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端午》 阅读答案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3分)
2、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
(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2分)
(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3分)
3、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4、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9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那么, 除了上述的原因, 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2012年中考结束后, 我的女儿也经历了语文考场失利的困惑和遗憾, 至少能考130分的语文试卷却只拿119分, 看着手捧成绩单抽泣的女儿, 耳畔回响着考场失利的学生及家长那伤心和无奈的叹息, 我开始了深深地思索。几天后, 我找到了三名与女儿情况相似的学生, 在规定时间重新做了那份试卷, 并且和他们一起利用参考答案来进行评分, 我们议评结合, 结果每位同学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阅读题的打分中, 孩子们和我争论很强烈, 而且他们观点一致, 集中在“这个题不该扣0.5, 那个题不该扣2分……”通过沟通, 我发现其实他们对文本的阅读是理解的, 主题把握还是到位的, 分析问题思路也是对的, 怎么会被扣分呢?事实上, 这份试卷的标准答案他们在考试后就看过了, 那又为什么基本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至少被扣0.5分呢?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的我, 此刻确认有一个至关重要但看似细微、常游离于师生视野之外的重要备考环节, 就是答案呈现的问题, 确切地说怎样用语文的语言来表述完美的答案。这也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语文的语言是规范的、完整的、审美的。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 阅读题目的答案自然可以作为检验学生阅读成果, 即“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
怎样追求语文答案呈现的“完美”呢?
“完美”是一个哲学问题。它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个域的概念, 词典里解释为“完备美好”。司马光早在《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中有这样的阐述:“至於庐舍饮食, 无不尽心为之驱处, 使皆完美。”笔者认为, 在以语言表述为呈现形式的语文的“完美”解释为“完整、审美”比较恰切。下面我仅以“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为例谈谈追求“完美”的几点想法:
首先, 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整”。“完整”的近义词———全部、全面, 反义词是———片面、纰漏。这就要求阅读的答案要全面, 体现在句意、内容、采分点的全面。因此, 语句的完整应该是语文学习和实践中最基本的追求。
近几年的考试中, 学生失分最多的是“文字性表达题”。很多同学由于忙于答题, 一目十行, 对文本内容和主题没有完整的把握, 导致断章取义、顾此失彼, 对题干结构和得分点没有审清, 所以回答的内容不全。
如:阅读文段, 概括“神曲”的特点 (不超过15字) (4分) “曾经一首《忐忑》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蹿红大江南北, 被人们称为歌坛“神曲”, 创下了歌曲流传速度最快的奇迹。这几年里, 迅速蹿红的歌曲不在少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歌手和音乐人抓住热点话题来制作歌曲, 和人们的生活、思想紧密联系, 所以短时间被人们接受不足为奇, 但一首歌曲火爆之后很快就会消失或被新的“神曲”所替代, 也就出现了红一曲就不见踪影的遗憾, 这也说明了一点, “神曲”一般只注重市场需求和短时间的商业利益, 并不在歌曲的艺术化和经典化上下功夫, 如果说现在的“神曲”都能称之为经典歌曲的话, 人们也不会长久地翻阅当年的“经典老歌”。
