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工作典型材料(共8篇)

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篇1

以教师为本,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才能引起教师积极的情感反应,使学校管理事半功倍。

在待遇上,使教师有满意感。就教师主体而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当然应当讲奉献。但是,教师也是人,作为人的教师,首先是自然人,是社会人,教师工作的第一需要是谋生。只有在物质上满足了教师谋生的需要,才能要求教师向更高的层次做出努力。自龙源学校建校伊始,我就把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放在了首位,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06年秋天,我帮助教师联系贷款50万元,使55户刚刚进城的教师住上了新房;今年又帮助教师贷款980万,新开发了两栋12006平米的住宅楼,解决了新来龙源的教师住房问题。并在居住区免费为教师提供开水,及时给他们灌煤气。每学期坚持给老师统一制作一套服装。在校内,配置了师生服务专用车,校长办公用车为教师服务60多人次;去年冬天,刘金龙老师的父亲生病住院,师生服务车或校长办公用车,始终随叫随到。虽然老人住院一个多月,但刘金龙却没有耽误一节课。

在制度上,我们相继出台了《关于教职工津贴发放的实施办法》、《级部管理的若干规定》、《龙源学校毕业班教师的奖励办法》等等,依据教师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

在情感上,让教师有归宿感。如果说制度是硬管理,那么,情感便是软管理,是润滑剂。对于教师的管理,光靠制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情感决定着教师对学校和工作的态度,决定着教师智能发展的方向。就是说,我们要求老师们讲奉献,要求老师们以校为家,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我就必须先把学校营造得象个家、是个家。因此,从踏进龙源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一个目标:把龙源建成一个家,老师的家、学生的家。

运用情感内化的机制推动学校管理,我首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实施勤政考核、校务公开,使全体教职工有正义感。我们学校规定,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事情,校长必须首先做到。两年多来,我总是五点半起床,步行到校,很少坐车,然后和老师们一块值班,和师生一起在餐厅就餐,晚上十点半以后才离开学校,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住在学校。其次,校长要作风正派,处理问题要公正,让教职工有亲近感和信服感。教师津贴发放的数量、晋级评优,包括今年三名教师家属的调入,全部是通过打分打出来的,教师评议评出来的。第三,无论何时何地,校长都不能高高在上,而要尊重教师人格,关心教师生活,与教师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节假日期间,我们放弃休息时间,走访还在乡镇工作的教师家属,征求他们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元旦前夕,总是给他们寄上一份贺卡,表达我们的问候和祝福;每逢教师生日的时候,我们总是及时给他们送去生日蛋糕和校长代表校工会亲笔写的生日寄语。“生日寄语”是我与老师们沟通的一条重要渠道,是我与老师们关系民主和谐的又一体现。每年教师节期间,为全校教职工免费体检。2006年春节前夕,我们行程一千多公里,走访了48位优秀教师的母亲。鞠习明老师八十多岁高龄的爷爷奶奶,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告诫自己的孙子说:“孩子,跟着孙校长,可一定要好好干呀!”

在事业上,让教师有成就感。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构成了文化的外延。因此我认为,就管理而言,必须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让全体教师在文化层面上达到一种高度,达到一种境界,并以此形成教师自身信念和追求的精神财富。教师的成就感,是教师工作的潜在和持久的动力。肯定教师的工作,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是管理好学校的有效措施。

给教师自主选择的余地。自2006年上学期开始,我们就坚持实行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竞争上岗的制度,使广大教师有了自主选择岗位的机会,使他们的特长有了展示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在龙源,我在教师中倡导“终身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学校成立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培训班、实用英语培训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班,外派教师一百多人次,到北京、江苏、济南、烟台等地进行学习,推荐十八人参加了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使广大教师的业务和理论知识不断更新、不断提高。设立了“龙源论坛”,先后聘请梅汝莉、张瑞玲、范志兴等三十余名专家教授到校讲学,并聘请魏书生等二十余人为学校的办学顾问,为教师的研究、发展和成才提供指导,搭起了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充分肯定。爱因斯坦说过:“我可以凭着一句表扬生活一个月。”“拿起表扬的武器”,不仅仅是对学生讲的,对于老师,我们同样如此。2006年,我们评出了15位校级学科带头人、12位校级导师班主任;2006年,我们又在《诸城日报》介绍了32位龙源学校教坛之星,在诸城电视台“龙城方圆”推出了15位龙源优秀教师,既为全体教师树立了身边的榜样,又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本,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课堂教学中,我们学习洋思经验,进行了以“自学——引导——训练”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改革,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常规管理中,我们文秘家园wmjy.net仍然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管理,每学期开展一次“千家评校”、“学生评价教师”的活动;我们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和学生家长对于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信箱设立以来,共收到学生和家长来信近一千封,采纳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建议四十余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问题,都经过学校办公会议研究以后,给予了公开答复。日常生活中,我们建立健全了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学生,并规定每周二最后一节课为固定的师生谈心时间;要求教师不吃请、不受礼,廉洁从教、文明从教;校长办公用车,接送学生到医院看病就诊100多人次,全校教职工帮助学生问医求药800多人次,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龙源妈妈”。在评价方面,我们坚持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今年夏天,我们制作了248个灯箱,悬挂在校园甬道两侧,宣传每年评出的“学习标兵”、“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体育小明星”、“丹青小能手”和“龙源名生”等,为全体同学树立了身边的榜样,并调动了全体同学全面发展、努力进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8月28日,《中国教育报》记者到学校采访,我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将制成图片新闻在《中国教育报》上进行介绍。

