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推荐8篇)
摘要: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主线;现代化建设;民生;发展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理论主线。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阐释;国际贸易学的理论主线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主义的分析;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理论主线则是关于对计划与市场及其关系的说明等。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从主体看,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管理思想的主线,即渗透于一般管理理论并对其具有制约与重要影响的基本理念,亦即构成贯穿于特定理论体系并对主要内容具有关键意义与导向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内涵与体现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目的是研究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组织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现代意义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年轻学科的勃勃向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通过对1980年前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主张与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出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即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的规范管理理论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科群,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管理理论,中观方面的行业、系统、区域等管理理论,微观方面的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等管理理论以及专业性的管理理论,例如工商、行政、财政、金融、市场、人力资源、风险危机、资源环境管理及领导科学等内容,企图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构建一个具有自适应力的理论体系。
以往管理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职能,强调效率并追求绩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认为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权变管理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更侧重于应用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往管理学则认为组织的要素只包括人,忽视物和其他要素,过于强调规范、经验、条文而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化的理论体系。
虽然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庞大,而且各学说的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集中于效率与效益的获取。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更加抽象地将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方面:
首先是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生产力与组织诸要素的关系相适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与利用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将组织的生产要素有效、最大转化为实质性的需求均衡与社会效益;
其次是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合理设定组织制度,协调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及其他相关者之间关系,促进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和谐,调动与激发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行为与法律、政治、经济、道德等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活动的合法、合理、合情。
可见,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实际上是组织内、外各类资源的分配以及各种关系的调节,归根结底就是配置与协调。
然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与协调”,而是必须体现与中国的国情基础相联系的必然与特征。既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为基础,其理论主线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逻辑归结,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与实现富裕与文明相一致,走向民富国强。那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对于民富国强的渴望与追求!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直是相对贫穷与落后,要打破贫穷现状实现民富愿景,就必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就必须科学解决发展问题。民富是国强之本,民富才可能实现团结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对外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强的效果。于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配置与协调”具体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就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民生与发展”了。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值得探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追求民富国强的实质内容。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发展问题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过程。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离不开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引领与指导。
回顾一下旧中国民贫国弱的屈辱和历史先哲的明鉴,有助于问题的认识。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政府的腐化和列强的经济、政治侵凌,内忧外患、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经济困境,孙中山响亮提出了民生问题,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和中心。他认为: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的源动力;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的中心。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呢?这就是发展,核心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配合民生的价值取向,通过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相互配合增进下的动态变迁过程,对内提供国民机会使之提高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能力,对外则促进国家永久适存于世界。孙中山民生与发展思想的整体目标是:民族、民权、民生;立国、建国、大同。只有民生,只有发展,只有复兴,只有自强,才能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历史条件及国际形势下,只有解决好民生与发展问题,实现民富国强,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生路!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与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现代化;具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市场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国民间差距及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走到世界经济的前列。
以上内容无一不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及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化密切相关。前者即为民生问题,后者就是发展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可见,“民生”蕴含于“发展”之中,而“发展”的道理及其精髓体现在“民生”之中。
民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民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第二,民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向文明与富强。第三,民生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基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国。此外,民生还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富裕、健康、公平、正义、法治、和谐、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历来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和期盼。可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同时又是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要求与平台。民生范畴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国式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现代管理活动与行为的本质内容,又彰显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发展”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指变化的趋势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早期“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强调资本积累、计划性与工业化的重要性,倡导双元经济并存,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进口替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来关于“发展”的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势,主要是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注重实践,关注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强调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研究的内容趋于具体化、国别化。
