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考题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经济法考题(共8篇)

国际经济法考题 篇1

名词解释

1.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

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2.WTO:1995年1月1日依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到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成立。法律文件包括实体性和程序性文件。调整范围包括GATT、1947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还建立了贸易评审机制及争端解决机制

3.CFR: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抵达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4.TRIMS: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对贸易产生限制和扭曲影响的投资措施进行了规范。

简答

1.提单:定义: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保

人保证凭已交付货物的单据

作用:1.提单是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的凭证有货运协议则

是证明无协议则是运输合同

2.提单是承运人以托运人处收到货物的凭证

3.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权利随着单据走 可以自由买卖与转让。2.WTO货物贸易协议最惠国待遇适用于:1.货物的进出口

2.与货物进出口有关的国际收支转让3.关税及征收方法

4.货物进出口手续及规章 5.国内税与规章。

最惠国不适用于:1.历史遗留的特惠安排

2.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 3.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安排 4.单边贸易协定 5.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6.第20条规定一般条例 7.第21条规定安全例外

8.第25条规定缔约与联合行动。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国际性”采用了(b)

A.以当事人国籍为标准

B.以当事人营业所所在地为标准

C.以行为发生地为标准

D.以货物是否跨越国境为标准。

2.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承诺神效时间(b)

A.投邮生效B.送达生效

C.了解生效D.签订确认书生效

3.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涉及运输的交货风险转移时间为(c)

A.买方营业地B.承运人

C.第一承运人D.卖方营业地

4.在FOB术语下,卖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直至(a)

A.货物在装运港装船时

B.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时

C.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时

D.货物交付买方时

5.使用下列贸易术语 卖方责任最小(a)

A.EXWB.FCA

C.CIFD.DAP

6.货物受损后对货物的修理费用加上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超过其运到后的价值则构成(c)

A.单独海损B.共同海损

C.推定全损D.实际全损

7.《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取消了(a)

A.可撤销信用证B.保兑信用证

B.可转让信用证D.备用信用证

8.下列哪一种风险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创新(c)

A.货币汇兑险B.征收和类似措施险

C.违约险D.战争和内乱险

9.根据《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的规定 缔约国之间的因公约的解释或使用的争端 经争端任何一方的申请,可以提交(b)

A.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

B.国际法院

C.WTO争端解决机构

D.私人仲裁

10.调整国际商事仲裁关系最有影响的国际公约是(c)

A.《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

B.《美洲国家商事仲裁公约》

C.1958年《纽约公约》

D.《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是(a b c d)

A.市场全球化B.生产和消费全球化

C.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活动中的统一行为规则的出现

2、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有(a b c d)

A.国际条例B.国际商业惯例

C.国际立法D.国际组织决议

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a b)

A.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

B.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

C.股票交易

D.电力卖卖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卖方违约买方的救济方法有(a b c d)

A.卖方实际履行B.减少价金

C.宣告合同无效D.损害赔偿

5、《服务贸易总协定》列举的所适用的服务类型由(a b c d)

A.跨越服务B.过境消费

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人)

6、提单的作用有(a b c)

A.托运人与承运人订有运输合同的凭证

B.承运人从托运认处收到货物的凭证

C.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

D.买卖合同的凭证

7、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保险条款中一般保险条款包括以下基本险别abd

A.平安险B.水渍险

C.罢工险D.一切险

8、根据许可协议标的的不同,国际许可协议可分为(acd)

A.专利许可协议B.普通许可协议

C.专利技术许可协议D.混合许可协议

9、国际贷款,是指不同国家当事人建基于用授予而进行的货币资金的有偿让渡,是资金使用权的跨国交易活动。它包括(abc)

A.政府贷款B.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C.国际商业银行贷款D.国际融资租赁

10、跨国纳税人从事国际逃税的手法有(acd)

A.隐报应纳税所得B.关联企业转移定价

C.谎报所得和虚构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

D.伪构账册和收付凭证

不定项

①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CIF术语。该批货物由丙国C公司“乐安”号商船承运,运输途中船舶搁浅,为起浮抛弃了部分货物。船舶起浮后继续航行中又因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海浪打入海中。到目的港后发现还有部分货物因固有缺陷而损失。请回答第1—2题

1.关于CIF贸易术语的适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c d)

A. 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B. 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 应由A公司负责海运运输

D. 应由A公司购买货物海运保险

2.该批货物投保了平安险,关于运输中的相关损失的认定及赔偿,依《海牙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b)

A. 为起浮抛弃货物造成的损失属于共同海损

B. 因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打入海中的损失属于单独海损

C. 保险人应赔偿共同海损和因恶劣天气造成的单独海损

D. 承运人对因固有缺陷损失的货物免责,保险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② A公司和B公司签订合同一份,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3—4题

3.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4.如货物运抵乙国后,乙国的E公司指控该批平板电脑侵犯其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权,致使货物遭乙国海关扣押,B公司向A公司索赔。在下列选项中,A公司无须承担责任的情形是(bcd)

A.A公司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依乙国法属侵权

B.B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者权利

C.A公司是遵照B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和款式进行生产的D.B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但未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A公司

