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推荐7篇)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篇1

1、当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财县管乡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

二是人员大幅度减少,资金安全风险大。乡镇财政人员不足,造成干部兼职较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安全的潜在风险。

三是缺乏业务培训,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费用由乡镇负担,成本太高。

2、乡镇财政状况比较紧张,主要收入:每年的转移支付款元,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返还部分和耕地占用税返还等,主要原因是上级转移支付费用较少,社会抚养费、耕地占用税等税源不多,征收难度较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的宣传费用等逐年加大,也是造成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

3、我镇干部队伍现状非常整齐,能力和素质很高,干部进步急需解决。

干部管理上建议上级部门给地方党委适当的话语权。

4、乡镇政府与“七所八站”等派出机构总体上是协调的,建议责任与权力要对等。我们“守土有责”义不容辞,但我们对 垂直部门、执法部门没有任命权,相关业务也不精通,出了事,监管不到位,乡镇连带处理,心理不平衡。

5、责权应该统一,目前涉及农村问题监管面大,人员分散,不能很好形成一个拳头,重点都去非法保护合法,建议分清职责,要么乡镇扩权,把“七所八站”收进来,要么有关部门组成精干力量,划片包干,真正做到谁的事谁干。

6、乡镇经济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是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开放意识、敢创敢为的精神。这个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都好办了。

7、乡镇的主要压力是各种责任状“一票否决”越来越多,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很大。维稳的成本也在增加。

8、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很好、很民主。

9、制约乡镇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事权大于职权。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篇2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原因也比较复杂,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村级干部管理系统面临人力匮乏

目前大多村庄青年外出, 使得大多农村老龄化, 致使精英外流, 农村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同时, 村干部的报酬太低, 工作压力过大。村干部现况是管事多、操心多、挨骂多, 在事业发展前景上几乎没有转干、升迁的可能, 因此不少人不愿当村干部。这样村级组织的素质、办事效率很难提高。

(二) 乡村债务, 只升不降

居高不下的乡村债务对农村的治理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恶果。乡村干部对村部能偿还巨大债务的信心丧失, 并因此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与社会责任感, 得过且过成为他们的信条。为化解债务, 各地采取了种种措施, 收效甚微。有些村镇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手段来化解, 虽然一时缓解了压力, 但其后的问题更是引人深思。

(三) 干部待遇低, 工作的积极性降低

干部心态失衡, 存在思想危机。一些基层干部在世俗金钱、权利的诱惑下, 经不起腐朽世俗思想的侵蚀, 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 与党的宗旨背离, 不是人民利益大于自己, 而是为自己谋钱谋退路, 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此外监管机制不具体, 村级干部违法违纪有机可乘。由于村级干部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思想道德水平差, 政治素养不高, 工作中“公私兼顾”现象严重, 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 致使其逐步走向违法违纪道路。三是由于村级干部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低。个别村级干部因为工作量大, 报酬少, 存在得不偿失、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失衡心理, 导致个别村级干部有违法违纪成本低的认识, “干不干无所谓”的心理倾向严重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二、加强乡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一) 方向要坚定, 思路要清晰

发展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这是方向是目标, 要坚定不移。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有很多, 各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一样, 但思路一定要清晰, 程序一定要科学合理, 细节一定要周到严密, 这些做到了, 不但可以保证有良好的结果, 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组织的不良影响。一个得民心的、有效率的、强有力的基层政权的改革发展思路, 需要上层来定夺, 需要中层来细化, 需要底层来落实, 需要广大民众的真正参与, 大家各负其责, 齐心协力, 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所希望的目标

