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作业三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企业管理作业三(精选7篇)

现代企业管理作业三 篇1

1.(1)激励的涵义: 激励(motivation)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

(2)激励过程:激励和动机紧密相连,所谓动机就是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这里有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的强度和质量、组织目标、需要。动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动机是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机水平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时而异,动机可以看作是需要获得满足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和为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这种需要或目标可以是生理或物质上的,也可以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在现实情境中,人的需要往往不只有一种,而是会同时存在多种需要。这些需要的强弱也随时会发生变化。在任何时候,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中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所支配、决定的,这种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就叫优势/主导需要。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当时的优势需要引发,朝着满足这种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这种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激励过程,也称动机-行为过程。

激励的过程主要有四个部分,即:需要、动机、行为、绩效。首先是需要的产生,在个人内心引起不平衡状态,产生了行为的动机。通过激励,使个人按照组织目标去寻求和选择满足这些需要的行为,最后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3)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外在性需要和激励

内在性需要和激励

这种需要是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而满足。

与外在性需要相反,内在性需要与工作密切相关,其满足或激励源存在于工作之中,此时工作本身具有激励性而不再是工具性的了。可见,所谓“内在性”是指内在于工作之中,并非指内在于受激者自身之内,“内在”与“外在”都是相对于工作而言的。

内在性需求的满足取决于受激者自身的体验、爱好与判断,内在性激励由受激者自己控制和支配。从这种意义上说,内在性激励才是真正的工作激励,它不像外在性激励那样由组织控制的诱激物所牵引,而是由工作中的内在力量所推动。

外在性激励在外在诱激物消失时便会随之消退;内在性激励则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持续的坚韧的发挥作用,加之它基本上不另外增加成本,所以是很值得管理者重视、发掘和利用的有效激励手段。(4)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来的,因而也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生理的需要是任何动物都有的需要,只是不同的动物这种需要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人类来说,这是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安全的需要是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的安全的需要,另一类是对未来的安全的需要。即,一方面要求自己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能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希望未来生活能有所保障。

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这主要产生于人的社会性。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这已由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说受人尊重。自尊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有一种自豪感,它是驱使人们奋发向上的推动力。受人尊重,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人的承认。

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趋力。这种需要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胜任感方面,有这种需要的人力图控制事物或环境,而不是等事物被动地发生与发展。二是成就感方面,对有这种需要的人来说,工作的乐趣在于成果和成功,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工作的结果,成功后的喜悦要远比其他任何薪酬都重要。

马斯洛还将这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称为较低级需要,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是从外部使入得到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会自然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员工的低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马斯洛的理论特别得到了实践中的管理者的普遍认可,这主要归功于该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简捷性,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否科学等。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这种需要层次是绝对的高低还是相对的高低?马斯洛理论在逻辑上对此没有回答。

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理论)

这种激励理论也叫“保健—激励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他在匹兹堡地区的11个工商业机构中,向近2000名白领工作者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赫兹伯格发现,引起人们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大多同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能给人们带来满意的因素,通常都是工作内在的,是由工作本身所决定的。

由此,赫兹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期望理论

相比较而言,对激励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研究的是激励过程的期望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V.弗鲁姆(Victor Vroom)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它对于组织通常出现的这样一种情况给予了解释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这种理论的基础在于,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他们总是在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影响。大量事实表明,员工经常将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进行比较,而由此产生的不公平感将影响到他们以后付出的努力。这种理论主要讨论薪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他指出,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薪酬的公平性。

X理论和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Theory 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 Y)。通过观察管理者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观点主张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刺激,只看员工的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突出激励的内容和过程。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受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减。

2.加入我是班主任我会这样完善:(1)完善班级管理体制——责任激励

班主任领导下的小组轮流执政制2.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负责制 点燃精神之光——理性激励

班级主理念 “一条船、一把刀、一面旗”。简称“三个一”思想。

班级行为理念:“修内涵,塑形象,努力学习。学礼仪,讲文明,从我做起。”

(2)用数字说话——公平激励①班级日常管理一览表②学生学习成绩一览③学生操行量化表

(3)让先进闪光——荣誉激励

集体荣誉激励个人荣誉激励

情有所依——情感激励

开展层层谈心活动.多行雪中送炭之举

学有目标——榜样激励

班干部及优秀学员的模范作用

二:

1.门派像是现代的各大企业、公司,各派的武学竞技则又像是现代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门派中的掌门人等价于企业、公司中的董事长或者经理,门派中的内门弟子、关门弟子、嫡传弟子,则又像是现代企业中的部门经理、负责人;相应的,外门弟子就像是普通的员工一样,做着普通的、基层的事物,但虽然基础,却又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结合武侠片得出的一些结论: 武当/明教

