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总结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修总结

研修总结 篇1

资讯管理员2013年7月28日 14:58浏览:248评论:107

德州市陵县实验小学 方华这次研修,通过一个个真实具体的案例,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的瓶颈往往在类似的案例中令人茅塞顿开。所以说“研修”是良师。“研修”还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数十万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展现各自的风姿,让数十万人因“研修”而成为朋友。自培训开始以来,每天心中就惦记着一件事情:我得上网,我得拿出大部分时间到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去看看,看专家讲课的视频,以使自己学到新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看同行的研修日志,从他们身上获得前行的动力;看同行发的帖子,和他们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交流学习的收获。就这样,每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了,我的脚步更加紧凑了,更重要的是我的思维每天都处于思索中,像一台久靠惯性转动的机器被专家擦油、更新零件了一样。我感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动力,我要前行,我要思索,我要改进„„

六天的培训快要结束了,我有些不舍,我想象着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学生在小组内热烈地交流、激烈地讨论,每个学生都恨不得多长出个嘴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每个学生都生怕别人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失去表达的机会。课堂气氛是那样的轻松活跃。我期待着学生在下课后会对我说出这样的话:“老师,这节课上得真有趣,我们都还有许多问题没来得及讨论,有许多话要说,可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切都缘于我学习中的收获呀!通过研修,我感到我的心能够静下来了,静下心来去思考,我要这样去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在我的课堂上,如果我们对孩子的错误随意扼杀而不是因势利导,那将会使他们把东西学死,这样,老师累同学们会更累,到头来如果孩子们遇到没见过的问题,就无从下手,我们就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对孩子的错误应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通过研修,我感到我的心灵的得到了净化,开学后我会改变我的课堂,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放手地让孩子们去发现作数学中的问题,从而借助一切手段去解决问题,然后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不要忘了让他们大胆去演,因为他们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我期待着开学,我期待着新的课堂,我期待着„„

研修总结 篇2

在本次学习中, 魏书生老师诙谐与风趣的讲座和他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也对自己所接的班尝试着进行改革。本期刚接到一个新班, 由于不了解学生, 我给每个孩子设计了一张小卡片, 让他们按要求填上自己的姓名、姓别、出生日期、父母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兴趣、爱好、最好的朋友等基本信息, 另外还让他们写上自己担任过什么班干部、的是否是留守儿童、是否是贫困家庭等特殊备注。很快我就有了一份学生的完整信息表, 有了这份表, 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给我后来的班主任各项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收集好每个学生的信息后, 我把这些卡片插到一个盒子里, 放在讲桌上, 每次活动或上课时, 任意抽取其中的卡片让中奖的学生起来回答。如果答不上的, 就要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我模仿魏书生老师, 让学生自己唱一首歌或者背一首诗、讲个故事什么的, 等等不一。有一次抽到了陈施羽同学, 他没答上问题, 按规定该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要他朗读一段 (早就听说他朗读得不错) 。可是当他一站起来, 脸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根, 大家都以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没想到他张开嘴试了好几次, 都没有发出声来, 看着他那滑稽的模样, 同学们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

我走过去, 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 说:“别紧张, 深吸一口气, 放松再试试, ”他照着这个方法, 果然读出来了。课后来他问我, 我是怎么知道这的好方法的, 我笑着告诉他, 多学就知道了, 你也一样。同时我也告诉他, 上课一定要专心。从那以后, 我注意看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他的目光是那样专注。这样一来, 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为了让民主与科学也走进我的班级, 启发学生自我管理, 我让学生自行设计了一个自我评价表。表内以学月为单位, 分别有自已每天的表现, 如:举手的次数、发言次数、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校服、领巾和校牌的佩带、成绩、纪律、清洁等各方面的记载, 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分几项。

“一个人能做好的事, 千万别让两个人去做”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 以前学生的管理, 不是不到位, 而是管的人太多, 分工不明确, 出现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我罗列出班上需要做的事, 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 自行认购班上的一件事来做, 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 想办法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主人翁意识增强了, 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几个班干部还建议把有的工作分得更细, 比老师想得更周到。我不由感叹,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呀, 学生的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于是, 我放手让学生管理班级, 我做幕后指挥, 学生不能解决好的事, 再找我商议。这样一来, 班上每天的日常工作, 不用我说, 都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和以前的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相比, 有效地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 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效教学工作中去。

