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精选8篇)
(1)准备
在课后复习一章中已经讲过了,做作业之前要完成“过电影”、“看课文”、“整笔记”三个过程。这自然是做作业的准备阶段。其实,预习、听课、课后复习都是准备阶段。有的同学做作业耗费的时间很多,主要原因是上述各个环节“欠了债”。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准备阶段没做好,做作业就困难了。
(2)审题
就是认真阅读、正确理解题意。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据都要看清楚、看准确。因为题目一旦看错了,后面的全部工作就都错了。这里的“清楚”和“准确”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看得准确,求“物体的动量”,不要看成“物体的动能”;作文题“我和同学”,不要看成“我的同学”。另一层含义是理解得准确,“火箭升空时受到的力为F”,就不能理解为只是一个发动机的推力,还应有地心引力、空气阻力,它们的合力为F。
审题还有顺推(逆推)法审题、图示法审题、观察法审题、列举法审题等审题方法,在后面我们再介绍一两种。
(3)解题
审题之后把解题的思路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解题的要求首先是一次性正确率,包括解题思路正确和答案正确,其次是速度快。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现在许多中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这种图省事的办法,将大大降低中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旦没有计算器时,将会出现计算性错误。
(4)复查
作业做完之后,要从头到尾检查一下,自己判断作业做得对不对。复查的方法很多,可以顺着解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检查;也可以重做一遍,看答数是否一致;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做一遍,比较结果是否一致;或者把结果代入题中,按题意要求是否恰当,等等。具体用哪种方法复查可由学生根据具体的习题来选择确定。
复查之后,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动脑筋归纳提炼出一般的解题路子,以求举一反三。如果检查中发现了错误,除了立即更正,一定不要忽视找到出错误的原因。
高中生提高学习效率之四大问题
每一个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
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
(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 学习方法指导。
(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
(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
(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法。
(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请教问题。
(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学习效率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点子
平时除了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一般阅读技巧包括以下几种:
1.略读(skimming)又称跳读(readingand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飞机上鸟瞰(bird'seyeview?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这就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阅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每分钟达到3000到4000个单词。
略读的方法是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如果没有记分时间,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并非指略读时理解力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说略低于一般阅读速度包取得的理解水平的允许的,如一般阅读速度的条件下,理解率达到70%或80%,略读时理解平均理解率达50%~60%就可以了。
在进行略读时,可运用以下技巧:
1)要用印刷细节(typographicaldetails?如书中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previewskimming?。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相互关系。
2)以正常的阅读速度(200~250个单词/每分钟)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看,以求得略读速度。
4)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转折词如however,moreover,inaddition等;序列词firstly,secondly等。
5)若无需要,不必阅读细节。
2.细读(Readingforfullunderstanding?是指阅读者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特别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深刻、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而且要通过推理和判断,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思。在细读中,对没有学过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或自己的背景知识等来推测其意义,对难以看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手段,对其加以分析,以达到透彻的理解。同时对语言优美的英语经典名著,阅读者也可以进行细读和诵读,这对学习语言本身和陶冶情操都有大裨益。
3.寻读(scanning?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与略读不同的是,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准确。在寻读时阅读者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不必字字句句过目,眼光要自上而下、一目数行地寻视与问题内容相关的词句,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稍做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无关的内容则很快掠过。运用这种方法,阅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阅读内容,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如在车站寻找某次列车或汽车的运行时刻、在机场寻找某次班机的飞行时刻,都是寻读的运用。当回答有关who,when,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的时候,用此方法一般都可很快找到答案,可以说“一查即得”,但是有些与文章细节有关的问题如:why,how等难以找到现成的回答,这时首先需要通过查读,找到文中与答题内容相关的范围,然而再用“细读”方法,方可得出准确的答案。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记忆,是智慧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考试时,一分压万人,一分定终身,又是中国学生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而这关键的一分,好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反复证明,超常记忆通过科学训练是可以实现的。拥有超常记忆的人,往往能成为社会精英。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一些记忆超群的人能将整卷神学著作完整背诵出来,在重要会议和辩论中大出风头。亚里士多德几乎能把所看过的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凯撒大帝能记住每个士兵的面孔和名字。军事奇才拿破仑甚至能准确记住法国海岸每一门大炮的口径和放置的方位。他常在大战方酣之际,不用查看地图就能果断下达作战命令。
