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精选8篇)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 篇1

本次活动首先参观了三家很优秀的企业,诚迈科技的专业态度令我不得不啧啧赞叹,金智教育的自主研发能力让我进一步确认了创新的重要性,苏宁的智能家居使我看到科技改善生活、科技服务人类的无限可能。令我感到震撼敬佩的不仅是他们高尖的科学技术,更是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每家企业都会派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部门的学长学姐来与我们一同交流,帮助解答我们的疑惑与问题,他们热情的解答、儒雅的举止、风趣的谈话无一不是向我们渗透着他们企业开放轻松的氛围与浓厚的企业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苏宁企业展览馆的参观,我们一行人在向导的带领下一同见证着苏宁由一个只出售家电的小公司一步步成为一个涵盖房地产开发、商贸服务、建材开发等多个领域,连锁网络覆盖全国甚至香港日本的中国零售第一企业。我们看到1993年苏宁与八大国有商场“空调战”时下至一个程序员一个装卸工的团结与忠诚;我们看到2000年苏宁开创性决定转型大型综合电器

卖场时张近东董事长的高瞻远瞩与铿锵有力;我们看到今天的苏宁从10个人壮大到7万人,从200平方米的一个店面扩张到全国的300家店面,从年销售额400万元提升到近400多亿元奇迹般的崛起。我知道任何事的成功就像苏宁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都将会经历困难与抉择,只有用长远的目光和扎实的努力才能铸就明日的辉煌。

接下来在与马洁学长的交流中,马洁学长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留学期间的见闻与感悟,使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生活文化的差异,了解到优秀的学长为成功而付出的汗水与辛劳,也使得我们反思自身目光短浅、贪图安逸、只习得书本知识、疏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较差等缺点,马洁学长学成归国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日益增强的吸引力,以及回报祖国、贡献祖国的使命感,我们也暗暗下定决心以优秀学长学姐为榜样,以中国梦为依托,实现自身的伟大抱负。

暑期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深知我们今后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们要在学校中认真学习、将知识基础打牢的同时,积极的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中提高自身才干,磨炼自身意志,将眼光放长远,提高独立思考、与人交往的能力,明确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借鉴创优创业领军人物的经验,着重提高创新能力,将国家作为强大后盾,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实现中去,达到个人与国家的双重进步,凭借我们的年轻与勇敢,摆脱象牙塔中那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花朵,用我们的青春点燃心中的热血,蜕变为自

由翱翔天际的雄鹰!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 篇2

一.就教育的延续性而言, 社会实践是社会调研的关键结点。

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不但有了学分的约束, 更重要的是其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中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 或是不成为学生修学分的途径, 是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如何定位暑期社会实践是实践时效性的重要指标。本科的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说是一次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也是养成良好研究性和学术性思维的初始, 因此就教育的延续性而言, 社会实践是将课题进行社会调研的关键结点, 而不是参观与观摩的形式。很多本科生在职业选择的时候会首先考虑继续学习, 考研成为了社会热点与本科就业时炙手可热的选择。本科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也需要对初级课题进行研究性思维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 论证成为一个从课本学习转为专业研究的重要途径, 而社会调研则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就相关专业的相关课题开展最基本的社会调研活动, 也可以帮助老师完成相关课题的基础性工作, 对学术研究的调研过程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

二.就技术学习的阶段性而言, 社会实践成为职业契合的良好的体验。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在学习的旅途上已经把这四年看成是人生学习的最后四年, 都希望在四年本科学习结束之时能找到一个针对专业的好工作,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四年将成为很多本科生技术学习的阶段性时期, 以后将在相关专业上不断磨练自身的专业技能。就大多数本科生来说, 社会实践成为专业知识寻找社会契合职业的过程, 找一家根据自己专业结合比较相关的单位进行一些学习和访谈, 了解自己就业所必须的一些职业素养, 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更进。其实最重要的是寻找自己学习的相关技能的社会操作能力, 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

三.就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社会实践将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过程。

