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机智1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课堂教学机智1(精选8篇)

谈课堂教学机智1 篇1

——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片断案例及反思

作者:新丰县马头中心小学

李翠珍

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事件屡不鲜,教师能否抓住生成,灵活应变?对一节课会齐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教育资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形成高效、愉悦的氛围,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把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小案例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享。

案例1 《角的初步认识》

当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的两个手掌这样一拼就成了一个角。”“你看,还能变大变小呢!”我一看,是啊,多好的资源呀!于是我号召全班同学一起用手做一做,并引导学生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很快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多么形象直观易懂啊,还用老师再拿活动角演示或画图分析吗?

【评析:适时地抓住学生独特的发现,并趁机让全班学生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案例2 “四则运算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红去游乐园玩。成人票价48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要花多少钱?

学生审题,弄清题意,独立列式,汇报。生1:48+48+48÷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两个成人的票价是就是两个48元,儿童的票价是成人的一半,就是48 除以2,再把三个人的票价加起来.师:这道题与昨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点? 生2:昨天学习的是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的式子,这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运算.生3:我这样列式:48 ×2+48÷2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3:两个成人票价是两个48元,就是48乘以2,儿童票价是成人的一半也就是48除以2,再把两个成人票价和儿童票价相加。师:这道题有哪些运算?

生4: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运算。

师(非常满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四则运算。

教学顺着预案正要进入练习阶段。生5(突然):老师,老师,我还有想法。

师(先是一愣,马上转为惊喜,面带微笑):你真肯动脑筋,说说你的想法。生5:我还列了一种算式是48÷2×5。我是这么想的,儿童票价是成人的一半就是48除以2,爸爸妈妈两人的票价正好抵4个儿童票价,包括玲玲相当于5个儿童的票价,所以48除以2以后再乘以5、、、、、、[评析:这位教师没有拒绝学生的意外想法,而是给予其表现的机会,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教师的民主和机智呵护了学生的生成,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这位学生的想法确实与众不同,能把1个成人换算成两个儿童,把两种人(成人和儿童)的票价统一为一种人来求总票价,这蕴含了替换的数学思想,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创新。]

案例3:‚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师:同学们,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师:那么谁能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师:(出示16、23、39、113)问: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就是6,或者9,能被3整除吗? 生:(通过验算)有的能,有的不能(学生感到老办法不灵,在纳闷)。

师:你们在黑板上写几个数,老师一眼就能看出那个数能被3整除,那个数不能被3整除。不信,谁来试一试。

生写数,老师判断,生再验证。

生:看来仅从个位上去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恐怕不行了,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答案了。

【评析】教师先与学生复习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接着又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认为跟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样看个位,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得出有的能,有的不能,在此产生了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像能被2、5整除的数一样看个位。另外,这位教师让学生来考他本人,教师能很快判断出来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感到老师神了,萌生了非找到此特征不可的念头,思维的涟漪此起彼伏,潜在的学习情绪自然爆发,探究的兴趣更浓了,从而使课堂‚活‛了起来。案例4:分数的意义

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分数,并说出这样写地理由。一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他理由时他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教分母,把取的份数叫分子。不就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已经是掌声不断。由此及彼,教师马上想到了真假分数提到当前来上,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从而形象地得出:‚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儿子‛比‚母亲‛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这样灵活机动地处理教材,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比起冷却之后又另起炉灶地做法,效果要好得多。

[评析]上述案例中,我们不得不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彩!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课,也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这位学生做出了应有的赞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综合反思]

一、尊重学生,把握意外生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预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然而教学中随时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当意外出现时,教师是坚持自己的预案不予理睬,还是调整预案,关注意外呢?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按自己的思路用预案教学,怕节外生枝影响预案教学,常常拒绝意外。以上案例中的意外,教师如果不予理睬,虽说能顺风顺水地完成教学任务,却看不到学生闪耀的智慧火花和精彩生成。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做出相应变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师要增强应变能力

谈课堂教学机智1 篇2

一、采一朵“言语花”来调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课堂生成的前提, 是课堂教学的体现, 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体现, 也是学习交流的桥梁。尤其在劳动技术这类学科中, 教师的言语即是教学的引导, 机智的言语更是教师教学的艺术。