“没有记忆力的脑袋,等于没有警卫的要塞。”这是拿破仑流传至今的名言。
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大脑共有140多亿个脑细胞,而人一生中真正使用的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当你就某一问题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时,当你面对一大堆枯燥的历史年代、英语单词反复背诵时,绝大部分脑细胞仍处理熟睡之中。
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教学模式, 从古板单调乏味的集体教学中的师生单维交流变成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寻找的信息源的的主动局面,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
就本校而言, 由于地处生源较差的农村地带, 所以学生的英语基础一向不是很好, 在每年的高考各学科中成绩一直处于劣势, 这就给我校的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压力, 为了改变目前我校英语教学薄弱的局面, 首先应分析我校在小组合作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1 小组分工不清楚, 分组不科学
我校普遍按学生的成绩、高矮、性别等简单搭配编排座位, 这样就会使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距越拉越大。整堂课中学优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处于主体地位, 并能积极参与课堂, 而学困生往往处于被忽略的从属地位。这样的分组无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 每堂课上都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很活跃地参与合作和讨论, 而其他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谈论中, 他们认为合作并完成相关任务与自己无关, 这种情况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我个人认为分组要做到科学合理, 首先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 即以学生为主体, 以小组为形式的教学模式。简单的分组搭配存在不合理,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授课类型, 及内容等因素采取灵活的分组的模式。可以通过改变学生课桌椅的不同摆放, 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的调整来改变分组, 当然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 积极参与分工合作, 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
2 合作任务不明确, 缺乏挑战性
教师往往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 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缺乏实质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目标。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采用合作的时机不当, 甚至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 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缺乏思考性、启发性、探索性, 我们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的问题, 并且注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每个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中展开话题训练时, 我先从布置相关问答激发学生兴趣, 再布置选词填空、判断正误等较为简单的任务, 一步步地过渡到讨论、采访、辩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除了发挥学生的主观参与以外, 教师应引导学生给予适当的提示, 防止课堂出现冷场。
3 合作学习检测不到位, 教师评价不恰当
较为常见的小组活动是集体讨论, 然后以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而我校大部分的班级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 仅有组长愿意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往往给予评价时只是简单地用“Good!Great!Well done!Terrific!”等抽象的词语对个人进行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们教师应该侧重于对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 重点针对合作小组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其次,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鼓励, 一种肯定。因此,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地激励学生, 多用“Creative idea!Amazing answer, It is beyond my expectation!”等肯定词语来表扬学生。即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教师也应委婉地否定学生的答案, 并给以提示, 鼓励学生自己改正,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同时, 应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 尊重他们的想法, 帮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合作学习的检测活动可以采用小组成员合作出题、小组竞赛、互相评价的方式, 以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
