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解演讲稿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易经讲解演讲稿(精选10篇)

易经讲解演讲稿 篇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易经。易经也许大家都听说过,谁能说一下它是本什么书?„„没错,它是一本算卦的书。正是因为它是一本算卦的书,所以它才能够完整的保留到现在,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发生了一件中国文化的巨大浩劫,那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始皇进行了焚书坑儒,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烧毁,只留下了种树、医学等书,正是因为易经是一本算卦的书,它才幸免于难,所以至今易经还是完整的版本。当时中国文化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有这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于孔子比较喜欢书,他的家中藏书很多,为了保存书,孔子的后人把一部分书砌进了一堵墙里面,这就是著名的“鲁壁”,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国过去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一片柱子上写不了几个字,据说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份奏折,这一份奏折需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抬进去,因此在鲁壁中藏不了几本书;另一种是通过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老师教给学生,学生在秦朝灭亡以后又重新把这些典籍默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记忆有时是会遗忘的,或者会记错的,因此现在有许多先秦的典籍有的会有缺失,有的会有几种版本,当然有很多已经失传了。而易经则幸运的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幸事。

那么易经是一本什么书呢?刚才说了,它是一本算卦的书,但它不仅仅是一本算卦的书,在这本书里还包含了中国的古代哲学,包含了中国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资料,更为可贵的是它对中国后来的许多东西如哲学思想乃至封建礼教都有深刻的影响,它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发源和开端。

那么易经是怎样来的呢?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易经是由三位大圣人先后创立和完善的。第一位圣人叫伏羲氏,他首先创立了八卦,也就是乾、坤、震、坎、艮、巽、离、兑。他创立这八卦是根据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起源理论: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化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理论和现在最时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非常相似的,其中的太极相当于大爆炸理论的奇点,然后宇宙爆发,在爆发到极点的时候,再收缩,在收缩到极点后重新爆发。中国也是太极分为两仪等,最后生成万物,另外中国的八卦是一个圆,这也就表明中国的宇宙观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相似的。但是中国的宇宙生成理论比宇宙大爆炸理论要高一层,那就是前面的无极,无极是空无一物的,在虚空中产生奇点,然后再爆发,再收缩,如此无限循环下去。这个无极也许有人不理解,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大家在暑假都看过化学课本,知道宇宙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知道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等,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科普读物,科学研究发现,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带负电的质子,带正电的电子等等,这些粒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反粒子,我们把带正电的质子以及带负电的电子叫正粒子,当然中子虽然不带电,但也存在着反粒子,当正反两种粒子相遇时,就会发生一种现象,叫做湮灭,这两种粒子都会消失,而变成大能量的光子,叫伽马光子,而光子是一种纯粹的能量,而在科学研究中人们还发现,一个伽马光子可以产生一对正反粒子,从而可以说明,物质可以产生能量,能量也可以产生物质,因此从这些我大胆预测,咱们这个宇宙的本原其实是能量,宇宙原本是一团巨大的能量,不是什么物质,这就相当于中国宇宙起源的无极。这些能量后来产生了这个宇宙,当然根据宇宙平衡理论,我断定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肯定还有一个反宇宙,不过我们肯定不能去,假如我们去了,我们会发出这一生中最璀璨的光芒,然后„„湮灭消失。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刚才中国的宇宙起源理论,这个两仪指的是阴和阳,古人认为阳指的是天,阴指的是地,天地(阴阳)交合产生万物,而在万物中以人为代表,人是万物之灵嘛,因此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才,这个四象包括前面所说的阴和阳,另外还多了老阴和老阳,所谓的老阴和老阳,这关系着一个图,大家都知道在道家中有一个阴阳鱼(太极图),白的表示阳,黑的代表阴,而在白圈中的黑点就是老阳,同样在黑圈中的白点就表示老阴,这表现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辩证法的思想,阴到了顶点就会变成阳,阳到了顶点就会变成阴,这和我们初一所学的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一脉相连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说明易经对中国后来的哲学有巨大影响。四象生八卦的意思很简单,因为原先八卦是算卦的,人们就是根据老阴和老阳所在的位置来进行推算的。另外这八卦不是唯心的八种符号,它们各自代表着一些东西,如: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又如: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再如: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途,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上“马”下“廾”)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上“艹”下并列两“瓜”字),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以上所代表的事物都是复制粘贴的,不包括在讲课内容中,讲课只是简单介绍而已。)

