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歇后语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昆虫的歇后语(精选8篇)

昆虫的歇后语 篇1

苍蝇吹喇叭 —— 自不量力;不自量

一枪打死个苍蝇 —— 得不偿失

蚊子飞过能认公母 —— 好眼力

一根绳拴俩蚂蚱 —— 谁也跑不了

烂肉喂苍蝇 —— 投其所好

哑巴蚊子咬人 —— 不出声

大刀砍虱子 —— 不合算

瘌痢头上的虱子 —— 无地容身;无处藏身

蜜蜂的屁股 —— 刺儿头

蚊子衔秤砣 —— 好大的口气

蚊子叮菩萨 —— 不识相;找错了人

烧袄灭虱子 —— 不上算;不合算

冬天的蚂蚁 —— 不露头

狮子头上捕苍蝇 —— 胆子不小;好大胆

屎壳郎围着驴腚转 —— 跟屁虫

蚂蚁爬树 —— 七上八下;接连不断

蚊子趴在玻璃上 —— 插不上嘴;难插嘴

旅店里的臭虫 —— 吃客

蚂蚁撼大树 —— 自不量力;不自量力;纹丝不动

苍蝇撞上瘫蛤蟆 —— 自送一口肉

屎壳郎扛大旗 —— 臭名昭著

昆虫的歇后语 篇2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群体,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的多样性在整个生物多样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与我们的物质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与我们的精神生活也息息相关。无论从文字到语言,还是从情感到诗篇,昆虫已经成为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昆虫与文学、与民俗、与神话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昆虫更是被历代画家所钟爱。

昆虫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手法有写实的也有变形的。这个时代还有许多蝉形的玉器,这些蝉纹玉器主要作为装饰和佩戴饰物。秦汉时期的服饰、壁画中,昆虫的形象也极为常见。最早的昆虫绘画出现在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越来越多。南朝宋顾景有《蝉雀麻纸图》传世。陆探微亦有《蝉雀图》见于《历代名画记》中。至唐代阎玄静、李元婴,蝶、蝇、蜂、蝉等均入画中。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更是平列各种雀、蜂、蝉、蟋蟀、蝗虫、天牛等昆虫,刻画精细微妙,栩栩如生。同代徐熙画虫也名列画史。及至宋代,易元吉、崔白、赵昌等更是匠心独运,设色雅致,造型严谨。发展到明清时期,更是高手频出,王乾、韩方、吕纪、沈石田等等。近代大画家齐白石先生更是名垂史册,常见的蝴蝶、蜜蜂、蟋蟀、螳螂、蜻蜓、纺织娘、蝈蝈、飞蛾、蝗虫、天牛等等无不入其画中。

画家孟广庆就出于齐派门下,师从于齐白石弟子卢光照。但孟广庆并未专攻大写意画法,而是深深领悟到了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真谛。在心摹手追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凡3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写意风格。

艺术风格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也是艺术家表达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形式。孟广庆笔下的昆虫虽极工细,却不失灵动和神韵。一幅画中往往是极工细的昆虫缀以小写意的配景,用景致的“粗”来烘托昆虫的“细”,从而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达到极强的艺术效果。动与静,浓与淡,粗与细,繁与简,处处见对比,又处处透着和谐,耐人寻味,魅力四射。巧妙地做到了粗中有细,细中有韵,韵中有味。其立意章法,从严谨中见奇绝,使作品疏密聚散,错落有致,繁简自若,奇俏而新颖;其行笔运墨从笔触见功底,使画面浓枯相间,刚柔相济,润泽渲染,细腻而不拘谨,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昆虫的形与神。

孟广庆的昆虫作品常在素纸之上,水墨之中展现昆虫的生活世界。一虫一叶,动静互盼,密处密不透风,疏处疏可走马,于水墨交融中感悟自然的灵气。当然,孟广庆深知,用中国画表达昆虫世界必须经常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体悟自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把昆虫的自然物象升华为心中的精神物象。描绘出自然生命向艺术生命的飞跃。宋人梅尧臣在《观居宁画虫》诗中就说“今看画羽虫,形意两俱足,行者势若去,飞者翻若逐,拒者如举臂,鸣者如动腹,跃者趯其股,顾者注其目。”由此可见,只有了解昆虫的飞、鸣、食、宿、跳、跃等各种生活动态规律才能下笔如有神助。孟广庆深得其意,所绘作品颇得其神,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昆虫的歇后语 篇3