案例1某西方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西方公司)拟向中国内地的有关领域进行投资,并拟定了一份投资计划,该计划在论及投资方式时,主张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投资,其有关计划要点如下。(1)在中国上海寻求一位中国合营者,共同投资举办一家生产电话交换系统设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为合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总额拟定为30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200万美元;西方公司在合营企业中占60%的股权,并根据合营项目的进展情况分期缴付出资,且第一期出资不低于105万美元;合营企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拟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组织机构。股东会为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合营企业的执行机构,监事会为合营企业的监督机构(2)在中国北京寻求一位中国合作者,共同成立一家生产净水设备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为合作企业)合作期限为11年,合作企业注册资本总额拟定为250万美元,西方公司出资额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0%,中方合作者出资额占注册资本总额的30%;西方公司除以机器设备,工业产权折合125万美元出资外,还由合作企业作担保向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贷款50万美元作为其出资;中方合作者以场地使用权,房屋以及辅助设施出资75万美元。西方公司可与中方合作者在合作合同中规定:西方公司在合作企业正式投产的头五年分别先行回收投资,每年先行回收投资的支出部分可计入合作企业当年的成本。合作企业的税后利润以各占50%的方式分配。在合作期限届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但中国合作者应按其残余价值的30%给予西方公司适当的补偿。(3)在中国武汉设立一家全部资本由西方公司投资的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外资企业。该企业除了从事各种进出口贸易外,拟以其名义通过认购、买卖中国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方式向中国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根据以上要点,请分别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西方公司拟与中国上海中方合营者共同举办的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西方公司的第一期出资的数额,拟建立的组织机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为什么?

(2)西方公司拟在中国北京与中方合作者共同举办的合作企业的出资方式、利润分配比例、约定先行回收投资的办法以及合作期限届满后的全部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西方公司拟在中国武汉设立的外资企业的经营范围及投资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1)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3000万美元以下(含3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该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达到其投资总额的2/5。西方公司第一期出资的数额不符合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合营各方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按西方公司应认缴的出资额计算,其第一期出资应不低于108万美元(1200×60%×15%=108万美元)。拟设立的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不符合有关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应为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并且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合营企业无须设立股东会和监事会。

(2)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合作企业的任何一方都不得由合作企业为出资作担保;西方公司由合作企业担保的中国外资金融机构贷款50万美元作为其出资,违反了其规定。合作各方有关利润分配比例的约定符合有关规定。因为依有关规定,合作企业的合作各方可以自行约定利润分

配比例。西方公司拟约定每年先行回收投资的支出部分计入合作企业当年成本不符合有关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外国合作者只有在合作企业的亏损弥补后,才能先行回收投资。这表明,合作企业只能以其利润用于先行回收投资。因此,先行回收投资不能计入合作企业的成本。西方公司拟定合作期限届满时的全部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符合有关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若外方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的,应约定在合作期限届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方合作者所有。因此,西方公司拟约定的在合作期限届满时中方合作者应按全部固定资产残余价值的30%给予其补偿,不符合有关规定。

(3)不符合有关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对外贸易属国家禁止外资企业投资的项目。故西方公司设立的外资企业拟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不符合有关规定。外资企业拟以自己的名义认购、买卖境内上市外资股不符合有关规定。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境内上市外资股只允许由境外投资者认购、买卖,而外资企业属中国企业,故不能认购、买卖境内上市外资股。

案例2wto的争端解决程序磋商、专家组程序、上诉程序、裁决的执行监督程序1 必须进行磋商60天内磋商无用可申请专家组,以上诉机构2 专家组—一般3个,特殊5个人

国际经济法考题 篇2

而国际经济法, 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 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以上概念中可以看出, 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都在于涉外经济关系, 因此, 他们的共同点呼之欲出。

第一, 调整对象的涉外性质。对象的涉外性质是指国际商法及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都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因为作为调整国际经济及国际商事贸易的法律或规则必定会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外国或者跨国企业及相关的经济组织, 因此, 调整的结果触及到多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利益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第二, 两者调整的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还是跨国企业之间的交易, 前提都是在平等互利。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就充分证实了这一观点。即便国家之间有经济, 政治和军事实力的差别, 但是在商事和经济领域, 国家都有平等的以主权为依托的权利。

第三, 两者在法律渊源上的相似之处。二者在适用国际条约, 国际惯例, 国内法和国际法作为其法律渊源都有重叠之处并且不在少数。即便在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中多了一个国际组织的决议, 但是现行的国际商法中运用的一些条例与规则就是从国际组织的决议延伸而来的, 甚至就是国际组织的决议中适用的, 例如, WTO在对电子商务的相关决议及协议指导了国际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法律的发展。

总而言之, 二者同属一个法律体系中, 而国际法体系中若是少了两者中任何一个, 都难免有不完整之嫌。

而讨论过他们的联系, 区别亦必不可少, 毕竟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不可谓区别不大。

第一, 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不同。

国际商法的主体是指在国际商事交易中能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人格, 既包括特殊的国际商事主体--国家, 也包括一般和国际商事主体——国际商事组织。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要比国际商法的主体要广泛一些, 除了一般的商事组织外, 还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法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想来是要高于国际商法的。

第二,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国家对天然财富与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二是经济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三是公平互利原则。国际经济法的原则要求国际经济事务必须在尊重双方或者各方主权的基础上进行平等互利的合作, 以谋求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具有相当的大局观。

而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则为诚实信用的原则以及公平与公正原则。这两者的原则有一定相似之处, 但是侧重点有天壤之别, 国际商法侧重于现实的公平和商事交易的秩序维护, 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商事交易主体之间的公平和利益不得不牺牲一些我们为之长远的“未来利益”, 而国际经济法则高瞻远瞩, 仔细审查每一桩交易背后的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第三, 在调整方法上, 两者也略有不同。

在国内法中, 商法与经济法在调整方法上的不同, 商法注重维持私法中传统的“意思自治原则”, 而经济法则侧重于遵循 “国家统治原则”。由此我们可以扩展到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上来进行比较, 国际商法更多的注重交易双方或多方在平等自愿的原则和基础上进行交易, 而国际经济法则不太一样, 虽然部分法律所规制的内容与国际商法相似, 但是更多的是侧重了“国家统治原则”与“政府管制原则”, 更多的体现了国家利益, 侧重维护大环境下的平等和安全。

综上, 我们可以得知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具体的区别与联系。弄清这些关系, 不仅有利于法律从业者在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案件处理中游刃有余, 更是为了引起我国的国家重视, 更好的研究国际法律, 争取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金晓晨.国际商法 (第三版)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传丽.国际经济法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范健.商法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梁西.国际法 (第三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国际经济法考题 篇3

