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共8篇)
浅谈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大量作业训练为依托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了。如何解决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而学生读得少”这个问题呢?大都教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多读,一遍又一遍地读,结果是适得其反,与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是背道而驰,这种目的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方法不灵活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都会读烦读腻,有的甚至对读失去了兴趣,感到上语文课索然无味。这种表面上看读书的的时间是增多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地了解阅读教学的现状,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征,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悟、疑中议、写中运用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种有口无心的机械化的阅读只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导性,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我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做到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条理地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另一头就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所以阅读教学要坚持从读入手,以读为主,落实“读”的训练。但有的教师急于“讲”、“问”,挤占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或很少读的机会,以致一篇课文学完,连课文还读不懂,对课文内容印象不深,教师讲解分析得多,亦如空中楼阁;或过于强调读背,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束缚思维发展,这两种教学方法容易走极端。因此,新课程标准科学总结了近年来教改的成果经验,呼吁阅读教学要反璞归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②如教学《荷花》一课时,为了避免单纯地进行理性化逻辑分析的倾向,我没有做过多的理性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朗读、比较、体会。首先我对朗读提出明确的指向:图文对照,品读想象,再借助课件把一池荷花图放出来,微风一吹,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然后通过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想象荷叶,花骨朵,花蕊,荷花开放时的颜色和形态,把一幅美丽的荷花图镶嵌在学生的脑海中。其次以读促思,在品词析句的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词语,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冒”字用得非常传神,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进行换词比较,结果学生把“冒”字换成“长”、“窜”、“钻”、“伸”等词,通过反复朗读比较,这些词都不能像“冒”字这样准确把白荷花迫不及待地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样美的课文,只有让学生在读中亲自去发现、品味和吸收,才能真正领悟文中之情,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思维碰撞,质疑问难。
众听周知,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学习中,学生中只有遇到困难,感到有问题必须自己去解决,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因此,课前教师要做足功夫,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精当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课文“情境”中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1]再者,《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③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思考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阅读教学中,从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以“疑”为线索,使学生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教学完《草船借箭》时,一位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完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必归还,这不是“借箭”而是“骗箭”,所以我觉得题目应该叫《草船骗箭》,更恰当。话一说完,学生沸腾了,各抒已见,形成反对和赞成两派,争论不休。我抓住此契机,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课文,再次组织大讨论,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说用“借”字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曹操好像是自觉自愿地把箭交给诸葛亮的,以后交战时还要“还”给曹军,用“借”合适;有的说题目用“借”字风趣、幽默,讥讽了曹操的自以为是,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这堂课正是由于学生的敢于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创新阅读,他们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全班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而且还提高了阅读质量。学生的这种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并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积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尽情地提,提充分。踊跃提问,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不懈的追求精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它不仅是促进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创造性阅读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三、讨论交流,议中释疑。
讨论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对质疑的升华,“引议释疑”,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研究,取长补短,逐一解决疑问,并鼓励、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求,使“思”得到交流与深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亲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全班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领悟、对情感的体验释放出来,引导学生关心文本中的人物,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讨论交流,学生就可以把文本所蕴涵的价值观的感悟和体验表达出来,展示个性的阅读过程。学生在充分发表意见,学生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疑”自然而然也就解开了。如教学《雪孩子》一课,我采用了先讲述插图然后开讨论会的方式,学生讲述插图的过程,不仅使他们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接着,组织学生开讨论会,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见解,阅读的创造性得到张扬。又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重点写议花生而不写清种花生的过程呢?如果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就体会不到本文的写作目的,只有让学生经过熟读,精思、讨论、点拔,学生才能认识到议花生是本文写作重点,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经过讨论,“疑”解开了,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只有突破为教而说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走向多样化;只有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讨论的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怕学生说得慢,或一时说不上来;不要怕学生说错、说罗嗦、言不达意、或张冠李戴,这都是学生走向敢说、能说、会说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是非常正常的。学生一旦走入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会得到大大增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说,能创新阅读教学,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凸现出来。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自己抒情,让学生自己说话,就是让学生拥有了阅读过程!
