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创建工作小结(通用11篇)
根据上级环保部门关于开展环保社区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为了使我们社区成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社区,今年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通创新,踏实工作,开展了社区绿化改造、环境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环保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开创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现将主要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环境基础网络发挥作用
为将环保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环境志愿者,并在社区所辖的小区内开展了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并召开多次“环保”工作会议,将“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社区的日常工作议程,较好地发挥了基层环境网络化作用。
二、广泛宣传,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利用宣传栏、宣传单、黑板报、环保讲座等优势,实现社区标准化管理。社区组织居民代表、环保志愿者开展了多项绿色环保活动,利用宣传栏和横幅进行了广泛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类公益活动,清扫楼道卫生等。社区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内居民都注意保持环境卫生,节约能源,充分地调动了广大居民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严格监管,及时解决居民日常环境问题
为了做好每项环保卫生工作,我们社区积极行动起来对小区楼房住户建筑装潢垃圾及时监督清理,有些不愿配合我们工作的住户,工
作人员进行耐心说服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知道自己的环境权益,树立良好的环保道德观,从而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
在宣传和投资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外,社区成立了社区环境志愿者队伍,加强了对社区现有环境的保持,及时与居民进行沟通,解决日常环境问题,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环保社区创建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得到社区居民的拥护和支持,以抓好环保管理能力建设为保障、及时解决好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保热点和难点问题,使环保工作年年都有新重点、新发展、使小区环保质量稳步提高,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以前,人们更习惯把社区叫做居委会,即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
在几年之前,不少人印象中的社区还停留在由年纪大的人聚集在老平房里,他们的日常工作大多都是协调邻里纠纷、打扫卫生、修理破损的公共设施、帮助解决无业或者残疾困难人员的日常生活问题。但其实,社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加强了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残疾人联合会、妇女联合会、最低生活保障、安全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的管理和宣传,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从先前的“到社区问事”变成“到社区办事”。
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提高了社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权力的下放,必须要交给有责任意识、有能力的社区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使居民放心,所以,山西省《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和《社区环境管理要求》地方标准的出台恰逢其时,让社区的工作建设有标可依。通过合理的制度来约束和管理社区的日常工作,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一种保护社区工作能有序开展的措施。笔者结合标准内容和自身工作经验认为,社区建设应主要从政府、社区和工作人员自身3个方面来开展。
政府发挥强制力和宣传力的作用
1. 制定社区经费的利用公开制度
比起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北京、浙江、上海等地区的社区,山西省的社区还需要政府赋予更多自主的权利。有的居民不了解社区工作的难度,所以经常对社区颇有微词,不知情的人也会对社区和政府工作产生不好的印象,降低信任度,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很大负担,如果政府在每次的大型经费利用中,使物资落实公开化,那么,面对有理有据的事实,不合实际的猜测就会不攻自破,同时也有利于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信赖度加深,互动性加强。
2.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在社区工作的发展中,老一辈的工作人员在电脑技术方面会遇到很多问题,新来的年轻人虽然不会被电脑问题难倒,但对于社区的整体状况和居民的家庭情况不如老一辈的工作人员熟悉。另外,由于社区权力有限,工作事务冗杂,即使有新的想法,工作人员也会因为需要上级审批时间漫长,得不到及时肯定而畏足不前,使计划最终无法有效实行。长此以往,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不高。
所以,政府应该进行定期有效的培训和测试,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鼓励全国各个社区进行交流互访,增加对外学习的机会,借鉴其他社区的危机应对和发展方式。同时,改进社区的工作模式和环境氛围,这样才能吸引有能力、有毅力的人加入到社区工作者的队伍中。
3.加强环境立法保护制度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宜居稳定的社区环境会给社区居民带来良好的影响,提升生活质量。笔者工作的社区树木繁茂,运动健身设施都很完善,每当下大雨的时候,排水也很及时,不会出现积水拥堵的情况,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小区里随处可见的小广告、被烧坏的垃圾桶、漏雨的屋顶……但因为楼房是属于物业管理的一部分,社区并没有实际权力来解决,只能帮助居民和物业沟通。
在当下的社区发展阶段中,社区的环境建设只有采用强制性防治结合的办法,加强环境的立法保护制度,对破坏环境的人进行惩罚教育,才能使社区的宣传和教育发挥有效作用,使居民打从心底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珍惜打扫人员的劳动成果,主动维护社区环境。
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制度
1. 保持办公环境和社区的安全与卫生状况
在不同的社区,工作量有所不同,但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应对办公场所进行清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要经常对辖区住宅、商店的日常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
2. 信息网账户密码严格保密,保护居民隐私,及时更正居民动态信息
