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总结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总结(精选7篇)

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总结 篇1

为了切实加强村卫生室房屋规范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和条件,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进行,竹根滩镇政府、卫生组于三月十四日召开了全镇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重点就村卫生室房屋建设下达了任务,决定今年完成新建、改建卫生室17家,其中村委会、卫生室联建4家,改建13家。镇卫生组和拟建单位签订了责任书,时间要求在7月份全部完成,八月上旬迎接市局验收。至此,该镇经新、改、扩建后合格卫生室将达61%。

竹根滩镇卫生院办公室供稿 二OO八年三月十七日

多方协调齐参与

卫生室建设迈大步

竹根滩镇地处潜江市东北郊,它东与仙桃市接壤,北与天门市隔江相望,西 与泽口经济开发区相连,南与园林办事处毗邻。全镇辖33个行政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7万,是潜江市唯一的贫困乡镇。

全镇共有33个行政村,分设33个村卫生室。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村卫生室的房屋还是60、70年代开展合作医疗时遗留的产物,屋顶漏雨,四面通风,有的甚至早就列为危房。由于房屋破烂、设施简陋,不能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加上我们离园林城区较近,造成大病往上走、小病留不了的恶性循环。

二OO七年,我镇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镇委、镇政府和卫生院高度重视,为了解决人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卫生院成立了工作专班, 由一名副院长主抓这项工作,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镇党委也相应安排一名党委委员协调村卫生室建设,使我镇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有了扎实的组织保证。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实不少,有的村卫生室要重新选址、征地,为此我们和镇分管领导一起,多次找有关职能部门及村委会共同协商解决;村、室联办的我们一一督促相关卫生室的人员将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有的乡村医生对高标准的修建认识不足、一味强调个人困难,为此,我们以国家卫生工作的大政方针加以引导,以市委、市政府及局党委的要求加以督促,以村卫生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就医需求加以推动,最终做通了思想工作,调动了他们建设卫生室的积极性;在修建中卫生院工作专班又多次下乡对新建卫生室的室内布局及相关医疗设施的安装摆放按上级要求一一进行指导和落实,保证了卫生室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专班人员辛勤的工作。二OO七年,我们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建成了周岭、李垸二个村卫生室,在卫生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已投入使用,深受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建成前相比明显提高。

二OO八年三月十四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进行,镇政府、卫生院组织召开了全镇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重点就村卫生室建设下达了任务,并于会前组织全镇33个村卫生室室长到周岭、李垸二个新建卫生室进行了现场参观,今年有建设任务的村卫生室在观后很受触动,纷纷表示回去后立即行动,积极性得以极大提高。另外,为了加强责任,在农村卫生工作会上由卫生组和今年拟建的17家村卫生室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奖惩措施。现在,我镇村卫生室建设正紧锣密鼓的展开,其中,新建的黑流渡村卫生室4月上旬即可投入使用。村、室联办的已有康岭、美丽、左桥三个村预计于5月上旬峻工,改建的12个村卫生室部分已动工,七月底可全部投入使用。这样,全镇二OO八年经新、改、扩建后的合格卫生室将达61%。

我镇的村卫生室建设由于种种原因而起步晚,但我们起点高、建设速度快、步子大。我们决心在二OO九年全部完成我镇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并加强对卫生室的管理,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竹根滩镇卫生院

二OO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加强领导、多方协调、加快村卫生室建设

竹根滩镇地处潜江市东北郊,东与仙桃市接壤,北与天门市隔江相望,西与泽0口经济开发区相连,南与园林办事处毗邻。全镇辖33个行政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7万,是潜江市唯一的贫困乡镇。

全镇33个行政村设33个村卫生室。由于我镇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村卫生室的房屋还是60、70年代开展合作医疗时遗留的产物,屋顶漏雨,四面通风,有的甚至早就列为危房。由于房屋破烂、设施简陋,很难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加上我们离园林城区较近,造成大病往上走、小病留不了的恶性循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根据市政府关于《潜江市农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潜政办[2007]14号)文件精神和市局《潜江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细则》(潜卫发[2007]4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镇从去年开始卫生室建设试点,今年全镇推行,现已新建、改建村卫生室18个。我们的主要作法:

统一思想定标准、加强领导不松劲

去年,我镇开始推行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从政策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我镇绝大部分村卫生室的房屋破烂不堪,医疗设施相当简陋,就医环境条件太差,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要求,相应也影响了新型合作医疗的顺利开展。为了认真地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文件精神,镇委、镇政府对此工作非常重视,安排一名党委委员领导组织和协调卫生室的建设工作。卫生院成立了工作专班,并由一名副院长主抓这项工作。