这种趋势,实际上与确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是基本吻合的。管理学的发展则主要是指人的发展,具体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的和谐,包括生产进步、技术创新、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规模性扩大、管理制度创新等,从而为社会及其基础形态、组织进步创造与提供有利的物质与文化条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包容的和谐发展;是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谋求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稳定的和平发展。可见,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路径与手段。
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意义在于: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本质追求;
第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统领国家各项工作的总方针。
总之,发展不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过程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与手段。没有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同样,没有管理,发展就是盲目与混乱的。
综上,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是民生,方式与过程是发展;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节点与关键词,故而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不可少的理论主线。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发展,达成民富国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中华民族近现代所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要强调的是,不仅民富是国强之本,而且民是国的组成部分,肯定人、重视人,求发展、重民生是现代管理理论所认同的普适理念。为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伟大振兴,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国情,放眼未来,客观、科学概括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
(一)理论主线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在中国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经验与理论,以追求和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以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现代化,西方管理理论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实践理论化及管理经验系统化是必然的。研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并根据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性而有所创新,是我国管理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探讨中国现代化管理理论的主线问题,从实践与主体看,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不能不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矛盾的理论路径、模式、程序、方法等诸方面展开,所涉及的一系列方面与问题必然是研究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论延伸或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正是为了阐释实现民富国强这一民族夙愿而进行的,其意义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首先,准确概括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加深对该学科的认知。对于学科的理论主线概括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该学科内容的研究到位、深刻、科学与否。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准确概括其理论主线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把握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明确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各学科的理论主线在学科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认识并把握这个大前提,对于推进学科研究以及逻辑结构,内容梳理才会更加客观、严密、公允,重点与要点才会更加突出。
再次,明确规范学科的理论主线有利于掌控该学科的全面性。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僵化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能说与学科理论主线的归纳不明确、不规范无关。一般而言,学科的理论主线贯穿该学科的全内容、全过程。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深刻把握学科过程,重要方法是认识并抓住理论主线与重点,只有提纲挈领,才能纲举目张。
(二)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
民生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问题,还包括反腐倡廉、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收入是保障民生最主要的物质手段,但只是整个民生问题中的浅层或表层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收入分配上,要统筹兼顾,全面解决,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及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代管理理论密切相关。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和满足自身利益的基本活动与过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的系统机理、构成及其内在联系,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要增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合理配置,统筹兼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和落后状况,实现民富国强。
(三)民生与发展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考虑,一方面,富民强国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和稳定,从而体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必要性。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起着衔接和支撑作用,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任务及目标考虑,其基本任务是总结规律、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达到“总结规律”的学科目标,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平台解决好民生需求和科学发展问题,切实强化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与此同时,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同时需要快速反应的必然要求,必须与民生同步,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考虑,民生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并深化认识;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把民生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民生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制约与促进,贯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始终。
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研究的意义
民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在关注民生与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首先,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和研究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逻辑与构架;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与理论创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期与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重要原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与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学科特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重要里程碑,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民生与发展问题相关联。在中国,离开了民生与发展,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建设就难以阐释清楚。
