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 学生习作

2025-04-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钓鱼 学生习作(精选10篇)

钓鱼 学生习作 篇1

今天是个晴空万里的好日子,我坐在摇椅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空,多么希望有人能陪我玩啊,就这么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才发现已经下午了,可我还没吃午饭呢!我站了起来想煮面条吃,没想到桌上已经摆好了山珍海味。我想:谁会帮我煮这些呢?妈妈妹妹都不在,算了,不管了先吃吧。我一骨碌坐了下来,忽然,爸爸跳了出来,说:“宇轩,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很无聊,看我炒了一些好吃的。吃完后我们去钓鱼吧!”我先拿了一个鸡腿咬了一口,就说:“好,那我们快点吃吧,爸爸。”爸爸点点头。

吃完饭,爸爸带着我上了快艇。我坐上了“圣诞雪橇”驾在“大雪”上出发了。爸爸跟我说他们那边没做事,所以抽空来陪我玩,我半懂半不懂地点点头拿上鱼竿,说:“我要像11岁的詹姆斯·赫菲莱特一样钓到一条大鱼。”我们迎着清凉的海风,来到鱼排。我小心翼翼地走上鱼排,找了个钓鱼的好地方安稳地坐下来。使出我的钓鱼一式是甩鱼线,爸爸拦住我说:“连鱼饵都没装上,怎么钓?”我猛然点点头,装上鱼饵,甩出了鱼线。接下来是第二式坐等平静,有点像和尚得坐禅。等了30分钟左右鱼杆被猛的一拉,我马上觉得这是条比较大的鱼,就用第三式“遛鱼”。又过了30分钟左右鱼终于被我遛着一动不动了,我慢慢收上鱼线,这是最后一式收鱼。我仔细看了看,这是“红姑鱼”,举了举有五斤左右。我急忙拿给爸爸看,爸爸也对我竖起大拇指。我把鱼放进鱼桶,发现桶里有三四条和我钓的一样的鱼,原来今天爸爸的收获也不少。

钓鱼 学生习作 篇2

【误区1】重教师批改, 轻学生评改。

批改固然是教师的职责, 但是不少教师总相信自己的批改, 不相信、不依靠学生的评议, 认为学生自己写不好, 还能改的好?殊不知, 在没有调动积极性、发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下, 教师的这种精批细改, 廉价“赠送”的美词佳句, 学生不会去揣摩体会, 这种批改对学生习作有多少帮助呢?

【对策】放权, 把修改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是习作的主体, 也是习作修改的主体。所以, 我们要把修改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修改习作, 可用个体自我修改、小组合作修改或师生共同修改, 也可几种方式交替使用;但无论哪种方式, 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一两个重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进行自主修改。

【误区2】重找错评改, 轻寻美欣赏。

批改习作, 固然要批出、改正习作中的不当或错误之处。可能由于思维倾向的影响, 我们教师往往注意批改习作的错误, 而常常忽视对学生习作的寻美欣赏, 认为学生的习作这也不是, 那也不当, 结果将习作批得“体无完肤”, 改得“面目全非”。学生看着教师给予的“豪华装饰”, 只能望文兴叹。这样的批改, 在一定程度上改掉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

【对策】牢记, 学生最大的渴望是得到欣赏。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学生辛辛苦苦的一次习作, 总希望成功, 总希望得到赏识。最好的作文也有可挑剔之处, 最差的作文也有可欣赏之点。因此, 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批改习作, 不仅批出不当、错误之处, 而且可以寻找到美, 欣赏到美。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 一个优美的片段, 一个生动的句子, 甚至一个精当的词语, 我们都要去寻找、发现, 或圈或点, 赞赏、批注。碰到病句、错词, 我们可用“这个句子这样写就更好了”、“那个词语换成这个词语就更生动了”的态度来批改, 这样不仅能改出错误, 而且能改出学生的自信。可以这样说, 寻美、赏美比批改错误显得更加重要。

【误区3】重书面批改, 轻当面指导。

现在,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批改以书面为主, 这是由教师的时间、精力及师生互动的空间所决定的。书面批改对教师来说, 比较快捷省时、便于操作。习作涉及到学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材料选择、叙述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用三言两语的批注是不能充分表达清楚的。为了提高批改效果, 针对部分学生的习作适当进行当面修改指导, 不仅十分重要, 而且相当重要。

【对策】互动, 师生面对面进行修改。

每次习作, 教师要安排部分习作进行当面修改, 或毛病较大的习作, 或自改有困难的学生的习作。当面指导修改, 教师应满怀热情, 或表扬学生作文态度认真, 或肯定学生习作中的可取之处, 然后讲问题、讲方法, 切勿劈头盖脸地一味指责, 弄得学生灰心丧气。指导修改, 教师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 要通过重点部分的修改, 以利今后再作。

【误区4】重终结定格, 轻活性升格。

习惯上, 学生习作由教师批改, 评价后打下等第, 一般不再改动。这种终结定格的评价方式缺乏激励性和科学性。修改是习作的延续。习作的优劣与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关, 而学生的习作水平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对习作一次终结定格、漠视修改, 会打击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对策】激励, 改得好的习作升格。

