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名人名言(精选8篇)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荣格
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荣格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荣格
I+We=Fully I,(我+阿拉=完整的我)。――荣格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荣格
人类的最高精神面就是爱国。――荣格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荣格
性格决定命运。―― 荣格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荣格
在荣格发表于1921年的《美学中的类型问题》中,他主要依靠了沃林格的学说以审美态度为依据探讨了审美的两种形式抽象和移情,并用他学说中的内倾与外倾对这两种基本形式进行阐述。内倾与外倾是荣格对心态类型的两大基本划分,结合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心理功能构成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美学中的审美问题与人的心理活动联系紧密,因此荣格认为在心理学范围内从审美角度对美学的类型进行探讨是比较适宜的,当然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和《心理学与文学》中荣格也强调了艺术作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产物,并且对产生艺术作品的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考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学与心理学是互相渗透的两门学科,可以相互考证。
荣格认为移情说对应的是外倾的心态,而抽象对应的是内倾的心态,移情与抽象是西方美学的两个基本范畴,荣格在其理论中对它们进行新的阐释与界定。荣格采用了立普斯对于移情的定义,认为“移情是‘我在一个不同于我的客体中对象化,无论那个被对象化了的事物是否应冠以情感这一名称。’”而对于抽象的定义荣格主要采用了沃林格的说法认为“抽象的目的,是要把无秩序的、变化无常的事物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并且认为抽象的全盛时期在“原始艺术”中。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形式,“按照沃林格的看法,审美体验的这两种基本形式,它们的共同根源是‘自我异化’,是那种挣脱自身的需要。”移情和抽象有共同的根源,在这个层次上荣格将移情和抽象看做“适应和自卫的机制”,这里荣格并没有太多关注的美学类型的问题,他不过是将沃林格关于美学问题的心理学观点作为他对于内倾与外倾的阐述的一个支点而已,因此他关心的并不是真正的美学的问题,美学的类型问题成为了他演绎心理学观点的一种手段。
虽然抽象与移情被认为是有着相同的根源,然而它们却有着相对立的发展模式与目的。在移情这一形式中,首先是无意识对于对象的否定,使得对象仅仅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于是主体将自己的主观态度灌注到对象这空荡的形式之中,使得对象富有生气并且与主体能够产生共鸣。而在抽象这一形式中,首先无意识将否定的内容投射到对象上,于是作为意识的主体对对象强大的力量产生了恐惧,于是缩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企图保护自己。荣格认为抽象的艺术主要存在于东方艺术中,并且引述了一段沃林格对于东方艺术的观点,认为现象世界的变化莫测让东方人产生恐惧,于是用抽象的艺术将现实世界凝固住,以此获得内心的安宁。荣格认为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而移情与抽象是无意识支配下的两种审美态度。
最终荣格将讨论的焦点从审美的心理活动转移到人身上,预示了抽象型的人与移情型的人的共同命运,即迷失于抽象对象或移情对象之中,而这种迷失最终将导致人格分裂。移情与抽象相同的根源预示了它们必将陷入的相同的结局。荣格认为“其结果,自我异化走得越远,无意识心理功能也就越深地沉陷到远古的发展水平。”移情与抽象原本目的是对主体建立起保护措施,然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把自己等同于定向功能,把自己等同于定向功能有一种无可否认的好处,人们可以通过它最好地适应集体的需要和期待。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心灵不得不因此而蒙受由于把自己等同于定向功能而蒙受的巨大损失,即个性的衰退,于是结果必然背道而驰。
二、对荣格美学类型观的评价
美学或许是一门非理性的感性的学问,但美学并不代表与精神疾病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荣格甚至很明白地作了这样的比喻:“艺术作品也正如神经症一样”,这或许与荣格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他自身的体验有关。笔者认为审美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确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一般的人类活动都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而发生发展的。然而荣格的这篇文章只在精神困境的范围内才能体现其价值意义,对于普通的审美心理活动,这篇文章就显得比较偏狭。虽然有许多的艺术家存在所谓的精神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艺术家癫狂的精神状态下创造出来的,并且笔者个人觉得对于精神状态的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往往是成问题的,这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直接的联系并非是单纯地对于个体心理状态的判断。当然对于审美的心理活动来说,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可以解释其活动的轨迹,因此这篇文章在这个意义也有它的价值。荣格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论调也从相当的高度上对人类的艺术作出了评价,并且肯定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他把艺术提高到全人类的范围,这不仅扩宽了精神分析的思路并且对艺术的界定是有重要的作用。
在19世纪的德国,许多哲学家都曾对艺术类型进行了划分,但是大体是从艺术作品本身的角度出发,按照美学的对象与材料进行分类。荣格出生于这样一个美学的辉煌时期,他将自己对于内倾与外倾的理论深深植入他对于美学的关照,在荣格眼中,不仅仅是审美活动,连艺术作品也是与他的内倾与外倾理论相对应。当然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和《心理学与文学》中荣格对艺术的视角要更加丰富,比起《美学中的类型问题》来说态度也更加包容,他提出了“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它超越了个人生活领域而以艺术家的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并且集体无意识的观念在这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更加丰富深刻的诠释。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的确扩展了美学的视角,并且对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和《心理学与文学》对于美学的看法比《美学中的类型问题》更加深刻。
当然,在《美学中的类型问题》中集体无意识这一观念也并没有完全受到了冷落,荣格认为是无意识对审美对象的否定作用才使得意识能够侵入审美对象完成移情,也是无意识的投射活动才使得东方人对对象的生气产生恐惧从而采取内倾态度。荣格认为抽象创造了艺术形式,也使得主体认识了对象。其中抽象就与集体无意识有着深深的根源,抽象的对象是源自集体无意识中对现象世界的把握。在这篇文章中,集体无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充分的论证,内倾型与外倾型才是荣格的重点。
三、结语
理查德·诺尔在《荣格崇拜》中认为荣格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一个魅力型的宗教领袖,并且对他的神秘主义倾向持有批判态度。那一时期,基督教受到了严重的质疑,而基于基督教神学与现代知识的对抗性,德国新教神学更对基督教神话排斥,这时期的荣格已经流露出了其非基督教的思想。生命哲学的兴起也使荣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荣格生活的时期生物学观点上的退化观点泛滥,海克尔提出的“我们可以在所有自然现象中找到上帝”是荣格后来提出的“内化上帝”的奠基石。同时,奥斯特瓦尔格的人格类型思想深深影响了荣格。1909~1912年,荣格为集体无意识假说搜集资料时,海克尔的种系发生心理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上帝和尼采的精英主义对荣格建立一个宗教式的精神分析主义提供了参考。神秘主义的唯灵论对荣格的影响巨大,他参加过波拉瓦茨基的降神会,波拉瓦茨基于1875年创立了神智学会并著书立说,荣格格外关注她“拒绝承认她看到的‘过去的景象’是她个人记忆中已有事物的反应”。米德的关于诺斯替教、赫尔墨斯神智学和《密特拉礼拜仪式》等著作,影响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说的创立。瓦格纳主义和罗拜伊特的重生神话对荣格的影响也比较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德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也都与神秘主义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在尼采那理性受到了严重的批判与质疑,理查德认为荣格终其一生是一个尼采主义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荣格其实还是一个比较关注人心灵问题的心理分析家,他对于美学类型的关注与他对于炼金术与神秘宗教的关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是对人心灵的关注。对于荣格的评价毁誉参半,毕竟我们生活于不同的时代与国家,因此并不能真实而恰切地看待一个人以及他的理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这才是比较有意义的。
摘要:以荣格的《美学中的类型问题》为核心, 分析荣格的移情和抽象的两种审美形式。荣格的美学类型观是建立在他的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并最终导向人格的分裂, 这是荣格美学类型观的局限, 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也的确扩宽了美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外倾,内倾,移情,抽象
参考文献
[1][瑞士]荣格.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7.
[2]C S霍尔, V 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 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7.