比如, 教师在上《有趣的面具》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课始就让学生自由组合, 于是一对对好朋友面对面地坐好了。课中有一个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的环节, 而老师并没有具体硬性规定哪些孩子必须先给哪些孩子找到眼睛、嘴巴的位置, 并用彩笔作眼睛、嘴巴的记号。为此, 当教师一宣布开始制作有趣的面具时, 课堂一下子骚乱了, 二年级的孩子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拿起教师发给他们的袋子, 套到了头上。有的孩子站在位子上急切地拉着对面好朋友的手, 嘴里喊着:“喂!×××, 你快先给我找找吧!”对方也大喊:“喂!×××, 你快先给我找找呀!”有的孩子索性自己一个人在套袋子, 袋子套在头上蒙着眼睛, 小手在瞎摸自己的嘴巴、眼睛的位置。此时, 教室里乱哄哄的。见此情景, 教师急中生智, 说:“老师现在马上要评选出许多位优秀的‘小小合作者’, 看哪两位好朋友合作得好, 能主动给自己的好朋友找好眼睛、嘴巴的位置, 他们就会获得‘小小合作者’奖章一枚。”话音刚落, 马上有几对好朋友响应, 主动给对方画眼睛、嘴巴。老师乘机大加表扬, 并把“小小合作者”的奖章别在他们的胸前。不到两分钟, 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了, 只有五六组小朋友还在手忙脚乱, 教师就对这几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可见, 教师需要注意说话的语调、说话的技巧, 用机智的言语去取代简单的言词、动作。

二、送一朵“沉默花”来调和

机智的沉默并不是你有系统地、有条理地拒绝说话, 而是你认为在必要的时候, 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建议或任何评论, 机智的沉默有时比千言万语更有效。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沉默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起作用。 (1) “无声胜有声”的沉默。这是“沉默的谈话”的机智, 在这样的谈话中, 唠叨很不适宜, 多余的提问只会令人厌烦。话语的噪音会影响你“听见”那种陪伴式的对话可以得到的信息。在良好的谈话中, “润物细无声”, 沉默与言语同样重要。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知道沉默的力量, 也知道适时保持沉默。 (2) 给予的沉默。它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空间, 它是一种耐力的等待——就在那儿, 同时维持着一种期望的、开放的和信任的气氛。它可能是默默的信任式接受;也可能是果断的转开, 却不是真正的离开;也可能是静静的让它过去, 却不是忽略不管;还可能是一种非打扰性地出现在孩子面前, 却不是为了特意去展示你的出现是为了孩子。有一位教师在上手工课的时候, 一位学生不小心碰了一下同桌的手, 同桌此时正在剪小动物, 这一碰把正在剪的动物给搞砸了。为了此事, 两人就吵开了, 针锋相对, 越吵越厉害。她悄悄走过去, 一声不响地站在他俩旁边, 站了大约五秒钟左右, 他俩就都不出声了, 又认真地剪起来。

三、借一朵“眼睛花”来调和

教师一个赞赏鼓励的眼神可以让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 一个轻含责备的眼神可以让调皮的学生行为收敛, 一个真诚关怀的眼神可以打开一扇封闭的心门, 一个平和友好的眼神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当嘴巴和眼睛相互矛盾时, 孩子往往相信眼睛。通过眼睛, 我们可以观察到对方的内心深处。眼睛直接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对方的本质的途径, 目光与目光的接触就是存在与存在的接触。教师能够读懂孩子脸上的表情, 并加以注意, 这十分重要。教师一个理解的目光、一个满怀深情的眨眼对孩子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 一个用温暖和支持的目光机智地鼓励孩子的教师必须要对孩子有温暖的感情, 有无比的爱。在教学《卷小动物》时, 由于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 对本课内容非常感兴趣, 显得不太安分, 教师见此情景并没大声呵斥, 只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几秒钟后课堂恢复了正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赞成与否的态度。在教学中, 眼神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时刻关注孩子, 用魅力四射的教育机智来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摆一朵“动作花”来调和

有智慧的教师能把语言变成动作, 把动作变成语言。机智的教师知道如何创造动作式的开始, 并引入到现实中去, 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中。

