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资料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档案馆资料(推荐8篇)

档案馆资料 篇1

一、施工管理资料:

1、工程概况表

2、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勘查记录

3、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二、施工技术资料:

1、图纸会审记录

2、设计变更通知单

3、工程洽商记录(技术核定单)

三、进度造价资料:

1、工程开工报审表

2、工程复工报审表

3、工程延期申请表

四、施工物资资料:

1、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砂、石、砖、水泥、钢筋、隔热保温、防腐材料)

2、进场复试报告(钢筋/水泥/砂/外加剂/砖/试验报告)预应力筋复试报告、幕墙用铝塑板、石材、玻璃、结构胶复试报告

五、施工记录:

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3、基槽验线记录

4、沉降观测记录

5、地基验槽记录

6、地基钎探记录

7、大型构件吊装记录

8、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9、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灌浆记录

10、网架(索膜)施工记录

11、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12、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13、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六、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

1、锚杆试验报告

2、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

3、桩基检测报告

4、土工击实实验报告

5、回填土试验报告

6、钢筋机械连接实验报告

7、钢筋焊接连接试验报告

8、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9、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0、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报告

11、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2、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

13、砂、石、水泥放射性指标报告

14、混凝土碱总量计算书

15、外墙饰面砖样板粘结强度试验报告

16、后置埋件抗拔试验报告

17、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记录

档案馆资料 篇2

馆藏资料内涵的界定, 关系着馆藏资料工作的开展, 决定着档案馆接收、征集或购买什么样的资料, 而不接收、征集或购买什么样的资料, 档案馆有限的经费能否得到恰当的运用。

1 对馆藏资料的界定,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1“从档案学角度说:资料是指不作为档案保存的一切公开或内部的出版物和文件。”

1.2“馆藏资料是指与馆藏档案有关的, 反映本馆属地时空范围

浓郁特色的, 配合档案提供给社会各部门及个人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参考用的材料。”

1.3“馆藏资料却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它是指档案馆收藏的单位

或个人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 配合档案提供给社会各方面工作、研究、学习时参考时使用的一切公开或内部出版物以及文件、档案的复制件等。”

第一种说法是宏观上相对于整个档案馆体系来说的, 含义太广, 实际工作中对于每一个具体档案馆的资料工作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二种说法, 笔者认为较好地阐述了馆藏资料与资料的不同之处, 为档案馆的资料工作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不足之处在于, 第二种说法的作者在界定馆藏资料后, 其中在购书范围上指出, “档案馆馆藏图书主要应有三类:马列著作、文史著作、档案学著作等为一类;百科全书、辞海、辞源、字典、地图等工具书为第二类;以本地区的人和事为素材和背景的各种著作、与本馆档案资料有直接关系的其他书籍为第三类。”其中档案学著作、辞海、辞源、字典等, 所给的馆藏资料概念是不能涵盖其内的, 再者, 像辞海、辞源这类工具书, 档案馆是否有购买的必要, 还有待商榷。另外, “文史著作”, 范围太广, 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界定范围。第三种说法界定的馆藏资料范围很狭窄, 是“档案馆收藏的单位或个人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 然而在接下来所列举的八种资料种类远远超出其范围。

2 馆藏资料内涵的界定

资料, 为工作、生产、学习和科研研究等参考需要而收集或编写的一切公开或内部资料。通常指书刊、期刊、小册子、简讯、汇编、图表、图纸等。馆藏资料, 从整体上说, 凡是不作为档案保存的资料都应该是。然而, 相对于每一个档案馆来说, 在信息爆炸和倡导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 收集不作为档案保存的一切公开或内部的出版物和文件, 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众所周知, 我国的每一级档案馆都有相对稳定的接受范围, 馆藏资料工作也不例外, 它的接收、征集或购买范围应当与档案馆的级别、档案工作范围是相一致的。接收范围的相对稳定, 有利于保存资料的系统性, 也有效地避免档案馆之间馆藏资料的重复。《档案馆工作通则》第九条也规定:“档案馆要注意接收和收集与本馆馆藏档案有关的各种资料。”“本馆馆藏档案有关”的馆藏资料不应该是馆藏档案的重复, 它是对馆藏部分缺失档案的补充, 是对馆藏档案中宏观内容的细节补充, 也是对馆藏档案具体内容的整合和升华。

因此, 笔者认为, 针对于一个具体的档案馆来说, 馆藏资料不仅与本馆馆藏档案有关, 与档案学、档案馆工作有关, 更与其档案接收的地域界别有关。一个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是指与本馆馆藏档案、档案馆工作有关, 反映本地域级别特色的各种材料。档案馆资料收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与档案馆馆藏全宗有关的各种资料; (2) 研究档案学和档案馆工作活动范围的有关资料; (3) 反映本地区风土人情的各种资料。

同时, 还应该意识到, 一个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接收或征集范围, 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 趋于逐渐缩小的状况。被缩小掉的那部分资料并不是档案馆或利用者已不需要, 而是由于电子政务的实施, 数字化档案馆、图书馆的建设, 档案、文件的数字化, 人们可以直接在网络终端利用, 档案馆不需要再接收进馆。所以, 在馆藏资料的接收或征集上, 其接收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档案馆资料 篇3

一、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

在古代,由于阶级等级、印刷技术的限制,形成的档案、典籍远不如今日浩瀚,又因为战乱或其他原因,保存下来的有限。同时,档案馆(库)是作为统治者进行有效统治的一个有力工具存在的,其收藏是以“占有”、控制为目的的,只强调收藏,不强调利用,其管理不成为一个问题。在国外,档案馆与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档案馆的馆藏以档案为主,图书、实物或其他用品占的比例很小,关于资料方面的论述很少。可见,如何对档案馆的资料进行管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除了借鉴档案管理和图书管理外,没有可借鉴的现成经验。