甲生答“流传速度快、只注重市场需求、商业利益”;乙生答“迅速蹿红, 抓住热点、消失很快、重商利益”。从两生的答案呈现中, 我们不难判定失分的原因:甲对文本解读片面, 与乙相比少了“迅速蹿红”的原因。乙相对甲来说在表意完整的基础上追求表述句式的完整。但两者都审题不完整, 忽视附加条件 (不超过15字) 。那么作为以问答形式出现的答案呈现, 而且要求具体字数, 满分四分, 我们就一定想到采分点全面和词句的完整。我们可以再打磨乙生的答案为:“迅速蹿红, 抓住热点、消失快、重利益”, 按照答案要求答对四点就得满四分。当然, 也有学生答案为“迅速蹿红, 抓热点、消失快、重商利”, 亦可得满分, 因为该生在以文本为本的基础上回答出了“神曲”的四个特点, 同时满足了附加条件。
同时, 我们在阅卷时还发现这样的问题, 部分学生备考前做了大量的阅读, 可能因某个句子、段落内容的相似对考场阅读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或者因对问题答案有十足把握而随意抛出, 使得语义表述不完整、语句歧义、残缺、重复, 甚至有明显的错别字, 如“选文答案中的“重需求”写成“重须求”, “重商业利益”写成“重商业力益”等低级错误我不再列举, 语文答案中任何一点的随意和纰漏都会导致失分。阅卷老师会对你的语文基础和考试态度做出怀疑或否定的判断, 所以每题至少被扣0.5分也不足为怪了。因此, 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内容和表述的准确、完整。
第二, 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审美”。“审美”是语言教学追求的较高境界, 其核心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什么是美呢?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
所以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和实践是基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审美的交流和体验。坦率地说, 一张张写满文字的语文试卷融入了学生对文本的审美, 一份份渴望高分的答案能否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和审美感受, 关键在于表述答案的语言的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用词要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贴, 语句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体现语言的艺术。正如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言的真正美, 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我们再以前面选文为例分析, 其实“神曲”的特点应为五个方面:迅速蹿红、抓住热点、很快消失、注重商业利益、注重需求。我们不难确认丙学生的:“蹿红快、抓热点、消失快、重需求、重利益”为满分答案。这样是先概括出特点, 再打磨文字, 力求表述的呈现内容全面, 词句整齐养眼, 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是:该生语言表述能力强, 追求答案的准确、全面和审美。再如一中考试题:“学校文学社创办《青春》文学刊物, 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励志青春”教育, 请你为这一刊物写一段创刊词, 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 60字左右。我们看学生甲的答案:同学们, 我们应该励志青春、自强不息, 认真阅读《青春》这本文学刊物;学生乙的答案:“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 她将伴你走向成熟。《青春》的宗旨是:反映同学心声, 展示青春风采, 提升语文素养。让我们共同培育《青春》这棵幼苗吧!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乙的回答在充分体现题干要求的基础上, 生动诠释了“青春”的内涵, 并将刊物喻为一颗幼苗, 形象的描绘了《青春》的活力, 并召唤同学们共同培育, 语言表述极富审美色彩。相形之下, 阅卷老师怎能不给乙满分呢?学生乙答案呈现内容残缺, 语言表述苍白干瘪, 缺少智慧, 如同大地少了阳光, 枯燥乏味, 阅卷老师失去欣赏的乐趣, 又怎能建立起审美体验呢?
