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坍塌案例分析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模板坍塌案例分析(共7篇)

模板坍塌案例分析 篇1

一、事故简介

20O8年5月13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通信公司新建厂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发生事故的厂房东西长151.6 m,南北宽18.75 m,建筑面积33074.8 m2,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3层,局部4层,层高6 m,檐高23 m。

工程于2007年12月18日开工,2008年5月7日已先后完成桩基施工、地下室、首层和二层主体结构。事发当日,在对第3层6~1 O轴段的柱和顶部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已浇筑完的8~1 O轴段的3层顶部突然坍塌(坍塌面积约为700 m2),在下面负责观察和加固模板的4名木工被埋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总包单位总经理、项目经理、劳务单位法人等6名责任人分别受到记过、撤职并停止在津执业1年、罚款等行政处罚;总包、劳务分包等单位受到停止在津参加投标活动6个月、吊销专业资质、罚款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人员对第3层6~11轴段的柱和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时,擅自改变原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交底中规定的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的作业顺序,而是同时实施柱和梁、板浇筑,使在8~1 O轴段区域的6根柱起不到应有的刚性支撑作用,导致坍塌。

(2)施工单位未按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和脚手架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架件搭设间距不统一,水平杆步距随意加大;未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未按规定搭设剪刀撑、水平支撑和横向水平杆,致使整个支撑系统承载能力降低。2.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编制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和脚手架施工方案对主要技术参数未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对浇筑混凝土施工荷载没有规定;在搭设完模板支撑系统及模板安装完毕后,没有按照规范、方案要求进行验收,即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压缩工期后,未采取任何相应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施工管理方面,在项目部人员配备不齐,技术人员变更、流动的情况下,以包代管,将工艺、技术、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部交由分包单位实施。

(2)监理单位未依法履行监理职责,未对工程依法实施安全监理。对施工单位擅自改变施工方案进行作业、模板支撑系统未经验收就进行混凝土浇筑等诸多隐患,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未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下达《监理通知单》或《工程暂停令》。

(3)该开发商在与总包等单位签定压缩合同工期的协议后,未经原设计单位,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且在协议中又约定了以提前后的竣工日期为节点,从而为施工单位盲目抢工期、冒险蛮干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的发生,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严重违章指挥、违章施工是密不可分的。违章指挥和施工不仅存在于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过程之中,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违章指挥和施工所带来的结果,不仅直接导致工程施工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而且最终会造成事故。浇筑混凝土作业中,未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未及时出现和制止,说明施工管理失控,对劳务分包形成“以包代管“甚至“只包不管”。另外,这起事故中造成伤亡的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作业面垂直下方的施工人员,这既违反操作规程也不合常理,直接反映出线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的缺失和内容缺乏针对性,这类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施工单位及管理人员的重视。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违反施工方案而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施工单位存在技术管理缺陷和监理单位安全监督缺失等问题。我们应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工期合理性的监管与控制。建设单位不能盲目压缩工期,要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要求,若工期必须提前时,应将设计、技术、施工、安全等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制定可行的变更方案,进行施工。

2.加强施工方案执行过程的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已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顺序,施工人员擅自变更施工方案、施工顺序的,工长要及时制止、纠正。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时要依据规范要求,选用合理的技术参数。本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工期、工艺有变更时要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3.强化监理安全职责。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发现重大隐患的要采取强制措施,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监理责任提示

监理单位在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实施安全监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开始搭设前,必须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应针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安全监理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和管理要求,明确监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安全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安全监理检查重点、检查频率和检查记录的要求。

(2)按法规规定认真对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查验,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1)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签署齐全有效; 2)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3)应组织专家论证,已有专家书面论证审查报告,论证审查报告的签署齐全有效; 4)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报告中提出的结论性意见进行完善;

(3)监理人员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时,应检查安全防护情况并做好记录。

(4)项目监理机构应指派专人负责高大模板支撑的安全监理;应依据专项施工方案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安全监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中明确的检查项目和频率进行安全检查;监理员每日应重点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巡视检查,应详细记录检查过程。

(5)监理工程师和安全监理人员应参加施工现场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资料及实物的检查并签署意见。

模板坍塌案例分析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猛提升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筑行业领域中对建筑使用功能空间需求愈发大起来。现如今,高层建筑数量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各行业领域中,高跨度以及多层数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效果,譬如说其在交通领域中的跨度较大的连续桥梁建设中以及城市化高架桥的混凝土箱梁、城市化高架桥的混凝土墩台,公共行业领域中的多功能厅以及共享空间、超高门厅等等顶楼的跨度较大的混凝土梁板中都有着普及使用。

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版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若是工程管理以及技术水平难以到达相应标准,则会导致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实际质量难以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使得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类型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所以,应该努力做好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化管理工作,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提升安全水准,有效预防各类型大型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实例简介

2012年8月某施工工地进行结构混凝土浇筑,当时有五名浇筑人员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十名工人正位于模板下实施钢管支撑架加固施工,突发坍塌事故,导致高大模板支撑架下加固施工人员被埋,造成四人死亡,一人受伤。当事故发生以后,只有建筑物大厅北侧的局部支架没有出现坍塌情况,大厅南侧位置约有七百多平方米的模板支架均发生了坍塌,钢管已经被严重压屈变形,与此同时,未发生坍塌的高大模板支撑架同样也受到了严重损坏,其水平杆出现了拉脱现象,钢管也发生了严重的弯曲变形。

三、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事故现场的破坏情况来看,导致高大模板支撑架坍塌的技术原因是:(1)立杆承载能力不足;(2)水平横杆不能承受悬支杆的压力;(3)纵横水平杆间隔布置使立杆处于失稳状态。此外,未编制专项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钢管、扣件锈蚀严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指挥缺乏规范性以及人员作业水平比较低,导致各类型违规现象的出现,使施工缺乏安全性。

四、对策分析

在施工前,要先对混凝土和模板支架工程有一个总的了解,同时考虑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合理计算施工阶段的支撑结构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高大模板支撑架结构体系,并了解周边情况和施工条件等信息。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明确高大模版支撑架的安装、拆除和验收等工序。

1. 重视方案编制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高大模板工程(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在施工之前,应该重视对整个施工方案的合理编制。在实施方案编制以前,首先需对高大模板支架系统所对应的施工对象的具体混凝土结构形式进行整体性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把施工的经济安全性充分考虑在内,最终选择出所需的施工支撑结构形式。在整个施工方案中应该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清晰论述,譬如说构件的实际尺寸、混凝土条件以及施工高度等等,并提供清楚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结构图。与此同时,方案中还应该涉及到模板支架形式、钢管支架形式、施工平面以及立面图等等内容。此外,针对高大模板支撑模架的关键部位构造也需进行清晰表达,方便为现场施工以及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指导。因为钢管支架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其具备很大的不安全性,所以应在相应的计算基础上,将其多样化构造措施明确于方案,譬如说加密区域设置以及剪刀撑设置等等。在具体施工方案中,还该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以及路径、方法、安全措施等等内容,及时地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际荷载进行有效控制。