信息技术网络研修个人研修总结 篇3

1、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唐诗、宋词等等。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3、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合理、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为语文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研修总结 篇4

通过本次《教育部关于“国培计划(2017)”——陕西省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培训的学习,让我们从各个层面更新理念,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在网络信息发展的今天,科技、军事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更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此次听了专家的讲座,感受颇深:

一、网络研修为教师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

教师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关键环节。在合作与交流中,同帮互助,相互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交流活动中听到不同的思路和想法,在相互鼓励、融合,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在网络时代,网络技术让我们零距离面对面研究,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教研组或课题组,还可扩展到校际教研活动、网络上的教师群体,给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积极在网络中听课程,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

三、积极参加线上线下活动

首先,通过教研组活动时间全组数学老师集体研讨,针对备课中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展开讨论。通过集体研讨提高了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展示过程中,各位教师能把国培中学到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精心设计、深入讲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每节课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并且做到了现代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

课后,各位观课教师深入探讨了本堂课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从执教老师的教学理念、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课堂检测等方面做了不同角度的评价,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在研课、磨课过程中,每个学员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或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或谈自己的听课体会,或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智慧的火花在每个人的头脑中交织、碰撞。这个过程不仅是学员集体反思的过程,也是学员集体成长的过程。特别是执教的4位学员在自己学校多次试教,反复研磨,孜孜不倦,经历了破茧化蝶的历练历程,收获更多的是喜悦和快乐。

本次磨课活动,磨出了教研的热情,磨出了教师的激情,也磨出了大家的友情。既充分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又让大家更新了理念,获益匪浅。

我的研修总结 篇5

自从教以来,参加了多次的远程网络培训。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就拿此次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名师网络指导研修来说,虽然这次选研修室只能选本学科的,但是各研修室的研修专题之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认为有帮助的选研修室。研修之初,我认真观看了有关于小学数学的研修室,最后挑选了吉安市吉州区的百合园工作室,因为百合园工作室的研修专题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比较适合现在我区的教学形势。去年三月份我区刚开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感觉到了一股莫大的压力,因为我当时正是我乡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对于这个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的疑问。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但是自己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这次参加百合园工作室,让我对这个教学模式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我觉得这个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几个不同:

一、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以学定教,让教师走向学生,而传统教学以教定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学生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村用了多长时间?等等都是前都要考虑的问题,而传统教学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能学得越快、越好,长此以往,实际上只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

二、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以差定导,以导促学,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传统教学则是对尖子生关爱有加而对学习困难生则撒手不管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为了帮助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往往会建立一些学习小组,以便于课堂上兵教兵,以便课后一帮一,让我们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同时得到提高。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都比较关注优等生的发展,对他们关爱有加甚至会开小灶照顾,而对我们的差生往往会忽视甚至歧视。

导学、乐思、巧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习小组建设是至关的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兵教兵的效果,再者就是我们的教学效果了。学习小组中的学生怎样安排就比较重要,我一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个别学习小组中的差生多,优等生偏少,造成在同学们自觉后的汇报环节有个冷门,久而久这,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分好了学习小组后,小组长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要,因为老师很难时时刻刻呆在教室里,那就得靠我们的小组长去帮助那些差生学习。如果对他们的培养做得好,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适当的轻松起来。

研修总结 篇6

一、系统设计校本研修的内容和途径

根据崇明县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我们将校本研修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师德与素养、实践体验、团队研修和个体研修,让不同类群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多元化的提高。