“审美”还体现于呈现在试卷上的答案书写要规范、富有美感。作为组成语言的“文字”, 是一门书法的艺术, 同样会给人带来审美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份试卷是考生和阅卷老师共同完成的。如果你的字让老师难以辨认, 故意“为难”他, 他可能就会“难为”你, 所以, 必须把字写清楚。当然, 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写工整、漂亮, 看了有一种愉悦感, 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阅卷老师作为以试卷为依托的审美主体, 他们通过品评学生答案在大脑中呈现直觉审美体验, 同时进行判断打分。
以上是我对“语文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的看法, 看似苛刻和细微, 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认为就要在语文的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语言意识, 否则就无法突出语言的特质, 彰显它的魅力, 焕发它的生命活力。语言呈现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考卷的分数影响很大, 因此“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
摘要:语文教学和实践是基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审美的交流和体验。答案能否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和审美感受, 关键在于表述答案的语言的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用词要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贴, 语句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体现语言的艺术。
端午节的早晨,我本想去山上河边,采一缕艾蒿,捧一把清清的河水,洗去过去的污浊,而换取新一年的安康和洁净,却只在院子里转了转又回来了。
今早天空蔚蓝,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颜色,因为喜欢这蓝天,我活下来,还能从活着中感受生的美丽。今天我又一次在这蓝天下感到个体生命的卑微、渺小,当这个生命的成长过程经历过那么多的不幸,那么可怕的“营养不良”,活到现在,的确是个“奇迹”。可我也看到了:“人类的血液中有一种不轻易屈服的力量,死亡也不能使生命退却……”当我的肉体为生命所依附的时候,尽管它受到雷霆霹雳的摧残,但生命张扬着,呼唤着人的精神和灵魂,这种过程没有结束,生命就不会止息。
于是我回过头来审视自己,也许走过来的路正在凝聚成一段个体生命对历史体验的活的化石,但保持它本身的真实将是对人类的文明的一种奉献。于是生命张扬着给心情注入一份欣慰,在天地间那微渺而卑微的我,又一次顿悟,江河不都是一点一点水滴汇聚的吗?我这生命的水滴还没有干涸。
端午节吃粽子。昨天,小金就一派欢天喜地地张罗着,她从十天前就叨咕要买好江米,要买好粽子叶,再买上一捆马莲草。昨天中午她才把马莲草买到家。她说过节嘛就要有过节的样子。家里丈夫孩子都爱吃,再给婆婆送上一盆。
说着这些的时候,她脸色红润,喜气洋洋。
可是她已下岗两年了,前三个月厂里才发了200元生活补助。她的丈夫是个体面粉厂的装卸工,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才能下班,“他干的力气活,我每天晚上都要蒸馒头,他一次能吃四五个,不吃不行,体格受不了。”
小金有个两岁半的儿子,长得虎头虎脑,对于儿子,她满怀希望,她去市场用最便宜的价格买最小的小鱼给儿子补充营养,她说要把他培养成足球明星。
“我哥说了,那时我们两口就福气了。”
她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每月的房租就要交上100元,可是她每天高高兴兴地忙碌着,活得有滋有味,让我羡慕极了,这也是生命中那不轻易屈服的力量吗?