(二) 党组织对于选举出的村组织要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

民主选举只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部分。除了民主选举, 还有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民主选举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不以权谋私, 因此, 对于选举出来的村干部, 党组织要同村民一同监督, 使得村干部走上“干实事”“干对事”的道路。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是党组织的责任。在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中, 村党组织要创新领导方式, 改进工作方法, 在科学领导村委会开展“四个民主”上下功夫, 依法依规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三) 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执政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的生存能力、调控能力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夯实基层的物质基础, 其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农民集体经济, 只有农民的经济、知识提升, 才能保障生活。另外根据不同情况出台相应政策, 建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动力机制, 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省、市、县进行监督指导, 杜绝村干部“公吃公玩”、变卖集体耕地等现象。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篇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权力机关。而换届选举又是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实施过程,对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全省各级人大年内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加强党对县乡人大换届工作的领导。在工作中,要善于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作用,把党的意图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确实把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人选进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同时,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应及时向同级党委汇报,以征得党委的支持。

其次,要严格依法搞好县乡换届选举工作。换届选举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宪法和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对代表资格及选举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依法选举是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和根本要求。因此,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法律规定操作,一丝不苟,认真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对某些疑难问题,及时提请上级人大常委会研究解决。

其三,要加强对县乡人大换届工作的指导。按法律规定,在换届期间,上级人大常委会有对下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指导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省、市(州)人大常委会应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包括对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同时,在换届选举期间应树立典型,并有计划地选派得力人员深入基层,对换届选举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基层人大工作的一些疑难问题。

其四,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宣传工作。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县乡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社会影响极大的政治活动。但是,一些干部群众对此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加之受利益驱动、宗族观念、裙带关系的影响,会影响他们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因此,必须充分发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意义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使广大选民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力。

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4

根据2012市局工作目标及我局总体工作计划,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积极谋划,严密组织,坚持高标准起步,突出民政特色,全力推进,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2012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按照民生项目建设指挥部总体要求和安排部署,积极推进2012年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通过“大代小”,“一带多”,“中心辐射周边”等多元化方式,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各项民生需求。

(二)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对全区18个街道办事处进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联合考核评估。本次对各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考核内容共四大方面63项内容,按照考细、考真、考实的原则,在考核工作中采取考绩和考责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合、领导带队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60%,年终考核占40%。按照《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道里区加强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根据各考评责任单位平时考评和年终考评的得分,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出得分,分10万元、8万元、6万元三个档次给予奖励。通过本次考核,各街道办事处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2011年3月10日召开的全区 街道社区工作会议精神。把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摆到了重要工作日程,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细化职能、工作扎实,在环境卫生、治安、服务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全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到位。基本实现了居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逐步形成“居民需求服务变为我为居民送服务”。二是落实社区包烧费。进行社区包烧费的审核和核算工作,为道里区146个社区拨付冬季取暖费171.22万元。三是召开全区街道社区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3月20日,召开“道里区街道社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标兵、十佳社区网格督导员、百名优秀社区网格管理员、百名优秀社区网格志愿者进行表彰,并出台了《道里区加强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2012年道里区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目标考核标准》和《道里区关于社区居民评议居委会成员的实施方案》,将民生保障、城市环境、安全维稳和综合管理四大方面近百项工作职责进行目标分解,建立奖惩机制,实施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街道办事处二级班子提拔重用的重要指标之一。四是继续开展“五百”工程主题活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哈尔滨市社区服务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哈社区办发 [2008]3号)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意见》(哈办发[2011]1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我区继续开展“五百”工程主题活动。五是开展“城乡社区互联,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结对共建,交流社区建设经验,探索农村社区健康发展途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扩面,实现城乡社区协调发展。结对共建社区建设要上水平,均达到星级社区标准。共建活动开展有实效,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支持。六是接受省市领导对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及调研活动十余次,接待全国各地同仁来我区参观学习二十余次。

(三)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开展“城乡社区互联,结对帮扶共建”活动。为提高我区城乡社区建设水平,发挥好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道里区开展了“城乡社区互联,结对帮扶共建”活动。二是印发《道里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目录设置参考模板》文件。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按照《民政部关于做好村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07]136号)要求,我区出台《道里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目录设置参考模板》并在42个行政村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三是在我区4个镇展开关于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立法调研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心社区建设。拟建设复合 型主题中心社区6-8处,实现每个街道办事处都建有复合型主题中心社区的目标。

