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调研: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改善民生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管理调研: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改善民生(精选8篇)

社会管理调研: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改善民生 篇1

——xx街道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情况调查

近年来,xx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

持转方式调结构,持续加大科学投入,创新工作机制体制,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社区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如何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办事处努力破解的重大课题。带着这些问题,办事处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社区、居委会,对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认为街道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常态化、本能化,而搞好社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强化政府职能,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做法

街道办事处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最终端。工作开展中始终把社会管理与服务作为主要职能,进行了积极探索。

1、网格化体系初步形成。10个城市社区、13个农

村社区将xx110平方公里划分为23个网格,信访维稳、1安全生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属地管理,各司其责。注重把社区内的设施资源、行政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向社会管理与服务倾斜。杨春社区建立了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了服务意识,收到了较好效果。

2、管理与服务人员、资金保障到位。按照城市社区每500人配备1人,至少3人;农村社区4-7人的标准配齐配全工作人员,街道财政优先支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费用,保证了管理服务的正常运转,2007年至2010年,街道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经费达5000万元。

3、管理与服务日趋规范。信访维稳工作,畅通居民诉求渠道,街道设立信访维稳综治中心,社区有维稳调解工作室,居委会有工作站,形成了三级维稳体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稳控事态,保证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社会治安工作,每个社区设立警务室,配备3-5名警务人员,24小时执勤,成立治安联防队伍,对辖区内治安状况进行联防联治,确保不发生治安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流动人口管理,在每个社区设立流动人口和房屋租赁工作服务站,对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员做到来有登记、去有方向、租住地明

确,做到了底数清,不失控;计划生育工作,针对xx实际,除正常的管理服务外,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重点对外来人口和房屋租赁者进行监控,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与流出地计生部门联系,净化空气;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专业保洁队伍,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精细化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安全生产,以社区为单位组建13支安监队伍,落实街道和社区一岗双责、部门监管和辖区内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安监所、派出所、工商所、供电所等部门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对行动迟缓或整改不彻底的停业整顿,近年来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另外,各社区服务中心还设立了劳动就业咨询窗口,免费为居民提供就业服务,三年来累计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信息5000多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的转型,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街道社会管理总

体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但也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

1、社会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xx特殊的地理位臵,加之近年工业、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吸引众多的外来人员务工经商。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居无定所,且流动性强,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2、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基

层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致使管理力度和强度有所欠缺;对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想管不会管、管理不到位;属地管理责任与主管责任契合度需进一步提升。

3、公众参与意识需进一步提升。现在社会管理主要

采取单一行政干预手段,尽管近年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我行我素,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强。

三、几点建议

社会管理既是治理更是服务,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与服务,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融群众工作和民生工作于一炉。治理,更强调政府、社会、市场共同承担。

1、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社会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必

须着眼全局,用系统的思维整体推进,用整合的理念凝聚合力,用综合的手段解决问题,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联动效应,强化主管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综合治理,及时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理顺各方职责,强化基础组织管理责任,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促进社会管理由传统的单一治理向多元化治理转变。

2、改善基层管理。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针对社会事务的复杂性,公共需求的多样性,整合社会资源,调整充实社区、居委会社会管理力量,有计划地

组织专业培训,加强社区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增强管理服务者得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是执法力量加强,在基层派驻有执法资格的执法中队,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加强“诚信”建设。目前,诚信档案只停留在经济领域、金融业务这一块,要将诚信建设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管理中,建立城市个人全息诚信档案。使每个人都能从他律走向自律,更不会去做有违公德的事,执法机构可联网,信息共享,我们的服务窗口很容易就可查出个人诚信记录,知道每个人的诚信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的信用,设定限制进入领域,政府管理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社会管理调研: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改善民生 篇2

必须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问题涵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八个方面, 是涉及人民群众自身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 关乎人们生存有没有安全感, 生活有没有幸福感, 对党和政府有没有信任感, 对社会有没有认同感, 影响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1、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有这些, 都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民生民计上。所以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现实表现。

2、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 “必须适应国内新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小康, 就是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这一切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可以说, 改善民生既是全面小康的内容,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 更是全社会共同的期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 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教育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覆盖更加广泛, 不断改善民生。

3、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和谐社会的标志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关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尺度和标准就是“民生”。当前, 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人民群众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参与性、选择性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 在加快发展中更加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只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奋发有为, 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4、改善民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 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只有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 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定稳固,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改善民生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

