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导师信

2025-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床医学导师信(通用12篇)

临床医学导师信 篇1

医学考博导师推荐信

【一】医学考博专家推荐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推荐书,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XX是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在贵医院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XX有信心自己能够很快胜任临床相关工作。

因此,特向贵医院推荐xx。

四年大学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XX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XX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XX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XX 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

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XX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

最后,祝贵单位宏图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XXX

临床医学导师信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研究的学生为广西医科大学2007、2008级七年制学生中将专业导师填报为第一志愿者, 共428名。两个年级在人数, 性别, 供选择的导师数, 导师在各医院、各专业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从2007年开始非直属附院导师可招收七年制学生。纳入研究的导师为可供2007级选择者340人及可供2008级选择者369人, 这些导师均通过研究生学院的审查获得导师资格并愿意招收七年制学生。

1.2 研究方法

通过广西医科大学教务管理部门收集可供2007、2008级填报第一志愿的导师名单以及两个年级填报第一志愿的学生名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一附院”) 和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以下简称“肿瘤医院”) 合称直属附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区医院”) 和其他医院 (包括南宁市第一、二人民医院, 柳州市工人医院, 柳州、玉林、梧州、贵港、北海市人民医院) 合称非直属附院。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对率与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导师情况

2.1.1 导师来源情况

两个年级可供选择的导师相比, 各医院分布基本一致 (P>0.05) , 各专业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故在本研究中将两个年级可供选择导师数合并分析。其中一附院占58.67%, 肿瘤医院占15.80%, 区医院占11.85%, 其他医院占13.68%。直属附院占74.47%, 非直属附院占25.53%。

2.1.2 各医院导师被选择情况

各医院导师被选择率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进一步比较显示, 各医院之间两两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区医院的导师被选择率最高。直属附院导师被选择率高于非直属附院,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

注:一附院、区医院、肿瘤医院、其他医院导师被选择率两两比较P<0.05;直属附院与非直属附院比较P<0.05

2.1.3 各专业导师被选择情况

临床科室与非临床科室 (B超+放射+麻醉科) 的导师被选择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分别为60.03%和62.96%;各科室导师被选择率中, 儿科最高, 其他科最低。但通过两两比较的卡方分割检验结果显示, 内科、儿科、放化疗科、B超+放射+麻醉科专业导师被选择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外科、妇产科、其他科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2) 。

注: (1) 放化疗科:放疗科与化疗科, 简称“放化疗科”; (2) 其他科:耳鼻喉科、康复科、急诊科、皮肤科、眼科, 简称“其他科”; (3) 临床科室:除辅助科室 (B超+放射+麻醉) 以外的科室均归入临床科室

2.2 学生选择专业的性别差异

2.2.1 学生性别差异情况

2007级共211人, 男、女生分别为99人、112人;2008级共217人, 男、女生分别为95人、122人。两个年级性别构成比基本一致 (P>0.05) 。故在本研究中将两个年级学生合并分析。其中男生194人, 占总人数的45.33%, 女生234人, 占54.67%。

2.2.2 学生选择专业的性别差异情况

总体上, 所有专业中男生数平均占45.90%, 女生占54.10%。但选择内科、妇产科、B超+放射+麻醉科的女生比例高于平均水平 (P<0.05) , 选择外科的男生比例高于平均水平 (P<0.05, 见表3) 。

3 讨论

3.1 医院类别对导师被选择率的影响

我们发现, 区医院的导师被选择率最高, 为76.19%;其次是一附院, 为67.07%;第三是肿瘤医院, 为49.11%;最后是其他医院, 为30.9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其他医院的导师2007年才开始招七年制学生, 缺少“口碑相传”效应, 学生对这些医院的导师不了解;二是肿瘤医院为专科医院, 供学生选择的学科相对较少;三是七年制学生在一附院、区医院实习人数相对较多, 对两所医院的导师较为了解;四是一附院、肿瘤医院、区医院相比其他医院离学校更近, 学生均在学校住宿, 存在地理方面的优势, 能更快、更多地获得来自学校方面的信息;五是一附院和区医院是区内数一数二的医院, 在培养人才方面, 尤其是培养研究生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理想场所。区医院导师被选择率比一附院高的原因可能是:尽管二者均为广西综合实力排名前三的医院, 但区医院导师仅84人, 占全部导师数的11.85%, 故导师被选择率较高。本研究未对各医院专业导师的构成进行详细比较, 但总体反映了各医院导师的受欢迎程度。

