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动教案(精选7篇)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
2.明白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稳定性大小的.
3.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一 组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根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大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增强数学素养,用数 学的眼光看世界.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极差、方差或标准差的概念,明白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量离散程度的几个统计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会判断这组数据的稳定性 .
●教学难点
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当我们为加入“WTO”而欣喜若狂的时刻,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 一批规格为75 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
[生](1)根据20只鸡腿在图中的分布情况,可知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分别为75 g.
(2)设甲、乙两厂被抽取的鸡腿的平均质量 甲, 乙,根据给出的数据,得
甲=75+ [ 0-1-1+ 1-2+1+0+2+2-1-1+0+0+1-2+1-2+3+2-3]=75+ ×0=75(g)
乙=75+ [0+3-3+2-1+0-2+4-3+ 0+5-4+1+2-2+3-4+1-2+0]=75+ ×0=75(g)
(3) 从甲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78 g,最小值是72 g,它们相差78-72=6 g;从乙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80 g,最小值是71 g,它们相差80-71=9(g).
(4)如果只考虑鸡腿的规格,我认为外贸公司应购买甲厂的`鸡腿,因为甲厂鸡腿规格比较稳定,在75 g左右摆动幅度较小.
[师]很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平均值一样,这里我们也关心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人们除了关心数据的“平均值”即“平均水平”外,人们往往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
从上图也能很直观地观察出:甲厂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程度比乙厂相对于“平均水平” 的偏离程度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几个量.
Ⅱ.讲授新课
[师]在上面几个问题中,你认为哪一个数值是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呢?
[生]我认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反映数据离 散程度的一个量.
[师]很正确.我们把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 最小数据的差叫极差.而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生](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
丙= [75×2+74×4+73×2+72×3+76×3+77×3+78×2+79]=75.1(g)
极差为:79-72=7(g)
[生]在第(2)问中,我认为可以用丙厂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的和来刻画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
甲厂20只鸡 腿的质量与相应的平均数的差距为:
(75-75)+(74-75)+(74-75)+(76-75)+(73-75)+(76-75)+(75-75)+(77-75)+(77-75)+(74-75)+(74-75)+(75-75)+(75-75)+(76-75)+ (73-75)+(76-75)+(73-75)+(78-75)+(77-75)+(72-75)
=0-1-1+1-2+1+0+2+2-1-1+0 +0+1-2+1-2+3+2-3=0;
丙厂20只鸡腿的质量与相应的平均数的差距为:
(75-75.1)+(75-75.1)+(74- 75.1)+(74-75.1)+(74-75.1)+(74-75.1)+(73-75.1)+(73-75.1)+(72-75.1)+(72-75.1)+(72-75.1)+(76-75.1)+(76-75.1)+(76-75.1)+(77-75.1) +(77-75.1)+(77-75.1)+(78-75.1)+(78-75.1)+(79-75.1)=0
由此可知不能用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和来衡量这组数据 的波动大小.
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刻画.
其中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
s2= [(x1- )2+(x2- )2+…+(xn- )2]
其中 是x1,x2,…,xn的平均数,s2是 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生]为什么方差概念中要除以数据个数呢?
[师]是为了消除数据个数的印象.
由此我们知道: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生]极差还比较容易算出.而方差、标准差算起来就麻烦多了.
[师]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它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其大体步骤是 ;进入统计计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就可得出标准差.
同学们可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探 索计算标准差的具体操作
计算器一般不具有求方差的功能,可以先求出标准差,再平方即可求出方差.
[生]s甲2= [02+1+1+1+4+1+0+4+4+1+1+1+4+1+4+9+4+9]= ×50= =2.5;
s丙2= [0.12+0.12+1.12×4+2.12×2+3.12×3+0.92×3+1.92×3+2.92×2+3.9]= ×76 .49=3.82.
因为s甲2
所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我认为甲厂的产品更符合要求.
Ⅲ.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 ,我们着重学习:对于一组数据,有时只知道它的平均数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它的波动大小;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不止一种,最常用的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 和标准差既有联系 ,也有区别.