世界“文明对话”公众论坛是由俄罗斯、印度、希腊等国发起,并于2002年成立的代表不同传统、文化的学者、政治家、商界人士等进行不同文明间对话的非政府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总部设在维也纳。该组织具体体现了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不同文明间对话议事日程》的决议。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体系发展趋势

关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世界“文明对话”公众论坛主席亚库宁、欧亚经济共同体副总干事、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格拉季耶夫等俄罗斯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危机是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危机,并非单纯的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所实行的寅吃卯粮的财政体制,而金融界的投机加重了其危害程度。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企图通过继续增发美元来渡过危机,结果导致依赖外部市场的许多国家发生结构性经济危机,并造成国际金融体系垮塌。俄方学者认为,由于拥有大量美国国债,加之国内不动产市场投机盛行,中国很可能会陷入危机之中。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可能只是危机的开始,世界经济将走向长期萧条。格拉季耶夫院士推断,2015年左右,世界经济将会出现真正令人震惊的一幕。要彻底摆脱危机,必须开展新技术革命和培育新资本市场。但目前各国的做法是逐渐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深挖洞,广积粮”,与欧美剥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系主任梁赞诺夫教授认为,在后危机时代,整个世界将进入反全球化进程之中,各国更重视本国利益,保护主义将兴起,同时将广泛形成区域性市场体系,但区域一体化的进展将十分困难。

关于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教授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尾声,是欧盟一些贫穷小国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结果。欧盟由于只实行货币一体化,而没有实行财政一体化,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监管。但欧洲经济的复苏步伐不会被主权债务危机打乱,债务危机只是反映了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的现状。鉴于此次危机的影响,全球化进程有可能会停止,但已经形成的全球市场不会消亡。同时,中俄两国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伍贻康教授则进一步断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仅是欧元诞生以来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且已经超出了欧洲的范畴,也超出了国际经济的范畴,对全球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欧盟率先退出财政刺激计划,将使其经济复苏滞后,甚至可能出现二次探底,但欧元决不会崩溃。就世界经济总体而言,国际经济体系将向区域一体化、货币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经济发展协调化、世界经济民主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中

中国和俄罗斯的作用、影响和合作

对于中俄两国如何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统计研究所所长、普列汉诺夫经济学院副院长西姆契拉认为,中国和俄罗斯都有足够的实力抵御经济危机的冲击。从历史大趋势看,危机可以促使文明发生突变和改革,我们应将当前的经济危机看作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拐点。中俄两国自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领袖,这不仅是因为两国拥有巨量资源储备,同时还因为两国之间能够并善于开展合作。两国应通过具体的合作和交流,包括文化的交流,推进两国战略合作。中俄两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应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刘军梅副教授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和俄罗斯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五大挑战:美国开发新能源和建立绿色经济的挑战;金融开放的冲击;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权威性和风险;国际金融危机救助机制和区域金融合作的挑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南泉教授认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提升面临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考验,世界经济再平衡使得中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俄罗斯害怕沦为中国的原料产地。因此,中国应主动推动中俄经贸关系转型:从一般商品贸易为主向技术和服务贸易转型;从边境贸易为主向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次地区合作转型。他建议中国和俄罗斯应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共同的储备货币。上海市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建议双方还应加强在文化、教育、服务等软经济方面的合作,以人为本,相互尊重,提升中俄互信。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新教授建议,中俄两国应该共同推进航空技术研究和大型生产合作项目,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发展合作,向对方企业开放本国电信市场;而在区域合作领域,应该推进中国与前苏联地区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合作,积极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欧亚经济共同体副总干事格拉季耶夫院士回应认为,在欧亚经济共同体,除白俄罗斯外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而白俄罗斯已经是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并通过货币互换成为了中国货币体系中的成员。如果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话,那么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三、中俄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和前景

进入2000年代以来,中俄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陆南泉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合组织研究部主任陈玉荣教授强调,2009年中俄能源合作获得重大进展,达成了建设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协议,两国还正式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开始就毗邻地区的发展进行协调。中俄学者也都强调了两国经济合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例如俄方投资环境、贸易结构、政治互信等确实影响了中俄经济进一步合作,中俄之间应建立正常的贸易平台和机制,保障贸易安全,为两国长期合作创造条件。但同时也强调,双边经济合作中的问题是成绩基础上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所哈扎诺夫教授指出,现在中俄经济合作主要表现为商品的买卖,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这种贸易结构是不健康的,中俄经济合作应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俄方学者认为,两国经济差距拉大、边境走私、双边投资水平低、远东移民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等影响着中俄双边经贸合作。李新教授强调,双边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根源在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俄罗斯政府正在努力实现经济现代化,改变经济结构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摆脱对原料、能源的依赖,但前景难以乐观。

格拉季耶夫院士建议,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备的科学和教育体系,在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缺乏资金,而中国拥有组织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提供长期信贷的经验,所以,中俄两国可以建立新型合作机制,借鉴以前在原子能领域合作的经验,在民用航空领域、教育领域、卫生保健领域开展合作。哈扎诺夫教授建议,俄罗斯应鼓励中国向俄远东移民,同时也鼓励中亚国家和韩国等向远东移民,最终在俄远东建立以俄罗斯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经济文化共同体。

关于中俄天然气合作问题,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经济学院希罗科拉德教授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对华出口天然气的情况,并乐观地认为中俄就天然气问题达成协议完全是可能的,但磋商过程可能比较繁琐。

国际私法——思考题 篇4

国际私法概述

1.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什么?其构成有何特点?

2.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方法有哪两种?两者关系如何?

3.国际私法的规范主要包括哪几类?

4.有关国际私法的名称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哪一名称最合适?

