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
高效课堂,从一堂课的过程看:应该是学生参与度高和学生思考问题深刻的课堂;从一堂课的效果看:应该是学生满意度高和当堂达标率高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四个标准: 1.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3.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4.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1.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3)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即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三、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1.有效预习包括精心设计预习学案、优化预习实施过程两大步骤。
(1)精心设计预习学案 预习内容的确立,即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预习内容。预习学案的基本形式包括①自主学习目标和任务;②自主构建知识基本框架;③预习效果自我检查达标题目;④预习情况信息反馈表。
(2)优化预习实施过程
下发预习学案,学生自主预习,教师上课前通过批阅、查阅、小组反馈等形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课堂教学 基本操作程序是:明确目标----点评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拓展----当堂达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明确目标:教师展示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解释并圈点强化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激情投入课堂学习。
点评预习:教师点评预习情况,通过查阅、批阅、小组反馈等形式了解预习情况,并对小组预习情况通过赋分等形式进行评价。
合作探究:展示合作探究问题,明确小组探究任务,对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并规定合作探究的时间。
组长具体安排探究任务,调控讨论节奏,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教师充分发挥作用,要即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开展全班交流做准备。
展示交流:展示要注重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展示结束时要问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非展示学生应学会倾听、学会整理、学会质疑和思考,随时进行提问和补充。
点评拓展:小组组长(或按任务分配)点评交流展示情况。教师根据展示交流和点评情况进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质疑,教师通过“背一背”“划一划”“议一议”等语言提示逐步达到知识巩固、能力提升和情感升华。
当堂达标:目标明确、方法灵活、注重实效。
课堂小结:回顾探究过程,反思合作效果,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线索、重点和易错点,并把它们记录整理在课堂笔记本、训练本、纠错本上。
布置作业:可以是巩固训练、书面作业或预习提示。四、三种课型的基本操作流程
1.新授课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当堂达标、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填写“信息反馈表”。(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以及整合“信息反馈表”中的信息,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3)“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4)“当堂达标、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5)“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向后延伸: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
2.复习课 目标解读、知识再现----自主学习、构建网络----展示交流、互助深化----典例精析、体悟规律----对应训练、形成能力----反馈矫正、拓展提升(1)“目标解读、知识再现”:教师根据目标的类别,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剖析,生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较系统的认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标注本课学习重点,并由此明确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及考点。基础知识需要记忆的要强化记忆,需要深化理解的,用问题或题组为载体,精讲点拨。(2)“自主学习、构建网络”:依据教材和导学案,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网络结构、逻辑关系的梳理和构建。之后在同伴间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图。教师主要观察学生的问题所在,再展示时要给与引导。(3)“展示交流、互助深化”:以一个小组成员的结构图为基础,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本小组最完整的图示结构。各小组把结构图展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其他小组的图示不断完善自己的结构,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质疑,寻求小组的帮助。之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找出在本部分学习内容上最欠缺的地方,并把内容问题化,先由本小组内合作探讨,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各小组归纳整理后,集中为几个突出的问题,小组集体探讨,形成解决方案,凡是对该问题不明确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讲解答疑。最大限度地发挥“兵教兵”的作用。(4)“典例精析、体悟规律”:教师根据新授课出现的问题,结合对学情的了解,抓住关键要害选择、设计典型的例题,与学生一起进行精要剖析,从中学习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对应训练、形成能力”:老师根据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欠缺,推测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难点、疑点等,设计出一组训练题,供课堂检测之用。检测时,创设真正的考试氛围,要求独立自主,限时完成。(6)“反馈矫正、拓展提升”:在规定的时间内,早完成检测的同学的试卷由老师面批,后完成的试卷由小组间互批,得分计入小组平时成绩。批阅后,由批阅者负责错题矫正,出错者及时订正,做成满分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错情况,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并适时进行补偿性教学,拓展提升学生的能力。
3.讲评课 评析试卷、锁住重点-----还原思维、自悟自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讲解重点、归类方法-----变式训练、巩固提升-----反思整理、内化吸收(1)“评析试卷、锁住重点”向前延伸:教师提前做好试卷分析,作好统计和记录。分析考试基本情况:一是分析整体成绩,激励优秀,鼓励进步;二是分析得失情况,突出典型,抓住重点;三是分析失分原因,把准脉搏,对症下药。(2)“还原思维、自悟自纠”向前延伸: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自查自评,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正解题的过程与结果;教师主要是进行巡视指导。(3)“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在课堂:明确小组分工,确定讨论的主题,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答案,不明确的地方充分讨论解决,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答案,并选出主讲人,在课堂上展示,其它小组可补充.可反驳,互帮互助。如果小组讨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师生共同解决。(4)“讲解重点、归类方法”在课堂:教师对小组讨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及重点问题,设置一些小台阶,步步引导、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错因,集体解决好学生的共性问题,抓住典型问题带动知识的深化、系统化,利用典型题目归纳方法和规律。(5)“变式训练、巩固提升”在课堂:变式训练题的设计要围绕易错易混点,围绕重点.难点多角度设问;变式训练题要限时限量,学生当堂独立完成。(6)“反思整理、内化吸收”向后延伸:学生建立错题本,学会揣摩领悟;教师及时追踪检查落实,保证讲评效果。
五、高效课堂的保障 1.学习小组建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关键环节之一,应切实做好小组的组建、培训、评价和奖励等工作。
(1)组建学习小组 第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部根据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成A、B、C三个层次;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合作小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和一定稳定性,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第二,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第三,以民主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组长、记录员,并进行有效分工。
(2)培训组长和小组成员
学习小组在学习中起着发动机的作用,所以要特别重视小组建设、组长培训。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坚持分层次学习理念,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享受成功学习的快乐;要培养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和检查督促作用。①培训组长 培训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组长会议,及时了解并解决组长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第三,帮助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第四,及时地肯定、表扬、激励。
②小组成员培训 第一,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 第二,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交流展示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第三,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式; 第四,利用班会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小组评价策略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小组自评,学生运用合作技能自评,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深度。小组自评初期,老师可以明确一个自评的结构,使学生的评价可以参照一定的程序、围绕一个中心或突出一个重点。小组互评,主要看一堂课中小组学生的参与度,上课听讲以及合作讨论情况等。教师评价,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展示小组,使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泵”。
(4)小组奖励策略
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2.导学案的科学编制、使用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1)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其中可设置预习导航、预习任务、问题探究、精讲点拨、达标测试、巩固训练等环节。
