算”, 实际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技术观。虽然如此, 但也决不会有损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 是由它内在的特色所决定的,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所致, 无必然之由可以追问。因此, 就中国古代而言, STS的问题变为TS问题。而技术在中国古代并未在社会向度得到体制性的强有力的支撑。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技术曾经辉煌却不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技术的价值本性和伦理问题, 中国古代可以提供的只是一些思想资源。
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
STS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其支点在于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体制。默顿的主要贡献正是在于把握了科学技术的这个如此主要维度。“这种观点就是, 近代科学除了是一种带有独特规范框架的‘社会体制’。它同其他某些社会体制有部分共同点, 而与另一些社会体制则有着紧张的冲突”[1]。
本—戴维 (Joseph Ben—David) 对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表现有精辟的论断, “……体制化有如下的意思: (1) 社会把一种特定的活动接受下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是因其本身的价值才受到尊敬的; (2) 存在着一些调整特定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的规范, 其管理方式适于该领域中的活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有别其他活动的自主性; (3) 其他活动领域中的规范要在某种程度上适应特定活动的社会规范。社会体制就是一种已按上述几点体制化了的活动”[3]。科学技术作为体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技术因其社会功能而具备体制化价值;科学技术有着社会互动的机制;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有其独特的规范结构, 它同互动机制有机地支撑着这一体制的自主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或者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就是满足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始终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可是, 到了近代, 西方才从社会向度上把这种需要的满足规定为科学技术的功能。正如齐曼 (John Ziman) 所言:“现代对科学的要求是实用和对社会负责。”[4]贝尔纳 (Bernal, 1901-1971年)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归纳为:“我们已经看清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 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 科学还能提供一些虽然并不那么具体, 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 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5]科学技术不仅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还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乃至主要前进动力, 即科学技术是社会体制的命脉。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是凭借科学家、技术家组成的共同体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社会结构, 由科学技术共同体、社团和交往等三个要素组成,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形成是科学与技术实现体制化的标志。默顿提出:“如同人们时常所注意到的情况那样, 在对有着非常多的智力巨人出现的时期进行思考时, 待解释的现象‘也许并不是超凡的自然才能的倍增, 而且超凡才能在有关的几种职业上的集中’……各种社会学状况的结合……倾向于把该时代的天才的世纪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基础, 在此之上可以研究这样一些社会学因素, 它们在大尺度上说明了科学的令人注目的发展, 说明了兴趣被引向某些特定的探究领域的原因。”[1]社会学研究表明,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形成是促使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
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结成社团来巩固和发展共同体, 从而进一步发挥社会体制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我们只有增加可以促进我国臣民的舒适、利益和健康的有用发明, 才能有效地发展自然实验哲学……这项工作最好由有资格研究此种学问的有发明天才和有学问的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来进行。他们将以此事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并组成拥有一切正当特权和豁免权的正式学会”[5]。
在科学技术共同体中, 尤其通过社团组织、社会互动来实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体系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科学方法’的心脏”[4]。科学交流的方式有通信、发表著述、讨论会、非正式讨论等。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明确地指出,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有别于其他社会体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这维系于它本身所特有的一套规范。他把这种规范结构称之为“科学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论——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1]。
如前所述, 断裂中国古代技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体制化的保证, 主要症结在于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中国古代社会在物质向度的保障基本上仰赖于社会和平安定、风调雨顺以及政治上清明。技术仅作为辅助手段。据《考工记》, 春秋时代, “百工”被列为“国有六职”之中, “审曲面势,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 (《考工记》) “百工”及其代表的技术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江河日下。晚清学者指出, 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社会漠视技术, “古时劝百工之法。日省月试, 既禀称事, 曲台基著于九经, 自《周礼·冬官》经乱而逸, 以《考工》一记补之, 自汉以来渐亡。古制百工居市, 间有专习。高曾规矩, 日蔽日窳;聪明才智之人, 夷诸贱隶, 亦遂无能克自振拔者, 皆国家无疑劝之故也”[10]。
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是不受社会重视的, 相对而言也就没有社会体制化的价值可言了;科学技术没有形成社会体制, 相对而言科学技术不能持续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如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立过的官方天文学机构。“在古代中国社会中, 几千年来, 皇家天文学机构一直是朝廷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这一传统, 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 甚至更早……到了周代, 皇家天文学机构及其职官, 都已颇具规模, 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皇家天文学机构的名称及其首脑的官职名称, 历代屡有变动……但皇家天文学机构的地位和性质, 确实是自《周礼》以下一脉相承, 垂数千年而不变”[11]。技术作为社会体制, 其机体在于共同体和社团组织。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却是由专职官员组成的官僚集团。最为关键的是, 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天象观察和历法制定的技术活动完全出于服务于皇家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为使命。如此, 皇家天文学机构就不是技术性质的机构, 而是政治与社会的机构。同时, 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拒斥普遍性, 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古代天文的机括是维护王权。“所以, 天学在中国古代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必须由王家垄断”[11]。“历代王朝往往在开国之初严申对于民间‘私习天文’的厉禁——连收藏天文图书或有关的仪器, 都可能被判徒刑乃至死罪”[11]。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中, 书院制度可以成为近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重要制度思想资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特点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 采取学者讲学, 师生共同研讨切磋的方式, 其性质是具有相当独立性的私学。书院制度始于唐, 盛于宋。“宋初, 天下渐定, 学习风气日盛, 又因佛教禅林教学制度的影响, 一些学者便选择山林僻静处办起了专以收徒讲学为业的书院”。 “南宋时代, 官学和科举的弊病日益暴露, 一般士人苦于没有一个能比较自由地授受研究学问的场所, 因而对专事讲学, 可以参加科举为目的书院产生了好感;又由于理学影响的不断扩大和以理学家为主的一批著名学者的大力提倡, 书院又发达起来了”[14]。到了晚清, 随着西学尤其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制度传入中国, 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教学研究内容的书院——“格致书院”。 “格致书院是集博物馆与科技学校与一体的特殊机构”[10]。“科学仪器的展览, 科学讲座的举办, 科学人才的荟萃, 使格致书院成为当时中国少见的展示西方科学技术的窗口”[10]。相比较而言, “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胚芽。同时, 也沿用了书院制度, 即书院制度所具有的特征, 可以和西方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进行汇通或对接。