为了拍摄国内首张雄性中华丽叶虫照片,我和同伴被旱蚂蟥袭击得很惨,甚至连走过的小路上都是断断续续的血迹。

拍摄昆虫必要时也需要设置陷阱——那悬挂在密林深处或者宽阔草地上的一盏盏灯,就像巫术一样,召唤着各种各样的昆虫前来“自投罗网”……

昆虫是造化之手雕琢出来的精致作品,可惜,绝大多数时候,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然而,从飞起来像蜻蜓的中国最小的蝴蝶燕凤蝶,到中国首张雄性中华丽叶虫照片;从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到西双版纳热带丛林;从惊险的海南五指山旱蚂蟥区穿行,到美妙的尖峰岭星夜灯诱……借助微距镜头,我有幸观察并记录到了它们神奇而美丽的生命瞬间。

这些拍摄经历,完全改变了我和自然的关系。使我即便是在最艰苦的丛林中穿越,也永远保持着宁静的心情,仿佛被树林围绕着的小水洼,世界无限远——只有不断发现的新目标,才能激起欣喜的小涟漪。

中国最小的凤蝶:飞起来像蜻蜓的“燕凤蝶”

对于常居重庆的我来说,好几年时间里,燕凤蝶这种“中国最小的凤蝶”都只存在于遥远的传说中。见过它的人对我说:它们飞起来很像一群蜻蜓,拍下照片,才发现是蝴蝶……这样的描述强烈地刺激着我的好奇心。

直到2005年,在广东鼎湖山的一条溪流旁,我第一次遇见了它。那是11月,一个深秋的午后,我提着相机,沿着溪流搜索可以拍摄的目标。不经意间,猛然一抬头,我看见:在溪流对岸,阳光照不到的阴影地带,有一个小黑点轻轻滑过,停在了泥土上,然而仅仅几秒钟功夫,就不见了踪影。不要说拍摄,我甚至连看都没来得及看清楚。但我确信它就是燕凤蝶,因为它停留下来的瞬间,我看见了它的翅膀,非常震惊——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小的蝴蝶。

这次与燕凤蝶的失之交臂,着实令我遗憾了一段时间。但昆虫拍摄就是这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拍摄者唯一能做的便是锲而不舍地等待。

真正第一次拍下燕凤蝶的照片,已经是3年之后。2008年5月,在海南尖峰岭山腰,正当我举着105mm镜头,与一只鹿灰蝶斗智斗勇时,突然从不远处灌木上空的强烈逆光中,看见了一对悬空的“丝带”在互相缠绕、旋转。“丝带”忽高忽低,给人一种超现实的错觉感。我震惊了——一定是燕凤蝶,因为只有它的翅膀是透明的,而且也只有它的头部和剑突,会在逆光中变成“丝带”的样子。

根据多年的拍摄经验,我猜测,刚刚看到的燕凤蝶应该会飞往某个水洼或溪水边。果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苦苦寻觅,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拍到了我的第一张燕凤蝶照片。随着对燕凤蝶习性和生长地域等信息的越来越了解,我得知在贵州茂兰一带比较容易拍到成群结队的燕凤蝶。

于是,2011年的夏天,冒着酷暑,我在茂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次“埋伏”。茂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质公园,除了喀斯特地貌造就出的许多让人惊艳的奇观之外,这里的溪流也是神奇的分层溪流,水流时而在地表,时而在地下,时而地表、地下都有。

我所选择的蹲守点,就在一个地表已经干涸,只有地下水流的多层溪流溪口。在这些临时性的水洼旁,一群燕凤蝶正在起起落落,汲水飞翔。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落下来,洒在它们透明的翅膀上,的确与翩跹飞舞的蜻蜓非常相似。

由于这里的燕凤蝶数量很多,我并不急于拍摄,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坐在树荫下,欣赏起这难得的画面来。但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经过长时间的蹲守,我竟然幸运地拍到了燕凤蝶腹部喷水的瞬间——使这张照片,一度成为蝴蝶迷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最惊险的五指山穿行:国内首张雄性中华丽叶虫照片出炉记

昆虫摄影,有苦有乐,既有“惊喜”,也不乏“惊险”。

印象中,最血腥、最恐怖的一次拍摄,是在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丛林里。当时,与我同行的是国内一位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一如既往地上山,选择住宿地,联系保护区管理局——简单顺利的准备工作使我对五指山之行会遇到什么,一开始就有点缺乏思想准备。