1900年的12月,荣格在苏黎世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1905年他升任为苏黎世大学的精神医学讲师,并在同年升格为精神科医院的资深医师,主讲精神心理学,也讲授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学。隔年,他寄给弗洛伊德有关于字词联想的研究结果,使他与弗洛伊德结缘。但最终由于理论分歧跟弗洛伊德决裂。
后来荣格经过多年研究,得到许多重要成果,其中性格类型理论是其重要理论之一。荣格把人格划分为八种类型。荣格的类型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这种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
荣格的性格类型理论
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特点。
1、一般态度类型。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
2、机能类型。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
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但又偏向于思维。其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想过程。
2内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其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幻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3外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情感符合于客观情境和一般价值。思维压抑,情感外露,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4内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感情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思维压抑,情感深藏,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易忧郁。
5外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其头脑清醒,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
6内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远离外界,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中。其知觉深受心理状态的影响。
7外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外界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这种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
《荣格人格类型》读后感
在很多人眼里,卡尔.荣格的理论就和他的姓氏一样充满了玄妙、神奇的色彩。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人坚持认为,荣格的理论只不过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境分析以及力多比原理的延伸,但实际上,正是由于和恩师弗洛伊德的观点发生了分歧,荣格才走上了自我探索的道路。荣格不但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发阳光大,并且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他花了毕生的精力将心理学理论简单化和浅显化。对荣格来说,他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对潜意识理论的追根溯源。他向世人揭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
荣格的成就就在于,在弗洛伊德“前意识”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心灵层次分析理论,并且将前意识深入剖析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来,荣格的理论基础带着弗洛伊德的影子,但却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最受推崇的理论。它的核心就在于,相对于其他生物,人类的脑海中残留下来的先祖记忆会让一个人显现出足以同其他生物相区分的“特性”。而这种经过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先祖记忆又会在人类内部形成一种共性,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本能。
除了潜意识之外,荣格对心理学的贡献还有梦境的研究、情节和原型理论等等。在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荣格还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人格面具等不易被人察觉,但却真实存在的心里学现象。所谓“阿尼玛”,就是男性人格当中的女性气质,而“阿尼姆斯”则恰恰相反;人格面具则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当中会用另一种面貌示人,以博取众人的好感。在荣格眼中,即便是在野性的男士也会在特定的时刻彰显出柔弱的一面,而个人面具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荣格人格类型》这本书主要讲述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理论及应用。读后对比其他衍生自荣格观念的人格的类型学派(如MBTI的十六中人格类型),发现,荣格人格类型最大的特点是:无法用测验来判断,它更需要深入的探讨与分析。MBTI及类似的人格分类测量与量表,固然有其特点与用处,也确实引用一些荣格的观念,但与荣格的人格类型有非常根本的而重要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荣格认为了解人格类型,可以让我们对普遍的人性心理有更佳的认识。据他的说法,他探索人格类型的最初动机,是想了解为什么弗洛伊德对精神官能症的看法,与阿勒德的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两个人的理论都非常精彩简明、清晰易懂,问题是,他们怎么都只能看见一面,而且各自坚持己见?荣格因此展开关于人格类型的研究,包括对文学、神话学、美学、哲学和精神学的历史回顾,加上在心理学实务领域工作近二十年的观察成果,他归纳出人性心理学的重要坐标:两种人格倾向(内倾型、外倾型),以及四种功能(思考型、感官型、直觉型和情感型)。荣格的人格类型并不是把人分类、贴上标签,而是了解自己的最佳工具。尤其,当一个人在自己心里的暗礁搁浅时,它就像指南针和罗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位,走出焦灼困境,到了今日他的人格类型已被大量运用,在商业界广泛流行。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荣格类型学,这是荣格类型观念的架构,包括两种倾向:内倾、外倾与四种功能:思考、情感、直觉、感官,并论及劣势功能与潜意识的角色,也对告诉我们研究类型时必须注意的危险。第二部分详谈外倾特质分别与四种功能结合时的类型特征。第三章是内倾特质分别与四种功能结合时的特征。第四章,主要讨论类型研究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及相关的临床应用。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外倾特质河内倾特质的临床意义
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是典型的体质倾向,外倾的主要的兴趣在客体,而内倾者则在主体。如果想研究这种基本倾向可能有什么医学上的重要性,就必须先了解主体和客体出现的时刻。主体和客体总是出现于原本由神秘参与决定的关系面临批判的时候,无论是来自于主体本身或他人的批判。这种事件会影响整个人格,例如在幼童或大部分仍在潜意识或分化的人。但即使是已分化的成人,仍有需要发展的潜意识部分。这种处境容易引发批判的冲突,而造成神秘兴趣的消解。
书中认为,透过冲突,特定关系中的两个人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完全和谐。体验到这种和谐问题的人就是主体,而他觉得不和谐的冲突对象就是他的客体。可以观察这种问题如何在个体身上展现出来:一种牵涉到阿尼玛—阿尼姆斯问题的情绪被制造出来。还有一种问题是要适应现在被客体化的环境,这会制造出另一层影响,汇聚出阴影的问题。
小孩身上可以见到典型的例子:他们父母总是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完美。被制造出来的情绪是对父母生气:接下来的坏脾气则导致适应性的问题。小孩现在要面对如下怀疑:我是什么人?或爸爸、妈妈是什么人,接下来则是这个我是什么?爸爸、妈妈是什么由此诞生了主体和客体。这种处境很快汇聚出母亲的原型,因此往往具有大量的情绪能量。
当神秘参与消解时,每一个人都会升起相同的问题。虽然问题是共通的,但处理的方式则依据这个人的主要兴趣被导向或主题或客体而有所不同。个人解决问题方式能指出他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内倾者面临的客体的敌意
内倾型的人基本关注的是主体,所以会觉察主体里面的困扰因素,这事情绪升起,他有压抑这种情绪的偏向,欣然致力于寻找崭新而可靠的导向。对客体外在适应性困难对他比较不重要,或完全不重要,基于这个理由,内倾的人常常显得负面、阴沉,罢自己表现的奇特、古怪、傲慢、甚至带有恶意。他不会更大察觉和理解来处理这种困难,而是逃避。于是内倾型的人可能因此一步步缩小他的朋友圈,选择最无害的人。但他常常突然碰到外在世界的现实问题。客体的敌意会是他的绊脚石:他总是运气不好,即使是年轻的内倾者也会在楼梯跌断腿,他不注意阶梯,却忍不住对阶梯上可怕的红地毯发脾气(他事后会针对客体说:我不在乎是什么颜色或我不喜欢这种红色,因为不适合我)。
释放情绪对他自然有益,举个例子,情绪平息下来,于是他免于受到代谢的困扰。外科医生比较可能被他找来,大部分却只是为了不太重要或不太严重的治疗。
这个发展阶段就像是心灵得满足,但本能却被忽略。内倾型的人在心智上占优势,却与环境疏离,不断与世界碰撞,不过,通常不会危及他的生命。内倾型的人有可能是以不充分而压抑的方式呼吸(为了保持平静避开世界),所以极容易得肺结核。
外倾型的人基本上关心的是客体,他喜欢安排他的客体关系。他为他们放弃自己,只剩一点模糊的身影。他忽视自己里面发生某些事。某些东西已经被启动的事实。尽管外倾型的人能成功适应客体,但会不时出现上述的疏忽,而被低估的情绪会以偶然出现的心情变化表现,且很快会发展出敌意。未被了解的情绪也会影响代谢:肝脏的问题有代表性,甚至心脏也可能会受影响。到了这个发展阶段,他比较需要内科医生。而不是外科医生。一般说来,外倾型的人跟随自己的本能而忽略本能时,并没有致命的危险。
可是发展的第一阶段之后还有别的阶段。在内倾型的情形,外在适应的欠缺愈来愈多,尽全力尝试逃入内在,也尽管他透过选择来限制客体的数量,他还是会选
择与世界撞击,以至于客体的现实强加于他身上。现在再也无法使情绪平静:它表现的非常清楚,内倾者展现的敌意通常表现的敌意通常也比无害的外倾者更为激烈许多。
另一方面,外倾者会到达一种情形,情绪呐喊着要得到满足。情绪激烈地破出,破坏了他原本的对外在世界的适应,黑暗的阴影面变得明显。外倾者开始面对主体的问题、他自身现实的问题。
在这种处境下,内倾者必须变得更为外倾,把他的兴趣导向客体。而外倾者必须变得更为外倾,把他的兴趣导向客体,而外倾者必须更为内倾,转向自己这个卑微的人,就是主体。倾向反转的任务不被接受时,就会发展出临床的疾病。
旧系统的瓦解为身体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顽固、偏于一方的试着坚持原有的倾向类型,但这已经不合时宜,能量遗留到相反的转向,而挣扎的结果就是心智层次的贬抑原本的优势不再可靠地作用,变的劣势,旧系统的瓦解会带来身体上的影响。
内倾者变得很容易得到突然而危险的感染。过度的情绪可能如此严重地干扰他的代谢,以至于发生非常危险的状况,甚至致命。危险来自内在:内倾者需要内科医生,以免危及生命。
外倾者如果尝试维持偏于一方、过时、原初的倾向,也有重大的危险。他对外在现实的适应已不在可靠,他现在可能发生意外,需要外科医生。外科治疗的需要可能会非常紧急,因为失去补偿的外倾者发生的意外通常很严重(车祸或登山的意外)。
可是,必须帮助他的并不总是外科医师,因为他的问题常触及法律层面。对主体面的盲目无知,加上黑暗的阴影,往往导致他破产、诈欺和做出其他违法的事。所以,外倾的人可能会因为意外或愚蠢的罪行而让自己身陷困境„„不是只有死刑才能会毁掉一个人:监狱或少年感化院也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发展阶段非常关键。内情的人会用自杀来逃避危机,这种情形会发生在突发情绪的压力下,而面对破坏他主观平静的可恨情绪的力量感到惶恐的时候。外请的人也可能用自杀来逃避问题,他会在黑暗阴影的深思熟虑中安排自杀,以逃避不得不处理心爱客体——安全感——的状况、在这种危机中,内倾型的人会发展出外倾者的所有症状,而且达到更险恶许多的程度。正因为他不接纳自己的外倾面,所以它会以自动化、古老的形式出现,且带着更棘手的问题。不过,现在比二十年前更可以成功地处理这些危险的疾病,危险的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原本致命的代谢疾病也有了治疗的药物,比如Serpasil和Largactil.不过,当过度的情绪对代谢作用干扰到很严重的程度,而发生心智退化时,还是有心智毁减的危险;当情绪的力量破坏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时,也有身体死亡的危险。再次强调,危险来自于内在外倾的人在危机中,随着他所不了解的内倾特质以危险的古老形式支配他,或发展出夸大形式的内倾者症状。如果外倾的人透过意外和严重的受伤与世界碰撞,现代外科手术在科技上的进步,特别是高度发展的麻醉技巧,可以有很大的助益:骨科手术的重建可以使他恢复活跃的生活,而这些人在过去恐怕会终身残废。
当阴影使外倾者碰撞世界,而遇到法律上的后果时,我们必须记住,死刑已逐渐减少,走上废除的方向,现在更加常用的刑罚是为了教育,而不是破坏的目的。可是,不论是出于意外或刑判,仍然有来自外在的生命危险。意外可能致命,失去社交生活也可能摧毁精神生活。
内倾者容易发展成精神分裂,外倾者则可能引发躁郁症
内倾者的劣势外倾特质也有正式的表现。他可能被外在世界吸引而产生直觉,但这种直觉的品质很差,于是他知觉到的可能性并不是分化的直觉功能对这些事物产生的直觉,而只是不可能的可能性。这种情形已经离妄想不远了。如果是透过感官功能而有的知觉,也不会以条理的方式理解外在的世界,他的情形往往也是病态的。
外倾者的劣势内倾特质表现出来时,即使他被迫考虑和省思主体。但往往也只是变成无助的焦虑状态,主要是因为缺乏辨别力。省思自己时,他会用部分取代整体,为了一个缺点而彻底否定自己。接下来可能生起内疚和罪恶感,造成疯狂。此外,他虽然完全知道个人发展的自主性,却视之为大灾难。整体的图像就是忧郁症的样子。有时,主体的沉迷会再度让位给原本的外倾特质,但他的外倾特质现在已经变得低劣,而以躁症表现。
由此可以清楚看见,内倾者的劣势倾向容易发展成精神分列状态,而外倾者可能引发躁郁症。如果精神症状已明显表现,那么,劣势倾向的汇聚就变得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只需要聆听他们所说的内容,当内倾者把他的注意力导向外在,可能显示出妄想的反应,他对客体的病态着迷会显示为如下的沉迷:是他做的,他可能做了,他一定没有,他应该会,他将会。以这种方式把外倾特质的劣势行投射到客体:因为另一面是坏的、蠢的、卑劣的。另一方面,应该转成内倾的外倾者变忧郁时,他的想法会无止境的围绕着主体,他会说:我做的,我应该,我是内倾特质的劣势性被强加与主体,于是忧郁的病人认为自己是有罪的。没有价值、可悲的、贫乏的。
精神医学的经验也有助于了解两种类型。大家都知道,精神科医师要精神分裂患者尽可能早点出院,所谓早期释放,而躁郁症病人则会延迟出院。从劣势倾向的问题来看这种情形,我们可以说:精神分裂患者基本是内倾的,在疾病中表现其劣势的外倾特质,应该被送到外面世界练习他的外倾特质。但躁郁症患者有外倾的性格,应该在病房留久一点,有机会练习他仍然为发展的内倾特质。
不论精神病人多么清楚地显示出某些问题,毕竟是异常的。在正常人里,劣势倾向的问题会在人生的后半段汇聚起来,但病态的情形,往往在很早期就出现。原因之一可能是家庭或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原本的性格在早年受到扭曲。
