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教育管理(共8篇)
高中应帮学生解决四个问题
作为有31年教龄的老教师,李子良认为,新高考改革给予了学生在选科择业上自主选择权,本质是“扬长”教育、是生涯“规划”教育。
高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四个问题:第一,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及优势学科;第二,要让学生在一定的职业体验中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三,要让学生了解从事该领域工作需要学习的专业;第四,如何在高中选科中将学生自己学科优势和专业、职业方向兼顾、结合。
生涯规划要锁定三个核心
对于生涯规划能力,侨中总结出三个核心词:自主选择、生涯规划、学生发展指导。
李子良指出,自主选择,本质是“适性扬长”教育,让每一颗种子找到自己的潜能和方向,从而按照自己的特性去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成为“最强的自己”。
学校要强调“规划”意识,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去思考、去体验,并在接下来的选科及高考志愿的填报中规划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年级和班级在学生发展指导中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生涯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三个方面。”
侨中专门设置了360多平方米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内有心理辅导室兼沙盘室、潜能开发室兼心检阅览室、团体活动室兼心理剧场室、学生生涯室、心理宣泄室等专业功能室等。
四个步骤探索生涯规划
李子良介绍,侨中采取了四大措施,探索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
首先,在正式选科前,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学生生涯测评,帮助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职业价值观等。
其次,开展丰富的职业讲座、职业规划比赛、“家长引路”等活动,并为学生创造职业体验的丰富机会,如开展“父母工作体验日”活动等。
第三,开展“走进大学校园”活动,聆听教授、学者讲座,同时结合“学长引路”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各专业的特点及报考要求。
第四,利用专家讲座、级会、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新高考政策,做好选科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选科上,既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又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分班上,既实现优化组合、又注意因材施教。同时,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对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合理地安排。”李子良说。
做法:定1走2,分层教学
在“3+1+2”高考规则下,高中选科走班有三种常见模式:按组合固定部分行政班且只有部分学生走班、定2走1、定1走2。
第一种方式走班最少,最利于管理,但涉及学生在走班与不走班问题上的公平问题,且分层教学存在一定困难;定2走1走班较少,比较方便管理,但几乎完全无法进行分层教学;定1走2走班最多,管理难度最大,但可以较好地实现分层教学。
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及学校寻求重本突破的发展目标,侨中毅然选择了难度最大、但最有利于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定1走2模式。
“整个高一级分为6个物理班和4个历史班,其余4科(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进行全级统一时间走班,并根据学生成绩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目前新高一级的走班工作正有序、高效地进行。”李子良表示。
规划选科 决胜高考第1步
广东新高考将实行“3+1+2”模式,选科走班是配合新高考的重要途径。其实,早在新高考方案公布之前,有不少学校已经提前探索了选科走班模式。他们有怎样的经验?
7月6日,由广东教育督导学会、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卓越教育承办的“规划选科,决胜不止新高考”广东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将在广州举行,届时现场将邀请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裘志坚为大家做分享。欢迎报名现场聆听。
新高考下 应对个体不适应的有效手段
新高考下“3+1+2”带来12种选科组合,同时也给学校、老师带来新的教学挑战:走班教学将成为主流趋势。
我校在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确定了办学理念:“文理相通、人文见长”。“文理相通”是指打破学科分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其一是文理科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其二是教育途径的有机整合,其三是教育目标的内在贯通。“人文见长”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而提出的教育对策。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以文科见长,而是要在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使学生具有较为厚实的人文知识、丰富的人文底蕴、崇高的人文精神。
相通与见长这两者应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两者紧密联系,不能机械分割。相通是见长的基础,见长是相通的突出表现。所以,“文理相通、人文见长”不仅表现为学生科学人文知识的丰富和贯通,还表现为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表现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智慧的发展和科学人文精神的凸现,最终落实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上。当前恰逢上海市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校应如何面对?如何借势发展,对我们的国家民族未来负责,对学生的幸福未来负责?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认同、继承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并深入再认识,从中进一步提炼出我们的教育思想。
一、“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教育思想
1. 文理相通
文理学科描述的世界本身就是统一的整体。为了研究和深化认识的需要,人类将世界切割成分科领域进行分析学习,而且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事物发展与世界的联系不断紧密,认识的系统越来越复杂,学科发展综合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发展趋势同时存在。特别是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只有具有相对完备的相通知识体系,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这方面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更为明显。
