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有感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有感(精选2篇)

读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有感 篇1

拳拳公仆心,悠悠为民情。3月22日,在意大利进行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八个字,回应了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赞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彰显出大国领袖的赤子之心和为民情怀,为各级领导干部修身立德、尽忠职守作出了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示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自觉看齐、强化担当,从文化自信、党性修养和实践要求等方面努力,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加呕心沥血、忘我奋斗。

以“无我”精神涵养文化自信

何谓“无我之境”?就是通过克己而消解了小我,使自己融入一体之仁。可以说,“无我”的思想情怀,是胸怀天下、务实担当的忘我境界,是中华文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情怀与境界。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神话传说,到商王盘庚“重我民、无尽刘”的思想;

从周公“明德、慎罚、保民”的措施,到春秋时期孔子倡导“仁”、孟子倡导“民贵君轻”,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抱负;

从明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到晚清林则徐、丁汝昌等人忠心报国的壮举,可见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无我”思想、“无我”实践,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一脉相传、源远流长。这种精神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我使命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厚资源。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历史发展的固有逻辑。近代以来,忘我奉献、为国为民的精神境界,也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的痛心局面,孙中山先生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倡导“三民主义”,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变成团结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和宰割的旧中国变成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自此“站起来”了。而面对经济落后的状况,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抓住历史性机遇实施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让十几亿中国人“富起来”。可见,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无数先烈和革命志士忘我奋斗、一心为民,用生命和鲜血实践着“无我”精神和为民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非凡战略定力,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责任担当、深厚的赤子情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成为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和军队的统帅。这些卓越功勋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

以“无我”精神修好共产党人“心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出了重要课题和努力方向。孔子主张“克己”,即克除私欲,严以律己;

提倡“毋我”,即反对固执。王阳明发扬光大这一思想,他在《别方叔贤序》中说,“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他主张“无我而定”,了去心中小我,将小我融入社会人生和天地宇宙之中,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从而成就至仁境界的“大我”。从内在精神看,这些都是我们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有益资源。

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之心,与具体实践不可分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追溯中华民族的梦想,早在2500年前,就有了“天下为公”的“xx”社会理想和“小康”社会追求,这恰恰也是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境地,无数仁人志士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知行合一之理。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中国梦”内化为精神追求,转化为夙夜在公、上下求索的实际行动,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精气神,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追梦、共同圆梦。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发出“为什么出发”的初心之问、本源之问。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发心是容易的,心诚志坚去坚持践行则不易。阳明心学中讲“致良知”,就是启示我们要在“事上磨炼”。党员领导干部对总书记的要求应念兹在兹、铭记于心,时刻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时刻不忘入党的初衷和党旗下的誓言,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强调,党员干部应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知行合一”,不仅要认知,更应当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党员干部在“绝对忠诚”方面,更要知行合一。查办案件中发现,党员领导干部中,有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不敬苍生敬鬼神,不信马列信风水;

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表里不一、欺上瞒下,等等。这警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忠诚干净担当诠释知行合一。

以“无我”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负人民,唯有实干,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不负人民,就要敬畏生命。近期发生的一些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负人民,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对生命极端敬畏的政治担当,深刻吸取教训,管好自己的事、种好

“责任田”,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不负人民,就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随着社会发展,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观,层层压紧压实生态环保责任,跑出绿色发展的“中国速度”,还老百姓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不负人民,就要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到紧要关头,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带头冲锋、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党和国家的民生政策落实落细。

不负人民,就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渴望更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必须带头崇尚法治、敬畏法律,模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本领,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贯穿全面依法治国始终,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不负人民,就要持续改进作风。日前,中央出台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崇尚真抓实干、实心实政,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和纠正“四风”,带头从“xx会海”和“痕迹主义”中走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落实上,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向善。

学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心得体会 篇2

心怀“无我”一心为公。从下班关好一扇门窗入手,节约一张A4纸开始,随手关掉办公室的灯做起,拒绝每一个红包,推掉不必要的宴请,放下手中的酒杯,敢于制止群众有损党中央权威的言论。多看一本书、多读一份报、多练一页字,苦练工作本领,时刻准备好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最需要的地方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一心为公,必成大公无私。

心怀“无我”争做先锋。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内争先锋,八小时以外也要做先锋。从不闯一次红灯入手,不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开始,斑马线自觉礼让行人做起,不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不与群众无理争吵。在工作中争先进,在生活中争模范,主动参与各种志愿活动,敢于扶起摔倒的“老奶奶”,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党员干部要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时刻刻争做先锋。

心怀“无我”心系群众。情为民所系才能厚根,利为民所谋才能固本。从一个问候入手,从一个电话开始,从一次走访做起,到群众家中去,到田坎上去,到山坡上去,时刻了解群众疾苦。将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作为着力点,探寻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办法,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苦练为民办实事的本领,只有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才能让群众信服。

上一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干货下一篇:XPS挤塑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