面对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应用和无纸化办公模式的推广,社区也开始向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为了方便查询和更新,每一位居民信息都需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录入到信息网中,节约了不少资源。在社区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资料的管理保护和自我检查,并定期与居民保持联络。
3. 社区服务工作不仅要主动,也要保质保量完成
一些大城市中发展突出的社区,建立了自己的社区网站,将一系列便民服务项目和信息进行整合,居民能方便快捷地登录网站,找到解决方法,清洁窗户、疏通下水道、电路检测、临时保姆、家庭教师,这些项目都经过社区的验证,所以服务质量都有保证。
在山西省最近实施的一系列惠民项目中,虽然也得到了人们的热烈称赞,但还是存在部分问题,比如适用于一层三户的楼道门安装在了一层两户的单元,并没有起到作用;有的老年手机质量不好,使用不到一年就坏了。这说明,社区在惠民项目的选择和实施上,不仅要保证第三方合作产品的质量,也要保证对居民的后续服务能跟得上。
在社区宣传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宣传动员方式,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社区工作人员要亲自上门;对于工作忙碌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就要加班,进行入户走访。只要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开展工作,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听到居民的宝贵意见。
4. 建立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
因为社区的办公时间和大多数居民的工作时间一样,所以造成很多居民来社区办事都需要请假,当刚好遇到社区工作人员不在社区的时候,有的居民就会表现出十分烦躁的情绪,甚至会产生“社区不作为”的不良印象。如果建立“工作预约制度”,居民可以通过拨打社区电话或在居民微信群、QQ群对工作人员进行留言咨询,找到合适的时间来社区办理业务,这样会比网页留言更加快捷有效,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5. 充分利用社区特色资源,加强与驻地单位的互相配合,密切与邻近社区的交流合作
社区可以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品牌特色活动,让社区新形象深入人心。在笔者工作的第一个社区,有两支驻地部队,笔者参与的第一个大型社区活动,就是在建军节组织学生参观军队建在山里的展览馆。在涌起寒意的窑洞深处,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重要的历史遗迹,通过战士的讲解,学生们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更期待着参加社区的下一次活动。此类活动虽然不是居民主动提出的,也并不是生活所需,但是却能对建设和谐社区,增强社区凝聚力产生重要影响。
社区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
1.注重锻炼专业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社区各项基本工作都离不开文件的归纳和整理,每次工作所提交的报告和审核资料,都应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分类,有时因上级部门的不同也会有重复递交的内容。有时上级下发的文件和通知,工作人员对于其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果不敢去问为什么,怎么弄,就会造成上交的文件不符合要求再返工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另外,很多人与邻居间的互动不密切,这也导致后续由社区开具相关证明的时候带来很多麻烦。年轻人进入社会也不清楚居民保险、准生证、居住地登记的重要性,当他们到社区办理相关手续时,不明白社区办事流程的必要性,往往态度急切,但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不能被居民的情绪所影响,在不了解他们的情况下就随便开具证明。
社区工作人员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历练,必须抱持平淡的心态工作,平时个人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坚持“助人自助”的理想和信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要有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2.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和沟通。因为一句话可以反映千变万化的情绪和气氛,影响对方的思想和行为。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和耐心,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居民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也来源于他们对社区的旧印象。有的人十分羡慕社区工作,在他们眼中,居委会可以迟到早退或者不用每天上班,所做的也是一些芝麻小事,比如写写表面文章、挂一张条幅、拍几张照片、活动不是“有始有终”,使居民觉得社区“不认真”、“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际意义”。面临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社区平时的宣传不够,居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高。社区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和教育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社区的变化和发展,这样就能让老百姓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社区服务,主动通过社区实现自己的需求。人们自发自觉自主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通过经常性的互动交流,居民主动建言献策,社区工作才会在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下,更加人性化。
3.热爱生活,认真学习
工作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可怕的不是忙碌,而是闲适时让你觉得自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不思进取的被动状况。”所以,在工作的淡季,社区工作人员应当有所自觉,充分利用时间适度休息、锻炼和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样才能有更积极的心态和体力去工作。
社区也是一个团队,需要所有工作人员同心协力,互谅互助,让社区的整体工作能协调配合,顺利进行。社区工作人员要脚踏实地,感受居民所需,发现环境所需,磨练自己的意志,和社区一起慢慢成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社区其实是一个发挥个人活力与创新意识,磨练专业素养,培养交往能力的广阔平台。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适应社区的变化。
印度有一家饭店的女老板,为了让流浪的人不挨饿,就在店门前摆了一个巨大的冰箱,制作新鲜的食物放进去,渐渐地,很多好心人也开始把余出来的食物放进冰箱,并标明食用期限,以帮助更多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现在我们的社区已经存在捐物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还会出现更多资源共享的设施。
小结
关键词:党性修养;民主;群众路线
一、统一思想认识,筑牢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基础