1. 细化校本研修模块和内容

第一,师德与素养。我们着力进行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人格修养、爱的情怀和心理品质”;继续开展“让师爱充满智慧的光芒——温馨故事(感人故事)大家讲”活动;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以“让于漪成为我们共同形象”“践行陶行知思想”“读一本教育(人物)专著”等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有效开展了“怎样当好班主任”“教师应有的好习惯”“我们将留给学生怎样的记忆”等案例解析活动;组织开展了“创新教育给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如何成为好教师”等教师素养大讨论,让全体教师更好地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有效的教学行为的结合点,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第二,实践体验。各校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情况,开展提高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进一步熟悉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把握学科教学(学前教育)的体系,了解本学科(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聚焦课堂教学,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采用细读教材、教学诊断、现场观摩、专题研讨、个人反思等方式开展主题式研修活动;通过课例分析、叙事研究、反思日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引导教师养成“在工作中反思,在探究中工作”的职业习惯。

第三,团队研修。除了全员培训外,学校应关注不同类群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组织团队研修活动。每个学校至少组织两个研修团队,一个团队由县指定、一个团队由学校自选。各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校级研修团队。不同研修团队应根据研修群体教师的需求确立不同的研修主题、目标、内容等。

第四,个体研修。学校应不断提升教师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以“教师成长档案”建设为抓手,指导教师制订自我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六个一”(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写一篇读书心得、上一堂生动有效的实践课、进行一次专题讲座、评价同伴的一堂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活动。

2. 丰富校本研修方式和途径

第一,校级跨学科研修。针对全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学校可通过案例解析、文献学习、论坛交流、网上研讨、经验分享等方式聚焦问题开展研修活动。第二,学科教研组研修。聚焦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一起通过现场观摩、案例解析、学科沙龙、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深入的研讨,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第三,备课组研修。针对学科教学中某一年级(年段)的具体问题或某一单元的知识梳理等,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茶馆式的同伴深度互动交流研讨活动。第四,项目组研修。根据教育教学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研修专题或项目,采用“任务认领”的方式,由专人负责,设计系列性的研修活动。第五,“结对式”研修。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与职初教师、二级教师、部分一级教师进行“师徒带教式结对”,不同级别的教师进行“同伴互助式结对”,开展教育教学结对指导与互动交流活动。第六,“团队式”研修。根据骨干教师、普通教师、青年教师、教研组组长、班主任等不同类群教师的不同需求,搭建团队学习平台,开设适合他们专业发展的校本课程。第七,“协作式”研修。由我县教育局牵头或学校自主选择两所或几所学校形成教育发展共同体,确定共同的研究主题,联合组织开展教学观摩、专题讲座、合作研讨、课程开发等研修活动。

二、精心指导校本研修方案的撰写

校本研修方案是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基础,为了让各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有整体的思考和系统的设计,也让研修活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聘请专业人士,通过多种途径对学校校本研修方案的撰写进行精心指导。在修改和指导校本研修方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校级领导(方案撰写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他们不仅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也提高了系统设计校本研修方案的能力。

1. 普适性专题培训

我们利用暑期和新学期开学之初,分别对县内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师训员作了《崇明县“十二五”中小幼教师培训工作解析》和《加大校本研修工作力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专题讲座,重点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校本研修的模块、内容、方式和途径,并就校本研修方案的组成要素、撰写说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 案例性解析说明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在撰写方案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也为了给各校提供校本研修方案的范例,使之对校本研修方案有更感性的认识,我们选取我县明珠小学为代表,指导该校撰写研修方案。在培训指导活动中,我们借用该校的校本研修方案,具体解析如何确立研修主题,如何进行主题由来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如何制订研修目标,如何选择活动内容、研修方式和考核方法等内容,并对可能出现的“主题不够明确、问题聚焦不够到位、目标制订笼统、活动内容单薄没有层次”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3. 专题性集中指导

很多中小学在撰写“班主任研修团队”模块方案时普遍存在着研修主题笼统、活动内容杂而多、内容之间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等问题。我们请德研员进行专题辅导,开展面对面的互动式研讨,通过典型案例的解读、具体问题的诊断、疑难之处的解析,使参加方案撰写的政教主任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为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设计主题性班主任研修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个别化分散点拨