5.国际私法的立法体系大致有哪几类?

6.国际私法的理论体系大致有哪几类?

7.试论国际私法的范围。

8.试论国际私法的性质。

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课后思考:

1、冲突规范的结构形式与一般法律规范的结构形式有哪些异同?

2、从我国现有的规定中,找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冲突规范?

3、如何理解我国现有政治下的区际法律冲突?

4、请你谈一谈你对二级识别的看法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篇5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国内吸收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从国际投资头寸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第一文库网际投资头寸的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的影响。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当私人的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

衡量经济开放性的工具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的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国际收支账户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的是世纪资源的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的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的大小上。

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的关系: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资本流出额为0。国际收支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不平衡。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特定账户余额的状况及它与其他账户余额关系的角度入手。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账户之间存在的融资关系是理解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关键,这一融资关系的发生机制、具体形式决定了国际收支的不同性质。贸易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综合账户余额都有着不同的分析意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衡量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它是开放经济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

国际金融市场由:外国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这三部分组成。

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以货币金融形态而存在于国际的资本流动。 迅速发展的成因:主要是国际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以及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放松共

同作用的结果。

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一种外币能成为外汇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 汇率是指以一种货币标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的表达方式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根据不同角度,汇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单一汇率与复汇率、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 派生概念: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它可分为两个层次,即银行同业市场、客户与银行间交易市场。银行同业市场是外汇市场的主体,它是一个无形的抽象的市场。外汇市场上的基本交易类型是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外汇市场是个高度一体化的市场,套汇活动是使全球各地的外汇市场的汇率保持一致的主要因素。

欧洲货币市场的前身是欧洲美元市场,一系列因素导致它得到迅速发展,最终演变为以进行境外货币交易为主要特种的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上存在信用创造机制,这使得它对一国及全球经济发挥重要影响。欧洲货币市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经营特点,最主要的表现是这一市场上存贷款利率利差比各国国内市场小,基本上不受任何一国国内法律管制。

第三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

区别? 仅考虑单商品市场时,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余额等于贸易余额。与封闭条件相比,此时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并且经济的收入乘数也发生变化。自主性吸收与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变化都会引起国民收入按乘数夸张或收缩。 汇率会引起开放经济一系列变量的调整。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看,这一效应需要逐次分析。首先,当经济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贬值会引起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其次,在考虑国民收入变动时,贬值会通过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而提高国民收入,继而提高边际进口倾向提高进口。所以,此时还要求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以保证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国内吸收增长,贬值对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不会因国民收入带来的进口增加而抵消。最后,贬值对自主性吸收也有影响,这种影响之一就是劳尔森―梅茨勒效应。此时,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更加难以确定。我们对贬值引起贸易余额变动的分析综合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与吸 收分析法。

开放经济下各国存在相互依存性。从国民收入的角度看,一国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对另一国产生溢出效应,同时也因外国国民收入发生相应调整而进一步对本国经济产生反馈效应。

IS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这一曲线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贸易余额的存在,斜率及出事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斜率变化时由于边际进口倾向(m)的加入,使开放经济的乘数效应变小。也就是说,对于相同的利率下降水平,开放经济下的收入增加程度较封闭条件为小,因为收入增加的一部分用于进口,这降低了总需求水平。

LM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开放经济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则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通过外汇储备渠道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动。

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经济的平衡不仅要求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而且还

要求外汇市场也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外汇市场不平衡,则经济也会发生调整,在固定汇率制下体现为货币供给的调整,在浮动汇率制下体现为汇率的调整。

在固定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体现为收入机制与货币―价格机制的结合。其中,前者在短期内就可以发回效力,而后者在中长期才发挥效力。 在浮动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自动调整机制体现为货币―价格机制,但这一机制与固定汇率制下存在区别。这一区别体现在:在固定汇率制下,实际汇率的调整是通过价格水平的调整达到的,而在浮动汇率制下,这是通过名义汇率的调整实现的。

第四章

当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国际收支平横就体现为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关于这一平衡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将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分开考察,在确定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后,再专门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资金的流动,然后再将两者综合起来分析。二是对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加区分,认为这两者的变动统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

①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表现为BP曲线IS曲线LM曲线交于一点。

(1)资金完全流动时,经济平衡的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相同,此时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主要是对资金流动进行调整的利率机制

(2)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经济平衡的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存在差异,此时自动平衡机制体现为利率机制与原有机制间的结合。

②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1)资金完全流动时,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相同,自动平衡机制体现为利率机制。2)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经济平衡的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存在差异,此时自动平衡机制体现为利率机制与原有机制间的结合。

比较 货币分析法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进行统一考察,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原因和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原因一样,都是为了对一国的货币存量进行自发调整,反映货币供求的不平衡。货币分析法有独到的前提假定与分析理论,它认为改善国际收支的关键在于控制货币供给。货币分析法有独到之处也有局限性。

国际资金流动形成的动因是国际资产组合管理,是主要采取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方式进行的。相对于单一资产,资产组合更能有效的分散风险,资产组合中不同金融工具间的受益越不相关,降低风险的效果越好。国际资金流动的形成,体现为投资者为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而在国际选取全球最优资产组合。实际中的国际资金流动还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如汇率变动,本国偏差。

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资金流动。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在资金的让渡与偿还之间存在相当长的期限,因此这一流动机制中的核心问题是清偿风险问题。这一资金借还之间存在的较长时间差,对宏观经济有非常大的影响,它既为一国经济创造了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这突出体现在生产性贷款及消费性贷款)。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跨时期优化,又蕴含了发生偿还外部债务困难,即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中得到哪些启示?

