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名言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杨振宁名言(共10篇)

杨振宁被家教 篇1

杨振宁读小学时,父亲杨武之任教于清华大学数学系,是数学系的系主任。由于他从小显露出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做父亲的自然高兴有加,但杨武之十分冷静,清醒意识到杨振宁有些“偏科”迹象。

其实,杨振宁的语文成绩同样优异,只不过相比较而言,数学成绩尤为突出。这一年暑假临近时,杨振宁和现在的学生一样,非常想利用假期参加一个补习班,加强和提升一下数学才华,却被杨武之婉言阻止了。杨武之对他说:“你先别急,我来给你安排一位教师,你跟他学习古文好了。”

暑期来到,杨武之找到了清华校园里一位专门研究《孟子》的教师,请他从班级里推荐一位最好的学生为杨振宁做家教。这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对《孟子》的研究也十分了得,整个暑假都在跟杨振宁讲《孟子》、说《孟子》,这么一来,杨振宁只好先把提高数学的事抛在脑后,深入地学起了《孟子》。

于是,杨振宁从读《孟子》、学《孟子》过程中,渐渐受到熏陶,很快对《孟子》产生了兴趣,为加强对人文知识的汲取和学习,渴求程度不逊于对数学的热爱。杨振宁年少成才,他16岁时考取西南联合大学后,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了。25岁,他又赢得公费留学的机会,前往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就是被后来教育界公推共认的“两条腿一样粗”的教育和成长模式,其原理基础就是一个人要想在学业及专业中健步如飞,双腿发力要比单腿蹦跳跑得更快。道理极简单明了,即两条腿走路,势必两条腿一样粗才能走得更平衡稳健。杨振宁不仅从“被家教”中得到有益帮助和启迪,而且增强了对古典书籍等人文知识的涉猎与研究。早年学习过《孟子》之后,他又主动学习了《老子》、《荀子》等,以至于他成为功成名就的物理学家,也在文学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学养,同样触类旁通,功力深厚。1957年,杨振宁35岁,在美国已留学和生活10年之后,由于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成为著名华裔科学家。

杨振宁的放弃美文摘抄 篇2

1938年,杨振宁考入了西南联大,就读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当时国内的一流大学,汇集了许多优秀学者,杨振宁的物理知识也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在西南联大度过了六年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对国外很多的先进理论缺少了解。比如他曾花大力气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作了很多研究,等他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却发现外国科学家在十年前就找到解决方法了。杨振宁决定去国外留学,1945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就读物理系。杨振宁一直认为实验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就将实验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在之后兩年多的时间里,杨振宁虽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天生动手能力差,所以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不仅东磕西碰,还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美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杨振宁也开始留意到这个事实,自己的动手能力差,而实验物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的动手能力,他觉得自己如果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大成就。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相对来说,这或许更加适合他。对于这个选择,无论他国内的导师,还是他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都劝杨振宁,说既然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就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这样实在太可惜了。每一次,杨振宁都这样回答他们:“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继续前进。”

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理论物理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一量子物理学。

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作大量研究。后来,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也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闻名全球的科学家。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事迹 篇3

这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的行为让各种难听的话难以立足。至于他和妻子王女士的感情,恐怕别人没资格评论。他们不容乐观的婚姻,已经走过了。不管外界怎么猜测,他们都保持着平淡的幸福。

时至今日,这位90岁的老人依然兴高采烈,与当代年轻人探讨中国教育和未来科学。和老婆谈感情,生活总是很难笑。这种淡而无味的甜味怎么样?为什么不被祝福?正如老阳所说,在如今的思想道德冲突下,这段婚姻可能还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只要双方真心相爱,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的爱情会成为故事。

我们是听着科学家的故事长大的,恐怕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科学梦。牛顿-爱因斯坦-玛丽·居里,一个又一个顶尖科学家,人尽皆知。然而,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世界物理学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当代物理学家而感到骄傲,并为他的归来而感到兴奋。

杨振宁名言 篇4

后来,科学家开始了解电磁学领域的物理学现象,并开始着手研究。最终是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电现象和磁现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且光是一种电磁波。

再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可以研究更小尺度的物理学现象和更大尺度的物理学现象。在大尺度上,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解释了在接近光速状况下的物理学现象,广义相对论又对引力的本质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在小尺度上,也就是微观尺度上,以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为首的科学家,他们搞出了一套量子力学。

一般来说,我们把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理论看成是经典物理学的支柱性理论,而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看成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性理论。

那么在量子力学之后呢?物理学到底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科学家发现,他们在研究理论时,常常把看似完全不同的现象进行统一。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学现象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诠释呢?

这种理论被物理学家们称为:大一统理论。可以说,几乎所有物理学家毕生的梦想都是实现大一统理论,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牛顿都尝试过,然后他们都失败了。

不过,自打量子力学发展后,物理学家们就不断往那个方向尝试。他们希望结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利用“粒子”“场”“四大作用”来诠释,这被称为:标准模型。

这些理论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而在这个理论构建的过程中,杨振宁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到现在为止,极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有十多篇,其中获得诺奖的“宇称不守恒”只能勉强排到第三,公认最好的成果是杨米尔斯理论,是杨振宁和他的研究生助理米尔斯一同做出来的成果。

无论是杨米尔斯理论,还是“宇称不守恒”,对于构建标准模型都极具价值和启发性,尤其是杨米尔斯理论是在标准模型的骨架理论,现在还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杨振宁预言的一个证明 篇5

