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春联现代散文(精选10篇)
小时候,住平房,带个大院子。每逢过年,妈妈总是早早地买几张红纸,拿上一盒烟或者一些吃的,找人帮忙写春联。然后到了大年三十的上午,就叫我用面粉打一碗浆糊,拿上用高粱穗子做的小刷子,把春联和福字贴到大门上。
那时我个子矮,就端上一个高的木头方凳,放到大门边。贴的时候踩在高凳上,弟弟也在一旁帮忙。过年的`时节,正是新疆的数九寒天,外面气温至少也是零下二十多度,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在外面刷浆糊。常常上半截浆糊刷好了,下半截还没有刷,上面的浆糊就已经冻成冰了。
因此,我和弟弟就在家里把浆糊先刷到对联上,然后我拿一条迅速地跑出去,快快地贴在门上,然后再跑回来拿另一条出去贴。有时粘不住,就叫弟弟赶紧把浆糊拿来,再刷一下。常常是把大门上的对联贴好了,手也冻麻木了。
大门上的对联和福字贴好了以后,再贴进入房子的大门,最后是房间里厨房卧室的门,上面只贴一个福字就可以了。我们常常是把福字倒贴的,边贴边大声说“福到了”,爸爸妈妈乐的合不拢嘴。
那时的生活比较艰苦,爸妈是舍不得花钱买对联的,几毛钱买的红纸可以写好几幅对联呢。后来我上中学了,在学校里也学习了写大字,妈妈从此再不求别人写春联了。买了红纸和墨汁,让我写,纸和墨一次用不完,留到下一年用。只可惜我的书法糟透了,不知道是老师没有好好教,还是我没有好好练,反正每周一节的大字课,根本就没有改变我那歪歪扭扭的字,我也懒惰没有多花时间好好练。但是妈妈执意要我写,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写了。
那时候连队里懂书法的人没有几个,路过的人看到我家门上的春联,往往笑着说:“这字是丫头写的吗?没有谁谁写的好,不过也不错,比买的便宜多了。”我听了,非常不好意思。
晚上,我和妈妈去贴春联。我们先在后门贴了画有一盆金桔的年画,上面写着“大吉”两个字,贴完后我们准备在客厅贴两个小兔子,一只是粉红色的,一只是蓝色的。粉红色的那只头上戴着蝴蝶结,蝴蝶结中嵌有一块翡翠,蓝色的那只头上戴着帽子,帽子的上面是一颗颗的珍珠。他们都各自抱着一个花瓶,花瓶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康乃馨,玫瑰花,牡丹花,一个花瓶上写着“福”字,另一个写着“招财进宝”。然后我们又在前门贴了一个写着大大的“福”字的年画,上面有各种颜色的假宝石。
我们又拿来了春联,叫爸爸给我们贴,爸爸扛来了梯子,又拿来了胶带纸和剪刀,开始贴起了春联,不一会就贴好了,我们又检查了一遍,把贴不牢的地方再次将它贴牢,确定没有了问题。看着贴了年画和春联的家,觉得一下子喜气洋洋了,然后我们便洗了澡,躺在床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三十,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外公看我来了,高兴得说:“走,跟我一起贴春联。”外公一手拿着春联,一手拿着胶水,慢慢地爬上梯子,他先用胶水涂在墙上,再把春联贴上去。外公在梯子上问:“莹莹,贴正了吗?”我在下面左看看右瞧瞧说:“正了,正了。”外公从梯子上爬下来说:“春联读一下。”我立即读了起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马到成功。”读完后说:“外公,你的毛笔字太好了,我也要学。”外公说:“其实准确地说,这不是春联,是勉联,是我特地给你写的。”我说:“我一定会业精于勤荒于嬉。”外公听了哈哈大笑,我也跟着哈哈大笑。
今天我真开心啊!