(二)继续做好社区建设工作

一是落实社区“两委”成员待遇提标。将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落实到位,为离岗居委会成员发放生活补贴提标。二是拨付社区“两委”成员“五险”资金。预计拨付230万元左右。三是做好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我区已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工作纳入区委党校培训规划,并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每年由区委党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政策、技能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四是举办社工节文化活动月大型系列活动。根据今年年初出台的《“社工,你好!”——道里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协会成立暨社工节文化活动月大型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哈里社建办发[2012]号)文件要求,分为五个部分:

1、举办有奖社工服务成果征集大赛。(1)作品征集分为有奖征文,有奖dv、摄影作品征集,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征集。(2)作品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报送,不限数量。

2、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1)节目要求把握主题、突出特色,采取歌曲、舞蹈、器乐、相声、小品、杂技、地方戏、诗朗诵等形式,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2)《道里区社区之歌》征集。(3)报送要求及时间: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报送《道里区社区之歌》自创作品的词、曲,并报影像资料。同时报送2-3个自创节目影像资料。

3、举办技能比拼竞赛。比赛要求:(1)参赛人员以街道办处为单位,选送3 名不同岗位的社区专职工作者;(2)预赛采取笔答形式,按照各街道办事处3人总分取前6名街道办事处参加决赛。

4、举办团体趣味运动项目比赛。比赛为六人七足跑、投篮比赛、跳大绳比赛、拍球往返跑接力等项目。

5、举办社区建设成果展。成果展全面展示近两年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全区统一为每个街道办事处制作两块展板。此次活动预算资金为35万元。五是开展社区创新项目评选工作。按照今年年初出台的《道里区社区创新项目评选办法(试行)》(哈里社建办法[2012]3号)文件要求,每年11月中旬全区社区申报本年创新项目,创新项目申报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并涵盖所申报项目的全部内容。项目申报内容要详略得当、准确精练、通俗易懂、表述清楚,重点介绍所申报项目的内容、举措和效果,充分体现项目的组织性、创新性、实效性、时效性要求。六是创建“百姓满意星级社区”活动。根据今年年初出台《道里区“百姓满意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哈里社建办发[2012]2号)要求,“百姓满意星级社区”分为五个级别,即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创星”工作实行申报制,由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进行评审。实行“千分制”管理,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区有关部门对社区的单项或综合考评全部纳入全区“百姓满意星级社区”考评体系,不在单独进行。星级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每年根据实际得分结果,调整并确定“百姓满意星级社区”等级。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街道办事处二级班子的重要指标之篇二:基层政权工作总结(上传)深化幸福内涵 推动转型升级

努力夯实社区建设基础工程

——2013年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3年,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倾力指导下,紧紧盯住全国一流水准,秉承“和谐幸福是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民意是评价和谐幸福的唯一标准”,坚持不懈地抓基础规范和内涵提升,大胆地进行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创新,形成了“基础扎实、规划科学、标准严格、机制合理、体系完善”的社区建设工作局面。

一、绩效目标办理情况

1、扎实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围绕市级12个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区级29个幸福社区创建目标,紧密结合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惠民项目工作和各项社区建设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六推六创”,创新了社区服务格局,提高了社区文明风尚、保障了社区和谐平安、强化了社区自治管理。29个幸福社区创建全部达标,各项创建任务已完成100%。

2、社区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围绕区级新增6个1000平方米以上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的目标,加大投入、多措并举,6个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率100%。

3、社区规范化建设。在30个社区中将社区规范化建设与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取得了社区组织建设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规范化、制度建设规范化、设施建设规

范化、工作机制规范化成果。

4、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制定了流浪乞讨人员联动救助机制及社区临时救助服务点工作内容及标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率100%,救助对象非正常死亡率及流浪乞讨救助对象投诉率均为零,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2人。

