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真题
说“谢谢”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容易,因为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们学一门外语时,说“谢谢”很可能是第一件要学得事情,这对于给别人好印象很重要,特别是跨文化交流。
So, what exactly are we supposed to say when feel grateful to others, sometimes thank you maybe not good enough or it may distance the communication. For instance, when we are helped by others, if they are strangers, “thank you” would be appropriate, but if they are someone who we are so familiar with, then saying thank you in Chinasounds a little weird, they will think you don’t treat them as friends. So what is the better way to express your gratitude? We can buy them a drink or invite them to have dinner at home, it also promote your intimacy.
因此,当我们对感激别人的时候,应该说点什么呢,有时候谢谢可能会诚意不够或者会疏远彼此。比如,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帮助的时候,如果对方是陌生人,“谢谢”就合适了,但是如果他们是我们认识的人,说谢谢在中国来讲有点奇怪,对方会觉得你没有把他们当做朋友。所以最好的表达感谢的方式是什么?我们可以请他们喝一杯或者请他们来家里面吃一顿,这样也能增进感情。
“Thank you” can be useful, as it is able to build a bridge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Chinese people are not get used to expressing gratitude directly, while the western people prefer the directly way, that’s cultural difference. I suggest people saying out“thank you” naturally, making it a habit.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训练,书面表达,范文翻译,小组合作
过去, 老师对英语书面表达有所关注, 但指导方法不佳, 时间投入带来的并不是学生高质量的书面表达。相反, 就连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写一篇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可读性较强的书面表达都存在一定困难。究竟是学生不敢爱书面表达, 还是书面表达爱不起。只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 现今的英语教师已都认识到英语书面表达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他们对书面表达教学越来越重视。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新法不断涌现。我结合日常书面表达教学实践和研究, 旨在探究书面表达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高中书面表达教学简析
1. 当前高中书面表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书面表达布置无的放矢
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 许多老师虽明白写作的重要性, 但在给学生布置书面表达任务时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往往拿到什么练习卷就布置什么书面表达, 缺乏系统性, 无的放矢, 事倍功半。
(2) 学生存在消极训练心理
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中, 写是高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项。所以, 一谈到书面表达, 学生总是表现出排斥和畏惧的心理, 但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他们又不得不一次次消极地进行训练。反复训练的结果可想而知, 一些学生反而越写越糟。
(3) 书面表达批改后反馈不佳
书面表达批改任务繁重, 许多老师辛辛苦苦地将书面表达批改完, 可是分发下去, 学生只是简单地看看分数和评语, 对于错误不做任何修改就扔到一边。其实, 更多时候学生是不知道怎么修改, 更不用说知道自己到底哪些地方、哪些句子写得好。
(4) 错误“输入强化”
以上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在一次次的作文训练中, 会形成错误的强化现象, 与Sharwood Smith提出的“输入强化理论” (1991) 相悖。
“输入强化理论” (Input Enhancement) 的核心是交际活动与改错活动的有机结合。Sharwood Smith指出, 通过“输入强化”, 学习者既可注意在交际过程中忽略的语言现象, 又可使交际过程中的错误输入得到纠正, 提高语言的准确性。然而, 在现实教学中, 许多学生不仅没有改正错误, 习得正确的表达法, 实现“输入强化”, 还使错误在一次又一次训练中强化, 最终出现负面的“输入强化”现象, 错误得到巩固。教师会抱怨学生老是犯同样的错误, 更别指望学生写出优美句子。
2. 当前高中书面表达常见有效的训练法
不同省份的英语书面表达字数要求在120至150个字不等, 似乎仅由十来个句子组成, 而要把这十来个句子写好, 却很有学问。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日常的积累在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训练。在英语教师的大家庭里, 所有成员为了学生, 都在积极探索高中书面表达训练的“秘籍”, 渴望我们的弟子能够在师傅这本“武功宝典”指引下练就一身绝世的英语书面表达功夫, 来日闯荡各种英语测试这一“江湖”。