改正缺点就是进步, 应该表扬, 应该激励。学生就是在不断习作、不断修改中提高习作水平, 提高习作能力的。一次习作不是学生习作水平的全部, 而自改后的习作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时, 老师可以给学生有进步的作文, 重新评定等级, 激发学生对修改作文的热情, 让他一步步地提高作文能力。

【误区5】重校内评改, 轻家长参与。

目前, 习作评改评价, 大多数采用校内评改的单一方式, 很少有家长参与。家长只注重孩子习作等第的好坏, 而很少参与孩子的习作修改评价。学生不仅在校内学习, 更要在家庭中、到社会上学习。家庭、家长也是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我们常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在意家长对孩子品格形成的作用, 而忽视家长对孩子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潜在作用, 这是浪费了教育资源。习作批改亦然。

【对策】引导家长做孩子的热情读者。

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极大的期望。他们对孩子的成长热情关注, 对孩子的思想活动、感情生活更加了解熟悉。他们对孩子习作所写的事例、所抒的感情, 更能领会, 让家长阅读自己孩子的作文, 了解自己孩子的习作水平, 并让家长为自己孩子的习作作评点, 这样的评点更有说服力。

让我们努力走出习作评改的误区, 为学生改善习作评价环境, 使习作批改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支点。

摘要:学生习作评改, 不是作文教学的终结, 而是作文教学的延续。但目前教师的习作批改存在着高耗低效等诸多误区, 教师要对此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 使习作批改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支点。

钓鱼 学生习作 篇3

关键词:习作;修改;兴趣;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习作的评议和修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修改习作的能力,也是他习作水平提高的表现。

而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评价、修改的形式单一,过程也陈旧,缺乏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意识,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步骤和管理方法。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兴趣为首,评价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从害怕作文修改到乐于作修改。

1.教是为了不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我们应转变作文评改是教师专利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学习中。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欲望,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中,学生从作业本上学习了一个诗歌小故事,是讲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对“绿”字的反复揣摩和锤炼,最后才选用了“绿”,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体会到要想写好作品,就要进行反复揣摩、修改,从而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3.动态激励,榜样先行

教学评价和教育评价一样,它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与否作出鉴定,划定相应的等价,更重要的是使教学活动的价值达到最大。通过评价活动,教学成果得到不断强化,在客观上产生巨大的刺激、激励作用。

我在批改学生习作时,会挖掘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等,加上表扬性质的符号,让学生明白用词用句、开头结尾等也是很讲究的。最后评定的时候,我会分标准进行打分,比如:情感90,内容85,修改90分等等,其中,就包含了对学生自主修改的肯定和评价。我还针对学生的习作和修改情况敲上“加油”、“一级棒”、“赞”等鼓励性的图章。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大大激发了孩子习作修改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修改习作水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改为主,事半功倍

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通过推敲考虑词语锤炼、修辞的应用等,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1.循序渐进,朗读修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写完初稿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第一遍,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然后修改,主要是针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的运用进行调整,理清段落。第二遍,重点在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要看重点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确,是否需要增减;详略是否得当,重点部分要具体描写,该略写的一定要简单明了。第三遍,读得更为深刻。看文章的写作特点如何,结构是否严谨,语言是否流畅、生动,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感情流露是否真挚,不牵强。只有把这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自己的意思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个性才得到表露,情感才得到升华。

2.示范展示,共同评议

我会综合学生修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习作,在投影上展示,示范修改。比如,在六年级的习作课上,我选择了学生自己的习作《我是可爱的鲸鱼》在投影上展示。先以“片段式”的方法,让其他学生看完一个片段就进行评价,这时注重的是细微处字词、语句、标点等等。根据学生的评议,我通过加点、划线等形式对片段进行批注,然后进行整体的评议。学生都认为,整篇文章的内容合理,把鲸鱼的特点、苦恼等表现得十分真实。如此读读议议,既分析了文章的成功之处,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自评自改,有效提升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习作训练目的。在学生进行自改时,要指导他们在多读几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修改中,要做到有序。先修改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再修改病句,然后检查整篇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最后,当然是要往生动优美的方向努力。学生在修改时,我都要求换另一种颜色的笔,用上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这样既可以反馈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能力情况,又能对其修改的结果进行一个评价。

三、互改为激,共同进步

作文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和经验。所以,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作文交流与赏析,让学生鉴赏美、品味美,尝到作文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能力。

1.合作互改,取长补短

(1)小组合作修改。习作完成后,将学生分为若干评价小组,互相交换批改。这样,不但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鉴赏力,更可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2)同桌交换改是比较方便又省时的方法,同桌两人沟通方便,及时沟通可以随时收到反馈信息。

(3)朋友之间互换改,朋友之间交流会更容易,把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毫不保留地提出来,达到共同认识,被评者也容易接受,有利于情感交流,增进友谊。

2.认真阅读,畅所欲言

在相互评改中,还要注意互相尊重。首先要认真阅读别人的习作,认真阅读后,学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比如: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表达不准确、哪个片段不具体等,生生之间的交流最直接,只要他们能感受到的,他们有疑惑的都可以畅所欲言。然后,通过习作相互比较,培养了纠错的能力,也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利于读者,又利于听者,对于提高习作水平作用直接,效果明显。

3.和谐互改,集思广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有限,而集体的力量大无比。自己、别人、老师交换角色,三位一体,师生互动,共同品析。在互评中,相互沟通、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学会合作。在互议中,进行思维和智慧的碰撞,捕捉到更多的见解,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和表达能力,文章就会越改越好。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时刻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修改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教无定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陈德庄.巧用多种修改方法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4).