另外八卦还表示方位和季节,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等。因此我们祖先就是用八卦来代表各种事物,然后利用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推断事情的发展方向,因而易经的算卦不是凭空臆测的,而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因此易经不是一本唯心的书,而是一本唯物主义的书。

伏羲先简单介绍到这儿,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第二位编著易经的大圣人周文王。周文王就是那位推翻殷纣王的周武王的父亲,当时周文王实行仁政,势力越来越大,遭到了殷纣王的猜忌,殷纣王把他关进了羑里,软禁起来,在这期间,周文王把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也就是将八卦中的任意两卦组合起来,分为内卦和外卦,利用内卦和外卦的相互作用,来进行事物的预测,另外由于内卦和外卦共有六个位置,这样就出现了六十四乘以六得到三百八十四个爻辞,另外再加上乾卦和坤卦中各自多了一个用九和用六,这样周易的爻辞就有三百八十六个,到这儿,周易才真正全部完成。

随着时间的演变,时代的变化,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的风俗习惯,日常见闻等都与古时不同,人们对于周易的理解越来越不容易,为了让人们了解周易,容易读懂周易,孔子为周易做了序卦,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周易。

这就是所谓的三圣演周易。

周易的“易”字有三种说法:

1、简易,在当时这三位圣人都是应当是人们常见的东西来表示卦的意思的,人们很容易看懂,因此叫做简易,当然现代人由于和古人行为习惯以及日常见闻都很不相同,所以可能很难看懂,但这并不能说周易不简易;

2、变易,也就是改变的意思,周易是一个时时在变的园;

3、不易,也就是不变的意思,在周易中,有很多不变的东西,如周易中的道德不变,它要求人们要正,要走正道。

周易对我国后来各种文化的产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刚才所说的辩证法的思想,对老子并对后来的道家学派有着巨大影响;周易的走正道还有八卦的各安其位对后来儒家思想有着深刻影响;周易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后来的医学、军事等都有着巨大影响„„另外,周易的思想还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周易中,基本是上每一个卦的卦象都是有好有坏的,但唯有一个卦所有卦象都是好的,那就是谦卦,这就形成中国的传统道德中要求人们要谦虚的习惯,又如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都深入到了传统中国人的骨髓之中,又比如“君子以见善则迁,见过则改”等。

易经讲解:地球的轮回 篇2

你懂了这个道理,易的作用——天地的作用,就在这个中间起了变化。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要研究《易经》,乾坤两卦要搞得非常清楚,“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我们生在天地之间,上面有虚空,下面有地球。如果没有天地,就没有人跟万物,这是事实的现象。研究《易经》,乾坤两卦的重点要把握住。

不懂得乾坤两卦的妙用,也不会懂《易经》。所以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乾坤如果没有了,也不需要研究《易经》了,人类一切的文化也都不需要了,因为空嘛!“空”,什么都没有了。易既然不可见,《易经》的`道理、学问、哲学都没有啦,人类文化便也根本没有了,那么这个宇宙又回到冰河时期,回到了空的境界,回到了天地没有开辟以前的世界。因此说“乾坤或几乎息矣!”