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大门两侧悬挂两块长方形的桃符,用来避邪驱魔。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这种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着传说中古代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神荼”和“郁垒”。
此外,人们也会用桃木刻制或者绘画二人神像,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桃木颜色红润,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避邪,古人又称桃木是五木之精,百鬼十分畏惧,所以将桃木挂在门上以保护家宅不被邪魔所侵。
春联一般都贴在门框上,这是为什么?
春联一般由两幅直联和一幅横联构成,直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到了五代,有个喜欢别出心裁的后蜀国国君叫孟昶,有一年除夕,他心血来潮,让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作两句诗挂在寝室宫门外,诗成后,孟昶认为辛寅逊诗作得不好,于是亲自作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思是新的一年享受着先祖的恩泽,新春佳节预示着春天常在。这便是迄今所见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此事传出后,许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将在桃符上题写对联视为雅事。从此之后,桃符的内容和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刻绘的降鬼驱魔的神灵变成了吉庆的文字,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宋代,人们仍将这种桃木称为“桃符”,北宋诗人王安石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写的就是春节时家家户户更换门口桃符的景象。
那么,“春联”的名称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喜欢热闹,讲究排场,也喜欢贴桃符的习俗,就下令在民间推广,命令家家户户在门框上贴上用红纸条裁成的对联,用以迎接春节。红纸比桃木轻盈,书写也更为方便,于是,“春联”就这么沿用了下来,名称也渐渐固定。随着春联字数的增加,加上横批,将其张贴在门框周边是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春联贴在门框上的习俗,是由最初桃符悬挂在门框上的风俗慢慢演变、流传下来的。一副春联透露出门内人家的美好祈愿。当然,有些人家把春联也贴到了窗户上、家禽圈窝边上。每到春节,家家贴春联,场面红火,热闹极了。
过年贴春联的意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过年贴春联要有讲究
过年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春联集锦
1、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2、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3、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4、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5、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6、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著名春联
1.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2.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 阵阵畹华梅兰芳
3.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
4.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5.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中午十二点整,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春联开始贴了。妈妈教给了我们俩如何正确地区分开上联和下联。我们先贴上联,把双面胶先贴在了上联的边缘,把它固定在墙上,我又觉得不大牢固,又用大透明胶把边缘固定了一圈。看着稳固的上联,我很开心。之后,我们又用这种方法把下联和横批都贴好了。看着大门的两边和上方贴好的春联,我和哥哥心里乐滋滋的。我们叫嚷着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出来看,妈妈说:“门上少了个‘福’吧!”我叫着说:“不着急哟,我们还没有贴好呢?”
哥哥从里屋拿出“福”字,哥哥告诉我要倒着贴。我茫然地看着哥哥,不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而不正着。哥哥解释道“因为正着贴没有什么喻意,而倒着贴不就是‘福到了’吗?”“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字后,我们又按着贴春联的方法很快地把“福”字也给贴好了。
看着我和哥哥亲自贴好的春联和“福”字,大人们也连连夸赞,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一幅新的春联,一个新的一年。春联虽然便宜,但却承载了我们对新年的浓浓爱意。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瞧!大街小巷里有贴春联的,有放鞭炮的,有挂灯笼的——人们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面貌,大街上一副张灯结彩的模样。春节,这个并不陌生的词语,有了春联,年味更浓了。
我最喜欢贴春联
过新年啦!过年有很多习俗:贴春联、放烟花、看花灯……小朋友们还可以穿新衣,戴新帽,收压岁红包。我最喜欢的是贴春联。
除夕那天,为了辞旧迎新,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新桃换旧符,贴上火红的春联。我们家贴的是:“九州宏运迎春到,四海祥云降福来。”横批是:“万事如意。”贴春联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分清上联和下联。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声,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千万不能贴反了,闹个大笑话。
我贴完自家的春联后,又去把邻居家的一些春联摘抄了下来。我比较喜欢的春联有:“锦鸡鸣德寿,义犬保平安。”横批是:“四季安康。”这幅春联把两个生肖鸡和犬嵌在其中,很是巧妙。同时,又代表了主人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
贴对联真有趣
二十八,贴花花,又是一年贴对联的好日子。这不,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和尽职的门神。瞧,爸爸和我也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呢!大家跟我一起瞅瞅吧!