二、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从社会体制的维度展开, 如杜威对培根在西方科学与技术最初实现社会体制化的过程中表明的那样:“新论理的任务是保获心意使它不自相矛盾, 教它忍耐持久地去学习事实中无限的差别性和特殊性, 教它在知识方面顺从自然, 以便在实践中支配自然——这就是学问的新论理——新工具或器官的意义, 这名称显然是为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而起的。这名称还包含其他重要的反对思想。亚里士多德以为理性是可与合理的真理独自结合的。他所说‘人类是政治的动物’那句名言的反面是, 性灵不是动物的、人类的, 也不是政治的。它是神圣地独一无二、无所不包的……培根确实可以算作从实用见地看知识的一个先觉。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他在知识的追求和归宿中怎样地注意社会的因素, 便可以免掉许多误解。”[17]“用培根的话来讲, 我们虽在用科学支配系统地、优越地运用到人类地位的改进上去。这种运用虽亦不少, 但都是偶然的、分散的和表面的。这个限制规定了现今哲学改造的特殊问题。因为它注意在社会的缺陷。”[1]如此, 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根本的在于其社会体制化。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无疑首先要去追求对于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了。
社会功利是科学技术实现体制化的最主要动力和机制, 而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体制, 更凸显以功利为主的价值取向。“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评估尺度已明显上升”[1]。“正是对科学价值的这种肯定性评价——一种逐渐变得日益起促进作用的评价——引导着更多的人们去从事科学。对科学的注意力的这种提高——这在有关职业兴起转移的数据中得到反映——至少是科学在这个世纪后半叶获得加速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果不是一个充分原因的话”[1]。这“社会价值”也就是功利价值。“在十七世纪, 对于科学的功利性时常提出有些过分的要求, 那主要是科学的体制化的前奏”[1]。巴伯在其《科学与社会秩序》中指出, 出于他们本身对科学的忠诚, 业余爱好者协会显示了功利主义的倾向, 这是近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沃恩斯坦说道:“他们自己关心家常兴趣之事物, 例如贸易、商务、工具和机械, 并且试图以科学之光来改善日常的生活。”[22]
与之功利社会价值有着天然联系的科学技术是在依靠社会体制为工具来促进社会进步。巴萨拉 (George Basalla) 认为, “技术进步”的核心是追求社会进步。“文艺复兴以来, 给技术的性质和影响的思索定调的技术进步概念是以六大推论做基础的。第一, 技术革新毫无疑义对变化中的人造物的改进有显著的贡献;第二, 技术的进步直接有助于我们物质、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改善, 从而加速了文明的发展;第三, 技术上的进步及随之而来的文明进步可以毫不含糊地用速度、效率、能量或其他一些量化标准来衡量;第四, 技术变革的源头、方向和影响都完全是在人类控制之中的;第五, 技术征服了自然界并迫使其为人类目的服务;第六, 技术和文化在西方工业化国家达到了巅峰状态”[23]。
但是,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它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对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是否有悖于其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蔡尔德 (Gordon Childe) 引用史前社会发展表明, 其负面效应仅是社会进步中的“非正常现象”。 蔡尔德认为他已发现了技术变革与人口增长之间关联的无懈可击的证据。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事件中即有这类明证。在1750年和1800年之间, 描绘英国人口增长的曲线直线上扬;这一发展被蔡尔德用风行一时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迁;即历史学家称为工业革命的那些东西做参考而解释它。在蔡尔德看来, 历史上关于工业化的益处和坏处的辩论, 最终可以通过谈到它的客观标准来解决。他总结说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因为它对给自己影响最大的物质——智人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便利[23]。这也是科学技术以社会体制为工具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始终追求社会功利, 追求促进社会进步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 其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以价值为核心的, 尤其是“义利之辨”。中国传统哲学取向重义轻利, 这种倾向成为阻碍技术社会体制化的最主要障碍。以儒家为例, 儒家尤其轻利重义甚至于弃利, 视义利如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宪问》)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 “义之所在, 不倾于权, 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不可否认, 重义轻利本身是合理性的, 也是必要的, 表征着人类美好而又崇尚道德情操, 可视为超越经验的伦理。可是, 把义与利完全地对立起来, 并一棒子打死, 视其社会功利为洪水猛兽, 自然地不仅舍弃了“利”自身所有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对“义”有着有益的必要的互补和互助的关系, 而且也阻碍了技术社会体制化。
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以其固有的保守性的特征而断裂技术社会体制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强调社会守成和稳定。“孔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其言因言继, 即言其传统。其言损益, 即当时之现代化。夏商周三代, 何尝非当时之现代化。孔子已早知必有继周而起者, 但又知其仍必因于周, 而亦不能无损益, 秦汉以下是已。所因少, 则传统弱, 而不能常。如秦, 如汉, 如三国魏晋, 以下如隋, 如五代, 皆是也。所因多, 则传统强, 而能常。如两汉, 如唐, 如宋, 如明是也”[25]。社会历史倚重于传统。虽然晚清思想家已初步认知西方科学技术所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 但仅仅停留在认知上而已。
摘要:从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维度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漠视技术, 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从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向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阻碍了技术社会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其对人文、伦理的关怀以及“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 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艺术化,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梓潼县许州中学:李成俊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使观念与手段的更新成为可能。本文就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践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从智能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技术性资源、环境性资源等各种教育资源方面具体的,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并针对学生特点及现有条件就如何促进现代教育的现代化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就现存的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环境 目标和原则 策略 教育的可用资源教师培训 机 互联网。
