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案例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案例(精选8篇)

音乐教学案例 篇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最新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音乐教育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下,高中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学积极探索和研究,下面是就爱阅读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1

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基本能力学科的开设,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2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要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上,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在紧张地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的能力。比如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戏曲和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县方设法的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具体为:

⑴ 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观看视频,对各单元的内容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⑵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打拍子、打节奏,逐步的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有困难,但是从长远和整体性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

⑶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响设备,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便哼唱旋律,反复练习,学生的识谱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⑷ 课堂内让同学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主体主动的参与,实践的能力,从而使的学生的情绪高涨,是的音乐课上的更加生动活泼。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同学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中学生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同学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出音乐中最纯净的美。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3

一、课堂教学:

高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对音乐有兴趣,特别对流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此外,在音乐欣赏课上我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举办了各种有意义的的文艺活动,如校园歌唱比赛,音乐知识竞答等等。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通过学生的表现情形来打分。也希望音乐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范文篇4

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课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怎样才能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使高中音乐鉴赏课体现优质高效的特点,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充分想象

要想让获得音乐感知则必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才能获得音乐体验。因此,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感知、领会音乐的过程。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主体,教师具有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领会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当中,受到音乐的感染,才能抓住音乐作品的本质。讲通、讲透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在欣赏相同的音乐作品时,学生也会依据自身经历与生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呈现不同的意境。所以,教师在音乐课中不宜过多讲解音乐内容,而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二、加强师生对话、交流,增强师生互动

创建科学高效的音乐课堂,常常以师生间的合理互动为前提。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可以大量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就是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教师利用设问和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话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教师的角色由此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则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掌握课堂基础理论知识,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享受同学间的音乐感悟,可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自多个方面增加自己对音乐的认知。教师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对那些存在显著错误的、与科学道理相违背的看法要及时给予指导;而针对那些立意新、创造力强的意见,则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三、加强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体验式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与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巩固原有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应用问题体验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各种问题当中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展示各种音乐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愿望,进一步体验学习过程;如教师可以反复播放经典音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赏析《黄河大合唱》时,首先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具备对音乐作品的初步认识,才能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那种战火纷飞年代的意境,在具备一定的感情基调以后,教师可以展示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与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相比,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学生体验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求学生自理解音乐主题开始,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然后结合音乐内容和创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构成与体裁,感悟音乐作品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赏析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交融,它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等多种器官的参与,在赏析作品时具有认知、强化、研究、评价等多种情感体验与升华。所以,要求学生加强体验音乐情绪和情感的过程,在当前的审美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有效引入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丰富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也可以自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很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手段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捕捉到学习重点,有时还会出现偏差。有时教师也易将精力用于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上,而用于钻研教材的时间过少,不能进行认真的教材教法设计。做到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和长处,才能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得到成功。

总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人们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质量也必须提到提高,因此广大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效果,总结经验与发展创新,积极创造有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音乐鉴赏课水平。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案例 篇2

一、背唱主题, 重点聆听

主题旋律是一首乐曲或歌曲的核心音调, 音乐的发展、变化都与主题息息相关。它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 从而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随心所欲, 积极创新。正如门德尔松所说:“在真正的音乐中, 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 比言语更好得多。”因此, 在音乐欣赏中, 要让学生懂得聆听, 学会聆听。而要让学生尽快记住音乐作品的音响, 背唱音乐作品主题旋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法, 尤其是较大型的器乐曲, 更是如此。另外, 背唱音乐作品主题旋律对学生理解音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记住了音乐作品的主题音乐, 才能感受到作品主题的发展和变化。熟悉了主题, 就等于找到了欣赏的向导, 最好在欣赏作品之前的教学中就将主题唱熟或背记下来, 当学生在生疏的乐曲中听到了熟悉的主题音调, 就如同在旅游风景区遇到了向导, 马上会和乐曲亲近起来, 激起听音乐的兴趣。学生只有专注地听了, 才能为记住打下基础。一般情况下, 一些短小的单段体结构的音乐或段落连接紧密的音乐, 如“牧歌”等作品, 由于音乐的整体性强, 很难将其片段拆分, 提供的音响应该考虑相对连贯和完整。当然, 更多的时候将作品重点片段的听和完整的听相结合, 可更有效地达到欣赏的目的。例如, 在欣赏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时, 我往往将音乐作品的主题音乐先单独进行听赏并范唱, 用优美如歌的旋律和主题的来历背景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境界, 从而激发学生对欣赏全曲的兴趣, 同时也达到了加深作品主题印象的目的。有时也可以在欣赏全曲, 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整体感受后, 由学生听辨出印象深刻的段落, 这些段落往往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 要求学生记住这段旋律, 而后哼唱或指辨主题谱例, 或以语言描绘, 或画出图谱等, 根据学生的音乐感受再进行重点聆听和分析。这种方式就是引导学生用心聆听, 重点聆听,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理念。

