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寝室重要吗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生寝室重要吗

研究生寝室重要吗 篇1

“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是市里为了落实“十百千万”(打造十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市县;建设百所办学特色学校;培养千名骨干校长和万名名优骨干教师)教育发展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依惯例每逢开班式,上级领导都要亲临现场以示重视与慰问。按照分工今天我去了其中的一所小学基点校,作为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师训工作的副校长,我大都是作陪,说陪坐亦可,讲话那是领导的事,一般轮不到我头上。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去年市财政没有把专项经费拨付到位,致使此项工作被耽搁了整整一年。这样,两年的培训任务就扎堆、挤到一起来了,启用的基点校较以往自然要多一些,可领导并没有那么多,不能保证每所基点校都有领导参加。这样一来,我反倒成了到场的“脑袋”最大的人。何谓也?头号大脑袋者,首脑也,这就叫“矬子堆里拔大个”吧。

会前女主持人一再让我讲话,哪怕讲几句也行,为了说服我,她摆出了一大堆理由:什么临时更改会序显得不太严肃呀,什么领导不讲话会让参加研修的乡村教师觉得不受重视,云云。她很善讲,口才不错,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可谓“具师矣”。就是不能肯定倘若坐在她对面的不似我这般的“知天命”者,而是一名“独生子女”中小学生或“新生代”青年教师,会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一来没做讲话准备,二来没有讲话习惯,真的不想讲,但为了不冷场,也是不想浪费时间,最主要的还是对女性的尊重,我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请区教师进修学校贾书建校长做重要讲话,大家欢迎!”当听到女主持人宣布由我做“重要讲话”时,我差一点笑出声来,才多大的一点事,还“重要讲话”?我首先声明了一点,我不是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而是“副校长”。有人说你这个人是不是太过于较真了。该较真时当较真,“校长”与“副校长”虽然仅一字之差,但职务与职责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没有组织部门的任命书这个“副”字是不能随便拿掉的,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我就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那还是在基层学校当副校长期间,我代表学校接受了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播出时字幕上打出我的职务是“××中学校长”,把那个“副”字偷偷地给“贪污”了。结果许多人见面就祝贺我这个“贾(假)校长”升官了,而在碰到“真”校长时就问“您啥时候退下来的?”弄得校长老大的不痛快,还以为贾书建这小子怀有“篡班夺权的狼子野心”了呢。

这不能怪女主持人,“官本位”思想在中国社会可谓根深蒂固,“会议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现实存在着中国所独有的政治文化生态。我国的会多是举世闻名的,不仅会的次数多,而且会的名堂多,这个大家都有切身体验。

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会基本上是围着领导转的。领导到会,表明会议的规格;领导讲话,体现上级的重视,主办者也倍儿有面子。开不开会,何时开会,得看领导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兴趣,领导没时间、没兴趣这会就开不得,勉强开了也无益。开会时间到了,主要领导没到这会也不能开;如果领导本来答应来届时又没有来,骑虎难下,硬着头皮非开不可,主办方会很失落、很受打击。我曾参加过一个大会,原定早8:30开会,要求与会者提前20分钟入场,时间都过去了一个半小时,主要领导还不见影,四百多人干耗着,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哪还能坐得住。这可急坏了主持人,就看这老兄红头肿脸,汗流如注,一刻不停地打电话,不知为啥就是联系不上领导。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领导。会场顿时放光芒。会议马上开始,“由于堵车,故此刚才领导在路上耽搁了一会儿……”主持人本想耍个小聪明,替领导打个圆场,不成想领导根本不领这个情,抓过麦克风说:“不是因为什么堵车,而是这几天工作太忙,我把今天开会的事给忘了,特此向大家致歉!”此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弄得主持人很尴尬,我却由衷地钦佩这位领导的坦诚,起初心里的那点不愉快随之消弭了。