首先, 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课文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 难易程度适中, 适合学生做缩写、仿写、改写、续写及写评论、读后感等练习。这些练习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其次, 美文背诵、句型操练、翻译等方法得到了运用, 发挥了作用。运用这些方法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超群的英语书面表达高手。
3. 范文翻译法出现的背景
根据课标要求, 学生在高中阶段要不断地提高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整合当前有效的训练方法, 我对书面表达的训练进行了可控制性设计, 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有效训练。
二、范文翻译法简介
1. 范文的选择
在收集了近十年各省高考书面表达题目及其范文之后, 写出相应的中文版本范文, 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进行分类。针对文体的不同, 将高中英语写作常见的近百个句型分别用在4种文体的35篇范文中进行训练。当然, 选择的范文话题根据课标要求的话题进行整合。
2. 范文翻译实例介绍
某英语报社拟成立“微笑俱乐部”, 现对外征募会员。要求申请者提交一篇题为“I want to Smile”的英语短文。请你以申请者的身份, 根据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2009年福建高考) 。 (1) 根据思路图适当展开, 使行文连贯; (2) 词数:120左右。
中文范文:
我要微笑
微笑优点很多, 既可以愉悦自己又可以愉悦他人。如果对生活微笑, 生活也会对我们微笑。不论何时何地, 我们要对所有人微笑。
首先, 对父母微笑, 因为他们生我并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他们几乎为我安排好了一切。在他们的帮助下, 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想微笑地对他们说声“谢谢!”。然后, 我要对自己微笑, 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才能够笑走麻烦, 过更好的生活。
总之, 让我们笑迎每一天。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1) 翻译前
翻译之前, 我先介绍范文翻译当中会用到的句型供学生使用,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翻译中强化句型, 方便今后写作时信手拈来。如下:
句型1:not only...but also...
句型2:only+状语+倒装。
句型3:if等从属连词引导句子的省略。
句型4:would like to do sth.
句型5:without/with+宾语作为条件的句子。
但是并不是简单将句型告之学生。对于每个句型的使用, 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事先操练, 提高使用的准确率。
(2) 翻译时
在上交作业之前, 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用蓝色笔先互改。主要是修改句型、标点和单词拼写的错误。要求批改者签名。互改完后进行二次修改, 然后组长收起上交等待老师批改。
(3) 教师批改
为了解决教师包办而效率低的问题, 对于翻译进行“双改”制。一改老师将学生错误的地方用各种规范的作文批改符号标出。评分并写好评语分给学生进行二改。学生二改要找到互改的那位学生一同修改。之后, 老师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二改。 (根据不同的学生, 有的进行面批, 有的用录音的方式减少对学生的干扰。) 第二次修改后, 老师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进一步修改, 最终形成小组翻译成果。
(4) 成果展示
选出5篇优秀的翻译作品张贴到学习园地。
(5) 后翻译阶段
翻译结束后, 要求小组将成果收集汇总形成“专著”。在积累中成长, 在共同提高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3. 范文翻译法的辅助提高措施
单一的翻译可能会让学生烦, 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所以范文翻译还可以采用单句成段法、借用缩写、仿写、改写、续写及写评论、读后感、同声传译法等变换操练。
4. 范文翻译的优缺点
范文翻译法, 能够扎实基础, 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效率高。但是, 由于工作量大、课时要求高, 要求授课教师做好充分的规划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范文翻译法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但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 是相当有效的。怎样使该方法成熟并推广,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所谓有心人天不负, 相信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该方法。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对于书面表达的教学也没有定法, 关键是一种方法运用好了, 可以让多人受益。
参考文献
[1]Sharwood Smith, M.“Speaking to many minds:On the relev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for the L2 learner”.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1, 7 (2) :118-13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孙尧芳.浙江省东阳市中天高级中学.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英语, 2008.04.29 (44) .
