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

一提起创新精神,我不由想起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猴子们一向是爬着走的,一天,曾有个猴子勇敢地站了起来,还试着走了两步,不料刚想再走两步试试,就有一群猴子批评他:“我们一向是爬着走的,你小子居然敢站着走,这还了得!”说着一齐上前,硬是把这个勇敢者活活地撕了,大家亲眼看了这一切,提心吊胆,从此就再也没人敢站起来走了。为什么猴子们至今还在地上爬,就因为这个原因!

乍一听很好笑,反思一下,我们的许多做法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请看两个例子:

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再一题:“冬天,雪在干什么?”有个极有想象力的学生回答:在和大地说悄悄话。这个答案多漂亮,就像个美丽的童话,可他也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静静地飘”或“随风乱舞。”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2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不足

( 一) 重视不足。近几年,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而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成了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这里仍提到重视不足, 主要表现在理论上我们知道改革的重要性, 但是在实践上仍没有迈开步伐, 而针对这一改革, 许多高校旧有的理念并没有得到纠正, 这就导致很难在经费以及实践上将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虽然各方面十分重视, 但是具体往往到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却没有厘清自己的身份以及职能, 导致收效甚微。重视不足, 缺少实际的投入, 这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 二) 培养体系的缺乏。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需要承担的载体才能确保其实现。而目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多地作为一种理念存在, 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 这就使这一目标成为了无土之木。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只有在活动中、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展现其魅力。这就更突出了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健全的培养体系, 才会发挥合力, 而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

( 三) 锻炼平台的缺失。锻炼平台的缺失, 限制了大学生的表现力, 这不仅表现在高校相关活动的匮乏, 创新机制不完善, 而且表现在学生自身重视度不高, 以及社会并没有提供积极地支持。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学生没有施展才华的良好平台, 容易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脱离实际, 脱离实践, 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对于职业没有良好的规划, 对于大学生活没有更好地认识, 学习自主性不高, 处于浮躁的状态。而这就根本无法谈及所谓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发展的人才。锻炼平台的缺失, 已经严重限制了人才培养的发展, 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是极为不利的。

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建议

( 一) 树立全面的育人观。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足见对于创新的重视以及对于综合人才的需求。而受长期高中文理分科以及大学专业设置等不利因素影响, 学生思维面窄, 过于关注专业的发展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急切地需要树立全面的育人观, 这就要求无论是学校、学生、家庭或是社会, 积极倡导并践行这一全新的理念, 将它渗透到教育的发展之中, 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也是实现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良好过渡, 全面的育人观必将会促进个人以及国家更好地发展。

( 二)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的教学中, 注重理论与书本知识, 并不是说这些知识不重要, 而是缺乏实际的锻炼造成了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学生无法灵活地将所学用于实践之中, 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弊端, 不仅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更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是极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在教学中, 注重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 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教学, 以案例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增加学习的信心以及为实现个人理想, 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己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 三) 营造良好的创新与合作氛围。在具体的实践中, 对于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多思考, 多分析,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因此高校与学生可以设立平台, 举办创新大赛, 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只有形成良好的创新与合作氛围, 才会保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间接地影响更多的人参与,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四) 积极搭建高校与社会合作的锻炼平台。创新是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关注的, 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响应时代的主题, 勤奋上进, 对于个人有更高的发展要求,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校必须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积极为学生营造实践的平台, 提供经费及师资的投入; 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最好的平台在企业, 在单位,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 这就需要社会积极地响应并且为高校以及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 有些暑期实习或者科技进校园等良好的平台, 为这一教育理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相信只要各方面发挥教育合力, 才会实现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三、结语

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只有充分重视, 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实处, 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才能实现教育的长足发展。这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 发展我国的经济, 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也是我们国家应长期坚持的教育方略。

参考文献

[1]余风盛.当代教育变革浅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3

一、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及生动的教学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先给同学们讲一段“猪八戒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齐声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怎么表示呢?”这个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真正做到“启”而能“发”,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当学生遇到了问题,正在积极思考却又未想通时,教师要见机行事,对他们进行鼓励、启发、诱导,让其把思考的问题、领悟的东西说出来,引发学生质疑问难。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尝试概括规律。质疑,是一种求知欲,学生能够质疑,是动的一种表现。更是学习创新不可缺少的品质。因此,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质疑,大胆猜想,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迷惑,不被一般束缚。