(2)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①导学案的编制:通过集体备课完成。主备人根据授课内容和要求完成自己的学案编写,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谈自己的学案设计,然后组长和骨干教师提出修改建议,主备人进一步完善学案;对完善后的学案统一印制,共同使用。②导学案的使用:提前1-2天下发,对学案要求批阅的部分全批全改,讲课人在学案批阅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③学案的检查、评比。每周由级部或者教导处检查,每月学校大检查,并对检查结果量化赋分公示,并把结果纳入量化考核。④学校通过学案评比、考核来推进学案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六、高效课堂的教师常用语 1.提示用语 想一想、议一议、背一背、记一记、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划一划、写一写、整理整理、讨论讨论、交流交流
2.询问用语 你听懂了吗? 你记下了吗? 还有谁能补充一下?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3.评价用语
1.微视频赋予学生更多课堂学习时间进行知识的建构
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在课前利用各种移动设备观看视频、接收知识, 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建构, 使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指导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答疑解惑等。微视频在课外教授基本概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1];在课上可以用来做团队实验练习。微视频作为对课程内容的简要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做课前准备、复习考试或进行应用技能的学习。学生可以自行掌握观看的节奏, 已理解的可快速跳过, 没看懂的可倒退或反复观看。进而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定步调学习, 以便真正做到差异化教学。
2.微视频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诸多教学实践表明, 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2], 参与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只能得到特定的、少量的反馈。而翻转课堂则更加关注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力图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与材料的互动反馈、对问题和想法的阐述、学生自学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参与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 也可以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课前观看视频本身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但翻转课堂不是单纯地看视频, 而是增加学生在家里或是在学校主动学习的经验。[3]翻转课堂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最快的反馈。教师只需要在课上讲解重难点, 优秀生可以充当小老师, 帮助其他同学解题;翻转让学生与其他优秀学生或高水平的教师进行交流, 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增加了。
3.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视频资源
翻转课堂提供的视频资源或其他材料, 为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提供了保障。例如, 个别学生可以用空闲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所需的知识来确保他们在课堂讨论中不会落后或走得太快, 避免了浪费课堂时间来学习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更高一级的内容来学习, 以便学生掌握跳跃式的前进途径。基础好的学生不一定要求必须看视频, 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网址, 让他们进行给定主题式的学习, 如网络公开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微视频的制作
1.微视频制作工具
微视频的制作必须有技术的支持, 软件工具在翻转课堂的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可供使用的软件也逐渐增多。例如, Screenr是谷歌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是基于网页的屏幕录制工具, 无需安装或下载软件, 点击网页上红色按钮就可直接录制, 录制的视频可以上传到Youtobe, 也可在移动设备上观看;Doceri是iPad上的一款专业的具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截屏记录、手绘图形和手机远程控制电脑软件功能的免费应用程序, 它可以实时编辑并远程控制用户的桌面;Screencasting能够捕获电脑屏幕, 可以记录PowerPoint演示文稿, 记录用户的笔触, 捕捉网页导航。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视频录制软件, 如BB FlashBack Pro、ScreenFlow、Jing等, 它们在Windows 7、Windows 8或Windows XP上都是可以安装和使用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自己的能力, 找到最适合的工具及应用时机。
2.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制作步骤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制作步骤主要有三个阶段:视频规划、录制视频、编辑视频。[4]
(1) 视频规划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判断是否适合翻转
对于教师来说, 或许最困难的就是制作高品质的视频。成功的微视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将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整合在一起。制作视频切勿盲目, 要仔细考虑视频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确定视频是否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内化的良好教学资源。如果视频比讲授更能满足教学需求, 那么开始规划。如果不适合, 那就不要为了视频而制作视频, 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选择要靠教师对学科知识的重难点的准确把握,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敏锐度判断学生知道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来确定视频的内容。微视频在内容选择上要更注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学生自己可以看懂、学会的, 一定不要讲。[5]视频的录制也需要结合学科特性。例如, 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和演算过程应按照数学逻辑进行, 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确定主题, 编写脚本
传统的课堂讲授包含多重目标, 但制作翻转课堂微视频的关键在于:一个视频只有一个主题。微视频的质量高低是学生是否愿意开展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 越是内容复杂的视频, 越需要仔细设计。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编写脚本, 为视频录制提供一个标准化参考。微视频的脚本一定要在搜集整理与内容相关的材料基础上, 提炼语言, 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内容讲透。在编写脚本时, 可以按照以下环节进行 (如图1) 。[6]
(2) 录制视频
教师在规划好录制视频的内容和编写脚本之后, 就可以录制视频了。教学视频有手写讲解、出镜讲解、实景授课、访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师在制作视频时, 往往需要捕捉屏幕上的内容, 如声音、图片等。教师录制视频时, 应像平时讲课一样, 可以减少自己的不适, 同时使视频看起来亲切自然。此外, 讲解速度不宜过快,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必要时, 可以重复讲解。
以软件屏幕录制专家为例, 教师选择“屏幕录制”, 进行录制 (如图2) , 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画面大小。一旦完成, 用户选择“已完成”, 即完成视频的录制 (如图3) 。
(3) 编辑视频
编辑过程非常耗时, 但它允许教师在编辑时消除错误, 而不是重新录制整个视频。后期编辑的重点在于改进和调整视频质量, 使其最终能够呈现出清晰、完整的画面。去除视频中的错误或不够完美的部分, 增加一些过渡元素, 能够增加视频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依照教学要求适当添加字幕;教学视频要给学生预留适当的时间来思考和记忆;突出强调视频中的某一个可视化区域, 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 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编辑过程中插入视频, 变化子母画面设置, 放大和缩小不同位置的屏幕并添加文字标注, 标注可以是一个文本框、形状或其他一些对象。可以通过重复、放慢等手段强调知识点, 增加活泼的元素,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 牢记知识;借用鲜明的提示性画面或者警示性的音频素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突出学习重点[7], 从而使枯燥、复杂的概念变得趣味化、清晰简明化;添加箭头、圆形等标识框选屏幕中的重点部分, 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例如, 讲授一个数学问题时, 教师可以选择放大屏幕上的计算器;当教师在强调屏幕上的图像的某一部分, 可以适当放大图片, 突显让学生理解最重要的内容。最后以MPEG-4的视频压缩格式输出, 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视频编辑完成之后, 邀请其他教师对视频内容进行审核, 并及时完善。此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视频评价标准》[8]进行自评。
●制作微视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开展自主学习。认真思索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作及使用微视频。
1.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翻转
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翻转, 也不是某门课程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合翻转。不管是对什么课程进行翻转, 微视频都必须能够创建学生为自己负责的学习环境。微视频要将知识点化为相对较小且完整的知识点。同时, 教师在录制视频时也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学工作重心的偏差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9]翻转课堂评估教学传授的内容, 因为视频对于教学技能和概念理解有着重要作用, 决定教学材料应该允许学生自己探究,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总之, 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 需要从教学目标出发, 应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
2.视频不可以代替教师
微视频的不恰当使用会产生不良效果。有人认为, 教师可以由视频代替,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视频只是翻转的一部分, 视频要求教师深度理解材料和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来解释概念。微视频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在线观看, 而是为了增加课堂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教学。因此, 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的作用不是视频所能取代的。教师需要监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摘要:随着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兴起, 微视频成为促进知识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本文分析了微视频在翻转课堂中的教育作用, 介绍了制作微视频所需要的工具, 并给出了微视频制作的步骤, 最后, 针对微视频在制作和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视频,制作