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分别对“师德修养、实践研修、团队研修”模块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审阅,对每个学校的每个研修模块的方案都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将专家的修改意见汇总后发给各校校长,让各校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方案再次提交。之后我们再组织专家审核修改后的方案,对修改过程中确实存在困难的学校,通过电话、网络和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具体的个别化指导,使每个学校的每个模块方案都能达到要求,做到主题明确、目标适切、内容具体、方式多样。

三、区域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策略

1. 专人负责、具体落实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管理,本学期我们增加了教师教育人力,每个学段都安排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具体负责(其中有上海市特级教师)。每学段的校本研修分管人员先熟悉各校的校本研修方案,再对学校各模块方案的具体负责人进行具体的指导,以确保研修方案有序、有效地实施。

2. 集体调研、有针对性指导的策略

每学段的校本研修分管人员与教研室成员一起有选择地对基层校进行集体调研。一方面,具体了解各校校本研修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另一方面,汇集教研员在“随堂听课、教学常规检查和教研组活动”中及时了解的信息,给学校领导提出组织校本研修活动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3. 现场观摩、专题研讨的策略

我们针对集体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学校实施校本研修方案时出现的问题,选择代表性的学校组织现场观摩活动。我们引导与会教师聚焦研修中的问题,在观摩中思考,在研讨中碰撞。主持人或所邀专家就具体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力求解决管理者或教师们普遍存在的疑惑,并提供校本研修方案实施的策略。

4. 校际联动、互动交流的策略

国培研修总结 篇7

我有幸参加2013年的“国培”学习。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它给予了我许多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在研修活动中,认真倾听专家的教诲,主动参与老师们的探讨,得到很大的收获,每一次活动都带给我一次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更新。在培训期间,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之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国培”学习上。虽然每天都这样忙碌着,但是我觉得很充实。因为我分享着智慧,和大家互动着、交流着,得到大家的鼓励,和大家一起共同创造着,享受丰收的喜悦。

一、认真学习知识。

从国培研修开始,倾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教师课例,写一写自己的感悟与反思。坚持观看网络视频,按时提交作业,及时浏览学员作业及评论文章,做到积极交流,虚心学习。

二、增强了教学信心。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新的教材,面对新的课改,面对新的学生,有时我真的不知何去何从,我忧郁,我困惑,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改变教学观念甚至有时我失去了自信。自从踏入国培研修平台,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通过看视频,听专家讲座我领悟了应该怎样处理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怎样选择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课,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哪些重点„„通过研修平台,我浏览了一篇篇感人的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使我感悟到了怎样做好班级管理,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而言之,通过研修,我不再那么迷盲,不再那么困惑,我找回了原本属于我的那份自信。

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非常乐意把我学习的心得、所获、所感,利用班级论坛这个交流的平台发帖子,同时也不断地吸取别人的学习经验,查阅老师们发表的言论、观点和经验,并结合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方法及做法,利用网络互动,方便了每一个学员。在学校,我同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做到取长补短。

四、教学设计的优化。

因为教学经验少,以前的教学设计,只关心对知识的设计,而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关注,只会照搬教材的设计过程,不会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案,只会注重课堂活动,淡化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在国培的学习中,专家们专业科学的理论、理念作指导,优秀老师的课堂实录做引领,还有辅导老师的辅导和同行们的交流互动,让我学会课改下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生成资源的开发和调控,能力的培养和生成。

研修总结 篇8

一、反思是解剖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情况是否有闪光之处、还有哪些不足、遗漏、失误之处,进行再思考,简单的说就是反省。通过思考、多角度地解剖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对自己的教学闪光之处进行深加工,对失误之处进行查漏补缺,及时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趋向科学、合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当代基础教育界知名的教育改革家李镇西也是一位在反思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李镇西是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博士生,现任成都市一所中学的校长。自走上教师的岗位后,坚持写教育日记,一学期达六十万字。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卡娅称赞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所以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三、教师从哪些地方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课后来反思自己课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对某问题的讲解,学生不理解,这时要在课后想想今后应怎么讲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或者围绕教学失败的地方反思,或者基于某个理论反思,或者通过同课教学对比反思,或者在合作研讨中反思。

