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题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用题(精选9篇)

作用题 篇1

“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纵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面切人:

一、开头作用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如: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

(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

(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二、结尾作用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例3.(2008年全国卷l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l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08年全国卷l的材料是《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l的材料是《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三、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如: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人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

例6.(ZOOS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作答:“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晶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四、线索作用

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

例7.(2005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例8.(2007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江西卷答案可拟为:“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焦虑”“忧虑”相呼应,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福建卷答案应是:落叶既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五、人称作用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样式。如:

例9.(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0.(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回答此类问题,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据此,浙江卷“我”的作用为:“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辽宁卷答案可拟为:作者改为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六、手法作用

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例(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比喻修辞,结合文题、内容和试题提示“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案拟定如下: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置为表达效果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必须考虑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例(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七、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不只小说中有,散文中也多有出现。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命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顺理成章,如:

例(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营造氛围、衬托情感、烘托形象或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或转换情节等角度考虑。安徽卷景物特点是秀美、宁静,而秀美、宁静的景物的作用一般为:秀美的自然景物常蕴涵着人物的欢欣、喜悦,也可烘托形象的美好或伟大,还可以乐景反衬人物感伤、愁苦的情怀;宁静的自然场景可展示人物的闲适、恬静、安谧,也可烘托人物激荡的情感、涌动的遐思,有时还可以静衬动,动静相映,富有情趣。

根据宁夏卷的小说《二十年以后》的内容,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专利,考查小说阅读时离不开社会环境“作用”的设置,如:

例(2007年宁夏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作用题 篇2

作用题的命题表述一般为: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或好处、效果)?”“请说说这一段话(或这一句话,或在某方面)的作用”, 等等。本文在此探讨一下这种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技巧。

一、注重整体阅读意识,是解答“作用题”的前提

任何一篇课文的学习,第一步都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从宏观上大致描绘文章的轮廓,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整体阅读,我们不仅能了解作者的基本倾向及表达的内容,而且容易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因此,不管段落是在文章的哪个位置,都必须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切忌只阅读被考查的段落内容或只看它的位置就急于答题, 因为每个段落都是文章有条理的组织者,阅读时空缺任一个段落都容易造成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失误。

例1.(2015年湖北卷) 文章第2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本题采用整体感悟法,整体阅读全文,从文章的中心思想结合波德莱尔诗的表情达意方面入手,从两个方面作答:1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2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 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二、把握段落在文章结构中的位置,是解答“作用题”的关键

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一)开头段的作用

1.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

(1)内容上:1渲染气氛,揭示主题。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3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4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5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6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提。7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8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 (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2)结构上: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统领全文。2引起下文。 3总结全文(统摄全篇)。

2. 答题时不能只写术语,必须要对选文进行整体感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二)中间段的作用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 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应结合上下文具体回答怎样承上, 如何启下。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 选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2. 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 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例2.(2015年山东卷)《四堡雕版》第19题:简析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间段落作用的理解把握能力,可采用整体感悟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并指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整体阅读全文,可知这一段写福建的建阳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的地位很高,与后文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情感而言开篇写“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是为引起读者兴趣,中间至篇尾是对四堡特有的介绍,对书坊、古板即将灭绝的担忧、痛惜之情。故此,答案要点为:介绍雕版印刷的历史,为后文写四堡雕版做铺垫; 交代作者对四堡雕版喜爱的原因。

(三)结尾段的作用

1.结尾语段的作用同样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以下一些术语学生必须牢记清楚。

(1)内容上:1点明中心(揭示中心,揭示主旨,点明主旨,画龙点睛、升华感情)。2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3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4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5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6补叙,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7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2)结构上:1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2前后照应(首尾呼应)。3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例3.(2011年四川卷17题)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如果学生能够明确文章最后一段的一般作用,再结合画线句子所叙述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不难写出答案: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想象生动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抒发了勉儿对爸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呼应题目,深化主题,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三、了解段落在文中的表情达意,是解答“作用题”的立足点