以上两点是针对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而言的, 而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80后90后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娇宠下长大的孩子, 对社会有着童话般的想象, 对未来有着不切实际的憧憬, 对社会现状没有很好的认识。在上大学之前, 学生有着纯真的学生时代, 短短的大学四年, 我们要求学生突然能成长成材, 对于孩子来说有的时候会显得跟社会有点脱节。在大学课程中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到必修学分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好暑假的时间多接触社会, 多了解社会, 走出象牙塔, 将眼光立足社会, 只要社会的所学专业的相关现实情况, 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所感触, 对专业就业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让学生更好的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真正能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就人格塑造而言, 社会实践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精神空间。

大学阶段是一个孩子真正走向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阶段, 不仅是整个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 更是人格完善的重要阶段。大学的感恩教育等活动都要求大学生能有一个完善的人格素养走向社会。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很多孩子选择了参加志愿活动, 将自己的微薄力量贡献给了公益事业, 不仅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次精彩的阅历, 同时也不断完善了自己的人格。

本科时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始实践阶段, 学生根据自身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作出适合自身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淀成阅历, 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生活追求。每个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定位好暑期社会实践能对学生自身学习、生活起到意想不到的推进作用。

一次印象深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篇3

记得在小学课本中有篇课文叫《西门豹》,文中所说的那条河就是漳河,心中怀着对漳河无比的憧憬,我随爸爸第一次乘车来到漳河河堤上,“巍巍太行山,涛涛漳河水”,我没有看到,看到是干涸的河流和一望无际的黄沙。没有水的河流?这便是爸爸单位为什么要搞这次植草实验的原因,原来自从漳河上游岳城水库修建后,把漳河水都拦在里面,水库下游便变成了眼前的景象。

下面我把我观察到的植草实验跟大家进行一下详细叙述。

选择草种:首先进行草皮性能、特征的选择 。根据堤防特点和实际需要,在选取草体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草体自身特性,包括科类、叶状、根系、高度、匍匐性、萌蘖性、次年萌生性等方面。二是草体对自然的适应性,包括抗旱、抗病、抗虫害、抗践踏、耐畜啃性等。三是外观感,包括成坪草密度、颜色、绿期、枯黄期及冬季抗燃性等。

根据以上选择原则,我们到相关草业公司咨询,在充分了解各种草品种性能基础上,经比选,确定进行试验的草品种为:野牛草、小羊胡子草、狗牙根、野生狗牙根(本地爬根草)。每种草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特点,其中野牛草生长缓慢,低矮、耐热、抗旱、枯黄期短;小羊胡草耐粗放管理,发芽迅速、耐寒温季性草种,低矮、耐旱、抗病、耐践踏;狗牙根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低矮、耐旱、抗病、抗虫、抗畜害、耐践踏;野生狗牙根(本地爬根草)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低矮、耐旱、抗病、抗虫、抗畜害、耐践踏。

地点选择与处理:选择好草种后就该进行实验地点的选择了。本次试验地选在漳河左大堤临背河的堤坡处,该段堤防坡长10米,坡比1:3,砂壤土,高度、坡比、土壤特性具有较大代表性,坡面平整、无杂物、无放牧现象、利于观察和维修养护,交通状况、社会环境和治安状况均较好。

栽种和播种:从6月25日至7月11日,实验小组共在实验地种植了狗牙根草皮1210平方米;栽植野生小羊胡子草560平方米;栽植野生狗牙根840平方米。从7月11日至7月20日,进行了试验区的草籽播种实验,狗牙根播种区计1400平方米;野牛草播种区计350平方米;小羊胡子草播种区计420平方米。

种子处理:由于野牛草、小羊胡子草种子自然萌芽率低,播前需进行种子处理提高萌芽率,处理方法为:用冷水浸泡24小时捞出,阴处晾干—再用冷水浸泡24小时捞出,阴处晾干后播种。

播种量确定:播前先把欲播地块分成若干个等面积的小地块,丈量每小块土地面积,记录下来。每一草种最小播二个小地块,根据单播量计算出实际播种量。单播量为:野牛草15~20g/m2,小羊胡子草7~10g/m2。将称好的种子均匀分成二份,一半准备横播,一半准备纵播。