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在这三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反思。比如教学前反思吧,我们要反思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课堂的情境创设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意图,本节课在本章节或者本册书中所处的地位或者要达到的深度等等。教学中反思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投入教学中,观察课堂的状况,要求我们灵活的调整教学状态和频率,这个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把握课堂的尺度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取得主要靠教学反思。在平常教学中,把我们所想或者说灵光一现的想法都写出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血有肉的教学,我们才会慢慢的成长为专业型或者专家型教师。1.平时教学的话语。我们或许已经养成了反思教学的习惯,教并反思着,并和同事们交流着。我们可能会想,或者可能会告诉别人:“我的课上得挺顺的。” 或 “我的学生们好像还不明白。”或 “我的学生们今天表现得糟透了”。象这些教后反思的话语,如果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集中讨论事情的缘由,我们可能会匆忙得出肤浅的结论。我们可能只仅仅发出这一声感叹,就因某种原因,让这些感叹随风而去,我们也可能凭自己的水平只能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我们也可能自己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也可能找不到高手帮助自己分析原因。因此,教学反思要求我们搜集更多信息,需要观察更多的现象,记录和分析我们的和学生的思想和意见,然后找行家里手,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结论,寻求好的改进方法。由于你的反思,你可能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新方法、新理论,从而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或者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专著。⒉邀请同事听自己的课。因为旁观者清,所以要经常邀请同事听自己的课,同事可根据你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出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是否把知识点讲清讲透,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是否及时发现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⒊教学录音或者录像。看自己的教学录音或者录像,起到了自己照镜子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反思课堂得失。通过录音或者录像我们可能发现:课堂上由于自己对教材钻研得不透,以致重点的地方没有突出,难点的地方没有讲清,知识点讲起来呆板、枯燥,讲课的知识面不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老师讲得糊涂,学生怎能听得明白,以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⒋学生反馈。学生反馈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或者板演、提问而获得。我们也可以课后找学生谈谈,了解他们对老师课堂教学的感受,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等等。“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⒌反思教材。教材只是给我们教师一个方向,一个依据,书上的方法只能提供给我们参考,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当“不唯书”,应当放出我们的眼光,独立思考,反思我们的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例如课本知识点顺序是否符合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本的例题、习题的选择是否有典型性,是否有代表性?如果按书上例题的解题方法去解学生能否听懂?有没有比书上更好的方法适合我们的学生?从而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阳光大道。⒍交谈。和我们的同事,甚至朋友聊天时,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谈及教学情况,讲自己曾经听过的一节优质课是如何如何的好,讲同行中某位老师次次考试名列前茅等等话题,也谈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对照先进找差距,有上进心的老师在自愧不如的情况下,就会自加压力,寻找技高一筹的办法。与同事和同学分享我们的反思成果,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反思能力,也可以帮助同事和同学们成为教学反思者,这一分享的过程必将起到双赢的作用。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课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反思教学细节,寻找教师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只有对教学的不断追问,才能促进教师的自我改造和重塑。⒏ 获得反思理论的途径。反思的内容有了,我们反思的结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论,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就要寻找反思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到新课改成功的学校中去找,如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以到专家的理论专著中去找,可以在教育报刊的前沿理论中去找,可以在网络媒体教改信息中去找……然后把最切合你反思内容的理论再加入你的观点,从而得出新的理论。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突破;教学手段使用是否得当,可单就某个认为成功的或不成功的环节进行反思;教学有效性是否得到体现;课堂上是否有“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是否有教学机智;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否科学,能否制定出一份再教设计方案;学生个体有什么差异,学生是否有创新之处,学生愿不愿主动参与互动和练习等。

其实教学反思每节课都有内容可写,不同的班级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同一教师代两个班的平行课,也有不同之处可以反思。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把反思的内容写下来,明年或者今后教学的时候再参考一下,就很清楚同类课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就能着重的讲解和练习。要写好教学反思,必须勤读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不迷信于“教参”及文本。