直属附院导师被选择率比非直属附院高出超过10个百分点,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直属附院与直属附院相比教学意识不强, 非直属附院在申报成为附属医院之前, 医疗工作是其核心, 教学及科研工作比重很小, 而医学院校在为医院带来品牌效应和技术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很难有明显效应。这就从客观上导致部分非直属附院带教教师认为教学是负担和累赘, 出现重医疗轻教学情况。二是缺乏系统性培训,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三是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四是教学基础设施很难满足需求[2]。因此, 要想提高非直属附院导师被选择率, 首先要改变非直属附院领导和导师重医疗轻教学的观念, 其次是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学设施建设。

3.2 性别差异对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

鉴于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 女生选择专业主要集中在内科系统等诊疗经验占主导地位的学科以及工作强度较小的辅助科室[3];而男生则多集中在外科、内科等临床科室。女生选择辅助科室, 与当前的就业趋势较为相符。相关文献显示:女生在辅助科室 (B超室、胃镜室等) 的就业率明显高于男生[3]。然而, 对于内科等以诊疗经验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延聘、返聘退休老专家, 引进有工作经历的高年资医务工作者[4], 过多的学生选择内科, 将会使该专业今后的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3.3 专业类型对导师被选择率的影响

临床科室与非临床科室导师被选择率基本持平, 非临床科室固然因其工作量较小而受女生欢迎, 但非临床科室绝大多数是临床辅助科室, 没有医生处方权, 使其并不比临床科室更受欢迎。内科导师被选择率稍高于外科。内科、儿科、放化疗科、B超+放射+麻醉科导师被选择率基本持平;外科、妇产科、其他科导师被选择率基本持平。整体说明七年制学生选择专业情况较为均衡。

4 总结和建议

21世纪以来, 高等医学教育迅猛发展, 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而就业岗位的需求并未明显增加, 使得研究生学历优势逐渐丧失, 就业状态也由易转难[4]。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招生规模从原来的每年30人, 扩大到现在的每年220人左右。作为广西医科大学培养的精英学子, 他们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导师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所以, 对七年制学生选择导师进行正确引导, 对其今后的就业至关重要。

4.1 大力推进非直属附院建设, 为七年制学生培养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1) 转变非直属附院教学观念, 完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 定期召开非直属附院院长会议, 通过举办院长、科教科长研讨班等方式, 讨论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

(2) 在教研方面学校和直属附院应对非直属附院给予帮扶, 激发非直属附院教师的带教热情, 提高非直属附院的教研实力。

(3) 加强学校对非直属附院的管理力度,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加大教学督导巡查力度。

4.2 积极引导, 有效干预

(1) 引导学生正视当前形势下性别差异对就业的影响, 女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侧重于B超科、放化疗科、心电图诊断等辅助科室。

(2) 采取措施避免选择专业扎堆现象。例如2008级学生在填报志愿前先预填一次, 并公布预填情况, 继而对专业扎堆现象进行干预。

(3) 总结分析历年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 引导七年制学生选择专业导师时有长远规划, 以就业为导向, 从兴趣、就业、专业前景方面进行多方位考虑。

(4) 鼓励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等基层学科, 面向社区、基层就业。医学毕业生数量剧增, 使城市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但社区、基层医疗单位却人才匮乏, 且随着新农村建设, 基层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对于健康更加关注和重视, 这就为医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云, 邓砚, 肖强, 等.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5) :13.

[2]彭成华.非直属附院持续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 30 (6) :64.

[3]赵美玉, 李强.性别差异对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率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1, 40 (12) :64.

医学院校中的本科生导师制 篇3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校本科生在学习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 由导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修业方案和发展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高效进行。