5、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工作。挑战任务73万,上半年共领票67万,现销售已过半。

一、抓项目,促民生

我区坚持以社区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促进和谐为根本,积极探索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全区31个幸福社区创建已成效显著。

1、以打造“十分钟生活圈”为目标,深化拓展社区服务功能。2013年,我区大力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在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有效载体,按照“十分钟生活圈”的理念,积极规划实施社区商业布局,大力引进包含早餐店、菜市场、便利超市、经济餐馆、洗衣店等在内的各类社区服务业态,构建社区服务新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便捷程度,使得居民在“十分钟步行范围内”获得基本的生活服务。

2、以“幸福100”为主题,营造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社区广场以及社区单位的各类文化设施,在各街道、各社区开展“幸福100”系列活动,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丰富

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素质。同时,注重改善社区文体设施条件,设立社区“千册图书室”、街道“万册图书室”,在各社区设立室外体育健身点、社区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添置报刊、杂志和体育器材,将其建成居民公共社交场所和娱乐场所,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学习和人际交流的需要。

3、以“社区治理”为重点,不断完善社区基础建设。社区环境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是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幸福社区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区域社区现状特征,结合今年的“创卫”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工作,大手笔地实施社区综合整治改造,推进社区出新,使老社区在硬件条件、美化绿化、设施配套等方面都实现明显改观,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基础条件。2013年,用于社区综合治理的经费约300万元。此外,各社区均按《“中国社区”标识规范应用手册》,实施“中国社区”标识规范化建设,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执行 “一校两站三栏四室五有六统一”的功能设定标准。目前,全区社区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

二、抓基础,促保障

1、推进社区党建。我们及时调整充实党组织的设置,加强城市最基层的党组织建设,并在社区普遍建立了“一会一站一中心”,即“党员议事会”、“党员服务站”和“党员服务中心”。在社区推广社区党委、支部、党小组、楼栋长、单元长、党员六级管理模式,探索成立了隶属于社区党组织包括业主、居民在内的联合党支部,同时以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党员评议会为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党建服务体系,建立了“爱心超市”、“惠民驿站”、“党员义务医疗队”等党员服务创新载体。

3、坚持制度建设。一是规范社区自治制度。建立社区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的“三会制度”,继续深入开展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使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社区生活,共同建设幸福社区。二是发展社区志愿者者。成立了覆盖全区的“时间银行”,存储爱心,支取快乐,综合协调“党员义务医疗服务队”、“惠民驿站”等其它志愿者组织,义务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助老助残、房屋维修等服务;组建了“市民大讲堂”和“居民讲坛”,由高水平的社区志愿者自已主讲。三是加强社工与居民的交流。在全区全面加强社工组织队伍建设的同时,推行“社工走访居民全覆盖制度”,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者中专业社工服务居民的意识,提高服务居民的能力,通过优质、周到的服务,进一步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

三、抓创新,促发展

1、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幸福社区创建主体。通过宣传和实践,xx区逐步形成了对于社会组织的“伙伴意识”,逐步树立了“为社会组织提供发展空间是构建幸福社会必由之路”的理念。xx区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费用纳入区社区建设经费预算,使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成为可能,为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只要社区社会组织真正能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社区在服务中心为它们妥善安排好活动场地,有些更是将场地直接交由社区社会组织自行管理使用。

2、建立民情收集机制,创新幸福社区创建程序。在幸福社区建设中,我们引入幸福社区创建质量管理理念,精确履行“制定创建方案、执行创建方案、检查创建成果、纠正创建偏误”4个环节,特别是长期以来作为难点的“检查、纠正”两个环节,以和谐示范社区建设、幸福社区创建为社区工作主线,注重民生,关注民意。专门成立了信息收集工作小组,开始实行社区民情民意收集反馈制度,实现了从“由上向下”到“自下而上”、从“领导说了算”到“由群众评判”的方式转变,实现了上下推动、社会互动、居民齐动的创建格局。