不过要注意啊!孔子这段文字有一个深义,很深的道理,“或几乎息矣”!“几乎”息不是真的息灭啊!宇宙是永远不会死亡的,地球毁了,另一个世界又会出来。

不能说人死了,就一切都完了。这个生命是无穷尽的,第二次还会回来,第三次也会回来。不过第二次回来不一定跟第一次来时一样了,或者女人变男人,或者男人变女人,或者变别的,都不一定!这就是轮回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真正死亡的东西,这是中国文化《易经》的哲学,所以叫做“生生不已”,以至于永远永远。我们中华文化认为,世界上永远没有死亡。

所以孔子在这里也特别强调,乾坤真的会毁灭吗?孔子在这里用了两个虚字。我常常告诉同学们,写文章要懂得用虚字,不管中文外文,懂得用虚字才是好文章。

这个虚字看似不相干,孔子写《春秋》的笑法就叫做“微言大义”,“微言”就是虚字,在文章里看似不相干,好像可以拿掉一样的虚字,但是关系很大。譬如说孔子这里用的微言:“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就是这样。“或几乎”?如果不懂得虚字,几乎个什么呀?

这就等于赵匡胤当年做了皇帝出来视察,看到城门上写了四个字,我们姑且说它是“台北之门”。赵匡胤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考验他那个秘书长陶。赵匡胤本来并不想用他,但是找不到更好的秘书长。他一方面讨厌这文人无耻,一方面也实在找不到一个文章好、可以用的人,就只好用他了。

他说城门么,为什么四个字?只写什么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之门”?陶()说:皇上,那个“之”呀就是助语词,用来帮助语言的。赵匡胤就吼道:书呆子就知道那个之乎者也,助得个屁!什么助呀!

在这个地方,那个“之”字可以拿掉,可以不拿掉,这是真的。但是像孔子这一句话:“乾坤或几乎息矣”,这几个字决不能命掉!微言里面有大义,几乎、也许、或许、差不多。

易经讲解:圣人寻宝 篇3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这一段是讲卜卦的作用,也可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神通中的依通。“赜”(音zé)是指看不见的那一面,幽深神秘叫赜。“探赜”就是探讨它,把它抓出来,“索隐”就是探索、向里边挖,挖到后面隐藏的、看不见的,它看得见,就是“探赜索隐”。

下面四个字“钩深致远”可以作它的注解,就是把那个最远最大不可知的那一面,彻底地了解了。“以定天下之吉凶”,就用这么一个小方法,而决定天下大事的好与坏。

“成天下之亹亹者”( 亹音wěi,不倦的意思),“亹亹”,有很多搞不清楚的东西,摇摆不定。等于我们仰头看天,看到一个高山顶,看得久了,会看花了那个境界,那种境界叫做“亹亹”,也可以叫做伟大的伟。“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乎蓍龟”,用龟壳、蓍草来卜卦,看似是个小玩意,真研究起来,这个里头作用太大啦!下面就讲卜卦的作用。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一枝蓍草、一个龟壳,都是天生的神物。“圣人则之”,则就是效法,让我们去效法,宇宙万物都是给我们效法的。人类很多的智慧都是看了生物学来的`。

譬如打太极拳,是效法鸟跟蛇打架来的。蛇跟鸟的战争,在山上久了的人,也难得看到一次,尤其是大蛇跟老鹰打架!你站在那里看,如果你懂了武功,真会悟出一套武术来。

那个蛇那么长,那个鸟飞下来抓它,怎么都抓不住,可是蛇要抓鸟也抓不住,那个鸟一下来,蛇那么一扭,那个尾巴就缠过来了,那个鸟就得赶紧逃,不逃被它缠住了就不得了啦。结果两个打来打去,谁也碰不到谁。太极拳就是看到蛇跟鸟打架摹仿来的。

很多人类的智慧能够对人类生活有贡献,都是受生物界的影响来的。但是人就没有办法做蚂蚁。蚂蚁可以倒着爬,我们人倒过来不能爬。可是也有人拼命练这种功夫。功夫容易练,就是观念忘不了,因为我们人有空间的观念,假设真达到没有窨的观念,身体不受空间的影响,就可以倒转来走路了。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可见《易经》的学问并不是那么神秘、稀奇,它是观察万物来的,是科学的。天地生万物,我们人有聪明来效法万物的作用,产生我们生活的方式。天地有变化——像陰陽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圣人就效法它,来设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以和谐社会与人生。