小学生日记:钓鱼 篇4

我爸爸和水库的管理人员说好,就来到了一个钓鱼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阿姨给我们几只鱼竿,让我们去钓鱼。我刚刚拿了我的鱼竿,兴奋得跳了起来,一转眼却被另一个同来的小朋友拿走了。于是我又要了一只鱼竿,让我的爸爸帮我把鱼饵放上去。站在岸边,我神气的一甩杆,鱼线就立刻甩进水里。等了好一会,看水上没有动静,我就把鱼竿收了起来,再一看鱼饵没了。我很生气,心想:这里的鱼也太狡猾了。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叔叔的手上有一个红的东西。我问我爸爸那是什么?我爸爸说:“那个也是鱼饵,不过颜色不一样而已。”我拿起鱼竿来让我爸爸给我换一下鱼饵,还让他教给我怎样钓鱼。我爸爸给我换上鱼饵,我就开始在那里耐心的守候。

一会儿我的一个阿姨买了一些零食来,招呼我去吃。我刚想去拿零食,就有鱼上钩了。我说:“这鱼来的真不是时候,在我要走的时候它却来!真让我着急。”一条鱼就这样给溜掉了。有这样的倒霉事,也不光我自己,其中就有一个叔叔他拿了两只鱼竿钓鱼,总碰上这种事,结果用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有钓到鱼,比我更“倒霉”!还不如我呢。

在接近傍晚的时候,终于鱼又上钩了,我把杆往上使劲一提,哈哈,终于钓上来一条约摸三两重的“大”鱼!我高兴死了。

晚上开始吃饭前,我反反复复对我的妈妈说:“我钓了一条鱼,我钓了一条鱼……”我就这样一直说,我妈还直说我啰嗦。后来吃完饭不久我们就走了,不过那时已经晚上9点多,我却一点也没感觉到累。

钓鱼小学生作文 篇5

我们拿起鱼竿,便开始在靠近岸边的土堆上钓鱼,可能是因为水太浅的原因,所以一只鱼也没有上钩。我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就数河中央最深了,碰巧,哪儿正好有座能让人坐下钓鱼的小石桥,我便对父亲说:“父亲,你看,那儿最深了,正好那儿还有座小石桥,咱们去那儿钓鱼吧!”征得了父亲的同意,我们就到了河中央,不一会,就有一只抑制不住自己饥饿的`鲤鱼‘跑’来咬钩了。只见父亲不紧不慢地拿起鱼竿,轻轻的提上去,还把鱼带到这儿,带到哪儿的,跟逛街差不多。钓鱼的不急,这看鱼的都急了:“父亲,我咋还不提呀!别一会儿鱼跑了。”父亲慢条斯理地说:“我这招叫做‘遛鱼’,把鱼遛累了,我在出其不意地一拉,就一切OK了!”“遛鱼?真新鲜,我听过遛狗、遛猪,第一次听说过遛鱼。”我想。

果然过了一会儿,鱼的反应不那么大了,父亲找准时机,把鱼竿交给了我,让我把鱼‘遛’到他这里,只见父亲使劲把鱼线往上一拽,一条大肥鱼就到手了,目测有2-3公分,大概有三斤左右。我比谁都高兴,因为父亲说,他只要钓上来了一条鱼,就让我试试钓一次。

于是我挑选了一个大鱼饵穿在鱼钩上,心想:来吃大鱼饵的准是大鱼。我学着父亲的样子酝酿了一下,把力气集中到右臂上,用力把鱼线甩向河中心。河面上微波荡漾,看得我眼酸,还是没有鱼上钩,我气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咦,我是不是眼花了,鱼漂怎么有点往下沉了?我用手擦了擦眼,鱼漂果然动了,我激动地站了起来,屏住呼吸、欣喜若狂地把鱼竿拉了上来,把这条拼命挣扎的鱼儿学着父亲的样子给它遛遛,让父亲帮他帮他提上来,一条活蹦乱跳、又大又肥的鱼儿展现在我眼前。我又重新坐了下来继续钓鱼。可是心情无法平静下来,忍不住的要看父亲手里的那条鱼,我强迫自己冷静,冷静,后面还有更大的鱼呢,我终于平静下来继续钓鱼。哇!有一条大鱼上钩了,而且比之前的还大。我可是自己钓了两条鱼呢!

