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推荐12篇)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1

我校自从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来,经过语文教师不断的实践、探索、完善,形成了既具有语文学科特点又具有二中特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单元自学指导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融入市教研室提出的“导――学――讲――教”教学法,又吸取了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经验,最终确定了我们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即单元主题――整体感知――研析理解――归纳深化――达标训练――单元过关这六个环节。下面,就这六个环节我浅谈一下自己在语文高效课堂上的一些做法及认识。

一、单元主题

学期之初,我深入学习课标,研究教材,通观全局,实行单元重组整合,构建合适的单元体系。虽然语文课本是按单元编排,但有的单元不利于我们采用现行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打破原来的单元编排,根据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文体,归类合并,实现单元重组。

二、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教学需要导入新课,然后我板书课题;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晰,有一定的梯度。然后我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先通读本单元所有课文,同时自觉标出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词语,然后查字典标注在课本上,参考课下注释,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弄清文章体裁,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单元的内容。

三、研析理解

在本环节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的探究合作学习能力。首先我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围绕自学提纲,深入到文本之中,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也可以自己发现新问题。之后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同桌讨论。

对于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汇总后进行精讲,点出问题实质,使学生豁然开朗,最后我讲解本单元重点、难点,从而让学生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去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点。

四、归纳深化

在实验之初,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无从下手,我先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成大的知识框架,然后告诉学生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总结。例如:在总结现代文字词时,告诉学生把字词归纳为三类(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常用词语)来进行总结。可以用列表,画知识树,分类叙述等方法总结。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知识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内容进行自行整理归纳,这样就不断提高了学生概括总结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五、达标训练

学生学会了还需要用练习来巩固,而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训练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先记忆、背诵、默写自己归纳的本单元知识点,然后组长检查,老师抽查掌握情况,而后再反复记忆,争取人人达标过关。另外,根据单元内容我还在本环节中安排片段写作训练,力争当堂完成,当堂反馈。

六、单元过关

经过前几个阶级的学习和训练,需要检验一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给本单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环节可以采取老师出题,学生出题,精选练习题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出题时,老师先对出题的质量、数量、题型、分值、时间做一个基本的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试题后,同桌互改或自己对改。最后对错的多的试题进行讲解,统计过关情况。对于未达标的同学让其重新过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吸取了不少教学法的优点,是在不断尝试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几多欢喜几多忧”。首先我简要说说它的一些优点:

1.提高了老师对教材、大纲的把握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了自身学科知识体系化,考点明晰点。2.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背书方法、划分层次的方法、归纳中心的`方法、分析写作特色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3.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真正实现了少讲多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语文课本里每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而作为初学者中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大多欣赏不出文章的精美之处,更多的是围绕问题而学。2.虽然老师在学生自学时给学生以方法指导,但是有的学生仍然不会自学,不会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完成归纳总结知识点的任务。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2

一、巧妙激趣, 激发学生思维

刘国正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是学生在课堂上“如坐春风”, 使师生双方都能其乐融融, 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这多种多样的激趣方法, 则是我们研磨的重点。如果我们教师能把一些经典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 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 我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文时, 完成教学目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旁白、狐狸、松鼠、小兔、小猴子) , 带上自制的头饰来表演, 然后采访小动物。我问:“小狐狸, 你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扮演小狐狸的学生说, 因为他没吃。扮演小狐狸的另一名学生说, 他吃不到葡萄。我又问小兔子:“你说葡萄是酸的?”扮演小兔子的学生说:“我是听小松鼠说的。”我又问扮演小松鼠的学生:“你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他告诉我, 他是听狐狸说的, 因为狐狸很聪明。我接着又追问, 后来你们知道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 是甜的。”我又问:“怎么知道的?”学生们大声地回答:“我们尝的。”我又问:“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做事要亲自去尝试一下。”看似在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中, 教学重点突破了。因此, 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巧妙地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更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性。

另外,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形象的形体动作也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有助于学生深刻的思维。《金钱的魔力》中“老板望了一眼, 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 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把它来回翻动, 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 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这样一连串的动作, 教师模仿给学生看, 能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这样, 不仅能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 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也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二、正向引导, 强化教学重点

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间的和谐默契。要达到和谐默契, 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正向引导学生。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行之有效。怎样正向引导学生呢?

首先, 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特点, 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内在要求, 通过目标的激励, 促进学生专心听课, 认真思考。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 我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 在黑板上画出心理变化曲线图:沮丧、兴奋 (神圣感) 、羞愧、快乐、自信, 并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线学习整篇文章。目标明确, 学生在看书、听课时就不会偏离教学重点。

其次, 要准确设计思考的问题, 有些课文感情强烈, 能左右学生的情绪;有些课文情节曲折, 能牵动学生的思绪,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学生, 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来思考问题。例如, 《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 语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 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 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学生阅读时常常会被这样的语言引出阵阵笑声, 如果教学中不设定恰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话, 那么, 文章给我们的一番启示就会淹没在笑声中。

