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点的教学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书法点的教学(通用8篇)

书法点的教学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

4.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教具和教学手段: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笔架、盘子、多媒体等。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印章、印泥等。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认识她吗?(2008年京奥运会会徽)对!这会徽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我们观察上部的中国印,印中是一个什么字?(文字)。又象什字?(京字)。她还像什么?(人)(一个舞者)(一个运动员)„„

同学们真厉害!很会观察,很会想象这个中国印,她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她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2008年8月8日我们这个龙腾虎跃的中国,将张开双臂,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从这方印章中让我们感受了祖国文字的美丽而神奇,我们真为祖国有这样的文字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应该学好、用好、写好祖国文字。对,我们不但要继承中国灿烂文化,还要使之发扬光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

1.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像。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

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和长点。

2.师教写“左点”

(1)教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起笔露锋,行笔笔锋偏左,边行边按,收笔藏锋。

(2)生再随师一起练写。

(3)小组评议,谁写的最好。

(4)师评:左点注意不要写成“粗头”。

(5)生再练写。

3. 同样方法教学生学写“右点和长点”。

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5.教学范字“学”

①教师示范“学”字。

②学生练习。

6.教学范字“海”

①“海”字的这些点画又有些什么变化呢?

②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间架结构)

三、比赛提高:

1.比赛之前我们先来放松放松:做写字操。

2.我们就比赛写“学海”两个字,比赛时间给你们5分钟。

3.完成后四人小组进行评选,推荐一个最好的到前台展示。全班赏评:这10位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呀?小组中的代表,是我们班级的写字能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给他们每人都发个奖,好吗?希望他们学习练习,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用热烈的常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四、巩固拓展:

布置家庭作业:练习写“学海”两个字。

写字是一种技能,靠的是用心灵去感悟,用勤奋去浇灌。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才能提高我们的写字技能。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把这些字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点 基本写法侧法

书法点的教学 篇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是学生实践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首先设置一个具体实例, 引起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分析归纳推理等教学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1) (大屏幕显示) 现有一块碎的圆形玻璃镜子片, 想重新去玻璃店配一块同样大小的圆形玻璃镜子, 请问这块残片还有用吗?怎样去配制呢?同学们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们异口同声:想 (兴趣高涨) 。

师:这个问题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知识点, 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解决这个问题。

(师出示课题, “过三点的圆”)

2.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

师:过一个己知点A画圆, 你有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合作交流, 发现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一现象?

学生1:要画圆必须先确定圆心和半径, 而过一个已知点画圆, 圆心与半径都不是唯一的, 所以可以画无数个圆。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 最终我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师: (大屏幕) 过己知两点A、B两画圆?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请小组派代表把结论展示一下)

学生3:过两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其它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4:这些圆的圆心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

学生5:∵O1A=O2B

O1A=O2B

∴O1O2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没有疑问,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通过刚才的活动, 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6:过两点有无数个圆, 圆心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平分线上。

师:我们以上研究了过己知一个点、两个点作圆的情况, 接下来你还想研究什么?

学生:那么过同一平面内三个点的情况会怎么样呢?

(学生迫不及待在平面上任意取三点, 自己动手画一画。)

学生7:老师取三点不能画圆。。

师:真的吗? (师表示惊讶)

学生8、9:老师真的。

其他学生大声嚷嚷, 老师能画。

师:为什么有的能画, 而有的不能画呢?

(师把两种情总的图形分别在大屏幕上演示, 并找相应的同学边指着屏幕边解释。)

学生10:因为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的垂直平分线是平行的, 没有交点, 因此找不到圆心。这说明了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画圆。

(看起来同学们都很投入)

师:既然这样, 我们就不研究这种情况了, 凡是取的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同学, 马上换方式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看看结果怎样?

师稍等片刻, 学生11上前指着屏幕解释, 过AB两点的圆的圆心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过B、C两点圆的圆心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过A、C两点圆的圆心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所以画三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交点即为圆心。

学生12:没有必要画三条垂直平分线, 两条就足够了,

学生13:老师这样的圆是不是只能画一个?师:谁能不能解释一下?

师:谁能不能解释一下?

学生14:因为交点只有一个, 所以圆心位置就确定了。

师:很好,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可以画一个圆, 并且这样的圆只有一个, 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板书:向学生讲解“确定”的含义, 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 (有且只有一个)

3. 例题教学, 规范格式。

师: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外接圆, 外心的概念并齐声朗读。

(学生朗读)

(师出示例题, 己知△ABC, 作△ABC的外接圆)

学生B, 老师不用画了, 只要我们把所取的三点连结起来就画出了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接圆我们都画出来了。

师:既然不用再画了, 你们通过画图看一下三解形外心有什么性质。

学生15:三角形外心是三边 (其实两边就可以)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学生16: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跟离相等。

师:都认可吗?