2. 合理安装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

(1)严把质量关

由于高大模板支撑架坍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材料质量问题,因此在进行高大模板支撑架的有效搭设时,需要严格针对高大模板支撑架的质量情况进行有效把关,要加强对高大模版支撑架的质量控制,从采购到运输等一系列都由专人负责看管,并在进场时重新检查钢材、钢管、钢铸件、扣件、焊条、螺栓、组合钢模板及配件等质量,并在使用前应抽样送到相应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待到得出的检测结果显示合格且符合设计需求以后才可以在施工中正式使用。具体来说,木胶模板必须符合ZBB 70006—88《混凝土模板用多层板》标准;支撑及加固用钢管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钢管扣件应符合GB15831,要求钢管不得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缝;扣件和钢管贴合面要严格实现整形,充分保证钢管在扣紧时可以实现良好接触。

(2)依照专项方案实施搭设

在实施搭设工作以前,应该开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会,让工程总监理师和安全监理工程师均参与进来,督促施工项目部严格做好班组以及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执行签字手续,将责任落实到位。在搭设过程中,需严格依照所制定好的高大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安装搭设行为,其中,不能够忽视扫地杆在整个支撑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效果,而且,需使立柱下的地基承载力充分满足系统上部的立柱作用需求,保证其底部可以具备较为优良的支承传递以及力传递性能。在整个支架结构中的每步纵横向水平支撑杆的端部位置,需使其能够顶住与紧箍住剪力墙以及柱,防止高大模板支架产生侧移情况。对于大面积的模板支撑系统来说,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安装搭设的时候须将相应的通道预留出来,方便人员进出以及施工材料运送,当有事故发生时,同样便于人员逃生。与此同时,需针对方案的实施以及安全措施落实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实施整改,待到其整改完毕后,提交整改情况书面报送监理备案。

(3)立杆搭设

在高支撑架中,立杆是支撑多点的连续压杆,而剪刀撑和水平杆是通过侧向来支撑立杆的,而两者的作用都是调节立杆的轴心力,当轴心力变大、变形变大时,立杆的内力就会根据水平杆平均分配给周边的立杆,避免立杆因为压力过大而过早弯曲。每个层的水平杆和立杆的传力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立杆之间的轴力大小也不一样,其中总会有一个是受力最大的。当压力过大时,压杆就会弯曲,并连带着剪刀撑和水平杆也一起弯曲,就使结构出现失去平衡的现象。

在整体作用下,立杆的受弯曲最大值将大于铰的受弯曲最大值,剪刀撑和水平杆便可以用约束力来支撑,而高支撑又连着多个立杆,所以立杆可以简化为多层连续压杆。

通过上述结论得出,第一,当立杆在步距和长度一定的条件下,承载力的增加和立杆间距的增加成反比。第二,立杆的间距和步距一定的条件下,水平杆伸出在0.2~0.4 m之间,承载力会轻微下降,当伸出超过0.6 m时,承载力会大幅下降,从而影响间距和步距的数值。第三,当支架高于4 m时,剪刀撑的排放在每隔4排并下隔2步的位置。

参照相关标准,在进行立杆搭设的时候,应满足如下要求,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200 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顶托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小于等于步距长度;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错开距离不小于500 mm,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混凝土浇筑

依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具体要求,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结构中,梁、柱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遵循先浇柱后浇梁的施工顺序,必须严格的按照上述管理要求,合理地针对具体的混凝土浇注顺序进行施工,采取分层浇捣的相应措施,保障框架的整体受力均匀,预防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框架倾斜现象,提升施工质量水平,保障实际施工安全。

(5)进行加强区域的合理布置

为了实现高模支架安全性能的优化提升,可以适当地减小建筑最顶层或者是最底层水平杆的实际布局,使得整个支撑架构的局部薄弱区域的实际刚度得以强化,安全性能水平逐步提高。针对大面积实施浇筑的高大模板支撑架来说,应在支撑荷载比较集中的地方来强化核心区域的有效布置,预防高大支撑模板架结构出现整体的快速坍塌现象。

3. 强化安全管理

(1)严格审查施工方案

由相关规范准则可以知道,高大模板支撑架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专项技术方案须经由总监理工程师以及施工方技术负责人查看审批签字并盖上公章以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与此同时,施工方仍需组织专家进行方案审查以及论证,并由

(2)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

施工方在开展施工活动以前,需及时地制定相关的事故检测方案以及应急措施,针对重点工程部位实施监控,比如说模板支架侧移与沉降情况,在监测的时候可以采用吊线锤这种简单方法进行监测。与此同时,也可用其他测量仪器,比如说经纬仪,实施监测。应急方案是采取应急措施预防、减少、降低损失,包括应急机构、应急物资、应急救援等。

(3)强化混凝土施工管理

应该制定正确有效的混凝土浇筑以及输送措施,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输送所形成的运动荷载较大,则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避免险情的发生,再者,因为混凝土浇筑时的顺序、方向以及层次会使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需避免混凝土堆积造成模架局部荷载、应力集中,使模架系统失去平衡,破坏模架的稳定性。尤其要格外重视大梁、斜板、悬挑结构处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4)开展教育活动,强化工程验收

此外,在搭设安装高模支架以前,应该就专项技术方案以及操作规程实施技术交底以及班前安全教育工作,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检测、防护设备,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措施最后靠一线工人来完成,万一出现差错,就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应该组织专门的部门人员针对具体施工工序进行验收,尤其是对立柱基础、支架、模板等等这些重点部分需强化验收,避免在下道工序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综上可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优化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方案设计,强化人员管理,明确管理措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施工安全性,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轩兴沧,马胜志.大跨度,超高梁、板模板支撑架体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2]吴远东,郭正兴,包伟.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结构坍塌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江苏建筑,2011(S1).

[3]徐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4]陈伟城.预防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的措施[J].建筑安全,2006,21(7).

[5]何礼生,邓斌.某高大模板钢管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管理[J].施工技术,2010(06).

[6]翟雪.建筑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4).

[7]王蕾,胡辉.浅谈高大模板支撑技术及施工质量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8).

矿山顶板、坍塌事故分析与对策 篇3

矿山生产有其特殊性、矿工赖以生产的空间--井下巷道、地下硐采中的有害气体、提升运输、机电设施、火、水等方面的不安全隐患自然地在巷道、硐采中存在。由于环境、条件、人员、管理水平的差异造成伤亡事故的类型、原因也不尽相同。据统计,冒顶、坍塌事故在矿山伤亡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从1993年至2002年,因冒顶、坍塌事故伤亡的人数为138人,占各类事故伤亡人数总数的47.91%,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为此,客观地分析事故,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治冒顶坍塌事故,对于降低矿山伤亡事故、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矿山系统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新罗区境内矿山十年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冒顶、坍塌事故情况分析如下:

一、事故类别

矿山事故分类见表一。

矿山1993 ——— 2002年伤亡事故统计表

表一:

注:其他类别含:窒息,非矿山类。

从表一中可看出,矿山事故的分类严重程度排列,依次为:冒顶、坍塌、机电、中毒、水害等。

二、事故与从事矿山作业的时间关系

据事故档案资料分析,得出事故发生与从事作业之间的关系如表二所示。

110起(138人)坍塌事故与矿龄关系表

表二:

从表二可分析出:从事矿山作业一年内(或刚入矿山人员伤亡人数为48人,占34.78%,死亡率较高,其次是三年内矿龄内的作业人员,随着矿龄的增加,其死亡率在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入矿山人员对适应矿山采掘工作面作业环境、操作技能、自保安全常识较差。

三、事故与循环作业中时间的关系

事故与作业时间关系表

表三:

从循环作业班次看,发生在中班的冒顶、坍塌事故较多,占56.52%,早班次之,夜班较少。这与多数矿山劳动组织有关,可能只上二个班,夜班施工作业人员少,相应事故也少有关。

四、事故与季节的关系

在不同季节内冒顶、坍塌事故发生情况如下:

從月份看,冒顶、坍塌发生事故高峰是在11月份、12月份和4月、9月,其余月份相差不大。11、12月份,施工人员想多挣钱,准备返乡;9、11月气候变化大,可能作业人员精神、身体等因素不佳;2月份,事故较低,与停工放假过春节,没有施工有关。其中:

一季度伤亡26人,占18.84%;

二季度伤亡37人,占26.81%;

三季度伤亡33人,占23.91%;

四季度伤亡42人,占30.43%(下半年死亡75人,占54.3%)。

五、造成发生冒顶、坍塌事故主要原因与教训

分析全区十年冒顶、坍塌事故,其主要原因和教训:

1、部分矿山对冒顶、坍塌管理不严,技术不熟悉,对采煤、掘进、采石工作面的顶板松动和离层现象及顶板来压活动规律(分台阶开采)认识不清,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险石、危石、浮石等未及时处理,缺乏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乡村矿山开采时,井巷工程大多没有认真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有的编制作业规程缺乏依据,没有起到应有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在作业时,没有认真执行敲邦问顶制度。硐采空间、边坡、台阶坡面管理不到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有章不循现象突出,以致顶板、坍塌事故频繁发生。

3、现场管理不严,未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作业,工程质量差。

矿山现场管理较乱。采掘时,未认真按“落—装—运—支—挖”的程序进行,超高超前,空邦、空顶现象十分普遍;许多矿支护材料质量(木头直径小、腐、折、坑木等)不符合要求;在支护破碎顶板时,其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对漏顶、片邦未采取堵塞漏垮措施,以上种种易造成冒顶伤人事故。

4、作业人员操作水平低,技术管理落后。随用工制度改革,矿山开采几乎都雇用外来工,流动性大,培训、教育跟不上,有的连基本的采掘知识和安全常识懂得甚少。对矿压显现的规律和顶板离层状况心中无数,剥离层裂隙等不清。凭力气办事,甚至盲目乱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5、技术装备差,缺乏有效的手段。

从新罗区矿山发生的冒顶、坍塌事故分析情况看,由冒顶、坍塌直接(包括伪顶,片邦)造成的事故占伤亡事故近50%,按冒顶、坍塌类型分,局部冒顶、坍塌事故又占大多数,且每次伤亡人数一般是1-2人,冒顶、坍塌范围小,因而很容易忽视,有的管理人员还认为此类零散敲打的事故是小事。因而发生事故后就事论事,寻找原因时得出:空顶作业、质量不符、地质不清、支护不及时或违章作业的结论。忽视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从加强技术装备,采取有效手段、强制措施来减少冒顶、坍塌事故的发生,未认真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技术条件。

六、减少顶板、坍塌事故的主要措施与思路

搞好顶板、边坡、硐采面管理。预防冒顶、坍塌事故的措施很多,应以下面几点为主:

1、加强对顶板管理的领导工作,应强化矿山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各矿山应设有专业顶板管理小组(或专人、兼职),定期召开采掘中顶板,硐采面管理分析会,制定并研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把搞好顶板管理作为降低矿山伤亡事故的重点来抓。具体的事项如下:

①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在原有管理制度中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并严格管理,及时处理不安全隐患,按作业程序进行施工、生产,使顶板管理件件、事事、处处有人管、有人抓,与安全生产制度挂勾。

②狠抓反“三违”,严肃查处冒顶、坍塌事故的责任人和有关管理人的责任,真正从中吸取教训。

③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和验收,队在每班,矿山(场)在每月对开采掘进工程质量这个环节上,实行制定的考核和验收办法,按奖惩制度兑现。

2、加强技术管理,采掘作业规程是加强顶板、边坡、坍塌管理的基本法规,必须按标准、要求,在对工作面条件掌握情况下制定,根据顶部及围岩的层次结构及开采对巷道围岩的影响,综合运用地质、爆破、支护、运输、提升、通风、排水、机电、安全及组织管理等技术,达到基本符合开采安全的要求,确定巷道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和结构。

3、进行支护方式及采矿方法的改革。这是预防冒顶、坍塌事故的主要内容,推广金属支护,掘进巷道中有条件的井巷推广和使用锚喷支护,努力改进井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使其空间和时间上避免对相邻工作面上、下部岩(煤)层产生高应力动压的影响。对暴露矿体进行剥除围岩和表土的剥离工作应按由上而下进行的程序,开拓硐采的应认真按岩体结构控制断面。

4、有效地实施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开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以合理制定采面的支护措施,并建立其技术档案,通过对地质条件、事故分析、工作面主要安全技术指标等资料的分析来掌握冒顶管理的规律,督促矿业主提高其管理水平。

5、加强对从事矿山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广大从业人员都能掌握了解矿压对顶板管理的一般常识,提高自保互保能力。

6、提倡安全预警的做法,在进行安全防范、检查,工作中只要出现事故苗头、严重隐患就必须实行"黄牌"警告,通过预警警示人们清醒头脑,做好顶板、坍塌管理,把好安全这一关口。

模板坍塌案例分析 篇4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章 模板坍塌事故案例

案例二十二:山东省淄博市“09.30”模板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6年9月3O日,淄博市某碳酸钙厂二次混料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71万元。.

该工程主体是单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长22m,宽12m,高13m,屋面设计标高13.lm。屋面是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由主梁(400mm X 1400 mm)、次梁(250 mm X 500 mm)和板(1OO mm)组成。标高7.6m以下部分的立柱、梁,已于9月5日浇筑完成。二次混料室满堂架体的模板支撑系统,由施工员组织人员搭设。2006年9月29日晚开始浇筑二次混料室标高7.6m以上部分。浇筑完柱和梁后,又由北向南浇筑板。9月3O日凌晨,当板浇筑到一半的时候,施工面突然出现塌陷,浇筑完的柱、梁和板由北向南全部坍塌,工作面上的施工人员坠落到地面,被混凝土、脚手架等埋压。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施工员2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理等单位受到罚款、降低资质等级的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二次混料室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不合格,是造成这一事故的的直接原因。

(1)搭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部分立杆间距过大,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模板体系设计的有关要求;二是同一高度立杆接头过于集中;三是立杆底部底座或垫板不符合规范要求;四是立杆纵横向拉接不符合规范要求;五是没有按规范要求设置纵向和水平剪刀撑;六是整个支撑体系与7.6 m以下部分的立柱、梁没有连接。(2)模板支撑系统使用的管材、扣件存在质量缺陷,外观尺寸和强度要求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要求。

(3)顶层的混凝土柱与屋面的梁、板同时进行浇筑,水平约束差。2.间接原因

(1)该项目建设中,法定建设手续不全,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2)工程施工编制专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就安排上岗,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欠缺。

(3)监理单位对二次混料室工程二层模板进行现场验收时,不符合规范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验收,且验收结论为合格,与现场参数不符。

三、事故教训

1.这起事故是因为模板支撑系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都不足而造成的。在脚手架进行搭设的过程中,施工方明显没有按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搭设完成的脚手架不满足相应的要求,且采用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浇筑,这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