三、善于煽情, 强化教学感染

文学是人学, 而人是有感情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感情支配创作出来的。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磨作者的情感, 然后饱含着这种情感走上讲台。教师讲析课文也首先要让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 使课文中描写的艺术形象活现于脑海, 这样, 才能让这种艺术形象再现于讲台之上。三尺讲坛就是舞台, 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主人。只有备课时研磨出作品的感情, 研磨进自己的情感, 这样上课才能有声有色, 声情并茂, 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范读, 而范读就要求老师能细品课文的“真味”。严羽曾说:“读骚之久, 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夷满襟, 然后为识《离骚》, 否则如戛釜撞瓮耳。”教师要能“以吾身入乎其中”, 识作品之真味, 那么朗读时才能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意境。当教师用欢快亲切的语调来读《老人与海鸥》中老人呼唤海鸥的情景, 用低沉的语调来读海鸥悼念老人的情景, 在这极具反差的语调中, 学生的心被震撼, 他们被深深地感染, 为之动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上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堍上站着作者, 通过这一道桥梁,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是说的阅读问题, 其实教学也是这样, 教师的教学就是那“一道桥梁”研磨教学就是构筑那“一道桥梁”。通过研磨激趣、研磨引导、研磨煽情来构筑那样“一道桥梁”从而打造出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理念。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 针对不同的文本, 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打造优质语文教学的目的。例如, 巧妙激趣, 激发学生思维;正向引导, 强化教学重点;善于煽情, 强化教学感染等等

浅谈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激趣;引导;煽情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9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18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动有趣;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地达到高效?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思考,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一、巧妙激趣,激发学生思维

刘国正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是学生在课堂上“如坐春风”,使师生双方都能其乐融融,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这多种多样的激趣方法,则是我们研磨的重点。如果我们教师能把一些经典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我在教学《酸的和甜的》一文时,完成教学目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旁白、狐狸、松鼠、小兔、小猴子),带上自制的头饰来表演,然后采访小动物。我问:“小狐狸,你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扮演小狐狸的学生说,因为他没吃。扮演小狐狸的另一名学生说,他吃不到葡萄。我又问小兔子:“你说葡萄是酸的?”扮演小兔子的学生说:“我是听小松鼠说的。”我又问扮演小松鼠的学生:“你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他告诉我,他是听狐狸说的,因为狐狸很聪明。我接着又追问,后来你们知道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是甜的。”我又问:“怎么知道的?”学生们大声地回答:“我们尝的。”我又问:“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做事要亲自去尝试一下。”看似在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中,教学重点突破了。因此,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巧妙地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性。

另外,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形象的形体动作也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刻的思维。《金钱的魔力》中“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这样一连串的动作,教师模仿给学生看,能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二、正向引导,强化教学重点

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间的和谐默契。要达到和谐默契,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正向引导学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行之有效。怎样正向引导学生呢?

首先,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特点,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内在要求,通过目标的激励,促进学生专心听课,认真思考。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我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在黑板上画出心理变化曲线图:沮丧、兴奋(神圣感)、羞愧、快乐、自信,并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线学习整篇文章。目标明确,学生在看书、听课时就不会偏离教学重点。

其次,要准确设计思考的问题,有些课文感情强烈,能左右学生的情绪;有些课文情节曲折,能牵动学生的思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学生,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来思考问题。例如,《打电话》作为相声文稿,语言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用词俏皮、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夸张、诙谐、讽刺,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学生阅读时常常会被这样的语言引出阵阵笑声,如果教学中不设定恰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那么,文章给我们的一番启示就会淹没在笑声中。

三、善于煽情,强化教学感染

文学是人学,而人是有感情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感情支配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磨作者的情感,然后饱含着这种情感走上讲台。教师讲析课文也首先要让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使课文中描写的艺术形象活现于脑海,这样,才能让这种艺术形象再现于讲台之上。三尺讲坛就是舞台,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主人。只有备课时研磨出作品的感情,研磨进自己的情感,这样上课才能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范读,而范读就要求老师能细品课文的“真味”。严羽曾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夷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如戛釜撞瓮耳。”教师要能“以吾身入乎其中”,识作品之真味,那么朗读时才能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意境。当教师用欢快亲切的语调来读《老人与海鸥》中老人呼唤海鸥的情景,用低沉的语调来读海鸥悼念老人的情景,在这极具反差的语调中,学生的心被震撼,他们被深深地感染,为之动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上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上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是说的阅读问题,其实教学也是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是那“一道桥梁”研磨教学就是构筑那“一道桥梁”。通过研磨激趣、研磨引导、研磨煽情来构筑那样“一道桥梁”从而打造出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4

一、高效课堂的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值得研究?(一)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1、高效课堂的价值体现

(1)高效课堂的标准——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要有意义。(1)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2)锻炼了学生的能力;(3)在课堂上学生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

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新东西,他们进入课堂和走出课堂时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中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上这堂课就没有意义。有意义的课就是扎实的课。

●要有效率。(1)效率的面。这堂课对全班学生,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效率,整堂课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2)效率的高低。这堂课中,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学生变化大一些,有的小一些,这是正常的,但不能没有变化。这样的课是充实的课。

●要有生成性。这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要有常态性。公开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到了课堂上就变成了表演,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仅仅是再现。在课堂这个空间里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在互动中生成许多新的东西。在研讨课里,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校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上的,所以要“旁若无人”。这样的课就是平实的课。

●要有待完善。任何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真是十全十美,那作假的可能性就很大,这堂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教学目标给教师增加了很多心理压力,课前做

了大量准备,最后的效果还是出不了“彩”。因为“家常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2)高效教学的意义——素质教育的坚实脚步

