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的描写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埃及金字塔的描写(精选10篇)

埃及金字塔的描写 篇1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谁来读课题?齐读一遍。

2、【出示:金字塔远景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面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适机引导:金字塔是什么时候建的?

(为什么叫金字塔?)你想知道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板书:由来】

(为什么要建金字塔?)你想知道金字塔这个建筑的由来;

(金字塔是怎么建起来的?)你想知道它的建造方法;【板书:建造】

(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什么样的,就要抓住它的特点;【板书:特点】

金字塔在埃及的什么地方?【板书:地理位置】

(金字塔为什么这么有名呢?)是啊,它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有什么特点呢?【板书:特点】

(金字塔有多高啊?)多高?多大?这些都属于金字塔的特点,还想知道它的特点。【板书:特点】

师适时板书:地理位置 由来 特点 建造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所要了解的,课文中是否介绍了这些方面呢?还会介绍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二、初读课文: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生词。谁来读一读?

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厦、廓、曝)

【点击变红】 正形:“砌”为什么是石字旁呢?它和双人旁的彻可不一样哦!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2、指名6人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这些方面,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什么呢?

3、交流:有没有介绍金字塔的由来?在哪一小节?(2)

写金字塔的特点主要是哪一小节?(3)

建造方法是哪小节介绍的?(4、5)

我们看最后一小节,介绍了什么?这些都是它的意义。【板书:6:意义】

第一小节介绍了什么?介绍了它的概貌。【板书:1:概貌】

第一小节除了介绍地理位置还介绍了什么呢?这些是它的概貌。

三、精读第一段

1、【出示:金字塔近景图】这就是“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好好读这两个词,感觉到了什么?(雄伟壮观、宏伟、气势非凡)

2、“金黄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样一座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是怎样由来的?

四、精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金字塔这个建筑的由来和它名字的由来。

2、金字塔是怎样由来的?(它们是用来埋葬法老的坟墓,就相当于我们古代皇帝的陵园,一定是建造得非常讲究。)还有吗?(因为它们外形轮廓像汉字的“金”,所以叫金字塔。)这些就是金字塔的由来。

3、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呢?第三小节是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来介绍金字塔的【板书:举例子】,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金字塔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并写一写感受。

交流:宏伟高大

金字塔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板书:宏伟】(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它们的宏伟?)

1、高: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出示句子】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书:高】学生交流,并请他读一读。

146米,从这个数字感受到了高,【板书:列数字】再和四十层高的摩天大楼来作比较。【板书:作比较】感受就更形象真切了。还有谁想说?我们的这栋教学楼是4层,胡夫金字塔是我们教学楼的10倍,有两个中心大酒店这么高。谁来读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他的高。

(如果第一个学生已经说得跟好了,那么他读过之后,点评一下他的读,然后再请一个人读。)

还有什么特点?

2、大: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板书:大】从绕一周,要走一千米感受到了金字塔占地面积之大。

3、重: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怎么感受到的?每块就重达2.5吨,像这么重的石块有多少?

【出示句子】230万块,你能想象出来有多少吗?我们都想象不出来,所以作者接下来又写道--你来读,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如果学生先讲到下一句师引导:如果一列火车有60个车皮的话要拉一万趟,这么多石块到底有多少块?有多重呢?出示句子齐读。比较两段话:在这句话里作者已经告诉我们石块有230万块,每块重2.5吨了,为什么还要写这样的一段话呢?哦,这样写使句子更加具体了。)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厚重,体会作者写法的妙处,指名读。

4、多:【出示句子】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这么多高大厚重的金字塔,它们穿越千年,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真是宏伟壮观呀。

齐读写宏伟的句子。

交流:精巧

金字塔除了宏伟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1、【出示句子】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契合的很紧密……插不进去。

2、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书:精巧】

3、“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刀片”点红】。刀片多薄多锋利啊,可见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是多么的小。当你再把“几千年”【“几千年”点红】和“刀片”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八大奇迹之一。埃及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4、激情: “几千年”啊,相当于从我国的夏王朝一直到现在,在漫长的岁月里,肆虐的风沙啃噬着它们,它们却依然砌合的那么紧密,你瞧--(一生读)

岁月的长河吞噬了多少人类文明,保存至今也恐怕千疮百孔、甚至只是遗迹, 而它穿越千年还是那样精巧无比。--(一生读),我们一起读。

5、【出示最后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关注一下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时间长、人力多)

为什么这么多人,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这座金字塔?