解答段落作用题必须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阅读解答记叙文试题时,必须紧扣内容,明确文章主旨解答。可以从“四看”入手:一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 二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三看是不是点明了中心;四看是不是对主题的升华。

例4.(2010年北京卷) 第17题: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海棠花》是一篇散文,从结构上来看,全文是以花行文;从情感上来看,作者是借花抒情。因此,答案可以表述如下:1结构上: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2情感上: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阅读“作用题”解答程式 篇3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飏。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侫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楚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弛《心中的芦苇》)

答案:(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点评:高考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主要考查形式就是“作用题”。

解答此类考题,主要从“内容(包括情感)”“结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方面进行思考,扣住具体文章内容来概括整合信息。

要答好这类题目,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知识外,使用一定的鉴赏术语是非常必要的,而准确运用答题程式,尽量接近标准答案则是得高分的关键。

一、开头(结尾)内容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备选术语】——结构方面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等。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

二、文中内容(段落、句子、词语等)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抒情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然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形式、手法及其效果三方面思考。

内容:要紧扣文段的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归纳;思考作者写该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与文章主题联系有何联系等;

结构: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照应标题;总领下文;照应前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充实内容等;

表达效果:注意辨析具体手法的运用,并结合相关效果(用术语)进行分析。

注意:1.插入看似与主要内容无关的事件、史实或片段的作用

【解题思路】

文章有些内容看似与主体内容无关,其实正是体现作者的匠心之处。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另外插入内容可能是与主要内容形成对比、反衬,或映衬主要内容等。

回答此类题要遵循基本答题程序。首先指出题目中内容使用了什么写法(用术语),其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所在,然后结合文章主旨对其作用进行总结。

2.引用名言、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解题思路】

从论证角度分析,引用名言、诗文、格言等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或强化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引用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展现或丰满主要人物的形象,帮助表达情感,丰富文章内涵,富有文学气息,富有文采等。

3.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程式

【解题思路】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某种情感等。

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象征和暗示;衬托人物心情;交代人物活动环境;深化文章主题。

当然,解答此类问题时,也要综合考虑结构上的作用。

三、叙述方式的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结合文章结构来分析。

四、不同人称作用题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五、结构安排的作用

【解题思路】

这类题要注意结合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来理解。一定要弄清楚各内容层次之间的关系或共同点,并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

注意:1.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2.段意的归纳: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赏析题答题程式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手法的运用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时,一要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二要分析运用这些手法的作用。

【作者简介】

安民,高级教师,执教于重庆市第八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作用题 篇4

1、人称表达类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表: 第一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2、修辞方法类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时点名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

比喻 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 表达感情更强烈 拟人 表达亲切,有情趣 对偶 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 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反复 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 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 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插叙 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倒叙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白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3)确定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行文段落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如下表:

开头段 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如前例答为: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主旨,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

5、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征 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衬托 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渲染 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以小见大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6、物象类(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结构: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作用题 篇5

作者 | 溪颜

这些景色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记叙文常见问题,我们回答的时候可以做到这几点:

一、景物描写预示着文章背景和气氛是什么?文章背景和气氛通常会体现在景物描写段落中,我们可以从中猜测这篇文章写作背景处于什么时候,是近代还是现代,是富有还是贫穷。也可以感悟其气氛是愉快还是难过,是幸福还是悲哀。这就是景物描写的作用之一。

二、景物描写告诉了我们人物性格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景物描写中看到景物烘托的人物性格,表现了人物心理状态,显示该人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心理起伏。他或她的性格是活泼明媚还是抑郁寡欢。这些都可以通过景色具体表现来一一判断。

三、景物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一个高潮铺垫或者结局预示作用。景物描写一般有着对情节起到推动作用,让故事的发展呈现更加新颖,将读者带进一个故事情境想象力。景物也是为故事高潮起着铺垫作用,为了引出故事高潮及结局。也侧面体现了结局是好或坏。