四、读中促写,写中运用。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④[2](叶圣陶)的确,没有吸收,哪来的倾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表达人的思想,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观察训练、思维训练、说话训练密切配合,为写做铺垫。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的。借此机会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许多学生都能把小动物的外形介绍得生动具体。其次,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写的时候“言之有物”,解决了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的问题。⑤因此,我布置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采集本,把平时看到,读到,想到的优美词、句、段记录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好段,解决了写作中的“无米之炊”。接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知识迁移,强化训练。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后安排学生模仿本课写作方法写一篇《我爱„„》的小练笔,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利于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在阅读中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提倡广泛阅读。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要注重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丰富精神生活。我曾经有幸听过南安移动公司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举行的一次有关作文的讲座,现场有一个互动环节,家长与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向专家请教的问题都是围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言之无物,有的小学生一说到作文就头疼,害怕,不喜欢写作文等,如何解决学生的这种写作现状,我记得当时专家就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解决的关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归纳起来最重点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从专家的分析当中,我们不然发现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脱离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经常性的写作对于阅读有促进作用。
一、培养兴趣, 让学生乐于习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力量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要让学生乐于习作, 就要培养兴趣, 关注身边的人、事、物、景,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动手干一干自己想干的事。当学生在现实中有了生活体验, 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才能够提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才会乐于表达。但是从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来看, 学生缺少生活体验, 学校与家、家与学校, 每天都是两点一线, 活动圈子小, 生活体验少, 再加上每次习作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为习作而习作, 学生没有兴趣, 更谈不上“乐”写。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平时有必要让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 有必要让学生走进生活, 从中发现生活的真谛。见多识广了, 作文题材丰富了, 学生才会在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 抒自己想表达的情。例如学了写景的文章, 要求学生写一篇春景习作时, 下笔前, 我们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 到百花盛开的校园, 走进浓郁的山间田野, 漫步清澈见底的河边, 亲身体验春天的气息, 春天的鸟语花香, 感悟春天的山清水秀, 观赏大自然的奇花异草, 美丽风光;让学生在不同的地点, 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只有在书本提到的而自己未发现的春景。如花的颜色、形状, 田野的广阔无边, 溪水的清澈等, 亲自去观赏春的气息, 春天的景象, 从中体会“春光无限好”的真正含义。通过观察, 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 再加上儿童天生的好奇心, 他们便会打开话匣子“聊”起来。学生有了自己想说的话, 想表达的情, 有了习作的欲望, 便会乐于习作。
二、感受生活, 让学生易于习作
作文是书写心灵的园地, 是倾吐真情、抒发情怀的天地, 更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走近生活、联系社会的纽带。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必须与生活相结合, 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为真情而写作, 为兴趣而写作, 为生活而写作。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小学生社会阅历浅, 活动空间小, 生活体验少, 积累的生活素材更少, 所以他们的作文难免会有凭空想像、胡编乱造的现象。翻来覆去总是写那么几个人、几件事、几样物、几处景, 写来写去都是那么几句话。无话可写、无材可选是学生作文的通病。因此, 在教学中, 作为语文教师, 平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尽可能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如要求学生写学校生活的文章, 节日或课余就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意识组织学生参加他们喜欢的文娱体育活动, 如跳舞、跳绳、踢毽子、猜谜等。然后以“我喜欢的一项活动”或“课间十分钟”“开心的我”等为题作文,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要求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事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事后以“我做过的一件事”“我感兴趣的一件事”等为题, 让学生把自己做事的过程写下来。这种亲身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素材来源于生活的作文, 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使其自觉地真实作文, 而不再是无病的呻吟。平时, 只要我们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体验生活的空间, 让学生在生活中做真人, 写真事,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易于习作。
三、淡化文体, 让学生勤于写作
小学生习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练习, 既是练习就不应该要求学生每次习作都要告诉读者某个“道理”, 表明某种“观点”, 得到某种认识或吸取教训等, 而是要求学生能把要说的事情说清楚, 写明白, 使自己和别人都能看懂。简单来说, 要淡化文体, 文章题材不要千篇一律。表现同一内容的作文训练, 我们要鼓励学生作文体裁多样化, 记叙、散文、说明文等都可以, 并鼓励学生作文形式多样化 (即一题多作、一材多写) 自由表达。只有同一话题的作文不拘形式,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表达的情, 才能避免学生“作文写的一套, 内心想的是另一套”的现象。而学生作文也会显得多姿多彩, 富有创意。
因此,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加强自主拟题作文 (即自由文) 的练习, 让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 设计一个个开放性的话题, 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累运用四”的习作, 以“童年趣事”为话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自拟题目。其次, 在命题作文训练中, 要特别重视命题与指导的开放性, 让学生在考虑运用什么体裁去表现既定的内容上有一个更大的选择权利。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积累运用五”的习作, 主题是:调查我们与周围的环境, 围绕一个意思, 运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记事或写人的文章, 也可以写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等。再如习作要求写自己心爱的一件东西, 在这里以“文具盒”为例,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记叙文 (即文具盒的来历) , 也可以写说明文 (介绍文具盒的形状、大小、用途) , 也可以写建议书 (建议文具盒应怎样设计才能更美观又耐用) 或写想像作文 (想像未来文具盒的形状和特殊功能) 等。再次, 开辟“空间”, 鼓励学生尽抒得意之处。“无话可写”是学生作文时的通病, 也是长期禁锢学生自由表达所产生的恶果。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该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可以张扬个性、乐于创造的和谐氛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同源泉, 文章如同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流之不竭。”所以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教师要尽量开辟习作“空间”,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从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进大自然, 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比如, 学了有关写景文章, 要求学生写景状物, 抒发情感的, 我们可以抓住一年四季 (即春、夏、秋、冬) 的美好时光, 有目的、有意识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 欣赏花草树木、飞禽鸟兽、风霜雨雪等。无论是景或是物, 静态的、动态的, 都可以细心观察, 有意识记录下来。这样, 学生的写作材料就越来越丰富,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平时作文无材可取、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无情可吐的现象。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引导学生到社会上搜集作文材料, 感受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在习作表达时, 让学生写自己之见, 抒自然之情, 吐生活真谛,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诚的态度和人文价值观, 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从生活中求知、养善、立美的过程, 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 从而达到习作教学中以人为本、人文结合、文道结合的目的, 并养成学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四、加强训练, 让学生善于习作
