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精选10篇)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篇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 想一想》案例与反思

一、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获得重要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技能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观察与分析,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表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究过程而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还能使学生养成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完美地应用这些知识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最大的时空,以充分调动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增加了较多的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现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5页“摆一摆、想一想”为例,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二、案例片断

片断一:帮助蓝猫认识计数器

师:小朋友,蓝猫在探险的过程中,碰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你们认识它吗?(出示计数器)

生:认识,是计数器。

师: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也认识一下计数器呢?

生1:这是一个计数器,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用的。

生2:在计数器上拨上珠子,就可以表示出数来。

生3:它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

生4:个位上摆一颗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珠子表示一个十。

生5:个位放到10颗的时候,就要向十位进一,十位放到10颗的时候,就要向百位进一。

生6:如果十位拨两颗珠子,个位拨一颗珠子就表示21。

师:你能到前面来表示一下吗?

(生6演示自己的想法)

生7:这样表示数,很方便。

……

片断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四人小组摆小圆片,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说你们摆了哪些数?是怎么摆的?

生1: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我们是先摆好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们也摆了这四个数,我们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们喜欢哪种顺序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1种,因为从小到大排列,看起来比较顺一点。

生2:我喜欢第3种,这样摆起来比较有规律一点。

师:哦!摆起来有规律一点?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说说吗?

生2:(边投影演示边说)就是先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个位上,这样是3;然后再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十位上,这样是30;再把1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2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这样是21;再把2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1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说得真好!小朋友们看清楚他是怎么摆的吗?

生齐:看清楚了。

生3:老师,我的摆法也是有规律的。

师:是嘛!来!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

生3:(边投影演示边说)我先在个位上摆3个小圆片,这样表示的是3;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是12;再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就是21;再把个位是的小圆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师:讲得太棒了!你们比老师讲得还好!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生齐:看清楚了!

……

片断三:深入探究、模仿写数

师:小朋友们,用3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四个数,用4个小圆片可以摆出五个数。从这两次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1:我发现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生2:我发现这些数加起来都等于小圆片的个数。

师:哦?!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比如,12这个数,1+2=3, 21是2+1=3。说明它们都是用3个小圆片来摆的。

师:哦!是这样的。你真会动脑筋!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5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如果不摆,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数)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写的数和大家分享?

生1:我写的数是5、50、14、41、23、32六个数。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生1:我是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写出来的。

生2:我写的数是5、14、23、32、41、50,这六个数。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我是想,先在个位上摆5个小圆片,然后每次从个位上拿一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得到了六个数。

师:太棒了!那么6个小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生齐:7个!

师:那么10个小圆片呢?

生齐:11个!

师:是吗?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齐: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师: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学生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

生:老师,我只摆出了9个。

(下面开始自言自语:是9个,是9个。)

生:老师,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师:是呀!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摆下去看看,好吗?

三、反思和讨论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传统的新授课,教师的预设局限性太大,往往把这节课所需的知识基础替学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课前铺垫。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权不够,教师“抱着走、领着走”,结果只能是“学生遇到新的情景就束手无策”。因此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习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习。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篇2

我校的“绿色能源实验室”校本课程是基于绿色能源原理验证和技术应用的创新活动。该课程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课题研究,以动手体验和探索创新为主要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设计,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将学生的学习路径由传统的知识传授、理解、运用,改为自主学习、动手体验、团队合作、探究创新,最大限度地启发和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

现以“风力发电机叶片”这节课为例,呈现该课程实施中,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在我校教学楼的顶层,几架形状各异的风力发电机在风中缓缓地转动着。学生们正在实地观察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形状,而这源于我在上这节课之前提出的问题:风力发电机叶片有哪些形状?如何分类?课上,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网上搜索,五花八门的叶片形状让学生眼花缭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比较各类叶片,而后得到结论:风力发电机叶片虽然形状各异,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A类: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轴与风向平行,风轮上的叶片是径向安装,与风轮的旋转平面成一角度,称为安装角。