“文理相通”,通在何处?如果从文、理科学习的内容上来考察,一是文科内部、理科内部、文理学科之间知识的相通。二是思维的相通。德国学者克劳斯,迈因策尔在他的《复杂性中的思维》一书中揭示出复杂性和非线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中的显著特征,甚至我们的大脑也受制于大脑中复杂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他引入了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以解释在自然界、精神领域以及经济和社会中有相同原理的有序形成。其中,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自组织理论代表着对复杂性的新探索,是文理学科的共通思维。三是创新素养的相通。四是实践能力的相通。以上四个方面相通可以用清华大学刘东教授的“通识”概念来说明。通识教育就是博雅教育,其为学生培育博雅人格的基座,尽量减少分科教育对高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博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通才”,减少“偏才”带来的危害,是关乎民族发展的大业。通识教育的尽快恢复,绝不是指在当前急功近利的校园里,增添一点可有可无的文化点缀,恰恰相反,它关系到整个民族当下的纲纪和未来的前途。“通才”为我们的社会提供相对成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人不只是工程师或者建设者。他们的心智成熟表现在毕生相信开卷有益的阅读心态上,表现在观察和判断事物时的尽可能周全上,也表现在对于哗众取宠者、不知廉耻者和装腔作势者的不屑一顾上。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产生、传递、弘扬往往是通过关键人物来实现的,在这样的过程中,“通才”对民族文化的进化起到了典型的推进作用。为此,“通才”的终极目的是培养通人,要求我们每个人的为人为学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我们沿着“以通识到通才再到通人”的路径,寻找到值得学习的经典,与历史上的通人进行对话,用人文精神的传承、创生、传播来引领教育、社会向着健康的方向迈进。我们的生存之道怎样?为人之道如何?为学之道当否?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人的行为准则——工作的准则、生活的准则、生命的准则。这些准则涉及我们的价值判断,需要人文来引领。
2. 人文引领
人文在哪些方面起到引领的作用?从我校三年博雅文理综合实验班的探索结果来看,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持人文引领。一是学生在人文知识素养上见长。即使是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明显高出不少学校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筹。二是学生的人文视野宽阔。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追求明显得到增强,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是学生的人文情怀得以充分体现。四是学生的人文精神很鲜明,指引学生的心灵成长。“文理相通、人文见长”是我校办学的历史选择,而“文理相通、人文引领”是我们教育思想的内核。文理在这里指大文大理,大文(含有社会学等)与大理之间内部是相通的,我们要注意学科内部的逻辑联系,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引领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追求,弘扬美好社会的普世情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博雅教育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在吸收以往“文理相通、人文见长”综合实验班的经验基础上,开展了“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博雅教育新探索,重点关注了“社会人文类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和“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博雅”一词听起来富有中国文化韵味,实属西方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根据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学者研究,Liberal Arts在我国台湾译为“通识教育”,在我国香港则译为“博雅教育”。在古希腊,“博雅”的拉丁文意旨为“适合自由人”,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当时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以发展理性、培养心灵为目标,让学生摆脱庸俗、追求卓越,而不是通过有用的专业训练将其培养成工具人,是针对自由人而不是奴隶的教育。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实用价值,出现了片面强化科技的功利作用的现象,出现了许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凸现西方社会主流价值,欧美教育体系又重新重视人文教育,并且以博雅教育作为其代表象征。
剑桥大学的赫斯特对博雅教育的界定有着深远影响。赫斯特认为知识是理解人类过去经验的复杂方式,心灵并不是一种有内在发展法则能自动成长的实体,心灵是个人吸收已然客观化的人类经验后的结果,所谓心灵建构的过程正是吸收各种概念系统,进而使个人利用所吸收的经验了解、反省及更新其所处的世界。其主旨可分述如下。第一,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系统成果,当人类接触到其内外在世界就产生了经验,此经验透过语言——公共符号系统得以表达,并能据以检测、修正而精密。第二,心灵并不是一种可自动发展之实体,心灵活动的展现正是知识运作的结果。因为心灵活动之所以能展现,是借着公共符号而将之公开化,所以人类可透过知识健全其理性之心灵,是心灵活动得以借知识而导正。第三,知识是人类透过公共符号将其经验系统化之结果,经验经过分化之后,具有不同之形式,若能找出这些不同之形式,就应是博雅教育之重点。赫斯特在与皮德思(R.S.Peters)合著的《教育的逻辑》一书中列出了以下几点:(1)形式逻辑与数学,在此一领域中,判断其真伪的标准与其定理系统之可推演性;(2)自然科学,其判断之标准在于感官之观察;(3)有关自己及他人心理状态的知觉及理解,在此一领域中,独特之概念是相信、决定、企图、希望等;(4)道德知识及经验;(5)美学知识及经验;(6)宗教知识与经验;(7)哲学,强调哲学的次元性功能,即哲学探究之内容是以其他类型的知识及经验为素材的。以上这些知识就形成了博雅教育的课程内涵。
当今,我们的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小学应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既要重视科技教育(生存的基础,专才教育),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有教养的公民,要增强学生的人生幸福感。我们期望从“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博雅教育出发,引导学生无尽地自我完善的人文追求;期望从师生的德性锤炼开始,让我们的师生成为有思想、灵魂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普世价值的文化人;期望通过博雅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过分地追求功利,而是要淡泊名利,成为精神高贵的自由人——博雅君子,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世俗功利,多一点高贵精神。
“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博雅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体现。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培养各种社会英才的基础,教育必须尽力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增强对人生本质和价值的理解,寻找现实生活永恒的精神支柱,挖掘个人前进的不竭动力。认识本质才能把握未来,学习不单是为了就业,更是为了把握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博雅教育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并不矛盾,任何学生都可以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寻求最有价值的人生途径,而且唯此才是正道。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理性,使他们能够客观地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和目标,坚持长远地和全面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够坚持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尊重法制和道德,能够引领和带动周围的人。
博雅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本质是为了启迪智慧,教化大众,推进文明,这种功能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持久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特征。但教育的本质会在办学中演变、淹没或异化,我们可以通过博雅教育实践自觉地从教育本质出发,真切关心师生的心灵成长。
三、博雅教育中的创新素养早期培育与社会人文类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
此前,大多数学校只要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就可以认为或多或少地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素养,但这是在无意状态下进行的教育活动。而现在,我们开始有意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并且是在学校的“文理相通、人文引领”博雅教育中进行加强,和其他综合素养共同培育提高。