知识的内化、活化与转化

●教学目标确立:瞻前顾后思紧要。

●教学活动设计:粗线勾勒搭框架。

●教学现场组织:身临其境敏观察。

●教学过程推进:引而不发促思考。

●教学内容总结:画龙点睛促飞跃。

●教学效果评价:点石成金琢璞玉。

(二)高效课堂的原则

1理想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都得到发展

2建构的课堂——让知识不是简单地传输

3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

4向上的课堂——教师的价值引领 5生活的课堂——让教学联系实际

(三)高效课堂中的师德

教师的爱与责任——高效课堂的灵魂 2 互相尊重——师生行为的准则

实现公平——教学管理的理想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技能

1、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创设情境技能——搭建课堂与生活对接的桥梁

沟通交往技能——彰显“过程”的意义

讲授指导技能——让“告诉”更有意义

巩固强化技能——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管理调控技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表现

2、课堂教学技能创新

指导合作——使分组学习更有效

牵手引领——使探究更真实

开放教学——让课堂连结大千世界

随机进入——找准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多媒体的使用——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多彩课堂

(三)高效课堂的关键问题与解决

1、课堂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呵护心灵――心理健康教学的不良倾向

构筑道德的防线――道德教学面临的尴尬

注重过程――法律教学要从案例入手

贴近时代――国情教育教学紧跟时代的脉搏

注重综合――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解决

开展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提倡自主学习——不是取消教师的有效讲授

“突发事件”的应对——最鲜活的创生性教学资源

“差异教学”的艺术——群体与个体教学都不能偏废

找准学习起点——“桃子”究竟有多高?

问题牵引——学习的动力来源何处?

(四)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反思

1、高效课堂的研究

进行叙事研究——把“事件”变成“故事”

开展案例研究——从课例中学习

搞好行动研究——让行动充满智慧

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有愿景的教学——变“无设计”教学为“我设计”教学

2、高效课堂的反思

课后即时反思——写好课后“轶事记录”

教学随笔与博客——教学智慧的积淀与交流

生涯规划与教育自传——让足音留在身后

二、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

3、活动,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

4、激趣,让学生尽快进入思维状态 怎样让学生尽快投入思维状态?

(1)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寻找不同的观点并寻找论据,进行比较分析;

(2)挖掘现实意义。对于某一个历史事件,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于当今的人们或领袖解决问题有什么借鉴意义。

(3)让学生掌握关于这一事件的所有观点和背景,并为批驳他人的观点做好准备;

(4)同样的内容每天都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社会的变化等情况有所变化。

从这四种方法的运用上,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的教学是把求异思维放在首位的,它适应了美国学生个性张扬,富有批判精神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

5、民主、平等、自然、真实的师生关系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源 我们期待的课堂的10个变化

1.教师灌输式变为策划式。2.教师一言堂变为百家言。

3.单一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4.唯一答案变为多种思路解答。5.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

6.精英式变为大众化。7.背记式变为体验式。

8.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等。9.接受式变为探究式。10.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

(二)如何理解高效之“效”?

★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益”。

★效果显著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效课堂,有效的课堂一定是效果显著的课堂;效率很高的课堂也不一定是有效课堂,但有效课堂一定是效率很高的课堂。

★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三)有效课堂是什么?

★是学堂,不是讲堂,是练功房,不是表演场。

★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旅游,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是有领导组织的例行参观,路线预设,程序固定,激情缺失。

★是师生互动、心里对话的舞台。

★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

★是向在现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丘、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

★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与火种、火把的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四)高效课堂不是什么?

★高效课堂不是机械重复的课堂,缺少灵气;

★高效课堂不是墨守成规的课堂,缺乏思想;

★高效课堂不是人云亦云的课堂,缺乏个性;

★高效课堂不是浮光掠影的课堂,缺乏实效。

所以,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从“执行”走向“领导”,从“领导”走向“开发”

(一)高效课堂要关注“四度”

★目标的精准度

★精力的流失度

★时间的利用度

★效用的达程度

(二)高效课堂需要实现几个回归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师充盈民主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发展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

(三)高效课堂要遵循几个基本规律

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心理学依据:维果茨基

先学之“学”的特点:一是超前性;二是独立性;三是异步性

后教之“教”的特点:一是针对性;二是参与性;三是开放性

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着眼点:教是为了不教;

动态看:从教到学。教----扶----放

规律三:温故而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美,奥苏贝尔

本质:化难为易。

良性循环:学会—兴趣—愿学—学会…

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 规律四:教学中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统一的规律

一是传授间接知识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二是现行教材的一般理论介绍与实际教学的个别案例讲解相结合。

规律五:知、信、行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由知、信、行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知、信、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是“信”的基础,“信”是“知”的升华;“知”与“信”决定“行”。

而“行”则体现“知”与“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注重知、信、行的统一。

(四)让课堂教学深刻起来

1、当前课堂教学存在严重的浅显化、表面化问题

深度教学:4R教学

①丰富性(Richness)教学。教学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

②回归性(Recursion)教学。具有回归性的教学应当能使“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和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

③关联性(Relation)教学。知识中的联系——赋予知识以丰富的背景。经验和逻辑;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活动,依赖于特定的经验和背景。