首先,这批小作家的破土出世,再一次提醒人们,我国中小学生并不缺乏文学创作的天赋和才能;并且还可由此推断,我国中小学生中肯定还有更多的至少具有这般才华的年轻一代。著名作家莫言称之为,这批少年作家“就像谁也压不住春苗出土一样,他们还是齐搭伙地冒了出来。”今年初,杨振宁先生在谈到中国本土产生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性的问题时预言:“中国有数不清的可造人才。”记得有位国际足球界知名人士也说过,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应料无问题,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无以伦比的巨大的青少年群体,其中必有不可胜数的未来足球名将的苗子。于是,我想,祁又一同学做了一件好事,继近几年多位少年作家出版他们自己著作之后,将近二十位曾获上海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且被国内九所著名高等学府免考录取的大学新生的作文,结集出版。说是“作了一件好事”,不仅仅是指经他努力为他的获奖伙伴提供了一次发表新作的机会,而且还在于他这本作文选以更多的小作者数量向人们证明,中国青少年作家的确不在少数。

其次,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半个多世纪来社会一直没有发现他(她)们?是我们社会中没有这样人才,还是有人才而出不来?是传统观念在阻碍,还是社会环境在盖压封冻?是学校教育问题,还是新闻出版问题?……由文学创作,马上就联想到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一块硬币的两面。由此我们又可以推论,中国青少年能出众多的文学创作的天才,那么,有同样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们中间也一定能出科学技术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且数量一定同样是众多的。但是,现实又是无情的:我国青少年的科学技术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水平,比起文学创作来,看来是差得更远的,就如同我国体育界的大球远逊于小球一样。祁又一同学的工作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不仅需要思想解放的呼喊者,而且更需要思想解放的实践者。这是因为,在客观世界面前,改造者要比解释者是更为重要的。因此,科技界应当向文学界学习,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天才的涌现与成长创设和提供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教育界更要向文学界学习,近几年这些文学小天才虽说无一不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但是,研究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均声称有过与传统学校教育抗争与曲折成长的经历;其次,文学小天才虽遭遇了曲折,但毕竟还是稀疏地涌出了这一小批,我国教育界难道不应当反躬自问:在二亿在校中小学生中,可出了多少个堪称科技天才的“同学少年”?

最后,祁又一同学主编的这本新生作文选还向人们证明,创新不仅可以而且应该“从娃娃做起”。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人力资源,任何对这笔资源的不认识或不加开发利用,都将继续犯极大的错误。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无论纵观还是横观我国现代教育,时至今日却依然模式化的刚性有余,而多样化的柔性不足;强调书本知识的积累有余,而面向生活实际的探索不足;维护老师的权威有余,而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足;模仿前辈有余,而自立创新不足,……总之,还是像严复先生差不多在百年前说过的,“夸多识”有余,而“尊新知”不足。换句话说,我国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发挥,还是很不得法,很不得力,很不成功的。因此,创新“从娃娃做起”,就必须遵照江泽民同志的指示,要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上下功夫。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6

杨振宁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在34岁就获得诺贝尔,他一路经过风风雨雨走来的。先是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愿望,然后就是当上科学家,最后就 真的 获得诺贝尔奖了!原因是 一九五七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所以才 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从中学到的道理是要勇于尝试,才能有新发现 。杨振宁竟就因报纸上只写了李政道 的手搞,就终身心病!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样样都有。

杨振宁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三个优点,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在他的人品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我们尊重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更鄙视他的人品!

高考作文出自杨振宁与莫言的对话 篇7

2013年6月7日 北京 拿到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记者眼前一亮,记得5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位诺奖得主谈到了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问题。而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中,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很明显,文中的科学家就是杨振宁,文学家则应该是莫言。

还记得在当天的对话中,杨振宁突然提到: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莫言回答道:手机。杨振宁说: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里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第二天的本报,曾经对此做过报道。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从杨振宁发难《易经》悟思维革命 篇8

今年3月2日,杨振宁教授一语惊人。

他提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80%的内容是对的,但它背后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杨振宁认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易经》与孔孟之道思想,其内在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法。它成为了中国人的主流思维方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已有的东西中归纳出新概念,再用这种新概念去指导工作。所以,自汉武帝至“五四”,全国不允许任何人说孔子有任何一句话是不对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而与此相反的是西方思维方式,他们多用的是演绎法。大家对明朝末年中国何以落后于西方一直不断探讨,但从未有人对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思维方式提出异议。

文艺复兴的思维革命

我完全赞同杨振宁这一观点。在我30年前写的《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就提到近代西方文明来自于文艺复兴运动。从根本上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革命。首先它使人们对于观察、分析自然界的方法产生了一场革命。人能取得什么样的科技与产业成就,全看人是怎么想的,因而也就有了思维方法的科学性问题。

西方思想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弗·培根和笛卡儿,他们对近代西方社会的深远影响是不可限量的。培根在1605年发表的《学术进展》一文,就呼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他首先提出了归纳法,但他更强调实践(观察与试验),认为认识的程序应该是:观察→归纳→实验→发现。这是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逻辑思维的否定。

“三段论”的程序是:从“普遍真理”出发思考问题→用“普遍真理”去解释一切问题→在解释中提出新体会、新发现。培根则提出与之相反的新三段论:实际情况是什么?→归纳、总结行动的经验是什么,提出结论→用新的结论去解释新的现象,验证自己的认识。

人类用了2000多年,才走出了旧有传统的思维窠臼——甚至亚里士多德说男人比女人多两个牙齿,在2000年中都没有人怀疑过,更不曾有人去数过。有了培根向经验哲学的挑战,向神学的宣战,才有了后来牛顿的科学实验时代和瓦特的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的伟大意义何在?就在于思维方式的革命。

英国思想家、《六顶思考帽》作者德·博诺博士曾对我说:“平行思维法”带给人类的是一次新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让人们总是依据过去东西来决定未来事情的时代在我们身上结束!”他的思想使我在惊愕中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敢于实践,才有希望

我们不妨想想,不论《易经》还是孔孟之道,在2000年的传播过程中,其背后的思维模式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有无相似之处?我们不是在不断重演着“皇帝新衣”的故事吗?历史上伟人的诞生,都是从思维方式的明确及创新开始的。但不幸的是,后人却总把伟人于创新中收获的所有经验都一律奉为僵化的经典,导致后人只能用旧说法去解释一切新现象,而忽视与时俱进的实践与创新。

我们提倡人本主义的一个深层意义,正是要尊重人在实践中的伟大创新。我国经济能有今天,不正因为否定了那些传统、不合实际的东西,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人们树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吗?

