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代表诗作
作者 金培春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魏晋时代道家思想盛行,魏晋人的思想大都承于老庄,陶渊明也不例外,道家思想是他重要思想之一,它对陶渊明的诗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陶诗中,我们可以体察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在陶诗中,我们可以寻求道家的淡泊无为;在陶诗中,我们可以探寻道家淳朴自然。
[关键词]:陶渊明自然宇宙观道家思想淡泊任真崇尚自然
晋要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陶渊明平生耽好儒家六经,又深受老庄及魏晋玄学的影响,始终崇尚自然、淡泊名利。出生名流却并非望族,祖上荣耀却家道衰落,加上身处东晋十六国的**时期,以及深受“儒玄双修”的时风熏染,这些都对他的人生道路、处世方式以及文学创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陶渊明的思想虽以儒家为本,但一生行径却又类于道家,所以陶渊明向来立身行事,大都以道家思想为依据。
一、自然宇宙观中找寻陶诗的妙趣之所在。
魏晋时代的学者们,他们的宇宙学说大都是承自道家。陶渊明的宇宙学说来自于道家,但他又对其学说加以了探究和超载。老子道家认为宇宙是一切的本源,而万物皆由道而生,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①;又说:“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②”。但老子仅认为宇宙悠久长存,对宇宙的超源并未加以推究。陶渊明接受了道家的宇宙学说,他认为,宇宙是万物化身之所,而且永远运行不息,万物由此大化之中,生、老、死、灭,始终循环。正如他在《饮洒》中所说:“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他认为:宇宙化生万物,无恩无为,不作任何私力。人生有限,生死是必然的,不管是谁,都无法违背,从而也就否定了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的天具有惩恶奖善的能力。陶渊明在《神释》中说:“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这里的“无私力”正是道家自然宇宙观的思想,道家认为:宇宙化生万物,大公无私,令万物自然生长繁茂。这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③”老子崇尚自然,他认为春生不为仁,秋杀不为不仁,不以仁与不仁萦心。老子虽言“不仁”,其实正无所谓“仁”与“不仁”,自然而已。这种宇宙化的概念,深深的刻在陶渊明的心上,在他的诗文中这种影响随处可见,如:“纵浪大化中,不善亦不惧”;(《神释》)“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聊乘化验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序》)他认为只要是自然的法则,人就应该顺应其法则而生存,不喜不忧,要承天命,所以陶渊明把生死落实到随顺自然上,这样他就把自己送给了自然,同自然融为一体,正如诗文所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三首》)死亡身体完全的复归自然,根本用不着恐惧,正是这种生命的意识,包含着陶渊明的精神,使他看透了生死,摆脱了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烦恼,缓解了他的人生悲剧感,使他不为求生死而求仙,抓住人生有限的时间,过一种比较自然的生活。
二、淡泊任真中寻求陶诗中的精神之适意。陶渊明在诗文中主张:淡泊任真,以求精神之适意。《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他决意挂冠而去,永绝尘事,以养其真性。他又在《连雨独饮》中说:“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百情远,是忘了世情,但还没有忘天,再进一步连天都也都忘却了。但天并未离去,它体现“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则。“真”与世俗礼法相对应,指的就是人类自然的本性。所谓“任真”者,任天、任自然而已。他认为能任其自然之性,那么天还远吗?所有一切都在于我的一心啊。他又在《感士不遇赋》中说:“抱朴宁静,君子笃素”。君子心怀纯朴,少私欲,所以能常保朴质,常守清明虚静,由上述可知陶渊明对任真十分重视。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这样评价:“渊明少有高趣„„任真自得。”晋书《隐逸传》也说:“潜少怀高尚„„任真自得。”(卷九十四)这里的“任真”是指心性,实际上是道家养生的主要目标。
1、为保身养真而投身美丽自然。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道德经》十六章)所谓“虚”指内心无思无欲,无欲则静。凡有皆起于虚,动皆起于静,所以世间万物虽然并没有力量,但最终归于虚静。为了确保有这种真性,陶渊明对现实社会所发出的宣言,是决不委屈自己的个性。他在诗中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由以上诗句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了确保自然之性,执着的坚守自己的情趣。因此他采取了几个方法来达到保性养真的目的。
其一、为避乱世以保身。通常乱世的人们,多数思恬退以保身,如老了在衰周之世,主张淡泊少欲,以保天真。陶渊明也处于晋宋易代的乱世,所以他也想尽力避免战乱而保持自己的天性。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慨叹自己生于乱世之世,为安身保性,所以“甘贫贱以辞荣”。
其二:为弃名利以保身。老了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④”。但人们常常贪图功名利禄,最终因此伤害身心,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他人,当“知止足也”。陶渊明对老子这句话领悟最为透彻,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感士不遇赋》中又说:“既轩冕之非荣,岂蕴袍之为耻。”正是他不慕荣利,弃名利如敝屣,所以他不在意人生的富贵通达,也看轻世间的喧闹浮华,他乐意和乡间老农论麻话桑,和知已谈诗说文,甚至在为饥饿所迫时,也不愿与官场俗吏委蛇周旋,或对达官践人低声下气。