二、动中取静, 静心聆听

学生的欣赏过程, 就是他们对音乐作品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生动的引导固然必要, 但过多的铺垫与说明, 不仅会干扰学生自主的去聆听音乐, 使学生不能专心致志地有意识地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而且将会框住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发散性的感受与体验。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研究, 用自己的头脑来想, 用自己的眼睛来看, 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因此,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聆听环境和条件, 不给学生过多的任务, 将学生的静心聆听放在第一位。精选作品重要片段, 合理安排教学节奏, 适时把握讲解时机,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聆听, 自己去感受, 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想象。也许有些想象并不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 甚至天马行空, 有时令我们难以理解, 但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肯定, 将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 并成为学生自主感受音乐, 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八年级欣赏《卡门序曲》一课中, 在请学生初听乐曲前, 先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卡门序曲”和“春节序曲”有什么区别, 给我们怎样的不同感受。在学生发表了自己对音乐所表现场面的见解后, 我向学生揭示“谜底”, 简单介绍创作背景, 并鼓励学生继续欣赏, “看谁能听出‘妇女和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和‘斗牛士之歌的旋律’”。前面猜想成功的学生对这一挑战踌躇满志, 而失利的学生则因不服气而更加专注于再一次的聆听。果然, “斗牛士”神气、威武的形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浮现, 表现这一形象的音乐主题也在大家的模仿中脱颖而出, 这为后面环节的再度欣赏和创作实践活动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孩子们理解了作品, 仿佛自己就是那位勇敢、威武地斗牛士, 对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几年后的某个街头, 我还仿佛听到有人在哼唱这首作品的主题。没有过多的辅助手段, 只是引导学生静心聆听, 但却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到了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 只是因为每一次的引导、启发都是围绕着音乐本身而预设与生成, 都是给学生之所需, 都是在为学生更好地专注于音乐创造条件。

三、精心选择, 比较聆听

比较聆听法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能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意识。我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 先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自己的授课意图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去选择相应的作品, 让学生感到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我国有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没有被列入教学内容中, 我在授课时, 会有意地选择一些优秀曲目加入到课堂中。例如, 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及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我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 进行了一节题为“中国茉莉齐争艳”的课, 给学生们欣赏了流传在河北、江苏的两首民歌《茉莉花》和创作歌曲《亲亲茉莉花》。通过两首《茉莉花》的比较聆听后,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相同点在于, 都是表达了一位姑娘想摘花, 又担心受责骂的爱情类歌曲。不同点在于, 河北名歌《茉莉花》旋律多跳进, 曲调明快、硬朗, 体现了北方人爽朗的性格;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柔美, 比较含蓄。当我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时, 学生回答: (1) 民歌有即兴演唱、随即而来的特点, 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再加工和修改及再创造, 因此同一题材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曲调。 (2) 不同的区域, 造成了人土风俗与性格的不同, 从而造成了同一题材不同区域的民歌色彩的不同, 反映了中国民歌的同宗性和多样性。当现代气息浓厚的《亲亲茉莉花》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 学生们会总结出让人欣慰地“创作源自生活”;“民歌是作曲家们创作的源泉”等结论, 这不是新课改中所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