二、体制的局限

由于我国档案馆的行政管理采用了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 “条块分割”的格局,馆际之间并无职能上甚至协作上的必然联系,各个档案馆是一些各自独立且相互封闭的“点”,造成了中央级、省级、地级、县级档案馆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有规划的档案馆网,而是相对封闭的 “自给自足”,表现在馆藏建设方面,片面地强调“大而全”、“小而全”,各级档案馆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协作意识,这种体制直接影响着馆藏资料的收集工作。

三、制度的不足

制度是一项工作开展的保证。制度不健全直接影响着工作开展状况,而制度制定的不科学或不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则会成为阻碍工作发展的桎梏。影响档案馆资料工作发展的制度方面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档案法规规章将各级档案馆的编制直接与馆藏量挂钩是影响档案馆资料量的一个直接原因。1985年2月,劳动人事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地方各级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试行)》规定,档案馆的“编制人数应随馆藏档案(包括具有档案价值的资料)数量的增减而相应增减”,在经费方面规定,以每卷档案保管、保护费不低于2元计算。这些规定使档案馆无形中扩大了资料收集范围,并抑制了档案馆资料淘汰的动力。

(二)制度制定的不科学。不少档案馆在确定收集资料范围、制定资料收集制度时,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选择,使得收集资料范围不明,收集工作比较盲目。

(三)制度不健全。制度的缺位是档案馆资料后期工作(即管理、利用等)跟不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资料的收集,各档案馆或与档案收集部门联合,或单独均制定了资料收集制度,有的还将资料的收集列入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人员的目标责任制,但关于资料的后期管理如采用何种分类方法、淘汰标准、提供利用等方面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四、理论研究滞后

在档案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档案管理及理论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而资料一被收集进馆,好像就万事大吉了。关于资料的研究,处于被人忽视的角落。而且即使有研究,一般也是实践人员(从事资料管理人员)探讨如何进行收集,重点应该收藏什么资料,很少有人研究档案馆收藏的图书资料与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单位资料室的图书资料有什么区别,以及如何对档案馆的图书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何开发利用等问题。截至目前,在档案系统内,对档案馆应该收藏什么资料认识不一,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标准,关于它的分类管理、提供利用也是参照档案或资料进行的。

五、“丰富馆藏”之累

建国之初,我国档案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馆藏问题,即馆藏档案数量少、质量不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普遍进行的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编史修志使档案利用出现了一个高潮,更把馆藏问题突显出来,“丰富馆藏”自此成为各级档案馆的一个中心工作,一直延续至今。经过20多年的努力,各级档案馆取得很大的成绩,馆藏档案量的增长速度很快。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大力丰富馆藏过程中,由于没有可依据的标准,加上急于求成心理,出现了扩大接收范围、档案不足资料凑等做法,档案馆的资料量突飞猛涨。举例来说,丰台区档案馆的资料量1984年为5878册,到1990年则增至15859册,短短七年的时间增长了3倍之多。

六、人的因素

(一)对资料认识不清。关于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类别,在档案系统内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直接把馆藏资料等同于资料的大有人在。

(二)求多、求全心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意识、“万事不求人”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在资料的收集上缺乏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意识,一味地追求多、全。

(三)功利思想。在数量与质量控制对比中,数量更容易让人控制,也很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资料收集中,收集人员往往过多重视数量因素,忽略了档案馆资料收集的根本原则,扩大档案资料的征集范围,盲目追求馆藏数量,使收集的资料出现过多、过滥现象。

(四)分类知识缺乏。档案馆的资料工作人员很少接受过资料及分类方面的培训,馆际之间也很少进行交流。

(五)资料意识薄弱,既包括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资料意识也包括社会的资料意识。人们对馆藏资料的认知程度深浅不一,多数人认为档案馆是档案的保管利用基地,资料是图书馆的事。在档案系统内,资料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补充、辅助地位,其工作条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社会上很多人对档案馆保存资料及什么样的资料的情况不了解,其中不乏高素质人群,如学者、公务员等。

双联行动档案资料管理培训资料 篇4

各位领导,大家好!

根据培训安排,我就双联行动档案资料管理(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及年度增幅目标的确定,图表式管理表格的填写以及工作台帐的建立)、两规划一计划制定以及信息报送和典型培育等内容在此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关于双联行动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

双联行动档案资料是指各联村单位在开展双联行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数据、影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是反映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开展双联工作的原始凭证,是国家、省、市、县各级党政组织考核检查联村单位工作实绩和干部工作实效的依据,也是各级各部门纵深推进双联行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双联行动启动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按照“县有档案、乡有台帐、村有表册、户有卡片、干部有民情日记”的要求,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从近两年督查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认识不重视、建档不规范、填写不准确、报送不及时、数据不真实、资料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当然这既有客观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双联行动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学习借鉴,短时间内在力量摆布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同步跟进;主观上是各级双联办业务工作人员来确定,换的比较勤,且多为新手,懂档案管理、懂统计业务的较少,加之省市设计的统计报表多、变化快,加重了业务工作量。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双联行动

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工作,我就结合工作实际,就双联行动档案资料管理向大家再此作以简要介绍。

(一)双联行动档案资料管理的原则、要求和内容 双联行动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专人管理、专柜贮存、分级负责、规范运行。