其次,应当明确,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其实也是民生与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论形态或阐释方式,只不过是角度、层面、重点、表述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对于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在一般的普通背景下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整体条件下进行的,综合了新中国发展的多重矛盾,在整体考察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置放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确立学科地位,打通学科命脉。
理论主线是学科建设的命脉,是理论研究的基轴与核心。抓住并突出理论主线,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才会得到实质性与快速性的发展。
(一)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民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管理活动与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又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客观存在,概括这一理论主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保障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以改善民生作为基础。民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发展亦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与中国国情相一致,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与民族复兴相一致,同时也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是从中国式的现代管理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基本理念。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必当概括并总结这一全新理念,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
(二)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有助于系统地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精神,认识其理论内容是民生与发展的不同理论形态;有助于把握现实管理实践中丰富的民生与发展的内容和创新理念,从而揭示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思想和主旨精神;有助于客观把握学科命脉,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出现迷失与彷徨。
(三)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总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正在创建中的崭新学科,其研究既包括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考察,科学获取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内容,也包括探索尚未被研究而又必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吸收,还包括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客观地规范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框架、范畴及体系。如此等等的一系列内容特征、研究特征、学科特征都与理论主线的研究分不开,并依赖于理论主线研究的深化与升华。
(四)认识这一“理论主线”,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创新
认识并抓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研究总结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化中国现代管理活动的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进步、创新、完善。创建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明确发展方向作出理论指导。因此,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理论的“火花”,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曲折性、风险性,增强针对性、自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6).
一、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方法论意识
实证方法有许多好处, 它可以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促进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但实证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它的作用并没有有些专家学者说的那么高, 因此实证方法的作用不能够被过分的高估。首先, 在教育领域经常会出现“假大空”方面的文章, 有人认为推崇实证方法可以减少这类文章的出现, 但是从实际看来, 随着实证方法的流行, 这类文章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减少。不仅如此, 有些人还打着实证主义的牌子, 发表一些虚假的文章。其次, 实证方法的过渡推崇会使得创新思维被扼杀。实证方法讲究要通过大量的观察, 大量的研究来得出结论, 如果过多的依赖实证方法, 就容易造成只重视数据, 而忽略了思维的创造力。除了实证方法以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冥想等方式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 实证方法不应该被过渡推崇, 否则我们将变得不具备想象力, 不具备创新意识。
在教育管理方面, 实证方法曾经非常流行, 特别是在西方世界的二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可是, 从这以后, 实证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批评和否定。很多的学者、科学家都摆脱实证主义的束缚, 提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例如波普就曾经提出过证伪主义, 他的主张相当于是非常直白的对实证主义进行了否定, 他不主张实证方法所提出的经验归纳方法;库恩在他的科学范式革命理论中, 强调科学研究中必须要重视心理因素对研究的作用;此外, 一些原本属于实证主义派别的教育研究者也逐渐开始转变自己的立场, 逐步淡化了实证方法的重要性, 开始接受或吸纳其他的研究方法。
长久以来, 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其不同的用处, 实证方法不是万能的, 非实证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 不同的阶段它们能够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实证主义它不否定前人的成果, 它主张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 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历史上, 我们能够了解到, 因为有实证主义研究, 许多科学知识, 许多珍贵的数据才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非时政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的开发, 追求创新和突破, 因此敢于跳出原有研究的束缚, 向原有的科学发出挑战, 追求创新, 从而使得科学获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因此, 仅仅依靠单一的实证方法是不行的, 沃我们必须要学会根据不同的需求, 选择和接纳不同的研究方法, 营造出一种多元化的研究氛围。
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中, 我们也不应该仅仅采用一种方法, 而应该取长补短, 将各种方法聚集门下。实践中, 教育管理研究正逐步由单一的实证方法向多元化转变。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 我们更应该采用整体方法。顾名思义整体方法是多种方法的一个集合, 它包含了信息收集方法、体统控制方法、类比法等等。当我们能够正确的将这些方法充分的应用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时, 就一定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 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原理, 实践则为理论的实现方式。理论与实践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 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关系。通过实践, 可以检测理论的正确与否, 但实践所遵循的理论本身也须具备一定的根据和合理性。理论和实践的各阶段都要有合理的安排, 需要创造离理论的人和实践理论的人通力合作, 相互支持, 公平客观, 才能正确发掘理论与实践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的探究, 一般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首先, 在群体利益取向问题上, 理论和实践存在裂隙。对此, 一般的分析大多从技术, 方式或者知识培训方面进行。然而, 从理论创建人员和实践实现人员方面进行分析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这种裂隙存在的原因。其实, 所有的理论人员和实践人员 (不管从事哪个方面) 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在这些利益追求的基础之上, 他们还必须具备愿意肩负起相关责任的心里素质。从科学方面看, 利益之间也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理论与实践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要注意形式方法的合理性和必须有其现实的意义。而各种利益归总来说都是服务于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公共利益, 则更进一步, 它指在比较健全科学的教育发展的前提之下, 在一步一步地发展教育管理质量的同时, 要注意其效率。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民众对于教育的需求。公众利益的出现, 使得理论人员与实践人员找到了相通的桥梁, 找到了沟通的途径和愿望, 使得两者之间的合作趋于协调, 使得互利共赢的局面得以成为可能。