如何打造轻负高效优质课堂 篇5

轻负高效的优质课堂,从字面上理解,即:轻负担、高效率、优质量。轻负担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率就是尽量在有效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好,学得轻松。构建小学数学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以上这几个方面,构建优质课堂呢?我从我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决定学生是否愿意好好学习这门功课,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以自身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因为喜欢你这个数学老师而愿意上你的数学课。而个人魅力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幽默风趣,也可以热情大方,还可以认真严谨。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的——“让学生喜欢老师”就可以了。学生听自己喜欢的老师讲课,心理上就会感觉开心、兴奋,那么即使老师布置的任务较多,在学生看来,也是非常乐意去完成的。这样就从心理上给学生“轻负”了。一般来说,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种本能的喜欢之情,关心他们比较多,沟通较容易,这种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如何与那些表现一般的学生搞好关系?首先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假如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就会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帮助他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而当他违反纪律时,你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与他反目为仇,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当好“导演”角色,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走上讲台,走向前台,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就为我们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了好的基础。

二、准确把握教材,帮助学生从内容上“轻负”

1、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学的理解,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编写而成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教学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教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比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每道例题要求教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的思路会是怎样的、课上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等等。其次就是要超越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材是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教师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它们,研究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想方设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有计划、有目的地改编教材、活化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教师处理好教材,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减负”。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数学基础,比如学习这一内容应先掌握什么知识,或具备什么能力等。如果要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那么学生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基础或经验?其次更为重要的,我认为教师要研究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错误,产生错误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即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障碍。只有准确诊断学生的“真问题”“真困惑”,才能使教学“轻负”高效。再次我们要理解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只有真正把好每一位学生跳动的“脉搏”,我们的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才能更高效。

3、灵活驾驭课堂。

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应对各种情况。教师尽管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入研究,对学生有了全面把握,但课前的预设总赶不上课堂突发生成的变化。面对活生生的课堂,面对有思想、有认识、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底蕴、教学智慧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并灵活驾驭,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及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生命的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

4、合理调控教学内容。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好,又要学得轻松。这就需要教师将教材的重难点合理分配在每堂课中。而不是一节课让学生做游戏,感觉非常放松;另一节课又不停地讲授,学生感觉枯燥而乏味。一定要将教材内容合理分配到每节课,使学生上课既掌握了教学内容,又觉得课上得轻松、简单、劳逸结合。新教材的每个知识点都有情境设计,但我们教师不一定要用,有些学生自己就能看懂的,就应该让学生自学,体会自学成材的乐趣,体会成材的成就感。比如五年级的小数加减法一节,我让学生自学,学生能看懂,也能做好练习,而且节省了10分钟的教学时间,剩余时间大量练习。再如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节,我没有讲解,学生完全靠自学――成材了。其实我们的教材中有好多这样的知识点,我们不一定要按教材的设计来进行,只要学生能理解,会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就达到了教材的设计要求,就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三、利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实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在教育领域中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电子白板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参与了直观教学,犹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动画、音像剪辑、粘贴等多媒体组合技术,使课堂效果更为生动,学生如亲临其境,在强烈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对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电子白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浓,积极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数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悟空把一堆桃子的1/3 给了老大,2/6给了老二, 3/9给了老三,看到这里,我及时地问学生:“你觉得猴王这样分桃子公平吗?”在这直观形象充满动画乐趣的画面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诱发他们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通过学生动手涂色表示出相应的分数,结果发现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例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单纯的学习口诀显得比较枯燥,我利用电子白板创设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情景,白板出示蓝蓝的天,五颜六色的花,绿油油的草地,几只小羊在草地上做游戏,“这里是美丽的羊村,你想去玩吗?”接着开火车口答乘法算式,跳过石板来到了羊村。“喜洋洋它们正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你们愿意一起学吗?”引出课题。同学们早被美丽的动画吸引住了,兴趣勃勃的参与到学习中,接着利用数三角形的个数,按每次算的结果,孩子们很快地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巧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采用交互式智能白板教学,老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图片展示给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感到理论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理论是源于生活的,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学会理论与实际事务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巧用电子白板可以开启学生心中的大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学生创新的翅膀,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闯关游戏,其中第一关是一道巩固练习题:根据给出的分数进行涂色。学生运用电子白板的填充功能对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新知,有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利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采用交互式智能白板教学,老师将原来需要板书的内容通过课件的方式展示出来,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白板中的勾画、拖放、照相、拉幕、探照灯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同时还能够不断地补充、修改、完善,保存的课件在不同的班级可以重复使用,不但降低了老师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我利用电子白板动画出示游乐园的一角:小火车、转木马、缆车、摩天轮等的运动,学生一边观看屏幕一边用手势表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并根据运动方式拖动图片进行分类,接着我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动态演示小鱼一格一格向右平移到虚线的位置,学生边看边数平移了几格,理解平移的方向与位置,然后再请三位学生分别到白板上演示了小船、小树、小旗向左、向下、向上平移后的图形,同学观察发现有错误的,可以到白板上利用电子笔给予改正,最后我进行适当的点评与评价。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轻松,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习题的讲解,课堂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运用电子白板中丰富的资源库,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抢答、填空、选择、游戏、欣赏、实践活动等,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或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完《7的乘法口诀》时,我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课本的练习进行加工,设计为有趣的闯关游戏,比如快乐对口诀、营救懒羊羊、找座位、计算诗歌的字数、羊羊接力赛等。这样的设计练习量比以往增大,可是学生没有出现厌倦的情绪,而是在有趣的情景练习中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巩固新知识,到达了练习目的,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善于利用表扬激励法评价学生。

生来讲,恰当并适时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激励性评价能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中快乐成长。