我和父亲又钓了二十多条鱼才依依不舍得告别了这里,回到了家。

小学生钓鱼日记 篇6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还有江叔叔一起去海边钓鱼。我和爸爸是骑车去的,江叔叔坐车去的。我坐在爸爸的车后,顺着路边望,路边的小草都开始变魔术了,春天还是绿油油的,现在都是金黄金黄的了。我们来到了拦海大堤上,一眼望去,强烈的太阳光照在海面上,海面上一闪一闪的,像一棵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都能把人的影子倒映出来。爸爸取出鱼杆,鱼杆有六节,一节别一节细。鱼杆上绑了一块小石头,爸爸说这样可以帮助鱼钩沉到水下。鱼杆上有三个鱼钩,爸爸用力一甩把鱼钩甩的好远好远,我都看不见了,爸爸把铃铛放在鱼杆的头部,我问爸爸铃铛又起什么作用呢?爸爸说假如有鱼上钩了,鱼就会来回的摆动,铃铛就会自然响起,我们就知道有鱼上钩了。爸爸和江叔叔甩出去六个鱼线后,我们开始吃饭了。等我们把肚子吃得饱饱的,爸爸去提鱼杆,提起一看,什么鱼也没钓到,反而鱼食都被鱼吃光了。江叔叔也走过去,用力一甩,甩上来一只小螃蟹。就在我们哈哈大笑时,我们又听到了铃铛响,爸爸赶紧去提鱼杆,可是爸爸怎么也提不起来,爸爸笑着说“乖乖,不会是条鲨鱼吧?”,江叔叔让爸爸坚持住,他顺着堤边下去查看,原来是鱼钩被石头钩住了。我们大家又是一阵开心大笑。今天我们虽然只钓到了几条小鱼,但我们玩得很开心。

钓鱼 学生习作 篇7

关键词:习作,修改,能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 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我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 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借故事说理, 让学生产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 激发学生接受学习技能训练的动机是掌握学习策略的重要内驱力。在日常教学中, 我十分注重向学生介绍名家改作的典型事例, 让学生明确“改”的重要意义, 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如:贾岛“推敲”的典故;王安石炼字炼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千古名句的典故等。同时介绍身边的榜样——班级学生由于认真评改而提高写作水平的事例, 向学生展示优秀习作的原稿和修改稿, 使学生懂得好作文是“三分写, 七分修改”, 从而引发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自觉性。如学生在阅读中已学会圈划佳词佳句, 对文章内容及写法精彩处作简评等。名人的故事、身边的榜样及老师的鼓励, 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鉴互相欣赏, 让学生燃起修改习作的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 我还尝试让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与摘录相结合的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个人都期待被认同、被肯定, 小学生尤其如此。一篇有儿童情趣的作文写出来以后, 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作文展示栏”上, 然后引导其他同学将贴上的作文当作名家名篇来欣赏, 互相评价, 互相寻找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段并将其摘抄下来。这样, 一方面对文章的作者是肯定和激励, 他会争取写得更好, 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另一方面作为评阅者如果看到别人的评价与自己不谋而合, 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 感受到自己的鉴赏是有一定水平的。这样, 作为作者与评阅者, 学生就获得了双重的心理满足, 对作文的信心就会逐渐增强,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在学生欣赏与摘录的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及时地交流与反馈, 这是作文评改课的一项主要活动, 也是教师进行必要的作文指导的一个手段。课堂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同学的哪篇作文或作文中哪一处, 并说说理由;可以请小作者绘声绘色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时还可以请同样欣赏这篇习作的同学一起赏析、一起交流, 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维的交流局面。让学生从欣赏别人的作文入手, 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形成独到的见解, 这是欣赏的最终目的。另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贴在“作文展示栏”上进一步地深入欣赏与交流, 这又是欣赏之外的另一种收获。

三、用形式多样, 让学生提高自主修改的能力

1. 自悟自查, 学生自改。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 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 边读边感受, 边查边改。一是感受情感强弱、停顿长短, 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 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 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 前后意思是否重复, 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 相互换读, 商议修改。

法国作家莫阿罗有一句名言:“学校里的同学, 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兵教兵, 兵官互学。”教师一要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 明确修改要点;二要明确修改程序, 可以自己选择伙伴, 你读我听, 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 交流协商, 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不能统一, 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解决。

3. 选准范例, 集体修改。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多项交流所形成的信息交流立体网络比双向交流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多项交流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 而且可以较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四、持强化训练, 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1. 结对互改。

俗话说, 旁观者清, 修改习作亦然。除了可以采取发到谁的就改谁的习作方法外, 还可让学生结对互改互批。老师把修改权还给了学生, 学生很有新鲜感, 他们怀着好奇心, 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 因此, 审视同班同龄人的作文, 格外认真投入。这样, 既训练了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又使学生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 还培养了其认真负责的精神。

2. 即写即改。

这是要求学生作文时, 先一气呵成, 写后就改, 还要适当写眉批, 即要学生在批改栏内写出修改的理由, 引导学生深思, 知其所以然。通过前几个步骤的改文训练, 这时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 学生较容易发现习作的毛病, 改起来得心应手。

3. 一文多改。

任何能力的形成, 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我要求学生一文要多次修改, 反复进行“深加工”。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宽和认识的提高, 对自己的习作也会产生不满足感, 会不断给自己的习作修改、雕琢、润色。

学生习作点评 篇8

最近,你校开展了一次如何帮助贫困生的讨论,请你根据以下讨论结果,用英语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

讨论内容:如何帮助贫困生

参加讨论人数:你校2000多名学生

讨论情况:(见下图)

参考词汇:

学费 tuition fee

勤工俭学 work-study program

习作一:

Our school have a discussion. We talked about how to help the poor students. There are more than 2000 students took part in and they have own opinion in this discussion.