4 小组合作学习气氛不融洽, 秩序混乱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只追求形式, 不注重实效的现象较普遍, 其跳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直接进入表象“热闹”的合作活动阶段, 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秩序混乱。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应组织好课堂,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能完全放任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应在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后, 多给予指导和提示, 因为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分歧和问题。其次,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明白如何与他人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局外人, 应当走到学生中去, 善于发现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产生的问题, 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 对他们要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探索未果或存有疑惑的时候, 教师就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正面传授合作的技能, 对问题进行点拨, 也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某一小组中去, 在与学生处于平等位置的前提下, 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或解决问题的策略供小组讨论探索。
关键词:高效;高中思想政治;提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98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展开互动交流的基点就是问题。问题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把握情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时,提出一些引人思考、精准的问题,会将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以及深度。提问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思、所想。此外,提出来的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让学生能愉快地接受知识。本文围绕教学中的提问展开,以下四点是笔者的教学见解。
一、提问目的要明确,难易数量适中
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其中蕴涵着很多的技巧,怎样提问才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呢?基于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使提出来的问题目的性更强,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掌握所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来的问题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要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深入思考后才能正确回答出来,使全体学生都能“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这样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来的问题数量要适度,一节课只有40到45分钟,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问题的数量,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提问过多,会导致学生应接不暇,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提问过少,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缺少参与课堂的机会,这样也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控制提问的数量,适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习掌握新知识。
二、用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时一般都是从静止的角度出发,忽略了时间、地点等环境的变化,他们分析事物时的思想僵化,而且不全面。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把各种变量因素考虑进去,把握住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政治生活”第八课中,当讲到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日本通常情况下都与西方的发达国家走得比较近,但是在2013年6月初,日本却宣布对非洲进行巨额援助。请思考:日本这样做的意义或者动机是什么?在这里,可以制造一个认知冲突,有些学生认为这主要体现了日本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时候,再继续追问:仅仅是做慈善这一个目的吗?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呢?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日本是有利可图的,日本想借助这个机会做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教师再适时总结: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样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结合实例教学,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优化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细心去雕琢、设计,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所以,提问需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所提出来的问题要具有典型性,突出内容的重点,问在知识的关键处。例如,在教学“劳动者与就业”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内容,从本质上了解中国现实的就业状况与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可以以“农民工”为例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现阶段,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如何?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民工的就业率呢?农民工就业了,他们的权益状况如何得到保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整体上理顺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学生的渴求下,师生一起探究,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四、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顾全大局