四、表演创作, 深化聆听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它的情感表现源自音响和精彩的形式。获得情感深入体验, 首先要聆听音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 唤起学生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使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有更深层次地感受和理解, 引导学生产生美的体验。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要素将聆听和表演活动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针对音乐要素展开想象, 理解作品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表现情感的目的的, 并阐述自己的理解。从而达到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 在教学中, 有意将速度、力度、情绪、节奏对比幅度极大的《新疆之春》和《春江花月夜》进行对比性分析欣赏, 让学生讨论发现音乐要素与表现内容的关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 在教学拉威尔的管弦乐舞曲《波莱罗》时, 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以拍手、跺脚、捻指等方式加以律动, 对音乐段落进行归类区分, 从而更直观地理解了波莱罗舞曲的音乐特点。在介绍中国管弦乐合奏曲《瑶族舞曲》中, 让学生和着音乐, 配上自己制作地打击乐器的敲打。这种“音乐领、听者和”的律动形式, 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喧闹欢腾的瑶家庆贺节日的场面, 从而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又如, 在欣赏教学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时, 可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做自由走步或大幅度的华尔兹摇摆动作, 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 但它说明学生已经体验到乐曲本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演唱乐曲的主题音乐, 让学生从自己的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情感, 感受歌曲的内在美。同时, 这样的律动表演将更有助于体会音乐的形象, 深化聆听的效果。

在对音乐进行一定量的聆听积累后, 鼓励学生进行词、曲、表演和创作, 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更加完整和全面, 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华夏古乐》一课中, 学生听赏了埙独奏曲《阳关三叠》以及古诗词曲《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后, 对古风古韵的音乐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极具热情地完成了李白的《静夜思》, 白居易的《忆江南》等一些简单诗词歌曲的创作。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是在有了情感之后, 才去歌唱的。作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探索者和研究者,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精髓与内涵, 不断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端正对音乐教学的价值取向, 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不以课堂表面气氛论英雄, 为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而努力, 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之美, 触摸音乐之魂, 从而热爱音乐, 热爱艺术, 热爱生活。

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它通过声响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音乐的情感体验, 把情感作为首要目标, 一切教学活动也都应围绕着审美体验而展开, 而最重要、最有成效的审美莫过于聆听音乐。本文从“背唱主题, 重点聆听”、“动中取静, 静心聆听”、“精心选择, 比较聆听”、“表演创作, 深化聆听”四个方面, 阐述了音乐欣赏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聆听方式,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2]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4]李春艳.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音乐教学案例 篇3

关键词:音乐本位;音乐实践;小组互动;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82-2

音乐新课程的目标强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但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不断发现一些问题与困境,例如精心设计的教案、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实施起来,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有的学生不愿意参与音乐活动,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度不够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一定导致学吗?笔者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来谈谈怎样的教才一定导致学生学:

案例背景:

教学内容:湘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 一、《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第一课时《中国古代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交融》。

案例介绍:

一堂成功高效的音乐课,既要有教师倾心的教,也要有学生全心的学。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是反映学生全心学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明白兴趣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专注度。现代流行歌曲是学生最为喜爱的一种音乐形态,将现代流行歌曲有效地引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音乐为本位,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小组互动的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创造表现,从而获得美好的音乐学习体验。

片段一:

师: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交融的第二个手法引申化用中有两个形态,一个是词句提取,在原诗词中提取词句,一个是语言转换,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述方式进行创作。

作品赏析:李宇春《蜀绣》(词句提取)、动力火车《当》(语言转换)