20% of the students agreed with the school gave help to poor students. The most of students thought of poor students drop off tuition fee. Some of students thought of the school ought to provide with work-study program. Only 10%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other students should contribute and organised activities to raise money.

The information shows that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others.

点评:

大家都知道,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检测考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写出一篇语句基本通顺、没有明显语法错误的短文,还不能算是优秀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能够合理、恰当、自然地运用所学过的高级词汇或短语是一篇优秀文章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篇习作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结构安排还是很清晰的,主要内容没有遗漏。但是,本习作语法结构单调,多处有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如:there be 句型的错用;动词短语 drop off, agree with, raise money等的不当使用;全文的基本时态把握不准(主体时态应该是一般现在时态);收尾句与内容主题脱节(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帮助贫困生,不是该不该帮助他们); 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过渡词),内容缺少连贯性。

习作二:

Recently our school made a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help the poor students, and two thousand students attended the discussion. They got into many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is problem.

20%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school should offer the allowance, but 10% students think our classmates can do some contribution or organise some donation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the above two suggestions, 32% of the students think schools can supply the poor students with some work-study programs, and they think that it is so better a way that they can make some money to pay for their study. Besides, 38% students suggest that school should reduce or discharge the poor students’ tuition fee. It is said that this is also our national policy.

I believe that if everyone of us does some help, every student then can have a good education.

点评:

本习作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要点齐备。本图表要求的内容很容易让人写出结构相同的、单调的平行句子,但本习作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如:Compared with ... 和It is said that ...; 如:动词 attend, offer 的使用;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如: but, besides 和过去分词短语的使用;更为可贵的是,本习作不仅客观表达了图表的内容,还适当加上了某些主观内容(对勤工俭学的说明和对减免学费的说明),使文章整体思路清晰完整,符合题材上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体现了该学生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虽有少许错误,但是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

如何才能写出亮丽出众的作文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恰当地使用一些高级表达方式

1. 使用2~3个高级句式。

如:such as列举句型,such be总结句型,一分为二表达观点式句型,感叹句,强调句,倒装句等。

2. 使用2~3个情感性副词。

有些副词情感浓烈、真挚感人,恰当使用会为文章增色。请看下列情感性副词用法特点一览表:

如:

This building is not short, but that one is even taller. 这栋楼房不矮,但那栋更高。

It was midnight, but she was still doing her homework. 已到午夜时分,但她仍在做作业。

二、 注意连贯行文的技巧

1. 运用一些常见的过渡词(组)、过渡句和过渡段。如:

递进型的过渡词:in addition, besides, what’s more;

解释型的过渡词:that is(to say), in other words, namely,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转折型的过渡词:however, but, yet, while, nevertheless,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all the same;

因果型的过渡词:because (of), since, as, then, therefore, so, as a result, thanks to, thus;

举例型的过渡词:for example, such as, like;

让步型的过渡词:though, al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

时序型的过渡词:at present, lately, recently, to begin/start with, first of all, firstly ...secondly,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first ...then ...after that ...finally;

总结型的过渡词:in a word, above all, at last/length, finally, to sum up, to conclude等。

2. 运用一些常见句型。如:

用于开局谋篇的“起”类句型:As is known to all .../It is well known that ...众所周知,As saying goes .../It is a common saying that ...;

用于承接上文的“承”类句型:This can be expressed as follows可以如下表示,The reason for this lies in the fact that ...其原因在于……;

用于表示相反意见的“转”类句型: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but in my opinion;

用于小结上文的“合”类句型:It can be seen, therefore, that ...因此,可以看出……

三、 要注意凸显文采

1. 如何凸显文采

(1) 适当地使用复合句,又可以显示出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文章有亮点。

例 这套房子位于齐安街的一栋楼内,离一中不远。① The flat is on Qi’an Street. It is in a building and it is not far from No.1 Middle School.② The flat is in a building on Qi’an Street which is not far from No.1 Middle School.

在这一组句子中,句 ① 是并列单句,句 ② 是复合句。很显然,句 ② 比句 ① 好。句 ② 使用on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及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2) 使用多种句式。考生可通过使用一些我们学过的,可以用好的强势句型,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独立主格结构等,使长短句结合,不同句型交替出现,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从而使所写文章跌宕起伏,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例1 再次收到你的来信,我感到非常高兴。

① I am very glad to hear from you again.

②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

句②用感叹句替代了句 ① 的陈述句。

例2 只有用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学好英语。

①We can study English well only in this way.

②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tudy English well.

句 ② 运用了 “only+介词短语” 位于句首,主句倒装的句式。

例3 同别人分享你所拥有的能使你感到内心温暖。

①You share with others what you have, and you feel warm in your heart.

②Sharing with others what you have can make you feel warm in your heart.