2006年7月,在全国少儿书画摄影竞赛中,郝常秀获金奖,徐明、刘春等十一名同学获银奖。2006年7月,在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美术作品评选中,汤志涛同学获金奖,管晓雪同学获银奖。2006年,我校毕业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竞赛中,初超等27人获一、二、三等奖,在省级学科竞赛中,王峥等28人获奖。今年中考,被重点中学录取的统招生达215人,升学率达46.7%,初三学生参加重点中学实验班考试共有23人被一中、繁华两校录取。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普通的校长,我所做的,也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加强学习,取长补短,从小事做起,真情付出,并以此换取每一位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和信任,让龙源事业永远充满蓬勃的生机!

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篇2

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典型能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品质、行为等产生示范和导向作用。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 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面对人生未来的道路选择, 思想意识上盲目性很强。运用典型教育, 使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可亲可爱和可信, 进而从中获取道德力量, 以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导向功能。

选树一个典型就等于树立了一面旗帜, 有了典型就有了目标。通过选树学校中的先进人物或事迹, 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进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 熏陶功能。

先进典型示范的思想会融入校园文化中, 先进人物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进而在校园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先进典型内在精神的熏陶,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知、情、意的统一。

(三) 激励功能。

先进典型示范具有先进性、说服力和感召力。典型就是校园中的一面旗帜, 引导着学生的思想, 激励着学生的进取, 激发和诱导学生产生主观的学习动机, 进而产生靠近典型、学习典型, 超越典型的自觉行为。

(四) 暗示功能。

通过典型宣传教育, 引导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对先进典型的认可、学习和模仿来见贤思齐, 自觉调整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 形成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

二、典型示范教育的特征分析

(一) 时代性。

典型示范教育要体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要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典型人物或事迹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具有说服力的教材。选树典型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 体现时代精神, 要运用身边实实在在的具体事例开展典型示范教育。

(二) 群众性。

先进典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来源于典型本身的高尚品德及先进思想。因此, 典型的选树必须要符合广大师生的精神需求, 应该是师生认可的, 能从群众中来, 又能到群众中去的。

(三) 典型性。

先进典型必须在某一方面成绩显著, 才能令大家敬仰, 从而追逐, 进而效仿学习。向典型效仿学习有利于促进思想教育的内化。

(四) 传承性。

先进典型肯定是对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先进典型虽然具有时代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要求, 但是归根结底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广大, 因此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三、典型示范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 以“团风”精神为载体, 广泛开展典型示范教育。

长春大学是“团风”的故乡, 多年来, 学校培养和形成了以“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内涵的“团风”精神。学校牢牢抓住这一独特的典型教育资源, 不断赋予“团风”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使之发扬光大, 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为促进学校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1.全校教师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在教职工中开展了学习“团风”精神活动, 成立了“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并有效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三育人”工作格局, 有力地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健康发展。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学分制改革, 参加“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奖”、“我的大学良师”、“优秀教学院部”评选及“多媒体课件评估及观摩”等活动。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做到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2.莘莘学子勤奋学习, 立志成才。学校始终坚持将入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教育和双边教育有机结合, 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单项奖励以及优秀学生干部、“十佳”优秀大学生、“十佳”自强自立大学生等评选,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 通过给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 与后进生家长电话访谈、家访等, 提高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团风”精神像熊熊烈火一样燃烧在每一位大学生心中, 激励着每一位大学生积极进取, 刻苦钻研, 在“团风”精神感召下, 一批批莘莘学子茁壮成长。

(二) 以“团风”精神为载体, 探索典型示范教育新思路。

1.典型的选树要原则明确。第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大学生典型选树时要辩证地看待, 实事求是地分析, 不能为了完美而掩饰其缺点, 只有客观地、事实求是地评价典型, 大家才会认可典型、接收典型, 才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第二要坚持时代性原则。时代性要求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等因素, 适时地选树相应的典型, 使典型能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类型的典型, 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开展典型的选树工作, 只有如此典型才能具有生命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第三要坚持群众性原则。高校中选树的典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优越于普通同学和一般集体, 但是他们来源于普通同学和一般集体, 同他们具有众多相同的因素, 正是这些共性使典型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进而向其学习效仿, 从而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2.典型的选树要机制健全。第一要选准典型。选准典型是典型示范教育的基础, 如果没有选准典型, 得不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就不能起到示范教育的作用。因此选树典型必须要高度重视, 健全选树机制, 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要求, 选准典型, 选好典型。第二要培养典型。典型不是自然成长的, 要组织精心培养和教育, 典型要在实践中不断教育培养才能更加成熟。要给典型创造学习机会, 搭建学习平台, 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要结合时代发展和高校发展的要求, 制定完善地培养计划, 因材施教, 使榜样更加先进, 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第三要保护典型。部分高校把典型教育作为短期行为, 众多典型在树立之初备受关怀重视, 但是时间一长, 便被慢慢淡忘, 进而导致典型逐步落伍, 丧失了示范引导作用。因此, 要对典型进行经常性地教育, 建立教育长效机制, 营造良好的典型成长氛围。