参考文献
[1]杨九民, 邵明杰, 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 (10) :36-40.
[2]Randall S.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college-level information systems spreadsheet course.Education Tech Research Dev (2013) 61:563-580.
[3]谭姣连, 徐晓东.用视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 (11) :57-62.
[4]J.Bergmann and A.Sams,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Eugene, Or.;Alexandria, V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SCD, 2012) .
[5]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 (6) :157-159.
[6]王冰洁, 陈玲, 汪晓凤.基于微视频的JiTT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 (7) :24-30.
[7]黎珊霞.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3 (6) :44-46.
[8]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制作[EB/OL]2014-05-12.http://wenku.baidu.com/view/0effd43f4431b90d6d85c711.html.
有效教学可以说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培养新的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可能截然不同,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教学缺失的现状表现在:僵化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学习效率低下,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就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探索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基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1.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倡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特点,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例如,在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具体步骤:(1)展示课件;(2)结合平时观察、收集事实依据;(3)得出结论与解释;(4)反思评价;(5)报告与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互动过程,在合作游戏中,学生学有趣味;在合作读图中,学生学有所能;在合作收集中,学生学有所获;在合作调查中,学生学中悟理;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学中有问。同时,生生之间,既要倡导学习竞赛,更要倡导合作互助,从而形成高远的志向、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学习,从中发现问题。(1)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创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发散的思维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思路。(2)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探究式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疑难点,引导学生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比重。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比重。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从而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标。
5.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效益优先。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使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况。所以,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讲授教学。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的方针,注意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设计的课件,应具有可调控性和可修改性,并能根据教学实践,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效益优先。
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解闷游戏内容和规则。
二、文化的分类:
宗教文化类、哲学文化类、政治文化类、经济文化类、传统文化类、道德文化类、科学文化类、技术文化类、法律文化类、艺术文化类;共十大类。
三、文化的属性:
文化的属性是社会属性。文化非个人性、非自然性,文化是人类群体的创作,文化归公共所有;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属性的基础上,逐渐产生、逐渐演化、逐渐丰富的事物,文化具有解闷性、游戏性、娱乐性。文化不是如何做人的标准,文化不是认识自己的标准。文化是群体玩什么游戏遵守什么游戏规则的标准。
强国:
由于人类不明白“公私分明”而一直认为私有财产的占有上不封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潜规则,因而造成人类的贪心、欲望无限膨胀,形成贪得无厌的无底黑洞,腐蚀着人类的灵魂,吞噬着人类的生命,破坏着自然的生态平衡,扰乱着社会的和谐安宁,使人类社会一直停滞在危机四伏的野蛮时代,而迟迟无法进入安定和谐的文明社会。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野蛮关键是个人自觉不自觉和明白不明白“公私分明”的私有财产占有差异控制是否在七倍以内,它和社会文化游戏的内容无关!它和社会形式无关!只有进入文明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地球每个公民的人权、人格、人品、人味、人性,才能走人道。
强国需要人类的每个成员落实两件事:首先通过体证自己“当下的知道”认识自己,了解整个存在的真相是知道自娱自乐永恒的游戏;其次,人类达成这样公私分明的共识,即个人私有财产占有差异控制在七倍以内,剩余属于公共财产。任何个人无权占有七倍以外的公有财产。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和平内涵意义
摘要: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必须理解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第一,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要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首先必须厘清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这三个不同的概念。由于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在日常用语中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往往把它们混同使用。其实,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有着明显的不同,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爱国和爱国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国即热爱祖国,是一种人们在处理 自己与所属祖国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规范要求。祖国的内容既包括 自然要素,也包括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的统一。因此,爱国是指对祖国的国土、人民和国家热爱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行为。它往往是感性的、具体的、零散的。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心理和思想行为的理性升华,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祖国关系的理性认识系统,它基于人们于长时间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两个不可等同的概念。爱国主义属于在社会生活中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体系,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作为重要政治原则的爱国主义,与其所依附的社会制度紧密相关,它强调公民具有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作为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与其归属的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紧密相关,它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作崇高美德,把卖国、祸国、乱国、叛国视为可耻行为。爱国主义精神高于作为政治原则和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与其所属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属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强调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团结意识,强调激发民族志气,用奋斗目标激励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各自社会功能的独特性。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的爱国主义,属于政治学的研究
范畴,通过这种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提高国家公民自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政治素质。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这种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引导国家公民自觉地恪守爱国主义道德要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在民族精神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它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能够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地升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毛主席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从不间断的,又是日益发展、不断深化的。在古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辛勤创造中华文明,开发和改造祖国河山;推动社会进步和政治革新等。在近代,由于中华民族承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遭遇了极大的民族灾难所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中华民族压倒一切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前无古人的。从林则徐到孙中山,无数民族英雄志士仁人,为振救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由于没有找到一条引导中国爱国运动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历次爱国运动都功败垂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科学地解决了近代中国人民爱国运动一直没有正确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前途以及战略策略等问题,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中华 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 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 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的精辟概括。“团结统一”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对于加强各民族的精诚团结,共