四、学校促进教师反思的措施

反思本应该是教师出于内心,缘于思考的自觉行为,但作为学校对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应发挥其引领与推动作用,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要用激励的形式激发教师反思的热情,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营造反思的氛围,促进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反思,学校可将每周二、三、四定为校反思性教学研讨日,安排教师上1—2 节研讨课,同课异构,并组织组内教师当天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深入反思。②进行教学录像反思,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的的教学录像,达到旁观者清,进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③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教研组内教师间相互听课观摩后,执教人必须提出一点(或某一教学细节)肯定和一点建议。④鼓励教师每周选取自己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⑤教师要抓住教研活动的学习良机,观摩学习其他教师课堂教学,分析他们的教学思想、设计路线,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特点?共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⑥参与活动研究。教师要充分运用观察、说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找文献等多种方法以及通过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逐步减少教学工作认知上的偏差,有效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⑦开展动态型说课。可以采用“问——说”结合的动态型说课,即由教研组的其它教师先向说课教师提问,如:你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是重点?本堂课的难点是什么?你准备怎样突破?新课导入你是怎么设计的?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再让说课教师围绕教师们的提问进行说课。说课教师说的时候,另外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如: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导入,你认为这两种导入哪一种比较好,展示的知识背景是什么?在说课中,教师们互相启发讨论,共同研究,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⑧为了激励年轻教师成长,学校可为教师设立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讲坛,定期开展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交流活动,让一线教师走上讲坛,畅谈个人教学体会和感悟,交流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这次教师研修学习,我还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对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下面是我通过学习后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1、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2、教师应该细心观察、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助中促进个性发展。

3、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水平,注重个体差异

我们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活动中,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着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做到尊重学生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

三、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

研修总结 篇9

因为在阅读《一碗阳春面》时,文中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鸣,我被深深打动,所以决定上这篇课文。教学要兼顾学生,要考察学情,但我却没有太多考虑学生,还一相情愿地认为,感动我的文章也理所当然地会感动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上,备课开始了。在一次次深入阅读文本后,我发现,文章的主旨比较显豁,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散落在全篇的各个部分:作为小说,篇幅较长,主人公的特点比较明显,理解上基本没有障碍,要想在课堂上体现出高中学生思维层次的变化比较困难;作为自读课文,学生完全可以自读掌握,但作为教学篇目,似乎应该在课堂思维层次变化方面多考虑。于是如何拓展,拓展什么,在备课和教学初始,都成了困扰我的问题。按照“实践与反思”的校本研修基本模式,我的教学也经历了这一艰辛的磨炼过程。

[实践1]自己的理解掩盖了学生的理解

在自认为准备充分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

我用巴尔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导入,并且分弱者与强者,直接引出了母子三人的勇敢面对、不屈不挠、奋斗到底等品质。

在整体感知部分,又用了三个抢答题,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内容。在精读部分,设计了“母子三人计划的第一次奢侈旅行”是去哪里,为什么要回那里,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等问题,要求学生分部分来圈画并小组交流;然后让学生来探讨“幸福的桌子”的意义;拓展部分则以出示一首读后感似的小诗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反思1]试教结束后,自己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整个过程中,问题多出在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不够上;学生对细节的把握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清晰的整体思路,而自己预设的几个重要细节,比如母子三人的穿着变化,母亲几次说话的内容区别和语气变化等,学生基本就没有涉及;学生与所学内容的时间差距太大,如果教师未铺设合理台阶,学生很难产生共鸣,更不可能沉浸在文本中去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等。

互助与引领:同组的教师们也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教学环节上的,如回北海亭的原因,应先由学生概括,之后再去全文中圈画;有教学设计上的,如抢答题设计太少,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导语不宜直接将主题进行归纳;有教学技巧上的,如文本内容比较显豁,还有学生小组交流太浪费时间,而且是浅层次的无效交流,把文章割裂开来理解破坏了它的整体感等;有课堂把握上,如让学生读出“怯生生”的语气,学生讲得好的还要追问,超时十分钟等;有自己对文章理解不够深入,如对阳春面里“阳春”的理解比较牵强。

如此看来问题原来都在自己身上,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这次试教,我对它有了更真切的体验。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原因出在自己身上,我的信心大受打击,好几天都沉浸在自责中。不过,我更感受着大家的真诚,感受着大家宝贵的建议给我带来的温暖。