3.典型的选树要贴近现实。第一要贴近实际。典型选树只有贴近实际, 从小处着手, 才能准确地、有效地提炼出典型人物的优秀精神品质, 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第二要贴近生活。典型选树只有贴近生活, 寓情于理, 寓理于事, 才能更具说服力、感染力。第三要贴近学生。典型选树只有贴近学生, 才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的特征, 才能把握学生的需求, 选树的典型才能被大家所接受认可。

4.典型的选树要创新理念。第一, 理念创新。传统的典型教育理念强调受教育者的感受, 忽视个体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教育效果难以达到要求。新时期要创新典型示范教育理念, 树立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需求的理念, 建立尊重个体内在发展要求的选树理念。第二, 内容创新。典型示范教育要以服务学生为出发, 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 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第三, 方法创新。典型示范教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创新点和切入点, 遵循情感教育的规律, 重视受教育者的感受。学生只有亲身实践、体验, 处于特定的道德角色和道德情境之中, 才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状态和能力。

摘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典型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结合长春大学实际, 以“团风”精神为依托, 深入探索研究了典型示范教育的作用, 以求更好地开展典型示范教育。

关键词:“团风”精神,典型示范,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忠.循着团风足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

典型材料,直探本质 篇3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摹拟价值」

这是邹韬奋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同时写到了父亲和母亲,两者形象恰成对比,一个严厉,一个慈爱。重点刻画的是母亲,她虽然从感性角度疼爱儿子,舍不得儿子,但从理性角度又认同丈夫的“不打不成材”。母亲“唏唏嘘嘘”哭泣的细节尤让人感动。

亲子之爱,祖孙之爱,是同学们常写的作文主题,但不少同学一写到此,就落入俗套,下雨天送伞、半夜上医院之类的滥俗故事自不待言,即使从自己的生活里选取真实的故事来写,也往往由于选材不够典型,表现力平平,导致中心很难突出。

仔细揣摩这个片段,必能增进我们对于如何“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的理解和实践。

「范本分析」

这个片段,写母亲对孩子的爱。作者设置了一个儿子挨打的场景,突出了母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见儿子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于是忍不住断断续续地呜咽;可是她又知道丈夫是在教育孩子,是为了儿子上进,这是必要之狠心,于是即使心疼,也只能压低声音呜咽,还要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此处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表现出了母爱的丰富性。

「摹拟要求」

1. 围绕“亲子之爱”的主题,从自身情感经历中选取素材。

2. 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既凝聚共性,又闪耀个性。

3. 追求细节的生动、传神。

「摹拟习作」

片段一

摹拟指数:★★

二年级时,妈妈只给我很少的零花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电视机柜上放着50元钱。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欣喜若狂,想都没想便拿了钱去商店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车。妈妈知道后火冒三丈,“咣当”一下,把玩具车摔得粉碎。我被妈妈吓着了,“哇”的一声哭起来。妈妈的眼圈也红了,她的脸色缓和下来,爱怜地看着我,嘴唇抖了几抖,但终究没来安慰我。我记得她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了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便去做饭了。第二天,我发现书桌上多了一辆崭新的玩具车。(张士煜)

点评 张士煜的这个片段也是写母爱,写“理智与情感”纠缠的母爱,而且同样抓住了母亲的矛盾心理来刻画。不足之处在于“很像”,没有与原作拉开距离。

片段二

摹拟指数:★★★

老爸很了解我,正如我很了解他。我的很多习惯都随老爸,比如说吃菜吧,他爱吃的,我也几乎都爱吃。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吃苋菜,紫红的汤汁儿,红里透绿的菜叶儿,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我们一家都喜欢吃,往往苋菜一上桌,所有的筷子就几乎同时伸了过来。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吃菜叶,不爱吃菜茎。老爸也是。有一次,一阵瓜分之后,盘子里只剩下一点点苋菜了。老爸刚伸出筷子夹了去,突然看到了我可怜巴巴的眼神,于是,他的筷子顿在了半空。晃了几晃后,他把那点苋菜夹回盘子里,只挑了一根长茎短叶的“意思了下”。(朱亚诺)

点评 该片段抓住老爸夹菜的瞬间,连用几个动词,细腻地刻画了人物。语言还可以再精练,素材的选取也可以再推敲。

片段三

摹拟指数:★★★

“亚鹏,快过来洗澡,妈妈洗好了。”

“好吧。不过为什么我总是第二个洗?明天我要第一个洗。”

“这有什么好争的?明天还是妈妈先洗,你第二个洗。”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洗!”

“怎么这么不听话?”

“为什么不让我第一个洗?你总要说个理由吧?”