还在宾馆院内,就有点不太对劲儿,但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当时我正在院内散步,无意中撞见一条蜥蜴偷袭一只硕大的螽斯,便赶紧回屋取了相机跟去。在一堆杂乱的灌草丛,我发现了蜥蜴的踪影,便轻手轻脚地靠近它寻找拍摄角度。极偶然的,我眼睛的余光,发现鞋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定晴一看,不过几分钟时间,两只脚上都已沾满细小的旱蚂蟥,全部在一伸一缩地往上爬。我大叫一声,跑到院子里就是一阵跺脚。

“你这样没用,”一个路过的女服务员笑着说。她蹲下来,教我如何一根一根地捉走旱蚂蟥。看到那一带到处都是积水,我便没有多想,更没有仔细向当地人请教关于旱蚂蟥的问题,只把刚才的遭遇当成一个小意外。谁知,这个小小的疏忽却使我们后来的拍摄吃尽了苦头。

无知者无畏。当天晚些时候,我们又多次深入丛林寻找拍摄目标。因此,当我们再次发现身上有旱蚂蟥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凉气——既没人知道这些旱蚂蟥是什么时候爬上来的,也没人知道它们已经吸了多少血。

虽然和同伴相比,我算是“中弹”较轻的,但身上也有7条旱蚂蟥和3处止不了血的伤口。同伴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他走过的小路,一路上都是断断续续的血迹。最恐怖的一次是当天晚上,同伴在草丛中寻找竹节虫,没几分钟功夫,袜子上就布满了一层蚂蟥,吓得这个从不害怕毒蛇、毒虫的人,也忍不住接二连三地惊恐大叫。

为了弄清在草丛中停留多长时间,旱蚂蟥会上鞋,第二天上午,我们专门做了个试验,观察旱蚂蟥是如何靠近我们的。试验的结果,让人不寒而栗:旱蚂蟥不是一条、两条,甚至也不是十条、二十条靠近我们,而是以视线所及的几十米范围内,数以百计地伸缩着迅速爬过来。而且,我们移动时,它们会挺起身躯来判断人的位置;一旦我们停下来,旱蚂蟥也就迅速调整方向,继续向我们靠近。

就在这样的围追堵截中,我和同伴冒着头皮上山下沟,进行了为期几天的野外考察,幸运的是,五指山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回报:除了触角超长的长角象,长得孔武有力的螳蛉,伪装术高超的螳螂和螽斯,美丽得近乎梦幻的丽拟丝蟌……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借助灯诱,发现了稀有物种中华丽叶虫。

这是一种外形酷似黄色或者绿色树叶的叶子虫,目前国内只有一个雌性标本,在我们之前,还没有人拍到过雄性中华丽叶虫的照片,因此,同行的分类学家激动万分,频频感叹遇到再多的旱蚂蟥也是值得的……

巫术般的灯光迷阵令人惊叹的“灯诱”和“夜巡”

除了常规的拍摄之外,由于夜行昆虫往往都具有趋光的天性,所以偶尔我还会利用“灯诱”和“巡夜”的方式来进行拍摄。这是一种非常令人着迷的拍摄体验:无边无际的黑夜犹如一个巨大的陷阱,而悬挂在密林深处或者宽阔草地上的一盏盏灯,就像巫术一样,召唤着各种各样的昆虫前来“自投罗网”……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夏天,在海南尖峰岭山顶的“灯诱”经历。那天晚饭后,在屋顶的空旷处,我先用竹竿架起一个绷着白布的支架,并在支架的中央挂了一盏白炽灯,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安静地等待昆虫们自动送上门来。

由于居高临下,光线犹如一张撒开的巨网,辐射到了很远的地方。没过多久,就引来大量的蚊子、大燕蛾、甲虫、天牛……突然,一只挥舞着利爪,前足像凶猛的螳螂,翅和腹部却像纤弱的草蛉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螳蛉,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是一只超小的螳蛉。

要知道,在野外发现螳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很久以前,我曾在西双版纳的野象谷溪边发现过一只螳蛉,这么多年来我几乎再没遇见过。来不及多想,我小心翼翼地将螳蛉从蚊蛾堆里引到草丛中,以便进行拍摄。所幸,这只螳蛉并没有发现我的“诡计”,仍然心满意足地在草叶上活动着。我赶紧调整相机参数,不断按下快门。

