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心理资料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部队心理资料(共8篇)

部队心理资料 篇1

心理疏导,是指当人产生委屈、狂热、郁闷、烦躁、伤感等背离常态的心理情绪时,针对其情绪产生的原因所做的化解和引导,避免其情绪向极端发展,将其引致正常人的心理状态。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无意识之中它们便可帮助基层干部解决不少的思想工作难题。

心理疏导是战士内心世界的净化器和强化剂。做好战士的心理疏导,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找准心理症状的根源。战士的心理症状主要源于日常生活琐屑,包括经济问题、学习训练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以及自我表现认同感和性困扰、自尊等方面的问题。当战士遇到婚恋受挫、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考学落榜、违纪受到处分等挫折时,就极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异常。基层干部要学会用符合心理教育的手段和眼光去观察战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异样举动,总结各种类型心理症状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为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和确定方向。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心理疏导的过程本身就是教与导的过程,疏导的重心不在彻底排除心理障碍,而在于防治心理症状的发生。疏导的性质往往是随机的、个别的,而心理健康问题却是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因此,必须在心理疏导之前或者心理疏导过程之中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层部队中要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社会中,过度竞争和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这股趋势必不可免地会影响基层部队。有的战士可能从外部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却掩盖了诸多内部心理的脆弱和不可告知性。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战士们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大相径庭。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形成他们心灵的阴暗面。因此,必须及时对他们的思想情绪加以摸底、教育、疏导。在此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即个性健全教育,积极适应性教育,情绪稳定性教育,人际和谐教育。同时,还要有机地将心理疏导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战士内在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洗礼和促进。

三、避免把战士的正常心理情绪严重化,要允许战士有特立独行的个性存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的渗透,使战士们的思想处于超强度的敏感中。对于基层部队的主官来说,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去发现、鼓励战士的创新思维,不要用形而上学的理念去限制战士正常的思想火花。部队建设需要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部队建设同样也不是以同一模式造就战士为目标。基层部队战士大多比较年轻,一定范围内的心理波动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对所有战士正常范围内的情绪变化都加以疏导,只需要在大方向上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加以引导即可。更不可凭空给他们增添新的生活压力。

四、心理疏导要注重“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指当人遭受逆遇,以某种形式流露或暗示出即将发生不正常行为时,由外在力量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不正常行为的发生,把事故隐患消灭于无形之中。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天灾人祸等时,适当运用危机干预比一味地教育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对即将发生的事故一味地强调“堵”而不“疏”,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发生事故也只是暂时的,当个人的心理症状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事故又会有发生的危险。

因此,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因为他们往往看不到生活中发生的逆遇与自己心理平衡所出现的不适之间存在着联系。这时可以采用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使他们认识这两者间的关系;其次要帮助他们疏泄和释放被压抑的情感,他们由于压抑了一些非常现实的情感,或者对悲伤的心理否认及自责,进而导致发生危机;干预的目标是及时减轻他们的痛苦和紧张,疏泄被压抑的情感,可以采用交谈、疏泄等技巧。再次要学会应对方式,帮助他们总结和学习过去成功的应对逆遇技巧和新的应对方式,减轻逆遇对心理平衡的影响。四是要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如果危机是由于失去某人造成,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则是干预的有效方式之一。社会在不断前进,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应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心理疏导的优势,在于能及时把握住战士心理的趋动方向,因而理应成为当前开展基层部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点。只要基层部队干部本着高度的责任心,高度的自我完善意识,高度的务实精神,高度的民主创新观念,去多接触战士,多了解战士,就一定能够在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两个领域内探索出适合部队实际的切合点,圆满完成消防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一

牢骚心理

牢骚,是对不满情绪的发泄。从情绪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它由不愉快的心情所引起,并导致新的不愉快,属于一种不良的心理过程。战士发牢骚的内容大致有四种。一是反映军人地位、价值问题,二是反映军营生活中的不公现象,三是反映干部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问题,四是反映社会和军队改革中的负面效应。就牢骚本身而言,其实质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愤慨,以求得内心痛快、平衡的一种方式。

一个人在不满的时候,偶尔发几句牢骚也属正常,它也是领导了解掌握战士想法的一个渠道,同时也可以减轻战士的心理压力,避免长期自我压抑而产生心理问题。但是,军营毕竟不是发牢骚的场所。牢骚会使战士产生消极情绪,误导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同时还影响官兵关系,必须认真对待并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牢骚的起因从客观上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带兵人缺乏民主作风。目前一些基层单位的民主制度不健全,很少开军人代表会议,军人委员会活动不经常,战士参与基层建设的权力得不到保障,许多意见不被重视,合理化建议得不到采纳,便滋生不满情绪。另外,一些带兵人不注意与战士进行思想沟通,谈心交心、思想汇报等经常性思想工作制度不落实,一些敏感问题透明度不高,使战士产生不满,并用牢骚的形式发泄。

二是心理平衡失调。有的盲目与地方富起来的人比,感到当兵吃亏,越比越有一种失落感,越想表露心中不满。

三是对身边不公现象不满。干部模范作用不好,特别是在一些热点问题的处理上,有凭关系、凭送礼、凭“电话”和“条子”的现象,使一些战士产生“干得好不如关系好”,“有才不如有人”等牢骚心理。

牢骚与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有关。思想稳定、老成持重的人,一般不会为个人的事发牢骚。有些人则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不高兴就挂在脸上,不断发牢骚。

靠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使事情越来越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发牢骚会给个人和事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有时还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比如,当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如果能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出来,是可以得到合情合理解决的,但如果不分场合、不顾及影响,大发牢骚,就会使本来有理的事变得无理,失去别人的同情。战友之间的误会,通过推心置腹地谈心,会比较容易解决,如果怒气冲冲地发一顿牢骚,就可能伤害彼此间的感情。发牢骚还会加剧不良情绪。因为一旦发起牢骚,就会越发越感到不平,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会使本来不平静的情绪加剧。发牢骚还能使人失去和困难进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牢骚常和泄气连在一起。有的人发牢骚前,原本憋一股劲,可一发牢骚,这股劲便在发牢骚中消失。牢骚又是和勇气不相容的。碰到一点小困难就牢骚满腹,遇到大的困难和挫折,还能有抗争的勇气?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发牢骚,实际上是放弃努力的遁词,逃避责任的借口。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讲,发牢骚对身心健康也是无益的。

那么,对发牢骚的战士如何进行疏导呢?我感到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开阔视野、放宽胸怀,平息不平的心境和不快的情绪。另一方面把工作做在前头,避免因工作不周产生牢骚。如疏通民主渠道,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等。这些工作做好了,战士心中的怨气、不满能及时化解,牢骚也就失去了产生的基础了。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二

恐惧心理

所谓恐惧心理,就是遇到危险或回忆、想象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畏惧情绪。恐惧心理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在以下一些情况下容易产生:

陌生的环境。有的战士由于缺乏社交场合锻炼,特别是初涉世事的战士,当与陌生的首长和战友接触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需要回答问题或做技术演示时,由于过度紧张便会出现语无伦次、动作拘谨等失常现象。有的战士平时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正规场合让他发言就显得很紧张,吱吱唔唔的什么也说不上来。有的战士回答陌生领导的问话,与不熟悉的异性接触,也会表现紧张。还有的战士夜间不敢一个人走路,军事训练中因过度紧张酿成事故等。

对完成某项工作心理准备不足。如有的战士在参加考试前失眠、进考场后晕场,有的在参加重大比赛时怯场、不能发挥正常水平,有的在初次打靶、投弹训练时出现恐慌、紧张等。少数单位在组织投弹训练时出现事故,一定程度上与基层干部对有恐惧心理的战士了解、疏导不够有关系。

与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关。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战士由于过去受过某种刺激,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就会产生恐惧感。有一名战士的父亲在工程队施工时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成重伤,这名战士入伍后被分配到外线排,说啥也要调整工作,连队干部还以为有什么思想问题,后经过了解才得知他因父亲摔伤受刺激患了恐慌恐高症。恐惧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从小就害羞、胆量小,长大以后也不善交际,孤独、性格内向的人,易生恐惧感。

恐惧胆小是与军人的称号格格不入的,战士应是勇敢的象征,胆小、恐惧的人是不能上战场的。恐惧心理对战士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是有害无益的。由于胆小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缺乏锐气和韧劲,影响自己能力水平的发挥,使本来通过努力能承担的任务完成不了。同时,总是羞羞答答的,不敢出头露面,缺少与大家的交往与交流,也影响自己的进步。总之,不管是在未来的战争中,还是和平时期的军队建设,都需要克服恐惧,多些勇气。

带兵人应如何疏导战士的恐惧心理?一是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消除恐惧感。战士的认识能力、思想水平同胆量有一定的关系。只有认识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和判断,并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来坚持这种目的。我们在电影中经常看到,作战前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指挥员都要搞战前动员,进行现场宣传和鼓动。这就是做提高认识的工作,使战士增强必胜的信心,勇敢地作战。二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可以经常组织战士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战士的勇气。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摔打战士,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等。三是进行一些心理适应训练。心理学认为,人们如果对一定的刺激物缺乏应有的认识,就不可能很好地适应,做出被刺激的反应信号就会很强烈。所以,在疏导恐惧心理时要增强对相应刺激和有意接触训练,可以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战士的心理承受能力。

常见不健康心理疏导之三

孤独心理

军营生活是火热的,丰富多彩的,然而有的战士却常常感到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或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的产生与战士成长过程中独立意识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二者相互作用,极易导致闭锁心理,在以下一些时机产生孤独感。

