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精选8篇)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篇1

——在市级台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

黄信

时政新闻,从狭义上讲,是时事和政治新闻;从广义上讲,则可以理解为是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新闻,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我们这次会议所研讨的就是广义上的时政新闻。

在当前全国上下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的大背景下,我们研讨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改进和创新并加紧推进,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对舆论引导的要求来看。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要求“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提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胡总书记在全会结束时的讲话中,又特

别强调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由此可见,对我们新闻媒体来说,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任务。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的大关,江苏则达到了3000美元。在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引用一些专家的话说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因而中央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力量对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舆论力量又是文化力量中最有冲击力的部分。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媒介信息包围着、影响着。现代社会浩大纷繁,人们无法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世界全部保持经验性接触,对亲

历经验、亲身感受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媒介信息去了解认知。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实际上已经不完全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媒介对受众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越来越强。

在我国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在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日益强烈的今天,新闻媒体营造什么样的“拟态环境”即舆论氛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毫无疑问,这种舆论氛围不能有害于只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广大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加重了新闻媒介的责任,当今社会的特点对新闻媒体从全局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受众,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氛围,是新闻媒体各项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改进和创新时政新闻宣传,是新闻媒体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从主流媒体的主流新闻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来看。

业内对判断主流媒体有六条标准:

1、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

2、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

3、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

4、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纪录者 ;

5、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

6、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

从上述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

一、广播电视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必须有效地传播主流内容、主流价值,否则,也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二、当地涉及全局的、有影响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务政务信息报道、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报道、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时政新闻,就是主流的新闻,是构成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最重要的条件。时政新闻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性,它反映的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崭新走向和规律性特点,它引导人们紧跟时代、认识社会、扬善抑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它应当以特有的权威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对于社会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时政新闻的核心受众是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掌握消费、社会管理以及社会意识等的话语权,在社会意识、心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时政新闻产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前途、大众福祉。高度决定影响力,品质提升影响力,影响力决定引导力。影响力是时政新闻存在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方式,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即使导向是正确的,这样的舆论的作用与效果也是有限的。时政新闻产品如何以深刻的提炼、生动的表达和鲜活的形式,巩固主流地位,有效提高对舆论的影响力,这是我们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事关全局的重要课题。时政新闻只有不断改进与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充分认识时政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时政新闻的改进和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从时政新闻改进和创新的现状来看。

中央提出新闻宣传“三贴近”的要求后,我省广播电视系统锐意改革,积极探索,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改进和创新还大多局限于社会新闻或“民生新闻”,时政新闻的改进力度还不够大,创新的元素还不够多。时政新闻虽然在政治导向方面一般都把握得比较好,但同时常常充斥了会议通稿,充斥了八股式的总结文章,充斥了枯燥无味的数字,将新闻做成了宣传,而不善于将宣传做成新闻,因而失去了对广大听众、观众的亲近感、影响力。有的用“民生新闻”挤压时政新闻甚至弱化时政新闻。时政新闻改进、创新的滞后,往往使从业者误以为天底下最容易做的莫过于时政新闻,反正有某种现成的格式,不用费什么脑子,加上有一些制约的因素,创新有难度,因此常常免不了产生“交差”、“应付”的心理,按部就班的多,开拓创新的少;得过且过的多,勇于实践的少。而对于广大受众,往往会感到这类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语言不新、思想不新、套话空话、格式化的新闻报道并不属于他们。你的新闻没有给他们新的信息,没有说出新闻和他们利益有什么关系,没有告诉新闻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以人为本”,因而他们不关注、甚至不欢迎。这样,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和人民群众“口头舆论场”之间就会产生错位。实践证明: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越强。

“新闻立台”本质上应该是“时政新闻立台”,时政新闻不抓紧

改进、创新,突破,“新闻立台”的基础不牢。有专家认为:“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最后一个保垒,一旦时政报道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媒体抗衡。”现在不少市级电台、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方面正在作有益的探索,改进了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创新了报道的方式和手法,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次我们选择了苏州新闻频道的《苏州新闻》、无锡新闻频率的《1161早新闻》和扬州新闻频道的《直播扬州》等节目供大家观摩,这些单位的代表还将对各自的节目创新情况进行介绍,专家们也将围绕时政新闻的创新对节目进行评点,尽管这些节目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但其中闪现出的一些亮点应该会对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时政新闻的改进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篇2

1. 新闻报道体现人文关怀源于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大众新闻媒体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各类新闻报道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内容能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尤其是一些青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影响与时俱进。基于这样的影响力,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促进良好风气的循环, 促使人们树立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人文关怀主要是确立对象的主体性、以人为本, 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意义。新闻媒体是否成功与媒体的受众群体息息相关, 受众多, 自然收入就会高, 反之就是失败的媒体, 甚至影响到这个媒体的生存。当代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 各种竞争机制不断涌现, 各种文化不断侵入、不断交融, 人们的思想不断觉悟, 各种困惑亦随之而来,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人们的心灵与情感越发闭塞,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难以产生信任, 这就更加凸显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2. 新闻报道强化人文关怀的途径