杨振宁名言 篇9

基于父亲的影响,杨振宁似乎注定要在科学的道路上做出一番事业。据说当时母亲曾将杨振宁和兄妹妹的照片寄给远在美国的父亲,羊五只看过后并在杨振宁的照片后写道,此子似有一点,也果真如杨复所言。杨振宁从小就展露出其非凡的才华,年仅16岁,盛在读高二,便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林大物理系提前录取。1945年,23岁的杨振宁更是得到了庚子赔款奖学金,得以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三年后就顺利获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这段求学生涯也为他后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的第12个年头,杨振宁教授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顶峰。1957年,他和李政道先生的弱相互作用下宇宙不守恒理论,一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传来,举国震惊。这一次获奖不仅仅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的荣耀,更是整个华人世界的无上荣王。世界各地的华人纷纷举行庆典,杨振宁教授随后去巴西讲学时,大批华人守护在机场热泪盈眶,他们的获奖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种族任何国家!我们同样可以站在世界科学的顶峰,同样可以在人类文明的道路上,用现代科学装点行程。

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创造的价值至今无人能及。正如后来同样被授予过诺奖的丁肇中教授所言,中国人在世界科学上建立不朽功绩者乃杨振宁时。但当谈到对于获奖的感受时,杨振宁教授总会谦虚的说道,我获奖的最大贡献在于帮助中国人改变了不如人的心理。的确,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中国人始终处在一种被误解被歧视的状态,而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无疑是给当时的国人打了一剂振奋的强心针。

不过这对于杨振宁来说,这只是他传奇的一部分而已。此外,他取得的其他成就更为惊人,如相变理论的研究,就早了其他同仁十余年之久,并在后来引发了爱因斯坦的高度关注。他的“杨-Baxter”方程,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杨-mills”规范场论等诸多理论,在后来的物理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成了现代物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它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同样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他甚至提出过其他诸多理论和模型。虽然在当时他提出的很多内容无法用实验来验证正确与否,但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和物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越来越多的理论都得到了证实。

他的成就足以睥睨世界科学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科学巨匠。人们将他与爱因斯坦并举说,他是在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他之后,不乏有人因找到他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得诺奖。毫不夸张的讲,他为现代科学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大道。晚年杨振宁再次回到了他从小生活的清华园,创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科学界培养新一代人才,兜兜转转岁月轮回如同他喜欢的英国诗人艾略特所说,我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我的终点就是我的起点,万水千山走遍世间繁华,荣辱力尽在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心中,恐怕自始至终都忘不了深入到骨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忘不了祖国带给他的点点滴滴美好回忆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篇10

19世纪物理学的三项最高成就是热力学、电磁学与统计力学。其中统计力学奠基于麦克斯韦、波耳兹曼与吉布斯的工作。波耳兹曼曾经说过:“一位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后,即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舒伯特的音乐。同样,一位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工作。”对于他的这一段话也许有人会发生疑问: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哪里会有什么风格?关于这一点我曾经有过如下的讨论:让我们拿物理来讲吧,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92.作者:倪丹丹 日期: 2011-12-22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杨振宁老师在视频中提到了物理学之美,其中着重在介绍物理学结构之美时,提到了每个学习物理的学者对于物理学认识不同,从而研究方向不同,导致研究方法也有所差异,故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其中举了狄拉克的例子。狄拉克在20世纪时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轻松解释了为什么电子会自旋的难题,发现了电子带有负电这一当时让人们不敢相信的结论,但他出于对物理学的热爱,对追求真相的执着,他不畏强权,靠自己的独特思维,终于向世人论证了这一研究结果,从而使物理学迈向了新的纪元。还有同一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也让今天的科学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振宁老师对于物理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一个物理学家有眼光,能坚持;而又有很大的力量,那么我想他的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杨振宁先生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不仅时刻关心着祖国的科技事业,而且深深思考着祖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他对物理教育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发人深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吸取。

一、物理学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的科学

杨振宁先生认为虽说“四大力学”是物理学的骨干。不过,物理学不单只是骨干。只有骨干的物理学是一个骷髅,不是活的。物理学需要有骨头,还需要有血、有肉。有骨头又有血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

二、推崇通才教育

杨振宁先生认为确实有许多人,他们的成就,就是因为没有人做过的,是从前的人所没有做过的。既是从前没有人做过的,那就代表今天根本没有这些专业,把学生们都限制到狭窄的既有专业中是很不好的。”像费根邦这样的才能,在一个专业体制的大学教育之下很难发挥出来。因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非常之多,同一个学科里面就会分出来很多分支。物理学中大约有15个很重要的枝节,这15个枝节之中,有很多都是在30年前不存在的,这就表示科技正在蓬勃地向新的领域进展。所以,通才教育是科学综合化的必然要求。

三、倡导渗透性学习方法

他把学习方法划分为“推演法”(有时也称“演绎法”)和“归纳法”。他说,在西南联大,他跟吴大猷研习分子光谱学与群论之间的关系,研习的方法主体是推演法,即是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而泰勒着重的是归纳法,是从物理的现象引导出数学的表示。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发,不易陷入形式化的泥坑。他曾说过:“在联大我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学了推演法。到了芝加哥受到新的启发,学了归纳法,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创造能力

