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春游前安全教育

2025-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春游前安全教育(通用9篇)

小学生春游前安全教育 篇1

各班班主任:

为了安全地组织好本次春游活动,特对出游班级师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2游玩安全:

(1)不玩水,不去小溪边玩耍,不攀爬石头,树木;(2)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不触摸电线。

(3)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来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活动建议:

1、各班分成若干组,指定小组长负责每一场地清点人数,组织同学休息和游戏。

2、建议学生讲究节约,带适量的物品,不宜多。动员不带相机等贵重物品。如果带了,请教育好注意保管。

3、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每人自带一个塑料袋,以便装垃圾。

4、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强调一定要立即准时回家,不能在路上、同学家逗留,请各班主任提早通知给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

5、建议同学统一穿校服、穿运动鞋。

6、本次活动,本着学生自愿参与,家长同意的原则。各班班主任在4月13日告知家长活动的详细信息;对因其他原因不参加的学生,需让家长自己监管好小孩,确保其在家中的安全并电话告知班主任备案。五一班带队领导:王**;带队教师:谢*、朱** 五二班带队领导:张**;带队教师: 刘*、雷*、王*

**区**小学

2015年4月10日

**小学春游安全教育内容

各带队领导和随队教师:

为了安全地组织好本次春游活动,特对出游带队老师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自身岗位和职责,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师生万无一失。带班老师在现场负直接责任,挂钩领导负领导责任。

二、各班在出行前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文明的教育,落实好安全措施,以班级集体活动为主,分好小组,确定好小组长负责每次活动的点名工作。

三、要求学生文明乘车、有序上下车,不把身体伸出窗外,不向窗外抛东西。按学校统配的车辆就座,不随意私自调换。

四、学生活动必须在班主任、带队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学生活动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视野之内。确需活动的项目,要按照规则统一行动。

五、教育学生文明参观和活动,带适量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不随地乱扔纸屑等杂物,保持景区的整洁。保管好自身财物,防止丢失,以免影响活动心情。

六、挂钩领导要时刻了解和关注所在学校师生的安全,碰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将师生身体不适情况及时报告领队领导。

七、各班要在4月14日晨会等时间,集中对参加活动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教育,注意校外活动安全。

**区**小学

小学生春游前安全教育 篇2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化疗安全,措施,前健康教育

化疗 (Chemotherapy) 即化学治疗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在治疗中, 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化疗后因骨髓不同程度受到抑制, 出现出血、贫血、感染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化疗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健康, 在患者出现化疗后反应紧张, 此时进行健康宣教, 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顺应性降低, 处于被动状态。为提高患者依从性, 在我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 采取化疗前全面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配合化疗的顺利进行, 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高化疗的临床安全率, 效果满意。我院自2011年1月至5月共300例住院化疗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前健康教育措施

1.1 针对主管医生在化疗方案中的用药, 详细查阅相关资料制订该患者的具体健康教育。

良好的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1], 在交流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社会背景、疾病特点等选择患者感兴趣的问题作切入点, 达到沟通的目的。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充实的专业知识及娴熟技术是获得信任的关键, 如果护士缺乏专科知识, 有可能出现不到位甚至错误的解释, 不仅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 而且有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2]。

1.2 指导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针对方案中的具体药物使患者了解该药物可能出现的特殊临床反应, 减少出现反应时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如柔红霉素的心脏毒性;环磷酰胺的膀胱毒性;长春新碱周围末梢神经的毒性。以及所有化疗药物的共性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血管刺激等。

1.3 指导采取相应措施

化疗前健康宣教的目的是让患者提前知道存在问题, 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1.3.1避免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渗透到周围组织, 可使皮肤缺血坏死, 甚至出现功能障碍。静脉炎的发生与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及浓度有关。血液疾病患者化疗, 即使无渗透, 也可以发生静脉炎和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甚至炎性溃疡。据研究70%的初次化疗患者不重视药物外渗, 而95%再次化疗的患者会主动提出保护血管, 因此在此项健康干预中不能仅是理论上指导, 而是准备临床药物外渗的相关图片, 使患者感官上认识化疗药物外渗所带来的危害, 避免了部分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出现痛疼时认为忍耐到打完再处理的躲避心理。主动保护好进行输液的肢体, 避免活动引起针头移位。准备好马铃薯和喜疗妥, 化疗前后涂抹, 以便出现外渗时消除局部水肿、缓解疼痛。