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品格,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处理国内外各种事务中的集中体现。“勤劳勇敢”是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赶走了外来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发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自力更生,勤俭建国,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今天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坚持弘扬“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它是一种自立自信、发奋图强、知难而进、前仆后继的精神。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又勇于创新,不自满自足而又谦虚谨慎,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进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一,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不断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进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今天,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而社会主义则是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方向保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就是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进步融人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
第二,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压力和困难,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风险和考验。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斗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三,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是经济全球化并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行为主体,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否则,经济全球化也会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因此,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我国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我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另一方面,面对国人 的政治淡漠,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信心,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既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验和其他文明成果,同时又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维护国家主权,加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第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快科技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真正把爱国主义落在实处。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人身上的蓬勃朝气和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强大动力。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青年一代肩负着崇高使命。所以,必须在青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求他们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狠下功夫,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同时,还必须在提高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既努力锻炼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甘葆露,张耕民.当代爱国主义浅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吴潜涛.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
董重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朱士强
内容摘要:物理作为一门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学段开设物理课程,既是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需求……知识不等于智慧,只有对知识达到深层次理解,将其内化为能力、思想观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观念建构”的教学追求的是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自然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守恒观和物理价值观等物理基本观念,增进学生对物理学科特征和本质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自然观 物质观 时空观 运动观 守恒观 物理价值观
物理作为一门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学段开设物理课程,既是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学物理课程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也就是说,中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是记忆更多的物理知识,还是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掌握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思想方法?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学习不是事实性知识的量的积累,而是思维能力的提升。中学物理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从记忆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思考事实、发展观念,即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
一、物理基本观念的涵义和特征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不可否认,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我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所渭观念,简单地讲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性认识”。物理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在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物理的纵观性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主动运用物理思想方法认识身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意识或思维。譬如,一个具备“物质观”的学生,当他察觉到某种物质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观察和思考这种物质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如说导电性,硬度,导热性,密度,熔点……等等。
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通过记忆大量物理知识自发形成。这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反思概括提炼而成。学生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需要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从形成基本观念所需要的素材来看,必须有合适的、能有效形成物理基本观念的核心概念以及能形成这些核心概念的典型物理模型;再者从基本观念形成的过程来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核心概念,并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迁移应用,不断提高头脑中知识的整体性和概括性水平。
物理基本观念来源于具体物理知识,又不同于具体物理知识,它是具体物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中学物理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及其所涵盖的具体知识充实、发展着物理基本观念的内涵,它们是形成物理基本观念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没有具体物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就不会有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借助于具体的物理知识由浅入深地揭示出来,是具体物理知识提炼升华的产物;同时物理基本观念对物理知识具有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它赋予具体知识一定的能动性和灵活性,若缺乏物理基本观念的引领,物理知识就难以发生有效的迁移和应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物理基本观念具有猎摄范围广、概括程度高的特征,它决定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宋心琦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学牛能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物理观念,应当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第一目标。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物理事实性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物理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要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 本”转向“观念建构”。
二、物理基本观念的内容体系
物理基本观念是学习者在反思体验和实践应用中,将蕴含于具体知识中的物理思想、观点、方法等抽象概括出来的观念性认识,是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过程、方法和结果在学习者头脑中整体的、概括的反映。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特点是研究各种现象中的物理规律,包括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而科学地研究物质、应用规律,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则是物理科学的终极目的。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视角,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物理科学形成了认识自然世界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及其价值取向,概括起来,就是基本的自然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守恒观和物理价值观。这些基本观念不仅指导人们认识大自然、改造大自然,也促进着物理科学的发展。