一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以党章为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令行禁止、执行有力。
二是努力增强党性修养。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班子成员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按照党员纯洁性衡量要求规范全处党员干部的言行,不断磨砺党员的党性。切实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庆“磨刀石”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汇聚服务处发展的正能量。
三是真正做到有作为、敢担当。坚决用“三严三实”标准严格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对待日常工作和急、难、险、重特殊时段工作,敢于担重任、挑大梁,应该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承担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上,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讲规矩、树正气,认真履行上级党组织和企业赋予的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勇挑担、敢担当。
二、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打造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一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四个服从”要求,进一步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完善服务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规范化,严格执行和落实党委各项决议和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切实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监制民主生活会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自我批评揭短亮丑,相互批评真刀真枪,自觉维护党内生活的严肃性,努力营造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见、平等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台、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性分析等制度,班子成员既要认真参加处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也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日常学习和组织生活会,切实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三、深化“四风”整治,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一是持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规范权力运行和完善监督机制为目标,研究制定纪检、内控、审计综合专项检查、效能监察能办法,增强管控能力,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构建完善责任检查、责任监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及规范权力运行的组织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执纪问责和监督,努力形成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合力,确保服务处零发案,确保管理人员无违纪。
二是持续加强作风能力建设。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持之以恒的抓好“四风”问题整治工作。处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结合各自分工,带头制定调研计划,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调查研究和接访回访工作制度,广泛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员工群众深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范服务行为和提高居民满意度为出发点,以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工作中热点难点为重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改进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以实际成效改进作风、提升服务。
三是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要按照认识上再升温、谋划上再精细、措施上再加强、责任上再落实的要求,继续抓好教育实践整改落实工作,特别要抓好服务处领导班子和服务处长期坚持的整改项目,防止问题回潮和反弹,持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确保问题整改落地,切实增强整改工作的实效。
创建平安社区是当前政府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综合治理预防和控制各类违法犯罪,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是居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落实“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一、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按照xxx维稳信访综治中心的要求,我社区认真组织学习“创平”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工作部署,把“创平”工作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结合普法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平”工作。
综治工作是“创平”的基础,“创平”是综治工作的深化。社区治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区能否具有和谐、安祥、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创平”工作是老百姓的迫切需要,是党和政府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有力举措。
二、坚持群众路线,健全群防群治网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要想搞好“创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是“创平”工作的基础和支撑点。
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一是坚持以派出所、社区联防、辖区单位自防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形成统一组织协调,以派出所为龙头、综治站为纽带、以物管保安为骨干,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防范效能,实现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二是以“两管、两防”为重点,加强对常住人口、重点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出租房的管理,做到“来时登记,走时注销”。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做好防火、防盗的工作。抓好辖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自防、社区治安联防,切实控制和减少可防控安检的发生。社区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居民小区的巡防。为社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三、全面推进,重点突出