1.3.2 恶心、呕吐

此反应是患者最直观感受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化疗前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患者在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主观感受时, 深知其不良反应时, 更应该坚持, 我院将好的临床范例讲解给患者并指导其化疗削弱了的营养状况, 要度过该阶段呕吐后应再进食, 可食开胃食品, 如山楂、扁豆、山药、白萝卜、香菇等, 同时要少食多餐, 避免饱食感。进食要细嚼慢咽, 饭后1h不要平卧, 进食时如恶心、呕吐可口服鲜姜汁3~5ml。避免过热、过酸及刺激性饮食。非初次化疗患者有50%会在化疗前情绪不稳, 称为治疗前恶心, 对此类患者的化疗前健康宣教尤为重要。更要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已存在感官中的恶心信号, 可指导细嚼慢咽进食, 少食多餐, 做深呼吸, 可聊天分散注意力。

1.3.3学会了解身体的反馈信号

大部分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一些临床表现而认为无关紧要, 或对一些正常表现过于敏感。如应用长春新碱后几天出现肢端麻木、肢端感觉迟钝, 患者会认为是年纪大或休息不好的缘故;输注阿霉素后尿液呈现粉红色、米托蒽醌后呈现淡蓝色。化疗前健康教育是切勿忽视身体的异常反应。理解化疗过程中多饮水、多排尿的作用, 及时排泄出化疗药物的代谢物, 以免在体内发挥副作用。

1.3.4 保护身体

化疗患者免疫力降低, 在骨髓象回复期间要加强保护, 房间及时空气消毒, 按时流通空气, 减少陪侍, 禁止有感染症象者进人。30%的初次化疗人员会按照要求进行, 85%有过感染史患者及家属会主动配合好病房环境的保护。因此我院对初次化疗患者的化疗前健康教育是清列出化疗感染后抗生素用药的花费单据, 及严重感染导致延误治疗的病例, 使患者理解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1.3.5对化疗患者前健康教育的强化

通过反复床边健康宣教,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 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 使患者形成自主的保护行为, 积极配合化疗。

1.4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

临床工作中我院常忽视了对陪床家属的健康防护教育, 由于对化疗药物毒性的无知, 甚至有孕妇长期为化疗患者陪床。作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一方面使家属了解在患者化疗期间应当观察的变化, 为临床提供护理信息;另一方面作为家属在接触和处理患者的一些代谢物时做好防护, 正确及时的处理措施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周围的人。

1.4.1 家属应在附近的药店购买好对化疗物安全的胶乳手套或无胶乳手套。当触碰任何被患者的排泄物所污染的表面或其中盛有体液的器皿时, 请戴手套。如应先戴好手套再触碰便器、便盆、造口术的袋子、尿片、床单或床垫, 处理完毕后先戴着手套清洗双手, 然后除去手套清洗双手一次。

1.4.2 男性患者应坐在便器上大、小便。若将排泄物倒入便器, 请注意尽可能将排泄物靠近便器的水面倒入, 以防止喷溅, 随后放下便器盖冲水两次。便器、便盆每次使用后宜用肥皂和水清洁, 彻底冲洗。已被药物、自身体液或排泄物弄脏的垃圾应装在防漏塑料袋中, 然后将这个袋子放入第二个塑料袋。丢弃弄脏的垃圾时要戴手套, 随后戴着手套清洗双手, 然后除去手套后再洗双手一次。

1.4.3 处理患者待洗衣物 家属应当戴手套处理被体液弄脏的待洗衣物。将待洗衣物应单独清洗, 即不要与其它待洗衣物在洗衣机内混合洗涤。可使用一般清洗剂及热水或温水清洗被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宜立刻清洗待洗衣物, 如不能立即清洗, 将其放入塑料袋, 然后尽早清洗。处理待洗衣物后, 要戴着手套清洗双手, 然后除去手套再洗双手一次。

2 实施前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从医学角度来说, 患者只有在了解其所患疾病后才能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等[3]。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 应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文化程度和患者家属的意愿灵活应对, 既不能忽视患者的知情权, 也不能盲目的强调知情权[4]。因此我院的健康教育应当在全面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具体心理需求后, 才能针对性的开展。

3 小结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 健康教育是与患者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患者的住院评估, 明确了住院治疗的目的和疗程安排,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化疗前健康教育, 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程度, 降低了化疗过程中的意外损害程度, 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海平, 王玉华.健康教育中护患沟通技巧[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 (10) :601.

[2]蔡德芳, 桂鸿斌, 李江涛.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200-201.

[3]邹建军, 高勇, 曹传武, 等.知情状况对癌症患者及情绪影响的初步研究[J].肿瘤, 2004, 24 (5) :491-496.