战士刚入伍时。这时的战士普遍感到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但突然远离亲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又让他们心生许多不安和寂寞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战士积极与刚结识的战友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不愿与人交往,特别是在交往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事的时候,有意封闭自己,转向自我内心交流。此时带兵人应注意观察每个战士的心理反映,主动与战士接触,关心他们的生活,让新战士有一种亲切感;同时,多组织有利于战士们交往的文体活动,使战士们增进了解,另外,对新战士要有耐心,特别是在训练强度和纪律约束方面要逐渐提高标准,给战士一个适应的过程。

受到挫折或情绪低落时,一位曾经犯过错误的战士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我受到处分后被调到一个新单位,想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弥补以前的耻辱,可领导和周围的战友对我都投以冷漠的目光。我感到自己一个朋友都没有。每当一个人站岗时,看着天空,脑子里充满了幻想,我有时幻想自己上了军校,当上了军官,有时幻想自己回地方当上了大款。我现在特别怕见人,整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生活中没有值得我高兴的事。”这名战士的孤独感是在自尊心极度受挫情况下,在自我封闭的消沉中失去生活的信心,表现出典型的孤独心理症状。为及时疏导这名战士的孤独心理,我与连队干部一起找他谈话。首先告诉他孤独是有害的,为了生存和事业,人必须和其他人打交道。同时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使他认清只要认识到错误并努力改正,跌倒了爬起来,大家不但不会看不起你,还会对你的勇敢和志气刮目相看。只要加强自身修养,豁达处事,就会跳出心理孤独的陷阱。

经常单独执行任务或偏远小单位的战士,产生孤独心理与其所处的环境也有直接关系。部队一些边海防哨所、兵站、农场,有的只有一两个人,有的连电视节目都收不到,更谈不上娱乐活动了。长时间远离部队和战友,使一些战士变得沉默寡言,寂寞孤独感也随之产生。对处在这种环境中的战士,带兵人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丰富战士的业余文化生活,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另一方面要教育战士辩证看待孤独,可潜心钻研一门学问,专心学习一门外语或一门技术。身处孤独中的战士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境,可以多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欢乐、苦闷、成功、受挫、奋起、进步。久而久之,不仅可以排遣孤独,而且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充实、坚韧、自强。

总之,青年战士孤独心理的形成,与个人性格发展、生活经历和人际环境都有关系,有的生来就喜欢独来独往,有的是受挫后逐渐封闭自己,有的是因为有某种生理缺陷,有的是自身性格不合群。因此,除有明显症状的需要及时治疗外,战胜孤独最有效的方法是教育战士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一个热爱生活,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也是不怕寂寞的。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四

困惑心理

困惑心理就是左右为难,遇事不知怎么办的一种心理状态。

《韩非子》中讲了一个著名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当事人所处的就是最典型的困惑境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楚人的本意是夸耀自己的货物质量过硬,作为商人,他这样叫卖本无可厚非。可是,他偏偏既卖矛,又卖盾,明明是不能兼顾的对立的两方,却又舍不得丢掉一方,同时要为两方叫好,这就难免要陷入自相矛盾的难堪境地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做出裁决,但当遇到类似楚人这样的问题时,也难免产生困惑。比如,有的人双休日想在家看看书充实一下自己,但偏偏有朋友拉着去打牌。去吧,耽误了自己学习,不去吧,又怕朋友不高兴。还有,个别地方兴送礼,领导生病或遇红白喜事,别人都去“表示”,自己不去害怕日后领导“紧鞋带”,去吧,经济上又多一笔无谓的开销。

战士的困惑心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忧虑。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拉大,反腐败与没有关系办不成事,练兵场与学市场技能等,面对这些难以一下子讲清的问题,一些战士就会感到困惑不解。二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决定个人前途、处理婚恋等问题中的忧虑。如有的战士在考学时,考士官学校又觉得不是干部,想报考干部班又怕万一考不上失去上学的机会;有的后进战士想进步,又缺乏信心和勇气;有的犯了错误想主动向领导检讨,又怕处理太重,不主动又怕领导会发现,等等。

从上述情况看,困惑心理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普遍现象。这种心理状态往往又伴随优柔寡断、焦虑不安、烦恼痛苦等不良情绪而出现,对战士的成长进步和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产生困惑心理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上的问题。客观上,如有的战士面对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腐败现象和军营中的某些不正之风和不公平,感到不知所措,忧心重重,情绪低落。主观上的原因有二,一是与人需要的多样性有关。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由于人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在满足一种需要的同时,还渴望其他需要的满足,在两种以上需要不能兼得时,又想兼得之,就容易产生困惑心理。二是与主观形成的思维定势有关。人们之所以会产生一些难以“两全齐美”的困惑心理,主要还是因为受到自己思维定势的干扰,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如果变换一下思维方式,问题并不难解决。

摆脱困惑心理,一方面要帮助战士提高理论素养,引导战士用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解释并回答面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认识问题能力低、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的战士,可采取个别教育的方法,以帮助解除思想上的疑团和困惑。另一方面,当战士遇到左右为难的问题时,要主动帮助分析问题,出主意、想办法,使战士尽快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出困惑。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五

猜疑心理

说起猜疑心理,使我想起严顺开演的小品《张三其人》。小品中的张三是一个老实厚道的门卫老头,一位女职工在工作时间外出买菜,张三热心地帮助寄存起来,但巧合的是这位女职工下班来取菜时正好遇见厂长,便认为是张三告的密,张三怎么也说不清楚。张三帮人家保管鸡蛋,怕鸡蛋少了,便先问多少个,人家告诉他50个。人家走了之后,张三一数是49个,就把自己的鸡蛋拿来一个凑够50个,但又一想,我给他补一个算怎么回事?又把鸡蛋拿了出来。正在这时,主人回来了,很大方地说,保管半天,拿一个去吃吧。弄得张三哭笑不得。人们在捧腹之余,也认识到了猜疑和误会的危害。

所谓猜疑心理,就是无中生有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战士一般思想比较单纯,往往从事物的表层看问题,因此容易在以下时机产生猜疑心理,并由此产生无根据的猜测。当发展进步遇到挫折时,愿望不能实现,便容易联想到以前发生过的事,疑心某某跟自己过不去,猜测班、排长不给自己说话。当受到领导批评时,总想知道是谁向领导打的小报告,于是疑心同时要求进步的老乡拆台,疑心与自己竞争的人使绊子,疑心与自己有过节的人伺机报复等。当与比较熟悉但交往不深的领导相处时,稍有人对自己有一丝异常,就猜疑是对自己有成见。某部一名入伍不久的战士突然情绪低落,班长在谈话中了解到,原因仅仅是这名战士与连长打招呼问好时,连长没理他。还有一种背黑锅式的猜疑。如有的战士听到几个平时比较要好的老乡在议论领导,看到某某私自外出,就开玩笑说,我报告连长。恰巧晚上点名连长批评了这种现象,开玩笑的战士就会有跳到黄河也洗不清的感觉。

从上述分析看,猜疑心理会发生在各种具体问题中。那么猜疑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从客观上看,是受传统的小生产的狭隘心理和封闭式的思想观念影响,从主观上分析,猜疑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与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地讲,猜疑心理的产生与以下几种主观因素有关。

与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关。猜疑一般来说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起点,以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并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O”型思考的。这种思考从假想目标开始,又回到假想目标上来,如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死死束缚住。

与相互了解、熟悉的程度有关。如领导不了解下级,对下级办事放不开手;下级对上级不了解,就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毫无保留地掏给领导;战友间缺乏了解,相互间说话办事都要留一手,就要“话到嘴边留三分”。

与个人素质上的差异有关。一般说来抑郁质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思路较窄;文化较低、知识面较窄的人,因受视野限制,对人对事易生疑。这样的同志往往认识问题偏颇,遇到问题好捕风捉影,胡乱猜度,造成纠缠不清的疑团和莫名其妙的误解。当然,错觉、误会等也是产生猜疑心理的重要原因。

如何预防和化解战士的猜疑心理?一是要拉近与战士的距离。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感情的纽带。带兵人要深入战士当中,与他们同工作、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用慈母爱和手足情真心关怀爱护战士。有了感情基础,战士就不会对你产生猜疑。二是要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在处理问题时特别是敏感的问题上,应尽量做到公开、民主,让战士了解事情的原委。三是及时化解官兵之间和兵兵之间的矛盾、误会。四是注意提高战士的思想、文化水平,遇事能够辨清是非,不乱猜疑,即使是“背黑锅”式的猜疑落到自己头上,也能把握住自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六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又被称作思维定势或惯性思维,它是过去的心理活动对当前心理活动的影响。通俗地说,定势是个体对某种行为作为的一种准备,是人认识事物时一种有准备的、带倾向性的心理状态。

多数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给你同样重的一包棉花和一块铁,问你哪个重时,你总会觉得铁要比棉花重。这种判断就是心理定势在起作用。生活中也是一样,比如前不久新闻界对山西假酒案进行了报道,由于山西出假酒给人造成的心理定势,导致许多人再不敢喝山西酒了。其实,山西有人生产假酒,不能说所有的山西酒都是假的。这种定势心理军营生活中也时常可见。近些年来,由于受社会上各种不正确的人际观念、名利观念、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部队中一些青年官兵特别是一些刚入伍的新战士,头脑中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模式,并以此来评判、思考问题,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反映。比如,有的人看到别人入党、学技术、改志愿兵,首先不是看人家工作干得如何,而是想他一定有什么关系,或是给领导送礼了;对领导的批评、严格要求和分配自己不愿去干的工作,不是先检查自己身上的问题和工作需要,而是想是不是自己没给领导“表示”,领导不高兴,故意找茬。这样就把正常的官兵关系理解歪了。