(学生们表示认可)

师: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外心的性质, 外心的位置又在哪呢?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位置呢?

(学生讨论)

学生19这是由三角形的形状确定的, 如果是锐角三角形, 外心在三角形内部, 钝角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外部, 直角三角形在斜边的中点上。 (大屏幕出示)

师:说的非常好, 这里体现了数学上的分类讨论思想, 同学们应该注意。 (师解释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什么在斜边的中点上?)

4. 变式训练, 培养能力。

师:学了新知识, 我们能不能解决前面的问题呢?

(学生讲述解决办法)

(1) 在残片上任取三点A、B、C, 连结AB、AC。

(2) 分别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 并交于一点O, O为圆心。

(3) 连结OA、OA为半径, 画圆即可。

三、教学反思

1. 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如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外心的性质、位置等。

2.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体会数学分类讨论思想, 体会类比思想。

3. 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

教师首先设置一个具体实例, 引起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分析归纳推理等教学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4. 思路清晰, 由情境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中标点的作用 篇3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这个语段里,三个“!”的准确运用,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对塑造海燕的光辉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句中有两个“!”是海燕从远处、从天际,突然发现暴风雨时下意识的惊呼。暴风雨终于来了,终于盼来了,海燕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这是热烈而亲切的呼喊。最后一个“!”是海燕作为报信者的大声呐喊。海燕最先看见暴风雨,于是迫不及待地大声地呐喊起来。它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声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人们,告诉全世界。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海燕在召唤。一个“!”,把海燕对“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的强烈愿望,对胜利就要到来的热烈欢呼,表现得更为充分。

在整段文字中的三个“!”,分别从惊喜交加、宣告暴风雨来临、呼唤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三个方面表现出对暴风雨的渴望,从而更为动人地塑造了海燕——最早的报信者、胜利的预言家的光辉形象。这三个“!”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极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讲清有些标点符号的作用,以便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更好地理解。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的点)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3《牧羊女》 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1)《殉教者》希腊 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2)《蜡染》 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3)《黑屋顶》吴冠中 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山水》 黄宾虹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4)《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 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5)《星月夜》 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法国 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对外汉语教学练习语法点的方法 篇5

对外汉语教学练习语法点的方法

一、机械练习:机械练习目的是在简单情景中加深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并通过反复的、高频率的机械练习,达到流利说出正确的汉语句子的目的。

例如:老师先大声领读三遍:我是留学生。(此句包含最简单的主谓宾结构)

学生集体朗读、同桌互相朗读、个人自读几遍:我是留学生。

练习结构是:老师——学生——学生——学生——老师

二、替换练习:教师用所学语法点写出一个标准的句子,然后给出替换的词语,再由学生替换出新句子的方法。

例如: 他在床上躺着(椅子上 坐着)

你多吃一点儿(睡 一会儿)

三、扩展练习:通过不断添加新词语,增长句子的长度,以达到使学生能流利说出包括所学语法点的语句。具体方法是教师给予词语提示,由学生进行扩展练习。

例如:菜——中国菜——吃中国菜——我吃中国菜……

四、交际性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或创造交际环境,使学生把所学语法点运用于实际交际中。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法学习的最高目的。交际练习的特点是真实,教师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求学生给予真实的回答。

例如:用卡片做游戏,学习“有、要、是”:

第一轮:发给每人一张卡片,上有某动物图象,标汉字和拼音,要求每人说出自己有什么。如:我有大象 / 熊猫。

第二轮:做交换游戏,如“我有大象。我要熊猫。谁有熊猫?

第三轮:发给每人一页动物名称表,只有汉字。要求学生写拼音,然后写出并说出“我最喜欢的动物是……。”

这个练习既认汉字,写拼音,又练习语法,能使学生活动起来:交换卡片,寻找自己需要的卡片,请教别人,查词典,写出并说出……。

书法点的教学 篇6

半山实验小学 周德颖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共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占28%;四年级上下册课文共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占45%。从数据中显而易见,略读课文的比重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

一半。”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再次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学科性质”中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以上的信息中,我开始重新思考对略读课文的价值取向,开始思考文本的“另一半”——语用价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在指导我们学员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实践的时候,告诫我们关注“基于阅读,面向写作”八个字。事实上,这正是对此理念的高度概括。在四年级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去实践,朝着“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课”的目标靠近,而迈出的第一步,就

是对略读课文语用点的选择上。

一、依据文本特色

选入人教版四年级的略读课文精彩之处颇多,虽然单元整组是根据主题编排,但是名家之作在用词、构段、修辞、成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语用点的选择必须根据文本的特色,才能最大程度地发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引申、借鉴到学生的阅读及写作中。

1.关注用词

“字”、“词”、“句”、“段”、“篇”,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四上第四课《火烧云》一课中,为了表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丰富多彩,作者

