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实质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教育的实质(精选8篇)

健康教育的实质 篇1

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感化,是灵魂对灵魂的唤起。多少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要和班主任配合,对班主任尊敬,不是靠纪律约束他,也不是靠强制压制他,更不是像警察一样威慑他。这些做法表面上学生俯首帖耳,实际上心存怨恨,久而久之,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潜伏着很大的危机。要真正教育学生,教师要用真诚打动学生,让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营造宽松、民主、绿色的课堂。

教师要赢得学生,首先要赢得课堂,精彩的教学技巧,口若悬河的谈吐,超人的智慧赢得尊敬。那种师道尊严,教条说教的冷面课堂,自然不会受到欢迎,因为学生在无穷的压力下生存,势必会遏制思维,听课会心惊胆寒,课堂效果不言而喻。两张皮的课堂,势必让学生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痛苦。相反,一个老师如果时刻面带笑容,上课和颜悦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领悟知识。始终能够和学生一起同喜同乐,和学生成为很有好的朋友。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里学习成长。其次是用生命感动生命。

我始终相信:教育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教师要直面生命的发展,直面学生的心智发展中的种种困惑问题,而绝不仅仅是只关注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干什么,能挣多少钱。那种片面的追求学习,只会让学生忽视学生生命的发展,只会让学生学习进入死胡同,窒息畸形。教育在很多时候表现在:“学生的生命感动老师的生命,用教师的灵魂唤醒学生的灵魂。这句话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高度,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那还是几年前,一个学生对我的话还意犹在耳:老师,今天早操没见你,我的心在四处寻找你。可是下操还没见你,我急了,早读上不进去,才来找你。啪啪啪的敲门声今天我还能听见。那天我确实被高压锅烫伤了脸,没去教室。学生用他的生命中的关心在关爱我。那一刻我感动了。那一年这个学生考上了,但是家庭拮据,家里实在拿不出上学的费用,我从工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他使用。以后每一学期开学我都给他拿些费用,让他能圆满完成学业。这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考上研究生,最后留校在一所大学任教。学生用生命感动老师,老师也用生命用灵魂唤醒着学生。

再次让学生守住文化之根。在生命里,我们的文化底蕴不论怎么深厚,无论哪一件事情处理,都需要明辨理、礼。守住原则性内容。把握原则、标准、方向。“有理走遍天下”“有礼也走遍天下”。学生将来能走多远,这由学生守理能守多少决定,决定他将来生命的长度。“礼”,这个礼是人和人之间最恰当的心理距离,也代表了一种心灵的秩序,经常交流,融合古今礼故事,潜移默化,让学生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这些决定学生将来发展的宽度。要做到尊重生命遵守礼法。明白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礼厚就变成德。如果道理不明,礼数不到,学生将来出去也很难被社会接纳,被周围的同事接纳。这样的生命,决定了生命的短板。若要让其根深叶茂,那就要守住文化的主战场。

再次,让学生守住生命发展之根。有见识的家长图画的是学生的明天;没见识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今天。我们眼光能不能跨越学生成长的现实,因为教育必须要占到学生心灵和生命的前方去等待,而不是被动的等学生出了问题再解决,或者陪孩子一块。有的家长听课就是想让学生成绩提高多少名,提高一万名都没有意义,因为孩子的根没人养,等他的根和干发展不相匹配的时候,一阵风就把这颗苗给吹倒了,甚至有的孩子的“根”已经“腐烂”了,家长还在那里高喊要提高成绩。岂不悲哉?!过去和未来是一个发展概念,我们的眼光要有能力跨越现实的浮躁障碍。带着学生的心灵跨越高山大海走向生命的辉煌。再其次,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地方引领学生。让学生的内心强大了,就不愁他智力的发挥。何事而不能,何时而不能。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为什么学习不行?因为心里面缺乏热情,没有动力,一看书包就烦,最喜欢过礼拜天,礼不放就烦,内心缺乏热情。为什么缺乏这份热情?就是人没有养起来。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要正确看待孩子成长的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现实、功利,甚至冷漠。这个“冷”就是孩子周围的环境先变凉了,孩子的心不仅仅是冷,甚至有的十四五岁的孩子面对学习、求职变得麻木,甚至拒绝教育。如何提升孩子内心的这份热情,这份温度?这要从环境解决,看到人脸上就让人的脸上结冰,让人一看那眼神,就兴奋不起来了,就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这样的学生心灵怎么强大?我们需要文化是教育熏陶,感化、转化、内化学生的精神,内化学生的情感能量和精神导向。让学生精神强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精神自救。让人类的优秀品质时刻左右学生,生命感动生命,灵魂唤醒灵魂。

