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承诺书(精选8篇)
为做一个文明合格的小学生,依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本人承诺做到:
1.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无故迟到、早退、旷课。有事向班主任请假,并写书面请假条。
2.自己背书包,服装整洁,佩戴红领巾,见到老师或来宾主动问好。
3.爱护校园环境,不随意花钱,把零食带到教学楼、综合楼;不乱丢垃圾,保持教室和公共场地的整洁。
4.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破坏校内橱窗、亮点窗、温馨提示语标志及各种展板等校园文化。
5.教室内不大声喧哗,走廊上不追逐打闹,课间休息做到注意安全。
6.两操排队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靠右行;动作整齐规范,退场有序安静。
7.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发言。
8.饭前要洗手,拿饭要排队,就餐要安静,粮食要爱惜,吃好要清理。
9.爱护公物,不在桌椅、门窗、墙壁、黑板和地面上乱涂乱画;离开座位要把凳子放在桌子底下。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要关闭电灯和电扇。
10.言谈举止须文明,待人宽容。不打架,不骂人,不帮凶,不带危险性玩具进校园;有矛盾找班干部或老师调停。
承诺人: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半年来, 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 重新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从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开始, 要求全班学生拿起书时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做作业时, 我及时提醒学生并纠正他们的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 则要求他们站端正, 两眼平视前方, 态度自然大方, 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 吐词要清楚。在听的方面, 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 听清楚说话的内容, 记在心中, 且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各种习惯的重新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已逐步养成, 增强了自控能力, 课堂秩序明显有了好转。
学生在做作业时, 我从来不打扰学生, 而是让他一个人静心做题, 学生做完作业后, 再进行指导。例如数学作业, 要求学生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 单位换算是否搞错, 应用题的算式列得是否正确, 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作业要求学生看看字是否写错, 作文写好后让学生自己去读, 看语句是否通顺, 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易兴奋、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 尤其是刚入学时,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漫长。针对这些特点, 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首先, 教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性。如数学课上, 可以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教具或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上的学习活动。
其次, 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对于特别认真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建立个人“红星”榜, 开展“比比红星谁最多”等活动。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一个新习惯的形成, 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 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 它要顽抗, 要垂死挣扎。另外, 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 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 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 以强化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要持之以恒, 要有耐性。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 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绳索, 要不了多久, 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 每次行为的重复, 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 每天缠, 不断缠, 缆绳会越来越粗, 终于有一天, 会粗到牢不可破。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 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家长的某些习惯可以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找到。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要注意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 避免把这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要用好的思想、品质作风去熏陶和影响孩子, 处处做孩子的表率, 给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好的示范作用。例如, 家长习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孩子看电视时也会躺在沙发上;家长喜欢读书看报, 孩子也会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孝敬自己的父母, 孩子也会孝敬他们。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 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训练, 只有长期、反复、不断地强化, 加深烙印, 习惯成自然, 才能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感悟一: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与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
教师和学生一样,从小伴着故事长大。这些故事不仅是“大灰狼”、“丑小鸭”,教育本身就有丰富的故事资源。为什么不把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听,让他们在分享成长、快乐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以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新课程倡导共享式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感受。教育故事是师生一起创造的,把它讲给学生听、师生一起分享。在分享中,教师无一例外地要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但更多的是平等的交流,平等的享用,不是强迫学生与教师保持同一的“口味”,而是在分享中都能获得各自需要的“营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从中感悟成长的美丽,教师从中反思教育的真谛。对比之下,那些空洞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些年来,我曾经给学生讲了许多自己的教育故事。也许是课堂上的一个细节,也许是学生刁钻的责难,也许是师生间难以逾越的沟壑,也许是心心相印的默契……,教师的教育经历都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学生正是在这些故事中一天天长大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也就没有了教育。