武当派,无疑是武侠小说中的大派,而其在金庸的小说中是一个一代不如一代的典范。武当掌门人张三丰艺压天下,武当七侠们却是一个不如一个,行走江湖不是中毒就是受伤,和人打架也只能勉强混个输赢各半。接班人宋青书更是人品低劣,最后被张三丰自己清理了门户。金庸的《倚天屠龙记》的男主角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便是出自武当,而张无忌之后又加入了明教,成为了一教之主。所以武当和明教不可不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比较这两大门派的管理,可见这一正一邪的两大门派在管理之上的差异。武当掌门张三丰,在我看来,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多么英明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要为自己的下属确立一个明确的组织的目标,而管理者,特别是高端的管理者的确是不需要太多的干涉自己的手下,只需要分配下去任务监督其执行便可。但是张三丰也许在武学造诣上,他已是登峰造极,创造了享誉盛名的武术绝学——太极拳和太极剑法。但是,在《倚天》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三丰一心只求自己的武学精进,潜心闭关,对自己所创立的武当派并没有起到一个管理者所应有的作用。他不问世事,专于修炼,作为一派掌门,除了训练自己的关门弟子——武当七侠以外,并未深入的了解自己所创的门派,甚至还是自己的弟子(宋青书)在外为恶,直到最后才发现其累累罪行并将之清理,可见其在管理上的失败。反观张无忌,作为明教在中原大陆的代言人,事实上是他根本就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坐上这个位置只是机缘巧合而已。他不是政治领袖材料,因为他不能很好的克制自己的情感,面对敌人时不够残忍,不能当机立断,也没有权力欲望。他最大的优点是他的善良心肠,却也可以算是他最大的缺点。他并不很重视分辨是非善恶,也可说是不大重视公正的赏善罚恶,而是习惯性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自小已看得出来。《倚天》中谢逊在冰火岛上谈往事,说到以七伤拳打空见神僧,十三拳打了十拳,小元忌插口说:“义父,下面还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罢,这老和尚为人很好,你打伤了他,心中过意不去。倘若伤了自己,那也不好。”他是个感性的人,很容易受人感动,要威胁他做什么未必成功,但恳求他什么,他多半会答应,就算自己吃亏,也不计较得与失。这是先天的,不能逼迫他去做什么改变,这也就注定了张无忌不可能一直坐在明教教主的位置,所以在和赵敏、周芷若了结恩恩怨怨后,终是脱离了这个位置,将屠龙宝刀中的《武穆遗书》交与了朱元璋。但不管怎么说,和张三丰相比而言,张无忌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其人格上的特点使得他不适合做一名管理者,但是最初在明教高层的领导谢逊滥杀无辜,青翼蝠王嗜血如狂等却是在张无忌的领导下收敛了本性,褪去了明教在世人心中是邪教魔教的形象,这从侧面来说也可以算是张无忌的功劳了。

少林 少林是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武侠世界中,少林都无愧为中国武术之宗。其在武学上的造诣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历史上,少林也因其松散的管理制度受害匪浅。武学大家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就描写了这么一个人物——圆真(成昆),他作恶江湖,背师叛道,居心叵测,意图引起武林大乱,好夺取屠龙宝刀成为武林至尊。这便与少林之纵容大有关系。因为少林众僧认为人心可化,而殊不知某些恶徒却是本性难移。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管理实例中,就是说,在一个大型的企业中,不能够有太过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必须制定一种刚性的规章制度,以严格的规划管理自己手下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如此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充分使用,避免造成浪费。而且,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自己的手下是何种居心呢?所以,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得保有一种姿态。要在公事中严苛,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实在性。但毕竟少林乃武林大派,就像金庸在《无龙八部》中写到的少林,其乃天下武学之至境,所以为了维护所谓武林正道中人的形象,少林众人也难免显得有些迂腐了。再看金庸的另一部小说《天龙八部》中,雁门关前攻袭辽人的带头大哥,就出于少林,他以慈悲佛法使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上,化解怨孽。事实上,这位带头大哥,也就是少林寺方丈玄慈,在个人品行上是犯了极大错误的。他在“雁门关狙击”事件中,不分辨黑白,听信谣言,导致了宋辽两国的重大伤亡;而在个人的生活中,也背弃了佛家的道义,触犯色戒,甚至与叶二娘有了私生子——虚竹。这一切的一切,都可见玄慈作为一名少林僧人是不合格的。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又不得不反思,玄慈是如何做到让一众手下对自己这般的死心塌地,不惜付出身家性命也要去维护他们心目中的带头大哥呢?作为一派掌门,玄慈是善于用人的,懂得合理分配战斗力,会与自己的手下患难与共。这从当初雁门关事件便可看出端倪,玄慈在狙击萧远山失败之后,面对萧远山的屠刀依然临危不惧,绝不屈服。这充分显示了他的领导素质,让亲眼目睹的下属们敬佩不已。而其在面临西夏国师鸠摩智要扫平少林的重大组织危机面前,依然严厉处罚唯一能够抵挡鸠摩智却犯了诸般戒律的虚竹,将虚竹逐出少林。由此显示了其勇于担当少林兴亡重责的气概。这也是一种临危不惧的表现。而玄慈在被萧远山当众揭破他和“天下第二大恶人”叶二娘的有着私情后,毅然在承受二百杖责后自绝身亡,以死力挽少林名声。这也是一种管理者的气魄与魅力的具体表现。凡此种种,说明勇于担当,从不推卸责任已经成为玄慈领导本质的重要成分,因此连错误也不能抹杀他的领导魅力。事实证明,只是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名誉利益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有魅力的领导者的。空有实力而没有组织、没有头脑的人也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纵观少林上下,能让全寺僧众服从管理,一致对外,都是依靠着寺中方丈的威信以及合理的管理奖惩制度,在僧众心目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仰之力,全寺上下因了共同的愿景,依靠近乎完美的管理机制,秩序井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团队精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玄慈能够在犯下诸多错误之后还能得到如此多的人鼎力支持。这是人格魅力之效,是管理的职能之用。