B类: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围绕一个垂直轴旋转,与风向垂直。

教学片段二

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以上基本知识后,我及时进行合作探究的指导,提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轮的转速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优缺点?请学生自制叶轮并进行对比实验。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人设计图纸,有人选材料,有人剪裁制作,最后合作组装。学生们利用简易的材料制作各种水平轴叶轮并进行对比实验。例如,材料(易拉罐、塑料片、硬纸片)、形状(鸟翼型、菱形、三角形)、叶片数(两片、三片、四片),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材料、形状相同,叶片数不同;材料、叶片数相同,形状不同)。

制作完成后,学生开始实验。学生将不同材质、形状以及叶片数量的叶轮在模拟风力环境下进行测试,观察并记录叶轮的转速和转动状态,各组汇总数据后由学生代表归纳小结。

教学片段三

我提出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轮的转速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优缺点?请学生自制叶轮并进行对比实验。

学生们有了前面的经验后顺利入手,利用简易的材料发挥奇思妙想,制作出各种垂直轴叶轮并进行对比实验。有的学生用整个易拉罐制成一个垂直轴叶轮,有的学生用易拉罐底部制成碗型垂直轴叶轮,还有的学生用纸板制成曲面型垂直轴叶轮。几乎每一种新的设计都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如垂直轴叶轮转轴不易安装和固定)、重新改进、再制作,最后都获得了成功。实验结束后,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归纳和小结:垂直抽风力发电机叶轮的优点是可以全方位接收来风,可应对风向多变的情况,具有启动风速低、风能利用率高的特点,能够在风向不定的情况下持续稳定运行,较一般风力发电机对安装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缺点是叶轮结构比较复杂,对角度的设计要求较高,转轴不易安装和固定。

教学片段四

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少而窄?为什么风力发电机的叶轮一般设计转速很慢?接着,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网上搜索,小组讨论,得到结论,再由学生代表进行归纳和小结。

1.风力发电机的每一片叶片都有有效扫风面积。当两个叶片挨得太紧的时候,后面的叶片会受到前一片尾流的影响。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少而窄,这种设计证明目前的叶片数量是最有效率的。

2.风力发电机的叶轮一般设计转速很慢,这样可以减小自身惯性所造成的破坏及磨损。叶轮虽然转速很慢,但它能在机构中通过传动齿轮提高转速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学生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我对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进行了简单补充:事实上,几乎所有风力发电机的转动风速范围都在3米/秒至30米/秒的范围内,从上图可以看出,并不是风速越大,功率越大。

教学片段五

教学进入尾声,但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我适时中断了他们的讨论,为下一节课的教学“留白”:“看似简单的叶片却蕴涵着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看来风能的利用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还有最后几分钟,请大家谈谈各自的收获,当然,我更希望听到你们的问题和疑惑。”无须举手,无须点名,学生争相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中,使我感动的不仅是学生的奇思妙想,更是有一种久违的学习激情。

[案例反思]

我校“绿色能源实验室”课程定位为“创新课程”。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我认为课程内容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是“创新”不可或缺的素养。

第一,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网上学习能力。新知识的获取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指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可以解决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我们既要注重团队合作,又要鼓励独立创新,鼓励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开发他们的潜能。

第四,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多采用定性和直观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词语 篇3

一、与文本语言对话,把握词语内涵

离开文本的词语是枯燥的、干瘪的,自然学生记忆的效果也是低下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文本创造的情景,将词语置于这样的情景之中,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使他们形成对词语的丰富形象,并且深入理解词语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既能高效地记住词语,并能真正地理解词语。

例如,《滴水穿石》这篇课文,要求学生掌握词语“滴水穿石”的意思,不仅要理解字面所具有的意思,更要领会词语深层意思——坚持不懈的涵义。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小朋友们,一滴水的力量大吗?

生:很小。

师:那这么小的力量怎么能滴穿坚硬的石头呢?

生:水滴长年累月、不断重复地击打着石头,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最后就把石头滴穿了。滴水穿石的意思就是水滴不断滴在石头上,经过很长的时间后就滴穿了石头。

师:在水滴滴穿石头的过程中,关键是什么原因?成语中隐含了怎样的精神?

