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精选13篇)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1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11月10上午,我有幸参加了“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共生体现场研讨会(1)之体育学科活动,欣赏了局小的张xx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和二实小钱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篮球换手变向运球过障碍》,两位老师将新基础的教学理念很好的融入了课堂。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老师将前抛实心球前的“满弓”作为本次课的重点,而且一节课都围绕这个重点用各种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吸引在课堂上。钱老师将沙包作为标志物,即方便又实用,将篮球置于沙包上,更是提高了效率。这两节课都展示了老师巧妙的设计和教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背后的付出,也给我有很多启发:

1、趣味性和实效性并行。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简单枯燥的体育课堂的技能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多动脑筋,尽量使课堂更生动、趣味性更强。

2、教师立场和学生立场统一。教师在设计与教学过程中,要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学生的需求,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

3、资源捕捉要及时且有效。对于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就是要及时的捕捉,但是如果不能将这些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与开发,那就是无效的资源。

4、在技能教学中,如果要将游戏放进去,要明确设计该游戏的目的,要考虑游戏是否能强化动作技能,而不会让学生一味追求游戏的趣味或胜负而使动作变形。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2

13日上午是报到时间, 来自泉州市不同地区的小学体育教师与特邀教师共近200人前来报到。下午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举行讲座, 林俊华副校长首先致欢迎词, 然后由泉州市教科所苏俊墉副主任作名为《课题研究的开题与结题》的专题讲座, 苏主任的讲座让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题选题有了更多的了解, 避免了选择一些又大又空的课题。接着, 泉州市教科所柳惠斌老师作了名为《泉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现状与发展实践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讲座。柳老师作为课题的总负责人, 自2011年3月的课题申报工作后, 制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案, 征集并确认了52所子课题学校作为课题的实验学校, 10月份完成了泉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让课题立足实践, 探索泉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改革与发展策略。两年来分别在泉州九中、泉州晋光小学、泉州第二实验小学、德化龙浔中心小学、泉港庄重文实验学校举行了课题的 研训活动, 不断丰富与积累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成果,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汇编了开题报告、中期成果汇编、结题材料以及大课间活动成果画册, 上传了丰富的大课间活动视频, 本课题也被泉州市教育局确认为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重点课题。最后, 本校体育教师庄汝芬名为《让阳光体育更阳光—庄文园精彩大课间》的讲座让观摩教师感受到了学校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

14日上午学校的体育教师为全体与会教师展示了四节体育观摩课。生动自然的常态课让大家看到了学校日常体育课的真面目, 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于每一节课的精心准备让与会者不禁赞叹!从学生快乐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对课程的喜爱, 看到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相信学生们会在这所学校幸福快乐的成长。观摩课结束后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举行了观摩课的评课活动, 这让与会教师掌握到了更多的评课方法与技巧。

下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了课题研讨活动中的讲座活动, 来自全市子课题实验学校的教师代表把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大课间活动积累的宝贵经验以PPT的形式为与会教师进行介绍与展示, 让与会教师在提高大课间实效性、趣味性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3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设计学从原来的艺术学中剥离出来,首次上升为一级学科;同时,准许设计学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这被看作国家在新时期对设计学赋予的全新寄望。专家认为,设计学将从国家经济建设的舞台边缘进入舞台中央。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颁布以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设计学学科评议组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试图构建设计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规划设计学相关课程的内容。当日,《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现场发布。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课程》首先明确了设计学的属性和核心价值,指出:“设计学是高等教育中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是集现代公民素质与设计创新能力教育于一身的、完整的创造型人格教育。它既是人类古老造物文明传统的延续,同时又是未来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以新一代创造者与建设者的完美人格塑造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其次,《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课程》明确并细化了设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领域:“设计学以涵盖环境、产品、视觉传达、数字媒体、手工艺等多个专业领域的设计研究为对象。”“指导设计学研究及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设计历史理论、设计认知理论、设计方法理论、设计教育理论四个理论分支体系;由‘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四个子知识领域构成基本的知识结构,涵盖设计调查、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工程、设计管理与设计教育等多个专业环节。”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课程》不仅细化了上述四个知识领域,还提出了14个子知识领域、98门课程,其中包括55门本科课程和44门研究生课程。

此外,《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课程》还对专业教育条件、设计学教育知识体系、与知识体系对应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实践等问题进行的较全面的阐述。