物理基本观念不仅是实践发展的产物,更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在学校教学中,这些物理基本观念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反思概括,主要形成知识类的基本观念,如自然观、物质观、时空观;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对物理探究过程、学习方法的反思,主要形成方法类的基本观念,如运动观、守恒观;再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对物理科学在社会生活中价值的认识和反思,主要形成物理情意类的基本观念——物理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基本观念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物理基本观念这一有机整体。从内容来看,每一种物理基本观念都是对其所涵盖的事实、概念和原理等物理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更上位的认识,都有其具体的含义。这些含义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构成知识形态的物理观念,我们将其称为“基本理解”,它把原本处于意识形态的物理观念从字面意义上揭示出来,是物理基本观念的具体表达。我们将各物理基本观念的具体内容(亦即基本理解)表达如下。
1.自然观
自然观指的是人类对大自然最基本的看法,这是最基本的科学世界观。一个人崇尚的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直接由他的自然观决定。当然,自然观并非只属于物理科学的范畴,自然观包括各个自然科学中的看法。我们这里讨论物理范畴中的自然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宇宙是由物质和时空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也正是爱因斯坦的自然哲学观。再通俗一步来解说,其实就是唯物主义观。例如,一个学生在中学毕业以后,还认为世界上存在鬼神,那么可以说我们物理学对培养该学生的自然观的结果就是失败的。
2.物质观
化学里说的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物理学中对于这一基本观念,不仅要告诉学生物质的宏观观念和微观观念,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并非所有物质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场”,“引力场”等物质,他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然而却是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且这类物质并非实物,但是依然具有和普通物体一样的共通属性,例如“电场”依然有密度,质量等。在这种观念的培养当中,物理量的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每学习一个新物理量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物理量的定义和单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个物理量的含义。例如: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经过的位移”,单位是“米每秒”,倘若学生理解了速度是描述物理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则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它的定义,而且在单位的选择上也远多于“米每秒”这一个国际单位。
3.时空观
物质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范畴的,离开这个范畴来研究则无意义。中学物理不要求学生具有三维以上的时空的观念,但是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则要求被理解。说起来并不难,但是具体到物理学科中的学习时,常发现学生在单位上出现错误,例如将体积的单位写成“平方米”,时间的单位写成“/s”等。对于这些错误,表面上是数学基础没过关,深层剖析,其实是物理观念没有深入自身的世界观中,缺乏对时间和空间的物理层面上的思考。
4.运动观
“世界上一切的物质都处于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之中,没有绝对的静止”,这就是物理学的运动观。理解相对运动才能理解相对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才能真正学懂运动学和动力学。除了宏观上运动的相对性这一观念外,中学物理更应让学生懂得分子的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应当被正确理解和解释。“运动”是一种现象,然而要形成一种观念,不仅要对宏观和微观上的物理现象加以细心分析,而且还要时刻运用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方法论,最终形成“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的孤立存在的”或者“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样的辩证哲学观点。
5.守恒观
物理学各个领域里有那么多定律和法则,但它们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层次的。例如,力学中的胡克定律,热学中的物态方程,电学中的欧姆定律,是经验性的,仅在一定的参量范围内适用。这些是较低层次的规律。统帅整个经典力学的是牛顿定律,统帅整个电磁学的是麦克斯韦方程,他们都是物理学中整整一个领域中的基本规律,层次要高得多。超过了弹性限度胡克定律不成立,牛顿定律仍有效;对于晶体管,欧姆定律不适用,麦克斯韦方程组仍成立。是否还有凌驾于这些基本规律之上的更高层次的法则?是的,守恒定律就是这样的法则,由时空对称性导出的能量、动量、角动量等守恒定律,是跨越物理学各个领域的普遍法则。按照中学物理的教学大纲,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能量守恒的观念,从而让学生真正懂得珍惜能源,生成节约意识,增强循环利用意识等情感价值观。
6.物理价值观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是推动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物理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物理科学能够增进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丰富人类的文化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倡导利用物理知识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是物理科学的价值追求。
上述基本观念是物理学科观念体系中最基础的,深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以及形成更高层次物理学科观念(如量子观,统计观,对称观……等等)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学习者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此形成的物理学科观念也是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物理基本观念从学科的角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世界存在、发展、变化的哲学判断,丰富并加深了中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物理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的价值
简单地将物理基本观念的具体内容记住并不能有效地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只有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应用价值,感悟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观念。所谓“观念建构”教学是指在物理观念的引领下,使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概括和提升,促进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以下功能和价值。
1.“观念建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物理知识以具体事实、概念和原理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它可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方式获得。物理基本观念是物理知识背后的思想和观点,是对物理知识深层次的挖掘,具有体验性和内隐性,不可能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来获得。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教学所带来的最大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从根本上对“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下的“接受式”学习的超越。只有亲自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对具体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和具体应用,才能获得逐渐清晰的认识。
因此,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需要学习者展开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和付出持续的心志努力,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被动地记忆知识、贮存知识向主动地理解知识、建构观念转变,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以背诵记忆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观念建构”教学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相对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念建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增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是因为,物理基本观念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而存在的物理科学关于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它的形成是以对具体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在构建物理基本观念的过程中,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需要对学科领域中那些最具物理学科特征的事实、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达到高层次的抽象概括水平,以实现从具体事实中获得可迁移的概括性认识的目的。
在学习某一知识内容时,学生的思维不是停留在对具体知识的记忆和字面理解的水平上,而是要深入领会知识的内涵,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规律,真正形成自己的见解。例如,上述讨论过的“时空观”的学习,如果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定义和公式或实验的操作技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多少价值呢?有多少学生将来能在物理实验室中去工作呢?如果在学习具体的实验操作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测量”背后的原理,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实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测量”的本质,那么必将增进学生对时间,空间的理解。