“天垂象,见吉凶”,上天有现象,如日月盈仄、刮风下雨,圣人们从这些天文上的现象,来察看人事的吉凶。所以圣人们对于上天那些寻常或不寻常的现象,那些足以影响我们人生和谐与平安的现象,加以记录、研究,教育后世的人。“圣人效之”,效法它。这里边就有卜卦的道理,用数理、算术的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时候,河里边出来一匹龙马,背上驮了一个黑白点的图,当然不是像现在书上这么整齐。是不是这样,现在很难考据了!不过相传如此,大家就叫它《河图》。

伏羲氏就是看了《河图》而画八卦。大禹的父亲因为治水不成被杀了,儿子大禹又出来治水。那时候,我们中国全国都泡在水里。古代的神话说,禹感动了天地,于是洛河(在河南洛陽)里边出现了一只大乌龟,背上驮了一个图案。

大禹看了以后,便悟道了。大彻大悟,悟到了物理的自然法则,因此他有了神通,终于把全国的水患治平了。文王后天八卦就是从《洛书》里获得的灵感,所谓河图洛书,这个白点、黑点,一个用九,一个用十,是数理哲学最终高的运用。九、十的变化,“圣人则之”,圣人效法而发明了很多宇宙物理,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文明。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四象就是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做什么呢?“所以示也”,求 是上天把宇宙的自然法则告诉你,你有智慧就可以懂啦!

“系辞焉,所以告也。”《易经》本来都是图案,后来经过文王、文王的儿子周公、孔子这三位大圣人,用文字把它说出来,用文字著作《易经》,叫做《周易》。“系辞焉” ,就是在卦图下面挂上这些文字;“所以告也”,明白告诉你什么原理。

易经讲解:活子时的奥秘 篇4

前面我们一再提到“活子时”这个名词。先说子时,就是每天夜里十一点钟开始,是一陽来复了。大家过夜生活都过得很糊涂,现在的生活,差不多把子时都浪费掉了。我每天夜里差不多到十一点钟,把每天的书稿等工作准备好了,便上班。

事繁的时候,差不多快到一点钟才开始我自己的事。像昨天夜里,有一篇文章还没写完,心里很烦不想再写了,明天再说吧!街上出版的好书坏书,都是一位同事找来给我看,一找来就是一大堆,随时有好几本书在那里摆着。

我随便抽出来一本,蛮好看的。看一会儿已经听到楼上出家人敲板子了,晓得已经五点半啦!

五点半还睡不睡呢?这个时候的精神反正不要睡了,因为把这子时已经浪费了。这个陽能,这一天的生命能,这一夜 已经把它浪费了。当然我看书的时候,这个陽能我一边还在把握它,不把握它受不了,明天上午做起事来一定头痛的。当然我也可以不睡觉,但总是不大好。而且你要注意,这个清晨五六点钟躺下一睡,可以睡到下午两三点钟,要过了午时才够用,生命力才能恢复。

一陽生固然重要,一陰生也很重要。陰陽两个起头都很重要。可是我们一般人这个时候把它都浪费掉了,不晓得把握它。

其实把握这个活子时,并不一定要打坐,不一定要做功夫。问题是你知道了以后,大概有一刻钟(古人一个时辰分四刻,现在两个钟头是古人一个时辰)你如何把它把握住?这是非常非常难的。

把握住了,就是活子时。活子时还有个人生的奥秘:病刚好的`时候,或大病之后,就是活子时。尤其是伤寒病或癌症,不管你中医西医,一定要七天以内的休息。

这一个七天最严重,伤寒说不定要拖到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够好,才能把病菌完全杀死。就是普通的感冒,你觉得不要紧,我看是很可怕的!感冒的细菌在体内潜伏十八天,事实上不止十八天,有三七二十一天的。