杨振宁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有不少学生,确实被引导到一个死的物理学、旧的物理学以及跟实验完全没有关系的方向去了。”他一再强调,物理学是一个多方面的学科,是一个活的学科,而不是一个死的学科;是一个新的学科,是一个跟实验非常接近的学科,而不是整天在公式内打滚的学科。他在中国科协2000年年会上谈到世纪之交的科学发展趋向时,认为新的学问与旧的学问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今天面临着以后30—50年的发展,整个世界知识的重心是从爱因斯坦的传统的知识渐渐地向爱迪生所要求的知识方向转移”。所以,随着科技的转型,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93.作者:施玮玮 日期: 2011-12-22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杨振宁教授的这场名为“谈美与物理学”的讲座是杨教授为了庆祝母校九十周年而回到清华进行的。

杨教授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这是我们所了解到的杨振宁。

从杨教授的讲座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教授严重的物理学是充满美学的,这个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验领域、唯象理论和理论架构。杨教授学习物理并不是一开始的决定,起初其父建议他学习化学,好为中国发展做贡献,但是杨振宁教授在完全没有接触过物理的前提下,学习了一个月的物理,发现了物理的美,发现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就是这个对物理领域的求知欲和这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杨教授能在物理学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出色,如此长久。无论是牛顿的运动方程,麦斯威尔方程还是爱因斯坦的侠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等等,在我们眼中枯燥乏味而难懂的物理学知识,在杨振宁教授眼中却犹如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般美丽。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为什么平时我们一学习物理就觉得物理难,觉得不会做题,就是我们看待物理的心态不对。杨教授把物理当做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繁琐的公式,在杨振宁教授眼中更是存在着别有一番滋味的魅力;而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一门必须要过的课程,差异可想而知。

学完这个学期,我们的大学物理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从中学到现在,不说时间长,但也已经好几年,但是我们却依旧没有将这门课程学习好,就是因为一直抱着“物理是难学的,物理是无聊的”的心态,在这场讲座中,杨教授最后那几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杨教授觉得学习物理的人会觉得那些方程都是像诗一样的,对他们的没的感受是既直接而又十分复杂的,它们的极度浓缩性和包罗万象性以及其产生的巨大影响都是无法估量和丈量的。

有句很俗套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一直都懂得这个道理,却一直没有把这个道理实用起来,所以俗套也好,真心也好,向杨振宁教授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他的知识渊博,更是学习他身上那种对物理学的热情和坚持。

94.作者:乔乔 日期: 2011-12-22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水工5班 乔乔 1002010503 闲暇时刻看了《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这个视频,的确是个很不错的视频。物理学固然不是美学,但物理学中包含着美。由于物理学所反映的是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规律性,因而它也就同时展现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由于科学理论的首要目的是表达人们发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和谐。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这些理论具有美学价值。对于一个科学理论的成功与否的衡量,事实上就是对它的美学价值的衡量,因为这就是衡量它给原本是混乱的东西带来了多少和谐。

杨振宁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

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

由此可见,杨振宁教授对物理的热爱,我们也应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物理。

95.作者:刘思妤 日期: 2011-12-22 水工五班 刘思妤 100201050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正如某位哲人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物理的世界并不是枯燥的,当你发现她的美后,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宇宙的一切,才能真正懂得这些物理规律。

“美与物理学”,虽然我的道行很浅,但是还是有着这样一种基本的模糊的感觉,物理,作为一门学科,自然科学,与自然界的大条规律、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史一致的,相互协调,并于协调中变幻出独有的美。

美是自然,美是世间万物,美是思维。

杨振宁教授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回到清华,从而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教授的母亲只是一个念过几年私塾、没有受到过任何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但是杨振宁从她那里学到3000个汉字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有无比的力量的。他是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用他的一生讲述着物理这个感性的词语,他也不止一次的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前人所没有完成的创举,他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他以自己的体会深入浅出的谈论了物理学的种种美的所在。

他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狄拉克。狄拉克最了不得的工作是1928年发表的两篇短文,写下了狄拉克方程。这个简单的方程式是惊天动地的成就,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它对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都给予了新的层面和新的极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四年间不顾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

第二方面是海森伯。海森伯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振宁教授说海森伯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共同特点:朦胧、不清楚、有渣滓,与狄拉克的文章的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海森伯的文章则完全不同。二者对比清浊分明。你甚至想不到有什么诗句或成语可以描述海森伯的文章,既能道出他的天才的独创性,又能描述他的思路中不清楚、有渣滓、有时似乎茫然乱摸索的特点。

第三部分他从物理和数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狄拉克和海森伯的文章和研究是不同的。他还把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比喻为两片重叠在一起的树叶。这也是物理学美的一个体现。

第四部分为核心,就是美和物理。他说物理学的方程和诗一样:它们的内涵往往随发展而产生新的、当初所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他觉得人们对于物理的美的认识应该是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在我看来,杨振宁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对于物理的美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能把物理学的美,同我国的传统文化诗句联系在一起。他对于物理学美的理解是其他人所无法比的。可以说,只要我们真正放下心来研究物理学,我们会发现,其实它是很美的。

96.作者:沈莹华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一班 沈莹华 1003010135

通过阅读<<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我了解了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与物理充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美。比如说庐山瀑布,无数年被人们所欣赏,赞叹,歌颂,人们惊叹它直下三千尺跌宕,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它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不正是地球引力吗,因为地球引力,所以水往下流,瀑布才可以形成。由此可见,美的出现离不开物理。我认为,物理的本质是研究这个世界的规则,无数物理学家发现各种现象,而后通过现象发现各种定律,而这些定律就是这个世界万事万物所要遵守的规则。何为物理,发现万物的规律为物理,发现世间的规则为物理,而发现美只是其中的一点附带罢了。