Ⅴ.课后作业
Ⅵ.活动与探究
甲、乙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将射击结果作统计分析如下:
(1)请你填上表中乙学生的相关数据;
关键词: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处理
在实践应用的很多领域,都有对波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从最简单形式的周期性物理波形,到复杂一些的声波等复合波动的时域频域分析,模式识别领域的处理与应用方法,经济金融领域的非周期复杂波动数据的特性研究。虽然问题产生的各自领域有很大的跨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有穿越领域的应用。而一些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成为所有领域内分析理论的基础。例如使用更简单的多个函数来拟合复杂函数、微分分段考察问题特性、积分近似实际情形、使用随机统计分析方法等等。
波动数据有的具有规律的周期性,更普遍的波动数据没有规律的周期性。
1 时域与频域的分析
周期性出现的波动数据时间序列,在知识领域内通常可以称为周期信号或简称信号,可以通过考察其时域与频域特性来分析。时域与频域作为周期信号的基本性质,是观察信号的不同角度,两者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来互相转换。信号的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是判断信号是否高速的依据。信号的频宽表示的是信号所含的高频分量。信号的上升与下降时间决定了信号的高频分量。
波动数据的时间序列信号唯一存在于时域中(张贤达,2002),这是我们可以真实观察并感受到波动数据的域。时域中信号的可见波形,可以简单直观表达信号的存在以及变化趋势。当以波形描述一个信号时,应注意在波形图上可见的该信号关键值,关键值包括有信号的不连续点、零点、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等。许多问题的求解都可以通过分析信号波形而得到简化。
包含随机因素的数据,处理起来需要加入更复杂的模型,或需要引入数理统计模型。不包含随机因素的信号是确定性信号。对于不包含随机信号的确定性信号,一般分为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通过数据抽样,可以把连续信号转化为离散信号。时域中的任何波形,都可以用频域中的正弦波来合成,并且可以得到唯一的描述。
时域与频域是从不同的域来观察同一件事物。时域是从现实中观察动态的信号。频域是在另一个空间以频率为坐标轴来观察动态信号(奥本海姆,2010)。在很多时候,这种观察空间的转换,能够更加容易看出信号的特性,而频域分析也具有更为简练的描述形式。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的信号变换到频域。傅里叶变换有三种类型:傅里叶积分(FI)、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频域中,对波形的描述变为不同正弦波的集合。每个频率分量都有各自的幅度与相位。对于时域中非周期的信号可以进行以信号存在时间为周期的周期拓延,从而变为周期信号来进行分析。
在频域中,第一个正弦波频率称为一次谐波,第二个正弦波频率称为二次谐波,依次类推。每个谐波都有不同的幅度和相位。所有谐波及其幅度的集合称为频谱。频域中的频谱表示的是时域波形包含的所有正弦波频率的幅度。在知道频谱的情况下,要观察它的时域波形,只需将每个频率分量变换成它的时域正弦波,再将其全部叠加即可。这个过程称为傅里叶逆变换。
不同的数学变换,变换对原始数据观察的角度与空间,或许能使得内在规律性变得更加清晰。
3 有限元方法
在结构分析领域中,关于静力结构、结构震动、弹塑性材料等研究中,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数学物理数据,常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来进行波动与震动的描述。有限元分析的目的:针对具有任意复杂几何形状变形体,完整获取在复杂外力作用下它内部的准确力学信息,即求取该变形体的三类力学信息(位移、应变、应力)。
有限元方法使用基于“离散逼近(discretized approximation)”的基本策略,可以采用较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组合来“近似”代替非常复杂的原函数。例如(廖振鹏等,1992)所进行的对波动有限元模拟的研究。时域有限元法不但可以用于研究复杂线弹性介质中的波动问题,而且利用计算机图形仿真技术还可以把波动过程动态地显示出来,直观地揭示与波动源和传播路径等有关的各种物理因素和波动特征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一方法是研究工程科学中一系列重要波动问题的有力工具。
有限元方法对波动时间序列传播的物理介质媒体建立结构震动的三大类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等)以及边界与初始条件,来进行波动时间序列的研究(来翔,2007)。这一类波动数据的时间序列,其物理特征是完全依赖于传播的媒介。在时域频域分析中,具有一定带宽的信号,其在一定媒介中传播的过程,也是需要考虑信号衰减的。在这一点上,与有限元方法的情况类似。
4 模式识别与神经网络方法
时间序列数据或信号在更复杂的分析处理情形下,就不仅仅停留在信号本身的物理特性上。对信号携载的语法以及语义的判断分析是更重要的目的。线性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系统辨识、信号辨识、自适应滤波和控制等方面。目前在神经网络的多数应用中,采用BP神经网络,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有效性,主要应用于模式识别与分类。
在BP神经网络的应用中(孙虎儿,2009),增加网络层数可以提高网络识别性能,提高精度,但同时使得网络结构复杂,增加训练时间。因此首先考虑增加隐含层的神经元数,而不是增加网络层数来提高网络性能。隐含层数、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的适当数量,需要通过具体的试验来大概确定。
在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字母表的图像识别中(朱凯,2010),设计并训练一个BP网络,完成26个英文字母的5X7像素二值数字图像的识别。取得了较好的噪声样本训练下的一定容错性。
5 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复杂数据模式的波动性研究
在经济与金融领域里,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在时间序列中,按照所得到的数据的连续性分为离散时间序列与连续时间序列。按照是否存在一定的趋势,分为平稳时间序列与非平稳时间序列。平稳时间序列的观测值基本上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有增长或者减少的趋势,也不会有超出范围的波动。在现有的平稳时间序列处理中,往往把波动看作是随机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包含趋势性,或有季节性、周期性,也可能是趋势性与季节与周期性的复合序列。
在时间序列分析的过程中(王燕,2008),首先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在有趋势拐点的时候,使用不同的模型分段拟合前后时间序列。然后判断恰当的随机模型来拟合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对于简单的时间序列,可以用趋势模型和季节模型来拟合。对于平稳时间序列,可用ARMA模型来拟合。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要将其转化为平稳时间序列来分析。
在更加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数据的Markov特性,使用Markov链的运用。有时一个时间序列中仅仅部分数据体现出Markov性,而其他部分的则是无规律的。
6 结论
该文从波动数据的时间序列的最简单的形式出发,论述在数据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复杂度之下的分析处理方法。很多处理方法是跨领域的,例如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就从数学这样的纯理论研究领域出发,应用在电子、通讯、计算机、机械、农林、地质、经济、金融等几乎所有的学科中。波动数据如果不借助领域内知识,很难建立有效的分析判断模型。在诸多波动数据的时间序列处理中,依然没有有效的方法。例如外汇市场价格的高频数据分析于处理,迄今没有很好的方法。对波动数据时间序列的研究在可见的未来一直具有理论与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美)奥本海姆.信号与系统[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廖振鹏,刘晶波.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基本问题[J].中国科学B辑,1992(8).