这个力量在你身体里边,你吃药不吃药,都是差不多。吃药是把你的痛苦减轻一点,真正感冒一进来,你要把它排除清楚了,等于女性的月经一样,要经过两三个礼拜以上。但是这个中间,如果病没有好,你又感冒了,你的生命便要退化下去了。

所以我们生命衰老死去,都是平常觉得没有病。依我的眼睛看,没有一个人没有病的,绝对有病,随时都有病。所以我今天还跟刘寿公讲笑话,我说我养生的道理,跟别人不一样,我决不让身体内有一点不舒停留在那里。只要身体有一点不舒服,立刻吃药,非要把它排干净不可。

不把它排除了,等于让一个小偷到你家里住下来一样,你不把它清理出去,它会慢慢作怪的。可是一般人不这么想,只要稍微好一点,他便不管了,其实里边还有很多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精神好得很,实际上他已经快到民权东路殡仪馆订位置那个样子了,他自己还不晓得。生命是非常可怕的,不要看你年轻,实在大意不得。

病了以后回转便是活子时,一回转来以后,普通人就糟啦,一般都会转到爱欲上。生命功能一回转到爱欲上来,他那个生命能就又要消耗掉了。如果生命能回转得过来,你能把握住它,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了。

易经讲解:学《易》的基本原则 篇5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参谋的参也是它,一二四的三也是它。我们后人写参的时候,把参字下边的三撇写作三横,变成“叁”的样子。实际上这个字有念参、有念三,在这里是念三,不过也可以把它当成参。我们中国文字上有讲“参差”不差,“差”念“cī”,“参”念“cēn”,又叫破音字。所以这个字可以念参(cān),也可以念三,也可以念cēn。“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这里告诉你,参伍以变,就是三爻的变化,五爻的变化。一个卦只有六爻,到了五爻一变以后,后面不能再变了;第六爻一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场面了。假设这是我们现在的卦,那么第五爻变,我们已经老了,第六爻一变,我们就已经死掉了。也就是说,这个卦成为另外一面,陰卦来啦。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错综就是卦“变”、错综复杂。我们看一个卦,看了这一面,就要反过来再看另外一面。学了《易经》的人,一件事情处理之后,作为一个老板的,立刻要想到它的下一步,把你老板的立场想完以后,便要想到对方,或者你的买主、或者你的职员、你的部下……他们的观念怎么样?跟老板刚好相反。所以我们作战判断军情,了解了自己,立刻要替敌人想一想,我这样攻击他,敌人懂不懂?一样懂。他也晓得我们会这样攻击他们。这你就要了解错综的道理了!这就叫错综复杂。

所以“错综”,就是要你学了《易经》以后,看一件事物要绝对地客观,绝对不能用主观的看法。我经常说一般学逻辑的讲哲学,动不动说“我很客观”,“嗳!我告诉你啊,我是绝对客观。”这一句话,本身就很主观了。他说“我的客观”看法,实际上就是他的主观看法。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这两句话是法则,将来你用这个卦,要知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就是下面反面都看清楚了,才能“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学《易经》要学到“通”,读书也要读到“通”。我曾说专家不能领导政治。但是很遗憾,我敢预言,将来社会的走向会有专家领导政治的一天。到了专家领导政治的时候,比无学问人领导政治还要糟糕。政治是通才之学,所以政治家要能通其变,“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大政治家都是通变之才,惟有通变才能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不但把现象通变了,也懂得了数。

我们中国人唱戏,总是学诸葛亮掐指一算。掐指一算就是拿数来推算的。我们小说上写诸葛亮要想挽回他的天命,说他的五丈原之时就知道自己要死了,只好用道家的方法“拜斗”来增延寿命(拜斗之术,密宗与道家都有)。那时候诸葛亮知道他的`生命不可挽回,但还是想办法来试试看。那个小说写得有趣极了!但是等魏延一撞过去时来,把那七星灯一脚踢倒,诸葛亮就知道不可挽回了!“极其数”,知道气数已尽,没有办法了。“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於是确定天下各种的现象。这就是学《易经》的两个原则——“通其变、极其数”。