2.1 确立尊重被采访者的思想

具有人文关怀的采访通常是一次成功的采访。实现新闻报道的首要步骤就是采访, 采访者需要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巧妙发挥采访技巧, 这有助于增进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和情感认同, 让采访更加顺利。我们曾对一位爬山登长城锻炼身体、已经78岁的老爷子进行采访, 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 他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爬山生活, 这篇报道充分展现了老年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尊重被采访者, 使其充分信任采访者, 给予双方自由交流的空间。开始采访时, 采访者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采访技巧, 比如不要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可以引导被采访者提到这个主题, 对某些敏感问题需要考虑到被采访者的感受, 采访者可以从问题的其他方面入手, 用聊天的形式, 让交流更加自如, 让每个话题都得到自然的延续, 最终自然而然地谈到主题, 从而较好地反映出被采访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我们作过一篇荣获秦皇岛新闻奖的报道———《王春义:守望传统的白铁匠》, 就是通过采访当事人的亲身经历, 引导受众对打白铁皮这个行业的未来做深入思考, 收到了不错的反响。在采访过程中, 我们与被采访者创建了平等、自由的交流语境, 用信任穿针引线, 这就是人文关怀在新闻采访中的魅力所在。

2.2 激发被采访者的新闻资源和内在能量

我们总会以各种方式激发被采访者的新闻资源和内在能量, 这就需要采访者进行自我剖析, 适当公开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使被采访者有一种亲切的感受, 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达成心理默契。单纯的一问一答, 会使气氛显得很被动也很乏味, 让交流不像交流, 倒像是审问与回答, 失去了采访的意义, 被采访者在接二连三的提问面前很容易紧张, 并有些孤立无援, 如果采访者能在这个时候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 说一些相似的经历和体会, 运用自我剖析的模式, 将内心深处的能量转移到被采访者心中, 就会使其在采访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不再躲避交流。

2.3 维护他人的尊严

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采访对象尊严的维护和理解上, 一旦涉及到采访对象的尊严问题, 就需要做谨慎处理, 这不仅是对人的尊重, 也是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比如,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 一旦涉及到新闻当事人的个人经历、情感、生活等隐私, 就要妥善处理, 尊重被采访者的意愿, 不能擅自报道, 要充分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对于一些中奖者的个人信息也要格外慎重, 一旦泄露, 就要考虑到这将对中奖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其心理、生活, 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讲, 采访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

虽然, 个人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新闻价值, 但是如果不经过当事人的允许就完全呈现在公众面前, 不加避讳、没有修饰, 则不仅会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影响, 甚至会造成很多麻烦。虽然新闻要以真实性为前提, 并且要为广大受众提供最详尽、及时的信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报道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报道一切信息, 即使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也必须要经过同意才能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强化人文关怀的目的, 就是考虑到新闻报道会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必要的趋势。人文关怀要关注受众群体, 用平民的视角进行观察, 在选材上要更好地贴近民众, 把握好热点新闻的度, 根据新闻的实际价值做进一步的策划报道, 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切入事件, 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章文;人文关怀──电视跨世纪的“卖点”[J];新闻知识;2000年04期

[2]刘世文;论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年01期

[3]常征;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文关怀[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06期

[4]裘伟廷;网络时代的人文关怀[J];Internet信息世界;2000年11期

[5]高震;电视新闻的人文视角[J];电视研究;2001年12期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篇3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10-01

一、县级广播新闻报道的内容

县级广播新闻报道简要、迅速、广泛、客观的对县内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传达人大、政府、县委的指令,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对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进行反映。县级广播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在短、快、新、广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充分显示了新闻报道真实性、实时性、社会性、客观性的传播规律。在制作方式上,县级广播新闻报道制作快捷、方便,在一般情况下,一到两人就可以实现操作。在报道题材上,县级广播新闻的报道题材十分广泛,全县中人文、地利、工农业生产等内容都可以是报道的内容,并能够从立新意、抓角度等方面来下功夫,早宣传报道中不断推陈出新。此外,广播新闻报道的方式便于对县内的重大新闻进行上送选播,快速的对外宣传。

二、县级广播新闻报道围绕“政府、县委”这一中心进行宣传

县级广播新闻报道是教育全县人民加强社会注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有效手段。广播这一性质集中、充分的体现是新闻报道节目。县级广播新闻报道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它致力于中国整个政治体系的平稳发展,对一定的政治结构、政治体系进行反映。县级广播新闻报道是服务与一定政治集团的利益的,任何模式的新闻报道都是如此,真正与政治完全脱离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所以,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节目应紧紧围绕“政府、县委”这一中心来开展工作,对县内的财务、党务工作进行宣传,对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进行宣传,对县内的重点工程以各条战线上所涌现的光荣事迹进行宣传,来为县内的文明建设服务。