一个班里通常会有一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 一个富有洞察力的老师会对学生由姿势神态反映出来的心理或情感状态十分注意。老师的动作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省劳技教研会上, 沈家门小学的张老师在教《织网》时利用多媒体对织网过程慢镜头的反复回放, 通过这样的动感启迪, 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织网, 课堂相当成功。因此, 动作就像语言一样, 可以有力地将意义融入到情景中去。我曾听过另一位老师教《织网》, 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动作这一体态语言, 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到课末还有一大半学生没有学会织网。

五、放一朵“气氛花”来调和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种良好的气氛, 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 学生对教师创设的各种气氛, 给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意料, 他们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 使教学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我们完成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气氛下进行的。教师不仅仅可以通过学生所说的和所做的来营造一种气氛, 而且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侧面进行精心策划, 从而营造一种气氛。气氛的产生可以借助于对教室里的各种文化的布置、摆设, 也可以由学生或教师动手, 课前准备, 收集信息等。有位教师在教学《家常凉拌菜的制作》时, 课前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凉拌菜, 教师不但现场做菜, 还用录像播放了做菜的过程。这堂课, 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探讨出许多的知识点, 发现了无数的新创意。一盘盘精致、可口的凉拌小菜展现在大家面前, 什么“蜻蜓点水”“红杏出墙”“万紫千红”等, 真是琳琅满目, 让人垂涎欲滴。小学生年龄小, 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易集中, 抑制力比较薄弱, 他们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让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学好应学的知识, 并学会举一反三是我们教育者的任务。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就是对学习有兴趣,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组织教学, 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六、加一朵“榜样花”来调和

俗话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或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 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 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 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都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如在教学《织网》这课时, 教师在让学生第一次试织网时, 有部分心灵手巧的孩子一学就会, 此时, 教师马上利用榜样的力量, 请学会的孩子到讲台前来当小老师, 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相当和谐。学生在这样你帮我学的气氛下, 快乐而轻松地学会了本领。通过榜样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能够将学生身上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因素, 教学难点也就会轻而易举地突破。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机智 篇3

一、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花言巧语”,弥补失误。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有意制造些失误,有时又不可避免地会真正面临一些失误。面对后一种失误,有人会轻描淡写地躲过去,其实这种失误往往是可贵的,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这些失误,从容地对待,做出恰当的处理,开辟一块新天地来扭转失误,圆满完成任务。

在一次词汇练习课上,我一边讲句子结构,一边将所给关键词“look”的词组写在黑板上,其中写了:lookforward to do sth.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糟糕!我把一再强调的动名词doing误写成do了,我的面颊有点发烫,不过多年的经验使我很快定下神来:“下面我先请一位同学改错。”同学们顿时安静下来准备回答。就这样,偶然的失误被掩盖得严严实实。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课堂上我承认了失误,不仅不能达到向学生强调知识点的目的,而且课堂定会一片混乱,看来课堂上的“花言巧语”也能恰当地弥补失误。

2.把握教态,控制学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顽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发出怪声、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等。这些与教学主流不相符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讲课的情绪,也扰乱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教师一味地对这些学生加以指责,那么不但消耗了其他学生的时间,还大大影响了自身的教育情绪。有时,我们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巧抛绣球,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幽默风趣,创造气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经常会遇到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用幽默调动学生,以风趣感染学生,这样的课堂环境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气,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堂讲解课文知识点的课上,教室里闷热难耐,有个学生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当时正好讲到动词keep的用法,我略加思索,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句子,请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含义:The hot weather keeps the students from listening attentively,while the snore of a student keeps the teacher sweating profusely.(炎热的天气使学生无法专心听讲,而学生的鼾声让老师大汗淋漓。)同学们看了都大笑起来,睡觉的那位学生也被同桌推醒了,一看到黑板上的句子,他顿时难为情地挠起头来,那些趴着的学生也坐直了身子。一个设计巧妙的例句,一句有心的幽默,激活了课堂气氛。创造这样有力而又有利的情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如何培养教学机智

以上教学机智的运用只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冰山一角。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求知的眼睛。

那么,如何培养这一素质呢?我的体会是:

1.增加底蕴。知识浩如烟海,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实践性、创新性、审美性、直觉性都很高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2.营造氛围。英语课堂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课堂,涉及的词汇和时态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课堂教学要营造充满情趣、积极探讨、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积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抓住时机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我们的课堂就会生动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也更贴近同学们的心。有了这种氛围就能擦出思想的火花,闪出智慧的亮点。