1、学会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会用激励性评价恰当地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氛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对于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准确的学生,要及时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在我们班活动小组中有一位女同学非常喜爱编织,但是就是学习能力不强,编织一会儿就错了,然后就一脸的茫然和无奈,当我看到孩子这个状态,赶紧走过去,微笑着对她说:“怎么了?学习遇到困难了?”这个女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说:“没关系老师帮助你”,当时我就从孩子的眼里看到了感激的目光,这个孩子在我的辅导下编织的基本针法学会了,高兴的说:“老师是不是我也非常的心灵手巧呀!”看着孩子一脸自信的神态,我及时的伸出了大拇指说道:“成功只青睐于有意志的人,你不但有勤奋学习的品质,你还有不服输的学习劲头。”当时这个学生两只眼睛里闪着亮光,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当中,她学知识依然不是很快,但是我看到了她的努力,最后这个同学成功的勾出了很多好的作品,并且对钩针编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学会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妙笔生花。

学校经常举办手抄报比赛活动,每次我都鼓励班里的孩子踊跃报名参加,张昭同学平时对数学学习兴趣很低,学习纪律很差,成绩也很不好。但他的手抄报报获得第一名的是张昭时,我看见的是一双惊诧但又自豪的眼睛,我把手抄报挂在墙上一周,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入他的成长记录袋中,从此这个孩子不仅对我增添了几分爱意,而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比之前进不了很多。

评价方法的合理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各种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善于去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在激励性评价中把自信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从多角度来评价,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课堂上我经常对学生的表现竖竖大拇指,拍拍肩膀,摸摸头,鼓鼓掌,这样的体态语言,使学生们感到了亲切,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毫无顾忌地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

记得在教学圆这部分知识时,我课前安排学生用圆规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一位平时表现很一般的学生主动举起了手,并向我们展示了她设计的漂亮图案,同学们都夸她画得漂亮,我走到跟前,拍拍她的肩膀对她说:“你画得真漂亮!我能看出你有很强的想象力,希望你以后能继续发挥你的优点,画出更漂亮的图案。”我的话让这位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其他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真是其乐融融。教室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6

——让素质教育不再是句空话

麻黄梁初级中学 侯秋云

5月7日-5月11日,xx区54名初中教师到xx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先后到了xxxx二中、外国语学校、潍州外国语学校、外国语幼儿园和xx五中参观学习,聆听xx二中张主任“271”高效课堂专题报告、xx市潍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韩吉东“例谈导学案新解”专题报告和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发现课程”专题报告。

5月5日临行前,刘巨广局长组织召开“初中教师xx培训动员大会”,谈到了此次培训机会的来之不易和xx教育改革的决心,安排了三大任务:一是围绕高效轻负主题,完成一篇教育随笔;二是在本校上一节高效轻负汇报课;三是上一节联片研修公开课。会后,我倍感压力,我怀着一种忐忑、好奇的心情来到xx,现根据五天来的所看、所闻、所听、所想分四点写下了这篇随笔,与同行们探讨。

第一点:教学理念新。

xxxx二中、外国语学校率先将班级评分制度纳入中考分数,实行学分制度,学分修满方可毕业。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荣誉感。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给学困生更多的伸展空间,让学校成为原生态的森林,让孩子们各取所需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让教育成为农业。xx的中学强化素质教育,落实规范,张扬个性,激发创造。他们多元化、全方位评价孩子,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把每一位老师变成快乐的生活者、深层的研究者。

教为不教,学为成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把开启终身学习、不断发展、一生幸福的金钥匙,将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有机地结合起来。xx市一直推行语文主题课程就是最好的体现,老师们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教材大胆整合,提出语文课程教学知识范例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人文情感的关怀,将素质教育做了更深刻的解读,考试就是通过知识考人品。

“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教书三年要为学生的三十年着想,教书六年要为孩子的终身奠基。广文中学的赵桂霞校长基于这点提出了“教学引桥”思想,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前,学生要有一定的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知识经验的积累像堆砌金字塔,有一部分学生知识是脱节的,这就需要老师做引桥,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语文阅读。率先把“阅读”列为课程,并严格规定学时,大胆开设“名著海量阅读”,每个学生每学年的阅读量达40部书以上。走进xx二中校园,你会发现展示栏张贴着读书节每个年级每位学生学分认定,书卷气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气质。

德育工作更具时效性。通过班级文化建设、65公里徒步行走、离校教育,把立德、立业、立功和学校精神创建结合起来。把那些刷在墙上、印在纸上的理论从墙上扒下来,走近课堂里,走进生活里,走进校园里,走进孩子们的心田里。

xx二中的“活教育”的的确确是活着的,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二点:271高效课堂。

“271高效课堂”有几层含义,第一种从学习内容上讲,20%知识自学能会,70%知识合作学会,10%知识教师教会;第二种从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是特优生(所谓的领跑者),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第三种从时间分配上阐述了271运行模式,20%时间(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时间(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这里提到小组合作学习,包括五个环节:学(感知自学)-研(合作探究)-展(展示反馈)-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要充分预习,高效利用导学案。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确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10%时间(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馈,当堂检测。