[4]来翔.几类双曲型方程交替方向有限元分析[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孙虎儿.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设计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36-53
[6]朱凯,王正林.精通MATLAB神经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20-224.
[7]王燕.应用实践序列分析[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1-148.
*7.某同学5次上学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min)分别为x,y,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y|的值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8.一组数据-1,0,1,2,3的方差是____。
9.已知一个样本1,3,5,x,2。若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____。
10.某超市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在它们的包装袋上,质量分别标有(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随意抽取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____kg。
11.若一组数据-2,0,2,5,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8,那么a的值是____。
12.现有A,B两个班级,每个班级各有45名学生参加一次测试。每名参加者可获得0,1,2,3,4,5,6,7,8,9这几种不同的分值中的一种。A班的成绩如表3所示。B班的成绩如图1所示。
(1)观察可知,____班成绩的方差较大。
(2)若两班合计共有60人及格。则参加者最少获____分才可以及格。
13.某工程队有14名员工,他们的工种及相应每人每月的工资数额如表4所示。
现该工程队进行了人员调整:减少木工2名,增加电工、瓦工各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了。
14.若1,2,3,a的平均数是3,4,5,a,b的平均数是5,则样本0,1,2,3,4,a,b的万差是____。
三、解答题(共44分)
15。(10分)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中部和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高中代表队和初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2所示。
(1)根据图2填写表5。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磁波谱和光谱的种类及其应用.
2.让学生知道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和规律;了解电子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对光电效应四条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前面我们已经复习了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
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我们在学习机械波时,知道机械波也能发生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 结合上述两种情况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如果我们使用某种方法使电子也能产生衍射图样,那么我们对电子的行为如何认识呢? 电子一定具有波动性.
很好!请同学们看一看阅读教材.
既然光是一种波,那么光波是属于机械波还是属于电磁波?还是独立于机械波、电磁波的另一种波?你们要是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如何分析?
光肯定不是机械波,因为机械波的产生不但要有波源而且还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光不是机械波,所以光不是电磁波,就是一种另外形式的波.
现在人们对光波是怎样认识的呢? 光是一种电磁波.
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麦克斯韦.
由谁用实验证实的? 赫兹.
我们知道,电磁波是一个大的家庭,它都有哪些成员呢?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 这些成员合起来就构成了电磁波谱. 投影(电磁波谱 如图4-4-1.)
我们这个世界五彩缤纷,都是由于有可见光,但是,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只是一个很窄的波段. 我们观察电磁波谱,能得到什么结论? 由左至右,频率越来越大,波长越来越短. 在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的性质不同,因而它们就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无线电波、微波的有关知识.
下面我们从红外线开始复习. 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红外线主要特点是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并且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不同.
红外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对物体进行烘干.
(2)利用红外线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的特点进行远距离和高空摄影.
(3)利用不同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的不同可以对物体进行远距离探测,这种技术叫红外线遥感.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人们对红外线特性的利用远没达到成熟,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现在国外有一种飞机叫做隐形飞机,这种飞机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隐形,不易被对方的雷达发现,请同学们猜想,它是怎样隐形的呢?
多种措施我们还不能完全说出来,但有一条可以肯定,这种飞机必须要减少自身的红外辐射. 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紫外线的问题.紫外线主要特点和主要用途是什么?
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一切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还短,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等.
下面提一个关于物理学史的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是谁? 伦琴:
他为何获奖?
发现了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 X射线的主要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X射线是比紫外线波长还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本领很大. X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跟物质的密度有关系,在工业上可以用它来检查金属部件有没有砂眼、裂纹等缺陷,在医学上可以用它来透视人体,检查体内的病变和骨折的情况.
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叫做γ射线,它对物体的穿透本领比X射线更强,利用γ射线的穿透作用制成γ射线探伤仪,用来检测金属材料内部伤痕、裂缝、气孔等.
利用γ射线穿透金属板的强度变化,可制成金属测厚计来检测金属板的厚度以及镀层的厚度等. 不同的电磁波产生的机理不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1)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这种电路的原理我们学过,就是LC振荡电路.(2)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3)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4)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既然它们都是电磁波,它们的行为应服从共同的规律,我们知道的它们服从的共同规律都有哪些呢? 它们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0×108m/s. 它们的波长或频率不同,导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性呢?
电磁波谱从左至右频率越来越大,波长越来越短,因此就越不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穿透本领却越来越强.
从电磁波谱中我们看到,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是由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后产生的.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及其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受激后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也是不相同的,这就为我们研究物体的化学成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光谱学.