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很多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正是由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优越性,这一教学模式也在部分医学院校高等教育中逐渐被采用。本文就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尝试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即通过个性化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实践证明,在普通医学院校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对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拔尖人才发挥示范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在医学院校高等教育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加强交流,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是缓解大一新生初入大学阶段的压力。初入大学校门,他们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新奇,也有茫然与压力,对大学生活表现出不适应和由此带来的急躁情绪。此时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交谈与交流,给学生解释清楚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避免学生因此产生急躁情绪。二是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关系。大学开始的两年时间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的阶段,对于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因此这个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医学生初入校门一般都急于学习专业课程,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不能深刻认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鉴于此,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认识,强调课程体系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学生认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探讨正确的学习方法,消除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消极心理,使学生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三是督促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入学初就要求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毕业后就业还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针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什么样的学习计划等。针对上述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后,要求她们写出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并引导她们一旦树立目标,制定了计划就要向着目标按计划进行,一步步有条不紊,一步脱节就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困难。通过这次交流与书写学习规划,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消除了学生因盲目学习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强化科研意识,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 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科研是知识的载体,科研训练对于现代医学生来尤为重要。科研训练先从阅读文献开始,大量阅读文献能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动态,同时又能使专业英语能力得到提升。为此,在学校的支持下,增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形成科研思路,然后按照要求撰写申请书来申请项目,审批后开展试验。通过项目的申请过程及开展试验这一系列过程,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都得到了锻炼和强化。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学校每年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申请立项过程中,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阅读大量英文文献,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科研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参加过初步科研训练的学生,无论是从理论知识上还是在能力上都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一旦形成,便能够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从而推动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落选学生的心理反差较大 由于近些年的扩招,在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师生比太低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不少报名的学生最终在双向选择中落选,另外也有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入选的资格。这部分学生往往会比较担心:“这对我的专业学习、对我将来的毕业就业会不会有负面影响?”

学生的受益程度因人而异 推行导师制是希望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得到专业学术、思想发展及人格形成等方面的指导。但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态度不积极,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找老师联络。2013年6月,学校曾就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3%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有帮助”,其中62.7%的学生感到“导师对自己有较大帮助”; 而感到“导师对自己没有帮助”的学生则有10.7%。

指标难以量化,奖励措施不足 在制定的实施方案中,有关于考核办法的规定、说明;但很多考核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是相对地进行,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另外,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也还仅仅是进行口头鼓励与表扬,这多少会影响导师的积极性。

解决方案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导师队伍 结合学科专业优势,积极采用引进与培养双重措施,进一步扩大导师队伍,使更多愿意尝试导师制的学生得偿所愿。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一方面,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主动与导师联络,充分感受导师制带给他们的益处;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具体措施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定期主动地向导师汇报学习、科研情况,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主动、认真地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每学年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并对导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议等。

加强导师考核,加大奖励力度 首先,应该尽量把考核内容量化,这样的考核结果更接近现实,更公正;同时,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奖优罚差。

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实践证明,导师通过加强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并能使学生的科研思维尽早得到开发和训练,从而增强其综合科研能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不断探索使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进一步得到完善,为成功探索高校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

[2]李喜成.高校实行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173-174.

[3]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4648.

[4]李磊,陈仕杰.论中医师承教育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894-899.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2372);滨州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No:BYJY201104);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No: SDYY12002)】

博后导师信 篇4

该同志英语过六级,能熟练使用英语阅读和交流,在读期间曾大量阅读英文论著,该同志本科出身于XX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攻读XX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XX专业,知识广泛基础更开阔,在学习中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对丰富的学识。参加了部分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使之具有较强的科研技能。

该同志在硕士、博士期间参加了参加了国家XXXX项目《XXXX》的研究、参编了X部著作,有X篇论文发表,其中X篇发表在XXX类刊物上。

鉴于该同学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且对金融学专业有强烈的兴趣。特推荐该生报考贵校博士研究生。

推荐人:XXX

如何写导师信 篇5

大多数的优秀的大学都要求提交三封推荐信:一封是来自你的班主任老师,另外两封是来自其他核心课程的老师,最好是高二时教你的老师。

然而,因为大学在推荐信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保证在你选择谁来为你写推荐信之前认真阅读过申请表上的要求。

当学科老师给你写推荐信时,他不应该在信中提及你的课外活动,因为这已经完整体现在你的活动列表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在信中,这位老师重点讲述了你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

鉴于大多数人都需要时间去构思一封文笔流畅、有深度的推荐信,你一定要给指导老师和任课老师足够的时间去完成。

又因为一些老师希望在暑期去完成这些信件,所以高二的春季是让你老师开始着手撰写推荐信的最佳时间。

在高三学年开始,(至少在你第一份申请截止日期前一个月)你可以适时地提醒老师们最后的日期,同时把大学的评估表格递到他们手上。

一封有说服力的的推荐信关键要看你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有多深刻。

当你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学习,100%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按时完成作业,在课程上问些有深度的问题,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及时求助,同时也要热心帮助同学,超出你所有老师对你的期望。

