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教研活动记录(精选8篇)
时 间: 2017.9.20 地 点:407办公室
参加人员:
徐$、李%、刘&&、韩**、许*** 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1、教学进度
(1)本学期时间短、课时紧,请各语文教师关注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2)教学计划制订出现的问题:不要随便删减课文,精讲篇目都应安排,尊重教材。
2、假期作业上交情况
作业上交及时,全部完成。
3、本学期研修重点
本期研修重点即为语文教学中当堂作业可行性研究,案例的搜集和导语的设计,即关注教学微技能。老师从微技能入手提高教学效能。
4、学习文章并讨论:“语文教学中当堂作业可行性研究”(1)教学情境把握不当
课例:学生发言天马行空,找不到老师要求的发言。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及时作出有效地引导;
(2)忽视探究前的指导课例:走回头路的探究过程教师要精心预设,对学生而言也需要必要的准备。
(3)缺乏驾驭课堂的机制缺乏因时因地改变的设计 ——要灵活的驾驭课堂,练习设计需要有弹性。
李%:有时候听课,设计问题不适合学生,就会反过来重新修正问题。修正后就会好很多。
韩&&:就像我们上课,第一个班级上完之后,会调整教案,第二个班级会比第一个班级反映好一点。
徐*:这是备课备学生的问题。备学生备得不够就会产生课时不够的情况。尤其是毕业班,总会怕他们有些知识点掌握不好。傅:学生回答有时会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很久。
李$:不要为导入而导入,直接进入主题。一节课只要有重点,就可以了。张:对教学进度的把握,对重点的取舍,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
启示及主要收获:
本学期关注重点在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当堂练习的可行性。
刘$ 2017/9/20
2017大专班语文教研活动记录(2)
时 间: 2017.10.19 地 点:407办公室 参加人员:
徐阳、李悦、刘星辰、韩其真、许可孙楠
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再读语文新课标,熟悉具体内容
二、根据征求意见提纲,展开讨论
李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性质,不容异议,但淡化了科学性。人文性提得过高,忽视、回避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缺乏对教学实际的理性指导,因此能否更具体、可操作。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就应该体现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工具性体现有待加强。
刘星辰:教学目标的三个目标维度要求,显得宽泛、繁琐而形式化,不够集中,有点不切实际,难以准确把握,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能否更简洁些。
徐阳: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这些表述模糊,有时难以把握,而教材在语法知识方面的安排过少,一线教师又不敢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修辞知识也常常被忽视。而英语教学都强化语法教学,很滑稽,学生往往通过英语来认识母语知识体系。这本身就是学科间在衔接上出了问题。实践证明,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已直接影响到阅读和表述。
许可孙楠:课文编排应更均衡一些。各文体要分散在各单元中,比较合理;但总体量过大,文言课文分配欠合理,过于集中,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另外,难易编排也不尽合理。
还有,影视戏剧单元能否安排在第一学年教学,因为第二学年,更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时间更充裕,能更充分的开展语文活动课。
二、启示及主要收获: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需要运动式、革命化的“改朝换代”,少一点行政干预,少一点主义、思想和理念,多一点实实在在的理性东西。
刘鹏
2017/10/19
2017大专班语文教研活动记录(3)
时 间: 2017.11.1 地 点:407办公室 参加人员:
徐阳、李悦、刘星辰、韩其真、许可孙楠
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作文语言表述存在的问题
(1)语不合体:而是以错误的身份、错误的角度答题,必然失分严重。
(2)词不达意:有些应试者把握好了自己的身份,或者看清楚了申论答题的要求,并且也按照要求作答,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故而说不到要害,虽然阅卷老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无法做到一言及的,一针见血。
(3)遣词造句能力差:有些应试者的语言表达比较弱,基本功不扎实,造句能力差,措词不当。或者出现别字、错字,或者用词不当(包括词义理解、褒贬选择、俗语成语选择不当),或者出现病句(结构不全或长句出现语病),或者有歧义。
(4)语言啰嗦:本来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就说明白的,有些应试者却翻来覆去地说。应试者在考场上一定要注意,以免因此而不符合答题要求,失分严重。
(5)缺乏过渡:写文章一般都要求起承转合,承上启下。虽然不会对任何地方都提出这一要求,但在转换讨论话题的时候,必然需要过渡,否则两个话题之间不够连贯,断续跳跃。
(6)标点不当:标点错误是考场上常见的错误。具体表现形式为:引用他人的话未加引号;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误用;省略号与其他标点符号共同使用;冒号的误用等。
(7)其他问题:其他还有语言不够平易近人,不够生动形象,修辞误用等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启示及主要收获:
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整合,提出以后教学方向教研活动记录。