下面我们复习关于光谱方面的知识. 光谱怎样分类? 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其实光谱可分为三类: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在高中阶段只介绍了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什么叫发射光谱?
由发光物体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怎样分类?
发射光谱包括连续谱和线状谱.
教师展示挂图,使学生感受连续谱和线状谱. 线状谱又叫做原子谱这是为什么?
各种元素都有一定的线状谱,元素不同,线状谱不同.所以,线状谱又叫原子光谱. 什么是特征谱线?
每种元素的原子只能发出某些具有特定波长的光谱线,这种谱线叫做那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如果我们对发光物质的光谱进行分析时,发现了某种元素的特征谱线,我们就可以断定发光物质中一定具有这种元素.
什么是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是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这种光谱是以连续光谱为背景,其中有暗线、暗带或暗区.不同物质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
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否可以叫做特征谱线? 可以.
两条明线和两条暗线相对应.
教师展示挂图,让学生观察钠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教师展示钠的吸收光谱和太阳光谱.
教师说明:太阳光谱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 太阳大气层中有钠吗? 有.
教师布置让学生将这部分书认真阅读.
前面我们复习了光的电磁说,它很好地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但是,光的电磁说并不能成功地说明光的所有现象.例如光电效应现象.
实验装置(图4-4-2)
叙述实验现象:
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就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检查知道锌板带的是正电.这说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电子从表面飞了出去,锌板缺少了电子,于是带正电.
这种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光电效应现象的四点结论是什么?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的电磁说不能解释前三条实验结论.
第一:按照光的电磁说,光是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的传播.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受变化电场的驱动力作用而做受迫振动,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波的振幅增大,当电子做受迫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总可挣脱金属束缚而逸出,成为光电子,不应存在极限频率.
第二:按照光的电磁说,光的强度应由光波的振幅决定,因此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第三:按照光的电磁说,光电子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不是瞬间. 光电磁说与光电效应现象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是谁最终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怎样解释的?
爱因斯坦在普朗克关于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学说启发下提出了光子说. 光子说认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hv,h是普朗克常数.
光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有关,金属中的电子吸收的光子的频率越大,电子获得的能量也就越多,当能量足以使电子摆脱金属束缚时就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因而存在一个能使电子获得足够能量的频率,即极限频率.
上述解释同样能解释光电效应第二条结论.
电子吸收了光子后,动能立刻就增加了,不需要能量的积累过程,因此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解释得很好,至于第四条结论怎样解释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可阅读教材.
我们在复习电磁波谱时知道,光的频率越大,其对物体的穿透本领就越强,这是为什么?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的频率越大,组成这种光的光子能量也就越大,当然对物体的穿透本领也就越强了.
通过上边的复习我们知道,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人们无法只用其中一种来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请同学们阅读光的波粒二象性一节.
请同学们自己复习光电管并阅读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部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子,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绿光
2.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是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 [
] 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的元素
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3.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射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的强度 C.增大光电管的加速电压
D.改用紫光照射
4.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4-4-3所示,这时
[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5.设λ
1、λ2是两种单色光1、2在真空中的波长,若λ1>λ2,则这两种单色光线相比
[
] A.单色光1的频率较小
B.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较大
C.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较大 D.单色光1的光子能量较大
6.两种单色光A、B分别由垂直水平方向从水面射向水底,它们经历的时间tA>t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色光的波长比B色光的波长大 B.A色光的波长比B色光的波长小
C.A色光的光子能量比B色光的光子能量大 D.A色光的光子能量比B色光的光子能量小
二、计算题
7.一单色光照在金属钠的表面上时有光电子射出,当所加反向电压为3V时,光电流恰好为零,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5000Hz,求:该单色光的频率.
8.有一功率为500W的红外线电热器,如果它辐射的红外线的频率为3.0×1014Hz,求:(1)每秒发出的光子数;(2)在距离电热器2m远处,垂直于红外线传播方向的1cm2的面积上每分钟能接收到多少个光子?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A
B 6.B
C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三年级 数学 学科 智明庆执笔 南阳邑 学校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2.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重点
认识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法。
三、学习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学前准备
电脑课件。
五、学习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纵向条形统计图
1.出示书本主题图1.在某商场的柜台上,老板正在跟销售员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2.老板为什么要了解上周的销售情况呢?对,经理询问上周的销售情况是要进行市场分析,他要知道哪一种品牌的矿泉水最受欢迎。哪一种品牌的矿泉水不受欢迎,然后做出决策。然后决定接下来怎么进货,哪种多进,哪种少进。3.那售货员是怎么做的呢?
4.出示销售记录。原来是一张统计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从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5.如果通过这张统计表来绘制一张统计图的话,你准备用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 6.你们认为一格表示多少箱比较合适呢?请大家先讨论讨论。7.请学生一一回答。
8.你们认为一格表示5箱比较合适吗?就用一格表示5箱。
9.出示统计图,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已经画好一张统计图,按你们的设计,是这样吗?