三、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方式解析

(一)新闻报道方式中载体的解析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采取口播新闻的方式,把通过语言进行信息的传达作为主要方式。?早期的新闻报道只是单纯的由播音员进行播读,而今天在县级广播电视台中,则加配了多种的音效,加上设备的更新,使其在事物的表现上更加具有感染力。这种多音效,设施完备的口播方式弥补了因缺少图片而造成新闻本身生动性的丧失,使的新闻播出更加有效果,收听的人更多。新闻报道的口播方式使得播出更加的灵活。由于收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摄影手段不可能对所有现场新闻进行拍摄,而县级广播只需要有新闻的文字稿,就可以进行及时的播出,来扩大报道的范围。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加快了县内信息的传递。

当前,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问题类,包括决议、公报、命令、通知等新闻发布稿件。这一分类,因为没有形象的材料,所以特别适合采用口语广播的方式向全县人民进行告知。另一中是简讯类。这一类别的特点是自身有一定新闻价值,但是又没有现成的新闻画面,这时通过县级广播实事求是的进行简要报道。此外,作为县级电视台,也应该对国内甚至国际上的重大事件进行播报,这里的重要报道方式是通过对其他电台新闻或电视新闻采用语音的方式进行重新播报,来实现重要新闻在全县的告知。

(二)新闻报道方式中镜头选择的解析

1、报道的镜头对准普通群众

为县级地方上的城乡群众服务,是县级广播电视台成立的根本。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很好的利用起自身深处基层这一有利条件,在新闻报道节目中针对基层群众,把节目做大做精,来体现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闻报道方式上的亲民性。目前,我国一般县(市)的农村人口占80%左右,我县农村人口更达90%以上,县级电视台理应面对广大农村受众市场,,在“农”字上做足文章,即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农村群众提供具体实用的致富信息和科学技术。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闻报道的镜头选择上,在对准一些比较重要的政治事件之外,也应对县中人民关心的平民新闻进行关注,并作为其新闻报道的重点工作来抓。例如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一条民生消息,突然来袭的自然灾害等都可以成为县中人民关注的焦点。重点改进时政新闻版块,解决好上文所提到的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观众不喜欢看浮于表面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不关心本县时政。问题在于怎样报道,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能否适应观众的需求。

2、报道镜头对准县内文化,体现地方特色走

县级群众对发生在自身周边的新闻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对身边时间的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十分的强烈。所以,县级广播电视台应把新闻报道的镜头对准县内文化,来让群众对自身的生活地区更加的了解。县级广播电视台应充分发挥起自身的地域优势,对县内文化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播报,通过县内新闻报道,实现能够对当地干部群众生活方式、工作作风、生产经营起到积极的引导、学习和启示的作用。作为县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县级电视台担负着传达本县党和政府的声音,影响和引导舆论的使命。可以这样说,县委和县政府的一些重要会议及其所制定的政策,所形成的决议,直接关乎着本县的未来与发展,关乎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像这样关乎县计民生的重要会议新闻,县级电视台不仅要报道,而且应该整合力量,多角度,深挖掘,下力气报道好。

四、总论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把新闻报道节目做好,首先就是要对报道内容实事求是。新闻报道节目的模式是不固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采编过程中,尊重事实,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群众,充分考虑新闻的受众群,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才能使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淑华,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新闻报道,中国记者2008(5)

[2]李淑娜,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传播取向,令传媒2010(1)

广播电视新闻作业 篇4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提供免費無線電視廣播的公司。其屬下有2套廣播電臺節目及3套電視頻道,其中有“澳門電視臺”(即中文台,每天僅播出15小時)、“澳視高清台”、“澳廣視葡文台”,以及24小時廣播的漢語電臺、葡萄牙語電臺。澳廣視原名“澳門廣播電視公司”。

現狀:

廣播電臺

澳門電臺中文頻道:該頻道的頻率為FM100.7,全日24小時漢語廣播。節目編排模式與香港的電臺類似,諸如早上“Phone In”節目,《整點新聞》及《詳盡新聞報導》、清談節目與深宵時段之DJ播歌節目,另還有特備節目如直播賽車、除夕倒數活動、與政府部門(例如澳門)、宗教團體(如過去的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現在的澳門佛教青年中心)合辦節目。2001年開始推出網上直播。

澳門電臺葡文頻道:葡萄牙語廣播,廣播自辦節目時間為星期一至五的7:00——20:00、星期六日的8:00——20:00,其餘時間直接轉播“葡萄牙廣播電臺第一頻道”(Antena 1 de Rádio Difusao Portuguesa)的節目。每天播出9節新聞,2節體育新聞。葡文頻道已於2009年起開設網上直播。