句 ② 运用了动名词作主语,从而把两个单句合并成了一个句子。

例4 窗子是李雷打破的。

① Li Lei broke the window.

②It was Li Lei who broke the window.

句②运用了“It was+被强调的部分+that”的强调句型。

以上四组句子中的句②由于分别使用了感叹句、倒装句、动名词作主语、强调句型而使我们的作文多姿多彩,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只要我们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运用句子的能力,每一位同学都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句子。

2. 使用高级词汇

新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考生尽量使用高级词汇。所谓高级词汇并不是越难越好,而主要是指那些表达地道但不易被大部分考生想到的表达方式,如复合词、名词用作动词、象声词等。如:(画线部分为高级词语)

(1) The next Monday, our classmates were both shocked and overjoyed when they saw the wall newspaper.

(2) The car didn’t stop but drove off with great speed heading west.

(3) 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well-furnished.

(4) A new railway is under construction in my hometown.

(5) He turned a deaf ear to what I said in the class.

画线部分的表达并不高深,我们高中生也都能写得出。写作文不能全部都是简单句,要自然地、恰到好处地使用多种句式和结构,多用一些高级词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

3. 如何亮丽出众

亮丽出众是为了吸引阅卷人的注意力,我们应做到以下三点:

(1)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卷面,就像人的脸一样,阅卷人对卷面的第一视觉印象最为深刻。不论你运用了多么复杂的语法结构、多么高级的词汇以及行文多么紧凑连贯,如果卷面像一堆乱草,就很难让阅卷人逐行阅读,了解你的文采。因此我们要认真书写,切莫乱涂乱画。同时还应注意版面的设计要美观、大方。卷面两边要留有一定的边距,正文写在中间。

(2) 亮的开头,好的结尾。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引人入胜,好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要想使自己的开头能吸引阅卷人,考生就要学会使用主题句或者使用特殊句式结构,开门见山。但不论采用哪种句式开头,都不要在前几句就出现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阅卷人的情绪。结尾时要注意有总结性的语句,要简洁,不要拖泥带水。

(3) 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按所写内容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其他逻辑关系来安排要点。同时为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还应学会:

① 使用主题句;

② 段落划分得当,切忌一通而下;

③ 语句间和段落间要有过渡自然、连接有效的连接词。

钓鱼随感(小学生作文) 篇9

准备好了鱼竿、鱼饵,带上水桶,快乐出发!

来到一池清泉旁,一眼望去,绿意傲然。池水掩映在这一片绿中,是那样宁静,那样惬意。这是仙境,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赶紧拿出鱼竿,钩上鱼饵,随手一甩,只听见“扑通”一声,鱼钩带着鱼饵落入水中,溅起了朵朵水花,漾起了圈圈波纹,煞是好看。

我静静地坐着,大气也不敢出,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水面有了轻微的抖动,我知道,有鱼上钩了。又过了几分钟,猛然,鱼线被重重地拉动,快速地向水底冲去。我赶紧收线,渐渐地一条鱼出现在水面上。这条鱼大约有三、四斤重,它十分不甘被钓,在水里左冲右撞、忽上忽下,想趁乱逃走。他一会儿到东,一会儿到西,有好几次我险些被他拉入水中。终于,鱼逃进了“安全地”-----在鱼的眼里,这个地方三面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断壁悬崖。在我的眼里,这只是一个小水坑。我立马断了它的后路,上演了一场“瓮中捉鳖”的好戏。

拿着“战利品”,我欣喜若狂,乘胜追击„„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已近黄昏,却是再也没有扩大“战果”。

一天的时光,一条鱼,我沮丧万分,无精打采地拿着渔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浮想联篇:我一次次地去钓鱼,却不知道鱼也在一次次地“钓”我,使我消耗了太多、太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绝灭。孤身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钓鱼是你一辈子可能都琢磨不透的运动,总在觉得自己手艺高超时,又陷入困惑;往往无心恋战之时,却又鱼浮频点,令人艳羡而归。仿佛钓鱼的悟性不在于人,而是鱼。这景象,在配上庄、惠的对话再合适不过:“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鱼都这么快乐,生活如斯,我们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钓鱼也是修身养性极好的活动,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兼备。到野外呼吸新鲜空气,开阔目光视野,边欣赏自然美景,边聚精会神垂钓,会让你另有一番心情:所有的烦恼伤心事,池边一坐,鱼竿一放,两眼注视浮漂,烦闷尽甩脑后,这些在钓不在渔的乐趣是别人所体验不到的。

钓鱼的感受(随笔)

回忆我当年学习钓鱼历史,那可以算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没有钓鱼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哥们(小亮),还有鱼友们对钓鱼有那么大的瘾,一谈到钓鱼,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一,说要去钓鱼,便天不顾、地不顾立即收拾行装,趋车直奔那几里或者几十里开外的荒郊野地。记得有一次是我闲来无事,他们又出去钓鱼,于是我就去渔具店购买了我平生的第一只鱼竿(2.3琥珀),来到了本市的一家放钓的鱼塘,整整和鱼儿们鬼混了一天,说什么鱼,连鱼鳞都没有钓到,这时看见另一伙钓鱼的,其中一个年龄长一些的大叔钓了不少,于是我潜伏在他的身后观战,不时的还询问了几句,不知是大叔害怕惊跑了鱼还是不愿意和我搭话儿,竟然没有理我,倔强的我收拾了钓竿说:“不钓了去买鱼吃去。”当我回到了