所以,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促进学习者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形成自己见解的过程,只有用基本观念来引领知识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知识本位”教学所带来的知识学习的短期效应,增进学生对知识深入、持久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3.“观念建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物理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知识技能的学习,但如果记忆物理知识结论、熟练解题思路成为学生物理学习的全部内容,那么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情还会存在吗?物理基本观念的形成既是认知性的,更是体验性的。如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应用价值,感悟到物理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相信物理科学的种子一定会融入学生的生命之中。因此,“观念建构”的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是回归物理科学本质的教学。
知识不等于智慧,只有对知识达到深层次理解,将其内化为能力、思想观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观念建构”的教学追求的是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自然观、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守恒观和物理价值观等物理基本观念,增进学生对物理学科特征和本质规律的认识。相信多年后,学生可能会遗忘许多具体的物理知识,但这些基本观念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并成为其认识物质、做出科学判断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这样学生从学校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就“活”了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宣小红《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1年第9期 【2】张弼《大学物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内部交流)2005年2月 【3】王泽良《欣赏物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作者单位:韶关市曲江区乌石中学联系电话:通信地址:韶关市曲江区乌石中学邮政编码:电子邮箱:
物理基本观念 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王珏
***
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且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了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006年7月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 (简称国家三部委) 开始实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28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并对推选出的创新型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 如推进基地建设、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接着上海、深圳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选创新型试点企业加以扶持。而企业也依托政府的支持, 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由于政府和企业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分别扮演了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角色, 两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为了了解这些扶持政策所产生的成效, 就需要对受托人履行的受托责任情况进行评审, 总结试点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进而明确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引导广大企业走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国家三部委实施试点工作的两年后, 2008年6月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决定在企业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由地方或部门和联合工作组进行评审。
20世纪90年代前后, 国外已将审计概念引入到企业创新活动的评估中, 并利用审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过程进行审查和评价。而目前我国尚没有公认或权威性的创新审计准则, 因此如何对创新型企业进行审计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论题。文章首先分析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然后通过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阐述创新审计的内涵, 最后探讨如何合理确定创新审计的内容。
1 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 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根据他的定义, 创新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种新产品或新功能;新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或商业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新材料或新的材料源;新的组织方式。因此, 创新不但包括技术创新而且包括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2006年4月科技部等三部委在《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选择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试点;同时规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创新的发展战略和文化五个基本条件。此后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展开创新型企业的试点工作, 上海市科委、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在《上海市创新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创新型试点企业应具备六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 研发基础条件较强。 (3) 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 (4) 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 (5) 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 (6) 企业有优秀的技术领军人物与良好的经营管理团队。
可见政府确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主要是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从创新型企业应具备的五个基本条件看, 创新型企业的外在表现特征是有自主产权的技术、自主品牌、较强的研发资源配置 (人员、资金) 、较高的管理水平、创新的管理战略、创新的文化制度, 由此产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经营业绩, 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创新型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制度, 确定合适的模仿和赶超策略, 最终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表明了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审计内容与财务审计是有差异的, 这些特征也为我们进一步合理确定创新绩效审计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2 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
从广义上讲, 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客观地获得和评估关于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的证据, 以查明这些认定与确立的标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并把其结果传达给有利益关系的用户。
Vittorio Chiesa (1996) [1]等人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一般阐述, 他认为, “创新审计是指以创新的度量为基础, 找出创新目前的状况和期望状况间的差距, 确定问题的所在和需改进的环节, 进而提供用以提高创新水平的信息, 促进计划实施的改善”。“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 从而为提高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Chiesa的观点表明创新审计的目标是提供企业创新活动的信息, 审计对象是企业的创新活动, 审计的作用是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绩效, 而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内部审计人员或是外部审计人员, 他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创新审计的内涵。而目前我国政府主要是基于政策导向的需要, 从外部使用者的角度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评审, 以获取企业创新活动的客观信息, 因此审计主体必须有外部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为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另一方面在审查的过程中为企业找到问题所在和提出改善建议, 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绩效。
可以看出Chiesa对创新审计的认识源于管理审计的思想。由于创新型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而管理创新是渗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企业的文化制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 因此在创新审计中可以运用管理审计的思想和方法。以下我们将在分析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同点与异同点的基础上阐述创新审计的内涵。
由于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都是委托人需要了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产生的鉴证服务, 但是委托人需了解的对象和内容却不尽相同, 因此两种审计既有相同点, 也有相异之处。
2.1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同点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具有相同的方面: (1) 两种审计的一般目标都在于对企业管理当局认定的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重认定, 并发表审计意见, 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2) 两种审计的主体都可以是注册会计师, 独立于受托人。 (3) 两种审计都需要客观地获得证据并进行评估。 (4) 两种审计都是通过鉴定认定和既定标准的一致程度, 其作用提高了审计对象的认定或陈述的可靠性, 为帮助委托人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还可以为受托人提供改善经营管理等建议。
2.2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异点