如果不宏伟,怎会耗费这么多的人力,如果不精巧,又怎会花费30年的时间!

面对这些宏伟精巧的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它们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啊,怎么不举世闻名呢!这就是--(生读题)。

6、体会写法的妙:作者在介绍金字塔特点的时候,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形象真切的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7、细心的同学读书时会发现,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金字塔的这一特点?有没有找到?

这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哪一句是对上文的概括?后半句就是为了引起下文。

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设计: 14、埃及的金字塔

1、地理位置、概貌 2由来 多 举例子

3特点 宏伟 高 列数字

4-5建造方法 重 作比较

6意义 大

精巧

埃及金字塔的描写 篇2

一、明确学习目标, 小组探究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篇课文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我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探究性阅读”的学习方法,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读完课文里的一组词语后, 我让学生用一句话介绍金字塔, 然后抓住全文的中心句“他们是埃及的象征, 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找到一个点, 拉出一条线。让学生反复读, 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出示学习目标, 分小组研读, 让学生自主选择讨论问题。然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并作批注。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极力彰显这一教学理念。

例如, 放手让小组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后, 第一小组汇报研究的是金字塔的宏伟。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你读得可真仔细, 观察相当敏锐!能读出它的高吗?

师:老师好像才看到20层, 谁再读高些?

师:这才是40层高大的金字塔!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体会到它的高大?

生:从数字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

生:还用40层楼来比较。

师:这样的方法就叫比较。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阅读课文, 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但我并没有将小组的意见孤立起来, 而是让其他组的同学再补充不同的意见, 让所有同学共同参与, 形成共性, 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 畅所欲言, 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 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 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 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例如老师说:“你真会学习会思考。”“你能透过文本看到深层次的内容。”“真好, 你是老师的知音啊。”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 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 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 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 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技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课程目标 (阶段目标5~6年级) 中也明确地指出:对于阅读说明性的文章, 要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五、“活用”教材, 深度挖掘

没有金字塔的埃及之旅 篇3

埃及,此生到过离家最远的地方。或许在北京机场巴士上身着单衣打哆嗦想象开罗的阳光时,还没有对这个距离有什么概念;或许在飞机起飞的瞬间,捂着耳朵身子猛然一震时仍没有概念;但在听着埃航上播报的阿拉伯语安全讲解时我才意识到,我,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在亚欧大陆之外,苏伊士运河的对岸,一片富饶且神秘的土地——非洲。

从小,我对埃及的感觉就是轮廓模糊但细节细致的。我记得电视上他们奇异的着装,神秘的舞蹈与忽近忽远、永不清晰、湮没在漫天沙尘中的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这是人类文明四大古国之一,古埃及曾经存在过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沿河而居,都城与繁华之地随着河流的改道而迁移。废弃的都城便湮没在黄沙里。随着时间的漂移,当时的都城上建起了稻田与乡村,只是在那土壤深层的深层,留下过当时的繁盛与文明的痕迹。古老与现代的交融,让埃及在我心中慢慢地收藏,缩在一个角落里,变成一个小小的愿望与隐隐的迷。我从半年前就开始策划这次旅行了,当初听到要去埃及时,激动的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假期终于到来了,向着西南方看去,看那云朵在缓缓地飘,妄想能看见梦之所向。埃及呀,我来了。

忙碌又充实的寒假开始了,我也在紧张地拾掇我的行囊,夏秋的衣物、充电器、转换插头、电脑、游戏机、地图……每完成一项计划中的小工作,便有一种向梦想又近一步的感觉。我要飞去那个文明之国啦。