刚买完春联,我心里发毛了,我的天,这一下子七副,该贴到什么时候呢?“伙伴”老爸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开工了。只见老爸拿起最大的一副,拿到大门前,分开,涂胶,“啪啪啪”几声,这对联便被他老练的稳稳贴在大门两侧了。
我仔细观看了爸爸贴对联的过程,就拿起最小的一副,来贴厨房的对联。第一步是用刀把对联裁开。我拿起了美工刀,自以为是很轻松地就可以做好。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原来裁纸也很难呐,真是郁闷!我用手工刀先把横批裁下来,但手却不由自主地玩起了“转弯世界”,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跟条蛇似的。终于,把横批分开了,但更长的上联、下联又该开始了。我艰难的、经过两次大拐弯和一次弄错后,好歹终于裁开了。此时,我想:连个裁纸都这么难,那……那后面岂不是更难了吗?但又一想,做事就要做到底,就把椅子给搬来,把胶水拿来,开工!
我先把横批“迎春接福”翻过来,拿来胶水,有模有样地涂了一点胶水,站上椅子,却怎么贴也贴不上,再一看反面,胶水去哪了?原来是涂的胶水太少了。我便又左摇右晃地把上面涂满了胶水,这次一贴,变得熟练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贴好了。紧接着,我又按照刚才的顺序,拿出上联“满堂欢喜迎富贵”按照横批的方向,先把它翻过来,用胶水在上面一涂,涂了两个圆圈,然后来到门左边,把它放直,放正,只听“啪”的一声,对联就被我贴上去了。这时,对联又有些松,我急忙又拍了几下,这才粘贴平整。接下来,我又把下联“合家团圆贺新春”拿起,按照刚才的程序,两三分钟就贴好了。此时,我觉得太有成就感了。这时,爸爸又叫我来贴门神!我一听,赶紧去了。
按照刚才的方法,把左门神和右门神分别贴上,仔细观察了一下,不会贴错吧?再一想俗语:反贴门神不对脸。这上面两上门神是对脸的,哈,这说明是贴对了!我再一看这两位:一个是尉迟恭:身上一身蓝,怀抱一对竹节钢鞭;另一个是秦叔宝,上下一身绿,掌握一对熟铜锏;两个人还都严肃庄重地凝视着门外,似乎还有当年“双锏打遍唐天下,单鞭安定李乾坤”的气势!
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同学们,你们知道歌曲中表现的是哪个节日吗?是啊,春节也叫“过年”,一直以来每年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是全世界华人特有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中国年”。“播放新年敲钟情景”,看到春联了吗?春联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诗,烘托新春浓浓的喜庆气氛,我们这节课就共同来学习贴春联。(板书课题)
二、新授:
活动一:读一读,贴一贴 1.(找生读情景中春联。)
老师引导学生按照“上联”、“下联”、“横批”的顺序读,从而了解春联的有关知识。
春联是节日的祝福,是未来的希望,大家说这幅春联表达了什么意思?
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命运健康伴 下联:吉祥平安随
(生交流讨论)
看到这幅春联你们可以知道这家是干什么的吗?
横批:和气生财 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学生谈看法)
谁能把这种意境有感情的读出来?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鹊语声声来报喜 下联:梅花朵朵笑迎春(找生读。)
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2.课下同学们搜集了不少春联,现在谁能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副。(大家读。)
搜集的春联在小组内读一读。
3.大家讨论的这么热闹,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春联的特点。
集体总结:字数相等,音调和谐,词性相对,内容相连。
4.春联像什么?(学生谈)
春联像一首首小诗,非常的美,你想不想编一副春联?