3、搭建网上xx社区,创新幸福社区建设手段。xx社区在线是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最主要的交流平台,2013年,自有信息条目已超过20000条。通过xx社区在线,每个社区的幸福社区常见成果都实现了“阳光展示”。xx社区在线作为xx社区工作篇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股工作总结

社政股工作总结

一是参与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的调研工作,根据我县的实际,提出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第九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学习外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按照我县城区人口和区域规划初步拟定成立四个社区居委会,并对社区的工作人员队伍配置、经费来源、办公用房、服务设施、组织建设等按照省、市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三是完成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资料和有关文件的收集,第二次地名普查已全面开展,已初步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四是积极培养社会组织,落实《民间组织备案制度》,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五是集中治理了社团“小金库”问题,并建立起社团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明年工作计划

一是下大力抓好我县社区居委会建设全面启动工作,建立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体系,配齐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高标准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做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组织人员按照地名管理法规、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及有关文件和技术规范,全面 开展地名普查信息微机输入、地名设标及做好迎接上级验收工作。四是做好普查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继续搞好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和地名规范工作。加强对地名数据库资料的更新和利用,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做好边界联检工作,妥善处理边界纠纷,促进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四是加强对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加大对社会组织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有效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篇四:南浔区2010年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规范化建设的情况汇报 2010-9-25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区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健全“3621”系统工程,即村级党务、事务、财务公开实行“三入户”、村招待费管理等实行“六项制度”、村级集体资产实行清产核资、清帐理财 “两清”、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其中村务公开“三入户”制度的推行,更是走在了前列,并成为全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创新亮点。

一、基本情况

从2004年开始,我区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在“湖笔之乡”善琏镇进行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宣传、健全机构、营造氛围,并逐步在全区进行推广。截止2008年,全区221个行政村,已有217个村达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基本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其中南浔镇的灯塔村、练市镇的水口村、和孚镇的荻港村和善琏镇的车家兜村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村标准。2006年10月,我区被省评为全市唯一的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区。从2009年开始,根据省市要求,我区又开展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示范镇(村)的建设工作,并在全区选择了具有示范意义的2个镇和9个村,率先完成了示范化建设,顺利通过了市局验收。今年我区将创建示范镇2个,示范村7个。

二、主要做法

(一)适应新的形势,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群众的意愿,及时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对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村里的重大事项都向村民公开。并对“三务”公开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作出明确,确定了本村概况、管理架构、办事指南、政策法规、信息服务、党务工作、干部职责、财务状况、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宅基土地、转工转居、计划生育、农民负担等14项为公开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也应公开。

(二)注重实际效果,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民主决策机制。依据公开内容的时效特点,及时或定期公开。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要推进村务事项从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不断创新村务公开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我区全部统一以书面的形式公开到户。具体是由村民委员会统一印制设臵规范、项目具体明确的“三务”公开表,并在公开表上加设意见反馈回执栏,由村民小组长负责将公开表发放到户。“三务”公开确定每季度定时公开一次,即每季首月的15日被确定为“公开日”,并根据公开事项的具体情况,在确保农民群众能看得清楚的前提下,要求村级事务逐项进行公开,财务收支逐笔核实进行公开,真正做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三)健全组织网络,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民主管理工作的监督。一是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委员会的建立,更有效地整合了“三

入户”、“六项制度”、“财务审计”等村务监督形式,健全完善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的村民自治机制。二是加强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建设。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通过民主理财,理顺财务收支关系,进行财务审查监督。三是建立党员、村民小组长例会制度,通过党员、村民小组长例会,处理村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各方面关系。四是健全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评议等制度,通过多方沟通与意见征求,广泛听取了群众反映和要求。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年初区村务分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南浔区2010年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点》(浔村办发[2010]1号)文件,对全年工作作出规划,明确今年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二是在1月全区召开了由区经委、区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农林局以及各镇(开发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会议上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好基础。三是8月区民政局于和孚镇召开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示范镇(村)建设现场会,今年创建的单位负责人全部到场。会议针对建设中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四个一即:“一栏一薄一册一档”进行了详细讲解和规范,确保今年的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四是明确了一个专项检查,即在市局对我区创建工作验收前,我区经委、组织部、民政局、农林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并建立检查考核机制,把村务公开情 况纳入对乡镇工作的考察。五是坚持典型示范。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对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区委、区政府及各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宣传,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推动氛围。