时差对于我这个地理与数学双白痴来说是神秘又奇异的。我们北京时间晚上12点半的飞机,要坐12个小时才能到埃及,但在落地时却只是早上5点多。我们玩笑道,也许一路向西行,便会永远不老吧。跨越两个大洲之间的距离,飞行12个小时的距离,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不同的风土人情的人文差异,构成了此生最远的距离。

但怎么想都没有料到下飞机时的场景。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想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但却惊异地发现,手机没有信号、没有网络(WIFI)。转念回忆前两天手机报上说的开罗游行示威和临走前妈妈询问是否安全,我们才意识到,这里政变了!

感受动荡的埃及

外面枪声大作,亏我昨天还有心情开玩笑说这是“二踢脚”。今天下午有小型战斗机从宾馆上空划过,振聋发聩的轰隆声使我这个自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也生平第一次有了想滚下床底的冲动。我是没有见过动荡的,而所谓动荡,在我眼中也许只是电视里重现上世纪那战争和混沌的画面吧,打斗的人群里不时有人喷出枇杷浆和番茄兑成的“血”……也许就因此,我一直都没有感到极度的对死亡的恐惧,就像——在看一场电影。但这里出现的流血的大规模冲突与纠纷,是真实存在的。CNN上直播的扛着新鲜尸体的游行者,从皮肉中抠出子弹控诉的人民们让我慢慢意识到这里不是横店,枪子打在身上喷出的不是番茄汁。听着枪声、门外不远处的吵闹声和电视机中游行群众的呼喊声,我叹了口气。

想到今天早上吃早饭时刚刚从开罗火车站回来的游客所说的话,还是不住的心惊肉跳。他们是要坐火车去卢克索的,昨天下午3点多宵禁前就出发了。但是没想到火车站已经被全面包围了,外面有坦克,有持枪的军人,有持械的暴徒。他们在火车站里面是暂时安全的,但一阵枪声响起时仍要原地卧倒。他们就在高度紧张与惶恐不安中度过了一晚上。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与荷枪实弹近距离接触吧,是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们第一次与血腥杀戮和死亡如此接近吧。我们还曾笑着说想要经历一下。回头想想,虽说这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回忆,但若是自己身处枪林弹雨之中,又是否能做到所说的这样轻松?仰天大吼一声,让子弹飞一会?

我问过导游对此次动乱的看法。他说他支持军队,我一开始以为他支持穆巴拉克。其实想想,百姓也许不在乎谁当权,但他们在乎的是你当权后能否给予他们太平盛世,给予他们富足、安宁、快乐、幸福的生活。

我坐在游泳池边上的太阳伞里,看着济南从未拥有过的耀眼阳光下的远方沙丘,心情就像是一只困兽,看着金丝笼外的世界一片繁花似锦。明明金字塔只离自己所在宾馆只是步行30分钟的距离,明明已经离梦想如此之近,但这短短的几千米确是我们直至离开也未曾达到的距离。只能远远的遥望啊,遥望那在梦中见过千百次的金字塔,就像濒临饿死的人看着笼外的小米粥,求而不得。我虽身在埃及,但每天实时局势的消息还是国内发来的,埃及当地所有电视台都已经被政府控制。CNN上则不断播着以血肉之躯对抗枪口的“暴徒”行径,播着人们徒手往坦克车上面爬,播着他们手捏带血的子弹嘶声力竭的控诉着,我听不懂,但却可以理解这种情感。我们每天都问导游,什么时候可以去看一眼金字塔?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也算是了结了多年来的一桩心愿。但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国内发来了博物馆被砸、木乃伊被毁的消息,当那个阳光大男孩皱着脸为难又坚定地告诉我们:“去不了!”时,心情还是十分憋闷的。虽然深知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但这到了埃及见不到金字塔的事情跟谁说都是一个新鲜事。

