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课堂第四讲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词汇课堂第四讲(精选5篇)

词汇课堂第四讲 篇1

返回

本次得分为:5.00/5.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5-01-27,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也可以去测验作业讨论区分享你的测试成绩和想法。单选(0.5分)下面哪一项不是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自我评价当中需要考虑的? 得分/总分

A.能力提高

B.协作精神

C.表情与仪态 0.50 /0.50 

D.创新和实践 单选(0.5分)翻转课堂面授活动中,有时教师需要进行精讲,精讲的内容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确定? 得分/总分

A.结合教学目标分析并选择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B.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并选择教材中的难点内容

C.结合学生学习偏好分析并选择需要讲解的内容

D.浏览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共性问题 0.50 /0.50 3 单选(0.5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可以作为教学问题设计的模型。那么,下列对“评价”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

得分/总分

A.是以分析为基础,指的是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是高层次的要求。

B.评价层次类的问题中,常用的动词有: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

C.评价层次类的问题中,常用的动词有: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

D.评价层次类的问题中,常用的动词有: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

0.50 /0.50 4 多选(0.5分)周老师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师经常回面临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尴尬,如果你是周老师,你有什么建议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得分/总分

A.可以引用学生之前的回答,明确表现对学生发言的重视。0.25 /0.50 

B.减少问问题的次数

C.在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时机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不会不知所措。0.25 /0.50 

D.关注一两个经常会回答问题的学生,让他们来负责回答问题。多选(0.5分)在小组制定活动参与规则时,以下哪些内容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的? 得分/总分

A.已知的问题和困难的界定 0.25 /0.50 

B.小组成员的投入程度

C.问题直接的解决方式

 D.谁是发言人和谁是组长 0.25 /0.50 6 多选(0.5分)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四步法》中提到了检测、作业、协作与展示四个方法,“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那么下列选项属于检测目的的是: 得分/总分

A.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点,以及学习的误解之处 0.25 /0.50 

B.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调整后续的教学 0.25 /0.50 

C.让学生之间互相对比,看谁有自学能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斗志。

D.计分,作为逼迫学生课前学习的“大棒子” 多选(0.5分)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是自己感觉准备不充分,为给这类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应该怎样做?

得分/总分

A.自问自答,做出示范

B.提问后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 0.25 /0.50 

C.提前把讨论材料发给学生 0.25 /0.50 

D.避免叫这类学生回答问题,以免挫败积极性 判断(0.5分)在北京119中郑涛老师的案例中,她实施“可作弊考试”做法的目的是她认为学生在准备“小抄”的时候也是一个认真的复习过程。得分/总分

A.√

0.50 /0.50 

B.× 判断(0.5分)对于教师来说,复述学生的回答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多鼓励让其他同学进行复述。

得分/总分

A.√

B.×

0.50 /0.50 10 判断(0.5分)小组活动中,参与规则的制定能够帮助减少小组活动学习的障碍。得分/总分

A.×

B.√

第四讲读书报告 篇2

第一章法的起源

斗争对法的重要性——以对假说的批判来论证法的起源

1.①法的概念在客观和主观的双重意义上被应用。客观意义上是指由国家适用的法原则的总体、生活的法秩序;主观意义上是指对抽象规则具体化而形成的个人的具体权利。但不论哪一种情形,法都必须通过斗争这一手段获得自身的存在并得以主张,斗争是法的生命。②法的目标是和平,而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法必须经过斗争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不仅只是来自国家权力的努力,更是来自全体国民的努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进行斗争,经常的情况是一些人归于享受与和平,而其他人则归于努力与斗争,然而和平与享受只能是斗争的产物,斗争才是法的实践。

2.①在法的实施上,毋庸置疑,国家对法秩序的维护是通过对不法侵害的斗争进行的。关于法的成立,有关于法成立的萨维尼——普夫达学说,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观念,认为法同语言的形成一样,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结果,其有机的内在发展以学问与交易为支撑。然而,这两种力量是极其有限的,法的发展方式与语言艺术有着极大的差别。萨维尼的自然形成说含有政治准则不能被人折服的极端宿命的错误,而普夫达的习惯法理论则是对习惯真义的完全误解,事实上法是一个实力概念。

②法的变更的实质是其背后与现行法相联结的既得利益和新崛起的利益之间的冲突,当既得利益出于自我保护本能而进行猛烈抵抗时,斗争就是一种必然,其胜败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关系,斗争中法也只有靠摒除自己的过去,方得再生。这样,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就表现为探索、角逐和斗争,即艰苦的努力。这一点,不仅已被能够看得见的历史所证明,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对原始社会的推论。总之,法是斗争的产物这一事实把国民和法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法的诞生而必要的努力,不灾祸,而是恩惠。

第二章斗争是法的生命

斗争的缘起——斗争的目标——斗争是一种义务

1.权利人主张的利益常常与否定其利益主张的人的利益相对抗,因而权利经常处于被侵害和被抑制的状态下,斗争也因此而来。在国际法上,表现为战争,在公法上表现为革命,而在司法上则表现为诉讼。

2.当权力被侵害时,有斗争和逃避两种选择,他们都会伴随牺牲,要么是权利成为和平的牺牲,要么是和平成为权利的牺牲。作者以民事诉讼为例,说明了斗争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标的物的价值,更是对人格本身和法情感这一理想的追求和维护,诉讼也由单纯的利益问题上升为人格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斗争来说也是这样,不单是为了土地,更是为了荣誉和独立。

3.法需要为了自身的生存而与不法行为进行斗争,权利人对权利的主张,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和义务,更是对法特别是现行法的一种维护,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第三章为权利而斗争是对权利人自己的义务

主张权利是生存条件之一——例子和法情感——放弃权利的后果

1.人类不仅是肉体的生命,还有精神生存问题,其条件之一是主张权利。当生存条件受到亲侵害时,人就要通过对具体权利的主张进行保护。

2.刑事方面如盗窃和抢劫,不仅是对所有权的侵害,更是对法定权利的侵害,进而是对人格的否定;民事方面如拒不履行债务,特别是恶意的一种,是对权利的直接的故意侵害,因此必须通过主张权进行斗争,这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义务。法情感会随阶级,职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其反应还取决于社会因素,但是一切权利人都必须保护自己的权利进而保护精神

生存的条件,保护法情感。

3.因胆小怕事而放弃权利,上升到处世观,法本身将遭到破坏,在国际关系上则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生存隐患,这是病态法情感的表现和产物,必须进行反对。

第四章主张权利是对社会的义务

法在主客观意义上的关系——主张权利是对社会的义务——个人权利与法本身的一致性

1.具体权利只有在抽象的法规条件下才能成立,要从抽象的法当中获得力量以维护其本身的存在,反之,具体权利的实现和斗争又维护了抽象法的存在,是对法的一种守护。

2.权利人对权利的主张不仅是对自己权利的维护,是对自己的义务,而且在自己权利的范围内维护了法本身,他们的行动所带来的一般利益,已经不只是法的权威和尊严主张的理念利益,更是一种现实的利益,权利人通过法律维护了社会不可或缺的秩序。为权利而斗争的意义,从最初的自我私利,首先上升到对人格和法情感的保护,最后再上升到了对社会法理念的实现,因而主张权利是对社会的义务。