播种方法:均用撒播,播后立即用耙子耙平,以不露种子为宜,用铁辊(重60kg)辗压一遍。

播后管理:草籽播种好了,栽植的草皮也已完成,播后管理就是工作的重点了,我们按照镇压、浇水、覆盖、进行播种后出苗期的管理。

浇水:第一次要足水,以后每天喷水1~2次,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至苗齐。

覆盖:待第一次浇水后表土稍发白时,用草帘覆盖,每天观察土壤干湿情况,及时喷水。

掀覆盖物:当有60%以上种子出芽后,可掀掉草帘。

苗期管理:幼苗出齐后,根据天气和长势,全理安排人工,进行浇水、施肥、除杂草、松土、病虫害防治及相关测量工作,按附表要求,做好每天的日志记录。

成坪后管理:按照《漳卫河堤防植草品种试验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并视旱情及时浇水,共浇水三次。同时清除杂草。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统计完成后,我们邀请了大学生物学。

教授进行了数据分析比较,最后实验结论为在试验堤段生长旺。

盛的为狗牙根草,移植与播种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当年良好的效果。

暑期社会实践颜丙乾个人感想 篇4

作者:颜丙乾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共青团中央每年都非常重视的大学生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锻炼对于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山东理工大学“光明行”赴济宁服务团,这是按照团省委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申报的山东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团队,队员由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主要学生干部组成,为期两周的支教助农活动对于我是一种非常值得回忆的经历。

有很多同学对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感到疑惑,大热天跑那么远去做社会实践,既浪费钱又没什么好处。我觉得对于十几年来一直待在学校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抓住机会多与外界联系,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从中懂得做人处事的技巧和道理和些许社会经验,同时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发现自身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打下基础,态度积极、团队合作、学会很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协调、联系和分工,对于自身提高很有帮助。为了使实践更加充实而有意义,我们在支教之余安排了很多调研和宣传活动。在我们实践期间我们见了不同级别的领导,诸如济宁团市委、鱼台团县委领导,与领导一起沟通交流活动开展情况,对于我的沟通水平和与领导交流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支教班招生时我们原本以为放假期间招生情况不会太好,可是事实却是非常火爆,以至于我们找教室遇到了各方面的困难,虽然与支教地校长有了深入沟通,但是校长出于对校产的保护经过多方争取只给我们了两间教室,迫于教室的限制,我们第二天停招学生了,但是蜂拥而至的热情很高的家长学生却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我们作为外来学生,如何有效地委婉拒绝他们是对我们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后来为了学生安全等各方面考虑,我们将部分村委会改造成了教室,个中困难的协调解决对于我们是一种很大的锻炼,也使我深刻意识到支教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我们在清河镇支教影响力比较大,我们在之后也得到村民的不少帮助,而且后期的调研和宣传没有受到太大障碍,我们统一的红色衣服成了村民关心的焦点,在我们购物等过程中也享受到了优惠,我从此意识到帮助别人会有回报。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鱼台电视台两次专题报道,济宁电视台也给予了报道,作为实践团成员中的的主要学生记者,联系媒体的工作对我也是一种考验,我要在几分钟的电话中向电视台详细介绍我们活动同时保证电视台能给予报道,最终我们活动的宣传报道在我的百般努力下在国家级、省市级等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总数达近200篇,电视台宣传报道三次,纸质媒体也有几次宣传报道,我每天要至少写作新闻稿件两篇,还要保证新闻质量,每天上网投稿步行半个小时。虽然在学校一直从事校园新闻工作,但两周的实践新闻写作对于我的锻炼更是非常可贵的,更加强烈的激发了我对新闻的浓厚兴趣,虽然我是农村出身的学生,可是对于我们艰苦的生活环境还是有些不是,身体

几度不适,我们队员每天都睡在教室地板上,对于我们来说着实还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暑期实践活动感想 篇5

暑期,为了体验家乡十年来在教育方面的变化,我加入了江工暑期辅导班,负责招生。

刚开始本打算只招几个人就行了,因为估计就这么多吧。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在经过我们一番大力宣传后竟然有很多家长带孩子过来报名,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更是占了大半,这让我很有感触,因为几年以前几乎没有家长愿意报补习班,更别说主动上前报名了。这说明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了。