为了使卫生室的房屋建设一次性达标,按照一村一室、一证一点的原则,经专班研究并广泛征求村委会干部的意见,我们在三结合(同新农村的规划相结合,同推行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同完善方案、功能相结合);三统一(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确定了我镇卫生室房屋建设的标准:即地基行政解决,资金乡医自筹,布局四室一房(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妇检室、药房);设置隔离分开(即室房单独设置,以门相通,工作用房和生活用房隔离)上有望板顶棚,下有瓷砖地平,四面墙壁套白,1.2米高瓷砖墙裙。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实不少,有的卫生室要重新选址征地,我们就和镇分管领导一起,多次找有关职能部门及村委会协商。村、室联办的我们一一督促卫生室人员将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有的乡医对建设标准认识不足,强调个人困难,为此,我们以国家卫生工作行政方针加以引导,以市政府及局党委的要求加以沟通,以卫生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群众日益提高的就医要求加以推动,做通他们思想工作,调动了他们建设卫生室的积极性。在工作中,我们专班领导从不松劲,披风戴雪,夜以继日,常年在拟建的卫生室里穿行,找干部、找部门、找乡医,困难一个个解决,问题一个个的落实,卫生室一个个的建成。这些都洒满了专班领导的汗水,都贯注了他们的心血,都倾满了他们对此工作的热情。加速建设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

二OO七年,我们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建成了周岭、李垸二个试点村卫生室。在卫生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已投入使用,深受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建成前相比明显提高。二OO八年三月十四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镇政府、卫生院组织召开了全镇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重点就村卫生室建设下达了任务并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同时专车组织参会人员、卫生室室长到周岭、李垸二个新建卫生室进行现场参观。今年有建设任务的村卫生室在观后很受触动,纷纷表示回去后立即行动,积极性得以极大提高。四月份,今年拟建的16个村卫生室房屋建设相继开工,乡医积极性空前高长,这样形成了面上开花,造成我们的工作面大,事情繁杂。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有一条,建设的要求不走样,建设的标准不放松。四室一房要相对的独立就必须只有一门相通,地面,墙裙贴瓷砖不能是套白,工作区和生活区也必须隔开就不能混在一起,房屋的建筑面积不能少于80m2就必须占地达标。这些说来未容事但确实落实起来难。我们专班人员跑长了腿,说破了嘴,点多面大问题各式各样都一一得到了解决,每个村卫生室的建成都凝具了我们的心血。

我镇卫生室的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已高标准完成18个。2007年新建2个,2008年16个:其中新建二个,村委会、卫生室联建4个,改建10个,合格卫生室达55%。

我镇卫生室房屋建设由于种种原因而起步晚,但我们起点高,建设速度快,但我们需建的任务还仍然很大,我们决心在二OO九全部完成我镇村卫生室房屋建设任务,并加强对卫生室的软件建设和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镇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竹根滩镇卫生院 二OO八年六月十一日

加强村卫生管理,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我镇是一个拥有7万人口的农业大镇,农村卫生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回顾近几年我镇的农村卫生工作,我们在市卫生局党委和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农村卫生工作改革逐步深化,行业管理逐步完善,各项农村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抓镇村一体化管理和卫生室建设工作中作了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主要体会是:

一、以整顿入手,加强卫生室组织建设

村卫生室在方便农民就医,完成各项防保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前几年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卫生室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少数卫生室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行政管不了,卫生院管不服;二是医药市场比较混乱,村卫生室解体,乡医个体开业行医现象严重,医疗差错、事故时有发生;三是防保工作质量下降。防保工作是卫生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由于拜金主义的诱惑,不少卫生室放弃这一职能不是以防为主,而是以治为主,工作中欺上瞒下、敷衍了事。为了扭转这些影响农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局、镇两级党委和政府、行政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对全镇卫生室、医药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整顿。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更进一步明确卫生室行政上隶属于村委会领导的管理、业务上接受镇卫生院的领导和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二是村卫生室必须实行集体办医,一村一室,镇村一体化管理;三是卫生室人员配比严格按照村人口的千分之二执行,其中一名女乡医以便从事妇保工作;四是明确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是卫生室的主要职责,必须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扎实认真按时完成各项防保工作。