回家启示录

其实人在受了委屈的时候总会想回家。而我猫在宾馆都3天了,脑海中除了想去金字塔看看就是想回家了。临走的前一天晚上,9个人(小团)凑在一起开了个会,有两套方案:一是明个到机场等大陆派来包机,直接回国;二则是在宾馆继续等待去往土耳其的飞机。考虑到土耳其也派来包机将他国公民接回国,而且更多的是如果明天可以赶上第一班包机回国,我们还能和家人一起吃个热饺子、过个除夕、看个联欢、守个岁……我们放弃了第二项,全票通过第一项。

我们晚上都激动地睡不着了,想着暖烘烘的房间和劈啪作响的炮仗,想着热乎乎的饺子与冰冷的枪子的巨大反差,想着担心我的朋友,想着家人……晚上我和同团的一个阿姨缩在一个被窝里,听着外头即使是深夜也没有断过的枪声。当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机关枪扫射声时,我们两人都吓了一大跳,然后同时叹口气,把被子蒙头上。害怕也没用,还不如睡觉,明个就能回家啦。

我们带着全部的希望坐上了早上9点从宾馆到机场的大巴,本以为我们可以顺利地回家,本以为事情可以如想象中那般美好……但没想到归家的时间又一再往后延迟,没想到回家是如此的难……

到了机场后,我们辗转于一号航站楼与三号航站楼之间,等待着那个传说中祖国派来接我们的包机。我们等待在一号航站楼时,曾一度以为今天就要住在机场里了。看着不远处为了机票争吵拥挤推推搡搡的人群,叹口气。想着怎么也得搜罗点硬纸壳子,要是住下怎么着也得弄个简易的窝啊。看着20分钟后铺出来的“窝”,有种说不出来的小心酸。是的,我长这么大真的没有遇上这样的事情。机场里面所有商店的食物基本都卖完了,要是没带水连口水都没得喝更别说吃的了。后来好歹在驻埃及大使那里登记上了我们的名字,眼前又出现了新的希望!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再次向三号航站楼进发!

此时,已经是下午3点了。

当我们过了安检终于来到托运口时,却没想到名单上再次没有了我们的名字!这份名单明明就不是刚刚大使定下的那一份!我说,“你玩我呢。”我们像泄了气的皮球,又不断往里打气,打了气又泄气。蹲在墙边上,因为实在站不住了,看着厅里吵架抱怨的人,口干舌燥。这是“回家众生相”啊。在忙乱中,有着无数丑恶的嘴脸,为了能够及早赶回去,与老人孩子争吵甚至厮打。排队加塞又理直气壮,满嘴脏话,在机场大厅中随地吐痰,随意扔垃圾。一片乌烟瘴气。我们很久很久之后都没有排好队,没有领到登机牌,更别说上飞机了。而与我们同时进站的还有去往台湾和日本的飞机,在我们的一片吵闹中,他们已经平安落地了。当然,也有的人,自发当志愿者手写登机牌,自发组织大家站队,喊得声嘶力竭。“有没有60岁以上的老人啦,老人先走”“有没有12岁以下可以独立乘飞机回国的孩子,来这里排队领登机牌”“孩子完了之后是女性,年龄从大到小,然后是男性!”他们用他们的行动来唤醒大家,在这异国他乡这便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素质了吧。

我比较悲惨,作为一个12岁以上的13岁小女士。我荣幸地排在了女生的最后面,成为了一颗光荣的擦边球。但是我很高兴这样,因为有了规则,因为人们去遵守这个规则,才能有条不紊的领到登机牌,才能尽最快的速度返回中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