有可能是生来外倾的人忍受强加于他却与他不相容的内倾倾向,而发展的相反趋势就朝向尽快恢复真实倾向的目标。健康却未发展的外倾特质与扭曲而不相容的内倾意识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非常复杂,甚至病态的状态。内倾的人也容易有相应的扭曲,这个问题的细节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不过,我相信环境因素对天生倾向的扭曲是精神病症状和所谓精神病模式的主要来源。当然了,如果相反倾向的正常发展能不受干扰的发生,是最理想的。但在医学中,特别是心理学,我们很少见到这种情形,因为不太有机会观察正常的发展。干扰出现时,自然会出现各种细微的差异和明显的变形。
可以再多谈一点细节:必须发展外倾特质的内倾者,比较容易得到消化性溃疡。必须内倾的外倾者,根据我的经验,有过早得到动脉硬化的危险。大家都知道,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以透过心理治疗解除症状,但可能较少人知道,即使是比较严重的动脉硬化也可以从适当的心理治疗得到相当大的帮助,即使所有的教科书都可见到失败主义者对精神医学预后的评估所以必须处理内倾特质者产生忧郁、动脉硬化的症状时,请不要太在意预后的评估,心理治疗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症状不是病态的失常,而是迈向的道路
从医学角度总结两种基本倾向类型的影响:
内倾者基本活在自己的情绪里,与世界发生冲突。他容易有轻微或中度严重的意外。外倾者适应世界,忽略情绪,他的危险在于心脏和代谢系统。因此,两种倾向类型早晚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发展相反面,也就是他们内在的劣势。
如果这种发展不够充分,接下来就可能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内倾的人可能得到感染症或恶性的代谢障碍。外倾的人容易发生危险的意外和违法的事。此外,内倾的人也容易得到消化性溃疡,外倾的人则是动脉硬化。内倾的人对外在世界的沉迷可能导致妄想症,而外倾的人对内在世界的沉迷可能导致他烈士的内倾倾向以忧郁症表现。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必须强调,即使在危机中,自发、原初、基本的关系仍是显而易见的(就像Kretschmer描述得很出色的体质类型一样)。瘦长体型的精神分裂患者以幻觉的方式转向外在时,他的自然倾向是朝向主体,而他和外在世界的情感交流就会相对的贫乏。当肥胖体型的忧郁症患者把注意力导向内在时,仍然保持自然朝向客体的导向,他的情感交流是良好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使既有的意识会建立抗拒,精神疾病仍会帮助劣势倾向突破而出。内倾的精神分裂患者透过攻击性的爆发,而与外在世界接触。外倾的忧郁症患者关闭自己,脱离世界,而发展出没有人能了解他、没有人想了解他,也没有人帮助他的想法:所以他被用力推回自己的内在。
那么,从现在医学对两种类型倾向的了解,可以期待什么样的治疗呢?一般来说,发展过程出现的内科、外科、精神科并发症,是需要根据医学和经验的一般法则来治疗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在诊断时把病人视为必须透过他的危机而接纳其劣势的人类。
这个关键的处境制造出特别的危险,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密切的注意。举例来说,如果内倾者的内在稳定性崩溃了,他的整个系统可能突然地被感染症入侵。这时必须适时给予抗生素,否则就可能来不及。对还不明确的病人,就必须定期计算白血球的数量,光是记录脉搏和体温是不够的。如果白血球的数量超过一万,就必须立刻开始抗生素的治疗。另一方面,如果外倾者的外在适应性崩溃了,就必须密切预防意外增加的危险性,例如,必须禁止登山,甚至禁止开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
(陈67,黄112,郑168)
一、人格结构
(一)、意识
(二)、个人潜意识
(三)、集体潜意识
1、人格面具(或人物)(persona)
2、阿尼玛(或阴性基质)(anima)
3、阿尼姆斯(或阳性基质)(animus)
4、阴影(或阴暗自我)(shadow)
5、自身(self)
二、人格动力
(一)心理能
(二)、心理能的分布和移动
(三)心理能的运行与转换
三、人格类型(心理类型)
(一)、两种态度
(二)、四种机能
(三)、八种人格类型
四、人格发展
(一)、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二)、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三)、中年时期(从35或40岁到退休)
(四)、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五、荣格理论评价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
出生于瑞士的开斯威尔的一个宗教家庭。宗教信仰是荣格早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他于1900年获巴赛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接着到苏黎士大学精神病诊所任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出版后,他开始在实践中运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并将应用效果写成《早发性痴呆心理学》(1907)一书。1906年荣格与弗洛伊德有了通讯联系,次年他俩在维也纳首次会面,倾谈足足持续了13个小时之久,很快成为挚友。1909年荣格陪同弗洛伊德访问美国克拉克大学,在此期间两人都发表了演讲。1911年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全力支持下出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但是,荣格对精神分析、潜意识和力必多的理解与弗洛伊德是不同的。在荣格出版了《潜意识心理学》(1912)之后,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914年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并退出该协会,两人关系决裂。此后,荣格不再支持精神分析论,转而大力倡导分析心理学。他在去世那年出版的一本自传《回忆·梦·反思》中的第一句话,“我的一生就是潜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Jung,1961),道出了他的心理学特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许多基本论点上,大体上还沿袭了经典精神分析论,同时也有不少修正和发展。
一、人格结构
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精神(或心灵)(psyche)。精神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或是潜意识的。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他在一生中应该做的是,在这种固有的完整人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警惕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的、相互冲突的系统。分裂的人格是一种病态人格。
精神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所组成。在荣格看来,人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这一结构不仅由无数要素所组成,而且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错综复杂的。同时这个结构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来自身体内部的不断刺激。
对于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有人用图示的方式作了生动的描述。
(郑学,169)
(黄希庭,113)
这幅《曼荼罗与自性体验》的图画是基于荣格的一位患者克里斯蒂安娜·摩根,在荣格的帮助下运用意想和灵感绘制的心理完整性的原型。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靠积极想像技术,3
荣格完成了他的原型心理学研究。
(一)、意识 对荣格而言,意识是人心中惟一能够被个人直接知晓的部分。它在生命过程中出现较早,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自觉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过程,产生出了一种新要素,荣格将其称为自我。自我(ego)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自我是意识的中心。尽管自我在整个心理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它作为意识的门卫却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某种观念、情感、记忆和知觉,如果不被自我所承认,就永远也不会进入意识。它像过滤器那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正是由于自我的这种重要功能,才保证了人格的同—性和持续性。对自我的理解上,荣格与弗洛伊德的观点颇为相似。
(二)、个人潜意识
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是由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所构成。荣格的个人潜意识概念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概念相似。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对个人来说是极易获得的,它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
在个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的特性,荣格称之为情结(complex),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当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意思是指他执意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像是上了“瘾”。情结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恋母情结的人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与母亲这个概念有关的活动中。有恋父情结、性爱情结、权力情结、金钱情结或其他类型情结的人,情况也是如此。
情结可以成为人的调节机制的障碍。荣格认为,有许多情结深深根植于他的病人的神经病症状中。情结也往往是灵感的动力源泉,对在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事业的迷恋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于情结的形成,最初荣格认为它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验。后来他认为情结起源于人性中某种比童年时期的经验更深邃的东西,即他所谓的集体潜意识。
(三)、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人类种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沉积物,荣格认为: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亿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每一世纪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与个人潜意识不同,集体潜意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因为它的内容到处都能找到。
这些镂刻在人脑中的祖先经验,荣格称之为原型(archetypes),它是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是那些经历许多世代一直保持不变的经验累积于心中的结果,是一种对世外某些方面进行反应的先天倾向。例如,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每天看着太阳东升西落,这种深刻印象,最后凝结在集体潜意识中成为一种太阳神或上帝的原型。我们对太阳神或上帝的崇拜,是千万年来的经验镂刻在人脑的结果。每一个时代中每一个成员所经历过的经验,都有相应的原型,例如出生、死亡、上帝、太阳、男人、母亲、英雄等。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它们代代遗传,决定着个人对世界反应的倾向性。
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它没有一个清晰画面,而更类似于一张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原型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有很多,人生有多少个典型的情景就有多少个原型。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诸如出生的原型、再生的原型、死亡的原型、力量的原型、巫术的原型、英雄的原型、儿童的原型、母亲的原型、上帝的原型、魔鬼的原型、骗子的原型,还有许多自然物或人造物的原型,如太阳、月亮、风、火、水、武器、劳动工具等等的原型。在这些原型中,荣格研究得比较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 4
和自性。
1、人格面具(或人物)(persona):这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或精神的外部形象(outward face of psyche)。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是人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而发展起来的,是别人据以了解那个人的那部分精神。人格面具只是个人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过分偏重人格面具,必然会牺牲人格结构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所以,这个原型有时也被称为顺从的原型。一切原型都必须是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种族的,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人的人性的一部分。显而易见,人格面具有利于人在社会中生活,它促使我们与其他人,甚至与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人格面具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目的、取得个人成就,同时,它也是社会生活与共同福利的基础。
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所起的作用并非完全是积极的,有时也可能是消极的和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这种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违背自己的本性,不考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和需要,把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这种情况被荣格称为“面具膨胀”(inflation)。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荣格病人中有许多是这种面具过分膨胀的受害者,这些人大多是社会名流,且很有成就,但他们却在某一天突然感到自己的生活异常空虚和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多年来都在欺骗自己,自己的兴趣与情感都不是真实的,而是假装出来的。荣格的工作就是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对它给予适当的抑制,以便使自己人格的其他部分赢得伸展的空间。