避乱、弃名、弃利是陶渊明“保身任真”的一种消极途径,投身大自然才是他“养真”的积极方法。于是他选择了隐居,希望回到大自然中去。陶渊明回归到自然,并不是说明他逃避政治现实。生活中的他要不是为生计所迫,根本无心投身污浊的官场,但多次仁隐充分说明他对官场并没有兴趣,开荒田园,采摘菊花,吟诗抚琴,闲话桑麻,这种生活更让他感到愉快。“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归隐不完全是离弃政治,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是一个大自然的热爱者,是一个平和恬淡的君子,而归隐山林正是诗人热爱生活的体现,正是诗人身上那种文学的浪漫气息与道家的闲散生活情趣赋予陶诗的生活的美。
2、因淡泊无为而徜徉世外桃源。
道家因见社会政治黑暗,人心巧诈,于是想恢复上古的安详社会,而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国。老子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无为而治,使人民恢复太古,归于纯朴。陶渊明生于晋宋乱世,道家思想盛行之际,也有复古思想。《桃花源记》一文可说是陶渊明根据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绘制而成的一幅蓝图。老子提倡的处虚守柔保身全真的人身境界,是后代士人隐居避世的理论基础,他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社会则是后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理论基础。庄子游戏人间的处世态度和持神任已,天人合一的人格精神境界,则是隐逸文化的核心。陶渊明追求身性的自由高远和天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他受到传统隐逸文化和魏晋隐逸之风的深刻影响,他的咏史之作,赞美贤士高隐是有所寄托的,旨在抒发自己的隐居之志。他作品中的人物,已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面目,而是赋予了作者本人的理想色彩和感情色彩,赋予了任适自然,宅心玄远,超乎世俗的魏晋玄学精神。他隐居自然,期望过着小国寡民的生活,在他笔下的《桃花源记》借用了《老子》“小国寡民”和《庄子》“至德之世”的思想文化材料,然而又不是其简单的翻版和复制,它具有深厚坚实的生活基础,包含着作者大半生的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品味,寄托着陶渊明的生活理想。
三、躬耕归隐中追逐陶诗的自然之淳朴。
老子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为其哲学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准则,老了重在天道天然。陶渊明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但并不沉溺于老庄,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虽然《庄子》一书中也曾肯定过躬耕、劳动,但庄子对躬耕的意义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评价。陶渊明不仅长期从事躬耕,而且对劳动的意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⑤”;“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⑦”,这些诗句都表明诗人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与东晋人一般多追求的虚幻和脱离现实的旷达有本质不同,其中有丰富的内涵。他认为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主义的开端。他在劳动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陶渊明这种用耕稼自勉勉人的处世态度,在晋代文人中是很特别的;他的求安避患,既受老庄影响,又有自己的创造。前人曾说:“陶公高于老庄,在不废人事人理,不离人情,只是志趣高远,能超然与境遇形骸之耳。”(方宗诚《陶诗真诠》)⑧
魏晋时代道家思想盛行,因此魏晋人思想皆承于老庄而来,陶渊明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纯属于自然。
1、思索人生而崇尚自然。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而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在《南华真经》中也说:“二女之游于淡,合气于漠,顺畅自然,而无容私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庄都是把自然作为至高之境。老庄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界的条件和力量,人应该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魏晋学者们都继承这一思想,标榜自然,陶渊明也不例外。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的本性,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小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他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的人生冲突与调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为核心,同时也是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的哲学。他在早年,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激情,但兴冲冲步入仁途的陶渊明在违已交病,人命危浅和虚伪狡诈的时代中,这种激情被化为乌有,他只能选择归隐,最终放弃任何出仁的机会,一心归隐田园。而陶渊明的这一人生抉择,在一定的程度上正好是儒道思想在其内心世界的一次生死决斗。“猛志逸四海”,但愿济苍生的陶渊明,终于以辞彭泽令,归浔阳居,而终结了他长达十三载的仁途生涯,开始了他隐逸南山,采菊东篱的田园生活。总之,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哲学,社会理想和美学观点。