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由学生报出几个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看谁最快说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才计算出一两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失败”、“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定有奥妙。”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思考、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初步得出结论后,我又围绕其中“最简分数”这一学生容易忽视的前提条件,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判断几个非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照前面结论判断出现了失误,又促使学生去思考失误的原因,从而完善了对定规律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解决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学生通过主动构建,能够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夸奖,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这种好奇心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创新的愿望。

三、通过说、做、想。让学生敢提问多提问

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多说还能促进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多说训练,培养学生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布区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三者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学生自然会联想到“零为什么不能作后项”等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多做启发问题。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用角的学具模型,用于转动角的一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学生思维呈发散性激发状态。有的用剪纸法,有的用画图法,有的用折叠法,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新,通过动手、动脑、观察思考,使学生思维达到最佳,产生灵感。因此,有目的的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画一画、拼一拼既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断,也是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四、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多种思维

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

1、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打破框框,大胆进行猜想。例如:一个长方体长9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如果将它切成3个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把三个正方体放在一起再拆开,进行实际演示,仔细观察比较后,解题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对新知的不同看法,激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敢于对教师的话提出异议。教师要加以表扬和鼓励。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师提问:谁能正确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此时学生思维呈发散性激发状态。有的用剪纸法,有的用画图法,有的用折叠法……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有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的因素,排除不利因素,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问题解决”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好胜、独创、发散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养成观察、分析、探索、猜想等习惯,培养出有独创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了解学生,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层层深入启发,循序渐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4

市中办中心小学

2010.07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研究”

研究报告

市中办中心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时代背景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来培养,教育的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自身发展的需求。

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现代化教育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另外,学校教育形式和目标也发生很大变化。基础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向学生提供一个完善无缺、受用终身的知识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取知识,并养成一种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同路人、创新思维的开拓者。培养一批会学习、会创新的高素质学生是二十一世纪教师的使命。

基于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勤于动手、乐于创新,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这些能力要在基础教育中起步培养。因此,我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高度负责地投入到教育教研中。

2、学校背景

素质教育正在稳步实施,课程改革、课程实验取得了一定得成效。全校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不断增强,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3、课题提出的意义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的理念还不能真正被实施;对新课程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优质化教学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课题。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现在更有效的教学”因此,研究和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以往研究是多以在阶段学习后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教学目标,以单一的知识掌握来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所有行为(教学目标的设臵、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创新。同时,与以往只从教师层面进行研究相比较,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师生之间寻找协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身心特点研究入手,创设课堂民主氛围和教师对课堂控制的统一,激活师生双方的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都有创新。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研究内容

1、尝试总结有关经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2、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二)、研究内容

1、强化师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素质,逐步培养一支创新型和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无益于创造精神培养。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这一传统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

3、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体系

(1)在学科课程中,努力实现客体教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利用环境课程,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学会学习。

(3)在活动课程中,丰富学生实践活动,让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能力。单调、贫乏的学校生活,不利于儿童认知发展,创造精神的培养。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学法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学习。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重视教法,忽视学法,扼杀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思维能力的形成。学法指导,强调“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另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重视质疑能力培养。建立以归纳式为主而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模式。

6、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创造个性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勇敢、甘愿冒险、富于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的六个创造性。

7、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方法,形成有实践价值的实验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实验经验论文等。

(三)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兼用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

三、具体实施

本课题实验从2008年6月起批准立项到2011年9月结束,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8.6—2008.11)

(1)实验前,学校组织召开了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采取座谈等形式对全校教师、学生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解,确定实验研究对象。

(2)组织学校骨干力量,查阅资料文献,酝酿课题,针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实验计划。

(3)建立课题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

(4)课题组成员就课题假设、方法、措施、操作过程等问题,向教科室主任请教。按照专家建议,初步形成研究方案。

(5)召开课题领导小组会,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实验方案、创新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报刊杂志关于创新思维的内容。使参研人员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2、初步探索阶段:(2008.11—2009.8)按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对比检测。