双联行动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是:资料完整、管理规范、归档整齐、保存完好。凡需归档的文件材料都要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图样清晰,签字盖章、日期等具有法律效用的标识完整齐备。使用的书写、纸张和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除特制的卡片、票据外,各种文件材料要统一使用A4规格复印纸制作;大型表格使用A3规格复印纸制作;使用耐久性强的黑色碳素笔书写,禁用铅笔、纯蓝或红色墨水、复写纸等书写材料。贫困村、贫困户台账分别以村、户为单位保管,实行一村一档、一户一档;会议文件、管理性文件、调研材料结合类别整理,按年度归档,分类装订;照片按照事由、活动、会议等分别进行整理,每组照片要写清总标题,每张照片要标清时间、地点、人物、内容、背景和摄影者;影像资料以盘为单位进行整理,每张盘要加贴标签,注明时间、地点、内容和涉及的主要人物,以便查找保存。

双联行动内业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县直及驻泾单位、乡(镇)、联系村、联系户及联户干部五大块。

县直及驻泾单位档案资料(共25项):

1、有关文件(包括上级来文;本部门下发的安排意见、工作要点、方案、总结、机构成立等文件;乡镇报送的文件);

2、工作简报(包括上级印发的简报;本部门编发的简报以及联系乡村报送的简报等);

3、联系基本情况统计表、贫困村调查表、贫困户调查表、民意调查表等摸底调查材料;

4、干部职工联户花名册;

5、“两规划一计划”,即联系村奔小康规划、单位年度帮扶规划、农户个人增收计划;

6、图表式管理表;

7、干部进村入户工作日志;

8、会议记录;

9、民情日记(主要记载联户干部在进村调研、入户走访、帮办实事、救急解困、矛盾化解、典型培育等方面的真情实感、心得体会以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10、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登记表;

11、联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收测算表;

12、“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返乡手拉手、共筑小康梦”主题实践活动摸底调查登记表、结对帮扶情况统计表等;

13、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双联行动年度工作总结;

14、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讲、劳务输出等活动的资料;

15、帮扶物资发放花名册等;

16、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调查摸底、贷款发放资料;

17、0-3岁儿童营养包摸底、发放资料;

18、领导调研报告,阶段性工作自查报告、工作汇报、检查点简介等资料;

19、开展双联行动的典型经验材料和先进事迹材料; 20、问题、意见、建议台帐;

21、联村单位制定的工作制度、纪律要求等;

22、承诺事项、惠民实事办理情况登记表;

23、干部年度考核考评登记表等;

24、有关双联行动的照片、影像资料(就是反映本单位在进村入户调研、落实“六大任务”、开展双联活动,联系村在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以及技术培训、实事措办等方面的照片及视频;反映联系村发展变化的新旧对比照片和视频等)

25、其它相关报表资料等。乡(镇)档案资料(共28项):

1、有关文件(包括上级来文;本乡镇下发的安排意见、工作方案等文件;联村单位来文;下级上报的文件等);

2、工作简报(包括上级印发的简报;本乡镇编发的简报以及联村单位抄送的简报等);

3、本乡镇贫困人口摸底表、贫困户花名册、联系村调查表、贫困户调查表、民意调查表,联系村基本情况统计表等;

4、干部职工联户花名册;

5、“两规划一计划”,即乡镇奔小康规划、联系村奔小康规划、年度帮扶规划、农户个人增收计划;

6、图表式管理册;

7、干部进村入户工作日志;

8、会议记录;

9、民情日记;

10、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处登记表;

11、联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收测算表;

12、“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返乡手拉手、共筑小康梦”主题实践活动摸底调查登记表、结对帮扶情况统计表等;

13、乡镇开展“五自主、三合作”、“四议两公开”等活动运行开展情况资料;

14、乡镇开展“和谐五星”创建、“十大孝子”、“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相关资料;

15、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登记表;

16、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双联行动年度工作总结;

17、开展双联行动的典型经验材料和先进事迹材料;

18、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讲、劳务输出等活动的资料;

19、帮扶物资发放花名册等;

20、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调查摸底、贷款发放资料;

21、0-3岁儿童营养包摸底、发放资料;

22、领导调研报告,阶段性工作自查报告、工作汇报、检查点简介等资料;

23、问题、意见、建议台帐;

24、联村单位制定的工作制度、规范要求等;

25、承诺事项、惠民实事办理情况登记表;

26、干部考核考评登记表等;

27、照片、影像资料。

28、各种汇总表、报表等(要分类装订成册)。联系村档案资料(共18项):

1、上级来文;

2、乡镇及帮联单位下发的简报信息;

3、村情简介、贫困人口汇总表、贫困户花名册;

4、“两规划一计划”,即村奔小康规划、年度帮扶规划、农户个人增收计划;

5、会议记录(按照村“两委”推荐、村民代表评议、公示等程序进行记录,会议内容要准确、全面、规范);

6、联村单位进村入户工作日志;

7、图表式管理册(规范上墙);

8、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处登记表;

9、联系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收测算表;

10、“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返乡手拉手、共筑小康梦”主题实践活动摸底调查登记表、结对帮扶情况统计表等;

11、开展“五自主、三合作”、“四议两公开”等活动运行开展情况资料;

12、开展“和谐五星”创建、“十大孝子”、“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相关资料;

13、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讲、劳务输出等活动的资料;

14、帮扶单位物资发放花名册等;

15、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调查摸底、贷款发放资料;

16、0-3岁儿童营养包摸底、发放资料;

17、照片、影像资料。

18、单位联村干部联户花名册;

联系户档案资料(共4项):

1、图表式管理册(需上墙);

2、干部连心卡;

3、双联行动宣传资料;

4、联系户年度帮扶计划。联户干部档案资料(共5项):

1、贫困户调查表 ;

2、年度帮扶计划;

3、民情日记 ;

4、双联行动工作日志;