“创平”活动开展以来,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显著成绩。在“创平”活动开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创平”的要求,为确保切中要害,排难点,查症结,找问题,抓落实,实行集中攻关,分牌包干,保证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1、充分发挥联防队伍的作用,以严防死守的态势,有效地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使辖区内无群休性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无重大交通、火灾、安全事故,无“黄、赌、毒”案件的发生,无重新犯罪。
2、加大了对小区内外环境的整治,确保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加大对“两劳”人员的帮教工作,我们对“两劳”人员建立了帮教档案,专人负责跟踪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在加强思想改造的同时,我们还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4、加强了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形成了派出所、社区、物管公司等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5、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完善了防范组织建设,建立了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卓有成效地化解了各类民事、经济纠纷。
6、加强普法和“创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全年共计出普法知识专栏12期,发放各种宣传册和普法资料3000多份。
五、高准标,严要求,创出特色
在“创平”过程中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创新工作。首先,在加强与专业保卫队伍联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他们这支队伍战斗力的同时,定期召开专业队伍与义务巡防队的联席会议,实现专政力量与专门机构的合力,有限警力与无限社会力量的凝聚。其次,着力强化人民调解,整合各方资源,齐抓共管,健全调解网络,加强培训,提高调解员的综合素质。从矛盾纠纷排查切入,将民间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调解网络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小矛盾不出家,较大矛盾不出社区。最后,强化民主建设,推进社区自治,引导社区居民自党遵守“文明公约”,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从而奠定了社区稳定,切实加大了“创平”工作的力度。“创建平安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它既包括打击和预防犯罪,对敌斗争,也涉及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只有全民动员共同提高,强化思想道德,提高法治意识。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稳定。但遗憾的是由于近年来社会治安的下降,社会风气的恶化,人们缺少安全感。于是乎严密的防盗门和自身的心理防线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传统的“老邻居”关系渐渐成为历史。面对这样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社区”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个体身心和谐,既取决于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心态,也取决于制度给予人的希望,即社会成员感到大致的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合理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在激发社会活力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人创造、拥有财富的活力,又要注重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xx社区居委会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法治镇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两年来,全镇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法治镇创建活动工作的领导。党委、政府成立了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通过了XX年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工作目标任务,并以什委发[XX]6号《关于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及什委发[XX]7号《什地镇开展法制镇创建活动方案》下发全镇各单位、各部门贯彻实施。镇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查职能作用,各村(居)、各部门按照法治创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加强领导,把法治镇创建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领导负责制和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具体工作人员,确保法治镇创建活动工作在村(居)、各部门真正落到实处。普法和创建工作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二、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推进六进”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镇创建活动进程。
(一)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我镇围绕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涉灾政策的学习宣传,举办“建设平安什地,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什地灾后重建”、“3.15”消费者权益法宣传活动、“6.26”禁毒宣传日、《国土资源法》法律知识咨询等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镇司法所牵头在场镇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充分利用场镇广播、村(居)广播作为普法宣传阵地,司法所提供法律法规、规章、法律咨询,拓展了法律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增强了时效性。
(二)党政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我们重点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将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不断创新学法形式,增强学法用法的效果。