作文是生活实践、思维和语言的统一, 学生的作文反映了他们在思想上的认识, 他们的生活经验、表达能力、阅读量、知识面、写话能力、人格等多方面的情况。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感悟, 用笔来记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可以借助这个例子, 达到举一反三。”在大量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借助教材中文质优美的篇章, 引导学生适当做些小练笔, 如仿写、续写、以此来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加强仿写、续写的训练, 让学生不畏惧写作, 并能够轻松作文, 如教学《桂林山水》《美丽的大兴安岭》这些文章后,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 让学生以“家乡的山水”或“美丽的村庄”为题, 仿照课文的写法, 按“总—分—总”的写法把家乡的美景写下来;学了《一夜的工作》一文, 课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每天工作的情况。然后以“××一天的工作”为题练习写作。总之, 我们要抓住一切写作契机, 多给学生提供习作的机会, 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写作。久而久之, 通过这样的学文仿写, 不仅能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还能使他们平时积累的语言得以运用, 使识字、写字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作文不可怕, 贵在‘文趣’上”;留心周围事, 材料勤搜集;苦读来积累, 多练是妙法;读写促巧记, 笔下如生辉”。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如何在作文训练中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呢?
一、开发课程资源,丰富作文题材,培养作文兴趣
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题材匮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把学生的视野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发现和感悟。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作文材料无处不在。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不是背诵几篇范文就能提高的。它包括诸如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的系统,心理能力训练的系统,思想内容积蓄的系统以及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系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线。每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手段。因此,在小学各个阶段教学生哪些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首先不是决定于语言文字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而是决定于学生从事哪一类语言活动,发展哪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训练目标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教师认真落实。
低年级学段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的活动和游戏活动,也从事简单的劳动和人际交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周围世界形成初步的、带综合性的认识,并掌握最简单的学习工具和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复述教材和看图作文,而应该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听广播、看电视,阅读儿童报刊、童话故事和浅显的科普作品,参加各种自我服务劳动,兴趣小组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变化的一般知识,初步形成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中年级学段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也从事一定的人际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生活领域的知识,充实他们的常用词汇,一是要加强习作和各科教学的联系,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认真积累在语文阅读、自然常识、音乐、美术等科目和课外活动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专门名词,二是进行专门设计的观察习作,即以实物、音乐、表演、图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形成表达的愿望。高年级学段学生除了系统学习书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人际联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教师要经常根据形势确定一些带有综合性的教学主题,或者随机确定一些主题。
二、根据各学段的不同作文训练要求开展不同方式的作文训练
作文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也应兼学其它各种简单的实用文体。他们的作文能力可以有多种,但概括起来是两种: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前者包括选题、审题、产生材料、选择材料等具体能力,后者包括安排文章结构、选词、造句等具体能力。在这两种能力中,前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它的心理机制是将鲜明的表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以及正确地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种不同的作文训练形式,以逐步培养各种作文的智力技能和创造技能。
低年级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因此,低年级要发展儿童初步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心理形式既不是复述,也不是看图作文和观察作文,而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通过童话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联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结构。
在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不断加强,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观察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逐步取得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中年级是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此外,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中年级要发展儿童比较系统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即以实物、音乐、表演、图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情致,形成表达的愿望。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所以,通过观察存储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在观察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该典型表象。
小学高年级主要进行实用型的记实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技能。高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此外,高年级的学生开始進入少年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人际交往开始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因此,要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作文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实用型作文,包括写中心明确的记叙文,写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写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其间,也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或者鼓励学生在前述文体中展开想象。写各类实用文必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 者:白玉珍 作者单位:通辽市科尔沁区解放小学,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培养