5、心得体会。

要对照以上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要求和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不完善就完善什么”的原则,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双联行动内业档案管理资料规范、完整、准确。那么如何进一步规范完善基础资料呢?我认为,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双联行动工作量大、覆盖面广、行动周期长,联村联户的实绩和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典型,只有通过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才能反映出来;通过基础资料也可以反映一个单位的工作态度和干部工作作风;省市在检查工作进程中,基础资料是评价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因此,各联村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帮办实事与基础资料建档、报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来抓。其次建档立卡和填报要规范。建档立卡不是简单把现有的资料收起来放到一块,也不是简单的装几个盒子就了事。基础资料建档是个门面,跟人的第一影响一样,如果哪一个乡镇或单位的资料跟不上去,肯定会影响省市对全县工作的总体评价。督查中发现,有些帮联单位贫困调查表和帮联户问卷调查表由一种笔体填过去、个人帮扶计划千人一面、一个模式,既不符合因户施策这一工作要求,也不符合特困户实际情况,给人感觉是闭门造车、工作走了过场;还有一些表格中的必

填项有空缺、该用文字说明的表述不清楚,甚至统计表、规划、计划之间数据相互矛盾,没有参考价值。下一步,乡镇和帮联单位要对照基础资料规范要求,进行一次认真自查整改,该补充的要补充、该重填的重新填报,今后所有统计报表在上报之前,必须经主管领导把关,签字盖章后再上报。第三资料报送要及时。统计资料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下一步各级双联办要加强的工作重点,要把报送资料的工作人员定下来,明确分管领导,确保资料报送人员业务熟、情况明,确保业务有人办、工作有人抓;要把由谁报送和按时限报送常态化。为了加强对统计资料和各类文件报送,县委双联办对每一次各乡镇、各单位要求上报的文件和统计报表进行登记,在年终考核时,根据每次上报的时效性和重要性进行量化,作为年终考核依据。重点加强对迟报、错报、漏报等情况的监督,凡在规定时间未上报的,或错报、漏报的按次计算扣分。

(二)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计算及年度增幅目标的确定

1、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计算(1)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通常由家庭经营纯收入、工资性及外出从业收入、财产性纯收入、转移性纯收入四部分构成。

(2)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①农民人均纯收入=(经营总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赠送农村亲友支出)/调查户常住人口。

②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3)指标解释

①工资性及外出从业收入。包含乡、村干部报酬、教师、医疗卫生和信用社、站人员报酬;由城返乡退休人员工资;本地乡镇企事业中从业人员收入,以上人员的收入之和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为人均工资性收入。外出从业收入:指常住人口中离家到乡外、县外、省外从事各类劳务活动的收入合计数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

②家庭经营收入。指村、户农民家庭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收入之和,扣除费用及成本后的收入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

a、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指家庭经营生产的粮油、草畜、果品、瓜菜、林业的纯收入之和。

粮油收入:指分村、户全年收获的所有粮食、油料作物产量合计乘以分品种当地市场价之和,扣除45-50%的成本及费用再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为人均粮油纯收入。

草畜收入:指村、户全年出售和自宰的各种大家畜,如:牛、猪、羊、鸡、蛋类、奶类的数量,分别乘以市场价格,各种畜产品价值之和扣除48-60%的成本,再加种草面积的产值(每亩按400元计算)总和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为人均草畜收入。

果品收入:指村、户全年所有果品产量乘以当地市场价求得果品总产值,扣除38-45%成本再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为人均果品收入。

瓜菜收入:指村、户全年各种蔬菜、瓜类产量分别乘以市场价之和扣除45-52%成本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为人均瓜菜收入。

林业收入:指村、户从国家退耕还林兑现的粮食折价收入、现金补助;出售各类树苗、花卉、木材(扣除40%)花椒、核桃等干果扣除20%成本之和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为人均林业收入。

b、家庭工业、建筑业收入:指村、户农村居民以家庭为主经营磨面、榨油、生产砖瓦、采挖石料、木材、食品加工、预制件制作及各种小手工业、家庭建筑业现金收入之和除以常住人口。

c、家庭经营饮食、服务业收入:指村、户家庭为主经营各种修理业、理发、钉鞋、缝纫、诊所、百货、商店、餐饮、各种小吃、旅馆、信息中介、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现金收入之和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

③ 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

④转移性收入。指村、户从各级得到的政策调整税费减负增收;粮食直补款、救济、救灾粮、款、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各级征地拆迁补偿、城市开发及小城镇建设征迁补偿;外地亲友赠送、存款利息、保险赔偿、彩礼收入等之和除以调查户常住人口。以上1-4,四项收入总和即为村或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是季内或全年农民总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

⑤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指农村住户经营生产所支出的费用,包括承包集体生产的费用支出和家庭自营生产的费用支出两部分。

⑥购臵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指农民家庭用于购臵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开支。固定资产指单位价值200元以上,使用两年以上的生产资料。

⑦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指农村住户的各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计算公式: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年限(15年)。

⑧税费支出。指农村住户从事家庭经营生产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款、提留统筹以及各项集资和费用。

⑨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年内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实际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迅、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

⑩转移性支出。包括寄给和带给在外人口,赠送农村亲友、支付保险费、利息支出、租金支出、受让无形资产支出、罚款、土地有偿使用支出及其他转移性支出。以上5-10项合计支出是季内或全年总支出的主要构成部分。

(11)农村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

(三)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目标确定:

双联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对照农村小康6大类23项指标,准确确定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目标。在确定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幅目标时,要按照省市提出的“ 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民达到7000元以上,2020年达到12000元以上”这一目标要求,紧盯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重新核定年度增幅指标,以前各联村单位都是按照“到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这一目标确定的,现在省委将2020年全面小康的人均纯收入目标由以前的8000元提高到12000元,因此各联村单位要按照一目标要求,对各联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幅目标进行重新调整或修订。