开会干什么?时下的许多会就是做做样子专供领导“观赏”的,只有领导在会上当众表态叫一声“好!”那才是真好,不好也是好。如果赶上领导气不太顺溜,从嘴里冒出个“不”字来,那么大家就算白忙活了。这种事少之又少,领导一般不会这样做,哪个领导是白给的?人家能当上领导、当上大领导,想来定是有学养、修养加涵养的,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日前一位在外地当中学校长的大学同学跟我大吐苦水:九月十日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县里隆重召开庆祝暨表彰大会,他任职的学校被授予“业绩突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获得数万元奖金,这本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喜事,谁也没有想到县长在会上讲话时,讲着,讲着就讲歪了,点名大批特批起了他的学校,把校班子和老师都给捎带上了,结果“庆祝会”变成了“批斗会”,你说窝火不窝火、憋气不憋气。

开会领导非得到场不可吗?未必。就我参加过的许多会议来看,尤其是一些事务性的会议领导实在没有必要参加,具体工作由业务人员在会上布置就行了,真不需要劳烦领导大驾,领导应该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某些领导之所以把开会当成事、当成大事,逢会必亲临,亲临必讲话,一方面是要向人们传递诸多“信息”,诸如这里是我的“领地”,这里我是“老大”,我是“存在”的,我是“安全”的等,官场的事太复杂,我实在说不太清楚;另一方面是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在某些领导那里大会一开、文件一发,工作等于做了、就完事大吉了,至于是否真正落实了,鬼才知道!

会上领导非得讲话不可吗?也未必。有的领导讲话有瘾,是逢会必讲,不讲话他会浑身不自在,会坐不住板凳,不让他讲都不行,若不让他讲话,他会认为你不会来事,你眼里没有领导;再者说,领导能到会讲话是主办方求之不得的,这不只是工作上的事,而是面子上的事。有的领导不讲正好,一讲就多,讲起来没完没了,收不住闸,想拉都拉不住;讲多点还不算啥事,要命的是一讲就跑题,从山南跑到海北,再从地北跑到天南,直讲得昏天黑地,直把人讲得晕头转向。有的领导官气十足,盛气凌人,天大地大都没有他的嘴大,讲起话来嘴巴自然没有把门的,没有政策性,没有原则性,没有逻辑性,再加上没有人情味,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满嘴跑火车,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打凳子,骂人就像骂自己的儿女,损人就像损他家的孙子,这我都是见过的。听了这样的讲话,会折损寿命的,人心早就凉快了,用老百姓的话说,那是拔凉拔凉的,就别提干工作了。

领导的“重要讲话”真就那么重要吗?真是未必。领导的讲话稿大多是由会务人员事先写好的,都是些官话套话,会上只需领导例行公事照稿念一遍即可,这差事也不容易,念错字的、看串行的都有,由此闹出的笑话也不在少数,你说这样的讲话意义又有多大?也有的领导讲话是不用讲话稿的,这可能更糟!我们这些常在外面开会的人,最怕某些领导出现在主席台上,只要看到他们的影,大家就眼晕,就甭说听他讲话了。尤其是碰到某些外行领导,面对台下坐着的一大群专业人员,讲什么不好,非得大讲特讲专业性很强的话题,再能讲,又能讲到哪去?再有水平,能讲过专业人员吗?不张嘴正好,一张嘴反倒露了馅,这就叫“关公门前耍大刀”。有一回我主持一个会议,该轮到领导讲话了,我发觉领导双眼紧盯着给他备好的讲话稿讲了半天,一个字也不是稿子上的,好在没有太走板。会后领导对我说,稿子上的字太小,忘了戴老花镜,一个字也看不清,只好临场发挥了。依我看,领导的“重要讲话”大多是“重要”的废话。