当晚拍完螳蛉,意犹未尽的我,还进行了两次巡游式夜拍。

一次是沿着公路,观察拍摄路灯下的“百虫图”:只见白天毫无所获的公路上,在夜晚却热闹非凡,甚至连独角仙、锹甲这些大型甲虫,也都是六脚朝天,它们被灯光搞得晕头转向,莫名其妙地在路面上挥动着触角。

有关昆虫的优秀作文:有趣的昆虫 篇4

我最喜欢小蝴蝶,是因为它那美丽的翅膀,五颜六色。在花丛中总会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它喜欢花朵,蝴蝶也像一朵在飞舞的花朵。

如果你抓到一只蝴蝶,再松开,手上就有一些花粉。因为飞舞时它会采一些花粉。

当然,我也喜欢小蜜蜂,是因为它的肚子毛绒绒的,也很可爱。它那双眼睛是黑色的,还有它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它那双翅膀是透明的,上面布满了纹路。它们的翅膀一扇起来就有“嗡嗡嗡”的声音。真是美妙动听。

昆虫世界真是多姿多彩呀!我真是喜欢它们,它们真是太美妙了!

昆虫的歇后语 篇5

书中主人公玛丽出生在印度,是一个非常自私非常顽劣的孩子,在一次霍乱之后,玛丽的父母都不幸去世了,玛丽成了孤儿。

后来她被送到了英国的舅舅家,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前来迎接她的莫得劳克太太,不苟言笑,严肃冷漠,让孤苦伶仃的玛丽感到孤单寂寞,舅舅也不愿见她,只顾旅行,使玛丽丝毫感觉不到亲情,但倔强的玛丽并没有哭,而是笑对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玛丽发现了荒废已久的花园。并在女佣玛莎的介绍下认识了农家孩子迪肯,又在好奇心的带领下结识了忧郁的少爷柯林,柯林总是自暴自弃的哭,在玛丽的安慰与鼓励下,柯林站了起来,走出房门,与玛丽和迪肯来到了“秘密花园”。在他们辛勤的劳动下,沉睡了的花园苏醒了,他们在秘密花园里一起快乐成长。

教案:有趣的昆虫 篇6

周次

主题

领域

集体活动

环境及活动区活动

户外活动

生活活动

家园与社区

第十

周一

美丽的昆虫

健康

1.能灵敏、协调地钻和手脚着地屈膝爬。

2.能按照洗手六步法洗手,保持好卫生。

科学:

美美和丑丑

(建构P348)

语言:

《三只蝴蝶》

(市语P76)

音乐:

音乐游戏《蚂蚁搬虫虫》

(市快P101)

美术:

线描画——美丽的蝴蝶》

(新市

P142)

社会:

善良的小昆虫

(建构P355)

环境创设:

1.用卡纸做蚂蚁地道,提供各种豆类、橡皮泥、火柴棒等材料,制作蚂蚁王国。

2.师幼共同制作生日树,幼儿按照生日月份将自己的画像和签名摆放在相应的数字周围。

活动区活动:

1.角色扮演区:

用报纸、丝巾、塑料布等分角色扮演昆虫表演《三只蝴蝶》。

2.美工制作区:

学习用分泥、练习团、搓的技能制作蚂蚁,锻炼幼儿的小肌肉。

3.科学发现区:

提供图书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生长的过程,借助绘画笔和各色彩纸、毛根、胶水等,活页夹(或相册)尝试制作蝴蝶的成长相册。

4.语言阅读区:

准备纸、笔引导幼儿自编昆虫小故事,并做成小书。

5.益智游戏区:

提供各种昆虫的拼图,幼儿在拼拼摆摆中熟悉昆虫的外形特征

提供昆虫棋,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特征。

6.拼搭建构区:

提供易拉罐、大树、矿泉水瓶、纸盒等,并能用各种豆类、橡皮泥、牙签等制作好蚂蚁,搭建蚂蚁宫殿。

7.音乐表演区:

提供音乐《》引导幼儿根据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变化,用动作、表情创造性的表现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新市P307)

体育活动

1.蚂蚁找食物

(新市快P138)

2.跳水运动员

体育游戏:

1.荷花荷花几时开

(市快p128)

2.乌龟负重

分散活动:

提供自制乒乓球拍、纸棍、辫子、球等材料,重点指导幼儿在球拍上放物跑,不掉落,进行两队对抗比赛。

散步:

带领幼儿在幼儿园中观察蚂蚁、一起搬运食物,一起回家的情景。

餐点:

通过活动“桌面真干净”,引导幼儿餐后主动收拾餐桌。

盥洗:

通过活动“哪个宝宝讲卫生”,引导幼儿能按照洗手六步法洗手,保持好卫生。

午睡:

通过活动“衣服变样了”,引导幼儿能快速地叠好衣物,准备午睡。

1.请家长带幼儿到社区或小公园寻找并观察蝴蝶的品种和花纹。

2.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并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

3.请家长协助做好幼儿评价活动。

4.提醒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等,帮助幼儿养成运动后及时擦汗、喝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够坚持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回来及时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语言

欣赏故事,熟悉三只蝴蝶与三朵花之间的对话,理解词语:相亲相爱、避雨。

社会

通过故事,感受善良品质能给人们带来欢乐。

科学

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变过来的。从蝴蝶的生长变化中感知其他昆虫的生长过程。

艺术

1.能随音乐有节奏的表现蚂蚁搬虫虫的游戏情境,并尝试创编动作。

概说昆虫资源的强大潜力 篇7

一昆虫资源的丰富

昆虫资源丰富归功于昆虫种类繁多, 由于: (1) 有翅, 可作远距离的迁移, 利于觅食、求偶、逃避敌害和不良环境。 (2) 体小, 所需的栖息地小和食物量少, 利于生存。 (3) 口器类型的分化食性复杂, 不仅能取食获得动植物体, 还能取食植物尸体及有机腐殖质, 各类昆虫能充分利用地表的有机物质, 食性多样造就了昆虫物种的多样性。 (4) 变态, 胚后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 以不同虫态适于各种生态条件。 (5) 繁殖力强, 以产卵量大或繁殖代数多等形式反映昆虫的繁殖力, 利于保持种类延续和种群的繁荣。

在地球上, 从赤道到南极, 从高山到海洋, 从平原到江河湖泊, 从地表到土壤中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都有昆虫的足迹, 昆虫世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 是重要的可再生型生物资源。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是地球人与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如果地球上没有昆虫, 人类将要遭到难以预测的灾难。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 地球上绝大多数开花植物都依赖昆虫传播花粉, 而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量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陆栖哺乳动物以开花植物的叶、果子、种子和昆虫为食。如果地球上的昆虫一旦消失, 陆地的生态环境会全面崩溃, 人类也将失去生存条件。尽管部分昆虫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深重的灾难, 农业害虫每年给全球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林业害虫每年使全世界损失十亿立方米木材, 但从总体上看, 昆虫对地球人与生物圈中的作用利多弊少。例如:苍蝇是人们熟悉而又厌恶的昆虫, 它种类繁多, 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传播疾病。经研究发现, 苍蝇能携带60多种细菌, 一只苍蝇的体表可沾有百多万个细菌, 最多的可携带五亿个左右。苍蝇有边吃、边吐、边拉的习性, 它飞落到哪里, 哪里的食物、食具就会受到细菌、病毒、虫卵的污染, 当人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或使用了被污染的食品和物品时, 就可能发生肠道传染病或寄生虫病。但是苍蝇具有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在仿生学中利用苍蝇发达的复眼和独特的平衡棒解决了科技上的困难, 同时蝇类中的果蝇还被用来作为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蝇蛆还被作为高蛋白资源, 运用越来越广泛。

三昆虫的社会价值

1. 工业原料昆虫

工业原料昆虫是开发应用最早的传统资源昆虫, 利用昆虫及其产物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包括蚕、蜜蜂、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等。

第一, 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 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主要是鳞翅目的昆虫, 鞘翅目、膜翅目的有部分昆虫也能吐丝结茧, 但一般不能抽丝用作纺织原料。中国是蚕业大国, 年产茧47.5万吨, 产丝4万吨, 生丝出口量占国际生丝交易量的90%。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饲养家蚕, 年产茧量约为70多万吨。

第二, 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 可作为工业原料之一。紫胶虫分泌的紫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机械、电子、军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白蜡虫 (Ericerus pela Chavannes) 是一种分泌白蜡的介壳虫。白蜡主产于中国, 目前中国生产潜力在1000吨以上, 年产值8000万元。

第三, 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 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 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等物质。主要包括同翅目瘿绵蚜科的五倍子蚜虫、洋红蚧 (胭脂蚧) 。五倍子蚜形成的五倍子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印染、矿冶、化工、机械、国防、轻工、食品等行业。中国目前产量为4000~5000吨。据预测, 中国五倍子的生产潜力在年产量10000212000吨左右, 产值在亿元以上。