在全球范围比较,我们国家今天的社会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相比科技类更少,而且普通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普通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会被“应试教育”所扭曲和抑制,难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得到充分的培育。相比之下,全美一流大学录取新生所倚重的主要指标有SAT成绩(关注逻辑推理能力、阅读写作听力等语言综合能力)、中学的日常成绩积点(GPA)、中学的综合评价(社会责任、个性特长与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平(对弱势学生的倾斜)。而我们的语言综合能力(阅读、写作、听力)、社会责任、个性特长与实践能力是难以在高考中得以充分体现的,这对于我们进行创新素养的培育是极为不利的。
上海市教委的全市高中创新教育改革项目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四校开设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班,二是在二十余所实验性示范校高中开展创新素养培育实验,三是在四个区县层面进行整体区域试验。从近两年开展的工作来看,四校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班基本上集中在科技类,涉及社会人文类较少,这正好为我校提供了错位发展的空间。我校通过对三年博雅文理综合实验班的总结,体会到社会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要围绕“为何而创新?创新为谁服务?如何而创新?社会人文类拔尖早期培养的学生具有哪些特质,如何进行正确的培育?”来展开设计。
我校老校长王志刚十余年前就关注到创新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自觉地带领全校教师在1999年开展了“创新教育”的首轮教学攻坚,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素质全面的资优学生(特别是社会人文类学生比例偏高)。我校坚持开展近十年的文理综合实验班的探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经过改进,我们目前在博雅文理综合实验班中开展社会人文类拔尖学生的早期培养工作,得到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认可,进展比较顺利。
关键词:创新教育;探究式教学;发散思维
在新高考思想的指引下,创新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新途径,将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所谓探究性学习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具有原有学习方法无法比拟的特殊效应,不是可有可无的。
创新源于优质的教育,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普遍把教育改革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使我国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 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
观念是行动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自己得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是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职业能力,要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还要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和(活动)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应的地理课程载体,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大家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却对这些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探究性提问 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教学的精髓,因为它易于激发的维抒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是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
以地理学科为例,近几年春天,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天气,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害,这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提出探究性的问题:①从我国的气候现象来提出问题,如“北方为什么春季多沙尘天气?②从西部大开发来提出问题,如“目前,西部大开发是全国都在关心的热点话题,西部的环境与发展,两者关系如何权衡?是继续以牺牲环境作为快速发展的代价,还是先生态还债,再谈发展?”③从未来展望角度来提出问题,如“明年北京不再有沙尘?……” 等等,另外,地理方面常有的问题,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等都能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来。
探究式学习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问题,所以选题决定看探究的对象和最终所取得的成果,在探究式学习中应重视这一问题,例如:澳大利亚大陆四周环海,为什么气候却炎热干燥?南极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提问符合探究性设计要求,采用这样的探究活动将既有趣又有益 。
探究性讨论 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的主要特点有:①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作出多种可能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②以培养学习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式,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③重视小组合作 ,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④提问贯彻讨论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从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否则讨论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习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二是看这个内容学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学上是否已成定论,而且学生对此确信无疑,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三是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
探究性演示 经过精心设计,演示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设计探究性演示,主要应突出其特点:①着眼于归纳的方式演示。归纳演示是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实上概括一般原理的演示。其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易引起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并做出假设;②提问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演示的目的,认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提问,使演示过程充满着“谜”,引导学生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以从探究演示中所领悟的道理,去寻找“谜底”;③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演示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提倡师生共同演示,学生小组演示,最好能创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演示操作的机会,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演示所要说明的原理或概念;④探究手段的多样化。教师既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标本、实物、模型、图表、图片等行之有效的演示手段,还要充分发挥幻灯、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等演示手段的作用。演示手段的多样化,更能有助于发挥探究性演示的探究功能。