易经演讲稿 篇6

在这个暑假,我认真拜读了《易经》的两本书籍和《课堂教学教师不当行为与纠正》,觉得受益良多。易经真是博大精深,我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还是得到了一些启发,跟大家分享。

《易经》中有三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变易告诉我们,世上所有的事和物随时都在变化。那我们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也是如此,社会天天在进步,孩子们接触的信息一天比一天广,家长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那我们就不能固步自封,要以变易的思想去充实自己的大脑,才能在变易的世界中越来越强。

简易告诉我们,世界上再难的事情,讲到其原理都是简单的,大道至简。这也让我想起袁燕勤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课后从来不布置作业的。但他们班的成绩还是那么好。我向来都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但成绩也不见得很好。我想,研究出教学和班级管理中那个“大道至简”的道理,让自己各方面都“高效,轻松,更上一层楼。”

讲解ppt英语演讲稿 篇7

(第一页ppt)i’m honored to be here to make a presentation about translation, together with my partners: 杨英坤 and 袁银梅.

(第五页)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let’s get back to our text book and focus on some details.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the following 8 units

: i will introduce the first one and leave the rest to my partners.

(第六页)the first unit is about word translation method,it includes 3 parts :choice of word extension of wordconversion of word.

(第七页)firstly we can discuss choice of word

the first point : according to the word category we can choose and determine the meaning

let`s see the following 2 examples, the first sentence: in general, the tests work most effectively when the qualities to be measured can be most precisely defined . this sentence means一般来说,当所要测定的特征能够精确界定时,测试效果最佳 (第八页)the 2 sentence :

in this sentence the definite article modifies work ,so work is

noun considering piece together matches work,and work cant be together, we can define work as 工作成果

(第九页)the second point :determine the word meaning based on the colloc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have their respective collocation relations . the same word for different idioms, expresses different ideas. so ,in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we should deal with english idioms or collocation by chinese collocatio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correct translation for example this word hot .it has various meaning . but in particular collocation the word meaning is very clear (第十页)extension of word

we directly analyze the following two examples

the first example :elegant systems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完美的体系,not 优雅的体系,this point belongs to “replace the word meaning” in a sentence some words from dictionary meaning can make the translation obscure,

ambiguous, or even misleading .therefore we need logic context relationships to determine the word meaning

the second example:in this sentence offend means 排污超标 this point belongs to specify the word meaning

according to chinese habi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general and abstract words, express more clear and specific

(第十一页)finally we analyze conversation of word。 the first point :nouns or prepositions are translated into verb

there are 2 examples:the first:

in this sentence application is noun ,but it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verb ,means“用来”

the second :

the second point:adjective and verb are translated into nouns

浅谈讲解与演讲的区别 篇8

讲解与演讲在语言运用上的区别

讲解与演讲都是在一定的时境内,讲解员或演讲者(主体)运用有声语言、态势语言面向听众(客体)表达信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两种语言在讲解与演讲的具体运用上又有一定的区别。

1.讲解与演讲在有声语言运用上的差别

首先,在气势的倾向上各有偏重,讲解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演讲具有强烈的感召性。在讲解过程中,讲解的感染性在于讲解员要依靠讲述展览的内容,挖掘展品的内涵,提炼出某种积极的、进步的、奋进的、昂扬的精神与品格,去感染听众,使听众从中有所感悟与继承;或从中提炼得出某些教训,使听众明白真、善、美、丑。讲解中的这种感染作用于听众身上,可以触动听众的心灵,拨动听众思想,净化听众灵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对于讲解,演讲的感召性就是用演讲者自己的心声去呼唤听众的心声,以自己的感情激发听众的感情,从而感化、召唤和鼓动听众按照演讲者的精神和意志去行动,去更多地关注和思考某一问题。演讲中的这种感召性带有一定直白意味,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目的性。