2: 领导方式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领导类型作不同的划分。领导方式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具体形式。组织管理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否得当。领导方式是直接影响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了解和认识领导方式,并且善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转变领导方式,是实现领导目标、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条件。按权力控制程度可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按领导重心所向可以分为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按领导者的态度分为体谅型领导、严厉型领导。按决策权力大小分为专断型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型领导。所谓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的行为模式。领导者在影响别人时,会采用不同的行为模式达到目的。有时偏重于监督和控制,有时偏重于表现信任和放权,有时偏重于劝服和解释,有时偏重于鼓励和建立亲和关系。这些行为模式是可观察的,也是可以由被领导者“感受”得到的。领导风格由两种领导行为构成: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关系行为是领导者满足被领导者心理需求的领导行为。包括倾听、鼓励、表彰、表现信任、提升参与感、建立亲和关系和归属感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进行双向或者多向沟通,是关系行为的主要特征。

工作行为是指领导者清楚地说明个人或组织的责任的程度。这种行为包括告诉对方“你是谁”(角色定位)、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在哪里做,以及如何做。从领导者到被领导者的单向沟通是工作行为的典型特征。

告知型领导风格推销型领导风格参与型领导风格授权型领导风格等等。

作为一个领导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自己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想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可是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并不是自己所能支配。其实任何领导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这些问题作以下归纳并作分析。第一个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的时间时常不能由自己支配。第二个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经常会被迫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我们有时会觉得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很多、很杂,可能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然而这正是我们作为领导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真正原因所在。作为领导你每天要所面很多繁多而复杂的问题,作为领导如果碰到什么问题就着手解决什么问题的话,那你很快就会穷于应付。第三个会遇到的问题是例外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必须要自己亲自处理我们有时会觉得除了日常规定的事情要处理外,经常会有很多例外的事情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去解决:(1)高效地利用时间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无法替代和返回的,做任何何事都少不了时间这个资源,没有时间就完不成。高效地利用时间是一个优秀领导者最重的特点之一。怎样才能高效地得用时间呢?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防止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a.记录时间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你想知道自己的时间是怎样消耗掉的,可以采用时间记录的办法。如画一张工作时间表,进行记录,时间间隔可以是5分钟、10分钟、15分钟、、、、、,记录自己干了什么事情,经过几天或几周的统计就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出自己的时间究竟是怎样消耗掉的。b.时间分析首先,在时间记录表中找出那些根本不必要做的事项,找出那些纯粹是浪费时间的事项,也就是那些可以不做,而又毫无影响的日常的事务。其次,在时间记录表中找出那些可以让下属去办而且下属完全可以做好或效果相同的工作,你可以受权下属去处理;同时找出那些可以让其他相关部门去办而且在相关部门的职权范围更好控制和处理效果更佳的工作,你可以根其他相关部门协商,转其他相关部门去处理。最后,在时间表中找出那些浪费别人时间的事项,如开会,如果能不开会就尽量不开会。c.消除其他时间浪费的因素时间浪费的因素除了以上方面,还可能是由于管理不善或组织不良造成的,为此领导者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找出由于缺乏合理的计划、制度所产生的时间浪费。d.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领导者在分析了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并消除了时间浪费的因素后,就知道了自己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利用了,他可以把这些时间用于真正重要的问题上。

(2)分清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如果领导者不能自地改变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就将被迫忙于日常事务。因此,应用一套判断的标准,用来决定哪些事应该优先考虑,哪些事应该稍后处理,哪些问题可以让下面的人员去处理。a.要尽量摆脱过去,而着眼于将来有效的领导者的行为准则之一就是尽量摆脱过去,不把精力多花在过去的事情上。b.领导者应按例外原则办事,充分授权例外原则就是领导者只负责处理条例、规章、制度所没有规定的例外事情,凡是有规定的事,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就应按章办事。c.不应以压力作为工作次序的标准以压力决定优先次序,领导者必定不愿意进行开拓,不愿考虑长远。