3.个人权利和法本身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权利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了国民使命的协助者。保护和主张个人权利就是对法本身的保护和主张,而对个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法本身的侵害,因而为权利而斗争就是无法律而斗争。从罗马法来看,人民因权利受到侵害而激起的感情中,尽管有利己动机,但是道德的愤怒来自于法情感,是对亵渎权利的道德性抗议,从德语和拉丁语,从剧本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看,都是这样。当然,在后面这些例子中,作者又阐述了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对法情感产生的不良影响,为法律而斗争变成了对法律而斗争。

第五章为国民生活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

从为私法而斗争到为公法和国家法而战——法情感的培养

1.为权利而斗争的动机经历了从个人私利到人格伦理再到正义三个阶段,法情感也由此逐渐升华。当民族的权利遭到侵害时,能够为其进行斗争的人,只能是在私法上为其权利而进行斗争的人,因而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地位与其法情感的健全与否直接相关。

2.法情感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培养国民的法情感就是培养国家的健康与力量。其培养不是学校的理论教育,而是把正义原则贯彻于生活的一切方面,不仅要有外在机构,更要有完善的适合法情感的制度,特别是要反对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对法情感的破坏首先是从对个人权利的侵害开始的,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不法行为。

第六章现代罗马法与为权利而斗争

现代法与法情感的要求相去甚远——罗马法的三个阶段——近代罗马法的发展与法学宿命的过错——斗争是法永远的天职

1.现代法与法情感的正当要求相去甚远。它所到之处是无的放矢,现代法的构成与健全法情感及其本质要求,即对人格保护针锋相对,而且它所衡量权利侵害的尺度只是外在性的物质价值,反映出来的是物质主义。其责任可归于罗马法。

2.罗马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其激烈程度上,完全漫无边际、不知制的罗马法法情感阶段,将主观上的不法和客观上的不法不加区别,一并处理;第二阶段是中期法上法情感有节制能力的阶段,将主观上的不法降格为客观上的不法来处理;第三阶段是后期帝政时代,尤其是查士丁尼法上的法情感的衰退萎缩阶段,将古罗马的法情感在私法中客观化,维持了帝政时代的国家力量。

3.近代罗马法的发展使得法与国民的法情感之间产生了大裂隙,法学犯了两个原理性的过错。其一是近代法学没有认识到对权利的侵害,不仅是金钱利益,更是对法情感的侵害;其

二是由此建立起来的证据理论,它保护了被告而侵害了原告,甚至摧毁了法律。

第四讲 盛唐边塞诗 篇3

盛唐边塞诗

 盛唐(713—765),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唐诗达到空前繁荣的高度。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

 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 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一、边塞诗的概念与历史

 边塞诗,是指直接或间接描写我国古代边地风光、边塞生活的诗歌。

 边塞诗与军旅诗、咏史诗、咏怀诗、爱国诗、赠别诗、闺怨诗等题材的诗歌关系密切。

二、盛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凡较有声誉的诗人,莫不涉笔;

 边塞诗是“盛唐之音”的标志之一,是盛唐诗歌的主旋律;

 盛唐边塞诗空前绝后的成功,被视为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标志。

1.国家强盛,边功卓著。

李白《塞下曲》:

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辽阔万里的疆域,是盛唐彰显实力的最佳场所。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强大帝国的综合国力和“盛唐气象”的真实展现。

2.盛唐文人的阳刚气质和尚武精神。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祖咏《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盛唐诗人共同的重武轻文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3.朝廷鼓励边功的国策。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岑参《感旧赋》:圣主赏勋业,边城最光辉。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朝廷鼓励边功的政策,激发诗人关心边事,赴边从军的热情,为诗歌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4.民族和同、中西文化交流活跃。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为诗人直接和间接地吸取边塞生活养料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盛唐边塞诗昂扬积极的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 英雄主义 乐观主义 浪漫主义 人道主义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崔颢《赠王威古》: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誓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王维《少年行(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1.盛唐边塞诗通过描写边疆艰苦的生活、边塞残酷的战争,抒写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

跃马疆场、建功立业的壮志; 积极报国、无惧牺牲的勇气; 一往无前、克敌必胜的气魄; 彪炳青史、流芳百世的自信。

王瀚《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林庚《唐诗综论》:

如果“没有生活中无往不在的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

2.盛唐边塞诗通过写苦中作乐,表现出健康、开朗的情绪,洋溢着乐观主义的风采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意境深远,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 4 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强烈的现实感和深远的历史感,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3.盛唐边塞诗通过抒写征人思归,思妇念远的幽怨之情;批判朝廷穷兵黩武的政策;谴责不恤士兵、指挥无能的将领等,表现了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

4.盛唐边塞诗描写边塞苍茫辽远、奇异瑰丽的景色和异域的风土人情,壮景奇情,展现了典型的“盛唐气象”。

5.盛唐边塞诗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情调激昂,有豪放、粗犷、刚健、悲壮的总体艺术风格,体现了一种崇高之感和阳刚之美的美学风貌。

四、盛唐边塞诗名家

(一)雄浑悲壮的高适边塞诗

 高适于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730— 733)间,北上蓟门,从军燕地。天宝十二载(752),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

 高适是盛唐由边功求进取的普遍风尚中一个成功的范例,是从军边塞而终获成功的唯一盛唐诗人。

《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颻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描绘了盛唐边塞生活的全景图:

 东北战事的紧张;

 塞外风光的荒凉;

 守边战斗的艰苦;

 将士苦乐的不均;

 征夫思妇的相思;

 战士爱国的精神。

《燕歌行》包含了唐人边塞诗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 热情赞扬战士英勇报国的精神;

 强烈谴责边将奢靡腐败;

 深切同情蒙受战争痛苦的人民;

 讥讽边将用非其人。

总之,《燕歌行》是盛唐最具思想深度和概括力度的边塞诗。

《燕歌行》体现了雄浑悲壮的艺术风格:

 描写了塞外辽远荒凉的风物景观;  渲染边地的紧张艰苦的战斗气氛;  善于使用对比手法表情达意;  运律入古,四句一转,声韵铿锵;  对仗整齐又有跳跃奔放的气势。

 高适边塞诗既有抒发建功边塞的宏大抱负和慷慨豪情;

 以写实的方式,对边塞生活、军事场面作广泛记录;

 具有豪迈雄壮的情感基调与沉实浑厚的艺术风格。

(二)奇情壮采的岑参边塞诗

 岑参存诗400余首,边塞题材诗歌近80首。是最杰出的盛唐边塞诗人。

1.岑参是盛唐最年轻的著名诗人。

2.岑参是边塞生活最长,涉足的边塞地域最远,边塞生活最为丰富的盛唐诗人。 天宝八载(749)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任幕府掌书记。

 天宝十三载(754)再度出塞,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府幕约三年,任节度使判官。