修订时以2012年确定帮扶对象时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底)为基数,按照“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民达到7000元以上,2020年达到12000元以上”的目标要求,采取表格的形式逐人、逐项把2012-2020年度8个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的平均值测算出来,然后根据实际增收情况再分年度测算出增幅指标。增幅指标要测算到增收项目,每个项目每年增收多少,都要准确测算到位。比如2012年,某人家庭经营收入达到多少,其中种粮收入多少、瓜菜收入多少、养牛收入多少,其它诸如面粉加工、车辆运输、门店经营、摆摊设点收入多少等等,工资性收入多少(包括退休工资、劳务输出等)、财产性收入多少、转移性收入多少等,这些都要进行准确测算到位。总体上来说,年度增幅指标不能低于省市县确定的标准,当然这还要根据各联系村的实际情况而定,原来联系村人均纯收入高的村可能增幅就小一些,原来联系村人均纯收入低的村可能增幅就大一些。

(四)关于图表式管理表格的填写

2013年4月,省委双联办根据省委王三运书记的批示要求,省上制定了《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模式表》,这套表包括 “联系户年度增收计划表”、“联系户年度增收措施表”和“联系村农民年度收入对比表”三张表。现就这三张表的填写向大家做以解释说明。

表一,“联系户年度增收计划表”,这个表我相信大家都能填,也都会填,具体指标我在上面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时都讲了,大家就按表中要求进行填写。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填写时增收项目一定要具体,不能笼统模糊的填写,比如,种植业收入你就要分清是那一种种植业,是粮油、玉米、豆类、瓜菜,还是果品、苗木,畜牧业你要分清是养牛、养猪、养鸡,还是发展养兔、养蟹子等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贩运收入就是指粮油贩运、磨面、榨油、压面、做麻花、凉粉等食品加工业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就是指外出务工收入、老干部离退休工资等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流转等收入。转移性收入指按照国家政策补贴发放的粮食直补、救济(灾)粮(款、物)、土地征占补偿费、低保,还包括亲友赠送、保险赔偿、彩礼收入等。

表二,“联系户年度增收措施表”。这个表也很简单,大家一看就懂。这里需要明确的:一是脱贫计划确定。也就是哪里一年实现脱贫,哪里一年建成小康,这个要根据联系户有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这一户家庭基础条件好、家里有产业、家中有劳力、且户主头脑灵活、致富有方的话,实现脱贫、建成小康的年度就早一些,也可能到2018或2019年就实现小康,反之就迟一些,总体上要求是2016年脱贫、2020年达到小康。二是年度增收措施的制定。在制定年度增收措施时,一定要明确具体。比如种植业,就必须说清年度种植什么,是种植玉米、豆类、瓜菜,还是栽植果品、育苗,种植多少亩,年预计收入多少元;养殖业,养殖什么,是牛、羊,还是鸡、猪,养殖多少头、年预计收入多少元;劳务输转多少人,收入多少元;另外还有其它增收措施,如粮油贩运、食品加工(做豆腐、炸麻花、卖凉粉)、开门店、摆摊点、跑运输等等,都要有详细具体的收入说明。三是年度实现目标的确定。那么以上详细具体的年度增收措施,那么年内农人人均纯收入要达到多少,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多少,这个就一目了然了。住房条件改善方面,是新修住房,还是对现有住房进行维修改造,那么新修多少间,维修改造住房多少间,都要说明;家庭消费品添臵,要明确添臵什么,是彩电、洗衣机....还是什么,都要明确具体。其它的就是除过以上,还有什么,如给儿子结婚等。

表3,“联系村农民年度收入对比表”。这个表就是把当年收入与上年收入进行对比,主要看增长幅度的大小。这个表很简单,我就不逐一解释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对大家说明,在填表时好多单位及乡镇询问国家、省上、市上以及县上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多少,这个要根据年度确定,年度不同,农民人均纯收入就不同。2013年,全国是8896元,全省是5137.8元,全市是4847元,全县4858.45元。到2014年就又不一样了,这个大家可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填写。

(五)关于几个工作台帐的建立

下面我就进村入户工作台帐、问题意见建议、矛盾纠纷排碍调处工作台帐的建立向大家做以简要说明。

1、进村入户工作台帐的建立

进村入户台帐是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的真实记载,是反映联村单位工作实效的有效载体。因此各乡镇、各联村单位都要建立进村入户工作台帐,对干部进村入户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说明,要按月记清进村入户的时间、人员、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比如,几月几号,某某单位领 14

导带领某某到联系户家中进行了政策宣传、开展了慰问、调解了邻里纠纷、帮助开展了果园拉枝等。

2、问题、意见、建议台帐的建立

问题、意见、建议台帐是在进村入户开展调研阶段,征求到干部群众对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意见,还有干部群众对开展联村联户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征求到的这些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梳理后建立的工作台帐。对建立的问题建设意见台帐,按照整改一件、销号一件的要求,逐项整改销号,直到问题意见整改结束为止。

3、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帐的建立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后,各乡镇及各联村单位要及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帐。要记清矛盾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谁与谁之间发会了什么矛盾,谁与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了调处化解,调处化解的结果如何,群众的满意度怎样,这些都要进行详细记录说明。

二、关于两规划一计划的制定

制定规划计划是联村联户的前提和基础。双联行动启动以来,各乡镇及各联村单位普遍按照省、市、县委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定了两规划一计划。但是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规划计划来看,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个别单位至今还没有制定贫困村小康发展规划、联村单位工作规划,一些干部没有制定联系户脱贫致富计划;二是有的规划计划比较宏观、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内容不全面,指标不具体;三是多数规划没有与双联工作任务和小康指标结合,不能体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四是多数规划计划反映近期工作的较多,缺乏长远性和指导性;