作用题 篇6

一、比喻

用打比方的方法来描述事物就叫比喻。新闻标题运用这种修辞格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更容易理解。既然这种艺术是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想象, 那么其喻体就要具体, 以说明和描写抽象的事物;其喻体就要众所周知, 以说明和描写不熟知的事物;其喻体就要浅显, 以说明和描写深奥难懂的内容。例如: (1) 固安的花卉, 栾城的草皮, 赵县的芦苇…… (引) 河北建成大农业“百花园” (主) 。 (2) 安个“地眼”破解地球之谜 (主) ———“亚洲第一深井”即将在江苏东海县开钻 (副) 。 (3) 一道公文背着三十九颗印章旅行。 (4) “县太爷”嫁“千金”鸦雀无声。例 (1) (2) (3) (4) 是将要表述的事物通过比喻形象化、通俗化, 进而使读者易于明白。

二、比拟

比拟是将没有知觉、没有感情的物类, 当作有知觉、有感情的人类来写, 或者把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类, 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类来写。新闻标题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使得文章生动活泼, 加深读者的印象, 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 (1) 童装何时“长大”。 (2) “菜蓝子”喊菜太贵, “菜园子”说没多收 (引) 。问题在于“菜摊子”太黑 (主) 。 (3) 豆芽为什么这样“肥”?激素催的!例 (1) 阐述中国童装企业信息不灵、孤军作战, 对童装的款式、流行的把握不准, 加之企业规模过小, 与外国名牌童装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文章希望中国的童装尽快“长大”, 形象、生动、有趣。例 (2) 写蔬菜在流通过程中, 越“炒”越“贵”。运用了借喻和比拟, 形象通俗、朗朗上口。例 (3) 将豆芽拟人化, 非常巧妙地形容了豆芽的外形, 形象又生动。

三、对偶

拟定新闻标题时, 用结构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短语或句子作成一对的, 就是运用了“对偶”法。其作用就在于借助对称的形式与谐和的音节, 把相对的两部分突出出来, 加强了标题的感染力。如: (1)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主) 。 (2) 带来春风送去关爱 (主) ———双鸭山青年志愿者下乡送医送科技侧记 (副) 。 (3) 扶伤者, 路人情切切送迷童, 民警急匆匆。 (1) (2) (3) 均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将语言对称排列起来, 读来也和谐上口。

四、借代

不运用事物本来的名称, 而是用另外的事物来代替本来事物的名称。这就是修辞上的“借代”。它一般采用借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要表达的事物, 用不定数来代替定数, 用事物的材料或工具的名称来代替要表达的事物, 用具体代替抽象, 用地名、人名或书名来代替要表达的事物, 借特定来代替普遍, 借部分来代替整体, 借事物的牌号来代替事物本身等等手法来完成。如: (1) 用胶卷丈量长城的人。 (2) “泥腿子”巨款买专利。例 (1) 中“胶卷”代替了摄影, 报道一对夫妇眷恋中国长城, 用手中的镜头摄下了一张张长城画面的动人事迹。例 (2) 中借特征代本体, 写湖南一位叫单庭哉的农民, 花了20万元购买了“高能PL新型液化气”的技术专利权的消息。

五、夸张

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启发读者的想象, 给人以强烈、深刻的印象, 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夸大或缩小, 这就是“夸张”。它有两种情形:一是尽量地使事物向快、高、大、好、强、重等方面伸张扩大, 这种方法称之为“一般夸张”。另一种是由于说得过份, 常常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来说, 这种方法称为“窜前夸张”。如: (1) 解说员大喊一声:“球进啦!” (引) 韦海英一脚将巴西女足踢出决赛 (主) ; (2) 30万头生猪“拱”入关内 (主) 辽宁改写全国“南肉北调”历史 (副) ; (3) 今晨一爆成历史 (副) 3秒钟, 武汉饭店“灰尽烟灭” (主) 。例 (1) 中报道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中国女足同巴西女足进行的半决赛消息, 韦海英骁勇善战, 一个进球将巴西女足淘汰。这种夸张显示出了中国女足的气势, 尽显巾帼本色。例 (2) 中报道辽宁向京、津等城市输送生猪的消息, 形象、逼真、生动, 读者仿佛看到了30万生猪“拱入关内”的可掬憨态。例 (3) 中写武汉饭店爆破瞬间, 运用夸张手法, 使语言简洁、气势宏大、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六、双关