在整顿中,我们始终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拔了不少的钉子,克服了不少的阻力和困难。几年来,我们对父子卫生室、夫妻卫生室、一村多室的九个村进行了取缔,对8个防保和医疗脱节的村进行了合拢,取缔无证个体开业乡医12人。通过整顿,更进一步的加强了行政和卫生院对卫生室的领导,更进一步的巩固了三级卫生网网底的建设,更进一步的理顺了政府和部门的上下隶属关系,更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市场的秩序,更进一步加强了村卫生室的组织建设,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各项农村卫生工作任务、合作医疗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农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农村卫生工作涉及面广,每项工作时限也要求高,防疫、妇保、爱卫、合作医疗等工作千头万绪。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我们从管理着手,逐步形成了包括管理机构、制度、措施、监督、考核在内的管理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强化乡医队伍管理,提高卫生室服务水平。严把乡医卫生人员入口关,乡医参加卫生室工作,必须首先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热爱卫生工作,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卫生组批准,并经过卫生组岗前培训,医疗专业知识考试合格后报镇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同意方可上岗。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几年来,我们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制度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村卫生室统一制定了岗位管理、组织纪律管理、防疫妇保工作、财务管理、医德医风规范、药品管理等各科各项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加强各项卫生工作政策、法规和业务技术培训。除每年组织乡医积极参加市局的有关培训外,卫生组每季度均举行一次乡医培训,主要内容以卫生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和在本地流行的传染病等政策、业务知识的培训和考试,以提高乡医的遵纪守法自觉性和业务素质及服务能力,到目前为止,全镇87名乡村医生经国家职能部门考试考核已取得助理执业医师5人,主治乡村医师3人,医师21人,医士58人,全部从业人员均取得中专以上的学历水平。四是建立例会制度。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了每月15日由各卫生室长参加的工作例会制度,以原行政管理区所辖行政村为片,由卫生组包片工作人员主持召开室长会议,以每月工作开展情况、进度、质量等和下段工作要求为主要内容进行工作汇报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掌握工作进程,交流工作方法,融洽上下之间的关系,深受广大乡医的好评。

三、主管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监督管理

镇卫生组作为村卫生室的业务主管部门,切实、认真的履行工作职责。卫生组十名工作人员除认真做好各自的分管业务之外,以40%的时间常年沉下去在卫生室指导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掌握各卫生室的各种动态工作信息,同时解决村卫生室和乡医的一些具体问题。卫生组每年年头、年底均召开全镇乡村医生大会,年头我们书面将全年农村卫生工作主要任务全部分解,以评分制的方法下达全年工作任务。年底组织有乡医参加的年终工作考核检查组,用五至六天时间对各村卫生室的全年工作进行考核、检查评分,同时召开全镇乡医大会,认真总结一年的工作,通报检查情况,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卫生组配合司法、派出所、税务、工商等部门常年对不时发生的游医、药贩及个体开业人员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和取缔,以保证正常的卫生医疗秩序,保护村卫生室的利益。同时对卫生室医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药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保护群众的利益。

为了构建全镇和谐的卫生工作环境,我们卫生组积极、主动的支持、帮助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解决一些困难,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近几年来,卫生组协调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村委会互相配合,先后处理卫生室五起发生较大的医疗纠纷。为卫生室的建设土地征用和卫生室房屋修建排忧解难。同时,我们还向行政推荐政治思想好、工作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乡村医生进行培养,有的入了党,有的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有的当上了村委会主任。通过这些工作,使乡村医生团结在卫生组的周围,他们认为卫生组就是他们的家,卫生组可亲可敬,也使得各项工作能进一步得到落实。

四、加强卫生室房屋建设,促进新农合发展

由于我镇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村卫生室房屋还是70年代开展合作医疗时遗留的产物,房屋破烂,设施简陋,不能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影响了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二OO七年在卫生局、镇党委的领导和镇村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高标准的要求新建了两个村卫生室。今年年头我们以现场会的形式召开了全镇卫生室建设的动员大会,会上以新建村、改建村签定责任状,通过典型引路,广大乡医建设卫生室的热情高涨,行动迅速。按照《潜江市农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完成卫生室新建、改建21个,其中新建11个,改建10个,占应建62%,总投资90余万元。我们决心还用一年时间完成我镇卫生室的建设任务。由于卫生室就医条件的 改善,极大方便了群众,同时也推动了全镇新农合工作,在今年新农合参合农民的收款期间,由于行政上正处于党支部、村委员领导换届选举时期,大部分行政工作处于瘫痪,收款任务全部由卫生室、卫生部门为主完成,我们用近一个月时间,全镇收合医款1110800余元,参合农民55540人,比去年增长10%,促进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几年来,我们在局、镇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抓镇村一体化管理和卫生室的建设工作中作了大量工作,但离上级要求,同先进乡镇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我们离园林镇太近,卫生室的“五统一”还没有完全推动到位,特别是药品的购销统一工作难度较大。另外,如何把卫生室办成带有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机构,改变目前卫生室的“以药养医,自生自养”的状态,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等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卫生室的管理还有很多工作没到位。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加大改革步伐,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我镇卫生工作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总结 篇2