课堂提问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政治教师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教学目的、要求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等,问题提出能有效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都积极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问题可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担心基础较差的学生答不出问题而耽搁课堂宝贵时间,从而忽略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时间久了,也导致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积极性不够,而且也不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不能过浅、也不能过深,提问要遵循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讨论为最终目的的。比如,在提问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现在请某某同学回答,同时请其他的同学注意听这位同学的回答,一会可做适当补充。”此外,再邀请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重复刚才那位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者提出与刚才的问题相近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就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时间坚持下去,学生也都能养成在课堂上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提问环节的设置,既能活跃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又便于课堂教与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问题的提出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投入到政治课程的学习与思考之中,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提升他们掌握知识的效率,提升政治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殷敦新.从“有效提问”到“提问有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问效益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3(17).
[2] 智公静.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提问教学探讨[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3.
[3] 赵杨,杨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问路径的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4] 匡美兰,张波.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例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5).
[5] 郭军.精巧设问迸发学生思维火花——浅谈政治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成才之路,2011(21).
[6] 朱玉巧.探究性提问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研究[J].林区教学,2010(11).
Abstract:Questioning is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lead students to think and discuss questions through questioning, and base on the questions to let students fully exerted their main body effect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A good class usually depends on questioning a good ques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politics teachers must spend much time on questioning when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high-efficient; 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s; questioning teaching
学习需要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接下来,我结合我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大家总结的高效学习《五部曲》,希望能帮助朋友们。一、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前充分预习,考试前充分地复习,与“打有准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习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听课有针对性,复习才能顺利进行;复习深刻,作业、考试才能得心应手。所以说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掌握好高效的听课方法课上集中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很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几个时间段有利于巩固记忆:一是学习后最初几分钟内,电生理活动引起蛋白质的合成;二是学习后在48小时内复习;三是一周之后脑突触发生永久性变化。根据人在学习过程中这一生理变化,采用复习加强记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的内容即将忘记时进行复习,那么复习的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实验证明:在学习仅过了20分钟后,就忘记记忆内容的42%,1天后忘却量已经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提示我们,—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否则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费精力重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特别重要并且必要,制定复习计划,严格按精英特计划执行,并力求形成习惯,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力求努力做到。
我们为什么要复习呢?因为我们记忆效果没有那么好,不可能过目不忘,所以需要重复、增强记忆。同时,复习的进展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我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下“精英特速读记忆”,我中学那会儿训练过,对学习、复习、考试帮助都特别大。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你具体搜了看看。
四、做作业的科学方法这里有七种做作业的技巧:
1、先复习后做作业。复习是做好作业的关键,只有复习得好,作业才能做得好。做作业前先把老师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后再去做作业,作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
2、认真审题。 做作业最关键的—步就是审题,连题都判断错了,作业内容就全错了。首先第—步要弄清楚题目的内容,所给的条件,什么要求,需要联系哪些知识等等;其次是考虑好解题思路、方法、步骤,要善于把—道题分成几部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分清其中的已知和未知,弄清各部分的联系,设计好整个解题步骤,—定要让自己做到不明白题意不做题,不清楚方法步骤不下笔。