271高效课堂的实现有两个前提:一是抓好备课,尤其导学案的编制;二是抓好小组建设。

备课,深入挖掘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仔细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搞好每一个环节过渡和衔接。教材挖掘要紧扣课程标准,体现教材整个体系要求,挖掘知识背后承载能力及实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导学案编制要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性、启发性、灵活性、梯度化。当然,我认为导学案编制更应该考虑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导学案设有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每单元设有复习学案,单元检测。开头出示三维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案设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惑、信息链接等模块。探究案设有学始于疑、质疑探究、拓展提升、我的知识网络、当堂检测、我的收获六个板块。训练案设有基础巩固题、综合应用题、拓展探究题。训练学案必须限时闭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小组建设是否合理决定了合作学习能否高效,因此组员要分工明确,互相督促。合作交流问题能在2人同桌间完成的,不要在4人小组解决,4人能解决的就不要在8大组中解决,不是疑点、难点、重点尽量不在全班展开。教师主导作用不要丢失,教师要适时调控,把握交流的进度,交流的广度,调控交流的深度,避免合作泡沫。合作学习前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确实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才可以运用小组探究式。

第三点,发现课程。

广文中学实行“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即学科课程(素质教育的根基)、活动课程(个性特长的保障)、特色课程(学生特色的依托)。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事,享受生命,享受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断地拷问自己:学生毕业30年后,母校还能留给他们什么?为此,xx的中学一直致力于特色课程的研发,如广文中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时时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大胆的整合课程。

第四点,多彩的课余生活。

xx外国语学校在这一点上颇具特色。多彩的课余生活赋予了孩子们活泼、动感、时尚、大气的性格。玩泥巴的孩子成了工艺品大师;打篮球的孩子组成了社团;写毛笔字的孩子办起了书画展。学校领导敏锐的洞察力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老师们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们的个性之路点亮了明灯。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五关键” 篇7

一、备课兼具“广”与“深”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教师不仅仅要通过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需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 提高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这里的教材不只是对课本的把握, 还有对于相关资料的钻研处理, 最终达到的目标是要把知识点系统地归纳整理,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避免学生片段式的学习知识, 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把握。回顾自己之前的备课, 常常是利用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就完成了一节课的备课, 这样的备课看着是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可以说是五脏俱全, 但是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含金量确实不高, 既没有实现广度, 也没有达到深度, 于是, 在以后的备课中我不仅仅要利用课本和教参, 并且要在网上搜集相关的练习, 分重难点、分类型, 难易结合、有讲有练。

二、精心选择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直接导入、温故导入以及创设情境导入等方法, 不论哪种方法, 运用得当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堂导入方式。选择一个合适的课堂导入的方式, 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

例如, 在讲授《合并同类项》这一节内容时, 由于这节课的知识和前面的单项式和多项式联系紧密, 于是笔者采取了温故导入的方法,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带领学生复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知识点, 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新知识, 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并且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整节课节奏紧凑。

三、课堂讲授要“由面到点”

一堂课最基础而且最关键的是在课堂中如何很好地把教学目标达成。学生要掌握不同的知识点, 所学知识要有全面性, 这就是课堂讲授的“面”。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这就是课堂讲授的“点”。一节课不仅要实现“面”, 也要兼顾“点”, 这样的教学环节才会有实效, 而课堂效率的提高恰恰又以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为基础。一节课突出体现“实”的特点, 即实在、实效。实在体现在没有花架子, 招招管用;实效体现在所有的环节都是为课堂效率这个目标服务。

要想做到对知识进行全面细致地讲解, 教师就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明确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然而, 对知识讲授要全面细致, 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从头到尾不断地讲, 采取填鸭式的方法, 在课堂教授中除了全面细致, 还要少讲、精讲, 讲重点知识、讲难点知识、讲学生易错的知识, 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做好总结小测验检查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 就是在课堂的末尾, 留出必要的时间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 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做法。并且认为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做一道或几道题的小测验同样重要。小测验可以在课前测验也可以在课后测验, 但是要控制好数量和难度。

依然以《合并同类项》一节为例, 在课堂末尾我做了小测验, 发现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知识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 部分学生先合并再去移项, 很多学生在去括号的时候忘记了符号的变化, 于是在后面的课堂上通过对这个多项式化简的讲解给学生总结了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步骤, 然后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形, 将原题改为, 在减号后面加上一个小括号, 明确去括号时需要注意的变号问题。通过这样的总结, 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所以, 教师不仅在方法、理论等方面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不能忽视课堂的小测验, 通过课堂的小测验, 可以很直观获得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就可以在下节课针对前面的知识点要怎么样纠错、复习有了了解, 为下节课的高效做好准备。

五、发挥小组合作推动作用

如何划分小组是一门学问, 如何让小组有效合作更是学问。班上一般分为9 或10 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4 名学生, 设置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 例如1 ~ 9 号学生为组长, 10 ~ 18 号学生为副组长。每个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设置有奖加分制度和其他的激励机制, 只有全组4 名学生配合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这样的小组才是真正的赢家。

通过小组设置, 组内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不仅行动, 而且“心动”, 小组之间的竞争, 激发了学生之间你追我赶。学习优秀的同学会主动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学困生自身也主动学习, 各个小组也在竞争, 这就让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用“动”这个字形容再恰当不过, 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等;有的学生站起来, 有的学生走到别的学生课桌边, 有的学生来到黑板前, 有的学生找教师等——都动起来, 都有事做, 动而不乱, 动而有序, 动而有效。

总之, 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教师要把自己放到一个“牧者”的位置上, 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 找到学习的乐趣, 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在使用小组时, 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利用设置的奖惩机制, 激发学生的潜能, 提高课堂效率。

六、结束语

如何打造英语高效优质课堂 篇8

关键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高效优质课堂就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让老师快乐地教,學生快乐地学。作为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下面就主要从教师方面谈一下如何打造英语高效优质课堂。