1 在爱卫会的平台上成立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南海区爱卫会历来由主管副区长或常委亲自担任主任委员,委员由27个职能部门和各镇街的分管领导组成;各镇街均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镇长或党委委员任爱卫会主任,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分管领导为委员。2008年2月,《南海区建设健康村工程实施方案》(南府[2008]41号)公布实施。区政府在爱卫会的基础上成立南海区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区邦敏区长亲任组长。成员由区府办、区有关职能局、各镇街分管领导共34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爱卫办合署办公,统筹、协调日常工作。各委员单位指派一名主要工作科室的领导为联络员,负责健康村有关工作。并设资料员一名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确立,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组织成员单位制定《南海区健康村评估指标》

建设健康村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标准,需自己研制。筹备阶段,区健康办组织相关部门前往上海、苏州学习、借鉴建设健康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卫生、环保、市政、水利、内河涌整治、社保、工商、农业、计生、体育、民政、食品药品监管、精神文明、爱卫、疾控、卫监、健教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结合南海当前的重点工作,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节能减排治污、内河涌整治等等,多次进行研讨,多方征求意见,合编相关的指标条文。《南海区健康村评估指标》(讨论稿)是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共同合作的成果。

标准要提升,我们找专家。区健康办聘请中山大学陈少贤教授领衔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课题组专家和我区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就标准的选择、限定、规范和可行性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和研讨,共同制定《南海区健康村指标体系》(试行稿),编写《南海区健康村试点评估工作指引》,使具体实施工作成为可能。指标和工作指引的确定,对健康村试点工作具有指挥棒的作用。

3 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建设健康村的可行之路

区健康办和各镇街取得共识:各镇街选择1~2个条件比较成熟的村作试点,探索建设健康村的可行性道路。

3.1 区、镇、村、村民小组的四级联动是推动建设健康村工作的关键

区政府制定《南海区建设健康村工程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工作步骤等方面对健康村工程作出总体规划。区健康办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协调镇街、村各项工作进程,平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步调;及时沟通、通报各试点村的工作成绩和有效措施。镇街承担组织具体工作,成立以镇委书记或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也对应成立健康办。重点部署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推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面实施,组织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协调卫生部门将卫生监督工作下沉到村委会,统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收运处理方式,配合开展治污减排和内河涌整治工作。各试点村在村委会、村民小组换届选举后迅速行动,结合实际,对照标准,制定工作方案,确定重点、难点。各镇街大力支持各项工作的落实。

尽管各试点村都是省卫生村,但各自基础不同,经济不等,因此建设健康村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也不一。在建设过程中,各村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各显特色。例如:西桥村率先开展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显岗村的“两委”干部通力合作,以下水道和户厕改造为突破口;河东村“创卫”改善环境尝到甜头,如今更加大投入提升环境,全面改造下水道,探索建起了一座集垃圾收集、公厕、管理人员用房于一体的小楼房;石泉村行动早,力度大,及早部署下水道暗渠改造;黄洞村借建设健康村工作清除、整理好全村的杂物,使村容村貌亮丽一新;下东村针对婚检率偏低的情况,与民政部门、妇幼保健院共同努力,变通工作方式,使婚检率达标;务庄村将健康村工作与治污减排工作相结合;河村村对全村公厕改造成感应式冲水公厕,并加大河村公园的投入;莲子塘村西太村民小组100%的村民签名同意动用村中的积累基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00%的村民捐资填补建设资金不足的缺口,捐资者中不仅有私营老板、热心村民,更有外嫁女及其子女、困难党员和贫困家庭。

3.2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动员全民参与建设健康村工作

为了让所有人理解、支持、参与这项工作,区健康办、各镇街、各试点村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法,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区健康办向全区农村住户派发《健康南海 共建共享——致全体农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共25.5万份;出版《珠江时报“启动健康创建,共铸五星南海”专版》24万份分发入户;佛山电视台南海频道制作播出建设健康村专题片、公益广告和《健康新理念》专栏。区卫生局、区健康办通力合作,在各试点村共安装了47个健康村宣传栏,区健教所同时给每一个宣传栏配送一套六张的替换宣传海报;利用公交候车亭宣传栏传达健康创建信息。

各试点村都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和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阐述建设健康村的目的意义,务求将健康村的理念、目标、作用灌输到每一个村民,务求使全体村民达成共识。显岗村、新河村、莲子塘村、石泉村、上柏村等举办建设健康村文艺晚会,通过歌曲、舞蹈、小品、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传达建设健康村的信息。各试点村在公众地方拉挂标语横幅。狮山镇开展“五个有”活动,各试点村村村有一个大型户外健康教育宣传广告牌,户户都有一个健康教育宣传环保袋,家家都有一本健康知识宣传小册子,各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每一条街巷都有健康公益宣传墙画,全方位地展开宣传攻势。所有宣传,都是要使家家户户了解健康村工作,支持、参与健康村工作。

区委、区政府建设健康村的目的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各镇街理解了,就有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决心;各职能部门理解了,就有了承担这项工作的责任;各村委会理解了,就有了落实这项工作的勇气;各村民理解了,就有了参与这项工作的热情。