三、下步打算

(一)以深化“双带双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加强组织引导,强化典型示范,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带领村民创业创新为内容的“双带双创”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技术联带、资金联扶、信息联通、劳力联帮,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

(二)以强化“6+1”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6+1”工作法是以报告、审核、听取民意、反映意见、组织回复、做出处理六步监督程序和一项报告为内容的村务监督方法,是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有力保障。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对人监督与对事监督相结合。通过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规提高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水平;通过对村级事务和财务的规范和监督,进一步强化村干部的责任心。二是坚持日常监督与年终监督相结合。村监委会定期对“三入户”情况进行监督,每季末组织民主理财,年终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民主评议。三是坚持一般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除了做好常规性监督外,村监委会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开支等项目进行重点监督,对不合政策法规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四是坚持主动监督与被动监督相结合。一方面村民委员会、村干部定期主动向村监委会提供村务开展情况和自身廉洁自律情况,另一方面村监委会依法对村务和村干部进行监督,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予以答复,切实 做好干部群众的“连心桥”和村务工作的“监督人”。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篇5

一、认真贯彻全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二、围绕“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三、围绕“巩固提高,延伸拓展”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以做好社区宣传工作为发展,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社区服务。为做好社区宣传工作,我局制定“社区宣传工作方案”。首先,加强信息上报工作。为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实行信息的全员上报制,在每月月末前各社区要向我局上报一篇时效性强并且质量高的社区工作简报,工作信息可随时随地上报并将信息上报工作列入2012年社区工作目标考评加分项目,每个社区也可直接向《黑河日报》、《黑龙江省日报》等报刊或《黑河社区博客网》、《黑河民政信息网》、《黑龙江省民政信息网》、《黑河市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站投稿。其次,抓好宣传阵地,明确主题,营造舆论氛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布局规划,按照方案整体实施。在社区办公室范围内新增宣传画,在社区显眼处制作了宣传标语,对原有的社区黑板报、宣传栏、社区信息栏进行翻新。第三,开辟新的宣传阵地与栏目。如“公民道德点评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宣传栏、“五好文明家庭公布栏”、“社区建设栏”、卫生工作“周比月评栏”、“法制广角栏”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第四,为让全县人民及时了解我县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我局于09年5月份创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博客”。通过“工作博客”及时发布一些工作中的重要文件通知,各乡镇、各社区的同志也通过“博客留言”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也会通过博客中的“风采展示”专栏发布一些各乡镇、各社区的同志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县从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的同志提供一个展示风采、互相交流的渠道,从而推动我县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的加快发展。各社区也先后开通“社区博客”,并在博客中发布一些社区信息、求职信息、刊登一些科普知识、社区服务指南、社区居民人物风采等专栏内容,使居民在浏览博客时就能很清楚详细的了解到各种实用的知识和信息,从而通过网络这个载体让全县人民及时了解我县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也给了一个民政部门和社区、社区和群众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构建一个我县由上而下的“社区服务的信息化网络”,使之不仅成为了我县社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而且使社区服务能够在网络中对群众有一个较好的拓展和延伸,也基本形成了我县社区建设工作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网络。更多关于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的文章 >>到 单位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范文网

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愉悦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为让社区居民能够以充沛的精力、智力、体力投身于工作生活中,我县各社区把社区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如秧歌队、舞蹈队、扇子队、象棋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12年8月7日新华社区在人民广场举办了第四届邻居节综艺活动,在居民中反响热烈,效果显著。八月十四日,全县城区各社区在县人民广场举办了“祝福祖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专场文艺演出,我县各社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形式多样,既歌颂了党,歌颂了祖国,又唱出了全县人民的爱国热情。居民们在表达对祖国热爱的同时,也展示了孙吴人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又提升了社区知名度。