春游安全即时贴 篇3

春游,这些物品必带

充足的水、食物、纸尿裤、保温瓶、纸巾、垃圾袋等,都是早早就准备好的,现在手机拍照功能强,数码相机也可以省了。等一等,带上的东西是否符合安全规则?是否漏了什么?

食品 某些食物是不适宜带出去食用的,例如果冻、有核的蜜饯等,孩子边玩边跑边吃,容易噎住,假如异物进入气管则更危险。香蕉容易被捂烂,已经冲好的奶在热天几个小时就会变质,奶油夹心的点心也如此,类似这些生活常识,平时要多收集。

药品 药品比较容易漏掉。假如宝宝晕车,要记得出门前带晕车药;为了预防跌伤、虫咬等,可以带上创可贴、清凉油备用,如果打算在郊区住上一晚,那么最好再带上退烧药、止泻药,并记下熟识大夫的电话。

玩具 很多宝宝对自己最钟爱的玩具有一种情感依恋,为了让刚到新环境的宝宝有安全、塌实的感觉,尤其为了在他哭闹的时候容易使他安静下来,让宝宝在出门前挑一个玩具一路陪伴他吧。

口罩、太阳镜等 若是遇上毛毛柳絮飞满天,家长最好为宝宝戴上口罩和太阳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上呼吸道和眼睛受到花粉刺激的机会。

长袖衣服 出游尽量让宝宝穿上浅色的长袖衫裤。这样既能够避免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又能预防蚊叮虫咬。

私家车上的

5个安全提示

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于是,到郊区或公园春游就非常方便。永远记住,谨慎开车是安全的最根本保证!此外,还要记得如下安全原则。

安全座椅不可少 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稳妥地安装在后座,绝对要避免贪图一时照顾方便,将座椅放在前座,因为发生冲撞时,前座安全气囊充气的强大爆发力会将安全椅向后推挤,可能导致儿童头部严重的外伤甚至死亡。

绑好安全带 注意儿童身上绑的安全带有没有扭转翻面情形、有没有固定在儿童肩膀位置。若使用侧斜式安全带要确定横过肩膀及胸前,而不是绕过颈部。另外,在车后贴一张卡通标志,上写“Baby in car”,提醒后车小心。

留意车窗车门 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上下车时留心车门开关,这些都是家长要帮孩子留意的。

别在车上吃东西:乘车时吃东西是件危险的事,很容易让宝宝呛到、噎到,甚至引起窒息。应该尽量避免。

做好防晕车准备 假如宝宝有晕车的问题,首先尽量避免乘汽车出行,再就是准备晕车药,在出门前1小时服用(或遵医嘱)。尽量选择宝宝习惯睡觉的时间出门,一上车就睡;另外,上车前不要让宝宝吃高脂肪或油炸的食品,并且想办法分散其注意力,同时要保持车内通风。

视线时刻不离宝宝

宝宝已经会跑会跳了,被坏人抱走或走失的可能绝不是危言耸听,在繁杂的公园人流里,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危险;还有,跑跑跳跳地碰到石头、滑梯转角的机会大大增加,万一出问题,父母要第一个冲到宝宝身边。

别和鲜艳花草太“亲密”

为防止与易引发过敏的花粉接触,户外活动时没必要近距离“拈花惹草”,没必要在草地上睡觉,没必要用口、鼻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特别是有些好奇心强的宝宝非常好动,看到什么漂亮的东西都想摸,都想往嘴里送,爸爸妈妈就要格外注意。

过敏宝宝,花粉会引发他们打喷嚏,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脸部靠近耳朵的地方还会有成排过敏疹粒。假如宝宝以前就有花粉过敏史,春游时建议改去游乐园、动物园吧。

避免危险地带

刚学步的宝宝当然会摔不少跟头,刚会跑的宝宝还不会灵活绕开障碍物,灵巧的大宝宝更可能因为过快奔跑而碰到更大的问题……这些,都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甚至,这些问题对锻炼宝宝的胆量、心智很有好处呢!所以,妈妈不必因担心宝宝跌倒、磕碰而过分限制他的自由,但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行动,及时提醒他或带领他离开确实有危险的地方,比如滑竿下、过于陡峭的山坡或带有危险色彩的游戏区域等。

小心“背兜综合征”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妈妈仿照洋妈妈们的样子,用背兜将宝宝绑在胸前出游,这样的确省力又方便。然而宝宝的下肢被布兜兜着,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很容易血流不畅。如果妈妈一定要用背兜的话,注意每隔1小时就要把宝宝放下来活动一下手脚,尤其要逗引他多做几个蹬腿动作,以防止血液流动不畅。另外,最好不要穿胸前有纽扣的衣服,尽量让宝宝感觉舒适。