其次,在有声语言表达上各有特点。讲解过程就如教师讲课一般,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讲解员运用自己的语言,将一定的陈展内容与思想传递给听众,从而让听众接受某些知识、信息。所以在讲解时对讲解员有声语言的要求是清晰、亲切、自然、流畅、张弛有度。讲解员在讲述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文化底蕴、专业知识等去整合讲解的表现力,借助有声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吸引听众,以达到讲解的目的。

演讲在语音的轻重、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把握上都有一定目的。不仅是为了烘托演讲的内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与情感,也是为了使之能与态势语言互相配合,增强演讲的实际效果。因此,演讲在有声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有起伏,有波澜,要有情感的投入。

2.讲解与演讲在态势语言运用上的差别

讲解与演讲除了都凭借有声语言这一重要媒介外,还要借助一些无声的态势语言。但是,演讲的态势语言运用较多,侧重“演”;讲解则运用较少,重在“讲”。

演讲时,演讲主体要凭借态势语言来表达他的情感波澜和心理动态,以期达到打动观众的目的。比如,在演讲邓小平同志于淮海战役发起之前、中原野战军师以上干部动员会议上所作的动员:“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即便中野都打光了,也是值得的„„”演讲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除了可以运用加重语气、放慢语速,控制节奏等语言技巧外,还可以伴随挥拳、振臂、眼神等一些态势语言进一步加深和强调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将全力以赴的决心!通过态势语言的烘托,演讲会收到感召听众,增强表现力的作用。

而在讲解中,态势语言就不宜应用过多,幅度过大。比如,同样是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在讲解中讲解员就不能像演讲者那样加入挥拳、振臂的动作,只能选择有效的语音、语调,把说话内容和情景客观地描述给听众,让听众通过讲解员的有效语言表达,受到教育与感染。对讲解者而言,其态势语言很大一部分都属于礼仪范畴。比如要求其站姿平稳,身体平、直、自然;目光多用虚视法、环视法等,不可较长时间盯着某一听众;手一般相叠置于腹前,或自然下垂等等。讲解中使用态势语言的作用主要是增强讲解员外部形态的美感,而不强调借助态势语言来表现讲解的内容。讲解员如若加上了过重的肢体语言,不仅有失庄重,也不合乎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

讲解与演讲在时境要求上的区别

时境即规定的时空环境。在讲解与演讲中,时境主要起着联结主、客体的作用。讲解对时境的要求较高,需要营造一个参观环境,要有一定的展品作为依托,即便在比赛时也应努力地去营造一种切合讲解的时境。

演讲对时境的要求则相对宽泛得多,因为演讲的适应性极强,演讲者可以随时随地就某一问题有感而发,进行演讲。

而在讲解比赛时,我们首先可以从制造时境入手区别这两种实践活动。讲解比赛中,当参赛的讲解员开始进行讲解时,应首先给评委或听众一种现场感,即虚拟地营造出一个参观环境,比如用一种较亲切、自然的招呼语:“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到某某地参观„„”然后,再把要讲解的正文切进来,这样容易使听众和评委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演讲在问候完后,演讲者就可以直接报出自己的演讲题目,然后直逼正题。

其次,讲解比赛时,讲解员可以主动沟通听众,吸引听众,从而达到最佳的现场感和宣教效果。演讲中也可以有一些提示语,但这些提示语多为演讲者的号召、呼吁,目的是鼓动听众按照演讲者的思想去行动。

第三,鲜明的结束语也是区别二者的重要标识。讲解比赛的结束语普遍是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反问式。这是因为讲解在有声语言的运用上多是采用口语,所以,它的结束语不宜有跳跃感,不可过于偏离讲解的内容,即使是在表达有号召性的思想和情感时也是比较含蓄的。而演讲的结束语多用一些断言式、预言式、直白式。

第四,讲解比赛时还可以在舞台上适量地创造动感,来调节比赛气氛。一般情况下的讲解工作,讲解员可以随着讲解内容的前后顺序,自然地移动脚步。而在比赛时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讲解员如果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只站在一个地方介绍内容,未免显得呆板,为了改变这种单一性,就应该创造一定的动感,使整个讲台活起来。比如有一些缓缓的、自然的前后走动,小幅度的平行移动等。