未来五年,响应作为一级学科的我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以《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课程》作为建设和评估的标准参照。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摘编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规定了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出:设计学学科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设计学博士层面主要培养学术型设计研究、设计创新高端人才;在设计学硕士、学士层面主要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专门人才。设计学艺术硕士(MFA)作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同时存在。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设立了“设计学学士学位标准”:

学术型。要求具有较宽的自然、社会及人文学科基础,了解设计史与理论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一般设计创作常识和相关方法,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适应当代社会设计工作需要。学位获得者可继续攻读同领域的相关硕士学位,也可在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服务或研究工作。

学术应用型。要求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学科基础,了解设计史与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设计创作技法和相关技术工具,适应当代社会设计工作需要。学位获得者可继续攻读同领域的相关硕士学位,也可在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服务工作。

《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要求设计学本科学生具备设计知识、设计能力、设计素质。其中“设计知识”指:“本学科学生应具有坚实的设计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掌握设计学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技术,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了解与本学科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实际应用,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合理运用设计学的研究方法展开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具备创造性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独立进行学术研究,为更高深的学术研究、科研实践与教学奠定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其中“设计能力”指:认知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相应的学术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外语能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设计素质”指:学术素质(具有多学科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崇尚科学精神并富有执著的研究能力、具备学术潜力和刻苦努力精神、掌握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学术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治学行为准则、遵守行业职业操守、自觉履行监督义务)等。

体育学科课题总结 篇4

课题: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 毛主席说:“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者,德志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志也。”他辩证的阐述了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为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石。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以北京08奥运成功举办为契机,以阳光体育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认真落实体育新课程改革计划,做到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强化“学、研、教”三者结合,走科研兴校之路,大力提倡体育教师主动学习、大胆探索、团结协作,从而带动我校体育教育教学全面上水平。现将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措施到位。

自2008年4月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做了全面部署,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由校长杨永结、德育主任刘永清、镇体育教研组长刘永春、学校体育教研组长孙建全组成学校体育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全校体育工作,指导并督促课题的研究、交流与总结。杨永结校长负责协调其他科室的工作。刘永清主任负责同各年级班主任的沟通。刘永春组长负责信息技术及与其他学校的交流、观摩。孙建全组长负责各年级体育教学、教研、训练、比赛和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

1、学校把体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初认真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每周的行政例会都要讨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问题,每学期召开教工大会专门报告体育工作,期末进行总结规划。

2、建立体育工作常规。把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全年重大的体育活动安排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求效益。要认真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体育教学、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定,并纳入计算机辅助管理。

3、教师认真落实听备课制度,积极进行教改教研活动,探讨学校体育工作规律,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并不断研究专业业务,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4、学校建立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并建立电子档案,为体育决策和考核评估提供依据。

二、加大投入,保障有力,使教学、教研、训练及各种活动有序展开。要保证每年的体育经费有所增加并落实到实处,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以满足体育课教学、教研、运动队训练、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学校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体育教师教科研活动。为体育教师订阅《中国学校体育》、《学科教育》、《德育研究》、《现代体育理论》、《体育心理学》等报刊杂志,建立校园体育网站,增加教师的信息量,使课题成员及时了解国内外体育教学、教研的最新动态。听专家讲座,派教师去观摩,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定期举行研讨会和各种专项业务知识培训,交流经验,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三、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用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在理论上取得突破。课题组成员中四名体育教师分别担任六、七、八、九年级的教学任务,每个年级在六个班中分别设两个实验班进行对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的把德育教育贯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全体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以扎实的基本功、规范的示范动作、良好的教态、强烈的事业心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孙建全老师在课堂常规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把课堂常规的纪律要求及各种体育活动注意事项、竞赛规则与组织纪律,法制观念教育等自然结合在一起。上体育课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这样可以防滑、防震、防伤害事故、提高成绩。要求学生测验时如实登记成绩,球类项目练习时的听哨音停、迅速归队,练习时团结协作,使学生养成自律自强的良好习惯。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认真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对做的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影响整体形象,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认真刻苦,遵守纪律,使其形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通过活动,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他所编写的教案和活动课得到了镇教委和区体卫科领导的肯定。薛福国老师在毕业班的教学中,通过对奥运会知识的介绍、我国在08奥运上取得了金牌整百、金牌第一的令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和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内容生动、具体,事例振奋人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使同学们在中考体育测试项目锻炼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使同学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了。今年我校毕业班在体育中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刘永春、薛广硕老师在大课间活动及运动队训练中注重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素质和力量练习时,让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有付出才有收获。使学生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三十多次时,肌肉会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往往胜利就在最后坚持的努力之中。有意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如耐力跑教学中,科学解释“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去战胜“极点”,逐步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在比赛中要发扬拼搏精神,让学生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他们所带的队员朴磊、姜伟、朱风君等多名同学在区运会中取得好成绩。薛广硕老师撰写的《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爱国主义思想内涵的一些探讨》荣获市级优秀论文二等奖、刘永春老师撰写的《浅谈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一文荣获区级三等奖。