原因:1。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变化;2.外在冲击进一步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3.发展中国家未能合理利用所借资金促进出口的快速增长;4.商业银行没有采取能有效控制

风险的措施。

解决:1.最初解决方案(1982-1984)将债务危机视为发展中国家暂时出现的流动性困难,只是采取措施使它们克服这一资金短缺。

2.贝克计划(1985-1988)通过安排对债务的新增贷款,将原有债务期限延长等措施来促进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要求债务国调整其国内政策。

3.布雷迪计划(1988年以后)承认现有的债务额大大超过债务国偿还能力,因此要在自愿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原有债务采取各种形式的减免。 启示:经济在自发运行中无法解决维持合理开发状态和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两国之间的矛盾,这需要一国政府开放经济进行干预乃至在各国政府间进行协调。

投机者首先在本国市场上接入本币,再在外币市场上对本币进行抛售,持有外币资产。如果这一攻击能成功,投机者会在本币贬值后再用外汇购回本币,归还本币借款。投机者实际上是比较投机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不断的冲击最终迫使政府放弃维持固定汇率制,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短期的资金流动规律有关,主要是由于投机者的贬值预期造成的。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上)

汇率决定问题域汇率制度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由法定平价决定,汇率波动的幅度由由政府来规定和维护。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时,就有可能引起套利活动的发生。对于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它在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不可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称之为不可贸易商品。对于可贸易商品,套利活动将使它的地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我们称此为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购买力平价说是历史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它从开放经济下各国商品市场间存在的联系角度对汇率决定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购买力平价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弱购买力平价或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特点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这一特点使得它在汇率理论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因各种原因而难以获得实证检验的支持。

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汇率与利率所存在的关系就是利率评价说。利率平价说是从开放经济下各国金融市场间存在的联系角度对汇率决定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汇率的变动时由利率差异决定的。利率平价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投机者的活动使得这两种利率平价统一起来,从而对远期汇率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利率平价对于认识国际资金流动问题非常突出的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形成机制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

1) 国民收入的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进口的上升,这导致对外汇需求的增加,本币贬值。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本国出口上升,本币升值。

2) 价格水平的变动。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经常账户恶化,从而本币贬值。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本国经常账户

改善,本币升值。

3) 利率的变动。本国利率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外国利率的提高将造成本币贬值。

4) 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资本将会流出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带来本币即期的贬值。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则本币在即期将升值。

第六章

基本思想:汇率被看做一种资产价格,它是在资产市场上确定的,从而分析汇率的决定应采用与普通股价格决定相同的理论.与传统理论相比,对汇率的资产市场分析法意味着在分析方法上的两点不同.首先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所以,资产市场说一般又被称为汇率决定的存量模型.其次,在当期汇率的决定中,预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货币模型假定本国债券与外国债券之间可完全替代,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具有完全弹性,因此,货币市场的平衡情侣决定了汇率的变动。这样,弹性货币分析法就将货币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进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之中。在货币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资产市场分析的基本特点,即对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期汇率水平的形成。

货币模型中,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可完全替代,因此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成立。根据利率平价说,et=[1/1+β](Zt+βEt et+1)。表示: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基本面状况(Zt)以及对下一期预期的汇率水平(Et et+1)的函数,所以对下一期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期汇率水平的形成。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价格水平不发生调整,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只是造成本国利率的下降,本币汇率的贬值超过长期平衡水平,本国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长期内,价格水平可以调整,此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不断增加,由于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会引起价格水平缓慢上升,货币需求上升,利率上升,根据利率平价的原理,造成本国汇率的上升,从而使得本国私人投资及净出口均逐步下降,总产出也较短期水平下降,逐步向充分就业水平调整。调整持续到经济达到长期平衡水平为止。此时,价格水平发生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同比例的上涨,本国货币汇率达到长期平衡水平,购买力平价成立,;利率与产出均恢复原状。

它认为本国债券与外国债券是不可完全替代的,从短期来讲,各种资产的供给量既定,汇率是由三种资产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决定的,汇率同利率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内资产市场的平衡还要求经常账户处于平衡状态,当经济在短期平衡位置存在经常账户赤字或者盈余时,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调整机制就体现为经常账户余额与汇率互相作用的动态反馈机制。

第七章

订单流是微观结构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变量。它是指标的交易方向的交易量。订单流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信息传递机制,从事外汇交易的银行可以从订单流的变动上得出关于经济基本面以及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而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如何对外汇进行报价。因此订单流对外汇交易的数量和价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汇率的宏观经济平衡分析方法,又被称为“潜在均衡分析法”。其重要思路是重新从特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去分析汇率决定问题,这代表着流量观点的复兴。宏观均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纳克斯等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在对汇率水平进行评估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这一方法,特别是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威廉姆森等人运

用这一思路提出了“基本均衡汇率”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现代汇率理论中与资产市场说分庭抗礼的另一大流派。

第十三章

(1) 与小国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同,由于另外一国的国民收入不再是常量而是可以变动的,因此在各国的经常账户方程中,均不能将外国国民收入这一变量省略。当一国国民收入增加时,它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该国进口的上升,另外一国出口的增加,因此外国经常账户是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2)与一国经济下一国只能被动地接受某一世界利率水平不同,在两国模型中,世界利率水平是由两国共同确定的,各国都可以通过调整本国利率水平从而影响世界利率水平。

(1)固定汇率制下:a.国内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这一溢出效应通过收入机制与利率机制发挥作用,即本国收入增加通过本国进口的上升造成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本国利率降低通过资金流动使外国货币攻击增加、利率下降,这也造成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b.国内财政扩张政策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也是通过收入机制与利率机制发挥作用的,即本国国民收入增加通过本国进口的上升造成外国国民收入增加,而本国更高的利率水平通过资金流动使外国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这又抵消了义部分收入的增加。课件,此事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低于同等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2)浮动汇率制下:a国内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有负的溢出效应,这是因为本国收入增加通过收入机制带来外国国民收入一定增加的同时,本国较低的利率通过利率机制使本国货币便是、外国货币升值,这使得外国经常账户恶化从而带来外国国民收入更大程度的下降。b.本国财政过账政策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这也是通过本国收入机制与利率机制发挥作用,即本国国民收入增加通过本国进口的上升造成外国国民收入增加,而本国更高的利率水平通过本币升值使外国出口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外国的国民收入。此时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与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正好相反。