这是我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几千个孩子的生命从我内心走过之后留给我的一句话。自从我归依了教育,心便不再流浪。

健康教育的实质 篇2

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定位

《纲要》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 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 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纲要》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 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教学管理, 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 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 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 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和教育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 全方位开展服务, 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参加文化建设, 参与决策咨询, 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其次, 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少见的, 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纲要》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 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 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 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优化区域布局结构, 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也就是让高校既能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 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 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再次,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核心内容是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有人曾对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做过调查, 有50%的人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这就给我们以启示, 我们必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从社会需求看,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分层次、分类型的。从高校内部改革看, 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也在进行调整, 既需要学术型人才, 也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需要以多样化的人才观对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进行改革。

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意识:自主意识、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公民意识。高校应该是以学生为本,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给各种类型的学生以不同的成长平台;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 给予和允许他们有思考的空间。

2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方针

首先, 《纲要》针对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落实为育人为本, 这种理念上的突破使教育的功能与国家的需要和大众的诉求统一起来, 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也反映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以公平和质量为目标的改革创新是手段。必须长期、全面来看教育成效, 如果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就无所谓公平和质量。

其次、理念上的突破与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一脉相承。《纲要》目前的内容已是面面俱到, 仅从现实需要来看, 目前的文本既为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给出了答案, 又为解决这些问题准备了制度建设方案。这其中, “优先”、“公平”这两个关键词都落到了实处:《纲要》具体阐释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这使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如何凸显、教育发展自身应首先追求什么有了明确答案。

再次, 实现目标要靠优先发展、改革创新。如果说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育人, 具体的两项重点工作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靠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教育优先是我们国家确定的重大战略方针, 因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要提高质量、要促进公平, 都需要各地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规划时做到教育规划优先, 在投入中做到教育投入优先, 在各项资源开发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没有这个优先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全社会的支持, 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难以实现。

3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育优先地位的确立还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 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 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 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 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 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这两件事情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优先发展强调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那么改革创新着力强调的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如果说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两个一个都不能少。没有全社会的优先地位, 教育要想优先发展是很难的;有全社会的支持, 没有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看作是促进公平、保证质量的两项重点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部分.

实质还是应试教育的“狗肉” 篇3

但其实,“幼儿教育实践研究所株式会社”主任久野泰可的办学目的,是令儿童进入小学后能够无抵抗学习的“教科前基础教育”。不少孩子考进了著名的私立小学,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久野泰可的幼儿教育并非英语、算术等教学科目的早期教育,比如几何内容,他是让孩子们看到和接触圆锥和圆柱等立方体和积木,然后用黏土制作同样的形状。如同玩一样,但是能够自然理解形状、大小和数字的概念。

他认为,现行日本教育体制中“教师是以大学老师为顶点而排列的,幼儿园的老师在最下面,什么发言权也没有。”那应该向幼儿教授什么?他认为,如果单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是会产生副作用的,应该举国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理解力。

从日本保育园的实践看,学前“教育”更侧重动手能力、人格培养、集体意识、传统文化和习俗熏陶、户外活动及社会规矩和基本礼节。另外,保育园每年都举行地震等防灾演练。

日本是一个高度均一化的社会,教育资源也实现了均一化,学校很少竞争升学率,学校教育也不重视拔尖,因此,有的华人在开家长会时,老师甚至指出其孩子的缺点是“过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所以,“百花”以及许多类似机构,挂的是采用其他国家的更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的“羊头”,其实质恐怕还是应试教育的“狗肉”。