提前预防感冒

春游后立刻感冒、发烧,已经成为很多妈妈恐惧带宝宝出游的最主要原因。亲子专家曾经列举了小宝宝春游时最容易感冒的几种情况,依次是:玩累了,在野外午睡;中午阳光照耀很暖和,脱了外衣,结果下午变冷,没有及时穿衣;跑得大汗淋漓时,宝宝自行脱衣服;在摩天轮等游戏设施上游玩时,吹了凉风。经过很多妈妈对照,发生这样的错误还很普遍,下次带宝宝春游,一定要小心避免。

警惕小动物的攻击

宝宝似乎天生和动物们是朋友。带宝宝去动物园时,一定要让宝宝时刻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人多时就手牵手。爸爸妈妈要提防宝宝爬越猴山或熊圈之类的围栏,以免发生危险。宝宝喂食动物时,更要协助和保护宝宝,避免让动物伤害或惊吓到宝宝。顺便提醒宝宝,要善待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黄前小学安全教育制度 篇4

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师生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各级政府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及省、区教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开展学习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急救常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2.教师要正确认识安全工作与人的关系,要把安全工作作为维护学校稳定,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及各项活动,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做到以下几条:

(1)、在往返学校途中,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追逐戏闹,不抢道,不碰撞别人,不追逐机动车辆。横跨公路要注意来往的机动车辆。

(2)、凡色情、淫秽书刊不准带入校内,不借阅;凡危及人身安全的药物、毒品、玩家一律不准带入学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不玩弄易爆、易燃等危险物品。

(3)、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做有危险性的事,夏季不私自结伙到水库,河内洗澡。

(4)、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洁食品。

(5)、不乱动、乱摸供电设施不准自拉电线,安装电灯或其他电器设备。

3.利用各种集会、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爆以及防止流氓等方面的常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集体劳动、各种校外活动,都要事先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将注意事项、安全措施讲清楚。

5.实验教学要严密组织,教育学生对易燃、易爆的实验,利用化学药品的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办。

6.寒暑假、节假日放学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写安全保证书,以班为单位制定安全公约(交学校一份),并书面通知家长监督执行。

7.总务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伙房、食堂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食品和饮水的卫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总务处要定期(每月一次)对教室、食堂、实验室等逐项检查,查找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9.学校保卫人员,要严格执行合同规定,昼夜值班,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出现问题追究值班人员的责任。

黄前小学

罗村小学端午节假前安全教育 篇5

放假时间: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6月1日。

安全事项:

1、学校教育怎么做,在家就应该怎么做。

2、在家接受家长安全监管,不做危险活动。

3、重点注意: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不骑车,不乘坐危险车辆,遵守交通规则。不下河塘戏水预防溺水伤亡,不强渡河流,预防暴雨河水上涨。不攀爬,不玩危险游戏,不做伤害他人事情,不参与非法活动。不玩火做好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做好防食物中毒,防中暑,防疫情伤害。不与同学发生矛盾,不将矛盾带到社会上致矛盾激化。出行要给家长打招呼,不私自留宿他家。

4、中午放学离校时请关闭教室门窗,防刮风损坏门窗玻璃。

5、6月2日早按时到校,不得提前过早到校,必须有家长护

送到校。中午回家注意安全。

6、观看“六·一”电视节目,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7、完成假期课外作业。

8、各班依各自班里情况做好其它对学生安全教育。

罗村小学

第三联办小学寒假前安全教育材料 篇6

寒假即将来临,在欢歌笑语喜庆春节的时刻,我们的安全工作更不要放松,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

一、假期期间,外出旅游、走亲访友,除步行外,还要骑车乘车,所以,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万无一失。

二、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互相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的情况,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再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开机动车辆,不予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恶劣天气最好着色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快发现目标,提前采取措施。

5如果在野外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胡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消耗和意外。

三、天气冷了,虽然同学们喜欢滑冰,但我们这里没有专门的滑冰场地,千万不要到黄河水坑结冰的地方去滑冰。以防掉进冰窟。

四、我们靠近黄河,不要到河边玩耍,再过浮桥时,不要靠近栏杆,以防掉入水中。

五、要注意用电、用火、用气等安全,防止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免炸伤烧伤。

六、要注意饮食卫生。假期中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过期变质食物,不买不食用三无食品,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杜绝各种不良嗜好,做到不抽烟,不喝酒。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大桥联校第三联办小学