家里有暗暗发誓学好钓鱼。也是在那天我迷上了钓鱼。

每次回到家浑身是土,满目狼籍,如果不说是钓鱼,还以为是从哪逃荒来的。直到有一天当我拥有这种经历,亲自体验这种感觉时,我发现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成为了一个十足的“钓鱼迷”。钓鱼很辛苦,绝对有“自找苦吃”的感觉,首先必须起大早,或者说深更半夜就得起来穿着最方便也最破烂的衣服,戴着最宽边的凉帽,一手提着鱼竿一手拿着干粮和水,那种打扮绝无“形象”可言。当找到一个有树遮阳的地方之后,便开始钓鱼。脏兮兮的、充满鱼腥味的手便在鱼饵、鱼和干粮之间来回穿梭。遇到鱼群经过时,手中的鱼竿经常是双钩齐上,哪有时间去顾及肚子,只想着,吃不吃不要紧,鱼儿多多上钩才最好。穿着破旧的衣服,蹲在河边在阳光下暴晒,一天只啃一个面包,用抓了鱼饵的手再抓吃的,钓几次鱼下来,胳膊晒得脱层皮,皮肤晒得就象非洲人一样,还得掉几公斤肉。这种苦,在平常的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经历的。也许正是“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吧,那种鱼儿上钩的感觉,那种付出辛苦劳动获得丰硕果实的感觉,让自己有了种很强的成就感,那种如负释重的轻松与愉悦,很是狭意和爽朗。

“刮着和煦的风,望着清波碧水,聆听鸟儿们的笑语欢歌轻波荡漾的水面上水鸟们在追逐嬉闹,头顶上是一片没有受到一丝污染的明净天空,畅游在水中的鱼儿,时不时跃出水面,象是在进行鲤鱼跳龙门的精彩表演,还有那绿的草,艳丽的花„„”,眼前呈现的是一个纯净的世界,这里没有都市里的喧闹与杂乱,没有人世间弄不清的谁是谁非,没有因功官名利而产生的你争我斗,只把自己和最真实、美丽的大自然紧紧地融为一体,忘记了一切,抛开了一切,心,是如此轻松、宽广、明净,你身边的人是如此随和、友好、开心。这种心情,这种意境,在大都市里繁杂的生活中,怎能找得到!我终于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也”的真正含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钓鱼,我想,“钓鱼之意不在钓”,应是“在乎感觉”吧。短暂的钓鱼历史让我终生难忘,同时也让我受益非浅。至少它让我知道,自己还有一股吃苦精神,这使生活在舒适、丰裕的环境中的我感到欣慰。我懂得了什么叫付出与收获,懂得了怎样在繁杂错综的生活中学会轻松与解脱。去亲自体会 一下钓鱼的感觉,它会让你体会很多。

4钓鱼随感

说起我老公钓鱼那可有几年历史了,从一把玻璃钢手杆开始,到现在有4把手杆、5把海杆、10多把撅打杆,那手杆和海杆可全都是南韩货。还有什么围网、淌网、漩网,方型、圆型的小笼个个相通,串串相连的小地龙。再说那盛鱼的东西,塑料桶早就过时了谁用那玩意啊。现在用的是手提式鱼箱了,比医用药箱大不了多少,主要是便于携带。老公用的是海绿色长方型的,里面的四周用铁丝做支撑,三面拉锁可以完全打开,顶部设有一个巴掌大小椭圆型的天窗,用网丝做面料,最绝的是镶了几乎一圈的拉锁。还有鱼抄,它的用处是钓到的鱼到了岸边,鱼很大它就派上用场了,用它捞起鱼在放到鱼护里,鱼护放到水里,临回家的时候在折腾到鱼箱里。嘿嘿,让我一说这麻烦就大了,其实它是很好用的。

6月末的一个假日,风和日丽,微风徐徐,真是个钓鱼的好天气。老公开上他的铃木摩托车,带着武装到牙齿的钓鱼设备,约好钓鱼的朋友老张,清晨5点不到就出发了,这一次他俩去了松花江北面很远很远的一个江叉子。相邻不远各自选中了一块地方,俩人开始忙乎起来,把一块豆饼扔到自己认为能上鱼的附近水里,老张的豆饼大一些用了一根绳子拴着。

他俩把事先蒸好的苞米面窝窝头和在钓鱼用品市场上买来的专用鱼食儿,用江水这么一揉和,在团了成一个个圆形馒头待用。手杆拴双钓,捏一个云豆大小的鱼食做诱耳,一个钩

上摁上一粒,然后甩到水里。海杆拴爆炸式钩,一听就很厉害吧。这爆炸钓一共有6个鱼钩,其中五个在一起,另一个从中间伸出悬挂着。五个鱼钩分别被藏在馒头型的鱼食里,咦?老张在搞什么新花样?把五个鱼钩捏出了五个凸出部份,那鱼食简直是一朵腊梅花,那个悬挂的鱼钩就像腊梅花吐出的一个花蕊,老张看着他的杰作有点不忍心扔到水里吧?别,还是钓鱼要紧,也许你精心捏制的诱耳比我老公的更容易吸引鱼上钩啊。呵呵。