任何教学都有准备活动,室外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是一个开放性、多变性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身体各运动器官的惰性,提高肌肉的温度,从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这正是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所在。其次从教学角度来看,准备活动充分,身体各肌肉群、关节的协调性提高,为正式的体育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更好的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准备活动的特殊性
从其生理角度来看,高校中五年制大专生的年龄完全处于高中阶段,虽说他们进入了大学,但是他们的生理特征和体育教学要求应该服从于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大纲。但是五年制大专生属于高校大学生中的一员,对待他们不能完全像高中学生一样,又不能完全像大学生一样。目前有部分在校生是由普通中学进入我校的,学制五年,刚刚入学时年龄大多数在15~16岁之间,比大专生年龄普遍小3岁,无论从形态、生理素质均会发生着急剧变化。处在青年时期的五年制大专生同这一年龄段的其它人群一样,其生理的变化发展是一生中最迅速、最巨大的,因而也是心理发展错综复杂的时期,且又有其心理发展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上体育课进行准备活动时必须考虑以上因素,有针对的安排准备活动。
三、准备活动的创新性
五年制大专生是一个思想、注意力比较活跃的群体,又是喜欢新潮、追求个性的群体,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尽量避免重复的徒手操和游戏,并认真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从电视上、资料里汲取“营养”。要做到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或者游戏都不尽相同,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要求学生们按照学号顺序轮流带准备活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收看电视中体育、健身、文艺表演、健康节目等,引导学生去查阅体育类相关书刊,帮助并指导学生把所看、所学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有机组合起来。逐渐的让同学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如何做好准备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准备活动量和强度
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一直都是一线体育教师值得探索的课题,考虑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尽相同,同样的准备活动针对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身体条件。前提是充分考虑到准备活动的强度、难度、时间、次数等与学生的实际年龄、水平、气候等之间的关系,另外也要考虑到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心理,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去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更要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干。
1、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该适应。
准备活动的强度应该是逐渐提高的,准备活动的高潮阶段的强度一般应低于比赛的强度,通常以微微排汗和提高体温1-2度为宜。通常情况下以同学微微排汗这一便于观察的标志。针对五年制大专生的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一般为8-10分钟,这个标准前提必须考虑天气温度,准备活动要充分,使关节活动面达到全方位拉伸,全身的协调性提高。
2、身体发热微微排汗时,
应做一些上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伸展练习(柔韧性),以进一步地提高肌肉弹性和张力,特别强调原地的徒手操和静力性的拉伸练习相结合,时间不宜过长,结束时一定要将上下肢各个末端关节充分活动一下,以便更好的进入课堂教学的基本部分阶段。
3、各种专项性的辅助练习,
针对不同的教学项目在准备准备活动时务必进行一些专项性的练习,它能使学生更快的适应教学的基本部分,这种准备活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和专门的肌肉群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因此,准备活动的内容不是任意选择的,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内容和方式还要因人因班而异,此外准备活动还受天气条件的制约。经过专家分析,通过主动的肌肉活动所达到的肌肉血流量比各种方式的按摩高出三倍,主动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运动成绩,防止受伤,增加体能必不可少的阶段为此说明,准备部分是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
五、确立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体育课上,准备部分让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确立了两主课堂教学的主题,增加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了教学原则中自觉性、积极性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发展,启发和调动学生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自我锻炼身体的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前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着手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