再者, 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对话与合作中回归统一, 理论者与实践人为了公共利益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关系在合作中由不变的距离变为动态和谐的具有弹性的距离。理论者和实践者应该通过交流与合作, 一起建造共赢的合作机制。其一, 要创造共同研究的平台。理论者和教育管理者要一起研究, 对教育管理方面要自我审查, 自我诊断, 然后对应地进行研究。实现在近乎现实的模拟管理环境下, 对教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对相关理论进行实践证明, 从而又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理论。其二, 教育管理人员对于研究时的流程必须清晰, 对研究成果需要加强验证, 并且出台相关措施, 激励多种手段的研究方式, 使理论的创新因素得以提高。其三, 教育管理人员作为理论者和其他实践人员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在某些方面应该有人数比例的控制, 比如涉及到重大教育革新的研究课题。如此, 才能使得两方的对话与合作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有利于产生思想的共鸣, 对于理论创新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达到这方面的效果, 可以从一下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努力发展教学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有过很多探究, 并且研究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在教育一步一步向前的同时, 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也需要相应地同步, 并且做到创新。借助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平台, 依靠新的科研理论, 发展具有自身特色而又偏离实际的教育理论。相关研究人员也要持续地予以探究, 不断创新, 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 为实现教育管理事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永军.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吴靖, 吴琼.科学方法论的变迁与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1776年《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原理,他注意到“一个制作缝衣针的工厂中,10位工人每位都完成所有的制针工作,其中包括拔丝、矫直、切段、敲针头、焊接针头和铁杆,最快每天制作200根针;但进行分工后,让每个工人从事一项专门的工作,每天能生产4.8万根针!”亚当·斯密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劳动分工可以通过提高每个工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变换工作所浪费的时间、对机器的发明和利用、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在《圣经》当中也论及管理的授权——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时就提到了按人数进行管理单元的划分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古代对管理思想的探索。但是直到20世纪初,正式的管理理论建立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形成了一门正式的学科和知识体系。1911年被公认是管理理论诞生的一年,因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罗(F.W.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取得了生产率方面的巨大改进,他的管理思想不仅传播到美国各地,而且传播到法国、德国、俄国和日本。最重要的是,科学管理思想标志着系统的管理学知识体系开始形成了。
几乎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时,西方另外一批思想家也从整个组织、心理学等方面对管理者的工作和有效管理的要素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法约尔是把管理看作一组普遍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工作是一种连续的过程,而管理者就是重复地履行以上五种职能。虽然法约尔的思想在他的时代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他的管理的五要素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概念体系。这一概念体系使管理者能明确地意识到他们应该做些什么。韦伯发展了一种权威的结构理论,描述了一种思想组织模式。他认为“官僚行政组织”体现了劳动分工原则,有着明确定义的等级和详细的规则和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的组织模式。在韦伯以后的20多年中,人们从韦伯的思想出发,对组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研究。韦伯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范畴,以帮助他们对组织的分析。
二战结束后的十几年中,西方管理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出许多的流派,甚至于各种理论间出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的《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两篇文章中对管理理论滋漫、流派盘根错节的“理论丛林”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才能消除“管理理论丛林”的诱因进行了讨论。孔茨在1980年《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将丛林归结为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学派等十一种研究流派。
二、理论分析
1. 组织的结构。对组织效率来说,一种良好的组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韦伯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的权威结构理论。这理论使他得以根据组织内部的权威关系,揭示出不同组织所具有的特性。他描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组织形态,并分别把它们称为“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法律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韦伯把“合理化——法律化组织”看作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现实中这种组织形态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现的。韦伯认为,官僚组织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精确性、工作的速度、任务的明确性、对文件的熟悉程度、活动的连续性、权限的划分、指挥的统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人员磨擦的控制,以及在物质和人员方面的成本的减少,这一切在严格的官僚机构中将达到最佳状态”。这一切都体现在韦伯关于理想的官僚组织的描述中。
埃特奥尼(Amitai Etzioni)从社会秩序角度出发继续发展了韦伯的组织观,他从两个层面研究组织的结构和运转,在划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力的同时,埃特奥尼指出组织与成员之间存在着的三种关系,并根据密切程度分别把它们称为疏远型、犹豫型和道德型。埃特奥尼认为,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力和三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加以综合考察时,便能发现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服从关系可以有以下九种形式。如下图所示,一定类型的权力常常和一定类型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因而,1、5、9是组织中最普遍的个人对组织的服从形式。运用强制的权力,会引起组织成员疏远他们与组织的关系。反过来,有报酬的权力往往与犹豫型的关系结合;而规范的权力则与道德型的关系相适应。除了这三种权力与关系的结合外,其它六种可能的组合都是不和谐的;因为它们的权力制度并不适合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它们将造成组织内部关系的紧张,并改变组织成员的因素。总之,埃特奥尼已经将组织结构研究的注意力从单纯的权力转向权力与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关系的和谐。与前人不同的是,他强调了组织成员个人对所属组织的信念及他们在人格上的特点,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把组织所采用的某些特定的控制手段视为合法。
总的说来,西方管理学者关于组织结构的构想围绕着两个方向展开,即人的关系与组织的效率。从效率角度出发,韦伯的官僚组织模型描述了一部高效率运转、永不停息的组织机器。以后的管理学者则在组织权威与人际关系的结合方面对组织结构平衡效率与人际关系两者之间寻求最优点。
2. 组织中的人。组织是人们赖以互相依存的系统,早期的管理学者大多数只是含混地认识到这一点。被称为人际关系论和工业社会学创始人的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一系列调查揭示了群体在工作中影响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对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霍桑实验的重要之处在于发现了非正式组织。实验结果强调了工作环境里稳定的社会关系对个人的重要性。梅奥和他的霍桑实验贯彻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工人和经理首先要被认作是人,这为人际关系理论奠定了基础。以后的许多学者在对组织的研究中贯彻了这一思想,如埃里奥特·贾克斯(Elliott Jaques)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紧张状态的问题上,并指出通过让人们明确职责和获取公平报酬的方法来消除他们之间的紧张状态。克里斯·阿吉里斯关注于考察和控制个人与组织的需要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的冲突。赫茨伯格则阐明了人们为了成长的发展和需要是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满足的。麦格雷戈归纳了两种类型的人类行为动力的基本设想,即著名的X理论与Y理论。X理论认为:人总是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因此管理者必须强调生产率和物质激励制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X理论一直是管理学者接受的基本假设。然而麦格雷戈认为,许多显而易见的事实和越来越多的发现是无法用X理论解释的。于是麦格雷戈提出了Y理论。Y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现代组织要想发挥效率,就必须把自己看作一些相互作用的工作小组组成的群体,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彼此都是“互相支持的关系”。
在吸取前人关于组织中的人的研究成果后,布莱克和穆顿提出了著名的“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从两种管理行为基础成份的结合中产生。一种是对生产的关心,另一种则是对人的关心。