与其“哄抢”培训机构,不如做好家庭教育

孙洪涛(北京长青纪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当教育局表明该机构无办学资质文件,连夜报名的家长表示“无所谓,口碑相传才是真理”。当教育局再下文要求该机构停业3个月时,家长居然表示“无所谓,本来报的就是9月开始的班级”。

有教育专家给家长们“泼冷水”:民办小学幼升小面试过程中,有多少孩子是通过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有没有数据统计?如果没有事实依据,家长就可能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误导。但家长反问说,“万一”有用呢?

所以,由第一口奶粉开始,到兴趣班和占坑班、奥数和外语学习、再到填志愿、选工作……操心的中国家长马不停蹄为孩子安排着,不敢将手放开。但,进好的民办小学就是所谓真正好的教育吗?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是孩子实现初步社会化的起点,其对儿童的影响,除了传授知识,更多该发生在人生观、社会观的塑造层面。比如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否在放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唯成绩论”?很可惜,时至今日,很多教育改革还是难掩“唯成绩论”的急功近利。当前,教育资源实现公平合理配置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想让家长戒除焦躁、找回淡定之心就很难实现。

另一方面,家长的“不安全感”,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为孩子创造温馨、健康、安全的家庭环境,重视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用宽容耐心的态度陪伴孩子、等待孩子成长,这些都是好的教育,也是家长的责任。

我们常说,一个好妈妈胜过一百个好老师。试图通过报个教育机构来改变孩子的命运,太盲目了。

创新思维的实质 篇4

中国瓜果书创意产业基地在充分吸收日本、美国创意设计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研发出来的瓜果书系列产品开创性地集合了时尚创意和园艺科学理论的本质。国内瓜果书的设计和制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瓜果书的设计富有创意并体现了瓜果书的精髓。瓜果书最早起源于日本,日本最早致力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发推广, 瓜果书的设计和制作发轫于创意产业的勃兴和园艺科学理论的发展。 在日本农产省和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共同推进下,瓜果书应运而生。瓜果书,通俗讲来,就是一种“书本里能长出花花草草,瓜瓜果果的有机书”。但这个美丽的童话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瓜果书,本质上是科学和设计的巧妙结晶;是结合了工业设计的先进理念和园艺科学的成熟技术,从而打造出的极具创新意识的工业产品。 瓜果书里边含有有机介质,营养介质以及迷你种子。 在日本,各地商场和书店均有“瓜果书”出售,诸如“番茄书”、“黄瓜书”、“茄子书”等应有尽有。这些外貌似书本的产品表面包装有防水纸,其内塞有石绒、人造肥和种子等。人们购回后按照其内附赠的种植说明,只要每天浇水,便能长出手指粗细的黄瓜、弹丸似的番茄、拳头大的黄瓜等;一般情况下,一本“番茄书”经培育可长出150—200个迷你果,一本“黄瓜书”可结出50—70条袖珍瓜。这种时尚新颖的创意产品一度在日本成为最为畅销的工艺创意产品。瓜果书在欧洲美国的发展日渐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瓜果书更加注重于无土栽培技术在瓜果书中的应用,同时将瓜果书的外观设计加以多样化。瓜果书在美国的发展的显著特征便突出反映在技术优势和产品外观设计多样化。

爱的实质爱情诗歌 篇5

假如世间有种真情,便是爱。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爱在世间流传,

我在一个班级的大家庭中,

时常有那么种感觉。

我思索,

这就是爱吗?

爱能让人暖和,

顺间流入人的心脾?

世间的混乱使我迷茫,

我在历史天空中蜗行摸索,

努力寻找着那种感觉,

爱让枯枝长满了野果。

这世界----------

我来了,敞开你爱的怀抱,

让我飞向你的`爱中。

爱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东西,

只在那永恒的感情中,

定格在了人与人的关系中。

千年以后,你还会不会珍惜---

让我们携起手来,建起爱。

你还会不会寂寞,与你一起珍惜,

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

携起手来,陪你走到永远,

让爱起航,飞到世间各个角落。

充满爱----带给人们驱除凄凉。

爱是什么?