教学过程中,对课堂上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分析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在具体的课节备课时,对学生自做准备活动的组织模式、活动要求以及鼓励措施要提前设计,有所准备,可以在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的前一节课,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要求自做准备活动。
2、在学生自做准备活动之前要提出相应的要求。
准备活动时,要有针对性。比如练习跳跃项目时,要求同学们着重活动腰髋及下肢各关节;练习投掷项目时要着重腰髋及上肢各关节。准备活动时,要求同学们注意安全,活动强度和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力量由轻到重,循序渐进。
3、学生做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提醒与鼓励。
提要求的时候,之所以要规定活动的范围,就是为了使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活动情况都有所掌控,在出现问题时,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有的同学活动积极,方法得当,或是在做自创合理而新颖的游戏,要及时表扬;有的同学一开始就做大幅度的动作,要及时纠正,提醒注意安全,并加以引导;有的同学缺乏积极性,要及时鼓励,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要采取合理得分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
六、结束语
总之,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关注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准备活动无疑是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防止运动损伤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针对五年制大专生,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年龄阶段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安排,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在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设计组织的安排上,抑或是在方法手段的应用上,应不断地探索、研究、完善、提高,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马永春.五年制大专学生生理及心理卫生教育浅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2]陈建安.论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合理运用[J].大家谈,2010,(12).
[3]赵生宝.浅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体育科技,2010,(09).
[4]张卉.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安排[J].山东体育科技, 2003,(09).
一、记录应体现探究性,为幼儿提示科学探究的方向
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物体下落现象后,向幼儿出示记录单(上画一些物体),并讲解记录方法:将这些物体抛向空中,然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物体旁边做记号(用“↓”表示物体下落)。结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幼儿在操作、记录了两三种物体下落的情况后,便开始在记录单上画自己想画的物体,有的开始互相抛接波波球,有的干脆把记录单放在一边,专心玩玩具了。
活动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值得教师深思。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物体的下落”活动中,教师对记录内容的确定和记录方式的选择均存在较大缺陷。首先,从内容来说,教师只单纯让幼儿向上抛物体,并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众所周知,所有的物体抛向空中都会下落,如果教师只要求幼儿用“↓”记录物体是否下落,这样的记录还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促使幼儿进行有效的探究呢?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扩充记录的内容,如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下落时的状态,这样目的明确的记录必然会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其次,从记录方式来说,教师规定幼儿只用“↓”记录,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思考和表达。因为如果幼儿观察到沙袋和气球下落时速度不同,完全可以用“↓”表示沙袋落下的情况,用“ ”表示气球落下的情况,然后针对记录情况分析并发现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而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本身的关系,从而延伸探究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二、重视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发现蕴含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组织“纸会吸水”活动时,先向幼儿出示了餐巾纸、图画纸、蜡光纸、牛皮纸、宣纸、电光纸等,请幼儿猜想这些纸是否会吸水,并请他们把自己的猜想记下来,接着教师问幼儿想怎么记。正当幼儿纷纷表示自己对记录方法的想法时,教师话锋一转,出示了自己设计好的记录表,并向幼儿讲解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如果猜想某一种纸会吸水,就在记录表中写有“猜想”的格子内打上“√”,不吸水的就打“×”。然后你们去试一试,看看到底哪种纸吸水,哪种纸不吸水。试过以后,你们还要在写有“操作”的格子内打“√”或“×”。