这种由定势心理产生的一些错误判断,对战士的成长进步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一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使精神状态不佳。一些战士看到身边个别战友通过拉关系达到某种目的,就认为到处都是金钱、互相利用关系,在自己某些愿望没有实现时,就变得消沉低落。二是容易膨涨私欲,变得自私自利。按照消极的思维定势思考问题,有的战士便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在错误结论的指引下,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畸形发展。三是容易过分信赖“关系”,放松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有些战士原本学习、工作积极性很高,一旦看到别人凭关系达到某种目的时,就不再努力工作而是想方设法去搞关系。四是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做出错误选择。新战士大都离开校门走进军营,他们头脑中对军人的认识是从电视、电影里得到的,片面地认为部队靠近城市,生活条件好,当兵威武潇洒,能学到技术。带着这种幻想的心理定势来到部队,一接触艰苦的训练,严格的管理,平凡的工作,就心灰意冷、无所适从。

定势心理对战士的成长进步影响很大,带兵人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疏导。一是组织战士学点唯物辩证法。有些战士所以产生定势心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片面看问题,老是把眼睛盯在消极方面。要学会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防止出现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错误。二是组织战士学点逻辑知识。简单机械的类比推理,也是造成消极思维定势的原因之一。比如有的战士看到别人通过关系学技术,就认为所有的战士去学技术都是凭关系。这种推论显然是错误的。学习一点逻辑学知识,掌握正确的推理方法,就能不主观臆断,不捕风捉影,不凭想当然办事。三是让事实说话。注意针对战士对客观情况做出的错误判断,有选择地用身边的活事例进行教育,帮他们纠正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七

压抑心理

压抑,在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暂时减轻焦虑,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和古怪起来。

有压抑心理的人与外界发生矛盾时,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而是回避矛盾,以求得心灵上的安静。其实,回避矛盾不等于解决矛盾。矛盾依然存在,到了一定极限不能承受和控制时,就可能做出“一鸣惊人”的事,或导致抑郁症,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失常。

部队是一个纪律严明、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群体,一些性格内向、好虚荣的战士承受不了紧张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或工作和生活遇到挫折时,就会把各种不愉快的事情抑制在心里,一般表现出情绪低落、行动缓慢、语言减少。过去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往往忽视对战士心理问题的研究,经常把这类心理障碍看成“思想问题”,以至于耽误疏导与治疗,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

压抑心理一般发生在性格比较内向的战士身上。心理学认为,人有四种典型气质,即胆汁质(外向、过于兴奋)、多血质(外向、灵活)、粘液质(内向、安静)、抑郁质(内向、过于抑制)。倾向抑郁质性格的人性格比较内向,有想法不愿讲出来,常因为一些烦恼事耿耿于怀,不能自拔,其消极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排遣就转化为压抑。压抑心理的产生与外部环境影响也有直接关系。对于战士来说,外部环境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行为规范的影响。行为规范是调节、约束个体行为的准则。如果行为规范太多,过于严厉,或者规范与个体的接受程度差距太大,便容易产生压抑感。如一些战士在家过惯了散漫的生活,到部队后对严格的纪律管束一下子承受不了,思想上、心理上便会产生压抑感。二是工作上的压力。有的带兵人在训练上定高指标,训练强度超过承受能力,家庭和亲友不切实际地要求战士必须在部队考学、入党、立功等等,都会形成巨大的思想压力。三是紧张的人际关系。人都有合群性,希望自己能被人接纳,如果处处受到冷遇,自然会产生孤独无援的感觉。另外,一些战士家庭发生重大不幸如父母离异、发生意外、患重病等,也会产生压抑心理。

有压抑心理的战士往往表现不愿与人交往,情绪低落、语言减少,严重的还会出现悲观、绝望,甚至精神异常。值得注意的是,压抑心理有时会出现“改向性”,如有的战士在进步方面受挫,成功感受到压抑,就可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变得不守纪律,发牢骚,讲怪话,故意顶撞领导等。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依德将潜意识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积极的、向上的,能变压力为动力;后者是破坏性的、消极的,可能使人做出越轨的、不道德的行为,也可能导致人格的畸变。

消除压抑心理的办法是:一要教育战士正确对待挫折,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二是读一些英模事迹、名人传记,从他们成功的足迹中吸取精神营养。三是经常与战士们谈谈心,交换思想,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帮助。对于压抑心理特别严重的,要及早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八

挫折心理

每个战士都是抱着一定的理想、愿望来到军营的。当理想和愿望如入学、提干、学技术、入党、立功和恋爱等持续性地得不到满足时,挫折、失败就会给处于青年期的战士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映。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导致战士挫折心理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战士的自我需求与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不相符合。一旦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客观不能满足主观的要求,就会产生挫折心理。据调查,现在相当数量的战士是抱着入党、提干、考学、转专业军士、学技术等目的来到军营的,一旦这些需求不能满足时,便会产生挫折心理。个性不完善是导致战士挫折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年轻战士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富于创造,争强好胜,但有时情绪不稳定,容易偏激,缺乏刻苦努力精神,耐力不强。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是形成挫折心理的温床。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在竞争的社会里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但由于年轻战士的心理不够成熟,特别是对在家娇生惯养、父母百依百顺的战士来讲,遇到点挫折就承受不了,有的对前途失去信心,有的对领导和战友产生报复心理,个别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每个战士在军旅生涯中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及时引导战士消除挫折心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重新点燃心中进步的火花。一般来说,产生挫折心理的战士大都上进心比较强,如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做好疏导工作,就能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扬起理想的风帆。某连队一战士入伍前有些劣迹,想到部队改变自己的形象,成为合格青年。下连后他工作主动,训练刻苦,很快成了训练尖子,多次受到表扬。但不久他知道,连队干部知道了他的过去,便认为再努力也没用了,于是便“破罐破摔”。指导员摸准他的心态后,主动做工作,给他讲连队评价一名战士主要看现实表现,只要努力改造自己,表现突出,大家不会用老眼光看人的道理,帮他重新鼓起进步的勇气。二是要尽可能地多给他们一些安慰、关心。某通信连有一名女战士,从小缺少母爱和家庭温暖,生活道路坎坷,入伍后思想包袱很重,遇挫折时产生过轻生念头。指导员以慈母心、姐妹情、战友爱亲近她、关心她,以事明理开导她,发挥她会唱歌、会打篮球的特长,让她担任连队文体骨干,使她重新振作起来。三是引导战士理智地看待挫折,帮助他们冷静地分析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并引导他们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自我宽慰。四是要把握挫折心理发生的时机。当战士考学落榜、学技术无望,未能立功受奖、受到领导批评、发生意外事故和违纪受到处分时,极可能产生挫折心理,应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五是注意外界的影响。战士受到挫折后,喜欢寻求同情和支持。这时要特别注意排除不良影响的干扰,加强正面引导,使战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九

自卑心理

有一位平时好学上进、自尊心很强的女兵,很羡慕部队医院中的白衣天使,但连续两年报考军校都名落孙山。此后,她产生了自卑心理,整天郁闷不乐,做什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指导员了解到她的心理状况,给她讲了许多古今中外名人失败不失志的事例,同时又肯定她上进心强、有组织能力、业务技术好等优势,使这名女兵重新鼓起了前进的勇气。后来她担任了班长,总机班不但服务态度有很大改善,还在上级组织的话务员“六会”竞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立集体三等功。这个事例对我们认识和疏导战士的自卑心理有很大帮助。

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就成了心理疾病。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自我暗示,如在进步问题上受挫、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对自己智力的估价过低,对自己素质评价失衡等。青年战士多数从校门到军营,既有上进心、进取心比较强的一面,同时又有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一面。当各方面比较顺利时,显得异常兴奋,对自己估价很高;遇到一点挫折又心灰意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青年战士的这一特点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以下一些特殊时机更要注意做过细的工作,防止自卑心理的产生。比如,考军校由于成绩不佳未被录取,想入党、立功因受比例限制等原因没能实现。对待这些挫折有自卑感的战士,往往把“失败”归于自己无能或倒霉,因此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有的战士因生理和身体上的某些缺陷而自卑,如有的南方兵普通话说不好,有的新战士偶尔尿床,有的训练中由于紧张技术动作不到位等等。他们常常担心被人取笑,因此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还有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反应迟钝,学习、训练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也容易导致一些战士产生自卑心理。调查发现,一些性格抑郁、反应迟缓的战士,多不敢主动与战友和领导交往,遇到困难或有什么想法往往闷在心里。

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它消磨人的意志,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告终,于战士个人的成长和部队的建设都是十分有害的。自卑,压抑了人的竞争意识,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的人是很难成就事业的。本来自己能做的事却不敢去做,经过努力能取得的成就因自卑心理而放弃。如有的战士总是把“我不行”、“我脑子笨”、“我能力低”当口头禅,好像是谦虚,实际上是自卑心理作怪。反复申明自己无能,无非是想原谅自己,或希望别人因此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样,越来越使自己的个性受到压抑,聪明才智也得不到有效发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自卑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先天的缺陷引起的,二是因为受到挫折和失败而后天产生的。不论是怎样产生的,对于战士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帮助战士走出自卑的心理误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教育战士正确对待挫折。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持平常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二是培养战士的自信心。要注意发现每个战士的特长,播撒自信的种子。三是引导战士正确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作出公正的全面的评价。取得成绩和顺境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走麦城”的时候也不要气馁,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十