3.3 拓展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将指标要求落到实处

正因为南海健康村的指标由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所以各村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好就由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解决。这样就要求区各职能部门必须拓展工作范围,从原来的镇街城区拓展到村委会。试点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委会,细心解释指标要求,指导各村开展工作。区卫生局把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关,重点落实体检率、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的规范建立和信息化管理的情况;区卫生监督所重视村内公共卫生基本情况的建档立册工作,为实施更规范、更深入的管理打下基础;区疾控中心把疾病预防和计划免疫作为重点,强化农村基层的疾病防控网络,同时狠抓除“四害”中布雷图指数的达标;区市政局重点规范垃圾收集、处理的方式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区水利局重点清理村内河涌沿岸30米范围内的垃圾收集点,督促建立村(组)属地内河涌目标管理责任制;区环保局不仅推动生态示范村的建设,还重点关注治污减排工作的落实情况;区社保分局重点关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区农业局重点关注化肥、农药的规范使用;区计生局重点关注计生综合服务室的建设和育龄妇女普查普治;区体育局重点关注健身活动场所和健身路径的建设;区健康教育所重点关注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区爱卫办守住创卫巩固这个基础。所有这些工作,目的是加强过程管理,务求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指标。

3.4 严格执行工作规程,确保健康村名副其实

区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各职能部门相关专业人员成立健康村专家评估组,负责健康村的评估鉴定工作。试点工作后期,村委会向镇街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提出评估申请,镇街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组织职能部门进行复查,再向区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提出评估申请。区专家评估组首先进行普查调研,提出整改意见,确定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区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再安排评估鉴定。通过评估鉴定后,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两周。最后由区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发文命名。评估专家组严格按标准评估,不含糊、不走过场,确保首批健康村名副其实。

经过努力,15个试点村通过了南海区“星级”健康村的评估鉴定,其中3个被评定为“三星健康村”,12个被评定为“四星健康村”,成为南海区首批健康村。

3.5 总结试点经验,调整指标体系,促使试点村向示范村转变

经过试点,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认为:提高认识是前提,标准建设是保障,四级联动是关键。具体实施的体会是抓好试点,形成示范;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全面发动,营造氛围。

经过实践,我们意识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有调整的必要。课题组的专家和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又进行了研讨和论证,争取尽快确定指标,为全面推进健康村工作打好基础。下一步还准备邀请国内的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论证,还要在全面基线调查的基础进行效果评价。

叶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成绩斐然 篇3

自去年以来,叶县卫生局枪抓机遇、克难攻坚、多策并举,强力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工作,全县581个行政村的标准化卫生所于2008年11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的村卫生所四室(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分离,美观整洁,并统一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瓷片板面,配备了被褥、诊断床、身高体重仪、工作服、出诊箱等必需品。基本实现了全县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有病及时治的目标。该项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周边市县专程来此学习者络绎不绝。

叶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18个乡镇,58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387平方公里,人口87万,其中约74万人为农村人口。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制约,大部分村级卫生所医疗设施比较简陋,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比较差,还有10多个行政村没有卫生所,就医难、看病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农民群众。

2008年6月,平顶山市标准化卫生所建设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各县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地把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叶县卫生局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在取得上级领导支持后,立即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的实施方案,并报请上级批准。

加强领导宣传先行

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在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初期,该县专门成立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组、技术指导组,并安装了专线电话。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具体负责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的日常服务和督促、指导工作。专门制定了《叶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室)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同时,还召开了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动员大会,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各乡镇长分别做了表态发言。此外还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的重要意义,跟踪报道建设情况。县领导小组要求把项目建设匹配资金落实到位,进行专户管理。各乡镇、行政村根据要求,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明确了主抓领导人员。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为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澄清底子合理规划

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套路可走,许多事情都是边摸索边进行。在建设初期,诸多问题相继而来,如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一村两所、一村多所问题,个别行政村没有因乡医而成了空白村的问题,村支两委班子不健全,村民不支持村所建设等问题。为此,该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亲自率队,对全县各行政村卫生所现状、执业医生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重新登记造册。县卫生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依照《建设方案》,结合乡、村实际,对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对执业医生资格重新进行了审核。对制定的村卫生所建设方案,在报请县领导小组研究后,进行逐一定点并确定了开工时间。县领导小组充分尊重乡镇政府意见,以乡(镇)政府加盖公章上报的资料数据为依据,在市里下发“标准化村卫生所(室)示意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拟定了面积分别为80平方米、60平方米的村卫生所两种方案,还聘请城建部门规划设计人员为卫生所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平面示意图。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有能力新建的就按设计标准进行建设,没有能力新建的,可以利用集体现有房屋或者在村医自己原有卫生所基础上进行改造。同时,卫生局带领相关人员先后到舞钢市、方城县实地参观考察村级卫生所的建设情况,借鉴经验,取长补短,组织村医到比较好的村卫生所学经验、长见识。此外,还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对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的认识,想方设法共同把卫生所建好,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干好。县领导小组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按照政策规定,减免相关费用,积极帮助乡、村和村医解决有关问题,搞好职能范围内的各项服务;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及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督与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尖问题,确保本乡、本村标准化卫生所按时建成并投入使用。