四、下一阶段展望

在上级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们全体课题组人员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交流与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有信心通过我们继续不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一定能圆满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学校体育领导机构的服务与指导职能,使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具时代特色。从严格管理中取得效益。

2、加大科研改革力度,加强教学反思与案例研究,做好资料收集和信息反馈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3、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研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理论突破。

4、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使每一个学生得以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体育学科工作总结 篇5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期末了。这个学期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安排担任二、三年级体育课教学工作。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和他们在一起,我又像是回到了童年。一个学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下面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积极要求进步。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工作,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尽心管好任教每个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工作中,我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时刻以先进教师为榜样,时时以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磨练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尽快走向成熟。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求严格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三、学校工作

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认真组织课间操和课余工作。时刻为学生的活动安全着想,及时维护有隐患得体育设施和场地。积极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为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我克服了家校路远等许多困难,在考勤、例会没有无故缺席过一次,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体育学科5月教研总结 篇6

本月参加省、市活动较多,如到x和x参加学生体质测试调研一周、x开会三天、x区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四天、从化和花都参加全国、省体育公开课评比课例指导四天,加上五一长假七天等,导致下校时间较少,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也少了,所以,本月教研综述不知从何下手,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是延迟到今天才发表的原因。想来想去,还是结合青基赛第四轮比赛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关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安排教学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和练习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柯木塱小学吴艳老师的课例提供了很好的做法,下面是朱越强老师对这一节课的介绍:

6月5日下午,吴老师在本校上了一节第九届xx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课例。本次课例的内容是《快速跑》。对于快速跑这个内容,老师们都非常熟悉,也看过了许多采取各种手段来组织进行教学的课例,这些课例都给听课老师受到很大的启发。正因为如此,对参加决赛的老师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要做到不走老路,创新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本次吴老师设计的课,无疑从“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上下了功夫,她选取的教学资源是纸缕和废纸团。课的开始采用了两个来自学生课间经常玩的游戏——《木头人》和《爆炸》引入,并以此推向课的主体部分。在教材的主体部分,《投活动篮》环节是这样进行的: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半学生双肩背纸缕,另一半学生手握纸团,两人一组。背纸缕的同伴在前面跑,拿纸团的同伴在后面追,并想办法把纸团投到纸缕里面去,当纸团被扔进纸缕后,双方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此内容的延伸游戏是:在一定的距离内,拿纸团的同伴向高远处把纸团扔出去,另一同伴双手棒着纸缕跑动去接纸团,接住后便用力把纸团向同伴的后面扔出去,让对方跑去捡纸团,从而双方在一个这样对攻的状态下进行着游戏。

这两个游戏运用的教具非常简单,容易准备,学生也熟悉。在游戏时,设置问题,如:怎么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纸团扔进纸缕里面?对于背纸缕的同学而言,怎么样才能让同伴尽可能跑长点的距离,才把纸团扔到自己的纸缕里面?这样一来,学生在练习时就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这两个游戏运用得很成功,很有新意,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整个足球场都是学生的不断地跑动,效果很好,也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经分析得出本次课的几个特点:

1、把学生自己的东西,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资源引入课堂。《木头人》、《爆发》是学生自创、自发娱乐的课间游戏,纸团、纸缕是同学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物品。采用它们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自然地关注到了个体的差异。在游戏中,没有限制学生要跑多远,要跑多长距离,只是通过变换游戏的规则来提高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尽力而为”。

3、投掷与快速跑相结合。在游戏中学生不但“跑得多”,“投得也多”,一举两得,效果良好。

4、通过创新游戏进行教学,改变了快速跑枯燥无味的局面,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纵观整节课,能较好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学们在学习中,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合作与团结的精神。学生在游戏中既掌握了技能,也增强了体能,达到了合理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这是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善于积累所带来的课堂新变化。