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甘育山《中學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2]《创新教育的初探》 潘璇 《地理教育》 2004年5期.
1、等级赋分方案: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2、等级赋分40分起步,总共有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第一等级,赋分为100分,以此类推。
3、当然也有例外,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即必考题成绩不及格,将不能拿到赋分。在各科学考“必考题”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假如学生必考题和加试题的卷面总成绩能排进当次考试的前1%,就进入“第一等级”,拿到赋分100分。
4、换句话说,今后每一门选考科目的每次考试,都有1%的学生会拿满分。接下来,能拿97分的学生有2%,拿94分的学生有3%……拿40分的学生,即第21等级的比例,不超过1%。
5、举例来说,某考生物理必考题考了65分,加试题考了25分,卷面总分90分,但是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分时,他就是100分了。
因为今后选考科目最多能报考2次,所以从理论上讲,将来在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各科满分的概率很可能会在1%以上。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录取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例如:浙江省2017年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具体档位对应赋分值如下表:
成绩如何赋分?举个例子,某次考试:
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
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注意喽,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赋分制的优点1、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
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方便很多。
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举个例子:
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现在有两个考生:
甲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乙为物理、历史、地理。
若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低,而化学难度高。比较卷面分数的话,选化学的甲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证公平。
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2、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等级赋分制与原始分区别1、原来的高考实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终成绩就是多少分。它的优点是直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观表明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高低。
2、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
采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在控制这一变量之后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筛选考生是能体现教育公平的。
伊川实验高中秦晓科
非常感谢伊川县教体局对教师成长的引领精心安排。才让我有幸参加新高考改革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有机会聆听专家优秀理念和具体有效的改革做法。
这几天的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王晶华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努力、优秀、幸福的教育工作者。她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具体而详尽地告诉我们了两个道理。第一,功夫从来在诗外,这告诉我们,只有处处留心,时时积累,你的成长才会更有厚度,也会更迅速有效。看到王晶华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地去了解、整理自己家族的发展情况,最终形成文字材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想到自己也曾经引导学生做过类似的努力,让自己的学生整理某个村子、某个街道的新春对联儿,然后形成自己对春联儿的认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间受益匪浅,当时还有一个学生把自己整理的关于新春对联儿的内容写入了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小论文大赛的作品中,最终获得了河南省的一等奖。只是很可惜我仅仅领会到了王晶华老师说的第一点。而没有做到他所说的第二点,那就是用心去做一件事。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特别不好,也有心想去做一件事,但是可能是家庭生活的繁琐,也可能是因为学校工作的繁重,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初衷,把之前想做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等幡然醒悟的时候,已悔之晚矣。王晶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用心去带一个班,用心去教一个学生,用心去备一节课……这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不在彼岸,而是去在彼岸的渡船上。
王老师讲到尊重学生。她说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发展潜能,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生长需求。高考改革具有阶段性,以往重视教育本身和社会需要,往往忽视学生个体需求和成长。这次基础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回归本真。学生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切教育问题;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设计。我们要做到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成才规律,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待课改。
王老师讲到新高考改革的时候,都提到了人生规划。这个问题是我以往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我感觉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让外部力量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从全方位考量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我们不光要在新高考改革中为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更要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一个老师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并且把自己的才华提升到最高处,完美的展现出来。这才是对学生的负责,才是真正的言传身教,才能够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做好人生规划。
为期两天的新高考培训,时间很短,但让我受益颇多。不得不说,本次培训所选课程,在当前新高考的背景下,其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奔着学习新高考而去,不虚此行,本此目的,也单就新高考谈点个人体会。
一、必须承认新高考改革的优势