3、细心的做题。 做题是表达思路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做题的关键是要保证“规范”、“准确”。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学生认真的抄好题,书写格式必须正确、规范,严格按照各类题的解题要求,仔细演算解题的每—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只有平时做题认真细致,步骤完整,思路正确,表达严密,准确无误,考试时才能按照这种良好的习惯进行。
4、要认真检查作业。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和问题,因此,作业做完了之后,—定要认真检查之后再交上去,这样就避免了作业中的差错和漏忘。作业检查—般分四部进行:—是检查题目是否抄对;二是审题是否正确;三是运算是否正确?四是方法、思路与步骤是否正确。平时做完题要认真检查,养成习惯,考试时方能如此。
5、做完作业后要耐心思考。作业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遍,想一想做这一道作业题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公式,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关系,和哪些题有联系,有什么特点、规律可寻,稍加变化还能变成什么样的题,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掌握,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6、认真分析批改后的作业。老师把作业批改发回来后,—定要尽快翻阅,认真分析、耐心反思。对做对的题目,想—想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和方法做对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题能不能触类旁通;对做错的题,要找出做错的原因。是由于慌张、马虎、粗心大意而搞错,还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弄错了概念、定律、公式,或者是思路不对?属于第一种原因,就要警告自己以后做题时多加小心;属于第二种原因时,就要在预习、听课和复习上下功夫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后再去做作业;属于最后一种原因者,就要认真钻研和分析例题,明确解题方法。只有经过分析反思,才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
7、改掉作业拖沓的习惯。有的学生是因贪玩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对学习无兴趣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因为能力限制完成作业有困难而拖沓作业。无论是属于哪些情况,都不能养成拖沓作业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习任务,困难只会越积越多。克服作业拖沓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天天督促要求自己当天办完当天的事。
五、重视错题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遇到过一错再错的现象。
1、文科的学习特点
(一)首先文科与理科学习共同的特点都是强化基础,考察能力,强调总结提高。这个大家都应该理解,现在高考的这个倾向比较明显。
(二)记忆性与理解性并重这个特点没学文科的可能体会不到,他们通常认为文科就是背书啊,贝多芬啊,与理解无缘。但单纯的背书分绝对不高,先不说不少文科生栽在上面的地理,没理解地球运动就是8分选择题全丢掉啊,政治历史也需要理解能力啊。我高中历史老师从来都没叫我们背过书,因为他认为理解是最重要的。当然也不能搞空中楼阁。我发现许多同学犯这个错误,就是只重视理解不重视记忆,只重视拔高能力不重视夯实基础,这都是舍本逐末的表现。
(三)知识覆盖面宽,跨度长,知识量大,需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这真的要说咱们文科生的不容易啊。咱们要从原始社会学到社会主义社会,从中国学到西欧东欧到美国,这在历史上叫要中外 关联,古今贯通。咱们学门政治,要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再到哲学,要从教材知识迁移到时政热点,这个叫紧跟潮流。咱们学门地理,要从地气水土到地球运动,从雾霾的形成到铁路的开通,这叫人文自然一把抓啊。总之吐槽归吐槽,在学习中注重这一特点,在文综合卷时才能更得心应手,减少偏科现象。
(四)注重熟读课本与考题联系课本是学与考的依据,要做到对教材的所有内容无一处遗漏,正文,插图,地图,注释,图例等都应予以高度重视(五)时政性强紧扣现实,考试背景大多源于时政。要在平常学习中注意处理热点,精炼材料,整合落实。
2、地理学习地理:地理对很多文科生来说也是一门比较头疼的学科,因为其中涉及到许多计算题、地图定位等知识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地理学习中,地图非常重要,教材一定要看,教材上的每一幅地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记住,定期翻出来看,尤其是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地图尤为重要。不要忽略教材上的每一句话还有标题,因为地理答题不要太多、要精简,而这些精简的答案其实都来源于教材。地理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要的,要在练题中了解地图,掌握地图,要把所学的知识点填充到地图中,图文结合。——云南省华坪县文科状元熊锦杉
3、政治学习20云南省华坪县文科状元熊锦杉:政治——死去活来:“死去”,要熟记知识点;“活来”,对知识点掌握与总结后,要会灵活运用,要懂得整合知识点,总结答题模板。政治题目一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可以总结出模板,比如哲学的答题,大多都是原理加方法论的答题方式。解答政治题也一定要主义理论分析,然后回归教材可以根据参考书中给出的模板对照一下,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另外,一定要把做过的试卷收集好,经常翻出来看一看。
政治学习:①背的时候按照目录顺序去背,从章节标题到课题再到框题,按这种顺序背下来能帮助我们在分析梳理、答题的时候扣紧题意。②对于重要概念要真正弄清楚,例如哲学中分清唯物论包含哪些内容、辩证法包含哪些内容、认识论包含哪些内容。③看课本。正文、导言、插图、名人名言,理解它们。④列表格。相近概念放在一起辨析,避免混淆。例如权利和权力的辨析,注意主体的不同。
4、历史①画时间轴。重要时间点的重要事件。
②多条线并行,分专题梳理。如中国、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并行,注意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顺序。
这积累的内容可分两个方面,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好两个本子。
1、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高三阶段,需准备好一本基础知识的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2、写作材料的积累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占60分,是所有功课中的所有题目里占分最多的一道题。我们对这道题绝不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一定要积极采取主动,平时做个有心人。所以,要准备好一本材料摘录本,平时阅读时遇上好的例子,要做好摘录。
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是好例子呢?一般说来,例子可正可反,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这些例子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它的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这材料的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