在招生期间,我也收获颇多。与每个家长的交流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学习过程。我们要能够回答每位家长的问题,并且要让每个学生有所得,过个有意义的暑期。

不过工作的辛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不过为了能招到学生,我们必须顶着炎炎烈日,去为每个有意向的家长服务。有时候一天甚至几天都没什么收获,这时候好像放弃,不过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一股脑做下去了。

这次招生也使我懂得团队的重要性。为本次招生活动的负责人,在两个招生对象学校招生时间相冲突的情况下,我没有做好合理的时间分配,直接对此次招生宣传活动的最终结果造成了影响,使这次宣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种技巧是需要长期的练习。当别人给你意见时,你应该要听取、耐心并虚心地接受。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有自信才能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这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能行,相信你当然也就会相信你宣传的院校!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以前学校的老师说过“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只有当你克服心理障碍后,才能将一切都很好的完成。

这次的招生实践活动给我的收获颇大,不但让我对团队,对合作而两个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在招生活动时间之前,我们对什么事都写好了计划,要怎么做怎么做,但事实上,有些事是不在计划内的,我们需要在遇到这些事时,根据现有的实际条件来做出调整。因此在这个暑期招生实践活动期间,我们学习了如何和人交往,主动和别人交谈,让自己的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而且团队之间的成员要善于总结,有了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解决,这会比一个人冥思苦想好得多。

团队通过解答迎新问题,不仅增加了招生技巧,更让我们觉得,这种工作能够让我们学会真正的为考生家长服务。实践让我们走向社会,走出课堂.我认为当前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这需要我们用实践去验证。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的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做社会实践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有益处的。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

虽说这次招生实践活动并没有让我得到什么物质上的满足,但我从中学到了以前无法学到的知识,所以我觉得它会成为我人生中的垫脚石!

井冈山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感想 篇6

井冈山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感想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于是井冈山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革命前辈和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这里点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使这里享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的盛誉。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相互辉映,到处都有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一处处革命文物,一处处旧居旧址,都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不凡历程。而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追寻革命者的足迹,感受着先烈的崇高精神。

为了能够将“井冈山精神”充分理解并运用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于2012年8月9日满怀着崇敬、喜悦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赴江西井冈山的红色之旅。

因为从未乘坐过如此长途跋涉的硬卧火车,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意志力的考验,尽管空间很小,大家还是紧张的为此次“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支教”的资料和活动节目做着最后准备,整节车厢都是我们讨论声,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

虽然有诸多不便,颠簸的也很厉害,也时不时的会刹车、变轨、会车等使人难以入眠,但最终抵不过一整天的舟车劳顿,大家最终还是都多少休息了一会。

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井冈山,映入眼帘的是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

我们乘坐巴士沿山路盘旋而上,山高路窄,弯多坡陡,对于久居平原的我们来说,前一晚在火车上的颠簸记忆犹新,随着海拔的上升带来的接连不断的上下坡和急转弯,不禁感叹这里就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们难道不应该咬牙克服吗?

我们在参加了开营仪式后,我们就登上了通往朱毛挑梁小道的巴士。挑梁小道全长3.1公里,刚开始往上爬还不是那么的艰难,但是随着海拔的上升以及越来越陡的坡度和泥泞湿滑的鹅软石路的延绵无尽,渐渐的掉队也变得越来越感觉 1

到力不从心。我想这一定是我迄今为止爬的最艰难的一段山路,鲜少登山的我对山路是存在着心理阴影的,但是你如果只是一味的逃避不去面对,那么永远没有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的喜悦,于是在老师和同学的互相鼓励和搀扶下,我们虽然是最后爬完这3.1公里的,在疲惫之余我仍然感到欣喜,因为我终于战胜恐惧和自身的弱点,挑战了自己的极限,也感叹当时红军在山路途中还挑着粮食,不禁望而生畏,肃然起敬。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及毛泽东旧居。首先我们来到井冈山烈士陵园,其由革命烈士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等组成,是井冈山革命纪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厅里沿墙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来此追悼英杰的各界人士所敬献的花圈。