民生问题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是就业、就学、就医、养老问题。因此, 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 勇担使命。具体来说, 应着力发挥三方面作用:

1、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面临着战略性调整, 人民群众经济要求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在这个特殊时期, 人民群众对经济利益的要求更高, 追求社会利益分配相对公平的呼声更大。这些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一些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满足, 或是相对公平的享有。譬如, 农村征地后农民因失地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中员工工资被拖欠、克扣和超时加班等问题。要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 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积极搭架好就业转移的桥梁,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化解各类纠纷和矛盾, 更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妥善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发挥“助推器”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劳动就业是谋生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劳动就业, 人们才能具备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解决好就业问题, 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安居乐业, 是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而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 尤其在人口众多的我国, 就业问题历来严峻。前些年, 由于体制改革, 国有、集体企业大量的人员下岗, 给就业增加了压力。而近年来, 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使原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保障部门只有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加大力度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才能切实保障他们有生存之本, 才能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助推器”作用。

3、发挥“安全网”作用。

社会保障涉及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民生大计。只有把更多的社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有所补”, 才能不断增强保障民生稳定的基础。当前,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 引起社会形态的深刻演变、社会组织结构的深刻调整, 现实生活中, 贫富差距偏大、劳动关系失衡、城乡差距与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同社会群体存在一定利益矛盾等, 这些不可否认的要先靠解决就业的问题去解决。但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因年龄大、身体状况差、教育水平低, 或者因体制造成的历史遗留因素, 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需要社会保障事业予以救助。社会保障工作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情, 而是全社会的事业。作为劳动保障部门就应该发挥“排头兵”作用, 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 率先撑起“安全网”。

准确把握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形势

可以预料, 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保障事业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 特别是在推进改善民生工作上, 其任务既繁重又艰巨,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困难与希望同在。就全国劳动保障工作总体形势上看, 由于有党的十七大精神这股强劲东风的吹动,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将会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 广大人民群众将会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开放发展的丰硕成果。从全省形势而言, 连年来由于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建设率先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创新二十多项占居首位的辉煌业绩。在未来发展走势中, 也将会一路领先。就惠来县的形势分析,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机遇, 有着大的希望。首先, 县委、县政府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惠来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的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 把改善民生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 这给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后盾。其次, 未来几年惠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期, 一批投资上亿元、上百亿、上千亿元的项目 (如惠来电厂、中海油、乌屿核电站、大南海国际石化工业园、县城生态工业园、神泉港码头及源翰制衣等) 相继投产或在建在谈, 这给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带来了良机。第三,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党政的高度重视下, 劳动保障事业基础建设将得到夯实, 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对外形象已得到塑新和树立。目前, 正着手筹建的县技工学校和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 这将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便民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但是, 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尽相同, 发展速度不匀衡,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也出现不匀衡, 特别象惠来这样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县份, 存在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一是实现就业的压力大、任务繁重。惠来是个超百万人口大县, 虽然在谈在建大型项目不少, 但工业企业家数少、规模不大, 容纳就业份量有限。据统计, 全县仅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达12万人, 且他们的择业观念陈旧、生产技能缺乏。若加上城镇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 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推进就业工作压力较大、任务繁重。二是各类险种参保覆盖面小。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 全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5大险种虽得到建立健全, 但由于地方财力弱、社会经济水平低, 各类保险参保面仍很狭窄, 待遇水平也仅仅处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线。三是技能培训基础建设滞后。目前, 全县技能培训工作仅靠县一个培训中心和一所民办学校, 工作压力很大。四是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该说, 近年来, 全县劳动保障队伍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高上是有明显变化, 但距离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基础建设, 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有些基层所人员变换频繁, 影响正常业务开展;有些人员因镇政府其他工作任务, 难以操务“正业”;有些人员政策业务水平不高, 难以适应本职工作, 等等。所在这些都必须加以认真解决, 否则, 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劳动保障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改善民生的课题也就很难有圆满的答案。