[4]夏建清.输入强化理论与英语书面表达打草稿.考试周刊, 2008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题意审读】
山东卷作文材料由“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起笔,将立意的多样化和写作的探究性置于具体情景中。文题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有明确的指向性,考生构思的时候,要把题目的有关内容一一具体化。实际操作时,可针对材料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逐一落实。如:备好“行囊”与“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之间有何关联?谁“翻检行囊”而有所“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这里一连串“有的”分别该如何落到实处?考生对哪一个“有的”最有话可说?材料最后的省略号,意味着还可补上什么情况?把以上问题考虑清楚,文章就好写了。例如就第一问,考生的回答可以是:“行囊”原意是“出门时所带的袋子或包”,在题中自然应取比喻义(比喻行走人生旅程不可或缺的众多条件)。又如围绕第二问,相关对象可以是“我”(考生自己),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亲人、朋友,也可以是尊敬、钦佩的某位名人(如沈从文、木心、余秋雨),还可以是国家、民族。如此可见,该题命题覆盖面可谓宽广。再如“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由此可想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进而指出读书可以使人远离浮华和喧嚣,可以充实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让我们一起热爱书籍,背起才学的行囊;至于“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之“有的”,涉及的对象则更多,可以是某种情感(亲情、友谊、对故乡的热爱等),可以是某种品性(坚强、乐观、诚信、有信仰、独立自主等),也可是处世技巧、诗意情怀等。
限定文体,测查理性思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意审读】
作文“材料提出的问题”即问考生面对虚拟世界的到来持何种态度,回答这一问题,既要有对现实的考量,也要有对未来的想象与思考。从审清题意的角度说,必须弄明白的是:“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一句中的“虚拟”指什么?依据上文以及“越来越”三字——之所以用“越来越”,是因为放眼当前,“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想未来,“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可以判断出“虚拟”既指“网上购物”等“既成事实”,又指VR(虚拟现实)之将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是供料中最重要的语句,考生应就此表明观点,相关立意不外乎三个角度,一是“选择拥抱”,二是“刻意远离”,三是“保持适当距离”。如选择第一个角度,可将观点确立为“‘虚拟让‘现实不断改进,变得更美好、更丰富,对此我们应该欣喜、应该拥抱”。如选择第二个角度,可分析指出“‘刻意远离也可理解(就某些自制力差的人而言)”“‘刻意远离并非多此一举”。如选择第三个角度(绝大多数考生会如此入题),可论述“适当保持一点距离,才能让自己头脑清醒,不至于变得浮躁和狂热”“只有热切拥抱真实世界,贴着地面行走,感受真实的世界,才能自主、合理地领受来自虚拟世界的便捷和精彩,从而暂且在‘云端跳舞”。
接地气而重思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70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意审读】
对题目提供的现象,考生需从个体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两个角度确立参照系,考查、辨析不同类型的个人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由此建立“评价他人的生活”的恰当性条件,并评估相关舆论所具有的社会伦理价值。可从三个角度审视题目:
1.“是什么”的角度。(1)评价他人生活,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关注与关心(可以评价)。(2)评价他人生活,是由封闭的自我走向社会的方式,是扩大社会交往圈、融洽社会关系的途径(可以评价)。(3)在有些人眼里,评价他人生活等同于过度干涉他人生活,以至于侵犯他人的生活空间(没有权利随意地对他人的生活说三道四)。
2.“为什么”的角度。(1)评价他人生活,可给他人带去建议、希望、批评与帮助,体现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关心他人的情感。(2)评价他人生活,有助于促进自我思想的进步与自我精神的成长。(3)客观地评价他人的生活,对受评者是一种约束,也会让评价者以及社会成员警醒。
3.“怎么做”的角度。(1)评价他人的生活,需传递社会正能量,体现民族的优良传統与核心价值观(最终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2)评价他人的生活,需营造和谐友好的环境,讲求合适的评价方式,还要注意对自我的反思。(3)评价他人的生活,涉及个人与大众的碰撞与融通,既要坚守底线(不侵犯对方的隐私)又要善于更新观念。(4)评价他人的生活,不应放纵情绪,而要讲求理性原则(不能捕风捉影,不能不讲原则,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5)评价他人的生活,不能气量窄小,不能小肚鸡肠(体现社会公民的气度与胸怀),也不能轻率马虎。(6)评价他人的生活,要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懂得自律,不伤害他人。(7)注重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从浅层评价走向深层评价,从片面评价走向全面评价。(8)务必考虑评价的社会效应,扩大评价的正面影响,尽量避免评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注创业与创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审读】
试题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如何理解这里的“综合”?就是整体地、全面地解读材料,不能局部地、片面地扫描材料。创业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呢?辛苦、继承、创新、合作、规范、规则、分享、借力、团队等,都在材料范畴之内;但是,一篇800余字的作文显然不能将它们一一述及。其中哪些比较重要?应当由材料(题意)说了算。材料中不止一次提到的有:努力、创新、团队、规则。抓住核心“条件”构思作文(具体可写宽广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写敢于舍弃眼前小利、学会与他人分享,也可从规范行事或共同致富的角度来立意),才是“切合题意”的。
本题参考立意:1.拨乱(建立市场规范、遏制假冒伪劣)才能反正;2.变“堵”为“疏”,规范市场;3.用胸怀和眼界开创事业;4.创新观念,拓宽发展之路。参考拟题:一家难以独大;是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懂得分享,走向成功;观念引领发展;走得快与走得远。