师:通过前面的聆听、赏析、总结,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交融的两种不同手法:直接引用和引申化用。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体验一下作词人的音乐创作。请你以《枫桥夜泊》为原型,选用《菊花台》旋律,进行引申化用,创编语言优美,情感统一的现代歌词。请前面两排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创作一句歌词。这首诗有四句,我们四个小组互动合作,正好形成一首完整的歌词。注意是引申化用的手法,也就是说,你既可以用词句提取式,在原诗词中提取词句,也可以语言转换式,用现代人的语言模式进行创作。其他同学跟着琴声一起来哼唱下旋律。用“LU”发声。我们期待着这四组同学的创作。

课堂实效:教师带领大部分同学哼唱了两遍旋律后,发现负责小组互动创作的同学只字未写,有的发呆、有的讲话、也有同学紧盯着诗词还在苦思冥想,一句也没成型,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依然得继续,不能顺利完成,也得尽量完成。教师凭着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由引申化用改为直接引用手法,用《菊花台》的旋律直接演唱《枫桥夜泊》诗词。因为是临时措施,之前也就没有节奏韵律的铺垫,但是学生们还是很准确地感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配合着熟悉的旋律演唱起来,最后一句个别字词稍有困惑,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片段二:

师:通过前面的聆听、分析、总结,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交融的两种不同手法:直接引用和引申化用。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体验一下作词人的音乐创作。请你以《枫桥夜泊》为原型,选用《菊花台》旋律,进行引申化用,创编语言优美,情感统一的现代歌词。请前面两排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创作一句歌词。这首诗有四句,我们四个小组互动合作,正好形成一首完整的歌词。注意是引申化用的手法,也就是说,你既可以用词句提取式,在原诗词中提取词句,也可以语言转换式,用现代人的语言模式进行创作。你们觉得哪种交融方式更容易些?

生:词句提取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词句提取式来创作。老师先创作来一句,你们看看是不是很简单?范唱:月落乌啼已是霜满天。怎么样?是不是提取了原诗词的词句?是不是很简单可行?下面看你们的了。

课堂实效:有了老师的范唱启发和鼓励,同学们开始讨论研究,老师也轮流关注和参与四个组的讨论,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敢写敢唱。很快第二组首先完成创作:江枫和那渔火对愁眠。老师及时高度赞赏了这组的创作,让学生代表将这句歌词写在黑板上,以此激励其他小组更加投入。紧接着第三组创作完成。很快一首完整的歌词写在了黑板上:月落乌啼/霜飘飘满天,江枫和那渔火/对愁眠,晓晗染霜/姑苏梦,夜半钟声/杳杳到客船。教师再将此歌词完整演唱,给学生进行旋律节奏的示范,之后全班共同齐唱了这首属于自己的《枫桥夜泊》。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课后反思及应对措施:

片段一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也运用了小组互动的形式,集思广益,降低了难度。原以为经过前面的实例铺垫,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创造、分工合作、小组互动,集思广益,每四个人共同合作用词句提取或语言转换的手法完成歌词创作。但显然,学生没能完成教学目标。一来,还不够专注,有部分学生没有专注地投身于创作活动中;二来,短时间内的创作目标达成反而使学生有了压力,无法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思维创造;三来,教师在学生进行创作时,启发式的引导力度不够,没能做出鼓励性的范例给学生一个扶手,学生仓促间没有典型例句进行模仿创造,抑制了创作思路。

针对以上课后反思,我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调整教学方法,教师有技巧地引导学生选择了创作难度较低的词句提取式,同时也主动示范歌词的创作,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模仿的扶手,于是就有了达成教学目标片段二。

教一定导致学吗?答案是肯定的,教一定导致学。准确的说:行之有效、行之有道的教一定能导致学。笔者认为所谓行之有效、行之有道,就是以下几点:

一、以音乐为本位,注重审美体验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听觉体验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过程都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让每个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主动地去模仿,探究式地学习音乐。

三、以小组互动为基础,构建良好氛围

笔者所在学校是高中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小组互动是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小组互动为基础,尊重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分工合作,以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感悟。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这种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也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以有效课堂为目标,尊重个体差异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课中老师往往通过设问、音乐创造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获取音乐感悟,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根据班级集体、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调整设问的难易度,创设适合该班级、该学生的学习扶手,帮助学生探究、实践,使得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的设问、不同的活动形式都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同一节课也能上出不同的精彩来。