97.作者:张帆一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四班 张帆一 1003010435

4月26日,杨振宁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而回到清华,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

一本科普书带给12岁杨振宁诺贝尔梦

杨振宁的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她只是一个念过几年私塾、没有受到过任何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杨振宁从她那里学到3000个汉字和坚强的意志,这种意志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童年的他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至少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1929年,在他7岁时随父亲来到清华,开始在清华园内读小学,自称“清华的每一棵树都爬过,几乎每一棵都研究过。十二三岁在崇德中学(现在的北京第31中学)念书的时候,喜欢东看西看。有一天发现一本“神秘的宇宙非常有意义,书中讲述了20世纪到当时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一些物理学的现象和理论。他回家就和父母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

为什么身为著名的数学家之子,没有读数学呢?杨先生解释,因为父亲杨武之认为,中国必须尽快地把实际的事情搞上去,所以建议他读化学。在报考大学之前,由于中学没有学过物理,杨振宁于是闭门一个月自修物理,竟然发现物理十分有意思,进入西南联大以后,就转到物理系学习。

在西南联大读完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又教了几年书,随后决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杨振宁之所以选择这所大学,不仅仅因为是他父亲的母校,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费米在那里教书。

每一个科学家都有独特的治学风格

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也许有人认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称之为风格?杨振宁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

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与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结构不同的美与妙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个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他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为20世纪大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堡的风格就不相同。狄拉克方程式奠定了今天原子和分子的基础,解释了无数的物理化学现象。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

狄拉克的特点: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

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4年间不顾已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性灵”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海森堡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物理学几个重要发展之一。

38年以后科学家库恩访问他,谈到构思那个工作时的情景。海森堡说:“爬山的时候,你想爬某个山峰,但往往到处是雾。你没有地图或别的索引之类的东西。知道你的目的地,但是人堕入雾中,不知道该向什么方向走,然后你忽然模糊地只在数秒钟的工夫,自雾中看到一些形象,你于是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大石头。整个情形自此而发生了突变。因为虽然你不知道你能不能爬到那块大石,但是那一瞬间你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必须爬近那块大石,然后就知道该如何前进了。”这段谈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上摸索前进的情形。

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堡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

物理学有三个层面的美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第二是唯象理论,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

从一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启示。小时候看虹和霓,只是感觉很美,长大以后会做实验了,可以测量出虹是42度角,霓是50度。再后来继续观测,虹是红在外紫在外,霓正相反。这个非常美好的现象是实验的美。

进步到唯象理论,你又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有虹与霓?因为太阳光在水珠里面有全反射的原因,一次全反射产生虹,两次全反射产生霓。根据全反射的计算,同样可以得出虹是42度角,霓是50度角的结论。这是唯象理论的美。

任何学生第一次计算出这样的结果以后,不可能没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认为这真的是妙不可言。可是仅有这个还不够,为什么会有折射,为什么会有全反射?这些要到理论架构,到了麦克斯韦方程式出现以后,知道为什么会有折射,为什么会有全反射,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这是更高级的美。

能准确描述复杂现象才是物理学的美

杨振宁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

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

例如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时,并未完全了解到里面的含义。只是近三四十年以来,通过宇宙学研究人员的发展,比如说黑洞,里面有新的、现在还没有了解、非常深邃的内涵。这个与诗一样。10岁时读的诗往往到20岁时还不完全了解。

描述一个学物理的人在了解一个基本结构的时候,其感受最好能用诗来描述。犹如200年前的这样一段话: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应非是刹那时光。

牛顿故去时,一个大诗人蒲柏写了一段悼词,杨振宁将它翻译成: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真光明。

这些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物理学的美,当然很好,可是不够。

杨振宁说,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知道将那么复杂的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还有一些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光明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宇宙秘密时候的味觉感,犹如高飞克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和最终极的美。

98.作者:耿亮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五班 1003010529 耿亮

众所周知,科学活动中的想象与审美活动中的想象有本质区别。但它们是可以相通的。审美活动离不开想象。科学想象(比如科学假说)往往是充满激情的想象,是超越逻辑的想象甚至是幻想。科学实践也表明,某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都与科学家丰富的、充满激情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某种程度上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杨振宁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例如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时,并未完全了解到里面的含义。

99.作者:何才炯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风动1班 何才炯 1005050144

物理学的美感,有点带拟人化的说法,却给物理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正如杨老先生所言,物理学是具有美感的,接近它,你会发现它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带着你不但的深入、研究。

杨振宁先生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不同的启示。光有不同的神奇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人们能用肉眼看见、触觉感觉到的的太阳光到我们所不能看见的红外线、紫外线,都能给我们制造出不一样的美感:彩虹、霓虹……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有关于原子、中子、电子等的现象,它们的微小、不可察觉,却又无处不在,裂变、聚变、跃迁…它们有自己活动的领域,神奇又特别。

第二是唯象理论,似乎每一个现象都可以通过各个理论来解释,可以通过精密的计算来知其所以然,找出它的根源,而在找寻这些原因的过程中,你又会体会到一种叫做“妙不可言”的感觉和兴奋,这就是物理更高级的美。

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杨振宁先生介绍,今天来看物理学理论构架,里面有八九十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所描述的是宇宙的秘密,大到可以讨论星云群里面的现象,小到讨论粒子内部的结构;时间长可以讨论到10亿年,短到10的负27次方秒。这样包罗万象的东西的解释都建筑在几个基本结构里面,用非常浓缩的语言,了解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无疑是造物者的诗篇。这样浓缩的语言及浓缩的符号,因为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产生出新的内涵,这是方程式创造者当年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