那位说了,难道领导就不能参加会议,就不能在会上讲话了吗?绝不是这个意思。如果领导能在百忙中挤出一点时间参加基层的一些会议,也是好事,能体现上级对工作的重视,能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但一定要拿捏好这个度,“物以稀为贵”,自古就是这个理,如果领导露脸过于频繁,势必引起审美疲劳,人们也就不觉稀罕了。许多时候领导能到场就是对下属最大的支持,真要讲话,那就讲点鼓励的话,表扬的话,暖人心窝子的话。当然,讲讲要求,提提建议也是可以的。

钱比命重要吗 篇2

我们点的菜有弟弟爱吃的脆皮鱼,有爸爸爱吃的手抓排骨,有我最喜欢吃的金沙玉米,还有我从没见过的菜,真是应有尽有啊!

我迫不及待地把每个菜都品尝了一遍,比美味佳肴还好吃!外公、爸爸和姨父兴致勃勃地喝酒,外婆则忙着为我和弟弟夹菜,我和弟弟都吃得津津有味,开心极了!如此开心的聚会怎能没有祝福呢?于是我站起来端起饮料杯子大声说:“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那我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向上!”外公高兴地回应到。弟弟见了也学起我的模樣,向外公外婆敬起酒来。此后,爸爸、妈妈、小姨、姨父也向外公外婆敬起酒来,表达他们美好的祝愿。大人一边吃一边说笑,我和弟弟在一旁互相出谜语给对方猜,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呵呵的,大家的心里都是乐滋滋的。我和弟弟吃完以后就打起皮球来。我往左边一打,弟弟没接着。弟弟来个调虎离山之计,我也没接着。我手脚并用地打了一个高球,弟弟险些接到。最后我以10比7的比分赢了他。此时,大人们也刚好吃完饭准备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

回家路上,我还想着那让我度过欢乐时光的饭店,以及刚才聚餐的情景。因为平时大家都很忙,能聚在一起很不容易。下次欢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我如果能留住刚才那一刻,那该有多好!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说:“我们以后一定多抽时间聚在一起,一大家人开开心心地玩个痛快!”

点评:

钱有那么重要吗 篇3

我说我不太清楚,她想了想,接着说:“如果她没有很多钱的话,就不会买这么多点心给你了。”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只好对她说:“其实不用花很多钱,重要的是这份心意。就算她只给我一块饼干,我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她惦记着我啊。”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我和小学堂的其他老师自制了一种薰衣草油漆,将教室重新粉刷了一遍,在春天开课时,着实让孩子们惊叹了一番。有个六年级的男生跑过来问我:“老师,你们找人来刷的油漆吗?”我不无得意,拍拍胸膛说:“是老师们自己漆的,而且我们选了没有毒性的环保油漆哦,这样才不会危害大家的健康。”

“是哦!”男生推推眼镜问我,“多少钱?”我有点惊讶,这不是他第一次关心“多少钱”这个问题了。上次我们换了空调,他问“多少钱”;更早一点,我们搬家,重新装潢,他也问过“多少钱”。我说:“你只关心多少钱吗?不关心老师的用心吗?”“可是,钱很重要啊!”他很认真地回答。

我当然知道钱很重要,但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吧,尤其是对这些还没社会化的孩子来说,一定有比钱更重要、更值得关心或憧憬的东西吧。

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孩子“无灾无难到公卿”,于是许多家长在陪孩子做选择,甚至替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往往将职业发展、前途未来等作为关键词,孩子的喜好反而成了次要的。

财富真的排第一位吗?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意思是,富贵如果可以以合乎道的方式追求的话,就算担任给官员执鞭的下人,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以合乎道的方式追求,就去做我喜欢的事。

孩子们喜欢钱、爱谈钱,大都是受了父母的影响。而作为父母,如果为了追逐所谓的财富而让孩子抛弃爱好与梦想,又有何意义?