论大学生职前教育的培养 篇7

当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社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就业前接受到全面的大学“职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找到适合个人工作,帮助大学生更好挖掘职业潜力,确定职业定位,找准就业方向,使大学生终身受益。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产中,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大学生职前教育的现状,分析国内外的形势,及适合我国发展的模式

大学生职前教育是针对毕业生转变社会角色提供的一种专业性的教育,为即将就业的学生进行的培训,一般包括心态、礼仪、穿着、说话技巧等方面,让大学生做好参加面试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积累步入职场的经验,以及帮助大学生更好挖掘职业潜力。

2.1 国内外形势分析大学生职前培训始发于美国,在国外发

展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职前教育的在校培训及专业培训机构比较健全。目前在我国,各高校和教育机构针对这方面的培训还不成熟,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校虽都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并对大学生进行职前教育的培训,但讲课的教师多数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理论知识少,缺少实战经验。

2.2 我国目前的状况

2.2.1 对于大学生职前教育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学习外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学生职前教育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职前教育的在校培训及专业培训机构比较健全,如:衣阿华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我国职前教育培训机构也在悄然兴起,但在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上,与国外同等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没有的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2.2.2 结合我国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前教育培训。

在我国,应逐步发展学校职业教育培训及社会专业职前教育培训机构的双轨模式,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大力开展大学生职前教育培养。

3 我国大学生职前教育培养的模式及展望

我国应建立与国情及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职前教育培养模式。当前,我国的大学生职前教育培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是内容有待丰富,专业教师人才匮乏。这反面的理论研究较少。

3.1 学校职前教育的培养,高校建立就业指导中心,构建大学生

职前教育、就业指导,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实战的培养。

(1)应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强,社会经验丰富,并长期工作在学生教育一线的教师来主讲这门课。(2)应逐步培养学生认知职前教育的重要性,能够自我认知以及挖掘自己的职业潜能。(3)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主要包括心态、礼仪、穿着、说话技巧等方面,让大学生做好参加面试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积累步入职场的经验,以及帮助大学生更好挖掘职业潜力。(4)这门课程应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同时,更应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如模拟招聘、职业咨询、就业心理指导等。

3.2 在我国社会专业职前教育培训机构尚处于萌芽阶段。

专业的职前教育培训机构较少,社会对其认识还不够,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专项扶持这样的项目。

3.3 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能为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间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3.3.1 学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调整培养方向和培养内容;

发布招聘信息,开设网络课堂,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职前教育的学习。

3.3.2 学生利用网络,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对自己进行职前教育培养,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如在路途、时间上的浪费。

3.3.3 网络同时也是学校、学生及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

学校的信息传递和指导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向学生传递信息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如果没有起到知道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指导不到位或是不考虑学生需求。

4 综上所述,教育百年大计,以人为本

我们所处的是教育学习的时代,人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方面,更应注重人文、社交的培养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大学生职前教育的培养,为毕业生步入社会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前教育培养模式,提倡职业教育终身化,更好挖掘大学生职业潜力,使学生不断的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确定职业定位,找准就业方向,从而达到人有所用,各尽其才,对社会的资源整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李忠军.理想与成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小学生春游前安全教育 篇8

摘   要:教育实习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焦点,而如何对师范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也是各教师培养机构所关注的问题。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思想深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形式化到系统化的发展历程。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作为斯坦福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项目,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其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标准详细具体,注重对师范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大学督导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互配合,注重对师范生实习问题的探讨与反馈;评价途径多样而客观,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并重,能全面地展现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与成果。

关键词:美国;教师职前教育;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实习评价

教育实习是当今世界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焦点。作为教学技能培养的关键步骤之一,对师范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也是各教师培养机构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从整体来看,教育实习评价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思想的深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形式化到系统化的发展历程。现在的美国教师职前培养机构的教育实习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具备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笔者通过探讨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的历程、体系和特点,为我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的教师教育专业组织就开始关注实习评价系统的设置问题。1945年,美国教师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Colleges)下属的标准和调查委员会(Standard and Inquiry Commission)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教育实习评估问题的小组,并开发出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实习标准,首次提出以标准化的评价体系评定师范生的实习成绩与表现。但是,由于部分标准的设置过于宽松或过于严苛,存在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等缺陷。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课程-学时评价体系”(Curriculum-hours Evaluation System)规定,小学教师职前培养项目中教育专业课程须修满16~30学时,中学须修满12~29学时,其中均包含了2~8学分的教育实习[1],达到学分要求即可获得教师资格。然而,这种以学术取向定位的评估并不能体现师范生对教学法的掌握程度,因此难以保证师范生具备合格的课堂教学能力。