電視頻道

“澳門電視臺”(Television of Macao,Televisao de Macau):前稱“澳廣視中文台”,是免費漢語標清頻道,於1984年5月13日啟播,2007年4月1日更名為澳門電視臺。澳門電視臺除新聞等少數自製節目外,基本上以直播賽事、外購電影、電視劇(多為香港無線電視的一些港劇與連續劇以及外國劇集)、資訊節目及少量卡通片為主,亦有部分內地電視節目與佛教節目;而電臺節目主持人亦常在電視臺節目上出現,甚至擔任電視臺播出之外購卡通片配音。

“葡文台”(Canal Macau,Channel Macao,澳門頻道):是免費葡萄牙語頻道,於1984年5月13日啟播,當時該頻道交互播放中文及葡文節目,直至1990年被分拆為“澳廣視中文台”和“澳廣視葡文台”為止。

“澳視高清台”(HD TDM):2008年年中開始詴播,是免費漢語高清頻道。此頻道的大部份節目和作同步播放,而該台亦將會逐漸成為一條獨立的新頻道。然而這樣的高清頻道可謂有名無實,因為澳門本身市場狹小,導致澳廣視未能儘快購買高清設備及招聘高清製作人才。至目前為止,其播放品質甚差,更有人投訴“其放映質素差於播放”。

澳廣視數碼電視

2009年3月25日,澳廣視行政總裁江濠生表示,全新的數碼地面廣播頻道——澳視生活台、澳視體育台,預計會在2009年10月啟播。而目前澳視高清台是否已經啟播了,還是處於詴播階段,此仍然較為含糊(因澳視高清台從上年發射訊號之今並沒有標示出詴播的提示,而其公司亦從未提及過澳視高清台已經啟播)。

2008年3月25日,澳廣視官方宣佈,會在年內推出數碼地面電視廣播,計畫共有三個頻道,其中一個是澳視高清台,發射站計畫在旅遊塔。同年7月14日開始發射信號,使用498Mhz(UHF頻道24),與香港一樣使用中國標準DMB-TH制式及使用多載波。唯一不同的是,澳門電視臺的3個頻道視訊編碼均為

MPEG2,即只需要購置香港基本版解碼器,就能欣賞澳視高清的精彩節目,但基本版無法收看香港兩家電視臺(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新增的標清及高清頻道[包括無線電視的翡翠二台(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和亞洲電視亞洲高清台],只收看到“原四台”(翡翠、明珠、本港、國際四台)及澳門三台。同年9月24日澳廣視宣佈2009年年底會增設多三個數碼地面電視的標清節目(體育台、生活台及轉播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另外未來可能會轉播香港的“原四台”。

目前澳廣視、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深圳廣電數碼頻道的數碼訊號經公天自行接收後放進自家公天網路。已購置升級版機頂盒的澳門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內有漢語標清頻道“澳門電視臺”(902台)、漢語高清頻道“澳視高清台”(901台)及“葡文台”(903台)三條頻道。

另外,使用類比電視的澳門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會收到各公天公司將數碼新頻道轉化成類比訊號的頻道,包括無線電視的翡翠二台(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和亞洲電視亞洲高清台的模擬訊號,但是這些模擬訊號裏只有單聲道(MONO),不支持麗音廣播、漢字或英文的字幕、MHEG-5互動功能、EPG節目表等功能。此作為未有購置機頂盒而又想看新頻道的市民,提供臨時的過渡方案。高清電視頻道“澳視高清台”(901台),在畫質方面,根本無法與全高清畫質作比較,連標清畫面都不如,雖仍有改善的空間,但由於澳門市場狹小,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全澳類比電視訊號發射頻道及頻率

發射站 頻段 頻道

東望洋山 UHF 第30頻道

海蘭花園 UHF 第43頻道

路環保安部隊塔樓 UHF 第47頻道

氹仔保安部隊塔樓 UHF 第49頻道

嘉華閣 UHF 第60頻道

歷史:

澳門電視臺自成立以來,一直虧本經營。如1985年,澳門廣播電視公司的廣告費收入只有近500萬澳門元。而全年支出卻達4000萬澳門元。1989年1月後,澳門電視臺開始接受私人股份。成立了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由公司董事局管理電視臺。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不斷增加,1989年的廣告收入已是1988年的4倍。但虧損局面仍未改觀。新電視臺發射塔於1990年7月正式啟用後,其發射範圍不僅澳門而且遠至香港。香港有1/3地區可以接受到澳門的節目。直播賽狗只限于中文頻道。由於繼續虧損,1991年達8千多萬澳門元,為節省開支,又於1991年中停止播出中文台的早晨及中午節目,並刪去“澳門開心夜”綜合節目。後來又恢復部分節目。