(张秋伟摘自传送门微信公众号)

创业时机真的那么重要吗 篇4

一个月下来,我看了几个项目都还不错,就是资金上有点问题,想和亲戚朋友借点,或者联手一起做。但他们都不看好现在的经济形势,认为不是投资和做生意的好时机,我磨破嘴皮也无法说动他们,非常沮丧。我确实看到了一个项目很不错,应该和经济形势没有很大关系,而且单位里也发现我最近有些心不定,老往外跑,如果不走今后在那里的发展也没戏了。我真的有些着急上火。

Mr.透透气: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过如果你多看一下商业巨子的传记,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人是在条件都完备的情况下创业的。多半的情形有两种:看到很好的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猛子扎进去了,不管是泥潭还是蓝海;还有的就是人生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创业这条路。

在你的创业动机里,看不到应该有的破釜沉舟的决心和魄力,创业的理由缺少可以抵抗不利因素的硬度。如果要去攀比从众,而没有足够的理性审视自己的条件、仓促上阵,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尊重,等于直接把自己送进了失败者的行列。

请先在保住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去寻找机会吧。如果你做老板,手下的人在那里左顾右盼,你会怎样对他呢?在后路没有铺好的情况下,自己断了前程,怪不得别人,如果创业时机还没有来到,就夹起尾巴忍气吞声好了。

好的同学聚会只定期交流回忆里的感受,而把同学聚会当成显摆自己现在功德的领奖台,则是最差的一种。肯当观众还好,像你这样没有做好准备就想上台去PK一下,我想如果没有成功,你一辈子都不会再想去和这帮同学见面了吧?要是心里不平衡,不如现在就决定再不参加这种同学会,把时间用在认清楚自己的优劣和储备创业资源上吧。

说到创业时机,我反而希望你注意到另一种状况,在经济发展没有那么快的时期,才能显现出一家公司现存条件的好坏,它能让公司马上意识到应该怎样扬长避短。如果你能在不佳的经济形势中获益,你就会意识到这种“危险”其实是提升公司竞争力的绝好机会。

你看,现在还有什么商业概念不能被复制呢?时机好时,千军万马的竞争者蜂拥而来,你能占得到多大的便宜呢?如果经济状况不妙,大家都按兵不动,竞争反而没有那么白热化,如果能潜心耕耘,等经济好转别人再跳进来,你应该已经砌好了较高的竞争门槛。

在经济形势不那么好时,创业群体里最容易失败者就是那些没有认清楚自己出发点、并进行不恰当投入的。在你决定投入时起码要知道,并不能期望等到经济回升,这个项目才会给你带来预期效益,所以要更慎重的评估、选择项目。

条件不完备时也可以冒险上路,但如果主要条件一个都不满足,我想还是要停下来等一等。不然可能一出门就下暴雨,没有带伞又没有人接站,就要考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了,不是每个人都是精神超人的,更不可能等着天下掉馅饼。

而馅饼是否能来,也要看你在小范围内的个人品牌如何。一种情况是,你的办事能力已经得到亲朋好友的认可,大家愿意来帮你赌一把:另一种,是大家太喜欢你了,不愿伤你的心,虽然不看好你的商业前程,但是如果钱给的不多还输得起,只等你一碰壁迷途知返,大家就会皆大欢喜了。如果你这两点都不具备,可要慎重了,借钱创业的负担你现在还无法体会。