二、关于发展体能问题

在一节体育课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学生体能水平。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在一节体育中,学生的练习密度、运动量、平均脉博、运动强度等要达到什么水平,对提高学生体能才是最有效的呢?采用什么练习手段和练习内容、如何控制课堂教学节奏等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呢?如果不考虑生理负荷的问题,那么,在学生体能的提高方面将是低效益的,长此下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得不到提高,严重的呈下降趋势。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体能水平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生理负荷指标,逐步提高体能水平。

下面是本次青基赛第四轮比赛的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命题内容,将你的教学设计在回复栏中发表,谢谢你的积极参与!

青基赛第四轮中学体育命题说明

1、操作:首先设计一节课教案,然后回自己学校按教案上课。

2、上课年级:现在任教年级。

3、设计主题:发展耐久跑能力。

4、设计要求: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的生理指标要达到如下要求:

平均脉博140――150次/分,最高脉博不能超过175――180次/分,强度指数为1.8—2.0。

青基赛第四轮小学体育命题说明

1、操作:首先设计一节课教案,然后回自己学校按教案上课。

2、上课年级:现在任教年级。

3、设计主题:发展快速跑能力。

4、设计要求: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的生理指标要达到如下要求: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7

近日, “2010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国航空学会承担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科进展研究与发布”项目之一“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课题的重要环节。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研究员主持。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2010-2011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黄珏同志、中国科技出版社李剑编辑到会指导。

11个研究专题组在会上报告了本专题研究情况。与会专家、学者们并对研究报告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首席专家张新国副理事长要求各研究组要站在全国的高度、紧密围绕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学科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修改好研究报告, 使研究成果的受众真正能够从中受益。与会专家们也以非常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各研究报告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各专题编写组均表示将按照张新国副理事长的意见和中国科协的要求, 吸取研讨会上专家们的建议, 努力完成好研究课题。

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观摩总结 篇8

本次展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参加全校基础技能竞赛中获胜者的报告。

观察Xx市第七中学的活动。3.专家意见,互动沟通。4.专家讲座。

来自xx家庭中学和xx六旗县的7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了观察培训活动。

讲座讲课以教师的讲座和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习运动和健康的学习,了解学生对学生视角的深刻和立场,为学生的不同层次的特点,有效控制教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成功感。

王老师教学内容是:体操水平箱子腿跳跃(男孩)---水平箱跳跃(女孩),王老师的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紧密围绕类的头 王胜老师手前投球,使用自制教具,逐步突破教学重重困难;王吉,使用自制教具,教师排球前手球,沿着紧线动作要点的主线,采矿材料的深度,从学习要领开始,让学生意识到达到了目标。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9

今年暑假,本人参加了为期十天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训,受益非浅。特别是华东师大的胡教授和几位老师对新课程的独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现将我的学习感受总结如下:首先,要想实现高中新课改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如果固守旧的观念不放,总是认为新课改将会与高考、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相冲突,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考上好的学校,而忽视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的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纵观我们过去的体育教学,都是以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为蓝本,注重竞技体育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教学,严重脱离

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实际需要,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内容,采用有助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其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健康整体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重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最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改变传统的灌输——接受教学方式的基

础上,提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的体育课程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师都很少关心。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跟多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学生样样学,样样都不精,难与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有选择性的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打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这一仗。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培养“听话的好孩子”,而当今时代的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在知识经济

时代能够生存并参与竞争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同生活和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传统教育的圈子跳出来,转变观念。

一、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要求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自觉思考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善于“发现的”学习者。

2、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前面和谐的发展。就实现课程的功能而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

4、要尊重学生差异,因异施教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要求课堂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唯

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在仅仅是教科书,这就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探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面对新课改,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向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转变。从知识的传递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二)树立“教师发展为先”的新理念。

1、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学应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的“调试”的方法和“差异教学”的策略,因异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就是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

能好的发展。

2、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局限教科书到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教师应懂得一般科研程序和方法,知道去哪里搜集相关资料,怎样做实验并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能指导学生有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教师在备课中的出发点已不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教师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

息,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善于分享别人的经验,二、师应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是互教互学。传统的教学“教”与“学”脱节,教决定学,我怎么教,你怎么学,我教多少,你学多少,我不教,你不能学,教师对学生是支配、控制和管理,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所以,要改变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要敢于向学生学习,教育改革最大的难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生共同探究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师生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交往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 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传统教法只注重教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只满足于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取知识的。我们应该明确,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想”。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而如果向学生预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将有碍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有碍于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教育的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10