使用了多种形式的表示颜色的词。“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从用词的多样就可见一斑。要让学生发现这一点,感受这一点,运用这一点,即可将此作为本课的语用点之一。

首先,让学生画下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引导学生为这些词语分类,让学生发现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中有“ABB”、“半……半……”、“事物名称+表示颜色的字”三种类型。适时进行词语的拓展,并尝试在写花展、霓虹灯等语境中

运用不同类型的颜色词。

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虽然不一定就能生根发芽,但是有意识地关注词语的丰富性,不断播种、浇水、施肥,相信总有种子会发芽的。

2.关注句式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学习生字词语的同时,学生就逐步学习运用常用的句式。到了小学中段,虽然句子的构成不会被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有些句式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段落的组成起到了“主轴”的作用,那就有必要引导学生

关注。四上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有这样一段: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从„„到„„”的句式写出了大峡谷水的千姿百态,山的神来之笔,相同句式的两次反复更突显大峡谷山水变化之神奇,是很好的语用点。再如这课中第一段引出大峡谷: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发差,构成了

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一个是„„一个是„„”的句式,不仅清楚地介绍了青藏高原的两个“世界之最”,以人们熟知的珠穆朗玛峰自然引出雅鲁藏布大峡谷,而且将这一“高”,一“深”的巨大反差呈现在读者面前,强烈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四上第十九课《秦兵马俑》中一段精彩的描写。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有的„„好像„„”句式的反复运用,将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刻画鲜明,将描写与联想的写作方法有机结合,真是精彩。

3.关注情节

情节的跌宕起伏是故事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有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彩的句段,没有丰富的修辞,语言平实,叙述淡然,比如四上第二十四课《给

予是快乐的》一课。除内容外,它的语用价值在哪里。我以为,在两次的错误推断,两次的出乎意料。正是这两次依照常理推断的错误,体现出小男孩对残疾弟弟深深的情感,也让原本“平静”的故事情节,出现“波澜”,在每一次“起伏”中,可以让学

生的体验更加深刻。

4.关注描写

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这种整体教学的观念让我们关注到文章的描写,以及语言风格。因为作者的国籍、经历、喜好、所处环境等因素都会体现在字里

行间。

四上第四单元《白鹅》与《白公鹅》的组合,《猫》与《母鸡》的组合,正是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文本在描写上异同的最佳阵地。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中外作家用词的不同:《白鹅》中的“鹅老爷”、“堂倌”,《白公鹅》中的“海军上将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情感与描写的关系:对《猫》的喜爱,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形贬实褒”的语言技巧:《白公鹅》中的“糟糕”、“划为”、“地盘”、“打官司”、“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赖在那里”,“厮打”,“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勾当”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包含情感的用词:《猫》中的“踩印几朵小梅花”。在拟人的修辞手法下,作家都是“各显神通”。

5.关注成文

文章是一个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组合一定有其道理。四下第八课《将心比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全文看,它用“事例列举+启示”的方式构段成文,第一段略写一个事例,第二段详写第二个事例,第三段启示。非常清晰,简

单地成文,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模仿。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发现这三段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体会两件事例在详略及先后安排上的用意。学生不难发现,第一则事例略写,第二则事例详写;第一则事例是听奶奶讲的,因此略写,第二则事例是我与妈妈亲身经历的,所以详写;略写事例作为开头,与结尾做一平衡,详写事例作为“猪肚”,重心稳定。同时也为下一个单元写启示类的文章提供一条思路。

6.关注体裁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小学阶段以记叙文为主,穿插其他文体的阅读。那么对于这偶尔出现的文体,我们在教学时就要考虑一下编

者的意图了。四上第二十八课《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编排在“成长故事”这组课文的最后一课,与前三课不同的是,本课是两封书信。再看这一单元的习作菜单中有这样一项:读下面的信,讨论信中提出的问题,再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她解决遇到的烦恼。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如果,单元习作指导要放在书信的写作上,那么这课教学的语用点就要放在怎样写书信上,包括书信特有的格式,以及给人回信的方法。

7.关注原文

入选人教版教材的文章,很多都进行了修改,做这些修改自然有编者的意图。而通过与原文对照的方式,能让学生接近编者的意图,体会文字变化带来的不同

理解。例如四下选学课文《生命的药方》结尾是: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双球鞋。而胡建国原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

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教学策略:发现有什么不同了吗?编者在把文章选入教材时,对结尾做了一字的改动。你更喜欢哪个结尾?为什么? 其实,不管学生喜欢哪个结尾,都是正确的,因为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情。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也不在于此,而是想让学生体会到文字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哪怕是一个字。