“你这孩子……”

“妈妈先洗,浴室里就会暖和一些,这样你洗的时候,就能舒服一些。”爸爸在一旁插话了。

“可是,也暖和不了多少啊。”我虽然还嘴硬,但略微有些感动了。

“确实暖和不了多少,但一两度总有吧。暖和一点是一点。”妈妈好像在解释,又好像在自我安慰。

“暖和一点是一点”,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咀嚼着妈妈的话,心里竟暖烘烘的。

(薛亚鹏)

点评 这个片段,主要借助语言描写来展开,层次感强,富有生活气息,三个人物的形象也比较鲜明。

片段四

摹拟指数:★★★★

每到假日,我就不吃早饭,暑假里就更不用说了。早上起床后,我就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电视,直到中午。

八月,暑热正盛,老爸休假在家。他休假的第一个早晨,就早早地起床为我张罗早饭。而我呢,起床后照例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完全忘了老爸正在为我忙活。

“吃饭咯!”老爸从厨房里出来,一手端着一个碗,轻轻地走到茶几前,轻轻地将碗放下。一只碗里是蛋炒饭,蛋炒得白里透黄,椭圆形的饭粒上滚着金黄的豆油,饭粒间还夹着青青的葱叶、酱红的火腿。另一个碗里是豆浆,乳白乳白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老爸一手叉着腰,一手忙着擦汗。油烟呛得他满脸通红。

我瞅了瞅饭,撇了撇嘴,继续看电视。老爸问:“怎么不吃?”我不吭声。他似乎有点上火:“快吃!我自己都没吃,就给你做!”我皱皱眉,满心不耐烦,依旧沉默。老爸彻底被我激怒了,走过去关掉了电视,又拔掉了插头,严厉地对我说:“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快吃!不吃早饭,落下胃病,后悔就晚了!”

我恍然想到:老爸就是因为年轻时经常不吃早饭,才落下的慢性胃病,他是不想我也……

(孙欣)

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篇4

提升教育质量

---Xx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领导们给我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一直坚持“让学习、成长真正发生在每一位师生身上”的办学理念,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改变着师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构建起“356”课堂学习模式,形成了“智美教育”学校文化。“智美教育”学校文化包括“356”课堂、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特色课程等四个体系。“356”学习模式、策略已在北京、河北、武汉、重庆、济南等地的二十多所学校孵化、落地。就xx年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打造“智美教育”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是强力推进。一方面组织老师深化课改理念,另一方面用活动促转变,开展三级听评课活动、课堂大展台和课堂全开放的活动。二是扎根课堂,榜样带动。校领导一班人坚持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课。通过坚持不断地巡课、评课,和老师们一起研究解决课堂上不断出现的问题,组织共同体老师上示范课、立标课,引领教师逐步前行,不断提升课堂品质。三是精研问题,理念落地。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研发稳定的、长期使用的学习载体、策略:五大多元课型、自主学习六大学习能力、自学方法六大法 宝(查、划、写、记、练、思),小组讨论学习的六大策略、小组展示对话“六字诀”、学习评价方法等,这些载体、策略是教育理念落地的有效支撑。

二、打造“智美”教师成长文化

一所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教师教育力的养成维度。让智美教育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人树立“学校兴衰,责任在我”的意识。

首先一个学校教师的阅读力就是学校的发展力,阅读一方面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提升人的专业素养。发放学习资料,开展写心得体会、聊书活动,激励教师输出,让老师们的阅读离开舒适区。

其次是开展教师群团活动,寻找、发现身边的感人事迹,唤起教师心底的善良、不忘初心。

再次是关注教师差异,激励教师突破模式。找到唤醒、激发、强化教师发展动力的实践策略与路径,确立了“让每一朵花都幸福绽放的”教育思想,撬开了教师活力的闸门,呈现出了教师个性化优质课堂。

三、打造“智美”德育文化

诚信德育体系以责任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目标,以星级评价为主抓手,以班级流程化管理为基础,以诚信评星课为载体,以值周年级组为监督主体,落实自主管理,使德育教育课程化、规范化,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篇5

——大兴中心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们大兴中心小学,始终高擎“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大旗,向教科研要效率,向教科研要名师,向教科研要质量。工作务实唯实,不唯科研而科研,不为挣加分装门面。以科研深化落实“学生、教师、学校一同成长”的办学思想,努力创办科研型名牌学校。自2年以来,我们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始终立于教育改革前沿,敢立潮头唱大风,尽管有时难免“四海翻腾与五洲震荡”,然我们致力于科研教的痴心不改。

一、端正指导思想,确立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

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条件。

(二)工作目标

1、以教学为本,为教学服务,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3、关注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课题多层渗透,措施保障有力。

(一)科研兴校的奠基工程,为教师洗脑

第一次全区科研工作会议以来,尽管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应试教育同全国一样“涛声依旧”,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桃花依旧笑春风”。教干教师的管理与执教依然“山还是那座山,河依然是那条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滴禾下土”的小农运作方式,了无生机与生趣。再不就是“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搞得“天怒人怨”。学校成了军营、成了监狱。榨取式的教育使学校缺少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认识到走出这一恶性循环的怪圈,除从根本上更新管理者的观念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努力提高师资水平,鼓励、帮助教师走科研之路。

我校于2001年成立了“教育研究学会”,定期举行沙龙、倡导读出学习、研究之风,创办刊物《大兴小学教科研》,同时我们加大投入征订各种教科研刊物,购买了大量的音像制品。筹集专项资金派员到北京、济南、青岛、上海、徐州、江西、甘肃、新疆等地学习,每年达近百人次。2002年到2003年,我校有四位老师先后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长期培训,二人被评为优秀学员。同时启动了“厌学研究”、“现代科技”等课题。我校教师开始步入科研兴校之路。

(二)推动教科研发展的动力系统: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

随着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已为我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已成为促进教育科研不断走向繁荣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三点:

1、构建激励性管理机制:教科研管理从某种角度看,实质上是对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奖励。教育科研的性质和特点决定遵循激励性原则尤为重要。审视我校的管理机制,我们发现了许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通过党员会、教代会,骨干调度会,充分研讨论证,出台了《大兴中心小学教科研管理办法》,在职称评定,评级晋优等方面体现出教育科研的价值。对已结题的优秀教科研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实验教师和课题主持人给以表彰奖励。

2、改革评价方法:以往我校的教科研大多由教师个人开展,学校少人过问,更谈不上具体指导和物质上的支持,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只是在立项和结题时给个人加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最近几年,我们研究教科研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吸收了多元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分层评价,发展性和创新性评价的管理内核,引进了统计学的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评价中的一些问题,保证了教科研的顺利进行。近期又出台了一些奖励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学生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而宽容、宽松、宽厚、更宜于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也因为每个人本身都是独特的存在,不是“半成品”,更不是“残次品”。人人都企望被欣赏,而不愿意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基于此,我校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一批评价性研究课题在各级立项。如《小学生主体性评价研究》、《情感体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小学生厌学的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激励性评价的研究》、《五分制评价》、《档案袋评价》等。通过评价的改革研究,使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促进主动发展。

(三)新课题不断立项,向全方位多学科渗透

走进我校教育科研,你会发现我,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渗透到课程与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实实在在的东西。现在我校共有区级课题十一项,市级课题五项,省级课题三项,国家级课题二项。主要体现在:

1、在强调以德为核心,注重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渗透性方面,我们有国家级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与道德教育的深化研究》和市级课题《小学生德育活动中文明礼貌的渗透研究》。

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重点,我校有省级课题《现代科技在小学学科课中的渗透》。

3、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基础性、选择性、实践性、我校有《综合实践活动》省级课题。

4、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小班化教学成为必然,从2002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小班化教学》的研究。

5、在语文研究课题方面,除了常规的课题外,我们的《韵语实验教学》研究已经进行了三年,效果十分明显。

6、在关注儿童的思维、情感等领域,我校市级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已进行了三年。

7、《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在中央教科所立项

8、《家庭教育研究》在区立项。

9、校本课题有《五分制评价策略研究》 „„

纵观我校课题,涉猎范围广,涵盖了教学教管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

三、研究长抓不懈,科研初见成效。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我们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几年的系列学习、培训,课题研究,教师的观念不同程度地被更新,思想被激活,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队伍在壮大,群体素质得到提高。可以说,我们搞教育科研是盘活了教育资源,使“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落到了实处。我们的投入——值!几年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徘徊不前,成了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讲课比赛很难突破区级一等奖,而现在我们突破了市级一等奖的大关。学具课获全国二等奖;多种教学媒体录相课获国家一等奖;现代科技录相课二节获国家一等奖,一节获特等奖,三节获省一等奖。

几年前,我校教师的论文很难在区获一等奖,而2003年一年在国家、省、市、区获达到200人次以上,有数十篇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我校教师编写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方案有两篇获国家一、二等奖。入选中央教科所资料库。

我校的教学质量几年来稳居全区前三四位,多次被评为办学先进单位,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

我校航模队获全市团体冠军,并代表我市参加全省航模大赛获全省团体冠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市团体一等奖、省二等奖。2003年仅科技活动一项,有61人次在市、省、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省市级科普示范学校和国家级现代科技示范学校。

向科研要人才,要质量成为现实。

四、前景光明,任重道远。

通过几年的教育科研的实践,我们觉得路越走越宽,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大。

1、理论先天不足,需长时间充电,否则难以深入。

2、课题立项多,管理力度、教科研能力跟不上,研究深度不够。

3、研究的方式、方法单一,测量手段落后,定量分析偏少。

4、个别课题没能解决实际问题。

几种典型材料的动态硬度研究 篇6

利用应力脉冲作用在与试样接触的刚性压头上,使试样表面形成动态压痕,进而测得材料的动态压痕硬度,简称动态硬度。动态硬度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头动态压入变形的能力,其应变率达到103~104/s[9],同时动态硬度测试快捷方便、试样无破坏。因此动态硬度是能够体现材料在复杂三向应力条件下高应变率行为的重要参数,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材料动态性能的手段。

美国SUBHASH G等人[10,11,12,13]在动态硬度测试装置研制和压头动态压入过程分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比较几种金属材料的动态硬度和动态屈服强度,认识到动态硬度可以用来评价工程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而国内有关动态硬度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少有文献报道。本工作针对金属、陶瓷和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三种典型材料开展动态硬度的研究,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材料动态硬度相对静态硬度的提高幅度和规律。

1 动态硬度测试系统及其测试原理

1.1 动态硬度测试系统

基于传统SHPB装置,根据单次应力脉冲加载原理建立了一套新型动态硬度测试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10]。系统由单次应力脉冲发生装置、波形整形器、压头、信号采集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等组成。

整套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单次应力脉冲发生装置。它是由子弹、入射杆及其端部的法兰、套筒和质量作用块组成。当子弹撞击法兰产生压缩波同时向入射杆和套筒传播,由于套筒和质量作用块紧邻,沿套筒传播的压缩波在套筒与质量作用块界反射成压缩波并沿套筒传播到法兰端面,在法兰端面反射为拉伸波向压头方向传播。子弹和套筒具有相同的声阻和长度,所以套筒中向左传播的压缩波和子弹左自由端反射的拉伸波同时到达法兰,拉伸波紧随压缩波向压头方向传播。压缩脉冲在压头端反射为拉伸波,向左传播到法兰与套筒界面时被套筒和质量作用块吸收,而不再反射为压缩波再次进入入射杆中,产生“动量陷阱”效果[14],此后入射杆右行波只有拉伸波,确保了试样仅受一次压缩脉冲加载。图2(a),(b)分别是入射杆中应力波传播的理论波形和由应变片采集的实测波形,可见入射杆中往压头方向仅传播一次压缩波。