东方市四更中学周香雪

2012年8月24—25日通过东方市中小学体育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使我收获颇多。通过这二天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自己必须尽快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保障,以满足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和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下面我对这次中小学体育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的总结归纳如下:

一、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5、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1、从自己制定的目标入手,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常规,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调查了解的结果,对照体育与健康的标准,确定学年计划、学期目标。

3、确定评价方案,根据课改要求,考虑要操作性,确定体育与健康评价方案。

三、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课堂的观念变了①、课堂不在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过去,常常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类比为舞台表演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舞台,只要教师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表演可以无互动、无交往,而教学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因此,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在于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在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就。②、课堂不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成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我们以前在课堂中常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质,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而体育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价值,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④、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课堂总处在一种变化的状态,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把学生置于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动,课堂才会生动,有活力。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评价方法有所改变。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体育学科研讨会总结 篇11

——2016年秋季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已过去,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就本学期开展了以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年级现有5个班,共240多名学生。年龄大部分在7至8岁之间。

二、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引导要求学生先从自身行为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最后到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师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三、工作开展。

1、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材,做到课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

2、准备部分和整理部分,以及每个教学环节前后,都要求学生做准备或放松活动练习。

3、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4、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二年级的体育教学本学期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能积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平时能坚持自学兼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教研工作能积级参加,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钻研教学大纲,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中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气氛。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二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打不好基础,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四、取得成绩。

1、认真指导了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让他们劳逸结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学生走强身之路。

2、善于发现特长生,培养精华,开发潜力,大力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3、课堂上注重了对学生的管理,课堂内外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常规工作,严把备课、上课质量关。

5、切实改进了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样,松紧适度,适合学生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所以我也是正在不断改正中,这些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进和提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为兴华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了迎接督导检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尽量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为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

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总之,在体育课中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所以,在教学中我会时刻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市研讨会汇报 篇12

——生物教研组: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汇报一下参加齐齐哈尔市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共3个方面: 1、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的解读。2、11、12、13年全国卷的分析。

3、二轮复习策略。

一、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1、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内容、范围和2013年考试说明相比,删去了一句没必要的话,其他没有变化。

2、考查要求:

理解能力:

①、能理解所学知识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②、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

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与探究能力:

①、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②、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③、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④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获取信息的能力:

①、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

②、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事件。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高考试卷分析:

1、试题结构:6个选择题,4个必做的简答题,1个选做题。

2、分值:6个选择题共36分,简答题共39分,选做题共15分,生物试卷共90分。

3、难易程度:生物试卷与物理、化学相比,在理综试卷中比较简单,易得分。

4、试题特点:由陈述、图像、图表、图片、坐标曲线、图形转换等组成。

三、二轮复习备考:

提出备考四原则:

1、以挖掘教材为起点

2、以考试说明定方向

3、以课程标准控过程

4、以闭环管理提效能

前三点好理解,易懂,第四点是以“备——讲——测——评——馈——备”为模式进行了说明。备是教师认真备课,讲师重点讲,精讲,测试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题检测,评是批阅检测题,馈是查不足,进行纠正。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进行。

1、重基础,只有牢固的打好基础,才能打好选择题。

2、重点突破必修三这本教材,从近几年来高考试卷的统计来看,必修三这本教材知识点所占的分值在40分左右。

3、重点加强遗传定律的训练,近三年考试卷中,都有一道有关这方面的试题,有针对性选例题突破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4、背选修三,选修三在高考试卷中有一道15分的试题,属于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方面的知识。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和一些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所以不会出太难的题,背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重要的原理、技术手段、操作过程,结合经典试题,完全可以得13分以上。

5、注重实验,是以探究实验来讲述的。

关于探究实验,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加强训练: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客观的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确认变量; 做出假设和预期;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施试验方法,收集证据;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根据证据做出合理的判断; 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以上十点都是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内容,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要点,对试题中的问题能够快速准确回答上来。