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篇6

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摘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属于政治范畴,而文化自信则属于精神范畴。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附体的灵魂,既是它的精神显示,又是它的价值表现。文化不仅凝结着过往历史的思想结晶,而且透现着预期未来的取向范本。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文化具有的精神统领地位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最根本”意义。

关键词;文化论文

一、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体现的是民族精神状态和凝聚力。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顽强的奋斗精神,包涵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诸多智慧。这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中华文化必定要走向世界,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我们党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出发,制定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出台了许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这些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文化竞争力逐步提升,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三)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坚定了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虽然与快速提升的硬实力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曾经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还有所不足,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能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二、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总书记的话强调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深远和现实意义。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支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辉煌,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勤于奋斗的民族精神,体现着和谐宽厚、追求进步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当前,我国社会格局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更加多元,群众思想和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推进“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比以往更加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找到最大 “公约数”,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从而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在一个文化信念的荒漠上,立不起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寻找到它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它就是文化自信。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严峻考验和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

文化是影响道路、理论和制度最深层次的东西,它广泛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此外,文化自信也更深厚,一旦树立起来,其影响将是深厚且长远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们能够快速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当前,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四)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们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开放交流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同时又展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精髓。另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宣扬与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中,文化交流,也是文化的交锋与激烈碰撞。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重视运用中国文化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国的主张和智慧。为此,我们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坚持坚守的从容,借助文化的翅膀,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展示中国人的精气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三、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与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传统。加快培育和铸就真正的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一)坚守自身文化认同,阐释传统文化内涵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国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有自己从未中断的文化传统,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宝藏。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是坚守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我们要珍视中华优秀文化,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致以礼敬,并以之为自豪,并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坚定文化自信,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鲜明特色,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体。

(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符合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新媒体环境下的现代表达形式。做好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完善和拓展,为其增添新的内容,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发展性和前瞻性。总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从中找到那些能够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主张,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摒弃弱势自卑心理,树立正确文化心态

当今,全球经济文化深度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世界性的视野,树立正确文化心态,应大力消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和文化防御心理。首先必须抛弃文化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是靠否定自身而崛起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靠虚无主义托起的。其次还必须摒弃文化弱势心理。有的人不能正确领会中国文化的价值,认为我们的文化不如别人,固守着文化弱势和文化防御的心态,同样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些思想和文化心理极其有害,因此,我们既不能封闭保守,墨守成规,奉行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一味照搬西方模式和文化。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合作交流

封闭的文化不仅是无声的,也是无力的。培育与坚定文化自信,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的交流合作。一方面,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将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只有通过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能显示出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敢于和善于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特别是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出来,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出来,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只有走出去,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互鉴、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五)推进文化改革,增强文化创新创造能力

健康教育的实质 篇7

一、信息时代城乡教育隐含的实质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1]。信息时代教育的形式公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实践,“以人为本”“自主、合作、研究、创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等新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地区师生可依托基本遍布全国的通信网络建立完备的信息化沟通系统,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很多地区、学校的教育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不公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拥有与发达地区同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师。教学光盘和网络课程的共享、公开课程的录制以及远程教育的搭建,使得偏远的农村地区也有机会看到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学成果。三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教学方式不再受校园和地域的束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布置作业以及交流反馈。对于学习者而言,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免费的、开放的,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但是,在信息时代,城乡教育在形式公平下却隐含着实质上的不公平。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主要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的配置、宽带的接入、生机比、联网率以及软件资源建设,主要关注的是师生有没有计算机、能不能联网、生机比是多少等等。而农村地区的师生有了信息技术后,他们用信息技术做什么,怎么用,如何持续有效地发展,却很少受到关注。长此以往,城市和农村新的“数字鸿沟”将会出现。纵观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过程,信息技术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物理接入”的问题,师生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但这只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除了关注“物理接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动机接入”“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但在政策推进中,以上因素不易被察觉,往往隐含在“物理接入”的形式之下,如果不对其进行妥善解决,那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师生有了信息技术以后,他们愿不愿意用、会不会用、怎样用、用的效果如何,同样也值得关注。