老师出示要求“试一试,我能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春联活动,比一比哪个组编的好。5.写贴春联模拟活动:
过年了家家户户要贴红红的春联,给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气氛。你们贴过春联吗?现在已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春联,写下来,在贴在教室后面的墙报上,看哪个组做的好。(学生写,然后贴,最后互相评一评)活动二:议一议
1.同学们知道春节的民风民俗还远不只这些,还有哪些民风民俗呢?让我们继续探究吧!请看大屏幕:
1)出示课件:教材上的四幅图及各地春节期间在公园,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彩灯挂满 枝头,人们正在举办赏灯竞猜活动的情景。
2)画面中有哪些民俗活动?其中哪些活动是不可取的迷信活动?有那么多的有意义的活动呀!
那大家就快快地加入到这些快乐的活动中去吧!2.进入下一环节。
3)春节游园大比拼:继续播放课件,人们去拜年,去赏灯,在猜灯谜。4)出示贺卡、小灯笼上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活动三:做一做。
1.如我会做一样年夜饭,我会剪一朵窗花,我会写一幅春联,我会收集过春节的图片。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2.信息连接:同学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那些曾丰富我们生活慰藉人们心灵的民俗正悄悄消失,毛笔字不会写了,年味淡了,是多么可惜!3.出示课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 学生讨论:你打算怎么做?
三、拓展延伸: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贴春联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贴春联作文 篇1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决定贴一副春联,我爸爸有点口吃!
妈妈说:“老公,快把上面写着‘聚财源心连万家、架金桥情系中行’的春联贴上去,还有一副下次再贴吧!”
“OK!”老爸答应了。
老爸先把“福”字倒贴在门上。
我看着门上倒贴着的“福”字,问:“为什么要把‘福’字倒过来贴?”
老爸说:“因为……这……样,‘福’才……”
“会到。”我乱说也能说对啊!
老爸让我拿双面胶,他把春联平放在地上,贴上双面胶,然后拿到门口比划了一下位置,让我帮忙撕去双面胶上的保护纸带,最后把春联贴到墙上,按得很平很直。
我问老爸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老爸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既喜庆美观,又可以招来许多亲朋好友,大家在一起过一个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新年。
小学贴春联作文 篇2新春佳节临近,家家户户都是一片红红火火的忙碌景象——挂上红灯笼,贴上了大红联,将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堆积在门旁,又在准备着招待客人的蜜饯,人人都期待着,期待着新年的到来。我当然也抑制不住这种激动的心情,乐乐陶陶地想要投入这喜庆的“工作”当中,便和爸爸一起帮爷爷贴春联。
爷爷将准备好的一大袋春联搬了出来,打量着大门贴春联的位置,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奶奶才急急忙忙地端来一碗浆糊,看着这白色的浆糊黏黏稠稠的,我的好奇心就一下子起了劲头,二话不说,就展开春联,开始糊浆,我拿着刷子,蘸了蘸,往边缘线一涂,谁知还没到尾,浆糊却不肯跟过来,一大团挤在“起点处”,无奈,正要再去蘸一些,却被爷爷拦住了,“让我来吧,你在旁边看着,以后就交给你来做啦!”急性子的爷爷一把就拿走了刷子,抹了一大把,再上面龙飞凤舞,利落地涂了起来,“来,递给你爸爸。”我目瞪口呆地望着,还没等我缓过神来,爷爷就把横批拿给了我。
呆呆地望着爷爷麻利的手脚涂完一张又一张对联,渐渐的,我便自己懂得了一些要点,于是心里不断地想要再试试看,这时候,我的两手却空空的没事做,心里像是被狗尾巴草挠过一般,痒痒的,就抓住机会,自己再次尝试起来。
刚才悟出的那些要点对我来说居然如虎添翼一般,本是心想拿张简单横批练练手,用上从爷爷那里学到的技巧,这一次却出人意料地变得格外轻松又顺手,就连爷爷也在一旁赞叹:“嗯,有进步,那你来糊这些春联吧!”说着就将需要的春联放在我旁边,又接过我刚糊过的几张对联,顿时,我心里便久久洋溢着喜悦和自豪。不一会儿功夫,就把爷爷刚拿来的一沓的春联全都糊完了,我心里乐滋滋的,洋洋得意地又去帮助爷爷和爸爸贴春联。
在我们爷仨的共同努力下,家里红彤彤的一片,到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祝福!充满着新春的勃勃生机!