总而言之,要向你的老师们证明学习对你来说是件愉快的事情。

当你在考虑选取某一位老师给你写推荐信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你平均成绩是B,那么你没必要一定要从你拿A的课程老师那儿取得推荐信,一封来自你拿C的课程老师的推荐信会更加中肯,特别是当这个老师看到你为学业做出了你最大的努力。

我最好的建议,就是要明智地选择为你写推荐信的老师。

其次,一封绝佳的学科老师推荐信不仅取决于你的老师多么了解你,还在于他明确地知道一所大学的招生办希望学生具有怎样的品质。

写一封奏效的推荐信需要极高的天赋,只有很少的老师有这种能力。

不要以为只要是英文老师写的推荐信就一定是最有效的。

我所读到过的一些英语老师写的推荐信,最多只能算中等水平;但同时,也读到过物理老师写过的很有意思也很有用的推荐信。

一封有说服力的班主任推荐信则取决于这个老师有多了解你。

如果你觉得你的班主任还不够了解你,那么你就需要做些什么了。

和他/她定一次长谈的时间,或是在午餐时间去找他/她。

和他/她谈谈你所上的课,你的课外活动,你的生活,你对未来目标,你认为最重要的事物。

不要害怕和你的班主任交朋友;相反地,他/她或许能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之一。

尽管这是常识,但还是要在提醒大家一下。

当你拿到推荐信之后,不要忘记写一封小短笺感谢给你写过推荐信的老师,同时一旦有了录取消息,不要忘了和他们一起分享。

祝你们在申请中一切好运!

Bev

导师英文信 篇6

Dear colleagues:

Ms, xxx requested a letter of reference from me to support her application for graduate studies at your university。 As her research adviser when she was a graduate student in my school of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i am pleased to comply with her request。

I have known ms。 xxx since xxxx, when she was admitted as a master of science candidate into the school。 As her research adviser, i directed her research and found her a promising youth radiating with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During her first year, she got a very good record in major courses and earnd good scores major and general gpa 3.3。 She particularly enjoyed challenging areas of studies such as quantum chemistry and theory of electrochemistry。

During the following two years, ms。 xxx worked on a computational theory study of inorganic functional materials project for his degree thesis “theoretical study of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metal element in the hydrotalcite slabs”,

To make the theory model meet the actual materials, she faced down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building reasonable modul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calculation techniques。 Working hard and independently, she cracked the problems one by one, and came up with a thesis that was characterized by academic excellence。 during her m。xxx。 Period, she had three paper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Judging by he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while she studied with me, i am convinced that ms。 xxx has acquired the knowledge and intellectual sophistication on the basis of which she can undertake world-class training。 I therefore lend her my enthusiastic support and would appreciate your favorable consideration of her application。

Sincerely,

临床医学导师信 篇7

1 导师制的分类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根据导师的人数和作用的差异,导师制可分为单一导师制、小组导师制以及联合导师制。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中,单一导师制及小组导师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联合导师制是指由大学和企业协作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目前在医学领域中联合导师制的应用较为罕见。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导师制模式的特点,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集中讨论单一导师制及小组导师制的发源、优缺点及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2 单一导师制

单一导师制起源于德国,其特点是每一研究生师从单独一位导师,导师拥有充分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权。导师主要对研究生学习过程及论文答辩进行指导,包括指导论文选题、科研实验、论文撰写、论文评审、论文答辩及论文投稿发表等[2]。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就是采取这种一师一徒的单一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在培养医学专业性人才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学学科发展的细化和学科交叉程度的深化,单一导师制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单个导师的知识面及思维方式不足以适应学科渗透的趋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分化综合的不断加剧,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每个导师由于其知识构成及研究方向不同,长期以来在某个领域或方向上积累了较多的知识和经验,在其他领域关注相对较少,导致其专业知识结构有一定局限性,同时单个导师的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很难适应当前跨学科发展的要求,更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扩招对导师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研究生招生人数逐步增加,导师资源日趋紧张。如果一个研究生师从一个导师,一个导师只负责数个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对师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导师组成导师组同时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在改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优化了导师师资资源。