2、阿尼玛(或阴性基质)(anima):这是男性精神中所带有的女性特征。阴性基质是男人在漫长岁月中与女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经验的沉积。其作用是:(1)使男人具有女性特征;(2)为男人在男女交往(包括母子交往、朋友和爱人间的交往)时提供参照系。这种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母亲。它会极大地影响男人对女人的选择,影响他对某个女人是喜欢还是讨厌。
3、阿尼姆斯(或阳性基质)(animus):这是女性精神中所带有的男性特征。阳性基质是女人在漫长岁月中与男人交往所获得的经验的沉积。其作用是:(1)使女人具有男性特征;(2)为女人在男女交往中提供参照系。这种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父亲。它会极大地影响女人对男人的选择。
相对于人格面具,荣格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称为精神的内部形象(inward face of psyche)。它们的心象总是投射到异性身上,并决定两性关系的性质。
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异性的原型。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的。这种原型保证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荣格指出:“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永恒的女性心象,这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的形象,而是—个确切女性心象。这一心象根本是无意识的,是镂刻在男性有机体组织内的原始起源的遗传要素,是我们祖先有关女性的全部经验的印痕,或原型。”
异性原型为我们建立起一种无意识的标准,影响到我们对异性的选择和反应。荣格指出:阿妮玛有一种先人之见,它喜欢女人的虚荣矫饰、多情善感、软弱无力、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性;而阿尼姆斯则选择那些真诚勇敢、聪明多智、体魄健壮的男性。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因为人格面具的过度发展而受害,但在阿尼玛和阿妮姆斯上,许多人的情况则相反,这两种原型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因为我们的传统社会过分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别性,鄙视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和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征。在我们的文化中,那些所谓的“假小子”和“假妹子”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为阿妮玛和阿妮姆斯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 的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可以预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见到更多的“假小子”和“假妹子”。
4、阴影(或阴暗自我)(shadow):也称同性原型,这是代表一个人自己的性别,并影响这个人与同性别的人的关系的原型。它是精神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它很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一个,是人身上所有那些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在荣格看来,阴影的动物本性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他认为,不利用自己阴影的人容易变成忧郁的毫无生命力的人。像一切原型一样,阴影也寻求外部的表现形式。它象征妖魔鬼怪等形象并投射于世界。
阴影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因而有必要加以压制。通过外在的社会法制与道德规范以及内心的人格面具,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压抑自己天性中的兽性一面,他会变得文雅起来。但是,为了这种文雅,个体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就是削弱了他的自然活力与创造精神,因为阴影不仅是最坏东西的发源地,也是最好东西的发源地。荣格认为一个人缺乏来自于阴影的深邃的先天智慧与直觉,其生命将缺乏活力、没有朝气、流于浅薄和平庸。
5、自性(self):这是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它们处于和谐状态,即把人格统一起来,导致人格的统一、平衡和稳定。荣格认为,自身可以用曼荼罗(见补充讨论)词表示。自身就像曼茶罗一样,位于构成精神的许多对立部分的中间位置,使精神和谐而均衡。
如果一个人的自性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他将感到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感到自己精神即将崩溃。荣格认为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性的充分发挥或实现。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极少有人完成这一工作,只有像耶稣和释迦牟尼等伟大的宗教领袖才接近于这一终极目标。自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我,通过自我,尽量使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到达自觉意识,使那些无意识的东西成为意识到的东西,使人格获得充分的个性化。荣格认为依靠某种宗教体验和修炼方面,如瑜伽和坐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自性。
曼荼罗
曼荼罗(mandala)是印度教密宗与佛教密宗所用的象征性图形,供举行宗教仪式和修习禅定时使用。曼荼罗表征宇宙诸神聚会的圣地和宇宙力量的聚焦点。作为宇宙缩影的人的精神上“进入”曼茶罗并向其中心“前进”,象征经历宇宙的分解与复合。在日本和我国西藏地区,曼荼罗基本上分为两类,分别代表宇宙的胎藏界和金刚界,前者的运动是从一到多,后者则是从多到一。西藏的唐喀(卷轴)曼荼罗绘有外圈,其内侧有——个或几个同心圆,围绕一方框,有线条从中心延伸到四角,将方框内部隔成四个三角形,每一三角形的中央和中部绘有五个圆圈,内有神的象征物或神像,最常见的是五尊自生佛。荣格认为,作为最古老的宗教象征的曼荼罗,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个曼荼罗常以回环的环状出现,但有时它也可能是一个正方形或圆形,甚至还包括其他的几何形状。最早的曼茶罗是太阳光轮。在西方,曼荼罗常是十字形、三位一体的象征性标记、哥德式大教堂的玫瑰窗上的彩色图案等。自然界也有许多曼荼罗,如原子结构和雪花。不论其结构形式如何,它们都有一个中心。在荣格看来,这个中心就像精神中的自身原型。因此,个人的曼荼罗便体现了他的人格。
荣格认为,曼荼罗象征常常自发地出现在患者的梦和想像中。他相信,曼荼罗是一个整体性的原型符号,它把人格统一起来,给它以稳定感和一体感。因此,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必要创造出一个自己的曼茶罗。荣格的学说中充满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他的这一原型概念后来不曾有回响,没有引出相关的研充。
(黄希庭,116)
(沈德灿,300)
二、人格动力
荣格不仅有系统的人格结构理论,而且提出了人格动力学说。他认为人格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相对闭合的性质。这是因为它或多或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能量系统,尽管它需要从外部世界或自身肉体中获得能量,但是,这些能量一旦为心灵所吸收,就完全属于精神能量,而不是物理、化学或生物的能量,并且心灵可以任意决定如何使用这种能量。
荣格认为,来自于身体内部或外部世界的精神能量,主要通过各种感觉刺激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产生。所有这些内外感觉给我们的心灵提供连续不断的滋养,如同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一样。由于感官不断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能量,从而使心灵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它的平衡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如果心灵是完全封闭的,它就像一潭死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如果心灵是完全开放的,其结果将是无穷的混乱。因此,健康的人格应该是介乎于两种极端的中间状态,即相对闭合的状态。
(一)心理能
人格的动力是心理能(或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荣格用力必多来称呼这种心理能。但是,荣格所说的力必多与弗洛伊德把力必多仅限于性欲是不同的。他把力必多(或欲力)(libido)定义为一般生物的生命能量。它从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为个人的心理发展提供能源,是人格的动力。不同量的心理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心理活动中去。被分配给不同心理活动的心理能,在量上是随时发生变化的。
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将“里比多”解释为单纯的性能量。相反,他把“里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逐渐用“心理能”取代了“里比多”。荣格认为,心理能可以是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在意识中它表现为各种努力、欲望和意愿。同时,它既可以表现为食欲、性欲,也可以表现为情绪和情感。
心理能不能像物理能那样作直接的定量的测定和计算。但是,可以通过比较,把握某一心理活动所用能量的相对大小,这就是荣格所提出的心理值(psychic value)。所谓心理值,是用来衡量分配给某一特殊心理要素的心理能的计量尺度。当比较高的心理值被投放到某种观念或情感时,这就意味着这种观念或情感有相当大力量左右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例如,一个赋予权力很高心理值的人,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官场上投机钻营,讨好上司,欺骗和压制下属,或想方设法去做显著的政绩,力求保官和升官。
我们不能绝对地测定某一心理要素的心理值,但可以相对地估计它的大小。我们可以将一个心理要素与另一种心理要素相比较,看哪—种心理要素占用了个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确定哪种心理要素所具有的心理值就更大。例如,我们发现一个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工作上,却很少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生活上,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前者的心理值远远大于后者所拥有的心理值。对心理值进行估计和测量的方法包括:(1)观察他对不同活动对象的选择。(2)为达到目标而克服障碍所费的时间。(3)对梦或幻想进行分析。(4)生理指标的测量,如脉搏、呼吸和皮肤电等的测定。
(二)、心理能的分布和移动
在荣格看来,人格系统中的能量分配是由两条原理决定的:等值原理和熵增加原理。第一条原则称为等值原理(principle of equivalence),即是说,每一个人能应用的力必多是固定的,如果它被投入人格系统的某个结构,那么就会在其他结构中显示出来。如果在意识中集中了较多的力必多能量,那么潜意识活动中的力必多能量就会减少。力必多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永远不会从心灵中消逝,它只是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了。有时甚至从意识活动转移到无意识活动中,例如以幻想或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条原理称为熵增加原理(principle of entropy)。这是指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一般是从能量多的心理成分流向拥有较少能量的心理成分,以实现心灵不同结构或
成分之间的平衡,这就像热力学中所说的热量流动的规律((即熵增加原理)一样,从热量高的地方流向热量低的地方,以至两方的热量达到均衡。例如,一个人的人格面具过分发展而阴影呈低度发展,那么心理能就会从人格面具原型流入阴影原型之中。但是,来自外界的能量总是使心灵处于不平衡状态,使人产生种种紧张感、压迫感与冲突感,人格结构不同成分之间的能量极差越大,人所体验到的紧张感和冲突感就越强烈。荣格认为,某些精神病人如自闭症为了逃避无法对付的强烈刺激,便环绕自身建立一层外壳保护自己,不与外部世界交流。正常人则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使熵增加,产生相对平衡的状态。
荣格以为,人生的生活目标就是按照熵增加原理,寻求人格系统中的能量分配达到平衡。虽然力必多是完全被用于维持人格系统的,但仍有一定的能量闲置未用。力必多有这种剩余,是由于人格系统不能成功地在系统内部平衡能量强度所致。例如,如果心理能由人格面具输送到阿尼姆斯原型,而阿尼姆斯原型又不能吸收其全部能量,就会有一些能量剩余出来。这些剩余能量既可能使阿尼姆斯原型膨胀起来,也可能被转移来创造新的象征或类似物。这些新创造出来的象征将引导我们从事新的活动,产生新的兴趣,获得新的发现和走向新的生活方式。
(三)心理能的运行与转换
荣格认为心理能可以沿着前行和退行两个方向流动。前行指人把心理能投放到外部活动之中,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在前行过程中,每种心理机能都会吸取各种生活经验和心理能量,使人努力与环境条件和要求相一致。退行是指把能量从外部活动中抽回来,流入无意识之中,以激活无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内容。前行与退行是两种对立,但又是相互联系的过程。通过前行,使人消耗能量以应付外部世界,通过退行使人保持和聚集能量。退行还有一个好处是它激活了无意识中拥有的丰富的种族经验和智慧,有助于人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实际上我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从无意识中汲取能量,梦为我们提供力量和智慧。能量的前行与退行类似于涨潮和落潮,从而使人的内心世界得到调整和平衡发展。
荣格认为心理能量和物理能量一样,是可以发生能量转换和形态的变化的。首先,当一种新的活动模拟本能活动时,本能的能量就会被纳入到这种新的活动中。荣格把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输导。即心理能量必须经过一个能量输导系统,发生能量转换,纳入到新的活动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做功;其次,心理能是通过模仿或制作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的。荣格发现,原始部落以各种仪式和舞蹈来转换心理能量,而现代人则通过“有意志的行为”,用科学和技术把梦想变为现实,从而实现心理能量的转换。
荣格认为,象征是一种有意义的意象,是促使心理变化的一种工具。当理性的源泉不足时,精神就会产生一种象征。它是自发地从潜意识中产生的,是建基于潜意识原型之上的,是原型的外化,原型通过象征来表现自己。这样,人们通过对象征的形式及其内涵的分析,就可以追根寻源地找到潜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原型。荣格还认为,象征并非固定不变,它不仅仅是一些符号之类的东西,还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力量。荣格把这种力量称之为象征的“超验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荣格发现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整体象征就是“曼荼罗”,它是最古老的宗教象征之一,代表着人的整体精神,而且是人格的中心。它可以使各种矛盾冲突的力量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象征具有这种超验的功能,它能帮助人们探察潜意识心灵的奥秘,能够预测个人未来的心理发展水平。