2. 药用、食用昆虫

昆虫药用在中国历代药书中已有很多记载, 中国早有食、药同源, 寓医于食的传统, 许多昆虫既是食品, 又是滋补和保健良药。

第一, 药用昆虫, 药用保健昆虫是指具有滋补、治疗等功效的昆虫。药用昆虫资源是中国昆虫资源利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中药中使用不少昆虫作为一种配方而直接入药, 或用提取物开发了许多新药剂, 现已知的药用昆虫约有300余种, 隶属于昆虫纲的目、科以上的中国民间研究和应用昆虫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 昆虫体内含有多种活性物质, 是有较高价值的中药材资源, 明代《本草纲目》和现代中医书籍记载了11目, 34科, 54属约170种药用昆虫, 《中国药用动物志》中记述了143种药用昆虫。如:蜜蜂毒用于治疗风湿、肠炎、心血管疾病, 蜣螂毒有镇惊止痛之功效, 斑蝥毒素更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目前昆虫毒素已发现60余种, 毒素昆虫有700余种。

第二, 食用昆虫, 是利用昆虫最直接最普遍的方法, 例如传统的虫肴:油炸知了、虫草蚕蛹等;以蜜蜂、蚂蚁、蚕蛹、黄粉虫等食用昆虫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营养品和保健品。通过营养分析, 全世界已确定出3650余种昆虫可供食用, 其中鳞翅目1569种, 直翅目730种, 鞘翅目495种, 半翅目233种, 双翅目230种, 其他目305种。昆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它体内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 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其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构比畜禽肉类更为合理, 是很值得大力开发的高蛋白保健食物资源, 又由于昆虫繁殖速度快, 所以它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食品资源。

3. 鉴赏昆虫

中国观赏昆虫早有记载, 而且有丰富的观赏昆虫资源, 如蝴蝶类, 闻名中外的云南大理蝴蝶泉, 台湾美浓的蝴蝶观光区。台湾有蝴蝶王国之称, 云南、海南等南方数省各有蝴蝶500种以上, 全国约有1300种, 其中有不少种类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稀有种: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cesis、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等, 而把金斑喙凤蝶视为国宝, 国外有人愿以2万美元买一只这种稀世珍宝。人们对昆虫外形的利用更是不胜枚举, 如以昆虫图案作商标的烟盒、火柴盒已举目可见;用昆虫图案发行的邮票, 早在100年前已开始盛行。人们观赏、玩、斗昆虫的兴趣,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将逐步提高。最引人注目的是绚丽多彩的各种蝴蝶, 还有一些金光灿烂的甲虫等。蟋蟀 (蛐蛐) 和蝈蝈等鸣虫也是自古以来供观赏娱乐品种。此外, 昆虫博物馆及昆虫园的建设在中国也已开始形成规模。

4. 传粉昆虫

中国人民早就有利用蜜蜂为果树、油菜、农作物等授粉的经验。在显花植物中有85%是由昆虫、其他动物作为媒介来授粉的。植物的花粉为蜂、蛾、蝶类提供了食物, 而昆虫则在取食过程中帮助植物传粉和授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和后代生活力, 还可以改良种子, 辅助品种的复壮。

5. 环境监测昆虫

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对环境污染程度所产生的反应, 及其对特定的抗性获敏感性, 综合地阐明环境状况, 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昆虫种类多、分布广、个体生长状况和生存环境有密切联系, 所以利用昆虫对环境的敏感性和种群变化, 反映出环境质量的变化。在水污染监测、土壤农药监测、金属污染、反射性污染等方面都有运用。土壤生物监测中常用的类群有双尾目、弹尾目、步甲、隐翅虫以及金龟甲、双翅目等。

6. 生物技术研究用昆虫

作为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类群, 昆虫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生物资源之一。和其他动物一样昆虫也作为探索动物学当中普遍规律的研究材料, 以昆虫作为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不易引起人文、宗教、法律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并且其个体小、易群体大量饲养、成本低。因此昆虫在仿生学、遗传学、杀虫剂毒理学、医学及法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

第一, 仿生学。昆虫种类千差万别, 结构与功能各异, 精巧的昆虫结构对仿生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模仿昆虫的翅、眼、触角等的结构和功能而创造出奇妙的高科技产品已成为仿生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 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 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根据蜻蜓的结构基础成功研制了直升机, 受跳蚤垂直起跳的方式启发制成了一种几乎能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 模仿蝇的复眼制成了“蝇眼透镜”和“光学感应器”。模仿蝇的楫翅制成的“振动陀螺仪”, 大大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 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 实现了自动驾驶。