鉴于当前高考种种弊端,高考改革势在必行,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无论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还是对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都可能起到非常积极的导向作用,因为它理论上体现了“以生为本”。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新的高考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占有比较大的分值比重,相关科目的考试等级将赋以相应的分数计入总分,这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志向,来选择不同的考试科目,不再人为地被分成文理科,有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更科学更全面的成长。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引导。新方案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招考评价体系,将会促使我们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将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新方案的文理不分科也将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保护。新方案取消文理分科后,学生可以在六门选修课中任意选取三门,一个班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选择,这么多不同的类型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业规划,学生在高中阶段就需要逐步明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未来学业甚至是职业的志向,需要了解报考高校的专业情况,这单靠学生自己是很难的,此时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成为必需品。
二、客观看待存在问题
第一,否决“一考定终生”后,普通考生是否真正从两次考试中受益呢?不得不承认,选考科目和英语学科的两次考试带给考生更多的机会,第一次考试中存在的不足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提炼,在第二次考试中能得到解决和改变,这样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考入自已理想的大学。但也有不少的考生反应,第二次考试带来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不管成绩理想与否,为使自己成绩最大化,学生基本都会选择两次都考,这样就造成学生一直要放不少的时间在这门课上,这势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先考的后考的都要兼顾,新高考方案中理想化的“减负”其实是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
第二、“速成式”选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质”让人质疑。原本三年完成的教学任务被压缩成两年或两年半的时间完成,让人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完整和精确,产生怀疑。毕竟高中知识的建构需望按部就的一定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原来需要三年才能掌握的知识,并不是所有学生能够胜任的,特别像物理、化学、地理这些需理性思维的课程,更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赶鸭式”的教学会产生以下两种不良的现象:一是学生死记背,不求甚解,完全凭借自己的记忆能力硬生生吞下所有的知识点,然后去应付考试。虽然也能取得相当满意的成绩,但毕竟是没有消化的,对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专业课肯定不利;二是很容易让学生顾此失彼,影响语数外知识的学习,学生为了先应付选考科目,势必会相当放松对这三门课的学习,学校也会考虑适当减少课时以强化选考科。这样,势必造成对语数外的忽视,而语数外成绩毕竟在学生高考的总成中占据了不少的分量,每门150分的高分值可以远远拉开考生之间的分数距离,决定胜负。
第三、分时段考试,谁来安慰语数外老师受伤的心?高考时间的错位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学科老的心理承受力,语数外三门主科目的高考时间放在第三学年的6月份,这就意味着三门学科的老师必须全力以赴三年,而且不得有丝毫的放松,毕竟150分的分值足够影响考生的高考命运,而其他速考科目的老师,早者可以在高三的10月份完成选考任务,结束教学任务,迟点的也可以在次年的4月初结束教学任务。虽然学校根据不同情况会安排这些老师其他的任务,帮助语数外老师承担一些监考或班管理等方面的事务,但毕意没有压力,不用备课,不用辅导,更不用早晚自习,而语数外三科老师不但还要继续备课上课,晚自习更要接待更多学生的质疑解难,这其中的尴尬可想而知。
一、认真学习, 有一个全新的理念
第一, 要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目标。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 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改的精神和目标就是平时教学活动的大方向, 高考试卷的命题也必然会体现这种精神。
第二, 要学习新课程标准。可以说标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施细则, 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理解并把握标准, 在教学中才能准确地了解教学内容, 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科学地进行评价。所以, 标准是教学的准则, 是复习的蓝本, 标准涉及的应该都是高考可以考查的内容。
第三, 要学习教材。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 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这个工具, 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会学生从教材的学习中获取营养。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的顺序、选取的素材可能不同, 但都是依据标准编写的, 内容标准都是一样的, 可参照不同版本的教材, 学习吸收其中新颖的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素材补充到相应的教学和复习中, 充实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视野。
二、理解课标, 进行常态复习
高中新课程下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 其教学的重要性基本上每位教师都知道。可是, 如何上好复习课、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效果呢?这恐怕就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说清楚的了。从以往情况来看, 许多教师的复习课是种“压缩课”, 就是把过去几节课的内容压缩成一节课, 把每个知识点过一遍而已。其实,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课。复习课的任务应有三点:第一, 帮助学生熟悉、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第二, 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知识结构;第三, 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这三个要求的层次性是逐步提高的, 所以在复习中要将知识点的梳理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复习内容的特点,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注重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尤其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 以达到知能并重的效果。