生:是由于水滴反复、持续的滴下。隐含了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很好。与这一成语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吗?

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

师: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呢?

生:李时珍,坚持不懈终成《本草纲目》;爱迪生毕生从事发明创造,终成伟大发明家;齐白石,不断创作、研究,成了画家。他们都具有这种可贵的精神。

在这一课例中,通过对“滴水穿石”这一词语的字面意义的分析,学生形成了形象的认识,然后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字面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意义,学生领会到了其中隐含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加深了理解。

二、与文本背景对话,理解词语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到:语文课堂不仅要使孩子们掌握一定的词语,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感。很多教师会认为,语感教学是抽象的,很难衡量,所以就把词语积累当做唯一的目的,而忽略了语感教学的最终目标。其实,词语教学和语感教学是可以统一的,将词语置于文本背景之下,通过文本对话,能有效挖掘词语的意蕴,感受词语的丰富,既有利于形成形象的记忆,又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例如,在学习《推敲》这一文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在对话中了解词语的文本背景,从而品出词语的独特意蕴。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推敲》一文,你们知道“推敲”是什么意思吗?

生:“推”就是指用手推啊,“敲”就是指用手敲,推敲就是一边推一边敲吧?

师:其实推敲这个词这样来理解是不对的。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请一起读一下本文。

……

师:大家读了课文后,在文中推敲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发现呢?

生:就是贾岛反复地思考在诗中是用“推”门好呢?还是用“敲”门好。

师:很好,其实推敲这个词的来源就在这一典故上。你们现在能了解推敲的意思吗?

生:也就是贾岛斟酌文字的意思。

在这一教学课例中,学生如果让他直接说出“推敲”的抽象含义,他们肯定无法理解,而将之放入贾岛推敲文字的这一背景中,他们获得了非常形象的感悟,轻易就把握了文字隐含的“意蕴”,形成了深刻的认识。

三、与文本情感对话,理解词语“情趣”

文章是作者心血之作,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而这些情感和思想就附着在文本的单元——词语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词语所具有的这样的“情趣”,引导学生挖掘词语具有的人文意蕴,读出其中的感情色彩。为此,我抓住词语具有的这样的特点,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习词语,感受“情趣”。

例如,我在上《金蝉脱壳》这篇文章时,引导孩子们通过对话,从字面含义进入到文字所隐藏的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成语带有的深意。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这一标题中“脱”是什么意思吗?

生:脱就是指脱下衣服。在这里,应该是指金蝉像脱衣服一样褪去旧壳。

师: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

生读课文内容。

师:蝉脱了壳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获得了新生,真是太神奇了。我知道了,这里的“脱”有褪去旧壳,获得新生的意思。

师:太好了!这时作者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生:他高兴得差点叫起来了。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作者对于金蝉所具有的神奇的特点感到惊叹不已,隐藏着对生命的赞叹。

以上,我在分析“今蝉蜕壳”时,从“脱”字入手,让孩子们在文本的对话中,形象地感受蝉“脱壳”的神奇过程,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这一神奇现象所具有的情感,使同学们形象地理解了“金蝉脱壳”的意思。

总之,对于小学生,处于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的形成和积累阶段,需要我们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而挖掘词语的丰富内涵、背景、情趣,有利于学生在形象的体验中,真正理解词语的深意,实现高效化教学。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篇4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篇5