地点:于永昌主任办公室
来访者:学生 (简称“生”)
受访者:于永昌 (简称“师”)
生:于老师您好!请原谅我们没有同您预约就贸然来到您的办公室。之所以这样做, 是请您在没有任何思维框框的情况下, 切实地回答我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以期对我们数学学习有所启迪。再有, 称您为老师, 是我们在微博中看到您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教学的文本, 特前来拜访, 当面请教。
师:这种想法很好。教育者本来应随机回答学习者的提问。
生:现在数学教学提倡概念教学、问题教学, 请问二者的关系如何?
师:就其实质而言, 彻底的概念教学与新概念形成过程的问题教学是一回事。概念教学也是问题解决过程。“概念”是解决了的“问题”, “问题”是未知的“概念”。新概念总是以问题出现的。所以, 就教学过程而言, 概念教学和问题教学只是命名的着眼点不同:问题教学是来自起点的命名, 概念教学是来自终点的命名。新概念的形成必须以问题为出发点, 所经历的是新概念产生的复杂过程。
生:请问老师, 我听说, 从脑科学和知识建构的角度看, 一个新概念的产生, 就是从数据到信息到概念的生成过程, 这个过程是线性的, 看起来简单明了, 怎么是一个复杂过程呢?
师:从数据到信息到概念的生成过程, 存在着好多不确定性, 从数据到信息, 从信息到概念, 都是从混沌到涌现的过程, 首先在于它是一个非线性的飞跃过程, 这就否定了概念的生成是一个简单过程。再者, 从“知识”概念扩展来看, 传统的知识只是涵盖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指的是实体性知识。事实上, 除了实体性知识之外, 还有两大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性知识。而概念性知识生成, 是上述知识共同交织默契协同运作的过程和成果, 这就增加了概念生成的复杂性。此外, 就概念性知识生成的内容运作而言, 不单是从数据到信息到概念的正顺序, 还有从概念到信息到数据的逆顺序。这两个互逆的内容运作在信息和数据的层面上互辨互识, 进而重构成新概念, 这进一步构成了新概念生成的复杂性。整体上看, 互逆的实体性、程序性和反省认知性知识协同运作构成一个复杂系统, 这个复杂系统呈现一种混沌状态。混沌是远离平衡态的存在状态, 其最大特点是有序, 经过混沌远离平衡态的有序运作, 最后涌现出新概念。从混沌到涌现是新概念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 这就是古诗中所言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平时所说的“彩虹总在风雨后”。
我们知道, 学习者在创生新概念暨解决新问题之前, 头脑中已经存有知识。单就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概念性知识”而言, 学者称之为“学习者的概念”或“原有概念”或“概念体”等百余个不同的域名。
数学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习者已知的“原有概念”和未知的新概念即“新问题”相遇时, 就相互发生作用:“新问题”使“原有概念”解构为“原有概念”的“问题”图式。就是说, 学习者在学习新概念即“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首先对“原有概念”进行分析, 而以问题的范型出现;进一步分析得知, 问题是以参照框架或参照系、心智运算、语义网络和意义符构成概念暨问题的复杂系统。
同理, 未来的新概念即新问题也演绎成“问题”的复杂系统。
查阅 《牛津词典》, Conception有多种解释, 从新老概念的关系上解读, 主要有三种含义:概念、胚胎、构想。具体而言:Conception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老概念是新概念的胚胎, 这是从新概念看老概念;老概念添加新信息, 构想成为新概念, 这是从老概念看新概念。很明显, 新老概念是相互通融的。
被解构以后的“学习者的概念”是对新问题暨新概念的一个特定的解释系统。它是学习者唯一可以掌控、支配的对新问题进行解码的工具。学习者面对眼前出现的新问题, 总是在思维中依赖于这些运行着的概念体, 以自身的信念和个人的步骤, 令“原有概念”的某些要素成为新问题求解的条件。
“原有概念”决定解码信息和创建新概念的方式。学习缘于学习者用于“概念体”与“问题”的“对质”。如果对眼前的新问题与“原有概念”发生矛盾和冲突, 不能同化到自己的思维中, 即没有直接的解决办法, “学习者的概念”就会寻觅新问题解决的新信息和路径, 并同样以个体对“原有概念”解码的方式来破解新信息, 用奥苏贝尔的话来说, “原有概念”起着“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可见, 学习过程就是根据学习者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展开的, 是对“原有概念”的变构。我们将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变构学习”。而“概念教学”或“问题教学”是为变构学习服务的具体教学方法。
由于“原有概念”的定势作用, 它同时也是思考新问题的牢笼。就是说, “学习者的概念”的各要素, 通常只愿意听到让其保持平衡的话语, 或是支持原有概念立场的话语, 大量全新的信息流量很少能够在其业已习惯的“原有概念”的城垣中逐足;相反, “原有概念”的惯习对新信息的融合打造了许多防火墙。一句话, 新概念的生成离不开“原有概念”, 最后又破除“原有概念”。
生:老师, 您说得精湛有力, 请对变构学习的“解构—重构”举例说明好吗?
师:以“平面向量的概念”的生成为例。在学习者相关的“原有概念”中, 包含数量、方向, 包括数的抽象过程、实数的绝对值 (线段的长度) 、数的相等、0 和1 的特殊性、线段的平行或共线等, 其信息源于数与形, 集数与形于一体, 即代数、几何两个学科的联结。分析向量概念的生成信息, 没有新信息, 只有以往信息的重构。而重构联结向量新概念的关键要素有两个:一个是有大小, 一个是有方向, 只有联结二者的量才是向量。用类比数集的方法在具体科学中总结出速度、重力、浮力、作用力等物理量, 初步认识向量的集合, 而数学向量是对物理量的高度抽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才能理解零向量与单位向量这两个特殊对象, 理解相等向量、平行向量 (共线向量) 、相反向量三种特殊关系 (性质) , 并做出各种向量的几何表示方法。这样, 学习者充分利用新旧概念蕴含的矛盾, 激发认知冲突, 以概括、类比、比较、解构重构、分类等方法弹奏出向量概念的主旋律, 全程参与到向量概念的定义的活动中, 以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变构学习。
再以“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学习为为例。从几何和代数两个视域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及其表达式, 通过计算求解x和y, 核心是理解对应关系。学习者早在初中时就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 而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与过去所学的不同点在于不以代数运算为媒介, 而是“与x, y直接对应”。所以, 在“对应关系”的认识上必须解构函数的概念, 突破思维障碍, 搞清楚三角函数的三要素, 由三角函数对应关系的独特性深入认识函数的本质。之后, 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理解正弦函数:任意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坐标y;余弦函数:任意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x。以它们的基本性质就是圆的几何性质 (主要是对称性) 的解析表述, 即将圆的几何性质与正弦、余弦函数联系起来, 得到关于三角函数性质的研究思路。
数学同任何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致的, 重点是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简单说是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时总能想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生:老师, 光有数学概念就能确定数学的解题思路吗?