从梅奥实验开始,组织理论的主要分歧就在于对“人的本性”的基本假设。X理论认为人不愿意工作和承担责任,Y理论的观点则与X理论相反,认为人愿意工作并能从工作中得到成长与满足。管理方格理论则详细地介绍了组织如何实现向团队式管理的过渡过程。
三、小结
西方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围绕着“以人为本”和“科学管理”两大主题深入,并根据组织面临的环境和目标不断调整和发展,梅奥的霍桑实验是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两个研究方向的分水岭。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建立在“科学”和“人性”两个理论渊源上,因此明晰组织理论的学术传统,有助于对于复杂的管理理论丛林整理出一个线索。在追求“科学”与“人性”两种管理理论渊源的探索中,管理学者逐渐意识到:在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如今,大多数人都赞同“管理两面性”的观点,即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组织管理理论归入“科学”与“人性”两大传统之下,通过权变的组织观来探索穿越管理理论丛林之路。
分:2 课
时:36 预修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演化趋势,并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使用教材:
自编 内容简介:
一、企业管理理论的构架(3学时)
1.企业管理的学科体系 2.企业管理的主要理论学派 3.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
4.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与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3学时)
1.管理学研究范式及其目标 2.结构主义范式 3.职能主义范式 4.诠释型范式 5.人道主义范式
6.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三、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3学时)
1.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 2.企业管理主体的假设
3.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与管理相关的假设
四、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理论(3学时)
1.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概述 2.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 3.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4.各国法人治理结构比较
五、现代企业的竞争力理论(3学时)
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 2.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六、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2.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3.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七、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文化理论概述 2.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 3.企业组织文化的基本类型 4.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组织效能 5.中外企业组织文化比较 6.我国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八、现代企业组织效能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效能概述 2.企业组织效能标准 3.企业组织效能评价
4.提高企业组织效能的途径
九、现代企业组织环境理论(3学时)
1.企业组织环境概述
2.企业组织环境理论及其演变
3.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组织的反应 4.企业组织与环境关联的相关理论 5.企业组织环境的管理与控制
十、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理论(3学时)
1.企业产权制度问题的由来 2.科斯定理
3.关于产权的基本理论
4.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十一、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理论(3学时)
1.企业管理目标 2.企业管理手段 3.企业管理组合
十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3学时)
1.企业管理制度概述 2.企业管理模式 3.企业管理轴心 4.企业管理体制
参考书目:
1.席酉民.管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 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 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魏杰.企业前沿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6. 孙健敏.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 [美]皮特斯.T.第五项修炼.凯歌编译.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8. [美]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Stephen P.Robbins & Mary Coulter.Management.Seventh Edition.管理学(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Herbert L.Petri.Motov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Third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A Division of Wadsworth, Inc.1991.考核方式:
(2011-2012学第2学期)
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体制实施研究
学生专业:*****
学生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2012年12月7日
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体制实施优势研究
姓名****
内容摘要: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公司是一家新兴的主营化工股份制企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是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培育的“四川省大业大集团”之企一。和邦集团产业范围涵盖化工、皮革、能源、地产等四大产业。化工:纯碱、氯化铵、复合肥尿素、双甘膦、草甘膦、食用盐、工业盐、精细磷盐产品。皮革:牛皮家私革、牛皮汽车装饰革、猪皮服装革。能源:煤、电。地产:商业、住宅、旅游地产。厂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和邦工业园,公路、水运、铁路等交通便利。公司由四川和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 股,注册资本3.5亿元,由四川乐山和邦化工有限公司经股份制改造后整体变更而来。公司下属的两家子公司,四川和邦磷矿有限公司、四川和邦盐矿有限公司,分别拥有可采储量可观、品位高的磷矿、盐矿,具有相当的资源优势。
在“和谐发展,产业兴邦”的公司理念下,本着公司一贯的“制度、标准、程序”的治厂方针,以及贯彻长期的“服务、质量、价格、交货期、安全”的经营哲学。并且于2012年3月2日召开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2012年第34次会议上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首发)通过。[1]
关键词:股份制改造,中国证券,复合产业,能源,地产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国内实行了股份制或者正在股份制改革,四川和邦企业也不例外的进行了股份体制的改革,我结合自身在该公司实习的经历,作了关于股份体制优势的研究。从股份制改革的优势和股份制体制的建立来谈及。
一、股份制优势
四川和邦企业为民营企业,企业建立之初没有太多的国家政策扶持和经济
支持,资金短缺是同类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没有资金和资金链的稳固,企业的发展、探索,新设备的投入等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最严重的是,资金短缺带来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没有新的科研成果和新设备的投入直接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的退步,带来了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随之加大,市场无法继续做大,创新能力低,员工普遍反应工资待遇偏低,难引进优秀人才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发展。据企业老总称企业前几年成长较快,在当地也有一定影响,但受单个资本投入的限制就总体实力而言企业还很脆弱,以原有的规模不权无法同国际上的同类大公司同台较量,就是与国内同行的一些大集团相比,也显得自身影薄。增资扩股壮大企业实力,正是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因。另一个重要动因是改造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深刻地认识到,办好一个企业光靠少数几个人的资本加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吸收广大员工入股,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大家都成为企业的“老板”,当企业的主人,为自己打工挣钱,从而真正地调动起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虽然股权结构多元化后,初创业者本人的股比相对下降了,但公司整体实力增强了,抗拒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发展的势头也增强了。只有这样,企业的“蛋糕”才会越做越大,每个人分得的份额也才会越来越多。否则,企业活不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是股份制改革的初衷,也是改革目标。所以和邦企业大胆闯,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和股票上市,改名和邦股份有限公司。使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在各产业上屡创佳绩。在、你、和邦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实际,进行了自己的和邦股份改革。和邦企业正是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了三个环节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首先是合理设置股权结构。股权问题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股份结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股份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过去一些国有企