如此交代之后,幼儿便开始猜想→记录→操作→记录,然后教师又把幼儿集中起来,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最后教师根据幼儿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说只有电光纸不吸水。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让幼儿使用教师设计的统一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是否得当,是否会限制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因为这个问题前文已有所涉及。单就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来说,我认为教师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上述活动中,虽然教师只规定了打“√”或“×”这种方法,但不少幼儿仍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如有个幼儿用了↑、↓、Θ等记录符号,经了解得知,他用“↑”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浮在水面,“↓”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沉下去了,用“Θ”表示纸在吸水后处在半浮状态。如果教师重视该幼儿的记录方法,认真仔细地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耐心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就会发现幼儿的记录已不仅仅涉及纸的吸水性问题,还说明了不同的纸因吸水速度不同而导致沉浮状态的不同。这个幼儿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真实,可惜教师只关注自己原先的设计,对幼儿个性化的记录方法和结果视而不见,因而未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现幼儿记录结果蕴含的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记录方法和结果,善于分析和利用,从而真正发挥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另外,在“纸的吸水”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对幼儿的猜想记录关注不够,教师似乎更重视将幼儿验证后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作比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由此推断出的结论。其实幼儿的猜想是其原有经验与认识水平的反映,教师应认真地关注幼儿的猜想情况,发现不同幼儿在认识问题或现象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如果只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进行备课,上课,思路不免狭隘,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兵团二中初中部的老师们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认真贯彻国家教委的办学精神,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借助群体的力量开展深度解读教材,深度备课研究,初中三个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群策群力,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兵团二中初中部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每周有1----2 小时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兵团二中初中部教研活动的重要价值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周二下午都有初中英语组教研活动。所有老师每次都作了专题发言,针对前一阶段的教研情况,提炼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对策建议,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一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兵团二中初中部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初一年级的单词比赛,初二的朗读比赛,以及手抄报和自编书比赛等。
时间: 第五周地点: 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低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学案导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五环节分别是:多元导入,明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展示点拨;盘点收获,拓展提升;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多元导入,明示目标:在导学案中,教师把学生自学的具体目标明确,导入新课可以是单元知识树导入,也可以是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导入,复习导入,也可以是设置悬念导入,还可以是故事导入等等。学习目标让学生一目了然。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做好笔记,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学会,不懂的疑难问题,标出来;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解决,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交流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组合作。