2.模板支撑系统的坍塌,除了施工和构件的质量不满足要求外,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明显够同题和安全隐患,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对于建筑工程市场而言,由于其本身所涉及的活动极其复杂,参与的主体多有不同,要想真正实现安全的预防和控制,相关主体对于安全管理的分工和合作必须要做到公平、合理,并且要切实履行其相关安全责任。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模板支撑架体承载力不足和稳定性不符合规范标准而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出该工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层面、多方位存在致命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依法履行安全职责。建设单位要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审查,办理并完善有关手续,按照招投标规定,使用资质、手续完备及具备施工技术力量的单位。

2.逐步健全施工工艺和规范。这起事故同近年来国内发生的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直接原因基本相同,即:搭设架体所选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钢管壁薄、构造铸造缺陷;架体构造上违背规范或方案要求,主要是间距过大;架体自身缺少剪刀撑无法形成自身的空间稳定体系且未与已完成的竖向结构(墙、柱等)做可靠的构造连接。今后凡是遇到类似现浇框架结构应注意,只要设计没有特殊要求的应一律先行浇筑竖向的柱墙部分,以便势梁板支架提供稳定措施。3.切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完善施工技术措施,严格落实操作规程。特别是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及时查找支护等方面的事故隐患。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做到持证上岗。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有关备案、施工等手续。

4.加强工程监督效能。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检查,凡是没有注册、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不全或现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施工单位和施工项目,要严肃查处并责令立即整改。案例二十四:甘肃省兰州市“08.31”模板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OO6年8月31日,甘肃省兰州市某科技园区会所建筑工程中厅屋面板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4.5万元。

该工程系园区会所,为地下1层,地上3层的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900㎡。事故发生的部位是会所中厅,中厅顶板距底部高度为12 m,顶板总浇筑面积为282 ㎡。8月31日21时左右,施工单位在浇筑会所中厅上方顶板混凝土过程中,屋面梁板、模板和架体等突然坍塌,使现场作业的11名施工人员随其坠落。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劳务分包队副队长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等9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吊销执业资格、罚款等行政处罚和撤职、记过等处分;施工、建设、工程施工前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模板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实际作业中也未按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未认真组织验收,致使搭设不合格,支架步距和立柱间距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正在浇筑的模板受力不均而坍塌。

(2)模板支撑系统缺乏剪刀撑和其他的拉结系统。剪刀撑是限制其发生水平位移变形必要措施。如此高度的架体,按要求应同时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以保证模板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现场实际模板支撑架体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设置不足,与结构柱体之间的拉结数量也不足。

(3)立杆的搭接和固定方式错误,顶部立杆按标准要求应采取对接方式,而实际部分立杆采用了搭接的方法,使立杆不能很好地传力,并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此外,模板支撑架体缺少扫地杆。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违规组织工程建设。建设单位违反《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在未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未进行开工前安全条件备案的情况下,强令施工单位开工;未按规定支付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措施费用,致使施工单位难以具备安全施工条件。

(2)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现场浇筑混凝土作业中,发现模板有局部塌陷时,未采取任何应急措施,盲目派人进行加固处,导致事故严重程度上升。

(3)违规施工,冒险蛮干。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作业时也未按已有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随意蛮干,对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也未认真组织验收,导致其严重违反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O一2001中的规定,不能保证施工安全的需要。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单位未按编制的安全专项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由南向北进行,未按施工方案要求从中间向四周浇筑,造成模板支撑架体偏心受压,整体不稳;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5)监理单位不负责任,工作严重失职。该项目监理单位未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放松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在未经专家对模板监理工程师资格。旁站监理严重不到位,事故发生时,在作业区无监理人员。

三、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的。为吸取这次事故的沉痛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责任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施工方案,违反标准规范支搭脚手架而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建设单位违法开工建设、安全生产各方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工程建设,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管理不严、安全意识淡薄的状况,确保生产安全。这起事故中,建设单位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监理单位疏于管理、施工关键时刻脱岗、无证上岗。

2.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自我防护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杜绝“三违”现象。3.施工方案的编审及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对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必须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方案施工;要加强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接底双方应签字确认;加强对施工设施、自有和租赁的施工机具、起重机械、防护用品进入现场前的检查验收和重要环节的控制。4.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制,督促企业搞好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二十三:广东省佛山市“09.01”模板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OO6年9月1日,广东省佛山市某在建小区售楼部施工现场,发生一起模板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该工程为框架结构,共3层,建筑面积3OOO ㎡。建设单位在没有办理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等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组织施工。当日23时左右,施工人员在浇筑该小区会所(售楼部)顶层屋面混凝土时模板支撑系统坍塌。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包工头和负责现场管理的一名人员共3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分包单位法人、项目经理、监理等有关责任单位分别受到责令停工、罚款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程若按照9~1O轴标高2O.5 m混凝土楼盖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搭设支架,其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有保证,不应该发生坍塌。事故发生时,混凝土已经基本浇筑完成,这时楼板一般不会出现超载的情况,坍塌前没有一点预兆正是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失稳破坏的特征。因此,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模板支撑系统立杆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失稳破坏。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在未取得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组织施工,逃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

(2)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把工程违法分包给不具备建筑资质的私人施工队;该项目部没有履行好监管职责和工程验收等有关程序;项目负责人和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队长均疏于工程的管理。

(3)监理单位没有认真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职责,未依法律法规实施工程监理,对无证施工行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对现场周围工作环境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能采取果断的措施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消除。

三、事故教训

1.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对于安全生产的态度至关重要,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监理单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而

这起事故中的建设单位带头违法,对其在建小区会所售楼部工程没有依法进行规划报建和建筑施工报建,规避政府监管。2.施工单位搭建的模板支撑系统立杆的承载力严重不足,致使高大模板失稳,导致正在浇筑的3O㎡混凝土楼板坍塌。承载力不足,一是要考虑支撑系统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及施工方案搭设;二是要看搭设材料是否合格,搭设杆件壁厚不合格,扣件紧固力不足等都可能导致承载力不足。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模板支撑架体承载力严重不足而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出该工程违法开工建设、逃避政策监督,同时施工单位存在管理松散、监理单位未严格执行监理规范等问题,我们应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设工程应牢牢抓住技术管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进行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监理单位总监审核。达到一定规模的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经专项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2.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规定要求,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这起事故中,建设单位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各自管理责任,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隧道坍塌应急演练 篇5

(一)、演练目的:通过演练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隧道坍塌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的能力;达到反应迅速、指令畅通、责任明确、组织有序的目的,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

(二)、时间、地点:2011年6月20日9:10—11:30在谷竹项目梅花山隧道出口施工现场举行。

(三)、演练内容

1、应急情况下的组织与指挥

2、人员物资的调度

3、实施隧道坍塌救援的程序和内容 1)、信息报送

2)、预案启动程序(汇报程序)

3)、确定救援方案 4)、方案实施

a、接通电源。b、通过高压水管、风管实施救生措施。c、实施临时加固措施,保障救援安全。d、掏洞救人)

(四)、邀请单位和来宾

湖北省安监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十堰市人民政府、十堰市安监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房县人民政府、房县安监局、房县消防、房县人民医院、谷竹高速1~34标施工单位、6个监理驻地办等单位的领导和来宾。

(五)、演练组织机构

1、成立组织机构。

总指挥:方晓睿(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副总指挥:关爱军(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现场总指挥长:程立雄(中铁十一局谷竹15标项目部经理)现场副指挥长:陈立明(中铁一局谷竹15标项目安全总监)通讯联络组组长:

吴振声(5人)

电话:186xxxxxxxx 交通警戒组组长:

邹胜华(10人)

电话:186xxxxxxxx 抢险救援组组长:

谭富余(30人)

电话:186 xxxxxxxx 技术保障组组长:

鲁勇军(5人)

电话:186 xxxxxxxx 物资保障组组长:

王建中(10人)

电话:186 xxxxxxxx 医疗救护组组长:

骏(6人)

电话:186 xxxxxxxx

2、各机构的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是演练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演练的整体策划和协调、指挥工作,根据演场景设置预案决定应急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决定演练的开始、中止、终止。

现场总指挥:负责本次演练现场的人员、物资、设备的总体调度、指挥。现场副总指挥:具体负责本次演练现场的人员、物资、设备的总体调度、指挥。抢险救援组:主要负责事故事件的抢险救援的具体实施工作。

技术保障组:主要负责事故事件原因分析,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危险情况,制定救援方案,以及演练前的培训工作。

物资保障组:主要负责应急活动所需物资、设备、场地等的保障工作,以及其他生活物资的供应保障,并负责在演练前、后对参演人员的登记、清点。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事故事件造成的伤员的救治,以及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医疗保证工作,依托于房县人民医院,项目设置专门联络人协助实施。

交通警戒组:主要负责演练现场的警戒、人员车辆等的疏导工作。

联络通讯组:主要负责事故抢险现场与演练指挥部之间信息的传递、沟通,以及演练前后及演练期间对内、对外的信息发布、通报、联络事宜。

六、演练准备工作

1、现场布置

主会场设在梅花山隧道出口前的空地上。设主席台、观摩区、指挥台、演练区、临时休息室、流动卫生间、停车区(分应急车辆停放区和观摩车辆停放区)、应急物资储备库。

主席台设置3排,计划容纳人数35人;观摩区计划容纳人数200人;观摩区设置3台液晶显示屏(两台面向主席台、一台面向观摩区)。配备电脑2台,(1台用记录,1台用于播放投影)。设置音柱4个,用于扩音;现场摄像机2台,(1台用于洞外拍摄,1台用于洞内拍摄)。

2、应急演练物资准备 1)车辆准备

挖掘机2台,斯太尔货车2台,装载机2台,吊车1台,皮卡车2台,小客货车2台,抢险指挥车2台,(车辆进行统一编号,并注明“应急专用”),提前半小时在指定地点集中。2)物资准备

反光背心100件,抢险专用服装100套,耳麦20套。3)常备应急物资

应急物资储备库设在距隧道口80m的拌和站料仓旁,应急演练物资储备清单见附件。

3、人员着装

抢险救援组:戴橙色安全帽,穿短袖迷彩服和反光背心,戴白手套。物资保障组:组戴蓝色安全帽,穿工作服和反光背心,戴白手套。技术保障组:戴红色安全帽,穿白衬衣和反光背心,蓝裤子。交通警戒组:戴绿色钢盔,穿短袖迷彩服和反光背心,戴白手套。通讯联络组:戴红色安全帽,穿白衬衣和反光背心,蓝裤子。

4、对外宣传通报

演练前1-2天向项目所有人员及附近居民通报,同时通报相关政府机构,必要时请求相关部门协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七、演练的实施

1、演练准备

1)演练前半小时,各参演人员及设备到指定地点集结,各组长汇报准备情况。2)演练前20分钟,治安人员对现场进行警戒,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现场。3)演习前10分钟,播放音乐,参会领导及观摩人员就坐。

2、会议开始

1)主持人介绍应邀单位和嘉宾。2)领导致辞。3)领导宣布演练开始。

3、演练实施 警报响起。

解说员:***年**月**日上午**时**分梅花山隧道出口左洞发生坍塌事件,项目经理程立雄、安全总监陈立明等同志已紧急赶到现场。

王 骏(安质部长):报告程经理,梅花山隧道出口左洞发生“洞顶坍方”险情,通过洞口电子管理系统显示,初支班正在作业的6名工人被困,情况紧急,请指示!

陈立明:周腾,请你进一步查明洞内详细情况后向我汇报!

解说员:面对紧急情况,项目经理程立雄立即召开了项目部负责人紧急会议,决定报告驻地监理工程师、省指、房县安监局,拟启动隧道抢险应急预案。程立雄:报告方指挥长,今天上午**时**分梅花山隧道出口左洞发生坍塌事件,有6名工人被困,经项目部研究,拟启动隧道抢险应急预案,开展人员施救,请指示!

方指挥: 省指同意你部迅速启动隧道抢险应急预案,要求你们精心组织,全力抢救受困人员。程立雄:是!

解说员: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省指、驻地监理工程师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并成立了现场应急指挥部。由省指挥长方晓睿任总指挥,副指挥长关爱军任副总指挥,项目经理程立雄任现场总指挥。

程立雄(发布应急指令):我宣布立即启动隧道抢险应急预案,命令安全总监陈立明为现场副总指挥,直接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其他同志按事先分工抓紧准备。

程立雄:安全总监陈立明,请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陈立明(现场副总指挥):明白。我命令通讯联络组立即通知各应急小组以最快速度赶赴拌和站集结,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吴振声(通讯联络组长):各应急小组请注意!各应急小组请注意!请带好应急抢险设备立即到拌和站集合!请带好应急抢险设备到拌和站集合!各应急职能小组迅速到达了拌和站,向现场副总指挥报告 吴振声(通讯联络组组长):通讯联络组5人已全部到位!

邹胜华(交通警戒组组长):交通警戒组10人已全部到位!谭富余(抢险救援组组长):抢险救援组30人已全部到位!鲁勇军(技术保障组组长):技术保障组5人已全部到位!

王建中(物资保障组组长):物资保障组10人已全部到位,车辆集结完毕!王

骏(医疗救护组组长):医疗救护组6人已全部到位!

陈立明:(发布应急调度命令)10分钟前梅花山隧道进口左洞发生坍塌事件,有6名工人被困,项目部立即启动隧道抢险应急预案,抢救受困人员。我现在发布抢险命令,抢险一队,立负责接通隧道右洞临时电源和照明设施。一队队长: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

陈立明:技术组立即到塌方段勘查现场情况并确定救援方案后向我汇报。马上出发!

鲁勇军: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

陈立明:交通警戒组,立即在洞口周围设置警戒,并对各路口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指挥应急交通。

邹胜华: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

陈立明:抢险二队负责检查逃生管道和救生管道完好情况,向洞内受困人员送风送水。

二队队长: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

陈立明:医疗救护组立即与房县人民医院联系,保障救护车到达现场。王骏: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

陈立明:通讯联络组跟踪现场,及时发布现场救援情况。吴振声: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陈立明:物资保障组立即到应急仓库待命。王建中:是(带领人员转身奔赴岗位)。解说员:各抢险队按现场指挥部安排,有序的奔赴各自岗位。情景:摄影师对各组奔赴情况进行镜头速写。

交通警戒组利用对讲机向陈立明汇报:陈指挥!陈指挥!洞口周围已设置警戒,各路口已做好临时交通管制,保障救援车辆畅通。

抢险一队队长利用对讲机向陈立明汇报:陈指挥!陈指挥!临时电源已经接通。抢险二队利用对讲机向陈立明汇报:陈指挥!陈指挥!抢险二队报告!救生管道畅通,逃生管道被堵,通过救生管道喊话得知里面有生命迹象,正在通过救生管道向被困人员送风送水。

陈立明:保持送风,并继续向被困人员喊话、安抚。陈立明报告程立雄:报告程指挥!塌方段里面有生命迹象。

程立雄立即向指挥部领导汇报:报告指挥长!经观察,塌方段里面有生命迹象。方指挥:继续观察!程立雄:是!