端午节,原本是为记忆一个人的死。当他投进汨罗江的那一天,最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最亲的亲人们。受伤害最大的也是他的亲人,但是“社会”却从他的死中得到启示,这种启示演变成一种文明的积淀,这是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的积淀,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都是如此,文明的积累中没有离开过血和生命的代价!是不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血和生命的构成?这个发现令我心头颤栗。
所以,当死的只是远在旁边并不熟知的邻人时,它只能成为我们饭后的一个话题;当死的是我的同学时,它使我晕眩;当死的是我的哥哥和母亲时,它曾怎样使我撕心裂肺;当死的是我自己时,它是怎样狰狞着笑脸让我恐怖而又向往、退却而又痴迷过。生命向生的力量征服了灵魂的软弱和对死的渴望。我活着,体验着卑微和幸福,尤其是当我感到自己是天地间那么一粒小小的尘埃,却感受着天地的苍茫和无穷时,是幸福的。
前些天,我看了《人生的真谛》,是一位年轻朋友极力向我推荐的。为这他跑了好几家书店,张罗了一年多,才买到这本书。作者是一位从纳粹集中营活过来的幸存者。他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集中营的生活尽管迫使人在肉体和心理上退化到原始状态,但精神生活却有可能得到深化,习惯于丰富理性生活的人比较敏感,承受的痛苦更多(这些人往往体质较弱),但他们内在的自我却受到伤害较少。他们能够逃避周围可怕的现实,遁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享受精神自由。”
而对使人活下去的力量,他又写道:“我怔然感到,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认识到古今诗人所一再吟咏的,古今思想家所一再称颂的为人生最大智慧的真理――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我领悟了人类诗歌、思想、信仰所欲授予人们的最高天机:人通过爱并在爱中得到拯救。”
所以我想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爱,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用更文明的方式去争取更文明的未来。
1.文中写到端午节采艾蒿的习俗。你认为这种习俗从何而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为什么要特地举出小金这个下岗女工一家喜气洋洋过端午节的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这种启示演变成一种文明的积淀,这是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积淀”。
这句中的“文明积淀”是指________________,“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积淀”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生命向生的力量征服了灵魂的软弱和对死的渴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的求生的愿望和力量战胜了自己灵魂中软弱的一面――对死的渴望。
B.好死不如赖着活,苟且偷生比无辜牺牲好。
C.人的生命的本质是活下去,消极的死是应该避免的。
D.渴望去死是人的灵魂的软弱一面,追求生的意义才是可贵的。
6.文中引用《人生的真谛》中的一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起源于满族的一个卖油翁下凡体察民情的传说,端午节家家插艾蒿是为了祈福禳灾。从现代的观点看,艾蒿是一种药材,其香味可以杀菌。
2.(1)粽子是一种节令食品。民间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笼”,“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谚语,粽子一出现,说明时序已转入夏季。
(2)为了寄托人们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3.说明端午节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向生和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决不会被目前生活中的暂时困难所压倒。