为了调节加载应力脉冲的加载速率,滤去入射应力波中的高频部分,提高实验精度并保护金刚石压头,需要对加载脉冲进行整形。根据测试经验,在子弹与法兰之间设置了2mm×2mm×1.1mm尺寸的硅胶整形器,其整形前后波形对比如图2(b)所示,可知整形后应力波形比较光滑,加载脉冲的上升沿斜率减小(如图2中右行压缩波C1),取得了良好的滤波整形效果。

动态硬度测试系统中压头采用特制维氏金刚石压头,并通过螺钉等装置连接在入射杆端部。测试时,压头与试样一端无预应力接触,试样另一端与压电力传感器接触,压电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电脑中并实时记录下来。

(a)理论应力波形;(b)实测应力波形(a) wave in theory; (b) actual output of the strain gage

1.2 动态硬度测试方法

静态维氏硬度反映了单位压痕表面积上的压力,物理意义清晰,故根据静态维氏测试原理及其测量标准[3],可以得到动态维氏硬度计算公式:

undefined

式中:Pd为动态加载条件下的应力脉冲峰值,由压电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得到,N;d为动态压痕对角线的平均值,mm。

2 实验过程

实验用材料包括黄铜H62,铝合金2A12,45钢,40Cr,镁合金AZ31,钛合金TC21,复合材料50%(体积分数)Si3N4/Al,氧化铝陶瓷AD95等。金属试样尺寸为ϕ7mm×6mm,复合材料和陶瓷试样尺寸为9mm×9mm×6mm。试样待测试表面经抛光处理,上下表面平行度小于0.5°。

对上述材料分别测试静态硬度和动态硬度,每种样品测试次数大于5次,其中静态硬度采用沃伯特450SVD型维氏硬度仪测得。

3 结果与讨论

3.1 动态压痕形貌和动态硬度

图3是利用动态硬度测试系统获得的典型金属、陶瓷、Si3N4/Al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痕形貌。由图3可知压痕线条清晰,形状较规则,未出现多次加载的现象。样品表面初始粗糙度和平行度为得到清晰的压痕提供了保障。图3(b)显示动态载荷加大后,塑性金属的压痕形貌呈现边沿隆起的特征;而具有一定脆性的Si3N4/Al动态压痕对角线上则延伸出径向裂纹,如图3(c)所示。典型脆性材料AD95陶瓷的压痕除了径向裂纹外还可见扩展到样品表面的横向裂纹,如图3(d)中箭头所示,该裂纹是导致压痕边沿产生碎裂的原因。

图4为四种典型材料的动态压痕尺寸与对应载荷峰值的关系曲线,其中黑点为实验测试值,实线为拟合直线。由图4可知随着动态载荷的增加,动态压痕对角线的平方(d2)成线性比例增加,直线斜率反映了被测材料的动态硬度。

3.2 动态硬度与应变率效应

图5是不同材料的静、动态硬度的比较图,由图5可知,材料的动态硬度均高于静态硬度,表明在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材料具有更高的压入变形抗力。不同材料动态硬度提高幅度不同,在金属材料中按照材料主要组成相的晶体结构区分可知,密排立方结构的AZ31和TC21的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6%和39%,体心立方结构的40Cr和45钢次之,而面心立方结构的H62,2A12提高幅度最低,分别为8%和7%。

由于动态硬度测试本身是一个动态加载过程,压痕区材料发生了高应变率变形,因此动态硬度本质就是复杂三向应力条件下材料动态塑性变形、损伤的抗力。以位错运动变形机制为例,随着材料应变率增加,克服短程势垒(如Peierls-Nabarro力,林位错等)的时间减少,热能作用下降,热激活位错数减少,材料流变应力提高,对应的动态硬度值升高。随着压痕区动态应力水平的提高,密排六方和体心立方结构的材料孪生倾向增加,甚至孪生成为动态变形中的主导变形机制;例如AZ31动态压痕区中发现大量的孪晶,见图6。因此动态硬度值将蕴含材料的高应变率响应特征。

霍普金森压杆装置是研究材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动态力学响应的常用手段,应用该装置已经证明晶体结构是影响材料应变率硬化效应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密排立方、体心立方材料比面心立方材料具有更高的应变率敏感性[5],该规律与图5所示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同时不同类型材料动态硬度较静态提高幅值的差别很大(7%~39%),表明动态硬度在反映材料的应变率硬化效应方面具有很高的区分度。综合动态硬度测试过程便捷的优点,可见使用动态硬度表征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然而动态硬度较静态硬度提高幅值最大的是AD95陶瓷,达到64%。由于陶瓷中共价键很强并具有较高的方向性,因此其Peierls-Nabarro力极强,室温下这些势垒难以克服,几乎不存在位错的运动。陶瓷上形成压痕的机制是裂纹形核和生长,而裂纹形核和生长对动态约束应力环境十分敏感[15]。在动态加载条件下,周向材料对压痕区材料起到了重要的惯性约束作用,迅速提高了裂纹形核生长的临界应力值,阻碍了裂纹的快速扩展,从而提高了动态硬度。