(三)公务员学法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树立法治镇观念,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认真抓好公务员学业法用法工作,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公共执法能力。通过法制讲座、集中培训、普法考试、年终考核等加强公务员行政许可法、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法纪观念。
(四)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辖区学校法制教育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抓好在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将法律基本知识列入政治课、思想品种课考试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继续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工作格局。同时由法律工作煮 在校中小学生上法律课,使广大青少年受到生动法制教育,收到良好效果,从而逐步建立健全“校园、家庭、社会、政法”四位一体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五)社区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充分借助各社区中的可利用资源,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社区中开展法制宣传栏,开设“为您服务”、“法律快讯”、“以案释法”等各种专题的法律专栏,向社区居民、青少年宣传一般性的法律常识,定期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通过一系列的法制宣传使他们能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灾后重建大量外来民工前来我镇务工,由于外来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素质较低,流动性大又分散,因此对流动人口普法教育难度较大。我镇积极与各相关部门配合,司法所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他们生活、工作相关联的法律、法规,联合派出所、劳动保障所、各村(居)治保会等相关单位举办流动人口、出租户专场法制宣传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把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工作列为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长效管理。近两年共为民工调解各类纠纷达700余起,帮助讨回300余万元。
三、深化依法治理,推进法治镇建设
(一)加强法治镇建设,努力提升全镇法治化管理水平。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镇主题,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严格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合法行为,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促进行政权利规范运行。继续做好行政复议受理、审查工作,促进复议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复议办案保护,努力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考核,重点把是否依法决策、是否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是否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职责、是否依法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二)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民生法律需求。政府行政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与良性互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司法所要准确把握和了解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符合司法实际和司法规律、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司法制度、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司法为民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
**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商务部核准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现有员工***名,主要在**县、*县、**县、*区4县区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改造农家店,并由我们的配送中心给这些农家店配送商品,建立起连锁经营的新型商品流通网络,服务周边农村,方便群众购物,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确定公平合理的价格。经营范围: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化工油漆、针纺织品、服装鞋帽、文化体育用品、烟酒副食、食盐、家具、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至今发展、改造农家店***户,已通过省商务厅验收合格***户。今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000万元,实现利税**万元。
近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平安是目标”的具体要求,充分认识“*县平安,万事好办”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平安企业”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争创安全经营、发案少、秩序好、员工满意的平安企业,广泛开展综合治理、安全经营、普法教育,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狠抓维稳工作,全公司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无一例上访事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创建活动中,结合本企业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做到机构健全,制度规范,活动有亮点,工作有重点,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平安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创建平安企业”办公室,制定了“创建平安企业”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门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配送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巡逻和值班,与*个配送中心、*个乡级直营超市、**个村级直营超市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经营目标责任书,利用板报、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提高了创建平安企业的覆盖面,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名司机和**名有机动车辆的员工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在创建过程中,重点抓好企业安全经营和综合治理工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加强经营运行管理,精心维护,严格操作,尤其是车辆管理,一车一司机,各开各的车,坚决杜绝违章操作。对于行车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和事故苗头,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辅之以必要地经济处罚,要求司机安全行车,礼貌驾驶。各超市和经营网点的营业收入,当天必须就近存入银行,并将金额用电话报告总公司,严禁现金在营业室过夜。公司办公楼、配送中心和各超市、各营业网点一律安装防盗门,窗户有防护网,夜间有专人值班,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在门店租赁承包过程中,开会动员,说明政策,发现员工思想问题,由分管领导出面,面对面的做员工的说服教育工作,几年来,没有一名员工越级上访。实现连续三年安全经营无事故的好成绩。