4.精神文明的积累沉淀,付出生命和血液所获得的高尚品格和爱国精神。
5.B
6.这段引语强调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
7.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爱,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用更文明的方式去争取更文明的未来。
舒頔(d)《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八里有他的小传:
舒頔。字道原,绩溪人,年十五六,与同郡程文,讲明经史之学。后至元中,辟贵池教谕。秩满,转台州学正。遭逢世乱,奉亲归遁山中。尝避寇岩谷,被执,頔正色叱贼,贼感而释之。其诗盘郁苍古,不染纤巧织纴之习。书法尤朴拙,识者以为得汉隶法。学者称贞素先生。有《华阳贞素斋集》七卷。
舒頔生于1304,死于1377年,处于元明之际,如上文遭逢乱世。尝避寇岩谷,被执,頔正色叱贼,贼感而释之。从避寇、被执、叱贼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所谓的贼寇指的是朱元璋等起义军,入明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舒頔和元朝的情感联系。
又近端午,因为怕正赶在节气反倒品不出粽香来,所以早两天就蒸上粽子当早餐。揭开蒸锅的那一刻,粽香缭绕了鼻息,更牵动了多年不曾细数的情思。
我在姥姥身边的缘分开始于我两岁,终止于我十二岁。
不记得是从何时起,每到端午节,提前一天,姥姥准会叮嘱我和表妹,“明天早起,奶奶(顺着表妹称呼)带你们去西公园洗眼睛,太小的时候,不大懂姥姥为什么一定要带我们去洗眼睛,姥姥说了我们也记不住。大一些的时候,记住了姥姥说的“用西公园的清泉水洗了眼睛,一年都不会得眼病”。
于是,每到端午节的早上,早早地,我和表妹就会按照姥姥的吩咐,一边一个地挽着姥姥(表哥永远不会起来一起去,他永远睡不够觉),从大西门二道巷一号院的家出发,穿过中桥,去到西公园洗眼睛。一边洗姥姥还会一边教我们念叨着:“洗洗清亮、不得眼病、心明眼亮”。我和表妹很听话地洗着,并且觉得洗过的眼睛真的亮了很多。
洗完眼睛回到家。姥姥就会给我们每人盛上满满的一小碗头一天晚上蒸好的金糕----一种用糯米厚厚地铺底,上面放上红枣、杏干、葡萄干、核桃仁、花生仁,再盖上粽叶的糯米糕,吃的时候再淋上糖稀。香香美美地吃着金糕过端午,那个美啊,现在想来心里都是满满的惬意。吃完了,姥姥定会说:“去院子跑跑吧,免得积了食”。于是,我们就像姥姥喂饱的小鸡似的撒了欢儿地满院子疯了。
其实,彼时的日子是很清贫的,吃饭穿衣都要凭票购买,我又是个“小黑户”----户口不在乌鲁木齐,经常表哥会唬我说:你的户口不在,你没吃的,你吃的是我们的。我就会很委屈地问姥姥是真的吗?这时,姥姥一定会面对着我拍打着表哥说:不是真的,咱们吃的米、面、油都是你爸爸妈妈托人带来的(事实也是如此),你可劲儿吃。当下,我就安心了很多。
现在想来,家里我和表哥、表妹连姥姥四个人里,数我吃得最好,好东西姥姥都一定留给我多吃些,用姥姥的话说,是因为我父母不在身边,其实姥姥的偏心还有另一层深义是年幼的我不知道的,也是姥姥和姥姥身边所有人像姥姥一样保密而保护我的,等我知道的时候,姥姥已辞我而去,姥姥的仁厚存心我已无以回报。
在姥姥身边的十年光阴,姥姥言传身教影响着我,那时并不明白姥姥的智慧深广,只是觉得姥姥是个平平和和的小老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老太----做着三窝八个孩子娘的姥姥,面对着数十个孙辈,用西公园的清泉水一年年洗亮着眼睛,更洗亮着心灵,心明眼亮地善待着每一个来到她身边的人,和着身边的事,为我们做着示范和榜样。
在他嫁到夫家的几十年里,无论是否是她亲生的儿女们,谁家的孩子她都带过,谁家的难事她都帮过。几十岁的姨、舅们有了窝心事都愿到姥姥这儿诉苦,姥姥一定是一碗糖茶、一顿平日省下的好吃的,招待着儿女们,不言语地听着儿女的诉说,偶尔会数落自己的孩子几句,她用暖暖的母爱抚平着儿女心中的不平,那种“性如灰”似的老人该有的智慧(老人性如灰,闲事一旁推)暖而不烫、温而不凉,居然让没有多少“文化”的姥姥信手拈来运用在生活中,和谐着一大家子人的幸福。