实质公平是物理接入公平、动机接入公平、技能接入公平和使用接入公平的集合体。信息时代城乡教育公平要实现四个“接入”的统一。在坚持城乡教育形式公平的同时,逐步推进实质公平,使广大农民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也是进入深水区的城乡教育改革应努力并逐步实现的目标。

二、影响推进实质公平的因素分析

城乡教育的公平为社会所公认,但为什么社会公众关注和追求的往往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实质上的公平?从上文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影响推进城乡教育实质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动机因素、技能因素以及使用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因素指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后,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程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教师很多都是由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转过来的,由于自身年龄、学历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很多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使用信息技术授课的意愿较弱。

(1)教师的年龄

教师的年龄是制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因素之一。由于互联网到20世纪末才兴起,50岁左右及50岁以上的人接触互联网远比年轻一代人要少,尽管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了解了一些互联网知识,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他们会感觉对新的互联网技术难以掌握[2]。这就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农村年龄偏大的教师网络信息行为会相对较薄弱。

(2)教师的学历以及教育背景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为农村教师学历偏低、骨干教师严重不足。2007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高级职务教师分别占0.6%、8.8%、21.3%,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0.4%、5.5%、12.7%[3]。同时,城乡初中教师的最高学历差距较大,农村中学有17.6%的教师最高学历为本科,还有5.9%的教师最高学历仅为高中。尽管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进修提高学历,但由于本身起点很低,提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教师。同时,农村地区教师自我提高的动力也小于城市教师,因此,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操作能力也普遍低于城市教师。

2.技能因素

技能因素即指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上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研究专家耶克教授在其文章中将技能接入分为媒体和内容两个层面[4]。

(1)媒体层面

媒体层面的技能主要指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这就需要教师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熟悉常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的种类与功能、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等等。

(2)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的技能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内容创造能力、交流技能和策略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数字媒体中搜索、选择和评估信息;能够以数字媒体作为手段,实现特定专业发展目标;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进行教育教学;能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网络社交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等进行在线表达和交流等。

3.使用因素

使用因素即指人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产生的差异。师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宽带、使用时间、频率、终端设备、联网方式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具体实施效果。

(1)使用时间、频率的差异

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是数字时代的新鸿沟。有学者曾对甘肃6个县的1364名中小学教师做过有关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工作中会使用计算机的频率很低,使用光盘和上网获取信息的教师极少;从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的教师明显占大多数。这就说明,在国家大力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教师主观上“用不用”成为一个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困扰和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群体中也出现了“时间鸿沟”。2010年10月,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城市中学生上网频率高于乡镇中学生,被调查中学生“一周左右一次”上网的比例最多,其中城市为46.6%,乡镇为49.2%。从具体频数分布来看,乡镇中学生“半月左右一次”“一月左右一次”“数月一次”的总比例(19%)明显低于城市中学生(28%)。国家为了弥合物理接入问题而努力为农村教育提供计算机等设备和上网机会,但现在看来,虽然我国在缩小城乡“物理接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间鸿沟“的出现,使得农村教育仍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

(2)网络运用类型的差异

在推进城乡教育实质公平的进程中,除了人们在使用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外,网络运用的类型也是一个影响因素。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城镇与农村青少年在网络应用类型方面仍具有较大差异(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在信息获取上,城乡青少年运用水平差距较大,城乡青少年高达10个百分点的使用率差距显示出农村地区青少年在网络信息使用上的不足;在网络娱乐上,城乡青少年网络应用的娱乐特点都较为突出,但因为农村地区的宽带建设滞后,因此城乡网络视频使用的差距较大;在交流沟通方面,城乡青少年在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和论坛 /BBS上的使用差距较大,特别是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差距达到16.3个百分点。在商务交易上,城乡青少年使用率差距较明显。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相差13.9、12、10.9个百分点。这些差距表明,要缩小城乡青少年信息技术运用上的差距,应帮助农村青少年拓展网络应用,弥补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的不足。