第二, 遗传学。以昆虫为遗传材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不仅为进行其他动物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也可为解释生物的各种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生理学的遗传机制及基因调控提供思路, 还能为害虫的可持续治理及昆虫资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摩尔根以果蝇为遗传研究材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以果蝇作为研究脊椎动物心脏发育的模式生物, 通过对果蝇心脏发育基因的研究, 可加速揭示人体心脏的发育机理, 并为进一步筛选并克隆出新的心脏发育基因提供参考。

第三, 法医学。不同种类的腐食性昆虫在尸体上出现的时间各有差别, 不同的死亡方式也会引起它们的侵入和繁殖位置不同, 观察这些昆虫在尸体上的行为, 可以帮助人们找到隐藏的尸体, 或帮助人们推断死亡的原因、尸体出现的时间等, 为法医鉴定提供依据。法医昆虫学或医学犯罪昆虫学, 就是利用昆虫学知识和其他节肢动物对暴力犯罪、意外死亡及非法毒品买卖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 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依据。近20年来, 法医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以及苏联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当前, 世界范围内犯罪率和高科技在犯罪中应用率日益增大, 如何与罪犯做更加有效的斗争, 是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 利用昆虫的特性确定罪犯, 是刑事案件侦破中的有利工具。

四结束语

昆虫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财富, 它并非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开发利用昆虫资源应合理适度, 以开发助保护, 确保昆虫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 昆虫是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物种, 与其他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昆虫是一个生命有机体, 其生长、发育、繁殖均受周围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要因虫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加强管理, 确保昆虫资源的永续利用。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发与市场信息都显示出开发昆虫资源很有发展前景。利用好昆虫资源, 处理好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使科学技术与大自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摘要:昆虫类繁多, 资源丰富, 已知昆虫种类有20多万种, 其中有许多种类是可利用的可贵资源, 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昆虫资源,价值利用

参考文献

[1]吴龙军.昆虫资源是前景广阔的产业化资源[J].宁夏农林科技, 2003 (3) :44

[2]严善春编著.资源昆虫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1:33

未来的昆虫战 篇8

英军谈“虫”色变

二战期间,巴顿将军率领美军进军意大利的时候,碰上了一种小飞虫——白蛉。被叮咬过的美军往往感染上白蛉热,结果造成美军部队减员上万人。当年在越南战场,吸血的蚂蟥曾让美军心惊肉跳;在海湾战争中,中东沙漠里的蝎子就成了暗藏的杀手。

在阿富汗战争中,别看美军装备精良,可碰上土得掉渣的阿富汗蚊子、臭虫、蝎子……却是无计可施。阿富汗的臭虫是最厉害的。这是一帮特殊的敌人,铁丝网、机关枪掩体、雷区都无法阻挡它们的进攻。“这些家伙既没有M-16也没有AK-47,可咬起人来比塔利班还凶。”一个夜间值勤的美军士兵谈“虫”色变。他说虽然把钢盔和防弹背心全穿上了,可还是“差点儿被虫子吃掉”。

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驻伊美军因昆虫叮咬导致350人感染黑热病,180人患有利什曼病,一度引起美军官兵恐慌,因为这两种病易通过昆虫传染,且极难治。比如利什曼病,它通过血液寄生虫侵害人体血管内脏,从而导致患者死亡。传播这种病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种体形微小的沙地苍蝇。人只要让这种微不足道的沙地苍蝇叮咬一次,就有可能很快患上这令人九死一生的利什曼病。尽管这种病可以治愈,但是治疗周期很长,需要长期注射药剂,而且有严重后遗症。

向昆虫开战

屡吃大亏的美军已调拨巨额资金,正想方设法来对付战场上的带菌昆虫。当前,五角大楼正在实施一项被称为“保护战士抵御带病菌昆虫工程”的计划。据悉,这项军事计划已经从今年开始全面执行,其重点是尽快研制和批量生产效果最佳、特别适合美军在战场上使用的杀虫剂、治疗医药和各种防护设备。如美军事医疗科学研究部门已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可以用于战场、即时生效的消灭和阻止带菌昆虫的新型DDT药剂。与老的DDT药剂相比,这种新型DDT的最大优势就是不会污染环境,可以同时对付蚊虫、苍蝇和沙地苍蝇等携带病毒的昆虫。据悉,如今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执行任务的美国军事人员和作战部队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使用一种对于人体无害的用某种菊花提取物合成的驱蚊剂和用杀虫剂浸泡过尼龙网帐子。在通常情况下,蚊虫和其他携带病毒的动物闻到帐子散发的清香味道就会飞走,个别硬是要贴近帐子寻找孔子钻入的蚊虫就会中毒而死。