(1)开放经济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这一相互依存性的产生是因为冲击可以通过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相对价格机制等渠道进行国际传递。因此,一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对别国产生溢出效应,一国通过政策搭配来实现内外均衡目标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经济相互依存性带来的制约。(2)在经济存在相互依存性的情况下,对政策进行国际协调时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分散决策所带来的低效率。总的来说,国际政策协调有利于各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 第十四章

对政策国际协调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所进行的制度安排被称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最基本的分类是从货币本位及汇率制度这两个角度进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则,二是通过国际协调而人为地在短期内建立起来。

特点是:黄金不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而且可以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金币自由铸造。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主要是通过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发调整,这一实现机制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在20世纪初期,历史条件的变化是国际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形成的一个美国居于统治地位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它的最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双挂钩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在这一体系下,各国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具

有不对称性,这一不对称性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即特里苏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就是特里苏两难所预言的美元危机不断爆发直至最终崩溃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牙买加体系阶段。牙买加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了扬弃。一方面,他继承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基金组织的作用还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他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双挂钩制度,实行多样化的汇率安排。牙买加体系在内外均衡实现机制的安排上比较灵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世界经济的现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进行国际协调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对其成员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汇率监督与提供资金融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条件性问题具有很大的争议。

第15章

一是区域货币合作,指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它在合作形式、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二是区域货币同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根据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三是通货区,它是货币一体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其特征是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对稳定。

分别是要素流动性分析、经济开放性分析、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分析、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通货膨胀率相似性分析,分别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高度开放性、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上述单一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客观变化,但单独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难免失之偏颇,将它们加以综合才能对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做出较为完满的理论解释和说明。

一国在其与通货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高于(至少等于)水平?1时,决定加入通货区,因为若经济一体化程度小于水平?1,LL曲线位于GG曲线上方,加入通货区所经历的产出于就业的不稳定性损失要高于从中获得的货币效率收益,该国会留在通货区之外。若经济一体化成俗高于(或等于)水平?1,GG曲线表示的加入通货区的货币效率收益高于(或等于)LL曲线表示的加入通货区所损失的稳定性,该国决定加入通货区。由此,决定一国加入通货区的最低经济一体化水平为?1,即GG曲线与LL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经济一体化水平,高于水平?1,加入通货区的国家可得到净收益。(图在318页)

具备的条件

1960-1971:跛行货币区,欧洲经济货币合作开始阶段,出发点在于促进成员国贸易和经济在战后的发展,恢复个国货币的自由兑换,而不涉及各国的汇率安排和储备资产形式的确定。 1972-1978:第一个经济、货币联盟计划的提出及实施阶段,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跛行货币区开始分化和重组,由西欧货币的联合浮动安排取而代之。 1979-: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为制止汇率的剧烈波动,促进欧共体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欧洲货币体系建立。 :欧洲经济一体化步伐开始加快

经济法概论思考题总结 篇6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为:

1、经济法调整市场主体组织管理关系;

2、经济法调整市场管理关系;

3、经济法调整宏观调控关系;

4、经济法调整社会保障关系。什么是法律关系?阐述法律关系三大要素的内容。

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所确认的当事人之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三大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2、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目标;

3、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所享受的权利(法律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法律义务)。解释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主体范围和客体种类。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

1、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密切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是带有强制性的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1、管理主体,即国家机关,他们在经济法律中的权利体现为权限,是不能随意放弃的。

2、其他主体,即企业和其他组织、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个体户农村承包户和公民。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物;

2、经济行为;

3、科学技术成果(智力成果);

4、经济信息。4 阐述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及例外情况。

一般地域管辖是以当事人所在地和法院辖区的关系为标准划分法院的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原告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

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情况(重点关注和经济关系诉讼有关的内容):

1、对下落不明人提起的诉讼;

2、对不在国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劳教或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非文职军人提起的诉讼。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协议管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协议管辖只限于合同纠纷案件;

2、只能在被告所在地、原告所在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标的物所在地管辖法院中选择;

3、只能协议一个管辖法院;

4、协议管辖不能改变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7 什么是公开审判?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法院调解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当事人自愿原则;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3、合法原则。起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上诉的条件是什么?

1、当事人的行为: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法院判决直接承担实体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上诉客体:按普遍、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由高级及以下法院审理;

3、时间:一审判决后的15天,裁定之后的10天;

4、上诉方式:上诉状、书面。再审案件的提起有哪几种途径?

1、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权再审;

2、人民检察院要求再审;

3、当事人申请再审。/ 6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设立条件和组织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人资两合):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仅就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

2、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证明股东出资份额的证书称为出资证明书;

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由最高数额的限制,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股份有限公司没有最高人数限制;

4、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公开,因为其不涉及社会上其他公众的利益;

5、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转让受到较严格的限制,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50人以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其中,股东会必须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除外)。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区别。

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企业而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为投资方认缴的出资总额之和。注册资本是投资者对本企业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依据。

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投资总额中除注册资本之外,还包括借入资金。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部分出资。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住址及受让的出资额记载于股东名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是什么?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如下:

1、一人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万元;

2、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其章程由股东制定;

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每个会计终了时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设立条件、设立方式和组织机构。

股份有限公司也称股份公司,是指将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财产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资合公司):

1、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份体现为股票形式,这是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最主要的区别;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就其所认股份对公司负责,也就是股东对公司只负缴清其股份金额的责任,但并不对公司的债权人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必须到法定的人数,即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由最低人数的限制,而没有最高人数的限制;