摘要:在认识理解新课改的基础上,实施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课程理念,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组织好探究性学习,重视实验教学,注意学科间联系。本文作者从认识新课程理念入手,结合实践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对传统教学弊端进行反思,在分析新课改所倡导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实施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高中生物新课改不但改换教材,而其中主要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的需要,充分体现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要求教师建立全新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力于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2.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新的课程标准是培养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在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时,所必需的用生物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总体把握
1.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我们教师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2.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入的设计,知识过渡要“衔接自然”。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
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3.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分步提问,把大题化小,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
4.调控——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
5.小结——收与放并举。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1、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理念。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必须依据一定的理念。具体来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同时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生物课程的学习要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讨论,了解相关职业。因而,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要针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过程。
2、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重结果,主要看教师的讲,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透彻到位,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的学,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学得什么,学得好不好,能力是否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课
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考,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能力。
必修1第六章中的《细胞的增殖》这一节,过去教学的“双基”目标一般定为:掌握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能解决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教师会依照教材,先讲细胞周期性概念,然后出示植物细胞增殖过程挂图依次讲解其过程,再讲动物细胞增殖过程及于植物细胞增殖过程的区别和无丝分裂,最后是课堂练习。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题目做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和备课组的教师一起讨论研究,确定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细胞增殖的周期性概念、过程;能力目标是通过对比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上课后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其目的是激趣。然后出示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课件,让学生在识记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再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表达交流,教师小结。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动植物细胞增殖过程独立尝试表达动植物细胞增殖周期性的概念。第四步,教师提问:能进行细胞增殖的有哪些细胞?它们与细胞生长发育及细胞分化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五步,课堂练习,上课结束后,我做了随堂测试,测试结果是及格率89%,优秀率43.3%。
3、精心策划,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会在观察中提出问题,乐于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会在探究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取新知。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须精选内容,让学生有效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类: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经典事件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这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学会开展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主要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报告。高中生物教材上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探究活动都可依据上述一般方法进行。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高中生物教材上“调查社区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培养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筛选和整理数据,分析判断得到结论的能力。
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不同;二是探究性学习要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的高中,他们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案。三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换位思考,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尝试,但要成为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并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
4、明确目标,搞好实验教学
搞好实验教学,首先要明确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两个情况,一是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仪器设备和用具配置不到位,教师仍凭“三寸不烂之舌”在黑板上讲实验;二是少数教师对学生动手实验认识不够,让学生读实验、背实验,这都是违背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
上好实验课,还要明确不同类实验的教学目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根据学生实验目标不同,共分为三类: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技能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观察对象是什么或鉴别实验材料中“有什么”?如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标是为阐明“为什么”或“怎么样”提供实验依据,或证实物质或结构动态变化,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其基本程序为:确定论题——获得论据——进行论证,论证方法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学生实验活动的要求是在不违背课程内容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实验可以选做。
总之,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生物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生物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相互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回顾与前瞻》[M].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编,2004
[2]、《面对新课改教师该补什么课》[N].中国教育报2004、8
人文社科系小学教育专业2006届林玉婷
指导教师:福州师范学校黄澜(高级)讲师
摘要: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的、综合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确立了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审视并解析这些新观念,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作文教学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习作。”
关键词:习作,传统模式,新课标理念,心理背景,习作兴趣