现代企业管理作业三 篇2

传统责任会计系统是基于相对稳定经营环境发展起来的, 它将责任分配给单位或个人并以财务指标来衡量责任中心业绩, 这一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复杂环境和生产经营需要。而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的产生不仅适应了动态多变的经营环境, 而且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一) 责任会计在管理理论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

一般认为, 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责任会计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有不同的表现: (1) 经验管理阶段。19世纪中期, 美国的丹尼尔·麦卡勒姆 (D aniel Craig M ccallum) 倡导在管理时要适当地进行职责划分和授予充分的权力, 从而使当事人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 与此同时, 还要通过检查制度来了解员工责任的履行情况。其倡导在当时已经蕴含了责任会计的思想, 但并没有得到广泛地认可。 (2) 科学管理阶段。泰勒主张在会计工作中, 要严格区分各种费用, 详细计划每项费用的开支, 并且要将这种计划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在每期期末, 要将员工的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 同时, 按照例外管理原则编制成本报告。泰勒所主张的这种成本管理模式在当时非常有效, 而且这种做法也与责任会计的要求相符合。 (3) 现代管理阶段。1994年, 霍恩格伦 (H orngren) 提出责任会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 它通过分权来组织企业结构, 将企业分成多个责任中心, 以责任的下放和收回控制各个责任中心, 所有的收入与费用都以责任中心为依据, 通过各责任中心预定目标的实现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利润的最大化。进入21世纪, 包括管理学在内的各个学科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同时, 各个学科之间又相互影响, 促进新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现代责任会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充实与完善。以作业为纽带, 将责任会计和作业管理理论结合在一起建立的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 不仅扩展了作业管理理论的应用范围, 而且是对责任会计在思想方法上的改进。

(二)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对责任会计进行了相应研究, 刘艳红、李兴平 (2004) 认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责任会计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 企业要想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引入作业管理, 改进责任会计成为必然选择;陈国艳 (2007) 在对传统责任会计制度的特点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对作业管理在责任会计制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苏娜 (2010) 设计出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的新的责任会计并且将其应用于阳光公司, 得出新的责任会计制度能够更加明确地划分责任并更有效地控制职责履行情况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结论。

笔者认为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是一种将责任分配到各项作业中, 同时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业绩的责任会计制度。主要特点体现在责任划分、业绩考核指标的建立、业绩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

二、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责任会计制度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企业所处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变, 该项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现代责任会计顺应发展的要求而产生。

(一) 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的优势

现代责任会计相对于传统责任会计而言有以下优势:首先, 从责任界定方面看, 责任中心是过程和团队, 以同质的作业组成的作业责任中心为基础进行责任分配, 责任划分更明确;其次, 从建立业绩考核标准看, 其业绩考核指标具有过程导向, 是动态的, 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变化, 支持了企业进行持续改善, 有利于增加顾客价值;再次, 在业绩评价方面, 业绩评价指标既有财务方面的, 也有非财务方面的, 如效率、时间、质量等, 评价考核的范围更加全面, 并且进行作业弹性预算分析;最后, 在激励机制方面, 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并重考虑, 以团队角色的评价逐渐代替个人岗位评价, 突出团队评价的重要性, 使绩效奖金的依据多元化, 团队绩效成为个人绩效奖励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企业责任会计制度现状

现代责任会计虽然相对于传统责任会计而言存在诸多优势, 但现行做法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 责任中心和责任主体划分不清楚, 有些企业由于其组织结构比较复杂, 导致其不能明确划分责任中心和责任主体, 仅从成本责任方面来看,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任预算、责任评价与考核的管理体系, 更没有与企业内经济责任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二, 在现阶段, 企业对间接成本的分配不够重视, 仅仅重视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计算与控制, 对间接成本的分配与控制缺乏适当的方法, 以至于最终产品的成本计算不精确。第三, 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和控制不够严格, 使得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不规范、不公允, 将内部转移价格用于人为调节成本的情况比较严重。第四, 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 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 没有考虑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也不合理, 过于注重财务指标, 忽视非财务指标。

三、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的应用思路

建立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 其应用思路如图1所示。

(一) 企业作业调研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收集相关的作业信息, 弄清成本流动的次序和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 了解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 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二) 作业分析

一是作业的确认。只有先确认企业的各项作业, 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找出各作业的成本动因。在作业确认时应当按由粗到细, 由大到小的原则进行, 同时, 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 还应遵循适度原则。二是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是经营活动必须保留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 非增值作业是指对增加顾客价值没有贡献或者消除后不会降低产品价值的作业。企业如果能消除不增值的价值活动或改进部分增值的价值活动, 使其总成本持续降低, 就能形成理想的作业链。一般而言, 企业的作业活动比较复杂, 对所有作业活动逐一地进行价值分析并确定增值性不太可能。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可将作业活动按照成本大小进行排列, 排列在前面的作业活动就是应进行具体分析的重点作业活动。