“体验”一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词汇。事实上,本次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所以,“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其实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在情境中体验老师要善于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我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什么能把大自然中的声音当成音乐的,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声音放在音乐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曾经听过袁斌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一开始,在凄厉的北风怒号中,在苍茫的雪山中艰难行进的红军画面中,袁老师入情入境地道出了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教学《田忌赛马》导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爱玩扑克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在情境中,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这种情境会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心理,影响师生实现教与学目的的.行为和力量,促进目的的实现。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手段有:1.以生活展现情境。2.以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表演体会情境。6.以语言描绘情境。二、在认知不平衡中体验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中,我不在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阮恒一开始误以为他会因献血而死去,学生自己能理解到的只占十分之一,作为老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当时阮恒的心情。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抽血过程中阮恒的句子。学生读后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说明他害怕,说明他勇敢,说明他配合医生。“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捂住脸”?是因为他感到疼,他不想让人看见。学生们这时的感悟并不准确,因为阮恒是因为怕自己要输光血死去才这样做的。这时我没有纠正孩子们的感受,而是进一步让他们阅读下面的句子:“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你们通过读这句话,觉得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疼吗?“不疼”孩子们读懂了这句话,那他之前为什么要啜泣,颤抖并用手捂住脸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当作阮恒,去体验,去感知。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产生了解决“认知不平衡”的意向。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我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我和他们一起参与到开放式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能初步认识到阮恒是因害怕而这样做的。“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这是为什么?联系后文“医生又问他又摇头”你有什么感受?他不是因为疼这样做的,是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呜咽”比刚才的“啜泣”怎样?形容哭的声音更大了。“接着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为什么哭得越来越厉害了?“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1] [2]

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学习数学 篇6

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学习数学

按照思维活动中思维的层次和水平,可将思维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直观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的依赖于动作的`思维.在这种思维活动中,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终止,思维也即停止.从动作到动作是这种思维的特点.

作 者:罗碧玲 作者单位:新建县教研室刊 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年,卷(期):2004“”(18)分类号:关键词: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篇7

一、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 立足于实际需要寻求知识。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 教师从“手指和空档”的游戏导入新课,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数数有几根手指, 再看看每两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档,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有5根手指, 每根手指之间有1个空档, 一共有4个空档, 空档在数学里叫间隔。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中自己发现规律, 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随后我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看看图上有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出向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间隔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同学找得最多?学生通过观察很快找出: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这时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了出来, 我接着提问: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各有多少个?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 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探究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 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 相互讨论分析, 揭示知识规律,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点到直线的距离”时, 我用三角板画了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与几条不垂直的线段, 让学生判断哪条线段最短。这时, 我把已画好的卡片分发到各讨论小组, 让学生讨论交流, 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各小组积极讨论, 有的用米尺测量;有的剪一段与垂直线段等长的纸条, 用它与其他线段比较。学生通过合作交流, 实际操作, 最后得出结论: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课前先让学生用纸板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画一条高。上课时, 提问:“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将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有个学生兴奋地站起来对我说:“老师,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其他学生也点头表示认同。在合作交流中, 实现了认知的互补, 完善了探究成果, 也使学生尝到了获得成功的乐趣, 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进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三、激发兴趣, 让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不感兴趣, 学习起来很被动。因此, 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会学、学会和切实掌握数学知识的可靠保证。在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道障碍和一个悬念, 或从不同角度寻求问题的多种解法、巧妙的构思、缜密的推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分数乘整数”时, 在铺垫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组计算题:

待学生计算后出示下面两个问题: (1) 观察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2)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是多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积极要求发言。可当我提出怎样计算时, 顿时卡了壳。这时我因势利导, 学生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在书中寻求答案,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自己独立自主地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新课程教育理念倡导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会学与学好的成功与喜悦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真切感受知识改变生活的基础之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生活化,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之中掌握知识的应用。学习就如人生的旅程一样,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都不能明确,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缺乏精彩与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断努力探索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教师要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起到组织与引领的作用,实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最终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除了应该牢固掌握知识内容以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逐步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在教学工作实践之中,学生如果能够有效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最根本的教学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相关定义与概念,而是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的实践过程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效调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实践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如果一个人长时间重复同一个枯燥而乏味的工作,那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一点兴趣可言的。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之中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情绪。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育的理念去指导自己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之中都能够感觉到新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想全面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调控,通过新颖而多样的教学形式,有效把握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教学,以此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实物,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把知识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不断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在教学活动中,在老师与同学面前去表现自己,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教师及学生的肯定与认可。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之中给学生表达与表现的机会,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在知识学习的各种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即让知识掌握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应该让知识水平一般,但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热情高涨的这部分学生也感受到知识探究的快乐。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体验,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兴趣中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进一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能够健康、快乐而又极富个性的成长。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篇9