(3)宽带差异

宽带差异也是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一个因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缘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确实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远程教育一般需要使用者的宽带是高速宽带,而由于农村地区基础信息建设不够完善以及宽带安装滞后,使得一些师生能进入网页但无法正常听课,远程教育极大地受到宽带的制约。网络流量公司Akamai在《财富》上报道:全球网速较高的地区依次是韩国(14Mbps)、中国香港(9.2Mbps)、日本 (8.5Mbps), 全球平均 网速为1.9Mbps。而根据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为100.9KB/s,即0.81Mbps[5]。因此,我国互联网使用的突出问题是收费高、网速慢,更别提信息网络滞后的农村地区了,这种宽带上的劣势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师生在网络视频、在线课程上的使用。

4.学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差异

曾有学者对甘肃省86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员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86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员大多数没有类似的专业背景,信息管理意识薄弱,管理的资源内容十分单一,缺少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数据的信息。通过问卷得出,在这86个资源中心的信息技术员中,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完全足够的占2.5%,基本够用占28.4%,不太够用占51.9%,很不够占17.3%[3]。可以看出,有69.2%的信息技术员认为他们的知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信息管理的需要。这说明,城乡学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农村学校接入了计算机设备和远程教育,由于信息技术员的操作和处理不当,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推进实质公平的路径选择

在现实条件下,城乡教育推进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国已有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实践通常依赖于建设网络、配置计算机和相关软硬件以及建设资源,但仅仅关注物理接入不足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面对,既保持信息技术在城乡教育的形式公平,又要保证实质公平这一目标变为现实,这需要我们把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着力点从缩小物理接入转向技术接入和使用接入上来,否则实质公平无法提升,也会损害形式公平。

1.加强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调查研究,完善信息政策

我国网络基础建设的城乡差距较大,国家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动机接入、使用接入和技能接入对我国城乡教育公平和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研究团队或者设立招标课题对城乡学校、地区之间的新数字鸿沟进行比较研究,从传统关注生机比、联网率等指标拓展到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技能、使用时间和频率、网络运用类型、学校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等指标统计。加强对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指标评估工作,细化各项测算指标,避免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

同时,加强对城乡地区信息技术使用的理论建构和调查研究,比如信息技术下教育公平的界定、测量、效应、影响因素、实施效果等。要从关注“有没有”转变到“愿不愿意用”“怎么用”“会不会用”,推动动机接入、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2.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的信息素养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有直接影响,只有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要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更新教师的信息观念,树立科学信息素养观,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如上文提到的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信息处理能力、内容创造能力、交流技能和策略技能等。帮助师生会用信息技术,进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引导农村学生拓展网络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学习、职业等相关的网络资源运用优势。

3.关注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净化网络环境

刘次林教授指出,对于那些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落后者,社会通常在结果上给予补偿,以体现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所以,公平基本上包含了同等对待、区别对待和补偿对待三方面的含义[6]。政府对农村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配备了基础信息设施,但还要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使用技能、使用时间、频率、运用类型的差异基础上进行补偿性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同时,净化网络环境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至关重要。现在多数农村学生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娱乐设施较少等因素,上网时间短,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网银、购票、旅游、医疗预定等新鲜事物都很排斥,久而久之与时代脱节。因此,要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城乡教育公平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城乡教育的鸿沟更多地体现在动机、技能和使用的差距上。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明显变小,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拉大。我们要坚持物理接入公平的同时,使动机、技能和使用接入更加契合城乡教育的发展,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才能在深层次上达到和谐。深化城乡教育改革必须坚守公平,在完善基本的形式公平的同时提升实质公平,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李淼.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4]Wan Dijk.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The Digital Divide Turns to Inequality of Skills and Usage.[A].Bus,J,Crompton,M.(Eds.).Digital Enlightenment Yearbook 2012[M].Amsterdam:IOS Press,2012.

[5]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中心,2011.