節目介紹:

直播節目

報導澳門政權移交直播、除夕倒數活動、特首施政報告、立法會答問大會、授勳儀式、大型體育運動

直播(如2005年東亞運動會、澳門龍舟邀請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世界女子排球大獎賽(澳門站)、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等。

合作製作節目:

1996年開始跟內地鄰近城市如廣州舉辦電視節活動;在回歸後,澳廣視與內地各省簽署協議,分別為20多家省市電視臺合作製作30多屆“電視節”交流宣傳節目。與澳門理工學院合作播出澳門教育電視(已停播),90年代曾合作轉播賽狗、賽馬節目。

過去自製節目

《諮詢奉告》政府宣傳節目、《電腦新幹線》、《懷舊澳門街》、《識飲識食》、《鏡花緣》影友節目、《凡人曲》介紹澳門各行各業,《我們都是澳門人》等等,天氣報告(之前為新聞後由主播讀稿,近兩年成一小節目,模式與香港類似,由天氣小姐播報),節目監製為陸鋼。另外該台在80年代唯一製作的電視劇為《天網》(4集)。

自製節目

近年因為澳門發展之關係,向電視臺投放之廣告商愈多,減輕公司之虧損之下,電視臺在2006年起嘗詴以自製節目與重點外購節目為兩條主線開拓帄日晚間之收視。以星期一至五節目先後順序分別為:“八點半黃金劇場”──播出電視臺重點推出之外購劇

“十點半澳視縱橫”

財經雜誌

競健群英──自製體育新聞節目。

放眼世界

風火台

濠鏡拾遺

澳門小姐競選(1985年至1998年及2008年舉行的八屆選美活動,澳廣視中文台作現場直播,當時來說是電視臺最大的盛事)

新聞節目

每天19:00-19:45於澳門電視臺直播,是為澳門電視臺最高收視之節目(占全澳逾半人口收看),報導澳門當天新聞為主,部分澳門新聞可於播出結束後兩小時於網上重溫(另有13:30的一節午間新聞、21:15的一節新聞簡報與23:15的一節晚間新聞,而晚間新聞會在收台前整點重播一至兩次,另7:45及22:15有兩節普通話新聞)。葡文台則為20:30及24:00播出葡語新聞,23:00播出英語新聞。因其董事背景加上澳門政治生態之影響,除陳述政府觀點外,其新聞編采政策“自我審查”味道甚濃,報導手法近年頗受批評(當中以對2005年東亞運動會澳門代表隊升旗事件的處理手法攻擊最為猛烈);因其背景關係,對官方採訪一向受新聞局優待。但縱使如此從收視上來看,澳門居民還是較依賴此新聞節目來瞭解當天澳門的時事。現時新聞總監譚啟鴻、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總編輯羅崇雯,在過去也為該台新聞記者。而部分記者任職後亦投身於其他香港傳媒駐澳門記者,如早期之記者張志承(現為新報駐澳門記者)、林建誠(現為有線電視駐澳門記者)等;現為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新聞與公共傳播課程主任林玉鳳、澳門廣告學會會長胡錦漢也曾為該台記者及主播。

澳广视经营状况

回归前

建立初期采取“公有公营”经营模式,但连年亏损(每年亏损9000万至1亿澳门元左右),并曾于1988年4月闹出贪污丑闻。1988年8月,因不堪负累改组为“公私合营”,并更改成今名,把注册资本5000万圆的49.5%股份售予五家财团,变成一家由公私合资且享有法人资格的不具名有限公司,希望以此提升管治质素却未果。根据1988年之合作协议,于1990年7月签定为期15年之专营合约。在1995年末之股东的资本比例如下:葡萄牙澳门当局占50.5%,当时为该公司主席何鸿燊名下之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占19.5%(后转售给政协委员吴立胜持有之新韵影视事业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占15%,时任该公司董事会副主席的澳门特首何厚铧占15%(后转售给信诚达有限公司)。