一、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从而使人们对学习的意义、目标、、过程和方式的认识,发生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变化。未来的是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中的人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且必须学会自主地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实现技术和实现。研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就很有意义。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畏惧心理的环境下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既是对教育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平等、民主、合作”的班级。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师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改善。从而让传统教育向信息化的教育一点点的靠拢。逐步寻找到一条通往现代教育的较好路径,力争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在信息化社会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应该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人本性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以帮助学生获取终身的学习经验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开放性原则 教学的目标开放:教学的内容开放:面向学生的经验世界,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面向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教育信息开放:教育空间和信息沟通渠道多元化: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互补、互联网局域网沟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走进网络;评价标准开放:多角度评价,多标准判断,允许幼稚,宽容错误,鼓励标新立异。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体验的环境和表达展现的舞台。
整合性原则 坚持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在适宜的时空下,把方方面面的可用教育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
三、研究的策略:
1、建设技术性资源。
在信息社会中,智能性资源(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知识性资源(教科书、图书馆与影视库、各类知识数据库)、技术性资源(仪器、设备与教学工具、传播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因特网、数据处理及其它工具软件包.....)、环境性资源(政策性、人际性资源、校舍与设施周边环境和社会状况、地域文化和观念......)等是教育的可用资源。而技术性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学改善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
以我校为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以应用促进开发。
2002年,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学校建了两间共100台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为初一教师配置了工作计算机;进行了全员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和CAI课件的制作培训。学校开发研制了一批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用Authorware集成的知识素材。这些课件和教学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了有益有效的工作。然而,这一阶段的技术资源基本上是为方便教师的“教”而设计开发的。
随着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不仅为教师的“教”服务,更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逐渐强化。学校增建了机教室、课件制作室、阅览室,一批骨干教师开始在“主题”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发了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过程的交互式教学软件,制作了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的复合型的课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的师生交互,同学间合作,使学生的感觉逐渐从“被牵着鼻子走”变成“张开思维的翅膀”,逐渐从被动的思考转化为主动的思考。但是,就这时学校的技术环境来说,还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快速增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难以实现的较高教学期望值。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更新的、更能与特征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于是,建设与lnternet相连的校园网成为深化研究的突破口。
2003年8月,我校的校园网初步建成。校园网的WWW服务器与Internet相通,师生随时可以自由上网浏览查询。四通八达的“信息信道”为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环境、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学校使用的“科利华”校园管理软件,覆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产管理、图书管理……
2、开发知识性资源
建构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仅有先进的技术物质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知识性资源。学校还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创新,例如:对构建学科教学主题知识库(主题网页群)和知识库(主题网页群)进行教学做出尝试。
(1)确定学习主题。把学生当前需要学的知识与“以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经验为本”的思想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科教学目标以至对与其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的课程进行分析后,确定学生学习的某个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阶段(单元)教学设计。这种主题可大可小。有时是学科教材上的某个单元,有时是某册教材中的同类课文,有时是某学科几册教材中的关联部分……。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拘一格。
(2)组建主题知识库。以“有利于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意义建构”为目的,创设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在制作主题网页时,既注意知识内在结构的关联性,又注意知识内容的广博和精深;既收集与本校教学任务相关的知识信息,又重视最新发现和最新成果的方面的信息。同时制作时还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追求网页设计的高品位,制作技术的高质量,表现手法的性等,尽可能地使主题知识网页的每一个接口都很美,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3)建设班级、个人网页。班级和师生的个人网页是团队智能的集合,是个人的思想、能力、兴趣、品味的充分展现。也是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
3、优化智能性资源。
在各类资源中,唯有智能性资源---人,是唯一必要资源。
(1)教师培训—-智能性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