(3)质疑问难,展示点拨:通过合作交流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视各学习小组探究情况,将疑难问题交叉分配给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准备后展示疑难问题,教师或学生给予点拨,或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4)盘点收获,拓展提升:教师或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寻找解题的规律、技巧和方法,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把握主要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一时间(2017年9月18号)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地点 大班教室
二、讨论:在集体活动中怎样指导好特殊幼儿
李际:性格内向、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很少和大家交流,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我首先做的是:用爱来温暖他孤独的心,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同时我还会想办法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游戏和小组游戏。
陈寒涵:对于孩子交往能力较差的,在游戏中不能与同伴很好的配合,常被同伴嫌弃,这也是造成他们内向、孤僻的原因,所以我在教育孩子们互相帮助、团结友好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如:请他们分面包、等,从此来锻炼这类孩子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李灵敏:不同的孩子有导致孤僻、不合群的不同因素,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久而久之,小朋友都不愿跟他在一起了。对这样的幼儿,我会跟家长沟通,家园共同努力,帮他提高自理能力,使小朋友对他转变看法。
张新宇:关于多动症的幼儿,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走上工作岗位已有些时日了, 但深入学生的家庭还是第一次, 想象着即将开始的“旅程”, 感到新奇, 充满期待。印象中, 农村的孩子害羞腼腆, 不善于表达, 其实他们的内心很细腻甚至很敏感。
日记本里一个个温情的瞬间历历在目, 我记忆犹新——
“今天是中秋节, 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在我身边啊, 可是, 我知道, 他们常年奔波在外都是为了让我可以安心在家读书, 再穷也不让我受苦……梦里, 我们一家团聚了, 多美好……醒来时, 发觉枕头湿了一片……”
“今天是我的生日,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 妈妈还特地给我买了生日蛋糕, 我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我在路边种下一个硬币, 来年它会结出很多很多的钱, 这样, 爸爸就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去煤矿了……”
“今天, 又和妈妈吵了一架,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说好要平心静气的, 关键时候还是没控制住自己, 妈妈又伤心了……对不起, 妈妈, 我不是故意的……”
这都是孩子们内心最深切的呼唤啊!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的日子, 或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或是寄居在亲戚家, 也不乏有独自一人在家的。其实, 他们想要的, 只是来自亲人的关怀。
家访开始了。
又是一个周末, 我并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和学生王丽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一路上, 王丽的话并不多, 为了打破沉默, 我一再地寻找话题, 她此刻倒也很配合。原来, 她是单亲家庭, 母亲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 为了维持生计, 父亲一直在南方打工, 说到这, 她不禁叹了一口气, 我拍拍她的头, 以示安慰。她忽而抬起头, 凝望着远方, 语气却很坚定:“老师, 放心吧, 我知道父亲的不易, 以后长大了, 我定会好好孝顺他。”我一惊,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子啊——她是班上的学困生, 平日少言寡语, 细细的声音总给人一种怯怯的感觉, 生怕惊扰了别人似的。前几天, 就因为她上课无精打采, 我还狠狠批评了她, 她当时也不做声, 只默默地受着。现在不禁怜惜起她来, 是我太莽撞了, 兴许她是有苦衷的吧。所幸, 她家并不远。步行几里的小路, 绕过几家院落, 就到了。接待我的是一个年轻的妈妈, 还抱着一个小孩, 想必就是她的姐姐了。家里收拾的很是整齐, 主人家的勤劳可见一斑。得知我是来家访的老师, 她姐姐就有点局促了, 唯恐怠慢了我这个“客人”。交谈中, 才晓得, 这孩子把什么事都装在心里。以前, 她虽然成绩不好, 但一直在坚持努力地学, 时间久了, 成绩并没有起色, 就有些泄气, 再想到这样太令父亲失望, 也只是给父亲增加负担, 就不想再学了, 而且老师平日里也忽略了她这样的学生, 她就开始觉得反正自己是可有可无的, 就自暴自弃了, 甚至有了辍学的念头。“这孩子很懂事, 就是不该想的太多了……”她姐姐语气中透着疼惜和关切, 我一时语塞, 原来, 始作俑者是我啊, 在她面前, 我真是应该检讨一番。
回来的路上,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反省往日的生活, 我真是太失职了, 学生想要的是那么的少——一个关爱的眼神, 一句真诚的问候, 一张鼓励的笑脸, 可我却如此吝啬……回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班主任作了交流, 各科老师齐心协力, 多多关注学困生和后进生, 多给他们一片阳光、一滴雨露、一份爱心, 他们会成长的更加茁壮。现在, 王丽比以前更上进了、更开朗了, 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当然, 我在家访中了解的情况远远不止这么多。
其中还有一位家庭特殊的学生——李文娟, 她自幼便和奶奶、父亲生活在一起, 父亲游手好闲, 一年到头都在外面瞎混, 虽说是在赚钱, 可从未给过家里一分, 一家三口仅靠奶奶微薄的生活补贴来维持生计, 还得给她交学校的生活费, 日子十分拮据。家访那天看到的情景, 历历在目——一间矮小的瓦房, 家徒四壁, 凌乱摆放的生活用品, 使家里更显得拥挤和不堪了。李文娟显得很窘迫:“老师, 有点乱……”说完便忙开了, 因为奶奶身体欠佳, 一到周末, 别的孩子在家享清福, 她却还要伺候奶奶。不一会儿的功夫, 整间屋子变戏法似的, 在她那双小手的拾掇下, 整齐了许多。奶奶赞许地点点头, 和我说起她的孙子:“这孩子命苦, 跟我一起也没享过什么福, 还得照顾我这个老太太……”听到这里, 我不禁黯然——这孩子真是坚强, 小小的肩膀就要背负这么重的东西, 但看她的神色, 并没有丝毫的怨言和倦意。我像她这般年纪的时候, 还在和父母叛逆呢, 而她却如此的懂事, 我暗自惭愧, 我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她。