感悟二:从我做起,以教师高尚的职业风范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接受自己,使自己的工作为学生所认可,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我是教语文的,这些年来,我面对学生,在黑板上、学生的作业本上,每写一个字总是一笔一画,规规矩矩,不敢马虎丝毫,哪怕只写一个字,我也让学生满意。作为一名女教师,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稳重大方,规范示教;衣着整洁,但不花哨;讲究仪表,不追时髦;一笑一颦,严慈有度。
教师是平凡的,但在学生的心中是伟大的,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上帝”。教师一些微不足道的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典范,给学生带来深远甚至终生的影响。
感悟三: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设一种氛围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种环境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需要活动来创设,我当班主任20多年来,始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共温童年的梦境,在活动中体验学生的心灵感悟,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参与活动就是活动中的一员,严格按“游戏规则”办事,倘若犯规,同样接受响应的处罚。以这种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规矩面前人人平等,由此联系到班级管理上,对个别违反班级制度的学生,适当地进行惩罚教育,宽严相济,决不含糊,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自觉地遵章守纪,按校规,班规做事。
为了给学生做出遵章守纪的榜样,多年来,我与学生一起练队列,参加学校的会操比赛;与学生一起演出,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大练教学基本功,参加全市的写字比赛;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体验劳动的快乐等等。每次活动结束,共同参与学生们的评价。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教师组织学生,并参与到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就是教师从自己做起,以教师的美德去占据学生心灵的空间,以美德去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充满自信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可以这样进行。
1、评价表
对天真、幼稚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开始,如:“今天我在操场上捡起一片废纸,我拾到一角钱主动交给老师,我帮助小华学会了认识„角‟,我有一次读书声最响亮”。这些都应填写在学生“闪光表现”的内容栏。
对闪光评价表,让学生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对照,指导自己的行为,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对学生一天中,某一时刻的优秀表现要及时地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每天放学前五分钟,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一天来的行为,在表格上对照《规范》逐条评价,并把这一天中表现最出色的行为填写在“闪光表现”一栏中。
每周,小组间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评价,周会上利用部分时间,小组内的成员针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相互评价,指出出色的表现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用好《学校家庭联系手册》
教师除了家访,让家长校访外,要经常用《学校家庭联系手册》同学生家长进行书面联系,通过联系手册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并掌握学生在家里的表现。
3、全员评价
通过自己评,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使学生在别人的不断赞赏中认识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无论谁评价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肯定,同时提出建议。
4、综合定量评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觉得,培养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大概分为时间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礼貌习惯、遵纪习惯、运动习惯等几种。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时间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校要求,建立科学的日程表,我们要严格自己。按照学校的时间表起床、就寝、吃饭、做功课、自由活动、打扫卫生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养成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的好习惯,对于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要按时完成,绝对不允许出现拖拉和不做的行为!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学习有时候是单调的,紧张的。学生从早上起身到晚上睡觉,都是有一定的规定,所以要想把成绩搞上去,必须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对于学习,我们要做到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建立了错题集,对于批改时出现的错误,重新做一遍,把做错的题汇集到一起,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礼貌习惯的培养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一直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礼貌用语从懂事的时候就会,对于文明礼貌,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入手!
1、仪表训练
首先每天坚持洗脸、刷牙、梳头各两次;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2、语言训练
要学会说礼貌用语。如请帮助时说:“麻烦你帮帮我好吗?”借完东西归还时不忘记说声谢谢等。3、行为训练
到别人家玩,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再进入;客人来访主动迎接;长辈交谈不要插嘴;长辈问话热情回答;要爱护公共卫生;不损坏公共设施,要遵守公共秩序。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三(2)班:罗金云
教学内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目的: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是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的成长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到家庭的兴衰本人的成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小行为成就大事业。好的习惯成就人的未来。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呢?