[实践2]大气与细节的平衡是课堂深入的关键

第二次试教,备课组组长叶老师,帮我请到了区研员潘老师来观课。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我在抢答环节充分考虑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十个抢答题。在文章研读部分,继续保留了“为什么计划奢侈旅行”的理解,又加入了“第二部分能否删除”“老板夫妇为什么不拒绝母子三人,而拒绝两个西装笔挺的青年”“你对幸福的理解”等问题。

[反思2]第二次实践还是不够成功,时间仍然感觉不够;对文本的研读还是停留在表面,为了节约时间只做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找句子、读句子、得结论等浅层阅读;拓展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基本没有涉及。这一次还发现自己课堂上的致命伤,自己不够投入,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够,不能给予学生深入理解的必要引导。

互助与引领:大家在评课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潘老师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大气,如果以大量的琐碎问题的一问一答来进行教学,会使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要抓住小说的特点,从主要人物形象的理解入手,带动对次要人物及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幸福的桌子”的理解要强化;预习检查以抢答的形式进行,不符合高中生的特点;对文章的写作技法没有涉及多少,应该抓住细节让学生进行细致的品味。贾老师和王老师则认为,抢答既节约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保留;老板夫妇等待母子三人的过程,是对人性的信任,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应该要涉及,否则对文章的理解就太浅显了。

[实践3]理念与经验的吸纳需“长此以往”

第三次试教我选择了大家提出的“抓住细节带动全篇理解”的建议,设计了“全文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请结合文章细节来谈一谈”这样一个大问题,期望学生能从母亲、兄弟、母子三人、老板夫妇及顾客这五个方面,谈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的精神品质。至于拓展部分,准备充分运用那首小诗,补全诗中第一二节对文章内容的总结部分,仿写第四和第六节。仍然保留了以抢答的形式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设计。课堂上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有两个学生对文章特别熟悉,于是抢答成了他们的表演舞台,尽管我一再调动,但其他学生还是不肯参与进来。学生对细节的把握都侧重于老板夫妇,而且认为他们是善良的,懂得尊重的,在我生硬的牵引下,他们才将目光转移到了电子邮箱:xiandaijiaoxue@163.com母子三人身上。

[反思3]这堂课暴露出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对于课堂上的生成问题缺乏必要的应变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有过高的估计,直接让他们填写内容要求不明确;对学生发言中的亮点缺乏敏锐的捕捉能力,不能让它们为我所用。

互助与引领:来观课的曹老师、潘老师及同组的其他老师,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曹老师赞同抢答的方式,只是建议抢答不应成为一言堂,在操作上,一旦出错马上断掉,把机会留给更多人,从而形成争抢的氛围;对细节的品味,在学生品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有小结,最好对人物形象做一个概括;课外拓展部分,对所填内容的指向性不强,还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浅层次理解上,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还停留在同一层面上,没有得到提高;对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心中有数等。

潘老师则认为抢答的形式不是最好:学生对文章主人公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教师应该先明确主人公,然后再围绕主人公的理解来带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课堂上生生互动太少,学生没有投入到文章的情感中去,教师要营造气氛;时间来不及,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在课后,作为作业。

叶老师则教给我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要填充的部分给一个提示词,其他地方画线;课堂上学生的亮点要抓住,引导学生去重敲几个地方,有学生提到时,可以问问还有没有其他学生补充。

贾老师帮助我一起来确定哪些地方值得重敲细节;教我怎么来节省时间,还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一切》和《这也是一切》两首诗。

在最后的公开课教学中,我比较好地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教学设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节奏控制得比较好,现场调节也比较得体,受到了听课教师的赞扬。

课例研修总结 篇10

我完小于2013年2月开展课例研修。半年多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我们的课例研修,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针对教育教学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到切实解决问题,并注重经验的积累,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论文。在落实此项工作中,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如做好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教师互助: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新老教师导师制活动、开展读书活动等,实际效果显著,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提升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水平,初步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保证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平稳、有序、顺畅的开展起来,为将来形成办学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研修氛围,努力做好校本教研的新模式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完小现有13个教师都是50岁左右,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对新课改精神、新课标的理解不深,还没接触过课例研修,对本次的校本培训理解尚在起步阶段。而我完小的课例研修也处于摸索阶段。这些困素综合起来,给课例研修的规范化和课例研修水平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认为,克服这个困难就是要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把课例研修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怎样做课例研修》内容,组织开展教学