4、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是分开的,这表明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虽为全体股东所有,但具体的经营管理权却不操在全体股东手中,负责公司一切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是董事会和经理。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至200人);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500万元);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公司住所。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克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发行的形式、股份转让及其限制规定。股份发行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设立发行和新股发行。所谓设立发行,是指为使公司成立以募集到法定资本数额为目的的股份发行。由于公司设立的方式有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之分,因此在不同情况下股份的发行也有较大的差别。在发起设立中,股份发行表现为发起人不公开认足公司成立所需资本的全部股份;在募集设立中,发起人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发起人须认足不少于公司首期股份35%的股份。新股发行是指在公司成立后,以增加公司资本或公司资本募足为目的的新股发行。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3、最近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股份转让是指股份所有人出让股份给受让人,使其取得股份而转移其股东权利的法律行为。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教授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票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股份转让的限制: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

4、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合伙企业的特征、财产转让的规定、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的相关规定。

合伙企业的特征:

1、合伙企业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2、合伙企业成立的基础是合伙协议;

3、合伙人须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4、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企业财产转让的规定(会运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依法转让其财产份额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权利。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其行为无效,或者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与第三人的关系: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入伙的相关规定:

1、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2、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

3、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和设立条件。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1、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的企业;

2、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是企业财产的唯一所有者;

3、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的唯一所有者;

4、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组织;

5、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只能是一个中国公民;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3、由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2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各自的特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征:

1、合营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属于股权式的合营企业,由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按投资比例分担企业的风险、盈亏;

2、合营企业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

3、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方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25%。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特征:

1、中外合作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合营企业;

2、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灵活,可以是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

3、合作企业管理机制上,可以是董事会制,也可以是联合管理委员会制,还可以是委托第三方管理。

外资企业的特征:

1、外资企业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2、外资企业不同于合营企业和合作企业,其全部资本必须是外商投资,其财产和净利润为外商投资者所有,风险和亏损亦由外商投资者独自承担;

3、外资企业属于中国企业,具有中国国籍,其经营活动受我国政府的管理,其合法权益受到中国法律保护;

4、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

注:以下各题在讲课时曾经作为复习题,但总复习课上老师未提及。什么是级别管辖?中级法院管辖案件有哪些?(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级别管辖是指根据案件的大小、繁简程度、影响大小、当事人的行政隶属关系等情况,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级别管辖是不同级别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阐述专属管辖的范围。(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1、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最后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23 解释移送管辖。(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某一案件后,发现自己对此案件并无管辖权,便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或者在特定情况下,下级法院将自己有管辖权的案件,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将自己有管辖权的案件,交给下级人民法院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指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或者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审判权,由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某一人民法院管辖。

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的制度。管辖权的转移是对级别管辖的一种变通和补充。25 管辖权异议提出的时间。(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即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按期提出的,法院才审查,逾期提出的,法院便不予审查。那些案件不公开审理?(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下列情况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案件,一律不公开。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一律不公开;16岁以上未满18岁的,一般也不公开。

3、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

上述案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什么是合议制?什么是独任制?(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合议制:是指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审判集体或者由审判员组成的审判集体,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和做出裁判的制度。这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外,其他一切案件不论按照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或再审程序审理都适用合议制,以体现审判民主。

独任制:是指由审判员一人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和做出裁判的制度。什么是第三人?第三人有哪两种?(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具有全部的或部分的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不具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

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有什么区别?(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一、产生的原因不同。法定代理是基于亲权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则是基于申请人、第三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

二、代理权限不同。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一切复议行为,而委托代理人只能在申请人、第三人委托授权范围内进行代理行为,除非被代理人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不得代理委托授权范围内进行代理行为,除非被代理人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不得代理撤消复议申请、就赔偿问题达成和解协议等重大事项。

三、代理人的范围不同。法定代理人只能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近亲属担任;委托代理人则可以由近亲属、律师或复议机关批准的其他公民担任。

四、被代理人的范围不同。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只能是无民事行为人;委托代理人不受此限。30 解释缺席审判、撤诉、延期审理的含义。(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缺席审判是与对席判决相对而言,是指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在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未到庭陈述、辩论的情况下,合议庭经审理所作的判决。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和公告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时,由于出现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

延期审理的条件: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需要补充调查的。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有哪些特点?它和个人独资企业有什么区别?(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有两个基本法律特征,一是股东人数的唯一性,二是股东责任的有限性。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见下:

一、出资人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只能由自然人出资设立。一人公司既可以由自然人出资设立,也可以由法人出资设立,还可以由国家出资设立。

二、主体资格不同。个人独资企业属于非法人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一人公司作为公司的一种,是企业法人,在公司成立时取得法人资格。

三、责任承担不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一人公司的投资人(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即负有限责任。

四、注册资本要求不同。对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并无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而一人公司法律有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其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万元。且需在公司成立时一次足额缴纳。

五、设立的法律依据不同。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设立,一人公司则须依照公司法设立。另外,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也就是说,股东用实物、知识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不得高于注册资

本的70%。而个人独资企业对出资类型,即货币资金或非货币资金占投资人申报出资的比例,并没有做出任何强制性规定。

股票和股份的概念和特征分别是什么?(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股票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证的书面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人(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股同权”。

股票的特征:

1、证明凭证;

2、有价证券;

3、要示证券;

4、无限期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公司资本的组成成份,是计算公司资本最小的、均等的构成单位。公司资本总额分成若干相等的单位,以每个股东拥有其单位数的多少来作为行使权力承担义务以及流通转让的依据。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特点:

1、股份一律平等(平等性);

2、股份可自由转让(可转让性);

3、股份表现为有价证券;

4、股份的不可分性。

股票发行的限制。(总复习课上没有提到)

(1)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股票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公司名称;公司成立日期;股票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股票的编号。

(2)股票有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发起人的股票,应当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