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 就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在促进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生上狠下功夫。重点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1、扩大就业门路, 稳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推进就业, 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关键来抓, 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让广大群众实现有劳有得。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 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岐视性政策和做法,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扎实推进“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增创就业岗位, 优化就业结构。增创就业岗位是扩大就业的根本, 优化就业结构是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 充分发挥它们劳动力需求的主导性作用, 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促进就业形成多元化, 鼓励自主创业,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推进国企改革与下岗职工再就业。深化国企改革与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要坚持国企改革与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通盘考虑,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同时, 充分考虑我县财政、企业职工和社会保险的承受能力, 特别要关注、重视、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逐步解除工作关系, 妥善分流安置, 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 鼓励企业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 促进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四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建设。要加快推进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 形成覆盖城乡就业网络, 免费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全方位, 快速度搜集用人信息、加强用人方与劳动者的信息对接, 有效促进就业。重点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全方位、快速的搜集到企业用工信息;要引导下岗、待业人员自觉登记、主动联系就业信息。同时, 要坚持社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 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开展。当前, 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技工学校的上马建设,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做强民生之盾。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民生之盾。要按照“人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养老保险。推进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养老保险, 加强非公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加强与工会等单位的合作, 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社会义务, 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索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宣传, 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扩大医保覆盖面, 让广大群众实现病有所医。三是扩大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 引导非公有制组织积极参保,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化解矛盾。四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从制度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及困难企业欠缴社保费等热点、难点问题。

3、健全劳动关系调节机制, 巩固民生之源。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篇3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知识链接】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4.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6.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国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7.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够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9.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⑤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0.青少年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贡献。作为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从身边小事做起,承担社会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双开测试】

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十六 胡锦涛B.十七 胡锦涛

C.十六 温家宝D.十七 温家宝

2.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

A.发展B.全面C.协调D.可持续

3.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直接处理国家一切事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⑤中国共产党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完成4~6小题。

4.这些话语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思想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D.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5.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努力将这一思想加以落实,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一战略思想()

①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②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③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⑤彻底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⑥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

6.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你认为最关键的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坚持改革开放

7.阅读上文“背景材料”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列举你所观察或了解到的民生问题(至少二个),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C 6.B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篇4

特约撰稿人 泉州外国语中学 余慧华

【热点聚焦】

1.2014年10月17日,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

3.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百姓关切的难题一一部署,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处处透着民生关怀,一一回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4.“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

5.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设问角度提示】

1.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方上学难;(2)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3)看病难、看病贵;(4)房价高、买房难;(5)社会治安不好;等。

2.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①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1)是实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2)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4)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

4.什么是公平?

答: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5.夏雨想:“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一些制度的正义性也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我们不可能从中受益。” 请对夏雨的想法进行辨析。

答:(1)①“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的想法是正确的。②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③我们要 1 积极追求公平。(2)①“制度的正义性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我们不可能从中受益”想法是错误的。②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的正常运行中受益。③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6.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答:(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4)积极宣传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有()

①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②2015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 ③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④2015年1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右边漫画《精确滴灌》的做法()A.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B.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C.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3.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公平”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在这个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会议,之所以频频强调公平,是因为()

①祈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④维护公平能解决所有社会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④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右边漫画表明()A.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B.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 C.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D.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

6.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A.实现总体小康任重而道远 B.农村资源短缺、劳动力缺乏 C.我国将永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7.右边漫画《有急有慢》 中机关和企业养老金并轨()A.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时富裕 B.表明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说明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非选择题

8.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1)“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

(2)党和政府注重公平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应怎么做?)

9.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材料二:如右图。

(1)右图反映了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右图谈谈“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我国应坚持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3)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4)看了漫画后,小阳同学认为:“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分配制度,实行平均分配。”请你对小阳的观点进行辨析。

10.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指出,从2014年起,将每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党和政府设立“扶贫日“表明了什么?

(2)设立“扶贫日”有何重要意义?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扶贫开发做贡献?

11.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食品安全、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投入、公务接待立法、校车安全等各种民生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材料二: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1)“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如果你对当地的民生问题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渠道表达出来?

(3)请你就如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向当地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D 2.C 3.A 4.D 5.B 6.D 7.D

二、8.(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2)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①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到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②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义的制度为人们公平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4)①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1)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2)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4)①小阳的观点是错误的。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③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会导致共同贫穷。

10.(1)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①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3)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②积极宣传我国的扶贫开发政策;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参与捐献活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篇5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提倡“以人为本”,把人民当做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就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民生是人民对社会生活问题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判断,展现的是一个社会中的道德观念、社会习俗、民主文化的强大力量。人民的纠纷得不到解决,何以去谈和谐的建设;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何以去谈社会的建设;人民的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何以去谈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对民生的理解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从不同的角度看民生,对民生的理解有所不同。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民生是人民关心的、是需要到的解决的,得到满足的生存、生活问题;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现代意义上的民生要从多方去思考,民生不仅仅包含了社会层面的问题,还应包含与人民有关的切身利益,甚至是涉及到人民的一切问题,是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给人民带来的利益,使人民受益,使人民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使人民的要求得到满足。