深入地了解物理,你会发现它如诗一般美丽,那一沙一世界中,蕴藏的,是自然的美,物理的美,自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企及到那个高度,但是,物理那妙不可言的美感值得我们一步步地探讨、深入。

100.作者:林天宇 日期: 2011-12-21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港航2班 林天宇 1003010225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在讲座中,杨振宁通过对大物理学家---狄拉克的对于电子和反粒子研究的经历开始,说明了物理探究到被大家慢慢接受中的一步步过程和坎坷。科学就是经历不断的探究,完善才能够铸就更为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意很多的细节之处,比如,狄拉克的文章就没有很多的弯弯道道,而是简单、直接、通俗、易懂。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

当时,狄拉克为了自己心中的理念,不顾其他科学家的冷嘲热讽,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努力地去证明它,而最终的现象也证明了他的理论是对的,如果当时狄拉克没有无视这种无形的压力而放弃的话,今天的历史上就会少了这光辉的一笔。

另外,还有海森伯这位20世纪的大物理学家,而他的重要贡献,就是使量子力学这项伟大的发现和创造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向着从前从未有过的方向走,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在这方面,海森伯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在大家迷惘的时候,他做出了一篇文章,将研究推向了量子力学这个独特的、崭新的领域。所以,观看了这场讲座之后,我发现,物理是美丽的,不仅仅是它那一个个简单、完美的自然规律,更加是历史上对于物理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位科学家。

任真 土木5班 1004010502

4月26日,杨振宁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而回到清华,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出于对杨教授所谈的话题的好奇,我观看了相关的视频。

演讲中,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教授先给大学生们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也许有人认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称之为风格?随后,杨振宁教授就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

同为20世纪大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堡的风格就不相同。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狄拉克的特点: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 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在演讲中,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4年间不顾已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性灵”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另一方面,海森堡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物理学几个重要发展之一。海森伯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共同特点:朦胧、不清楚、有渣滓,与狄拉克的文章的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读了海森伯的文章,你会惊叹他的独创力,然而会觉得问题还没有做完,没有做乾净,还要发展下去。

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堡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

通过观看视频,我渐渐了解到杨教授所想传达的有关物理学与美的含义:

物理学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表面有表面的结构,有表面的美。譬如虹和霓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实验工作者作了测量以后发现虹是42高漫楚A红在外,紫在内;霓是50高漫楚A红在内,紫在外。这种准确规律增加了实验工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美的认识。进一步的唯象理论研究使物理学家了解到这42侦P50升i以从阳光在水珠中的折射与反射推算出来,此种了解显示出了深一层的美。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容万象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来,这就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通过杨振宁教授的讲解,枯燥乏味的物理也让人产生了一种亲切生动的感觉,懵懵懂懂的感受到了教授最后所说的物理学有如筹建哥德式教堂的建筑师们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102.作者:罗甜甜 日期: 2011-12-21 假如有人问你物理美吗?我们多数不会认为物理美。如果你看过杨振宁教授的讲座,你遍会理解原因。

带着这些问题,我看了杨振宁教授关于美与物理的讲座视频。看完讲座视频之后,我对杨振林教授口中的“物理学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在讲座中,杨教授通过一些例子说明了物理学中的方程的对称美,来勾画物理学的外貌,像狄拉克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等,这些方程很完美地表达了物理的内涵。之后,杨振宁教授又说到这些美的深层的含义。物理的内涵通过极其浓缩的数学语言写了出来,深刻地反映了这样一个哲理:“一沙一世界”。简简单单一个方程,描写了空间中一个波的运动,从而我们可以在认可空间中求取其中的波运动。海森堡的贡献同样伟大,而爱因斯坦更加懂得享受物理的美,他思考物理时喜欢一边听着音乐。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音乐,我就没有灵感,也就是说他不能捕捉物理的美感,只有音乐能够刺激他的脑神经,刺激他的美神经,从而发现新的理论”。因此,我们不得不说,物理是美的,探索物理学也是美的!

103.作者:杨施敏 日期: 2011-12-20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终于在考完试后,有时间看这些视频。在看这段视频之前,我是真的没有想过物理学有什么美可言。从初中到如今,对于物理,我所拥有的记忆也就是做题和考试而已。有时甚至感觉它的严肃,它的不近人情。看完这段视频,我发现我错了。美不是看出来的,而是感受体会出来的。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杨振宁教授在这篇演讲中以狄拉克和海森堡两位大物理学家的工作为例,说明了物理学中美的来源。他把物理学分为三个领域,即实验,唯象理论和理论架构,唯象理论是建立在对经验现象的直觉领悟上的,而理论构架是建立在对数学结构的直觉领悟上的,这两者都可以达到物理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但物理学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统一的数学理论构架,这种美是“最终极的美”。

在整个视频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是一组彩色酒杯破碎的画面。一支乘着红酒的透明高脚杯,在空中横向静止着,从杯中飞出的红酒在空中凝固,晶莹剔透。眼前的世界静止在了那一刻:水晶变得浑浊,钻石变得易碎,黄金不再有光泽,玫瑰也不再鲜艳。我们不去猜测它为什么横在了空中,不去想它的下一刻会是怎样。我们只需暂停理性的思维,沉浸在这美妙之中„„而另一支乘着红酒的蓝色酒杯,从空中跌落在桌面上,杯底已然破碎,透明的蓝色玻璃碎片向四处飞散开来,它们不会再变化了,它们已经被定格在了那里,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壮美。杯中的红酒由于惯性,将自己洒向高处,极富张力的凝固在空中——磨灭与永恒尽在这一刹那,仿佛凤凰在血红的烈火中燃烧了自己并获得重生„„我脑海里的词藻都变得暗淡了,只留下那流光溢彩的永恒画面。

现在想来,文化和科学犹如一服服精神抚慰剂:放松神经,抚摸灵魂。每当静下心来,去享受精神上的指引,回忆曾经拥有过的最美好时刻,憧憬灿烂未来时,会感到那些个人的市俗的烦恼、忧愁是多么的淡漠和渺小。它折射出生活原本的颜色。凄切、惨痛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看世界的心态。我们的眼睛放大了凄切,却没能放大美好„„生命其实就像那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人生的撞击而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我们为什么不去凝视那璀璨,而却盯着那一地狼藉呢?