三、二轮复习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高考的趋势来看, 总体难度比前几年有所下降, 因此我们尽量避免给学生做偏难偏怪的题, 否则不利于学生落实基础, 对前些年的高考题也要进行取舍或作些调整, 把有利于打基础, 有利于训养学生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讲评试卷时对学生暴露的问题, 教师要冷静分析其出错的原因, 找出根源所在, 并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讲评过程中, 不要怕花时间, 如果盲目追求教学进度, 不及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保留甚至强化这些错误的记忆, 形成负面效果。另外, 也不能面面俱到, 任何题都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评, 如此将取得最糟糕的效果。对错误率不高的题可跳过, 出错的同学自己课下问同学或老师进行解决, 这样也能提高这些学生的主动性。有些问题, 还可通过变化题设条件或变化设问, 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提高认识的同时, 也充分发挥习题的使用价值。总之, 避免“就题论题”, 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分析问题, 寻找解题思路。同时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 教师还可进一步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建议, 并反思学生的问题是否反映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是否有待改进。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探究;主动性;素养
在新的素质教育的改革形势之下,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在科学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高中化学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才能真正解决教学根本问题,寻找到高中化学科学素养教育的全新路径。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不同的策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升化学实践能力,增进化学科学探索性思维。
一、2017年浙江新高考原则及其指导
2017年浙江推行新高考政策,在新高考的原则指引下,注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学生全面、健康、个性的发展作为着眼点和改革的落脚点,深化和完善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构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以强化分类考试和多元录取机制,推动新高考之下的教学新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素养教育和个性成才教育。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特点分析
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弱化了实验的直接、呈现式的讲解,强化了实验的演示过程和学生自主分组探究的过程,它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主动性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全面分析,通过科学的探索与创新的思维,得出符合科学本质的最终实验结果。总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1.多元化的化学实验形式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推动下,高中化学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性质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划分出探究性实验和实验实践活动等板块,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选择,灵活地进行主动参与的实验活动,这种全新的实验方式,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理性逻辑的推理歸纳能力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意义。
2.生活化的高中化学实验内容
化学实验性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新教材的又一大亮点,它是以培养学生知识与生活的衔接而设立的,重在用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并用化学知识改变生活,因此,其内容展现为新颖的、学生喜爱的“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板块,学生可以用耳闻目睹的生活现象进行化学的实验探究,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亲近感,而且无形中使化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日常意识中,记忆深刻而牢固。
3.开放式的化学实验
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必须以大胆推理和实际探索为前提,任何不具备前提条件的实验都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新型的苏教版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全新的、开放式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极大地鼓舞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激励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自主确定实验方式,自主进行实验的分析,自主得出初步的实验结论。这种开放式的化学实验过程,也是启迪式的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逐步的实验过程中启发思维,深化探索。
三、新高考之下的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教学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生成,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策略实施之前,有必要对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1.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化学的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在2017年新高考政策的指导下,更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和意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要进行转变,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完成化学实验知识的探究过程。
2.转变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依赖教师的成分过多,学生自主性意识薄弱,这极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新高考政策的要求。现代新高考强调学生素质的落实,因此,化学教学过程要进行根本、实质性的转变,学生必须成为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进行教学,由单纯的演示实验转变学生自主性动手过程,教师只在旁边进行实验的指导,并鼓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实现演示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变革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仅仅对学生进行实验展示,向学生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及规律性知识,这样就算完成了实验过程,得出了实验结果,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禁锢了学生作为实验主体的能力,更使学生无法体验到化学实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因此,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进行了实质性的变革:由演示实验转为探究性试验,激发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实验:氨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及焰色反应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不同物质的检验方法,并对已学的离子检验方法进行归纳,可以将演示性实验改良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探究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所含成分的检验,增强趣味性与学生自主参与度。又如,实验探究活动中的胶体、溶液的光照现象,这个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实验转为课外探究实验,而不需要暗室的操作试验,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趣味性的同时,认识到胶体是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掌握并理解这一化学知识。