知识社区是将对某一特定知识领域感兴趣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大家自愿组织起来,围绕这一知识领域共同工作和学习,并共同分享和发展该领域的知识。其凝聚的力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及信任,或是共同的兴趣。社群成员可自行决定是否要积极参与活动,因为大家加入的理由,是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互相教导和学习,并从中得到相互的肯定和尊重。由于员工在社群活动中是自动自发地交换意见与观念,和分享外部的新知,因此形成了组织最宝贵的人力资产。当某人离开公司,社群中的其它人可能分别拥有他的部份知识,因而使他的完整知识得以留存。这些知识有部分是内隐性质的,无法建立在知识库中,知识社区是唯一有效的移转方式。知识社区是一个沟通平台,可把成员所学的最新知识,立刻在讨论区呈现、引起讨论;其成员可透过讨论区、聊天室、留言版、专栏区等,让员工彼此的知识在网络上相互分享。知识社区又是开发员工隐性知识最好的机制,可以在最短时间累积出充沛的知识能量,透过知识社区的经营,可以将其它非文件式的知识具体呈现。知识社区也是团队学习平台,可以让组织培养团队学习的文化,并透过团队学习,让员工彼此不断地强化知识分享的流通渠道,并通过学习过程,提升组织智商,通过知识应用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
企业可以根据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及作业流程,组织不同类型的知识社区。企业知识社区的架构必须与核心业务流程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一般可分为:(1)业务部门内部社区。知识社区产生于人们经常一起讨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一间办公室内的工作人员很容易形成一个知识社区,这个知识社区专门处理需要加工的、持续流动的信息。通过加入这样一个公共的“存储器”,他们在工作时就不必由自己记住每一件事。(2)跨业务部门社区。重要的知识常分散于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因此在跨职能小组中工作的人可以形成知识社区——同分布在公司各个部门的同事保持联系并且维持各自的专门技术。当知识社区跨越业务部门时,它们可以形成一个超越了分割的产品线的战略视图。例如,知识社区可为设备采购提出一个计划,而这是任何单独一个业务部门自己无法提出的。(3)跨越公司边界社区。一些情况下,知识社区通过跨越组织边界而变得有用起来。举例来说,在快速发展的工业里,为供应商工作的工程师和为买主工作的工程师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社区,以跟上不断变化的技术。(4)虚拟知识社区。虚拟知识社区是透过网络社群互动平台及个人化的使用接口,让成员彼此能在讨论区、专栏区、留言版、文件区等,提供文件与想法,并和志同道合的同伴,针对共同的兴趣或主题,远程进行交流。特别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潮流中,大公司分布在世界各角落的成员,只要抛出些许意见,就能汇集并转化成对企业有所贡献的知识。许多知识社区往往只注意知识本身的收集、分类、存储、查询和再利用,虽然这些是知识管理项目不可或缺的,但必须认识到,信息的收集与再利用只有与特定的业务流程密切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将知识社区融入到企业流程当中是必要的。将知识创造与扩散同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可以节省大量开支,并产生巨大价值。
要发挥知识社区的作用,必须注意搭建交流平台,以让其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畅行无阻。在一些实体的知识社区,除了强调面对面的知识共享外,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印发企业内部刊物,把一些显性和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刊登公布,让员工共享工作中的一些“诀窍”。(2)企业可以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员工把各自的经验教训拿出来交流学习,通过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现“双赢”。(3)举办读书报告会,员工共同学习某个对工作有帮助的读本,通过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来深入学习。(4)不定期请专家来开讲座,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开拓视野。这种做法能使企业获得知识储备。(5)在企业内部举办培训班(尤其在有大量新员工时),由有经验的老员工来授课,这样可以将企业和个人知识快速的传递下去。
在网络时代,要发挥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多媒体传播知识:(1)把企业已有的显性知识(包括文档、历史文件等)进行编码,存储在企业知识库上,供内联网用户查阅,以此实现知识的共享。(2)建立企业员工知识管理BBS。员工作为会员可以登陆BBS,当某个员工工作中碰到难题或者需要了解他本人不具备的知识(当然应该是和他本人工作相关或者是和本企业相关的知识),而且企业知识库里也查不到时,他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寻找。第一种是该员工知道有谁掌握着他需要了解的知识,而又不方便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可以通过BBS中的短消息来请教他人。第二种是他不知道有谁掌握了该知识时,他可以通过发布征询信息(俗称发帖子)来向所有其他同事来征询问题的答案。掌握该知识的员工可以在征询信息(帖子)下面跟贴,提供答案;知道有谁掌握该知识的员工也可以在下面跟贴,告诉有谁知道答案。在BBS发贴、回帖,都可以被大家看到,这就做到了由点到面。个人的隐性知识首先显性化,在BBS上发布,浏览BBS的人都可以看到,作为显性知识被企业员工共享,这就能转变成企业的知识。(3)企业内部网的网上新闻,通过实时的新闻更新,可以快捷的传递信息和知识。(4)最新技术资料的共享下载,企业知识主管可以收集、提炼相关知识,放入社区,给予员工相应权限来下载共享。(5)视频会议,提高工作效率,快捷传递和共享知识。(6)其他一些实体知识社区的活动也可以在虚拟社区举行,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端午佳节前夕,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太极推广活动部走进朝阳区望京园华鼎社区。华鼎世家社区是首都级文明社区,社区人群年轻化,三分之一居住着韩国人,算是个国际化社区。望京园社区居委会就落户在这里,为开展社区艺术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刘杰书记说,华鼎社区是望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整个社区居民的素质很高,年龄也偏年轻化,大家对文化活动非常感兴趣,社区也成立了唱歌队和舞蹈队,积极追逐全面健身的大趋势。社区居民代表兼太极站长朱丽萍女士说:“5月12日举办的首届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全民健身太极进社区公益活动,我们觉得很成功,也很认可,真正体会到报社确实用心,把太极知识和太极功夫宣传到社区基层百姓当中,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体会太极的奥妙,使得更多人加入太极队伍。我个人就经常失眠,颈椎也不好,总是听人说练太极可以缓解失眠症状,调理心理压力,改善颈椎病的蔓延,所以渴望尽快与咱们太极老师练习正宗的太极拳。目前小区居民渴望练习太极拳的有85%以上,大部分都是工作压力大,或者身体关节疾病多,想通过中国传统的太极理疗方法,让自身的身体状况好转起来。”