二、依据学生现状

我以为,教学之所以极具挑战就在于“因人而异”四字上。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生生之间,班班之间,校校之间。很多时候,一个班能顺利进行的学习,在另一个班就不一定可行,这才需要教育机智,以及对学生的预测。“读懂儿童”

也是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之一。

1.学生需要什么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的目标中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

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将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是中段习作的底限目标。很多孩子的作文写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把这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事实上,只有做到了将内容写清楚,才能在第三学段实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读课文一定有很大的空间,但是我们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

时也可适时关注。四上《母鸡》一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三幅画面,几个动词,将母鸡如何警戒起来写得清楚而具体。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是怎样把母鸡警戒起来写清楚的,并且拓展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阅读”,“操场上热烈欢呼”,“窃窃私语,议论纷纷”等场面的描写上,学生对于“写清楚”这一要求会更懂得怎

样去做。

2.学生缺失什么

在教育科研上,有一项重要的策略就是“诊断”,教学也具有诊断功能。“诊断”一词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要“对症下药”。只有“对症”的“药”才能起到“病

除”的效果。

学生特别喜欢写童话故事,在编写的过程中也特别多地运用对话这一描写方法。可是在运用之初,你总能见到这样的文章:

小松鼠说:“今天我们一起出去玩好吗?”

小刺猬说:“好的!”

小松鼠回答说:“那我们一起走吧!” 小刺猬说:“我叫上小猪一起去。”

……

问题很明显,单一的对话描写方式大大削弱了童话的吸引力。其实,在略读课文中,有不少以对话为主的故事,如四上《幸福是什么》一课中就有大篇幅的对话描写。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无提示语,四种方式都能找到。特别是在一组对话的描写中,作者有意识地做到形式的多样。

一个孩子说:“让我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我往

东走。”

“我往西走。”另一个孩子说。

“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我在这里就会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关注到这一点,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在对话描写形式单一上的缺失,体会、发现,并运用,一定会对学生的习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再做得细致一些,可以深入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的写法。不仅写出谁说,而且要加入神态、动作的描写,使人物语言更具个性。

3.学生忽视什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感悟过程,阅读文章后,学生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毕竟是四年级的孩子,无论他的阅读能力多高,对于文章的细节往往容易忽略。而这些细节的描写,又往往是文章“点睛之笔”的绝妙所在。

四下选学课文中有一篇《生命的药方》,我想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一定会紧扣课题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药方”的含义。这固然不错,但是在解读文本时,我注意到两处星星的描写,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比较:这两处的星星是随便写写的吗?有没有别的含义?

第一处:他们刚刚出发,看见满天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了。这实际上就是给了德诺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满天闪烁的星星,就是满天闪烁的希望呀。

可是第二处,读。——这是德诺在什么情况下做的一个梦。

走了很远的路,船破进水了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睡在随身的帐篷里,咳嗽越来越厉害,药也快吃完了,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诺再想到自己得的艾滋病,内心是一种(绝望)。人们常说,梦是一个人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你看到了德诺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内心世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德诺那种孤独和绝

望。引导学生关注“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 一个人”、“ 找不到回来的路”、“二百亿年前”。并将周围人对德诺的歧视、疏远整合教学,提示还会

梦到什么?

那种被歧视、被排斥的绝望胜过身体上的病痛千百倍,所以在德诺看来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总结:什么叫好作文,一篇好作文没有一处闲笔,连星星也是传递情感的纽

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由于思维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于景物描写辅助情感表达的细节容易忽略,而这样的描写能够对文章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以此作为语用点,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语用点的教学选择

作为“定篇”来教的文本本身极具魅力,就拿四下第二十二课《牧场之国》来说:首段点题,引出下文的写法;第二段多种手法表现“静”的特色;语言朴素的特点;段

二、段三分总结构和总分结构的不同及搭配;四个“真正的荷兰”体悟的不同与提升;第五段以动衬静的写法;全文动静结合的写法等等,都是不

错的语用点。文本可教的语用点很多,4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全部引导学生去关注,这时就应该选择最具有文本特色的语用点下手,同时考量此语用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换句话说就是,如果错过了这篇文章的语用点,下一篇就没有那么典型了。而其他文章也有的写法,可以暂时搁置,分散到下一篇文章中再学。

在第一次试教《牧场之国》时,我选择的语用点是段

二、段三分总结构和总

分结构的不同及运用:

拓展写话

荷兰除了享有“牧场之国”的美誉外,还有“花之国”,“水之国”、“风车之国”的美誉,请你看看这些图片,选择这两种段式的任意一种,也来写写“真

正的荷兰”。

出示花之国的一系列图片,出示风车之国的一系列图片,出示水之国的一系

列图片,学生尝试写作。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交流汇报。

试教结束后,我冷静思考这个语用点的选择。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它并不是最好的。分总结构和总分结构是构段最基本的形式,在今后的课文中肯定还会大量出现,而以动衬静的写法《牧场之国》一课却是本册课文中最典型的,也是唯一最集中的,错过就太可惜了。因此,在下一次试教时我将语用难点进行了调整: 设疑:这一段,也是写静,第二段也是写静,你们感受一下,哪一段更静?(学生会发现,第二段就是一静到底,而第五段有声音)把有声音的句子画下来。你看!这一句话,出示: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