从研究生的角度分析,在师承一人的教学方式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极大地取决于导师个人的学术水平和思维方式。单一导师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从其他导师处学习和汲取知识的机会,近亲繁殖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容易成为导师的复制品,不利于研究生学术造诣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单一导师制下,导师与学生很难成为学术合作伙伴,研究生容易被动的成为导师变相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硕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导师的数量不能满足研究生增长的需要。在一些研究性大学中,导师由于忙于繁重的科研任务,精力有限,师生接触密切程度大大降低,导师给予研究生的直接指导明显减少。

从整个医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看,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必须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寻求解决理论和实际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科的总体科研水平。一个导师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由于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难以独立培养出具备多个学科综合知识的高级人才,也会导致整个学科建设不能与时俱进,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

由此可见对不断扩大发展的医学研究生教育而言,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已日益显示出其弊端。采取小组导师制进行集体培养的教育方式,成为了医学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的一个必行方向。

3 小组导师制

小组导师制,也称一主多辅的导师制,该导师制度源自美国,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最先采用了这种导师制,是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模式[2]。目前,这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形式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校所采用。小组导师制的导师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一学科群体但不同资历的导师组合起来,另一种是在导师组中引入不同专业的导师,通过跨学科科研项目培养跨学科的专业人才。由于医学学科的高度融合和交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导师组合在国外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备受青睐。与单一导师制相比,小组导师制有以下一些优点。

多个导师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发挥集体优势,解决了单一导师知识面单一和思维方式单向的问题。导师组的成员,可以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充分实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开拓新的研究思路,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以集体智慧提升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同时,通过聘任社会名流、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导师,发挥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一流名师的优势,可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系,为研究生博采众长、跨学科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机会和进行有效的指导。

小组导师制有利于导师资源的共享。面对研究生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的矛盾,学校可根据导师需要的数量和学科队伍的实际,吸收校外学术界的优秀人才作为研究生兼职导师,弥补导师队伍的不足,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兼职导师长期在科研、管理、生产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一个导师可以参加几个导师组的工作,使研究生能共享导师和实验室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某个学科教学和科研硬件条件不足带来的培养问题。

在导师组的集体指导下,有利于学生科研视野的开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研究生分阶段培养的特点,组建不同的导师小组,导师组成员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和分阶段的指导,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导师组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学生参加的课题越多, 方向越广, 所受到导师指导的层面也就越广,大大的扩展了科研的视野。同时也可以使培养工作更有针对性,比如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及科研实验工作阶段由不同导师负责指导,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现师资间及学科间优势互补,能够促进研究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开发型的人才。

小组导师制有利于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及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形成导师组,凝聚多学科的力量,发挥多学科联合的综合优势,攻克医疗和科研上的难题和重大课题,不仅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利于提高学科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年轻导师通过参与到导师组中,不仅可以接受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导师对他们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参与到重大课题的研究,提升他们自身科研及带教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为日后在科研及教学上独当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导师组的所有成员在攻克课题的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学术探讨和学术交流,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开阔学术视野。通过形成稳定的课题研究小组,保持良好的课题成员结构,有利于实现学科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4 结语

小组导师制在日常应用中还需密切结合学校及学科的具体情况进行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如要控制学科带头人研究生招生的总人数,也要控制整个导师组成员的总人数以及每位导师参加的导师组数等。合理、有效地发挥每个导师组成员的作用,避免小组导师制趋于形式化。同时也要在课题组实行不定期专题讨论制度, 解决当时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妥善的处理和协调不同导师之间学术观点的差异。

总之,导师队伍建设在整个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立并保持一支优秀的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改变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3],贯彻小组导师制的指导方向,方能确保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摘要:在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导师制可分为“单一导师制”及“小组导师制”两种模式。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单一导师制”暴露出了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病,而“小组导师制”具有诸多的优势,值得在国内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导师制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Kilminster SM,Jolly BC.Effective supervi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settings:a literature review[J].Med Educ,2000,34(10):827-840.

[2]李静茹,薛彦华.中国研究生导师制研究[C].河北师范大学,2006:1-5.