一、教学准备

课前要充分备课,为所授课的班级量身制定教学方案。(1)熟悉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和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2)准确把握单元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3)备教材。2013年改版了新目标英语,无论对于青年教师还是教了几十年的老教师来说,都要重新钻研教材,哪些知识点删掉了、增加了什么知识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英语课堂导入的一些方法:提问导入即通过所提所学句型和知识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短语。情境导入即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故事导入即通过短故事或笑话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到正课。

2.激情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声音上的技巧,富有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言语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乐学的教学效果,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3.精讲多练。想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仔细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哪些必须精讲,哪些可以略讲,哪些可以不讲。这样上课时才能抓住关键。(2)要经常向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是他们真正掌握的,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牢固。根据了解的情况做到该讲则讲。

参考文献:

解清华.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学周刊,2011(16).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篇9

何谓“高效语文课堂”?在我看来,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一、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如一篇课文学生明明在课前预习时已读了四、五遍,有的老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先整体感知的教学步骤,安排学生再一次的读课文,要求思考该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想再读的学生无奈只好又读课文。试想,为了了解课文内容,同一层次的读五遍与读六遍有什么区别,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讲主要内容,我想效果是一样的,这就白白地浪费了三、四分钟。再如不顾实际需要与否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此,课前了解好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情定教法,剔除对学生学习无用的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简洁明了,让每一句教学语言都发挥效用。

实践证明,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解课文唠唠叨叨,启发学生喋喋不休,所提问题琐琐细细。对于这种教学风格,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曾作出尖锐的批评:唠叨“是一种教师以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增长学生淡漠与消极的情绪的管理课堂的趋向。这种教学行为在课堂里流行,学生的趋向是对真正重要的学习失去兴趣,”可见,教师不注意表达设计,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不可能有很好的提高。

1、精心预设提问语。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我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打算从本文揭示的道理入手,因此课始需要出示这个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文后说到这个道理,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读明白了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域较广,针对一篇课文来说,答案是多种的,学生天马行空地说了很多,就是没有说读课文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结果教师追问“读懂了什么道理?”学生才说出这个答案。公开教学时,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修改,直接问: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一下子,就在书中找到了这个答案,节省了不少时间,后来的教学据此展开,精彩纷呈,获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压缩锤炼讲授语。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不要传统的教师讲授,讲授法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问题是作为老师该如何让讲授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讲。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能课前设计的先设计好;其次,要转变教学思想,尽量压缩讲授时间,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3、点拨巧用评价语。听特级教师上课,总觉得他们的课是那么的自然流畅,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和谐的。究其原因,我想除了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外,还有他们善于适时评价,寓评价于师生交流之中。特级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发言,总会与之交流。

三、关注发展,让每一次教学指导都卓有成效。

一堂课离开不了教师的指导,但不少老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光注重指导的过程,而忽视了指导的结果,指导了半天,看不见学生有什么进步,这类现象多发生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教学的有效程度如何,就是要看你指导的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我们承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两课就能看出效果的,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朗读实践。但是,就一篇课文的朗读指导来说,教师安排了若干次的朗读训练,教师对一遍又一遍朗读的要求是不是逐渐提高了呢?学生的朗读质量是不是一遍比一遍有所提高呢?

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浅见 篇10

长期以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看到的是教师教得精疲力竭,学生学得没精打采,很多语文教师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白吃饭,在心灵的折磨中度过一日又一日。

究其原因,应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导致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导致了教师的无用劳动,导致了课堂的低效和浪费。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小组达成了下面的共识。

经常我们在处理教材时,总想面面俱到,总怕有所遗漏,于是大量查阅资料,力求让学生全面体会到文章的精彩之处,往往一篇文章讲了四五堂课,讲得学生兴趣全无,把文章讲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也搞不清楚重点,结果只能是教师受累而毫无效果,造成了课堂的低效。因此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精简教学目标,一篇文章或者一堂课只实现一两个目标即可,让学生学有所得,这一堂课就达到了效果。而且要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多留出时间给学生,通过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来不断的训练学生大胆积极的参与课堂,开动他们的思维,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这就需要教师配好习题,而且尽量在讲之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动脑动手解决,教师集中解决学生认为有问题的内容,这样也提高了课堂效率,不做无用之功。

在语文课堂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除了在课文的讲解讨论中锻炼这些能力之外,我们还通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来锻炼。这三分钟可以讲解成语、古诗,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一篇好文章,可以写一篇文章或背或念给同学听,也可以就同学感兴趣的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为即将讲到的文章写导语„„形式多样,学生比较喜欢,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现在的学生阅读量极少,对阅读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们现在开设的阅读课是有必要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名著导读的模块,引导学生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涵养学生心灵。一开始也不必强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使他们爱上阅读。在读过一阶段之后,开展了阅读心得的汇报活动,通过一些学生精彩的介绍,使得一些对阅读不太上心的同学也有了转变。语文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急于求成,阅读看似与课堂的高效无关,实则紧密相连,爱上文字的人,对语文才会有更大的兴趣,才会有积极性去参与课堂。

除了上述内容,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特长,譬如朗读,背诵,譬如精心设计板书,譬如讲故事,谈时政,譬如多多鼓励夸奖,让学生爱上语文,让课堂出效率。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11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外语的人只有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才会获得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对于我国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得不到实际运用,缺少语言氛围,比较容易遗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融合在英语环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热情。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尝试,期待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精心创设班级文化,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言的文化氛围