(3)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法人的名称或姓名,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代表人姓名记名。公司发行记名股票的,应当置备股东名册。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公司应当记载其股票数量、编号及发行日期。

国际经济法的价值追寻与选择 篇7

一、国际经济法的一般价值

国际经济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有着多元以及多层次的价值,对于当前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经济法虽是法律的一个分支,但是作为法律的一个部分,是绝对不会违背法律的一般价值。法的公共价值包括了公平、效率、正义、秩序,这些价值在国际经济法中都有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并且国际经济法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者自己独特的价值,从而维持着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自由价值

国际经济法的自由价值在国家之间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就是国家具有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自由,这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上的具体体现。其次,在国际经济法中的规定中,国家有对于关于本国的经济活动中有进行管制的自由。在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国家要在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对于贸易的顺序以及贸易的过程给予一定的管制,从而维护国际市场的秩序。然后,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国家应该赋予交易者进行交易活动的自由,最后,国际经济法中的自由价值也包括在国际间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国家应该允许商人在交易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跨越国境的流动的自由。

(二)国际经济法的秩序价值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秩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维持秩序除了宗教,道德和其他的社会规范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法律。国际经济法的秩序价值就指的是在国际经济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对于私人管制以及调控进行有力的规范,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能够在较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有序进行。

(三)国际经济法的正义价值

正义,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词语,总的来说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会出现偏颇。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正义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标准。在国际经济法中,正义价值主要包括的是经济公平和经济正义,即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要追求利益分配的算数平均和几何平均的状态,从而达到公平,同时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能够维持强者以及弱国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交易过程中能够使得两国的利益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四)国际经济法的效率价值

在国际经济范围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更快的促进国际间经济的发展,提高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经济法的效率价值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法对于不同的问题需要完善的处理条款,从而确保国际间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在进行经济交易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关于国际经济的纠纷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国际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法的特殊价值

(一)国家经济法的现阶段价值———维持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现阶段过程当中,国际经济法追求的价值就是维持国际经济新秩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国际经济法应该保障各国在贸易的过程中能够自由活动,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冲突控制出现的经济偏差,从而促进一种和谐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国际经济法的终极价值———使得人们追求幸福生活

在经济繁荣的过程当中,始终不能放弃的就是人类的利益。人文主义将世界的目标直接推向了人,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国际间的贸易虽然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终极目标就是使得人民能够追求幸福生活。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体现的终极价值就是使得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否则国际间贸易的数字增长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维护本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总之在讨论国际经济法价值的时候,应该在法律的基础上来总结国际经济法的一般价值,然后在总结国际经济法在当前社会中的特殊价值即维持国际经济秩序以及使得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从而使得国际经济法,能够更好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服务,促进各国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国际经济法考题 篇8

超越国家范围的经济活动是国际经济,易言之,国际是以“国”的存在为前提的,无国焉有国际?但是,却不能把国际经济理解为超越国家利益之上的经济活动,“超越国家范围”不等于“超越国家利益”。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所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本质上是为其国内资本的利益服务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也是为本国国内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国际经济是“国际范围”的经济,却不是谋求“国际利益”的经济。各国在国际范围谋求本国利益的经济行为形成国际经济。

没有国家经济,也就没有国际经济了,但却可以有世界经济或全球经济。国家制度产生也就意谓着国际经济的产生,当国家消亡后,国际经济也就不存在了。《国际歌》把“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的实现看成是“最后的斗争”,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一旦消亡,国际也就完成了,但世界却不会因国家消亡而消亡。世界经济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它既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也是一个谋求“世界利益”的经济。在国家制度存在的今天,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但不局限于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以及“世界公民”个人也都可以成为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国际经济不等于世界经济,但在国家制度存在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两者是共存的。世界经济主要通过国际经济表现出来(当然,跨国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往往需要通过各国追求各自利益的动机与行为来实现,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种追求国家利益的行为都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世界经济组织需要国家的发起、加入、参与活动才能成立,另一方面,国际经济活动中也往往体现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那些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国际经济行为或现象则会淡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会逐渐走向崩溃?为什么保持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只能是一段插曲?为什么作为国家主权一部分的关税权会逐步被剥离?这都是因为这些国际经济行为或现象仅仅是国际经济意义上的存在,而不是一种世界经济意义上的存在。一个有世界眼光、历史眼光的国家所进行的国际经济活动在符合本国利益的同时,还能使这种利益成为人类共同利益的一部分,那么这种国际经济活动同时也就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举例来说,二战结束初期美国积极倡导成立世界性贸易组织,力主自由贸易,削减以至最终废除关税,这显然是与当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56.4%、出口额的32.5%和黄金储备的74.6%的现实相联系的,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是典型的国际经济行为。但这种行为同时也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零关税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因此,美国的这一国际经济行为同时又成为一种世界经济行为。从GATT到WTO,从肯尼迪回合到多哈回合,WTO的生命力正在于,它努力把追求国家利益与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统一起来。“双赢”、“皆赢”显然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但这种利益的实现往往又是通过“谈判”、“博弈”、“回合”取得的。

历史上看,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立也是由来已久。就说重商主义时期之后的自由竞争时代,先进工业国的“世界经济学”遭到了当时落后民族“国民经济学”的抵抗。在斯密、李嘉图倡导自由贸易理论的时候,李斯特在德国亲自领导了“关税同盟”。一般认为,李斯特之所以反对斯密、李嘉图,乃在于其国家利益之不同,当时的德国落后于英国,自由贸易于其不利。李斯特时代,先进工业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世界经济主要通过先进工业国的国际经济活动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对这种国际经济就是反对世界经济。其实,李斯特是懂得这一点的,因此他反对的仅仅是在未具竞争力之前就打开国门实行自由贸易,却并不反对工业化,相反,关税同盟旨在孵化一个工业国。

上一篇:小水珠奇遇记作文下一篇:中职语文教育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