虚荣心理

虚荣心,《辞海》解释为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大家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与自尊心有密切的联系。自尊心人人都有,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或被强调到不适当位置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每个战士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当他们穿上军装成为军人后,在家人和同学亲属面前总想表现自己的出众,给周围人以良好的印象。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但虚荣心则对心理健康和成长进步有很大的危害。

虚荣心的表现是华而不实,心浮气躁。为了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物质生活上讲排场,搞攀比,为了显示自己阔绰而“打肿脸装胖子”,抽好烟、着便装、下饭店。有的人总想把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自我理想化,喜欢在战友面前谈论有名气的亲戚和朋友,有的甚至说假话,称上级某某首长是自己的亲戚,自己家如何有地位、有实力等等。还有的战士与外界和家人交往时常表现自己在部队如何干得好,如何受到领导的器重等,把可能和愿望说成现实。这样做虽然能使虚荣心得到一时满足,但毕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有些人为了使虚幻变为“现实”,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某连队一名战士表现不错,指导员对他的工作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争取入党。这名战士在给女朋友的信中竟把指导员说的“争取”,说成自己已经入了党。当发展对象公布后没有自己时,这个战士觉得没脸再见对象,并认定是排长有意整自己,并实施报复走上犯罪道路。

战士虚荣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条件和出身上的差异。战士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当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或自尊受挫,有些人便习惯性地通过虚荣心来达到心理平衡。受传统的“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出人头地”等思想影响,促使一些战士用自我粉饰等手段向亲人和朋友显示自己。受面子观念的影响较深,而这些“面子”有时是自尊与虚荣的混合物。

纠正战士的虚荣心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人人都应十分珍惜、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荣誉、地位和人格,对荣誉等的追求必须建立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面子不可没有,但也不能强求,如果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扭曲。二是进行正确的比较教育。把自己与他人相比较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但关键是要多比一比自己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而不是仅仅看自己的荣誉、职位。要在比较中知不足,奋发努力,迎头赶上;要比政绩、比干劲,比奉献,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三是进行自我心理纠偏教育。对虚荣心表现很强的战士不能当面揭穿,这样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通过向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的学习,完善人格,引导战士做实事求是的人,而不要做自以为是的人。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十一

攀比心理

到基层蹲点,遇到一位战士,问他什么也不吱声。我感到他肯定心里有事,就反复启发他。好久,他才长叹一口气说,我们三个老乡同时去教导队训新兵,工作也不相上下,新训结束后他俩都去学开车,就我回连队。是我表现不好还是没“关系”?让我在全连都没面子。我与他聊了很长时间,做疏导工作。最后他说,其实我对开车并不感兴趣,主要是看别人去了自己没去,觉得丢人。这名战士不想去学车,但看到别人去了自己又不高兴,主要是潜意识中的攀比心理在做怪。

所谓攀比心理,通俗地说,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单位和地区之间,在各自主观设定的一条均等线上,自发地从各个方面作比较而产生的差别感。

战士的攀比心理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和地方比。看到发了财的人出入高档场所,穿名牌,坐名车,相比之下部队钱挣不到,工作条件又艰苦,纪律约束很多,便产生了当兵吃亏的感觉。二是同班长、同干部比。现在有些单位的带兵人对自身要求不严格,一些战士就会产生不服气心理。三是与同期入伍的战友比,在工作分工、进步幅度、生活条件等方面出现的差异,也会引起攀比。攀比之后便是脱离实际的行动,如在消费上,一些战士不顾个人实际需要和家庭经济条件,也去买名牌服装、抽名牌香烟;在工作分配上,不考虑个人的文化程度、表现、特长,看到同期入伍的战友去学技术、调到机关工作,就不安心本职,甚至想法找老乡、找领导拉关系。如某连队一名新战士入伍后被分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哨所,开始工作比较安心,不久同时来哨所的一个老乡调到机关当打字员,这名战士便不安分起来,反复找排长要求换换工作,最后发展到“压床板”。

从上述分析的几种攀比心理我们可以看到,攀比具有明显的趋高性,只比得到多少不比贡献大小,比舒适安逸不比艰苦奋斗。在比的方法上,往往是按照自己设定的可比线去比较,很少全面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越比越觉得自己“吃亏”、“不如人”,总有一种失落感。

产生攀比心理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受平均主义思想影响,习惯于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观念去审视、评价人和事。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一部分人把享乐和财富当作人生追求,这种庸俗的市侩风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战士的思想和行为走向。三是受虚荣心驱使,为保住自己在领导、战友和家乡亲戚、同学、朋友中的“面子”,一些战士往往“打肿脸充胖子”。

攀比心理对战士的成长进步有很大的危害。调整这种心态的方法是:第一,带兵人要坚决抵制在涉及战士切身利益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电话、条子、人情,努力给战士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第二,组织战士深入学理论,引导激励战士树立靠吃苦耐劳获取荣誉、靠真才实学取得进步、靠工作表现树立形象的思想。同时,引导战士树立大局观念,自觉做到服从组织,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第三,引导战士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抛弃只比索取不比贡献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形成比干劲、比吃苦、比奉献、比守纪律的风气,在比中增强团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常见不良心理疏导之十二

逆反心理

从前某地有两家酒店,为招揽顾客,各自在门口张贴广告。一家说,“本店以信誉担保,出售的完全是陈年佳酿,决不掺水”;另一家则说,“本店出售掺水一成的陈年老酒,如有不愿掺水者,请预先说明,但饮后醉倒概与本店无关”。结果,“掺水一成”的酒店却比标榜“决不掺水”的酒店生意兴隆。后一则广告的高明之处,就是巧妙地抓住了顾客的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就来自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的社会性逆反心理,其心理趋动是疑虑、反感、争论、嫉妒、愤怒等。它没有明显的恶意,只是为了表现自我独立意识的本能反应。如有的战士对领导批评的某些不良现象不以为然,有时甚至仿效或闹得更凶;有的对领导表扬的人非常反感,有意疏远;连队不许战士在地摊买不健康的书看,有的战士偏要利用各种机会买回来偷偷看等。一种是狭义的自我意识的逆反心理。比如两战士之间闹过矛盾,双方就会谁看谁都不顺眼,不论对方说什么或干什么,另一方总是感到很别扭,从心眼里觉得厌恶,进而挖苦对方、拆对方的台。再比如,战士如果对干部有成见,不管你讲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你越说他不遵守纪律,他越是“闯红灯”给你看,你说吸烟有害他反倒吸得更凶。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对战士的成长进步危害很大。一是不利于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人都看不习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二是不利于改善和协调人际关系。长期的逆反心理会使心态发生病态变化,使人难以接近,逐渐失去领导和同志的信任,变成一个无人理睬的孤独者。三是不利于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逆反心理严重的人,总是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注意维护别人的形象,这样的人当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逆反心理对部队建设来说影响也是很大的,严重的会造成指挥失灵,管理失控,万万不可小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战士穿上军装后,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自尊,总想以各种方法、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独立存在。如果带兵人的教育手段、方法等不适当,就会形成相互间的排斥心理。现在的战士入伍前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和社会经验,如果带兵人素质不高,自身形象不好,管理教育方法简单,很容易使战士产生反感,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部队心理资料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名新兵均为男性, 入伍1个月, 年龄18~21岁, 平均19.5岁。初中59名 (53.2%) , 中专12名 (10.8%) , 高中27名 (24.3%) , 大专及以上13名 (11.7%) 。从城市入伍30名 (27%) , 农村入伍81名 (73%) 。

1.2 方法

对2011年入伍的新兵进行心理健康的综合评定, 主要包括心理测查和心理专家的综合评定。心理测查采用国际通用的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90项症状清单 (SCL-90) 进行初步筛查, 筛查出心理异常的新兵;再由心理专家根据测查结果对于心理异常的新兵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访谈, 结合带兵干部班长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指导性的意见。

采用国际通用的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90项症状清单 (SCL-90) [1], 它包含90个项目, 采用5级评分法 (0~4) , 包含有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10个因子分。测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进行, 测查前向受测者说明测查目的和方法以及标准指导语, 以问卷方式填涂答题卡的形式进行集体测试, 试卷当场发放, 当场收回。答题卡回收后采用公安消防官兵心理测试软件统一评定, 数据收集录入后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对于心理测查异常的14人, 专门从地方聘请心理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定, 在详细的询问查访了相关的家族精神病史、本人精神病史、服药史后, 结合带兵干部、班长反映的情况以及日常训练生活情况, 心理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商讨做出综合评定。

2 结果

2.1 新兵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

新兵90项症状清单 (SCL-90) 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武警军人常模[2] (P<0.01) , 其他项目因子无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其中14人得分异常, 占总人数的12.6%,

2.2 不同特征新兵心理测试异常人数及发生率

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新兵心理异常阳性率最高, 为15.3%, 其次是高中, 为11.1%, 再次为中专, 为8.33%, 最低的是大专及以上, 为7.69%。生活在农村的新兵阳性率高, 为14.8%, 生活在城市的新兵阳性率低, 为6.66%, 见表2。

2.3 综合评定情况

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 对于心理测查异常的14人, 专门从地方聘请心理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定, 在详细的询问查访了相关的家族精神病史、本人精神病史、服药史后, 结合带兵干部、班长反映的情况以及日常训练生活情况, 心理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商讨做出综合评定, 最终确定2人存在心理障碍, 上报部队上级领导, 与相关部门协商后做退兵处理。

3 讨论

近几年来, 部队官兵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部队心理专业人员也开展了多项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 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 111人心理测查14人结果异常, 阳性率12.6%。经过聘请的地方心理专家综合评定最终确定2人存在心理障碍, 占受检人数的1.8%, 上报部队上级领导, 与相关部门协商后做退兵处理。