“话短”“话长”意蕴深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题意审读】
这道题提供的是言论类材料,需要逐句细细地审读:
1.“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常态,或者说是常规的提法(体现着一种务实、干练的作风)。
2.“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用“却”承接上一句,看起来前后句有转折,但这种转折仅是表达形式上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际上并不矛盾。这是因为:“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指的是如果“我”有话可说就多说,无话多说就短说;而“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则指向“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考生审题立意时,需要重点思考的是:(1)“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为什么值得倡导?回答可以是:大美无声、沉默是金,这属于不人云亦云,不无病呻吟或虚张声势。(2)“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为什么值得点赞?回答可以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沉默中爆发,这属于“独特见解源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具慧眼,方能唱出新翻杨柳枝”,或者是“别人都做沉默的大多數时,我却勇于袒露心声,发出自己的呼吁”。
北京卷:
千呼万唤始出来!!20北京高考大作文题为二选一。一个是“老腔”,何以让人震撼。一个是“神奇的书签”。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提前交卷考生:北京作文题目《神秘的书签》】今天上午10点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考生考完语文后,第一个自信的走出考场。据其介绍,作文是《神秘的书签》,“题目不是很难,总体来说发挥的不错。”京华时报记者 吕高见
安徽卷:
高考:合肥三中一位帅哥考生提前走出考场,他告诉记者,作文题目为看图说话。图片内容为“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100分,第二次考98被家长一耳光,第二个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61被表扬了。
浙江卷:
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
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
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塔顶。
原来那只登顶的青蛙是个聋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分数线信息,可查看:新浪微博@高考倒计时
【作文分析】
这个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就其寓意来看,当是强调做事要有定力,不受诱惑或干扰,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由此可有以下立意:①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外抓住文句的关键词——“那些步伐稳健的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等两句中的“放弃”一词,也可有以下立意:②做事要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要是抓住“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这两句,可以有这样的理解:青蛙之所以放弃是不相信自己。由此也可有这样的立意:③相信自己,尤其是别人说你不行的时候。
总起来说,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最美好的梦想与希望!总是记住你听到的充满力量的话语,因为所有你听到的或读到的话语都会影响你的行为。
【试题回放】
第一节情景作文(20分)
美国中学生jeff将要来你所在的红星中学学习中文,经协商安排住在你家。假设你是李华,请给Jeff写一封信,按照下图顺序介绍他来中国后的生活安排。
注意:
1. 信的开头已为你写好。
2.词数不少于60。
Dear Jeff,
I’m Hua from Beijing Hongxing Middle School. I’m very happy to learn that you’re going to stay with my family while you’re in Beijing.
While you are here, we’ll provide you with a room of your own with a bed, a desk, a couple of chairs and a TV. You’ll also have your own bathroom. Our school is quite close to our home, so we could go to school together by bike. At noon we’ll eat at the school dining hall. I’m sure you’ll like the delicious Chinese food there, and enjoy talking with friends over lunch. Classes in our school usually finish at 4 in the afternoon. You can then join other students in playing ball games or swimming. It’ll be a lot of fu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requests, please let me know. We’ll try our best to make your stay here in Beijing a pleasant experience.
Best wishes,
Li Hua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特点还是比较清晰的,第一,作者根据图画将文章的要点概括完整,内容充实而丰富,结构紧凑,有层次感;第二,本文没有采用华丽的辞藻,但用词十分恰当,段落过渡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全国卷I】
【试题回放】
假定你是李华,正是英国牛津参加短期语言培训,计划星期天去伦敦旅游。互联网上一则广告引起了你的注意,但一些具体信息不明确(箭头所指内容)。请给该旅行社发一封电子邮件,询问有关情况。
注意:
1.词数100左右,信的格式已为你写好。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牛津――Oxford 费用――fee
Dear Sir/Madame,
I’m writing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ay tour to London.