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教师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运动推出了能力本位的评价体系,即以教育科学为基础,注重教师行为的改变。该评价体系将能力分为5个维度,即认知、表现、结果、情感与探究,并对这5个维度分别做了详细的层次划分。该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社会科学独特的“技术-测试”模式(Technology-test Mode),以量化的形式衡量师范生对不同能力的掌握情况。然而,能力标准的界定与达标存在太多的主观和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20世纪80年代,受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影响,突破传统观念的“反思性实践本位的教师教育”(Reflective Practi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运动兴起。该运动提出,反思能力也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之一,也应融入到教师资格标准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州际初任教师评价与支持联盟(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Support Consortium,INTASC)与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NCATE)三者的联盟使美国初步建立了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终身一体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美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从此进入了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阶段。这一标准本位的教师职前培养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不仅扩展了师范生的实习活动内涵,还加强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为师范生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指导,获得更客观有效的评价。

二、评价体系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教师专业化思想的深化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专业取向的教师教育观居于主导地位、力量不断壮大的时期。80年代中期主要以学科教学法为培养重点,关注师范生如何运用教学法授课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才是最易被接受的;90年代提出“反思性教学”概念,将反思思维看作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之一,也是评定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传统的以应用科学为基础,依据标准化与格式化的教师教育模式被打破,反思性教学实践需要培养能够对实际教学问题做出更有逻辑、更加理性的判断的教师。反思性教学要在教育实习的设置中融入反思性教学思想,这就拓宽了教师专业知识领域;而从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吸取教育智慧,又赋予了教师作为教学知识构建者的地位,这是专业实践者所独有的,也是作为专业人员获得专业自主性的体现[2]。当然,这种理念必然会成为评价师范生实习效果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主要教育政策的调整及其引领作用

二战后,虽然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联邦政府逐渐将改革重点放在对教师质量的提升上。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霍姆斯小组(Holmes Group)等组织都发布了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相关报告,针对教师职前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倡导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观,即通过制定多维度的培养标准与实习标准来评定实习的有效性。

进入21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对教师职前培养计划的制定更加完善。2002年,联邦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首次提出了“高质量教师”的定义。在教育实习方面,该法要求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并要求各培养机构制定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估标准,即以师范生的教学行为及实习表现为依据,评估其对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法的掌握情况,判断其是否能够对突发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3],这也影响着未来教师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中是否能够提出理性而可行的建议。

再者,由美国联邦教育部于2010年3月颁布的《改革蓝图:重新修订初等和中等教育法》(A Blueprint for Reform: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中提出了“有效教师”的定义,并采用更人性化的标准来评定教师的教学表现,向未达标的教师提供辅导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该法要求必须依据教师培养标准来编写实习手册;在职教师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与评估;加大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对合作学校的教学条件及中小学教师的辅导资格进行评定。[4]

(三)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与认可

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步入了一个标准化时代。1987年成立的INTASC通过开发初任教师评价标准推动了标准化的教师教育改革进程。1995年,INTASC与NBPTS、NCATE结成联盟,促进了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执照标准与教师高级资格证书标准的相互协调和匹配,构建了教师培养与发展的连续统一体,成为保证教师质量的三大支柱。

进入21世纪后,NCATE在认证标准中对教育实习的设置与管理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即强调活动的制定、实施与评价要顾及所有师范生,实行多元化的实习模式;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鼓励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实习计划的设计中;将反思理念融入其中,培养未来教师成为具备反思能力与自治能力的专业教学工作者。[5]

美国教师教育组织通过不断开发与改进教师的选拔、培养、评价、任用、在职发展等方面的专业标准,共同推进了美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教育实习规范化的进程。

三、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实习评价体系

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Stanfor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TEP)是斯坦福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其在教育实习体制的设置与管理方面都融入了严谨的态度与专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内涵与研究价值。

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设置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多主体、多途径的评价体系。该项目根据《加州教学专业标准》(California Professional for Teaching Standards)编写了《教育实习手册》,安排“教师小组”(teachers group)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即时性与定期性的指导和评估,并利用“档案袋”(graduation portfolio)收集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材料。

(一)教师小组评价

教师小组由大学督导教师(university supervisors)和中小学合作教师(cooperating teachers),辅助师范生实习的中小学在职教师)组成。教师小组不仅要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展开跟踪指导,还要召开三方会谈(大学督导教师、中小学合作教师、师范生),对师范生的教学态度与各方面能力表现等开展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