创新审计和财务审计的相异点主要表现在审计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各不相同。财务审计鉴证的是受托财务责任, 对受托人财务状况的可信性进行重认定, 具体目标是判断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会计准则公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而对受托人的业绩是否满意并不关心。创新审计鉴证的是受托的管理责任, 它是对受托人认定的基于技术创新业绩在可信的基础上进行重认定, 判断受托人报告的技术创新业绩和创新管理过程是否令人满意, 为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两种审计的鉴证目标和内容不同, 也引起了两者在其他方面的差异: (1) 具体审计对象不同。传统的审计对象是以财务收支活动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和以会计资料为重点的经济资料;技术创新审计的对象是以创新活动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2) 作用不同。由于财务审计是对过去的交易事项的鉴定, 仅起到回馈的反映作用;而创新审计在评价创新业绩和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可以起着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从而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和创新效益。 (3) 审计的标准不同。财务审计发表审计意见是以权威部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为依据;而公认的创新业绩的评价标准和创新审计准则尚未形成, 审计师需要采纳委托部门所定义的广义目标, 然后对这些目标作精确描述, 因此制定详细的具体目标和恰当的业绩评估标准通常也是审计师工作的一部分。 (4) 审计证据和主要审计方法不同。在财务审计中通过监盘和函证等审计方法, 重点收集实物证据和外部证据, 由此提高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而创新审计主要审查企业的内部证据, 审计师必须获得企业管理层的帮助, 与企业方面的技术开发、生产、营销、人事部门的责任人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 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证据。 (5) 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同。财务审计是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是否公允表达发表意见;创新审计报告通常应描述约定任务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提出具体的调查结果, 指出改进的领域和建议, 同时应阐明审计师的结论或建议所依据的标准。
因此我们认为, 创新审计是独立的审计人员根据委托人的目标制订详细的、合理的评估标准, 主要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审计方法, 评价实际的创新业绩和管理水平与确定的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 将评价的结果报告给委托人, 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或者说, 创新审计就是基于技术创新的外向型管理审计 (服务于委托人的管理审计) 。
由于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在审计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创新审计绩效指标不能仅仅依赖财务报表中的盈利数据。一方面这些财务数据的产生会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审计的目标和内容不相同, 导致报表中的数据不能合理有效地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3 创新审计内容的确定
在创新型试点企业工作推行两年后, 国家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科办政[2008]40号) , 确定了四个定量指标和一个定性考察指标来评价创新型企业。四个定量指标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新产品 (工艺、服务) 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个定性考察指标就是创新组织与管理, 它主要考察企业研发支撑体系建设、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新管理与制度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以及获得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深圳市科委在《深圳市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评估体系》中确定了从创新投入、创新效益、创新产业化、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评估创新型企业。
从上述政府确定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看, 政府更加注重的是业绩审计 (结果审计) 。由于对定量指标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因此具有可操作性;而对组织管理创新的审计内容没有作出详细说明, 如果没有以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为主线进行评审, 就难以系统地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环节。
国外对创新审计的研究已积累了一些经验, Cooper (1980, 1996) 和Rothwell (1992) 在对技术创新企业的特征、创新成功与否的关联因素的研究中发现, 市场、技术、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等因素与创新型企业的绩效相关,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审计模型和审计内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根据组织内各国创新调查结果, 在“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手册” (1993年) [2]中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分解并为创新效果提供度量标准, 其中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指标。
Chiesa等 (1996) [1]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审计模型, 该模型包括技术创新的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过程审计关注的是管理过程和组织机制, 这种模型的根本理念就是创新的成功与否和管理过程非常相关。他将创新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 其中:核心过程包括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的获取;实现这些核心过程的三个辅助过程包括资源的供给、高层的领导、系统与工具的利用, 最终取得创新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绩效审计关注的是每个核心过程、辅助过程和整个技术创新过程所产生的绩效, 是对技术创新进行定量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度量表 (scorecards) 方法整体评估技术创新绩效。而通过对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的深入测试 (in-depth examination) , 可以找到薄弱环节和问题症结。Chiesa等通过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该审计模型的有效性, 该模型后来被英国工业部与商业部用来对下属企业进行审计。
陈劲和史密斯 (1997) [3]将Chiesa的过程审计模型和“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模型结合起来, 构建一种全面审计企业创新业绩的模型, 对中国和加拿大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与Chiesa等构建的审计模型思路相似, Richard C.M等 (2004) [4]提出的创新审计模型包括能力审计和绩效审计, 着重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审, 并利用该模型对北京的213家企业进行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 国外创新审计模型是在对企业的调查基础上确定的, 一般可分为基于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的审计模型、基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审计模型;而国内学者在构建审计模型时一般借鉴Chiesa 所确定的审计模型, 创新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了绩效审计, 还包括具体过程或能力的审计。创新绩效审计只能快速地评价创新结果, 但不能解释实际与期望绩效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而过程审计却可以取得详细和深入的信息, 了解创新企业的成功或失败是如何发生的, 由此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目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技术创新已变得越来越复杂, 它需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实现, 可见技术创新就是系统的创新。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构建了反映企业创新过程的循环图 (图1) 。企业首先确定创新战略计划, 企业战略会受到经营环境如资本提供者、资源提供者、战略合作伙伴、顾客、竞争者、政府等因素的影响;然后企业根据创新战略计划实施组织设计与相关的管理控制, 并且在组织中植入文化, 引导创新活动过程, 计量并报告创新结果;再将实际结果与战略规划中的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找到问题所在, 然后整合对环境变化的了解, 引发新技术的创新与实施。
我们根据所构建的企业创新过程循环图, 结合政府规定的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评价指标, 认为创新审计的内容包括绩效审计和过程审计。其中绩效审计内容包括国家三部委在国科办政[2008]40号文件中制定的四个定量指标, 从这些定量指标来看, 它们主要是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进行评估。过程审计的内容框架我们认为应包括战略管理过程、管理控制过程、资源管理过程、核心创新过程、生产和销售管理过程的审计。具体来说, 战略管理过程的审计即对战略规划和实施进行审计;管理控制过程的审计即是对组织结构和文化理念的审计, 由于管理控制是内嵌在创新过程、资源管理和生产与销售管理过程之中, 因此对管理控制的审计应结合这些经营流程审计;资源管理过程的审计即是对企业使用的人力、资金、信息资源管理的审计;核心创新过程的审计即是对创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获取的审计;生产与销售管理过程的审计即是对创新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审计, 包括品牌塑造的审计。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政府实施的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目的以及试点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我们认为创新审计与财务审计在审计目标、标准、内容、方法以及报告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不能仅仅依赖财务报告的数据来评价创新绩效。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复杂性和创新性, 我们认为审计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绩效审计和过程审计, 绩效审计能快速评价创新结果, 而以创新过程为主线进行评审可以了解实际与期望绩效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因此创新审计不但为政府提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客观信息, 以便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 而且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评审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提出的改进措施, 用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
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创新审计的具体评价指标, 即确定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具体评价指标, 还需要深入调查我国创新企业的特征和促进创新成功或失败的相关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V CHIESA, P COUGHLAN, C A VOSS.Development of a techn-olgy Innovation audi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6 (13) :105-136.