音乐教学案例 篇4

本年级共有学生30人,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阳光中国、难忘的岁月、太阳出来喜洋洋、蓝天白云、草原放牧、故乡的河、中华古韵、春节闹灯。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五、考查内容:

1、本学期要求学会唱课本当中的10首歌曲:阳光中国、红星歌、美丽的朝霞、太阳出来喜洋洋、小小牵牛花、我的蓝天、牧羊人之歌、啊,彩河、春晓、看花灯。考试时随教师自由抽取。

2、认识6/8拍号,并知道指挥方法,认识下滑音及唱法。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音乐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音乐教学计划

2.小学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音乐教学计划

3.小学音乐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

4.小学音乐音乐教学计划

5.初二音乐教学计划

6.小学音乐组教学计划

7.小学音乐教学计划2020

8.音乐教师的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 音乐实践 教学设计 篇5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口风琴;认识do、re、mi在琴上的位置;认识四分音符;学会演奏《我会弹琴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琴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一门乐器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演奏乐器,多发展一门技能。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是对于乐器的接触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我所教的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几乎所有人在此之前是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所以我的教学要尽量简单易懂,教学目标不可以太高,面对全体学生尽量使他们都学会课堂所讲的内容。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学会演奏乐曲《我会弹琴了》。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节目,大家想看吗? 教师用口风琴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好不好听?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口风琴的演奏,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一民小小演奏家。

活动2【讲授】认识简谱

1认识音符

师:我们要演奏乐器,先要认识一些音符,看懂了这些音符我们就知道应该演奏哪些音了。教师板书:123 师:在简谱中,我们用这些阿拉伯数字表示音符,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音,大家和我一起认识一下他们(教师领读唱名)师:好,大家自己来读一遍。2认识节奏节拍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音符,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奏,我们用×来表示音符。师板书:×唱一拍×-唱两拍

师:大家和我一起读一下(教师领读节拍)。3音符于节奏组合

师:我们学会了音符和节奏,现在把这些音符按照适当的节奏排列了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听的曲子了。

教师出示《我会弹琴了》谱例。

师:我们先来唱一下第一行,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哦(教师领读)师:现在老师弹琴,大家来唱一下第一行。师:现在我们来唱第二行(教师领读)师:老师弹琴,大家来唱第二行

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注意音准,从头到尾唱一遍。师:好,我们现在学会了唱谱,现在来学习如何演奏 活动3【讲授】 认识键盘

1认识口风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前的小乐器叫什么吗? 师:对,它就是口风琴。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师:口风琴的琴身侧面有一个插口,可以插吹管还有我们的小吹嘴,当我们吹气的的时候,就可以弹响琴键了。2认识口风琴键盘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口风琴的键盘是由那些颜色组成?(黑色和白色)。老师今天就教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认识键盘上do的位置。师:大家来看你们的键盘,黑色的见是如何排列的? 师:对,就是三个一组,两个一组,三个一组,两个一组循环排列的。师:现在我们找到两个一组的黑键,把你们的小手放上去。师:现在找到最左边的黑键,这个黑键左边的白键就是do.师:我们现在来找找看,这个琴上有几个do。

师:大家非常棒,都找到了do,我们接着do往后数白键,就是do、re、mi三个音了。活动4【活动】开始演奏

1基本演奏手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找到了do、re、mi的位置,还需要学习一个演奏的基本手型。现在把你们的小手握一个小拳头,大拇指放在第一个do的位置,然后慢慢打开,把没个指头都放在一个白键上,注意:不许窜位哦。

师:手心要像握了一个球一样,手指自然弯曲,指尖触键,手腕放平。

师:现在我们来给手指编一个号:拇指为1指,食指为2指,中指为3指,无名指为4指,小指为5指。乐谱上的大写数字就是代表指法的。

师:我们看看1、2、3指放在了哪几个音上,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do、re、mi。2开始演奏