鲁勇军(利用对讲机向陈立明汇报):陈指挥!陈指挥!根据现场勘查,塌方位置大概距二衬20米,塌方体左侧松散、右侧为泥质包裹的大石块,我们建议采用A方案实施救援。

陈立明:收到!收到!我立即向总指挥报告,请你们现场待命!

陈立明报告程立雄:报告程指挥!经过技术组现场勘查,建议采用A方案救援 程立雄(向指挥长汇报):报告指挥长!经过技术组现场勘查,我们制定以下救援方案,第一步在塌方体外稳定处设置工字钢护拱,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第二步采用小导管、支架、方木等对塌方体上部进行加固处理;第三步在左侧拱脚处掏小洞实施救援。

方指挥:同意该方案,请立即实施救援,注意安全!(现场副总指挥陈立明开始发布第二轮指令)

陈立明(利用对讲机):物资保障组!物资保障组!请立即按A方案将应急救援物资运输至洞内。

王建中:收到!收到!马上执行!马上执行!

陈立明(利用对讲机向技术组组长通话):同意按A方案进行救援工作,请你们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鲁勇军(利用对讲机回答):是

陈立明(利用对讲机向抢险组组长通话):抢险组!抢险组!抢险物资马上送到,请你们按A方案实施救援。

谭富余:(利用对讲机回答)收到!收到!

解说员:物资设备组立即打开应急物资储备库,将应急物资迅速装车,并运往隧道救援现场,抢险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装载机、挖掘机、运输车轰鸣迸赴现场,开始按A方案实施!他们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情景: 摄像机对此情景进行摄像。

解说员介绍A方案第一步进展情况(工作情况、进展情况、被困人员情况)解说词:抢险抢险组组长的带领下开始紧张有序的施工。抢险一队10人正在安装临时工字钢护拱,6人在打系统、锁脚锚杆,30分钟后第一榀工字钢拱架安装到位,此时抢险二队有2人不停的通过救生管道向和被困人员进行喊话交流,间隔10分钟向里面送风送水,被困人员情绪比较稳定,70分钟之后第二榀工字钢拱架安装到位,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100分钟后第三榀工字钢拱架安装到位。

情景:摄影师对关键过程进行摄像。

场景:(此时救护车警报声渐行渐近,2辆救护车进入现场待命)情景:摄影师对此过程进行摄像。

抢险组组长谭富余(经过对讲机):报告陈指挥!三榀护拱已经安装完毕,请求进行下一步救援!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收到!收到!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报告程指挥!抢险组已将3榀护拱安装完毕,请求进行下一步抢险工作!

程立雄(经过对讲机):好!同意进行下一步抢险工作!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是!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抢险组!抢险组!立即进行下一步抢险工作!谭富余(经过对讲机):是!是!

解说员介绍A方案第二步进展情况(工作情况、进展情况、被困人员情况)接到命令后,抢险二队立即投入6人开始对塌方体上方进行加固处理(打小导管),8人开始立竖向支架,架设方木,技术保障组在旁边对施工作业人员不停进行指导,有2人继续通过救生管道向和被困人员进行喊话交流,并简单说明救援进展情况,保证被困人员情绪的稳定,经过150分钟的紧张施作,完成临时加固工作。情景:摄影师对关键过程进行摄像。

抢险组组长谭富余(经过对讲机):报告陈指挥!临时加固工作已施工完毕,请求进行下一步救援!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收到!收到!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报告程指挥!临时加固工作已施工完毕,请求进行下一步抢险工作!

程立雄(经过对讲机):好!同意进行下一步抢险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是!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抢险组!抢险组!立即进行下一步抢险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

谭富余(经过对讲机):是!是!

解说员介绍A方案第三步进展情况(工作情况、进展情况、被困人员情况)接到命令后,抢险组组长将人员分成三班,每班8人,每30分钟进行一次轮换,并安排2人对作业区上方进行警戒,以防塌方体有异动。抢险队员在技术组的指导从左侧拱脚处开始进行人工开挖作业,开挖支护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组长的指挥下,有人打超前小导管,有人开挖,有人支护,有人出渣,有人用方木支顶,(此时可提前预设一个通道,通道内塞满泡沫板塌方体,工人不断清除,不断支护,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大家干劲未减)有2人继续通过救生管道向和被困人员进行喊话交流,并简单说明救援进展情况,保证被困人员情绪的稳定,经过6小时紧张的开挖支护作业,终于沿左侧墙壁打开一条通道。情景:摄影师对关键过程进行摄像。

猫洞打通后由抢险组谭富余立即安排人员进洞救人并向陈立明进行汇报。谭富余(经过对讲机):报告陈指挥!猫洞已经打通。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收到!收到!陈立明安排救护车进入洞内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报告程指挥!猫洞已经打通,救护车进入洞内。程立雄(经过对讲机):好!

谭富余(经过对讲机)汇报:报告陈指挥!洞内被困人员已全部救出。伤员正在现场紧急治疗!

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收到!收到!

王骏(救护组经过对讲机):报告陈指挥,经现场治疗洞内6人2人受重伤,4人受轻伤,现已送上救护车!陈立明(经过对讲机):报告程指挥!洞内被困人员已全部救出。6人中有2人受伤较重,4人受轻伤,伤员正在现场紧急治疗!程立雄:好!好!好!

程立雄(向总指挥汇报):报告总指挥!经过12小时的紧急抢救,洞内被困人员已全部救出。6人中有2人受伤较重,4人受轻伤,伤员正在抢救中。方指挥:好!好!请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程立雄:

是!

场景:当通道打通之后,医疗救护组立即冲向洞内,将轻伤伤员扶出,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利用食品箱,医疗箱中的器械、药品进行简单治疗,重伤员躺在特殊预制的单架上,用提前绑好的绳索从里面拽出,身上有血迹,用纱布包扎,台上救护车!

解说员:救护车开出,警报声逐渐消失,将伤员运往房县人民医院救治!

陈立明:警戒组保护现场、项目部成立事故调查组、搞好善后处理等;通讯联络组,请各组清点人数、汇报情况!

解说员:通讯联络组通知各组清点人数、详细统计后,然后将情况如实向安全总监陈立明汇报。

吴振声:报告安全总监!所有参与抢险人员共71人,现清点人数为71人,本次抢险无1人伤亡;现场抢险人员及施工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伤员已及时救治。报告完毕!