等到登上飞机时已经是午夜十分了,我们早上9点出发,直到午夜才坐上飞机,所有人都已经精疲力竭了。瘫软在国家派来的包机上,内心却归心似箭。回家,真好。

小结: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篇4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由于课文属于说明文,通常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通常也会显得沉闷。但王老师在教学时,能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材,一扫教者疲学者累之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如浴春风,尽情的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让听课老师的眼睛也为之一亮,给人以深切感受。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课文,已经对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点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吗?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所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但王老师并没有将它们生硬的凑和起来,形成共性,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例如老师说:“上节课导游阿里带我们去坦桑尼亚的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游览了一番,今天导游阿里到了我们中国,如果让你给他当导游,你会向他介绍什么地方呢?”学生兴趣盎然地介绍了浙江杭州西湖、安徽黄山、桂林山水、北京故宫等风景名胜。王老师饱含激情的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的还真多呢!再如:老师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时,说:“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技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课程目标(阶段目标5~6年级)中也明确地指出:对于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本文《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学生如何了解、掌握呢?王老师在教学时让同学细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进而让学生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有的说,我从“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里我知道作者在介绍时用了举例的方法;有的说,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而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马上有同学补充还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细细品读中,学生还发现了假设,以及介绍时所用的设问的手法。光了解这些说明方法还不够,王老师还趁热打铁设计了一个练习,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学生在这种尝试练习中,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显得扎实有效。难怪有同学说道:“我们以后写相关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重点学写“厦、廓”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2.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2.感悟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激发学生对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超人才干的赞叹之情。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1.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语言文字训练点: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拓展读写: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 轮廓 砌合 宏伟 吨 角锥形 矗立(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ái)葬 埋(mán)怨 大厦(shà)厦(xià)门 缝(fâng)隙 缝(fãn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2.细读课文,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巩固练习1.抄写课后生字。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生读课题】

2、说起埃及的金字塔,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词?(交流、齐读)

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文中用一句话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齐读)【板书:宏伟精巧 建造】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读这两方面内容,(走进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

二、深入探究 感受宏伟

1.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金字塔的宏伟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直线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尤其读到哪些词语更让你心头为之一惊?把它圈出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互动交流: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这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点,是——(板书:数字)

②这些数字是鲜活的,是富有生命的,它们足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气势,你被哪些数字震惊了?

③指导学生交流:

A.146米 40层(点击变红)

(1我们的教学楼是4层,40层相当于10个教学楼的高度,这样的高楼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高耸入云、直插云霄、顶天立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这么高的金字塔!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那该是什么样子?(3)来,把看到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总结渗透:这样一比较,就把146米多高变成一幅我们所熟悉的画面。(板书:比较)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高。

过渡:你还被哪个数字震惊?

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1)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读出惊讶。

(2)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250米,1000米就相当于要走4圈。这些数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大、底边周长之长)。

读出你们的惊讶(感受)。

C.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60万个车皮。

(1)这儿,让你为之一惊的词语是——?(继续说——)(有补充吗?)将你的为之一惊读出来。

【地球的一周是 40000千米

一列火车,如果60个车皮的话,它要运多少次?10000次】

(2)精确的数据,简单易懂的两次假设【板书:假设】让我们读懂了金字塔所用石块是如此之多,如此之重。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不可思议与惊讶不已吧!。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 导学生抓住“10万人”、“30年时间”体会【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工程多么浩大!】

据历史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次(1200万人次)你来读出来。

②同学们,从这句话里,你还读出了什么?(劳动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那个词语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曝晒)

③ 透过曝晒,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充满艰辛的劳动场面?

④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4 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

4.小结:如此之高,底面如此之大,所用巨石如此之多,之重,全部工程所花人力之多、时间之长,实为历史罕见。这样的工程真是——(生读:宏伟)

领略精巧

5.过渡: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它的精巧?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指名交流:你从哪儿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点击变红:平整 紧密 连 都)预设 ① 生: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为什么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磨得很平整 砌合得很紧密)师:当时,可都是手工磨制,这些工匠能把石头磨得如此平整,真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啊!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看(图示)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真实令人惊叹!读出你的惊叹来!(齐读)

②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也让我们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沙漠中的金字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风雨的侵蚀、冰雹的敲打、黄沙的打磨)

③就这样,埃及的金字塔默默地承受着一切,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千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引读: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是多么形象的描述,【板书:形象描述】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惊叹金字塔的——精巧。

它确实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精巧。(齐读)

6.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是精巧的,它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5 字塔向我们介绍的?是的,作者在70多座金字塔中,选取了最典型的一座,生动而又形象地介绍了宏伟、精巧的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这值得我们借鉴!