三、人格类型(心理类型)
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实验中就发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其情结的表现也不同。1913年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人格。1921年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又作了详细的阐述。荣格对心理类型的研究已成为分析心理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也使他成为人格差异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一)、两种态度
荣格认为,在与世界的联系中,人的精神有两种态度(attitude)。一种态度是指向个人内部的主观世界,称为内倾(或内向)(introversion);另一种态度则是指向外部环境,称为外倾(或外向)(extroversion)。前者性格迟疑、爱思考、孤僻、退缩、常提防戒备、不愿抛头露面;后者性格开朗、爱交际、坦率、随和、乐于助人、常做无把握的冒险。一个人只是或多或少地属于外倾型或内倾型,而并非整个都是外倾的或整个都是内倾的。“只有当外倾机制占优势时,我们才把一种行为模式称为外倾的”(Jung,1921/1971,p.575)。
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对于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喜欢安静,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结果感兴趣。外倾型的人好社交,为人活泼、开朗,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荣格还认为每个人都不是绝对内倾或外倾的,许多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或某种态度类型相对占优势。
(二)、四种机能
荣格还提出四种思想功能(functions of thought):(1)感觉(sensing):指明事物存在于什么地方,但不说明它是什么事物;(2)思维(thinking):指明感觉到的客体为何物,并给它命名;(3)情感(feeling):反映事物是否为个体所接受,决定事物对个体有何种价值,与喜欢和厌恶有关;(4)直觉(intuiting):在没有实际资料可以利用时,对于过去和将来事件的顶感。
他认为思维的功能是评价事物正确与否,情感的作用是判断和确定事物价值,该事物是否可以被接受。思维与情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人们用它们来进行判断和评价,因此可称之为理性功能。感觉是一个人确定事物存在与否的功能,但不指明那是什么事物。直觉是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感觉与直觉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因没有理性参与,又称之为非理性判断。荣格说:“感觉告诉你存在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可以接受,直觉告诉你它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三)、八种人格类型
荣格把两种态度与四种功能结合起来,划分出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1)外倾思维型(thinking extrovert type):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冷静;善于思考问题但固执己见;感情受压抑。这类人较为理性,有逻辑,对细微的差别不敏感,所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们都属于此类。
这种类型的人以男性居多,典型的例子是科学家,他们为激起其热情的领域而贡献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目标是找到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和规律。达尔文、爱因斯坦等是这种类型的典范。
这种类型的人因重视逻辑、秩序、原则,相信自己的“生活规律”是绝对真理,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憎恨不合理性,排斥情感,对人性的弱点缺乏理解,忽视人际关系中的艺术,所以会显得刻板、冷漠、无情和傲慢。若过分压抑情感,则情感会作为补偿以反常的方式来影响他,造成痛苦和挫折,或变得专制、固执、自负、迷信,且不接受任何批评。极端的例子就是所谓的“科学狂”。
(2)内倾思维型(thinking introvert type):离群索居,沉溺于玄想;实际判断力缺乏,社会适应性差;智力高,忽视日常实际生活;情感受压抑。此类人对内部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兴趣,荣格本人、叔本华、尼采都属于此类。
内倾思维型仍以男性为多,典型的是哲学家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因专心于内心的实在,他们对外部世界很少注意,对周围的人、事往往心不在焉,会引起不合时宜的注意;与人在一起时羞怯而沉默寡言或反应突兀;独处时会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内倾思维型与外顷思维型的人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为了让思维不受干扰,他们也排斥感情,因关注内在世界、耽于冥想、忘掉他人而显得冷漠无情;不理解、不体谅他人,因其根
本未注意过,极端的情况下他会因完全割断与现实的联系而成为精神病患者。他们易变得顽固执拗、刚愎自用,且敏感易怒,有时压抑的情感会以变态和狂热的方式影响其思维并体现在作品中。
(3)外倾情感型(feeling extrovert type):极易动感情,外界的细小变化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多愁善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受压抑。此类人中女性比男性多很多,其中首推那些在政治领域取得很大成功的女性。
这种类型的人因固守已有的价值观念,有历史感和传统感;对人际关系特别有兴趣,善于处理尴尬场面,息事宁人,使社会及家庭生活得以维持、协调;是令人愉快的客人,也是团体活动中受欢迎的人;有道德感且真诚动人。其优秀者是热情、能干、有魅力的人;另一极端则不免浅薄、虚伪、浮夸卖弄、矫揉造作,失去了人情味。因其压抑思维功能,这种类型的人思维能力不发达。另外,这种类型的人往往能自然地找到不错的配偶。
(4)内倾情感型(feeling introvert type):安静,有思想,感觉敏感;情感深藏在内心,沉默寡言,态度既随和又冷淡;属于那种所谓“水静则深”的人;思维受压抑。此类人常常是害羞的女性,虽然她们很少表达感情,但内心中实际上情感丰富,她们还兼具忠诚、爱家等品格。
内在情感是由一些原始的情感意象所激发的,所以会表现出原始的、不同寻常的和创造性的特点。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不关心外部世界,其适应性也很差。与外倾情感型的热情友善不同,这类人天生有一种叫人不解的行为方式,显得古怪反常。这种类型的人也多见于女性,虽常常会给人冷漠无情之感,实则不然,他们只是缺少表达,而内心有着强烈的情感,对人的痛苦也不乏同情,其情感表现正可用水静则深来形容。他们有时神情忧郁、压抑,但有时也给人以内心恬静,怡然自得之感,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内倾情感型的创造性会表现在诗歌、音乐之中,也会表现于倾注在子女身上的富有牺牲精神的深情里。
(5)外倾感觉型(sensing extrovert type):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直觉受压抑。此类人可能会成为赛车手、流行歌手等。
这类人其感觉取决于他们面对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对外部世界的把握正如它所看到的那样,一只猫就只是一只猫,他不会加以权衡、评价。对他来说,惟一重要的是感官的对象。这类人以男性居多,他们对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有兴趣,现实、实用,按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待生活。他们常常易于接近,快活并善于享乐。这类人没有理性,情感一般也是浅薄的,生活只是为了获得一切能够获得的感觉。他们中极端的人可能堕落成难以满足的追求感官享乐的人或浮夸的唯美主义者。依感觉的差别,他们可能沉溺于不同类型的嗜好,而有变态的、强迫性的行为。
(6)内倾感觉型(sensing introvert type):沉浸于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对外界世界淡漠寡味,了无生趣;不关心人类的事业,只顾身旁刚发生的东西;直觉受压抑。此类人可能是某一类的艺术家,如毕加索、斯特劳斯等。
这类人感觉受内心状态的影响很大,仿佛出自心灵深处。感官经验是更重要的,对象则退居第二位,甚至微不足道。此类型的人男性很多见,许多艺术家、音乐家即属于此类。此类型的人同其他内倾型的人一样,远离外部现实世界,耽于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有时他们会不堪承受源源而来的各种印象,需要时间吸收、理解这些印象,常被集体潜意识表象所纠缠,以为看见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人和物。他们多为一种标志着内倾特征的东西难于表达而感苦恼,认为惟有借助艺术,才可能表现自己的种种感觉经验,但他们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任何意义,因为同外倾感觉型相同,他们也没有理性,情感功能不发达。外表看来,他们安静、随和、执着、自制,实则由于思想、感情的贫乏,他们往往并不有趣。
(7)外倾直觉型(intuiting extrovert type):做决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凭预感;异想
天开,喜怒无常,好改变主意;富于创造性,对自己许多潜意识的东西了解很多;感觉受压抑。此类人直觉极其灵敏,他们能对人、环境产生瞬时的直觉反应,比如那些优秀的古董商。
这种类型的人依靠他们的直觉能能力来生活,总是试图从每一客观情境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不断地从外部世界中寻找新的可能性对他来说是极重要的,新奇的事物才是他生存的营养。他忍受不了那些已成事实、为人熟知的事物,会顽固地反对;他不尊重风俗习惯,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宗教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他专注于追寻新的事物时,会对他人的情感和信念无动于衷,但他也有建立在他“直观合理”看法上的道德和信念。他喜欢冒险,肯为未来牺牲一切,认为“坐失良机”只因胆怯软弱。他“只知耕耘不问收获”,因他追逐新的事物的特性让他几乎不可能把一件事做到底,所以他很轻易地把自己的生命虚耗在一连串的直觉上,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发现、创新拱手让人,而自己最终一事无成。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十分脆弱,不是靠得住的朋友,会有许多兴趣和爱好好,但很快就会放弃掉,同时也是不会忧愁的人。
(8)内倾直觉型(intuiting introvert type):偏执而喜欢做白日梦,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苦思冥想,很少为人理解,但不为此烦恼;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此类人可能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空想家或思想奇怪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视自己为不被理解的天才,却被别人视为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局限于自己的直觉有感知的东西,遵循着构成其问题的感受行事,与现实和传统都没有联系,不可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内倾直觉型的人若是个幻想家,他会在直觉的冥想中自得其乐,在幻想中确定自己;若是个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会最擅长从感知到造形的变化,或者他会以他的艺术“向世界,向绚丽多变的色彩展示一些非凡的奇异的事物,这些事物既庄重而又平庸,美而又怪诞,崇高而又滑稽”(刘韵涵译,1988,40页)。荣格认为,除了艺术家是当然的正常人,其他人若不能达到把体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是疯子。其实,生活在幻想中对他们还不够,他们必须找到在一个集体里能被承认的恰当的表述,但在当今世界这几乎不可能。正常情况下,这类人只是奇特,但完全无害,可是他们被内心的幻象紧抓不放,就可能产生问题。
荣格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和思想功能的模式是由儿童身上的先天因素决定的。这种先天固有的模式由于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他强调,对一个人天性的任何强制性改变都是有害的。
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婚姻恋爱、职业选择,都应该考虑性格类型的适应性。
(陈少华,73)(荣格人格类型的测量工具由Myres 与Briggs所发展得一份量表, 称为麦
布二氏心理类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Myer与 Briggies除了融合荣格所提出的两种态度与四大心理功能,又加上处理事情、应付外在事物的两种态度)
四、人格发展
荣格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关键概念是个性化(或个别化)(individualization)。所谓个性化是指个人的精神的各种成分经历完全分化并充分发展的过程。个性化的过程就是逐步认识诸如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思维的四种功能以及精神的其他组成部分。只有当这些以前是浑沌的、未分化的精神组成部分都被认识、被分化,它们才能找到表现的机会。一旦个性化过程出现后,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就发挥效力。超越功能是一种对人格中所有对立倾向和趋向加以统一、完善和整合的能力。人格发展中的个性化和整合作用(或统整)(integration)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都是人生而固有的。个人的精神从一种浑沌的、未分化的统—状态开始,逐渐发展为一个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统一的人格。虽然发展的这个目标很难达到(荣格认为,只有耶稣和佛祖才达到了这种水平),但却是人格自我实现的努力方向。
荣格在心理治疗中发现,由于患者年龄不同,其心理病因和症状亦有很大差异。若想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治愈心理疾病,就必须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为此,荣格提出了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在《精神分析沦》(1913)中,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荣格认为这一阶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父母的依赖。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和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中年时期(从35或40岁到退休)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的家庭,但他们往往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的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用荣格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再需要培养自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生命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