五是有的规划计划脱离实际,没有与村组干部和农户进行深入讨论,有应付思想。那么如何进一步修订完善两规划一计划呢?下面我根据工作实际粗略地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贫困村奔小康规划》要写清联系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小康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主要工作措施四个方面内容。

1、联系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该村的地理位臵、自然条件、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现有人口、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状况、加工企业、富余劳力和劳务输出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服务业发展、村班子建设,贫困和特困户数、人口数及占比、民政救济情况等现状,根据现状认真分析联系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致贫原因。

2、小康发展的总体目标。要紧盯着小康建设的六项指标制定好发展目标,搞好任务分解。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新农村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基础建设和环境治理、农业结构调整、劳务输转、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和村级党组织建设等,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阶段步骤和具体指标,要写清当年、前三年和后五年要做的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小康、贫困、特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分别要达到的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指标等最终目标,6大类23项指标总体测算达到90分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3、小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生态环境、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基础建设;加强交通、通讯、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二、三产业等加快农业结构调

整;推广实用技术、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技扶贫力度;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素质,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实施移民搬迁等小康发展工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等。

4、小康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贷款规模,实施财税、人力资源开发等优惠政策,完善相关土地政策,开展小康发展交流合作,扶贫开发的实施、检测、管理等。

《联村联户工作规划》要写清联系村的基本情况、总体工作思路、年度目标任务、帮扶工作重点、保障实施措施等四个方面内容。

1、联系村基本情况,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及人口资源状况、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社会事业发展等基本情况,并分析贫困原因及致贫因素。

2、总体工作思路,根据联村单位工作职能,联系村生产生活实际和贫困现状,研究确定开展年度帮扶工作的基本思路。

3、年度目标任务,根据全村小康建设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惠民实事办理、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等,提出年度具体帮扶目标任务,以及到2020年要达到的总体目标。重点反映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加目标。

4、帮扶工作重点,围绕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以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劳务输转、基层组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惠民政策宣传、社会和谐稳定等为重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确定帮扶工作内容。

5、保障实施措施,主要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体制、落

实项目资金、加大督查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

《联系户脱贫致富计划》要写清联系户发展的基本情况、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总体目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任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工作措施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包括该户的家庭人口、耕地面积、种植面积、养殖业发展、家庭住房及生产生活状况、富余劳力和劳务输出和惠农政策落实、人均粮食产量、家庭人均收入等情况,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致贫原因分析。

2、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总体目标。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惠农政策落实、增产增收、农民教育培训等,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提出实现小康目标的阶段步骤和具体措施、办法,写清每年度家庭人均收入达到的水平。

3、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基本农田、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生态环境等农业基础建设;加快住房、通讯、沼气、水窖、田间道路等家庭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及二、三产业等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应用实用技术、参加科技培训等加快科技扶贫;参加教育文化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劳务输出等。

4、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工作措施。包括转变思想观念,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勤劳致富,增加资金投入,积极贷款发展生产,享受优惠政策等。

在编制规划计划时,要注意避免部门行业化倾向;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小康目标,即到2020年要达到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2000元左右,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收入年均增幅要达到20%以上。

三、关于信息报道、氛围营造和典型培育

双联行动信息报道和典型培育既反映着全县和乡镇、帮联单位、帮联干部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有引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从目前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单位重视不够。主要表现是信息报送量少,个别单位至今未报送过一篇信息。二是信息工作力量稍显薄弱。一些乡镇和单位信息采编人员较少,部分工作人员文字功底不高,影响了信息报送质量和水平;还有个别单位没有固定的业务人员。三是信息报送不够及时。四是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单位报送的信息只满足于反映一般性的工作动态,而对阶段性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没有很好地总结、提炼,报来的信息根本没有利用价值。五是典型培育不够有力。多数单位只注重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不注重总结经验、培育典型,没有真正培育、总结、挖掘出一批可跟、可学的典型。今后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抓好信息报送和典型培育工作:

一要注重信息报送,确保信息报送及时有效。各级编发的简报信息,其实质就是反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工作动态,具有相互交流、启发的作用,本身具有选题准确、主题深刻、材料可靠、表述精练、成稿快速等特点。各乡镇、各单位要注重加强综合性、全局性和具有侧重点的信息报送,更要注重总结提炼。在信息内容上,要重点围绕落实“六大任务”、突出“六个结合”、打造“三大工程”的目标要求来编写,也可根据本乡镇、本单位确定的工作任务来编写,主要围绕创新做法、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做到既反映本乡镇、本单位的双联行动,又要反映所联系的贫困村、特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后的喜人变化。同时,要围绕双联行动的阶段重点任务,在第一时间撰写稿件,抢先报送。县委双联办对乡镇、单位在信息报送的数量和及时性、可靠性方面要做好统计,并在年终考核过程中加大权重,进行考核。

资料档案管理 篇5

资料档案和标本的质量管理

(一)档案、标本管理的人员要求

档案专业人员

(二)药品GLP机构的档案归档范围

与试验相关的所有资料

(三)档案、标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保存条件符合规定要求;保存质量以能用于检查评价为限。

(四)GLP档案管理方法

1、归档时间报告发出后1周或1月内

2、A、B位置互指A记录B的位置,B记录A的位置。

3、档案室进出记录

4、修改画横线杠去错处,在旁边注明原因,本人签名及标明修改日期。

5、资料档案保存原则①按要求保存原件或复印件②所有记录文件应有页码、完整,不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要详细说明原因③所有归档资料应有保管记录。

6、研究工作结束后,专题负责人应将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和总结报告的原件、与实验有关的各种书面文件、质量保证部门的检查报告等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整理交资料档案室,并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编号归档。

7、研究项目被取消或中止时,专题负责人应书面说明取消或中止原因,并将上述实验资料整理归档。

8、资料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按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