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在大厅敬献花圈,向烈士们三鞠躬表达着我们对他们的崇敬。

走进吊唁大厅,一块无字碑竖立在眼前,在它的周围,刻有两万多英烈的名字,抚摸着石碑,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他们的誓死如归的精神,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

一路走去,看到雕塑园、纪念碑还有碑林,种种这些,让我对革命烈士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我们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带领下,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在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井冈山斗争史的五个过程中,了解了在战争中多少革命党人浴血奋战,为了革命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也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下一站是茨坪毛泽东旧居。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编红军草鞋的工艺,“红军草鞋”作为一个历史符号,它不仅是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和象征,同时它也传递了在新形势下,中国人民将永远继承革命前辈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坚强决心!

结束了参观,我们就驱车前往此次井冈山之行的最主要活动的目的地——江西省井冈山市毛泽东红军学校。

一路上,我都在准备着上课的稿件,虽说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反复练习了好多

遍,并且在前一晚已经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过了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解决方案,但是看着那些空白处被填的满满当当的稿子,难免会担忧和顾虑,毕竟是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不知道真的上场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许的紧张,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与同学之间也变得相对的熟悉,交流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障碍了。

虽然当地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有的窗户上甚至没有玻璃,但是我们还是愉快的结束了这2小时短暂的教学。

看着孩子们拿着我们带过去的礼物开开心心的离校,我心里有许多感慨。我觉得这样的支教活动能全方位的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虽然这次做了相对充分的准备,但是我发现我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很欠缺,说明我还不能很好的在短时间内适应一个陌生环境。只能照本宣科而缺乏一些灵活的想法,这是我的弱点,这次的活动中也体现了出来,所以回到课堂里的我,还有许多要学要观察和反思,现在的拥有的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至此,我们的井冈山红色之旅也结束了。我们每个人经过两天的参观,虽然有些疲劳,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好多,也有万千感慨于心中。

没来井冈山之前我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仅限于书本上、或者老师的讲解中,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不能深刻的体会。这两日来,当我们沿着昔时革命先烈留下的革命斗争踪迹,体味历史风云的岁月,怀想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时,精神上、心灵上一次次地受到强烈的震憾,亲身的感受让我们对井冈山精神的内在本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前对这句话的认识都只是流于形式的想象,今天当我们真真实实地目睹了这里的一切后,才能由衷地体会到这句话的份量和深刻意义。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段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的艰苦岁月,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和谐生活。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 篇7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团队来到陕西华县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 开展了以“爱心支教, 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支教实践活动。

此次“彩虹桥”支教团队, 带队教师1名, 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学生13名, 其中9名为免费师范生, 其他4名学生均对教师教育有浓厚兴趣。笔者查阅前三届“彩虹桥”支教团队人员构成, 发现其成员大多为免费师范生。“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俨然成为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特别是部分免费师范生在实习与工作之前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与阵地。

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的实践探索

“借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 可以有方向、有目标地弥补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并能实现从小社会到大社会、从书本到实践、从理论到实证、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1]。暑期社会实践重要的是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尽量做到避虚就实、突出特色、形式丰富。“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不仅包括暑期支教, 而是集爱心支教、社会调研、新闻实践、专业考察为一体, 有助于免费师范生磨炼自身能力、发现自身不足, 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探索。

1. 爱心支教———锻炼教学管理能力, 认识自身不足。

今年是“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进行的第四个年头了, 这座沟通高等教育大学与基础教育薄弱小学的“彩虹之桥”四年中一直没有中断。在支教期间, 团队成员除辅导暑假作业, 开设语、数、外等基础课程外, 还为孩子们开设了历史文化、音乐、体育、手工等内容丰富的课程。支教团队在整整8天时间内为6个班开设了330节课。为了达到教学效果,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每一节课, 用自己带来学习工具结合孩子们身边事例, 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 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陌生而令其好奇的知识世界, 并且在生活上给予孩子们鼓励和帮助。

本次参与支教的9名免费师范生基本上是第一次真正意义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授课, 不少人还担任了班主任从事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克服刚刚走上讲台的胆怯心理, 如何管理好自身的课堂, 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都是摆在这些免费师范生面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是, 我们的免费师范生运用专业教育理论及自身聪明才智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 同时在工作中也找出了自身不足, 认识到自身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2. 社会调研———了解农村教育现状, 增强沟通能力。