3.多思多虑。 “学而不思则罔”,同样的,只教而不思,也会迷惘,就更谈不上机智了。要想使自己机智起来,就必须善于思考,遇到问题不回避,不绕弯,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智地应对活跃的学生和多变的课堂。

教学机智体现着教师的风格与教学水平的成熟程度。这种成熟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课堂教学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摸索,具备自己独特的教学机智,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凭借着教学机智这个阶梯不断提升。

浅谈教学机智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篇4

单位:镇原二中数学教研组 姓名:李海琴

内容摘要: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教学机智 概念 特点 表现 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教学机智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臵,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以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抽象的思维特征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机智除了具有一般的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时间的及时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反馈信息更多地表现在多向性思维方面,而较少的表现在知识领域方面。在知识领域方面的反馈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时间处理,可以即刻处理,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设时机再进行处理。但思维方面的信息则需及时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思维断层和阻塞。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一定要及时果断。当然,这里所说的及时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即时性。在特定情形下,及时性还指在一定时间“度”内的及时性。

2、形式的开放性

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要对反馈信息的特定角度进行“数学化”的处理。因为数学理念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运用数学理念处理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机智也相应地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并且常常表现出一种“见仁见智”的风格形式。

3、内容的特定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随时会接受到各种信息反馈,教师就应当根据不同的信息运用教学机智随机作出处理。但是对数学教师来说,尤其要注意选择反馈信息的特定角度,尽可能地用数学的理念来随机处理信息,使教学机智在内容上表现为“数学化”。

4、处理的巧妙性

数学教师在处理比较棘手的数学问题时,应变策略要巧妙。对一些“开放性”题、“典型”题的处理上,应做到方法巧、时机巧。既要做到因势利导,又能掌握好分寸,方能做到巧中见奇,奇中见功。

二、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常见表现

1、恰当运用幽默,创设轻松氛围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那些数字、规律和法则都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因此,利用得体的小幽默,创设轻松氛围是数学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

2、注重过程引导,充分把握时机

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当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判定,立即进行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教师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思考,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3、灵活反馈调节,促进个性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反馈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臵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活的反馈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三、正确运用教学机智的几点建议

教学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技能,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只是需要教师灵活的加以运用。

1.爱心是前提——虚心,宽容地对待学生是教师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条件。许多教育实践证明。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也只有给与学生更多的宽容与理解,才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2.适度的原则——要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做到掌握分寸,宽严相宜。我们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要多理解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宽容与信任,但宽容不是软弱无能,无原则地迁就,也不是对学生的高度不负责任,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包庇。因此,在对待偶发事件时,教师在采取任何措施与手段时都要掌握分寸,宽严相宜。

3.方法多样——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多种方法,把偶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之内。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灵活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要做到择机而教。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

4.态度诚恳——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偶发事件,教师还要注意实事求是,切忌用一个错误代替另一个错误。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一群会思维、有想象、有语言的活生生的人。尽管老师在上课之前,认真准备,考虑再三,但在课堂上仍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自身的失误,机智的老师在发现错误时,不但勇敢地承认错误,而且还及时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信息,把失误作为督促自身完善的动力,不但纠正了自身的失误,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使他们不犯同样的错误。

谈机智初中学生作文 篇5

像是英国首相邱吉尔,他演讲时有人故意羞辱他,在纸条上骂他“傻瓜”,邱吉尔却把“傻瓜”想成是那人的姓名,不但不会在大众面前出糗,还说得让那人哑口无言,这就是运用机智很好的例子。

清朝文学家纪晓岚也是运用机智来化解危机。以下是纪晓岚运用机智的故事。某天,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在江边散步,乾隆皇帝觉得景色如诗如画,便请纪晓岚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还刁难他,二十八字中一定要有个“一”这首诗是:一高一橹一鱼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他把渔翁垂钓情景描写得栩栩如生,深的乾隆皇帝赞赏。纪晓岚运用机智化解困难,让乾隆皇帝心服口服,机智实在太重要了!

拿破仑是法国有名的`皇帝,有天,他去荒郊野外打猎,突然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就顺着声音走过去,看到有人在水里载浮载沉,眼看就要溺死了,拿破仑水性又不好,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办法,说:“你不赶快游上岸,我就用枪打死你!”那个人为了保住性命,拚命游上岸,成功救了一个人的性命。拿破仑的机智想法,自己安全,更激发出那人潜能,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唯有运用机智才做得到!