专题研讨活动,学习课例研修理念,分析我完小教学现状,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课例研修工作制度化、日常化。此次研修活动,探索出完小校本教研的新模式,构建完小校本教研新方法;探究教师专业成长新亮点。使参与研修教师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师能力、课例研修能力显著提高,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反思教学实践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1、校长重视,率先垂范。中心小学在开学的第一次教工大会上,就向全体教职培训了《怎样做课例研修》,强化强化了课例研修在今后校本教研中的地位,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完小校长也以此为契机,分析总结我完小教师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新教研活动的精神,发动全体教师积极投入课例研修工作中,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分层次的学习,全校教师对课例研修有了准确、全面的认识。为促进《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学习和课例研修在我完小开展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专业引领,搭建平台。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们举办课例研修活动前,跟同区域的莲花完小交流研修有关问题;举办课例研修活动时邀请的中心小学辅导员刘朝光、周海萍、高发有到现场,指导课例研修中的课前会、课堂实践、课后反思。

二、聚焦课堂——落实常规,提高研修质量。

围绕本次研修的重点工作“落实研修、聚焦课堂、提升教学水平”,我们倡导学校的课例研修活动必须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及时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教研活动课题化、系列化,营造教学研究的氛围,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以研修促教学”的转变。因此,除了抓教研组常规工作外,重点抓课例研究。

1、同伴互助,加强交流。要求各教师及时学习《怎样做课例研修》,按要求填写《怎样做课例研修》报告册;除积极参加完小组织的课例研修外各教师还可以自我研修,教师之间互相观课,面对面的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把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增强与教师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课例研修工作

2、立足岗位、扎实组织。学校组织的课例研修活动中,教研组严格按照中心小学的要求组织,各教师积极参与,精心备好第一稿教案,执教教师教学准备;课后反思时教师们结合课堂实践、结合完小研修主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仅肯定上课的成功之处,而且更多地是能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争论、商榷和研讨。通过课例研修,教师的备课、说课、教学反思、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锤炼与提高;而且大家形成了共识,课例研修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使教研组工作成为教学研究和研究教学。

三、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研修活动。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研修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学校要求每一位要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分析。同时,学校将继续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

1、主题专题化、可研修性。在开展本次课例研修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主题为:参与式课堂教学关键问题时效性的研究。这一主题有可研究性,适用于各个学科、各教师的研修。在完小研修时选择有较大改进空间的课文四年级 17《触摸春天》。

2、探索备课制度化。总体思路是“个体备课、教学实践、集体评议、集体备课、注重反思”。即教师先独立备课,然后是教学实践观课,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议课、修改第一稿教案,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等。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四、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我完小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教研组具体抓、各教师积极自主研修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完小有相应的研修常规制度、观课议课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反思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课例研修活动,提高研修质量。

3、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

4、管理到位。校长办公室、教学处共同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日常管理。

五、成绩与今后努力方向

仅半年里,由于学校对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视,注重引导教师适时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撰写经验论文,提高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学校汇总各教师的研修成果,选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中关键问题的实效性——关键问题的设计》等4人次教师的论文参与中心小学优秀论文评选。

总之,通过全校教师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步,初步探索出完小校本教研的新模式,构建完小校本教研新方法;探究教师专业成长新亮点。使参与研修教师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师能力、课例研修能力显著提高,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反思教学实践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但这仅仅是点滴成绩。今后,学校研修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质量还需改进。下学期校本研修工作重点依然是做好课例研修,继续把课例研修与课堂教学

紧密结合,努力寻找研究的突破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及教师的专技水平;进一步做实校本研修,更注重过程的管理,从而使学校课例研修工作不断的完善、发展、创新。

东华完小

上一篇:工业设计培训资料下一篇:故乡为题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