As a student at Oxford University, I’d like to know if you have any special price for students. As for the money you charge, does it cover the entrance fees for visiting the places listed? What about lunch? Is it included? Or do I need to bring along my own food?
How long will the tour last? Since I need to prepare my lessons for the next day, I’d like to know the time to return. Besides, is there any time for shopping? I really want to have a look at the big stores in London.
Yours,
一、重视真题训练
高考真题与一般的模拟试题相比, 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严密性。同时高考出题具有回归性, 即高考命题对语法知识、词汇、短语和句型的考查常常涉及历届高考题考过的知识点。所以通过做近几年的高考题, 就可以了解到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即了解高考“考什么”,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如近几年高考题中对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考查:
(2007, 江西) He was told that it would be at least three monthshe could recover and return to work.
A.when B.before C.since D.that (A)
(2008, 北京) I’m sorry you’ve been waiting so long, bu it’ll still be some timeBrian gets back.
A.before B.since C.tillD.after (A)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这几年来, 高考对“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考查较多。据此, 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句型列为高考对语言知识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并引导学生对其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1. It was/takes long/some time/five years before...过了很久/一段时间/五年才……
2. lt wasn’t/didn’t take long before...不久就……
3. It won’t be/take long before...不久就会……
4. It will be long/some time/five years before...要过很久/一段时间/五年才……
二、关注考点的设置
俗话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了解了高考“考什么”, 还要了解“怎样考”。笔者通过对历届高考题的研究, 发现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 考点落在不同的位置。如对句型“祈使句+or/and+陈述句”的考查, 考点的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 考点落在连接词上
(2005, 辽宁) Follow your doctor’s advice, your cough will get worse.
A.orB.andC.asD.which (A)
2. 考点落在陈述句的时态上
(2004, 湖南) Turn on the television or open a magazine and you__advertisements showing happy families.
A.will often seeB.often see
C.are often seeingD.have often seen (A)
3. 考点落在祈使句的动词原形上
(2004, 湖北) __straight on and you will see a church.You won’t miss it.
A.Go B.Going C.If you go D.When going (A)
明白了高考对此句型的考查所在, 复习时需注意三点: (1) 区分连接词or和and的用法:陈述句部分表达肯定意思时用and, 陈述句部分表达否定意思时用or。 (2) 该句型中的陈述句时态用一般将来时。 (3) 该句型前半句为以动词原形开头的祈使句。
又如对介词with的复合结构:“with+宾语/宾补”的考查, 考点主要集中在“宾补”的位置。
(2007, 安徽) Joh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dinner, and with his work__, he gladly accepted it.
A.finishedB.finishing
C.having finishedD.was finished (A)
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关注考点“宾补”的三种形式: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弄清宾补后接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之间的区别:当宾补表示动作正在发生时要用V-ing;当宾补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并与宾补有被动意义时要用过去分词;当宾补表示动作将来会发生时, 要用动词不定式。
此外, 高考对同一个知识点考查的命题呈现出多样性, 即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题型中考查。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这三种题型中。
三、关注考点考查的广度与深度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一些词、词组的用法和意义超出中学课本的要求的现象。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该词或词组原有的、常用的意思, 而且对在词汇表中未出现过的意义及用法进行了考查。即所谓的熟词新义。这类题选用一些考生平时很熟悉的词语, 但考查的却是其不为考生所熟悉的含义和用法。
高考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既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 所以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要关注那些平时学习过, 但在新的语境中产生不同意思的词汇。注意全面把握所学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原有的意思。对一些重点词汇的含义适当进行扩展和延伸, 尤其要多关注兼类词、派生词、一词多义、“旧词新义”。
四、注重构建知识网络
动词及其短语的辨析及灵活运用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006, 浙江) We’re trying to ring you back, Bryan, but we think we__your number incorrectly.