公派国内导师信 篇8

【一】 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信

申请人姓名: 申报项目名称: 计划留学单位: 申请留学身份: 申报国别: 留学专业名称: 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所在单位: 推荐人专业技术职称: 推荐日期:

【二】导师推荐信

基金委:

**同志近两年来一直在进行**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工作积累。

自****开始,就读本所在职博士,研究课题为****,本申请项目为其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研究方面,已公开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一篇,另有一篇已投递。

对于本申请项目,也进行了相关的前期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同时,****同志作为研究骨干参加了****项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已具备了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

鉴于此,特推荐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如获资助,可保证其具有充足的工作时间用于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一切项目研究中所需的实验和分析测试设备,并就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诚恳地建议。

导师信 篇9

我非常荣幸推荐我的学生xxx申请参加您的研究生项目。xxx以前参加过我的“数字控制系统”项目以及在他高年级期间的“最优化理论”。之前,他获得过86分/100分和排位在名列前茅5%之内。

之后,在仅针对研究生开放的课题中,他是参与的仅有三位本科学生之一。在指导他的期间,我了解到他是一个好学和勤奋的人,他总是用心钻研我的演讲并学习掌握知识。其实有某些任务对一般的学生是有难度的,可他总能出色地解决了他们,这些正是缘于他逻辑和分析思维潜力以及对理论的清晰构想。在最后的项目中,他也打动了我。在解决开发项目中自由易变的优选问题,他深思熟虑并且熟练地完成了它,所以项目能够运转良好,甚至是发生一些特殊状况(象循环…)但是它仍就能够非常好的运转和阅读。因此我给了他比其他许多研究生更好的成绩。

另外,在中高年级他参与了控制和系统的路线项目群且总是得到的好成绩。

根据我的观察,在你的研究控制和系统领域,xxx完全能够担任主要职责,我非常有信心他已经在一些项目中体现了他卓越学习潜力和勤劳努力。他能表现杰出优越甚至是在高强度的项目中。我毫不犹豫坚决肯定地推荐他,期望您将优先思考他的申请。

xxx

临床医学导师信 篇10

1 导师的条件和职责

导师由科室护士长推荐或自荐, 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 职称为护师或以上;热爱护理及教学工作, 责任心强, 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娴熟。导师的职责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制订培养方案, 指导学生设计选修课方案, 构筑更为优化和更具个性的知识结构, 进行其他必要的知识和实践教育, 对培养对象进行年度考核。

2 带教方式

带教时间1年为期, 每年7月护理部统一安排学生, 护理部统一制订导师培训计划, 并作为培训项目进行管理, 严格落实[3]。采取1名带教导师与1名或2 名学生构成一对一或一对二导师责任制教学方法, 每位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前就已经安排好其带教导师, 导师负责学生工作全过程的督导及指导工作。

3 具体带教方法

学生进入实习点后首先引导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状态, 协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转换。结合护理部和学生所轮转科室的带教计划与学生一起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并按计划、按规范进行指导。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协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关心学生的生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定期与学生见面:①每周一小见或通一次电话或进行一次QQ交流;②每月一座谈, 给予定期的必要辅导, 尤其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思路和学习方法;③布置适当的阅读作业或思考题, 也可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有指导意义的案例与学生分享, 要求学生每月进行学习反思, 写好反思日记, 并把导师的引导做好详细的记录;④选择性参与学生的出科操作考核, 并向学生所在实习科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总体表现, 填写“学生跟师考核表”;⑤每月查阅学生鉴定、业务学习笔记、学习心得 (或反思日记) ;⑥有需要时及时予以辅导, 解答学生的疑问或引导学生解决难题;⑦及时、积极、建设性地给予学生进行阶段性实习小结;⑧指导学生处世的方式方法与沟通技巧。

4 护理部对实施“导师制”的考核与监督

护理部通过定期派发“学生跟师考核表”和“导师日常工作评价表”评价导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情况, 并对“导师制”的实施起一定的监督作用。通过“毕业综合考核”, 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导师的指导效果。

5 激励机制和方法

护理部从每年的带教费中取出部分作为导师的奖励, 每带1名学生奖励50元。鼓励发表论文, 每发表1篇教学论文奖励50元, 在院内网上公布导师的名单, 定期展示导师的成果或经验。统一安排参加培训班, 提供导师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及精神奖励等。

6 体会

临床护理能力是护理本科生最重要、最基础的能力。“导师制”的实施使培养对象能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将课堂已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运用于临床, 一方面增强了感性认识,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增加了动手机会, 提高了实践技能。学生跟随导师临床实践、参加科研创新活动、进行授课训练激发了对护理专业的兴趣, 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以及护理技能的操练, 能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

护理本科生在实习期间缺乏归属感, “导师制”的建立使培训工作由单纯的专业训练扩大到情感的关怀, 使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像姐妹、像朋友, 这种关系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学生与导师的接触中感受导师对护理、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感受导师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师德与护德,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添了对护理的热爱。

“导师制”带教方法有助于带教老师把握学生不同实习时期的不同层次需求, 对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优化其学习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调动其实习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树立其专业信心、提高实习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社会化实践教学、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实现教学相长、多方得益。

参考文献

[1]路晓明, 胡群英, 周少波.导师制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中的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9) :939-940.