一片寂静。(你发现什么?)预设:(以动衬静)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写动是为了衬托出那儿的静。正是因为安静,那偶尔的汽笛声也就明显了。(生1:只有汽笛声。生2:偶尔传来)联系生活实际:原来静是需要动来衬托的,这就好比安静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专注地考试,这时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听得到。总结:静是要衬的,正像南朝〃王籍在《入若邪溪》中所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像我们在《七月的天山》中读到的——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同样的写法,这段还有没有?找出来,读给同桌听。在平时的习作中,你会

不会用这种方法?(适当举例)在一个文本中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语用点实为难得,实为珍贵,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整合教材资源对此语用点进行捶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就像虞大明老师所说:“这好比设计一套“组合拳”,一下接着一下,敲打结实了。对“以动衬静”写法的处理,有课内,有课外,有现代,有古代,有指导,有运用,努力去实现略读课文取舍有度,难点突破的策略。”

书法点的教学 篇7

阅读是对话的过程, 读者只有调动自己的语境因素, 还原作者语境, 对话才能顺利进行。王荣生教授指出, 教学内容不同于“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 它是针对具体情境与对象, 关注教师实际上需要教什么、教了什么的问题。[1]基于此, 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效拓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所掌握的文献[2,3], 人们对于有效拓展并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定义。不过, 法国学者本维尼斯特认为, “社会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获得意义, 社会最适宜用语言阐释。”[4]有效拓展面向的是社会这个广阔天地, 这个社会必须通过语言的运用和文本的解读来体现。所以, 我们认为语文课阅读教学有效拓展是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课内文本为基点,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环节。通过课外延伸阅读形成精读课文的解读语境, 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启迪思想, 为学生全面、深入、个性化的把握课文提供基础, 在课内精读和课外延伸阅读的相互作用之中, 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文本与语境的联系是无限的, 可以有多种拓展的可能。但是, 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拓展的内容是有一定规律的, 而在一线具体教学中, 往往存在拓展随心所欲、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况。因此, 本文将重点解决到底什么样的拓展点是需要优先拓展的。

二、决定有效拓展点的诸要素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本身体现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了决定有效拓展点的要素。

(一) 课文的核心文本价值

课文的核心文本价值, 就是语文课文中隐含的重要语文学习价值, 即语言学习的价值, 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 既包括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意识上的内容, 也包括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内容。文本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价值, 而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和编写方式, 也影响着课文的思想情感、形式特点等文本价值。

只有紧紧抓住了语文的核心文本价值, 语文拓展教学才具有语文课程的意义。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 “学会根据云彩特点来判定天气的变化”一定不是本文的核心文本价值, 它更像是地理课的知识, 无需进行拓展;而课文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语言表达上有重大的区别, 前者是生动形象文学性表述, 后者是客观冷静的科学性表述, 这才是本文的核心文本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分别引用百度百科和课文中对“积云”的介绍, 比较二者的区别, 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特点。这样的拓展体现了从语文的核心文本价值出发,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

(二) 学生的学情

这是学生自身属性的体现。学生的学情根据认知能力的差异, 可以归纳为三方面。[5]首先是学生的知识系统, 即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知识系统。个体的知识与其结构决定着个体同化外界影响、重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 进而影响后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是学生的思维水平, 特别是语文思维能力, 即在语文思维过程中完成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等任务的主观条件。它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 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三是学生学习的需要、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情对学习效果具有或增强或削弱的作用, 间接地影响着学习过程。

在《愚公移山》一文中, 郭初阳欲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审视愚公的形象, 并由此反思中国文化的特点, 如注重血缘、迷信权威、忽略个体等等。笔者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 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够将本文和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联系起来思考。考虑到这样的学情, 郭初阳老师引入了著名学者张远山的一段话:“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 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以及“愚公移山”故事的另一个结尾:“后三年, 愚公死, 子孙承其志, 世代挖山。时至今日, 尚未休矣……”

在此基础上, 郭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 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 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第二, 假如换一个结尾, 又该如何重新评价愚公?第三, 中国人都这么聪明, 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 一个愚老人, 这样津津乐道?”