3.岑参的边塞诗最多、最真实丰富。

4.岑参的边塞诗最有时代精神,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 积极进取的热情

 建功疆场的信心

 英雄主义的色彩

 浪漫主义的气息

5.岑参的边塞诗最有西北异域的情调。

 真实再现西域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光;

 生动展现西域的社会习尚和风俗民情。

 岑参笔下描绘了过去边塞诗中所未曾描写过的奇物景观:奇热酷寒,卷石狂风,茫茫戈壁、漠漠雪原,乃至热海火山等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

 西部极度苍茫壮阔的自然环境与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相融通,形成了岑诗昂扬奋发的感情基调,成为“盛唐之音”最充分饱满的体现。

6.“好奇”个性与奇异西域风光结合形成奇丽的诗风。

殷璠《河岳英灵集》:

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翁方纲《石洲诗话》:

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愈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意“奇”。

语“奇”。

韵“奇”。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而婉”,侧重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和诗人浪漫而乐观情怀,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而壮”,侧重表现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将士的英勇豪迈,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 岑参诗歌充满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壮伟的胸襟与气度,宏大的气势与高华的情 8 调。

 岑参以奇特想象、积极乐观的情绪抒发豪迈情怀,给人以奇情壮采的魅力。

选择七言歌行的形式,具有激越畅达的体格风貌。

 即事名篇,自创新题,成为元白新乐府的先河。

高岑:盛唐诗坛追求风骨之美的典型

严羽《沧浪诗话》: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

高岑差异:高诗重实浑厚,岑诗奇峭超逸。

 高适出塞,着眼点主要在于辽远旷阔的自然景观与威武雄壮的兵阵军威,诗歌注重对事件本身的完整概括,纪实性、针对性明显,尚质主理。

 岑参出塞,着眼点主要在于对神奇壮观的异域风光情调的奇特感受,诗歌注重对事件过程某些细节着力描绘,尚奇主景。

盛唐边塞诗总结

盛唐边塞诗的审美主导特征是阳刚之美。它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富有崇高感。有豪放、粗犷、刚健、悲壮的总体艺术风格。

盛唐边塞诗是“盛唐之音”的主旋律,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境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处于全盛时期的精神风貌。

名词术语:  盛唐气象

高岑  盛唐边塞诗

思考问题:

 唐代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 盛唐边塞诗总体特征。 盛唐边塞中的时代精神。

盛唐边塞诗阳刚之美的表现。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 最杰出的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表现。 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的异同。

第四讲拒绝诱惑 健康成长 篇4

授课目的:初二是一个关键时期,初二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合格家长的培训是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二中的德育文化的要求。

授课意义: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家长对学校教育要支持与理解,掌握必要的家教常识,以利子女健康成长。

培训重点:如何作一个合格家长,正确关注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培训方式:用生动的事例解读家教内容。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含游戏)增强趣味性。授课内容:

二、举例说明以下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

1、一切事情包办代替,劳动教育太淡薄;

2、奉行“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

3、长辈教育观点不一致;

4、居高临下,喋喋不休,不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5、要求过高,甚至拔苗助长;

6、用成人标准教育要求孩子;

7、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8、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重成才,轻成人。

三、合格家长应具备的素质: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四、怎样做一个更好的家长

1、重视六个培养:

先和孩子做朋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做到不当“法官”,学做“律师”;、不当“裁判”,学做“啦啦队”;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把自己变小,与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产生认同感

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 定好家规。把定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要求服从;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已知的惩罚;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当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不急于抛出家长的意见,最好说下次再定。

培养爱学习的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学习。一是要分析孩子厌学的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避免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等不明智的做法。二是要激发求知欲和学习潜能,培养孩子按计划完成、认真作业、思考读书、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助人、高效率考试、自由作文等良好习惯。三是通过“竖比”看到孩子的进步,少用横比以免带来消极影响。讲述成人间横比带来伤害的小故事。四是要营造家庭学习氛围——第一,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第二,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第五,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避免“过度教育”,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快乐的本领”。用一家长生病时记录的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对话,说明赏识的重要性,明白即使要使用批评的手段也要先等2分钟再说话,批评之前最好先表扬,夸他,要常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然后说但是„„

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自信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2、抓住教育孩子的11个好时机

新学期开始时,感受委屈时,享受成功喜悦时,老师来访时,有困难、失败时,有较大过失时,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时,有较大的团体活动时,他人取得优良成绩时,做客或有客人时,家长向孩子学习时。

3、常反思,多学习,勤沟通:

经常反思自己的育子方法,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理智爱子,写好人字文章。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阅读家教周刊及其它书报等途径,学习先进的家教经验与方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家长主要责任虽说是赚钱养家,但不要忘记“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加强与孩子和家庭成员的沟通,缩小代沟,形成育人合力。

第四讲拒绝诱惑 健康成长

---做合格家长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焦美荣

2014年10月13日

第四讲 观察感受能力的培养范文 篇5

观察和感受 第一节 观察能力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逝世前一年,曾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陆游对其一生写作探索和实践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其实要想写好文章,不单单要在文章本身上下功夫,还得练好“诗外功夫”。这“诗外功夫”指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三种写作能力,即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只有强化学生的这三种能力,他们的写作技能和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与飞跃。

花园里的树在草坪上的牌子:我踌躇满志,你扎根大地。花儿在唱歌,请您欣赏我。黑格尔说:“熟知非真知。”

有个成语叫“明察秋毫”,意思是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还有一个成语叫“熟视无睹”,意思是看惯了就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极不关心。这两个成语都是说观察力的问题,而且与习惯是有密切关系的。

“朋友,生活的宝树青葱,而一切理论都显得朦胧。”(歌德在《浮士德》中的名言)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眼睛是思维、情感和体验的最复杂的世界。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进行的,所以,观察是认识的窗户。

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著名的法国昆虫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在他5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忽然听到附近的丛林里传来一阵阵美妙的鸣叫声,他想,是小鸟在鸣叫吗?我该去看看,大人们吓唬他说,森林里有狼,专门吃小孩。法却毫不胆怯,勇敢地钻进森林去观察、探索,结果他发现,发出鸣叫的不是小鸟,而是一种蚂蚱。从此,他对昆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颇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许多大作家、艺术家,为了选取一个人物原型,不知要观察多少次,不知要观察多长时间。据说达·芬奇为了寻找《最后的晚餐》的犹大原型,曾经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观察,以至于作品中犹大的位置空了很长一段时间。

观察力对研究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样,对于文学创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教育青年:“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他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母亲醉心文艺,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少年时期就憧憬作一名诗人。13岁开始写诗。他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令人称道的,自从他拜福楼拜为师,每逢星期日就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的住处去,聆听福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评论。福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的,首先要求他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莫遵从师教,逐渐养成了能够“其他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后来,当他在谈到作家应该细致、敏锐的观察事物时,“必须详细的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中发现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应该站在火或这棵树的面前,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

一次,福建议莫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把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福要求莫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马车站有许多马,你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一匹马与其余几十匹马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莫锻炼出里超人的观察力,因而,他的小说以人物刻画细致、入目三分而著称,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写观察日记。