济南市平阴县刁山坡小学 庞传义

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也是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在广大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也要让快乐充盈教学课堂.笔者认为,从教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态势语言——微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快乐 充盈 教学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笔者在一篇教育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它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内心油然产生一阵激动、兴奋,这不就是我们思品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梦寐以求、新课改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 “轻松教学,快乐学习”一直是所有师生共同的愿望。但是作为长期从教于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这种奢求无疑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吧!虽说农村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它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的。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实验仪器、图书配备及其他教学配套设施都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虽说党和国家已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但目前要使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普遍达到各教室“1台电脑+1台投影机”等多媒体设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见,我们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奢望借助多媒体设施及其他先进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但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以迅猛之势席卷神州大地,“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成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当好“巧妇”角色,创设快乐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呢?笔者在农村中学从教几年,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对此有些粗浅看法,归纳如下:

一、创设快乐课堂,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否则,教师就可以体罚他,如罚抄、罚站,甚至打骂等,导致课堂上学生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地听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不允许的,也无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新一轮课改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需要有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感、尊严感、安全感。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关心,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也是快乐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1.教师尊重、信任、关心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知心人,才能取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果,课堂才能有愉悦、活泼、和谐,充满情趣。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把课堂这一舞台表演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允许学生多“插嘴”,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使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同时利用学生的“插嘴”还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场景。

2.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罗曼·罗兰说:“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赏识是教师手里最奇妙的魔术棒,它可以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使之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给予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和快乐。作为教师更要树立这样一种教育观念,即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同的学生;没有愚蠢的孩子,只有待琢的孩子。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知识,教师就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要让学生也学会发现自己、欣赏自己,充分培养自信心,使其在自信、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二、创设快乐课堂,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态势语言——微笑

课堂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语言艺术的表现。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把知识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所以,生动有趣、准确且简练的形象化语言,不但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更会令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据我校多次学情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幽默感成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风趣、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改变以往教师“不苟言笑”形象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感受理解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长才干。

愉快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基础上的,教师的态势语——微笑,能真正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设快乐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据河南日报(新华网河南频道2006年12月18日讯)报道:在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小学,老师毕小瑞一进教室,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原因是毕老师胸前戴着一个笑脸模样的徽章。原来,该校开展的“微笑行动”正式启动,全体教师都戴上了一只自制的“笑脸”,时刻提醒他们把更多的笑容留在课堂。笑脸徽章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将时刻帮助教师调节情绪。现在教师们心理压力较大,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心灵沟通,微笑能帮助教师们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真正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设一个充满愉悦的课堂。作为积极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农村教师,不一定也要给自己配一个笑脸徽章,笔者认为只要把笑脸挂在自己的脸上,那样会更真诚,更有效,更能沟通师生。

三、创设快乐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巴甫洛夫的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并增进大脑皮层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这是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可见,兴趣在学习中占有何其重要的地位。要创设快乐课堂,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古今中外,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表明:凡是愉快的、精彩的、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新理念,采取多向交流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做到“三提倡”(提倡走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三允许”(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观点),“说三不”(敢向课本说“不”,敢向资料说“不”,敢向教师说“不”),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种愉快、活泼的求知增能活动。

四、创设快乐课堂,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富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开始时十分注意巧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获得良好效果,学生能否认真听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是否导得好,导得妙,是否导出了学生对知识的疑问和兴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实践证明,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质疑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用提问法,把问题摆到学生面前;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用演示法,使学生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寻找其原因所在;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错误原因,等等。教师还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科学常识或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设置悬念,使学生伴着愉快的心情,带着迫切解决问题的渴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创设快乐课堂,还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但是任何一位教师,对于即使是自己最擅长的教法,也不宜一成不变地一直使用,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变”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引起人的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其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课堂中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就会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常变换教法,不能堂堂一个样,力求做到宜讲则讲,宜问则问,宜议则议,宜练则练。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一些表演、朗读、绘画、游戏、歌唱等等情节,把“独唱”变为“合唱”。当然若有多媒体设施,教师还可以发挥多媒体的音、形、色、态等优势来营造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较稳定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得到突破。否则,势必是如“幽兰之草,久闻不知其香”,即使再好的方法,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篇10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作 者: 常 瑞 珍