7、拓展练习

作者为了体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种方法,为我们的习作做准备:(这些数字都可以搜集,怎样使陌生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呢?同桌讨论讨论)(①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71米,②索塔高197米,③主缆钢丝累计长度达10万公里,小结:我们以后写相关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三.体悟科学建造

刚才我们研读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那么,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勤劳的埃及人民想了许多科学的方法,【板书:科学】

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快速读一读4-5节,看看是哪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运石头;第二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垒石块】

下面啊,老师还要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这两个例子,然后自己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也可以画画图,一边讲解给自己听!

3、哪位小工程设计师,为大家讲解一下建造过程。先讲埃及人民怎么运石头的?【指名讲、图示】 怎么垒石块的?

【引导理解:有的同学可能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小工程师提问吧!“这样一层层砌上去,还是不怎么明白,比如,砌到了第二层,要砌第三层了,怎么做呢?】

看,这就是一幅科学家推测出来的金字塔建造场面。

指导朗读: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先进的装载工具的情况下,如此科学巧妙地建造了金字塔,怎不叫人佩服呢?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吧。

总结提升:

(1)能做到高大宏伟的建筑实属不易,能同时做到高大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更是难上加难。时至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达到。但是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竟然能用时至今天都不过时的科学方法,建造成金字塔。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2)现在,这些(宏伟而又精巧、又能用科学方法建造)的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拓展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通过研读金字塔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感慨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与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同时,明白了在写作中,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举例子等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形象生动。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宏伟、精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魅力,以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举例、比较、数字等),体会其妙处。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近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展示图片,温故知新:

(课件演示)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两个词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了吗?(宏伟 精巧)

三、走进课文,自主感知: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再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四、讨论交流,精读细悟:

(一)感受“宏伟”

1、同学们,从哪儿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伟呀?(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不错,远望金字塔,它气势非凡,令人难忘!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

2、对,它规模宏大!

3、让我们聚焦其中最大的一座——胡夫金字塔,作者只选它来写,让我们由一斑窥全豹,此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板书:举例说明)。胡夫金字塔宏伟吗?表现在哪儿?(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课件出示)

4、老师把句子摘下来了,我们再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146米多 40层 1千米)(在课件上将数字显示为红色的)

5、你见过摩天大厦吗?(上海等大城市有)

6、我们太谷乃小地方,难见到。不过近几年也建起了几座大厦,如东云翰林新建的住宅大楼20多层,我们感觉挺高。金字塔有多高?跟它比比看。(有它4座叠起来那么高,太高啦!)

这里用“146米多 ”、“ 40层”具体数字及与我们熟悉的事物摩天大厦来比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高(板书:数字说明 比较说明)

7、“1千米”有多长呢?去过体育场吧,那儿的环行跑道一周长400米,算算看。(绕塔一周,差不多要绕体育场2圈半)这个数字又说明了什么?(塔底座宽大)

8、下面两句又是怎样显示金字塔的宏伟的?(230万——用石之多 2.5吨——石块之重)9、230万块石头有多少呢?(有人估计,将石头铺成三分之一米宽的路,可绕地球一周)

10、“三分之一米”大约有老师讲台的1/3宽(比画一下)

11、“需要60万个车皮”又是什么概念?估计一个车皮有我们一个教室大。

12、看了这些数字,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13、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的宏伟气势和你的感叹表现出来吗?试一试(相机点评,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赛一赛)

14、你觉得还可以从哪儿看出它的宏伟?(从建造过程看出,工程浩大,动用人力、牲多畜)(读书中有关的句子)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汽车、起重机等机械,全靠人力!