近年来, 战士入伍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文化程度越来越高[3,4], 独生子女家庭, 从小娇生惯养, 入伍后身体上不仅要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 更要经受部队艰苦的训练, 他们的心理素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练, 部队生活的封闭式管理, 缺少家庭的支持, 心理素质的不成熟等等多种因素使新兵们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 兵源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一点从本文的不同特征新兵心理测查异常人数及发生率显示, 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新兵心理异常阳性率最高, 为15.3%, 其次是高中, 为11.1%, 再次为中专, 为8.33%, 最低的是大专及以上, 为7.69%。说明文化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自身对事物认知能力的高低, 接触相关心理卫生知识的多少, 也就决定了各人的心理调节能力。

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新兵的心理调节能力, 本文显示生活在农村的新兵阳性率高, 为14.8%, 生活在城市的新兵阳性率低, 为6.66%。生活环境影响着兵源接触外界信息的多寡, 另外, 张悦等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兵源家庭经济条件对心理有影响, 而且在适应环境、处理人际关系、社会经验方面不如城市兵源, 因而造成自卑、自信心不足等表现[5]。

消防是公安系统的现役武警部队, 肩负着特殊的职责使命, 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广大消防官兵不仅担负着防火、灭火及日常战备值勤任务, 更是要面对诸如地震救援、车祸救援等等的急、难、险、重的任务, 我们的战士不仅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 他们更需要优良的心理综合素质和面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好新兵质量关, 全面筛查兵源的综合素质, 防止有问题人员入伍。通过心理测查及综合评估我们全面的了解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 建立新兵健康档案, 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 关注官兵身心健康, 打造坚实卫勤保障后盾, 为消防部队各项抢险救援和防火灭火战备执勤任务保驾护航。

摘要:目的 对入伍1个月的消防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确保消防官兵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90项症状清单 (SCL-90) 进行心理测量, 测量111人。数据经公安消防官兵心理素质测评系统处理, 筛选出测试结果异常的新兵由心理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做出综合评定。结果 新兵入伍1个月的躯体、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武警军人常模, 其他各因子均正常。测试结果异常的14人, 经心理专家综合评定存在心理障碍的2人。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新兵阳性率最高, 为15.3%, 其次为高中, 为11.1%, 生活在农村的新兵阳性率高, 为14.8%, 生活在城市的新兵阳性率低, 为6.66%。结论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 心理健康与学历、生活环境有关。

关键词:部队新兵,心理健康,90项症状清单 (SCL-90)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237-240.

[2]蔡丽萍, 周宁, 高平青, 等.武警官兵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武警医学院学报, 1999, 8 (1) :48-50.

[3]胡光涛, 贺英, 崔建新, 等.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0, 28 (6) :410-414.

[4]李学红.影响新兵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 2008, 10 (5) :134-135.

驻乡村部队官兵心理问题透视 篇3

关键词:人际关系;自我概念;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097—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分配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的出现,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而对于军人来说,艰苦紧张和封闭的军营生活,使官兵心理压力明显增大。由于驻乡村部队官兵,长期或者多年生活在偏僻的乡村环境,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其心理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一、焦点聚焦:驻乡村部队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透视

1.人际关系敏感。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必要的人际交往,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驻乡村部队官兵一方面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喜欢自我沉思,久而久之,产生了孤独感;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希望交友,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者往往产生激烈的冲突。

2.自我认知失调。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过分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对工作中的困难预计不足,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设计得十分完美,但往往受现实环境的限制,不能如愿以偿,因而便产生了理想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3.适应性心理障碍。有些官兵来自城市家庭,到乡村部队后感到部队环境差、工作条件差,原本向往的军营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一时间难以适应。再加上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情绪、情感不稳,遇到挫折时就会有悲观失望、痛不欲生等表现。

4.消极性刺激的弱承受性。刺激是引起反应的必要条件。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刺激是作用于有机体,并能引起反应的任何因素。根据S-O-R刺激反应理论,刺激和反应成正比关系。一般情况下刺激愈强,反应愈大;刺激愈弱,反应愈小。但也不可忽视有机体本身的心理活动。刺激按照其性质可分为积极性刺激和消极性刺激两种。消极性刺激是指那些违背社会规范,对社会发展起促退作用的刺激。例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酒绿灯红”、“时尚前卫”、黄色文化等,由于驻乡村部队官兵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少,对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些消极性刺激感到新奇,错误地以为是跟上时代节奏的方式,表现出心理的弱承受性。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自我概念的社会功能偏差

自我概念是个人相对独立于外在环境的自我引导机制。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它控制并综合着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反应。自我概念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于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人们的期望。驻乡村部队官兵自我概念的偏态化也主要体现在自我概念的这三个主要功能上。

1.消极的内在一致性。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是个人怎样理解自己。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正如达顿等人所发现的一样,当人们自认为自己没有种族歧视,但情境使人们遭遇可能被怀疑为具有种族偏见时,人们会努力做出显示自己的确没有种族歧视的行动,证明自己反对种族歧视的倾向具有一致性。同样,当一个战士自认为不能够吃苦耐劳时,在训练中、劳动中,他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驻乡村部队的官兵,在生活、学习、工作条件上自认为总比不上在社会上的亲人、朋友或者是其他驻城市地区部队战友,形成了消极的内在一致性,于是平时放松了对自己能力素质的锻炼提高,其结果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差与落后。

2.对于经验解释的极端性。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每一种经验对于特定个人的意义也是特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很不同。詹姆斯在关于自我的论述中曾经提出过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这个公式所说明的是,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获得多大成功,还取决于个人怎样解释所获得的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所以,当个人既有自我概念消極时,每一种经验都会被与消极的自我评定联系到一起。而如果自我概念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驻乡村部队官兵,由于个人文化能力素质、家庭环境的不同,看待营区和周围环境以及平时工作的心态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一些官兵很满足于目前的个人生活和工作状况,而另外一些人则恰好相反,对部队中的每一件事都感到很悲观。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在农村或贫困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战士,对于能够在部队转成士官,留在部队感到很满意,所以对部队生活工作的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赋予了积极的含义。这部分战士很安心本职,但是一旦到时候不能晋级,可能会面临极大的心理冲击。而有些战士入伍前一直过着舒适安逸自由的生活,来到部队后感觉什么都太苦太累,再加上部队又驻地在乡村,根本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富有,有时甚至感觉有钱也没有地方花。这部分战士其个人的自我概念太消极,所以把在部队生活的每一件事都与消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认为不是自己想做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3.自我期望的非常态化。在各种环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望、对于情境中他人和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的解释都高度决定于其自我概念。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自认为可以做二百个俯卧撑的战士与一个自认为只能做五十个俯卧撑的战士,对于在体能训练中做一百个俯卧撑的期望是有很大差异的。据笔者调查驻乡村部队的官兵多数希望部队驻守在繁华的城市,哪怕是市郊,只要不是在乡村。多数官兵在自我期望与实际不符时,往往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的社会行为方式。

三、咨询心理学解析:有效对策与措施

1.开展心理拓展训练。1971年,以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哈姆高中校长皮赫(J.Pieh)为中心的职员们设计了心理拓展训练。拓展训练通过特意设计的活动,提高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在于全面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及有机体能等个人综合素质。在驻乡村部队开展拓展训练,可以根据驻地的环境、条件设计相应的心理拓展训练课目,以有效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培养科学应对挫折的心理模式。拓展训练要着眼小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官兵为本,不断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使官兵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判断能力都得到提高,完善官兵的综合素质。

2.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育官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上各种竞争日趋强烈,人们面临的种种压力日益加大,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心理锻炼,提高心理素质,不仅符合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对自己将来走向社会充满信心迎接挑战,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教育官兵认清不健康心理的严重危害。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和病例,引导他们认清什么是不健康心理,会给个人和集体及至社会带来哪些危害,增强克服不良心态的主动性。再次,教育官兵学会心理调控的基本方法。围绕常见心理问题,精心组织授课,向他们传授化解、消除不良心理和自我保健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要建立适合部队特点的心理咨询网络。基层部队卫生队要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接受官兵心理咨询和给予治疗帮助。连队要大力培养心理教育骨干,建立适合连队特点的心理疏导组织,开展好面对面谈心活动。领导机关要注意在跟进指导中提高心理咨询的服务质量,及时发现、推广好的经验,增强咨询和疏导效果。另外,根据不同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特点等情况,为官兵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平时可有的放矢进行分类教育和个别疏导。同时,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官兵身心健康的内部环境,消除其紧张、恐惧、压抑和对抗心理,使之保持良好心态。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erspective of Armed Force Soldiers

Who Encamp in Country

CHEN Shi-jun

(75906 Armed Forces,Guangzhou 510540,China)

Abstract:Grouping studie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y encamping in a psychological country armed force officers and soldiers problem face to face ,regard it being main encamping in country officers and soldiers of armed force existence human relations are sensitive,oneself cognition lack of proper care ,adaptability block ,psychological weak bear.Author station society thinking that the cause leading to these problems appear is oneself concept mainly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angle function deviation ,the method measure having suggested that the sharpening encamps in a country armed force officers and soldiers mental health job from this.