携带病菌的蚊虫、跳蚤、螨、虱、苍蝇和传播病毒的其他动物不可能在一夜间被全部消灭。当前美军前线作战部队和野外侦察部队把防治昆虫传播瘟疫视为重中之重。五角大楼要求美军作战部队或者容易接触带菌昆虫的野外军事人员的衣裤、鞋帽和晚上睡觉用的帐篷都必须具有驱虫和杀虫效能,至少能够在3个月内帮助美军官兵免遭这些带菌虫害。此外,美军在执行任务前,先用无人驾驶飞机在美国军队即将开进的作战地带喷洒杀虫剂,消灭害虫。但是,有些昆虫却能抵御已发明的杀虫剂。如在伊拉克有一种名为按蚊的蚊虫,它能够抵御现已发明的杀虫剂,其强大的抗药性能足以让其继续传播疟疾。因此,只要有带菌昆虫存在,美军与带菌昆虫的战争就不会结束。

形形色色的昆虫武器

目前,国外还将研制甲壳虫、蟋蟀、蚕蛾等人造昆虫。上述这些人造昆虫在战争爆发前后,可以通过火车、飞机和战车来布撒,实施各种侦察计划。此外,也可以用火箭快速布放,主要目标是敌指挥中心或重点军事设施等。形形色色的昆虫武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是蜜蜂探测地雷。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武器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经过18个月的努力,培训出了能够嗅出潜藏爆炸物的蜜蜂。目前,五角大楼正计划将这一成果用于伊拉克,对付反美武装的土制炸弹。据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说,他们训练蜜蜂在闻到“汽车炸弹”和“路边炸弹”乃至类似自杀式炸弹袭击手使用的皮带等爆炸物时,会伸出它的长鼻——用以吸食花蜜的管状物。该组研究员把这项研究称为“秘密昆虫感应器计划”,希望这能广泛应用于美国国土安全和伊拉克战事的计划中。蜜蜂可以放在鞋盒大小的手提探测器内,并用来探测放置在机场和路旁安全检查站的爆炸物,甚至也能放在遥控的拆弹装置内。

二是人造苍蝇间谍。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驻某国大使馆有一份机密情报外泄,此案很快移交美中央情报局调查,经初步分析认定,该情报是被窃听走的。于是他们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进行检测,寻找窃听装置安放的地方。结果毫无所获。说来也巧,有一位特工人员意外地发现了微弱的时隐时现的异常信号显示,查来查去发现有几只苍蝇在身边飞来飞去,于是将它们捕捉,结果发现苍蝇身上有一细针状的微型集成电路,这几只苍蝇原来是披着“昆虫外衣”的间谍。

三是人造昆虫特工。运用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利用昆虫作间谍,而且还可以研制人造昆虫作间谍。1994年,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在模拟昆虫的试验中发现,昆虫翅膀向下摆动时,翅膀的前沿会形成微漩涡,在翼上形成低气压,从而产生较大升力。这一发现引起美国国防部的极大兴趣,国防部曾先后两次拨款,限定3年内研制出人造昆虫。于是,加州大学的工程师们利用微型铰链、齿轮和发动机,制成一个蚂蚁状的人造昆虫。人造蚂蚁主要用来对付敌方的电子战系统,它们可以悄无声息地通过插孔、通风孔等缝隙潜入敌方电脑网络,破坏电路和芯片,使系统瘫痪。它们还可以充当“潜伏特务”,隐藏在系统的主机设备中,平时无声无息,一旦战事爆发,通过微型遥控装置可以诱发它们群起而攻之,从而导致作战指挥系统瘫痪。将来,人造蚂蚁将被用来搜集军事情报,它由身上的太阳能电池供电,各类传感器用来搜寻各种目标的信息。一旦发现要攻击的目标,就用高效炸药实施攻击。

国外还正在研制一种人造昆虫,专门在管道里爬行,它全长为20毫米,躯干直径为5.5毫米,全身直径为8毫米,头上有触须,尾部还有极细的导线。当加电以后,它能像蝇蛆那样爬行,每秒钟可以行进6毫米,它身上安装有摄像机,可用来采集信息。

上一篇:夯实课堂基础创新课堂改革论文下一篇:2024年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小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