二、讲解具体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2.诚实守信的习惯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恤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
(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三、总结谈话
一、树立自身形象,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 作为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学生面前时时处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如:整洁的衣着、和蔼的态度、文明的语言、大方的举止等。还要做学生的表率, 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 上课用抹布把讲台擦干净, 脏东西不乱丢, 板书注重干净整洁等。在班主任的影响下, 学生就渐渐地形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班主任在长期的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意识决定的, 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产生好的行为。有好的行为, 才有可能有好的习惯。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进行人生观教育, 通过课外活动、班会课和思想政治课等, 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社会公德, 遵守校规校纪,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切实让学生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可在班会课上或平时和学生谈心时, 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 从中受益了吗?有哪些不良的习惯, 这对自己及他人有什么坏处和影响?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和比较, 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 下定决心改正坏习惯, 养成好习惯。
四、规范班级管理, 培养良好的班风
好的班风既是班级健康发展自然形成的结果, 又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在规范班级管理、培养班风方面, 第一步是健全制度、严格要求。每学期初,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制定班规, 然后由班干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来, 再在班级公布。制定班规后, 一定要学生认真执行, 一环扣一环地抓, 并且经常监督检查, 把班规与学生的操行分挂钩, 实行班长考勤登记和值周班干负责制, 把学生要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落实到班规当中。第二步是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定期召集班干开会, 听取他们对班级情况的反映, 和他们一起探讨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时, 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总结, 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教他们工作的方法, 并对班干工作进行分工, 做到各项工作都有人管理, 这样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就能正常开展, 也培养了班干部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三步, 班主任可经常利用班会课, 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这样有利于学生改正坏习惯, 形成好习惯。例如:这个学期我们就“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主题召开了班会, 让学生开展讨论, 谈自己的看法。很多同学就“上课睡觉、迟到、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讲礼貌、不讲究卫生”等坏习惯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 同学们认识到了不良习惯的有害之处, 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终身有益, 纷纷认为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从我做起, 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这样一来, 班上许多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能做到课前预习, 上课注意听讲, 旷课、迟到、抄作业的现象也减少了, 文明礼貌和卫生等方面都有所好转。
五、持之以恒地抓培养良好习惯的工作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班主任要坚持一贯制, 无论是要求, 还是检查, 都要坚持, 只有常抓不懈, 才能形成习惯, 切不可一曝十寒, 或抓抓停停, 或时紧时松。否则, 学生无所适从, 以后对班主任及教师要求充耳不闻, 甚至会养成投机心理:你评比我就动, 你不抓我就松。
【关键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榜样引导;加强监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促进其终生发展。
1.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教育需要着眼细节,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
2.情境体验
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二、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引导孩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所有的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的,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孩子来说,最生动的教育是形象教育,形象教育是其他各项思想教育的基础。孩子们对于社会,社会活动和社会思想的认识,是以直观的人的活动形象为起点的。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挥榜样示范的重大作用,使其充分地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首先,榜样的树立一定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才能收到实效。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善于模仿,但个人主义强烈,怕吃苦头,意志力薄弱。针对他们的特点,我有的放矢地通过多方面榜样人物的树立进行教育。比如:号召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心中有他人;学习周恩来总理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学会珍惜学习用品;学习科学家爱迪生刻苦钻研的态度,培养学习毅力。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侧重点。有段时间班级学生吃零食现象严重,特别是中午午餐时间,更是零食大会,不少孩子向家长要零花钱,买零食吃。为此,我向他们讲述了别的班级的同学节省零花钱,捐助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的真实事情。由于来源于身边,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可信度高,也使他们受到了触动,纷纷表示要向这些同学学习。有了榜样的驱动力,学生行动自觉多了。他们常兴奋地告诉了攒了多少钱。板上吃零食的现象渐渐消失了,这正是榜样发挥的魔力。
其次,少年儿童认识有限,但模仿性极强,有强烈的上进心,因此,树立的榜样千万不可让他们觉得距离千里,高不可攀,而应力求真实易学,让他们知道榜样也是人,同样有优点和缺点。。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老师和学生都会共同推选出一位班上的“小明星”。他不一定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只要在生活习惯或者文明礼貌等方面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他就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成为别人的榜样。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的自我监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他们全面进步。”这些“小明星”其实就是其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对于小学生来说,身边的榜样更能激励他们成长在学习过程中,我适时启发学生发掘班级里的榜样,在班级推优选优,让近在咫尺的榜样浮在同学们的眼前,有目共睹,让学生信服,便于他们追赶,果然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小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地巩固。
1.严格训练、逐步内化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训练,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其中“导之以行”尤为重要。为此,需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训练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每周都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①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②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2.反馈评价、矫正强化
【小学生行为习惯承诺书】推荐阅读:
小学生行为习惯要求10-19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初探10-03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总结05-30
小学生行为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讲座09-30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09-13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五06-24
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实施方案11-10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实施方案07-15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06-03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