104.作者:华晨光 日期: 2011-12-20 水工4班 华晨光 1004010407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富有名望且站在科学发展前沿的物理学家,以其生动却易懂的语言、具体而真实的例子、饱含热情而又有独到见解的讲述,深入浅出地向观众完美阐释了物理学的美,令我读后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作为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能深入浅出地向听众完美地阐述物理学之美,实属难得。在杨先生讲述过程中,我深深陶醉在文中主要的两位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伯的各自的工作风格中。他们在达到物理学的最高境界时所写出的两个方程:海森伯方程和狄拉克方程,无不展现出物理学之美,物理学之妙,就犹如自己在学习物理之初所碰到的牛顿第二定律F=ma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想这样的“造物者的诗篇”,我的高中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曾说:对一个学过物理的人来说,是要记忆一辈子的。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并在此刻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通过杨振宁先生亲切的讲述,我对现代物理学有了宏观上的认识。当然,我以后一般不会从事纯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但是能了解物理学的脉络,对于以后有能力保持对物理学发展的关注,是不无裨益的,想必也会在无形中给我的生活添加更多的乐趣。其实,不单单物理学是美的,所有所有的知识,体现人类智慧和发展的知识,都是美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者缺乏发现美的眼光。

当年,布鲁诺在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甚至不惧死亡,或许他是执着于更加接近真理的美吧;在20世纪初期所形成的哥本哈根精神,或许也是一种向知识之美自由追求的一种体现吧;甚至于沙俄时期的十二月党人,他们不贪图已有的荣华富贵、温饱安逸,毅然决然地为了千万劳苦大众向沙皇“开炮”,最终都被流放寒冷的西伯利亚而惨死,或许也是他们对“人人生而平等”的社科类真理知识的美的一种追求吧。

我们不谈伟大,不谈历史,让我们回到现实中,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然而,在中国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知识是美的,但在中国的学生眼里,更多的时候,知识却并不显得那么美,甚至一点不美。

当我们在为小学时期的自己思维能力不足而无法体验到知识之美而无奈,为中学时期广受束缚而无法体验知识之美而烦恼,那么,到了大学,我们又是否做好了体验知识之美的准备,现在进入大学的我们是否又在实践这一种体验?

知识是美的。无论你是先认识了知识之美,还是先体验到了知识之美,不过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不变的是,知识是美的。意识先于体验,还是体验先于意识,都是学习达到“知识是美”认识境界的可取之途。所以,努力吧,当代大学生们。

105.作者:赵旭妍 日期: 2011-12-19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土木4班 赵旭妍 1004010405

上大学之后,明白好多讲座、演讲都有凑观众的嫌疑。但听过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我相信在场的各位不是被要求过来的,而是都是被吸引过来的。

第一位被提到的物理学家是狄拉克。狄拉克是个“话不多,而含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的人。或许要像杨振宁那样懂狄拉克的人,才能欣赏他的风骨与独创性。第二位被提到的是“极好胜”的海森伯,他的风格与狄拉克的截然相反,给人“朦胧、不清楚、有渣滓”的感觉。

以前对数学老师称某函数图象是“美丽的”无法理解,现在有点明白了,那是热爱、了解数学的人才能发现的美。杨振宁把美与常规观念中单调枯燥的物理学联系在一起,也许是对物理的热爱、探索、发现使他在物理中发现了美的存在吧。

此外,杨教授在演讲中引用到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也使我印象深刻。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为表达锦上添花,还能指引一个人立志、明理。再看看我们现在对语文等人文学科的忽视,教育改革之路还很遥远。

106.作者:牛渐金 日期: 2011-12-19

数学一班 1010210121 牛渐金 杨振宁说,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知道将那么复杂的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还有一些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光明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宇宙秘密时候的味觉感,犹如高飞克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和最终极的美。数学和物理,犹如两个大多不重叠的树叶。杨振宁认为,数学与物理犹如两个树叶,一个向这边,一个向那边。两个叶子大多不重叠,只是末端有一小块重叠,只占每个领域的5%、10%。重叠处比较奇怪,它是这两个领域享有的共同观点,所以讲数学和物理在根源上的关系十分密切。

可是,虽然数学和物理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但是数学和物理并未因此有更多的共性,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目的、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传统。在最基本观念的层面,它们令人惊讶地共享某些观点,即使在这一领域中,这两个学科的生命力按各自的脉络成长,一个向这边,另一个向那边。落实到对研究生的建议,杨振宁认为,学习物理,必须对其根源有所了解。此外,还要了解它的前途和价值观,否则会走到另一个方向。当然,在数学上同样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毕竟与做物理学家的初衷相反。

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差异,一生对于二者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的爱因斯坦晚年有这样的分析,“在数学领域,我的直觉不够,不能辨解哪些是真正重要的研究,哪些只是不重要的题目。在物理领域里,我学到很快找到基本理论来下工夫。”

杨振宁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26岁时写成3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引导了物理学的革命,的确与他对物理学的直觉分不开,历史上只有牛顿可以与之相比。