3、深化提高阶段(2009.8—2010.7)调整方案,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深入研究。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A、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重温实验方案,学习网上下载的关于创新教育,特别是有关创新思维的资料。

B、课题组结合教研活动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成绩,共同探讨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如何进行测试分析等有关问题,并作好记录与评析。

C、定期组织研究人员上实验汇报、交流课。

4、完善提升阶段(2010.8——2011.7)

A、按计划开展活动。三年半的实验,课题组按照方案开展观察、分析、总结等各项活动,为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B、认真进行实验。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地挖掘教材创新教育因素。抓住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思维训练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验于课堂,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进行有效的培养。

C、适时修正方案。为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根据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课题组要适时对原有方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3)及时总结、撰写实验经验

课题组成员撰写实验心得、经验论文、典型个案、阶段报告。

5、结题鉴定阶段:(2011。8—2011.9)

(1)课题组运用创造力测验题,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并前后进行对照、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小组成员作实验研究汇报,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3)收集整理,完善规范各种与课题实验有关的资料,将其分类归档。

四、深化提高阶段(2009.8—2010.7)调整方案,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深入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国内外相关的教学理论,定期召开课题组研究会,要求课题组成员写读书笔记,教学日记。参与研究的老师接受任务,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总结出:

1、有效教学包括的重要指标是: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其次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创新发展。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这三个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真正能够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上。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地教,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性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与创新。

2、无效和低效教学的具体表现:

1)备课不充分,只备知识不备学生和教法,缺乏对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不能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差异大,还怪班级学生有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单一,不能灵活变更,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疲劳心态,思维受到抑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设计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教后学。

(1)忽视了学生自己学习过程中探究体验,多数学生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虽然学生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2)过度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知识容量,机械的按教案教学,淡化了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和处理,导致课堂生成性问题抓不住或讲不透,出现越俎代庖,或者害怕破坏课前设计好的程序,忽视了课堂是以研究学生存在问题为中心的。(3)一味追求知识强化训练,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生成——演变——运用”的探究体验。

4)、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游离”于三维目标之外,为活动而活动,在学生刚刚接触问题,还没有深入思考,就围绕问题讨论,片面地夸大了学生主体地位,不切合实际的分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生机勃勃”,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差。

(2)课堂提问的无效或低效、教学过程中随机性提问过于频繁,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或过于简单,或是不科学的低层次的重复。

(3)多媒体使用不当,导致教师跟着课件讲,学生盯着课件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降低了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参与度。

3、从有效教学如何走向优质教学

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从教的层面说,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深刻。深刻不仅意味着看懂教材,更要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

独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广博。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

启发。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

机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绝招。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4、课堂改革的基本模式应是: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

1.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

2.精讲精练: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

3.突出主体: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每位参与试验的教师上一节试验课,并写出论文和教学设计。

五、取得的初步成果

第一,教师理念更新,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得到了更新,从试验中学会了很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对试验中项目的探讨和实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初步在我们学校形成了用科研促教研发展的大气候,好氛围。

第二,初步改变了教师教学行为,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克服无效教学。我们的理科教学更注重给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在科学探究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变“看科学、听科学”为“做科学、体验科学”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求实规范,领悟求实精神。一位学生对参与试验的科学教师李春玲老师的课评价说:“这是我上的最有趣的科学课了,可以自己做实验,不像以前只有老师做,我们看,那样,有时都看不见老师做的实验,只有听的份,没有做的份。做实验不但会让我们对知识了解得更深,更主要的是我对本节课的内容深信不疑,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我自己亲眼看到。”学生对参与实践的品社教师李春华所上的课评价是:品社教师现在经常让我们自己动手实践,这样的课使我们更加相信实践的结论,能促进我们动手做,动脑想的能力,使我们的印象深刻了,加深了我们学习品社的积极性。我们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实验,更注重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探究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创新精神,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对参与试验的数学教师高敏老师的课评价是,数学老师经常让我们分组讨论,我们在分组学习的讨论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增强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精神,也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数学,这种课堂气氛也非常好,使大家轻松,快乐中将知识学会。魏凤老师所教班的马文彦同学说:“我们在一起互相研究、探索、思考、团结一致得出许多问题的答案,让我们都感觉到了成功的喜悦。”孙雪说:“老师,上你的课真好,找到了一种和以往不一样的感觉,而且让我体会到了当小组长的不易,也让我明白怎样掌握知识,怎样灵活运用。”马志说:“这次语文课我上的很快乐,我是一个语文基础很差的女孩,平常老师讲课我几乎都不发言,但今天我基本都听明白了,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通过各组讨论研究,我都知道了,更主要的是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时间太短了!”