而后不久, 隐隐约约从学生口中得知, 她奶奶因病去世了, 这孩子的生活不更是雪上加霜了?那几日, 我也发觉她整个人消瘦了, 在上课的时候精力也不够集中, 天天眉头紧锁。周末, 我再次来到她的家, 问起她最近的生活状况, 她说, 自从奶奶去世后, 她每个周回家就只下一点面条吃。“那吃什么菜呢?”“不吃……”她嗫嚅着, 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她说, 父亲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就在街上跑摩的赚点钱。我一时很是心疼, 不知道怎么帮助她, 就掏出身上剩下的一点钱, 让她这个周改善一下生活, 她客气了一会儿, 才勉强收下, 我走的时候, 她再三地说着“谢谢老师”。
家访仍在进行。刘栋梁成绩中等, 但自制力极差, 说到他, 他的奶奶很是无奈:“这孩子啊, 谁都管不下来, 就是怕他爸……”从小到大, 只有父亲的巴掌才会让他服服帖帖, 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 他的奶奶在家照顾他, 可奶奶的话他却极少听, 最近又学会了上网。我想, 在这个问题上, 还是应该取得家长的支持。一番沟通之后, 家长用最朴实的语言给出了可行的建议:我们会配合学校, 叮嘱孩子少看电视, 不上网, 教育孩子多讲道理, 不动粗, 关心孩子多谈心, 不盲目……
多次的家访, 和学生谈心, 和他们的父母联系, 好多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改掉了陋习, 懂得了上进, 知道了节俭……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 当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时, 才发觉自己也在成长!家访的故事总会结束, 可教育的故事却永远没有终章, 作为我们, 应该在教育教学上更加专注, 对这些孩子付出更多的真诚, 在报纸连篇累牍报道农村孩子的教育的时候, 我知道我们任重道远, 但总会柳暗花明, 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引导幼儿了解记录种类
首先要了解记录的种类,记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设疑记录
设疑记录也就是问题记录。每次开展科学活动,都要启发幼儿大胆记录相关问题。
2. 猜想记录
每次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引导幼儿猜想会怎么样,可以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
3. 观察记录
幼儿已经设疑、猜想,开始动手操作,探究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细心观察并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结果记录
在设疑、提问、猜想、操作验证后,会得到一个科学真实的结果,将这个宝贵的验证结果记录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主要包括:
1. 粘贴记录
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关小图片,在幼儿需要记录时,只要选择合适的图片贴到相应位置就可以了。如《做蛋糕》活动,幼儿在尝试制做蛋糕过程中需要记录放几勺面粉,就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小勺子图片记录自己所放面粉的勺数。这种方法直观、形象,较适用中小班年龄较小的幼儿。
2. 色彩记录
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幼儿喜欢的颜色进行各种记录,如《幼儿园里的树都开花吗》,在做猜想记录时,可以利用颜色,把自己认为能开花的树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记录一目了然。
3. 线条、图形记录
这种记录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如“——”、“……”,图形“Δ”、“О”等做记录。如在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做猜想记录时,可以在孩子自己认为是蜗牛爱吃的食物下面画“——”或“……”。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做结果记录时,便可在蜗牛爱吃的食物下画“Δ”或“О”,这种记录直观清晰,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幼儿。
4. 实物记录
这种记录方法便是直接将实物放入记录表格中。如《蜗牛的家》中记录蜗牛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便可把实验材料,像沙子、树叶、棉花,用小袋将这几种实物材料封好,别在表格中。
5. 绘画记录
这种方法就是用绘画的方法记录。探索活动中的发现,如《怎样让热水凉得慢》,便可把自己想的方法画下来,然后去一一验证,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大班的幼儿。
6. 数(文)字记录
大(学前)班幼儿已具备了学前书写能力,简单的汉字、数字已经难不住他们,有一些记录可允许幼儿用这种方法记录。如《天气预报》中,最高温度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出现,通过测量和亲身感受,幼儿可用文字记录,填写上午、中午或下午便可以了。再如《天气预报统计表》可以用数字记录法来记录。
三、培养幼儿做记录时要注意的问题
记录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自身能力及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教师要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录。老师帮助把关,这样既可发展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又可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让每个幼儿在记录的过程中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