4.课堂实验探究向课后实验探究的转变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思维素质的培育,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为了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还要适当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堂实验向课后实验的转变。如,化学实验课程中有对化学元素钠、镁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含有相关元素的物质,如,在“粗盐”的教学中,让学生从粗盐中提纯MgSO4、CaSO4;在化学实验“铜、铁的获取及应用”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思考日常所见的红砖是否含有Fe2O3,并思考和设计课后化学小实验,进行检验和证实。这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现身边的化学问题,并实践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中的化学,走进化学
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各种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主动参与兴趣,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中的化学,揭示生活中所蕴藏的化学知识,提升化学科学素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金属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表现在生活现象上则是:金属钠悬浮于水面上并随意游走;SO2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再经过加热,溶液又转为了原有的红色等,这些形象生动、鲜活多彩的实验生活现象,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化学探究欲望,教师可以积极摸索,寻找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化学现象,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迪。
2.要遵循学生的科学认知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化学学科的教学要依循从直观到抽象的探究性原则,通过对学生施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由尝试到深入、由畏惧到喜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投入全部身心,进行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例如,先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逐步将物质拆分为离子,再至物质用分子式等,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化学学习兴趣,依据思维和认知规律进行基础知识的架构。
3.要结合化学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高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原理及基础性知识要点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和整合,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实验的设计课题中获得知识迁移与拓展。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根据新的化学学习情境,进行新的知识、新的方法的迁移,这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核心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实验化学的设计课题中,对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在初步设定“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的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课题的深入和拓展,在已习得原有实验课题的基础上,拓展出“茶叶中元素的鉴定”“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等全新的课题。又如,指导学生进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课题的实验设计,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让学生进行“真假碘盐的鉴别与检验”实验。
4.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的实验选择是重点突出其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内涵,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探究创新思维的创设,避免无探究意义、重复烦琐的操作过程。因而,高中化学的实验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思索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现象及成因,并用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尝试性的、逐步的实验过程探究。
例如,关于特殊气体“氨气的喷泉”实验,学生对这种特殊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喷泉?喷泉水为什么变红?究竟是什么样的特殊气体才能产生这种神奇的喷泉现象?在教师的步步提问之下,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答,并进行主动性的实验尝试。
5.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组探讨与协作学习
高中化学的实验课题有其具体实验目标、预习指导和实验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课题任务的布置,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合作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给予具体、详细的指导,尤其是拓展性实验,更要对小组实验的学生给予提示,使学生在教师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下,进行合作与交流,逐步由细化的实验目标过渡到整体的实验过程,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讨论,从而在协同的氛围中完成实验任务。
總之,面对2017年新高考的挑战,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新高考目标和原则为指针,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实践,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性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主动性迁移,在化学实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知识架构。
参考文献:
[1]艾师荣.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功能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2]胡协强,孙伟.利用教材栏目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J].化学教与学,2011(07).
[3]钟角金.如何转变学生传统化学学习方式[J].化学教与学,2011(06).
[4]王劝芽.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5).
[5]叶香竹.苏教版化学1“活动与探究”栏目教学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05).
[6]聂瑞香.高中化学教材图表的教学功能[J].数理化学习,2010(03).
【新高考教育管理】推荐阅读:
高考艺考解析10-09
高考家长陪考指南07-08
高考数学考纲解读09-14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12-12
2019年政治高考考纲12-21
高考语文常考文学名著01-05
高考常考政治知识点07-10
高考考风考纪教育心得09-14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