卢勤参加“大小诗人见面会”。“诗人与干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人除了有生理上的眼睛之外,还有另一双眼睛藏在心里,叫做心灵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事物,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如果能一边看一边想,细心感受,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想但作家,需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爱的情怀去感受世界,用热情的语言去表现世界。

一、观察的含义和作用

[教材]观察是指写作主体自觉的、有预期目的的认识、理解外在事物的一种感知活动。观察力属于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

特点:

整体性: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故都的秋》:“北国的秋却来得那么静,那么清,那么悲凉。”

选择性: 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黑里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里,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作者写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一群舍生忘死的战士。如何在这血腥残酷的环境中刻画出战士的个性?作者没有将视角定格在沾满硝烟的拼杀场面,而是用一些恰当的细节描写来映衬出战士的自然美、大无畏的英雄美,意蕴深邃,字字有骨,令人难忘,对回答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祝福》:初到鲁镇时,“顺着眼”———安分耐劳。再到鲁镇时,仍“顺着眼”,“眼角上带着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遭受打击,忍悲含痛。“抬起”,“无神采”的眼睛,絮絮地讲着儿子的悲惨故事,讲述时“直着眼”———沉浸在往事之中,发泄内心的痛苦,精神恍惚。当人们厌烦了她的讲述时,开始她“直着眼”,后来只“一瞥”———惊讶,既而困惑,直至被刺痛而止。欲与唯一的“朋友”柳妈谈起往事,却再遭抢白,并被嘲笑,无奈转而“看天”,“旋转眼光看雪”

———强忍剧痛,无人怜悯,无人倾诉,极度孤寂。听了柳妈讲述地狱之事,第二天“眼睛便围着大黑圈”,行动也惴惴的,如小鼠一般———彻夜未眠,恐惧之至。捐门槛之后,两眼“分外有神”———有了新生的希望,扬眉吐气。被四婶断喝,仍不准摆祭器,第二天双眼就立刻“窈陷”下去了———跌入失望的深渊。

在丧失劳动能力,沦为乞丐后,神情呆滞,“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才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销尽悲哀,精神麻木。行乞见“我”,问灵魂之有无,又双目“发光”———如见救命稻草一般,再燃起一丝希望。

后面作者虽没有再写祥林嫂的眼睛,但我们可以推断,这光彩只不过是垂死之人的回光返照,如黄昏时分遥远天际地平线上残阳的一丝微光,转眼就会消失。祥林嫂在彻底的绝望中离开了吃人的人间,“憧憬”着被锯成两半的“幸福”,到地狱与她的亲人团聚去了。通过以上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安分耐劳、含悲忍辱、顽强挣扎以及愚昧迷信的性格特征,还有她悲惨的遭遇,更

能透过眼睛的刻画体会到她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所以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果戈里也曾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可见肖像描写是十分重要的。

理解性:观察不仅仅靠眼睛,还要靠大脑去分析。同样是观察,有的人只抓住了表面现象,有的人则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因此,观察能力是包括了思考能力的。多看多想,会看会思,就是具备了观察能力。

鲍小姐“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为什么对刚一出场的鲍小姐只描写了的穿着打扮,而不描写其他?前卫,新潮,在船上跟方鸿渐打地火热,宛若一对情侣,一下船,就“扑向一个半秃顶,戴大眼镜的称是她的未婚夫的黑胖子怀里”。“在热带热天,也许这是最合理的装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都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二)观察的作用

1、观察是引发写作欲望的动因 鲁迅:“创作者的阅历不深,观察不够,那也是无法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来的。故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2、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角度观察,其作品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描述事物的形象,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立体感”。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有一篇写女强人的作品,从职业、妻子、母亲的各个角度进行描述,就使主人翁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3、观察是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的基础

通过细微观察,其作品可以“现人于微”、“体物入微”,把某些看似微不足道、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捕捉并作详尽描述,使读者“看到”生动形象,产生逼真感,作 品本身也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清史稿》记载: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范文程本欲前往劝降,但见“梁间掉下一撮尘土,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赶紧把 尘土掸掉”,据此断定此人决不愿死,“他对衣服尚且如此珍惜,何况生命?” 洪承畴后来果然投降了。范文程可谓细微观察的高手,见微知著,从一个细微的动作看透其灵魂。

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秋

观察力只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还必须依靠娴熟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行。打个比方,观察好比是拍摄,语言表达好比是后期制作,二者缺一不可。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曾经要求莫泊桑站在大街上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并写出他们不同的特点。这些大家尚且如此苦练观察能力,作为中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借助手中的笔表达出来。钱钟书

钱钟书的《围城》充满机智的讽刺与幽默,用老舍先生的话说,就是“用极聪明极尖锐的语言道出象格言一样的东西使人读了心跳。”如小说一开始的描述:“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了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样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朦胧的夜色在作者笔下象浸过油的纸,恐怕只有才情横溢的钱钟书才能写出。又如唐小姐“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费钱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颜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又如形容小饭馆里的鱼“就像海军陆战队,已经登陆了好几天。”还有如“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过一会儿‘喵’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等等,真是俯拾皆是。还有作品中的买办张吉民说话总要在其中夹些毫无用处的英文,作者说他的英文“还比不上嘴里镶的金牙,因为金牙除了有装饰作用外还可以使用,而张先生的语言就好比牙缝里塞的食物残渣,除了表现饭菜吃的好以外毫无用处。”作者把貌似庄重高雅的对象机智地与粗俗卑微的事物连在一起,使这种类比有意想不到的准确性和讽刺性。鲍小姐“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为什么对刚一出场的鲍小姐只描写了的穿着打扮,而不描写其他?前卫,新潮,在船上跟方鸿渐打地火热,宛若一对情侣,一下船,就“扑向一个半秃顶,戴大眼镜的称是她的未婚夫的黑胖子怀里”。“在热带热天,也许这是最合理的装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都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这种讽刺既幽默又形象,而且充满了智慧。

“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眼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年龄看上去有二十五六,不过新派女人的年龄好比旧式女人合婚帖上的年庚,需要考订学家所谓外证据来断定真确性,本身上看不出的。”——《围城》苏文纨

张爱玲

1、《金锁记》 出场肖像:

“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瘦骨脸儿,朱口细 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 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 七巧的最后内心独白:

“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 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

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 推,一直推到腋下。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小洋枕,射上脸去揉擦了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

季泽:生命中唯一的一抹阳光 第一次勾引季泽,遭到拒绝:

“七巧待要出去,又把背心贴在门下,低声道:“我就不懂,我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 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季泽看着她,心里也动了一动。可是那不行,玩尽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一时的兴致 过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

第二次,家境衰落之后,季泽打着爱的旗号来找七巧要钱: 她“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把幸福比作“细细的音乐”,渴望爱情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和墨绿式窗布,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象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

这是人物处于阴沉压抑的环境,爱情终归破灭时的情境。没有大段的铺张描写和渲染,文字经济而动人,却将那种伤感彻彻地表现出来,拿张爱玲文中的话来形容正是“漫山遍野都是”。这段描写纯从客观与体验中得来,是神来之笔,自然灵动。“金锁”锁住的不自由处境却偏以白鸽来比喻,且那麽贴切、形象,突兀而自然、传神,仿佛信手拈来,七巧和长安