习作指的是学生主动积累生活素材,调动情感体验,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语文文字的载体进行表达、交流或丰富自我、感悟自我、发展自我的学习行为。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模式:体现着“教师主体论”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有教师控制,程序僵化,形式死板,没有引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哲学家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对于大多数男女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样无需他们去努力思考„„然而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却是灾难性的。”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缺乏动态生成,关注的是教师自己怎样教的过程,而不是学生怎样学、如何练的过程,教学模式是:“我教你写、你写我改”、“学生习作、老师批改”构成。显然,这种教师单方面注入式教学,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背离了习作教学的规律。
在此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几位小学一线习作专家教师,综合他们的意见:习作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综合能力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习作教学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坚持兴趣为先、发展为本,不断探索,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通过善积累、乐练笔、多途径”强化习作教学。
那么,新课标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又是什么样的呢?新课标把学生作为
习作的主体,强调学生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极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思无所忌、畅所欲言,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习作信心得以增强,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让其语言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现在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想法。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把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建议是最关键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要素。那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此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一、习作素材的选择,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是克服畏惧心理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要充当好“生活导师”把学生引入丰富多才的社会生活中,比如,多组织学生去公园游玩,多让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等,并且指导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以自己的情趣去理解分析社会,发展认识和思维能力。如让学生写观察、记录、小日记、小报告、社会调查等都是较有效的方法。
1、走进生活。这是创设良好心理背景的前提。要让孩子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一切,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且懂得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让孩子善于把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2、引导孩子与书本交朋友。“热爱读书,他会使你的生活五彩缤纷,会使你的人生变得光彩灿烂。”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同时要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让读书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的习作兴趣变“苦”为“乐”,以克服学生的厌倦心理。要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这是必须的。厌倦和畏惧一样,都是僵化的传统教学旧模式造成的。习作教学要想取得高成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的能力。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关爱学生,教师要把差生当“朋友”,了解他们在习作中的困难,并给以具体的指导,热情鼓励,学生有所进步,教师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帮助学生总结成绩,克服失望心理,树立习作信心。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三、“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习作训练的指导思想。
这一观点必须植根于现实,植根于生活,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在中学会观察,观察完成后学会分析,分析结束后要学会互相表达。这个指导思想强调写观察笔记、写分析笔记,持之以恒的训练,既发挥认识能力的培养在训练中的领先作用,又以认识能力的提高带动了表达能力的提高。
做到以上三步,我们已经为学生的习作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但要想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认为以下两步是必不可少的。
四、让学生品尝写作成果,在成功的预约中进行习作。
要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改变习作批改的方式很重要。要变革教师的单一批改为边评边改,或是学生自评、自改,或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批改,或是师生合批合改,或是全班讲评,教师要充分利用习作讲评这契机,激励优生,启发差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之感。教师批改时,还要对学生的认识、个性感情方面给予关注、热心指导。
五、习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一)、利用注意。我认为,作为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一是唤起儿童的有意注意,让孩子用他们的感官进行细致、具体以及丰富地观察;二是提示观察的顺序,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细节、重点等;三是把观察、思维、想象、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这个过程培养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理念: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的素缚,学生才能自由表达,才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独特体验,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要经常指导学生写想象性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要怎样指导呢?我经过翻阅资料和访问专家教师后,概括如下:
1、指导学生储藏丰富的记忆表象;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3、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4、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题材;
5、在内容上要作适当的铺垫。
习作作为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极力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但说起容易做起难,现在小学阶段还是有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许多的老师也因此想了许多的办法,但收效甚微。我们面对这些,只能通过把那些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只有摆脱一切为了应试而强加在师生身上的各种导向、各种指令和各种素缚,做到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才能让《语文课程标准》的各种习作策略、各项具体要落到实处。
我相信通过基础课程改革,在今后的小学的习作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一定会使我们的习作教学走上与众不同的创新道路,我们一定会看见属于习作教学的那道胜利的曙光,习作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一定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参阅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习作总目标、习作教学建议、习作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周立群庞车养编著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 四川大学出版社王晓辉、周娜、严虹焰、何平、严先元编著
《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杨九俊主编
小学教学设计周刊2005年第一期第10页《因材施教,快乐作文》方利民小学语文教学周刊2005年第十一期第4页 《自主习作与有效指导》陆云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年第十一期
网相关址:
1、习作直通车
http://.cn/xyxzydt/
2、陶杰英提高作文水平的小窍门
http://.cn/200406/ca466217.htm3、用“说”来构思
http://.cn/200406/ca466218.htm4、刘卫国作文要坚持六练
http://.cn/200406/ca466199.htm5、丛野作文歌诀