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 篇4

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浅谈武警部队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组训方法;二〇一四年八月;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目的:通过教育,使新训骨干了解心理行为训练的意义;握心理行为训练的组织方法,为下一步更好的组织新训;时间:约1小时方法:理论授课、实地练习,组织讨论;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 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浅谈武警部队新训中 心理行为训练的组训方法二〇一四年八月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目的:通过教育,使新训骨干了解心理行为训练的意义,掌握心理行为训练的组织方法,为下一步更好的组织新训,使 新兵尽快融入部队、提高心理素质,打造紧密战斗团体,打 下扎实的基础。时间:约1小时 方法:理论授课、实地练习,组织讨论 要求:

1、集中精力,端坐静听,做好笔记;

2、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授课内容:第一个内容:为什么要组织心理行为训练 第二个内容: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误区第三个内容:新训中难点问题剖析解答第四个内容: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创新方法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一、为什么要组织心理行为训练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二)心理行为训练的起源、发展与作用

(三)心理行为训练的拓展知识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什么是“心理”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主观的反映,能动的反映。

3、人通过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 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 情感体验。英文名:Psychological [sa?k?‘l?d??k(?)l]。“杀一客老姐靠”不同认知

(二)需要和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 知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 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 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 程。需要和动机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 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 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情绪、情感和意志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 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 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知、情、意三本源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 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课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 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 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决定行为, 行为是心理的体现。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心理行为训练起源心理行为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 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 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 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 人。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心理行为训练起源针对这种情况,和英国人劳伦斯豪尔特在 陆地上建立了一所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该 学校的校训是“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你拥有的超过你想到的)。学校 的目的是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触 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 锻炼。通过体验式模拟训练,大大降低了死亡 率,在军队中得以推广。战后,这种训练形式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 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士 等各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 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有完 善理论和安全保障的行业。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军队心理行为训练了望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精度、大威 力的制导武器大量装备部队,使得战斗的突然性、残酷性大幅度提高,突 如其来的危险和意料之外的重大事变,容易使参战官兵猝不及防,失去心 理平衡。加之敌我双方均注重通过示形造势、威胁宣传、制造恐惧等手段 实施心理战,参战官兵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悲观和消沉等不良心理状 态。为应对各种严峻挑战,适应复杂恶劣的战场环境需要,必须强化军人 的心理训练。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外军心理行为训练掠影美、英军特种部队通过全程强化训练和心理测试来挑选特战队员。如美国 海军特种部队的海豹特战队员选拔和心理训练,被学员称之为“地狱周”。其间学员要连续进行为期六天不间断的训练,中间每天最多仅能休息4个 小时,主要进行沙滩体能、游泳、抬舟、扛圆木、划舟、越障等内容的训 练,所有训练都是在硝烟弥漫的模拟战场中进行,有时连休息和吃饭都是 在臭气熏天的齐腰深烂泥中进行。如此高强度、大难度的训练,学员生理 和心理都达到了极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和考察队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许多参选队员因承受不了如此大强度的 训练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主动放弃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通过率一般不到 50%,甚至更低。实践证明,这种测试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测试学员的真 实心理品质和承受能力。能通过这一阶段心理测试的队员,心理承受能力 的潜能更高、心理品质更好,能更好地应付战场各种复杂的情况。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我军心理行为训练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军逐步建立了心理行为训练基础理 论,并研发了相应的行为训练器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作为军人心 理训练系统已逐步开始在我军的军事训练中发挥作用,其对提高军 人心理素质、应对能力甚至实战中的作战能力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 的影响。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新训中心理行为训练的误区

(一)动作规范化,缺少思考体验的过程

(二)体验程序化,缺少认知培适的过程

(三)分享套路化,缺少心理引导的过程2010年7月新训心理行为训练四课目信任背摔翻越电网同心同行生死关卡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一)动作固定化,缺少思考体验的过程将心理行为训练等同于常规军事训练科目,对每一个操作方式、动作细节都有具体的标准,虽然确保了安全。但在翻越电网、生死关卡、同心同行等集体类科目训练过程中,新兵缺乏 独立思考、研究体验、自我突破三个过程,完 全是在按班长的命令机械做动作,丢失了心理 体验的本意。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体验程序化,缺少认知培适的过程 实际训练过程中,过于强调新兵按程序进行训练,方向、角度、距离、方法都进行了限定和明确,压制了新兵的首创思维和自主体验,影响了自己 去感悟、判断和选择。不利于官兵调整情绪,体 验由紧张害怕到逐渐平静的心理过程。而通过体验激发情感,是心理行为训练的必要条 件,也是官兵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这种体 验不仅能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积累经验,而且能 够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三)分享套路化,缺少心理引导的过程在心理行为训练中,“重实践、轻回顾”的误区 比较突出,训练只止步于动作训练结束,后期的分享 回顾环节基本没有,有也只是简单的理论性、套路性 问答,没有各抒已见的谈感受,没有因人而异的针对 性引导。心理行为训练的精华,就在于总结回顾阶段,就 要引导新兵通过对训练动作的反复回忆,在大脑中形 成连贯的动作表象,通过归纳和提炼把感性认知上升 为理性认知,促进习惯的形成。抓住良好行为形成的 巩固期,引导官兵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三、新训中重(难)点问题剖析解答

(一)个性重点:各课目的训练重点

(二)共性重点:引导、体验、调节、回顾

(三)心理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四)难点讲解:简易心理行为矫正技术2010年7月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生死关卡”训练重点问题

1、认真按新兵班人员实际体型,对洞大小与排布 进行调整,否则精干体型班通过简单,形不成心理 剌激,强壮体型班无法通过,反而造成气馁和沮丧。

2、训练时为追求速度而放宽精度,发现触网时却 不处罚,造成新兵过网时心理放松,形不成紧张、压迫的心理,影响了体验效果。要严格标准,触网 即封洞,超过三次,任务失败。回顾引导关键点(一)选定领导核心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二)合作意味着成功;(三)团结产生力量。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生死关卡”的关键词缜密思维 全局考虑 统一指挥 协作配合 精准执行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翻越电网”训练重点问题

1、训练中指挥口令、调整口令、口号声过多,不 符合模拟要求中紧张、肃静的要求,影响了训练严 肃性,翻越训练变成了单纯的叠罗汉。

2、过于强调安全,班长提前对每名人员都进行了 任务分工,保护人员变相成为帮助人员,新兵基本 上只是配合做动作,没有思考试验的环节,缺少了 心理体验。回顾引导关键点(一)形成领导核心,确定行动方案是成功的关键;(二)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成功的基础;(三)强烈的集体荣誉观念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翻越电网”的关键词挫折磨炼意志 冷静产生判断 创新打开通道 稳固坚实基础 坚韧终会成功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同心同行”训练重点问题

1、训练标准简单,大部分只有比赛前进,没有后 退倒车、左右转向、上下坡道、S形迂回、急停急 进等内容,造成此项目被列为“最简单”课目,甚 至于用于游乐活动。

2、此项训练有危险性,安全保护工作要确实,训 练时排头和排尾要佩戴护膝、护肘、护头、手套,严防训练过程中压惯性挤压,造成摔倒骨折。回顾引导关键点(一)步调一致的重要性;(二)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处理。(三)团队怎样解决新难题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同心同行”的关键词团队合拍不掉队 令行禁止听号令 齐心协力一股劲 步调一致得胜利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信任背摔”训练重点问题

1、此训练是个人与团队的完美融合,但实际训练过 程中,新兵上背摔台后,由于心理紧张,动作变形 严重。而动作连续失误时,指挥员与保护者会变得 不耐烦,训斥责怪,让倒不好的新兵不停的上,造 成越压越倒不好,心理压力不断加大,最后丧失信 心,反而形成了恐惧心理。

2、注意力集中于后倒者,忽视了保护人员的参与 热情与心理激励,使保护人员心理未能融入整个训 练过程,难以形成上下呼应的整体效果。回顾引导关键点(一)相互信任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二)安全感与团队信任之间的关系(三)纪律约束的团队更加强大。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信任背摔”的关键词鼓励增强信心 信任凝聚力量 责任产生安全 团结就是力量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共性部分:引导、体验、回顾

1、把握引导环节,端正官兵的思想认识(引人入胜)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官兵的自觉性和积 极性,如果他们不相信心理行为训练的作用,不了解心理 行为训练的原理,对心理行为训练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在指挥员强迫或命令下接受心理行为训练,不仅不会产生 良好的结果,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因此要提高军人对心理 训练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军人的责任感,增强 主动参与的自觉性。要培养军人对心理训练的兴趣。要在 端正心理训练动机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训练本身所显示的 功能来吸引施训对象。要使施训对象掌握各种心理训练的 手段和方法,为主动参与创造条件。武警部队训练基地2014新训骨干集训——《心理行为》

(二)共性部分:引导、体验、回顾

2、把握体验环节,剌激官兵的心理感受(开启心门)心理行为训练不是心理冶疗,心理行为训练不是治愈 心理创伤的,而是剌激心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等内容。12

下载地址:73部队心理行为训练.Doc 【Top】

部队心理资料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火灾形势日益变化,消防部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消防部队在消防工作和灭火战斗中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官兵在心理素质上,与消防部队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措施。

一、心理素质不强的原因

1、内向

在部队,大部分官兵入伍年龄都比较小,大多都是刚走出学校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由于环境因素,生活条件,家庭因素以及家长们始终贯彻的“少参加课外活动,害怕此类活动影响子女正常学习”的想法,导致官兵在踏入部队前,生活圈子较小,得到的锻炼和社会阅历较少,一踏入部队在心理上受到了过多的打击,不敢尝试与战友沟通,同时把自己退缩入自己的个人世界中。

2、自卑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不定而生产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及低估自己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主要表现为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官兵来到部队后,在与本单位的战友接触和熟悉过程中,对战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看到了战友的优势,以及自身的不足;并把自己一个人的不足和多名战友的优势相比较,过多的在思想上想当然的把战友的优势强加到自己身上总是觉得“我应该像某人一样”。日复一日,当发现依然没有达到自己要求时,自卑心理逐渐诞生。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1、进行教育引导,明确心理方向