在各科教学中教师更多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往我们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低估学生的理智判断力和鉴赏力,而疏于精心设计疑难问题,使教师的深刻、教学的深刻难以有效地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中尽量多设计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会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舞台,是学生提高的过程,教师的权威就打破;传统的教学满堂灌,学生一看就能学会的知识也有老师来讲,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没得到锻炼,自主学习意识淡化,学生的创新更无从谈起。

第三,注重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没学到什么或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学的不好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的很辛苦,但没得到相应的发展,也是无效低效教学。我们认为一堂课上的好坏以学生收益多少为标准。那么,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除了以学生成绩为评价依据还要以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否提高为重要依据。

第四、阶段性成果.由于我校领导对此课题重视,参与课题的教师8人,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5个学科。各学科均取得很大的进步。

六、不足与思考

有效教学: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 “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

困惑:现实的教学情况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薄弱,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对于生成的资源有的没有把握好,有些课堂中的细节没有处理好。教师教学中市教育局教科所的三课型五环节教学中,教师在写教案中和在教学中普遍反映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无法分开,同时还缺少了巩固练习阶段,学生的知识很难得到掌握,这些问题还有待研讨。

七、下一步重点研究目标

1、课堂改革的基本模式,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在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如何克服。

2、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如何实施。

市中办中心小学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研究》课题组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5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以创新设计和创新竞赛为手段,论述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并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是该国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则为其他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切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这是创新与实践带来的成果。从社会背景来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

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21世纪的今天,如何创新教育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多角度学校

1认识创新思维

认识创新思维,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创新。

创新这个词是我们国家乃至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之一。据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查,认为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研究动机构成了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据有关调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此外,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影响创造力的获得与发展。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想不出创新的方法,没有创新的方法,就不能有创新的活动,也就没有创新的成果。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要创新,就要有追求创意的强烈意识、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

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2创新思维的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数量上讲,各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难道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吗?造成这种现象,其中的缘由固然是复杂的,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和满足社会长远的需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就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其根,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随着社会知识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变更频繁,单纯满足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因此,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常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是最基本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运用它去解决创新性的问题。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学科竞赛,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方便,这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延伸,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出台政策,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的学生给予支持和肯定,让创新之风充盈校园。

一、不断关注学生需求,不断灌输新理念,不断提高新认识

第一,一定要关注和把握好大学生的需求,同学不需要、不关注的东西,我们没必要强制去做。同学们需要的、关注的东西,比如个人发展的问题,全民素质提高的问题,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把握住了同学的需求,就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第二,一定要照顾到大学生的特点。采用广大同学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比如,当前的社会实践、军训,一些原创音乐的比赛、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第三,不断灌输新理念,不断提高认识,要深入把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功能,对于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真正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好、实践好,关键在人,希望在我们的青年大学生身上。因为只有大学生全面成才,只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深入自觉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因此,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前提。而这个前提的条件就是大学生必须接受了我们党所坚持的理念与认识。

二、创新教育,不断提高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个别化、差别化和针对性水平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各种知识信息和社会思潮反应敏锐,具有比较独立的主体分析判断能力。相比较来说,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内容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因为这是目前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另外,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中,也出现了腐败、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等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个别的,但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却不容忽视。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4.建立科技导师制,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技术创新平台

6.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

三.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中学生自身角度考虑,引导树立创新发展观,我们现阶段学习的都只是课本中较陈旧的知识技术,还未接触当下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因此我们要有自我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由教师向学生传递只是,而是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只有树立创新学习观,改变传统机械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加强自身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争取在实践中将社会工作与校园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

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进行自觉学习,创新学习,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