从三位名人身上,知道了机智的重要性。那要如何培养机智?我们可多看书,增广见闻,学习他人的智慧,平常也要多动脑,让脑筋灵活,还要时常训练自己冷静,若心慌意乱,就想不出办法,反而让自己更紧张!所以培养机智非常重要!

就像托尔斯泰说的:“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亮光的灯笼!”生活中,若是少了机智,就会非常不便,常常会手足无措,也无发圆融化解问题,还会常丢脸,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运用教学机智 处理课堂生成 篇6

处理课堂生成

语文课题组

徐跃前

我校市级语文课题 《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已过中期,走过来的风风雨雨,实在让课题组的老师获得了很多的体会。本文围绕着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举几个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利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生成。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一些超出预设之外,或者与教材无关的内容时,教师如何利用自己的灵性,化“腐朽为神奇”,使教学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方向行进,或者说让这些尴尬的,不和谐的音符,生成为教学的亮点。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具有好奇心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天空无拘无束,没有桎梏,也没有成年人那么内敛,他们想说就说,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提问也会让教师猝不及防。其次,学生天性好动,课堂中的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对此也令教师头痛。另外,教师自身由于零时性的突发奇想,提出了令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或者说,教师在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闭口不谈等,这时作为教师会显得十分尴尬,再者,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用具的使用不当,或不熟练难免也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等等。

一、学生提问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时——避重就虚,展示教师真实个性的一面

记得有位市级课题组的老师在上《开国大典》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提问:“老师,五星红旗为什么有四个小五角星,一个大五角星?” 面对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知道的并不多,而且也不够全面,即使她说出来,也是个人的理解。当时她思忖着,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也不可留下美丽的错误。为了让自己风风光光地找到台阶,于是她灵机一动说:“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谁愿意回答?”她本以为这样把球踢给学生,她会解脱,但事与愿违,没有一个学生来替她解围,她只好如实地说:“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了解的也不多,但老师可以给你指引一条寻求答案的途径?想知道吗?”那个学生点了点头,于是她清了清嗓子,说:“你课外可以去找资料,或者上网查询,明天把答案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听了她这么一说,那位学生甚是满意,高高兴兴地坐下了。面对此情况,假如她给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话,那么可能给他们留下不诚实的印象。这位老师觉得她的坦然不仅没有失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让学生了解了老师真实的一面。他想一个真实的教师对文本的感悟也应该是真实的。这种灵活处理方式,不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机智的积淀来源于教师的真实的灵性吗?

二、教学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顾左右而言教材,展示教师感悟文本的一面

那也是一节市级课题活动公开课,一位老师执教的是《太阳》一课。正当他讲到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时,一个男同学与一个女同学发生了口角,于是他走近他们,问怎么回事?那个女同学说,那个男同学扯她的毛线衣,当他转过脸去问那个男同学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却站起来一言不发,他顿时认识到问题的棘手,毕竟这是一节公开 课,怎样才能让自己下台阶,又能化解这件事呢?他灵机一动对那位男同学说:“你是不是想看看她的毛线衣与太阳有没有关系,是吗?”那位男同学点了点头,于是我转过身对全班同学说:“你们身上穿的衣服,看起来与太阳没有关系,其实关系非常密切,相信吗?好,我们继续看课文。”对于这类“家庭纠纷”非要弄个是非曲直,确实很难,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课下可以开导他们。但毕竟是发生在课堂上,作为教师不能置之不理,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为课程资源并加以巧妙地运用呢?“顾左右而言教材”这种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难道不可以试试吗?