9、实验方案、标本、原始资料、文字记录、总结报告以及其它资料的保存期,应在药物上市后至少五年。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篇6

档案资料是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职能的具体反映,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档案资料是公路工程建设监理的职能和工作内容;是制止公路工程建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保证施工程序、质量按规范的要求实施,进度、造价按计划、合同实行。

1、对施工单位日常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

2、对表格填写中的问题给予解答。如表格中有产生歧义及疑问的地方,应及时向业主或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请示,并将答复及时反馈施工单位。

3、完成监理独立抽检资料和独立评定资料以及对所辖合同段的档案资料进行检查、督导、汇总和移交。

4、为实现公路工程竣工资料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目标,驻地监理办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必须使用建设单位统一印制的抽检检查表格及指令性表格。

5、从建设项目开工之日起,驻地监理办安排专人收集、分类整理存档的文件、重要会议记录、变更设计文件、综合管理类的往来文件、独立筹建资料及工程监理过程中采集的照片、底片、音像、图片、磁盘、光盘等非纸张载体资料,力求做到资料整理与施工进度同步。在对建设项目的形成、积累的资料分阶段进行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中,属于建设单位归档范围的档案资料,驻地监理办应按时整理,工程竣工后移交建设单位。移交前综合管理类文件、、重要会议记录、变更设计文件及非纸张载体资料按、按合同段、按问题、按保管期限进行整理;独立抽检资料按合同段、以每公里为单元或按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以方向进行整理。

6、驻地监理办设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资料工作,并建立与工程档案资料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备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制定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本建设项目在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并配备必要的档案设备。

7、驻地监理办必须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对管理处、总监办、驻地监理办、承包人、地方政府、设计单位之间的有关质量、进度、费用及其它的一切往来函件和报表均应分类编号归档保存。

谈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 篇7

一、基建档案的作用

1、基建档案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酝酿、立项、施工到

竣工整个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必须进行整理立卷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包括工程项目前期文件、勘察测绘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监理文件、设备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内容, 反映了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真实过程。基建工程建设是基建施工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 对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加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增强企业整体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化、规范化,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基建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真实反映了工

程项目管理过程和工程实体的现实面貌, 基建档案具有比工程实体本身更长久的寿命, 规范、准确的基建档案是工程进行检修、管理、改扩建的凭证和依据, 如工程扩改建时经常参照以前的竣工草图。基建档案为工程人员根据基建档案规范工程技术管理手段、程序, 对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认定责任、提出改进方法提供技术依据, 通过基建档案质量管理,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重点工程项目不断增多, 提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齐抓共管, 是新形势下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领导和档案人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 基建档案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强, 基建工程队伍流动性大, 人员不稳定, 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严重脱节, 档案资料流向不清, 工程各参建部门缺乏相互沟通交流, 档案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

三、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1、增强档案意识, 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科学理念

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 积极宣传《档案法》, 正确认识基建档案重要性是提高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 以人为本, 贯彻科学发展观, 基建档案人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变被动为主动, 有为才有位, 使档案人员和各级领导达成共识, 齐抓共管, 提供基建档案管理水平。

2、完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 各参建部门都应设立相应的档案机构, 配备专职档案人员, 明确各自管理职责, 建立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 深化职能, 加强各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

(1) 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 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 建设项目申请立项时, 即开始基建文件的收集、整理、审查工作,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 完成项目文件的归档、验收工作, 从工程建设源头控制基建档案管理质量。建立工程合同制、监理制、契约制等约束机制, 在签订合同时, 明确需移交的基建档案材料数量、套数、归档时间和质量要求等事项, 并规定工程款的百分之五作为基建档案归档的准备金, 不提交齐全完整的基建档案不予付款, 有效的控制、监督、检查基建档案的质量。

(2) 采取基建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同步”措施, 即基建档案工作纳入基建工程计划中, 纳入基建工程规章制度中, 纳入岗位责任制中;基建档案工作与基建工程立项同步, 与基建工程建设进度同步, 与基建工程工作检查同步, 与基建工程竣工验收同步。保证基本建设工程档案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保证了基建工程质量。

(3) 基建档案整理立卷质量是基建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保证, 各参建单位应严格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建档案整理、组卷、编目、保管、利用工作, 遵循基建档案的形成规律, 保持档案资料有机联系, 单项工程又相互独立, 便于利用的原则, 构成分类清晰、连续成套的一个整体。通过工程项目技术会议、技术交底等形式, 解决基建档案工作问题, 形成工作会议纪要、档案工作总结、简报等文件, 得到有效的沟通和效果, 采取档案工作专家现场演示、业务咨询等方式, 对基建档案业务工作进行指导, 规范基建档案整理立卷工作, 统一基建档案管理标准、操作方法。

(4) 基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建档案工作发展的物质条件, 档案人员应主动汇报基建档案工作情况, 及时就当前档案工作出现的问题向领导说明配置设备设施的必要性, 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 设置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 配备档案保管必须的“八防”设备, 提高基建档案工作环境条件。

(5) 做好基建档案验收工作。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建设项目 (工程) 档案验收办法》, 加强基建档案资料的管理, 贯彻基建档案备案制度、验收制度, 执行基建档案工作检查、预验收步骤, 基建档案必须经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 才可进行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做好基建档案的移交工作, 通过基建档案验收工作, 提高了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馆资料 篇8

一、编研作品的种类

决定了资料来源的广泛性

按照档案信息资源加工的程度,档案编研作品分为三类:一是编纂类,即按一定题目对档案文献进行查选、加工、编排和评价,以出版的方式(包括内部)提供档案信息的工作。二是编述类,即在利用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对档案内容进行浓缩、提炼、组合而成的,如档案馆指南、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等,也称二次加工的文献作品。三是撰述类,即按照一定题目,在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炼信息内容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创作性成果,同时也包括编史、修志、结合档案馆藏编写的考证文章、论文和著作等,它是编研的最高形式,也称为三次加工档案文献。