停播**

2002年8月13日,澳广视行政总裁江濠生在公司融资问题会议后表示由于私人股东没有支付公司亏损款项,澳广视已陷入财政崩溃情况,并面临停播倒闭。8月20日举行特别股东大会,要求三家私人股东先行分别支付300万澳门元以维持营运,解决办法在9月20日之特别股东大会上商讨,但最终也没有要得款项,只能由政府垫支该月款项200万圆。10月8日会议后何鸿燊表示澳广视的财政已非常困难,澳门特首何厚铧随即在10月11日表示政府作为主要股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定会支持澳广视营运,避免出现大震荡,当时虽曾有数家机构与澳广视接触并希望入股,但当这些机构看过账目和营运情况后都全部放弃。至2002年10月18日之股东大会上,由于两年来均没有如常未按股权比例支付股本金额之下(如南光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澳广视股份账面值3000万澳门元,但历年拖欠之款项已逾一亿澳门元),澳门特区把剩下之新韵有限公司、信诚达有限公司和亲中背景之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共49.5%澳广视股份先后收购,特区政府再次拥有绝大部分之澳广视股权(99.8%),其余0.2%则继续为其他公共机构拥有。行政总裁江濠生在10月18日表示,政府已承诺支付营运费用最少至2002年年底;至此财政问题暂时解决,停播**亦暂一段落,但亏蚀问题仍未解决。另2001年5月7日,经吴立胜主动安排下,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与吴签署协议,以1亿4280万港币收购澳广视51%股权,吴并兑现了当场交易之一张3000万元人民币之期票订金;双方及后签订两张补充协议把交易限期推迟至2002年6月30日前。龚按协议审查公司期间,发现到有不能解决的问题,2001年8月向吴要求索取与协议有关的必要资料、2002年4月至7月要求退订均未果,2002年8月入禀香港法院追讨订金,收购不成且诉讼至今未果。

稳定发展

2004年10月,特首何厚铧在“公营广播机构国际年会”中明确指出澳广视为澳门市民提供公营广播服务,显示澳广视已正式被政府定位为公营广播机构。2005年6月特区政府对澳广视重新修订《电视与声音广播批给合同》,将批给期限延长15年。现时行政总裁为江濠生,董事会主席为何鸿燊,副主席江濠生,董事陈致帄、白文浩、苏朝晖。由于澳门市场狭小,而且香港和广东省政府禁止澳广视讯号落地;加上香港的电视台长期对珠三角地区广播,在澳门亦形成惯性收视,节目质素难有提升之下,营运状况并不理想,未能自负盈亏之余并亏蚀连年,长期以澳门政府补贴资助营运;近年澳门经济环境转变,收视与广告稍微增加之下此现象亦见些微改善。澳广视在2005年年报亦表示,薪金相对于政府部门与新进之跨国公司仍偏低,因亏蚀有改善之下,在2005年4月1日,公司作出3.5%左右之一次加薪,并于6月开始实行“员工退休金计划”,以改善人员流失的情况,但2005年至年末仍录得5,630万元亏蚀(过去三的亏蚀金额如下:2002年为6870万元,2003年为6100万元,2004年为5980万元,相比过往几年为少)。2006年政府资助6500万澳门元,实际亏蚀5900万澳门元。2007年澳广视首次达到收支帄衡。

澳广视频道

广播电台

澳门电台中文频道:该频道的频率为FM100.7,全日24小时汉语广播。节目编排模式与香港的电台类似,诸如早上“Phone In”节目,《整点新闻》及《详尽新闻报道》、清谈节目与深宵时段之DJ播歌节目,另还有特备节目如直播赛车、除夕倒数活动、与政府部门(例如澳门廉政公署)、宗教团体(如过去的澳门教区社会传播中心、现在的澳门佛教青年中心)合办节目。2001年开始推出网上直播。澳门电台葡文频道:频率为FM98.0,葡萄牙语广播,广播自办节目时间为星期一至五的7:00——20:00、星期六日的8:00——20:00,其余时间直接转播“葡萄牙广播电台第一频道”(Antena 1 de Rádio Difusao Portuguesa)的节目。每天播出9节新闻,2节体育新闻。葡文频道已于2009年起开设网上直播。