以上是我这次去齐市参加研讨会所记录的主要内容,供同行参考。

高中语文学科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3

高中语文学科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

《奥林匹克精神》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走进语言现场”,属于“活动体验”,它不同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不同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不同于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它不以解读文本、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而是要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感性实践活动,更关注学生理性的思维活动;是老师导演下的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活动体验课非常强调语文活动,以承认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为前提,“活动”只是载体,而关键是“体验” 活动。实施活动体验课,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文本与活动、活动与体验等几组关系。从教学实践看,活动体验课的教学流程通常包括确定主题、设计方案;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自主体验、自得自悟;多方引导、深化体验;促进反思、评价反馈等五个阶段。

《奥利匹克精神》是“在演讲厅”系列中的一篇经典演讲词。它是同学们接触过《不自由,毋宁死》,初步了解、掌握关于演讲的一些技巧之后,再次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教材呈现的文本是演讲词,也就是>演讲稿,不同于演讲本身,演讲包括演讲者和听众两个方面。活动体验是训练倾听还是学习演讲或两者兼而有之为目标,要处理好“听”与“说”,“倾听”与“演讲”的关系。上课老师各有特色,精彩纷呈,关注学生,想方设法,反复演练,在实践中掌握演讲技巧,展现说话能力。他们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明确的体验重点,或演讲为主,或有听和说两个方面的活动体验和训练。学生记录开始时不理想,除了自身的听力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问题外,那就是演讲的效果有问题了。过度到演讲的指导和训练这一课堂主要目标上来。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演讲是演讲者——具有一定社会角色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演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而不是舞台的听众,这些听众不是观看艺术表演的观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艺术表演。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饱含喜悦的神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当学生不能感受彼时彼刻顾拜旦的心境,面露微笑,表情嘻嘻哈哈时,江宁高中的沈童老师用自己的演讲实践给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演讲课,学生立即明白了,“言传身教,以简驭繁,效果突出。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演讲要借助语音、语调、语速、重读、停顿、抑扬、表情、手势等来体现演说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演讲活动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努力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体现语言的魅力,增强演说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小组合作体验演讲时,沈童老师让9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同时带头向组员演讲,组员倾听,然后换人,依次类推,基本上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演讲要诉诸口头,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奥林匹克精神》演讲词属于翻译作品,欧化语言,长句较多,影响听众,这里的听众就是学生的倾听效果,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要设法考虑停顿或将长句化为短句,或换一种易于倾听的表达方式。沈童老师指导学生演讲时不必拘泥于事先写好的演讲稿,只要大致意思表达清楚,听众听得明白,这才是真正抓住了演讲的本质,是演讲的关键所在。镇江实验高中的焦娇老师在仅有的短短的20分钟的预习时间里,学生合作分工,分配角色,老师扮演顾拜旦,语文科代表担任主持人,其余同学担任各国代表或记者,焦娇演讲可谓精彩绝伦,老师以身师范,学生为之倾倒。也有上课老师与学生切磋演讲技巧,师生互动。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比如说第2小节:“奥林匹克精神逐渐为青年所崇尚”,赞颂的语气,喜悦的神态;“包括但又超越了”,关键词语要重读;“作出详细阐述”之后的停顿,启发听众注意,下面就要详细地阐述了;“设想一下”之后的停顿要达到引领听众共同去想象的目的;“当这种内心„„融合在一起”,长句中的换气停顿;“为„„所„„,为„„所„„”,排比句式,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绚丽的梦想”,自豪、肯定、有力。“这一迷人的梦想使世界凝聚在一起”,手势辅助,握紧拳头向下,表达坚定的信念,用昂扬的语调,热烈赞颂的语气。

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实践演讲其他几段,如第5段,奥林匹克精神除了“大众参与”之外,还有哪些内容?请再听一遍这段话“面对一个„„力量之一”。促进世界进步,构筑未来。再听下面这段话,促进世界进步的哪些方面呢?“虽然„„不足以„„,不能„„也不能„„但是„„”。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语段,如末段第7小节,反复训练,多次实践,通过“倾听”活动,学会“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通过演讲活动,体验、感受到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个性和风度;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学生自己探索演讲的魅力所在;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与初步的控场能力。

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激发学生兴趣,为练习倾听并筛选有效信息热身;同时引起学生情感上对演讲者的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使之对体验演讲跃跃欲试。

在交流、演讲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学会倾听;在提高演讲能力这个环节,组织学生参与演讲,引导学生体验演讲的技巧;通过分组讨论,给学生一个合作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中注意“点”与“面”集合,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参与者,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强调重在参与。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

上一篇:互联网暑假工下一篇:住所(营业场所)场地使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