华鼎世家社区位于望京新城的中央区,南部为高级商务办公区,西北部为望京A5住宅区,东部为大型中心公园并与望京新城超高层标志性建筑相连。社区具备三高两化、三多一少的特点,三高是收入高、文化层次高、生活品位高;两化是人员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组合的新型社区;三多是流动人口多;一少是人户同在的少。社区为了搞好业余文化活动,开办了不少文艺项目,有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在两年前,社区居民和社区居委会就有开展全民太极健身的想法。但受限于没有好的太极教练辅导,社区居民自身也没有太极功夫基础。之前一部分居民也在其他地方了解过太极的知识与培训方式,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付费高昂或者专业性不强的机构。社区居民渴望了解太极知识,有时在其他地方看到很多同龄人在打太极拳,就上前一起凑凑热闹,从动作要领到熟练程度,还停留在比画动作的层次上。当得知北京广播电视报社一直在开展全民健身太极进社区的消息时,许多社区居民纷纷主动联系报社,想通过太极进社区的公益活动结识专业太极教练,让教练从基本功抓起,一步一步地把太极拳传授到社区每个百姓身上。同时,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社区业余生活、真正过上养生健康的生活,由此共创和谐社区。
创建省文明城区工作小结
我中心根据区创建办和区卫生局的创建第三届全省文明城区工作的部署及指导,把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规范、标准、和谐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更好的完成创建工作,我中心及时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再次学习上级有关创城的文件精神,认识创城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把创城工作放到中心工作的重要地位。结合制定的创城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加强管理,层层落实,切实做好创建工作。
着手制作宣传横幅,宣传栏;修缮、更新老旧的设施设备,营造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根据临安市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清洁乡村”的工作要求,在太湖源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光辉村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在镇会议布置后,立即召开两委班子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创建清洁卫生工作。于6月9日召开全村党员、干部、代表大会进行动员,会后发放“清洁乡村”倡议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利用张贴标语、宣传栏和制作横幅等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乱倒乱丢垃圾陋习来形成家家动手,人人参与的创建清洁卫生的浓厚气氛。通过组建领导小组并制定创建清洁卫生的实施方案,健全河道、环境卫生、公共厕所的管理制度及卫生保洁制度。在创建新农村的村庄整治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完善硬件设施,新村合并后有594户人家,设有33只固定垃圾箱(其中新增5只),定点分布在群众方便的路口或路边。在公共场所设有垃圾桶7只,垃圾房2座,垃圾车2辆,聘卫生保洁员及垃圾清运人员共6名,每年支付保洁员工资报酬22400元,签订协议,包干分段,责任明确,并制定了对保洁员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意见,奖罚分明,对垃圾箱、垃圾房的管理安装日产日清的要求及时将村内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对河岸、河道内的日常保洁,出现垃圾及时清理,保持村庄、道路、河道及周围环境的整洁。我们还要求保洁员做好监督和宣传工清洁卫生作,引导村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对乱倒乱丢垃圾行为及时制止。村两委会组织制定了清洁卫生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代会、老年协会等群体组织的作用,将村内环境卫生保洁实行责任分区包干,在6月20日前组织全村党员干部集中对卫生死角及河道污染的清理突击活动。妇代会组织家家户户对房前屋后室内进行清理整治,基本消除脏乱差现象,给人们一个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使我村清洁卫生工作达到目前水平,对卫生工作考核标准达到98.8分的成绩。
卫生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牵涉到千家万户,农村农业生产结构,农民种养,加上我村村落分布散,地域面积大,现有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任务还很重,搞好这一工作,使农业源污染,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及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我们着手建立健全村容村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村民“清洁家园”意识和参与环境卫生建设的管理。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文明卫生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全面推进清洁乡村工作,所我村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村民生态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我村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全面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共建清洁临安,共享品质生活而共同努力。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强化六项机制,整体推进社区高龄养老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机制。区委成立了创建社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协调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各街道、镇也相应成立了协调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制定创建规划,明确责任。新区组织部将创建示范点工作列入2004年十大任务之一,确保示范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区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党政把手是老干部工作第一责任人,街道、镇在规划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时,坚持做到“四个同步”,即:制订社区党建规划时,同步制订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规划;制定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目标时,同步制定老干部工作目标;制定财政预算时,同步落实老干部工作经费;年终工作检查考核时,同步对老干部工作进行考核。