二、关于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做好。

“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解决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的安心,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稳定是民生之盾”,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三、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对民生建设的建议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依靠教育兴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利途径。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同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其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其加快发展。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层次,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社会保险转续机制,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的流动就业。

再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满足人民看病、治病的需求。

最后,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就要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安全。

结束语

社会管理调研: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改善民生 篇6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就业扶持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就业培训8000人、安置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做好社保扩面工作,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配套政策,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并网改造,扩大城区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启动化工工业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城区燃煤锅炉的监测检查力度,实行市民举报奖励机制,严管重罚,严厉查处超标排污行为。三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编制米东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加快米东区文化活动中心后续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花儿”的挖掘、保护、创新和传承工作,筹备举办首届“新疆花儿”艺术节。继续开展“百日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四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验收和自治区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好重大疾病、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快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中医院、人民医院综合楼续建项目;组织实施米东区急救中心、中医院辅楼、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篇7

为政之道, 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 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 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 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 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 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 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摘自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题目为编者所加。)

试析检察工作保障与改善民生 篇8

1 立足社会现实,树立化解民生矛盾的执法理念

执法理念是现实社会矛盾在执法层面上的集中折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因此而引发的矛盾冲突,即所谓民生矛盾。民生矛盾集中起来就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解决好“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账”等问题,尽可能做到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取生存发展的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成果。这就要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化解民生矛盾的执法理念,在打击犯罪活动、实施诉讼监督、调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从源头上解决民生方面的司法诉求,善于把各种民生矛盾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2 贴近民生实际,找准检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检察机关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法办案主要价值取向贯穿于检察工作各个环节,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打击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妥善处理流动人口以及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哄抢等“民转刑”案件。对严重侵犯公民财产权利,影响公民生命健康,影响群众生存环境的犯罪案件等,坚持提前介入,依法从重从快办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势头,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着力查办和预防侵害民生的职务犯罪。要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私分公款、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导致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存发展受到严重侵害的犯罪活动。坚决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破坏选举等职务犯罪案件,保障群众基本人权。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民生领域工作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加强案件剖析、预防调查、对策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建制堵漏,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力求形成合力、监督到位,扎实推进民生建设。三是着力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要从惩治司法腐败事关政法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加大查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隐藏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腐败案件的力度,从根本上维护司法公正。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强烈、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加强诉讼监督。四是着力参与调处群体性突发事件。检察机关对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责无旁贷,特别是一些造成当事人伤亡的群体事件,其介入更显得十分必要。应注意从突发性群体事件中发现渎职犯罪案件线索,并深入分析矛盾根源,研究治本策略,为建立健全民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化解民怨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发挥职能作用。

3 改进执法方式,力求执法办案的法律、社会及政治效果有机统一

检察机关要立足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努力实现和谐司法,争取法律、社会、政治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其一,理顺情绪,释法说理。着力畅通司法诉求渠道,坚持热情服务、亲和待人、柔性执法,促使矛盾纠纷当事人平心理论、接受检察执法决定进而罢访息诉。其二,宽严相济,及时纠偏。检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找准并把握好法律、法规和政策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及时纠正偏差,严防矛盾纠纷事态蔓延扩大。其三,重心下沉,解决诉求。大量民生矛盾出现在基层,要求检察工作重心向下,着力推进检察工作深入广大社区和乡村,积极开展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等职责延伸活动,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疏导矛盾,维护基层社会政治稳定。

4 创新工作机制,为检察机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建立涉检信访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司法诉求信息分析工作,定期不定期排查矛盾纠纷,通过接待来信来访、其他部门或机关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预警性、倾向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检信访信息,关口前移,防范未然。建立统一的信访案件登记和检索系统,完善检察长接待、首办责任、责任倒查等制度,推行下访、巡访和联合接访。建立检察联系乡镇街道制度,延伸检察工作触角,营造检民沟通交流的融洽氛围,畅通百姓司法诉求渠道。第二,健全检察执行力保障机制。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找准制约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薄弱环节,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目前看来,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环节。二是民事行政案件抗诉环节。第三,建立处理司法诉求协作机制。解决民生诉求、化解民生矛盾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单靠某一个职能部门来承担。作为检察机关,必须加强外部机关的联系沟通、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促进和解与社会调解的对接机制,推动形成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整体合力,尽早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推动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下一篇: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