A.looked outB.took down
C.worked outD.brought about (B)
此处考查短语take down“记下, 写下”之意。中学课本中含有“写下, 记下, 抄下”意义的短语就有以下几个:take down, write down, put down, set down, get down, 但考生记得最牢的却是初中所学的“write down”。而对于take down的记忆可能是“取下, 把……拆下来”。
因此, 复习时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串联, 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 将其要点进行分类整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规律化, 包括词汇、句型、语法、交际功能等。将孤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已学知识网络化,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 使复习有的放矢。
五、重视针对考点的题型训练
近几年考查的语言知识有交叉现象。
(2007, 江苏) My parents have always made me__about myself, even when I was twelve.
A.feeling wellB.feeling good
C.feel wellD.feel good (D)
此题综合考查了复合宾语及感官动词的用法。
综上所述, 除了引导学生进行针对考点的备考外, 还需进行试题形式的训练, 分析试题命制者的出题思路, 提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国辉.高中英语全能导练.高考全程复习.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一、广泛涉猎,让“一般”素材变得“厚重”
广积素材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把精力投入到大量的阅读训练中。我们知道,试卷、阅读训练中的素材内容非常繁杂,有说明文、散文,还有古诗等等。只要积累、整理得当,就能让这些常见的“一般”素材变得“丰厚”起来,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素材应对高考了。
当然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是源于思维定式,或者机械分割,认为作文就是作文,练习就是练习。结果做题就是做题,一做就过,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习题当中还有大量的素材。从近几年高考模拟试卷来看,语言运用部分往往涉及生活的时事新闻素材,古诗鉴赏中好的诗句可以积累备用;文言文中很多阅读都涉及人物,正面的或反面的,这些都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关于文学类,可以积累一些优美语言,或者提炼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素材……只要有心,习题中能够作为习作素材积累的内容很多。
比如针对这样的一段高考作文内容:“对外界环境的纷繁、嘈杂,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面对,并以一颗宁静的心包容外界的喧嚣。太史公遭宫刑之后,依然积极地笑对生活,坚守内心的宁静,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豪情,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凭着守静求真的坚毅,穿越受辱后的烦乱思绪,太史公留下的是不朽。”从章法而言,论据、论点,乃至论证方式都没有问题,但是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就有一种明显的问题,就是素材一般,如果把“司马迁”的内容换作平时文言文训练中的阅读素材《晋书·皇甫谧传》,效果就不一样了。
这说明,意思相同,思路也相同,但是素材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同。这里教师首先需要做个有心人,要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在平时习作的训练中强化对这方面的指导,从而改变那种“无米下锅”的尴尬。
二、独树一帜,让“常见”素材变得“神奇”
一般情况下,考场作文素材追求新颖,但并不是所有的作文素材都是从没有出现过的,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其实,很多优秀的考场作文,所选择的素材,也是平常所见,但是为何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被评卷老师定为优秀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选材角度上与众不同,善于独树一帜。
且看下面一个例子。
“树移死,人移活,每一种存在都是与适合它的环境紧密相连的。张爱玲的花枝独秀,离不开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绮靡。‘带着黄金的枷扭曲了自己的情爱又执拗地戕杀儿女们情爱的曹七巧,性情热烈大胆勾搭丈夫的朋友的红玫瑰,备受冷落空荡无助而移情于裁缝的白玫瑰……畸情在天才的笔下汹涌,裹着‘一袭华美的袍,拨动上海滩的靡靡风情,张爱玲这个名字,在大上海月亮‘红黄的湿晕下,显得迷离而神幻。或许张爱玲只属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故她漂落美国后才饱尝失意,她的生命烂漫在十里洋场中。”
这是一篇高考作文片段,所采用的素材“张爱玲”大多数学生也都非常熟悉,但是在表述上却打破常规,进一步把笔触对准她作品中的人物,以此不断撞击阅读者的思维火花,从而让常见的素材发挥了不一样的效果。其实,对于素材而言,无论是一件事,或者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为一段“长度”,我们选择素材,并不需要全部内容,而是要任意截取其中的一段,至于怎样截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事情的理解。比如同样是名人故事,虽然熟悉而又常见,但是用得好,也能给人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
怎样让平常的素材发挥神奇作用,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材料写活,尽可能地关注材料细节。如用细节来描写,抓住某人某事的某个精彩瞬间,则可给人一种慢慢咀嚼的空间。其次,是怎样把材料写异,也就是怎样把平常的材料写得不一样。这需要对某件事或某些人有真正的研究,达到细致入微的地步,这样才有可能在习作中有独特的理解、不一样的感受,给阅卷老师带来不一样的冲击。
三、多维思考,让“普通”素材变得“新鲜”