[2]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技术创新统计手册:奥斯陆手册——OECD推荐的技术创新数据搜集和解释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3]陈劲, 耿雪松, 理查德史密斯.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与中加比较[J].科研管理, 1997 (11) :21-2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法治思维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概而言之,是指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路径与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五层涵义:
一、法治思维是遵从宪法法律至上、倡导良法为治的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宪法法律至上的思维,根据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的社会调整系统中,以宪法法律为核心的法律系统是最重要的、最权威的系统,其在各种社会调整手段中不仅具有至上性,而且具有排他性,即:其他任何社会调整手段都不得与之相对抗,同时所有社会关系者都必须遵守。在任何社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起调整作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思想、理论、道德、礼仪、习惯、法律等等,但判断是否属于法治思维其最显著的判断标准就在于当其他事情与宪法律发生冲突之时,是否优先服从于宪法与法律。这是法治思维最基本的表征,但服从宪法和法律的前提是这些宪法和法律必须是制定得良好的,即良法为治。法治思维强调良法善治,其涵盖了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宪法法律至上;第二,良法为治。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点,才能称得上是法治思维。只具备这两点,要么是形式法治的思维,要么是实质正义的思维。
二、法治思维是依循职权法定、主张正当行权的思维
职权法定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职权来源法定与职权范围法定。所谓职权来源法定是指只有立法设定和赋予的职权才是合法的职权,立法以外其他途径不能产生职权。换言之,职权来源具有唯一性――立法,其他途径获得的权力都是违法的。所谓职权范围法定是指职权的适用对象和事项范围也是立法确定的,相关主体只能在立法确定的对象和事项范围内拥有和行使职权,不能超出法定的对象和事项范围行使职权。否则,同样构成超越法定职权范围。正当行权同样也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行权目的正当及行权方式正当。所谓行权目的正当是指公权力机关行使权力时必须基于实现公共利益的客观需要而不得考虑其他不相关因素。所谓行权方式正当则是指公权力机关行使权力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合乎理性,在所有拟采取方式中选取最有利于达到立法所授权之目的的方式。此外,公权力机关不仅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而且也存在消极不作为的可能。故此,公权力机关不仅要正当行权,还要积极行权。积极行权是对公民权利的捍卫和保障,其内在的要求公权力机关要积极地行使权力为人民谋福利,而不可故意消极怠惰,迟延拖沓。
三、法治思维是要求公平对待、允许合理等差的思维
法治是讲平等的,没有平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没有法治。法治是恰当的逻辑类型化基础上的平等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层次比较低的平等,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考虑执法、司法的平等,而立法的平等尚未列入考虑范畴。而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具有实质意义的、本源意义的法律内的平等,即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起点平等等内容,这些在十八大报告中均有所体现。十八大报告在平等问题上与过去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不仅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讲法律内的平等,这才是真正的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当然平等并不是不考虑合理的等差,在社会当中我们常常遇到形色色的差别待遇情形。当一个制度规定差别待遇的时候,其首要前提是必须保证基本权利的平等。法治思维不仅倡导平等,同时也允许合理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必须要有正当性、合理性。
四、法治思维是坚持程序正当、注重实体正义的思维
法治社会的最大价值在于最大程度地实现正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不论是执法还是司法活动中都要讲求公平正义,处理的结果要经得起公平正义规则的拷问。而正义理念天然地包括正义与实体正义两个视角,基于所关注问题的差异,两者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实体正义注重的是结果的正当性,它决定了“客观真实”乃现代法治社会的不懈追求;程序正义注重的是过程的正当性,它要求在探寻事实真相时必须遵循正当的步骤、采取合法的方式,其意则在于将整个社会纳人可控的、可预期的场域,将“恣意因素”之于立法、执法以及司法行为的干扰降到最低限度。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资源分配领域,有关于分配的公平正义规则;在权利救济领域,有关于矫正的公平正义规则。由此不难发现,从资源的分配到权利的救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有它特有的公平正义规则。我们讲法治思维就是要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要建立清晰的、可辨认的公平正义规则,这是实体正义的内在要求。但实体正义仅仅是一个方面,现代文明社会,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即同时要注重程序正义。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程序是正当的、透明的、可验证的,而且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质正义。在某些情况下,很难有绝对的公平正义,于是乎借助程序的管道来谋求实体正义便成为当今法治思维的基本表征。
五、法治思维是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监督的思維
严格公正执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公权力机关工作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法治思维的精髓之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同时公正执法也是提高公权力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公权力机关只有做到自身正、自身净才能在社会事务处理当中树立权威。外部监督机制建设主要从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展人民监督的渠道,强化并规范新闻媒体的监督等方面人手。通过多种渠道形成合力, 从而真正实现对公权力机关外部监督机制的创新。就公权力机关的视角来讲,存在执法不公的情形主要存在两种缘由:其一是公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或执法经验不足从而导致执法不公的现象出现;其二是具备足够的执法能力,但由于利益关系的驱使而有意实施不公正的执法行为。相应地,针对执法不公产生的第一种原因,要加大对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而针对第二种情形,就必须加强对执法工作人员的品行考核,提高其枉法徇私的成本,以此有效激励其廉洁执法。只有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法治思维的指引功能,从而推进公权力机关严格执法,自觉接受监督。法治思维要求司法人员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包括相对人的监督、当事人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严格公正执法与自觉接受监督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要使这种执法活动具有持续的公正性、正当性、严肃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来予以保证。
作者简介:李斌(1979.10- ),女,辽宁昌图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初级指挥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讲师,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推荐阅读:
翻转课堂的优点06-03
翻转课堂的尝试与反思10-27
化学翻转课堂06-03
翻转课堂模式07-21
02翻转课堂学习06-04
翻转课堂学习总结07-22
“翻转课堂”听课心得09-26
翻转课堂小学英语10-07
翻转课堂测验四答案10-24
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