专 业: 教 育 学

准 考 证 号: 010101308871

成 绩:

联 系 电 话: 0371-63800263

工 作 单 位: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

完 成 时 间: 2006年3月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常瑞珍

论文摘要:

本文分别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体验、学习、兴趣、数学 正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①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观察、操作、学习多数停留在感知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创设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挖掘生活中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活动与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时代数学语言更为突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富于情感,向师性特别强,容易受感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才能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的色彩。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内容采用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更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各表示什么,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数学故事:在数学公园里有9个兄弟1、2、3、4、5、6、7、8、9和小妹妹0,他们和和气气在一块玩,可是自从来了“>”和“<”,兄弟之间发生了比较大小、争高低的事情,特别是1和9争得更起劲„„ 最后小妹妹0来帮忙,把1往9的左边一推,1和9紧紧的挨在一起变成了19,然后问大家:“现在到底谁大?”故事到此结束,却留给学生一个争论的空间,在争论中学生明白19中的1是1个十,9是9个一。简单而又生动的语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新的数学实验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之中,如“快乐的星期天”,“购物—逛商店买文具”“我们来当家”,“做家务摆筷子”等等,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只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将学生引入情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之中,使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在统计教学“最喜欢的水果”时,创设了开“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取水果,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有的同学想拿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却没有了。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同时又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接着提出我们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如果你是小小采购员,你怎么为大家买到各自爱吃的水果?结合本班实际展开调查、统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新颖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数学知识。

1、动手操作活动。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动一动——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满足了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如在学习《分桃子》一课时,为学生创设“把8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很快帮助小猴解决了分桃的问题。学生在分桃子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一个分,分了四次;有的两个两个分,分了两次,每只猴子分4个;还有的是每只猴子分4个,一次分完。通过“小猴分桃”这一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体验到“平均分”的过程,为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通过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分筷子等等多个操作环节,使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分法的多样化。

2、游戏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如能适时地组织他们在学习中游戏、活动,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学习“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概念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唱“拍手歌”的游戏活动,歌曲结束后,教师问到:“你一共拍了几次手?”学生回答6次;教师接着又问:“我们全班有36个小朋友,一共拍了多少下?怎么列式?”顿时使整个课堂热闹起来“6+6+6+6+„„” 学生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式子太长了,写起来很麻烦。”“是啊,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马上回答用乘法。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顿添光彩。

又如在练习20以内加法时,通过“看得数、找朋友”这一游戏,把一些算式和相应的得数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让拿算式卡片的同学找到拿相应得数卡片的同学,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通过游戏,把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渗透学习内容,就会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合作交流活动。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尽情表现,发挥潜能,启发思维,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合作交流,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物体,课堂上学生4人小组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对各种实物形状有了初步感知。课末,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分小组搭出喜欢的东西,然后在全班交流搭的是什么,分别由哪些形状的物体构成。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搭出了火车、大炮、高楼、机器人、坦克等等。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把各形体的模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了比较、归纳,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初步的思维力、创造力。这样的合作、交流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模拟活动。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堂设置成学生的舞台。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开设了“文具店”,让学生在小组内购买文具,他们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样更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数学教学变成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但帮助他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学生动的需求,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通过模拟活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感到很开心,很有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新的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自信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渴望成功的心愿却更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用激励性评价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给予表扬和肯定。要给学生提供“人人成功”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的展现自己,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能让学生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去操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去思考、有交流、讨论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获得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去获得。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引文注释:

①、作者:常汝吉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

参考文献:

作者: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作者:刘兼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14页。作者:《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85页,152页。

作者简介:

上一篇:地震应急演练总结下一篇:跨境电商行业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