4、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荣格认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之中。他们喜欢回忆过去,更多考虑来世生活问题。在这里,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心灵个性化过程的另一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他不是单纯从迷信的角度盲目地信仰灵魂转世,而是认为一种为世界上这么多人所深信的信念,一种成为许多宗教所信奉的教义,是不能被心理学研究所忽略的。
五、荣格理论评价
(一)、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作为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直接的对立物,与其说是一种学术分裂的产物,毋宁说是一种学术发展的产物。刘耀中在他的《荣格、弗洛伊德与艺术》一书中说得好:“弗洛伊德打开了那扇心理学的门,但为心理学带来光亮的却是荣格”(刘耀中,1989,第2页)。刘氏在这里所说的心理学特指肇始于诊断和治疗精神疾患者着重研究潜意识现象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而言的。随着时代变迁和心理治疗实践的进展,从弗洛伊德到荣格,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剖析,二者的理论观点虽多共同之处,但无论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范围,还是从方法上看,荣格都超越了弗洛伊德。荣格在1914年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在许多方面修正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这正是动力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深入并扩大对潜意识的研究。弗洛伊德和荣格都对潜意识进行了研究,但荣格对潜意识的阐释远远超山了弗洛伊德的狭窄范围。在弗洛伊德更重视潜意识生物本性的时候,荣格把握的则是潜意识的象征本性,认为潜意识意识不只是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中受压抑的心理内容,也不仅仅限于性欲范围和个人的方面。荣格认为,潜意识同人类的整体发展历史有关,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缩影、仓库;潜意识不全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和卑污低下的,它同样也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和高尚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他认为,或多或少属表层的含有个人特性的个人潜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即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不是来源于个人经验,不是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的。集体潜意识与个性心理相反,具有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都有的大致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的基础。集体潜意识的观念贯穿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全部理论体系,是他的理论的最重要核心,导致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在许多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2、发现集体潜意识中的许多心理原型。荣格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集体潜意识中的许多心理原型。他认为原型是构成集体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是一切心理反应的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对这种先验形式,可以从心理学、哲学、美学、神话学、伦理学等不同方面去理解。原型作为心灵的底蕴,在诊疗中它具有治愈力,在艺术中它具有创造力,在人格发展中它是指向,在非理性行为中它又具有破坏力。原型可以被认为是构成了各门科学的启发动力。因此,荣格强调原型不只具有认识论上的意义,而且涉及想像、情感、直觉等一切心理活动。荣格的研究者认为,荣格这样做,实际上是要为包括潜意识在内的人的感性争得地位,把人的心理联结为一个整体,从而深入追寻其基础到人的自然本能和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原始心理结构。因此,荣格的理论被认为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丰富和深化了对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解,涉及到了对人存在的深邃态度,表现了荣格精神和心灵的伟大。
3、发展力比多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荣格对力比多实质的理解也与弗洛伊德不同。弗洛伊德主要把力比多理解为性爱,荣格则把力比多看作普遍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进而,荣格根据力比多的指向,把人分成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个基本类型,又从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个方面解释人格的基本功能,构成一种复杂的类型理论。
4、产生心理治疗的持续影响。有关心理治疗,荣格和 弗洛伊德之间也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弗洛伊德方法重要之处在于追溯精神病症的儿童期根源。弗洛伊德从始至终本质上是一个职业医生,以自然科学为依据进行工作,认为心理过程就其一切方面来说是一种进化现实的表现。因此,弗洛伊德总是倾向于从过去寻找病因。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认为只是寻找童年的精神创伤,甚至会产生不是治疗而是摧残的后果,他始终坚持在精神病症中寻找建设性因素。
荣格的特殊贡献首先表现在他坚持主张人们不应该把精神病症看做某种完全消极的东西,要是我们能做到最后理解它,就将为心理发展的新可能找到一种启示。其次,在人类天
性当中,除开性与自我实现之外还有其他的重要冲动,在生命的第二个一半里,文化或精神冲动要比前述两种冲动越来越显得重要。荣格的第三个贡献是认为应该在现在,就像在过去那样,找寻精神病症的原因,也应该在力比多为克服某种障碍,并继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受到挫折当中去找原因。
荣格认为,在治疗方面,惟一的方法是依据患者的年龄、发育程度、气质等修正治疗手段。另外,荣格强调心理治疗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上面,关系是主要因素,理论和方法只是辅助的。荣格的心理治疗体现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在观点和方法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持续的影响,迄今仍在引导着治疗实践。
(二)、对心理学的促进与启发
就具体方面而言,有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提到:
1、提出心理类型学说。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心理类型学说,是人格心理学主张类型说的先驱者之一。如今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已融入人们的日常语汇,这是他的分析心理学的又一影响广泛的贡献。内倾和外倾的观念,在精神病学、心理学及在广大读者的思想中像野火一样蔓延。荣格提出人们依赖四种心理功能,就个人而言,从横向看,是功能相互补偿的机制,从纵向发展看,是从单向演化为多种功能的平衡、和谐的发展,以实现人格的整体性。荣格提出心理类型以后,在评价心理发展水平时,类型成了一种新的指数。荣格心理类型学说对心理学发展的广泛意义在于重视了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肯定了其现实的合理性及实施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2、拓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无疑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他把潜意识视为构成人的统一的精神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潜意识与意识相互对立补偿的关系中,明确提出了集体潜意识与原型这些新概念,使人认识到对潜意识的内容、作用与根源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合理性。
3、对心理学跨文化与本土化研究的启发。荣格认为,为了理解人类心理,必须考虑到有不同种类的社会、国家和传统的事实,与此相关联,人们必须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去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这反映在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色彩,对于今天在心理学中开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或本土化研究也是一种思想启发。
(三)、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局限与不足
当然,荣格的学说思想也有使人难于把握与接受的地方。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荣格所强调的心灵,其实质所指是不明确的。在荣格正确地提出该注意研究潜意识的同时,过于强调潜意识在个体整个心理与行为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有失偏颇。同时,过于强调文化历史对个体人格的积淀而忽略了社会现实条件的客观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影响,在潜意识与意识、意识与存在之间摆错了位置,以致颠倒了关系。这对心理科学研究可能会带来某种危害。
弗洛伊德为外界所不齿(“至少被认为是个怪物”)的时候荣格大胆追随了他,而当弗被当作心理学(精神学)界权威的时候他又敢于发布反对意见并不惜付出“众叛亲离”的代价。这一点,荣格是伟大的。而他的伟大究竟来自何方?我的理解,是因为他本就一无所有,也足够清高地不愿攀附权贵。书中82页道出了他俩的微小共性与本质区别:“他也像我一样,是个牧师的儿子。但不同的是,他出生在国土辽阔的德国,国土一直远伸至海边,而我却只不过是个瑞士人,出身自位于边境的小村子的一个安分守己的牧师家庭而已。他讲的是优雅的高地德语,懂拉丁文和希腊文,可能还懂法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而我有把握地运用自如的唯一语言只有瓦格斯— 巴塞尔方言。他,拥有所有这些堪属可引以为荣的东西,即使被人当作是某种怪人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却绝不能让人发现我再多大程度上也像他一样啊。”我想说的是,出生不是一个人命运的全部,但或多或少左右了命运的轨迹和成就或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首次见面便“相见恨晚”,长谈13小时之久,虽然没有详细记载内容,我大胆臆想必然从梦开始,有人应该会就此认为他们算是琴瑟合鸣,路遇知音,没错,事实上他们的.确研究着同一个领域并各有建树,可是读《荣格自传》的字里行间,我还是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不对等,前辈对小辈,权威对学者,父对子,且不仅仅停留在第一次的会面。而这样的不平衡心理总算在他们朝夕相对的7个星期里得到充分地变现及爆发。书中第136页,美国之行期间,二人互相析梦,在一次帮弗洛伊德阐释梦的时候,当荣格要求弗提供有关他私人生活方面的一些补充性细节,弗的反应是:“古怪地瞧了我一眼——十分怀疑的一眼。然后,他便说道:‘这我可不想拿我的权威性来冒险! ’这时刻,他便完全失掉其权威性了。”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已把权威性置于真理之上了。”我认为,这只是他的对于这段关系的结束冠冕堂皇的解释。事实上,这件事对荣格而言是种莫大的不信任感与自卑感的涌现。试想他怀着同心同德的热诚,得到的却是没把他真正当回事的回应,情何以堪?这种内心侮辱感驱使他最后凭借发奋图强而获得的独树一帜的观点分道扬镳。弗洛伊德麾下太子一席演变成了他的跳板。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著名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琼斯皇》是他在1920年发表的八幕短剧,讲述了美国黑人布鲁斯特·琼斯的故事。该剧是奥尼尔以表现主义手法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整部戏剧的重点是琼斯在逃亡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幻觉和心理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1](p126)集体无意识一词的原意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式,他总结了四种最初的模式或者原型: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阿妮姆斯和自性。迄今为止鲜有文章从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对琼斯进行解读,本论文试图用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重点从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对琼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从集体无意识的三种原型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进行详尽阐释。
二、琼斯性格中的个人无意识
个人无意识由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荣格把个人无意识看作潜意识里面最肤浅的层面。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能够体现主体个人和私人精神生活的情结。个人无意识是独一无二的,为更深层次地挖掘琼斯的真实自我,本论文试图从现实和幻觉两个方面分析琼斯的个人无意识的外化。
(一)琼斯——在现实中迷失自我
在《琼斯皇》中,琼斯是以黑人奴隶的身份被运到美洲的,当他最初当列车服务员时,他从白人乘客那里学到一个道理:“小偷小摸早晚要让你锒铛入狱,大搂大抢他们就封你做皇帝,等你一咽气,他们还会把你放到名人堂里去”。[2](p85)琼斯将这个观念视为真理,他先是赌博杀人被捕,又打死白人狱卒,之后逃往西印度群岛一个未开化的小岛,并在岛上称王。在岛上,他继续贯彻这一信念,用极尽残忍的政治手段和经济掠夺欺压当地黑人。
当初被贩卖到美国时,琼斯受到种族冲突和压迫。但当他逃到小岛做皇帝后,却把白人对他的压迫歧视施加到黑人同胞身上。金钱至上的白人价值观剥夺了琼斯的真实自我,使他背叛了同胞种族,也背叛了他内心的自我。戏剧开头对琼斯的宫殿进行了描述,除了象征他高高在上的地位的王座以外,所有的家具都被刷成白色:“天花板很高的宽敞的房屋,四壁都是白色的”,“嵌有白色头衔的地板”和“带白色柱子的门廊。”[2](p80)他甚至以一种白人的心态和口吻喊当地的土著为“树林里的傻黑鬼”。[2](p84)他从被压迫者变成压迫者,并试图刻意用白人的装饰和语言掩盖他黑人的本源。这些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个人无意识——他内心渴望成为比黑人优越的白人,同时又对曾虐待过他的白人充满了气愤与憎恨。