“冷盘撤了下去,长白突然手按着桌子站了来。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站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边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无缘无故的,他只是毛骨悚然,长白介绍道‘这就是家母’:。”世舫眼中,长安家是一个由“青灰色”、“昏黄”和“湖绿”等色彩所构筑成的灰暗世界,突然掺入一点“大红”,使灰暗的色彩注入了亮色,这种强烈的对照,把曹七巧阴森恐怖的变态心理活脱脱映衬出来,让人直觉感到“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长安悄悄地走下楼来,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停留在日色昏黄的楼梯上,停了一会,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沉香屑第一炉香》

1、“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宝蓝、苍绿、青、红”的色彩固然鲜艳,但是这种夺目的色彩并没有调制出一丝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反而让人感到恐怖,像是潜伏着静静的杀机,暗示出姑妈具有杀伤力的语言对薇龙未来人生的茫茫威胁

2、扶了铁门望下去,汽车门开了,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一身黑,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 宝石蜘蛛,在日光中闪闪烁烁,正爬在她腮帮子上,一亮一 暗,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 痣。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飘飘拂拂。

3、薇龙一夜也不曾合眼,才合眼便恍惚在那里试衣服,试了一件又一件,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乐;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歌;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了全身。才迷迷糊糊盹了一会,音乐调子一变,又惊醒了。楼下正奏着气急吁吁的伦巴舞曲,薇龙不由想起壁橱里那条紫色电光绸的长裙子。”[3](14)这一段描述,作者别出心裁地把衣服的触感和音乐的乐感联系在了一切,在浮华的诱惑面前,薇龙是无比兴奋的,甚至一夜都不曾合眼,各种各样的华丽的衣服让她眼花缭乱,恍惚中,华丽的衣服和贵族的音乐合为了一体,厚沉的丝绒、柔滑的软缎在作者个性化的体验中却是忧郁的、凉阴阴的,而紫色的电光绸则在阴冷之余还闪着幽深的紫色的电光,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作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薇龙对浮华生活的无比向往而又无比恐惧的心态。这苍凉意境的营造也预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张爱玲感悟语言:

1、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2、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3、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人物肖像描写:

1、:小说《留情》描写比喻女主人公敦风的身体是“实哚哚地像个清水粽子”,形象地道出敦风白胖而粗矮的身材状况。精巧生动、雅而不俗。

2、吴翠远,看上去像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但是还没有结婚。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闻的风味。她携着一把蓝白格子小遮阳伞。头发梳成千篇一律的式样,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翠远《封锁》

3、《鸿鸾禧》中的新娘子的脸绷紧“象一张新铺好的床”,而当这张脸忧愁时又象“有人一屁股在床上坐下”;

4、庞松龄生着阔大的黄狮子脸,粗颈项,头与颈项扎实地打成了一片,不论是前面是后面,看着都像个胖人的膝盖。——庞松龄《等》

5、外面又来了个五六十岁略带乡气的太太,薄薄的黑发梳了个髻,年轻时候想

必是端丽的圆脸,现在胖了,显得脓包,全仗脑后的“一点红”红宝簪子,两耳绿豆大的翡翠耳坠,与嘴里的两颗金牙,把她的一个人四面支柱起来,有了着落。——《等》

6、主人脸上的肉像是没烧熟,红拉拉的带着血丝子。新留着两撇小胡须,那脸蛋便像一种特别滋补的半孵出来的鸡蛋,已经生了一点点小黄翅。——哥儿达先生《桂花蒸 阿小悲秋》

宋代名士文与可画竹之所以“胸有成竹”,就是因为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雨雪,他总是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凝神叶子的形态颜色。日积月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光景的竹子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中,铺纸泼墨时,各种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当画竹,他都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逼真传神。苏东坡曾赞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之所以能呈现出无穷的清新境界,就在于“其身与竹化”了,竹也人格化了。历来的画竹高手都是如此,不拘于模拟自然,而在于拟人化,追求人与竹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因缺乏观察、缺乏积累而落下笑柄的人与事。

也是宋代,也是画竹,有一个叫王祈的“文艺青年”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翠竹图》并题诗一首,在苏轼面前夸口说:我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苏轼就让他读来听听,王祈摇头晃脑道:“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 苏轼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好则极好,只是十竿竹子,一片叶儿!”这事给苏轼留下很深印象,后来他又跟别人说:“世间事忍笑为易,惟读王祈大夫诗不笑为难!”为什么呢?你想啊,“万条枪”(一万条竹竿)关联“千口剑”(一千片竹叶),岂不是“十竿竹子,一片叶儿”?

无独有偶。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素以画牛著称,他的《斗牛图》堪称珍品,今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东坡志林》载,巴蜀有个杜处士,喜好书画,尤喜戴嵩的《斗牛图》,他常常带着在身边赏玩。一天风和日丽,他打开书箧透风,被一个牧童瞧见了,牧童拍掌大笑:要说牛我可见的多了,这哪里画的是斗牛啊!牛斗的时候,力气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腿间。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吹火筒,还能不错!苏轼听后借古语感慨:“„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套用一下,“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权。” 有一个故事,说郑板桥十岁那年,随私塾先生郊游来到一桥上,见河面一少女尸体。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逐波涛。”吟完后连说,可怜可怜。郑板桥听罢,觉得老师的诗有问题,于是请教说:老师,这女子您认识?师答:不认识。郑板桥:老师您不认识这位少女,怎知她芳龄十六?郑板桥又问:您看到她被风吹落桥下的?您看到了她的三魂七魄?老师被问住了,说道:那你给改一下。郑板桥从容吟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逐波涛。”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道:你这样善于观察,尊重事实,肯动脑筋,将来定能成气候。

认真观察的习惯与谨严的专业精神是孪生姊妹。

有这么一个例子,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从讲台下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上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

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真的,我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残菊满地金。”

苏轼暗笑:王公啊王公,您是老糊涂了。谁人不知菊花是整束枯萎在枝头,哪有一瓣瓣飘落的啊!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于是提笔在后面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

苏轼走后,王安石看到他的续诗,借故把他贬到了黄州。在这里,秋风一起,苏轼看到金黄的菊花果然是瓣瓣飘落,他这才感到自己见短识浅、妄下断语。

这个故事并不足信。因为苏东坡贬黄州时,王安石早被罢相了。但它充分说明,天下事物纷繁复杂,实践出真知,观察得真相。

巴尔扎克说:“文学艺术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观察和表现所组成。”需要强调的是,缺少观察,怎可奢谈表现。