业改革时,在内部职工入股问题上,习惯于按平均入股的原则,人人象征性地出资,名义上大家都成了公司的股东,但由于股权过于分散,且结构不合理,主要经营决策者难以独立进行决策管理。人人持股的结果,是持股份额少,而为数众多的员工股东们,对投入的资金回报极为关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却不甚关心,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实践证明,这种带有福利性质的做法是不成功的。和邦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充分考察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况,提出在保证初始投资者绝对控股的前提下,鼓励主要经营管理者入大股,和社会资金的融入,重点吸收中层以上骨干与高学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股,有选择地发展普通员工入股的思路。而且股份的设置是每股1万元,比重较大,股权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这就打破了股份合作制严格要求的全员持股和股份均衡的原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保障创业者的既得利益不受影响;二是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权力和决策中心,保持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少数人占有,多数人受益”,便于经营管理,同时也有助于稳定骨干队伍。考虑到普通员工和生产工人的流动较为频繁,而且受家庭条件和收入水平限制,剩余资金有限,公司只是有选择地发展少部分重要岗位和表现优异的普通员工入股。由于公司连年来经营业绩优良,投资回报丰厚,企业发展势头看好,员工对公司决策者充满信心,这样,既扩大了股盘,壮大了实力,也使企业从“人合”公司逐步过渡到“资合”公司上来。
其次是重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在完成增资扩股后,和邦企业把改制的重点转到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上,以《公司法》为依据,重构集团组织管理体系。改革后,集团公司的治理机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四个层次和以总经理为核心的经营班子组成,形成了一个功能健
全、行为规范、约束有力、协调一致又相互制衡的权力机构、决策、经营、监
管和监督系统。[2]
二、股份制的建立与实施
1、富有特色的股东大会。
按照《公司法》[3]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限定在2—50人,而改制后,集团公司的实际投资者已达到87人,超过了50人的限额。怎么办?经公司创立大会研究,创造性地将股金少于200万元的47个投资者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员工持股会,作为一个大股东,参加公司股东会。持股会以大会的形式,制定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并经民政部门登记,取得社团法人资格。这样,就使名义上的股东人数限定在50人以内,符合了公司法和有关工商注册的要求。更有现实意义的是,通过持股会的形式,使实际上的股份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存在,这样既使公司的融资渠道更加宽阔,又大大简化了公司的申报手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两权分离的董事会。
《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但在现实中,尤其是民营企业中,要使董事长只做一些高层的战略决策而不问具体的生产经营,是很难办到的。和邦企业在这次股份制改革中,较好地解决了“两权分离”问题。首先,向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请来了专门研究经济发展的教授揭筱纹[4],成为公司顾问,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发扬决策民主化的基础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再次,董事会下面还成立了两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即企业管理委员会和事业发展委员会,并设有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情报中心,开展决策调研活动,搜集处理各类信息,保证各项重大决策建立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准确,也从制度上杜绝了决策的偏差和失误。
3.运行规范的监事会。
集团公司监事会经股东大会推选产生,监事会下设审计办公室,由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组成。公司章程还明确规定,每个员工在任职期间都必须自觉接受监事会的审查和监督。有力地保证了企业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也使投资者对公司充满信心。
4.建立健全了母子公司体制
和邦企业按产品类别不同,以发展能源、实业和地产为主,对下属几家成员企业进行分类改编,让它们各施其技,相互协作,有效发展。
和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革摆脱企业的局限性,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而相互制衡的内部法人治理机构的形成,则使企业行为更加规范,决策更加科学。总的来看,和邦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凤凰新闻网财经版 2012 年03月02日
[2]四川和邦集团官方企业介绍 2011版
[3]《公司法》
3.1启动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启动应该由职能部门形成项目建议书,逐层上报,最终经过可行性研究通过后,才可以启动。工程项目的启动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⑴首先要选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和组建一只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向项目经理下达聘书,授权其对项目进行管理,工程双方和监理都要支持项目经理的工作;⑵投标方一旦中标,工程项目双方订立合同,以文件形式固定工程双方的责任和权益;⑶制定完备的项目管理制度;⑷对工程的重要时间点进行划分,在工程重要节点上要加强管理;⑸对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源评估,比如工程资金是否到位、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需要拆迁等等,以确保工程可以顺利进行;⑹进行工作分工,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共进,保证工程顺利进行;⑺制定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技术、人员、资金、材料等等事项,保证工程按期可以完工。
3.2规划项目进度
项目进度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项目工期都是事先业主和工程施工方约定好的,工期只能提前不能延迟,如果延迟都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对项目时间的控制就显得很重要了,对项目工程的各个施工步骤进行时间估算,以确定每个施工步骤的工期。各个施工环节的时间一旦有了估算值,整体项目工程周期也就可以估算出来了。
3.3塑造一支优秀的项目团队
选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地位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影响着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工。项目经理一般都是企业决策层商讨决定的,确定好项目经理后,对其进行授权,赋予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的应有权限。对项目经理的考察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个人素质。个人素质包括工作经验、工作技术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二是沟通能力。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肯定不能是个哑巴,因为项目经理需要管理团队,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协调,良好沟通能力也是优秀项目经理选拔的条件之一。三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不只是具备项目技能就可以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有些情况都是突发的,之前从未遇到过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项目经理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确保项目施工不出现意外。四是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不是每个项目经理人都具备的,针对每个不同项目的特殊性,项目经理可以对一有的管理制度和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改革和创新使得项目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科学,便于执行。五是系统思维。项目管理者绝对不是凭着自己的意念随意行事的,项目管理者必须对工程项目有整体系统的考虑,有全局意识,照顾到工程施工的各方面,使得各个项目实施环节协调统一,相互促进。
3.4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在企业管理中依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需要对项目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以确定项目管理是否做的科学、合理、高效。那首先建立一套公平、完整、准确、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计分方案是绩效考核体系的首要工作。(1)明确考核机构。绩效考核机构可以是企业内部特定的职能部门,也可以是在各个部门中抽选代表进行综合评价,再或者在管理层和专家中随机抽选评分代表。一定要保证考核机构成员公平、公正的对项目管理进行评价,严格依照评分标准进行;(2)建立绩效基准,严格执行。绩效基准是分项建立的,针对项目管理工程中的相关要素,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预算是否超支,工期是延迟还是提前,施工技术有无创新,管理制度有无创新等等,这些都是衡量工程管理水平的要素。通过这些要素,参照工作实际,制定出最基本的要求,高于要求,可以加分,低于要求则要减分。
4结语
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节省项目管理开支,提高项目工程施工质量,降低项目工程差错率,对于现代项目工程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卢有杰,王勇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
[2]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M].机械工业出版,.