2、追寻本性而描绘自然。
道家认为,人来自于大自然,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他官场失意,隐居山林,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一份自我,回到自然的他,无限幸喜,他认为自己做官是“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回到自然,认为自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大自然中,他融醉于山林田园,陶醉于饮酒、赏菊,对着空中飞翔的鸟儿,望着远方屹立的青松,终于找回了自我,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对山林的陶醉,对人性归真的幸喜都表现在他的诗作之中,而这些又都通过山、鸟、松菊、酒等意象表现出来,尤其是它的飞鸟、菊花更是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思想。
陶渊明归田了,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寻找到了本性诗意,生活中的陶渊明笔下的鸟可以自由飞翔,《归鸟》一诗最具代表性,“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影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诗中之鸟生机盎然,跃动真纯,无忧无虑,他不必再担心遭罹罗网,也不怕在日暮时漂泊无依,它无限深情地依恋着它的树林,这是他生命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在《饮酒其五》中他觉悟的咏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回归到自然了,多么的快乐!王士祯在《古学千金谱》曾分析其诗说:“忽悠然而见南山,日久而是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期货人鸟,偶然相对,一片生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以其谁辨之。”陶渊明终于融入了自然。鸟日出飞林,远近觅食,象征着人生在世奔波求活,自有酸甜苦辣;鸟日落而息,象征着人的止息或死亡,回归本原,无怨无悔。陶渊明不正像那鸟心,躬耕田园,虽有时饥寒交迫,也无怨无悔。
鸟儿自由飞翔,振翅飞入云霄;陶渊明归隐田园,欣然流连于自然。执一壶老酒,采一束菊花。为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他却竟为菊花而折腰,可见菊花深得其心。
在中国文学中,菊花与陶渊明密不可分,一提到陶渊明,必想起菊花,提到菊花无疑在说陶渊明。唐代元稹在《菊花》中深情的赞道:“秋丝绕竹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以屋庐周围菊花环绕,酷似陶家而自豪;诗人杜牧在《折菊》中也纵情的咏道:“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采摘菊花、孤吟陶诗可以想见杜牧对陶渊明的向往;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把爱菊化为陶渊明的化身;清代林则徐写道:“谁知解组陶彭泽,采向东篱也折腰”(《又题花卉绝句之四》)《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也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陶渊明写出赞美菊花的诗篇之后,菊花的高尚品德便一直传颂至今。又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而且也包含了安苦守节、傲世离俗的陶渊明;一种在自然中不为时代的尘埃而污浊的陶渊明。
隐逸山林田园的陶渊明,因其于百花之中偏爱菊花,所以在诗文中屡屡提到。《九日闲居》小序说:“秋菊盈园,而持醪磨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正文写道:“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和郭主簿》其二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读山海经》其四:“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归去来兮辞》:“三迳就荒,松菊犹存。”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可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诗人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格境界,在采菊见南山的悠然中显现无遗。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道:“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宋书·陶潜传》等其它传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陶渊明与菊花的佳话从此千口共传,流芳万世。
陶渊明何以独爱菊?重要的是陶渊明自己卓越的品行操守。诗人在仕隐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象征,陶渊明与菊花成了合二为一的关系。
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菊花只是在抽芽吐叶,但并不舒展自己的华美;而当秋叶凋零,漫雪纷飞的时节来临时,百花多已枯萎,而菊花却不畏严寒,昂然立于风雪中,把芳香撒向自然。不在春天争美,不畏严寒绽放,这不正象征了陶渊明的那种淡泊无为、与世无争吗?