[2]曾丽娟.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人才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4, 24 (12) :49-50.

出国导师信 篇11

本人曾于该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担任其****科临床授课教师,在与该生的课内、课外互动中,对其印象极为深刻。

Among all the students who have received my instruction in the 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at ABC University, Mr. John Doe is one of the few who stood out and left with me a positive impression. Therefore, I am confident to recommend this young man to your prestigious MBA program.

John is a bright and aggressive individual who possesses a strong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excel in his course work. Unlike most of his peers, who gained knowledge merely from school lecturing, John would spend a great amount of efforts and time in reading outside articles and textbooks and share his ideas with the class. In addition, as an open- minded individual who never let go any learning experience, John often came to me discussing various questions and problems he encountered in his coursework.

I would like hereby to draw upon an instance that I believe fully exemplifies John’s academic ability. While attending my class he presented an excellent report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EC), in which he shared with us his careful observations on EC, and proposed a number of innovative suggestions for Taiwanese industries that wished to gain successful presence in that market. Having noticed his superior ability to conduct independent research studies and to support his arguments with logical quantitative analyses, I recommended John to submit his paper to the Accounting & Statistics Quarterly published by the Executive Yuan of R.O.C.. Needless to say, John has acquired very high marks in both of my courses.

The very positive impression made by John has been repeatedly re- enforced by his strong performance in variou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John has managed to earn full confidence from me in his sound managerial potential by demonstrating an intelligence, aggressiveness, and leadership quality in both academic and extracurricular contexts.

In general, I consider John a very promising applicant to your esteemed MBA program. I have the least reservation on his potential to succeed in his future educational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pursuit, and will be more than happy to discuss with you any matters pertaining to this reference letter.

Sincerely yours,

Jerry Smith, Ph.D. Professor

导师信书写规范和 篇12

我们处理推荐信这部分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方法:联系教授为自己写推荐信,自己写推荐信找老师签字。而申请上传推荐信也是有两种方法:自己上传,请老师为自己上传。在写推荐信和上传推荐信这两个过程中,保证推荐信的真实性,非常重要!!而申请的时候往往需要三封到两封推荐信。

所以这其中的细节我们也必须注意!!如果你联系的教授比较忙,没时间写推荐信,需要你自己写推荐信,然后找他签字。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注意,推荐信的.格式问题。比如说:你可能要准备三封推荐信,然后让老师签字。那么这三份推荐信的字体、字号、格式、板式、以及问候语、签字位置、落款时间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别。解决方法很简单,多找几种推荐信的模版,再根据自己的需求稍加改动就行了。

试想一想,国外大学招生的老师看到板式、字体、字号、问候语、落款日期都一样的推荐信,他会产生很大的质疑:三个老师写的推荐信都惊人的一样??可能是学生自己写的??再说说上传的细节网申的时候,最后我们要把推荐我们老师的邮箱写上去。

系统会自动给老师的邮箱发送notification邮件。这封邮件中会有一个链接,也就是最后上传的通道。如果老师很忙,就需要我们自己上传推荐信。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告诉老师把学校发送的notification email转发给我们,就可以自己上传啦。上传不仅是我们校内微博上传头像那么简单,还需要有打分的项目。学校会有个类似的表格,会让推荐老师给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打分。

这个地方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都给自己打最高分(top 5%),太优秀,就太假了。也得有几个中等的评价。但是也不能为了真实,给自己打个最差的(lower than 5%)这样对申请不利!!打完分,下面还会有一些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这里是可填可不填的。最好是填上,信息越完整,真实度就越高。在这个栏中,写一些对自己优点的肯定,但是也要写一点不足之处。这个不足,一定要不致命的。比如说: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有些稚嫩等等。

上一篇:三基三化方案下一篇:高雅的牛年春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