(二)横向条形统计图
1.有时为了版面需要,我们也可以画成横向的条形统计图。将纵向条形统计图中的横轴和竖轴调换,用横轴表示数量,竖轴表示品牌。这样画出的条形统计图它的条形就是横向的。2.按这样的方案一起来画一画。演示A品牌的画法,并请学生说说这种横向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3.把书翻开38页,选择合适的颜色,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把刚才画的作业互相检查一下。
5.评价一下对方画的统计图。
6.我们知道,统计图非常直观,如果你是那位商场老板,看到这统计图你会发现什么?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7.那么你们认为哪一种品牌的矿泉水进得最多呢?那你们还想到了些什么呢?
(三)巩固并讲解锯齿形统计图。1.出示五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2.板书鸵鸟最快能够跑64千米/时。观察统计图,哪几种动物跑得比它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4.下面我们来看这张统计表,出示39页主题图2。并讲述每行代表什么。
5.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数据,我们可以把身高和体重分开来绘制。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39页,看看例2.6.请你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并互相交换检查。
7.你同桌的同学做得怎么样?
8.出示两幅统计图,进行对照。从身高和体重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9.出示中国10岁儿童的身高、体重正常值对照表。对照第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10.学完了例2你们又什么疑问吗?
11.提示最下面一个怎么代表那么多,而其他的却代表1。12.谁能回答?
13.讲述为什么会有1厘米一格和2千克一格,以及锯齿格的含义。
14.提问如果不用这样的锯齿格,1厘米或2千克1格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5.把1-136小格全部省略了,纵轴的第一格画成了锯齿形,这样既方便又不会影响我们分析数据。
16.下面我们看看体重统计图的第一格为什么也画成锯齿形呢?
(四)小结,作业布置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作业:练习1、2题
课前 学案自学 课中 第一课时使用
交流沟通:
1、根据课本38页统计表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发给学生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并把38页统计图填涂完整。(提示:在统计图上标明数据。)
2、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3、通过绘图,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说一说在填涂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4、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5、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分辨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1)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2)拿出第二张空白统计图,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标出数据再分析。
6、你认为应该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课后 课后反思
1、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学生自我评价
【课
型】复习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VB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区别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及声明使用
过程与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能够具体对待,给变量或常量不同的类型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重点】使同学们掌握理解VB的常用数据类型、变量及变量名的命名规则。【教学难点】学会给变量定义合适的类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数学中我们接触得数据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又有什么不同呢?在VB中的数据到底是如何表示的?在计算机里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呢?我们的很多疑问,今天这节课都将被一一解答。
1、数学中的“数据”和程序设计中的“数据”,要区别对待!
2、数据类型是一种约定。不同的约定,计算机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也不同。
“01000001”被定义为字符串型,则表示“A” “01000001”被定义为数值型,则表示整数65。
二、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最小单位 bit 称为“位”。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Byte 称为“字节”。位和字节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字节 = 8位 千字节 KB 1KB=210字节=1024B 兆字节 MB 1KB=220字节=1024KB 吉字节 GB 1KB=230字节=1024MB 太字节 TB 1KB=240字节=1024GB IP地址是 32 位,占 4 个字节。
三、VB中的数据类型 P21
1、数值型:
数据类型 关键字 存储容量 取值范围 备注 整型 Integer 2字节-32768~~32768 可以表示整数
长整型 Long 4字节
单精度型 Single 4字节
合称为:浮点型、实型 可以表示带小数点的数
双精度型 Double 8字节
补充:将知识与数学中的数值型类型联系起来讲,比如:数学中实数,整数等,它们的取值范围是多少等。这样同学们就更容易地掌握VB语言中的数据类型以及它们取值范围。师生互动:
⑴、若表示人的寿命,定义变量类型?(Integer)
若表示圆的面积或者周长,定义变量类型?(Single)
若表示全面税收,定义变量类型?(Double)
⑵、在VB中,下列语句中哪个定义了一个实型变量?(C)
A.Dim S As String B.Dim B As Boolean C.Dim Sum As Single D.Dim I As Integer
2、字符串型:String ,指用一对英文状态下的””括起来的数据,不包括双引号””本身。师生互动:
⑶、下面()不是字符串常量。
A."你好"
B.""
C."Ture"
D.#False# 解体分析:B选项"",是指空字符串。
3、布尔型:Boolean ,包含“True”和“False”。如果用数值型表示,True→-1,False→0。
师生互动:
⑷、设a=2,b=3,在VB中,表达式a>b And b>=3值是()A.1 B.-1 C.True D.False ⑸、下列程序,当单击窗体时s的值是()Private Sub Form_Click()Dim s as boolean a = 2: b = 3: c = 4: d = 5 s = a > b And 2 * a > c Or c <= d Print s End Sub A.True B.False C.-1 D.1 ⑹、下列程序,当单击窗体时s的值是()Private Sub Form_Click()Dim s As Integer s = Not 2 * 5 <> 11 Print s End Sub A.True B.False C.1 D.0 分析:特别注意第5题和第6题中s被定义的类型,若定义为布尔型Boolean,结果为True 或 False;若S定义为整型Integer,则结果为-1或0。
4、日期型:Date,指用一对 # # 括起来的数据。例如:#2010/2/17#
四、常量与变量
1、常量、变量:课本上没有具体讲关于“变量”的概念,我们应结合物理、数学的一些公式来对常量、变量进行下个定义:比如:物理中的均速运动的公式:S=Vt进行分析,在一定的速度下,S的值随着t的值改变而变化,这里的常量是V,而变量是S和t。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S=3.14*R2 这里的常量是什么?变量是什么?