师:不能。思路与“原有概念”相关, 但它又不是“原有概念”, 而是在“原有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思想。所谓数学思想, 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数学观念。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办的阿加德米学园大门前挂上一个牌子:“不懂几何者不要入内。”在古希腊, 几何是最纯粹的概念, 符合柏拉图的理念论。人类已步入“大数据时代”, 数学是纯粹的理性学科。为此, 必须杜绝“不讲理”地学习数学而使之变成“耍大刀”科目。
通常我们说数学是基础工具学科, 那数学的基础工具学科是什么呢?无论多么高深抽象的数学,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只要多问些“为什么”, 问来问去, 最后总要回到问到数学基本范畴。这就如同万紫千红总归三原色一样, 而数学的基本范畴就是数学的基础工具。因为娴熟地掌握数学基本范畴进行顶层设计, 是提高思维系统性的不二法门, 也是不断地从数学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万能秘匙。例如, 平面图形中的三角形、圆, 在研究其基本性质及其联结就会得到一个“工具”, 如对三角函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数学学习要学习点数学史, 走数学家的研究道路。
生:观察天空的白云像一匹白马奔驰, 又由白马飞奔变成混沌无形, 又从无形中涌现巨龙腾飞, 这一过程比喻变构学习的复杂过程可谓恰如其分。不少数学老师用“题型+ 技巧”的方式开展解题教学, 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
师:这显然是错误的导向。通过强化训练达到考高分的目的, 非常符合“操作强化原理”而这一原理是行为主义的一个学习原理, 早就遭到了普遍批判。它的要害是抹杀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把源于动物学习的规律搬到人类学习活动中, 试图通过条件作用的强化, 以“刺激—反应”的方式让学习者应对考试。而“题型+技巧”的教学, “题型”即特定刺激, 强化物即分数, 行为反应就是对同类题目给出千篇一律的解法技巧。教育者要求通过强化训练使学习者模仿并牢牢记住, 这定会让学习者不顾问题的实质特征而对技巧机械照搬, 使数学的思维创新价值无影无踪。
“题型+ 技巧”的应试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在面对问题, 苦心孤诣地对题型, 这个过程剥夺了学习者经历概念的解构和重构的变构学习过程。一但在考场上独立面对有开拓创造力的新问题时, 就会因对不上题型、想不起技巧而一筹莫展, 陷入绝望的境地。这正中了孔子六蔽之一的“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可见, “题型+ 技巧”的危害在于:违背数学的理性精神, 大量难题、偏题、怪题使数学变得艰深晦涩, 严重增加学习者的课业负担, 导致学习者数学学业成绩不佳。
为此, 高中数学学习必须抓住并熟练运用核心概念, 以“核”带“群”, 建构以核心概念为主干数学概念之树, 并随着新概念的生长变得枝繁叶茂, 并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远离“题型+ 技巧”的囧途, 做到减负提质增效。
以核心概念带动“三维目标”的实现。核心概念强大生长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内容的丰富性、联系的广泛性、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育人功能的全面性, 是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总领。
生:老师, 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从本质上说, 这是数学的巨大功绩, 那么,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学好数学呢?
师:数学课程在很多领域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例如, 信息技术增加了“数学实验”的可能性, 可以借助计算机、图形计算器等对数量关系、平面与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度量、数据处理等进行动态实验, 能使学生更直观地发现某种规律性, 进而提出问题并导向一个概念或性质。
我们使用图形计算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 目的是简化计算、方便作图, 提高准确性, 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还可以将数字和图表结合起来, 丰富学习核心概念的视角, 实现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更重要的是, 信息技术减轻了运算、作图等“体力劳动”, 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探索更广泛、更本质的数学问题。
要通过微课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 数学知识的选择,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某些数学知识学习的门槛。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使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得到更好的普及。
生:谢谢老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陶维林.概念教学必须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平面向量的概念”的教学与反思[J].数学通报, 2010 (1) .