(三) 成本动因分析

动因分析是为了弄清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所做出的努力。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标准, 该标准应能够准确地解释成本发生的原因, 以实现成本核算的准确、合理。因此, 在寻找动因时, 必须找出那些真正与成本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动因越多成本核算的精度就越高, 但也应考虑适度原则, 将成本动因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分析完企业的作业和动因之后, 可根据分析结果列出动因分析表。

(四) 基于作业的责任中心建立

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中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了企业的作业和作业成本动因之后, 明确了各个作业间的关系, 就可以将从事同质作业的部门与员工组织成为一个作业中心, 每一个责任中心就由一个或几个性质相同的作业中心构成。分别将相似的作业中心确定为收入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

(五) 基于作业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定

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基于作业管理理论的内部转移价格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等于一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每项作业的实际作业消耗量之和。

(六) 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编制

以作业为核心制定预算时, 按不同成本动因数量编制预算。以基于作业的成本预算编制为例, 首先, 企业应从长远发展出发,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企业下一预算期销售量及销售利润率, 在此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其次, 用单位服务或产品消耗作业的数量乘以预计销售量即预算作业量, 作业动因率与预算作业量的乘积就是下一经营期间的作业成本;最后, 根据经验及企业经营目标, 预算出单位作业消耗的资源种类和数量, 乘以预测出来的作业量得出预算资源需求量, 用预算资源需求量乘以资源动因, 就可以预测出资源需求成本。

(七) 基于作业的责任报告编制及业绩评价

将各个责任中心实际完成责任指标与基于作业的责任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编制基于作业的业绩报告, 考核责任业绩。基于作业的责任报告深入到了每个作业中心, 有利于管理者及时控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尽快达到企业的生产目标。传统责任会计主要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来评价业绩, 在将作业管理引入到责任会计制度之后, 能更合理地评价业绩。一是增加了非财务指标, 从国内外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比较典型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有市场占有率 (反映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业绩) 、产品质量、交货效率、可信赖程度、员工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等;二是注意区分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 通过实践成本与增值成本的比较以及前后期非增值成本的比较, 为企业的持续改善提供信息。

四、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应用的保障措施

企业推行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 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 减少资源消耗, 提升竞争力。但在应用过程中企业也存在对其认识不够、作业划分和成本动因划分不准确或过于主观化、推行成本过高等难点。对此, 笔者提出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 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 树立现代责任会计意识

一方面, 需要企业各级领导更新观念, 统一认识, 高度重视, 营造氛围;另一方面, 企业应不断强化员工的在职培训, 把作业管理和现代责任会计理论纳入到继续教育的内容中, 从而增强全体员工对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的认识。

(二) 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推进网络化建设

基于作业管理的现代责任会计制度的有效运行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 企业要加强网络建设,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工具并不断完善其功能, 同时, 对各个管理部门进行计算机联网, 保证自动实现对整个企业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存储、传输、汇总、分析和共享, 推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

(三) 完善作业分析与成本动因分析

一方面, 要求实施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作业管理涉及的技术和方法, 了解企业整体的经营战略, 增强责任感, 耐心细致地进行作业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另一方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对作业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的工作进行制度规范。此外, 企业还应做好事前的计划和预算, 提高工作效率,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文献

[1]赵振智、刘广生:《成本管理会计》,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优化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三策略” 篇3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24-01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却存在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千篇一律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优化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应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

一、享受型家庭作业——让学生体验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给小学生设计享受型的家庭作业能够把学生眼中的“苦差事”变为乐意去完成的事,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1.绘画型作业。小学生大都喜欢画画,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绘画形式的作业,让枯燥的数学作业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以增加学生写作业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并要求在这些图形的四周画出色彩鲜艳的花边,然后将每个学生的作品在班内展览,评出“优胜奖”。这样的作业,将抽象的“周长”观念生活化,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做作业也就有了乐趣。

2.游戏型作业。设计游戏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作业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后,笔者设计“拍手对口令”的游戏:一人说口诀的前半句,另一人接口诀的后半句,并且边说边拍手。在课余,与同学玩一玩;在家里,与爸妈玩一玩。又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后,为了掌握“凑十法”这个规律,笔者设计了两人玩“凑十法”的扑克牌游戏,课间同学们玩得兴趣盎然。这样自然也就对“凑十法”这个规律印象更深。

二、实践型家庭作业——让学生形成能力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也是数学教学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1.操作型作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了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笔者经常设计一些实践型的数学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前,笔者布置了“有趣的包装”作业,要求:找一找家里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进行拆装,在拆装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并把拆装的过程、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当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课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在探索中发现的问题,基本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是由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相同的面组成,共六个面。这样的作业让学生真正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调查型作业。生活中处处有数据,尤其是每个家庭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更是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用心挖掘,正确引导,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这些资源,可以给学生设计调查型作业。