走出其诗,走进其人,我们欣喜的发现:自然界中的花鸟山水,苍松禾苗,无一不影晌着陶渊明。自然纯情的事物、人情改变了他自己,道家的淡泊无为塑造了他自己。他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隐居在人境;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人格,赢得历代文人的推崇;以独特自然的诗歌风格,抒写田园山水而成为“一代隐逸宗师”。我想只有在魏晋时期的那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也只有在道家文化的熏陶下,才能缔造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陶渊明。陶渊明是历史的陶渊明,是魏晋时代的陶渊明,是道家文化熏陶下的陶渊明。虽然陶渊明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将永远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
1、①老子《道德经》第42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②老子《道德经》第40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③老子《道德经》第5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④老子《道德经》第44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⑤见《陶渊明全集〃归园田居》。上海古籍出版社。
6、⑥见《陶渊明全集〃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上海古籍出版社。
7、⑦见《陶渊明全集〃移居二首》。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诗歌意象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畅销不衰,很受美国人欢迎。弗罗斯特出生于美国西部加州的圣弗朗西斯科城,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弗罗斯特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后,因经济原因在达特矛斯学院学习几个月后离开,婚后在哈佛仅学习两年即不得不离开,先后做过很多临时的工作都不理想。1900年举家迁往新罕布什尔他祖父为其购买的农场,但六年后破产,只好重新教书谋生。其间,弗罗斯特一直没有停止过诗歌创作,尝试投稿却少有杂志发表。1912年38岁的弗罗斯特决定进行一次人生的冒险,全家迁至英国。非常幸运的是,伦敦一家出版公司立刻接受他的抒情诗集,次年以《少年的心愿》为名出版。当时旅居英国的美国文坛大师庞德读完这部作品,为发现这个“真正的美国天才”而激动不已[1]1115。庞德立即推荐弗罗斯特的诗集给美国出版商,并帮助他于1914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该诗集一经出版,立即受到美国和英国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在此情况下,弗罗斯特于1915年返回美国,重新在新罕布什尔买下一农场,同时出版自己的作品并在大学任教。从此,弗罗斯特的名声和地位逐渐提高。他先后四次荣获普利策文学奖;享有包括牛津、哈佛、耶鲁在内的40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在他75岁和85岁诞辰之际,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向他表示敬意[2]36;87岁的时候,他被邀请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仪式上朗诵自己的诗歌[2]36。弗罗斯特诗歌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弗罗斯特的诗歌多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新英格兰农村的自然景色。人生的哲理与大自然的生机和神秘常常融为一体,取材平凡,意义却深远。弗罗斯特创作的众多诗歌中,《雪夜林边小驻》倍受美国人喜爱,也多次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给世界读者,而且,弗罗斯特本人也称,这是他众多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下面笔者拟从形式、声音、意象和含义四个方面对该诗进行分析,以此管窥弗罗斯特诗歌的特点,从而了解这位自然诗人的整体风格。
1 完美的诗歌形式—四音步抑扬格节奏和连环式押韵模式
英语属印欧语系,一个词往往不止一个音节,而且多音节词有轻重音节之分,元音和辅音的位置并不固定,交叉错落,英语诗人可借此奏出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诗句。[3]60经过长期的实践,最后形成比较固定的抑扬格(轻重格)、扬抑格、抑抑扬格、扬抑抑格等几种形式。诗歌的每一行的音步也以四音步和五音步居多。弗罗斯特的代表诗作《雪夜林边小驻》就是选择了四音步抑扬格的模式。下面以第一小节为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运用四音步抑扬格,每一诗行中的八个音节,一轻一重,错落有致,读来似有雪夜林间小路上马儿脚步的踢哒踢哒声,引人遐思。
另外,连环的押韵模式更增强这种回环往复的效果。这四段的押韵模式为AABA,BBCB,CCDC,DDDD。由此可以看出,在这四小节中,下一段的韵脚来自上一段的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脚。如此连环,反复三次,直至最后一段一韵到底,无论是形式还是声音都形成一种回环往复。这种押韵模式在英语诗歌中不并多见,或曰不属常用之列,在这首诗里却显出了诗人的别出心裁,形成一种舒缓,环环相扣的节奏感。这一回环往复与每一诗行内的四音部抑扬格的节奏内外呼应,在形式上达到完美的呼应和反复。弗罗斯特不亏是传统诗歌形式应用的高手,与他同时代的庞德、艾略特等诗人大胆改革诗歌形式和内容,大力倡导意象主义诗歌运动,抛弃旧形式,提倡自由诗。在这样一种潮流中,弗罗斯特岿然不动,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2 表现手法
2.1 英语元音的妙用
自古以来,诗与歌都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既然是诗,就一定是适合吟诵的。它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的。汉字是一种声音和意象融于一体的文字,例如昂扬奋发的字的读音多响亮厚重,双唇发音时开口度较大;相对收缩压抑的读音多陈钝、拘谨,双唇发音时开口度较小。这种音义同构大大强化了汉语诗歌的声音和意象的融合美。比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即使不读,一眼看去,宏伟的画面就展现在面前,张口读来,强有力的声音更增强了这种气势。同样道理,李清照的《声声慢》全篇70%的字韵母是短[i]的音,声音上传神地表达了愁苦、焦灼难过之情。[4]27英语尽管没有汉字这种音义同构的优势,它的单词在发音上也有类似的特点。为了达到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效果,弗罗斯特在英语元音的发音特点上找到了最好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要想表达舒缓,悠长的思绪,饱满的双元音以及长音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或者我们说,好的英语诗人都善于发现英语元音的“温柔”。[4]26在这首诗里,诗人共用108个字,其中51个字运用长元音和双元音,共计达52次(其中farmhouse一词占两个)之多,比例将近整首诗的一半。第一段出现14次,第二段13次,第三段9次,最后一段多达16次。而且在这些双元音和长元音中,出现最多的是[u:],[ai],[],[ei],[i:],这些音在英语中舒缓的效果最强烈。因此可以说舒缓的气氛贯穿始终。