这里也有例子。高适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之所以闻名遐迩、脍炙人口,与他早年在塞外生活、熟悉边塞密切相关。晚年回京后,他被朝廷派遣往浙江任观察使。一次,高适到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在一座寺院住下了。晚间借着清冷的月色,他登上清风岭的顶峰。放眼望去,月光下的钱塘江,好似一条玉带伸向浩瀚的大海。平缓的江水,在朗月的映照下闪着粼粼波光。高适诗兴大发,当夜在寺院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后两句是“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第二天,月落天亮,他乘船离开了清风岭。船行江心,高适无意发现,江水比昨天夜里退了许多。从两岸的水痕看,江面只有原来的一半宽了。他这才想到,这就是钱塘江的潮汐现象。月升起,江水随潮而进,江面显得特别宽阔;月落时,江水又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想到这里,他不禁自责昨夜写的“月落一江水”错把月落当成月升,月落应该是“半江水”。他想返回将“一”改为“半”,因公务在身不能耽搁,只好作罢。可过了一个月,高适再次路过清风岭准备修改题诗时,却看到诗中的“一江”已经被人改为“半江”了。

具有独到的观察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伽利略坐在肃静的比萨教堂里,抬头注视着随风摆动的屋顶吊灯:风大,摆动幅度大,风小,摆动幅度小,每次摆动的时间都一样。应用这一原理,不就可以计算时间 了吗?于是他发明了钟摆。牛顿从苹果落地的观察中引发万有引力的思考,由弟弟妹妹的吹肥皂泡游戏,感悟到太阳光的七色秘密等等。这一切发明创造无不源自观察。

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一位大学教授,为了证实糖尿病病人的尿样中含有糖份,他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上课之初,面对全体学生,他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糖尿病患者的尿是什么味道的吗?”“想。”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那好,我现在就来告诉你们。”老师说着就把一只手指伸进一杯事先准备好的尿样中,把蘸了尿液的指头放在自己的舌头上尝了一下。“好了,我知道了它是啥味道,你们也尝一下吧。”

学生们都皱起了眉头,虽然极不情愿,但老师已示范在先,怎好不尝。他们一个个把手指伸进尿液,然后又急急忙忙地用舌头舔了舔。

教授摇摇头,露出滑稽的表情,说:“糖尿病人的尿是啥味道?”“甜的!”学生一致答道。“对你们甘愿亲身体验的精神,我深表赞赏。但是若以你们这种粗心大意的观察力去从事科学工作,将来想有非凡作为,取得出色成就,我只能说

——NO!”

原来,教授在做实验时,使了个小小的花招:他伸进尿液时用的是食指,而放在舌头上的却是中指,只是动作做得比较快,骗过了大家的眼睛而已。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是的,只有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方能夯实写作的基石,筑起成功的大厦。

红楼梦中的睡态描写_红楼一梦_新浪网(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有一段描写: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同一画面中写了两种不同睡态,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气质、性格。林黛玉身体娇小、多病。于是,她“严严密密”地裹被而眠。在“安稳合目而睡”的情态描写中,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也透现了性格特征。而史湘云则不同,她的睡态叉手叉脚,头发拖于枕边,膀子外露,被子只盖到胸口。这种睡态,用贾宝玉的评论来说:“连睡觉也不老实”,和林黛玉的睡态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个睡态描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史湘云的形象特征,领略到她的性格特征:豪放、爽朗,在这个贵族少女身上分明有着某种男孩子的气质。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是一段动人的富于审美特征的睡态描写。

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 酒令。曹雪芹把一个平常的人物睡态写得如此之美,令人叹服。首先,作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美。史湘云睡在芍药花丛中,充分显示了她那潇洒倜傥的性格。她是那么单纯、朴质,又分明有点憨直。作者通过这段睡态描写,发掘了史湘云性格的动人和内在美。这位大观园中以豪放著称的女才子还真有点诗人的气质。其次,这段睡态描写还写出了环境美,富于浓郁的抒情味。湘云卧于石凳,芍药花缤纷如飞,撒落得她满身皆是,意境是何等动人。在这里,花好人美,花和人溶成一片。史湘云“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扇子落地,说明湘云已酣睡如泥。“半被落花埋了”,渲染了落英之多,也就突出了花开花落景象的繁闹。妙就妙在“半被落花埋了”的“半”字上。如果着一“全”字,笔墨稍嫌过火。“半”字表明扇子半隐半现,给了读者联想的余地,有助于表现整体的意境,由此及彼,联想到史湘云的睡态。“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一句,情态毕露,睡态娇憨,分外动人,逗人

喜爱。更有意趣的是“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一句,把整个意境点活了。蝴蝶飞舞,蜜蜂成阵,嗡嗡嚷嚷,围着史湘云上下左右地翻动,这就由睡态之静及于环境之动,不唯写景,而且传声,画面意境更为丰富。情与采兼备,声与色交融,花、蝶、蜂、人汇合于一起。作者描写了环境美、绘画美,因而进一步突出了史湘云的形象美、性格美,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睡态、憨态、美态。在这段描写中,曹雪芹倾注了自己的审美感情,用浓郁的诗一般的抒情笔触,描绘意境,描述情态,字里行间情味荡漾,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红楼梦中的笑态描写_ 《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一个集体式的笑态描写。这在小说中极为精彩。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

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为着讨得贾母的欢心,在二进荣国府时故意制造了许多笑料。她的此番戏谑语,足以使人发笑,更何况她说过以后,“自己却鼓着腮不语”,傻愣愣的情态,加强了她引人发笑的原因。刘姥姥的笑话和情态,奠定了众人大笑的基础,但作者没有一开始就写众人大笑这一“动”态场面,而是先写“静”态,“众人先是发怔”,处在茫然不知所以的状态中,这一笔,很逼真。作者略一回旋,就放手描写笑的集体场面。“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这是概括描写,总领下文。接着的一大段描写,具体而不流于空泛,特别是笑的情态各异,互不雷同。而种种不同的笑态又切合人的身份、地位、气质、个性。笑首先是从史湘云引起的。“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史湘云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她笑得喷饭,正是其性格的有力显示。“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林黛玉体质孱弱,经不住狂笑,立刻在生理上产生反应:“笑岔了气”,于是,他只能伏在桌子上喊“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一个“滚”字把宝玉的笑态写活了。他是最得贾母的宠爱,他笑得无法自制了,就一头滚进贾母怀中,反映了他受贾母娇惯的特殊待遇。正因为贾宝玉滚进贾母怀中,贾母才会“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而王夫人笑得“只说不出话来”,她笑得忘了情。她“用手指着凤姐儿”,她知道这场笑的闹剧是凤姐导演的,她用“手指着”,言外之意是对凤姐说,全是你做的这等好事情,但不点破。“手指着”的情态包含了这层意思。“薛姨妈也撑不住”,可见她原先也想“撑住”,控制感情,但终究“撑不住”,控制不了,于是“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虽然她在特殊场面中忘其所以,但也曲折地反映出人物的一贯性格。“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平时矜持的三小姐一反常态,年小娇嫩的四小姐显然禁不住大笑过度,只得叫“奶母揉一揉肠子”。而三小姐没有奶母服侍,和惜春不同,只得把“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这又是她在笑闹中的特殊表现。接着,作者转入“地下的”人笑态描写。“地下的”,回应了前文的“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作者先写“上”,就是写贾府的主子们;后写“下”,写贾府的奴隶们。“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概写笑的情态。“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他们是奴隶,可不能象主子们那样放情无忌,只得“躲出去”,“蹲着笑”,一个“躲”、一个“蹲”,多么切合奴隶们的身份、地位。“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他们虽然参加了这场笑的闹剧,但必须“忍着”,不可忘记职守,必须“替他姊妹换衣裳”,服侍自己笑闹中的主子。这场集体欢笑的情态描写,写得逼真。逼真,就首先在于符合主子和奴隶的各别身份、地位;其次在于符合各人的性格、气质,在这里看不到一个相同的笑态,即使是某些相似的情态也有细微的差别。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人物的个性、气质,根据外部情态是内在性格显示的形象塑造原理,去进行人物情态的描绘,就使情态成为性格的集中写照。这场集体欢笑的描写,又写得生动。一个个人物的情状毕露,各具姿态,而所有的笑态组合起来就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如果用图画加以显示,真是一幅绝妙的群乐图。而且,上下高低的人物情态互相映衬,画面富于立体感。笑,具有传染性的情绪反映,作者又把握了这一特点,写出笑的互相触发,彼此影响。因而,这一场面不仅有情态,而且有声浪,可谓声态并