① 教师要率先成为会最学习的人。人,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资源,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紧跟时代,更新观念。因为我们在昨日受教育,却在今日教育明日的主人。之中观念滞后的必然,应该唤起教师更加执着地学习。信息化的教育环境(首先应包括学习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将校长、教师、学生在知识面前置于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必然需要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会学习。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最起码的是:需要教师带头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自己学习,体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过程,然后才能带领学生去学习。在推进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中,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让教师率先成为最会学习的人。支持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吸取新知识,涉足新领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鼓励教师们要充分利用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便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② 给教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机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第一个层次:全体教师的培训。第一阶段: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和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第二阶段:用PowerPoind制作演示文稿或简单课件,用Excel管生学籍和成绩,掌握互联网上的常用操作技能。第三阶段:用Frontpage和更多的工具制作交互式课件、网页、进行图片处理……。第二个层次是对计算机学科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对这个层次培训要求更高:了解IT行业的最新成果,掌握计算机市场的行情信息,超前1—2步掌握最先进的各种制作平台工具,对校园网进行常规的管理、维护,还能设计开发部分操作平台,移植、改造部分操作平台。一句话,计算机学科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常规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维护工作,还要承担师资的校本培训任务,定期培养出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队伍象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
③ 给教师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十分在意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对“主题(单元)教学的评价,应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价值,阶段性的教学过程的质量被主要地表现在“指导几乎每一个学生的、路径”方面的谋略艺术上,而不在于教师的表演艺术如何。“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写真”。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不去计较教师在传播中的一时的缺憾,让教师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自主空间。同时,还应该在意让教师自己评价自己。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领导更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因为教师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在其自主行为的过程与后来的体味中逐步实现的,是在自己越来越重视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的过程中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自主意识较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自主意识的学生。
④ 给教师一个既有压力又充满温馨的氛围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由开放的言论空间,多条信息沟通渠道,为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学生、家长、教师的网上求助、青年教师对老教师的期望、教职工对学校的建议、各类人员的留言,有鼓励赞赏,有批评责问……,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干群关系,还拉近了家长和家校的联系。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和教师都多了一份监督,工作多了一份压力,人际间多了一份沟通,同时也多了一份温馨。面对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环境,学生、家长、教师、校长都在学习,都在适应,都在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是没有“栅栏”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民主的学校管理,开放的信息信道,教师们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少了些盲从,多了些思考;少了些琐碎,多了些大气,一次次实现自我超越。
(2)教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能性资源的核心
① 学生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在自己教学的全过程中,(包括备课、上课、课余辅导……)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状况、了解个人的学习风格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了解学生周边有哪些促其发展的资源;只有在充分分析学习需求的情况下确定的学习主题和按照主题作出的教学设计,才能够“通教知学”,具有最实用的价值。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在校园网上开辟的师生信道,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的水平显现就在于地确定学习主题和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很显然,对教师来说,这就是一个过程。
② 让学生学会使用机和。在信息技术课和其它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尽量早地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帮助自己。计算机和汉字的录入速度,网上查询、获取、整理、处理、储存及表达信息的能力,都是教学中首先解决的。无论什么形式的教学,学生只要是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就必须首先掌握上述技能。而学生,也只有在轻松自如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技术的状态下,才能真正走进计算机,走进网络文化圈,从而真正感知计算机的神奇和奥妙,感知网络文化新颖和灵动。过去,教师习惯把语文、数学称为工具学科,在中教师们越来越感到:计算机学科是“工具的工具”学科。为了适应非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首先需要改革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首先教给学生在网上学习所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该没有严格的结构顺序,教学应该不拘一格,现行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很难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教学。取多种教材的适用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后用于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使用信息工,应该得到的服务包括: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检索、各部分资源之间畅通无阻的链接等等。
③ 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善教学过程,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的目的意义,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与养成好的习惯。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在人间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学中,教师不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且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知识。
4、拓宽环境性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十分重视环境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争取领导的重视、争取政策的倾斜、赢得社会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使信息化教学的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四、在信息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类创造了互联网,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一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提前准备,如何在教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学生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学习做人。一些有识之士说,如果仅就传授知识而言,计算机、互联网几乎可以取代现行的学校的功能。然而,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熏陶方面,现行学校的功能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还不是掌握多少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及网络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的网络法纪观念,网络道德观念,网络责任意识等等一系列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非智力的素质。因此,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程度,无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教学生学习做人依然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教学生学习做人始终是教学的第一任务。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占据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担负起国家的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创新,提高自身的能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字:现代科学技术大学生经济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战斗力。