师: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演奏了,大家眼睛看着谱子,耳朵听老师唱谱,大家来弹。(老师提醒换气的位置)。先来弹第一行。

师:演奏的时候要像走路一样,用哪个手指抬哪个手指,下一个音弹响的同时再放前一个手指。师:非常好,只要大家多加练习就可以弹得非常熟练,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行。老师唱谱,大家来弹。

师:现在我们从头到尾演奏一遍,还是老师唱谱大家来弹。活动5【练习】学生练习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大家自己来练习演奏一遍乐曲。活动6【测试】抽查成果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演奏本首乐曲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 教师点评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音乐教学案例 篇6

综观国内外优秀的、成功的音乐课,都是在先进的音乐教学法的指导下产生的。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然后要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再有就是不断地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先进的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等教学法都遵循了教与学这对双边活动的主体,只是在各自的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特点上有所不同。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人,并发掘人的精神。注重元素性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侧重声态的模拟与创造,采用多声结构与简单的和声体系,使用各种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即兴演奏。柯达伊教学法的思想是立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它以唱歌为基础,推崇合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和手势唱名等方法,特别是节奏时值字节读法具有重要特征。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立足于听,实施于即兴,她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主张体态律动,并以游戏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而铃木教学法则侧重创设一种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强化教育。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重视组织学生积极投入音乐活动,培养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使音乐各方面的学习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并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二十多年来指导教学工作所遵循的宗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记得在第三届天津市中小学“双优课”评比中,我指导的《摘草莓》这节课,就是运用先进的奥尔夫教学法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课上,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自选民族打击乐器或自制的打击乐器(如用一拉罐做的沙锤、瓶子盖做的手铃等)随着老师的音乐进行节奏模仿和节奏创编,目的是为了下一环节的伴奏。学生在非常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地活动,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用听赏和亲切的语言导入新课,从朗诵歌词入手学习新歌,在歌唱中学生们以形体动作配合使歌曲演唱非常富有感情。有拍手的、有拍腿的、有吹口哨的等,非常自由,学生们的形体动作都具有音乐性。通过演唱,教师利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同学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行创编。最后同学们有的用民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创编出简单的舞蹈;有的为歌曲画上一幅图画;还有的做简单的律动。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在非常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并获得天津市中小学“双优课”一等奖。通过这个课例,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征是综合性的。他注重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综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一是各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奥尔夫教学法把音乐、舞蹈、语言三者溶为一体,在一节课中学生要唱,要参与音乐律动与节奏训练,演奏乐器,用舞蹈动作来表演和表现音乐。二是学习内容与知识的综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目的不是单纯使学生会唱一首歌,会演奏一首乐曲或表演一段舞蹈,而是通过这些活动去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再学习过程中掌握节奏、节拍、音色、调式、曲式、指挥等知识。同时奥尔夫教学法中还大量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各种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等。我在多年的教学指导中就是采用奥尔夫这种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如天津市第五届“双优课”,我指导的欣赏课《茉莉花》就是综合各地民歌来进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的知识的传播。这也正是我们音乐新课标所提出的: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具体体现。三是综合性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奥尔夫教学法的目的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我在实际工作中就一直遵循这个原则。比如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在创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述、表演能力、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因此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教学方法,都应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己任,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这也是我们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音乐教学应体现音乐性 篇7

一、学科综合误区实例分析

实例:一节音乐欣赏公开课《四渡赤水出奇兵》上课伊始,教师宣布了课题,进而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查阅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于是,红军长征的路线、战略部署、胜败原因以及当时国内革命战争状况等,均成了这节课讨论的议题,几乎占去了课堂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接着看一遍影视片段,朗读一下歌词,再听一遍全曲,下课的铃声就响了。教师还给学生留了写听后感的作业。