首先要重视班级文化创设,课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丰富教室的各个区角,如在“图书角”放置英语漫画、语言集锦、名胜古迹图片,“英语角”展览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资料,让他们感觉好像“身处异国”。当他们逐渐了解这些异国文化并受其熏陶时,那么“爱屋及乌”的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投入了。

二、精心设计情景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

1、让学生“唱”起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快“入境”。

通常我都会以“唱”启动“warmer”, 与学生一起唱和表演。悦耳的音乐对神经系统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让孩子在唱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习得知识。如,在教新标准英语第二册Unit1 Happy New Year 时,我组织学生唱英语歌曲《Happy New Year》,由这首歌曲导入,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下进入新课。有时,我还会为歌曲配以简单的动作,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

2、让学生“玩”起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我经常设计一些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如,在复习身体部位、五官的词汇时,我设计了一个“画五官”的游戏,找几名同学到黑板前画画,将这几名同学的眼睛蒙上,让一名同学说单词eye ear mouth…,让这几名同学听到单词后画出对应的简笔画,有的同学把五官安错了位置,惹得同学们一阵大笑,学生的学习情绪顿时高涨。

3、让学生“讲”起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有时我还会在这个热身环节安排学生进行演讲,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这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学习英语

1、利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创设情景,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能够真实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述英语时态时,我把学生的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编辑成课件。现在的照片先用幕布盖上,让学生猜小时候的照片是谁,然后再撤掉幕布,播放现在的样子,学生看到了自己从一个啼哭的小婴儿到个子高高的少年,体会到了时间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从而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创设动作情境,使语义一目了然

体态语言具有形象性和分析性,有时比语言解释更直观明了。如教“open”和“close”两词时,我把门打开和关上,说:“You see, Ive open the door,”接着对一个学生说:Now, Ill close the door,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再如,教授cry、laugh,或各种动物的单词时我都配以相应动作。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英语的趣味性,学习英语不再是一种负担。

3、创设生活情景,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运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在学习中,一定积极创设鲜活的生活情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会话素材,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兴奋的“演”的过程中,达到实践语言的目的。

四、有效延伸课外情境,创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英语学习氛围

杰斯珀森指出,“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中,并感觉到其存在。这样,他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动在其中。”因此,应该开辟课外实践机会,使课内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1、分小组创编英语小短剧,模拟真实情景进行表演,下节课课前汇报展示。

2、开圣诞节派对,用英语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也别有一番新意。

3、观看英语电影或卡通片,模仿影片中的语音、语调,在情景中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收集有关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等资料,并在班里为同学做解说。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运用多种情景教学手段,处处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不断激活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定能让师生收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12

在教学中, 教师应力求结合教材实际, 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达到“现代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整合,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标”。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情景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 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达到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们国家在化学方面的重大成就, 如青霉素的发现、古代的化工工艺等, 这样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 对于“化学课程的发展史”及综述类课程的教学, 教师都只是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简略的介绍, 主要时间留给学生自己阅读, 了解其大概内容, 由于书面内容的枯燥, 使得学生对课程的继续学习没有兴趣。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获得对于该门课程的直观信息, 则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九年级学生而言, 由于化学是一门新学科, 他们心里存在着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 学生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学科表面上, 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抓好入门教育这个契机, 将这种兴趣及时加以深化和延伸, 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以其形象直观、声像具备、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点, 极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二、优化传递方式, 化难为易, 加强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所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痕迹的形成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得愈强, 保持得愈持久, 越容易被激活而产生回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视听教育家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电教媒体位于“经验之塔”的中上层, 它们为学生提供较上层的视觉符号、言语符号和动画等更易于理解的经验。

利用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如在讲授“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节, 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 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 在化学实验中, 学生能看到的是反应的宏观现象和实验结果, 但对其反应机理并不了解。通过动画模拟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可以放慢实验过程, 放大实验现象, 变抽象为形象, 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微观世界, 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反应机理。在讲授“原子核结构”时, 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制作的Flash动画, 向学生展示原子的空间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绕核旋转情况, 这样可轻松地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 使学生的求知欲高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直观的特点和形象化、趣味化、化难为易的效果, 是单纯的口头讲述所无法达到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优化实验, 帮助理解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那些不能达到预期实验效果或者表现效果较差的内容, 适时、适量地使用自制的或引入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化学的微观结构以及不能做的实验等进行模拟演播, 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做到愉快、轻松、高效。以下化学实验就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一是模拟危险性实验。如浓硫酸稀释实验, 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 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将浓硫酸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溶液飞溅的现象, 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二是模拟实验设备要求较高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多数学校不具备完成这个实验的条件, 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Flash动画模拟,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进而掌握此实验中涉及的知识。当然, 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迁移, 有时需要模拟演示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以及错误操作所带来的危害, 如果让学生亲自去进行实验操作, 一方面可能存在着危险,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这时多媒体的作用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错误操作并演示实验带来的后果, 既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危害, 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和实验步骤,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

四、优化教学资源, 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传统的化学教学一般都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条件的局限,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发展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 化学课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完成, 每堂课都很成功, 突破了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信息技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 使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同时, 识图、辨图、对比、看动画等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 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促进学生思考, 改善学习方式, 为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教师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总结, 使之得到更有效的运用, 就一定能构建出高效快乐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厚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J].化学教育, 1998 (2) .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书法下一篇: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