尊重了学生的学情, 学生就能够理解《愚公移山》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特点。

(三) 教师素质

这是教师自身水平的体现。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师课程的视野、解读文本的能力、课堂操控的能力、教学方法运用的能力, 决定着教师对各个潜在拓展点的价值的判断, 也决定着教师对各个潜在拓展点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效果。

(四) 教学目标

这是“文本———学生”关系的体现。在文本与学生的关系中, “文本”承载着课文的“核心文本价值”, “学生”即学生的学情。任何教学目标的制定都需要在单元目标、阶段目标和总目标的指导下, 立足学生的学情和课文的核心文本价值。以《藤野先生》为例, 制定教学目标需要三个步骤。1、判定学生的学情。本文学情:能够理顺文章的大体内容, 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2、分析课文的核心文本价值。本文的核心文本价值是:分析文章前面三段的作用, 得出《藤野先生》是鲁迅借助藤野先生展现鲁迅心路历程的一篇散文, 重在表达鲁迅个人的情感。3、参考单元目标、阶段目标和总目标, 得出本文的教学重点:①梳理文章内容, 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②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鲁迅的心路历程。

所有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材料等各个教学要素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阅读教学中, 教学目标决定了拓展教学的内容。这在章新其老师的两堂《夸父逐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个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神话, 所以他拓展了神话的知识;另一个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夸父的牺牲精神, 所以他拓展了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九》, 寻找课文中对夸父精神的印证, 并选取大量的诗词来印证夸父的牺牲精神, 而后再讨论失败的行为是否毫无意义, 升华学生对夸父牺牲精神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教师———学生”关系主要体现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在教学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 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例如, 笔者在上《云南的歌会》时, 根据两个班学情的不同, 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甲班热情, 于是采用了全班同学讨论的方式;乙班内敛, 采用了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品味“戴胜鸟”片段时, 为了调动学生理解春天的生机和云南妇女呈现出来的阳光健康的生命状态, 拓展的内容就根据班级的不同作了选择:甲班的学生比较热情, 笔者就采取自由发言和一起合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方式, 总结并升华上一环节, 再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在乙班, 学生比较内敛, 则取消了这个拓展。

在教学环节中, 选择恰当的拓展时机,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泰戈尔的《金色花》一文笔者设置了“导入”“整体感知文章”“品味语言体会形象”“拓展感知母爱”和“小结”等五个环节。为了使课堂富有趣味、结尾留有回味, 笔者引泰戈尔在《新月集》中的一首小诗作为导入“只要孩子愿意, 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他所以不离开我们, 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 他即使一刻不见她, 也是不行的。”这个开头既有文学味, 又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同时以另一首小诗结尾深化理解“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 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 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 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 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六) 教学风格

这是“文本———教师”关系的体现。教学风格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研判、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同时也间接影响有效拓展点的选择。王君老师倡导青春语文, 特别注重对于能够激发学生激情的内容的拓展。如散文诗歌《荷叶母亲》一文, 她组织学生模仿最后一个片段进行了创作。而郭初阳老师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因此他特别注重文本当中的矛盾点和质疑点来进行拓展。

三、诸要素影响力大小的判定

这些要素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也是为了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因此, 在影响拓展有效性的诸多要素中, 对于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影响较大的, 那么该要素的重要性就越大, 反之重要性较小。依据这个标准, 诸要素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核心文本价值>教法环节>教师素质>教学风格。

首先决定拓展点最重要的要素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学生受益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学生将获得何种知识, 提高何种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料的选择, 包括对潜在拓展点的选择。任何拓展教学都必须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当拓展的内容与教学目标无关, 或者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时, 拓展内容也就丧失了作用。

其次是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 它在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中的作用, 上文已经做了详细论述。其对于学生受益的影响力高于其他要素, 而低于教学目标。这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 学情同核心文本价值一起决定了教学目标, 因此其影响力高于其他要素。其次, 核心文本价值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 教材里装了一桶水, 但是给学生只需要从中舀出一杯水即可。决定舀多少水, 是由学情决定的。因此学情的影响力高于核心文本价值。再次,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学情与学生的关系比文本同学生的关系更为直接。

第三是核心文本价值。核心文本价值对于有效拓展的作用和意义在上文已经叙述过。核心文本价值在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中对于学生受益的影响低于教学目标是基于以下考虑:核心文本价值对于有效拓展的影响, 是通过教学目标达成的, 最终仍需要服从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它对学生受益的影响低于学生学情, 上文已作论述。

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 笔者挖掘了本文的几点核心文本价值:①抓住人物性格的外貌描写;②采用比喻和双关并富有深意的重要句子;③贝多芬的形象特点;④贝多芬的孤独和对梦想的坚守。由于学生在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中已经接受了抓住人物性格进行外貌描写的训练, 而理解富有深意的重要句子则对于初一学生具有难度, 所以教学目标最后定位于:“体会贝多芬的孤独, 理解他对梦想的坚守。”由此, 笔者选取了贝多芬的《埃林耿城遗嘱》作为拓展的内容, 引导学生体会他的孤独和对梦想的坚守。在该案例中, 课文的核心文本价值决定了几个潜在的拓展点, 但是最终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