反思:学生根本没怎么听,怎么可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听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主要是音乐以外的其他人文科学内容,音乐欣赏犹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从表面上看,音乐课倒是越来越活跃了,教师情绪饱满,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音乐课上又吟诗、又表演、又讲故事……可是,一堂课下来,什么都有了,但唯独“音乐”却没有了,音乐教学内容成了点缀和陪衬,这有悖于音乐教育的属性。这不仅使音乐体淹没在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的拓展中,曲解了音乐课的学科性质,严重削弱了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长此以往甚至使音乐学科失去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二、研究音乐学习认知规律,探究科学的教学方式

从认知规律上看音乐思维的形成,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本身有一个从表象到本质的理解。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形成的。那么,我们不妨就从“声音”中的各种要素入手,通过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的变化来分析音乐实质,把握音乐内涵,领会音乐情感,不能仅仅靠语言和逻辑的表达来诠释音乐。这就像视觉艺术(如美术)的教育必须交给那些善于用视觉或空间的方式思维的人,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进行是一个道理。可以这么说,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才是最适合音乐教学的方式。

如:聆听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必须对其中的一些音乐主题有所感受和体验。可让学生跟随我们用各种力度敲击下面的节奏:

于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体态律动,感受体验这条节奏在各种力度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音乐情绪。然后,我们在这条节奏上加进旋律: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旋律所表出来的美感和情绪。此后,再在这条旋律中的几个音前加上短倚音:

学生可以在演唱中感受到一种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最后,又将这条旋律中的短倚音换上长倚音:

学生在演唱中又可以感受到一种维也纳古典音乐的风格特征。这一切,是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是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表现、理解、判断—也就是教师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也用音乐思维方式来学习音乐的。所以说,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句法等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内涵只有在艺术实践中才能获得直接经验,才能真正体验得清楚,用单纯语言的方式讲述的方式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更是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的美到底在哪里。

三、音乐知识和概念的讲解不要与音乐脱节

美国高校的音乐教材《音乐的体验》一书中提到,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要直指音乐本身。新课程将知识和技能列为三维目标之一,专家和许多一线老师都呼吁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是将来学生独立学习音乐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知识概念的讲解可以向高校的理论课一样,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不可忽略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要不断探究的是如何把知识的学习放在丰富、生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来渗透。

如:回旋曲式—《卡门序曲》过程如下:

导入部分教师用指挥手势引导学生演唱:“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

教学过程:(1)师:这首《大海啊故乡》第二段的旋律,表达了歌曲中的“我”对故乡对大海的眷恋之情,请学生边唱边想象自己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师:示意学生停止演唱:“嘘!当你赤脚漫步海滩时,你能感受什么呢”?

(3)生:沙滩上的细沙、贝壳,海水一浪接着一浪……

(4)老师任选学生想象之一:如海浪声,请学生模仿表演。

(5)老师示意——“海浪声逐渐平息下来,让我们再唱起大海的歌”。

(6)老师指挥学生演唱《大海啊故乡》片段。

(7)老师示意学生歌声停止:“这时海面起风了……

(8)请学生模仿表演海风声。

(9)老师示意:“风声逐渐平息下来,让我们再次唱起大海的歌”。

此课例片段在指导学生学习回旋曲知识时,创编了一个类似情景剧式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体验中愉快而迅速地了解了回旋曲曲式结构常用的基本特征,即“主部→插部1→主部→插部2→主部”,从而为《卡门序曲》曲式结构学习做好了铺垫。

四、音乐课如何开展有效的即兴创编活动

音乐课标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是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是音乐课程的重要教育领域,是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依据音乐内容进行即兴创编,就是为了加深对某项音乐内容的理解而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这样阐述:“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恰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造音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将其对外化为即兴的创造性表现。比如学会一首新歌后的即兴表演,听歌(乐)曲时的身体律动,随乐编演舞蹈,欣赏乐曲后,用文字语言或美术形式表达感受,以及即兴创作或表演自己临时创作的音乐或动作等等。