[2]于永昌.生态化教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3]王嵘, 章建跃, 宋莉莉, 等.高中数学核心概念教材编写的国际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6) .
[4]章建跃.一般观念的思维引领作用[J].中小学数学 (高中版) , 2014 (3) .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技巧;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加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往往存在很多学习盲点,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都没有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数学学习,学习效果较差。学好高中数学,学习技巧非常重要。
一、情感技巧
我国由于国情影响,学习评价标准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准,忽略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抵触数学学科,学生学习效果就会降低,久而久之,学生就更不会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因此在进行知识的学识之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一)端正学习态度,正视数学学科
在学生初升高的假期中,家长往往喜欢对学生说:“快去看书,高中数学特别难,学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经过家长的描述,数学在学生心里就像是洪水猛兽一样可怕。在学习时,学生会不自觉得抵触数学教学,甚至会发展到不听数学课,理所当然的认为,数学成绩不好是正常的。学生在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数学是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教材的难度也是适合学生的。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在数学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认识自我,了解现有水平
在学习时不能盲目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在学习时主动积累,取得学习进步。
二、方法技巧
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情感的支撑,也要有行动支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
(一)课堂学习技巧
1. 课前预习。高中教学学习内容多,进展快,许多人刚接触这种教学模式时可能会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及时预习,了解大致的学习内容,把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出来,上课时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2. 课上认真。教师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水平,对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具有较高的掌握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更具针对性,能为学生提供帮助。但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认为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看书得到,但事实上,这类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题型变换的掌握不如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
在上课时,还要记得认真完成课堂笔记。根据记忆遗忘曲线,学生可能在几天后就忘记教学内容,这时翻阅笔记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记忆知识。在记笔记时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笔记内容要有条理,字迹清晰,不能连自己都不明白自己记的内容。还要注意不能因为笔记,忽视教师的讲解,得不偿失。笔记的内容也不是什么都需要记,只需要标记重点知识,节约时间。
3.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后复习可以采取回忆式复习和练习式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回忆式复习是学生在不翻阅教材和笔记的情况下,回想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重点。在回想之后翻阅教材和笔记,检查是否有疏漏的地方。之后可以选择进行练习,通过完成包含课堂知识的习题检测自己是否掌握了课堂知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三角函数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后回忆关于“三角函数”的知识点,例如三角函数的性质、图像、表达方式、三角函数的公式。之后选择三角函数的习题进行训练。例如:tan1、cos1、sin1的大小关系。
通过先记忆再练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学习情况,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下学习技巧
1. 勇于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要马上请示老师、同学,把不会的地方学懂。不能一天推一天,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时不能推迟,觉得这个知识点不重要,不会没关系;那个知识点太难,不学了。积少成多,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就会缺少学习兴趣。因此,学生要保证及时学习,老师教了什么知识,就会什么知识,不能一知半解。
2. 善于总结归纳。建议学生及时总结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体系。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生可以每周进行学习总结,梳理一周的教学重点;每月总结,总结章节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积累,总结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横向、纵向上进行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结构的理解。
(三)答题技巧
有些人出现这种情况:知识点都明白,但做题时总是出现问题,想不到解题思路。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做题量小,没有形成数学思维模式,但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因为这些人不具备做题技巧。例如:f(x)=x2-2x+1,求f(x+1)的值。这道题很多人都可以完成,但如果换成F(x+1)= x2-2x+1,求f(x)的值。这道题有些人就会觉得有难度。这两道题的思路都差不多,通过简单的置换就可以解出答案。但没有解题技巧的人就想不明白这其中的联系,错失机会。
结语
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我们应该把情感技巧、方法技巧结合起来,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学习方法的使用,减轻学习负担,降低学习难度。
[参考文献]
[1] 宋连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0(20).
【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推荐阅读:
学习高中化学的高效方法10-01
提高高中物理成绩的高效学习方法12-11
高效学习跳过难点的技巧10-22
高效学习技巧11-22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09-22
实施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06-12
论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01-10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07-13
浅析高中政治高效课堂12-09
高三地理高效学习方法技巧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