一个词或一个语句同时能表达两种意义, 一种是表面的、浅层的、外露的, 一种则是含蓄的、深层的、隐藏的, 而说话人的重点往往是指后者。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双关”。它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意义双关, 一种是谐和音双关。新闻标题恰当、巧妙地运用双关语, 可以使语言含蓄有力, 意味深长, 发人深省, 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联想, 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 (1) 莫让化肥“肥”干部。 (2) 一“举”震乾坤 (主) 主教练戏称方便面是“头号武器” (副) 。

七、拈连

有时为了增加感情色彩, 强化文章的形象性, 在接连叙述两个事物时, 顺便就用甲事物所适用的辞语, 移借过来, 以表现乙事物的观念, 这就是修辞上的“拈连”。如: (1) 静静吐蕾的徐静蕾。 (2) 《黑骏马》将驰骋银幕。例 (1) 中的“静静吐蕾”与名字徐静蕾相粘相拈, 既写出了演员的娴淑的性格, 又得语言之妙。例 (2) 中的“黑骏马”是南洋影业公司的一部影片, 是骏马就要‘‘驰骋”, 这里顺手“拈”来, 让这骏马驰骋“银幕”, 形象又贴切, 表达了准确的信息, 强化了视觉冲击力。

高考小说阅读作用题解题思路例说 篇7

一、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往往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解答这一类的题型,第一步先分析所考查的景物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内容及其特点,第二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从景物描写的内容本身考虑,是否是点明季节、渲染气氛;(2)从与情节的关系的角度考虑,是否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从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是否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环境,是否烘托人物性格特点,是否暗示人物的心理;(4)从与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是否深化文章的主题;(5)从文章的结构角度考虑,是否与标题照应,是否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是否设置悬念,这一角度要注意景物描写在文本中所处的位置,是在开头,在中间,还是在结尾。

例1 (2011年江西卷《晚秋》第16题)

问题: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原题材料: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

解析:回答该问题时,需要从上述提到的五个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作用,分析时尤其注意所考查的景物描写的位置是在开头部分。

参考答案:(1)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了一幅温暖晴和的晚秋景象,照应了标题。(2)用温暖睛和的晚秋景象反衬了瓦萨卡心情烦躁,处境凄凉。(3)设置悬念,温暖睛和的晚秋为什么好像在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引起了读者悬念。

例2 (2011年江苏卷宗璞《“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

问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原题材料:雪越下越大了。……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说:“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解析:该问题只需要考虑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明显缩小了思考范围,答题时首先要找到文中所叙写景物的相关语句,然后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1)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2)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除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3)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二、考查情节安排的作用

解题思路:分析小说中情节安排的作用,思考时先分析所考查的情节所写的内容,然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其作用:(1)从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是否是用作铺垫,或引出其它情节;(2)从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是否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暗示人物的心理,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3)从与主题的关系的角度考虑,是否表现或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例3 (2011年浙江卷《第9车厢》第11题)

问题: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原题材料: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解析:该问题是考查小说开头位置情节的作用,分析时要按照上述提到的三个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2)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3)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例4 (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问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原题材料:“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解析:该题考查结尾部分的情节安排作用,实际上属于探究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关于小说结尾安排的作用,可以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主旨表达三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2)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3)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例5 (2011年江苏卷 宗璞《“这是你的战争!”》第11题)