老公是个干啥不太讲究的人,手上的活却很利索。他这三团两捏的手杆上的鱼食就做好了,啪的一声轻响,鱼杆甩到水里了。回手拿起海杆,把五个鱼钩分别摁在馒头里,再点缀一下挂上一粒云豆完成了。站起来拿起海杆向后轻轻一摆在使劲往前甩出,只听鱼线轮嚓——嚓——嚓嚓的一阵猛响,扑嗵一声鱼食落在了预测的地方。然后固定在杆架上,如此这般的放了三把手杆、五把海杆就像呆瓜一样的,眼睛叮着手杆,耳朵听着海杆等着贪吃的鱼儿咬钩了。

时间在分分秒秒的无期限的等待中溜过去„„。

等„„.,要有耐心„„。

沉默了不知多久,也许有一个世纪那么久吧,老张会像和尚念经般的小声哼着,可不是阿弥陀佛,那词变成了,鱼儿鱼儿快咬钩,小的不咬大的也将就。

今天他俩的运气好的不得了,这不老公的手杆有一把浮飘正一上一下的在动,他拿起那把鱼杆手腕稍微用力一抖,顺势慢慢的在水里往上拉,快到岸边提杆一看,老张哈哈——哈的大笑声真有点让人震耳欲咙,老公也忍俊不禁的嘿嘿笑出了声,他的鱼杆上悬挂着的是一条半腐烂的一截芦苇根。

老张海杆上的铃声轻微的叮铃——叮铃铃地响了几声,他又点犹豫伸手去拿这时铃声猛然大作,哗铃铃——哗哗——铃铃。不知有几条鱼咬钩了,老张兴奋的喊到伙计这次来真的了。我老公一个箭步跨到铃声响的最厉害的那把鱼杆前,拿起来唰唰摇着鱼线轮,鱼线儿在迅速的被拉到岸边,只有3——5米了,水面上银光一闪,当时老公有点兴奋、有点高兴、有点紧张、有点激动,手抖抖索索的颤微微的把鱼杆这么往岸上一摆,一条鲤鱼拼命的摆着尾,想挣脱鱼钩回到水里。说时迟那时快用在这时一点也不过份,双手放下鱼杆,扣住鱼腮摘下张着o型嘴的鱼儿,呵呵的笑说到,你还o那,这一次你a 也不行了。经过两天一宿的蚊叮虫咬,寂寞与沉闷,困顿和煎熬。第二天的晚7点30多分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离家大老远的就猛打喇叭。到了家里的楼下一个急刹车,掏出手机赶紧打电话,老太婆快下来,快来帮我拿鱼呀。

钓鱼学生作文400字 篇10

我有很多爱好,其中最喜欢的就是钓鱼,夏天到了,天气热的像蒸笼,真是钓鱼的好时候,于是我拿起鱼竿,出门钓鱼了!

到了池塘,我找了一个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地方,我首先收拾好鱼竿,把它伸得长长的,再把鱼食挂在鱼钩上。用力一甩,“嗖”地一声,鱼线被远远地甩在了池中央,我静静地等候着。精神抖擞地握着鱼竿,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太阳火辣辣晒在身上直发烫,我轻轻挪动地方,躲在了大树下。过了好长时间,我的手都握酸了,着急的自言自语:“怎么还没鱼上钩啊?”突然,竿下的鱼漂不见了,我兴奋的叫了一声,立刻紧张的一提,一条鱼吃钩了。这鱼的劲好大,一下把我拉的向前栽了一下,我失去重心,大惊失色地叫了起来。幸好我一下子抓住了面前的`栏杆,这时,只听“哗啦”一声,水面上跃出一条大鲤鱼,鲤鱼在空中扭动着,伴着水珠银光闪闪,“嘭”的一下落了下去,顿时水花四溅,溅了我一身水,“这条鱼可真够大的!”,可我又很犯愁“怎么把它弄上来呢?这可真是个大问题!”我慢慢地拉着鱼线,把鱼拉到水面上,露出了它的大脑袋,鲤鱼游动着,把身子全露在了水面上,“哇!这么大呀!”我估计了一下,那条鱼差不多三十厘米,至少三四斤!于是我奋力拉了起来,我一会往左牵,一会往右拉,鱼在水里烦躁的反抗,到处乱游,不时腾起几朵水花,不一会,鱼就筋疲力尽,任我摆布,“趁这条鱼没劲,我得赶快把它拉上来!”于是,我吃力的把鱼竿向上一扬,鱼竿顿时弯下了腰,鱼头也脱离了水面,正当我要伸手去抓鱼鳃时,鱼的尾巴一挺,打了一个扑腾,只听“啪”的一声,鱼线断成了两节,带着鱼浮游走了,只留下我在岸边伤心,发呆……

上一篇:高考作文我和老师的故事下一篇:家庭环境卫生星级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