(二)从学校环境方面考虑,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拓展课本,将丰富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包括知识价值判断能力,知识选择加工能力,组织沟通能力,教学综合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进行积极的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再次需要改进教学,实验技术设备。我们都知道,信息化开辟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我国高等技术教育要抓住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机遇。要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使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主要渠道的课堂优势。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6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报告

创新的主体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应当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探索,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听老师和父母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体制,教师重视传授知识,把学生的大脑看作是储存知识的仓库,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书本上形成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联系实际,不重视社会实践的参与和体验,缺乏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考试中以已知知识的记忆为主,评分以教师制定的标准答案为标准,不重视学生的发挥和创新;升学以一次定命运的高考为衡量标准,不重视学生的特长和综合素质。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加入WTO后,社会对具备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市场经济的就业渠道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为主。现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越来越重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学校也反省和思考高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着力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许多学校努力采取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大学生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的压力,意识到自己应具备的素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需要创新教育。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除了创新,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做到的。一个不热爱国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具备新时代的新形象呢?如果不为人民服务,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有些中学生认为要为人民服务就得大有作为,其实不然,只要能补一块砖,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所以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在学习中有几点特别重要:一是迅速充分有效地选拔、储存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怎样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怎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利用它来创造新点子;四是在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多更广泛地掌握一些立足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创业、法律、工商、税务、外语、驾驶等相关的知识。

应给大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以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在于“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加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本领。还应重视实践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产学研”一条龙方式,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主动与产业界和科研单位合作,或者学校自建科技企业,或者接受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机构等,努力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篇7

一、更新教学观念

作为教师必须首先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中跳出来, 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 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 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 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上来, 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传统的教育过分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 抑制了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而新的教育意义并不在于教学生学多少知识, 而在于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认知, 不仅是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 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实践、怎样做人, 说到底是要教学生学到活的知识、能创新的知识, 并将知识、能力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素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创新教育是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开放式教学。

一般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 学生参与下解决的,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 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

2. 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 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 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 但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 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2. 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支持。第二,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 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情境,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 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 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 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 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 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近年来, 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 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 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标新立异的构思,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 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摘要:人贵在创造,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 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实践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流。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原来印象中苹果不再只是球体,红、黄等颜色的固定模式,教学方式也在改变。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呢?

一、民主和谐氛围的建立是创新、实践的基础

教学的实质就是交流、互动的共同发展,就是共同的快乐!只有当你蹲下来和同学们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的时候,快乐才能产生,才有意义。

在今天的课堂,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受到感化、召唤、激动、鼓舞,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以及探索求知的欲望,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向上的人生情感和体验。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

在教学《点、线、面的构成方法》一课时,我事先布置同学们准备有关材料来上课。谁知刚上课,我便发现除了班长和学习委员准备好了用具外,大部分的同学根本不理睬老师的要求,他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用塑料丝编织小饰品。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教师节到了,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手中的塑料丝编织出精美的礼物,送给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学生们一听,欢呼雀跃起来,马上投入到创作中去。学生在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精美的茶杯套、手机饰物……美不胜收。我拿着学生的作品,讲解点、线、面的关系,利用点、线、面如何造型,就这样,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变被动为主动,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达到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作业的练习中,我选择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有联系的或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丰富的发展。

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创新、实践的重点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因,我在教学中利用这种动因,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学习科幻绘画时,要求学生搜集科幻信息资料。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展示着自己的“收获”,学生们互相交流,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得到了知识的共享。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并且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极大的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三、教师适时有效的点拨是创新、实践的关键

每项事业的成功,每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都是创新的结晶。但是创新并不容易。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及居里夫人,中国数学家华罗庚与陈景润等,它们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每个人都具有独立、自主、能动、探究、创造、好奇心强、想象大胆丰富,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等特点。我提倡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然,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在教会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发展要求进行创作。我尽量鼓励孩子们的自发意识表现能力,强调以自我表现为主,并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点拨”,使其得到提高,挖掘他们与生俱来的潜能。