[3]GB505000-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1 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精华
1.1 科学的作业方法
泰勒通过长期在现场观察工人的工作情况发现工人消极怠工是因为工人需要自己思考工作的方法、选择工作的工具等, 而他们既没有思考这些问题的时间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所以就出现了“磨洋工”的现象。因此泰罗通过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方法, 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反复研究, 剔除不必要的人力、时间浪费, 制定出精确的作业方法和作业程序。泰勒制定出科学的工作方法,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推动了生产的极大发展。
1.2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传统的生产活动是由工人全权负责的, 工人则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来做。一旦工作出现了什么问题, 工人要承担很多责任。泰勒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生产, 而科学的方法就是找出标准、制定标准、按标准办事。并且使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有专门的人负责工作的计划安排, 专门的人来执行这些计划。因此在泰勒体制中就出现了管理人员、事件测定人员、教师、任务管理人员等以前旧体制下未曾设立的人员, 这些人员与员工通过沟通来分担责任。
1.3 雇主与员工的双赢
在泰勒以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主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如何“分蛋糕”上。但是无论怎么分都不能使雇主和工人满意, 因为蛋糕太小。泰勒提出雇主和工人之间可以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关系, 管理要确保每一个工人和雇主事业的高度繁荣。这种观点引导人们把目光从“如何分蛋糕”转向“如何把蛋糕做得更大”, 使得雇主和工人由敌对关系变为伙伴关系, 劳资关系的改进更加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1.4 人本管理思想初见端倪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提出来以后, 曾受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管理思想把人当作会说话的机器, 是对人权的侵犯。其实这是对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误解。泰勒对工人会进行挑选, 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 使他们适合自己的工作, 并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人给予帮助, 使雇主和员工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2 现代管理理论
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业人际关系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盛行了一二十年之后, 日益显示出一定的局限:重物的管理, 轻视人的管理。这种以“经济人”为基本人性假设的管理方式, 在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有了实际提高的情况下局限性日渐显露, 西方企业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客观上要求寻找新的思想和方法。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提出了工业人际关系学理论, 其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 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2 二战之后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区分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克服了“社会人”假设只注重情感因素的片面性, 而以“决策人”为基本假设和研究的出发点。因此他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二战以后,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与管理紧密结合, 更多的现代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了, 主要的学派有:经验或案例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企业管理理论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且管理理论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 而是更多地把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系统, 注重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2.3 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
进入20世纪70 年代, 美国经济的停滞与不景气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事实迫使美国人不得不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世界, 以寻求重新振兴经济的新对策和新出路。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开始研究日本的企业管理, 进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日企业管理比较研究热潮。日本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从而掀起了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建设。
2.4 20 世纪90 年代的管理反思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企业管理人员数量的快速膨胀, 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们开始对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 纷纷采取措施开展轰轰烈烈的组织变革运动。1990 年, 彼得·圣吉发表了《第五项修炼》, 提出企业如何通过系统学习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1993 年, 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辟合作出版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 提出要从根本上反思业务流程, 对其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 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1992 年威廉姆·戴维陶和迈克尔·马隆出版了《虚拟公司》一书, 引发了管理上的一场新的变革。
3 科学管理原理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联系
(1) 梅奥的工业人际关系理论其实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中人本思想的扩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提高, 泰勒的对人性简单涉及的做法显然不合时宜, 因此人本管理思想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也就产生了工业人际关系理论。
(2) 无论是企业再造理论还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都有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子。20实际90年代由汉默、钱皮提出的企业再造理论在强调流程效率方面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一脉相承的。泰勒着重删掉不必要的动作, 而钱皮重在删掉不必要的流程。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来提高组织效率, 注重质量, 反对传统的终端检测方法, 主张在流程中保证质量不断改进。这些都是对科学管理原理的继承。
纵观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现代管理理论都是对科学管理理论某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当代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还在采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思想, 一小部分企业由于行业性质而对科学管理的思想稍加改变。迄今为止, 科学管理在中国方兴未艾。
摘要: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曾对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的工业生产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其生产力有了空前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管理的思想暴露出一些弊端, 这使得现代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这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 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 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罗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 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罗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理论,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2007.