作,活灵活现。

第三章 真情感受自然

细致品味人生

没有感受,就没有写作,写作的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生活的感受。作家巴金说:“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王蒙在谈文学创作问题时认为:“作家的能力首先是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美国作家福克纳强调指出:文学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有丰富的想像力、独到的感受力和优秀的表现力。因此说,感受对于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受能够激活写作动机,感受能够奠定情感基调,感受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强调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写作让很多人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作文的问题决然不是纯粹的写作问题,不纯粹是知道几个形容词、多记得几个文章的套路、多背诵几篇范文的问题,而是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的问题。想有生命的高质量和丰富的心灵世界,首先要诗意地生活着。

生存状态:西班牙《世界报》说:“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首先讨论了是什么导致了人的不幸。指出,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分地自我专注,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到自己身上,过分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所作所为。因为所关注的对象十分有限,就扼杀了任何其他活动带来的乐趣,缺乏不断引入新的视野从而不断更新自身的愉快经验,结果导致无聊之至、烦闷之极,倦怠、厌烦,既厌烦这个世界,又厌烦自身,生活变成了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使我们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到考分、名次上,丢掉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诗意地生活着,会使我们感觉到每个早晨和夜晚,每一个日出和日落,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鲜花;会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现世与岁月深处闪光的往世,以及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欢乐和痛苦、悲伤和喜悦。

日本有一位画家说过,“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刹那的辉煌”。爱花、赏花,说明人对花无限珍惜。不光是花,哪怕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也是这样。自然的美、生命的辉煌,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一个人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创 造,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充满希望、理想、激情和信念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憎恶并远离粗俗、鄙陋、愚钝、丑恶,走向精致、高雅、聪慧、崇高的生活。

处于人生花季的高中学生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可是不少学生却好象患了感觉麻木症,失去了对外界的敏锐感觉,丰富多彩、生动无比的世界对他们好象根本不存在。面对美丽幽深的山水、云蒸霞蔚的晨曦、鲜活灵动的花鸟,他们无动

于衷,他们感觉不到世界的美妙与神奇,这与其说是缺乏言语表达能力,不如说缺乏精致、独特而完整的感受能力。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发出这样无奈的诉说,“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写不出。”实际上,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关注,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对世界本真的探询,没有诗意栖居的一种人生境界,那么,春雨的曼妙与潇洒,夏花的灿烂与热情,秋阳的和煦与温柔,冬雪的圣洁与飘逸,都是无法引起他们的心灵涟漪的,没有感受,更不用奢谈感动。实际上,感受能力可以让人类有限的生命通向无限微妙和深邃的外部世界,从而使人类在感受所有生命的浪漫质地时实现人生的超越。因此说,高中阶段应该继续重视对学生的感受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成长中的高中生不断磨砺自己的感觉器官,敏锐地捕捉和把握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不断地吸收外界的一切能量和营养,从而拥有一颗明敏而善感的心,拥有一种“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抨然心动”的情怀,拥有一个饱满而鲜亮的生命。

刘勰在《文心雕龙• 物色》中说过:“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一叶飘落尚能触动情怀,几声虫鸣便可勾引心思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也诗意地说:“甚至一朵微小的花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我们要想获得深切的生命感受和人生体验,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以“蜗牛般的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寻常的生活和细微得极容易被忽略的场景。

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形象产生于客观与主观的遇合,它是情感与理智的合拢。同样一个对象,一个景观,如果是纯客观的,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启发性,但人是带着自己的全部阅历在吸收生活信息的,对一个联想丰富,情感活跃的人而言,静静地注视“袅娜”两个汉字,他的眼前就能浮现出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细枝,神话里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人,又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观察自然的,一经作者感情的 染乃至似乎是主观的解释,微不足道的就可能变得意味深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花”“鸟”已超出单纯的指称,被作者伤感的、悲戚的心理所浸染,有着浓厚的情感意蕴。语言超常搭配是语言运用者跳跃的思维结果,它即具有真实的表意功能,又具有鲜明生动的表象与表现功能,具有丰富的心理蕴含性,它的构成为阅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艺术空间。阅读者可以根据自我的审美能力与生活体验,去探求丰富的心理蕴含,去填充、补足,“完成画面,注入情感”,并获得丰厚的审美情趣。长了,垂柳可以变得多情,天鹅则善良而又高洁,黄鼠狼却是卑鄙而又狡猾。

诗人里尔克就说过:“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不要去指责生活,应该指责你自己。应该指责自己还缺少是人的气质,因此还不能利用生活中的瑰宝。”

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创作中篇小说《哈泽• 穆拉特》的事情。有一次,托尔斯泰看到尘土飞扬的大道旁长着的一丛牛蒡花,其中的一根枝芽挺立着,倾向一边,虽让尘土染成黑色,看起来却那么鲜活,枝芽里泛溢着红光,他被深深的感动了,那牛蒡花“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一息,虽然整个田野里就剩下它孤单单的一个,但它坚持住了自己的生命。”从牛蒡顽强的生命状态得到启示,使作家创作出了这部小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细心的观察和体验,作家是写不出优秀的作品的。

在感受外部世界时,要有独特的体悟能力。因为文学的生命在于个体性和独异性,清人徐增就说过:“作诗乃自己之事,毕竟依人不得。”要不与别人雷同,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出发,去感悟写作对象。

文学理论家谢有顺在接受专访时,曾直言“作家们正在对具体、准确、日常的现实丧失基本的感受力,感觉迟钝,或者找不到具有生活质感的细节来表达感受”,“他们忙于讲故事,却忽略了世界的另一种丰富性——声音、色彩、气味,他们面临着知识增加、感觉退化的困境。这是心灵世界日渐贫乏的一种象征”。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谢有顺认为是作家普遍失去了写作耐心。他们“不会看,不会听,不会闻。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头脑写作,而不去想有时也是要用耳朵写作、用鼻子写作、用眼睛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必须剔除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剔除得越干净,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成分越多,那越是成功的作品。”可见,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唤醒那个“我”,独特的“我”。(教材例子,描写人物)