107.作者:安晶晶 日期: 2011-12-19

物理世界的美

——观看 <<杨振宁谈美学与物理学>>有感

安晶晶 土木五班 1004010504

每次去做物理实验,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在实验室外除了各种仪器的用法之外,还有许多美轮美奂的挂图。没错,那些都是在物理世界中发现的美丽。我惊叹于纳米技术下的微观世界,更沉醉于五彩斑斓的色彩之中。

看过杨振宁先生关于美与物理学的视频,我更是被物理这门学科的奥秘深深的震撼,被杨先生的学识深深折服。我觉得物理学的美一方面是指它所研究的世界的美妙,还有一方面的它学科本身的美。我们之所以觉得物理无聊和烦躁可能是我们根本没有体会到它的美丽所在。

杨振宁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对于物理的美有着独特的理解。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他能把物理学的美,同我国的传统文化诗句联系在一起。他对于物理学美的理解是其他人所无法比的。在我们看来,物理学的方程仅仅是一堆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毫无美感,甚至是极其无聊和乏味的。我们之所以感觉无聊,是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仅仅是物理的表面,而不是其真正的精髓和灵魂。我们对于物理学的理解仅仅是我需要用到其中的定理来结题,来获得我们的分数。我们甚至于会抱怨,为什么当时的物理学家要研究出这么复杂,这么难以理解的方程式。但是,在物理学家看来,这些方程的提出和验证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就是这些简单的方程,可以解释许多深奥复杂的物理现象。即使是我们也会觉得,很多复杂深奥的东西仅仅用数字与符号的组合就可以解决了,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

狄拉克的特点: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

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4年间不顾已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海森伯、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性灵”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教授的思想境界很高,可能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现在能达到的,但是,我觉得,教授的这种治学态度很值得我们思考,学习,是真正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物理,众所周知,是大学里一门比较难的学科,但是,大家是不是更多地把学不好物理归咎于“本身的难”,而不是“尚未静下心来潜入物理世界里去好好感受,认真思索”呢?

物理世界的美正等着我们静下心思,慢慢的去体味。只要怀揣着对物理的喜爱和欣赏的心情,认真感受物理世界,我们不仅会发现物理世界的美丽更能收获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108.作者:陈珊 日期: 2011-12-19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交通工程2班 陈珊 1004090210

他说每一个科学家都有独特的治学风格。

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物理学有三个层面的美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第二是唯象理论,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美似乎与物理学关系不太,但是在杨振宁的眼中物理的美是有层次的,是具有层次性的,这也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的,美是初象的同时也算具有逻辑的,这给我很大的启示,也让我很敬佩。

109.作者:陈文伟 日期: 2011-12-19 观《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有感

土木一班 陈文伟 1004010133

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的时候还记得是在初二吧,那时候懵懵懂懂的我还不知道物理学是干嘛的,但是发现书上的图片比文字还好看,那时候还不知道为什么自然界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竟然都跟物理有关,于是就开始对物理感兴趣,开始还学得不错,不过自从上高中以致到大学,自己的物理成绩越来越不好,可能是自己学业不精吧。不过我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前不久看到了关于《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更加认识到了事物之间总是联系的。在物理学中也存在着美好的事物,它并不只是对一些自然界的规律的解释或者计算,它还孕育着一些人类尚未发掘出的美好的东西,即美与物理学是紧密联系的。我也上网找了一些关于杨振宁的资料。了解到杨振宁是世界上最出类拔萃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是数学的威力和漂亮形式的结合,他对理论物理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数学物理等领域。在理论原则和唯象分析等方面他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杨—米尔斯场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提出及杨—巴克斯特方程是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不朽贡献。物理学的美和艺术界的字画美是有关系的。杨振宁说,我是学物理学的,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一是实验的领域,二是唯象理论,最后一个是理论架构。杨振宁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述了理论架构之美。他举例说,1905年,爱因斯坦当时只有26岁,那时研究物理学的人很少,爱因斯坦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找不到工作,后来经他一个朋友介绍,在当时的瑞士专利局找了个事情做,然而,由于局里的工作比较轻松,于是爱因斯坦在闲暇时间继续研究物理学,最后他准确描述出了相对论中的复杂现象,发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一时刻的到来,就是一种理论架构之大美。

能准确描述复杂现象才是物理学的美。杨振宁认为,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还是牛顿的运动方程,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都是物理学理论架构的骨干。它们都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者的诗篇,是天地之大美。

在杨振宁讲座期间,在场老师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可谓受益匪浅。美与物理学,就像鱼和水一样,彼此离不开谁。真想杨振宁教授也能亲临河海来给我们一个精彩绝伦的讲座。让我们能进一步踏入神秘莫测的物理世界。

110.作者:张诚 日期: 2011-12-19 <<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观后感

港航四班 张诚 1003010417

今天观看了<<杨振宁谈美与物理学>>这段视频,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物理的唯美。

杨振宁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的理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杨振宁引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狄拉克话不多,而其内涵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读了他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海森堡于1925年夏天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成为20世纪物理学几个重要发展之一。海森堡说过:“爬山的时候,你想爬某个山峰,但往往到处是雾。你没有地图或别的索引之类的东西。知道你的目的地,但是人堕入雾中,不知道该向什么方向走,然后你忽然模糊地只在数秒钟的工夫,自雾中看到一些形象,你于是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大石头。整个情形自此而发生了突变。因为虽然你不知道你能不能爬到那块大石,但是那一瞬间你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必须爬近那块大石,然后就知道该如何前进了。”这段谈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上摸索前进的情形。

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堡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有3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不同的美。第一是实验的领域,第二是唯象理论,第三是理论架构,与数学比较接近。

杨振宁说,对于物理学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知道将那么复杂的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还有一些感受,这个感受是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光明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宇宙秘密时候的味觉感,犹如高飞克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和最终极的美。

上一篇:各专业就业方向下一篇:写给老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