网友评论

作文拟题真的很重要吗? 篇5

所谓题好一半文,应该是指给已酝酿好的文章或者已经完成的文章拟就一个好的题目,以此切合题旨,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我们学生的写作,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者是直接给题目作文,都是先有题目,后围绕题目写文章。如果文章还没有,题目怎么论好坏?就如《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之类的名称,那也是在院落完工之后拟就的名字,因为符合建筑的特点及各人的性格兴趣等,所以我们说名字起得好。在大观园兴建之前,哪里来的好名字?即便是先起名字,后兴建院落,那我们也只能说院落建筑得好,体现了名字的意趣,而不是说名字起得好。换言之,如果院落名字不变,把贾宝玉换到“稻香村”去住,把林黛玉换到“蘅芜苑”去住,薛宝钗换到“潇湘馆”去住,李纨换到“怡红院”去住,这样还会有人说院落名字起得好吗?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备受关注,出题者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上各色人等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每年作文题目一公布,有击掌称赞者,有击案愤怒者,有摇头叹息者,有无可奈何者……题目到底是好是坏,议论了一段时间后,最终没有定论。只知道每年全国高考的十几个题目,多年来的上百个题目,都各有写得好的文章,也有写得不好的文章。我们能否说文章写得好,是因为题目出得好;文章写得不好,是因为题目出得不好呢?如果这样说,那同一题目下,学生的文章各有好坏,分值不等,又该如何理解呢?或者说,作文得到高分的考生,换一个所谓的不好的题目就一定写不好;作文得分低的考生,换一个所谓的好的题目就一定写得好?从现实情况看,好像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同的题目都能写得不错;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往往是什么样的题目都写不好。退一步说,出题的专家们都比我们平常人高明,他们在拟题的时候又何尝不想拟一个好的题目?难道他们在拟题的时候不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想让更多的学生写出较高水准的文章?不想以作文拉开学生的分差?

中外文学史上,无数优美的诗文流传于后世,我见识浅短,不知道有哪几部哪几篇是因为题目起得好而流传的,也不知道更多的没有流传的是否是因为题目起得不好。中国千年来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写文章,大家按照同一要求去写,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题目到底是好是坏呢?我还知道,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许多篇目根本就没有题目,即便现在有的有题目,也是后人加的,且多数是只取诗篇中的前两个字作题目;《论语》及《孟子》中也有许多篇章没有题目,李商隐的许多诗干脆就叫“无题”。它们能流传于后世且千年不朽,显然是因为内容好,而不在于题目。再看宋词,也有许多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同一词牌下的作品,有的流传下来了,且为后人所称赏,有的则少为人知,或早已湮没无闻了。就小说而言,中外名著题目各异,类型有别,我们也难以仅根据小说的题目去判断作品的文学价值。我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名闻中外,名字也很简单明了,而题目叫××演义、××传、××记的作品有许多,名声却没有这几部大,顯然不是题目好坏的问题。

如此看来,文章的好坏与题目并无必然的联系,做老师的也没有必要费尽心机去想作文题目。

我们再来看训练学生作文的目的。单就应对考试而言,考试时有的已有题目,学生要做的是围绕已有的题目写文章。训练的重点,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构思、文采的能力上;有的是材料作文或所谓的新材料作文,学生要考虑的是在所给材料内容的范围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确定立意,再围绕立意去选材、组材,构思作文。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碰到有的学生先写作文正文,后写题目,甚至最后漏写题目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不好,但也足以说明学生是把作文正文放在第一位考虑的,题目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从阅卷情况看,即便没有作文题目也只是扣两分而已,相对于作文内容的得分而言,这两分的分量是比较轻的。从长远看,作文训练是要提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而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写作,恐怕多半是先要考虑写作的内容,再根据要写的内容拟题目。如果是命题作文,那也只要围绕题目去写就行了,也不需要去考虑命题。就专门从事写作的作家而言,恐怕也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先考虑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再考虑如何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或者是在生活中先有了某种感悟,再取一个恰当的角度把这种感悟写下来。无论哪一种,都是以内容为第一要素。我不知道生活中能有几个人,是先考虑取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再去构思文章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在有文章之前,题目无所谓好坏,题目本身并不是很重要的。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如何训练学生围绕不同的题目都能写出比较好的作文,精力应该落在如何教学生围绕题目或材料审题、立意、构思上,而不是如何去选择题目上。选择题目,那不是我们的事。

个人之言,姑妄言之。

上一篇:建设节约型社会倡议书内容下一篇:中山地区薪酬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