考场素材新鲜,通俗地说,大多数人用的,你别用,这就是新鲜;即便你用了,但也需要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善于多维思考,从而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如材料作文,给的材料是议论“兵马俑”与“美学”之间的关系。下面有个学生的理解特别富有个性。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太多了,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屏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羡艳惊扰了那华美的色彩。一夜之间,色彩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寻找美却惊扰了美,以致使美畏缩、退避。我们要熄灭的,又岂止是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宁静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大的威胁。”
虽然文字中提到了“兵马俑”,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同,有一种“新鲜”之感。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或者常规思维,自然会让阅卷老师产生一种腻味的感觉。而在这段文字中,虽然素材都一样,都是关于兵马俑挖掘的事情,但是由于作者富有个性的理解,加以独特的议论,从而使文章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让整个作文呈现出新鲜感。
为何很多学生的作文缺乏新鲜,最根本的也许是他们的思维惯性,缺乏自己个性的思考,不能更好地将日常学习中的阅读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选择素材,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采用富有个性的写作技巧,这样其作文才能富有个性,写出特色。因而,要真正让习作素材充满“新鲜”,前提是需要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甚至是运用多角度,或者逆向思维等方式去分析问题,通过换位思考来揣摩常人的思维,从而摒弃一般,追求新颖。
高考在6月7日上午拉开帷幕,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中国教育在线将在第一时间汇总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希望为2013高考生提供服务。下面为您盘点各地历届高考作文题目及作文内容。
江西高考作文题:拥有
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两句话任选其一展开论述,根据考生小邓口述,这两句话分别为:“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和“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
高考作文题目——江西卷:材料作文,以“孟子三乐”为主题
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字左右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
为什么要找回童年?因为现在社会太功利了,小朋友们压力过大,童年早已离开。
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
重点关注“找回”这个动词。
记叙议论都可以,文体要明确。
江西省高考作文题:兽首拍卖
以一个社会热点,作为评论的`中 ——兽首拍卖,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江西省高考作文题目:洞庭湖背景作文
江西: 以零七洞庭湖鼠灾背景自由命题,题目是以零七洞庭湖鼠灾背景。要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八百字以上。
高考江西卷作文题目
作文:二选一
(一)心中的一泓秋水
(二)要说爱你不容易
高考作文江西卷?
作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也是在安乐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精心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有趣的是,雨燕在第一次离巢之前也会减肥: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
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拿出孩提时所拍的`照片,与现在相比,“哇!”连自己都会感慨怎么变化这么大。我拿着我刚出生时的照片,问妈妈:“那时的我怎么样?”“那时的你,恩……呵!只知道吃喝拉撒呗。”那时的我确实是快乐的,可以整天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不必考虑另外的什么,只有一样东西是我每天想着的----玩!
慢慢的,我进入了幼儿园,小学,那时的我依旧是快乐的,我们为简单轻松的学习感到高兴,为单纯美好的友谊而感动。在这一过程里,我们依旧可以过我们最喜欢的六一儿童节,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庆祝只属于我们的节日。
再不久后,我便升入了初中,青春期也随之而来。时不时便可以从别的同学嘴里听说到某某男生喜欢上某某女生了这类话题。我们的内心从那时起好像就不在是无所顾忌的了,我们会想的刚多一点了,想多了,最后发现苦恼的依旧是自己,这种感觉一点都不好。我们一点点变成熟了,不管是外貌还是内心世界,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变了。
然后,我又便升入高中,这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父母的怀抱中脱离出来,一个人去面对高中三年生活,路上磕磕碰碰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不能被****,就算跌到了也依旧要站起来。
【关键词】:高考作文 材料 积累 叙写
【中图分类号】G634.34
(一)话说“材料积累”
量变引起质变。无话可说是不是就说明学生在素材积累时量的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呢?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都知道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有一定量的素材的积累,但是不是拥有了一定量的素材积累后,学生便有话可说了呢?其实不然,从高一到高三,科任老师都会给学生大量印发作文素材,这些作文素材的涉猎面也是十分的广泛。早读时间学生也有意识的进行记忆。但在实际写作实践中,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仍然有无话可说的无助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从浅的层面来说,是学生的盲目自信造成的。