例如,在学习《利息》之前,笔者布置学生去银行或者向家长调查、了解储蓄的常识与我国目前定期、活期储蓄的利率,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探讨。这些作业虽然“稚嫩”,但学生们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自己经历了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互动型家庭作业——让学生学会合作

传统的作业都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而互动型作业必须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

1.家长合作型作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发挥家长的优势,同孩子一同作业也是作业设计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家长会上,笔者曾向家长布置协同孩子办数学手抄报的事宜,通过办手抄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视野。

2.同学互动型作业。同学互动是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计同学互动型作业,以此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例如,学了“米、厘米”后,笔者布置学生两人合作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学了“时、分、秒”后,为了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布置学生两人合作,一人跳绳,一人数数,比一比谁跳得快。这样的数学作业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企业会计作业三 篇4

1.下列有关资产的说法正确的有(BCD)。

A.企业的资产仅限于经济资源,非经济资源不是企业的资产

B.一项经济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关键要看其所有权是否属于该企业 C.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能为特定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服务潜力 D.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 E.企业是否拥有一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 2.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计提折旧的有(ACD)。A.不需用的房屋和建筑物 B.使用中的房屋和建筑物 C.季节性停用的生产设备 D.本月增加的生产设备 E.本月减少的生产设备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现金流量表中“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有(BC)。A.偿还银行借款的本金 B.偿还银行借款的利息 C.偿还企业债券的本金 D.偿还企业债券的利息 E.支付股利

4.下列各项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是(ABDE)。A.银行汇票存款 B.银行本票存款 C.信用卡存款 D.存出投资款 E.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有(ABE)。A.已出租的建筑物 B.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C.生产用厂房 D.办公用房产

E.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6.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一般包括(ABCD)。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E.应计基础

7.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有(CD)。A.代购货单位垫付的运杂费 B.收到的包装物押金 C.应收的各种赔款 D.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 E.预收的各种款项

8.下列各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ABD)。A.对外提供担保 B.未来经营亏损事项

C.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 D.变成亏损合同的待执行合同 E.已对外公告且有详细正式计划的重组

9.固定资产购建活动中,属于非正常中断的有(ACD)。A.与施工方发生质量纠纷导致的中断 B.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劳动纠纷导致的中断 C.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导致的中断 D.工程用料没有及时供应导致的中断 E.因雨季导致的中断

10.下列利息支出中,可予资本化的有(BC)。A.为对外投资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B.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 C.为开发房地产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 D.清算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 E.流动资金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

二、业务核算题 1.练习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资料]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本月发生有关增值税业务如下:

(1)购进生产用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其买价500000元,增值税85000元,同时支付供应单位代垫运杂费25000元(其中运输费2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价税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2)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用于产品生产,收购价120000元,产品已验收入库,收购款以银行汇票付给。

(3)购进固定资产建设工程用货物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其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价税款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付给。

(4)在建工程领用商品产品一批,成本25000元,计税价格30000元。(5)销售产成品一批,计销售收入1200000元,增值税204000元,价税款收存银行。

(6)医务福利部门领用库存原材料一批90000元,应负担进项增值税额15300元。(7)以银行存款上交增值税100000元。(8)计算月末未交或多交增值税,并进行结转。[要求]编制应交增值税核算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1)运输费的进项税=20000*7%=1400元

借:原材料 523600 【500000+(25000-1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6400 贷:银行存款 610000(2)可抵扣进项税额=120000*13%=15 600元

借:原材料

104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6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3)借:在建工程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票据 234000(4)视同销售,借:在建工程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0 贷:库存商品

25000

(5)借:银行存款 1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0

(6)视同销售,借:管理费用 105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7)借:应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8)本月应交增值税=(5100+204000+15300)-(86400+15600+34000)=88400元

借:应交增值税--多交增值税 11600 贷:应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 11600 借:应交增值税--多交增值税 11600 贷: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 11600

2.某公司为更新生产设备,从开发银行取得为期两年,年利率为6%的借款200万元;建

设工程一年,借款企业在借款额度内直接用于工程建设支出;2002年1月1日以取得借款140万元购入设备,设备直接交付安装;7月1日以取得借款60万元支付工程安装费,次年1月1日工程如期完工交付生产使用;借款利率根据实际使用额每半年计算一次,借款期满一次以银行存款还本付息。[要求]编制借款取得、使用、计算及归还的会计分录。

答:①、借:银行存款 200 贷:长期借款 200 ②、1月1日,借:在建工程 140 贷:银行存款 140 ③、6月31日计提利息,借:在建工程(资本化)140*6%/2=4.2

财务费用 1.8

贷:长期借款(利息应计入长期借款成本)200*6%/2=6 ④、7月1日,借:在建工程 60 贷:银行存款 60

⑤、12月31日计提利息,借:在建工程 200*6%/2=6

贷:长期借款 6 ⑥、次年1月1日,借:固定资产---生产用 210.2

贷:在建工程 210.2

⑦、次年6月31日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200*6%/2=6

贷:应付利息(到期不足一年)6

⑧、还本付息,借:长期借款 212 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224

3.企业在2007年至2010年间每年应税收益分别为:-100万元、40万元、20万元、50万元,适用税率始终为25%,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要求:编制各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答:(1)07年亏损,所以不交所得税