健康教育是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的一门科学。政治合格是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要从微观上进行细部设计和操作,又要从宏观上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控,要讲究方法;不但要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的关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官兵的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细化鼓励机制,建立自信心理

鼓励就是鼓劲和支持,也是肯定和赞赏。鼓励能够使人扬起生活的风帆,创造生命的奇迹,并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部队,代表“线条”,代表“纪律”。在繁重的任务和简单的生活工作中,一句赞赏的话语,一束期待的目光,一个温暖的言行就会激发官兵的上进心,改变一个官兵对工作的态度。在鼓励的作用下,官兵就会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加自信,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很快就能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

3、强化体能、业务训练,提高承受能力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格器官系统机能的活动能力,是技术训练和义务训练的基础。研究表明体能较强的人对外界的承受能力较强;专业知识越丰富的人心理素质越高。开展体能训练,不但可以使官兵的身体得到有效的改善,机体功能得到不断提高,而且可以使官兵在灭火以及抢险救援中,不再担心因身体素质不强的原因而带来的不便;而业务能力的提高则可以使官兵们在精神上拥有更强大的后盾,使自信心、承受能力得到快速的上升。

4、开展心理训练,强化心理素质

部队心理资料 篇6

工作与心理学相结合

摘要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防部队面临的各种环境日益复杂,任务日趋繁重,由此引发的官兵心理问题不断增加,影响了部队稳定,给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将心理学知识引入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和调控,实现心理调控与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协调,有助于促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优化官兵心理品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奠定基础。关键词 心理学 消防部队 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消防官兵担负的防火、灭火、抢险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日益繁重,面临的危险性日益增强。官兵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警营环境日益复杂多样,来自工作、学习、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基层消防部队官兵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部队稳定发展和战斗力提高的一大障碍。将心理学知识引入到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重视对官兵心理问题的研究,实现心理调控与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贯彻和体现。将心理学知识引入到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就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正确认识心理学与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认识心理学与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是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前提条件。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为对象的。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官兵头脑,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因而它是专门塑造官兵思想的一项伟大工程。心理学与消防部队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 心理学与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就两者的功能与目的而言,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整个社会、国家和时代任务,而心理学则着眼于人的个体。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是惊涛骇浪,而心理学则属于涓涓流水。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官兵认识国家形势与本职任务,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心理学则是帮助官兵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评价和自我形象。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属于宏观方面的调节;心理学则是使个体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属于微观方面的调节。

就两者的原则方法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善于主动出击,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心理学则强调自愿性原则,来访上门。前者是教育者找受教育者,后者则是受教育者找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较多,如授课、报告、对话、学习与讨论、检查与评比、表扬与批评、参观访问和个别谈话等,而心理学主要采取个别交谈咨询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灌输与教育、言传与身教,而心理学则主要是渲泄与疏导、倾听与情感沟通。

就运行机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分别采取肯定、奖励、批评、否定、惩处的机制,心理学则是按健康心理标准、模式参照,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接纳的基础上,帮助受教育者构筑健康的心理世界。.2 心理学与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两者相互依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要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这自然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心理学则为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提供了具体方法。

两者作用相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都能促进教育对象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都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能帮助教育对象适应社会,特别是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

由此可见,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依据。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及其思想,不但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按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且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和知识,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官兵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揭示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实际材料,心理学只有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营养,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

2.把握官兵心理特点,实现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结合

实现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结合,可以使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型,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而要实现这种结合,最主要的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2.1 要注意研究个性特点,帮助官兵塑造良好个性

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个性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人。人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官兵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并不是由思想教育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官兵的生活实践环境决定的。

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若要了解人的个性,主要应该从三条途径入手。其一,向本人直接了解,即听其言。人是个性的实体,有个性的独特性和区别性。通过向本人询问、调查,一般是可以了解人的个性的。其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即观其行。因为实践是形成个性的基础,检验个性的标准,也是了解个性的途径。其三,通过群众了解,即集众人之见。因为个人观察分析往往是片面的,只有通过群众才能鉴定、把握人的个性。

要塑造良好的个性,思想教育者应注意:首先,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人的个性不是一时形成和改变的,只有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才能改变不良的个性,形成良好的个性。其次,要因人施教。个性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只有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要抓住根本。个性的核心是性格,个性的最高调节者是世界观。因此,只有帮助官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性格,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并克服不良的个性,强化并发展良好的个性。最后,利用正确的舆论。个性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才能使塑造人的个性工程卓有成效。.2 要根据官兵需要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思想和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产生并影响人的思维、情绪和意志。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研究人的需要的实质及其规律。

人的需要有客观性,多样性,反复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着重研究需要的两重性。需要的两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人的需要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特别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两种成分不但共存于人的需要结构中,而且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人需要依赖于社会需要。离开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就失去合理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也离不开个人需要,它是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个人需要服务的。离开了个人需要,社会需要就会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其二,人的需要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一般地说,凡是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需要是合理的,相反,就是不合理的。合理的需要产生积极的活动动机,是激励官兵不断向上的动力源;不合理的需要产生消极活动的动机,是驱使人后进,甚至是诱发犯罪的根源。其三,人的需要有现实的,也有非现实的。无论社会需要还是个人需要,合理的需要还是非合理的需要,其中都有现实和非现实的。一般来说,凡是建立在充分的主客观条件基础上的需要都是现实的,否则就是幻想或空想。

需要具有两重性这一特点,要求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人的需要应具体地、辩证地分析,分清哪些属于公共需要,那些属于个人需要;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那些是现实的,那些是不现实的。通过分析,采取妥善办法予以解决。对现实的、合理的公共需要,教育官兵将其摆放在首位。当这种需要与个人现实、合理需要发生矛盾时,要在个人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公共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需要的原则。2.3 促进官兵形成健康的心理

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解决官兵的政治思想问题,还要使官兵的心理朝着健康方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在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而且是个人行为的调节者。因此,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对周围事物有适度的心理反应,才能防止心理反应的失常,从而矫正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把人生观教育放在首位。这不仅有利于人的思想进步,而且还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其次,正视自我、接受现实的自我。一个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仅如此,还必须坦然地接受现实中的自我。许多条件,如容貌、家庭出身等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只认识自己却不能接受自己,就必然增加自己的不安与痛苦,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或者高傲自大,目空一切;或者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由此带来的必然是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官兵正视自我并自觉地接受自我,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的心理不健康,正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引起的。要使官兵保持心理健康,必须抓住正确认识自己这个环节。

再次,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人应该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没有理想是不良心理的表现,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明确奋斗的方向,工作才有热情和干劲。但理想不等于空想,不能不切实际地把抱负水平定得很高,也不能过于自卑,把抱负水平定得很低。只有抱负水平适度,才能诱发人的热情和干劲,使人为之而去奋斗。适度的抱负水平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帮助官兵分析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

3.将心理学引入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处理运用心理科学与继承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关系

把心理教育和疏导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使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保持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应辩证地看待运用心理科学与继承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关系,既不能墨守成规,对心理科学采取排斥态度,也不能一味强调心理学,丢掉自己的优良传统。

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它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根据人的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官兵,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军的任务。我们学习心理学,是为了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个性特征,来做好人的工作,培养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可见,正确运用心理科学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

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它并不排斥心理学,相反,他一贯强调要按照人们的心理状况去做工作。在内容的应用上,更表现了心理学和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致性。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强调对官兵的根本态度,这个要求是完全符合人的心理状态的。心理科学认为,情感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情感是在客观外界刺激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同时也是有差别性的。干部对战士有正确态度和感情,战士也就会对干部产生正确的态度和感情,双方都有了正确的态度和感情,思想工作才会有共同的基础。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官兵的不同的特点,因人而异的做好思想工作。这里就包含着,根据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气质、性格、能力这些个性心理特征提出来的。我军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都是符合心理学关于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事实表明,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是符合广大官兵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我们学习一点心理学,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2 正确划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限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它们的联系主要在于:其一,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产生的生理机制是共同的。二者都是外部环境、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外部环境、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其二,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它们同属于精神活动。心理活动是思想活动基础之一,同时思想活动也是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即思维阶段的活动,思想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那些低级的、错误的认识成果即思想问题,可以反过来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或加重心理问题的程度。

二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一,它们的本质特征不同。思想问题常常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相联系,带有明显的社会性、政治性、道德性特征;心理问题常常与人的遗传基因、生理状态相联系,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生理性、非生理性等特征。其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思想问题通常以立场、观点、方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相对独立性的等特点。心理问题则通常通过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或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表现出来,具有情景性、外显性等特点。

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也是密切联系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思想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主要是将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转变人们原来的不正确的认识。其重点是同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有关的问题。心理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主要是通过鼓励合理宣泄、进行暗示、转移威胁、分析个性等方法,改善对象的心理状态,恢复其心理平衡;同时,加强平时的心理知识教育,提高官兵增进心理修养的自觉性。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又同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密切相关。例如,政治教育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因该善于集中对象的注意力,引起人们的兴趣,在情感上产生亲近感,并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段加深教育的印象,等等。可见,思想教育的成功虽然主要依靠理论的力量,但心理教育也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反过来,心理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也要借助思想教育的威力。如果思想教育搞得好,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就能有力的促进官兵提高心理修养的自觉性,克服情绪不稳意志不坚的缺点。由此可见,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既是相对独立的范畴,又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不能互相代替,而应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最后统一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上。3.3 政工干部既要会做思想工作也要掌握心理教育和疏导方法