谁在现代科学技术上领先,谁就会占领国际激烈竞争的制高点,谁就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谁在现代科学技术上落后,谁就要被动挨打,受欺凌。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花朵,我们应肩负起国家的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就像我们为什么要生存在地球上一样。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科技,是因为它可以为我们更好的生存,使后患之忧降低,但千万不可忽略国家的后患之忧。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科学技术使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知识经济在生产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高新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其最重要的资源依托。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使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和咨询产业正在兴起,发展,扩大,传统的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相对降低。现代科学技术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进了传统农业现代化,加速了现代工业的知识化和智能化。现代科学技术使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使网络银行成为现实,使电子货币时代来临。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下的经济结构也在改变。传统的能源,资源的作用相对降低,而人的智力,创造性成果的价值相对提高。有人说,最大的资源是智力,最大的财富是智慧,这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现代科学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能力,使人类构成了全新的思维客体和思维主体。人类思维客体从自然界扩展到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由于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作为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有力辅助工具,它们直接参与人脑的思维活动过程之中,于是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思维主体,这就是人——机系统。现代科学技术不仅给思维方式带来许多新变化,而且也形成了当代思维方式许多新特征,例如,系统思考,精密思考,形式化,结构化,信息化的思考,创造性的思考,面向未来的价值思考等。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使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人们仅凭一个具有自动显示,通信,遥控等多种功能的手提式电子公文包即可完成计算,推理,通信,购物,办公,公文处理等许多工作。
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例如,现在有一种健康厕所,在这种厕所里大小便,就能测出你尿中的糖分,蛋白质含量等数据,告诉你是否有病。
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类处理和辅助决策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计算机课已经列为必修课。由于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加快,终身教育将成为教学目标。现代化信息网络教育将打破校园界限,学习者可以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年龄,职业,地点的限制,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又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开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将是永恒的。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而培养人才,关键又在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意识,学会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科技制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和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能力是高等院校的责任。为大学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结:
摘要:作为农业仍占相当比重的西部省区,广西把生态农业作为统筹农村经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突破口。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的一项有效途径。目前,全区已建设全国及自治区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1个,生态农业示范面积58.6万公顷,并涌现出“百里生态水果长廊”、“百里庭院经济长廊”等一批特色生态产业群,生态农业成为全区三大主打农业之一。但广西生态农业的建设中还存在着各种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分析广西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对策,我区要重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寻求发展生态农业这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之路。
关键词:广西 生态农业 科技
目录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一)基本内涵
(二)特点
1、综合性
2、多样性
3、高效性
4、持续性
二、广西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三、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四、广西生态农业的典型案例
——以广西恭城为例
五、广西生态农业的存在问题
(一)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二)资金短缺
(三)实施生态农业的区域条件差异较大
(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
(五)农村能源结构有待改善
六、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生态农业科技含量
(三)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管理
(四)建设绿色工程,发展生态农业
(五)恢复和发展绿肥,走有机培肥地力的道路
(六)进一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一)基本内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特点
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广西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优良。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雨、热资源丰富且同季。
2.水资源丰富。广西全区的地表水的径流量为1500亿立方米到2400亿立方米之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2200万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1591万千瓦,年可发电837亿千瓦小时。广西流域还因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据统计,流域的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水量为324亿立方米。基本满足生活饮用及工农业用水的要求。
3.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广西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滋生和蕴藏着种类众多、组成复杂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4.森林覆盖率较高。除喀斯特地区之外,广西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部分沿河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这为发展生态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探索出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