另外诗人还运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声音上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这一效果。首先为了达到上口和流畅,诗歌中往往会出现押头韵(alliteration)的修辞手法,这首诗中几乎每一小节都用到了该方法。试看以下这些词:His house,is in,see stopping,watch woods with,he his harness,sound's sweep,dark deep。其次,诗人还运用了母韵(assonance)的修辞手法,即相临的两个或三个词词中的元音部分相同。例如whose woods his is in village,his fill with,little think it,gives his,if is mistake,miles I.第三,在整首诗中,我们反复遇到[h]音,象征一种平静,而反复的[s]音,听起来则像寒风吹过的声音,又似簌簌的雪落的状态。第三小节中的[k]的韵脚读起来清楚响亮,似乎在提醒诗人不要在茫茫的雪夜林间迷失方向,而最后一节连续四个的[i:p]韵,读起来单调、悠长,似乎在启示诗人也是在启示读者去思考人生的历程。
弗罗斯特曾对诗歌中声音的重要性说过这样的话,“声音是矿石中的金子,让音乐效果和富有戏剧效应的语调和日常口语的节奏相融合,从而使其音乐效果变得更加微妙。”[5]48可以说这首诗生动地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2.2 意象的塑造——一幅幽静的乡村油画
全诗四段,读来如一幅幽静的乡村夜色图。
第一段塑造一幅静寂的画面,一大片白雪覆盖的林子,远离村庄,远离人群,用“林子的主人看不到我伫立在此,看这片白雪覆盖的林子”来加强画面的纯自然色调。整体就像一幅中国山水画的大背景。
第二段运用蒙太奇手法,把镜头拉近至陪伴诗人的小马。用拟人的口吻告诉读者小马一定惊奇地猜测主人怎么会在这样一片林子里停留。第三段把镜头拉得更近,小马摇动脖上的铃铛,似乎在问主人出了什么差错。除了铃铛声,唯一的声音,就是簌簌的雪花落下的声音和一阵阵微风。二三两段让整个画面立刻有了生气,而在这画面中,诗人还用冰封的湖面,最黑的夜晚这样静感的背景来对比强调小马的动感。联系第一段,一幅生动的画面,立刻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一段又回到首段的一大片林子,不在描摹风景,而是强调诗人的思绪,人生的路上,还有很多承诺要去实现,所以,在休息之前,还有几里路必须要赶。
另外在这首诗里,诗人用的字眼完全是普通的日常用语,换言之,用乡村的地道语言传神地表达了乡村的景色。这也是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美国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发表后,庞德称赞他敢于“使用新英格兰的自然语言,用一种自然的日常用语,以区别与报纸和大学教授们所使用的所谓‘自然’的语言[5]48。弗罗斯特自己也曾说过,“……一首好诗不论你读得多么经常,惊讶始终伴随你,但惊讶必须来得自然,而不像一篇短片小说或是侦探小说那样通过某种巧妙的方法来获得。[5]52
2.3 意味深远——死亡,睡眠,责任的承担
关于这一点,20世纪最博学的大师之一、阿根廷小说家、诗人兼文学翻译家博尔赫斯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
博尔赫斯曾多次在英、美、法、西班牙、瑞士等国讲学。1967-1968年间,博尔赫斯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邀赴该校讲学,前后关于诗歌翻译和创作进行了六次讲座。在第二讲“隐喻”里,他以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为典型例子,来说明隐喻的巧妙运用。
我们经常看到把睡眠和死亡连结在一起的比喻。这种说法即使在平日的对话当中也常常见到。……我想我们都必定记得罗伯特·弗罗斯特这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诗:
这林子是如此可爱、漆黑和深远,
但我还有重要的承诺要去实现,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程路必须要赶,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程路必须要赶。
这几行诗写得实在是太棒了,好到几乎不会让我们想到诗中使用的技巧。不过,很不幸的是,所有的文学无不是由种种技巧所构成的。长时间下来,这些诡计都会被识破。接着读者便会厌倦。不过在这首诗里,技巧的使用是如此精致,我都觉得如果硬要把这样的手法称之为技巧的的话,那么我都要为自己感到惭愧了。因为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相当大胆地尝试了一些技巧。这首诗的最后两行的每一个字都一模一样,整整重复了量词,不过我们对这两句话的体验却完全不一样。“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程路必须要赶”:这仅是物理层次上的感受——这边的里程是空间上的里程,是在新英格兰的一段里程,而这里的睡眠说的也真的就是睡眠。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程路必须要赶”——我们会感觉到这边的里程已经不只是空间上的里程而已,也是指时间上的里程,而这边的“睡眠”也就有了“死亡”的意味了。要是诗人果真唠唠叨叨地说了这么多的话,诗的效果一定会大大地减小。因为,就我所知,暗示要比任何一句平铺直叙的话都还有来得有效力。
3 结束语
弗罗斯特的很多诗歌今天已经成为美国诗歌中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比如《没有选择的路》,《修墙》,《火与冰》,《雪尘》多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新英格兰农村的自然景色。人生的哲理与大自然的生机和神秘常常融为一体,取材平凡,意义却深远。弗罗斯特创作的众多诗歌中,《雪夜林边小驻》倍受美国人喜爱,也多次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给世界读者,而且,弗罗斯特本人也称,这是他众多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从以上形式、声音、意象和含义四个方面对该诗的分析,可以管窥弗罗斯特诗歌的特点,从而深刻而明显地感受到弗氏不愧为迄今为止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
参考文献
[1]Nina Baym.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Volume II[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Ltd,1998.
