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部分试题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八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部分试题(精选2篇)

十八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部分试题 篇1

一、单选题(24题)

1、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A、2  B、3  C、4  D、5  答案: A 

2、依法行政的内涵不包括()。 A、主体合法  B、理念先进  C、程序合法  D、依据合法  答案: B 

3、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城镇化城镇化  B、城乡发展一体化  C、农民工市民化  D、取消户籍制度  答案: B 

4、抽象行政行为程序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起草

 B、一定形式的会议审定  C、公布

 D、颁发许可证  答案: D 

5、行政程序的正当性不包括()。 A、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  B、行政权力的控制  C、行政行为合理的效率

 D、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的实现  答案: C 

6、()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B、科教兴国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基层民主制度  答案: A 

7、()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法律  B、法治  C、制度) D、政府  答案: B 

8、十八大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A、社会效益  B、诚实守信  C、合法行政  D、经济效益  答案: A 

9、十八大报告指出,()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科学发展  B、科技创新  C、解放思想  D、科教兴国  答案: B 

10、()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A、解放思想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基层民主制度  D、统一战线  答案: D 

11、法治的核心是()。

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 B、法的存在  C、法的正义性  D、法的至上性  答案: A 

12、法治思维的()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A、手段  B、目的  C、标准  D、方式  答案: B 

13、十八大指出,()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 A、收入分配  B、社会保障  C、诚实守信  D、合法行政  答案: B 

1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A、1  B、2  C、3  D、4  答案: B 

15、()是指行政机关做出的决定必须公正、公平。 A、合法行政  B、程序正当  C、合理行政  D、诚实守信  答案: A 

16、中国2012年腐败指数的世界排名为第()位。 A、40  B、60  C、80  D、100  答案: C 

17、“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是()对公法“脆弱性”的阐述。 A、克林顿  B、小布什  C、希拉里  D、马克思  答案: B 

18、十八大指出,()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科技  B、教育  C、经济  D、外交  答案: B 

19、行政权力的特性不包括()。 A、广泛性  B、主动性  C、特殊性  D、裁量性  答案: C  20、()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A、镇  B、县  C、市  D、省  答案: B 

21、()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基层民主制度

 C、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D、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答案: D 

22、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程序基本内容的是()。 A、公布  B、调查  C、送达  D、执行  答案: A 

2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 A、坚持科学发展  B、坚持实事求是  C、坚持解放思想  D、坚持一个中国  答案: A 

24、“十一五”期间,中国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位。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答案: B 

二、多选题(16题)

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 A、改革是动力  B、互相独立  C、发展是目的  D、稳定是前提  答案: ACD 

2、中国政府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 A、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 B、腐败问题严重

 C、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  D、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 答案: ABCD 

3、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包括()。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地方性规章  答案: ABCD 

4、十八大召开的背景是()。 A、每年进行的固定会议  B、确定新的领导集体

 C、决定未来十年中国的基本走向  D、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答案: BCD 

5、十八大对法制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包括()。 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 B、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 C、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 D、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 答案: ABCD 

6、依法行政的诚实守信包括()。

 A、不得任意撤回或改变已生效的决定或行政合同  B、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撤回或改变  C、补偿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  D、合理行政  答案: AC 

7、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在会前交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 A、不能提交会议讨论  B、不能作出决策  C、可以提交会议讨论  D、可以作出决策  答案: AB 

8、依法行政的程序正当包括()。 A、诚实守信

 B、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 C、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 D、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 答案: BC 

9、政府部门每年要向()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A、本级人民政府

 B、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 C、上级党委  D、上级人大  答案: AB 

10、依法行政的要求包括()。 A、合法行政  B、合理行政  C、程序正当  D、权责一致  答案: ABCD 

11、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B、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C、确定新的领导集体

 D、决定未来十年中国的基本走向  答案: AB 

12、行政程序法不适用于()。 A、招录公务员的行为

 B、对公务员的内部管理行为  C、刑事侦查行为  D、房屋拆迁补偿行为  答案: BC 

13、合法原则包括()。 A、程序正当  B、职权法定  C、合法行使职权  D、诚实守信  答案: ABCD 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推进()。 A、科学立法  B、严格执法  C、公正司法  D、全民守法  答案: ABCD 

15、依法行政的权责一致包括()。 A、有权必有责  B、用权受监督  C、违法受追究  D、侵权须赔偿  答案: ABCD 

16、十八大对法治政府的基本定位包括()。

 A、重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B、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 C、要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  D、严禁以权压法  答案: ABC 

三、判断题(24题)

1、中国首个地方性行政程序规定是《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 答案: A 

2、十八大对法治政府的基本定位进一步凸显了法治在国家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 答案: A 

3、政府的运转不仅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考虑,也要考虑如何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方便百姓。 答案: A 

4、合理行政强调要以更中立的态度来对待问题。 答案: A 

5、权力可能会有扩张和滥用的情形,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即运用法律的方式。 答案: A 

6、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答案: B 

7、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 答案: B 

8、抽象行政行为程序是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程序。 答案: B 

9、近年来,由于重大安全事故被追究责任的人员越来越多,不积极主动履行法定职责,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 A 

10、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相应的机关来拥有相应的权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答案: A 

11、只要经有权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公布之前,即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答案: B 

1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答案: B 

13、合理行政强调,行政机关做出的决定要不偏不倚。 答案: A 

14、法治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的保障、文化发展的推进器。 答案: A 

15、十七大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答案: B 

16、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 答案: B 

17、对现今行政程序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1949年美国制定的《联邦行政程序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在行政权力运行中的权利,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答案: B  18、2006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宣布对移动通信产品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 答案: B 

19、行政程序法适用于征地补偿安置行为。 答案: B  20、1998年12月31日,原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移动通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 答案: A 

21、十八大指出,中国奉行和平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答案: B 

22、中国在2012年的腐败指数是4.9。 答案: B 

23、《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答案: B 

十八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部分试题 篇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赵晶)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中共中央党校辛鸣教授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十八大报告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30多年来,我们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推动的,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必须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背景下,改革开放如何往前推进,恐怕要更多地注重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事关改革开放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大目标、大任务。比如我们的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还是为人民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的开放同样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改革开放的大目标,而且我们还要让改革开放各项制度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十八大报告解读之四:十八大报告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的延伸阅读——中共宣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顾钱江 王丽 李来房)8日开幕的中共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历来重视“提法”,亦即重要的政治表述,透露出重大政治信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说。

此间专家指出,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高度评价这一将生态文明理念包括在内的新提法。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共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均意义重大。”

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迫在眉睫的挑战。今年7月以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镇海陆续发生民众因担心环境被破坏而反对工业项目上马的群体事件。

环保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年均增速约30%。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将环境问题与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一起,称为中国当下引发群体事件的“三驾马车”。

人们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中表示,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许耀桐说。

胡锦涛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引起党的理论家的关注。

一个有代表性的专家观点认为,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辛向阳就指出,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会不断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事件,也才会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他还认为,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比如,要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专家在受访中也指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第六大建设——党的建设,这是关键。

上一篇:精彩作文下一篇:有趣的童年作文600字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