6.建立了一支推广生态农业的技术队伍。
7.发展生态农业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有利条件为广西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基础。
三、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农业仍占相当比重的西部省区,广西把生态农业作为统筹农村经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突破口。目前,全区已建设全国及自治区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1个硅态农业示范面积58.6万公顷,并涌现出“百里生态水果长廊”、“百里庭院经济长廊”等一批特色生态产业群,生态农业成为全区三大主打农业之一。近年来,广西在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生态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快致富的思路,全面实施“优果工程”,大力推广水果套袋、以螨治螨、水稻免耕抛秧等先进实用技术,增加生态环,延长产业链,从农业内部挖掘潜力。
邕宁、兴安、灵山、恭城等县推广的猪+沼+果+灯+鱼”生态模式,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建生态鱼池,利用沼液发展特色养殖,并在鱼池上安装诱虫灯,既可利用诱虫灯诱害虫作鱼的饲料又大幅度减少果园、稻田的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据测算,平均每10平方米养殖池每造(四个月)可以养生态塘鱼50公斤以上,一年养三造,每年每10平方米养殖池可带来纯收入850元以上。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区100个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中共建有小型特色生态养殖池1500多个,仅此一项估计年可增加纯收入160多万元。如今,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农业产业正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发展,促迸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得我区众多落后的农村逐步脱贫致富,生态富民新农村逐渐遍布了全区各地。
四、广西生态农业的典型案例——以广西恭城为例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
该县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建设,改变以往“养猪-沼气-种果”比较单一的生态链,因地制宜,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调整养殖结构、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综合开发农、林、牧、渔、工、贸,带动山、林、水、渠、路以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采取配套措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良性循环。畜牧业改变了单一的生猪养殖结构,大力种草改草,发展牛、兔、鹅等草食动物,并向立体养殖发展。能源建设突破沼气能源的束缚,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种植业从平地向坡地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作,抓好毛竹、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种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沼气池处理污水的功能,在小城镇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净化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该县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农户分散的现状,使农业生产的布局合理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施以特色水果基地、品种改良示范点为“据点”,加强辐射,采取连片综合开发利用或是集团联营方式,在稳定农村土地延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或经济能人进行大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的现代化、劳动的技能化、产品的市场化,凭借强大的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规划和发展农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向“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农业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
伐,重点是抓好“两个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加工业结合,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水果深加工,以汇源、汇坤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恭城为契机,抓好水果品质的提高,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积极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劳动情趣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优化水果种植业结构。该县以提高水果品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步伐,大力引进名优特新水果品种,提高水果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生态能源优势,建立一批无公害水果科技示范园,引导和鼓励水果生产向绿色水果、有机水果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水果管护,抓好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对25度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全部还林还草。对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柑橙、桃、柚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树种,争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建设已成为恭城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现了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三个方面的结合,使生态环境从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绿色植被率、土壤理化性能及有机质含量得以提高,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广西生态农业的存在问题
(一)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技人员较少,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机构,聚集于大中城市.在县乡一级的农业技术人员比例甚低.目前推行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农业生态体系,农业生态体系高新科技含量不高,农民群体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运用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农业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制约了广西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性效率。不少农户在发展生态农业时.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均较低.使生态农业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制约了广西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性效率,从而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开发的积极性.广西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和科技的落后大大地制约了广西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二)资金短缺。广西人均GDP较低,国家的扶持投资十分有限,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远远不足,在广西的贫困县中,农民大都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用于发展的资金缺口极大,资经济发展的后劲不大。由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在一些贫困山区,温饱无法解决,农民连必备的生产资料都买不起,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而生态农业的发展初期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撑,但广西发展生态农业的所必须的资金十分短缺,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实施生态农业的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广西各地市的自然资源及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发展生态农业的背景条件也千差万别,因此各地市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具有许多不可比的因素,有些石山地区,因自身条件太差,生态的承受能力已达极限,农民怎样勤劳也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发展生态农业的难度也极大。