二是整体推进机制。在创建示范点工作中,坚持做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总体构思是:以活动作为切入点,就近活动、就近学习、就近接受服务、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参加组织生活,五个就近横向拓展。总体布局是:从新区地域广(556平方公里)、人员众多、离退休共管优势互孙的特点出发,确立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即:建立沿江老干部活动中心、川沙、高桥老干部活动室和各街镇、村居委三级层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活动网络。使老干部日常活动不出村居委,小型活动不出街镇,一般大型活动不出新区。
三是重心下移机制。1997年6月,区委针对老干部高龄化趋势,在全市率先将老干部党的组织关系实行社区化管理。1995年,区委投资1.2亿元经费下拨至社区,重点建设各街道、镇的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其中包括建立老干部活动室。
四是服务全局机制。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组织老干部开展“共创浦东辉煌、争做文明老人”系列活动,几年来,这一活动主题不变,内容年年更新。2003年,组织老干部参加“世博会和上海新一轮开发”、“争做可爱的上海人、可敬的老干部”大讨论,提出争做“可敬”、“爱心”、“智慧”、“慈祥”、“健康”五种文明老人,取得了良好效果。2004年,结合上海和全国解放55周年,在社区开展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深受广大老干部的赞誉。
五是财政支持机制。近几年来,根据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断加大对老干部社区高龄养老经费的投入力度。拨款93万元,重新修缮了近2000平方米的川沙老干部活动室;出资200万元购买了高桥镇潼江大楼700多平方米,建成高桥地区老干部活动室;投资1350万元在陆家嘴黄金地段建成了3700平方米功能设施较齐全的沿江老干部活动中心;拨款200万元,为社区老干部活动室添设备。各街道、镇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老干部社区高龄养老的财力支持,先后用于这方面的开支达500多万元。
六是人才保障机制。为了创建社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我们实行协理员制度,专门聘请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阳光”、“月光”、“星光”干部专职从事创建示范点工作。
二、仁心为人,实行“三大工程”,营造“温馨家园”
我们在社区老干部高龄养老工作中突出以仁为怀、以人为本,实施“三大工程”,让老干部晚年生活温馨美满。
一是实施“安居工程”,不断改善居住各件。新区率先筹资800多万元,为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增配住房2500多平方米;又按在职干部住房面积标准,解决了缺煤卫和煤卫合用离休干部的住房困难;2003年新区又拨款1941万元,各街道、镇自筹资金398万元,一步到位全部解决了离休干部住房。同时,还为易地安置离休干部解决了住房困难。
二是实施“松鹤工程”,保障老有所医。2001年,新区拨款50万元设立离休干部特殊医疗备用金,用于老干部急病急救时超出医保范围的药械费用,易地安置和军队在浦东安置的离休干部也列入保障范围。从2002年开始,新区为离休干部配备了社区保健医生,又专门拨款为离休干部每年每人增加60元社区保健医生工作经费。
三是实施“金雀工程”,让老干部欢度晚年。我们创新载体,吸引更多老干部就近参加活动。1.在活动阵地上,由单一依靠活动中心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沿江、川沙、高桥3个活动中心主阵地作用。2001年始,将周家渡、上钢、金杨等街道、镇的15个社区服务中心,作为首批浦东新区老干部就近活动点挂了牌,并实行目标管理。2.在活动组织方式上,由单一的由活动中心主办向社区联办延伸。如近两年敬老节,协调了20多个部门和街道、镇举办大型活动,每年吸引了7000余名老干部参加。2003年举办了浦东新区老干部风采大赛,吸引了1500多名老干部参赛,展现了老干部良好形象。
三、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四个网络,让老干部就近得到关心和实惠
一是整合社区资源。我们将各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敬老院、卫生服务中心、健身苑、科普中心等设施整合起来,向老干部免费开放。新区老干部大学设立4个分校,聘请专家、教授为老干部上课。聘请市三级甲等医院的著名专家为老干部特约医疗咨询员,定期为老干部提供医疗咨询。老干部党校聘请市著名学者教授作为特邀政治辅导员,定期为老干部作形势和政治辅导报告。
二是借助各种载体,拓展服务范围。我们与老龄委联手,将老干部社区高龄养老工作列入民政部门“星光计划”,搞好服务保障。将各街道、镇的“阳光驿站”作为老干部政治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实行挂牌服务。总结推广了洋泾街道开展的“老帮小、小帮老、老帮老”的“三帮”活动经验。广大团员青年、社区志愿者开展“青春作伴老干部,携手共结忘年交”活动,只要老干部需要,做到随叫随到。
三是老干部工作实行数字化管理。我们总结推广了梅园街道将老干部工作进入“有线通”,与各居委联网实行数字化管理的经验。各街道、镇先后建立了由街道组织人事科、各居民区党组织、各社区服务分中心组成的三级电脑信息服务网络,及时为老干部排忧解难。
四是为四种特困老干部建立学习网、安全便利网、温馨网、阳光网,主动服务,实行动态管理。
1.学习网。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实行“送学”上门,即:由老干部工作者将学习资料送到老干部家。许多老干部党支部将组织生活搬到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家里。建立社区老干部政治录音报告收听网络,每年翻录和发放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的各种录音报告音带500余盒,收听老干部达5000多人次。新区老干部大学开设了28门课程,吸引社区3000余名老干部参加。
2.安全便利网。老干部外出活动实行家庭、社区、老干部中心三级保护。每年夏、冬两季,由老干部工作协理员和社区志愿者或居委干部检查独居、空巢老干部家庭的避暑、防寒措施是否落实;电器、煤气设备使用是否安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干部建立动态管理的健康档案。现在,新区已为100多名特困老干部安装了“安康通”或“阳光呼叫器”。各社区服务中心还开通了“999”热线求助电话,老干部如果生病或家里水、电、煤气坏了,通过热线电话,可得到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的及时救助或维修。
3.温馨网。建立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各街镇联系制度。开展“温馨沙龙”有话直说思想漫谈活动进社区制度,激发老干部就近参加学习的热情。截止今年7月底已进行了76期,吸引了3800多名老干部参加。
在关心社区老干部生活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老同志的“精神赡养”。周家渡街道雪野二村居委建立老干部读报小组,坚持了十几年,风雨无阻。金杨、洋泾街道成立老干部知识分子联谊会,发挥各自专长,为群众服务。塘桥街道建立“温馨在社区”,让老同志生活在塘桥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社区创建工作小结】推荐阅读:
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方案09-27
平安社区创建年终工作12-04
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经验10-15
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报告10-22
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汇报12-07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总结10-08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计划12-05
创建居民自治特色社区工作计划07-25
年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总结10-11
创建“无毒社区”帮教小组工作制度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