本次社会调研以两种形式展开, 一为问卷法。问卷主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分为学校卷、家长卷、学生卷, 问题细致而全面;一为访谈法。支教团队组成家访小分队对相关学生进行家访, 其中包括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表现顽皮的学生、表现孤僻的学生家庭, 这样的访谈更具代表性。此次调研一共进行了三天, 基本了解到了他们将来从教地的基础教育情况。学校的基础教育硬件设施随着国家的大力投入而不断完善, 但是师资力量依然薄弱;基层艰苦的环境与较差的待遇留不住优秀教师;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更倾向于追寻更好的教育资源, 将孩子送到县城或市里的学校;“撤点并校”虽然集中了优势的教育资源, 但是带来了孩子上学路途遥远等问题;家长普遍重视教育, 但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辅导与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儿童更容易出现不合群现象及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农村儿童的兴趣受到地区环境制约得不到培养与发展, 等等。

了解这些问题既能让将来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免费师范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更能发挥他们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研究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进行社会调研的同时, 免费师范生走进不同家庭, 深入了群众, 学会与人沟通, 与家长进行坦诚地交流, 增强了免费师范生与社会、与家长沟通的本领。这些能力的养成在免费师范生将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是难能可贵的, 且在调研过程中增进了与家长的互信与了解, 增进了与学生的师生情谊。

3. 新闻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锻造团队协作精神。

新闻实践也是此次“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向外实时报道“彩虹桥”支教团队点点滴滴的支教生活, 使活动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更加积极地关注这些基础教育落后地区的孩子, 更加积极地支持此类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共推出新闻稿三篇, 第一篇为活动启动仪式;第二篇为日常教学活动开展报道;第三篇为活动结束新闻。三篇新闻分别在陕师大学生处网站、华县政府网、数字史学网上报道, 引起一定反响。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官方微信“风追司马”推出三期主题微信, 第一期为活动启动仪式;第二期为“我为祖国教育事业做点事”;第三期为“主题班会———我有一个梦想”。三期主题微信的总浏览量达千余次, 反响良好。学会写新闻、学会在“微时代”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具有正能量的新闻传播都是对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闻发表、主题微信推出的背后是整个团队共同的付出, 写新闻、编辑新闻、修整图片、联系新闻单位……每一次新闻的发表或主题微信的推出都彰显了团队巨大的凝聚力, 这对免费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会与同事合作、学会奉献他人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教育意义的。

4. 实地考察———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核心价值。

本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之余, 支教团队还考察了坐落在当地高塘镇的渭华起义纪念馆。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武装起义, 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在纪念馆内支教团队运用历史学的专业视角仔细端详了关于起义的各种珍贵史料, 包括文书、实物等。考察完毕后, 与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亲切交谈, 了解到此纪念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少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将其列为自身的廉政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支教团队也无不受到这种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的感召。

通过这次活动, 支教志愿者了解并重温了红色经典, 成员参观过后纷纷表示, 这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与教育, 坚定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并且更加坚定自身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点事”的信念。免费师范生的成长需要这种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的鼓舞, 免费师范生将来更需要奉献自我, 不畏艰苦地服务于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

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的重要原因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 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为主题。而历史文化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做到了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宏大主题与自身的特殊情况相结合, 实事求是, 以服务基层教育, 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为职责。

历史文化学院“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之所以对免费师范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在于把握好了以下三方面。

1. 将时代旋律与免费师范生的自身特长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一再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应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 离不开社会与家庭的努力, 更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

历史学专业的免费师范生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价值的光荣使命。而“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以“爱心支教、传承文化”为主题, 做到了将时代旋律与自身特长相结合, 有利于目前作为准教师的历史学免费师范生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 锻炼本领, 增长才干。

2. 让教学实践与免费师范生的专业学习相促进。

根据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 免费师范生的工作是有保障的,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服务于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明确的。“培养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3], 而如何促进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部属师范大学开设的教育实践课程外, 便是免费师范生下基层、到中小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在免费师范生接受师范教育培养期间, 通过密切联系中小学的培养内容和活动形式能更为有效地发展师范生的教育智慧和实践能力, 缩短师范生的教育生涯适应期”[4]。