小学贴春联作文 篇3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热闹的春节里,人们放鞭炮、贴春联、看春晚,忙得不亦乐乎。每年春节前,人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天是除夕,大家一大早起床,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我和父亲翻箱倒柜,找出好几副银行送的春联和“福”字。我找来两把铲子,自己和父亲各拿一把,准备把旧春联换下。一开始我用手指甲把旧春联的四个角剥开,然后拿起铲子,从上到下一路铲过,玻璃上留下好似雪花似的.胶水印。接着,父亲拿来新春联,我迫不及待的拉开一看:龙开新世纪,人遇好年华。我纳闷了,到底哪一联是上联,哪一联是下联呢?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便问:“牧牧,你说先开出新世纪呢?还是先遇到好年华呢?”“当然是先开世纪,世纪还没开哪来好年华呀?”我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对啊,那就是龙开新世纪,人遇好年华……”还没等父亲说完,我就拿起“龙开新世纪”往左边玻璃上贴去。“哎,这可不行,”父亲拍拍我肩,“上联都是贴在右边的。”“为什么?”我问道。父亲笑了笑:“你们写毛笔不是都从右往左写吗?这可是古人的习惯。”“原来如此!”我拿起胶水,把春联四条边和四个角涂上透明的胶水,再照着原来的春联印子上一贴,用手一按,胶水就从四角渗了出来,我急忙用干布把胶水擦掉,过了一会儿,春联就牢牢的贴在门上了。“哈!龙开新世纪,人遇好年华,再加上一个倒过来贴的‘福’字,门都挤满了!”我望了玻璃门,颇有成就感。
吃了年夜饭,我就12岁了。每人都会辞旧迎新,欢度春节,春节的喜庆为我们带来无限快乐,我爱过春节!
小学贴春联作文 篇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这一天,伴着朝阳和笑声,每家每户都开始贴春联了。
我和妈妈也迫不及待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春联和浆糊来到家门口。我把春联摊平放在桌子上,仔细地看了看。上联是:一顺百顺事事顺。下联是:千好万好年年好。横批——万事如意。我觉得这幅对联真好。
接着,我和妈妈把浆糊均匀地涂在反面,我拿着上联跑到门的右边准备贴,妈妈夸我真棒,知道春联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来贴的。我踮起脚尖,想把春联贴上去,可是我贴得太低了。于是我搬来凳子,站在凳子上,把春联往上移,可是春联又有点儿往左斜了。妈妈喊道:“往右移一点儿,移一点儿!”于是,我又把春联往右移了移,这下,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在了门边。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小心翼翼地贴好了下联。横批要贴在门上方,我站在凳子上还够高,因此就由妈妈来贴。
贴好了春联,我们又拿来两幅年画。这两匹马非常精神,手里拿着“马到成功”的条幅。我们也把它们贴在了门上,希望在马年吉祥如意,马到成功。
看着贴了春联和年画的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年喽!