(二)琼斯——在幻觉中寻找真实自我
在荣格看来,所有的有意识的想法都从个人无意识开始。[1](p127)因此,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需要有一座桥梁来传递信息。这座桥梁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世俗生活与具有象征意义的领域之间保持不断的对话。剧中多次出现琼斯的幻觉,事实上,这些幻觉正是他个人无意识的外化表现,也是形成个人意识的过程。
在第三幕中,琼斯在森林里精神几近崩溃,他开始经历一系列惊恐害怕的幻觉。首先,他看到曾在赌博中被他杀死的同事杰夫。“他正往身前的地上掷两颗色子,拾起来,在手中摇晃几下,又自动作出僵硬而机械的动作掷下去。”[2(]p97)然后,他又看到自己曾在狱中受苦的情景,“他们都穿着囚犯的横条衣服,脑袋剃光,一条腿拖着一条铁链和一个大铁球,一瘸一拐地移动……一个身穿狱卒制服的白人跟在他们身后……手握一根粗鞭子……”[2](p101)在幻觉中,琼斯甚至感到被他杀害的白人狱卒鬼魂的袭击。关于杰夫和狱卒的幻觉反映了琼斯的个人无意识——他是杀人犯,这个他刻意逃避的事实。个人无意识像是一个容器,它承载着主体刻意压抑或者忽略的经历和意识,比如痛苦的想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等等。因此琼斯无意识中会逃避他曾经做过的罪恶之事,使之压缩到个人无意识当中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琼斯的个人无意识,对他的个人历史经历、早期的性格特点和对迫害者的愤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和理解。
三、琼斯性格中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学说的核心。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适性,是主体所在的民族或者集体的所有成员用相似的方式收集组织个人经历,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其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只有在特定情境之下,集体记忆才会表现出来,成为荣格所称的原型。以下将从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三种原型来剖析琼斯的集体无意识。
(一)琼斯性格中的人格面具
荣格在《心理类型》中提到“人格面具这一指称缘自古代演员所带的面具”,这种面具可以使他在戏中扮演一个特定的具体角色。[3](p394)人格面具是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公众印象以得到社会认可而戴上的社会面具。荣格认为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掩饰着真正的自我。在琼斯一生当中,他主要有三种人格面具,首先是服务员,然后是罪犯,最后是皇帝。
琼斯最初被卖到美国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和成熟圆滑成为一名服务员。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他的职位在黑人中还算得上体面。此时,他的人格面具是一名出色的服务员。然而,好景不长,他因在一次赌博中杀死同事杰夫而被捕入狱。这时琼斯的人格面具变成了杀人犯,并且他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作为一名黑人杀人犯,他在美国社会是永无翻身的机会了。之后,他因无法忍受狱卒的鞭笞便将狱卒杀害后逃往一个小岛上,由于他聪明、干练,在两年之内便登上了王的宝座。此时,他终于成功甩掉杀人犯的面具,戴上了皇帝的新面具。第一幕中,当史密瑟告诉他当地土著黑人试图反抗他的统治之时,琼斯不屑一顾、毫不担忧,而且依旧一副傲慢不可侵犯的样子。他轻蔑地说:“那个傻瓜是个没用的黑鬼!你以为我怕他吗?我以前踩在他那个笨脑壳上不止一次了,我要是再碰上他,还会那么干——(恶狠狠地)这次我准会让他当个死黑鬼,错不了。”[2](p90)此时琼斯的人格面具是意志坚定、自信傲慢的君王。
荣格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若变得对某一种人格面具过于专注,过于热衷和沉溺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把自己仅仅认同为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部分就会被弃之不顾,他就会失去自己的本性,生活在冲突造成的紧张状态当中。[4](p54)剧中琼斯过分沉溺于扮演的皇帝的社会角色,以白人自居,导致其真实自我与人格面具的严重失衡。他对黑人同胞的鄙视虐待以及在森林中逃跑时出现的各种幻象其实都是他自我与人格面具失衡后表现出来的暴力或恐惧行为。
(二)琼斯性格中的阴影
荣格将阴影定义为“个体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东西”,阴影将一切个人不愿意承认的东西都加以人格化,但也往往将它自己直接或间接地强加在个人身上——例如,性格中的卑劣品质,和其他不相容的倾向。[5](p14)在人格面具的压制下,不被接受的情绪、观念、欲望和动机只能成为心理的阴影。如果阴影被社会压制不能发泄时,灾难便会接连发生。因为阴影停留在无意识里的浅层,当一个人突然面临人生困境,发生危机之时,阴影就会从无意识中表现出来。
一般而言,阴影不会有自我直接体验,不会以直接的方式暴露在自我面前,我们往往会把它投射到我们特别不喜欢或痛恨的某个人身上[6](p4)当琼斯与同事杰夫赌博的时候,琼斯发现“杰夫用灌铅的色子玩花招……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把他宰了!”[2](p102)深深隐藏在琼斯内心的阴影冲破人格面具的压制而爆发出来,让他失去理智抛下了人格面具。他整个人被凶猛和残酷所占据,最后残忍地杀死了杰夫。同样,当他被狱卒鞭笞后,这次又投射为气愤地杀害狱卒。
除了凶残和暴力阴影,琼斯内心还藏着另一个阴影——雄心抱负。当他从美国逃到小岛上之后,他的抱负阴影便逐渐显露了,“不出两年功夫就从偷渡的人做到皇帝”。[2](p84)抱负的阴影赋予他动力和果敢去当上皇帝。随着内心的抱负阴影逐渐膨胀,他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力量,因而他用暴政压制黑人土著。
在第一幕中,当史密瑟提起他曾经杀过人的事情,琼斯立即被激怒了并威胁要杀了他。在森林中逃亡时,被杀死的杰夫和狱卒都出现在他的幻觉中。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琼斯试图摆脱他杀人的记忆,因为在他的无意识里,还隐藏着愧疚的阴影。因此,在第五幕的时候,他作了祷告。“(他突然跪倒在地,冲天举起两只握成拳头的手——痛苦地乞求)我主耶稣,听听我的祈祷吧!我是个可怜的罪人……”[2](p102)
琼斯无意识里掩藏的凶残、抱负和愧疚的阴影十分顽强,很难屈服于人格面具之下。因此,琼斯没能控制住这些阴影的爆发,以至于杀害了杰夫和狱卒并登上皇位压制土著黑人,而且后来逃跑中产生了关于这些受害者的幻觉。
(三)琼斯性格中的自性
随着荣格对各种原型的研究和探索,他发现在人类精神中存在着一个核心原型,即自性。“希腊人称它为人类内心中的守护神;在埃及,人们用魂灵这一观念来表述它;而罗马则把它当作每一个体皆具有的‘庇护神’来崇拜。”[7](p174)它代表一种“整体人格”,同时又具有精神的整合力量。在荣格看来,自性是人精神灵魂里的积极因素,在协调意识和潜意识冲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琼斯隐藏在阴影里的痛苦部分让他内心充满挣扎,他经历了从无知到困惑、到矛盾、到精神崩溃的不同阶段。最后,琼斯已经无法保留完整的个体与个性了。
琼斯在充满歧视的美国社会长大,但他变成皇帝的时候,他戴上白人的人格面具,坚信自己高土著黑人一等。显然,他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也背叛了他自己。他选择去忽略或者忘记自己的根——自己和土著们一样都是黑人。这个时段的琼斯处在一种无知的阶段。当土著们开始反抗他残暴的统治的时候,他逃离到森林里。表面上看,他是在逃离当地人的追赶,但实际上,他真正竭力去逃离的是他的人格面具和不真实的自我,潜意识中在寻找内心真实的自我。关于杰夫、狱卒的幻觉刺痛了他的意识,他在惊恐中记起自己的罪行,进入困惑阶段。
在第六幕和第七幕里,琼斯在幻觉中经历了黑人祖先的遭遇。他仿佛来到一艘奴隶船边,所有的黑人都在悲伤地歌唱。“在这种合声响起时,他爬起来,坐在地上,像那些人一样前后摇摆。他的声调达到忧伤而凄凉的最强音。”[2](p104)琼斯觉得自己不仅是个背叛了本族的黑人,而且是一个残忍的君王,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祖先的痛苦与凄惨的命运。此时,琼斯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神秘的、穷苦的、被白人可怜的黑人民族;另一方面,他又拒绝成为像他们一样的黑人。刚果巫医和鳄鱼的巨大的头颅加剧了他内心的矛盾,琼斯身心俱疲,“他爬离那个祭坛,畏缩在地上,埋着头,两肩随着歇斯底里的惊恐抽泣而一起一伏。”[2](p105)他用最后一颗子弹——银弹射向鳄鱼,这一举动意味着他杀死了自己,因为他的精神已在那一刻彻底崩溃。他在人格面具和自性之间徘徊,找不到平衡点,最终走向毁灭之路。
四、结语
通过从荣格心理分析理论里的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几个方面分析《琼斯皇》中的琼斯,我们看到了琼斯的不同方面,看到他的恐惧与空虚,以及最后他死亡的原因。琼斯没法解决自己面临的心理困境,遂选择死亡以结束一切。他之所以没有完成完整的个体化历程,是因为他不能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不能选择正确的人格面具,不能合理控制阴影。
摘要:《琼斯皇》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写于1920年的一部关于布鲁斯特·琼斯的戏剧。根据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琼斯皇这个角色可从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以探索他的死亡原因和隐藏在他内心世界里的真实人格。
关键词释梦观;比较分析;实践应用
分类号B840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4.007
1引言
经过长期的探索,弗洛伊德提出梦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具有心理学意义。他于1899年出版《释梦》一书,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解析,标志着现代科学释梦的开始。从一开始,弗洛伊德就强调释梦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每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所必须掌握的技术。自现代科学释梦开创百年来,新的释梦理论和技术不断出现,已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但纵观其发展史,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代表人物,除弗洛伊德外,荣格和阿德勒在释梦上也有深刻见解,在梦的元理论思想上无出其右者,其后的释梦观大都是在其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或是以新名词替换他们的概念,或是在其思想指导下发展出新的技术。目前,两者间的比较研究主要有华红艳(2013)对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梦理论的比较、吕伟红(2010)对弗洛伊德和荣格释梦观的比较,但鲜有文章比较这三者的释梦观。不少从业者对三者的释梦观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带来在实践中的混淆应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此做一比较分析,以服务于我们当下释梦的实践应用。
通过分析发现,有关释梦观的论述包括对梦本质的看法、梦的功能、梦的工作机制以及梦的解析技术四个部分。梦的本质看法是关于“梦是什么”的思考阐释,它是释梦观的理论基础,根本地影响着其他成分;梦的功能是对“梦有什么用”的具体阐述,它影响着人们对梦所持的态度,为梦本质观点所直接决定;梦的工作机制阐述“梦如何运作”,即梦显现无意识意图的方式有哪些,它直接决定着梦的解析方法;梦的解析阐述“怎样解析梦”,即通过哪些方式来把握梦的意义,它是释梦观中的实践环节。下面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具体比较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的释梦观。
2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在梦本质观点上的比较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本质上都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愿望材料的来源主要有最近印象深刻的事、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幼年时期的印象和生理刺激,其中以幼年时期印象为重点(弗洛伊德, 2004)。弗洛伊德认为,幼年印象之所以成为释梦考察的重点对象,原因在于梦采取的是原始或退化的方式。他进而主张,如果要对梦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不仅需要回溯到幼年时期,还要追溯到人类种族的初期,从中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弗洛伊德, 1984)。这一观点已明确指向了集体无意识,尽管弗洛伊德并未在这一思路上继续走下去,但集体无意识却在荣格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荣格的梦本质观点建立在他对无意识的理解上。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概念,并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做明确区分。在他看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本质是个人经验压抑而沉入的个人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却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中,它是人类在种族发展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具有潜在的趋于同一反应的倾向。相比较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才是无意识活动中最根本的部分,是人类做梦的根源(拉·莫阿卡宁, 1994)。基于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区分,荣格把梦分为大梦和小梦。在他看来,小梦来自个人的无意识,并与个人生活相关联;大梦是集体的梦,它来自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其广度超越了个人的经验,不仅对梦者而且对他人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弗尔达姆, 1988)。
对于梦的本质,阿德勒既不赞同弗洛伊德的主张,也不同意荣格的观点。在阿德勒看来,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解否定了人的个性一贯性以及动作与表现的一致性。他认为,梦与清醒生活并不对立,“从科学的观点看来,做梦者和清醒时的人是同一个人,因此梦的目的也适用于这个一贯的个性”(阿德勒,2000a)。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梦是入睡前思维的延续,而不是一种根本不同的状态。基于此,阿德勒主张,对生活的总体态度是梦的基础,梦是生活样式的产品,并与生活方式相一致;梦不是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言的对精神遗传的回顾,而是前瞻思想的投射。
3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在梦功能观点上的比较