问题: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

原题材料: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nlc202309030249

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解析:该题实际上也是考查作用题,换一种问法,就是“第3节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该题考查的作用指向非常明确,只考虑对上下文的人、事叙述的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这一节通过师生问答,目的在于表现出孟弗之对征调大学生入伍的积极支持态度:与第④节叙写孟弗之对志愿入伍的工学院三年级学生的支持、爱护形成映衬;与第⑤节反对四年级蒋姓学生不应征入伍做对比或为第⑤节埋设伏笔;与第⑥节萧子蔚老师对征调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三、对人物形象作用的考查

解题思路: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先分析所考查的内容写了人物哪一方面的内容,然后从与其他人物形象的关系、与下文情节发展的关系、与主题的表达的关系等这些角度思考其作用。

例6 (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问题: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原题材料: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倒在地,嚎啕大哭。

解析:该题考查指向很明确,只考查有关人物形象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只考虑其与下文情节发展的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四、对细节作用的考查

解题思路:分析细节的作用,首先应考虑细节本身的内容,然后重点考虑细节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细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细节与主题的关系等。

例7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林海音《血的故事》)

问题: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原题材料: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的作用,结合文本,思考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一细节与下文情节的关系,与人物的关系,与表达主题的关系等。

参考答案:(1)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2)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3)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北校(266622)

作用题 篇8

一、审题出错的几种类型

1.形似原题。

形似原题,就是所做题目对考生而言十分熟悉,但和原题有一定区别,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不注重审题,而是凭借自己的记忆按原来做题的思路做。

例1:硼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则硼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同位素B和B原子个数比为( )

A.1:1 B.10:11 C.81:19 D.19:81

解析:很显然此题考核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用到的一般方法是十字交叉法,很容易得到答案是D。

2.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指多次重复做某件事情后,以后碰到类似情景,仍按以前的做事方式完成后面的操作,在考试中若有这种思维定式经常会丢掉不该失去的分数。例如平时在做选择题时,一般选择的是正确的选项,而在试卷中有的题目选择错误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审清题意而丢分,在高考题中一些否定的语句都用着重号标出,但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仍有许多考生出现错误,造成损失,从中可看出平时发散思维的训练必不可少,从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当然思维定式有时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见到与平时相似的题型时,在考试中就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

3.任意增加或减少条件。

解题时,一定要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解答,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忽略题中给的条件,而是凭借知识积累或做题经验做题,抛开题目的条条框框,甚至自己加上重要条件,造成损失。

例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4.定律的适用范围。

化学定律的提高一般是有前提条件的,如阿伏伽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等知识时是针对气体而言的,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不注意其使用范围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解析:此题的标准答案为C,容易错选为A和B,A中没有说明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不能见22.4L就认为是1moL,B虽然有标准状况,但辛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不是气体,所以不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由此题可看出,题目考察的知识虽然很容易,但如果不注意一些定律的使用范围就不能得分。

5.对题目隐含条件挖掘不深。

一些化学习题有时给的条件十分隐蔽,如果不从中找到隐蔽的条件就会丢分。

例4:某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等于6,由该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摇?摇?摇?摇。

解析:令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分别为a、b(a>0,b>0),则由题意的a-b=6①,题中隐藏条件a+b=8②,解①②联立方程得a=7,b=1,则该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价的化学式可表示为RO,如果学生忽略隐含条件,本题就很难得出答案。

二、如何审题

审题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是审阅推敲试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条件,结合自己的知识从中找到解题途径。如何解题呢?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

高一开始就应做好充足的训练:

(1)抓住关键信息审题

审题就是阅读理解,但不能就字读字,应边读边想,对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应予特别注意。

解析:由第一句可知,A为烯,第二句话中的“全部”是关键词语,它涵盖多层含义,理解它可以明确三个问题。

②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有:

③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四种情况:

有了如上正确而全面的审题后,再利用元素守恒法是容易求得结果的。

有些化学习题学生一看就会,结果一做就错,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理解题中的隐含条件,没有真正领会命题者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其实任何化学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根据化学现象和规律拟定的,有些题设条件直接给出,有些条件却隐含在问题中。若能及时挖掘出隐含信息,则对于活化思维,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品质将大有裨益。

(3)把握导向信息审题

实验是高考的必考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对解题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抓住它有助于启迪思维,理顺线索,明确解题目标。

(4)习题的多变性

平时在做题时,千万不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应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延伸,打破思维定势,寻求解题捷径,首先要认识到一道习题微小的变化就会造成结论的改变甚至逆转,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二是通过平时的练习了解到一些习题的关键所在。基本掌握习题多变性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以便考试时知道如何考虑问题,如何抓住关键条件解决问题。

2.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基础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应用自如,稳定发挥,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如何把基础打好呢?

(1)整理归纳化学主干知识网络;

(2)通过平时的测试进行查缺补漏,在错误中学习;

(3)记忆一些化学常识,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练习化学用语的准确表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作用题 篇9

一、引入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可以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但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如何让预习与课堂学习很好地联系起来呢?

1.三级预习

一是大预习. 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预习下学期的教材, 粗读数学课本,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初识概念、公式、定理,看懂例题,对教材有大致印象. 二是中预习,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预习下周要学习的内容,找出疑难,记下想问的问题, 并尝试解决. 三是小预习,就是当晚预习次日学习内容. 通过三级预习,为学习新知识做了很充分的前期准备.

2.学案导学

为了提高预习的效率,我在空泛的布置学生预习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开始编制预习学案,用预习学案指导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

2008年春季开始 , 每天都使用预习学案. 提前把学案编制好,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根据学案自学,上课前要交上来,老师要批改,课堂上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预习学案如何编制更有效呢?

第一,学案的预习部分在时间上不能超过15分钟. 由于学生每天的作业有两种,预习作业和巩固作业,所以完成预习作业的时间就要控制,基本是规定15分钟左右.

第二, 确立预习学案的基本框架. 预习学案的框架要体现学科特点,体现课标要求,所以学科框架很重要.

第三,学法指导. 预习学案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所以预习学案编制时要体现学法的指导.

二、变换座位,为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1.“排排坐”变“团团坐”

新的教学方式有没有建立, 归根结底的标准在我看来, 应该是课堂上有没有呈现合作学习的场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 为了给自主互动的课堂创造条件, 为了给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把学生的课室座位上进行了改变. 班级秧田式 “排排坐”变为“团团坐”,班级分成团团坐的6个小组. 为了分组合理科学,在如何进行分组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是考虑了这样的几个要素:一是根据成绩来分,每个组要有不同等级的学生,就是组内异质,就组间来说,各组成绩大体相当,即组间同质;二是根据性格来分,每个组都要有各种性格的学生; 三是根据学习习惯来分,每个组都要有习惯好、中 、差的学生;四是根据组长的素质要求来分,每个组里组长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等.

2.学生当小老师

座位的变化并不意味实质的改变,为真正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启用了学生当小老师的制度. 开始的时候要求自己每节课至少有3名学生到黑板前给学生讲解问题, 后来为了扩大学生参与课堂的覆盖面,每节课坚持有5名学生到黑板前讲解问题,并且每节课尽量安排不同的学生,渐渐地安排的学生更多,面更广,久而久之课堂上生成了学生大胆质疑、互帮互学等意想不到的场景,看到这样的课堂振奋、激动、充实.

三、实践探索,形成了“预习题反馈——开放题探究———自选题研习———拓展题交流”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预习题反馈———开放题探究———自选题研习———拓展题交流”教学模式预习题反馈. 学生在课堂的开始部分, 把在预习中学到的心得进行交流, 既课堂的第一部分预习展示,也就是温习预习学案中的知识点.

上一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个人简历下一篇:电子技能期末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