(二)感受“精巧”

1、从哪儿看出它结构的精巧? 出示句子: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这句话写出了什么?(砌合得很紧密)跟这句比较一下。出示句子: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3、读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4、“几千年过去了……”具体写出了石块的平整、砌合的紧密,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仍几乎没缝隙!据资料记载,当时没有用石灰等任何粘合材料呀,你不惊叹吗?读出你的感受。出示句子: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数字变色)

5、你透过这两个数字又感到了什么?(人力多,时间久,工程浩大)一座金字塔工程就那么浩繁,何况70多座呢?埃及的法老为了给自己造一座死后的永久的住所,不惜一切代价,金字塔浸透着奴隶们的血泪和汗水。

6、有人要问,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读第四小节中的句子。(古埃及人不仅用手和肩,还用聪明的大脑想出科学的方法,尽管工程是浩大的)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又是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头垒起来的?读句子,再对着图比画一下(课件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1、金字塔是不是这样建成的呢?至今还只是一种推测,课前老师请你查资料了,关于它的建造,有哪些说法?

2、不管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它作为世界上的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四)说到埃及的金字塔,我自然想到了也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拿出老师发给你的资料读一读,你能根据资料的内容,用上今天学到的几种说明方法写一段介绍长城的文字吗?(找几个人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埃及的象征

埃及金字塔的描写 篇7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至理名言。然而,我们不少老师将对文本的解读片面地理解为阅读教参和各种教案,丝毫没有让自己潜下心来,沉入词句,涵咏文本,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叶圣陶曾告诫老师“教参是鸦片”,它会导致我们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滋生思维的惰性。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经常遇到由于解读文本不充分而出现尴尬的事情,或许我们一时间可以用“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来研究”“你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来搪塞,但这些所谓的教学机智,久而久之,或许就成为我们不去细读文本的借口。

在观摩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后,我更加坚信了一定要细读文本。这位老师在执教《埃及的金字塔》时,紧扣“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来展开教学。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读文章第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写的是金字塔的宏伟?哪些语句写的是金字塔的精巧?学生交流这一环节中,一位学生认为从“10万人”“30年”体会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学生回答后,老师立即引导,“‘10万人’‘30年’说明这工程量多大啊!现在你认为这写的是精巧还是宏伟?”可这位学生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样儿:“我还是认为写的是精巧。”老师也许没想到学生如此冥顽不灵,一时语塞。在沉寂了5秒后,才挥手让学生坐下。跳过此环节,继续教学。“10万人”“30年”其实说是精巧,也未尝不可,这么多人干了这么长时间,慢工出细活!我想:这也许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这败笔源于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过度迷信教参。

一周之后,我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时,看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黄桂林校长刊登在杂志上的《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实录,黄校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

“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黄校长是这样处理的:

在学生朗读后,想象描述: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在学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在炎炎烈日之下,许多奴隶光着膀子,奋力抬起沉重的石块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后,老师当起了记者,“真是不幸!”走近学生,现场采访:“这位小伙子,看你一脸沉重的样子,难道你不愿意来建金字塔?“”老人家,您看,您的胡子都白了,为什么到这里来啊?”“你们知道吗?你们也许会创造人间奇迹,为什么还一脸不高兴呢?”最后,师总结:金字塔值得赞叹的是人民的智慧,值得哀叹的是人民的不幸!

老师的解读突破了“唯书”“唯上”的束缚,充分凸显了解读教材的主题意识,学生解读语言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0万人”“30年”,简简单单的两个数量给两位老师带来的分别是冷场的尴尬和别样的精彩,这其实取决于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之我见 篇8

一、交流认识,尝试质疑

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埃及金字塔,高年级学生一般都有些了解,因此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留给他们一点时间,交流一下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情况。这样做,既为学习文本提供了知识基础,又营造了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带着一种表达的欲望去进一步探究。