(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生态农业产业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从经营和技术上看,从技术层面来看,近年来尽管中国生态技术发展较快,但具体到县里很难跟上这种技术更新,另外在技术上的投入不足,推广力度弱,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从经营层面上看,没有形成规模化是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制度,二是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由于中国农业独特的发展背景,如推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决定了我国生态农业经营规模的最初表现形式为“生态农业户”。这种经营模式由于其投人少,技术实施条件简单,普及快,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它通过股份制、合同制等形式,在公司用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成为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市场化程度的主要产业组织手段。目前,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大体有生态农场、生态农业企业+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园等几种形式。与生态农业户相比,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的优势明显。
(五)农村能源结构有待改善。现时广西部分农村仍以秸秆、木材、枝条为生活能源,煤炭、成品油,电力、薪柴为主要生产能源,而沼气、太阳能、微型水力和风能发电、新燃料等为能源的比重还很低。同时有些地方还出现生态农业产业链有断裂的趋势。这种能源结构不尽合理,极不利于保护森林资源。
六、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由于没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农药的大量使用,乡镇企业的污染,使土壤肥力下降、结板,水质达不到灌溉要求,有毒化合物、重金属超标,直接影响到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要建设好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首先要开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其次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再次是加强生态示范区点建设,同时积极扶持生物有机肥、可降解地膜的研究、生产、使用,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恶劣的石山地区,必须创造条件走异地扶贫开发之路确保石山地区的生态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对坡度为25。以上的坡地。要切实退耕还林、还牧、还草。并注意调整林木结构,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林木,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要下大力气保护广西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使生物多样性资源变成现实的经济效益,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环境资源支撑。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生态农业科技含量。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吸收现代农业科学的成就。广西目前的农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中城市,因此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教育的力度,让农民切实掌握生态农业所必须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增强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同时各农业科研院所及农业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训项目,将农业科技成果切实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尽可能提高广西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支撑来提高广西生态农业的竞争力,确保生态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事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加强领导,增强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特别是加强对农业污染严重区域的民众和有关企业进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是关键。因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不合理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象比较严重,落后地区更为严重,只知道和J 用而没有保护意识。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召开自然保护工作会、生态示范区现场会、无公害基地建设现场会、深入区县走访指导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和前景,介绍成功经验,使无公害产品基地面积和品种迅速增加。同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社会性、区域性、难治性等特点,而且面大量多,情况比较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必须综合法律、经济、行政、科学技术的作用,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逐步建设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
(四)建设绿色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和实施工程林,封山育林,改燃节柴三大关键等措施,保护水源林,营造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果木林基地。优化林木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森林增长量超过消耗量,走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之路。如“湘桂走廊”各种林带的营造,形成抗御寒露风的绿色长城,还建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广西建设绿色工程,把发展以林为主的生态大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具战略意义。
(五)恢复和发展绿肥,走有机培肥地力的道路。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配施生物有机微生态复合型制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作物有效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维护良好的农田土壤生态,促进农田生态平衡,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
(六)进一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目前,广西一部分农村的主要生活用能为秸秆,主要生产用能为煤炭、成品油、电力、薪柴.而沼气、太阳能、微型水力和风能发电、新燃料等占农村生活用能比重还很低,这种能源结构极不利于保护广西的森林资源,因此要加大沼气、太阳能、风能及微型小水电的建设力度,使各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村能源产业建设要有所突破,迸一步优化农村的能源结构,为广西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 林业经济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 林业在支持其他经济建设的同时, 还对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由于森林资源相对紧张而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无法适应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总体局势。因此, 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林业生产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就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 我国现代林业技术的改革措施分析
1.1 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