四、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其它相关工作。

[1] [2] [3]

更多关于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的文章 >>到 单位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五、明年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逐步建立起规范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机制;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力度,规范社区干部档案建设;三是利用社区宣传的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我县各社区“社区博客”的使用,使其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探索“社区宣传”工作的新方式;五是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探索建立由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及有关服务收费为主要来源的多元化社区发展筹资新机制;六是充分挖掘、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七是充分发挥我局社区建设职能部门作用,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篇6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2007-12-12 17:49:0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2)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平口、小淹、杨林等10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 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1180个行政村(居委),共有村干部49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891人,占18。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1179人,占。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全县先后调整村支两委成员198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548人,村主任492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别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

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了干部教育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386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26840人次。特别是通过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推行了“基础 职务 工龄 村类别 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同时,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朋友,工作上及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

干部不安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县共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750名,其中已任村干部的164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415名。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4948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756名,占。有的乡镇56岁以上村干部的比例高达30以上。江南镇老屋村和百花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03名,占。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同意开支等简单的字都不会写。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

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据各乡镇党委评定,全县村干部能力一般和较弱的达2696名,占;村级班子能力一般和较弱的673个,占。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工作无法开展,群众无所事从,经济无从发展,基本失去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东山乡高星、下茶两个村共有党员51名,曾任村组干部的22人,近三年来辞官不做的12人,现任村干部中外出打工的10人。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

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篇7

一、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规范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职责、促进农村基层政权科学执政的需要

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执政, 是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意愿, 宪法的规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特点,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因此, 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 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着手, 规范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职责, 健全组织制度, 规范工作程序, 形成“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政权格局, 促进乡镇党委依法执政、人大依法履职、政府依法行政, 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提高基层政权运行的科学性、民主性、法制性,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科学规范乡镇政权组织的职责、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使基层政权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维护核心、围绕中心、顺应民心, 形成合心、合力、合拍的工作格局, 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是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建设、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促进基层党委执政方式的转变的需要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乡镇的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离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对基层政权的领导就失去了制度载体, 共产党执政就无法在基层得到有效体现。只有加强乡镇人大的建设, 才能更好地保证党对基层政权的领导, 才能体现共产党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转变党的执政方式, 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党要善于运用国家形式实现自己的主张,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的意志。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集中人民的意志, 代表人民的利益, 使决策更加完善, 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实现科学执政;才能够维护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激发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使党的主张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 实现民主执政;才能以法律形式规范国家机关和全体人民的行为, 更好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基层有效贯彻执行, 实现依法执政。

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是扩大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热情、促进农村基层政权民主执政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但是, 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任务十分艰巨, 且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主张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 符合党心民心, 必将极大地动员广大人民以更高的主人翁精神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大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引导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必须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有序地逐步推进。扩大基层民主, 首先要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要在遵守宪法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选举的办法和途径;积极探索人代会行使职权与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相统一、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选举与监督相统一、党管干部和群众选举相统一的选举形式;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相统一的选举模式。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切实加强发展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基层政权领导谋发展水平的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农民增收缓慢是我国广大农村的突出问题, 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人民群众是以得到实惠的多少来评价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 最终要落脚到加快发展上, 落脚到给农民增加实惠上。只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 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体会到共产党为民执政的本质, 才会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会心甘情愿地跟着共产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为此, 必须把提高发展能力作为乡镇政权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 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认真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思路, 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 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着力提高基层政权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

摘要:在我国现行的政权体系中,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对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视野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 人民出版社, 1967.553。

[2]易海涛:《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路径探析》, 《邵阳学院学报》, 2008 (1) 。

上一篇:中秋假期安全责任书下一篇:科技创新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