在此基础上板书“金字塔”,让学生猜一下,埃及的金字塔是怎样的,孩子善于想象,“金字塔”一词可以引起他们丰富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金字塔的哪些情况?”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常常会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称它为金字塔?金字塔到底有多少座?在埃及什么地方?埃及怎么会有金字塔的?当然,如果学生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问的能力是在提问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对于他们大胆质疑的胆识与勇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文本时,要给予他们充足的阅读时间,要求读正确、读连贯。在交流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由于是按照学生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交流,学生读起来肯定就比较流利,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感。这样的朗读活动,不再是一般意义的朗读,而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这个环节,一定要处理好朗读时个别读和全体读的关系, 让所有的学生尽可能地在听、评中有所提高。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给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的机会,让学生扬长避短,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三、释疑体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教师让学生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在默读文本的基础上,一起释疑,着重解决几个重点问题。1.埃及怎么会有金字塔的?为什么称它是金字塔?(可以通过读课文第二节来解决这个问题)2.金字塔到底有多少座?在埃及的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节、第三节解决。第三节写了“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第一节写了“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3.埃及金字塔有多宏伟、有多精巧?它是如何建造的?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以及建造过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个途径突破重难点。

(1)读中体悟。教师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感悟,在朗读中想象,再现埃及金字塔外形的宏伟和精巧。在文本中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于表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朗读。

(2)发挥多媒体作用。金字塔对于我们来说,久远而陌生,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与金字塔面对面。①看图,品味文字。引导学生观察“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②投影出示图片,发挥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帮助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的。③出示动画,演示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与诵读结合,引导学生做一做。例如,把砖块放在铅笔上滑动;算一算,如用一列30节的火车来运石块,大约要拉多少趟?在30年中,参加修筑的民工达多少人次?让学生在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同时,感叹古埃及人民的勤劳、聪明。

四、表演、内化、熏陶

引导学生诵读最后一节,学生扮成解说员,用画面与音乐配合,深情地诵读。教师设置情境: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你是解说员或者游客,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交流,你会说些什么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熟读文本,内化文本语言,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自然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这样的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需按部就班,让学生渐入佳境。

1.目标指引。教师作出如下提示:游客第一次到埃及,有很多关于金字塔的疑问,如看金字塔要怎么走?只有埃及才有金字塔吗?为什么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读书准备。学生只要有了交际需要与交际对象,就会有浓厚的读书兴趣。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完成对文本的朗读,思考如何对“游客”的提问作出回答。这样既实现了语言积累,也实现了内化文本语言的目的。

3.情境表演。教师扮成内地游客,与“解说员”交流,与“游客”交流,“游客”与“游客”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各自角色,询问由浅入深。由于大家是在平等的对话中,对话的基础又是文本内容,所以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自然地运用文本语言的过程,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有所改造、创新。

在这样的情境交融的表演中,学生既深入理解了课文, 又经历了生活实践,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训练和发展,情感得到了熏陶,最终达到了“内化”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

《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学反思 篇9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习了几种说明方法。

1、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2、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处景物。有的同学写我们的.学校,如:我们的学校座落在乐余镇镇北路,走进校园,你首先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这幢楼高20米,长60米,每层楼有六个教室和两个办公室。虽然写得不是很好,但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应该说已经基本掌握了。

埃及金字塔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二、学习课文

1、媒体出示金字塔:(1)看图,品味文字。

(2)师:课文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叫“傲对碧空”,是什么意思?(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埃及金字塔为什么能骄傲地面对碧蓝的天空。

(4)不错,所有这些都是金字塔骄傲的资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5)指导朗读第一节,你能读出金字塔这种气势吗?

2、看图再读全文,说说金字塔给你什么感觉?(宏伟而精巧)

3、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表现宏伟的语句,用曲线划出表现精巧的句子

4、交流

(1)投影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A、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B、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

C、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2)还有句子也用了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它的好处(3)媒体出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4)指导朗读两句话

(5)你会用这种方法写句子吗?

媒体出示: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 一头大象约六吨重

7、指导朗读第三节

8、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三、小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围绕着金字塔有许多神秘的传说,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

3、快速阅读资料

上一篇:村支部书记培训班讲话下一篇:初中生活印象作文85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