一直以来政工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在部队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官兵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因此,加强对官兵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但是由于传统定势的制约,思想政治工作在运用过程中,往往把心理问题混同于思想问题,用思想教育代替心理教育和疏导,给教育对象平添思想负担,导致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故和案件的发生。所以政工干部要适时的做好角色转换,要正确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界限,深入分析官兵心理素质的现状与特点,当好战士的“心理医生”,将心理教育和疏导抓紧抓好。

政工干部要关心官兵的心理卫生状况。关心官兵的心理卫生状况,是我们做好官兵心理工作的最起码的条件,只有在头脑中有官兵心理健康的意识,才会自觉的关注官兵的心理问题。

做好官兵的心理工作,要学会了解官兵。只有了解官兵才能把握官兵的心理,才有可能弄清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官兵,除了我们所要求的关心官兵的生活以外,还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方法。最主要的有观察法、谈话法、自传法、测验法。例如,测验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测验工具来了解官兵心理的方法。在心理学中有一系列的工具可供使用,如:性格问卷,能力量表,动机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等。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编一些问卷,但要确保可信可靠。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对官兵的心理状态和特征,发现官兵的特长与潜力,诊断官兵心理与行为,完善官兵的自我认识,建立官兵心理档案,增强心理教育与疏导的针对性。但要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

政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现代心理咨询的有关理论,要做好心理工作,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修养条件。它包括以下几点:政工干部应当是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二是知识条件。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治疗学、精神学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技能条件。包括及时准确的收集咨询者的有关资料,懂得怎样与咨询者沟通,怎样引导咨询者,怎样发现咨询者的内心世界。总之,一个好的政工干部应当是个人品质、专业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体。此外还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同情心和耐心,严谨和细心,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等等。对于政工干部来说,需要在以上方面注意学习与积累,提高自身素质,做个名副其实的心理医生。参考文献:

1.《心理学概述》 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6年7月版

2.《政治指导员》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年3月

毕 业 论 文

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员一大队七中队

不容忽视的部队士兵心理健康 篇7

部队是执行国内安全、保卫维护社会稳定、行使执法权力的特殊集体。因此部队士兵在具备高度政治觉悟, 严明组织纪律, 过硬军事技术的同时, 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消防部队士兵545名。均为身体状况良好, 无精神病家族史, 年龄18~22岁, 军龄1~5年的士兵。

1.2 方法

采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及五个相关问题调查表为依据。

2 结果

士兵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分析见表1。

注:**P<0.01

表1显示士兵自评症状除躯体化症状与想家程度无相关外, 各因子分与热爱军人职业, 热爱警营生活, 对退伍后事业的信心、军事训练适应呈较高相关性。反映士兵热爱军人职业, 热爱警营生活, 能适应军事训练, 对退伍后事业充满信心, 不很想家的士兵, 自评症状较少, 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3 讨论

对调查士兵取样代表性:分层取样是采用所在不同岗位机动、执勤、话务、卫生、炊事等。不同年龄、军龄、籍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等综合因素确定的, 过程实施严谨, 受试者合作良好, 故调查结果可靠, 具有代表性。

研究结果表明:士兵自评症状各因分子, 及阳性项目数总均分高于国内常模, 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些战士均以人际关系敏感, 敌对、偏执分高最为突出。可能与严明的纪律约束、警觉防范, 应急出突的职能和士兵争取入党、转士官、考学、学技术、外部客观因素及自我压力过大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我们认为这是青年人自我分裂与整合、抗拒心理、情绪激荡等正常的心理特点, 只要认真疏导, 可转化为正常心态。但是, 不可掉以轻心。例如, 偏执既可能是正常范围内不良心境和不良认知的极端性, 也还能转化为严重的病态表现。

影响士兵心理健康因素很多, 本研究以五个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通过涉及五个方面初步相关分析表明:

本研究结果想家的士兵较为普遍, 反映越是想家, 士兵心理健康越差。士兵18~22岁正逢心理学“心理断乳期”, 自我精神与依附心理相互矛盾、纠缠;加之面对新的生活环境, 训练强度大, 中队干部与战士之间、新老兵之间、不同籍士兵之间的关系、心理适应不良;同时部分农村士兵家庭贫困、部分城市士兵父母下岗因素困扰等。因此, 士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性格不同, 特定的心理发展过渡阶段的特点, 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对策训练, 让其认识和矫正固定在人格中不良防御机制,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 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

本研究表明热爱军人职业、热爱警营生活、对军事训练适应、对退伍后事业充满信心, 该四种因素与自评症状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总均分成负关系, 反映士兵人生观、价值观, 要求爱好与心理健康关系, 一般情况, 满足个体需要, 符合个人意愿, 可使人产生积极情绪。反之, 一些士兵自我与理想失衡, 对艰苦的训练不适应, 对前途过分担心, 甚至表现危机感的士兵自评症状分越高, 产生负性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部队心理资料 篇8

关键词 遂行多样化任务 心理问题 心理疾病 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在反恐、处突、抢险救灾、后方防卫作战等任务中,由于斗争残酷,刺激强烈,官兵会大范围地出现一般性心理问题,少数官兵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即心理疾病。只有了解这些不健康心理的主要特征,才能进行及时干预,以确保将部队的战斗性减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1 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表现

身心衰竭状态是一种逐渐发生的,官兵作战能力崩溃并伴有躯体、心理症状的慢性战场心理应激反应。多发生在抢险救灾后期或部队休整期。主要表现:官兵具有低活度的生理状态,生活工作能力降低,并有保全退缩的征象,以致丧失战斗力。长时间的生物需要得不到满足,失去信心、失去集体支持等因素都能使官兵的体力和精力处于一种衰竭状态。

战场情感障碍是指因战场刺激导致的情感反应夸张、混乱和减退,具有很强感染性。表现为由受伤、疾病、失败等产生的焦虑;由悲伤产生的失落、暴躁;由愤怒产生的挫折感、罪恶感;由无聊引起的倦怠、懒惰等。战场情感障碍患者对一个眼神手势、一个小道消息,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急性战斗应激反应是在参加刺激较强任务中或任务完成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突然发生,以急剧或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而产生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型兴奋,如喊叫、哭泣、不顾危险的行为等;或者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呆滞、蜷缩匍匐于某处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官兵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如脑中会反复痛苦地闪回或梦到那些惨状。二是对创伤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也显得麻木,如不与人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三是警觉性增高,有的官兵难以入睡,醒得早,睡得不深不稳,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易被激惹。

2 武警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

2.1 多样化任务中的各种应激源

各种应激源是触发官兵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应激源可以分为两类:躯体性和心理性。躯体性应激源可分为环境性和生理性。其中环境性应激源与战场所处的气候、地理和战斗环境有关;生理性应激源来自持续或高强度地作战所导致的睡眠缺乏、疲劳或生病等。心理性应激源可分为认知性和情感性。信息太多或太少,交战规则判断困难等属于认知性应激源。目睹战友的死亡和经历惨烈的战斗所带来的情感伤害属于情感性应激源。

2.2 官兵个体因素

官兵个体的素质特点如生物学特点、心理学特点和个体应对资源往往会决定心理问题是否会出现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生物学特点如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等均会影响官兵的心理健康程度。个体的心理学特点,如当时的心理状态、过去的经历、总体的人格特点等,都会影响心理问题是否发生。当个体资源不足以应付威胁时,应激转变为消极的反应与行为,如心理崩溃、战斗力丧失等。新兵第一次参加重大任务时表现通常没有训练时表现好,除了没有学会识别危险,对危险自动做出反应外,更重要的是在极度应激条件下,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回忆训练中所教授的内容。

2.3 社会因素

每次遂行任务中官兵都会接受来自社会的支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队凝聚力,二是后方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表明,使官兵产生积极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部队凝聚力。凝聚力会激发官兵对战友和部队的忠诚,其表现是一个军人在有机会选择舒适和安全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选择与战友一起面对危险和不适。来自后方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国家和家庭两个层面。国家所表达的政治意志、民众支持程度和对英雄的态度等,深刻地影响着官兵对完成任务的信念,主导着官兵的战斗意志。而家庭的支持会使官兵更有勇气和决心面对种种困难;反对会使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对各种应激进行心理防御。

3 武警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危机干预的实施

(1)确定问题。从官兵的角度出发,使用各种心理咨询技巧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此阶段必须明确的问题包括:当事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大事件和诱因;是否需要其战友或领导的参与;有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损伤;有无自杀或者自伤的危险性等。

(2)促进安全感的建立。对于求助官兵来说,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建立起内心的安全感是首要目标,也是贯穿整个危机干预全过程的主要目的。

(3)给予支持并寻找可替代的办法。心理工作者对求助官兵无条件地以积极的方式接纳他们,这样有利于他们恢复自信和减少绝望感。同时,心理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模式,帮助他们正视危机,主动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

(4)制定计划并获得承诺。帮助求助官兵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帮助他们获得新信息和知识,发掘可利用资源,敦促他们接受帮助和治疗。计划制定后,需要让求助官兵自己复述计划,并得到他们直接和真实的承诺和保证。这个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力量和尊严,从而推动个体的心理发展。

遂行任务中危机干预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干预的重点要放在前来求助的当前问题上;充分重视求助官兵的积极参与;要注意充分利用求助官兵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干预工作结束时,传达一个信念:相信今后不会发生与过去类似的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人帮他一起度过。

参考文献

[1] 指挥官战斗应激控制手册[M].郝唯学等,译.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12:35-36.

[2] 冯正直.军事心理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9:164.

上一篇:工作动态第一期1下一篇:优秀班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