健康教育的实质 篇8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辨析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统一的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人们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有人甚至用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来比拟这种差异,以强调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基于职业或学科考虑的另一种性质的教育形态,“其目标与内容的差异所凸显的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已经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1]事实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教育活动范畴,它们并没有背离教育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精神特质,人类社会活动中有一部分是以精神特质立世的,比如教育、慈善等。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所以同属于教育,在于它们在施行过程中及结果上都充分体现了教育精神,而教育精神将集中体现于教育目标之上。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普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习惯性的表述隐含着一个需要提醒的常识性见识,那就是教育活动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旨在培养人。因此,在教育目标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没有区分,进一步说,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来培养人,普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人,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所以能够融合的学术性理由。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终将实现在学生身上,而不是简单的不同性质或类型的课程融合,这种融合实际上体现的也是学生成长及发展的需要,如若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没有这种需要,那么任何形式的教育融合都不会体现于教育目标。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资源的组合上各有侧重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复杂,“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分裂与融合的两种状态。”[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具体反映在课程资源的组合上。课程资源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不同形态的教育在课程资源组合上差异明显。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知识,二是职业技能,三是职业伦理及规范。普通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学科)知识,二是专业技能,三是一般知识(包括人文艺术修养知识)。实际上,单纯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是不存在的,因为职业知识与学科知识本身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职业技能与专业技能更是紧密相连,职业伦理及规范根本无法脱离一般知识的界限。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资源上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但二者在课程资源的组合上显然各有侧重。职业教育重在学生就业能力的塑造上,与人才市场需求尽可能保持相同的频率,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组合就尽可能变化,尽可能满足社会对走出校园准备就业的学生的素养要求。普通教育重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奠基上,考虑的是学生的整个人生过程,就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其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甚至是不被明确提出和考虑的一部分,虽然也会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但那只是教育不得不依靠的载体,只是对学生兴趣的尊重的选择。实际上,正是因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资源组合存在不同才产生了二者需要融合的问题,而融合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职业在人生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今天的职业教育又太过关心了职业而疏忽了人生。

二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实质

(一)融合的走向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

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问题上,独立学院与其他性质院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因为独立学院建立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在高校丛林中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教育取向。尽管在实际施行中,因为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和教育活动的全面性,不会出现单纯的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但独立学院的确在事实上更多地偏重了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成为大多数独立学院教育活动的主体部分。基于此,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问题的解决走向就非常明显了,自然是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这种形象化的说法表明独立学院在教育融合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入普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比如,在“德国实施的是以职业预备教育为基础,以普通教育课程为条件,以学生自由选择为前提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3]既然是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那么独立学院就不能丢弃职业教育这一基本领地,而只能是对这一领地进行符合教育融合要求的改造,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教育融合的追求也不能改变独立学院的生存之道,否则独立学院将无法在高校丛林中得以存活和发展,因此,教育融合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更像是一次革新,为略显单薄的职业教育注入更丰腴的养分,以改变独立学院在教学意义上只能进行职业培训的事实和形象。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独立学院应向职业教育注入普通教育的何种内容或元素。

(二)融合的根本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融合

独立学院至少需要向自身的职业教育注入普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因为教育融合首先需要精神层面的融合,其次需要物质层面的融合。精神层面的融合莫过于教育理念的融合,因为教育理念是教育形态的精神性实质,可以说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形态的生成。物质层面的融合莫过于教育内容的融合,因为教育内容承载了教育形态的全部现实,教育者等其它教育要素只是这一现实得以实现的中介。具体地说,教育理念的融合是教育融合的根本所在,如何促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理念上的融合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毕竟二者的追求如此不同,各自的教育实施规范又如此根深蒂固。教育内容的融合是教育理念融合的最终体现,毕竟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现实载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上差异巨大,相互的融合不可能是简单的课程增减,而只能是出现新型的符合新教育理念的课程。美国部分地区是通过“转学教育”实现这一融合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界和民众的普遍关注下,转学教育再度复兴,主要表现在开发转学网络、建立监督与质量保障机制与加强校际合作三个方面。”[4]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融合依然不可能是对等的,只能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这与普通大学倡导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正好方向相反。就实际的融合而言,较为切实的方法是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进行整合,在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新型人才模型规格,然后以此引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综合,形成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endprint