例如:例如学生创作的一幅科幻画《人工降雨》,构思新颖,作品内容是:利用超声感应空中的智能飞机,收到作物缺水的信号,自动收集云中的水分形成人工降雨。虽然构思巧妙但画面内容单一,我提出一个问题:“作物只需要水能正常生长收获吗?”学生恍然大悟“噢,还需要适当的养分。”“那么,怎么才能尽早的得知它們缺少那些养分呢?”学生在作品中增加了智能养分监测仪器和增养机。经过我的适时指导,学生的这幅作品在科技幻想绘画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在工作中,我充分利用每个教学细节,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实践的归宿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富有创新的思维要加以深化、发展,必定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才能得以成功或提高。作为艺术的学习,更要有勇于探索、敢破陈规、弃而不舍的精神和勇气,我要突破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发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融汇贯通,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领域。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9

我们试试素质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以“家

务劳动”课型和“公益劳动”课型为例谈一谈,在小学劳动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小学劳动“家务劳动”课型

“家务劳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就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培养应用能力和动手技能。同时,教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此,教学这一类课,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情景。创设情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教师内心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感人。具体方法是,有趣的启发谈话。让同学们欣赏老师或者事先有准备的同学的劳动示范表演。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劳动第8册第2课《拖地》时,就先请事先做好准备的某某同学,在课堂上给大家表演了一下。这样一来,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看到这位同学拖地的动作熟练,并且拖得又快又好,羡慕不已,自己的劳动欲望油然而生。接下来,再讲拖地的注意事项,同学们很用心听。

第二、明理学知

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从明理到学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操作要领,体会出劳动是人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必要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就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高潮。

第三动手实践

这是小学劳动课的几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一边讲解示范,一边让学生观察操作,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讲解要简洁,明白,放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充分地让他们去实践,在学生自己实践、练习的时候,老师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体验,努力创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

第四教师小结

一这是“家务劳动”课型的最后一部分,教师要用简短的语言,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做出评价,特别注意对那些有创新行为的同学评价,往往老师短短几句话,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至下次更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小学劳动“公益劳动”课型

在公益劳动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得以锻炼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一课。

第一情境导入,点名目标

首先,老师在上新课之前,创造情境,组织学生调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地点,图片,使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示范讲解,明确道理

通过教师耐心细致地示范讲解,使学生深入地了解本次公益活动的意义及这样做的道理,学生只有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后,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做这件事,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

第三设计方案,课堂实践

教师讲解完后,针对本次公益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讨论:“我该怎样进行这次公益活动?”这样为公益活动进行打下了基础。老师根据小组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在活动前,再查一下准备的材料或工具。准备充分以后,开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比一比谁的效率高,质量好。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参加实践,并亲临现场指导。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第四汇报总结,进行教育

学生汇报,可以使大家看到这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度自觉性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思想品质。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0

第二阶段实验计划2008、9-2009、8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主要措施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即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

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

第二阶段实验总结2009、8

通过实践证明:以课题实践为依托,“把握课堂生成的有效性,促进师生良性同步发展”的研究其功能、价值在于:

1.确立现代教学效益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现代教学效益观要以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弘扬了学生的主体精神,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把个性生命权的主动发展还给学生,更多地关注师生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互惠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发的重要部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不断地发展。

3.在以“动”促“活”,以“动”促“思”的生成有效性的探究过程中展示了数学教学的无穷魅力,让师生真正经历了“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的生命历程。师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良性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切入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课堂生成有效性的保证。

5.新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人的生命发展观”是师生良性同步发展的思想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预设,强调主体意识的的附加,以至学生的数学学习缩手缩脚,学习成为一种鲜有创造的劳动。

教师课前应结合教材、授课时间、学生家庭情况、学生认知程度等各个方面情况进行总体规划。例如,依据教材实际,研究学生思维发展方向,考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重点,学生可能进行的信息资源收集活动等,以便做好各种应变的准备。再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性思维

习惯,考虑在多维教学目标建构过程中,当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和技能目标失衡时,采取何种方法进行应变与调控,教师都应在课前进行整体规划、宏观

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生成问题时进行水到渠成。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的课堂实践观念,以主导性引领主体性,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2、充分发挥课堂生成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习惯,提高交流能力及水平,并形成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3、以此次课例研究为平台,提高一线教师的研究水平,推动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二)研究内容

1、影响课堂教学生成的因素

生成与哪些因素相关?教师、学生、教材还是环境?哪些因素对生成的作用最大?如何利用一些有利的生成因素等?