距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是的,心灵的贫乏乃时代之弊,而感受力的枯竭同样值得警惕。谢有顺说的是当前中国作家的写作困境,但对我们的中学写作教学也不无启发。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主动放弃了表达的热情与能力?我们又该如何补上这必要的一课呢?其实,语文教材中不乏经典之例,这些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我们来研习几例。

细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显然表现了秋之诗意,但开头一段却这么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秋天的“静”,秋天的“清”,历来诗人墨客都有所表现,但郁达夫所欣赏的秋天的“悲凉”却是独到的,是他此时此地的独特的“我”的表现。文章正是作者认识水平、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的外化。

优秀的文字总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体验,靠的就是这种超越常人的感受能力。史铁生如此展现他的地坛: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 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作者的感官像触角一样敏锐地深入到事物的所有缝隙里,个人化的体验形成的境界,给人强烈震撼,使我们真切体会到,作家的眼睛是生动的,鼻子耳朵是灵敏的,舌头皮肤的感应是鲜明的。观察力、体验力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驱动,甚至就是写作的根本,它直接关系着生活体验的效率与程度。

就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也充满诱惑和意味,透着生命的活力,那里面永远有新的内容,是我们创造的源泉。一个能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的人首先就要学会捕捉 和感受。《高老夫子》中,鲁迅写道:“不多久,每一个桌角上都点起一枝细瘦的洋烛来,他们四人便入座了。”对此,曹文轩先生有精辟的议论:“描

写洋烛的颜色,这不新鲜;描写洋烛的亮光,这也不新鲜。新鲜的是描写洋烛的样子:细瘦的。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的观察。”在这里,鲁迅显得耐心备至、沉着备至、冷静备至。他的目光细读着一个个小小的点或局部,看出了匆匆目光不能看到的情状以及意味。鲁迅的《祝福》:“——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屋里。”其中“剩”是个普通字眼,其基本意义是(物品等)余下,而文中的“我”与“剩”搭配,人似乎变成了无生命的存在,渲染出一种说不出的孤寂无聊之感。鲁迅的散文诗《秋夜》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一句话拉长为三句话,其中悬念迭出,情趣倍增:先说有两株树而不知什么树,然后说出一株是枣树,最后道出另一株也是枣树,使读者在慢速度的视点游移中,心理体验逐步加深,体会到深刻的情趣意蕴。“奶奶仰着脸,呼出一口长气,对着父亲微微一笑,这一笑神秘莫测,这一笑像烙铁一样,在父亲的记忆里,烫出一个马蹄状的烙印来”。(莫言《红高粱》)奶奶的“笑”被比喻为烙铁,奇谲怪异。而顺势使用“烫”一词,更突出了奶奶的笑在父亲记忆里的深刻和永恒。如有这样两句话:“我在树下等。”“我的等待是一棵树”。从它们所表达的等待的意思来说,每个人都能读懂。但是,就人的审美体验而言,很明显第二句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更能引起一种诗意的联想和美感。它把我们对等待的表达陌生化了。

优秀小说中那“个人化”的一点一滴,文中展示的那个独特的“我”,才能将形象镂刻在读者的记忆里。生活的感受力,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前 提。现在的许多学生作文为何单调乏味?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感官世界越来越封闭了。如何唤醒学生的感觉系统正是写作教学重要的一部分。

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解释说: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们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世界本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

据说所罗门王在耶和华答应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后,只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请给我一颗敏于感受的心。”的确,具有一颗敏于感受的心才能从“一花”中看出“一世界”

手象黑天一样凉。长翅膀的地方痒痒。捏疼我的瓤了。

清华园里的那个荷塘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但是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的体验却是那么美妙丰富,细腻独特。他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文中的话可见,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外界的干扰,安静的内心才会有体验产生。如果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女孩进了留园,就和朋友躲在亭子里打牌聊天,是断然写不出《留园的雨》这篇佳作的。所以,学会享受孤独的人,才是善于体验的人。———朱自清先生把微风送来的缕缕花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把塘中的光和影比作“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看到荷塘,想起了南朝乐府中《西洲曲》里的句

子,是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修养使他的审美体验变得丰富了。可见,善于体验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尽可能多的兴趣爱好。———听到蝉声和蛙声,朱自清先生就感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天上的满月和淡淡的云,他就想到“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可见,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也是善于体验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人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这个“解”字就是内心的体验,而这个“用”字则是对内心体验的表现。看来,有了闲适心态、人文素养和生活情趣,我们的体验就会变得丰富而独特,即使是寻常事物,也能写出好文章来。

话题:西方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中国文人也从月缺月圆中看到事物的变化,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树与人的伤疤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二十班 綦 岳

记得高一上劳技课学做粉笔盒时,一次锯条碰到了木材上的伤疤处,立刻犹如摩擦石头一般,双手隐隐发麻,失去了往日势如破竹的感觉。

我很惊异,去问老师。老师说,这是树木受伤后留下的疤痕,是后天形成的。越是老树疤痕就越多,树干就越坚韧挺拔。

我为树疤的惊人力量所震撼。虽然它看似平常。

树疤是再平凡不过的标记了,各种各样的创伤都会为一棵树平添一道道疤痕。这也许是山里人劈柴时留下的一斧,也许是雷雨天闪电光临的纪念,也许是啄木鸟为它做手术留下的刀口,也许„„是三九天冰雪压断枝头弄的吧,总之成为它饱经沧桑的见证。

受尽各种磨难的老树当然无言开口诉苦,只能默默地任凭受苦受难的标记画满它的全身,既然无法改变,那就不如微笑着面对,在残枝上吐出新芽,耐心等待新的春天。正如一首小诗这样写到:

我见过树疤

嘴唇抿着

唇的周围是干枯的皱纹

笑着看着我就像我的妈妈

哦!树疤

当你的枝

被无情斩下

面对伤口的痛

你竟留下微笑的表情

我顿悟——

在痛时

在谁都不能帮你时

你可以微笑

微笑会让你活地更好

我忽然觉得,这就像人的一生,无奈地承受着命运的各种打击捉弄。事业上的一次次挫折,感情上的一次次打击,肉体上的一次次摧残„„给自己留下疲惫的躯体,一颗受伤的心。诚然,树与人都一样,时间会让创口愈合,岁月会让阴影褪去,但是插满小旗的雷区不会让后继者再去牺牲——疤痕永远留在那里,像一座坚固的灯塔,指引着后来船顺利地航行。这就是树笆的力量。受伤之后,它是树与人身心中最坚强的部分,正如一位德国哲人所说:杀不死我们的打击,使我们变得更强壮。

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无一不曾有过失败的经历。明朝大学士张居正13岁赴武昌考试,主考官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准备评为头名。可当时正在武昌巡游的湖广巡抚顾玉麟却建议让张落榜。顾认为若让他过早得志,容易使之不求上进,骄傲自满,断送这棵好苗子。判落第虽耽搁三年,却能促使他更加清醒,改正不足,奋发图强。张居正后来能成为明朝首辅和大政治家、改革家,与这段经历不无关系。

上一篇:工会全年活动安排表下一篇:描写春雨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