即兴创编应联系情感体验。如:学唱歌曲《走进西藏》之后,教师要求各组学生为歌曲展开创编活动。在表演中,出现较为混乱的场面。一名学生扮演孔繁森,因病去世。组内学生扮演群众“痛哭不止”。其他几组学生则大笑旁观,课堂气氛颇为尴尬。

此案例中,歌曲《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歌曲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只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深沉的情绪以及悠远的旋律,歌颂了孔繁森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如演唱时适当穿插一些简洁的藏族舞蹈动作,可使学生加深对音乐风格的体验。然后该案例在学生缺乏音乐体验的情况下进行创编,不仅使创编活动显得盲目,更使音乐的本质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甚至淡忘了。案例(1)中的创编,学生的游戏化表演使音乐的美感荡然无存,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又有何意义呢?教师的设计没有以挖掘歌曲所表达的深情情绪为基础,因此学生只知表面而不知其实质所在.教师也没有在欣赏之前为音乐学习营造一种沉重压抑的心理环境,反而运用律动,把简单的步伐和节奏结合起来,学生既没有与乐曲相吻合的情绪准备,又得到了肢体伸展的机会,这样的心理环境的调控手段使课堂顾此失彼,让欢乐轻松的气氛背道而驰,反而失去了本来靠静静聆听还能得到的那一丝对乐曲的原始感悟。

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的关注程度,决定了许多教师在备课时的关注点,有些教师最关心的是怎样上课有新意,怎样参与能活跃气氛,而只有较少的教师去反复聆听音乐、去认真考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怎么制定,在公开课中更多关注的又是教学手段、形式等。有许多教师更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似乎课件可以展示一切,更有许多教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是浮光掠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样样以教参为准。试想,像这种心中没有音乐,自身对音乐感悟理解不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又如何能做到让音乐感动学生呢?那我们的音乐课又怎么体现以“音乐性和以音乐为本”呢?

音乐教学案例 篇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对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将学生的音乐技巧和音乐天赋发挥到最佳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到教学,对发展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本质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强调的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让音乐教学“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具体来讲,就是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课堂一对多授课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身的感性音乐充分发挥出来,以快乐的形式利用语言、乐器、歌唱、舞蹈等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法。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是作为知识传授主体进行授课,奥尔夫教学法老师只是课堂的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方法将音乐从枯燥的课程回归到音乐本源的情感特性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教学任务巧妙地贯穿到教学课程当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先进的音乐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天赋的引导和挖掘,还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更轻松、快速、稳固。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 节奏和语言。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语言对于音乐节奏和意境的掌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汉语作博大精深的语言系统,昂扬顿挫本身就是朗读的基础,汉语发音有着自然的优美和节奏性。将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内涵引入到汉语朗誦中,通过朗诵的过程提取节奏基石,不仅为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打击乐器所奏的优美旋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汉语朗诵过程中必然会带有韵律,这种韵律结合着打击乐器的音乐具体表现就是旋律的形成。节奏和旋律作为音乐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任务。

2. 音乐与形体动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动作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练习、动作组合和动作游戏。使用音乐将动作进行联系,能起到增加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作用。将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用具体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属性的理解,还能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抽象性较强的音乐这与现实性强的形体动作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3. 乐器与音乐。利用简单容易学习的乐器促进音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些乐器一般都不需要专门的乐器演奏训练就能够掌握。将这类乐器始终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和乐器进行更亲密的接触,不仅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乐器对音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乐器的学习和掌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自信心,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声部、不同音高乐器的协同演奏,还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新课标的联系。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教学优势的基本体现之一。我国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外先进音乐教学理念进行了一定的吸收和借鉴,与传统的音乐课程标准有着很大差别。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刚好契合了我国音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义务音乐教育领域的运用,对我国音乐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我国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新时期的九年义务音乐教育应该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与文化”几大要素为基础,充分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演奏能力、歌唱能力、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能力。这些培养任务都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成果的基本体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新课标的音乐教学体系当中,不仅对达成教学任务有帮助,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当前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使新时代的义务音乐教学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上一篇:未休年休假工资怎么计算下一篇:代理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