2、常量、变量的类型:
常量(Constant):分为数值常量、字符串常量等。
变量(Variable):分为字符型、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型、双精度型、布型、日期型。
变量定义格式: Dim < 变量名> AS < 数据类型> 常量定义格式:Conse<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 表达式 注意:应遵循先声明后使用的原则。
3、变量命名的约定:
①开头:字母或汉字
②以字母、汉字、数字、下划线组成。
③长度不超过255个字符 ④大小写不区分 ⑤不能使用保留字
师生互动:
⑺、在VB中,不能作为变量名的是()A.中国 B.String
C._q D.a_b ⑻、在VB中,以下关于符号常量的声明正确的是()A.Const TAG as String
B.Const TAG as String=“Visual Basic” C.Public TAG as String=“Visual” D.Dim TAG as String ⑼、写出如下程序段执行结束后变量I 的值。①Dim I as integer I=2 I=i+2 I=i+3 Print i ②Dim I as integer I=2 Print i+2 Print i+3
分析:①程序中I的值被修改过两次,进行了重新赋值,最后为I=8。
②程序中I的值被调用了2次,但是并没有任何修改,所以I=2。
五、课堂总结
1、VB中的数据类型(数值型、字符串型、布尔型、日期型)的关键字、所占字节、取值范围等等。
2、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3、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变量名的命名规则等。
在之前经济发展及公司运行环境既定的条件下, 对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在技术、生产效率及制度等要素面对瓶颈制约的情形下, 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现代公司财务决策在公司整体治理中占据关键地位, 同时组成公司财务决策的三大基础性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及股利分配政策极大的影响着公司发展潜力和经营目标。尤其是公司的股利分配决策内嵌于两外两大公司财务决策环节, 基于公司财务管理循环进程, 股利政策不仅是公司筹资与投资决策的延续和完善, 同时也是下一个投资、筹资和股利分配财务进程有效实施的基础。合理的股利分配决策不仅可以通过补偿投资者进而完善公司形象, 同时更可以稳定投资者预期及投资信心, 最终推动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结合经典的财务管理理论, 公司股利政策就是在一定时期和既定条件下, 公司管理层决定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规模及分配方式。由此可以看出, 现金派送规模、股利支付率及支付方式构成了股利财务决策的核心, 其中现金派送规模也即是股利支付率形成的基础, 因此, 现金派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公司财务决策中股利决策的核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致已有的针对股利政策的最优化研究成果出现争议, 本文结合当前出现的以流动性过剩及资产价格波动为代表的宏观环境变迁对公司分红行为进行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的经验验证。
二、文献综述
(一) 公司分红: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
公司治理中主流的财务决策成立的基础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假设。虽然在股东财富最大化基础上衍生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者最大化”等假说, 但三者均体现出来了企业负有的股东利益诉求的责任。而公司分红正是实现股东利益诉求的直接方式, 因此当前的主流文献也是更多的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对公司分红进行研究。Levy, Sarnat (1986) 的研究就是基于主流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所有者权益总价值最大化”和“普通股股价最大化”的理论假设对公司财务治理进行数理分析, 其研究结论揭示, 三种假设对公司财务决策及相关预期目标的影响具有内在一致性。随后Van Horne (1998) 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假设是企业有效分配社会、企业自身资源所依据的原则, 因此企业的财务决策遵循此原则是合理的。Shleifer, vishny (1997) ;Koller (2005) 均在其研究中肯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假设不仅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原则, 同时也是保护股东利益和直接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和依据。基于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而产生的股东利益实现是公司分红的存在的依据, 那么公司分红规模制定依据是什么呢?Williams (1938) 的股价理论给出了初始了股利规模制定的理论基础, 其研究通过数理公式证明了公司股票未来收益作为当前股利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 Walter (1956) 通过一系列的假定条件给出了公司股票每股收益、留存收益及留存收益再投资收益率、公司资本成本等与股利和股票价值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股利支付规模对股票价值及再投资收益的重要影响。Gordon (1959) , Gordon (1962) 研究揭示在公司进行内部留存收益再投资进行内部筹资情形下, 公司留存收益率和再投资报酬率乘积与公司股利增长率匹配。那么公司未来的盈利和股利预期增长。但是经典的MM理论为股利决策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提出异议, Miller, Modighani (1961) 研究认为在有效市场、理性行为及完全确定的市场环境等假设条件下, 股利政策是无法影响到公司价值的, 企业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投资决策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未来获利能力, 而不是取决于当期股利的分配政策。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诸多经验研究表明:公司财务决策并非孤立决定, 其中公司现金分红决策更是受到决策环境包括经济运行背景、公司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 (Ahmad, Carlos, 2008) 。
(二) 公司分红:基于流动性和资产价格波动角度的解释