电视频道

澳视澳门台(TDM Ou Mun):是免费汉语标清频道,于1984年5月13日启播,时称“澳广视中文台”。2007年4月1日更名为“澳门电视台”。2009年11月2日更名为“澳视澳门台”。澳视澳门台除新闻等少数自制节目外,基本上以直播体育赛事、外购电影、电视剧(多为香港无线电视的一些港剧与中央电视台连续剧如《刘罗锅》、《大宅门》、《雍正王朝》等以及外国剧集《人在江湖》及《色欲都市》)、资讯节目及少量卡通片为主,亦有部分内地电视节目与佛教节目;而电台节目主持人亦常在电视台节目上出现,甚至担任电视台播出之外购卡通片配音。澳视葡文台(Canal Macau,Channel Macao,澳门频道):是免费葡萄牙语频道,于1984年5月13日启播,当时该频道交互播放中文及葡文节目,直至1990年9月17日被分拆为“澳广视中文台”和“澳广视葡文台”为止。2009年11月2日更名为“澳视葡文台”。澳视高清台(HD TDM):2008年年中开始试播,是免费汉语高清频道。此频道的大部份节目和澳门电视台作同步播放,而该台亦将会逐渐成为一条独立的新频道。然而这样的高清频道可谓有名无实,因为澳门本身市场狭小,导致澳广视未能尽快购买高清设备及招聘高清制作人才。至目前为止,其播放质量甚差,更有人投诉“其放映质素差于播放VCD”。澳广视卫星电视频道-澳门(TDM-Macau Satéllite,TDM-Macau Satellite):前名为澳门卫视,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启播,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四条免费数码广播频道,透过亚洲五号卫星传送到多个地区。2009年11月2日开始,在澳广视网站的节目表中,该频道之名称已经更改为“澳门-MACAU”,就是为了与另一条同名电视频道“澳门卫视(MSTV)”区分开来。澳视体育台(TDM Desporto,TDM Sports),于2009年10月9日开始启播,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五条免费数码广播频道,除直播一些体育赛事外,此频道一般于16时开播,翌日7时收台。澳视体育台主要都是直播或播出体育赛事为主,包括一些澳门和世界最新体坛盛事﹐直播的包括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澳门国际龙舟邀请赛、世界女排大奖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及世界足球赛事,每次都有两位粤语旁述主持节目,分双语丽音直播。还会播出一些和运动有关的节目。另外,在晚上会播放三次体育新闻,一般都在20时、22时、0时。还会播放澳视澳门台播出的竞健群英。其频道没有广告,除在等待直播赛事进行时,也会在这时候播放歌曲。澳视生活台(TDM Vida,TDM Life),于2009年10月9日开始启播,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六条免费数码广播频道,编辑本段澳广视数码电视

2008年3月25日,澳广视官方宣布,会在年内推出数码地面电视广播,计划共有三个频道,其中一个是澳视高清台,发射站计划在旅游塔。2008年7月14日开始发射信号,使用498Mhz(UHF频道24),与香港一样使用中国标准DMB-TH制式及使用多载波。唯一不同的是,澳门电视台的3个频道视讯编码均为MPEG2,即只需要购置香港基本版解码器,就能欣赏澳视高清的精彩节目,但基本版无法收看香港两家电视

广播电视新闻学 篇5

1、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经济收入的组成:编制内人员 编制外人员(台聘:与正式职工相当、部聘:、组招、临时工)

2、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写作训练 采访训练 电视新闻摄影训练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训练

3、全国新闻传播类硕士点:一级学科点: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学二级学科点:中国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 暨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传播学二级学科点:清华大学 上海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4、广播新闻报道形式要素:广播语言 广播音乐 广播音响(实况音响 音响效果)

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要素:(1)电视影像(2)声音(语言:解说词、同期声等 音乐:实况音乐 背景音乐 音响:同期音响、画外音响等)(3)图片(4)字幕、图表

5、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新闻专题 新闻评论

6、广播电视新闻理念:客观性原则、新新闻主义(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新闻娱乐化

7、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为听而写 通俗易懂 文字隐蔽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标题 导语 主体与结尾 新闻背景

新闻写作的一般结构:“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性程度或受众的关心程度依次递减)

时间顺序式结构

“钻石式”结构(导语:简短的引句提出生动的实例,以引发读者

兴趣)

对比式结构(通过对比揭示差异)

问答式结构

积累兴趣式结构(开头设置悬念,最后形成高潮)

写作技巧:故事化叙事(叙事视角:第一人称 公众代言人 第三者)人性化角度个性化语言

8、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写作:what who where when why how

目的意义、内容形式、人员配置与组织方式、实施程序、资

金预算、效果预计

9、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预测性报道

实例:《新闻调查》

传播技巧:重视建立深度报道

10、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经费来源:广告 收视费 政府拨款 手机短信 执照费(西方)经

营收入

11、世界新闻媒介运营模式:完全商业化(美国)—私营管理体制

完全国有党管的有限商业运作模式(中国)—国有党管体制非营利性的公益媒体运营模式(日本 欧洲)—公共管理体制

12、新闻价值的要素:时新性 重要性 接近性 显著性 趣味性

13、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学 篇6

培养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管理机构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写作、编辑、评论、主持、策划等工作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人才。为适应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努力提升学生在现场生产制作新闻的能力,本专业优化“出镜记者”特色发展模式,开拓性地建设了直播与现场报道的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与新闻敏感、快速写作与反应能力、出镜报道与主持等方面得到更多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在现场发现、挖掘、思考并形成观点的能力。本专业从2010年起采取自主招生+普招相结合的招考方式。

本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学习后,通过自愿报名、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电视系特色班——出镜记者班学习。电视系特色班精心设置了后续课程,聘请业界知名记者、主持人和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目标是为各级电视台和新闻传媒机构培养专门的出镜记者和主持人。

主干课程:

新闻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写作、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摄影元素构成、电视传播概论、电视采访、电视写作、广播电视评论、电视现场报道、电视新闻学、国际新闻理论与实务

①自我介绍(时间约1分钟)