撰写讲解词与演讲稿的区别

在我们具备了优秀的“语言”条件的同时,也一定要具有出色的讲解词和演讲稿。总的来说,讲解词与演讲稿在编写时都应遵循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内容生动、讲起来琅琅上口的原则,这是讲解员、演讲者在表达、陈述中的基本要求。此外,讲解词、演讲稿在编写时还有一些区别:

1.讲解词在编写时是以展品作为基础,不以讲解员的意志为转移,任务是将展览的主题思想、展品的相关信息告知听众,以达到传递信息、启发教育听众的目的。所以讲解词在编写时不可脱离展览的主题与思想,要做到客观、真实,编写的所有语言都应该服从、服务于展览。

演讲就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讲者多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用自己的言行去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思想、鼓动听众。因此,在撰写演讲稿时,一切文字都要紧紧围绕着演讲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去展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其词句常常运用一些具有明显的感召、警示、强调和抒发情感的语言。

2.出色的讲解词,在编写时还应灵活地安排若干兴奋点,以此来调动观众的参观情绪,减轻听众的参观疲劳;讲解词在编写时还应遵循 因人施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听众撰写不同的讲解词。

演讲稿在编写时则要注意构筑高潮,以此来使演讲者陈述自己的目的与目标,以达到鼓动听众的效果。演讲中的构筑高潮,是演讲语言艺术所独具的特性,它的作用是增强演讲的气势与感召力。

3.讲解词在行文时要为实际的讲解工作服务,要求多为口语,尽量少用书面语。而演讲稿在行文时要考虑到为演讲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去发挥、创造,使用的有声语言还要照顾到与态势语言的配合,只有这二者充分、完美、默契地配合,才能最完美地彰显演讲者的心声,产生最好的表现效果。

讲解演讲中的手势的含义 篇9

演讲中,自然而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演讲的手势分为四类:

一是指示手势。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些”或“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二是模拟手势。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三是抒情手势。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

四是习惯手势。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且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三十式手势。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弯曲或钩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易经讲解演讲稿 篇10

为了使全校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做为一名学生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气氛,学校德育处联合团队部拟在第4周、5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活动,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使学生摒弃不良习惯,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而在全校掀起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的热潮,树立优秀形象。具体方案如下:

一、主题

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如出口脏话、损坏公物、卫生习惯差、学风不浓、自制力差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此次演讲比赛,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教育的目的,促进我校学风学纪建设。

二、参赛对象

1、参赛对象为我校三至九年级学生。

2、演讲比赛形式分为班级初赛、年级复赛、校级决赛。

三、比赛要求:

1、演讲内容要紧扣主题、观点正确;联系实际、事例生动;结构严谨、事理交融;用词准确、语言流畅,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2、演讲者必须要脱稿演讲,语言流畅,服装、体态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富有感染力。

3、每人演讲时间3-5分钟。比赛时间暂定2014年11月27日(下午第五节课),届时组织部分学生现场观摩。

四、初赛和复赛:

1、各班级要提前准备,在第十二周班会课在班级进行选拔赛(十二周的主题班会以此为主题),学校将到班检查各班落实情况。每班选出一名学生参加年级比赛。

2、年级复赛时间:4月21日中午 1)、年级负责人: 2)、年级评奖办法:

各年级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学校颁发奖状和奖品,并纳入当周文明班

级考核加分。

3)、年级一等奖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比赛结果由负责人在比赛结束后将表格上交德育处。)

五、决赛:

1、时间:2015年4月27号下午第五节课。

2、评委:学校行政及中小学语文科组长。

3、奖励办法: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并纳入当周文明班级考核加分。学生的演讲稿将在十四周在校园广播站播放。请各班主任认真落实好此项工作!

上一篇:迎接祝福语下一篇:考研天津市考点考场座次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