http://.cn/200406/ca466155.htm6、李炜真为作文积累素材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编写作文专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和家长会上为他们叫好,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作文的分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二、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农村学生的生活十分丰富,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丰富多彩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以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特别熟悉,但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发愁,感到没什么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美学告诉我们,用热情的眼光和态度来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周围景物,能使观察更仔细、更持久、更深入。人的情感植根于外在的客观现实,学生沉浸在物我交流愉悦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能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认识、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三、积累材料、融汇贯通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沉浮苦斗以提高分数,只“重教材”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材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挤时间阅读,给学生创设时间阅读。
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既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四、提倡模仿,强调创新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落花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转》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是一味的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五、以说促写,下笔有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时做到心中有数,有话可说,乃至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六、多鼓励,少批评
“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一个人成材除智商外,更重要的是情商,而自信心是情商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分,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自信心多半来自于鼓励。过多的训斥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爱迪生说过:“有许多天资很好、很有希望的人,只因为得不到有利的鼓励,竟然失败下来。”
由此可见鼓励胜于批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爱生,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愿意作文。在这方面我有过深刻的体会:上初中时,我的语文并不怎么好,作文很差。初三时我们换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陈老师,他很有才华,他的作文教学很有一套,作文评语每次一个样,而且都是激励性的言语。他的作文评语成了我们作文中的一道风景线,每次作文都使你感到有一种成功感,从此我爱上了语文。中招考试时我的语文考了93分。后来上了高中,我的作文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程老师的一句评语使我的写作激情烟消云散,从此和语文及格分无缘了。记得那次他给我写的评语是:“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这八个大字深深地刺伤了我的自尊心。从此我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后来我师范毕业后教语文,对学生的作文非常重视。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我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很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从而导致他们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过渡。
七、多写片段,积水成渊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矛盾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要作词造句,或者是名言警句欣赏,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难度。
八、学会求异,学会反思
所谓求异,就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形成新的知识。
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求异思维训练,使他们摆脱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的求异心理,养成不囿于成见、不唯书不唯上的心理品质,并形成一种从相反方向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知足真能长乐吗》、《愚公需要移山吗》、《第一次真的很好吗》等一类题目,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常规思路的反面去思考问题,从而反其意而“思”之,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写出深刻而有新意的文章来。
一、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扩散
当前作文因“应题”、“应体”、“应命”、“应法”、“应套”、“应试”,使学生受到束缚。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的口”的精神,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当然,自由表达不等同于胡言乱语,所以第三学段作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所以我们要减少限制,给学生的心灵松绑,给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地驰骋思维。
二、少一些写实,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常有很强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对所见的事物都带上主观色彩。他们喜欢动画片,喜欢听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那些极度灿烂的夸张的形象。那些充满奇幻意味的瑰丽的色彩,那些随意穿越时空,可以呼风唤雨的神仙、游侠和斗士,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寻找梦想栖息的家园。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课标对作文课的一项重要要求。例如在教学《摆玩具编故事》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给自己的玩具取一个名字,然后想象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再和同桌说说,最后把它写下来。这样,不但让学生的情感参与了,而且有效地营造了课堂的想象氛围,使学生在更愉快更轻松的环境下写作,效果会更好。
三、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谈
淡化技巧训练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以往的写作教学对写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是为什么而写的;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顺连贯”等。与此不同的是,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要求外,对写作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仅在第三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与《大纲》相比,这几乎不算什么技巧方面的要求了。
在淡化技巧的同时,新课标又强调了另一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对学生情感和素材内容的积累又是非常重视。
我们在教学中要少一些技巧的训练,多一些随笔式的漫读,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的习作3教学时,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课前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再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挖掘素材。
四、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童真
新课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些无不是以儿童特有的童真出发,去观察世界感悟人生的;无不要求以幼稚纯真的眼光,去描绘世界。只有这样的视角和内容,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让学生感到作文的乐趣,也才会让学生做真实的人。
如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谈谈“赖床”的话题。学生非常乐意。一个学生说到“被窝里暖烘烘的,可舒服了”。其余学生会心地微笑了,他继续说:“妈妈喊我起床,掀我的棉被,打我的小屁股,还说要脱我的小裤头……”这时,全班孩子竟哈哈大笑,有几个学生还手舞足蹈起来。他还继续说:“我才不怕呢,反正只有妈妈一个人,给她看见了也没关系,我就把屁股翘起来……。”这句话更引起了哄堂大笑,全班气氛更加活跃了。为什么这样几句幼稚甚至有些不雅的话,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共鸣呢?因为这是孩子们共同经历的事,也只有这些童言稚语才能真正道出了孩子认为有趣的事,才能真正道出他们的快乐,道出他们心中的秘密!
【谈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05-24
谈新课标的美术教学理念和实施原则06-15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11-15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7-21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10-12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10-01
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10-2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07-20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探讨论文10-04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心得体会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