基于对梦本质的不同理解,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在梦功能上的观点也相差甚远。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功能就是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他同时指出,有的梦不令人愉快,似乎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其实是梦的伪装和变形,恰恰象征了另一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 2004)。
相对于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对梦功能的看法更具积极的态度。荣格认为,梦的总体功能是恢复梦者的心理平衡,通过生产梦的材料,以一种微妙的方式,重新建立整体的心理平衡机制(史蒂文斯, 2003)。此外,梦还有一种预期能力,这并非意味着梦能预测未来,而是梦有一种对未经过事件的前认知。这是因为无意识常常能感知到我们意识所不能感知到的信息,它会通过梦的方式向人们显露相关的信息(荣格, 1988)。
相比较荣格重视梦对个人心理的整合意义,阿德勒更关注于梦在解决个人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在阿德勒看来,梦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是联系着梦者所面临的问题与其成功目标之间的桥梁,人们做梦的目的是获得对未来的指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起一种准备应付某种问题的心境(阿德勒, 1997)。反过来也可以说,梦是逃避现实的途径,所以如果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他将会很少做梦(阿德勒, 2000a)。
4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在梦工作机制观点上的比较
弗洛伊德对梦工作机制的论述最多,影响也最大。基于梦本质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直接满足被压抑欲望,必须要通过伪装和变形才行得通。伪装和变形是由梦的工作来实现,它起着审查的作用,将顾虑的愿望伪装到难以辨认的地步才允许其进入意识。通过考察,弗洛伊德进一步细化梦工作的方式,有凝缩、移置、视觉化和润饰四种。凝缩是指各种各样的要素压缩于某一表象;移置指在梦的思考与梦显现之间梦的中心发生转移;视觉化是用具体的形象表示抽象的概念;润饰是指醒后对梦中的材料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因此,对释梦而言,必须消除梦工作所带来的伪装与变形才能把握到梦的含义。但弗洛伊德同时也指出,并不是每个梦都有背后的隐意,有的梦,如儿童的梦,则是毫无掩饰,直接满足他的愿望(弗洛伊德, 1984)。
nlc202309090514
荣格否认梦是伪装歪曲的,主张梦是无意识的一种自主表达。在他看来,梦本来就是完整的,并不存在着伪装和歪曲,梦之所以令人费解是因为它使用的是我们在意识状态里不太理解的无意识语言(荣格, 1991)。梦的这一自主表达通常采取象征的手法,大梦对梦者的意义尤为重大,它能恢复梦者的心理平衡,但这往往需要通过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补偿意识自我的片面态度才能得以实现(史蒂文斯, 2003)。
相比较而言,阿德勒并未在梦的工作机制上做过多的阐述,基于梦是现实问题解决的途径,阿德勒提到个人生活问题在梦中是以明喻的修辞手段得到表达的(阿德勒, 2000a)。尽管阿德勒在很多方面都走到了弗洛伊德的对立面,但在梦与梦者情绪的关联上却同样给予重视,与弗洛伊德强调的情绪是揭示梦伪装与变形的手段不同,阿德勒认为情感是梦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动力成分(阿德勒, 2000b)。
5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在梦解析技术上的比较
基于对梦工作机制的理解,弗洛伊德发展出自由联想的释梦技术,即将原有观念保留在意识中,任意联想。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元素是象征的,自由联想能使被代替的观念进入意识之内,由此可以推知隐伏的原念。他强调,自由联想需要梦者的积极配合,但若梦者出现阻抗,也是释梦重要的线索,可以用来发现无意识的思想(弗洛伊德, 1984)。此外,正如在梦工作机制中所提到的,弗洛伊德强调要特别注意梦中的情感,因为显示出意念的材料会被置换以及取代,而情感却维持原状不变,故而情感可以作为释梦的重要线索(弗洛伊德, 2004)。
荣格抛弃了自由联想技术,认为这一方法过于技巧化,用它来理解梦的含义只会揭示情结,这对治疗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他建议使用放大(amplification)技术,即释梦工作者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语言要素和语言意象的知识,以便更好理解梦和一切人类产物的象征意义和原型根基(霍尔, 1987)。放大技术对大梦来说尤为适用,因为大梦包含了原型图像,对它的解释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个人的范围上(荣格, 1991)。因此,为了理解梦的集体无意识含义,治疗师应对梦中象征因素有广博的知识,包括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各方面。同时,荣格还建议采取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技术释梦。积极想象意指通过集中思索而产生的一系列幻觉,它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或者二者结合起来使用。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对个性化过程的实现具有特殊的效果。在梦的呈现形式上,荣格认为具有很大连贯性的系列梦要比单个梦更具意义和价值,因为同一梦象对不同个人而言有着不同的象征含义,单个梦中意象可能会有多种不同解释,而在系列梦中治疗师更能认出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主题,从而纠正在解释前面的梦时所犯的错误(荣格, 2007)。此外,荣格鼓励梦者的自我释梦,建议梦者把梦象画下来。这种方式能发挥梦者个人的独立性,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梦中提取信息,避免释梦的盲目性,而且也是个人创造的重要源泉(弗尔达姆, 1988)。上述释梦观被荣格统称为综合建构法,认为这不同于弗洛伊德、阿德勒释梦的还原简化法。在荣格看来,还原简化法是客观层面的释梦,它适用于梦中事物实际存在的梦,符合思维的经济原则;综合建构法是主体层面的释梦,把梦视为梦者人格的某些方面,它主要适用于大梦(冯川, 1996;弗尔达姆, 1988)。
阿德勒同样反对自由联想,认为自由联想把梦带出了科学的范围。基于梦是逃避现实的途径,阿德勒(2000a)认为释梦的意义在于使人明白他在自我欺骗,人一旦明白,他就会停止做梦,而梦对他也失去了作用。他主张,只要把握到梦和现实共有的生活态度,就能理解梦的含义。而梦与现实的关系受社会感和权力纷争的影响,它们在梦中得到明显的表现,因此它们是释梦时的重要考察因素。此外,鉴于梦与梦者的心境紧密相关,梦的意图往往存在于它所激发的感觉中,可通过所遗留下来的感觉来把握梦的目的。但总的来说,阿德勒对梦的解析并不热衷,他指出,“所有的梦都不是能被轻易理解的,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梦能被人理解”(阿德勒, 2000b)。
6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释梦观的实质及其实践事宜
就其根源,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的释梦观都建立在对无意识理解的基础上。他们都认可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这是经典精神分析释梦观的基本论调。但在对无意识具体阐释上,三人各不相同。弗洛伊德关注于个人经验受压抑而形成的个人无意识,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受压抑愿望。当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而开始脱离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观点时,其释梦观也以独特的方式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脱颖而出,得到新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集体无意识的构念在弗洛伊德那里也早有相关论述,而非惯常所认为的集体无意识是荣格与弗洛伊德理论的根本区别。阿德勒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对弗洛伊德提出异议的第一人,他在很多方面都走到弗洛伊德的对立面。他重视社会活动的作用,关注于超越自卑和实现卓越,这不仅影响到他的性格理论,最终也影响到他的释梦观。对阿德勒而言,梦不再像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言的是对个人或种族过去经历的回顾,而是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投射。
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的释梦观从不同方面对梦进行解读,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梦的看法,有助于对人类心理隐藏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直接影响了后世释梦的走向。三人中,弗洛伊德的释梦观影响最大。他提出的许多元理论思想,“至今仍然大体上未受到挑战,甚至任何值得认真研究的替代理论也没有出现过”(鲁本·费恩, 1987)。如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凝缩、移置、视觉化和润饰梦的转化方式,一直作为掌握梦的工作的理论基础。尽管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但事实上弗洛伊德在释梦元理论上的工作仍受到贬低,如上文所提到的他在集体无意识思想上的贡献。而且,随着在释梦理论上的反思,弗洛伊德修正了早年的一些观点。如在梦的解析方法上,后期弗洛伊德纠正自由联想在释梦观的唯一地位,认为如果懂得梦的元素的象征意义,是可以不需要梦者的参与而释梦的,“对梦的内容的一定成分是可以采取独立的立场……而且这些成分应当被看作为并被解释为另外某些事物的象征”(弗洛伊德, 2001)。近些年,随着个人精神性(spirituality)的兴起,荣格的释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在咨询实践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阿德勒释梦观看似不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那么大,其实不然,他对其后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和存在主义的释梦理论和技术都有着举足轻重影的影响,是它们重要的思想来源。
nlc202309090514
既然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的释梦观都能把握到梦的含义,那么在针对某一具体梦境的解析实践中,究竟如何使用哪一个作为指导思想才是合适的?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虽然在梦本质的看法、梦的功能、梦的工作机制以及梦的解析上的理解大相径庭,但就成效而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表现了不同的“真实”。不同释梦观反映的信息不尽相同,争议谁的释梦观更有价值并无多大意义。因为不同视角下对梦的理解不同,没有任何一种释梦理论能穷尽梦的全部含义,它们没有好坏和优劣之分,都能促进我们对梦含义的把握。正如史蒂文斯(2001)所说,“释梦,像其他心理疗法一样,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就不存在一种正确的或错误的方法来诠释它。”对此,弗洛伊德(1984)主张,“实际上,我们对梦的了解究竟达到何种程度,那只有实践和经验才可决定。”总之,在释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从梦中抽取任何对治疗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成分,并以一种可以促进治疗的方式使用梦(亚龙, 2004)。在这个意义上,释梦的价值不在于这个梦到底是什么,而在于这个梦为什么,在于它对梦者的启示,对梦者人生的完善意义。
参考文献
阿德勒(1997). 超越自卑 (刘泗 译).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阿德勒(2000a).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周朗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
阿德勒(2000b). 理解人性 (陈太胜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
华红艳(2013). 评阿德勒关于梦的理论: 基于与弗洛伊德梦理论比较的视角. 文化学刊, 1, 122-127.
霍尔(1987). 荣格心理学入门 (冯川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冯川(1996). 荣格:神话人格.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弗尔达姆(1988). 荣格心理学导论 (刘韵涵 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弗洛伊德(1984). 精神分析引论 (高觉敷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弗洛伊德(2001).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 (程小平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
弗洛伊德(2004). 梦的解析 (罗林 译). 北京: 九州出版社.
拉·莫阿卡宁(1994). 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 (江亦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鲁本·费恩(1987). 精神分析学的过去和现在 (傅铿 译). 北京: 学林出版社.
吕伟红(2010). 比较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释梦. 学术交流, 10, 18-21.
荣格(1988). 人类及其象征 (张举文, 荣文库 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荣格(1991).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成穷,王作虹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荣格(2007). 未发现的自我 (张敦福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
史蒂文斯(2001). 人类梦史 (杨晋 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史蒂文斯(2003). 两百万岁的自性 (杨韶钢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亚龙(2004).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张怡玲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荣格的名人名言】推荐阅读:
《荣格自传》的读后感06-06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研究09-19
有关阅读读书的励志的名人名言11-29
的名人名言06-22
风度的名人名言07-15
和平的名人名言09-25
爱国的名人名言10-04
创新的名人名言10-30
感恩的名人名言11-03
生活的名人名言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