第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已定的情况下, 选取合适的拓展能够将拓展点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在必要的环节添加拓展内容, 可强化学习效果。如果说教学目标、学情、核心文本价值都是教学内容层面的内容, 那么教学方法就是形式的内容, 是基于学生和教师参与方式的考虑。因此, 该方面对确定有效拓展的拓展点的影响比前面三方面要小。

第五是教师素质。不同的教师, 其知识水平、专业素质, 以及性格气质各不相同。然而教师的素质更多是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他对于学生的影响, 是通过以上四点实现的, 因此, 它的影响在上面四点之后。

第六是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应该是影响拓展点主次最小的因素, 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 并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自身的个人喜好也许会影响他在两个相近拓展点之间的取舍, 但不会影响拓展点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的影响。

综上所述, 这六大因素的排列就是: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核心文本价值>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教师素质>教学风格。依据和学生、教师的密切程度, 这六个要素又可以归为三类。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核心文本价值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应属于核心影响因素。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与学生教师同时存在联系, 属于次核心影响因素。教师素质和教学风格, 不与学生存在直接联系, 归为非核心影响因素。

四、确定优先拓展点的模式

我们已经明确了决定拓展点的六大因素的主次关系, 下面我们以《马说》为例, 探究文本中哪些拓展点是优先的。

我们先对《马说》一文中决定拓展点的六大因素情况进行分析。

1、《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的课文。从学情上分析, 全文一百五十多个字, 对已学习了近两年古文的初中生来说, 难度并不太大, 基本上能理解本文的字面意思。但是此前的教学中, 学生并没有机会接触和深入了解韩愈其人。

2、经过分析, 本文核心文本价值体现为四点。首先, 该文表现了韩愈的兼济天下的思想, 表达了他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强烈不满。其次, 本文的几个“不”字和几个“也”字最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感情。第三, 文本适合朗读, 具有省略主语、大量使用语气词等古文特点。第四,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3、笔者在上《马说》过程中, 将教学目标定为:①积累文言字词, 理解文意;②感受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音”;③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笔者上这篇课文的时候, 教龄三年左右, 教学经验不是特别丰富, 但是有整个教研组的强力支持, 同时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富有激情, 善于朗诵教学, 课堂比较有感染力。

下一步, 我们挖掘课文潜在的拓展点。

笔者挑选了三十份《马说》的教学设计, 结合自己的三份教学设计, 确定了八个较常见的潜在拓展点。

潜在拓展点1———介绍“说”这种体裁:“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 其内容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 作用是托物寓意。

潜在拓展点2———介绍作者:韩愈字退之, 河阳人, 郡望昌黎, 自称昌黎韩愈, 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贞元八年中进士后, 过了四年才被宣武节度使任命为观察推官, 贞元十八年授四门博士, 历迁监察御史, 因上书言关中灾情被贬为阳山县令。

潜在拓展点3———创作背景:《马说》 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意气风发的少年韩愈才华横溢, 胸怀天下, 渴望报效朝廷。他三次上书宰相, 但宰相并不赏识他, 冷落他。他在京城呆了十年之久, 一直“志不得通”。

潜在拓展点4———伯乐相马故事: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 马蹄用力挣扎, 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 皮肤也被汗水渍烂了;浑身冒汗, 汗水淋漓, 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伯乐遇见了, 就下了车, 挽住千里马, 对它淌下眼泪。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 抬起头来长鸣, 嘶叫声直达云霄, 以此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恤它。

潜在拓展点5———同类千里马的故事:人有卖骏马者, 比三旦立市, 人莫之知。往见伯乐, 曰:“臣有骏马欲卖之, 比三旦立于市, 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 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还而视之, 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潜在拓展点6———异类千里马的故事:“马, 蹄可以践霜雪, 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 此马之真性也。及至伯乐, 曰:‘我善治马。’烧之, 剔之, 刻之, 雒之……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庄子·外篇》

潜在拓展点7———比喻论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里的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 可以使事物清晰起来, 复杂的道理简洁明了起来, 形象生动, 耐人寻味。

潜在拓展点8———韩愈的伯乐情结:韩愈是在以骐骥的遭遇来比况自己的命运。 (王汝海《古文领袖韩愈》)

最后, 我们依据决定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的六个要素对以下八个潜在拓展点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先级别进行分析和排序, 确定最终显性的拓展点。根据六个影响力要素分析本文的各个潜在拓展点, 得出以下表格。“+”表示符合某个要素的需要, “—”表示不符合某个要素的需要。

由该表格信息我们可以得出:

1、【创作背景、异类千里马的故事、韩愈的伯乐情结】>【介绍“说”这种体裁、介绍作者、伯乐相马故事、同类千里马的故事、比喻论证】。“>”之前的三者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的需要, 属于优先拓展的内容。其中异类千里马的故事满足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之外所有要素的要求, 应属于优先和重点拓展的内容, 而创作背景次之, 在教学中的地位低于异类千里马的故事, 而韩愈的伯乐情结不符合核心文本价值、教师素质、教学风格, 在三者中属于最次要地位, 在教学中应简单处理。

2、【介绍“说”这种体裁、介绍作者、伯乐相马故事】>【同类千里马的故事、比喻论证】。由于介绍“说”这种体裁、介绍作者同时符合学情和核心文本价值, 优先于伯乐相马故事, 但次于创作背景、异类千里马的故事、韩愈的伯乐情结。介绍“说”这种体裁、介绍作者、伯乐相马故事这三个拓展点在教学目标和学情发生变化之时, 可以选择性进行拓展操作。

3、同类千里马的故事、比喻论证符合的要素最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果断舍弃。

根据该实例, 我们可总结三句话:1、同样这篇课文, 在教学目标和学情发生变化的时候, 拓展点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2、同样的课文, 同样的教学目标和学情, 不同的老师来操作, 拓展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3、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学生, 同样的课文, 教学环节发生了变化, 相应的拓展点也会发生变化。

五、结语

新课程标准提出, 在阅读教学中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本文提出的在阅读教学中确定优先拓展点的模式, 将有助于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甄别拓展点的优劣, 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拓展的尺度, 使拓展教学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高能力, 又不至于过度发挥, 脱离文本, 这对其他的学科也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具体一篇课文的拓展教学, 有时远比上文所提到的复杂, 课文的文本特点、教学目标等是具有多种可能的, 还需要继续研究。

注释

1[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0-21.

2[2]贺丽萍.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 2007.

3[3]朱丽霞.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D].苏州大学, 2009.

4[4]埃米尔·本维尼斯特 (朱江月译) .语言的结构与社会的结构[J].当代修辞学, 2014, (4) .

语文教学中兴趣点的捕捉与诱导 篇8

关键词:音乐渲染;语言描绘;绘画再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56-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唤起某种动机,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它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学习将变得枯燥无味。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更为重要。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紧扣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1)语句优美,感情浓厚的课文,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主要在读上。如《九寨沟》一课,语言精美,情感浓厚,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读上。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情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课文的感染力。一方面教师可借助于有感情的配乐朗诵或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来“激情”;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入情”,把朗读与品味词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理解中朗读。

(2)科普童话或寓言故事类课文。这类课文情节性强,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只落在某些重点的情节片段上,而对课文所涉及的知识、包含的道理则易忽略。因此,教学这类课的关键是诱发兴趣点的迁移,然后再悟出其中蕴含的知识。如《剪枝的学问》一课,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剪枝”上,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兴趣点,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知识呢?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相关课件来展示故事情节总体。这样紧紧围绕“剪枝”这个固有的兴趣点,层层设疑,将其兴趣点诱发到课文重点“剪枝的学问”上来,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获得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3)说话训练类课文。学生对说话课的兴趣点又在哪儿呢?他们的兴趣点往往集中在图上。学生对图片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说话、写话的兴趣和质量。因此,设计课件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力求做到课件色彩鲜艳,动静结合。这样学生就会对课件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兴趣点就可顺利引导其说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再合理地引导学生讨论,比比谁说得形象、生动,关键是要说到点子上。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识字教学。低年级的几册教材中都安排了识字教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是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兴趣点的诱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要掌握800—1000个生字,如何引导他们顺利地完成识字任务呢?教学时我们不妨充分利用教具识字转盘或自制一些教具,如通过“扑克游戏”的形式来诱发学生对识字或巩固生字的兴趣。教师教会学生把生字按偏旁部首、基本字分类制成扑克大小的“生字扑克牌”,根据本册教材编排的生字容量制定相应不等的张数,游戏方法与扑克牌的玩法相似,即一次摸完,从所摸到的扑克中拼成新字,新词即可;出牌,按拼出的多少定胜负。二人以上都可以玩。这样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盎然的兴趣中识字和巩固生字。

二、创设生动情境,增强学生的兴趣

1.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以它独有的旋律、节奏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尝试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动听的音乐,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也能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同时,音乐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兴奋,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语言描绘情境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良好的语言氛围。任何有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的。情境教学很重视直观手段和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展现时,教师伴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识、理解起着导向作用。只要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就会更加鲜明。当然,教师运用语言描绘时,应时刻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启发性,,否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3.绘画再现情境

“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想象力是孩子们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绘画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形象进行再现,同时也为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了良好的契机。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再现课文的情境。

上一篇:小学英语读书心得下一篇:农村的邻居1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