因地制宜 多策并举

在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过程中,该县做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避免了一刀切。如:常村乡将村卫生所建设纳入全乡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与村委会、党员宣教室、计划生育村室、乡村超市及文化娱乐广场建在一块,做到了标准高,进度快。旧县乡为落实国债村的建设用地问题,经与村支两委班子反复商定,最终将一块准备开发的临街土地划归村卫生所使用,老百姓对此非常满意。水寨乡在确定村卫生所及卫生人员时,进行逐村把关,逐人审查,很短时间内就确定了村医与场地问题。邓李乡在召开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动员会后,组织全乡村医到舞钢市学习考察,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规划,使得该乡的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质量好、标准高、进度快。

同时,该县卫生局还根据政策要求,提出有国债项目的村卫生所必须建成示范化村卫生所,有省级补助项目的标准化村卫生所必须高标准达标。各乡镇以国债项目村卫生所、省定标准化村卫生所为重点,对卫生所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并以点带面,推动本乡镇各行政村标准化卫生所的建设。部分乡镇还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标准,如邓李乡的新建村卫生所,其外部都建起了铸钢花眼栅栏墙和欧式大门,旧县乡同心寨村卫生所在达标基础上又进行了绿化硬化,做到了美观大方。龚店乡的楼马村卫生所、田庄乡的杨庄村卫生所、水寨乡的徐王村卫生所建筑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篇4

一、业务科室设置:至少设有诊察室、处置室、治疗室(接种室)、药房(或药柜)、健康教育室、消毒室、观察室,七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布局合理。

二、人员配备:乡村医生按所辖农业人口的1-1.5‰配备(其中一名女医生),并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三、基础设施:业务用房面积在100-150平方米。供水、厕所、宣传栏、取暖等配备设施齐全。

四、基本设备:

(一)诊察室:有诊断床、候诊椅、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出诊箱、身高体

重计,有盖污物桶等器械等。

(二)治疗室(处置室):有治疗台、急救药品柜、消毒盛器、有盖方盘、一次性

外科处置器械、有氧袋、治疗盘、紫外线消毒灯(或车)、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

(三)观察室:观察床2-4张,配有床头柜、输液架等。

(四)药房或药柜: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一个。

(五)其他:配有电话,根据需要配备高压消毒容器、健康教育设备(电视机、DVD机),电脑、冰箱等。

五、药品:严格执行《辽宁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六、管理规范:

(一)卫生室医务人员应具备符合要求的执业资格。

(二)规章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登记记录完整。在醒目位置张贴村卫生室

职责任务、工作制度、服务公约、便民措施和新农合公示内容,公开预防保健、急救处理、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健康教育、传染病登记报告、处方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消毒、医疗废物处置等各类制度。公开电话号码,与辖区居民能够随时保持联系。

(三)有诊疗技术规范与医疗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四)建立较为齐全的基础资料。规范登记诊疗、转诊、健康咨询、上门服务、老年保健、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残疾康复、合作医疗、药品进销及传染病管理等资料。

(五)设施设备专人保管,专物专用。

(六)规范药品管理。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索取合法票据,建立真实完整的购

进、验收记录,设专册登记;药柜由专人负责,按要求对药品进行储藏、养护。

(七)财务管理做到基本台帐齐全,记录真实,收费合理。

(八)规范卫生服务行为。以保护居民健康为目标,以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为主

村卫生室建设情况通报 篇5

x

村卫生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Xx建办„2012‟x号

关于村卫生规范化建设督查验收的通报

各成员单位:

为全面落实2010-2011年中央.自治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项目,进一步了解各乡镇对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情况,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县村卫生室建设领导小组于2012年1月5日和6日,组织由卫生、财政、住建、发改、计生和“三求办”等部门组成的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督查验收组,对全县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项目进行督查验收。现将督查验收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查验收范围

对2010年建设的32所村卫生室(包括村级中心服务综合楼)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对2011年建设的81所村卫生室建设工程(包括村级中心服务综合楼)进行验收。

二、督查验收内容

(一)督查内容:

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

的备案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的前、中、后期,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督促整改。

4.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各乡镇对下拨的项目建设资金能按照“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项使用”的资金管理规定严格资金管理,并能按建设的工程进度与施工方结算,未有发现有拖欠工程款现象。