[2]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3]探寻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 (6) .
“动静结合”的涵义
动是指伤肢的功能锻炼,静是指伤肢的固定。动静结合是指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功能锻炼不影响固定,固定不妨碍功能锻炼[2]。动静结合原则体现了中医骨伤科关于固定、练功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早在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强调固定后要“时时转动”“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至清代,《伤科汇纂》指出:“诸骨各有本向,或纵入如钉,或斜迎如锯,或合筍如匮,或环扼如攒,种种不一,总期体之固、动之顺而已。”《救伤秘旨》也指出:“骨折,极难调理,夹后不可时常兜挂于项下,要时常屈伸。”
动与静的关系
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老老恒言》中指出:“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中,“动”是绝对的,活动能流通气血,濡养关节,避免关节粘连,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静”是相对的,有利于骨折在静止状态下得到恢复。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在医学领域表现为没有相对的静止,组织就无法修复;没有恰当的功能锻炼,骨折就无法恢复原有的活动功能。《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衰。”然而形体运动不宜太过,形体运功太过,体力疲劳,超出人体正常的生理限度,可导致精气神过度消耗,不利于患者康复。祖国医学认为“动”属阳,“静”属阴,只有动静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才能达到“其病乃治”的目的。骨折早期应以静为主,采用卧床休息;中后期应以动为主,采用手法治疗,并鼓励患者多做关节功能锻炼及多下床活动。“动与静”在不同性质的骨折和不同阶段的骨折,应达到动态平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现代医学的骨折治疗原则
1958年AO成立,其最初的治疗原则包括解剖复位、骨折稳定固定、保护血液供应、患者和患肢的早期运动。这些理论曾被认为是获得良好骨折内固定的基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锁定加压钢板的使用,AO原则有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诠释:①复位并固定骨折以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②根据骨折的“个性”、患者和创伤的不同程度,对骨折进行绝对稳定或相对稳定的固定;③通过轻柔的复位技术和细致的处理来保护软组织和骨的血液供应;④让患者及患肢进行早期和安全的活动及康复训练[3]。总之,AO学派认为“无骨痂愈合本身并不是目的。”他们越来越强调保护骨折断端的血供,强调应用无创外科操作技术,强调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强调所有手术方法均应良好控制长度、轴线和稳定,强调早期无痛活动[4]。
实验性动静结合对骨折修复的影响
中医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现代骨科学治疗原则虽有不同的表述,但二者都强调“动静结合”,不谋而合。陈兆军等[5]选用自制肌肉被动舒缩刺激仪,应用于已行内外固定的新鲜骨折,使肌肉被动活动刺激治疗,即张力、压力交替使用,刺激的频率先从零开始,逐渐加大刺激量,以患者最大耐受力为度,结果均获得理想效果。江建明等[6]采用新西兰兔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术后接受0.5Hz的脉冲电刺激使肌肉舒缩或振动,结果外骨痂数量、骨痂钙含量、后肢血流量以及骨折的扭矩和刚度测试,实验组均比对照组增加。刘焕义等[7]通过骨折端诱发控制性细微运动能促进骨折愈合,其主要作用是细微运动能增强软骨形成,促进骨折区成骨细胞增殖旺盛和骨矿物化。所以,这充分说明动静结合功能锻炼对骨折修复的重要性,不同时期力值大小、时间与骨折修复的速度有着密切关系。
讨 论
综上所述,“动静结合”不单是中医骨折治疗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现代医学的骨折治疗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动静结合”原则对缩短骨折疗程、减少并发症、促进受损组织修复,有协同治疗作用。动与静是对立统一,在骨折治疗过程中要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才能同步实现软组织的修复与肢体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唐树杰,房经武,王志彬.论中国接骨学“动静结合”理念的先进性[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1):43-45.
2 孙树椿,赵文海.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27.
3 威杰,刘璠.骨折治疗的AO原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34.
4 荣国威,翟桂华,刘沂.骨科内固定[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
5 陈兆军,张成浩,于益民,等.伤肢肌肉舒缩活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伤,1997,10(1):34.
6 江建明,狄勋元,张跃旋.骨折段细微运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249.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推荐阅读: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09-28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11-03
孙子兵法与现代营销管理理论06-26
现代时间管理11-08
现代投资理论小结06-11
现代管理学答案06-18
现代教育管理论文09-06
现代家庭生活管理09-23
现代生产管理模式11-08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