三、教师提问让学生哑口无言时——越俎代庖,展示教师尊重学生的一面

记得市级课题组的一位老师在上《匆匆》一课时,课文结束后,她问学生:“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样?”对于这个话题,她当时以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回答,她都可以追问下去。这时一个叫徐兵的同学举起了手,这位同学本来胆小,又有点口吃,平时说一句话,都要支支吾吾说半天,她本不想叫他,但他表现得确实太积极了,无奈她只好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可是,他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鼓励他,静静地等着,但他还是没有张口,脸涨得通红。说实话当时她确实很尴尬,但她马上又激动地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徐兵同学已经给了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想知道吗?”“想!”于是她大声说:“徐兵同学说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简直无以言表!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接着说。“对,此时无声胜有声!多好的 解答!请坐!”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在这个环节中,该同学出现的情况是她所没有想到的,如果直接让他坐下,那样不仅他没有面子,就连老师也会感到羞愧,毕竟是她的提问引起了这场**。在这种情况下,“越俎代庖”未尝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四、教师使用教具出现差错时——自圆其说,展示教师灵性课堂的一面

那是一节区域交流观摩课,一位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赠汪伦》。在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欣赏到诗歌配乐朗诵,她使用了多媒体电脑,可是她对电脑还不熟悉,一时找不到她要找的的文件,但又不能冷场,要知道公开课最怕的是冷场。这时她灵机一动,对学生说:“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意真深啊!看,老师一时都找不到了!”她边说边调整自己的心态,终于找到了要找的文件,总算化险为夷了,她默默地庆幸着。她后来说课时说,这个环节的处理,还得益于一位特级教师,这位教师在上《我爸爸》时,也是电脑出现了问题,一时找不到教学图片,当时她真替特级教师担心,但这位教师却表现得异常镇静,说:“咦,爸爸藏哪去了呢?是在位下面吗?找找吧!”很自然地避免了冷场的局面,又临时性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如何处理这种因教具给自己造成的麻烦,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自圆其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良方,既可解除尴尬的局面,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种美丽的尴尬演化为动态的教学生成,真可谓一箭双雕。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篇7

一、用幽默照亮历史课堂

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闪现。比如, 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时, 需要学生记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1851年,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 笔者将1851编成“一个巴掌拍下五个印子”, 学生们都开心地笑起来, 并且在笑的同时记住了需要记忆的时间。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制造幽默, 深化教学内容, 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用鼓励装点历史课堂

罗杰斯认为, 在学习活动的任何阶段, 无论是学习的准备阶段, 还是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学生的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始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每个学生都渴望在课堂上表现自我,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笔者有一个学生, 人比较聪明, 但上课不能专心听讲, 还常找其他同学讲话, 扰乱课堂秩序, 于是有一次笔者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道:“徐同学聪明、有爱心, 篮球打得好, 这些优点如星光一样让他光彩照人, 我想聪明的徐同学一定不会让上课不专心、找同学讲话这些乌云遮住星光, 同学们用掌声鼓励他一下好吗?”顿时, 教室里掌声四起, 这名学生的脸马上一片通红。后来, 他上课不仅认真专注, 还积极回答问题, 历史成绩也有了大大提高。“赠人以言, 重于珠宝”, 当教师真诚的鼓励流淌到学生的心田时, 也许在你面前站着的不再是丑小鸭, 而是正欲展翅高飞的白天鹅。

三、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历史教学, 以教师的讲为主, 或交代事件、人物, 或交代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把学生看成是接收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教师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以教师的教为主改为以学生的学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 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中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短剧,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使学生更能理解和感悟历史。

比如, 在学习到世界现代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 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深切的感受, 笔者展示出很多的国际品牌, 比如肯德基、诺基亚、奔驰、松下……笔者先让学生一个个辨认, 学生兴奋地相互交流所认识的品牌标志。之后笔者又让学生根据这些品牌现场编成一个个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多样化。学生立即积极活动起来, 有的以个人的形式编故事, 有的以小组形式编故事。一堂课结束了, 学生在编故事中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让学生走进历史剧场, 通过查阅资料、排练表演培养综合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不难发现, 编演历史小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增加了新知识, 拓宽了知识面。

2. 让讨论来指引历史课堂

历史是一门科学性、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提出问题、想法, 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一个说法, 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 又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在学习西安事变的时候, 讲到中国共产党该怎样解决西安事变时, 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将蒋介石杀掉, 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应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笔者发现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 于是索性让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及其带来的后果, 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他们说着说着, 那些认为应该杀掉蒋介石的学生也认为应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因为我们当时的共同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通过课堂讨论, 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通过讨论, 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发现一些信息之间的联系, 并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利用这些联系, 发现新的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机智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机智 教学系统 应变技巧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其它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敏感地洞察学生的思维,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目前在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上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在教育实习或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隹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储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

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制造氛围,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春季运动会计划书下一篇:公司董事长在动员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