大学督导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制定实习框架,并根据框架安排具体任务;负责三方会议的组织与召开,加强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关于实习情况与需求信息的交流,共同讨论、评估及设定目标;保证至少9次的正式考查,且每季度完成一次考查录像;完成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中小学合作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帮助师范生融入学校与班级环境,与分配给自己的师范生分享教学任务,与师范生共同讨论学生信息,如学生考试成绩、家庭情况等;指导师范生所有的实习活动,并定期进行随堂指导与评估;完成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6]

大学督导教师对师范生实习情况的考查主要包括5个方面:课程计划(Lesson Plan)、会议计划(Planning Conference)、观察(Observation)、会议汇报(Debrief Conference)、反思(Reflection)(见表1)。

教师小组根据《加州教师表现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California Teachers,PACT)的6个标准对师范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这6个评价标准涉及: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参与程度、对优质的学习环境的构建及保持、课程主题的设计、教学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8]

教师小组根据以上6个标准对师范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每个标准的满分都为4分,2分以上及格。季度评价要求师范生举出3~5个自己在本季度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1~2个需要改进之处[9]。总结评价是由教师小组与STEP教学主任、合作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评估小组,共同对师范生的实习表现与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最终评估结果会装入档案袋,成为该师范生在STEP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证明。此外,总结评价以季度评价为基础,对教师小组与师范生共同填写的“专业发展计划”“中期项目回顾”“春季学期对夏季学期的回顾”三项材料进行最终评估。[10]

(二)实习手册评价

STEP依据《加州教学专业标准》,从学术课程、实习工作、观察工具、实习学校、所需表格、一般信息6个方面制定了实习手册,全面而具体地提出了相关规定与要求。实习手册对教师教育的理念、开展实习的意义、具体的任务、实施方式及评价标准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实习手册在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官方网站上能够随时下载,便于师范生与教师小组提前了解STEP教育实习的所有详细信息,为教育实习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包括实习材料、毕业文件夹、教学计划、反思报告等。实习材料主要包括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学生作业样本、测试卷样本及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实习班级的学生个案分析,反思日志,3~5课时的教学录像等[11]。毕业文件夹由求职信、班级活动、核心任务与项目、单元的教学计划、总结反思5个部分构成,旨在多途径收集材料,反映师范生的教育态度、教学立场、教学技能与发展目标[12]。教学计划主要包括:需要运用的教学思想,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采用的相关材料、具体的课堂活动与教学策略等。反思报告是指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与实习关系的认识,要求师范生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并制定未来教学发展目标。

四、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对实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监督、管理的作用,对师范生实习表现的评价更为客观、准确。我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从而导致部分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活动流于形式。我国需要加大对教育实习的监管力度,使教育实习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加强教师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构建完善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鉴于我国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安排一位大学教师与一位中小学教师合作,负责数名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的指导与评估工作,如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针对某一议题或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以使相关各方对实习的开展情况有即时性的认识;鼓励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在增强师范生的专业适应性的同时,促进教师职前培养项目的不断完善;增加督导教师对师范生现场指导的次数,同时鼓励中小学在职教师到大学进修并开展学术交流。

第二,在实习过程中,融入对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反思性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我国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强调反思作为评价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增加反思总结在实习任务中的比重;督导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加强沟通,鼓励师范生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框架,对课程的开展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与教师小组针对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充分的交流,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49.

[2]杨民,姜丽华.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8:23.

[3]Linda Darling Hammond, Ruth Chung. Variation in Teacher Preparation: How Well Do Different Pathways Prepare Teachers to Teach?[J].On-Line Edition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 of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2(53):29.

[4]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Reform: 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EB/OL].http://www2.ed.gov/policy/elsec/leg/blueprint/index.html, 2013-01-12.

[5]NCATE Unit Standards[EB/OL].http://www.ncate.org/Standards/NCATEUnit Standards/tabid/123/Default.aspx, 2013-02-10.

[6]Buil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Candidate and Cooperating Teacher[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 2013-02-18.

[7]STEP Observation Cycle[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 2012-12-18.

[8]California Standards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2010[EB/OL]. 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 2013-02-18.

[9]STEP Teacher Candidate Quality Assessment[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elementary/handbook, 2012-12-19.

[10]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California Teachers-STEP Secondary 2012-2013[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2013-02-18.

[11]Elementary Clinical Work Agreement 2012-2013[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 academics/elementary/handbook, 2013-02-15.

[12]The STEP Elementary Graduation Portfolio 2012-2013[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elementary/handbook, 2012-12-28.