而当前免费师范教育在教育实践方面有所欠缺, 大多数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教学实践活动仅为大四时的教学实习活动, 明显不足以更好地促进免费师范生专业成长。平时加强与地方中小学的沟通与交流, 让高等院校的免费师范生走进基础教育课堂, 去听课、评课、甚至走上讲台更接地气, 更有利于其在学中教、在教中学, 更有利于其专业成长。“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连续在陕西华县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开展四年做到了教学实践与免费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相互促进。

3. 使实践环境与免费师范生的工作环境相一致。

教育部关于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两年。”意味着不少免费师范生将来要去农村支教两年, 这对于免费师范生可能是比较短、无足轻重的一段时间, 但对于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 这就是希望。如果免费师范生下基层到农村, 仅有的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年时间中很多时间用在适应农村教育环境上则将会使这一政策大打折扣。如果免费师范生能体现对农村基础教学环境有所了解与感知, 则必将有益于日后的农村支教。“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选择的支教地点就是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 虽然支教活动是短期的, 但是支教团队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感受是深刻的。

四、系统优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免费师范生成长

免费师范生政策经过数年的推行, 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免费师范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免费师范生的成长也不断受到大家的关注, 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角度促进免费师范生的成长,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化”。

1.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化。

目前暑期不少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实践地点不断改变的状况, 表面上看, 这样可以了解很多地区的社会状况, 却不利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效用的发挥, 走马观花似的暑期社会实践不能完全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当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大学生下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状况的, 更是帮助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如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与某一固定地点结成对子, 一则能在双方不断地了解中增进互信, 便于活动的开展;二则便于大学生对基层的问题进行跟踪式观察与研究,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彩虹桥”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在高塘镇北村中心小学开展四年之久, 受到当地学生、家长、学校的欢迎, 支教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 不少免费师范生在此得到了教学上的锻炼与情操上的陶冶, 此处已经成为部分免费师范生锻炼自身能力的实践基地。同时他们对当地的了解更加深刻, 为当地政府、学校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2.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化。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一域, 各种活动要综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受到大学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 如果社会实践活动局限在某一方面, 那么, 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同样暑期支教活动如果只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利于全面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彩虹桥”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集爱心支教、社会调研、新闻实践、社会调查于一体, 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让免费师范生贴近社会, 比较全面地锻炼免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关于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局限于支教, 而应该结合团队面临的实际情况, 使暑期社会实践更加丰富多彩, 这样才能全面锻炼免费师范生。

3.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

暑期社会实践是有目的、有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契合自身专业, 使其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彩虹桥”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为“爱心支教, 传承文化”, 做到了与历史师范专业的结合;社会调研为丝绸之路沿线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做到了与教育专业的结合;实地考察为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 做到了与历史专业学习的结合。免费师范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注意与自身专业相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锻炼自身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云龙, 等.构建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1) .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 2014—07—09 (15)

[3]陈家念, 沈星灿.浅谈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2 (19) .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91-02

暑期实践活动中义务支教最为广大学生所向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由一位来自普林斯顿的大学生Wendy Kopp提出并实施了一个伟大的构想,来缓解美国各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TFA)计划[1],即:由美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共赢[2]。TFA计划的成功吸引了各国纷纷效仿,我国大学生也饱含着梦想、热情积极参加义务支教活动,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状态,帮助贫困学子改变命运。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支教活动常常事倍功半,难以取得实效。

1 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7月初,南京晓庄学院支教团队在途中遇到来自其他学校的几个团队,了解到这几个团队没有一个是来自师范院校的,成员所学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大一学生比例最高。通过了解分析,发现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团队缺乏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导;队员没有师范专业背景(不懂课堂教学);团队支教前没有专业培训和充分的准备;支教效果没有监督和考量;支教后和学生没有延续性联系,更没有把支教活动与自己的专业研究相结合。这使得支教活动没有能够真正地帮助到贫困地区的学生,从而让社会上很多人对支教也有“更多地是走形式、走过场”这样的误解,打击大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自卑、无能、焦虑等消极情绪。