公司分红作为股利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基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 目前对影响公司分红的因素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是针对宏观流动性及其引致的资产价格波动对公司分红的影响直接研究并不多见。Baks, Kramer (1999) 研究认定, 股票回报率与货币流动性存在相关关系。其理由表明宏观环境流动性的增强会引致实际利率的下调, 进而贴现率的下降会推高资产价格, 最终可能会提高股票及债券等回报率。Conover, Jensen, Johnson (1999) 的经验研究揭示, 一国的货币增长与该国的实际股票回报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Marshall (1992) 等) 。李文军 (2002) 的经验研究检验了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指数之间因果关系, 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杨淑娥, 王勇等 (2000) 经验研究揭示,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股东可分配利润与公司现金股利发放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联。周京奎 (2006) 研究表明, 货币供应规模推高了我国房地产价格和股票的价格。张雪丽, 姜茂生 (2006) 经验研究揭示, 公司内部现金而非外部流动性对于公司现金股利决策只存在可能性的影响, 但是对现金股利规模和变动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杨汉明 (2008) 研究却指出公司现金余额与公司股利支付存在正向相关关联。Giese, Tuxen (2007) 研究揭示, 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推高了牵连国家通胀水平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高企, 但二者的研究并没有直接给出流动性与股票回报率之间关系。综观已有的公司股利分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 公司层面的因素和中观行业因素均对其存在一定的影响, 而基于宏观流动性及其所引致的资产价格波动的角度的直接研究并没有得到体现。但当前宏观流动性引致的公司发展宏观环境及公司投资决策环境的改变也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问题的研究提出新的要求。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鉴于此, 首先建立宏观流动性对资产价格影响现状和作用机制, 基于此, 本文给出研究假设1:
假设1:宏观货币流动性波动与同期资产价格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其次, 在分析流动性对资产价格影响前提下, 必须进一步刻画资产价格的波动如何影响公司股利政策进而影响公司分红。由于已有的文献及一般的经济直觉均没有体现资产价格波动对公司分红的直接影响。基于外部资产价格波动引起的公司投资决策调整理解, 先构建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决策的研究框架, 基于此给出研究假设2:
假设2:资产价格波动与公司投资决策存在内在关联关系
在之前基础上, 结合已有研究 (李礼, 王曼舒, 齐寅峰 (2006) ;Baker, Wurgler (2004) ;Robinson, (2006) ;Ahmad, Carlos, (2008) 等) 给出研究假设3:
假设3公司的投资决策与公司分红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结合研究核心和数据可获得性, 选取2003年至2012年度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变量的年度数据, 由于截止到2012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上市时间不同, 剔除上市时间不满3年的公司, 同时由于很少部分公司年度报表数据缺失, 为避免缺失数据过多引致拟合偏误, 最终本文选取了98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组成非平衡面板观测数据。数据均来自于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中经网产业数据库及《中国统计年鉴》。
(三) 变量定义
首先, 根据验证假设 (1) , 有经验方程为:P=f (M, x) +ε…… (1) , 其经济意义和理论依据体现在:在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 (X既定) , 流动性因素 (M) 。对资产价格 (P) 的影响。其中, P表征资产价格, M为表征宏观流动性变量, X为控制变量。其次, 针对假设 (2) , 有经验方程为:I=h (P, y) +ε…… (2) , 其经济意义和理论依据为: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 (y固定) 的条件下, 资产价格波动 (P) 对公司投资决策 (I) 的影响。其中, P同 (1) 式, 承接已有的研究, 选取公司的总负债与权益比率表征公司投资决策I, y为控制变量。最后, 就是针对研究假设 (3) , 有经验分析方程为:其基本分析模型为:D=g (I, z) +μ…… (3) , 其经济意义为:在既定因素不变 (z固定) 的条件下, 公司投资决策 (I) 对公司分红规模的影响。其中, 投资决策变量同 (2) 式I, z为控制变量。
(四) 模型构建
首先, 针对验证假设1以及经验方程 (1) , 结合我国实际及已有的研究 (Giese, Tuxen (2007) ;谢经容 (2002) ;周京奎 (2006) 等) 揭示房地产价格与流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选取平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波动捕捉资产价格的波动。结合已有研究 (周英章等 (2002) ;谢经容 (2002) 等) , 我们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捕捉绝对货币供应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M2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之间的差额 (Mar) 表征流动过剩 (王苏望, 2010等) , 主要包括1—3年中长期贷款利率 (R) 及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 (Price) , 借以分别对流动性及房地产价格指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则其具体经验分析方程为:
其次, 针对假设2以及经验方程 (2) , 基于研究思想我们选取经济增长率 (g) 、滞后一期的投资规模 (lag I)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 (ICash) 及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量 (Pcash) , 借以对影响投资决策的宏观因素、及企业现金流等因素的控制。则具体经验分析方程为:
最后, 针对研究假设 (3) 以及经验分析方程 (3) , 选取公司派息数表征公司分红规模增长率 (D) , 基于现有研究 (吕长江, 王克敏 (1999) ;Baker, Wurgler (2004) ;Dbmitrios et al (2007) 等) 我们选取公司规模 (size) 、财务杠杆 (Leve) 、净资产收益率 (ROE) 、总资产净利润率 (ROA) 及留存收益率 (Rer) 等变量, 借以对影响公司分红的重要因素进行控制。则具体经验分析方程为: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为了更好地进行量化分析, 首先对序列变量的基本统计分布规律进行描述, 以避免数据中杠杆值对拟合结果的干扰。其分析结果如下表 (1) 。从整体基本统计描述分析结果来看, 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变量 (Mar) 及利率变量波动幅度较小, 并呈现尖峰分布;而资产波动变量 (P) 波动幅度及价格指数波动较大且其分布相对分散;从公司层面变量序列统计分布来看, 除去公司投资结构之外其余变量均呈现尖峰厚尾分布特征, 其中留存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投资结构波动幅度较小, 其余均呈现显著波动态势。其分红规模增长率整体偏小并且波动幅度较小分布显著集中, 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分红的同质性。综合全部公司特征变量来看,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增长率为负,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样本期内内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活动收益基本为负。
(二) 回归分析
在前文分析基础上结合变量序列的时间特征, 首先对相关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结合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要求, 我们利用 (common unit root process (LLC) ) 单位根检验过程, 检验结果显示, 除去公司规模Ln (size) 和房地产年度销售价格均值 (Price) 在10%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假设之外, 其余变量均在5%的显著水平决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在计量意义上表明变量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上不能拒绝平稳性。其次, 在平稳性的基础上, 由于观测数据时非平衡面板数据, 因此对模型 (2.2) 、 (3.3) 进行拟合回归效应检验, 其检验结果摘录如下表 (2) 。从Hausman Test检验结果看, 模型 (2.2) 、 (3.3) 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随机效应回归原假设, 在计量意义上表明模型应当采用固定效应回归。在前文相关检验的基础上, 我们依次对模型 (1.1) 、 (2.2) 、 (3.3) 进行拟合回归。回归结果摘录如下格 (3) 。从 (1.1) 回归结果看, 在控制了利率及房屋销售价格条件下, 流动性过剩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边际弹性为-0.12,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流动性的增加可以降低资产价格的波动, 经验分析表明流动性过剩可以抑制资产价格的波动;从 (2.2) 回归结果看, 在控制宏观经济增长、企业自身历史投资及投资、经营收益率等因素的情形下, 资产价格对于企业投资的边际弹性为0.06, 在计量意义上表明, 资产价格的上升推动了企业负债投资行为, 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从 (3.3) 回归结果看, 在控制企业层面其他特征情况下, 企业投资对其分红的边际弹性为-0.08, 也即是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 企业的投资的增加抑制了企业分红规模, 也即是降低了企业分红意愿。作为对比分析, 我们在以上回归基础上联立模型 (1.1) 、 (2.2) 、 (3.3) 利用置换原理测算出流动性分别与企业投资行为、公司分红行为的直接关系如下:Ln Iit=0.06*Ln Pt=0.06* (-0.12*Ln Mar) =-0.0072*Ln Mar+Σy…… (4) ;Ln Dit=-0.08*Ln Iit=-0.08* (-0.0072) *Ln Mar=0.0005*Ln Mar+Σz…… (5) 。
注: () 中为回归参数t统计量, **, *分别表示回归参数在5%, 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其中, Σy、Σz表示其余相关控制变量。则从 (4) 、 (5) 可以看出, 流动性的增加并没有促进公司投资增长, 但是流动性的增加提高了公司分红规模的增长, 但是流动性对二者影响均不显著, 可能的原因是在于相对于流动性对二者的直接影响而言, 流动性通过资产价格波动的传导对二者形成间接的影响要小于其直接的影响, 也即是说通过资产价格波动也对公司投资及分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因此对于流动性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对二者解释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
五、结论
公司分红作为现代公司治理中财务决策研究领域中一个较为古老的股利决策命题, 早已成为现代财务决策领域中的关注重心。但是随着目前宏观环境的变换, 之前研究成果已经不能完全揭示当前公司分红的新变化。针对于宏观环境的新变化, 笔者抓住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宏观流动性过剩条件, 对公司分红问题进行经验验证, 直接经验分析揭示, 宏观流动性的增加抑制了资产价格波动, 资产价格的波动直接引致了公司负债投资的增加, 进而公司负债投资的增加降低了公司分红规模和意愿;进一步的间接经验显示, 流动性在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媒介传导作用抑制了公司负债投资的倾向, 进而直接提高了公司分红规模和意愿, 但是这种提高幅度并不显著。但是这一点也从侧面揭示了资产价格波动对公司分红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而这种解释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动性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对公司分红规模和倾向的解释强度。鉴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和当前宏观流动性约束性状, 文章基于经验结论的合理建议主要体现在公司层面:公司的财务规划运作如果涉及到公司现金分红决策, 不仅考虑现金分红为公司财务运作带来的成本, 更要注重外部宏观流动性变化约束条件下公司资产价格的波动风险。合理的企业分红决策更是建立在综合考量宏观流动性及其所引致的公司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2]Fama, E., French, K.R.,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1992.
【数据的波动教案】推荐阅读:
数据库原理-教案07-16
大数据时代的口号06-08
数据库学习的心得06-15
关于数据挖掘的论文10-16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10-16
数据结构图的作业11-14
数据专员的转正申请书06-17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10-11
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06-30
《Excel中的数据排序》说课稿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