解说员:安全总监陈立明将具体情况如实向指挥长汇报,指挥长认真听取了报告并准备向总指挥汇报。

程立雄:报告总指挥!谷竹高速15标隧道塌方应急抢险完毕,掌子面共6人遇险,通过抢险队日夜奋战,现已全部救出,其中4人轻伤,2人重伤,伤员已经送往县医院救治。抢险过程中无人员伤亡。

总指挥长:现在,我宣布!隧道塌方抢险演练圆满结束!总指挥长对此次演练进行总结。

结 束 语: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篇6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高层和特殊类型的现代建筑物越来越多。这些建筑与传统建筑物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空间大小、配套设施、人员密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给火灾安全带来很多的问题,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和巨大损失。其中建筑物倒塌事故几率猛增,灾害后果十分严重,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如美国的“9.11”事件,世贸大楼遭恐怖袭击后倒塌,300多名消防人员和数千名群众葬身于楼内,震惊世界;重庆綦江“彩虹桥”事件,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居民楼倒塌,夺去了20名消防官兵宝贵的生命。因此,我们在认真研究,掌握建筑物倒塌的基本原因和一般规律,分析其特点,研究制定处置对策,使之为我们的灭火救援工作服务。

二、建筑物倒塌的基本原因

(一)违背规范,任意施工。工程设计时,过多追求经济效益,违背国家建筑设计技术规范的规定擅自降低了设计标准;施工时,不按照设计施工,擅自增加建筑面积和建筑物层数,有的甚至不经规划部门同意,也不经设计部门设计,违章建房。

(二)违规操作,忽视质量。施工单位为谋取私利,偷工减料、偷梁换柱,在工程材料的选用和进货渠道上不严格把关,采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昧着良心做“黑心工程”和“豆腐渣工程”。

(三)疏于管理,潜在隐患。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私自拆除建筑物内部承重结构,使建筑结构承重不均、受力不匀;擅自改变建筑物用途和功能,建筑物满足不了新的使用权用功能要求,成为危房;不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二次装修,忽视建筑物使用性质的要求,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

(四)起火燃烧,造成破坏。木结构表面被烧蚀,削弱了荷重的断面,承重结构不堪重负;钢结构受热后,出现塑性变形,火灾发生后15分钟左右,承重件变软,失去承载能力;砖石墙体高温作用后,材料内部因热变形、松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遇热,失去预加应力,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此外,在火灾的高温条件下,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较大改变,以及建筑物内部爆炸产生的冲击和震动,灭火时的水流冲击,以及对高热建筑构件的突然冷却等等。

三、建筑物倒塌事故的主要特点

(一)突发性强,人员逃生难。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建筑倒塌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且事故前兆很不时显,允许人员逃生的时间极短。这种突发性使人们无法及时逃身,及易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二)设施损坏,易引发次生灾害。突发性建筑倒塌事故,可能造成建筑内部燃气、供电等设施毁坏,导致火灾的发生,尤其是化工装置等构筑物倒塌事故,极易形成连锁反应,引发有毒气(液)体泄漏和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

(三)人员伤亡重,社会影响大。建筑发生毁灭性倒塌事故,人员伤亡惨重,社会负面影响极大。1963年10月意大利发生的维爱利水库垮坝事件、我国石家庄发生的人为爆炸事件及美国“9.11”事件,都给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恐慌。

(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一旦发生大型建筑倒塌事故或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大片建筑倒塌,往往导致较多的人员伤亡,并发生灾害,救援难度极大。湖南衡阳特大火灾救援历经4天才把全部遇难人员挖出,这就要求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在思想上要作好连续作战的准备。同时,救援力量将不仅涉及到公安、医疗救护、自来水、煤气、交通等部门;由于被埋压待救的被困人员多,受装备限制,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必减弱,因此,灾后救助将是长时间的连续作战。

四、建筑物倒塌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对策

(一)主要特点

1、参战人员多,指挥协调难。建筑物倒塌事故后,除公安消防部队外,当地政府、自来水、供电、煤气、公安、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个单位部门都需要到场参加救援行动。加之到场的最高领导不甚了解抢险救援程序和措施,常常会出现谁都指挥,谁都说了算;而又谁都指挥不了,谁都说了不算的局面。现场标识不清、人员混杂,各职能部门作战任务不明,难以形成有效的合成救援指挥体系。对消防部队而言,同样涉及指挥多个中队协同参战的问题。

2、救援时间长,后勤保障任务重。建筑物倒塌事故抢险救援时间长,参战单位多,突破了原有的保障体系,除需妥善做好机械、器材装备、燃料、饮食等保障外,还需要做好机械、器材装备长时间运转后的维护保养工作。

3、灾害事故特殊,器材标准要求高。事故现场需要如生命探测仪、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等侦检器材,躯体固定气囊、自动呼吸复苏器等救生器材,以及手动、机动和化学切割器材等。

4、救援经验少,心理压力大。虽然通过训练,部队官兵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程序已经了如指掌,但一旦亲临现场,参加处置行动,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就会表露出来。加之救援现场气氛紧张,消防官兵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指挥员的决策判断和战斗员的抢救行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基本对策

1、突出重点,积极救人。消防部队要在第一时间内展开行动,积极救人。所谓第一时间,是指消防部队接警后,到达现场的时间。建筑物倒塌后,消防部队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指挥员的决策不能有任何延误,决不能有任何犹豫,更不能等救援部队的到来,才开始实施处置对策。同时,消防部队处置倒塌事故过程中首先“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到达事故现场首先要询问当地群众,初步了解倒塌事故的基本情况。同时要迅速组成多个抢救小组,要充分利用生命探测仪、消防犬等方法,准确判断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根据现场环境和抢险人员的数量,以最快的时间抢救遇险人员。在救人过程中要遵循救多数人、救活着的人,要先浅后深,先易后难,救援时,使用大型工具时,要从上向下,从边缘向纵深的处理,确保救人的数量和质量。

2、明确职责,协调行动。各级救援力量到场后,要迅速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部,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总指挥由地区行政首长担任,政府领导统一指挥,要调集公安、交通、医疗、市政、电业等部门及驻军部队共同实施抢险救援活动。公安部门设立警戒区,清理现场无关人员、家属、群众,如需进入现场,需经现场总挥挥员批准;交通部门疏散交通;医疗负责抢救出来的伤员;市政部门派出吊车、铲车等机械现场吊拉、扒运作业;电力部门切断电源,和现场送电、照明等;而公安消防部门则是抢险救援的主力军,因此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主动承担,周密计划,积极汇报,行动迅速”的原则,要在抢险现场能够涉险不惊,为抢险救援指挥部献计献策,为总指挥员当好参谋和助手,按照联合行动协调来自各方面的参战力量,使之为抢险救援大局服务。

3、搞好防护,慎重初战。从近期倒塌事故中看到,都有消防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倒塌事故现场十分复杂,次生灾害和重复性倒塌,对参战的官兵将会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必须确保贯彻各个环节,以防在抢险救援中因个人防护装备问题或使用不当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在加强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积极消除次生灾害和重复性倒塌对参战官兵的威胁。能消除危险的应及时消除,不能消除的必须采取监护措施,不同等级区域的人员应按级采取防护措施。

4、联络畅通,信息准确。复杂的事故现场,众多的参战队伍,给指挥通讯工作造成诸多不便。因此,保证联络的畅通和信息的准确显的尤其重要。指挥员不仅要了解到场前的情况,更要把握到场后的局势,特别要弄清楚被埋压的人员数量、方位以及已经抢救出的人员数量、伤亡情况等。消防部队在注重建立现场组织机构外,还应加强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尤其是现场图像传输、紧急道路交通管制、大屏幕显示等技术的运用,使地方党政领导、高层指挥人员能在指挥中心实施指挥,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避免到场领导过多而出现多头指挥及人员伤害。如现场存在重复性倒塌的危险时,一定有请有关专家到场协助决策,以免因救援行动失当而造成新的伤亡。