2、生成性资源的来源及合理利用

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成来源的丰富性,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生成内容的教育价值

在一些课出现生成的状态下,哪些生成对本节课的教学有效,哪些是无效的?如果利用一这些有效的生成内容这课堂教学服务等?

4、生成性教学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

生成性教学能否较为突出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研究结果分析

(一)概念界定

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生成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研究前期,课题组对全校六个年级38个班级的数学课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转变,数学课堂学生的冷静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在仔细地观察及研究后我们又发现,多数课堂中,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在配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合作和讨论并非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而是一种外在的“逼迫”,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虽然,有些课堂中出现了几个游离于教师掌握之外的学生,但他们的问题很快被教师言语或行为所逼回,进而服贴的在座位是等待教师的下一个提问。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仍然地新旧间摇摆。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开放型课堂;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开放型课堂模式的创设,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充分锻炼。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用“真的是这样吗”“大家认为这样是否正确呢”“还有其他可能吗”等语言刺激学生的质疑意识,通过质疑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在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中,在上一堂课介绍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教师可以通过边的变换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梯形,并要求学生寻找这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这种以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营造积极创新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营造良好的、以创新为荣的氛围,教师一方面应当多引导,表扬积极创新思考、提出问题的学生,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科学的方式向学生抛出具有迷惑性、具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供学生创新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营造出积极创新的教学氛围。

总之,在开放性课堂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也与教学的模式分不开。因此,为了充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培养意识,也要求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云云.让花儿开放:小学数学创新无处不在[J].时代教育,2013(18).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2

再看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 当然也是教育创新的时代,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对这些情况,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 地理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科是非中考科目, 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动机与兴趣。因此, 作为教师, 首先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白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穿越时空, 了解历史上的风云事件、人物典故, 还可以跨越地域, 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地人情、工业分布。, 从而使同学们喜欢地理、认同地理, 培养出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才可能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 才可能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树立标新立异的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一定要为同学们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同学们能够自由表述自己的思想, 发表自己的看法, 允许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也要允许学生与老师间的争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比如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 可经常用“你说呢?”“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你还有不同的见解吗?”“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 当然, 同时要配以愉悦的表情、真诚的微笑以及鼓励的眼神。这样, 同学们一定会放开思想, 敞开心扉, 在不知不觉中, 树立标新立异的意识。只有同学们有了标新立异的意识, 才可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意各种思维的培养

没有思维, 也就没有创新, 更谈不上能力。所以, 我们必须有意的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以及各种思维之间的有效结合, 比如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创造因素, 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 社会性的问题, 让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同的方案、不同的见解, 我们又该如何统一、如何整合, 如何选出最优的思维成果呢?这就要引进聚合思维, 对同学所给出的各种见解做出有效地聚合与统一。同时, 抽象思维能力也要注重培养, 这种能力在“理科”教学中经常用到, 但它绝不是“理科”的专利, 我们地理教学中同样要加以重视。地理教学中好多知识是直观形象的, 在形象思维有效使用的同时, 再加以抽象思维的配合, 必然会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了各种思维的培养, 才可能为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 地图的运用非常重要, 没有地图也就没有地理学。只有通过地图, 在教学中才可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可能真正体现咫尺方寸间, 万物大世界的地理特色。只有通过地图, 才能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山川、河流的位置, 认识到世界各国的具体分布, 认识到我们的邻国与临海等。而现代教学中, 多媒体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形式、更大的空间以及更多的可能性。它可在教学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 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 加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连贯性和流畅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同学们在最大程度上接触较为真实的地理, 自觉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新构想, 培养创造力。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同样重要, 同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注重课外地理活动的开展

地理是一门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科学, 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 空间距离大, 很多事物和现象我们无法亲自经历, 但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和方法, 让同学真正地, 零距离地接触地理、体验地理、实践地理。所以, 教师应注重课外地理活动的开展, 课外活动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例如, 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天文观测, 组织各类兴趣小组 (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 , 举办专题讲座, 参观调查, 结合实际撰写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 同时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进而使各种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上一篇:国有资产管理处工作总结下一篇:河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