任何一项改革项目的实施都需依靠强大的技术力量为后盾, 而人才作为技术的掌握者更是改革过程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 要实现我国林业发展向现代化方向改革, 应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必须认识到人才在技术创新领域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面的从事人员大多不具备迎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知识体系, 而倾向于用过去的经验和相对落后的技术理念来看待现如今的林业技术改革, 显然这样的从业者无法在林业技术创新改革过程中发挥作用[1]。对此, 应加大对这类人员的知识技术培训, 使他们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产生重大的飞跃, 从而在改革后的全新林业发展模式中担负起具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为我国的林业技术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瞄准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
在现代林业技术改革的过程中, 应明确其改革创新的目标在于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促使林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因此, 针对林业技术的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林业需求, 始终将市场导向作为改革过程中的突破口。林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林业技术改革的项目中来, 为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的筹集对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使林业企业的经济利润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可知, 林业技术的创新应以市场为依托, 时刻对市场动态和新的形势进行调查了解, 保持市场信息的畅通, 这样既能解决项目资金的来源问题, 也使林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得到改善。
2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2.1 林权改革
现代化的林业改革固然需在林业技术方面加大力度, 但同时决不能忽略林业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其中, 林权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点改革项目。传统的林权管理对林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提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 改革林权还能够迎合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林农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从而使林业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这2大项目得以共同开展。因此, 应尽快实施林权方面的改革以保证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2 提高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林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林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在林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推广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达到有效的林业技术推广, 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推广体系的带动下, 还应对市场情况做到充分了解, 始终以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2]。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与当前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 应督促对市场动态信息加以实时关注, 并利用好推广体系使信息采集效率得以提高。林业技术推广的提高, 在增加林农收入方面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 如果只注重技术与管理, 而忽略了林业发展的基础, 即森林资源, 同样不会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指导下, 应尽量保证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对林业经济的后续发展十分不利[3]。因此, 应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作为保障林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 将森林资源利用技术充分重视起来。另外, 还应继续倡导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以便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结论
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因此, 在当今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有必要对现代林业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指出了实行林业技术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对林业技术改革的措施和今后的林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希望这些措施和策略能够为林业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常立儒, 王世忠.森林健康理念的诠释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15) :245-247.
[2]郝彦惠.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现代园艺, 2013, 9 (20) :98-99.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现代教学技术;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68-01
现在,使用触控一体机上课,制作微课,通过微信督促检查学生作业,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象一股春风也吹进了偏僻的红旗农场学校.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深刻的意识到,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这一课,关于”研究根的作用”,反复讲解理论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里的水在植物茎、叶脉里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月相变化》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叶为植物提供”食物”等表现多种生物类的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 ,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例如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四年级<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里在岩石上滴稀盐酸的实验等.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食物中的营养》一课,在学生了解了食物中的五大营养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食物中判断营养种类。这时可以在屏幕上出示“给食物分类”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 “拖拽”食物到相应的篮子里,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
如在科教版四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岩石和矿物《资料库》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研究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一组研究怎样采集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资料库介绍的毕竟简单,我就指导他们登陆百度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资料库》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的倡议书,展示自己制作的岩石和矿物标本等,这样不但深化了探究学习,而且延伸了探究成果。
四、虚实互补,优势互补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对这类知识就不会只知理论却茫茫然了。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催生的结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吕 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08):28-30.
【现代科学技术】推荐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0-29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10-29
社会科学与中国现代化06-20
论作为后现代科学哲学家的费耶阿本德09-20
现代包装技术09-22
现代中药炮制炮制技术06-09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07-02
现代通信技术趋势07-16
现代教育技术计划09-10
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