三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以日常教育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实质的分析,只是在理论上构建了融合的整体思路,而实现这一整体思路则需要探索现实的路径。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趋势出现的直接根源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大学生需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只是成为一个合格的预备从业人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日常教育教学仍然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主要依靠,占据着不可能也不应该动摇的主体地位。因为日常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主阵地,无论推行何种教育理念,追求何种教育目标,都需要依赖日常教育教学得以实现和达成,独立学院的教育融合同样需要确立日常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的变革来完成。日常教育教学的变革自然会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变革,教师和学生需要领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后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需要相应调整以满足教育融合后的目标预设和理念托付,教学方法需要找到更适宜的形式运行,教学评价需要能够准确衡量并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这一切的变革都需要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培养目标实现的终极教育目的,独立学院之所以出现教育融合的追求,是因为对职业教育的偏重已或多或少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的,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独立学院的教育融合不能失了自己的特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需要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生个性发展。因为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主观条件,独立学院的职业教育取向以此为培养目标的起点,其终点放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坚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为独立学院巩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丢弃这一基石畅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势必成为空谈。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包括着个性发展,个性发展的学生才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同全面发展一样,同样需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种教育形态的融合将为学生提供最为全面的人类才智养分,这些养分不会凭空发挥重要的科学作用和人文作用,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托和载体,因为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就在于其职业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就没有一定的个性发展。如果说日常教学是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方法选择所在,那么职业能力培养就是这一融合的目标选择所在,脱离方法万事难成,背离目标虽成无益。

四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模式

(一)确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对独立学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的策略思考,在解析了这种融合的关系前提、实质和路径之后,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种融合的操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策略研究。对操作模式的思考有两个维度,一是教师和教学维度,另一是学生和学习维度。从前一个维度而言,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学形态的选择要遵从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职业教育更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选择,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既是一种教学形式,又反映特定的教学目的,简单地说实践教学既是通过实践的教学,又是为了实践的教学。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而言,其作用和意义都是其它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因此,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过程中,融合的理念和内容都需要充分体现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践教学模拟职业真实场景,训练和培养学生切实可行的职业能力,以满足就业现实需求,并在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体悟普通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背景和支持作用,明确职业能力形成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着力点,而不能成为独立学院高等教育全部的代名词。在实践教学中传播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形成奠定较为完善的“全人”背景,“全人”教育力求破除单向度的职业人培养,独立学院所追求的教育融合事实上是对“全人”教育的一种新注解,只不过这种注解是在教育事业层次的。

(二)确立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体系

教师和教学维度的教学形式选择,只是教育融合模式的一种形式,更为重要的形式当然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因为教学终究不过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学习活动,前一种维度的形式解析只是为我们明确教师在教育融合中的教学位置,实际上教育融合的所有追求必然需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否则所有的努力和尝试失去了根本的意义。独立学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有阶段性的结果意义,又具有过程性的启发意义,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开启了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基础,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如同普通教育提倡的人文素养同样不是一个终结性的实现,只是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最初的铺垫。因此,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尤为重要,因为决定学生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是一种树立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最为贴切的学习类型。自主学习比主动学习更具有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一切进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不只是主动地去完成由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为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提供了融合的通道,因为融合与否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而不是学校或教师。“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偏重一方或忽视另一方都有失偏颇。因为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使他们在学会‘做事(tOdo)和学会‘做人(tobe)上取得平衡。”[5]至此,我们解析了独立学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策略的所有问题,明确了这种融合发生的意义和操作途径,为现实的教育融合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382(11):73.

[2]李建奇.大学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的历史透视[J].湘潭大学学报,2006,30(2):156.

[3]徐涵.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492(32):16.

[4]孙曼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间的桥梁[J].外国教育研究,2011,38(7):11.

上一篇:我眼中的色彩中考作文500字下一篇: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