4 结论

(1)材料的动态硬度均高于静态硬度,在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材料具有更高的压入变形抗力。

(2)金属材料动态硬度较静态硬度提高的幅度与材料的晶体结构类型有关,反映了被测材料的应变率硬化能力,可用动态硬度表征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3)压头动态压入陶瓷过程中,压痕区材料受到周向材料惯性约束作用,裂纹形核和生长被抑制,从而提高了陶瓷动态硬度。

摘要:通过在金刚石维氏压头上施加单次压缩脉冲,压头动态压入材料获得动态压痕,建立动态硬度测试系统;测试了2A12铝合金、45钢、AZ31镁合金、AD95氧化铝陶瓷等典型材料的动、静态硬度。结果表明:所测试材料的动态硬度均高于静态硬度,在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材料具有更高的压入变形抗力。金属材料动态硬度较静态硬度提高的幅度与材料的晶体结构类型有关,反映了被测材料的应变率硬化能力;而陶瓷压痕区材料受到周向材料惯性约束作用,裂纹形核和生长被抑制,动态硬度较静态硬度大幅提高。动态硬度可以有效表征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中国EFL教育的典型特征 篇7

关键词:中国EFL教育ESL典型特征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规定,从中学开始开设英语课。这被视为中国教育界力图与国际教育趋势接轨的尝试。1978年,英语列入高考科目,从此英语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大国。笔者从EFL与ESL的差异入手,根据本人二十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重点分析中国EFL教育的典型特征,以期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困境找到出路。

一、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与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差异

EFLESL定义EFL is used in contexts where English is neither widely used for communication nor used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David Nunan)The term ESL is used to refer to situations in which English is being taught and learned in countries, contexts, and cultures where English is the predominant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David Nunan)教学对象第一语言不是英语,英语也非官方语言的国家;

官方语言为母语和英语之外的另一语言。英语国家中的外国移民后裔;

英语不是该国(地区) 的第一语言、但为其官方语言的国家的居民。学习动机工具型融入型教学内容以一套语法体系完整的教材作为教学的主体, 辅以少量的视听材料作为补充。以大量的视听材料及报刊文章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阅读始终占主导地位, 而听、说、写的训练则依次减弱。听、说、写的地位基本上与阅读同样重要,语法教学的作用已很模糊。教学场

地与教

学时数课堂教学为主;

学习者在学校的教学媒体以自己的第一语言为主。在课堂教学之外, 学习者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来学习和运用英语;

学习者在受教育的某一阶段, 学校的教学媒体就变成了英语;

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总时间往往几倍于EFL 学习者。 从上述各方面的对比来看,中国的英语教育属于EFL教育,而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研究中,研究者经常忽略EFL与ESL之间的差别,或者将两者同等对待。笔者认为,明确我国英语教学的EFL定位,有助于认识到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性,以便在实际教学研究中采取相应的策略。

二、 中国EFL教育的典型特征

1.英语教育的规模大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抓住全球化机遇、推行开放型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趋势下,所有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开设了外语课,90%是英语课。同时,再加上学习英语的成人和小学生、在社会机构中学习英语的各类人群,全国学习英语的人数达到4亿,占人口的1/4。由此可见,中国学英语的人数最多、英语教育的规模最大、英语的社会需求最多,可是实际效果依然不佳,中国在44个母语为非英语国家及地区中,英语熟练度仅排在29位,在亚洲区域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英语学习的周期长

现阶段,我国学生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初高中六年,英语都是主要科目,进入大学后,英语是一、二年级的公共必修課,即使忽略三、四年级时某些专业由专业老师再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当一名大学生走出大学校门时,至少要学习12年的英语,更不用说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英语是学习周期最长的一门课程,学生投入的精力最多、课后补习花费最多,但结果却是:有相当比例的本科生无法通过四级考试,不少已经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也难以用英语交流,难以读懂英文文献资料。

3.学习以“突击”为主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大多以“突击”为主,不愿意在平时下功夫。为了期末考试能及格,考前要突击;为了参加四级考试,同样要突击;为了出国留学,更是要突击参加培训。周末学生家长很少能真正在家休息,大部分要带孩子补习英语,往来奔波、风尘仆仆,令人叹息。

4.教学以“应试”为主

我国英语教学的目的以“应试”为主,很少涉及相关文化,不利于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初高中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中、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大学教师也要帮学生要通过四级考试。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经常是考试规律和应试技巧。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其结果就是,即使收获了不少证书,好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是不足,将来在工作中依然听不懂、说不清,无法自如地运用英语。

5.考试手段不够科学

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目前的英语考试却以客观题为主,采用选择题这种对外语学习有害的题型。通过考试被当作了教学的目的,脱离了教学大纲和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与语言教学规律相矛盾。其结果是:测试结果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考试成绩好,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却很差。学生们考前突击背单词、背范文,考试之后,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6.师资力量匮乏,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尽管目前我国英语师资力量得到很大的改善,从业门槛进一步提高,但优秀师资的缺乏仍将是制约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除教学任务过重之外,缺乏有针对性、长效的师资培养机制;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缺乏学科领军人物;外语教学的功利性严重;师资力量“隐形流失”等多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以笔者本人为例,作为一个从业20年以上的大学英语教师,本人每周12学时、为班型为60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只偶尔参加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 师资力量匮乏影响了教师的水平的提高,教师缺少进修机会,没有精力进行科研;而班型过大更是直接影响了语言教学的课堂效果。

三、 结束语

我国英语教育的改革由来已久,不可否认,广大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也应该承认,中国的EFL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投入、低产出。应试教育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规律,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国的EFL教育应该向ESL教育借鉴,“要突出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转变教学模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尽早主动、自主地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陈国华:《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和政策的分析和建议》)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英语所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和政策的分析和建议 [J].中国外语 2008,5(2):4-5.