小学贴春联作文 篇5寒假期间,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走亲戚、放鞭炮和看电视。可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和爸爸一起在老家贴春联。
大年三十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们先把堂屋的大门用抹布擦干净,然后把旧的春联用手撕下来。可是,旧的春联紧紧地粘在大门玻璃上,就是撕不下来。我想:用刀刮?不行!会刮坏玻璃的。怎么办呢?我突然看到了院子里的那口水井。对啊,还是用水吧。于是,我提了一桶水,用抹布把旧的春联弄湿,过了几分钟,旧春联就很好撕下来了。最后我和爸爸又用干的抹布把大门玻璃擦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就是要贴新的春联了。春联是我在假期书法班老师的指导下写的。为了写好它,我认认真真地练了好几天。所以我和爸爸小心翼翼地用双面胶先贴在春联的背面,然后爸爸拿着上联的上面,我拿着上联的下面,平整对称地贴在右边大门上。接着又把下联也整齐地贴在了左边的大门上。我们终于把春联贴好了。“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真不错!”爸爸在旁边不停地夸奖我。我看着自己写得春联被贴到了大门上,心里说不出有多开心!练字时的枯燥和辛苦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贴完春联,我问爸爸:“为什么过年大家都要贴春联呢?”爸爸说:“春联也叫‘对联’、‘门对’、‘对子’,象征了吉祥。对联要讲究对仗工整,字数相等,押韵协调。贴春联是一种名族风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节贴春联的民俗开始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开始贴春联了,我把春联粘上胶水,定下位置,慢慢地贴在墙上,用手轻轻地抹了抹,就这样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贴好了春联,我爬下椅子,站到远处看了看,发现春联贴斜了,而且还有些凹凸不平。春联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把我贴成这样,让我怎么见人呢?”无奈之下,我又撕下春联,放平整,对好位置,贴在墙上。我又急忙拿来下联,粘上胶水,平平整整地贴在墙上。外公站在远处读着:“春花吐艳香千里,快马加鞭跃九州。选得不错!”在一片忙碌和欢笑声中,红红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接下来我贴“福”字,我把福字贴上双面胶,平平整整地贴在门上,外公见了急忙说:“贴反了,贴反了。”“为什么呢?”我满腹狐疑地问。外公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不识字的老头,过年了,他请来一个先生给他写春联,先生只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不识字的老爷爷把”福“字贴反了,小朋友见了说:老爷爷,”福“倒了。福到了好啊!福到了好啊!老爷爷喜笑颜开地说。”从此以后,“福”字就倒着贴了。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得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得文学形式。春联怎么贴法?请参考!
春联怎么贴法
1、贴春联得方法
春联得张贴,要符合传统得规矩,春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得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得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得。上下联不可贴反。
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
再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得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春联得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辉”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得(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得(平声)是下联。也有得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得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得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得内容。必要时,要根据横额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
2、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得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得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得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得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3、春联得传说
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得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得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得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得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得老虎。
从此,两兄弟得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得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得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得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得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得前身。
经典春联有哪些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横批:喜迎新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今天上午,我要去朱爷爷家拜师学艺,学习写春联。
来到了朱爷爷家,我看到一堆堆写好摞了很高的练习纸,这些都是朱爷爷自己平时写的。开始写春联啦。我问爷爷该写哪一对春联呢?爷爷说,那我们就来写‘人和政善千家乐,国泰民安百业兴’这幅吧。由于我是第一次写这幅春联,所以一开始写的很不满意,比较差。妈妈见我写成那样,非但没有说我,她还鼓励我继续写,她说:“只要你认真写,多练练你一定可以越写越好,越写越棒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就认真在练习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练习了一下,朱爷爷也耐心地指导我,和我讲不足的地方。很快一遍练习下来字有了很大进步。这下可以上红纸写了。刚开始我总是把握不好红纸上字的位置,不是写歪了就是字往一遍倒,大小也不一。我没有灰心也没有气馁,我相信自己是能写好的。我坚持写了下去。就这样第二幅我写的进步很大,结构的掌握也突飞猛进,受到了朱爷爷的`表扬。爷爷说第一次写就把字写成这样很不错了,我的态度很认真。态度是最重要的了。我心里真是高兴,回家后我写的春联就能贴上家门过大年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些我们课本中学到的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朱爷爷的字写的那么好,但他还是坚持每天练习,还时常看著名人的字帖去研究。我一定也要这样,把字写好。
【过年贴春联现代散文】推荐阅读:
贴春联的作文10-20
和奶奶贴春联作文07-13
贴春联的由来作文10-29
贴春联作文 650字11-15
有趣的贴春联12-18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03-31
过新年贴春联小学作文10-18
贴春联的作文500字11-22
贴春联的方法和知识03-31
贴春联小学六年级优秀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