5.所督查.验收到的113所村卫生室基础建设工程均全部完工,各卫生室建筑面积和使用布局基本达到要求,普通村卫生室达80平方米以上,中心村卫生室达100平方米;按要求诊断室.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和值班室及其他辅助用房等五室分开,相对独立。除极少数卫生室正在进行装修外,绝大多数卫生室室内、外悬挂有颜色、字体、大小、标识、材质等符合设计规定,制作规范的标牌;室内各种制度均有上墙。

四、存在问题

1.少数村卫生室尚在装修(运江镇:那敖、山坳;百丈乡:敖抱、练石;罗秀镇:凤阳)

2.个把村卫生室屋顶存在有渗水现象。

3.部分村卫生室尚未安装防盗网;有部分村卫生室已安装好水电,但尚未开户不能使用。

4.建筑材料价格逐渐偏高,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足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五)各乡镇要积极协助好县项目办做好项目建设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迎接上级的评估核验。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自查报告 篇6

尊敬的领导: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卫生室的情况,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1、综合管理严格化。

我们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统一收费标准、收费票据,有固定资产帐目。统一使用招标采购的药品,统一建立门诊登记、处方管理、传染病报告、疫情处理、防疫保健、健康教育、一次性医疗用品销毁和登记、药品使用、财务收支等规章制度。做到了防保有卡证,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票据、消毒有记录、财务有帐目、宣传有固定栏。各项工作基本做到了有计划、有小结、有总结,资料齐全、归档整齐。

2、房屋建设标准化。

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建设内容和配置标准,我卫生室设置有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等,总建筑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各室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尤其是治疗室符合消毒无菌要求。

3、设备装备齐全化。

我卫生室基本诊疗设备符合要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身高体重计、高压消毒锅、出诊箱、治疗盘、冷藏包、清创缝合包、简易吸痰器、氧气包、资料柜、药品柜、输液架、有盖

方盘等必备设备齐全。设备有建档管理、使用和维修记录。

4、业务开展优质化。

我卫生室能开展一般伤病诊治,及时转诊患者。能运用中医药方法诊治疾病,配备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品种数在100种以上。处方书写合格率达到90%以上,门诊激素处方控制在5%以内,门诊抗生素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控制在20%以内。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执行零差率销售。

同时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础资料齐全,工作记录连续属实,有据可查。其中: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巩固在98%以上,结核病防治DOST覆盖率达100%;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90%和65%以上。有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板,能够协助卫生院完成本村农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而且我卫生室认真执行新农合相关政策,其中:次均门诊费用控制在20元以内,目录外用药控制在5%以内,新农合门诊医药费及时报销。无弄虚作假、滥检查、乱收费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5、医德医风和蔼化。

室内设有群众意见箱,工作人员上岗着工作衣帽、佩上岗牌,衣帽整洁,精神饱满,态度和蔼,举止文明,较好遵守医德规范,无开大处方、乱收费等现象,患者满意度在85%以上。严谨从医,严格做人,深受病人信赖,医术精湛,在各地区群众

中显有较高声誉。

我国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研的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3月,调研地点涉及全国17个省份的106个卫生室,其中东部地区调查了30个,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调查了38个。调查对象是样本地区村卫生室从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共计126名。

1.2 调查内容

本次研究在专家咨询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设计问卷《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现状调查问卷》,探讨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情况、工作和业务情况、教育培训情况、收入待遇和社会保障[5,6,7,8]。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7个省份106个村卫生室的126名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2次录入,采用R语言进行统计分析,以总结我国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从业现状的共性问题。

2 结果

2.1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总量及分布情况

据《全国卫生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数量有985 692名,比2010年减少了46 136人,2008~2014年我国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在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数量方面,2014年中部地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为2.44名,高于东部地区(2.30名)和西部地区(2.02名)。全国各省份的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安徽省和江苏省平均每村村卫生人员为4.54名和4.30名,在所有省份中位居首位。而辽宁省和北京市最少,平均仅有1.60名和1.61名。在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方面,各个省份也存在差异,西藏每千农业人口有4.35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而浙江和海南省仅为0.71名和1.12名。见表1。

2.2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样本调研结果显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趋向3︰1。此次调查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共126名,其中男93名,占比73.81%,女33名,占比26.19%。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村卫生室人员的性别比例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论均为男性多于女性。

在年龄结构上,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6岁,以35~54岁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比例为65.00%,其次是60岁及以上人数和25~34岁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5.08%和11.11%。其中25岁以下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有3名,占调查总人数的2.38%,见表2。某村甚至只有一位70岁的“赤脚医生”承担着全村的医疗工作。在从医年限方面,平均从医年限为23年,37.88%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从医年限集中在10~20年,其次分别是20~30、30~40年,比例依次为27.27%和10.61%。从医时间最长者为58年,最短者为2年。