[2]刘新荣.基于EFL与ESL差异对比的中国英语教育定位研究 [J].家教世界 2013,(10):212-213.

[3]蓝杨.ESL 与EFL 的差异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3(1):34-37.

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篇8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既要讲针对性,更要讲实效性。本学期来,我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从“多个层面”促“回归”式德育

我校的德育工作以德育课程为核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开展了有针对性、有实效性、促进学校发展的德育工作。

我们把德育落脚点放在了“实践”、“自我教育”上,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寻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的回归线。发展主体性教育,使主体性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生长点。

1、德育工作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个体受外界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教师、社会等几方面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回归生活。在学校进行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德育渠道的开辟。完善班主任教师的培训,树立以德修身的发展意识,落实主体性教育。通过构建学习型团队,营造团组文化,提高教师德育素质与水平。在社会上,向社会弘扬学校的主体性,为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奠基。

2、德育工作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回归

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因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认知结构内部矛盾是实现教育影响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从学校、班级、学生、家庭几方面开展活动,向学生内心世界回归。

(1)学校:遵循规律开展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走廊成为“画廊”,校园成为“花园”,教室成为“学堂”。争标兵活动成为学校规范德育的一个主渠道,加强了学生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利用班队会、广播站、主题教育等进行队前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体验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如:“诚实守信,合作创新”“远离不良习惯,做文明少年”、传统美德知识竞赛、读书活动、校报制作比赛等。充分发挥升旗校会、行为示范、每周一歌、心理讲座的教育作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坚信,学生只有在这一次次的体验感悟中经历了,才能促进其内化,实现从“实践到内化再到外显”的过程。

(2)班级:依据抛锚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抛锚式的教学模式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获

1取直接经验。我们依据班级实际情况结合《生态体验教育》课题,对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开发,集理论说课、上课、反思为一体,不但解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学生:依据德育评价功能引导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

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约束自己。我校依据评价功能开发了两套德育评价体系,一套为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一套为期末的素质总体性评价。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具体指的是“我是校园之星”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班级之星、校园之星、文明青少年。评价的方法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包括家长、教师、同学、朋友、邻里、亲属等)评价内容为十个星“自主学习”“安全自护”“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等。每一颗星有一种奖励的标识,每个孩子自己去努力,然后将自己努力的成果粘贴在“我的成长足迹”记录本上,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自己写的体验感受,可以是日记,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希望。每班一个月展示一次,学校一个月检查一次。学期末,根据获得的星评出几星少年,对十星给予“我是校园之星”的证书奖励,并全校表彰并张榜公布。其余的在班级命名奖励,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主动寻求发展,只要去做都能实现自定目标,不用班主任老师监督学生去做,赶着学生去做,而是学生自己争着去表现,努力为自己设计争取做什么,家长也不用像“磨豆腐”一样说教不停,学校出现了争当“我是校园之星”的热潮。在发展自我评价教育过程中,发展了自我意识,进行了自我激励,学会有效的自我调控,促进人格培养和健康品德的养成。

(4)家庭:提高家长的主体性,发扬家长的主动性人格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屏障。

学校组织家长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对当前教师的师德情况、安全教育、学校的楼房改造、地势状况等进行了讨论,提高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通过召开家长学校主题讲座、家长会等对全校家长进行学生假期生活合理安排和安全的培训,通过校园网、校报《育红芳草地》等渠道提高家长的素质、增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

我们深刻认识到孩子成长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成长的关键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所以,我校的德育工作溯源求根,挖掘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根本,遵循教育的规律,真正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提升教师内存促进学校德育建设

(一)我们的办学宗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努力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学校发展目标:

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为名牌学校。(三成教育)

(三)学校管理特色:

以目标管理为主线,由制度管理逐渐过度到文化管理。上海市北郊学校郑杰校长曾说过:校长应先做制度,再到做文化认同。学会对学校做制度安排,做文化引领,维护学校的利益,提升生命质量,确保教师人生幸福。校长要经营学校,给学校增值。校长的根本任务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规律来管理和经营学校。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校的管理文化:

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搭台。

我校的教师文化:我们虽然无法预知明天,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今天;我们虽然无法预测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抓住机遇;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调整自己;我们虽然无法样样顺心,但是我们可以事事尽力;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容貌,但是我们可以展示笑容。

我校的学生文化: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请你学会耐心;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请你学会自信;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请学会赏识他人;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请学会爱惜自己;在充满分享的环境下,请你学会立定志向;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下,请你学会正义真理;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请你学会热爱人生;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下,请你学会回报社会。

三、在德育建设中使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

和谐的校园并非是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向的利益,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上一篇: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的调研报告下一篇:港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