很多学生对于当时印发的素材事例,自以为已经记下了,所以也就放下了。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心理学中记忆分为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学生看过材料后当时记住了,一两天之后忘掉一半,一两个月后,忘却十之八九。久而久之。三年高中的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对于作文素材如同走马观花,面对试卷中的作文考题时也只能指雁为羹。很难有深层的知识记忆任自己挖掘。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2.学生没有掌握对生活的留心观察正是作文素材的来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老师印发材料,推荐学生作文素材书,无论哪种方式无疑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只有真正的热爱生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每个考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和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认识、感悟、理性对其进行审美与思辨,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的做到对素材的积累。考场中才能做到文思泉涌,才能有话可说。
3.从深度层面来说,是教师要求不全面造成的。
在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的只是:作文素材的积累讲究的是典型和新鲜,而忽视了“要具体”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在記忆作文素材时,只是泛泛地记一些零碎粗糙的信息,对人物或事件的一些精彩和感人的细节并不上心。如学生最常用的素材:“无比钢琴师”刘伟,很多学生知道的只是他是“中国达人秀”的冠军,他在赛后得到观众和评委的好评,而对他在失去双臂之后,怎样坚强地站立起来,实现人生理想等一些感人的细节不曾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这样,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想要有话可说难上加难。
试想:如果学生对自己占有的材料的细枝末节熟稔于心,那还能在写作的过程中绞尽脑汁仍然一无所获吗?如:“徐霞客”这一人物,如果他们不仅知道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还知道他为了追寻理想,在探险的道路上,即使“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到性命”也不曾后悔等一些感人的细节,那在运用这则素材写作时,还会“无话可说”吗?
由此,要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无话可说”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解决如何积累材料的问题。在指导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一味的指责学生,而是要多督促,多引导,使其端正态度,对手中已占有的材料做到常回顾,勤记忆,多观察,只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方能做到“有话可说”,说出的话也更有感染力。
(一)话说“材料叙写”
“有话不知道怎么说”也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抱怨的,尽管他们手中占有一定量的作文素材,但在面对具体的作文题目时,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依然感到很迷茫。关键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根据题目打开材料的叙写思路。
确实如此,在过去的议论文写作指导中,我们的考生强调的只是:材料的叙写必须紧扣论点,也就是”定向叙述”,但在“定向”中的基础上究竟怎样叙写,怎样打开叙写的思路,我们很少有过这昂面的指导。那怎样才能打开叙写材料的思路呢?我们可以采取“多角度提问文题”法。
多角度提问“文题”,也就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多个角度,对命题者提供的“题目”进行提问。如作文《解开心中的绳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问:心中的绳索是什么,?怎样解开?解开后有怎样的意义?通过这样设疑后,该如何去叙写所选择的材料,我们的思路就变得很明晰了。如:一味考生根据文题对“苏子”这一材料的叙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水承载着的是苏子阵阵的愁思。他不明白为什么被认为“大肚能容天下”的九五只尊仅仅因为意见不同而贬谪良臣,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鞠躬尽瘁地为国为民,竟然落得如此田地!(心中的绳索是什么)但与旁人的交谈中,苏子心中的绳索慢慢地解开——千古风流人物就如大江东去般褪色、消逝,这是规律,更是命运!(怎样解开)解开心中的绳后,赤壁之上,他向世人展现的岂止是那场惊天地的战争,更是一种洒脱超然的精神。(解开后的意义)
很明显,因为通过对题目多角度的提问,这位考生在叙写材料的时候不仅紧扣题目,而且思路非常的清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叙写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每个角度都兼顾,而是能够根据命题者的要求或是题目自身的特点,对材料进行取舍吗,做到重点突出。如作文《解开心中的绳索》这篇文章在叙写材料时,关键是要叙写清楚人物心中的绳索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开,因为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标题,重点应该落在动词“解开”上面。
(三)小结
【高考作文素材真题】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诚信作文素材11-28
历年高考作文素材07-03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10-09
高考作文素材热点10-28
高考作文素材规则11-13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11-25
江苏高考真题作文10-19
关于最新高考作文素材09-07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09-08
励志的高考作文素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