按照上述分类来分析北京市密云县档案馆编研作品的构成,目前档案馆编研作品共64种,其中属于编述类的作品37种,占总数的58%;撰述类17种,占总数的26%;编纂类10种,占总数的15%。其中在编述类作品中简介、大事记、沿革、汇编类29份,占此类作品总数的45%,这部分资料直接来自档案,通过提炼、整理编辑而成。而编纂和撰述类作品,因材料提供的史实必须真实,有的涉及年代久远,在馆藏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搜集和征集来完成。如:史料选编中一些回忆性文章和口述材料,档案馆中是没有的,必须找亲历过的老同志或是当事人回忆才能得到。在一些撰述性作品中,需要在充分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结合本地区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进程,提出对今后发展和工作起指导和借鉴作用的思想和观点。这就要求作品必须结合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把握新时期党的政策、形势和任务,这些资料在馆藏中是找不到的,必须依靠各级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性规定性文件、党报党刊等可靠信息资源。所以说,有的编研作品如果不借助馆外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只依靠馆藏,就只能停留在“编”上,很难在深层次研究与开发上取得成效。

二、编研作品的服务对象

决定了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近年来档案服务作用的影响日益扩大,编研工作也不只是起到索引和方便查阅的功能,而是在满足档案馆利用的基础上,以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开展深层次、多形式的编研。编研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定式,更注重现实服务性、社会服务性,注重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工作以及领导机关和基层群众服务的效果,这就需要编研作品的形式应该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作品取材范围更为广泛。而目前馆藏档案受进馆时间的限制,且进馆档案又以文书档案为主,编研工作不可能有什么资料编什么作品,这样就失去了编研工作的意义。如果只单纯地依靠现有的馆藏,不去积极拓展档案信息资源空间,就会使编研工作受到局限。

三、档案馆的性质和任务

决定了资料来源的广泛性

档案馆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档案馆不仅保存和积累国家档案财富,还承担着向社会传播档案信息,进行宣传教育,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服务的功能。通过开展编研,积极主动地为本地区的中心工作服务,这样既宣传了档案馆藏,又架起了档案与社会沟通的平台。随着档案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档案的对外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应运而生,使档案编研作品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除传统的文字编辑外,还有出版画册、举办档案展览、拍摄档案专题片等形式,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而这些仅仅依靠现有馆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社会各方面信息资源的注入为编研工作服务,才能编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如2004年密云县档案馆举办的《建国55周年密云发展成就展》,需要用图表绘出55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其中1995年至2004年的统计资料在馆藏中是没有的,而这10年正是密云县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为办好展览,县档案馆只能通过向有关部门借用资料来完成。因此,笔者认为馆藏资料是编研工作的重要素材,但还应吸纳社会可靠的信息资源,否则,有的编研工作就会因受材料所限半途而废。

四、多渠道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1、立足馆藏、走出馆门

档案馆在进行编研工作中,通过利用馆藏和多渠道向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征集、搜集资料,能够使作品贴近现实、贴近社会。如密云县档案馆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编辑出版的《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史料选编》一书,其中一些文章是从亲身经历战斗的老同志、老领导手中收集来的,还有一些编研作品是参考了正在执行中的政策、文件编写成的。

馆藏资源作为档案馆编研工作中不可获缺的重要内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编研工作需要大量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它不但需要丰富的馆藏积淀,而且还需要包括没有进馆的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以及工作中正在执行的政策和社会关注热点的可靠信息资源?穴如党报、党刊、新闻等?雪。否则,只谈馆藏的编研,坐在馆藏的资料堆中,不去了解社会需要,不问实事,有什么资料编什么作品,那么再好的编研作品也只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更谈不上为现实工作服务,永远也跳不出“编”的框框。编研作品必须在充分挖掘馆藏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对读者群体和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变有什么资料编什么作品为编什么作品找什么资料。改变“闭馆自守”的局面,走出档案馆,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加强与基层档案室间和相关部门间的资源合作,扩展编研工作的选题取材范围,丰富作品内容,使作品编有对象、研有素材,弥补档案馆馆藏单一和受接收档案时间限制的缺限。在取材方法上,采取从以馆藏档案资源为主,为利用馆藏和对外征集、搜集相结合的方式。

2、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积极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人力共享、成果共享的良性编研空间,可以弥补档案馆编研人员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比如与县政协文史办、博物馆、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水平。密云县档案馆近几年与县委党史部门合署办公后,编研水平不断提高,编研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其中《村落发展概况与未来趋势》、《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史料选编》、《白乙化烈士纪念文集》、画册《关怀》等一大批优秀编研作品受到好评,在全县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得益于单位间、部门间的横向联合与协作。

3、强化基础、丰富馆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馆藏做积淀,就很难编出高质量的编研作品。档案馆必须大力丰富馆藏,加强档案的征集和收集工作。在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的同时,还要注重专业档案如科技、会计、普查、审计、声像、实物和破产企业、名人档案的收集。定期向社会征集珍贵的历史档案,增强档案馆文化底蕴,为编研工作打基础。随着社会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要求逐步提高,编研作品的形式不单单是简单的资料堆砌和汇集,编研作品应该能以一定的方式被社会所利用和认知并发挥作用。其形式更应多种多样,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编研工作离不开档案,馆藏档案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前提基础,只有不断积累档案、丰富馆藏,才能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编写出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参考价值的编研作品。

上一篇:精选教师党员个人思想汇报下一篇:南海之旅450字作文