[2]辜正坤.英文名篇鉴赏金库:诗歌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李明.关于英诗汉译之思考[J].郑州大学升达学院学报,2006(4):60-63.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 导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陶渊明
已经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这对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除了反映农作的诗篇外,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前所引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2、田园诗反映的思想矛盾
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首先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
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
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士出现的本身,就已证明了当时的现实是“天下无道”。
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特别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表明“仕”与“隐”的思想互相在斗争,他怕某一天改变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负了现在的志向。
其次是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这深刻反映在《桃花源记并诗》之中。桃花源的理想显然有孔子“大同”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痕迹。但它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简单复制,而具有时代特征。天堂的影子在人间,“桃花源”的设计正表明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背井离乡,逃避山林。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但是,桃源理想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即使如此,桃花源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花源,人们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反抗。正因为《桃花源诗》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所以代表了诗人思想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最高成就。
田园诗反映陶渊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文学本身就是苦闷的象征,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一样。我们从他的飘逸洒脱中,依稀可以发觉他心灵上的创痛。“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
晨”,“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表明他对世
事并没有冷淡和忘却。消极归隐,借酒浇愁,都无法消除他思想中的矛盾。今天我们读陶诗,不仅要欣赏他清丽自然的诗句,还要理解这些诗句后面的深刻意蕴。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别开生面,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由此可见陶诗的艺术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A、清新的笔法。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之五)。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会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见”字之妙在于表示是南山自然地反映入眼中,是诗人采菊时偶然的视线触及,也是心境悠然才能得到的。如果改用“望”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悠然”不相应了。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这类笔法在陶诗中不胜枚举。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之一),随意拈来,即成佳句,耐人寻味。
B、细腻的描写。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C、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陶源明的田园诗,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我们以他的《移居》第二首诗为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酒相和,欢聚言笑,经纪衣食,不忘力耕,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在他的笔下,却如此富有诗意。他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月,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他的诗篇看来古朴无华,读起来却琅琅上口。又如“平畴交远风,良苦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用朴素精练的语言,逼真地描绘了自然景物。吟读此诗,仿佛眼前展现了一片广阔的田野,清风徐来,绿油油的庄稼碧波荡漾,生意盎然。象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
D、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如《归鸟》诗,全
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情色彩。又如《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一章,无法说是田园诗还是咏怀诗、哲理诗,因为诗中景、情、理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这种深厚醇美的艺术境界,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