2.3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教育培训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学历以高中或中专最多,占54.96%,其他学历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专(23.66%)、初中(12.21%)、本科及以上(6.87%)、小学(2.29%)。在持证情况方面,拥有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证书的从业人员占50.93%,持执业(助理)医师证书的占27.78%,持其他卫生技术执业资格证书占19.44%,尚未取得任何执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则为1.85%。

在近一年接受培训方面,90.57%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接受过培训,东部地区接受过培训的医生占比93.33%,中部地区接受过培训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占比97.37%,而西部地区,接受过培训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占比仅为81.58%。在培训目的方面,东部、中部地区的医生获得培训的目的多是为了知识更新,西部地区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更多的是为了知识更新和获得专项技术,存在地区差异。

2.4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收入待遇和工作业务

从年总收入的构成上看,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收入以卫生服务收入为主,占比55.23%;农副业收入次之,占比21.89%;政府补贴占比16.49%,预防保健收入占比6.39%。东中部地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月平均收入为2200元左右,而西部地区为1680元,受当地经济水平等方面影响,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各项工作上分配时间占工作总时间的平均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临床(常见病)治疗(58.67%)、计划免疫(13.04%),健康教育(13.01%)、妇幼保健(8.47%)、其他(3.58%)、计划生育(5.31%)。相较于预防保健工作,当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将大部分甚至全部工作重心放在临床治疗中。

3 讨论

3.1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总量不足,存在地区差异

根据《2015年1~9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的数据显示,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网底的村卫生室,2015年9月底共计646 065个,比2014年减少3572个[10]。目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配置现状远高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标准[11],但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与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据统计2014年我国农村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38名,而城市中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97名。相较而言,农村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远远落后于城市。省份间或同一省份的地(市)间和县之间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资源配置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2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老化

我国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呈现女性明显少于男性、年龄结构老化的特点。2007年对江西省26 645所村卫生室进行普查发现,乡村医生男、女比例分别占88%和12%[12]。2012年对四川省的调研得出乡村医生平均年龄45.2岁,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超过50岁的乡村医生77名,占34.22%[1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会影响后继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对观念的传承、经验的吸收、知识的更新等,也会加剧人力资源储备短缺的现状。如何吸引村医、留住村医,是当前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偏低,教育培训不足

村卫生室承担村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从业人员的医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是村民健康的技术保障,相关能力的培养为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目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偏低,根据《国家卫生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2014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仅占7%,本次调研的126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中仅9名为本科学历。虽然村卫生室管理办法鼓励在岗村卫生室人员接受医学学历的继续教育,但是目前的培训主要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省市医院的培训十分有限。

3.4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收入待遇低,业务重心偏颇

在1981年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中提出,乡村医生应给予当地民办教师一样的待遇[14]。刘聚源[15](2010)对北京、江西等地乡村医生的小组访谈结果显示,乡村医生认为自身的待遇、地位和家庭条件远不如当地的民办教师。从业人员对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意识尚未形成,将工作重心放在临床治疗方面而保健工作的开展停滞不前、动力不足。在初级卫生机构中,人力不足、学历有限,村卫生从业人员不得不扮演着多重角色,这对于其角色转换和工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4 对策及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制”作为下一步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16]。针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好农村初级卫生工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4.1 制订政策增加人员总量、缩小地区差异

在国家层面上,持续而相对稳定的经济补偿是维持村卫生室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机制,在政府和农村社区无力全额支付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允许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收取一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可以有效激励他们,有利于维持农村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就地区层面而言,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17]。

4.2 建立人才长效引进机制和合理分配格局

针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老化的现状,建立人才长效引进机制和合理分配格局。短期方面,基于现有情况在短时期内难以出现有效改善、乡村医生存在供需矛盾的现实,建议城市诊疗负担相对较轻的一级、二级医院与村卫生室建立帮扶机制,定期选派年轻力量到基层服务[18]。长期方面,实行高校定向培养农村医技人才制度,采取降分、免费等方式,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服务,并积极探索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学历教育的新途径,为现在职人员获取执业资格创造条件,从而创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提升人才的长效机制。

4.3 切实健全培训模式,提高医疗水平

针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偏低,教育培训不足的现状,政府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政策,切实健全培训模式,提高医疗水平。首先,教育培训的内容应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相符。由于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的差异,各地常见病、多发病存在一定区别,村卫生室从业人员需要针对特殊病症学习适宜技术[19]。其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时间和方式可更加机动、丰富[20],可以考虑工作日采取远程授课,进行小课时的理论学习;休息日采取集中授课,进行大课时的实操训练。

4.4 提高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收入和预防管理意识

上一篇:某党支部党建工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报告下一篇: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