广播电视新闻学 面试 ②回答考官提问(高中所学知识)③命题演讲(根据背景材料提示,自己进行命题演讲)

笔试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篇7

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注重对社会生活中困难群体、弱势群众的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 实现了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上的统一。我国新闻报道中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就很好地彰显了人文关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实际生活, 不能束缚在办公室里, 不能束缚在单纯的生产部门, 而是要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去, 深入到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去, 关注群众的实际需要, 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报道上, 体现在对人的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的报道上。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不仅仅只是报道上的关怀, 更应该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怀, 包含着对民众人格尊严的维护、对百姓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群众精神需要的满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1. 缺乏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保护意识, 忽视被报道人的感受

在新闻报道中, 报道人员存在着职业角色上的失职, 在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救助中, 常常扮演“施与者”的角色, 缺乏保护意识, 忽视被报道人的感受。

如针对长春街头流浪汉的“睡在街头羞不羞”在被报道之后, 许多电视媒体忽视流浪汉的感受, 在报道中认为流浪汉玷污了市区形象, 却未意识到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与安慰, 更多的是斥责与鄙夷, 这种人文关怀的缺失, 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并无裨益[1]。

2. 新闻报道选题冷漠, 漠视生命, 缺乏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现阶段的民生新闻中, “猎奇”和“噱头”明显盖过了对人的关注, 新闻选题和报道上呈现出对生命的漠视。如接连发生的三次空难, 国内众多媒体在报道事故之后, 大谈空难保险金的数额以及发放方式, 而没有去考虑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反思民航中的体制矛盾, 这是对生命的漠视, 对人的价值的漠视。

3. 重领导、轻民众, 重精英、轻弱视群体的报道时有刊发

人文关怀尊重的是社会上的每个个体存在, 不仅仅只是领导和精英群体。轻视群众、忽视弱势群体的新闻时有刊发。如某一官员为了彰显自己体察民情, 全程作秀, 由专业的摄影师跟拍, 而媒体在播报这个新闻时却只是称颂官员, 在通篇报道中看不到百姓的悲苦, 却只有官员的荣耀, 其背后隐藏的就是“重领导、轻民众”的官本位思想[2]。

三、加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树立以人文本的报道理念

新闻报道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新闻报道中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 树立以人文本的报道理念, 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

2. 提高新闻报道人员的人文素养, 加强媒介监督管理

新闻报道人员要纠正对新闻公正客观性的偏差认识, 在报道中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 尽好自身媒体职责。新闻报道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向大众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尊重弱视群体和困难群体的情感感受;加强媒介监督管理, 做好媒介教育和公众监督工作, 实现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外在保障[3]。

3. 平民化的语言、人性化的报道视角, 彰显人文主义

新闻编辑人员要以平民化的语言, 从人性化的报道视角出发报道社会新闻, 新闻题材要贴近群众生活, 深入田间地头、工矿企业, 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 在采写和编排稿件时,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 急群众之急, 想群众所想, 自觉地以人文关怀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着“重领导、轻民众”、“重精英、轻弱视群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作为公众媒体, 广播电视新闻单位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注入到新闻报道之中, 新闻报道人员积极落实“走转改”和“三贴近”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彰显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王璐琪.浅谈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 2012, (1) :46-47.

[2]褚蔓.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 2013, (10) :56-57.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析 篇8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们提供给电视台的新闻素材,往往具有独特优势:代表单位提供新闻素材,真实性有保障,可信程度较高;在所报道领域较为专业、内行,在表达上不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拍摄及时、全面,特别是一些执法现场的镜头捕捉,常常能够提供记者赶到现场之前的精彩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迅速进步,DV摄像设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条件加入到电视新闻素材的拍摄队伍中来。目前,已经有不少电视台采用由这些民间DV拍摄者拍摄到的画面,编辑加工成完整的新闻加以播出。这部分的新闻素材,作为新出现的新闻资源,今后在数量上将会逐渐增大,它们具有其他新闻来源不容易具备的一些天然优势。但另一方面,这两者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通联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如因专业能力欠缺而造成画面素材和文字稿质量良莠不齐。通讯员和DV拍摄者大多未受过新闻业务的专门训练,因此,不论在拍摄水平和新闻叙事组织能力上都与记者有较大差距。对于他们提供的素材,从画面组织到文字措辞、叙事逻辑,都需要编辑认真地加以重新改造。如因知识层次、生活经验不一造成对所拍摄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特别是在为数不少的DV拍摄者提供的素材中,拍摄者往往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等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正确把握所拍摄事物的实质。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舆论监督节目技巧

一是坚持建设性监督。要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监督,要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着眼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二是坚持科学监督。开展舆论监督,应当有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三是坚持依法监督。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依法办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泄露国家秘密,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

五、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上一篇:党性全面分析材料下一篇:餐饮服务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