5、强化装备,专门施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抢险救援在一定程度上,完全依赖于我们手中的装备。装备决定着抢险救援的战术和技术,决定着救援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缺乏相应的特种抢险救援装备往往导致灾害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和救援人员不必要的伤亡。公安消防部队在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所需器材装备的同时,在执勤业务训练中,应引导官兵加强器材的熟悉与操作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战术训练和合成演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组合。

6、提高指挥员、战斗员的素质。各级指挥员应重点学习现代火灾扑救和常见抢险救援处置方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提高指挥员现场处置的应变能力。掌握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操作程序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战斗人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一般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救援战斗行动要则、随车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特别是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操作使用和养护,掌握在处置各种灾害事故中遇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等。

五、建筑物倒塌事故抢救救援行动要求

(一)现场总指挥由消防指挥员担任,救援的主要力量由消防人员承担,防止人员多改变建筑原结构,加重抢救人员生还的机会。同时公安消防部队应加强同其他到场参战单位的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二)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有倒塌迹象建筑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

(三)加强倒塌现场监护工作,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为尽可能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救援初期,要注意人性化的操作,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现场。对遇险人员要防止踩压、脱落物的伤害、切割火花灼伤等伤害。同时,要尽可能稳定他们的情绪,减少他们的体能消耗,根据情况实施输液、输氧、包扎等措施。对于一时难以救出的人处置时,要遵循软着陆、轻提升、稳救援,最大限度地保护被救人员的生命。

(五)处置建筑倒塌事故,一般作战时间都比较长,应组织参战人员轮换,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模板坍塌案例分析 篇7

一、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坍塌事故报告,我们可以知道造成模板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一)支架施工设计方案与设计计算方面的问题。

包括支架施工设计方案缺乏针对性;荷载计算或有误、或考虑不周;模板支架搭设不规范、构造不全等等。

(二)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包括:不按规范和专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高大模板支架搭设前,施工单位没有召开技术交底会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模板搭设完成后,没有组织验收,常常没有取得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同意就进行混凝土浇筑。

(三)钢管和扣件质量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1. 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扣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一些施工器材的产品标识模糊不清。

2. 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按次进行抽样送检。

3. 钢管、扣件不合格。如钢管、扣件由于经多次周转使用后存在严重磨损,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外观质量差,钢管和扣件锈蚀、麻坑、变形、弯曲、开裂等,致使模板支架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二、案例技术分析

某正在浇筑砼的锅炉房工程屋面突然发生坍塌,造成1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57.5万元。坍塌部位位于整个锅炉房北侧,平面尺寸约为18m×34.6m。屋面为梁板结构,二层楼面距屋面16.5米,屋面主梁尺寸为400mm×1500mm,跨度18m,次梁的尺寸为250mm×900mm,板厚120mm,屋面支撑采用48×3.5的钢管搭设,传力至二层楼面。

屋面支撑搭设基本以主梁轴线为基准,距梁轴线0.5m左右两侧设置两根立杆,其余部分以间距不超过1.8m为原则平均分配立杆间距(实际最大值为1.7m),步距1.5m。据勘查,水平杆在纵横方向每隔一个步距均缺设一根,排架支撑中没有设置连续的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施工时,平台东端砼采用泵车送达后人工驳运,西端为直接布料。

经过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分析,得出支撑最大受载区域大体为2.89m2 (1.7m×1.7m),其下部支撑立杆为2根Φ48×3.5的钢管。我们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对架体进行力学分析:

(一)荷载分析。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 N):NG1=0.1337×16=2.139k N

(2)模板的自重(k N):NG2=0.50×1.7×1.7=1.445k N

(3)梁板钢筋混凝土自重(kN):主梁:0.4×1.5×1.7=1.02m3,次梁:0.25×0.9×1.7=0.383m3

楼板:[(1.7×1.7)-(0.4×1.7)-(0.25×1.7)]×0.12=0.214m3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 =44.171k N。

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3.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为:

则传递至单根立杆的荷载为34.974k N。

(二)稳定分析

由于轴心受压杆件的长细比按规范要求应限制在λ=150之内,也就是当考虑钢管的计算长度L0≤2385mm时,才能符合规范要求。若要满足此要求,就必须在计算杆件两端形成良好的铰接状态(如安装水平剪刀撑,形成水平刚度较强的状态)。本案例支撑水平杆步距虽要求为1500mm,但实际水平杆“在纵横方向每隔一个步距均缺设一根”,因此按2步距进行验算,则=3000/15.9=188.7,此时的=0.202。

稳定验算:=N/(×A)=408.35MPa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事故的技术原因主要是:

1. 本案例屋面设计标高较大,离地面达21m,与二层平台间距达16.5m。因此,支撑竖向高度较大,采用48×3.5钢管作竖向立杆,水平间距1.0m~1.7m明显过大,水平杆上下间距1.5m,没有设置连续的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导致支撑系统整体性极差,即没有形成可靠的空间受力结构。

2. 在未计入施工中泵送砼直接对模板支撑的冲击力时,支撑立杆受力已达34kN以上。假设钢管立杆的计算长度为3000mm,则钢管稳定验算中的计算应力已达408.35MPa,此值已大大超过Q235钢的设计强度值205MPa和屈服强度值235MPa。因此支撑立杆已不稳定,发生坍塌事故已是必然。

三、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保证钢管和扣件的质量

制定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严格检查进场的钢管、扣件,必须具有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和厂家标识,杜绝假冒、伪劣的钢筋和扣件进场。

(二)控制浇筑阶段的施工荷载和浇筑顺序

制定混凝土浇捣方案,合理安排浇捣顺序,尤其对于较大高度的梁进行分层分段浇捣,合理选择混凝土泵管输送线路,控制混凝土浇捣速度,确保模板受力均衡。施工过程应指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的受荷、变形情况等进行监测。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浇筑。

(三)加强架体稳定性的构造措施

1. 合理设置扫地杆及梁下纵横向水平杆,设置时应注意: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

2. 模板支撑架立杆应使用对接接长的方式,严禁搭接,严禁上段与下段错开固定在水平杆上。同时梁和板的立柱,纵横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以便拉结形成整体提高架体的稳定性。

3. 立杆支撑应采用顶托受力,不得采用横杆受力。在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200mm,螺杆外径与主杆钢管内径的间隙>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 合理设置竖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防止泵送砼对模板支撑的冲击所造成的架体整体失稳。当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当层高8~20m时,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当层高>20m时,之字斜杆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在竖向剪刀撑的顶部、扫地杆处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当层高>8m时,在原水平剪刀撑间增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四、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重点防范部位概况

重点防范部位所处的区域位置、周围环境、施工通道、作业性质、作业人数、使用工具、作业方法、操作程序以及所涉及的工种等。

(二)控制措施及责任人

针对隐患进行安全分析,制定出对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作业安全。为保证控制措施的落实,还须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三)施救措施

1. 针对不同的施工行为、人员数量和事发类型、部位,制定出相应的施救方法。

2. 对事发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出预防事态扩大的措施。

3. 针对事故发生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出预防事态恶化的措施。

4. 确定施救和疏散人员、物资的办法和路线,以及紧急联络与通讯的方法。

五、结语

上一篇:让内心强大的哲理励志名言下一篇:行政执法案件案卷自查评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