2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及案例研究

由能系统指导的专业教师带队  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转化。过去的一个误区在于把暑期社会实践局限于思想教育层面,成为学工、团学组织的教育内容,而与学生实际的专业所学关系不大。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在支教中的指导,由于学工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所给予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有成效[3]。

南京晓庄学院进行了创新,除了辅导员带队,尽量配备专业教师随队。由一名教师教育学院的辅导员和一名教学法教师带队,不但能够协作进行团队指导,还能够对每位支教队员的授课过程进行有效指导。这也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一种通过经验参与来达到教育的学习模式,验证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支教的学生[4-5]。

由具有师范专业背景的支教队员参与  团队此次13名支教队员都是通过严格面试从师范生中选拔出来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大一到大三年级的大学生,以大三学生为主。大三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教学法的知识,他们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三笔字、普通话等教学技能都较为熟练,同时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也非常强。大三、大二和大一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一届带一届。通过这种改革,在整体上改变了支教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加以推广发展,稳定大学生支教队伍的素质,这样的支教队伍才能为当地输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团队立足实际开展教研活动  所有参加支教的学生都有焦虑感和挫折感。义务支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教学,由于生活条件的贫寒,教育资源的匮乏,教学对象往往是调皮的、基础很差的农村孩子,立足于实际问题的教研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以一次关于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教研活动为例,指导教师给予点评:“就内容的准确性来讲,和孩子说话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提问的方式需要讲究一点儿方法,用明确的语气回应孩子的回答。上课的纪律,有时候在看学生的时候眼神是恍惚的,应该在教学的时候把握课堂的组织,否则会有同学模仿。老师站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要听,适当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乡下的孩子比较害羞时就直接叫名字,课堂上的发言基本最好覆盖所有同学。”

经历这样一次次教研活动,让支教队员思考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科学的教学方式,一边教学一边学习,认真实践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这样的思维碰撞不但得到农村学生的欢迎,也提高了支教队员自己的教学技能。

支教活动需要延续性  除了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导致当地教学工作者不满意以外,对受教学生来说充满心理落差也是这种短期支教的一大不足。这是由于很多高校的暑期支教缺乏延续性。在南京晓庄学院,学校要求只要选择义务支教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就要做精做好,要做到延续性。奔赴贵州绥阳的飞利浦支教团队已经延续到第三年,每一年去支教的队伍里面都有曾去过的支教老师,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再创新完善。团队成员也没有中断和学生的联系,他们经常打电话给贵州的孩子,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早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拥抱梦想;也会通过校园募捐、义卖等活动募集书籍衣服寄给学生;支教者也会不断接到学生的电话和信件。支教团队非常受当地村民的信赖。这不只是活动的延续,也是情感的连结,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从心底热爱支教服务,全心全意地奉献,同时也能让支教地的家长、教师、学生对支教服务充满信任,配合做好工作。

对支教效果建立监督和考量机制  贵州绥阳的团队不但为飞利浦希望小学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还向家长和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100%的家长都很满意在这里的支教,还有家长表达了希望来年再来的期盼。尽管得到的评价都是赞誉,但团队也不骄不躁,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开展总结大会,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检讨需要改进的方面。为了管理和激励支教大学生,设立积分奖励制度,从服务时长、服务质量、效果反馈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和评价,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滤掉一些凭一时热血加入的支教学生,保证农村的学生接受到来自最优秀的支教教师的教育。

3 结语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我们的未来”做点儿事情。中国的大学生也在尽自己所能,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试图构建一个“为中国而教”的愿景。为了让这一美好愿望的达成,要做的就是让付出有所收获,让支教活动具有真正的成效,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Kopp W. One Day,All Children: The Unlikely Triumph of Teach For America and What I Learned Along the Way[M].Public Affairs,2003:45.

[2]贾雪姣,索丰.“为美国而教”的价值承当:社会与个人的双赢[J].外国教育研究,2012(1):75-80.

[3]王文峰.基于专业背景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路径探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126-127,143.

[4]王左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3):83-86.

[5]李薇薇.台湾高校服务:学习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94-96.

上一篇: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小结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