(2)08年和09年先弥补07年亏损,为全额弥补 以前亏损所以也不交所得税

管理学网络作业三 篇5

1、组织设计(Organizations Designing),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包含了众多的工作内容。科学的进行组织设计,要根据组织设计的内在 规律性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组织设计可能三种情况:新建的企业需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原有组织结构出现较大的问题或企业的目标发生变化,原有组织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评价和设计;组织结构需要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完善。

2、组织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

3、(1):组织设计往往不是全新的,进行再度调整时,要考虑“事事有人做”而非“人人有事做”

(2):组织中的工作最终是要靠人完成的,不能完全招聘社会上的人员来满足企业的所有需要。

(3):任何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而非是事和物的集合二、论述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怎样驾驭人

驾驭人分为很多个层面,但是核心问题是如何针对员工需求进行激励及满足。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但就广泛意义上说,员工的核心需求分为三个方面:

一、满足需求的薪资待遇;

二、和谐、温馨的办公氛围;

三、员工的自我成长。挖掘出针对每个人的需求方案,才是管理人的方法。

三、论述控制的原则、要求和基本程序

1、原则是集中管理,分级核算。

(1)集中管理是指各车间实行相对独立的核算,即对内是相对独立的,对外不发生任何经济关联,一切收支由财务部驻厂财务科统收统支。厂成本领导小组负责制订管理方案和将目标成本指标分解到各专业部室,再由各专业部室分解到车间。

(2)分级核算是指按车间成立成本核算中心,由车间核算员将成本指标分解到工段、班组和个人。依据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管理原则,成本控制就体现了“千斤重担众人挑,粗破各个层次有指标”的格局。形成了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可以较好地保证全厂成本受控。

3、(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位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

(3)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的分目标都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

(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3、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

1、确定控制标准。

2、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

现代企业占领市场的三要素 篇6

关键词:名牌产品,CI方略,CS战略,金三角

现代企业进驻市场后, 运营能否正常, 在市场有没有竞争力, 并进而占领市场, 关键是看围绕产品、企业、消费者而进行的三要素的组合。现代企业的竞争力焦点虽然还是产品, 但由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 同质性越来越大, 为赢得市场及消费者就必须将产品提升为一种品牌。质优价廉、功能齐全等等过去衡量一个产品优势的标准已不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指标, 取代它的将是产品是否是名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名牌既是竞争结果, 更是竞争手段, 是可以不断增值的无形资产。现代企业不得不围绕产品做文章, 要不断更新产品, 不断出名牌, 要多出名牌。

名牌是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 企业还需围绕品牌形象塑造一个坚实的企业形象作后盾,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不得不围绕企业形象实施企业形象方略, 即C I方略。CI方略一般包括由理念识别 (MI) 、视觉识别 (VI) 、行为识别 (BI) 共同形成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IS) 体系。名牌产品和CI方略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的战略运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顾客而进行的新的战略思想风靡全球, 这就是CS战略 (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满意战略, 其中包括五大满意系统: (1) 理念满意系统 (MS) ; (2) 行为满意系统 (BS) ; (3) 视听满意系统 (VS) ; (4) 产品满意系统 (PS) ; (5) 服务满意系统 (SS) 。

名牌产品、CI方略及CS战略已成为当今企业整体战略策划中重要的三要素。彼此虽互有侧重, 但已形成牵引之势, 互为倚重, 缺一不可, 三者相辅相成。如果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看作一个力场, 则以上三要素则构成一个在力场中互有张力的金三角。[1]如图1所示:

在金三角力场中, 名牌产品是一个企业的硬性工程, 企业必须拥有。确立一个名牌产品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主力军, 主要竞争力的表现, 是C I方略和C S战略的前提。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名牌产品, 就很难塑造一个坚强的企业形象 (C I) , 即使勉强塑造也经不起风浪摧折, 随之也就很难获得顾客满意 (C S) 。因为顾客满意的重点是看企业能否让顾客感到产品满意 (P S) 和服务满意 (S S) 。应当指出, 服务也应理解为一种产品, 也可以说名牌服务就是名牌产品。企业仅有前提性名牌产品, 难免势单力薄, 这样就需要C I方略及C S战略作为软件基础和后续性工程为其形成“厚势”。C I方略重点在完善企业自身的“内力”, 即内功。C S战略则是为企业从顾客的角度赢得一个完美的“人缘”环境, 形成外在的“支持力”。一个企业握有一把名牌产品的宝剑, 加上雄厚的企业形象 (C I) 内力, 又赢得有顾客满意 (C S) 的良好“人缘”环境, 这种金三角的合力是稳固的、无坚不摧的。名牌产品突前, 位于金三角之顶, CI方略和CS战略托后成两翼侧位两角, 这种犄角之势只是外在化地表现一个企业的战略位置的前后安排。事实上, 三角之间在内在化双向互辅性联系方式更能表现这种金三角合力形成的原因。[2]如图2所示:

在图2中, 名牌产品与C I方略成双向互辅 (名牌产品CI方略) 。名牌产品是一个企业的先期性战略重点工程。它的任务在于塑造一个名牌, 而塑造除须优秀产品的开发、技术设计和完备的质量指标外, 还应有良好、卓越的企业形象 (CI) 的导入和推展。名牌产品导向CI方略, 而C I方略又反过来从名牌的创立到维持、巩固、发展各阶段贯穿经营理念系统 (M I) 、视觉系统 (V I) 和行为系统 (B I) , 进而强化了名牌产品, 使名牌不只体现于一个驰名商标, 更重要的是充实了名牌的内涵, 既有外在的“辐射力” (V I) , 又有内在的“凝聚力” (M I) 和“内蓄力” (BI) 。

C I方略又与C S战略形成双向互辅 (C I方略C S战略) , 即C I方略的目标是指向顾客的, 企业形象建立的目的是为赢得顾客的赞誉评价的, 也就是要得到顾客满意 (CS) 的效果。而CS战略又反过来确认CI方略, 因为顾客满意 (CS) 一般以产品满意 (P S) 、服务满意 (SS) 为主, 统归为企业满意, 确认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 亦即确认CI方略的成败。

名牌产品还与C S战略形成双向互辅 (名牌产品CS战略) 。[3]名牌的“名”, 不是企业自己评价而来的, 顾客才是真正的评价者。名牌产品的成败是通过顾客满意与否检验的, 因此它引向CS战略。前文说过C S战略主要指认的是企业的品牌产品、品牌服务的质量能否令顾客满意。反过来顾客的满意、赞誉不仅确认了名牌, 肯定了名牌, 而且又以实际的购置、消费行为回报了名牌工程, 进而又支持了名牌, 使名牌更具有名气, 而更有名气的名牌又会更令顾客满意, 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效益。

总之, 名牌产品与CI方略和CS战略三要素的双向互辅使企业的名牌形象力、企业形象力、顾客支持力共同构成一个企业竞争力场的金三角合力, 共同完成了现代企业金三角战略的宏伟目标, 使企业进驻市场, 并最终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郑明身, 司岩, 刘仲康.名牌战略企业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5:20-49.

[2]杨魁, 江波.现代企业CI战略与策划[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6:34-59.

现代企业管理作业三 篇7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革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作业内容上实现书面型作业和口头型作业、操作型作业相结合的小学数学作业方式革新。比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录音功能,使书面型作业和口头型作业结合,既写出运算或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结果,又说出运算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计算机的画板功能,实现书面型作业和操作型作业的结合,在形象直观的数学情境画面上画出运算或解决问题过程结果,又根据数学情境画出数量关系的概念图等。这种三结合的作业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既照顾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更加有趣地学习,又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学会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学习。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做作业的时间上实现短期型作业和长期型主题作业相结合的小学数学作业方式革新。布置给学生回家在晚上或课余时间内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称之为“短期作业”。它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以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短期作业”也许多弊端:份量过多,出题过细,答案过死等。布置以问题为中心、围绕某个主题来展开的、能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的、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称之为”长期专题作业”。它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强调要在一定情境中完成,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旨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革新精神的培养。

在短期型作业和长期型主题作业结合方面,网络化专用软件有着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作业承担者上实现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的革新。网络化专用软件在实现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的结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利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综合平台》的《比较数的大小》主题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其中 “我的同学们”社会实践调查表的填写,就是个人作业;“我是小小统计员”统计某商场家电价格、 “我是网上小高手”网上查找“一个人读完小学的费用、读完中学的费用、读完大学的费用”等数据资料,就是小组合作作业或全班作业了。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作业的选择上实现他主型作业与自主型作业相结合的小学数学作业方式革新。以往的作业都是教师布置指定,对学生而言是他主型作业,虽然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但对于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将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做到他主型作业与自主型作业结合,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创造性。比如,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难易有别的层次作业,对后进生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等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先进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形式多样、数量不等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形式和完成方法;灵活开发的创编作业,使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的理解和诠释,依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创编出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自主作业。在这方面,缺少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是难以持久地做到做好。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开发专用“网络化作业平台”软件,来实现他主型作业与自主型作业相结合的小学数学作业方式革新。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作业评价上实现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和计算机自动批改相结合的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革新。充分利用专用软件系统如《网络化作业平台》、《网络研究性学习综合平台》等,这不仅能够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堆里面解放出来,减轻工作负担。而且具有过程的评价功能,即不仅能够评价学生作业的结果,还能够对学生作业的过程进行评价。

上一篇:公司注销停业下一篇:乡镇教师交流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