小学暑假假前安全教育讲话稿 篇9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愉快的暑假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假期愉快!为了度过一个和谐安定的假期,对假期中的安全问题学校提出以下安全注意事项请同学们务必遵守:

1、防溺水安全: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进入高发季,特别是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同学结伴外出游玩时溺水事故经常发生。大家要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己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每年因游泳、玩耍、游戏活动而引发的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老师管理的时段。为防止溺水事故在我们身边发生,同学们坚决不准在私自下水游泳,不准与同学结伴到海边、水库等无安全保障的水域去游泳,玩耍、做游戏活动等,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2、遵守交通安全

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交通安全要格外注意。为此提示学习期间同学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横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此外,同学们还应注意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如果乘车要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等各方面危险、违法的有关交通方面的活动等。不乘坐不安全、超载、违法的车辆以免发生交通意外事故。

3、特殊天气安全:

由于已经处于夏季,假期间经常有雷雨、暴雨,同学们不要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库边、池塘边、沟边的泥泞小道,防止摔倒掉入路沟、池塘等事故发生。雷电暴雨、台风来临时,不要外出。

4、森林防火及用火安全:

大黑山森林火灾刚刚过去,伤痛却永远遗留在逝者亲人的心中,在野外玩火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同学们要注意不能在野外玩火、用火。独自在家或,一人在家时,千万不要玩火。不能划火柴,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一旦发生火灾,要拨打119报警,然后想办法逃离出去。如烟雾呛人,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逃离现场。如果居住在高层建筑里,千万不要选择跳窗户的办法逃生,要尽快打开门逃生等。

5、预防传染病的安全:

常见的传染病有:1.呼吸道传染病。2.消化道传染病。3.虫媒传播传染病。4.有些传播因素复杂的寄生虫病。其中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同学们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同学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及时检查,共同来把同学们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6、游戏、活动、自然灾害安全:

同学们在家游戏、活动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父母不在的时候,活动要远离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不到坑、池、塘、沟、河流、水坝、施工重地、山崖、陡坡塌方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禁止活动的场所。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长辈知道,告诉他们你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要注意时间,不要很晚回家,以免父母担心。假期不得返回学校拿东西或玩耍。即便不出

门,同学独自在家,也是一件让家长不太放心的事。不法之徒通常会用以下方式诱骗独自在家的同学开门,如:“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给你买好吃的了,让我给你带回来”;“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出事故了,让我来接你”;“我是看煤气表(水表)的”等。如遇问路者,可以告知大概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男女同学都需注意,坚决不允许任何人触碰自己的身体,如有发生,要及时勇敢的告知家长和老师,寻求大人的帮助,不要害怕。

7、用电安全:

同学们要注意不乱用电,使用电器。如果使用电器不当,也可能造成意外,如触电、烫伤等。如:微波炉不能加热带壳、带皮的食品,如鸡蛋、玉米等。其次,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烧焦食物,甚至引发危险。热水器:不论是煤气热水器还是电热水器,操作过程中都有很多注意事项,对于未成年的同学来说,独自使用热水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等,所以,独自一人在家一定不许乱动家用电器。

8、意外伤害安全:

同学们要注意意外伤害,活动游戏中容易造成磕碰伤、意外伤害和烧烫伤等。小面积烫伤如未造成肤裂伤,应立即脱离热源,并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毛巾冷敷20分钟左右。在烫伤两小时内,最好不要将油性外用药涂在伤口外,以免阻止热量散发。尤其注意,如果表皮起泡,千万不要将泡弄破,以免伤口恶化感染。万一遇到轻微外伤,造成少量流血的,应先用流水冲洗伤口,再使用一些外用消炎药,如流血较多,则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等。

9、饮食安全:

同学们要注意预防食物中毒,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要合理饮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没有吃过的食物,不知名称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在假期中要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多锻炼,预防疾病侵染,提高身体素质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有的家长事先为同学做好午饭。不过,留饭菜也有一定的讲究。给同学留的午饭最好是当天早上做的,并放入冰箱保存,最好不要留凉拌菜。过凉的水和食物都应该让同学在常温下放

5至10分钟再吃,尤其是在感觉特别热的时候,不能马上吃太凉的东西。冰果一次只能吃1至2个,大盒的冰淇淋不要一口气吃完。此外,吃水果之前要洗净,必要时可以在冷水中泡半个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再吃。现在已进入雨季,各种野生菌开始出现。采来的野生菌不要乱吃,若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清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等。

总之,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同时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暑假活动和作业,做到学习和休息两不误。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安全”二字,永记心中,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努力养成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文明守纪的良好生活习惯等。

上一篇:迎春花开小学作文下一篇: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