记得姥姥五十多岁时就因脑血栓半身不遂了,顽强的姥姥硬是在短短的时间里站了起来,并且生活自理,还照顾着我们仨。逢年过节,无论是哪个姨接她去过节,她一定带上她身边的我们,在姨家吃完、玩完,任是多晚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因为姥姥说:住在女儿家像耍猴的,意思是说要看女婿的脸色,其实她的女婿因为她的好,对她都很好。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冬季的一个节日,我们仨连带上另外一个表弟、表妹,陪同姥姥 去住在红山附近的小姨家过节,从小姨家吃过节日团圆饭都已经快10点了,任凭小姨、小姨夫怎样挽留,姥姥还是带着我们一定要赶回大西门的家。走在清冷的大街上,脚下的冰雪能踩出咯吱咯吱的响,我们五个轮番搀着姥姥,轮到表哥和表弟搀着姥姥时,姥姥几乎被架空,我们几个女子就调皮地说:“姥姥,这像不像耍猴啊”?说完的我们仨笑得前仰后合地摔倒在路边,姥姥也被我们逗得眼泪都笑出来了,一路地欢笑,天寒地冻中,我们祖孙竟“热气腾腾”地回到了家,尽管到家已是子夜……。
1976年的夏季,我十二岁,父母说我要上初中了,得接我到他们身边上学,加之我的户口不在乌鲁木齐,借读会很困难。于是我不得不离开最舍不得的姥姥。
要走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总想帮姥姥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姥姥的屋子已被我里里外外搜罗着打扫了个遍,姥姥炕上码放的被褥垛也被我三番几次地拉开、晾晒、叠上,再拉开、再晾晒、再叠上……。
记忆中,从我能干这样的家务活儿开始,姥姥家的被褥垛一定都是我叠的,因为生病后的姥姥手脚不利落,表妹又小,加之谁叠的我都看不上,姥姥也说我叠的最整齐。有时赶上上半天上学(那时校舍不够用,我们学校会按年级分上、下午轮流上课),早上走的早,表哥和表妹没起床,家里的被褥垛就无法由我来叠放。中午回到家看到“扭扭捏捏”的被褥垛,我定会把所有人都轰到外屋站着,脱了鞋上炕,拉开所有的被褥叠好才准人进来,那股子拗劲儿惹得姥姥直说:“这丫头子太好强了,长大了是把干活儿的好手,但会太累的”。姥姥和身边亲人们的包容让我无所忌惮长成为今天的独立。
最后一次给姥姥晾晒被褥的时候,夕阳西下,我在收理晒好的被褥,姥姥站在旁边笑笑地搭着手,嘴里唠叨着:“丫头啊,你是姥姥的好帮手,姥姥啥时候再能见到你啊”?我说:“姥姥,我放寒假就来看你”。说话的当口,晾晒被褥的绳子齐着茬儿就断了……不曾想到的.是,没等放寒假的十月,我跟姥姥的缘分也就此断了,姥姥因二次脑血栓,永远地走了,我永远地失去了最亲爱的姥姥。
我至今心疼、自责,我以为,如果我当时没有离开姥姥,如果有我在帮姥姥,姥姥不会走得那么早。
父母接到姥姥病逝的消息怕我伤心闹腾,就只告诉我姥姥病了,所以从六百多公里的父母家赶回姥姥家的一路上,我心里只盼望着见到姥姥再也不离开她。然而,到家见到一屋子的人都在哭唯独不见姥姥时,我懵懂地知道,姥姥没了。父亲流着清泪带着我去到停放过姥姥的东屋上香、烧纸,屋子是熟悉的,所有的摆设如常,逝去的姥姥躺过的板床像我走时一样,就在墙角、就在眼前,而我却不敢看、不敢近前,心里的那个怕呀…….长大后才知道民间有说法,逝者对谁越好、越放不下,谁就会越害怕。原来,怕,是因为姥姥对我的牵挂!
我对姥姥的思念和感恩远远大于悲伤,也远远不仅是清明的祭奠。在姥姥身边长大的十年,是我成长中最重要的十年,姥姥的言传身教已内化成了我的教养。
姥姥是平凡的,但姥姥在我心里却像一面镜子似的是明亮的。长大后的我越来越清楚地懂得,清贫的日子让姥姥打理得有滋有味,是因为姥姥的乐观和贤能;病后的康复和不抱怨是因为姥姥的独立和顽强;苦了自己都要顾着他人,是因为姥姥的善良和无私。而我更懂得的是,姥姥用仁厚存心保护了我稚嫩的心,让我的童年充满快乐与温暖……姥姥在我的生命中为我储存了享用不尽的正能量,使我得以用这份能量经营着她不在我身边的人生。
三十多岁守寡至六十岁老去,姥姥的苦楚,儿孙们无人能知,姥姥的恩惠,儿孙们却无人不得。
据姨姨们说,姥姥下葬的那天,送灵的车有40多辆,街坊邻居站了两个巷子,那是1976年10月2日……。
姥姥用西公园的清泉水洗亮了眼睛,更洗亮了心灵,心明眼亮地走完了自己的智慧人生。
谜底:粽子
身穿着蓑衣,肉儿香又甜,要脱去那蓑衣,就会手儿黏。(打一节日食品)
谜底:粽子
教学改革标准化(商品名)
谜底:粽子
小米二字有变化(商品名 )
谜底:粽子
麋鹿奔走崇山下(字谜)
谜底:粽
小米二字有变化・卷帘格(商品名)
谜底:粽子
两片绿叶把米装,小绳一绑真漂亮(打一节日食品)
谜底:粽子
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谜底:粽子
竹叶窝里睡白狗,戳一枪,吃一口,猜一种食品。
谜底:粽子
【《姥姥的端午》 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雨入端午》阅读答案11-22
姥姥的春节作文10-27
粗心的姥姥参考作文11-17
初一作文:姥姥的身影11-20
《姥姥的剪纸》读后感06-05
我的姥姥五年级作文07-21
课文《姥姥的剪纸》教后记09-10
诗歌:《记忆里的姥姥》09-19
姥姥的电话作文800字09-26
给姥姥的一封信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